在线客服

管理艺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管理艺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管理艺术论文

篇1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篇2

当前,音乐艺术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音乐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不明、音乐艺术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乐艺术管理的管理方式落后和音乐艺术管理的人才培养弱化,其具体内容如下:

1.音乐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不明音乐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不明是当前音乐艺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音乐艺术管理发展的速度也较快,市场对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但由于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对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不明,导致培养目标宽泛、市场针对性不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加之艺术活动的发展趋于“跨界”和“综合”,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难于接轨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明确定位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

2.音乐艺术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乐艺术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前音乐艺术管理的发展。就目前而言,音乐艺术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缺乏系统性,音乐艺术类课程设置比例偏低,不能较好地体现音乐因数管理的核心专业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处理艺术与管理的关系,现有的音乐艺术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还较为突出,没有针对音乐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较为混乱,使得音乐艺术管理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这都是由于音乐艺术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的。

3.音乐艺术管理的管理方式落后音乐艺术管理的管理方式落后是当前音乐艺术管理的瓶颈。音乐艺术管理的管理方式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部分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宽进宽出”的现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每年的考生数量有限,而高校又在不断地扩招,一些高校不惜降低招生标准来完成招生计划。其次,由于音乐艺术管理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市场意识淡薄,表现出较强的商业性和短期性意识,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

4.音乐艺术管理的人才培养弱化音乐艺术管理的人才培养弱化使得当前音乐艺术管理陷入困境。目前,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教育内容、方式及人才培养方案还不成熟,一些音乐专业院校在学生大量涌入的状况下,校舍、器械和师资的投入严重不足。原本一次性完成的课程,现在由于学生数量的激增,被迫分为两个或多个组,成倍地加大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每天应付出大量的时间在琴房和实践场所进行练习和实践,但扩招后场地不够、师资不足等原因使之无法正常开展下去。加之经费少、教师待遇低,一些院校的音乐专业很难引进或留住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而师资培训因经费短缺也难以正常开展,造成了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低、专业及教学水平持续下滑的现象。

三、音乐艺术管理“内涵式”发展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音乐艺术管理水平,在了解音乐艺术管理的构成要素和当前音乐艺术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音乐艺术管理“内涵式”发展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明确定位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明确定位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是当前音乐艺术管理“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彰显特色和优势,明确定位音乐艺术管理专业,使学生清楚毕业后可从事广告主管、经纪人、业务经理、音乐出版商、职业经理人和专业管理者等职业。在明确定位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过程中,对音乐艺术管理进行市场定位和特色打造,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必须在两方面上下工夫:一是理论上,二是在实践上。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理论定位,通过聘请国、内外(包括院内)专家、引进新的教材(中、外文,特别是外文教材)、双语课程、选送教师出国深造等,通过系统学习艺术管理理论知识,加强对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学术研究。实践性教学对于应用性强的艺术管理专业来说至关重要。在专业实践教学上,音乐艺术管理专业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策略,如在实际演出项目和财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实践基地。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市场,拓宽思路,可以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2.合理设置音乐艺术管理课程合理设置音乐艺术管理课程是音乐艺术管理“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音乐艺术管理课程设置而言,要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完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整体性,构建艺术与管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音乐艺术知识。具体说来,一方面应适当增加音乐艺术类课程设置比例,使学生掌握更多音乐艺术知识。另一方面,应巩固、加强已有的中心主干课程,如《艺术管理学》《艺术市场营销学》《项目策划与运作》等。此外,还应增加与中心主干课程、艺术实践活动相配套的课程,《消费者行为学》可作为对目前《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补充;《艺术管理原理与实践》,可以作为《艺术管理学》的延伸课程和《艺术管理实务》的先导课程等。

3.适时优化音乐艺术管理方式适时优化音乐艺术管理方式对音乐艺术管理“内涵式”发展也至关重要。音乐艺术管理在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应致力于打造“精管理、重艺术”的一流艺术管理专业队伍。在内涵式发展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重点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确保选拔出一流的学生;二是确保为一流学生实施教育的优秀教师。前者要求我们完善招生制度,后者需要我们完善教师队伍,特别是它的梯队建设。为推动音乐艺术管理“内涵式”发展,学校招生时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招生标准,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拟定招生计划。在完善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多给教师提供培训、进修、访学的机会,提高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现代化的实现。

