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师育人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育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师育人论文

篇1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是:(1)学校管理过于程式化,且疏于过程管理。目前仍普遍奉行多年来一贯采用的以行政手段分配师生和收缴存档文件、辅以控制答辩时间、事后检查存档文件,管理思想僵化,管理模式落后。时下毕业论文工作能与过程管理相关的只有中期检查,但它是指导教师检查学生的,有时也是走过场,针对教师工作的检查却是空白。没有对学生论文实验情况、工作量、论文及相关文件质量进行普查或抽查,并将其纳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更严重的是近年忽略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论证及其工作检查,导致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价值等均被忽视,而结合教师科研的好课题和严谨的实验方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的重要因素[3]。这种管理模式易使部分教师产生懈怠心理。(2)教师惰于或疏于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尽责。有的指导教师整天忙自己的事情,对学生关心、指导不够,治学不严谨。(3)学生应付心态强,组织纪律差。有些学生在心目中未将做毕业论文放在重要位置,总想在短时间内不费力就完成论文,不注重质量。不少学生对实验研究和写作内容不求甚解,应付了事。更有甚者,抄袭、摘录他人论文,编造实验数据和结果。在做毕业论文期间常见的是学生行踪失控,未形成学生主动汇报行踪的制度。(4)实验技能差,写作水平低,答辩准备不充分。不少学生工作不认真,做事不动脑。实验做得不好,缺乏创新;论文内容不充实,逻辑不清晰,表达不顺畅,分析不透彻。(5)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但因该学期是学生集中找工作、毕业实习、考公务员、考研复试时间,大多数学生均无充分时间做毕业论文,故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和论文质量难有保障。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实践及效果 

(一)实施半程与全程导师制,增强师生责任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2005级到2010级均从大三起实行导师制,自2011级起将从大一始试行导师制。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学生无论学业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可得到导师的大力帮助,就业方向设计和人生规划也能得到更多指导,毕业论文工作更便于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师生责任明确,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二)提前完成毕业论文,为学生赢得更多的考研及就业时间,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2008届到2011届,食品学院在第6学期就启动毕业论文工作,不少教师从大二学生中物色人选参加其科研项目研究或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研究,并令学生以此为基础提前完成毕业论文。 

2007年下学期,笔者(本文第一作者,本节下同)指导04食工(2)班学生李琦完成了毕业论文《龙葵红色素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校优秀论文,以其为基础的在《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第6期上)。2008年下学期分别指导05食质(3)班学生王岩和赵程程完成了毕业论文《用废食用大豆油制备O/W乳化剂的研究》(院优秀论文,以其为基础的论文已被《中国食品学报》录用,拟2011年第4期发表)和《乳化冷餐油的抗氧化研究》(院优秀论文)。2009年下学期分别指导06食质专升本班学生郭静、06食质(1)班学生杨萍和管美青完成了毕业论文《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冷餐油抗氧化研 

究》(院优秀论文,以其为基础的论文已被《中国粮油学报》录用,2011年第7期发表)、《板蓝根中靛蓝、靛玉红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和《大青叶葡萄果酒的研制》。 

2009年暑假,笔者指导07食质班学生吴海舟、杜开祥、李晓彤、王雯,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完成了毕业论文全部实验工作。这4名学生在2010年4月中旬与2006级学生一起参加并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且表现突出,受到答辩委员会的表扬,开了食品学院学生提前一年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毕业答辩的先河。其中,王雯在《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年11期上,吴海舟在《中国酿造》2011年第2期上,李晓彤论文已被《食品科学》录用,预计在2011年底前可发表。这4名学生中有3人获优秀毕业论文。 

2011年5月,笔者指导08食质(1)班学生罗岩完成了“紫薯红色素提取及抗氧化稳定性研究”实验和毕业论文,该生已与2007级学生一起参加并通过了毕业答辩。 

2011年上学期,笔者指导09食质(1)班学生祖若琪,用化学热力学法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已完成实验。2011年暑假,笔者指导该班学生韩金柏、邓玉云完成了紫薯发酵酒研制实验;指导该班学生杜金荣、罗响完成了苣荬菜和苋菜多糖提取与测定实验;指导09食质(2)班学生陈玉同开展了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性能劣变测定实验,已完成总实验量的一半,2011年下学期可完成全部实验。笔者拟于2011年下学期指导09食质(1)班学生张影、董亚雪、刘卫、于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豆制品研制系列实验,从原料选优与处理、凝固剂选择与复配、制作工艺条件优化、颜色控制、品质评价等诸方面入手开展研究,计划该学期完成所有实验,现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以上10人预计在2011年寒假完成论文撰写,可与2008级学生一起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提前完成毕业论文的2004级到2007级学生多数都在第7学期联系好了工作,如李琦、王岩、赵程程、杨萍和管美清、杜开祥分别与重庆某乳业公司、完达山乳业公司、北京某区疾控系统、山东青岛某食品企业、湖北黄冈某企业签约;吴海舟等两名学生分别考取南京农大和东北农大研究生;一名学生自主创业,从事肉品加工与经销。至第7学期末,这些学生全部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国二考试,3人考取质量体系内审员资格证,4人考取食品检验工资格证,4人考取初级营养师资格证。 

