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
4.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5.中美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研究
6.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
7.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8.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的思考
9.剖析与思考——论建筑学研究生教育
10.立足务实 寻求创新——从论文选题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11.建筑设计构思的探索——荷兰TU Delft建筑学研究生课程毕业设计有感
12.基于IPA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建筑学专业学位为例
13.对我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反思
14.中美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15.中美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6.建筑学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况及建议——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17.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18.浅谈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19.建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20.关于建筑学人才培养策略的反思与探讨
21.建筑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2.关于建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23.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
24.浅析认识传统建筑学与思考新时期建筑学
25.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研究
26.建筑学重点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初探
27.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28.嘉庚特色独立学院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9.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0.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实践
31.景观与建筑的融合景观建筑学的发展与实践
32.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资源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启示
33.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4.室内设计教育中建筑学背景的意义分析
35.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学构成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36.建筑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37.浅析建筑学专业中环境设计课程的“以评促建”
38.对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39.浅析应用型本科建筑学的实训课程模式
40.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41.对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讨论
43.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44.建筑学专业教育中科学建筑观的培养
45.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46.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浅析
47.建筑地理学是有助于国强民富与国泰民安的中国特色建筑学
48.“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研究
49.基于建筑学角度的“成渝城市群”房地产价格持稳原因探析
50.低年级建筑学专业“设计结合建造”教学模式探析
5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52.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5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思考
54.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
55.高校建筑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
56.建筑学专业型硕士培养管理特色研究
57.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索
58.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59.“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
60.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实践
61.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共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62.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63.建筑学专业国际联合教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64.建筑学专业学生专业特长培养研究
65.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体会
66.建筑学重点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初探
67.建筑学专业型硕士培养管理特色研究
68.仿生建筑学及其应用相关探讨
69.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初探
70.建筑学专业学习与教学楼的空间形态
71.关于生态建筑学的若干探讨
7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的优化
73.浅析对生态建筑学的几点探究