4.加大培养音乐艺术管理人才加大培养音乐艺术管理人才在音乐艺术管理“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纵观音乐艺术管理的发展,艺术管理系的专业教育现已初具规模,目前基本上形成了“艺术管理(包括管理)”与“音乐理论”为基础的两大独立教学块,两者的结合支撑着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音乐理论”提供强大的以音乐学为主的课程教育;而“艺术管理”提供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及艺术管理两个层面的课程教育。在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我们进一步所要做的工作是加强音乐学与艺术管理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加大校舍、器械和师资的投入,引进或留住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加大培养音乐艺术管理人才,如采取校内校外多方面人员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学到社会实践中的许多实务性知识,对于促进音乐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篇3

一、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与艺术

校长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尽力为教师办实事。作为校长要尽力为教师办实事,形成一人有难,众人帮的好风气,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校长应为困难教师解决福利问题,关心每一位教师。不仅如此,校长还应关心教师的住房,子女就业,入党等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无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2、灵活的批评艺术。我们常听见校长感叹,做人的工作,表场起来容易,批评起来就难。也常听到老师与校长发重争执,弄得校长下不了台,究其原因,还是方法问题,校长应对老师要多加赞赏,谨慎批评。校长的一点点表扬,一点点鼓励将会使一名普通的教师迅速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教师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看护公物,讲究卫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校长都应给予表扬。它意味着领导对教师的一种认可。拿到了奖牌,校长应大加赞赏,给予肯定,甚至可以给予奖励,奖金发得让人羡慕,以此激励,校长不仅要在社会上,还应在人多的场合进行夸奖,而且在背后,在个别教师面前,在无教师参与的场合,都对进取的教师进行赞赏,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才是有效激励教师的秘决。有时用“我知道你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一句话,就能树立教师的自尊,增添教师的自信,给予教师无穷的力量。校长对教师的批评千万谨慎,点到即止,以不伤和气为宜,切莫大做文章;当然,遇到原则上的问题,就必须找其教师进行深入交谈,使之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次,校长还要注重沟通接受批评,校长也有“过错”,无论是语言过错,决策过错,还是行政过错,只要教师提出批评,都要诚恳接受,切不可对提意见的教师大加责难,更不要发生争执。因为,敢于给校长提意见的教师,一般说来都是有责任感、有正义感、有主人翁意识的教师,他们的意见绝大多数都不是为一己之私。校长对教师的批评不能采取逃避的办法,要勇敢地为自己错误负责。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给校长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校长要经常性保持与教师的沟通,就是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多与教师接触,多与教师沟通。

3、工作应细致入微。校长工作不仅要做到教师的心坎上,还应深入到教学当中去,校长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还要做到以情感人。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先关心人,了解人,然后才能教育人。尤其是工作,校长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要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亲自任课,提倡担任主课,密切接触广大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掌握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掌握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取得领导和指挥教学的发言权,才能继续提高专业水平,避免由内行变为外行,而外行是无法领导好内行的。校长不是一种装饰,也不是一种摆设,不能过于形式,要真正把课教好,要做到认真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在教学中起表率示范作用,不能马虎对待,校长不仅要教好课,还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督促教师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评讲,只有这样才能抓好课堂教学。

4、重视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学习制度,对教师的思想政治问题,要遵循渐进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通过报告会,专题研讨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从教师的现实心理水平出发,一步步把教师的思想引导到更高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管理中形成合力,有利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校长的制定学校工作目标时,首要的是切实可行,让教师能实现,不要太遥远而不可及,制定目标应当实在,校长本人也应该实现或做到的范围。这些目标包括质量目标,不要只盯着一两件事,不要在一天内完成所有的事。总之,校长在制定目标时,要让教师有希望能够实现。

二、正确决策能力及艺术

主席曾指出:“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这说明校长要对整个学校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先后主次,只有找准中心,工作才有重点,才能明确主攻方向和工作目标,才能推动全局性的工作,这就叫抓住中心,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在日常工作中,校长不仅要抓准、抓紧中心,还要兼顾非中心工作,正确处理中心工作和一般性、经常性工作的关系。没有一般就没有中心,只抓中心而丢掉一般,或者两者对立起来,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彼此割裂和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