实践证明,提前做毕业论文可使学生在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论文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诸方面得到更早、更好的锻炼。有些知识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很有促进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提前了解了更多的专业领域新技术和研究热点,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使学生看到了自身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 

(三)管理模式校方由“管”变为“理”,师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从2008年起,食品学院不断对毕业论文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使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工作理顺了,毕业论文质量也提高了。2008—2011年食品科学系4年的毕业论文情况统计表明,提前完成的毕业论文优秀率平均为27.5%,比正常完成的论文优秀率的16.2%高出11.3%,效果显著。近4年毕业论文(总数分别为136、150、162和127篇)与前3年毕业论文(总数分别为59、138和133篇)质量相比,平均优良率提高9.9%,中等率下降12.5%,质量提高明显。 

2011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还出台了《本科生创 

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对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增记学分,这项政策得到好学上进学生的普遍欢迎,已有不少大二、大三学生纷纷主动联系导师,并表示努力做好实验,写出优秀论文,争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 

三、改进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在导师制框架下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有的研究者提倡在第7学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第8学期撰写论文和答辩[4]。笔者认为:(1)应在大一起实施的导师制框架下,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活动,将毕业论文工作从大二全面铺开,在大三全部结束;(2)将以往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从第8学期挪至第5至第6学期,时间不排定在教学计划中,由师生自行安排;(3)毕业实习仍在第8学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岗前培训和试岗相结合,同时将第6学期的专业实习并入毕业实习,实习周数和学分均合并。在教学计划中舒缓第5、6学期课程节奏,紧凑第4、7学期课程节奏,并在第7学期提前考试,期末前将学生在校所有成绩、学分登记完毕,为其在第7、8学期找工作提供准予毕业证明。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质量检查和存档,以利于毕业论文工作质量的提高,对提高就业率亦大有益处。 

(二)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和程序日益科学化 

有实践者提出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方法[5],还构建了较完善的管理体系[6-8]。笔者认为,各校应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情况,在共性化框架下保持特色。我们提倡的做法是:(1)按每个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与论文质量情况施行导师动态津贴制。(2)对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进行奖励。(3)取消毕业论文材料申报、审批、报销制,因其过程烦琐又无法实施,消极影响甚大。(4)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真正形成答辩由学生提出、指导教师核准、系(教研室)审批和筹备、答辩委员会现场组织实施、院检查和指导、校教学督导监督的工作程序,消除院、校管而不理,系理而难管,上下情达不畅,责任不清,教师作用得不到发挥等现象。(5)学校对院系考核只针对是否及时制定和下发工作标准,是否适时地认真组织、协调、检查和指导,进度是否控制得当,存档文件是否合理,检查结果是否公示等,不针对具体文件质量。(6)强化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院为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毕业论文工作检查,取消以导师检查代院系检查、督导事后检查代过程检查的做法。列出检查项目、检查标准,确定检查人员,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对检查结果公示;加强答辩管理,杜绝形式主义。答辩前学生所有存档文件均由其指导教师检查、审核好,否则不准参加答辩。若检查中发现参加答辩学生的文件不全或不符合要求,则视为指导教师的教学差错或教学事故。答辩后立即上交所有纸质和电子文件,且院系不再指派专人检查、整改和审定,直接存档备学校检查。若学校检查中发现问题,按相应管理办法处理,唯一的质量责任人是指导教师,切实将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消灭在答辩前;学校教学督导组最后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检查,抽查毕业论文,监督答辩的组织、实施。 

(三)高校全员重视、参与,大力投入,不断探索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情况的一次大检阅,是铺就由学校迈向社会道路的基石,各方都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而言,有的人以此为起点步入科学的殿堂,有的人从此再与论文无缘。以往的大学教育非常看重毕业论文,因为它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少用人单位也很看重毕业生的论文研究方向和质量,因为它是毕业生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标志,而这两点正是人才聘用的标准之一。 

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能映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学风教风,毕业论文的质量体现着师生的科学态度和综合水平。人才孕于过程教育,学校犹如工厂,学生好比产品,高质量的产品需要精心选料、科学设计、精细加工,更要在成本和精力上舍得投入。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各方尽心竭力,在责任与使命感召下倾爱心于育人,尽才智于履职,才能搞好人才培养工作。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亦应如此。 

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其工作开展得是否顺畅与高效,关键在于管理模式科学与否。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要求高校不能定位于培养“定型产品”。品不同型,则模无定式。人才培养的质量无顶峰,方法无至上,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亦然,无一劳永逸之模式,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使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越旺.困窘与失矩——当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 

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 

2010,(7). 

[3]郑思春.指导完成高质量生物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实 

践与体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A). 

[4]钟其鹏.近三十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学研究述评 

[J].钦州学院学报,2010,(2). 

[5]李雨峰,王玫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新思路[J].科教文 

汇,2010,(9上旬刊). 

[6]吴永梅,阮文彪,郝福玲.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管体 

系探索[J].安徽农业通报,2010,(4). 

