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服务业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服务业发展论文

篇1

Keywords:Yueludistrict;modernserviceindustry;spatialdistribution;countermeasureofdevelopment

1前言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新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次产业出现结构演变的同时,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服务业逐渐分离出新兴的服务产业,即现代服务业[1]。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了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生产业[2],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崛起和城市化都是工业化的产物,它们互为因果,相互作用,推动城市发展,使城市能级不断提升[3]。论文将其分为七大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科研文化体育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

岳麓区是长沙市5个城区之一。山水秀美,文化遗迹众多,高等学府汇聚,是长沙历史文化的“重中之重”,将在长沙市区域创新发展及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与岳麓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

2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2006年岳麓区国民生产总值(GDP)为154201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8%。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7:34.9:63.4。在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中有降,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岳麓区的优势产业部门现有商贸餐饮业、科技文教业、旅游业和一部分加工制造业。

根据长沙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一号至三号公报和岳麓区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一号至三号公报,岳麓区现代服业情况与长沙市比较如表1。可以看出,岳麓区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方面比例明显偏低,远远落后于市内五区平均数值。

2004年末,岳麓区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单位1141个,占全区产业活动单位总数的51.4%。其中,商务服务业单位数量最多,其后依次为教育科研业、信息软件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文体娱乐业、旅游业(见图1)。在各个单位中,个体经营户为23402户,占全区总数的94%。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5个行业是:商贸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个体经营户总数的96.6%,其后依次为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娱乐业、房地产业等。2006年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完成增加值97.73亿元,占全区GDP比重的63.4%,同比增长13.2%,金融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居前三位。2006年,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达到54663万人,占第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数总和的37.1%。其中最多为教育科研为32003人,占58.58%。

分析发现,在长沙市五区中,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处于落后状态。就岳麓区看,现代服务业单位数量、GDP均超过全区总值50%,吸纳大量就业人口,支柱作用显著。

3现状问题分析

3.1现状存在问题

研究发现,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存在诸多明显问题:

3.1.1内部产业结构有待升级

现代服务业中,建安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仅仅靠投资拉动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势必带来后劲不足等问题。另外在服务业中,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服务,如会展旅游、现代物流、中

介咨询、网络服务等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得到发展,但相当多数还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小,集团化程度低,市场运作也不是十分规范。区内的很多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3.1.2空间结构体系结构不够完善

岳麓区的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溁湾镇商业圈,是岳麓区唯一具备娱乐、商业中心地段,对于岳麓区41万人的规模来说,缺乏区域性的服务业副中心,缺乏一个点、线、面结合,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完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3.1.3经营模式落后,缺乏规模企业

现有社区商业形式仍是主要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街和马路市场为载体,大部分属于自然形成,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缺乏规模企业,无法满足居民的需要。

3.1.4人才短缺制约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竟争力的核心是人才[4]。如果没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做后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目前,岳麓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远不能适应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要推动服务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必然要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区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在进一步吸纳劳动者就业的同时,如何吸纳到胜任就业岗位的劳动者将成为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3.2原因分析

长沙市岳麓区现代服务业设施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笔者从各个环节分析了造成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的原因,绘制了因果分析图(图2),发现主要原因为产业定位不明确、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及基础设施不配套。

4岳麓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环境分析

4.1优势条件

与长沙市芙蓉、天心、雨花、开福四个城区相比,岳麓区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

4.1.1科技与教育优势

岳麓区范围内集中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和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所,荟萃了大量的科研和教育人才。高级人才分布密度远远超过省内其他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智密区之一。全区拥有科技人员10万余人,每年取得上千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材料工程、地质冶金、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确立了研究开发优势。岳麓区拥有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等一系列国家级科技园区,岳麓山大学城规划已进入分期实施阶段,如中南大学新校区已经完成了校园总体规划工作。岳麓区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效率的孵化器和高效益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基地和各层次教育与艺术等培训基地。

4.1.2生态环境优势

岳麓区融山、水、洲、城于一体,拥有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就国内省会城市而言,岳麓区的环境生态状况无疑属于第一流的水平。从城市气候来看,本区大面积的丘陵、水体、森林和农田显著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大幅度削弱了建成区的热岛效应。这就为岳麓区居住、科技、文教、旅游、商务、行政等的发展提供了理想条件,也为房地产业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以此为基础,规划建设高品位的城市商务、商贸金融、科技、行政和居住项目。此论文由流星毕业论文免费提供网址

4.1.3地理区位与交通优势

岳麓区是长沙的西大门,是长沙市通往洞庭湖区、湘中地区和湘西地区的主要通道,长沙汽车西站位于岳麓区。随着岳麓区和望城县所在的大河西地区的加速发展和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岳麓区经济地理区位亦日益突出。潇湘大道南段、金星大道、银杉路和麓山南路的扩建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的兴建或改造,猴子石、三汊矶大桥的开通和西北绕城线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岳麓区与湘江以东其他四城区的交流与联系。在轨道交通方面,规划中的2号和3号线伸入到岳麓区区,其中2号线在溁湾镇、财经学院、汽车西站和高新路设有四个站,3号线在湖南大学、师大南院和后湖路设有三个站点。岳麓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加速推进,使区域内溁湾镇、望城坡等商业和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加强,也为岳麓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条件。

4.1.4市治西迁的优势

继长沙市委市政府迁入岳麓区后,长沙市政协、长沙市人大也相继迁入岳麓区。市委市政府的搬迁为岳麓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推动了金星大道、府后路、银杉路、桐梓坡路、潇湘大道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同时,为岳麓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岳麓区委区政府的搬迁,也将使岳麓大道、金星大道进一步繁荣。

4.1.5旅游与文化资源优势

岳麓区拥有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等一系列高水平的旅游景观,是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本区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湖湘文化博大精深,发展以自然风光和湖湘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内还有相当一部分旅游景点可供开发。岳麓区是我国近现代革命发祥地之一。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本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旅游景观。4.2劣势条件

4.2.1经济发展起步较迟

岳麓区地处湘江以西,与河东四区有湘江阻隔。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岳麓区一直不属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建设长期相对滞后。目前,与芙蓉区、天心区相比,岳麓区缺乏高水平的中心商业区,溁湾镇、望城坡等核心区的改造难度也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岳麓区的快速发展。

4.2.2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本区拥有岳麓山、湘江等一系列高水平的旅游景观。这既是优势,又是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为了保护本区的历史文化和山水景观,有关政府部门规定了严格的建筑高度控制线,许多风景秀美的地方不允许兴建高层建筑。在岳麓山风景区内,也不允许搞一些大的开发项目。

4.2.3条块分割,多重管理

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关系不顺。区内有大量的部属单位、省属单位和市属单位,它们分别从属于不同的部门。比如高开区、大学院校、一些部属企业就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区中区”的现象十分突出。不合理的条块分割长期影响着岳麓区的管理和发展,也制约着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2.4城区建设欠帐较多

岳麓区的主体以前为长沙市西区,后来望城县的一部分划入岳麓区。由于规划和发展上的原因,望城坡一带和区内一部分地方规划档次低,建设品位低,拆迁重建难度甚大。在岳麓区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老区需要大规模改造,新区则需要投入巨资来开发建设。目前,区内许多地方还存在着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公共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

4.2.5缺少工业支柱产业

岳麓区原为比较典型的农业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望城坡一带的工业规模偏小,设备工艺落后,未能形成支柱产业。岳麓区缺少大规模的现代化骨干企业作为产业支撑,也缺乏工业名牌产品。岳麓区强大的科技人才优势,与本区工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脱节现象。

5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议

5.1发展对策

5.1.1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重点培育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鼓励支持其跨行业、跨区域发展。加快发展以社区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积极推进专业店、专卖店和百货店开展连锁经营,适度发展仓储式大卖场和融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区域配套服务功能,提高区域整体服务水平。

5.1.2积极扶持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依托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配套发展专业培训、图书出版、音像制品等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1.3促进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

依托大学城的科技资源优势,发展高科技创新产业。增强产业孵化功能,形成产、研、销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链。

5.1.4稳步推进金融、房地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培育竞争优势,为企业经营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金融服务。以城市建设、危房改造为重点,稳步推进房地产开发,积极扶持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鼓励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

5.2空间布局

5.2.1商务服务业

着力建设“一区三圈六街两带”的商务服务业空间发展结构。“一区”即溁湾镇中心商务区,范围东至潇湘大道,南至新民路,西包括枫林宾馆,北至岳麓区政府旧址。以岳麓现代商业城及滨江金融商务带为重点,将其建设为长沙市商业次中心、河西新城中心商贸区。“三圈”即市治周边行政商务圈、大学城文化信息服务圈、望城坡现代商贸物流圈。分别打造为长沙市新型行政商务中心、岳麓新城楼宇经济核心发展区,文化、信息产业的综合服务区,岳麓区新兴商贸物流中心。“六街”:金星中路国际街区、杜鹃路都市风情商业街区、桐梓坡路时尚休闲街、麓山南路文化旅游商业街、龙王港路旅游产业配套街、雷锋大道生态休闲产业街。发展分别定位为:政务、商务、商住项目集聚带,标志性国际街区,市行政中心的精品生活配套服务区,引领新城休闲经济“时尚特区”,融湖湘文化、校园文化和商业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主题商街,具生态特色的旅游产业配套街,集饮食、体育、休闲为一体的配套产业街。“二带”即潇湘大道滨江产业带、环线生态产业带,分别定位为以滨江为主题的,商务、办公、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长廊,以生态为主题,集物流、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带。