沉着、冷静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是实施有效管理的保证。校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对校内校外的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做好及时的判断和相应的反应。但有的校长在工作中往往容易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给工作带来被动。学校管理实践要求校长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要防止感情冲动,乱发脾气。在工作中,应讲究策略和艺术,刚柔相济,校长只有保持平衡的心情,才有审时度势,把握工作契机。

校长还要用新颖理念来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质量。所谓的新颖,就是校长的思想理念必须要新,必须与众不同,必须具有前瞻性。校长的眼光要看得远一些,有些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得轻松点,慢慢来。有时需要冷静的思索,这样做是否正确,或告诫自己退一步看看再说。因为,求新求异的管理方法会有曲折性的,经验告诉我们,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最有力的激励。这是一个现代校长成功的必备素质,也是校长快乐人生和学业有成的秘诀。

三、沟通和协调管理能力与艺术

学校领导工作面广、事多、性质复杂,仅靠校长一人是不能担负起全面的领导责任的。因此,建好、管好、用好领导班子是校长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校长管理能力与艺术的具体体现:

第一、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才能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在校务管理中往往会遇到大量的工作上和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处理不好便会形成对学校工作的障碍和危害。对于这些矛盾和冲突,学校领导如果能及时进行沟通与协调,正视矛盾双方的冲突及其潜在的利害关系,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疏通关系,并且强调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提倡顾全大局,发扬风格。将矛盾双方的分歧逐步统一到学校的共同目标上来,从而增进全校工作人员的团结,保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就可以增强学校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事业的发展。

第二、疏通心理,加深理解,有效开展工作。一般情况下,领导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的认识由于各自所处的角度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校长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些制度、规定和安排,也可能与某些个人的认识产生一定的抵触。校长要多与教师、职工交换思想、勾通感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认识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些抱怨和不满情绪,通过心理状态的调整,使大多数人达到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这样在教学中便容易形成必要的统一意志,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绩效。

第三、大量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在学校管理中必须经常进行。校长对于一些管理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应该讲究领导艺术,在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前提下,按原则办事,一是要平等公正。一般说来,多数人希望领导能够主持公道,化解一些他们本人不能解决或暂时不好解决的矛盾,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寻求到某种心理平衡。平等公正的原则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对待自己工作对象,要有一个科学态度,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其次,工作中不掺杂个人的好恶,不徇私情,坚持尊重事实,以理服人,秉公执法,不偏不倚对待所有的部门和当事人。

第四、诚实守信,领导沟通与协调的基本渠道是人际间的信息交流,真实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同时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需要领导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学校管理者的人格品质,尤其是他们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真诚和信誉的口碑,是管理过程中实现成功沟通与协调的基础。校长令人信服的口碑,也必须是牢固地建立在自身诚实守信的工作准则之上,由此才足以影响沟通与协调的对象,获得一个共同解决问题的基础。

第五、主动及时,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矛盾和问题限制在适当的可以控制的程度和范围之内,避免矛盾加深或者激化,造成更大的难度。这对领导工作的安排、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和学校的整体利益都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应该看到,沟通与协调不仅仅是学校领导之间的事情,多数情况下它会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部门与相应的人员。只有领导主动及时地进行沟通与协调,方可避免学校各方面工作出现消极被动状态,建立起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良好的协作状态。

第六、。学校工作中的矛盾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存在于不同的层面,具有多样性。学校人员虽无根本的利害冲突,但许多的微妙的利害关系,的确也难以一时协调好。这就要区分轻重缓急,做到适可而止,求大同,存小异。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领导和当事各方必须在坚持大原则的前提下,掌握比较灵活的策略,做到存异求同,彼此都留有余地。要自觉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统一大家的认识,并进一步引导大家:承认并尊重其它部门与他人或别的部门暂时存在的利益;为达成彼此合作,共同发展,即使本人或本部门与他人或别的部门暂时存在的一些分歧,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和牺牲,也总是值得的。校长只有沟通和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才能使学校形成一个积极向上,高效的指挥网络。它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处理问题能力与艺术