[7]刘兴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 

篇2

在统计学意义上,英语学科背景和非英语学科背景的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的总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维度上,英语学科背景和非英语学科背景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英语学科背景教师的得分高于非英语学科背景教师。对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英语既是他们的工作语言又是他们的教学内容。因此,如果英语基本功欠佳,就会直接牵制到他们的教学能力。拥有英语背景或曾以英语为专业的教师,通过大学四年及硕士两三年系统学习,他们在英语基本功如语音、语速和语调,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语言学知识,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等方面均得到较好的训练,他们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能力较强。因此,当他们入职从事英语教学时,就会表现出较强的英语基本功和学科知识与技能。

2.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及归因分析

在统计学意义上,教育学学科背景和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小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总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研究三个维度上,教育学学科背景和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的得分高于非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1996年以后,全国各师范院校改由国家组织师资格考试,吸引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的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能力均明显强于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即便在职初几年,他们也同样表现出较其他条件同等的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另外,在奠定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师范院校的学生对于学校教育、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思想都会有大致了解,较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上述情况有着更灵敏的嗅觉和洞察力。

(二)不同英语学科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及归因分析

本文仅以英语证书的不同等级来体现英语学科的不同水平。,不同英语证书等级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的总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英语证书等级的升高,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水平亦逐渐升高;持有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明显强于持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属于全国英语大规模统一考试,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对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鉴定手段。而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是专门为英语专业学生设计的大规模标准语言测试。在备战专业英语八级考试过程中,考生不仅要牢固掌握专业四级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要熟练运用专业八级的必备词汇、语法、文化等知识以及阅读、翻译等能力。这使得通过专业英语八级考试的学生的英文文章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他们在英语知识与技能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二、进一步提升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一)国家从法制层面对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发展给予关注和重视

1.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程序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程序,实行更为严谨的公开招聘和回避制度。目前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基本完善,但教师招聘及录用尚无法律方面的具体规定,健全我国的教师录用体系实属当务之急。具体来讲:第一,可以通过各项措施确保招聘依法公开进行,完善中小学教师聘用委员会决策制,规范具体招聘程序并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第二,可以采用多元化录用评价制度,如笔试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等。

2.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满意度

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满意度,为他们的专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教师。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小学可以招聘到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教师更多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与城市小学教师的生活经济负担不重有关,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而农村教师由于工资待遇较低,生活压力较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1.师范院校要着力调整课程设置

师范院校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内部结构。以小学教育英语专业为例,可以增加必修课中有关英语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减少或更改刻板传统而实际效用不大的课程;同时,丰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例如开设一些国内外课改动态、英语教师课堂口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此外,还可增加实践课、社团课等实践类课程。

2.学校要改进校本培训

学校一方面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络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和校本特色,深入挖掘教师的培训需求,引进新的培训课程,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篇3

古诗词不仅蕴含了深远的意境,同时古诗词还能够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丰富内涵,继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比如,诗词当中表现了诗人词人的爱国情怀,那么对这首诗词的学习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等等,从而端正矫正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生活意识等等。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面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是诗人的绝笔诗,表达了诗人至死都念念不忘要“北定中原”的深切愿望,深刻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爱恋之情。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要从诗人自身的经历以及背景展开,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并进一步体会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之后再进行深化,引导学生体会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样的层层推进,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习的效果。

三、通过诗词朗诵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感

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语文教学,在反复的朗读和背诵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情感,更可以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而小学课本中选择的古诗词都有极强的节奏和韵律,特别适合朗读和背诵。教师在引导学生背诵之前,应该确保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并且引导学生学会体会古诗词中节奏的起伏以及平仄的押韵,教会学生朗读与背诵的技巧。此外,在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并形成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总而言之,对古诗词的背诵过程能够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人文情怀。

四、在古诗词鉴赏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怀

学会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是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较高层次。教会小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就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能够对古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能够最大限度通过古诗词教育来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要使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需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并理解诗词当中的意象。所谓意象,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专业名词,意象的创造是有关的感受与知觉的经验(象)在头脑中的重现、重组、概括和提升,最终达到艺术的境界(意)。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抓住并理解了诗词当中的意象,那么就可以准确地理解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以及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时,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准确地找到古诗词当中的意象,并且学会应用意象来理解古诗词。

篇4

篇5

在培训方面,我们分别制定有中长期培训规划和每一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工作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注重学有所用的实效,广泛开展较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学习培训内容方面,力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需求和思想脉搏,努力做到按需施教。我们依托国内高校和院所,建立了职工培训和实践基地。同时拓展培训思路,选送部分优秀骨干到国外进修学习,开创学习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经验的新路子,是培训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之举。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提高培训效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为培训而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鉴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撰写论文,以及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绩效管理

篇6

提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命题时有必要对教育部门概念以及该命题本身作出解说性界定。近几年来,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教育人事管理和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提法,但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使用者并不都确切地明了它们应有的含义及适用范围,或者是在无意的混用中导致了误解或误用。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等同关系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不正确的理解。