5.2.2旅游业

加紧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一山一洲二区三湖”的旅游圈。“一山”即岳麓山,发挥岳麓山在城市形态构架中的标志性作用,把景区建设成为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综合功能于一体,兼具“城市绿肺”功能的综合性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让岳麓山真正成为城市的品牌。在溁湾镇商务中心区内,设置旅游产品专卖区,发展旅游产品业。“一洲”即橘子洲风景区,包括橘子洲、傅家洲、柳叶洲、无名岛四部分,创造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全新的风景区,全国性标志性景区。“二区”指桃花岭生态旅游区、谷山森林公园旅游区,建设为集观光度假、商务会展、文化娱乐、旅游接待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三湖”即西湖文化公园、梅溪湖旅游区、后湖文化公园,以水为依托,建设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服务、生态住宅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5.2.3文化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发挥“文化强区”优势,建设“二心”和“二点”文化业发展结构。“二心”即麓谷文化中心和咸嘉湖文化中心,“二点”为金星文化中心和大学城文化中心。在麓谷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长沙专业艺术学校、麓谷立体巨幕影院、图书音像交易城、动漫基地等项目,将建一个为集文化演出、文艺娱乐、文化展览为一体的城市文化中心。在咸嘉湖文化中心建设音乐博物馆、戏剧文化展示中心、咸嘉湖汽车电影广场等项目,将其打造为文化展览为主体的区域文化中心。“二点”将建设岳麓区文化馆、岳麓电影城、岳麓区图书馆、大学城影剧院、长沙美术馆等项目,定位于为岳麓区服务的文化培训、文艺演出中心。

5.2.4高科技创新产业

强调重点、突出特色,以大学城、科研院所为依托,形成产、研、销于一体的技术园区。优先发展电子电信、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科技、高效益实用技术。在各大学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麓谷各高新技术区域布局科技产业。其中,在麓谷国家软件基地、西城科技园内,布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2.5房地产业

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生态优势,重点开发潇湘大道、银杉路两厢,市治周边和环岳麓山地区。岳麓区房地产重点发展方向:(1)滨水临山高档住宅:以中高档临山、水景精品住宅为主,布置在潇湘大道沿线、岳麓山及咸嘉湖周边地带。(2)高档商务商住区:主要布置在区域骨干路网沿线和市治周边,引进国内一流地产开发商,建设精品住宅、高档商务写字楼、高档宾馆酒店、大型会展中心。(3)学生公寓、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按规划布点重点建设好大学生公寓及农民安置区,形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成熟社区。重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李琪盖,建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态演进分析[J].产业发展,2007,1:37-41.

[2]徐国祥,常宁.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的设立[J].统计研究,2004,12:10-12.

篇2

一、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与贸易中心及文化和信息中心。在2006年国际城市竞争力排名中,纽约城市竞争力排名全球第一,是国际大都市的成功典范。2005年,纽约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为0.2:11.4:88.4,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8.4%。同年,纽约三次产业就业构成中服务业就业比重为89.3%。可见,纽约已呈现明显的服务业占主导的经济结构。纽约发展服务业的主要经验有:一是出台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20世纪50年代,纽约市政府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鼓励服务业的发展。如,增加研发资金,鼓励企业创新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采取抵减税收措施来鼓励私人投资,实现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在政府采购、进口贸易、折旧政策、信贷等方面给予企业资助,扶持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其结构升级。纽约市政府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减征房地产税5年计划、免除商业房租税及曼哈顿优惠能源计划等。通过实施“数字化的纽约,线路通向全世界”的产业发展战略,推动高新技术区域的建设。纽约依据市场需求制定教育培训政策,使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进步推动了纽约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使纽约市的金融、保险、不动产、运输、信息等服务行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纽约就业增长最快的行业都集中于服务业。二是强化生产业的主导地位,引导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纽约依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电子、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强化生产业的主导地位,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行业,使产业呈现多样化发展和融合性发展态势。纽约的生产业高度集中于曼哈顿区,曼哈顿是纽约的经济活动中心,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曼哈顿注重发展服务业产业集群,主要通过规划和引导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纽约市政府在曼哈顿区修建大量商业办公楼、展览中心及住宅楼,还修建穿过市中心区的地铁。随后,又颁布曼哈顿南部规划,建成宽阔的环型高速公路、世界贸易中心等。纽约市政府的积极规划、有力调控是纽约生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大量专业性人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纽约注重加大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以满足服务经济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高素质的劳动力创造高效率的生产力,使纽约的服务业能快速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

东京作为亚洲的国际大都市,其服务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产业结构转变和升级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日本经济开始腾飞,东京初步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东京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服务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东京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东京发展服务业的经验主要有:一是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东京着力减少对企业区位的不合理限制,使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有机融合。如,在东京的内城中就保留以大田区机械工业集聚区为代表的制造业,并使其发展成为以创新为特征的日本机械工业中心。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其产品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大比重来源于服务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制造企业为保持其核心竞争力,逐渐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越来越多地利用分工更为专业、功能更为强大的服务性企业来整合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城市各区域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东京重视城市内部与周边区域的分工。在东京核心区,集中发展商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及出版印刷等都市型工业,在东京的区域发展杂货业和部分机械业。这样,充分发挥了东京中心区的政治、金融、信息、文化等功能。三是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了东京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迅速发展。重视研发环节能促进新产品和新服务业的产生,创造新需求,活跃高新技术市场。东京的信息产业、工商业设计、经营管理咨询业等五大新兴服务业直接服务于其它行业,不断推动东京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全面推进服务业模式创新与服务产品创新。从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历程看,生产业尤其以先进科学技术作支撑的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业在国际大都市的集聚,推动了城市在服务业产业链高端的集聚,使其作为国际服务业发展中心枢纽的地位日益牢固。服务模式创新与产品创新是服务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型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国内大都市在促进高技术型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人才优势,针对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及关键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经营方式,不断开拓新型服务市场。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加快企业研发中心的设立,提高研发水平,加快生产业发展,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二)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国内大都市应从生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设好诸如总部经济区、金融区、会展区、旅游基地、物流基地等重点服务区域,充分发挥服务业的产业聚集效应。服务业集群高度依赖于城市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集聚等基础条件。国内大都市应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外商管理部门、代表处、技术支持与服务部门、销售与采购部门及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等,努力占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为服务业集聚创造外部条件。

(三)促进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表明,大都市城市副中心在承担城市关键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大都市应通过增强城市副中心的功能来提升中心城的整体实力,进而避免由于城市核心区负荷太大而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应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保证那些投资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地区优先发展。在加快先进地区发展的同时,逐步缩小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使服务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对服务业中的不同行业,按市场、劳动力、港口和交通枢纽、科学技术、集聚因素等优势指向原则,进行合理空间布局,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篇3

一、我国发达城市服务业的就业现状

2005年,上海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达50.5%,比1978年增长31.9个百分点。2005年就业比重达55.6%。新增岗位产业分布呈现“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创造岗位的比重继续提高,现代服务业创造岗位的能力上升,部分传统服务业创造岗位的能力明显下降,2005年,广州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达57.8%,就业比重达46.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5.5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1.2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908.96亿元,增长12.6%。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46:40.68:56.8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6.6%和52.6%。可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大。2006年,深圳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达47.4%,就业比重达42.3%。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7亿元,下降30.5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049.53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57.06亿元。增长17.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52.9%和4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0.9:54:45.1变为2006年的0.1:52.5:47.4。

二、北京市服务业就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市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明显。在吸纳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服务业是推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北京市服务业比重由1990年的40.6%提高到2005年的66.6%,增加26个百分点。而北京市就业岗位自1990年以来共增加250.9万个,其中服务业增加了329.9万个,第一产业减少28.5万个,第二产业减少50.5万个,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了26个百分点。可见,服务业成为推动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

(二)服务业是北京市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北京市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大,表现出忽高忽低的特点,尤其从2000年开始直到2004年,就业弹性为负,而且下降幅度很大,这说明到2004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达到饱和,不仅不能吸纳劳动力,而且表现出向第二产业、服务业转移劳动力的趋势。2005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小幅上升,这是由北京市汽车制造业等第一产业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从1996年到2005年较为平稳,但大多数年份数值为负,仅2001、2002年数值为正,而且2003年大幅度下降,说明第二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服务业就业弹性的特点最为鲜明,1996年至2005年的就业弹性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年份的数值较高,而且稳定性较强,表明发展服务业对就业增加不仅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明显大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是北京市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三)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看,北京市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而第一、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1991年北京市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首次突破1,2001年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超过第二产业,这表明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三、北京市服务业在解决就业上的潜力

服务业作为北京市的重要产业,随着其占经济总量比重的不断上升,将为北京市就业提供很大的增长空间。但北京市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就业弹性差异明显,从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看,现代服务业远远超过传统服务业。转(一)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潜力巨大。第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值增长率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趋势,就业增长率也稳定增长并保持高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些行业就业弹性具有平稳的增长态势,弹性值也较高,对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具有战略意义。第二,金融业2004年产值增长率为5.4%,2005年为15.1%,就业增长率2004年为22.0%,2005年为7.7%。就业弹性2004年为4.07,2005年为0.5l,就业弹性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金融业在对服务业增长贡献较大的同时,就业潜力也较高。第三,房地产业产值增长率2004年为15,7%。2005年为2.0%。2004年就业增长率27.1%。2005年就业增长率为2.7%。就业弹性也保持很高的水平,2004年为1.72,2005年为1.35。这表明房地产业对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的增长具有强劲推动作用。第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产值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由2004年的6.6%增至2005年的17.9%,就业增长率由2004年的-17.6%增至2005年的6.2%。就业弹性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2004年的-2.67增至2005年的0.35,就业的绝对人数也较高。与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似,该行业对北京市服务业增长和吸纳就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产值增长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就业弹性稳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行业就业绝对数量高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而且就业弹性值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就业增长潜力。第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值增长率由2004年的5.3%增至2005年的18.6%,就业弹性大幅度增加,2005年高达2.66,说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潜力和就业潜力很大。第七,教育业产值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弹性2004年为0.52,2005年下降为-0.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就业弹性不高,但保持稳定状态,产值增长迅速,2004产值增长率达30.6%,2005年也保持很高水平,对经济增长总量贡献较大。无论从对经济增长还是从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看,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对北京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郊区县的服务业就业具有增长潜力。北京市服务业就业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平衡,服务业就业人数过分集中于市区。2004年,全市88%的服务业就业岗位集中在市区,其中以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最多,占北京市服务业总就业人数的70%,其余18%分布在丰台、宣武、崇文和石景山区,而十大远郊区县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只占12%。随着远郊区县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规模的膨胀,服务业中商业、餐饮、居民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就业压力。