74.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
75.关于生态建筑学的探讨
76.适应“卓越计划”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77.浅谈建筑学教育中应强化建筑地域性特色
78.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79.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
80.建筑学专业地域性特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81.本科教育评估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评估机制探讨
82.英国建筑学学科、学位及其职业教育概述
83.刍议建筑学中的生态建筑
84.一般性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向应面向实战的思考
85.建筑师执业注册制度下艺术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变革
86.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87.美国大学建筑学专业Top10介绍
88.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内涵建设与优化研究
89.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0.立足务实 寻求创新——从论文选题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91.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的思考
92.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3.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94.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
95.中美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研究
96.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97.建筑设计构思的探索——荷兰TU Delft建筑学研究生课程毕业设计有感
篇2
1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历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1987年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项内容,自这种体系形成以来,有效地缓解了贫困生求学过程中的暂时经济困难,对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教育部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20%,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面临着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1]。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2]。
1.2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①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校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在资助实际中,贫困生认定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认定标准的动态性大;其次是认定方法的主观性大。②受资助对象缺乏主体意识。目前高校的许多贫困生缺乏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较重,自强自立的少,安于现状的多,积极开拓的少。当外来的关怀和资助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麻木。许多贫困生却认为这些资助理所当然,不需承担任何义务,也无需任何回报。从而形成了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的思想。③勤工助学岗位缺乏,不能满足贫困生需求。勤工助学政策是1994年国家教委通过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后开始在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开展起来的[3]。目前,我校在勤工助学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勤工助学岗位缺乏、报酬较低、在资助体系中的比例有待提高;第二,校外助学岗位开拓不够;第三,勤工助学岗位基本上属于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势。④来自于社会方面的资助资金少,尤其是用于奖励贫困学生的社会助学金更少。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学校自筹和社会捐助三个部分组成。但在这三部分中,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所占比例较大,而社会捐助仅占贫困生资助经费的一小部分。⑤助学贷款的信用体系有待完善。商业银行的原则是效益性和安全性统一,实际中又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银行的利益,直接导致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4]。同时,高校毕业生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善,而学生贷款的回收率是影响学生贷款政策能否持续并健康运行的关键。⑥受资助对象缺乏责任和感恩意识。大部分贫困生具有积极向上的、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品质;同时贫困生还具有自卑、敏感、内向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格特性,而以上的人格特征则很容易诱使贫困生产生抑郁[5]。在现行的资助体系运行过程当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物质资助”,而缺乏“精神资助”,这就导致很多贫困生在毕业后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回报社会、学校的感恩意识。
2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施建议