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由来已久,但是人们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去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则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教育管理学界对“教育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在其所著的《今日教育管理》一书中是把教育管理视为管理科学加教育;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一书中强调学校管理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不仅是对学校物质设备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管理;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实现教育管理的职能,需要考虑到社会管理各领域中那些最一般的、共同的职能,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和归宿。我们使用教育管理一词是在现代社会“大教育”概念下使用的,即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行为活动。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人事就是用人治事,协调和统一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根据“人”与“事”的特质,通过相应的途径,使“人尽其才”,即人的内在潜能获致最高的发挥与利用,使“事竟其功”即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取最大的效果,使“人事相宜”即事能得其人,人能当其事,人和事有机结合。总之就是使人得到恰如其能的发挥。

人力资源是指总人口在经济上可供利用的最高人口数量,或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劳动和军事人口。前两部分人口合计为经济活动人口,也即现实的社会劳动力;后三部分人口是潜在人力资源,虽具备劳动能力,但尚未成为社会劳动力。人力资源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动性和能力。其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两个代表对人管理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术语。在管理学领域和企业界,对组织中的管理的术语有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30年代前称“劳工管理”,30-70年代称“人事管理”,80年代开始演变“人力资源管理”之命题。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管理人的不同理念与不同制度安排。概括地说,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奉行管理本位,采用的是一种标准化、控制式、非人格化管理;人力资源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本主义,实行个性化、开发式管理。既然这两个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就不宜等同起来互用或混用,不能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下做人事管理的文章。

2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分析

“问题”既是自我诊断的发现,也是相互比较的评价或结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企业等非公共部门相比较而言,当然问题本身也意味着缺陷或弊端。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和绩效明显优胜于教育部门。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跨国界的不争事实,不仅我国如此,国外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我国的各种组织可以被非正式地区分为“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两大类。教育部门常常被形容为“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单位除了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之外,某种意义上也包括目前转制尚未到位的国有企业;外资或合资企业、民私企业可以被看作“体制外单位”。在对人的管理上,体制内单位明显落后于体制外单位。有位先后在机关、国有企业、著名外资企业任职的管理者,曾经深有体会地比较说:体制内单位是一个官僚化机构,束缚个性,唯上、唯关系,往往给想做事业的人的以约束的机制;体制外单位是一个市场化组织,发挥个性,唯事、唯能力,给想做事业的人以支持的机制。这种褒贬说法尽管有些偏颇,只在总体比较意义上或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认可,但从个人对组织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的感受角度概括出了体制内单位用人制度的通病。再从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对开发组织整体人力资源效能、对组织的效用或贡献角度诊断,体制内单位人力资源的“活性”,产生的资源效益,在有效地使用人才、激励人才方面,以及人事管理成就组织发展目标作用,明显不如企业,尤其适才适用、人尽其才、奖优罚劣方面更显得相形见拙,存在人才浪费、用人不当、优劣不分以及报酬平均主义的问题。

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显象问题主要产生于传统体制及制度的缺陷或弊端。首先是人事管理的体制障碍。突出的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多重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传统沿袭下来的劳动人事制度是一种多层次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由党的组织部门管理,一般干部由政府人事部门管理,非干部人员由政府劳动部门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后又在干部中形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两大类别。这种由老的三层层次加新的多类别的复杂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予以合理整合,新老结构之间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二是“政出多门”的政策成为人事管理的依据。我国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管理,属于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政府的人事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等多门机构,政策本身会常常变化,适用政策时缺乏灵活性空间,这使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成为仅仅是一种机械地执行各种易变人事政策的行为,很少考虑本单位人事管理的实际需要。三是教育部门缺少足够的人事自。在多重管理体制、政策管理的环境中,教育部门事实上没有多大的自和制度创新的余地,因为人事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由政策规定,能够做的事就是在即定的统一的“政策制度”中进行非特殊化、非个性化管理。其次是人事管理的制度缺陷。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招聘、培训、考核、新酬、福利、奖励等管理环节的单项制度所构成。与企业组织相比,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上,存在更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人事管理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缺乏衔接,招聘方式及程序缺乏竞争力,考核结果区分度弱、与其它人事决策的关联性不强,报酬分配存在平均主义等。此外是人事观念的因素。教育部门长期处在传统人事制度的环境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形成了一些诸如论次排辈、平均主义等观念,这些幽灵观念所弥漫出的组织氛围和管理文化产生了维系传统制度的作用。

在对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及缘由作出上述分析后,需要说明三点。其一,这些突出的问题及原因典型地存在于教育部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之中,而在近几年的人事制度的局部性、探索性改革过程中,问题的程度已经或正在降低。其二,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许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它国家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一些类似问题。其三,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意味着这些问题的产生还有人事管理系统之外的原因,包括产生于工业化时期的以科层制为框架的传统行政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以及教育部门组织和公共产品的垄断性、自主性、公平文化等特有性质或特征。

3改革的途径与参照模式

这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一直在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性、局部性、渐进性改革。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同时也需要进行多视角的理论研究。对于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途径及参照模式问题提出一点观点及思路。