处理问题,勿感情用事。校长勿单用感情处理人和事。比如:执行制度,不能与自己贴近的一个样,与自己疏远的一个样,解决问题不能与自己亲近的都为是,于自己疏远的都为非。又如:发奖、评先、晋级不能与自己密切的都圈之于内,与自己“难贴”的排之于外。如果这样,学校很容易形成派别斗争,校长会骑虎难下,很快。所以,校长应该“民主式”,切勿“家长式”;要公正,勿偏见;要正面,勿明暗;要尊重每位教师,勿轻看部下小卒;要全力支持教师所做一切工作,并要教师知道你永远会帮助他们,为教师开辟成功的阳光大道。

五、业务管理能力及艺术

面临二十一世纪,社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当好一名出色的领导,校长不仅要自身素质过硬,处处身先士卒,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业务能力素质是校长职位所要求的实际治理学校,全面主持学校工作的可持续本领。能力是实际的本领,校长的业务能力是具有综合性的学校管理能力。这些能力是校长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以及学校管理实践经验的综合反映。校长应用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善于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做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进行品德教育,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听课、评课、主持会议及指导教学、教研、课外活动等工作能力和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及改进教学能力;善于发挥群团作用,能协调好学校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发挥社会、家长对搞好学生工作的积极作用;能以育人为中心,研究学校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文字能力,能起草学校工作报告、计划总结等,以及会讲普通话,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是校长应干在今天,着眼明天。要站在世纪的高度、站在振兴民族的高度去看待目前所做的工作。因此,校长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可盲目攀比、又要知难而上、自力更生、扎实苦干、一意一心谋发展,在求实中前进,敢于求新、求异、敢为人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如果没有这种眼光,而对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面对错综复杂的事情,就会缺乏勇气,只会机械地听命于上级,上级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上级让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么导致工作被动、成绩平庸,误人子弟,贻误事业。

综上所述,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懂得管理艺术和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当好一个称职的小学校长。

参考文献

篇4

初中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因而班主任应当在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将教育重心放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效率的提高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较好的氛围,这样便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成绩。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具备崇高的人格品质,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分析课程中的知识点。然后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一系列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活动。课程结束之后,可以就所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若是觉得这种方式新颖,可以在以后教学中继续坚持,如若学生反映不好,要及时纠正。这样便易于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公平对待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求一种独立地位,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公平对待。在班级中,即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希望教师能够喜欢自己,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特别重视一小部分学生,那么,就会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情绪,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学生就会抵触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致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因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有助于班级良好氛围的建立。班主任在教学以及管理过程当中,应当细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不单以学生成绩好坏判别学生优劣,对于每位学生的进步都应予以及时鼓励,因为成绩较好的学生需要不断鼓励以使其获得更大的进步;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的鼓励以使其增强信心。比如,某位同学成绩一直都不太好,但教师应当善于寻找这位同学身上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因为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表扬后,就会努力完成教师的期待,进而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同样,班主任也应当找出学生的缺点,在这个基础之上,采用一些教育以及辅导措施,以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篇5

艺术管理是人类运用艺术学、管理学的理论对于艺术活动实施管理的行为。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等,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艺术管理的发展是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的艺术管理活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社会艺术活动产生,自先秦开始,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及其他艺术活动的出现,艺术管理活动就已形成,但从实质上讲,那时对艺术的管理还处于政治的手段进行管理,艺术自身的管理也多从属于政治。

例如,季札观乐,孔子删诗,师旷审音,也都是按照政治标准来管理艺术的。到了唐宋时期,盛世到来,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中国历史的一个顶峰,这一时期的艺术管理,不再为政治服务,更多的是走向民间,走向市场化。到了近现代社会,在近代管理科学的影响与促动下,人们对于艺术活动实施有序的和有为的管理,并且逐步成了科学的艺术管理理论与管理体系。包括艺术展演、影视播映等艺术活动,这类文化活动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全社会的人员的人文素质、丰富其精神生活,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向上和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支持。

2、 艺术创意的含义及发展

艺术创意是指人们在艺术或其他活动中创造新颖的艺术意象与意蕴的行为。狭义的艺术创意,即指在一般艺术活动中的创意行为,广义的艺术创意则是在其他社会活动中融入艺术创意的因素,并以艺术创意的精神予以运作的行为。艺术创意从属于一般文化创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创意。通常的创意,即指文化创意,一般既包括艺术创意,也包括经济创意、科技创意等,但经济创意、科技创意又通常是与艺术创意共同交织而发挥作用的,其中艺术创意往往起到核心的作用。