2.1建立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机制日常工作中,应从源头控制,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贫困生认定监督机制;规范认定程序,建立专门的机构,从个人申请、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及动态跟踪调查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和监控;合理科学的认定贫困生,对贫困生应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如可将贫困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第二层次是面临生活和发展问题的,第三层次是面临发展困境问题,在同一层次上的学生,应从其心理特征、在校表现、诚信意识和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情况来区分鉴别[6]。同时,应建立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监督、考核制度,使资助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
2.2加强对贫困生教育第一、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把加强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当作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所有开展的奖、贷、助、补、减多元化资助体系必须与教育目标完全合拍,一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一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其自立意识;第二,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教育、使他们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发挥勤工助学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勤工助学是贫困生实现自我解困和自我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有效措施,具有助学和育人的双重功效,理应成为资助贫困生的主要形式。[7]勤工助学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合理体系。第一,广泛开辟校外稳定可靠的勤工助学基地成为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缺乏问题的突破口;第二,进一步拓宽勤工助学渠道,通过学校导师指导,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从以往的简单劳务型逐步向技能型、智力型、实体型转变。
2.4拓展社会资金来源,多渠道筹措经费,促使资助主体多元化第一,要做好校友的联系工作,加强与广大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方面合作,争取更多的岗位;第二,建立贫困生专项基金,由受资助的在校生、受过资助的毕业生和杰出校友三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规则和章程共同出资,设立专项的基金,使对贫困生的“爱心传递”得以维持和延续;第三,组织大学生创业。利用大学生团体社会实践或创业的部分收入来资助贫困生。
2.5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一体化运作要实现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一体化运作。加强对贫困生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在学生贷款不同阶段突出不同重点:申请时要强调明礼诚信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发放时要强调感恩、自强自立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离校前要强调金融信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建立毕业生信用平台,强化助学贷款清还督办功能[8]。
2.6培育感恩意识更培育责任意识培育感恩意识更培育责任意识。从社会层面看,助学金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从个体层面看,助学金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因此,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培养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
3结语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关系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它所发挥的功能有着实效性、持久性、师范性的特点,值得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断地利用。相信在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得到有力的保证,贫困生资助体系也会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剑峰,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2]刘文伟,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学工论苑340期.
[3]李汝宾.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
[4]刘溜.国家助学贷款为何大面积停贷[D].中国新闻周刊,2004-05-17
[5]庞衍松,金更欢.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
篇3
钢材、水泥、玻璃、砂石、粘土砖及其它金属、化工材料,其原料都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我国在建筑材料制造过程中,约消耗近百亿t的矿物资源,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同时,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还要消耗占全国总能耗15%的能源并造成惊人的环境污染。建筑材料的全球性紧缺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木材及其它传统建筑材料的短缺及相应的价格上涨迫使人们必须去寻找一种价格低廉又能满足建造要求的建筑材料。
竹子因其属于草科植物,所以常被称作高大的“草”,与塑料、木材和石头等材料建造的房屋相比,廉价的竹子建筑不但经济,耐久性和安全性也很好。
许多竹子房屋用处理过或天然的竹材来建造,必要时辅以木材、泥浆、砖块及混凝土等其它材料,可增加耐用性并丰富造型。竹子在我国的产量非常丰富,中国人对竹子的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一直都局限在传统的用法上,作为生态建筑材料的巨大价值却被忽视了。本文从建筑学的角度对竹子进行分析和说明,旨在揭示我国开发竹子这种生态建筑材料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2竹子的性质