制度型式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国外企业界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90年代忠厚期又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在90年代重塑政府的改革中完成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21世纪初的“总统管理议题”行政改革中又在探索一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式。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在90年代进行了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现阶段也正在迈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是我国的教育部门却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管人机构还是叫人事部门,人事管理中的考核、工资等术语还没有被人力资源中绩效评估、新酬之类的概念所替代。当然,从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名称和术语的变换,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概念、方法、模式作为范本,并在改革过程中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同时,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中,吸收一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联盟、战略伙伴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提升、变革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等,形成具有战略人力资源特征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模式的超越性发展。

系统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单项制度。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改革中进行制度再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和过程,由诸多方面或环节所构成,每一个方面或环节都有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更新和再设计应该注意三个方法论问题。其一,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原理及方法,如人本主义、战略联盟、双赢管理、绩效管理、整体报酬等。其二,重点建设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干制度,也就是职位或工作设计、薪酬、绩效管理三个环节的单位制度。这三项制度既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科学的职位或工作设计形成优化管理的基础,体现内外公平原则的报酬制度提供极力的源泉,绩效管理使各环节连成一体,因而能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形成三位一体的制度合力。其三,各单项制度形成互动的和谐系统,避免出现制度各自为政和相克的情况,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运作中产生1大于2的系统功效。

篇7

(二)过程的互动性

过程的互动性是治理的基本特征。“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过程,不是权力的单向运动,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认同和达成共同目标等方式来实施组织既定的目标。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必然要求各参与主体保持持续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班主任队伍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进行管理经验分享、工作体验分享等;成人教育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互动,学生把学习体验反馈给学生,班主任把管理心得传递给学生;成人教育学院与班主任之间的互动,学院把成人教育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传递给班主任,班主任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院;成人教育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互动,任课教师把课堂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传递给任课教师;学校成人教育关联部门和成人教育学院之间的互动等。这种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不断的互动,是推动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本条件。

(三)方式的协调性

方式的协调性是治理的必要条件。治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参与治理的各主体树立协调的观念,保持有效的沟通,根据治理进程,进行不断的协调,从而为治理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治理目标的实现。协调能促使治理各参与主体在治理进程中步调一致、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同样需要采用协调的方式进行。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的构成非常复杂,以退休返聘为主,学历不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成人教育关联部门、成人教育学院要多和班主任沟通协调,以让班主任真正理解和支持成人教育的管理制度、既定目标。同时,在成人教育进程中,各方参与主体要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协调,统一想法,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达到成人教育的目标。

二、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需要治理理论的原因分析

(一)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多参与主体性需要治理理论

班主任队伍成员、成人教育学院、学校成人教育关联部门、任课教师、成人教育学生等参与主体在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但他们要彼此帮助、互相依赖、互为依托,呈现出明显的多主体性特征。成人教育班主任是队伍建设的主体和对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需要每一名成人教育班主任主动适应成人教育现代化的趋势,认真学习现代成人教育理论,注重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和工作能力。成人教育学院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指导者和管理者,承担了明确队伍建设方向、规范队伍建设内容等工作。学校成人教育关联部门、任课教师、成人教育学生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外部参与者,是成人教育班主任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多领域性需要治理理论

1.队伍内部建设需要治理理论

队伍内部建设包括班主任素质建设、班主任设置建设等。在队伍内部建设过程中,既需要班主任队伍上级部门的指导,也需要班主任成员之间通过持续不断的交流、分析、互动,达成队伍建设的一致目标。

2.队伍外部建设需要治理理论

队伍外部建设包括密切联系成人教育学生、任课教师、学校成人教育关联部门等。在队伍外部建设中,需要班主任和相关主体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沟通协调,为培养优秀的成人教育学生贡献力量。

3.队伍文化建设需要治理理论

在队伍文化建设中,需要队伍内外密切合作,把为学生服务、实现国家成人教育目标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三)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构成的复杂性需要治理理论

从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的现状看,队伍老龄化严重、管理观念陈旧,队伍整体学历不高,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意识不强;考核与激励措施不足,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等。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构成复杂性特征,要求以治理的思维和视角考虑问题,通过持续的沟通协调,不断吸纳班主任的想法,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让班主任在队伍建设活动中获得自我成长。

三、治理理论视角下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路

(一)培育各参与主体的治理观念

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增强队伍凝聚力,培育出优秀班主任。这一目标既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如果各参与主体没有对这一目标达成共识,治理理论视角下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无法实施,可以说,目标一致观念是治理观念的首要因素。要达成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的目标,互动协调是关键。具体包括:一是建立互动机制,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具体问题上,各参与主体保持持续互动,为达成一致目标奠定基础;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对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各参与主体要积极协商,通过不断沟通、协商,修正错误观念,达成一致目标。这种互动协调观念是建立在目标一致观念基础之上的,是治理理念指导下的互动协调,这与以往独立推进的互动协调有根本的区别。

(二)构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治理机制

治理理论视角下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治理机制建设。“机制是指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机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使组织发挥更大的整体性作用。

1.要构建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的活力机制

一个优质的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活力机制,应该是队伍富有活力和极强的工作能力;上级管理部门的指导富有前瞻性;其他参与主体的意见富有启发性。