(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潜力较大。就业容量相对较大的有以下几个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05年就业人数42.3万人,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就业人数33万人,批发零售业34.3万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26万人,房地产业就业的绝对人数为19.6万人,金融业的绝对人数也较高。

(四)奥运将带动北京市服务业就业的增长。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关系密切的体育和会展等文化产业及相关营销与商务服务业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期间,奥运将为北京市提供超过180万个就业岗位。奧运会的举办将给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将使北京市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多增加0.8个百分点。而奥运的带动作用更多集中在服务业上。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的服务业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四、我国发达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发达城市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就业的核心战略。

(一)重视教育与人才,促进现代服务业就业。与农业和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高水平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生产率水平的基本途径。我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将成为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有利因素。

篇4

(二)生产业发展偏缓

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支柱或主导行业已经集中在新兴行业。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和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传统与新兴服务业并举、行业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格局。

传统行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处于增长保持稳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偏高,但比重呈相对下降态势。新兴领域不断拓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旅游业、房地产、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荣发展,在服务业中的比重相对提高。

按照发达国家生产增加值占全部服务增加值比重60%以上的正常标准,我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均在30%以上,特别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房地产业等行业,中部地区落后于沿海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中部地区服务业开放程度的加大,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经济单位纷纷进入服务行业,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极大地增强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力,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但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较少,行业繁杂,分布广泛,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一体化程度不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竞争力较弱。有些省份科技信息发达、教育水平高,人才聚集,有大批现代化的文化、医疗、体育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比较优势,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较小,竞争力不强,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四)服务业基础条件优势发挥不充分

中部地区一些中心城市的商贸、运输等行业基础较好,具有良好的服务业发展潜力,但未形成整体发展优势。例如湖北武汉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到全省的37.1%和30.3%。资源过于集中于省会城市,这一特点在中部其它省份也同时存在。

中部地区县(市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基本都在农业内部进行,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工业化进程滞后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了城镇就业难度,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服务业没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目前中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较低,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农村居民年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较低,反映了中部地区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和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缺陷。

中部主要省份服务业发展水平横向比较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2003)曾经从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区市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以沿海地区为主的省市构成了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第一梯队,综合得分在60-80分之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5省份进入第二梯队,综合得分在40—60分之间;山西与西部等省区得分均在40分以下,属第三梯队。目前这一状况目前仍然存在,且六省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部6省之间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

(一)发展规模比较

同全国比较,中部六省服务业增加值低于东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市。2006年六省比较,山西为1724.4亿元、河南3652.3亿元、安徽2458.7亿元、湖南3038.4亿元、江西1513.5亿元,湖北2993亿元,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河南和江西,最高与最低相差2138.8亿元。

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06年全国为39.5%。中部六省比重分别为,山西36.4%、河南29.3%、安徽40.0%、湖南40.5%、湖北39.9%、江西34.8%,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11.2个百分点,安徽、湖南和湖北高于全国水平。

从服务业发展速度看,2001年到200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山西为14.2%、河南15.8%、安徽15.8%、湖南12.5%、湖北12.5%、江西12.5%,并排第一位为河南和安徽,末位分别为湖北与江西,最高与最低相差3.3个百分点。

(二)服务消费需求和就业水平比较

从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水平看,中部六省2005年城镇居民服务消费平均支出分别为:湖北2054.1元,河南1913.96元、安徽1743.28元、湖南2541.3元、江西则是2169.68元,山西2075.58元。从中看到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627.34元。其中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湖北640.39元,河南460.8元、安徽587.2元、湖南716.43元、江西则是660.53元,山西542.71元,第一位和第六位同上,最高与最低相差460.8元。

从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比重看,中部六省2005年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为:湖北30.5%,河南31.7%、安徽27.4%、湖南33.9%、江西27.8%,山西32.7%,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安徽,最高与最低相差6.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为湖北25.9%,河南24.4%、安徽26.7%、湖南26.0%、江西26.5%,山西28.9%,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山西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4.5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总人数看,从2001年到2005年,中部六省比较,山西为472.7万人、河南1299.2万人、安徽1101万人、湖南1139.9万人、湖北1124.8万人、江西749.1万人,第一位和第六位为河南和山西,最高与最低相差826.3万人;从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看,河南23.2%、安徽30%、湖南29.9%、湖北31.9%、江西32.9%,山西32.9%,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江西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9.7个百分点。

(三)内部各主要行业的比较

从房地产增加值业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看,2005年,湖北为217.17亿元,比重为8.3%;河南298.19亿元,比重为9.37%;山西106.5亿元,比重为6.8%;江西171.88亿元,比重为12.2.8%;湖南则是233.1亿元,比重为8.8%。在中部6省房地产增加值中,河南、湖南、湖北分别排第一、二、三位。

从2005年物流基础设施指标看,铁路交通最发达的是河南,区域内铁路营业里程为4099公里,其次是山西(3154公里)、湖南(2902公里)、湖北(2525公里)、江西(2424公里),处于末位的是安徽(2353公里);公路交通最发达的是安徽,区域内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6.0公里,其次是湖北(49.0公里)、河南(47.6公里)、山西(44.5公里)、湖南(41.6公里),处于末位的是江西(37.3公里)。2005年河南、湖北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共完成增加值分别为1527.亿元和1096.5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8.1%和41.7%,在中部6省中排第一、二位。

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看,2005年增加值:湖北为153.48亿元,湖南178.68亿元、河南143.4亿元、山西达到81.92亿元,最高为湖南,最低为山西。从通讯设施看,区域内局用交换机容量:河南为2266万门,安徽1623万门,湖北1606万门、湖南1562万门、山西1122万门,江西1096万门。最高和最低的是河南和江西。

从文化体育娱乐业看,2005年增加值分别为:湖南为94.78亿元,湖北为43.75亿元,在中部六省中分居第一、二位。2006年中部六省旅游总收入最高为河南539.74亿元人民币,最低为江西390亿元。

从金融保险产业看,2005年河南、湖北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181.74亿元和127.3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7%和4.8%。在中部六省中分居第一、二位。

从教育科技方面看,六省之间相差悬殊。最具优势的是湖北,其次为湖南、河南、江西、山西和安徽。教育领域,2005年湖北教育业增加值达到340.45亿元,居中部省份第一。2006年每十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湖北为177人,位居第一,其次分别为江西(150人)、山西(121人)、湖南(119人)、安徽(96人),处于末位的是河南(91人);在科技领域,河南、湖北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增加值分别为74.98亿元和58.61亿元,分居第一、二位。三种专利授权量依次为:湖北(3860项)、河南(3748项)、湖南(3659项)、安徽(1939项)、江西(1361项),处于末位的是山西(1220项)。

(四)服务贸易发展比较

从服务贸易的情况看,2006年,中部各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人员年末在外人数(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的自然人流动)占全国比重达到8.23%和10.78%,其中最高为河南省,最低为江西省。按旅游服务、建筑服务、商业服务、建筑服务和通信服务等大类统计的国际服务贸易额,山西、湖北、湖南服务贸易额约为10.9亿美元、5.98亿美元(出口)和5.1亿美元,(安徽、江西、河南数据不祥)。以山西为例计算,其在全国服务贸易额中的比重仅为0.057%,其地位微乎其微。

中部主要省份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

城市化水平差异导致服务消费需求不平衡。2005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0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3.9%,为东部水平的65.9%;2005年全国城市化率为43%,而这个数字中部地区仅为3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消费需求的差异在较大的程度上缘于中部六省城市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

开放力度差异导致市场化发展不平衡。中部地区服务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电力、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占绝对比例,这直接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银行、保险、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进入门槛较高、行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足,制约了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

智力支撑差异导致高层次人才层次不平衡。中部地区各省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等服务业中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差异很大,制约了现代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社区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改进。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策略

中部地区现已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格局。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处在长江经济带上,河南、山西处在黄河或陇海经济带上,河南、湖北、湖南同处在京广经济带上,并呈现“双十”结构关联在一起;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沿江城市群与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太原六大城市有利于形成中部地区服务业“群带互动”的发展前景。在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实现中部各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和各项措施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树立现代服务业“共赢”的战略意识

中部各省必须统一认识,把发展中部经济、振兴服务业作为基本着力点,把共同构建中部地区大型的增长极作为共同利益目标,加强统一规划,形成合力。

一是充分认识中部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实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缩小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发展差距的战略意义,各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共荣同辱、互补互强的意识。

二是进一步树立以开放为先导的战略思想,积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避免重自身发展战略,轻合作协调的倾向,自觉维护中部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大局。

三是抓住服务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强化现代服务业不可能在一个省单独崛起的共识,积极建立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打造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各省要紧密围绕城市圈、城镇区域和资源中心、产业中心统筹规划服务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相适应的生产服务业,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是积极开发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环保服务、工程总包、国际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服务业创新的亮点。

二是围绕重点,以发展科研院所、信息传输和文化传媒为载体,打造一批软件、工商设计、信息传输和文化产业集群,以金融为载体,构建现资服务体系。

三是以品牌战略为突破口,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优势。鼓励优势企业以名牌为纽带,推进资产重组,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

(三)营造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中部各省政府部门要以主动服务、快捷服务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低廉的商务运行成本,把优化各省服务业软环境作为重点,实现措施性协调。

一是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放宽政策,鼓励和加快对外资和民资开放服务业市场,引资策略要由盲目跟从向重点选资转变,实现引资战略创新。

二是增加投入,建立和完善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机构。例如商务部在中部地区设立服务业发展支持中心,在一些重点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内设立联络办公室,落实协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政府公共服务与发展服务业有效结合。