3、 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的联系

作为新兴的学科体系,艺术管理学与艺术创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理论层面,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均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积累,成为具有新兴学科的理论框架与体系; 在社会实践层面,二者都具有应用与实践的特色,直接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 在其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层面上,无论是发展历史悠久的艺术管理,还是处于建设阶段的艺术创意,均显现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广阔前景。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都是人们在艺术活动或其他活动中智慧与才能的充分发挥,它不仅对于艺术活动及其产品不断创新与提升,而且对于艺术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创意生活产业就是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产物,在当代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凸现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意生活产业,源自艺术管理、艺术创意和文化积累,以创新的经营方式提供食、衣、住、行、育、乐各领域有用的商品或服务,提供具有深度体验及高质美感的产业。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火极一时的“黄太吉煎饼果子”,改写了传统美食的新传奇,用新思维,新模式,打造出了中国新式快餐,也是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的作用下诞生的一个创意生活产业的典型。不仅在口味上尽可能地满足食客的需求,除煎饼果子外,还有现磨豆浆,卤汁豆腐脑、秘制猪蹄、麻辣烫、四川凉面等,其多元化的也最大限度的满足食客的味蕾,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另外,其“别具匠心”的营销模式,应该是成功的关键,不论是装修布局( 采 用港式茶餐厅和西式咖啡厅的风格) ,还是店里的标语“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所有的汉堡、比萨都是纸老虎”“小生意、大志向”这些别有用心的创意都迎合了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同时利用现代化媒体微信、微博、陌陌等跨界宣传让传统美食焕生新容。

在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深入研究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对于推进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活动的深入,以及艺术管理学与艺术创意学的不断成熟,乃至促进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及其繁荣,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单一的艺术活动形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多元化、多样性的艺术文化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创新理念,从而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例如芭蕾舞与魔术的结合,一个唯美浪漫,一个神秘传奇,传统钢琴演奏和喜剧表演,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他们的结合使舞台效果耳目一新,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体验。

4、 当代社会如何发展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

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推进艺术建设与发展、提高了艺术活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升了人民大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如何有效的发展这一新兴的学科,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首先,注重人才培养,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的研究和开展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通晓各个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掌握某种艺术技能,了解不同门类艺术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艺术感受力、理解力、洞察力、欣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唯此才能促进艺术管理理论的纵横发展。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使其了解不同门类艺术的基础知识、文史哲知识,开阔视野,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艺术作品。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尤其是在从事艺术活动、产品制造、品牌推广、营销和零售方面的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艺术创意,将各类艺术的形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更多具有新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使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不仅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而且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其次,注重发展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为炎黄子孙,发展中国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密切,许多外来文化、艺术形式视乎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再次,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专业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它直观地体现在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上。创新意识既是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的途径又是艺术管理的目的。

因此,要想发展我们的文化艺术,应该从小抓起,将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渗透到中小学等各阶段的教学中,从小树立艺术创意的意识,将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篇6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

篇7

二、分散难点、突破难点

难点就是难于理解或难于掌握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难点与重点,有时兼备,有时不同。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若教法不当,则学无成效,教与学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确定难点,要着眼于多方面,不能单凭主观臆断。突破难点,更为艰辛,要师生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方可破之。突破难点要注重两点,一要把难点讲清,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展现,把知识的内在规律,清晰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化难为易,步步相扣;二是把难点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分散难点,各个突破。

篇8

“秋收,秋耕,秋种,都要忙完了。正是大好的打猎季节,我们到红石崖去采访打豹英雄董昆。”

《猎户》开篇就一语破的点出了作品的表现对象。可是,接下去,作品却没有顺势而下,向你介绍这位颇富传奇色彩的英雄。

最先出场的是作者记忆中的家乡的尚二叔。他是一个老猎户,深深留在作者脑海中的是尚二叔的那杆长筒猎枪,那老的发紫的药葫芦,那满屋子五彩斑斓的野鸡、水鸭、大雁的羽毛,还有炕上铺着的老狼皮。

接着出场的依然不是董昆,而是人们传诵中的“百中老人”,他七十三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爬山越岭,健步如飞,夜里能百步之外打香火,百发百中。他是一个标准的猎户。