2.要构建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的育人机制

成人教育班主任队伍育人模式发挥作用不能单独依靠班主任自身,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要发挥成人教育学院、学校成人教育关联部门、任课教师、成人教育学生等参与主体的作用,构建一套以成人教育班主任为主、借助其他参与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育人机制。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99-01

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人性教育,它的核心要素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中学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教育学科,它能促进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人生境界,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广大教师开始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并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源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教师要了解历史的人文内涵,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明确人文教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人文教育落实到实处。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树立素质教育理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活课堂,展现历史学科的魅力。例如,在讲授“的烽烟”时,为了挖掘本课的人文内涵,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教师可就的导火线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和探讨会发现,这场战争不是由林则徐禁烟而引起的,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侵略者也会发动战争。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句话来加深学生对“是侵略战争”这一性质的理解。总之,历史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具有深刻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人文资源,培养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从而落实人文教育。

二、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认识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不断认知的过程,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简单的知识掌握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落实历史基础知识外,教师还要有效地向学生传达历史中的人文教育思想。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而且还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和感悟历史教材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授“劫难中的抗争”这一课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怎么办?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得出了很多答案。他们都把自己当成朝廷官员,把处理新疆地区问题当成自己的责任,这种角色定位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了更好地凸显历史的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讨论: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地区?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就左宗棠没有直接与俄国交战,而是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的这一做法是否正确展开探讨。学生们在历史学习中认识了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广泛收集历史素材落实人文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历史中有许多素材可以借鉴和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这些素材,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搜集这些素材,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人文精神的理解,有效地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讲授“社会的变迁”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认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老照片、旧服饰,然后建立班级展览角,展示学生的收集成果。在收集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认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并加深对中国社会的变化反映了时展的必然性的理解。又如,在讲授“伟大的开端”时,为了更好地再现“”发生的时代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同时结合“”的口号“外争、内除国贼,取消21l,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以及最终斗争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青年学生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也让现在的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历史中有许多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掘,合理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崇高理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历史涉及知识面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价值的体现。因此,历史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俞海燕.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篇9

比如把语文和自然科学这两个非“同位”概念放在一起来进行比较,或是把“人文教育课程”“语言课程”等同“属”下的母语教育课程和外语教育课程这两个同位“种概念”进行比较。这种寄希望于通过和其他课程的对比来认识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方法,在比较两门课程的差异(种差)时是有效的,但一般不能准确把握其本质属性。二是在表达认识的言语方式选择上不恰当,造成语言表达与客观本质的错位。最常见的描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方式是“语文的性质是……性”或“语文具有……性”。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导致认识的肤浅化。比如,以“工具性”判断语文性质,就容易和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作为数理逻辑工具的数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的哲学等相混淆;比如,以“人文性”判断语文性质,就容易和表达人类终极思考的人文学科哲学、承载民族历史文化的民俗建筑学等相混淆;比如,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判断语文性质,更容易和一切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文类课程(如教育统计学、逻辑学、文物鉴定学及上文所述哲学、民俗建筑学等)相混淆。相对于众多对语文简单化地冠以“XX+XX”或“具有XX性和XX性”的认识和界定,较为科学的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的表达方式。在学科总类之下,语文处在人文学科“分类”人文教育学科“子类”下的基础学科“属”,和同“属”的其他“同位概念”相比,语文的“种差”有三:以典范的汉语作品(古今汉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为教学媒介;以学生智力的启迪和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规范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为任务。这样的定义,足够与同“属”的其他“同位概念”如政治、历史、地理、外语等相区分,进而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二、理性地认识课程实践

只有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性定义的基础上,方能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实践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理念”两部分集中阐述了两个观点:语文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上述定义的语境下,再论“人文性”和“工具性”就不会再有认识上的偏差。那么,“人文性”是什么?“工具性”又是什么?两者如何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何培养呢?由于认识的不同或者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个性差异,不同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异彩纷呈,风格、流派层出不穷。以于漪、李吉林等为代表的情感派(情境派)主张声情并茂,熏陶感染;以钱梦龙、靳家彦等为代表的导读派主张“三主”教学(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以宁鸿彬、张伟等为代表的思维派主张基于思维分析的语言能力训练;以魏书生等为代表的管理派主张将管理学、控制论运用于语文教学;以洪镇涛、王尚文等为代表的语感派强调“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还有目标教学派、快速写作派、快速阅读派、大语文教学派及各种以“xx语文”冠名的教学风格或流派,都是相对成功的范式,但也因为风格过于鲜明,却又经常让一线教师舍本逐末,得其皮毛而遗其精髓。于是,我们常见一些泛课堂的教学现象:或虚无缥缈,执着于感悟,使母语根基遗憾缺失;语文试卷的标准答案非此即彼,机械死板;有些老师甚至如贾志敏先生所言,“认认真真地做着愚蠢的事”……就客观现实而言,不管是母语实践和素养的缺失,还是诗意和精神的僵化;不管是工具性的刻板化,还是人文性的虚幻化,都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是无视生命,是对人生的摧残。