三是建立以间接促进模式为主的合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商务机构、服务产业发展部门、各种半官方机构和民间社会机构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促进体系,保障各省服务业发展利益的形成、增长与分配。

四是实现服务业发展监控机制的协调,避免生产业发展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促进中部地区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四)实现中部各省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

加大中部省际之间服务业市场改革与开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优势互补。

一是在中部地区打造一定规模的战略产业区:即服务外包业承接区、高新技术业发展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区和现代物流业中心区。各产业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二是通过优惠政策引进海外和区域外人才,加快推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同时,加强服务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省际之间服务业信息与资源出现相互损害的情况。

三是多渠道促进中部城乡居民增收,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提高信贷服务水平;鼓励消费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思敏.工业化进程中湖北服务业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2007

2.袁永友.外包服务与我国服务贸易增长方式的缺陷、效应及创新.国际贸易,2007

3.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方向选择,2007

4.侯红昌.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社会科学院网站,2007

5.国家信息中心.山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国电子政务网,2007

篇5

(一)新型汽车服务业概念解析

根据汽车产品在制造环节之后各环节在市场上的重要程度,汽车综合服务业可以划分为核心功能区、辅助功能区和特色功能区。核心功能区核心层包括新车销售、零配件供应、旧车销售、汽车保养、汽车维修、汽车租赁等。辅助功能区配套层包括试车服务、一站式服务、银行服务、汽车保险、汽车改装、汽车美容、车友俱乐部、行业协会、汽车物流、事故、驾驶培训、汽车广告、加油站、停车场等。特色功能区延伸层包括汽车展示、汽车博览、汽车影视、汽车音乐、车模展览、汽车体育、汽车电子、特色餐饮等。

(二)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要求

1、昆明——成长中的多中心城市。从居民的要求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环境建设,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加方便、舒适;加强景观等公共空间建设,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的舒适度。昆明在未来的城镇体系规划采用“多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每个中心为了实现就业和居住相平衡的效果,必须在发展房地产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特色产业群,以产业为内容,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使居民就近就业。

2、集约使用城市土地。根据昆明城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以及今后发展重点和方向,对建设用地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合理分解人口总量与建设总量,从而对中心城内土地利用做出整体的控制。根据用地控制发展的不同程度,将相应的土地和人口容量分为高容量控制区、中高容量控制区、中低容量控制区和低容量控制区四个阶段。

3、重构昆明城市交通。昆明建成区车辆、人口、建筑单位密度大,交通堵塞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而且大大增加了城市经济运行的成本,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

4、对接昆明城市新规划。相关区域规划作为昆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不容出现城市断带的规划理念。在昆明城市建设的重心从西向东转移的过程当中,应注意东西部平衡发展。

(三)昆明市产业布局要求

1、产业补缺——构建服务业新亮点。现代服务业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昆明的产业规划布局是西山区主打旅游文化和特色农贸、五华区主打高新技术、宫渡区主打金融经济、盘龙区主打机械制造,为了在符合总规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产业功能补缺,我们选择现代服务业其中的汽车服务业为主体发展方向。汽车服务业的主体是汽车,云南汽车产业目前已形成滇中昆明、滇东曲靖和滇西大理三地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国的汽车工业将与国际汽车大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全面合资就是例证),轿车将成为汽车工业的主体(2003年轿车的产销量首次突破50%的份额),私人汽车消费将真正占据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2、延伸产业链——完善汽车休闲业。结合以上对新型汽车服务业概念的分析,核心功能的产业环节是市场听必备的,它们是市场的主体和核心,它们的集中度体现了市场的规模辅助功能的产业环节是市场相应的配套和有益的补充。它们的匹配度体现了市场的效率特色功能的产业环节是市场价值提升的渠道,它们的丰富度体现了市场的特色。

3、产业结构升级——寻求大利润空间昆明目前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80万辆而公共停车位只有3万多个,远远达不到需求。一个停车位约占3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地方可建3个停车位,按一个停车位一天收入40元算(如果按每小时10元计将远远超过这个水平),一个月1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收费3600元,而100平方米的住宅一个月仅能出租1000-2000元再加上停车场修建与维护成本低,兴建停车场远远比住宅出租合算。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收益的跳跃式发展。同时围绕“汽车生活方式、汽车旅游方式”延伸出汽车旅游文化服务业的各类业态,汽车旅游文化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它的目标是为私家车旅游者提供专业服务,并延伸出旅游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业态。

(四)巨大的市场需求

1、“车旅”到云南、昆明的自驾车旅游者。昆明作为云南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和节点城市,每年从新马泰、涌入云南的自驾车数量达数十万之巨,特别在黄金周时主要人滇通道平均每天汽车通行量达5万辆,而我们这个地块就是为这样一个巨大潜力的

市场提供符合私家车旅游需求的汽车接待中心,包括汽车旅馆、汽车俱乐部、汽车保养维护中心、自驾车旅游服务中心等;

2、“车居”:以昆明市内的私家车业主为主要潜在客户,为这些客户配套符合他们居住模式(小户型)、停车(足够停车空间)、注重汽车话题的交友互动(汽车俱乐部)、汽车文化消费(汽车文化中心)、快速通勤(社区充足的小汽车通道)等主题社区。

截至2007年底,昆明小轿车保有量已达22.25万辆,占汽车类机动车的51.13%,与去年同比增长22.85%,其中汽车类机动车达43.52万辆,未来两年内汽车保有量将突破60万辆,这也将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市场。

(五)构建新型城中村改造模式

从昆明市已经进行中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来看,都是一次性拆迁安置,房地产加商业配套上马的套路,农民是失地失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构建以产业配套、内容明确的新型改造模式,使得本地居民能够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得到房屋、货币或者是岗位等各种形式的补偿。

二、对应发展策略

(一)建立新型汽车服务业孵化基地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提高昆明中西部发展均衡度,选择西山区作为该基地的落地点。在西山区靠近五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域,一是有未来交通优势支撑;二是对接未来高新区白领的汽车服务需求。建立以汽车旅游、汽车休闲、汽车生活、汽车服务为主导,成为既具有市场基础、具有消费容纳力、具有产业驱动力的昆明汽车服务产业孵化基地和大型汽车生活社区。

(二)分期滚动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整个汽车服务产业的构筑和发展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必须实行分期滚动发展。由一到三个项目带动相关细分行业的发展,分期利用土地。对于昆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应将进滇的人群作为先期市场开掘重点,特别是商务性质的,汽车休闲中心以及大型停车场的建设是应该作为先导的。在此之前,应该着力改善区域环境,利用项目和城中村改造相结合的特点对二三环之间的土地进行集中细致的整理,配套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构筑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三)搭建招商平台,运作特色项目

实行业内招商,即在有实力的汽车服务企业圈中先行洽谈,实现高起点和专业化运作,尽量吸引各细分行业之中领导市场的企业入驻,坚决提高入驻门槛,杜绝惯常的脏乱差的低档次汽修企业进入。设立诸如“shoppingmall”模式的服务产品大卖场,对于有车一族的各种特别需要也需设置专门项目以供招商,最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区域产业档次,对接未来发展需求。

(四)强化服务理念,制定服务标准

汽车服务业的核心是服务,并不是说标新立异的经营模式以及特色的服务产品就能发展好汽车服务业,其对应的市场延伸出来的文化内涵要求其高标准的服务档次是处在第一位的。在服务人员素质和技术设备等核心内容上,需要提高服务主体的综合服务素质,各类服务主体必须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服务人员从业素质的提高。要求成立汽车服务业协会,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实行达标准人淘汰制,从而强化区域竞争实力,真正吸引潜在的消费者。

(五)配套汽车俱乐部休闲区,坚实服务产业文化基底

昆明是云南省最大的集散中心而且自驾车文化发达,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由文化部门带头联合云南各大汽车俱乐部在产业聚集区内落户,并以之为大本营定期举行汽车拉力赛等活动,加强汽车文化的集聚发力,形成昆明汽车爱好者的中心,由此带动人气,从而反过来促进更多资本和一流企业入驻。

(六)对接云南旅游发展,开拓新型旅游市场

篇6

2008年9月15日,随着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倒地,华尔街在短短数日内完成了积淀已久的金融危机的井喷似爆发。这场“盛况空前”的金融危机很快席卷全球,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未能幸免。GDP增速下滑、出口额锐减、中小型企业大量倒闭、出现大量农民工返潮和大学生失业问题,这一切严重阻碍和影响了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建立和谐安定社会的发展思路。

尽管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损伤,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升级,正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进行。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有更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给我国承接外包业务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主动寻找以服务外包为重点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机遇。

2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由于服务外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极其迅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增长。有资料显示,2004年和2005年总值已经分别达到3000亿美元和5850亿美元,2007年全球外包市场总值更是高达1.2万亿美元。

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为2000多亿美元,仅占我国贸易额的10%左右,远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以软件外包出口为例,2007年我国软件服务外包的出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而目前全球离岸外包的潜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650亿美元,到2010年,全球离岸外包的潜在市场规模可望增长到6000亿美元。由此可以预见我国在服务外包市场上将大有所为。

3发展服务外包市场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3.1促进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众所周知,尽管我国近年来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是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三次产业比例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国研网的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6.7%。而中国仅为41.1%,这一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的69%也差距很远。同时,第三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也主要是集中在低端的加工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外包市场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却很小。由此可见,积极争取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将大大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朝着更加合理和高端的方向发展。

3.2增加就业渠道

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涉及经济增长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事。然而受金融风暴影响我国企业不得以开始纷纷裁员,2008年底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以及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的报告称,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的农民工高达2000万,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1/4。我认为,除了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原因外,结构性矛盾突出和就业渠道狭窄是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

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出于劳动力套利的动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发包到劳动力廉价的发展中国家,据麦肯锡的分析,全球范围内49%的软件工程、44%的信息技术服务、25%的金融业、19%的保险业以及13%的制药业岗位都可以转移到低工资国家。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潜在的服务外包将给承接服务的国家创造高达1400万个就业岗位,仅在金融服务业,服务外包就给东道国带来了200万个就业机会。