红石崖到了,可董昆依然没有出场,作者让我们看到的只是董昆的打猎成果,听到的是林场场长的一套打猎经。

第二天,作者要离开红石崖了,董昆这才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作者描绘了他强壮的身躯,射人的目光,悲惨的身世,勇敢的猎事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野兽也好,强盗也好,只要害人,不管是狼,是豹,还是纸老虎,我们统统包打。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文章不是直接讲述与董昆相见,而是从头一天写起,从家乡的尚二叔写起,有意延缓主体事件的叙事进程,广泛展示了猎人们的生活,让读者具体感受了猎人们的豪情,真切领略了猎人们的机智和勇敢。董昆是他们中的一员,文章落笔不在董昆,可又有哪一笔不是在写董昆?不过,董昆又确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他是一个时代新人,他“包打”一切害人的东西。文章匠心独运的地方正是在这里,与尚二叔、百中老人同而不同,相辅相成,使董昆形象丰满又个性鲜明,这正是延宕的妙处。

二、展示人物心灵——《守财奴》的延宕艺术

请看巴尔扎克《守财奴》一文中“签字”一节。

为了夺取女儿欧也妮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葛朗台老头子在“全家戴孝”的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召来了公证人克罗旭。欧也妮只需知道“签字要签在哪儿”,如此简单,可巴尔扎克的叙述却“费尽周折”。

晚饭后,“饭桌收拾完了,门都关严了”,葛朗台开始了他的表演,第一步,他先是大事化小,告诉女儿:

“好孩子,……咱们中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

第二步,欧也妮因为母亲新丧,意欲延期办理签字手续,老头子急忙说:

“小乖乖,我总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第三步,女儿问父亲,“你要什么?”狡猾的老箍桶匠马上矢口否认:

“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他吧。”

第四步,当公证人真的要讲出老头子的意图的时候,老头子又立刻打断了他的话,阻止克罗旭继续说下去。

第五步,女儿终于不耐烦了:

“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签在哪儿。”

这时候,老箍桶匠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又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的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也不停地抹着。”

女儿终于签了字。

与其说作者是在延缓着一个签字过程,不如说作品是在放大着一个肮脏的灵魂:为了金子,他撒谎、行骗、玩弄手段、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一个“看见金子,占有金子”的执着狂、守财奴的卑劣心灵,就这样在叙事过程的刻意延缓中,得到了全面展示。文章的批判力度,也在刻意延缓中得到了加深。

三、拓展生活层面——《警察与赞美诗》的延宕艺术

《警察与赞美诗》开头写道:

冬天到了,主人公苏比想以故意犯罪的方法进监狱度过寒冬。这个计划虽出人意料之外,可想来又简单易行,但是,看作品读者却“受尽折磨”,苏比竟屡试不成。

他先是进一家豪华饭店,想白吃一顿后被投进监狱,结果因为衣衫破旧而被推出门外。后来又用石头砸破了一家店铺的玻璃厨窗,但警察却认为他不是肇事者,而去追赶一个跑着赶车的人。

第三次尝试,苏比终于混进了一家不像样子的饭馆,按计划馆餐一顿后,他声明自己无钱可付,他期待着侍者去喊警察,结果只是被结结实实地摔在人行道上。他又把自己扮成一个小流氓去调戏大街上的一个年轻女子,孰料那女子竟是风尘女子。

在一家剧院门口,苏比大吵大闹,他期待着以“扰乱治安”罪被捕,警察却把他当成了因球赛胜利而狂欢的大学生。一家烟店里,他故意拿走了一位顾客的雨伞,没想那伞竟是那位顾客偷来的……

延宕,使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展示了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彻底暴露了这个“法制社会”的腐朽本质。苏比一次次失望,使人们对这个社会的一切也愈加失望。人们终于清楚地看到:这里是一个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势力至上的世界,一个世风日下、男盗女的世界。这里,富人们穷奢极欲,花天酒地,穷人们饥寒交迫……不妨设想,假如作品让苏比一次尝试便走进监狱,那将是何等乏味而浅薄啊?延宕,大大拓展了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四、强化感情——《雄关赋》的延宕艺术

《雄关赋》一开头,作者深情感喟道:

“哦,好一座雄关,——山海关,这‘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赞美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哪一个读者能不产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可是接下去,作者却宕开一笔,并不急于对山海关进行直接描绘,而是笔锋一转,先从“儿时的心中山海关”写起:

儿时,作者心中的雄关形象,是“四爷”这个“关东客”给刻下的,这个雄关,有塞上雪,有关外离愁,有屈辱的陈迹……

解放后,作者虽然渴望看到山海关,但长期以来,依然是儿时的“模糊影子”,虽然作者去东欧曾经过山海关,但由于相隔遥远,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迷离。

这种从儿时就形成了的对雄关的久久的思念之情是如此强烈,不能不使读者深受感染,从而强化了人们一睹雄关的强烈愿望。

篇9

不仅如此,《木兰诗》还承传了《折杨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传统,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长短句交错,进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畅自然。从篇制上看,也较同期民歌长得多,后人把《木兰诗》与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民歌之“双璧”。

二、简劲与细腻

简劲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追求,简劲在《木兰诗》中时带有一种原初色彩的内在活力,因此,既简练,又显得粗犷豪迈、浑厚深沉。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30个字就十分简劲地叙写了十年征战的过程。其中“万里”二句,写出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一个“飞”字既写出战事的匆忙,又写出转战南北、经历的关塞山峦之多。“朔气”二句,则形象地概括了木兰所处的战争环境,从而衬托出木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则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木兰十年不平凡的戎马生涯。这些简劲之笔,以少胜多,不仅写出了木兰的出生入死、终于凯旋的经历,而且写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诗的结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拟手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巧妙与代父从军的勇气,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木兰诗》更不乏细腻的铺叙之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不吝惜笔墨,巧妙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主动地准备行装的过程,对于惨烈的战争,字里行间毫无沉滞之情,笔调相当轻快,显示了木兰代父从军意志之坚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评论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的确,这里的铺陈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宜于咏唱,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再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写征战而紧扣儿女之思,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细微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细腻的情怀,从而进一步更为深入地表达了木兰对于家庭的感情,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心灵深处兴起的波澜。这种不满足于木兰英勇坚强的一面,也不把乍离双亲的少女情怀简单化,以发掘木兰心灵深处隐秘的手法,客观上也反映出北朝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痛苦。

简劲与细腻在《木兰诗》中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索。

三、叙忧与状乐

篇10

篇11

我们想起了清代王夫之的诗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实,这种相反相成的艺术规律,不只是适用于景与情,而是有普遍意义的。

篇12

一、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二、宗教艺术的产生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洪野荒蛮的时代,面对那不可理解又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已经与动物分手而能运用工具、使用火的原始人,便在原始的自意识中萌发出宗教的意识以及原始艺术的意识。当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埋葬死者时,在尸骨的周围安放几只羚羊的角,或黄鹿的角,或几件燧石器,它便已具有了宗教的意识与宗教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时也便有了宗教艺术的萌芽;当山顶洞人在尸体的周围撒上铁矿粉末,以及用这种赤铁矿粉末去染抹各种穿孔的骨坠、兽齿等装饰物时,它也同样具有了宗教艺术的雏形。

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宗教和艺术之所以从诞生之时起,就如孪生兄弟手拉着手地来到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宗教和艺术都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们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与混沌意识。在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本身又是原始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宗教、艺术往往是三位一体混融在一起的,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本身既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实践行为的混融性便决定了思维意识的混沌性。艺术正是这种混融性实践与混沌性思维的产物。

篇13

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人文性、健全人格、人文素养

大家对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肯定记忆犹新,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伤熊”事件已由事情的本身转向了对其教育的反思上。据刘海洋的母亲说,他从小不看电视,不出去玩,一天到晚看书、学习,也没有看过多少人文书籍。还有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名中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残杀母亲的事件等等。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落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数等所谓的“主课”为主,但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友情的体验等。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试图在理解“人文”的基础上,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小学美术新教材中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关于人文,人们平时谈的已经很多,但是不是他们都了解人文的内涵?是不是美术教师都很清楚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呢?美术课的教育教学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呢?我认为必须首先认识人文的内涵及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特性。

1、我国古代对“人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人文”是《易》学名词,《易·贲象》中指出: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与“天文”相对,这里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带有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概念。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是以伦理道德的教育为核心的。