2.1分布世界上有超过l600种竹子,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见图1)。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近百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例如,美国从中国引种的刚竹属竹种就有35种。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该区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有100多种。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
美洲竹区南至南纬470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纬40。的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在北美,除大青篱竹及其2个亚种外,没有乡土竹种。在拉丁美洲,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墨西哥、危地马拉、哥斯达尼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西的亚马逊流是竹子分布的中心。
非洲竹区竹子分布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在非洲北部苏丹境内的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带和埃塞俄比亚的温带山地森林地区都有成片的竹林分布。然而非洲大陆的竹类区系很贫乏,引种的也不过十几种。
图1世界竹区分布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竹林仍处于荒芜状态,滥砍滥伐严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产量不高。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热带、亚热带国家都重视发展竹业生产。其中,经营历史较久、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要算中国和日本。
2.2自然属性竹子是属于禾本科竹亚科(Ba,Ilbusadea)的一类植物,已知全球约有150属,l225种;竹林面积达l400万hm2。竹子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理想的条件下,一种生长在哥伦比亚的叫Guadua的窄叶竹,直径为22~24cm左右,它的茎秆只要3~4个月就可以完全长成。竹子的产量也很惊人,在哥伦比亚,每ho土地可以产出7000~10000万株Guadua;在巴西,Guadua的一些品种每ho可以产出60000株。
我国江西的毛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的特点,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2个月左右,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3~6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0.067hm2(1亩)可年产竹材l500~2000kg。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cc,年降水量为l200。1800mm。对土壤的要求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
2.3物理性质竹材有一般木材所不及的优点:收缩量小,高度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很好的顺纹抗压力和抗拉力。
竹材在外力作用下的抵抗力称为竹材的力学强度,单位为MPa。竹材的抗拉强度约为木材的2~25倍,抗压强度为木材的1.5~2倍。表l列出了竹材的各种力学强度,竹子的抗压和抗拉性能都很好。而且生长在斜坡的竹子比生长在山谷的竹子结实,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生长的竹子比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的竹子结实。这些在选用竹子时也要作为考虑因素。
2.4竹子在建筑方面的优势1)经济性:竹子建筑最重要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不降低建筑质量,而且经久耐用,占用空间少。根据哥斯达黎加PNB的统计,竹房屋比普通材料住宅的成本便宜20%H1。
2)灵活性:竹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更具灵活性,优点之一就是能够通过更换损坏部分得到经常性的维护。
3)低技术:竹建筑的技术要求不高。大多数竹房屋的建造基于当地的技术水平,无需高技术的指导,另外,竹建筑比较容易与先进技术结合使用。
4)安全性:由于质量轻、弹性好,竹子的抗震功能非常突出。据报道(Gutierez,1998),在哥斯达黎加的7.6级地震中,位于震中的30座竹房屋保存完好,而周边许多混凝土房屋和旅馆全部倒塌。
5)舒适性:热带农区夏季气温很高,中国云南南部地区,人们至今仍然喜欢建造竹楼来避暑,享受竹楼的凉爽。
6)耐用性:经过适当处理的竹材使用寿命可达30年之久,而且,竹材种类的精心选择、防腐处理、辅助材料的使用以及老化或损坏部分的定期更换等等都能增加竹房屋的耐用性。
7)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当前发展领域中日益重要的问题。竹子本身所具备的特点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所有指标。竹子在2~3年即可成材,而木材至少需要25年。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只需利用当地的主要原材料和工具就足以建造简单经济的竹房屋。
3竹子的应用
3.1传统用法
1)利用其割裂性编织用具、竹帘、竹席、竹篱、伞骨、灯笼等;
2)利用其负荷力制作晒竿、担架、脚手架、梁柱、门窗、地板、竹桥、竹筏及其它家具、用具
3)利用其弹力制作弓、弩、钓竿等;
4)利用其抵抗力制作手杖、伞柄、撑竿、竹钉、竹箍等;
5)利用其中空特性制作水车、水桶、水管、烟筒及各种乐器;
6)利用其外观特性制作竹索、蔑榄、工艺品、玩具等。
3.2现代用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在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外,竹子还被开发出了更多新的用途(见图4)。主要是以竹代木,将竹材制成各种建筑用板材,比如胶合板、纤维板、装饰板等代替各类木质板材。竹质人造板材质细密,不易开裂、变形,具有抗压、抗拉、抗弯等优点,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常用木材。
4竹子建筑
4.1概况竹子在食品、房屋、家具等许多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在许多国家,竹子以多种方式得以巧妙利用,一生都可为人类服务。竹子是房屋建造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作为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竹子比较便宜,且容易加工。近年来,竹子作为房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亚洲,许多低收入家庭利用竹子搭建房屋构架,即便使用其它材料,竹子也是建筑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制成房屋的屋顶桁架、檩子、椽子、柱子、地板、墙体、门窗等各种部分,有时为了隔声的需要可以结合水泥、石膏等材料。竹子建筑除了环保外,还具有造价低、便于安装的优点(见图5、6)。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中,竹子具有重要的地位。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特点被看作是做人的重要品质,因此,竹子在建筑、家具及日用品中更多的体现其文化涵义。在东南亚,竹子几乎覆盖了泰国、印尼的乡间和很多太平洋小岛,孟加拉国90%的农村房屋都是用竹子建造的;在南美洲,本土适合建造用的竹子Guadua建成的房屋很受欢迎,在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地区,竹子被用来建造结构柱或者劈裂制成板条,用来覆盖在墙体表面、天花板和地板上,大多数的竹子还被用作脚手架或者混凝土的模板∞j。