3.3有效扩大内需

一方面,正如上所分析的,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渠道,而这群人是我国当局不可忽视的一块消费群体。

另一方面,服务外包业也存在很多关联产业,如该行业通常会大量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从而促进通讯信息产品的消费;该行业还会租用甚至买下大量高档写字楼,从而促进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

3.4缓解能源压力

尽管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人均能源可采储量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我国能源技术依然落后,能源效率明显偏低。

因此,作为我国目前支柱产业的工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基本上是以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在目前全球能源紧张,诸多能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价格飞涨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仍然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着手产业升级,那么可以预见经济增长将不可持续。而服务外包业,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可称得上是微耗能产业。因此,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不仅能给我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瓶颈。

3.5减少环境污染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已经愈来愈成为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寻找和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一直成为我国当局努力的方向。而服务外包业务作为高端服务产业,其涉及的服务性工作(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是一项彻彻底底的“清洁产业”。

4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服务外包业起步较晚,目前规模很小,但是从我国的整体条件来看,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正在迅速成熟,为发展服务外包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我国劳动力具有诱人的“价格优势”。据统计,目前我国IT行业大约有75万的各种中高级技术人才,40万的软件工程师。此外,每年又大约有4~5万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毕业生加入这支队伍。同时,国内工程师平均每人月工资水平约500美元左右,而印度为700美元左右,美国则高达4000美元。美国《商业周刊》指出,中国的低成本富有才干的软件技术人才是开展IT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

(2)服务外包的投资环境良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明显增强。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和服务体系,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包括政府产业政策以及法律制度等)不断改善,使我国企业具有大规模承接服务外包的客观环境。

(3)依托制造业优势,服务外包内外需求旺盛。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被称为“世界工厂”。事实上,惟有制造业的发达,制造企业才有可能将服务外包出去,才能产生对服务外包的需求。而我国的制造业基础雄厚,我国在大力吸引国际服务外包的同时,更可以利用自身的制造业优势积极发展我国本土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较强的本地制造业实力成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有力支撑。可见,我国自身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服务外包的需求是“域内外包”的内需和“离岸外包”的外需双重叠加。

(4)另外,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良好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交通以及通讯、信息和网络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等都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如此,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业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首先,我国服务外包型企业竞争力不足。与印度、爱尔兰等承接服务外包的强势国家相比,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普遍规模小,国际化经验不足。其次,我国员工英语沟通能力较差,不能和欧美发包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再次,我国相关法律体系还有待健全,这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全国仅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有知识产权法庭),而这正是发包方所十分看重的软环境。另外,我国外包企业对西方商业惯例及文化的不熟悉、不适应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最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速度。

5政策建议

在这方面,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不少好的对策和建议如:政府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构建有利于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建立起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风险投资。我认为以下几点格外值得当局重视:(1)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立法。构建诚信的商业环境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因素。信息安全已成为服务外包转移方选择承接方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应加大对软件盗版等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企业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合同,保守客户商业机密,遵守国际上的信息保密规则,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机制来规范金融服务领域的商业秩序;(2)加强语言、IT、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外包业不同于一般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从业人员需要较高综合素质。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接包国印度、菲律宾、捷克的经验表明,合理的人才结构是服务外包发展的关键之一。为了大力开拓美国外包市场,菲律宾教育体系采用美国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体制等方面都与美国相通,并分派专业人员到美国接受培训。这使得菲律宾拥有一批精通英语、熟悉美国客户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方面人才匮乏正是我国外包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需要“两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相结合,英语水平与专业技能的相结合。(3)充分重视国内服务外包市场的开拓。从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我们不难看出,但凡过分外向型企业均受到严重打击。服务外包市场也同样如此,尽管欧美、日本等海外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庞大,但同时也是不稳定的。一方面,发包国具有“游动性”,他们随时都可能将办公室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服务效率更高的国家;另一方面,海外市场极易受到诸如金融危机、战争、天灾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鼓励本土企业将自己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加大其在我国服务外包业中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稳定我国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而且也将提升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4)政府加大对全国外包示范城市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进一步完善这些城市的软硬件设施,并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积极争取国内外投资。

参考文献

篇7

1立足市场及客户,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金融服务业之所以要进行创新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此,金融服务业在进行创新的同时,应该立足于市场及客户,这样才可以最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金融服务业创新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新,都要与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也是无可厚非的。客户是金融服务业得以生存的最根本保证,而客户的要求则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息息相关的,因此,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必须根据市场要求进行创新,积极开发出符合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创新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同时还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和客户的需要。一旦推出的金融产品有市场、有客户、发展前景可观,那么我们就应该尽量使之尽善尽美,成为吸引客户的“亮点”;反之则要尽快转型,发展其他的金融产品。只有这样,随着市场和客户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创新,才可以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并可以取得很好的发展。

2提高员工素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银行这个最为普通的金融服务业中,柜台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与客户的接触最为频繁,也是最为密切的,可以说在客户心目中,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如何完全是取决于柜面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的,为此,加强柜面人员的服务管理,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金融服务业进行创新的重要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员工的金融知识的教育。客户在选择某种金融产品时,很多时候,对这种金融产品是一无所知的,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就成为了客户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对象,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自身的金融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客户咨询的金融产品,或是想办理的某种业务,工作人员对客户的询问表现的一无所知的话,只会引起客户的反感,从而造成客户的流失,那么对于该银行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利用培训班、网络学习等形式,带动员工学习各种新业务、新知识的热情。使得员工可以熟练掌握金融产品的相关知识,对于客户的询问可以对答如流,并为客户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竞争实力。这才是进行金融服务创新的最根本目的。其次,还要强化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银行的工作人员除了要有足够的金融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热情的服务态度。要让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或是购买金融产品的同时,可以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这才是拥有忠实长久客户的最佳途径。为此,要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使工作人员树立一种正确的工作观念,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员工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主动热情工作观。只有从思想上提高员工的认识,才能指导员工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金融服务业的创新。

3完善金融服务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制度创新。一套有效的金融服务机制,是增强金融服务水平的有力保障。因此,要进行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的创新体制,则会成为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创新组织建构和制度依托,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金融理论实践水平的人才,则是当务之急。只有为金融服务业培养出一批这样的人才,才可能适应目前经济迅速发展的各种要求。当今社会,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已经开始进入快节奏的氛围之中,客户要求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面对这种要求,金融服务体制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体制,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从而满足客户的各种新的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不断提升自身的客户满意度,从而顺利实现金融服务机制的创新。

国内金融服务业创新面临的挑战

1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金融服务业中,促进了金融工具盒融资手段的不断创新,使得金融市场的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金融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复杂化,使得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也加强了,由此就加大了银行的经营压力。

篇8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以跨境交付、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方式进行。而中国的保险服务贸易的出口主要是以商业存在的形式为主。主要表现在:截至2007年8月,在境外中资共设立了保险营业机构42家,保险代表处或联络处9家。但是其“走出去”的困境也日益显现:一是营业机构主要以产险为主;二是经营地域主要集中于香港地区、英国和美国;三是出口额很低。2000—2006年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出口额如下:2000年为108百万美元,2001年为227百万美元,2002年为209万美元,2003年为313百万美元,2004年为381百万美元,2005年为549百万美元,2006年为519百万美元。2000—2006年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增长率:2000年为110.2%,2001年为-9.7%,2002年为49.8%,2003年为21.7%,2004年为44.1%,2005年为-5.5%。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保险业服务贸易出口形式单一、数量少,呈现出急剧的波动状态。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保险服务出口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中国保险公司的潜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掘。主要是因为:一是“水土不服”,中国保险业发展时间不长,还不能完全与国际接轨,中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外市场有些不适应,其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二是中资保险公司风险意识、国际适应能力不足;三是国际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国保险公司的进入。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保险业进入国外市场的障碍性因素。

二、中国保险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进入壁垒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的保险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壁垒主要有:一是来自供给方的技术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学习效应;二是来自需求方的产品差别化壁垒等;三是政策性壁垒。

1、政策性壁垒。当前对外国保险公司进入充分开放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加拿大、中国的香港地区,而大多数国家对国外保险公司的进入该国设置多项壁垒,其开放领域和地区依然有限。如欧盟、日本的进入壁垒很高,设置了严格的行政性市场准入制度、规制政策壁垒、法律壁垒。从政策的层面上来看,政府认为在一个行业或地域中只适合于一个或几家保险公司就足以,为了避免出现过度毁灭性的竞争局面,政府往往会对这一行业或地域的国外保险公司经营进行限制。如公司的经营需要获得批准和执照,注册资金以及资金的来源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甚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虽然在某些程度上,保险产品理想的分销渠道已被本国企业所占据,政府依然对其分销渠道进行控制。如采用颁发数量、原产地许可证的方式,阻碍别国保险产品进入该国市场。

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壁垒。欧美、日韩等国家保险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拥有一批相当有实力的寡头保险公司,他们资金实力雄厚,有着良好的风险防范体系,信用水平高,同时涉足多种金融领域,进行多角化经营,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经验开发新产品,无论是从业务类型还是产品的种类,都具有雄厚的分散风险的余地和范围经济的利益。同时他们拥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在保险的规模、投资能力、费用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分销、营销等方面都有强大的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相当明显。而中国的保险与之相比资金的不足在资金运用率、运用范围、运用效益无法与国外同行相比,偿付能力不足,保险企业的规模较小,声誉较差,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险种单一、创新能力很低,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低下,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这种不对称的地位使中国的保险行业面临相对较高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壁垒,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保险国外竞争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产品销售垂直一体化战略性进入壁垒。国外本土保险公司通过上下游的集中控制保险产品的营销渠道,并通过对营销资源和管理营销人员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了其销售成本。这样从保险公司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通过运用垂直一体化的营销方式就可以将不同环节的利润内部化,促使保险公司利润的增加;同时又由于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拥有了一流的营销人员和管理经验,掌握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和产品需求信息,可以为企业产品定价和服务决策提供良好的市场信息。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将供应链收益内部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效力,同时又可以避免流通中的风险,但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控制了大部分资源,提高了国外保险企业的进入壁垒。这样,中国的保险企业要想获得相同的竞争力,至少要同时进入两个市场,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互补的产品,但是由于中国的保险企业缺乏一定的用户基数和影响力,难以实现协调效应,这样也进一步加剧了成本负担。