篇10

(二)教师认同理论的追溯

传统教师教育十分重视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技术的能力,将教师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教育研究开始关注教师信念和教师认同等相关问题,强调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安排、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发挥,提出教师自身内在信念、自我意象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我国在教师认同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认为,教师认同是教师的自我概念或意象,这些自我概念或意象强烈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发展方式以及他们对于教育改革的态度。教师认同在支配教师教学行动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导正教师认同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1]教师认同是教师自身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反思,不断问自己“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等问题。之后,教师会将自己置身于教学环境中,通过不断地与环境互动,逐步在内部生成对自己身为教师的信念和意象,并在该意象指引下,实现自我意象并体现自身价值。弗雷德(FredA.J.Kortha-gen)通过一个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1]描述了教师认同的各个环节。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外界对人的影响或者人的改变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可直接观察到的是环境和行为;其次是能力;接下来是信念、认同;最核心的层次是使命。在这个模型里,内层和外层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外层的环境和行为比较容易改变,而内层的改变则较为困难。但是根本性的教师改变则依赖于内层的信念、认同和使命层面的改变。

二、教师认同的策略构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营造运用英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知、理解并运用英语语言,在学习中体验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锻炼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被引入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这一过程也是教师认同发生的过程,教师教学理念逐渐更新,积极的教师意象初步形成,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度和职业自豪感也不断增强。《英语课程标准》极大地推动了新一轮中学英语教改的发展,对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在知识、能力和观念三个层面上实现自发和自觉的转变以满足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急需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完成语言基础知识的输入过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中学英语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的一些策略。

(一)为培植教师认同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1.学校层面的支持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学校层面应认真思考英语教学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教师要以“师德为先,以教学为任、以科研为基础”,为未来教师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和外部环境支持。首先,坚持“师德建设为先”。在引导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从内在层面肯定英语教师在学校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教师树立信心,并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环境支持。例如,在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英语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而不是随着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将英语课程和英语教师边缘化。其次,坚持“以教学为任,以科研为基础”。在科研和教师发展方面学校要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重升学,轻科研、轻反思”的现象。“升学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教师业绩的主要标准之一。在这一思想驱动下,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辛苦工作,却很少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反思、撰写科研论文、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管理层面应为英语教师提供较为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和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才会逐渐树立积极的意象和信念,并将之转化为提升自我、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内在动力,主动积极地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最终推动教师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2.团队力量的支持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集体的协作和团队成员的共同贡献。一位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整个教学团队的支持,教师在团队中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彼此间建立起了一种信任和相互依赖,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孤立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不仅耗时而且低效。因此,应倡导教师积极组建教学科研团队,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科研活动。当前,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与教材出版单位合作,通过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论坛以及相关教学技能培训等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科研发展空间,拓宽了教学研究渠道,最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热情。同时,学校应提倡教师间开展教学交流,讲座已不再只是专家的特权,只要教师有想法、有愿望,就要为他们搭建教学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成为教学大讲坛的主讲者,他们也同时吸引着志同道合的教师走到一起形成课题组。课堂上除了师生的有效互动,还能看到课题组成员的认真观摩。课后师生共同观看课堂教学录像,以进行教学和学习反思,这为教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正在教师团队内部逐渐形成,这种积极的社会互动也在无形中不断导正着教师认同。

(二)触发教师对已有的认同进行深刻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直以来教学反思都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经验、师生关系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及时反思,以此来不断发现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其职业的认同和教师角色的认同逐渐形成。当然,教师认同形成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认同基于教师自主地反思自身,通过不断发展、不断反思、不断修正其信念,形成新的意象、态度和假设,发展出新的认同。教师认同是教师改变的基础,真正的教师改变通常伴随着教师认同的改变。教师教育的基本使命是推动教师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的优质化。很多教师能够主动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教师反思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撰写教学日志、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建立教师档案袋等。通过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地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教师”以及“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以发展出新的教师认同。

篇11

1.面向全体学生,谋求学生的共同发展

树立“成人”重于“成才”的观念。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把心态放正,把眼光放远,。要关注学生全体,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努力通过教师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获得发展。坚决反对单纯培养少数学生,只关注高职考试有希望的学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他们的培养上,而对于那些没有升学希望或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抛在一边,不闻不问,当成分母,看作陪衬。这样即使我们培养了一些优秀学生,但同时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心.就是你特别关注的那些优秀生也不会认为你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遭遇的不公平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成为完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甚至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对于在初中时就有过类似经历的中职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差生。一堂课的教学意图是否能顺利得以实现,与班里有多少“差生”密切相关,一个两个不碍大局,而十几个的话,课就无法顺利进行,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十几个差生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为了以后的教学能正常进行,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兴趣,把难度降低。因此,要对差生给予特别“关照”,多提问,多鼓励,多监督。特别是提问时要讲究技巧,开始时只提问他们那些基本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并且应注意每节课都要照顾到他们,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一种并不比别人差的“成就感”,消除他们在初中时就形成的自卑感或自暴自弃的心理。使他们产生一种抓紧赶上,参与到竞争中来的积极心态。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对英语的想法,告诉他们得当的方法,鼓励他们从基础学起,有问题大胆的问老师,让差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有被重视的感觉,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他们会努力试着去学英语