2、西方古代对“人文”的解释

在欧洲,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西塞罗在其《论雄辩家》一书中首次把humanitans(人文精神)列为一个辩论者的基本训练项目,并认为“humanitans”是指一种能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又提出了人文主义(humanism)的理论,后来就成了文艺复兴时期“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20世纪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性的学科和事业,它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的学问。

由此可见,尽管东西方的学者对“人文”的解释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其基本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即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小学美术新教材中的内容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了解美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进而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案例4:在《彩球滚滚》的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一段废纸满天飞,环境受污染的录像。学生马上对此情此景发表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废纸是一种污染,那里的人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差了,一点也不美了!学生内在的人文情感一触就发,通过将一张张废纸运用新颖、独特的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纸球(有的用水彩笔、油画棒将纸球涂上颜色;有的用彩纸装饰纸球;有的将纸球放在调好的颜料中滚动一下,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纸球等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露。并在轻松愉快的打“保龄球”,彩球拼画等游戏活动中不仅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创造乐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学习中,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展现,并使其心灵深处扎入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与发展。三、实施美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文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

为此,我在美术教学别注重创设美的情境,营造审美化的课堂,以美的形象(教师仪表大方得体)、美的语言(适合学生心理,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美的作品(名家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优秀习作)、美的课件、美的教学手段等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动力。在上《蝶儿飞飞》一课时,我播放了精美的蝴蝶标本图案,优美的《梁祝》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当我展示了各种蝴蝶的图案,演示了蝴蝶的制作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创造生活中的美。当我播放了一段《台湾蝴蝶甲天下》的录像后,让其感受祖国妈妈日夜盼望着台湾的回归,从而激发学生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妈妈怀抱的人文情感。

2、活动激趣,体验人文情感

新的美术课程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它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游戏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学生)爱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行为思维较发达。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地模糊学科界线,以跨学科、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文化的人文情趣。例如:在上《踢踢腿、弯弯腰》一课时,先让学生随着《健康歌》的旋律,即兴展示轻快优美的舞姿,在跳一跳、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适时增加学生习作的弹性,可以让学生用笔画、用手做、用肢体动作表现等学生自己喜好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不但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美术人文文化的情趣。

3、自主学习,发展人文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同学之间的合作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和亲情、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比如在上《小小食品店》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自行安排各项工作。学生们热情高涨,自主性地了解各种食品的形状、颜色特征;探究性地讨论如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吸引“顾客”的光临;合作性地一起完成“食品”的加工和改造。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学生积极主动、互相帮助,并且不断地听到学生们发出的吆喝声,像模像样地做起了食品店的“老板”……在自主性地了解过程中,探究性地讨论过程中,合作性的制作过程中及参与社会性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朋友、伙伴的友情、亲情的珍贵和“商品交易”时竞争的激烈,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毅力、意志、个性等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发展,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四、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当代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在科学中也开始注意渗入人文精神。早几年,我国有一本畅销的科学史著作《科学的历程》,正是因为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的结合才获得巨大的成功,人们在阅读中,不仅对科学发展的史实了然于心,而且还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的震撼。现代美术教育的理念是跨学科的美术文化课程,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手段来拓宽、发展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有几名学生在观看文园中的《南浔名人长廊》。当他们看到中国讽刺漫画先驱者——钱病鹤的简历时,好奇地跑来问我们:“老师,讽刺漫画和我们看的漫画书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当时,我们耐心地跟他们谈了讽刺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并结合钱病鹤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向他们讲述了讽刺漫画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及对人们思想的抨击教育。学生们听了倍受启发,并向我们提议今后在校报、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领域开辟一个教育同学认真学习、好好做人的漫画天地。这时,我们也倍受启发:怎样利用家乡南浔丰厚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呢?从此,我们制定计划、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讨论、摄影、绘画等各种形式逐步在综合探究式美术教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参观历史名迹小莲庄时,学生们发现有些游客在古树上任意刻划,在景区内乱扔纸屑等。他们将这一幕幕破坏环境的情景,化作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绘画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艺术语言的表述,更是心灵深处强烈的环保意识、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情感的倾诉。这就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并具有文明感、历史感和责任感,也就是我们美术教育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