4、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由于国外厂商进入市场的时间较长,消费者对该公司的声誉,售后服务,销售渠道,产品设计等方面积累的偏好就越多,对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忠诚。相反,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即使进入该国市场的中国保险企业在各方面都比在位企业优势更加明显,消费者也不会选择一个一无所知的产品。因此,即使在位厂商没有采取阻止,这种消费偏好和不确定性也构成了新进入厂商的进入壁垒。因此,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由于进入时间短,所以消费者不可能对它形成一定的偏好,中国保险企业想要获取或转移这种偏好所需的成本也可能越高,将必须付出较高的学习成本、雇员重新培训成本、产品的搜寻成本、消费者的心理成本等。

5、广告所形成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广告是一种有效的实现产品差异化手段。一般来说广告有两种效应:一是提供信息,二是劝说购买。对前者而言,广告通过借助一定的媒体宣传一个保险产品组合,推出新产品和新品牌;而后者主要是通过广告诱导消费者购买该企业或目标产品,并有效的将该产品和其他与之相替代的产品区别开来。因此,只要企业能够实施有效的广告策略,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产品的有效宣传,都可以使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并持久维持,从而使得自身更具有竞争力。广告的这种累积效应可能使消费者持续地对一种产品或品牌产生偏好和忠诚。这样,中国的保险企业想要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就必须支出更多的广告费用。由于广告投资完全是一种沉淀成本,这更加重了中资保险公司的成本负担。

三、提高中国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鼓励资产质量高、规模大、管理水平先进的大型保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降低中国保险出口公司的成本,不断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公司加快国际收购、兼并和重组步伐,扩大公司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防范投资风险。首先,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结合中国保险业经营风险的特殊性,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理念,遵循保险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逐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和范围,分散系统性风险。比如放宽现有投资品种的种类的限制、加大对国外国家重点基础建设和水、电、交通、通讯、能源等的投资、允许进行股权投资、适度允许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其次,应提高总体风险控制。如完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投资管理架构设置、投资决策管理系统设计、交易风险流程控制等重要内容。此外,还要健全投资风险预警体系,包括对投资领域、品种和工具的总体和个别风险预警,将全部投资活动纳入风险管控制度框架内,使公司经营更加审慎和稳健。

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加快创新步伐。首先,应该对各个细分市场的规模、需求、竞争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选择能够发挥资源优势、规模适宜且前景看好的细分市场,加快保险产品创新,确定产品合理组合的宽度、深度和关联度,优化产品结构,尽快设计一批品种多、质量高的条款,提高保险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更新服务理念,树立大服务意识,设立专职的服务机构,负责保险契约的保全,接受客户的咨询、投诉、、查询,及时了解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研究、开发、设计、改善保险的服务工作,开拓客户的售前、售中、售后的附加延伸服务,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保险服务使每个客户都可能享受到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树立中资保险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外,还可以逐步建立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综合客户服务平台。

不断增强市场开拓和维护能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一方面通过市场开拓,选准市场定位,制定良好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建立包括产品品牌的定位、品牌延伸、品牌革新、品牌广告和品牌公关等一系列组合策略,培养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忠诚和偏好,渗透并逐步占领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服务过程中与客户深入沟通,预见性识别出客户的潜在需求,为企业的未来产品创新和战略发展确定方向选择合适的流通渠道,设立自己的营销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的销售模式,同时实行特许经营权等纵深等营销模式,增强中资保险企业市场维护能力。

增强团队学习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实现资源向能力的转化,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同时应该加强适应国际保险业市场竞争的中资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缓解保险公司人才瓶颈的制约。

【参考文献】

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三联书店,1998.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篇9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了迅速发展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事实上,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和建筑业等产业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在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和专利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内却还处于竞争的劣势,发展稍显不足。因此,我国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从种种方面看,还不能被称为服务贸易强国,其具体体现如下:

1.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据WTO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4%,虽比20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进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极不相称。

2.服务贸易差额扩大

在我国服务贸易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也成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利特许、咨询和电影音像等服务项目中。一直以来,运输业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扩大,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大,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业项下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扩大趋势,逆差的长期存在和扩大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

3.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都是以劳动和资源禀赋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虽然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服务贸易格局仍然呈现出低水平发展的态势。以2004年的贸易结构为例: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比重分别为33.35%、27.2%、18.15%,而保险、金融、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用等新兴服务贸易产业比重分别为4.83%、0.17%、2.14%、3.54%。这种贸易格局与欧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表明我国处于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低的现状。

4.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对服务业的管理不够统一;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却未能形成完整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已有的法律法规和内部文件立法层次较低且缺乏协调性,与GATS的接轨也尚未实现;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还不够,虽然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电讯、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总的来看仍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增长速度高于货物贸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的国际间流动逐步兴起,使得服务贸易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1980年~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增至27559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6.6倍,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七分之一上升到近五分之一。但与服务业的GDP占比相比,2006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仍较小,表明全球服务贸易还不够发达,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还处于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的初始阶段。同时也说明,服务贸易还是一片未充分开发的“处女地”,并注定成为各国竞相圈地的焦点地带。

2.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

服务贸易发展速度惊人,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涉足的领域也日益广泛。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产业,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建筑设计服务,计算机信息外包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正是由于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凋整。据有关数据显示,长期以来占世界服务贸易额60%左右传统服务项目,如运输、旅游服务在发展中份额现在正逐年呈下降趋势,而其他新型服务(包括通讯、金融、信息、专利许可和其他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则增长较快,其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据《华尔街日报》称,IBM准备把美国本土4730个编程工作岗位转移到印度、中国等国家,即将编程服务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同时将高薪职位大量输往海外。惠普、甲骨文、埃森哲、美国在线、英国诺维奇保险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也都计划将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印度或中国。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仍不平衡,但差距正在缩小

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仍占主体地位。从规模上看,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顺差。而从结构上看,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与经济实力、制度优势,以及规则的制定权利,在发展迅猛的知识含量高的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绝对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结构上存在明显劣势,只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及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比较乐观的是,发达国家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贸易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以强大的国内服务业为前提保障的。目前我国国内服务业相对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应有重点、有步骤地大力优化服务行业结构。首先,对于投资少、收效快、就业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金融业、保险业、饮食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和文化卫生业等,国家需对其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发展力度。其次,加大对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加速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的行业。再次,坚决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如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共事业等。此外还应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发展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提高服务质。服务产品质量不仅对服务企业本身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础。2.实施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可以按照服务业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地位确定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顺序,同时根据竞争力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和优化,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尽管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各发达国家,但在某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领域仍具备一定优势。因此,可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同时逐步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引进国外竞争,促进国内服务业行业学习先进技术经验。但是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个渐进过程,在开放国内服务市场时,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开放。

3.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服务贸易涉及许多部门,与国家和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服务管理体制,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优质服务,搞好投资软环境建设。首先,要明确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我国商务部是对外贸易政策的管理部门,其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的发展战略,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GATS的有关条款。其次,要继续规范服务贸易进口,把握好对外商投资服务贸易必要的审批权,避免和防止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损害。再次,继续完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管理,防止服务贸易出口外汇的流失。应该把占我国服务贸易外汇收入比重达70%的旅游外汇管理、国际货运管理和境外承包工程外汇收支管理作为重点,加强检查和管理的力度。同时,加大扶持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力度。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因此应注意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市场,扩大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规模,多渠道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

4.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服务贸易实行保护。我国服务业基本上属于“幼稚产业”,除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建筑、旅游、运输等传统产业外,涉及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都不够成熟,目前还无法与外国匹敌。GATS对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很多保留与例外,特别是在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逐步自由化,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援助方面予以很大的灵活性。因此,要认真研究掌握GATS的各项规则,充分利用这些例外,这些保护“幼稚产业”,提高发展速度。

5.加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设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市场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加强对GATS、WTO有关条款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人原则及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在立法的同时,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在指导原则、立法精神等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废除妨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法规,修改、完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率和法规。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但就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而言,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尚不成熟,世界服务贸易利益新格局还尚未形成。为顺应这一趋势,我国需不断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争取打破服务贸易垄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要加快法务立法,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并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M].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03)

[2]郑吉昌: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05)