2.全面研究教材,转换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中职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自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省编职高英语新教材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共四课,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分别从单词,听说,语法,读写四个方面展开练习。我个人觉得这套教材很适合中职学生使用,在巩固基础英语的同时,又能应付常见的英语使用场景。教材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任务同传统意义上教师将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教学法中的教学任务突出的是教师的活动,而“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将其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使用,它只是在语言学习的巩固阶段比较适用。我们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只是强调教师将传统的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任务型”教学途径为主,以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认识清楚,而不应盲目地去接受。

针对每一单元的不同任务,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既可以调整任务顺序,也可以对任务进行增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仔细分析每个班的学生。

3.开展多种活动,“四会”能力均衡发展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因此一定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新教材每单元四课,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如目前高职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绝不是说这两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弱化,相反,而应加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

4.着眼学生未来,培养自学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的东西只能说打了一个基础,对社会需要来讲还远远不够,要想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要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超级秘书网

要让学生有计划的背单词,并同时培养学生查词典的好习惯。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在学新内容前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课文。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由学生来讲解,老师做适当的引导或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不再留思考题,学生自己就能发现文章中的知识点,课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新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也会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

篇12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各项能力均处于形成中,在初中生物教育中强化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生物理论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长,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积极渗透人文教育,以生物知识讲授为着手点,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以此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利用生物教材内容,挖掘人文教育因素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材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一种媒介,还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资源和依据。教师需以生物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中蕴涵的人文信息实施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和感染。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和潜藏的深层意蕴,通过对教材的透视为学生传达部分生物学方面的本质信息,让他们感受人文信息的普遍存在。而且教师需利用生物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

比如,在讲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信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心脏,心脏由什么组织构成,有什么功能,使其清晰地认识到心脏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接着,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表层生物信息为学生讲述心脏在人体生命中的关键功能,亩上升至生命意义和珍惜生命的人文教育的高度,并使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主动加强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心脏潜力和增强体质。如此,教师借助生物知识特点引领学生探知生命的奥秘,让他们主动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带着人文情感进入课堂学习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深入了解生命的特性,还能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人文意识。

二、结合生物实验教学,增强人文教育效果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不仅需着重挖掘理论知识中的人文信息,还需结合实验教学,引领学生在实验观察、操作、分析和探究中受到人文教育,从而增强人文教育效果。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借助实验目的展开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因素的存在,深入分析生物知识中蕴涵的人文信息,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究生命的奥秘,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从而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并且增强人文素质。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时,教师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导入新课: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缺氧呢?消耗的氧气是通过什么途径补充的呢?让学生知道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出示问题:通过这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让学生观看实验,思考回答问题: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然后,教师可演示“金鱼藻释放氧气”实验,设计问题: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实质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光合作用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意识到人类和植物的和谐统一,树立爱护植物的人文意识。

三、积极开发课外资源,拓展人文教育范围

生物是一门自然类学科,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离不开课外资源的开发。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和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和交流,以此拓展人文教育范围,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接受人文教育。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开发课外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和社会,和他们一起寻找大自然中的原始事物。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让他们带着个人对自然生物的认识摄入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广阔的课外资源中提升人文教育质量。

在这里,以“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为例,教师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向大自然学习和感悟生命,利用课外资源进行人文教育。教师可先设计问题:每天与大家朝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你们知道它们有多少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分为哪几类?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课外调查。然后,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明确调查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每一小组展示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为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提升感悟,可设计问题:在调查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有什么收获?这样能够让学生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在初中生物教育活动中实施人文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还能帮助他们健全道德品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可基于教材内容,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并积极开发课外资源,不断拓展人文教育范围,全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

2、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及名言警句。

3、学习和借鉴孔子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

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3、探究学习课文前两则。

4、背诵、默写前两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谁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学生回答相传,宋代名相赵普在政期间,社会一片大好,人民安居乐业,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就有这一说法。可见《论语》的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十则,去聆听先哲的教诲吧!

二、明确学习目标,并逐步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

自学指导(一)

学生借助手中的资料或者课下注释收集孔子及相关知识。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类型

1、语录体(第1―9则)

2、对话体(第10则)

3、叙事体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何谓五经?谓《诗》、《尚书》、《礼》、《易》、《春秋》也。

学习目标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教师指导: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自学指导(二)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笔圈划出生字词。利用课下注释或者工具书,查准字音。

论语lún 愠yùn 说yuè 三省xǐng 罔wǎng

殆dài 弘hóng 凋diāo 是知也zhì 诲huì

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小组内尝试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节奏。

听朗读录音,注意听准节奏,听出韵味。请同学们轻声跟读。

划分节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学习目标3、探究学习课文前两则。

自学指导(三)

小组讨论前两则,划出并解释你们认为需要引起重视的字词,并试着翻译整个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很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确: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学习目标4、背诵、默写前两则。

自学指导(四)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前两则。

齐背,点名背。

默写,小组内互改,组长点评。

迁移应用练

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1.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3.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要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