[3]赵永宁:浅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1,(8):182-183

[4]马牧云: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2,(9):19-29

篇10

1.2调节国际贸易平衡,优化林产品贸易结构

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总额18178.3亿美元,增长4.3%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12年我国林产品贸易总额为534.9亿美元,出口总额136.2亿美元,进口总额398.7亿美元。从林产品贸易总额来看,其仅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38%,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但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平衡来看,林产品进口总额占我国进口总值的2.19%。因此,改善和优化林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对于调节我国的国际贸易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从我国林产品贸易总体表现来看,如表1所示,贸易总额除了在1998年(1997年金融危机后)、2001年(中国入世后)、2009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明显下降外,基本保持了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也表现出林产品贸易较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的特征。1997年-2012年12年间,我国林产品贸易一直表现为净进口,即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从林产品贸易逆差来看,除了上述特殊年份以外,12年间林产品的贸易逆差总体增大,这也说明我国林产品的外部依赖性较高。具体从主要林产品的贸易来看,出口方面,人造板、纸和纸板、锯材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三者比重之和可达林产品出口总值的90%。如图1所示,2001年以来,人造板的出口快速增加,从居于纸和纸板、锯材之后的第三位一举攀升为第二位,到2006年又超过纸和纸板,成为出口主要林产品的第一位。从比重来看,2012年人造板出口占49.31%、纸和纸板占43.18%、锯材占3.29%,虽然锯材位居第三,但是出口规模远小于前两位的人造板及纸和纸板。除此之外,原木、木浆的出口规模都非常小,并且各年间基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出口水平上。从主要林产品进口来看,木浆、原木、锯材的进口比重总体增加,而纸和纸板、人造板的进口却大幅下降(图2)。这与我国人造板、纸和纸板的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息息相关,在结合二者在出口中的巨大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类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比较高的。2005年之前,处在第一位的进口林产品为纸和纸板,2006年起,木浆取代其位置,成为进口规模最大的林产品。2012年,主要林产品进口排序与占比分别为:木浆(29.20%)、原木(18.92%)、锯材(14.90%)、纸和纸板(13.54%)、人造板(3.17%)。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林产品进出口结构相对来说较依赖某几类产品,结构较单一。正是因为这种相对集中,我国出口纸和纸板中的铜版纸、人造板中的胶合板等产品,近几年频繁遭到发达及发展中目的地市场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甚至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因此,优化我国林产品贸易结构,加快转变林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从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向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拓宽出口林产品的种类,从广义上来看,这不仅包括货物形态的林产品,还应该积极拓展国际林业服务贸易,从根本上向新的林业外贸发展方式转型。与此同时,林产品进口既起到为林业及其他行业生产提供中间投入等的作用,还发挥着调节林业贸易平衡的重要作用。林业服务贸易作为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贸易形式,也将丰富林产品贸易进口的种类,并更好地调节林业贸易平衡。

2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2.1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

从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发展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逐渐从第一、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并伴随社会进步,更多的服务类别产生并发展起来(贾怀勤,2012)。因而,三次产业比重趋势为: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第二产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第三产业逐渐降低。在三次产业的产业链中,在强调农业、工业、服务业合理配置的同时,更关注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在微笑曲线的右半短,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与此同时,生产业的高度发展还会促进其辅助的制造业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普遍较高。

2.2林业服务贸易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288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7486.2亿元(占GDP的10.04%),第二产业220412.8亿元(占GDP的46.61%),第三产业204982.5亿元(占GDP的43.35%),第二产业产值略高于第三产业,二者远高于第一产业。对比林业产业总产值情况,如表2所示。2011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30596.7亿元,第一产业11056.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36.14%),第二产业16688.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4.54%),第三产业2852.1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9.32%)。在林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加起来占了9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第一产业比重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而第三产业占比显著偏低。可以看出,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林业服务贸易,促进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林业产业结构的布局。而究竟应该从哪些具体领域展开林业服务贸易,从统计数据来看(表2),在规模不大的林业第三产业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65.32%,而其他林业服务的产值较低,尤其是林业专业技术服务(仅占2.81%),这为未来发展林业服务贸易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使目前占据优势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创造更大的产值,另外一方面,积极发展其他类别的林业服务贸易,完善林业服务体系。

2.3促进林业产业要素合理配置,企业优胜劣汰

从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到最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成果,都表明了国际贸易能够起到促进国内分工发展、企业优胜劣汰的功能。这一过程是通过由市场调节的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完成的。正如新兴贸易理论所揭示的(Melitzs,2003),在这种优胜劣汰中,生产率高的企业将生存下来,并发挥其生产优势,进行对外贸易。因此,在坚持不懈地推进林产品的货物贸易,尤其是人造板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使资源重新整合到生产效率高的优势企业中,淘汰诸多生产率低下、资源消耗严重的小企业。与此同时,在已经滞后发展的林业服务贸易中,更要通过资源的配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产品,提升林业服务贸易价值,提升贸易条件。

2.4提高林业部门劳动力收入

从林业部门的劳动力报酬来看,如表3所示,2011年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611元,而当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1799元(中国统计年鉴,2012),前者仅为全国平均工资的56.49%,显著低于国家平均工资水平。尤其是,在林业系统各单位中,除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能保持与林业系统平均水平较接近外,集体经济单位的年平均工资相当低,仅为4784元,这一较低的指标警示我们,亟待提高集体经济单位及其他经济单位的劳动力报酬。如果我们深入考察国有经济单位的劳动力报酬情况,不难发现:病虫害防治站(32725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3926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2158元),这些部门有着高出其他林业经济单位的年平均工资。而这些具体部门有着这样一个共性,即它们都属于林业服务业。无论理论还是现实统计数据,都向我们证明了林业服务业具有高劳动报酬的性质。因此,为了改善我国林业系统工资水平偏低的现实困境,就十分有必要大力发展林业服务业,进一步地,大力发展林业服务贸易。

3迎合林业国际竞争的需要

3.1林业国际竞争面临的新形势

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对我国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日益重视下,气候变化尤其是碳排放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烈讨论。在诸多的双边及多边谈判领域,可持续发展及碳排放问题都被列为重要的议题(如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APEC峰会等),林业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而即将面临着深刻地调整,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林产品贸易结构、发展林业服务贸易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得到突破。后危机时代,大到世界经济格局,小到产业的国际地位,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的洗牌期,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利用并获得先进的技术,成为未来发展的强者。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情况,从战略上强调了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林业发展,特别是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2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类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并不均衡。既有竞争力较高的产品,如人造板等,又有竞争力偏低的产品。特别是林业服务方面,鉴于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法形成有效的国际竞争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快速发展林业服务贸易,根据我国林业资源及相关服务的情况,开拓具有我国比较优势的林业服务产品,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最终形成我国林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利用双边及多边谈判、区域国际合作以及与非政府国际组织、民间机构的合作等,建立合作交流与示范推广机制,构建林业国际合作特别是服务贸易合作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我国林业服务贸易的水平、深度与广度。

篇11

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陕西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职业教育得有序发展能够快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任生产和服务的实用一线人才。因此,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与陕西省当前阶段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要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必然要求。高银桥(2009)认为职业教育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居民素质以及脱贫致富。[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地指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现有的研究状况表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一对高度相关的共同体,二者有着互动关系,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张献召,2006),《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欧阳育良、戴春桃,2006),《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王佳媛、李慧民,2006),《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陶晋如,2006),《就业收人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沈超,2006)等文都做了相关的论证。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不能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杨梅(2009)结合对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3]解芳,姚波,杜琦(2009)通过调查了解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速度、质量、规模不能协调发展,并且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4]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调查研究侧重在了某一个省或者某个区域进行。如《以就业为导向的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阮小葵,2009),《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孙先富,2011),《重庆市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研究》(潘自立,2012)。但是,对于我省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只有零星的少许文章,特别是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桥头堡,只有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技能人才的新需要,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陕西省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发挥区域经济中的优势,打破瓶颈。

二、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及目标

陕西省位于我国中西结合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率先启动的地区。其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拥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制造业基础,科教实力和人才资源雄厚。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7.63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9360.30亿元,增长7.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第三产业增加值7213.93亿元,增长9.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5]全省的三大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快速转变,目前陕西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15年,陕西省人均GDP达48023元。从1978年至2005年27年间,陕西省人均GDP从291元起步发展到突破一万元大关,达到10674元,又经过10年的发展实现了37349元的提升。陕西地形南北狭长,由北至南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关中、陕北和陕南的三大区域资源不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陕西省三大区域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路子愈加明晰。陕西现已基本形成了“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提出后,我国沿线省区立即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力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古老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陕西省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并且通过“一高地六中心”,“一高地”,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即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6],努力建设成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三、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保障,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它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从世界发达国家兴办职业教育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以政府力量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有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强大助推器,应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功能及时做好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专业规划,以及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所以,陕西省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使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紧迫要求,看到职业教育发展对陕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需要明确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才能使其在人员培训和专业设置的方面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合理调整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其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政府应该立足陕西产业结构的基础,根据陕西省的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再次,政府必须加强统筹,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职教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陕西省的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地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发展扫除障碍;稳定职教发展规模,促进职教招生,提高职教学生人数;出面引导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协调校企之间关系的维系。

参考文献:

[1]高银桥.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促关系[J].成人教育,2009(12)39-4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杨梅.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人学,2009.

篇12

2、员工流动性大,服务可持续性较低

近年来,随着餐饮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员工流动率一直居高不下,员工的高流动率一直是困扰餐饮企业经营者的难题,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餐饮业的员工流动率不应超过15%。根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二至五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调查统计,近5年饭店业员工流动率分别为25.64%、23.92%、24.2%、22.56%、23.41%,平均流动率高达23.95%。一项统计表明,国内一线城市地区的酒店餐厅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更有甚者高达45%。员工的流失会给酒店或餐厅带来一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是过高的员工流失率将会给餐饮企业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首先高频率的员工流失会使酒店餐厅的运营成本受到一定的损失,餐饮企业的员工从招聘到培训的人力资本投资将作为支付雇员更换工作的成本,同时还要为招收新员工支付一定的更替成本。其次员工的频繁流失可能使酒店餐厅业务受损,削弱其服务的持续性,从员工心理上来讲,一些准备离职的员工在其未离开原职位期间,对待自己的工作没有以往认真负责,从而影响该餐饮企业的服务质量。此外,员工离开后,餐饮企业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去进行下一轮的人才招聘及雇用,它将间接地影响到旅店和餐馆的服务质量。同时,流入和流出的工作能力上,总有一个缺口,对于损失优秀员工的酒店餐厅在服务质量上将是长远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高频率的员工流动对餐饮企业发展创新的影响也是极为长远的,一部分的员工流失可能会刺激更大范围的员工变动,不仅会造成客源的流失,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降低餐饮企业服务创新的开发效率。

3、对创新的投入缺乏精确估算

餐饮业的服务创新不止是在思想上、营销策略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会表现在经济方面和人力资源方面。许多餐饮企业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对周边及更大范围地区的餐饮市场缺乏全面正确的考察认识,一味地追求新意,而忽略了消费者的认同程度及市场可行性。所以在进行创新的同时,要在投入与产出上做出合理正确的经济预算,并结合市场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好充足的准备,降低投资失败对餐饮企业带来的风险。目前餐饮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一方面进行创新服务的餐饮企业大多定价较高,一旦出现价位低但是服务相当的餐饮企业,前者便很容易被淘汰,其前期的投资也将化为泡影,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对餐饮市场前景估计不足也是导致服务创新受阻的原因之一,许多餐饮企业只根据眼前的利益对原有服务或策略进行一定创新,没有考虑长远利益便付诸实践,这样很难经受住时间与市场的考验,到最后甚至连成本都无法回收。

4、创新内容俗套,缺乏新意

目前国内餐饮业对于服务创新的形式有很多,从环境氛围、菜品设计、服务艺术、菜单设计、附加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开拓创新。但是长期以来的创新多有“跟风”的通病,效仿别人成功的案例,例如看到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国内广大的青少年市场,便效仿其店面装修、就餐方式、服务模式等,但是这些效仿的餐饮企业完全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餐饮特色,缺乏自主的服务模式创新,因此盲目的模仿和过时俗套的创新,很难推出新意,也不可能维持酒店餐厅的长久经营。再如,许多餐饮企业忽视所在地区的饮食习俗、喜好,忽视人们日益重视的健康需求,一味地追求受到好评的粤菜、西餐、川菜等外部元素。不仅用料单一,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进行菜品的创新,也很难在原有的服务元素中加入可以进行创新的内容,无法营造长期受到顾客欢迎的就餐环境,因而也就缺乏了较稳定的客源。

二、山东省餐饮业发展服务创新的策略

1、餐饮业发展需完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服务补救措施

餐饮业是一个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日常消费水平的提高,行业中的服务质量问题逐渐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如何对一个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研究。一个餐饮企业只有对自身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才可以在不足之处寻找创新点,这些都是餐饮企业进行服表1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务创新或其他创新的前提与根本基准所在。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影响最深远的当属1988年Parasuraman等人提出的服务质量的五个构成因素,并逐渐形成发展成熟SERVQUAL评价模型。SERVQUAL评价模型的五个评价因素分别是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它是评价消费者对某一特定企业服务质量感受的一个量表。通过评价主体,也就是消费者的打分进行评定,包括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和实际感知值。二者的差越大,则服务质量的评价越低;相反差值越小,服务质量的评价就越高,评价的数据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依据。对评价指标的评价采用Liker7级量表,由评价主体———顾客对服务前后的实际感受进行打分,以1-7的分值,由非常差到非常好。根据所得评分分析评价指标,结合餐饮企业实际情况,对服务质量评价较低的服务项目进行总结、改进。通过这一评价体系,可以使餐饮企业清晰地看到企业自身发展的不足,研究改进策略,从而更有利地促进餐饮企业进行适合自身发展的服务创新。服务是一项生产与服务同步进行的活动,期间具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出现服务失误不可避免,但是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失误,都会造成消费者的不满,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口碑。服务失误的根本起因是服务质量的差距,服务质量是促进服务创新的根本评价指标,包括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当所进行的服务无法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与顾客的期望值产生一定差异时便会出现服务质量差距,于是便产生了服务失误。目前一些经营状况较为良好的餐饮企业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并形成了通过服务补救促进服务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每一个餐饮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都应该脚踏实地从每一项服务细节做起,在失败的服务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补救措施,在发展创新中不断壮大。

2、餐饮业发展需向实施标准化、工业化发展

从长远发展来看,山东省餐饮业的规模化发展需要有一套标准化体系来支撑,这不仅有利于鲁菜的推广发展,更有利于鲁菜餐饮企业的对外扩张。2010年,成立山东省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鲁菜分技术委员会,对鲁菜进行深层次整合,用标准助推鲁菜产业化经营,促进鲁菜再度崛起。今后鲁菜标准化发展应注重标准化体系的推进与完善。在现代社会,餐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必须采用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即从产品生产到产品供应、服务以及售后服务等采用工业化流程。工业化流程的建设需要依赖于科技建设一条龙流水作业系统。餐饮业工业化发展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为顾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我国的餐饮企业在工业化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些产品的工业化还远远不足。

3、餐饮业发展注重品牌建设及开展体验营销

品牌是企业财富价值的一部分。餐饮企业对品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品牌可以帮助餐饮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推进企业的社会扩张,提升企业的经济价值。当前,鲁菜餐饮企业的品牌建设首先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深化对品牌的认识,深刻认识品牌的价值和对企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建立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向市场提供一个优质的产品,确定产品的理念、设计风格等,树立企业形象,建设CIS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营销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影响力,确立品牌的市场知名度。

4、餐饮业发展加强高级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国际化扩展

要改变人们对餐饮从业人员的传统认识,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加强社会对餐饮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可,这样才能够吸引人才从事这一行业。山东省人民政府对餐饮业的发展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很多大专院校都相继成立了与餐饮有关的科系,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下设旅游管理学院;济南大学、青岛旅游管理职业学院、烟台商业高级烹饪专科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学院等均设立了烹饪与营养专业,每年都为社会输送大批的烹饪与研究专业人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餐饮企业的做大做强,要走连锁化、集团化、国际化的道路。国际化扩张往往需要企业具有雄厚的实力,因此,在省内建立连锁集团企业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基础。连锁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在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管理等环节协同运作,集团成员之间资源共享,能够节省成本和费用。优势互补,能够提升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效率,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一些实力强大的省内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合资、合作和股权投资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拓宽经营领域,进行行业整合,建立连锁企业集团,形成量化优势。餐饮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可以通过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将某一企业的“长板”弥补其他企业的“短板”,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及集团综合竞争能力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外扩张。山东省餐饮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在海外开店,凭借优势特色,打开一个个新的市场。二是收购兼并国外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这样做可以减少进入海外市场的阻力,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融合与企业长期发展上。

篇13

总体来看,典当业救急解难、便利融资的服务功能继续得到优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居民生活的经营理念在行业内得到延伸;典当业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并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和关注。

2我国典当业存在的问题

2.1行业属性不清

从1996年以来,我国典当行业主管部门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转变为现在的商务部,而典当行业的属性也经历了由金融机构到特殊的工商企业即非金融机构的转变。从新施行的《典当管理办法》来看,目前典当行按工商企业定性,但在有些管理上却又按金融模式进行。典当业承担着金融机构的义务,却不享有金融机构的权利。

2.2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典当业没有专门的统一立法,所能依据的主要是商务部和公安部2005年4月1日联合颁布施行的《典当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还表现在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我国典当业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担保法》、《物权法》、《典当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其他部门颁布的法规中涉及典当业的规定以及各地方有关典当业的规定等。这些法规的效力等级不确定,规定时有冲突,现实操作也有困难。作为自律性行业的典当业,行业协会组织不发达也阻碍了典当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成立了中国旧货业协会典当专业委员会,但是处于发展初期,会员单位不能覆盖全国,且缺乏对典当行业的规范力度。

2.3典当专业人才匮乏

在典当行业中,急需大量的民品(包括贵金属、珠宝、古董)鉴别方面的人才,同时还需要鉴别人员懂得一定的贷款理论知识,能够正确评价当品的市场风险。在对企业的贷款中,要求工作人员既要能够正确评价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评估企业的抵押资产的价值,又要对企业的所投资项目有一定的认识。典当业务是由人来操作的,其经营人员的素质高低是经营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典当行普遍缺乏优秀人才,缺乏人力资本的投人,多数典当行还属于家族式经营,普遍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2.4典当行实际业务范围狭窄

现代典当的经营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机动车辆、房产质押、有价证券(包括沪深股票、银行存单、银行票据等)、金银饰品、家用电器、通讯器材、企业产品等,不同企业或个人通过对以上物品的质押。但是,相当一部分典当行实际经营业务范围狭窄,传统业务如珠宝首饰、古玩字画、手表等萎缩;为追求高额利润,许多典当行都将业务集中在房产、股票和机动车典当上。

2.5典当业融资渠道不通畅

目前我国典当业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进行业务运作,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只有极少数典当行能从银行获得贷款,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上市的典当公司。融资渠道的不畅导致个别地区的个别典当行存在违规吸存甚至高息揽储的情况。可见,典当业除股东权益融资外,缺乏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这制约了典当业增强资金实力,发展自身规模的进程。现阶段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唯独融资难成了影响中小企业发展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在融资问题上,一方面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只能存入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典当业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却无法吸纳社会资金,使其转化为中小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供给,这就存在着一边资金需求旺盛,一边资金供给有余,而供需却不能衔接的问题。扩大典当业的资金来源,从表面上看,是对典当业的扶持,实际上则是通过典当融资,加大全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3我国典当行业发展对策

3.1确立属性

目前亟待明确的是典当行的行业归属问题。关于典当行属性的争论一直有很多说法,尽管目前将典当行定位为特殊的商业企业,并由商务部主管,且没有金融许可证,但典当究其根本,仍不改其金融属性,同时,又具有其他属性。典当的金融性质体现在典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上,但典当的债权债务关系与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同,在典当物绝当之后,典当行的金融性质就转化为商业性质,对绝当物品进行变卖、拍卖处理,直接参与商业活动。

3.2规范制度,健全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典当业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在这个背景下通过提高典当立法层次,制定一部统一的典当法,既符合当前的立法趋势即立法由综合性向专门性过渡,又能促进典当业的规范发展。必须保证的是典当立法应与民法等规定相协调,防止出现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情况。如果该行业的习惯法符合一般公平原则,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为业内人士广泛接受,就应当尊重历史、重视实践、不要盲目改变。

3.3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

建立企业培训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一个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体系以及培训实施体系,使三者成为有机的整体。加强文化建设,树立典当业新形象,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实施典当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工程,打造中国典当业的经理人,全面提升行业整体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注重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政策法规、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在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造成新一代的典当行业从业人员。

3.4扩大典当行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