4.2我国的传统竹子建筑我国在2000多年前,竹子就已用于民间房屋的建造,迄今南方各省仍多采用竹子建造一些半永久性或临时性的房屋、棚舍等。竹子在江南民居建筑中一般做夯土墙的骨料使用,可以使夯土墙更加坚固耐用,也可以把竹子剖成长条编成竹笆作为围墙、外墙,竹子还可以编织成窗间墙的防护网、护墙板或者做成框钉竹条用作护窗板b]。
在云南,傣家竹楼属热带雨林竹楼形式,包括德宏、景颇、西双版纳一带。傣族民居以木柱承重,四周围竹墙,为了通风和防潮,房屋整个架空。竹构架歇山顶,坡度很大,屋面覆以小平瓦或排草。湿热带的太阳眩光很强,所以墙体不能开窗,但又要保证通风。竹编的墙透光柔和,既排除了眩光又可以通风Mj。景颇族的竹楼是长脊短檐、架空低矮的干栏式建筑,竹楼的架空高度很低,一般距地面约50cm,高的也不超过lm,竹屋两侧的竹编墙体上部略向外倾,覆盖脊长而檐短的倒梯形双坡屋顶o¨。
从结构上看,景颇民居采用的是纵向承重构架。三列纵向设立的竹子可依家庭大小延长扩展,柱与柱之间无横向的联系构件。另外,承重的柱子与架空层、居住层、围护的墙体三者之间也是相互独立、自成一体的,4.3现代竹子建筑现代竹子建筑根据不同的需求,主要分为3类。
一是廉价的实用房屋,主要针对解决贫困地区的居住问题,这类住宅建筑以低造价为前提,对技术的要求低对竹材的需求量很大。如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南美的一些国家,目前仍然有大量竹制房屋。二是临时性建筑,如用于临时展览或休憩用的竹屋,这类建筑要求建造快捷、拆装方便、且造型精美。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由哥伦比亚建筑师西蒙·韦雷(Simonvelez)为汉诺威世博会主持设计的zERI厅,以及建于哥伦比亚,由Jorgsta姗设计的跨度约为45m的竹桥(见图9)。在我国的台湾南部,使用竹子也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把竹子灵活地应用于现代房屋中,例如竹子建造的公厕(见图10)、办公室等。三是比较奢侈的别墅、茶室等。这类建筑追求的是竹子所体现的颀长挺拔以及朴素内敛之美,建筑构件精致考究,造价较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美的更高追求,这类高品质的竹子建筑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典型例子是隈研吾设计的位于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隈研吾之所以选择竹子为材料,如他自己所说,“既然它在中国与日本文化中具有独特涵养,我们尽可能使用竹子”。
这充分体现了竹子在中国和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竹子排布的密度与直径,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空间分割,利用这些特性,隈研吾设计了一面竹墙,就像长城一样沿着基地斜面的一层竹子,将长城的特质运用到居住行为上。这样一来房子被称作“墙”而非“房屋”(4.4竹构件的连接竹子自身具有很多优点,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它是一种便宜,生长迅速的植物,其优越的物理性能使图10外挂竹墙公厕图11隈研吾设计的竹屋之成为很好的建筑材料。但是在竹子建筑中,连接部分是竹结构的一个难点。因为竹子本身是圆筒形的,圆形的交接在节点处比较困难;另外竹纤维是纵向生长的,这样竹子很容易在纵向破裂;竹子表面很光滑而且坚硬,捆绑材料很难固定住。目前常用的一些连接竹结构的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1)捆绑连接法捆绑连接法是最常见的连接方法,用传统的自然植物连接,如椰子的纤维、棕榈叶、树的内皮和竹藤等。捆绑之前将藤条在水中浸泡一下,藤条在干燥后会收缩变紧,从而捆绑的更牢固。横梁末端和绑带起到了传递受力的作用,如果捆绑得不够紧,横梁很可能会在孔洞里裂开。
2)榫卯(螺栓)连接法具有次级连接元素的构件经常用于与绳索的上下连接。在这种连接方法中,作为螺栓的构件负责传递拉力与压力。在木构件中,这种连接由榫卯来完成。金属螺钉是穿孔材料,如果竹材不够新鲜,竹子就很容易被楔形的螺钉劈裂,因此要选用砍伐后不久的竹材穿孔,另外穿孔不能太靠近竹子的端部,否则竹子会很容易裂开4.5实例分析——zE砒厅1)背景哥伦比亚的建筑师西蒙·韦雷致力于竹建筑的研究已经很多年,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设计了大量优秀的竹子建筑,这些作品包括住宅、观光塔、乡村俱乐部甚至马厩。
zERI厅是西蒙·韦雷为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而设计的,它代表了(ZemErnissionsResearch&Initiatives,zERI)的宗旨——可持续发展,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推动竹子在南美洲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
该建筑的建筑面积2150m!,其中地面1650m2,一层的展厅500m2(见图14~16)。
2)方案zERI厅为圆形架构建筑,主要静力结构的构成单元由2个斜柱及其支撑的2个悬臂梁组成。在这个圆形放射状平面上每个轴线上有2个支撑横梁,横梁在最高处形成1个圆环。lO对上述的基本结构单元按照圆形规律布置,构架上还有一些为了减少跨度而设置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不把荷载直接图14zElu厅外观图15框架示意图16受力示意传递到斜柱上,而是将荷载转化成柱与柱之间的相互挤压。为了避免斜柱折断,减少斜柱的长度,在整个建筑的中间高度位置加入了旋转展厅。
该建筑屋顶呈lO边形,向外悬挑7m。屋顶平面的直径为40m,屋脊处高度为14.5m,屋面排水槽处高度为7m。屋面材料为9mm厚的瓷砖贴面,由竹子加固,下铺3cm的水泥砂浆。砂浆和下面铺的金属卷材一起将屋顶的荷载传递到椽子上,椽子之间的距离较近,由它们将荷载向下传递给梁和柱(见图17、18)。
外圈的斜柱由6根圆木绑成,里圈的由4根绑成,它们是由纽纹条和扁钢连接的。不论里圈还是外圈,斜柱只有2棵圆木直接与基础接触,其它的圆木都是用来增加硬度和弹性的。里圈的斜柱下部是圆型基座,外圈的斜柱下接单个的基座,由基础梁相互连接。
3)连接方法①A型——水泥砂浆埋螺纹杆从内部打穿竖向竹子2~3个柱子节儿,插入螺纹杆,再从外注入水泥砂浆将其固定。横向竹子在垂直方向打一个穿孑L,串在螺纹杆上。螺纹杆伸出来的末端,至少要有一个螺母和圈垫拧在上面,最后在向横向竹子注入水泥砂浆。
②B型——钢条螺栓,水泥固定首先把横向放置的竹子竖向打孔,螺纹杆从这些孔中拉出来。第2根垂直放置的竹子外侧固定了钢条,钢条绕过横向竹子,拧在刚才拉出来垂直螺纹杆上。钢条像根皮带将2根竹子拉在一起。横向竹子上被钢条搭上的那节必须灌入水泥砂浆,否则钢条一紧,竹子就会被勒劈。
③2种连接方式的评估根据FMPA斯图加特(一家专门测试材料的机构)的实验,A型连接基本没有什么错位,在螺纹杆连接处连接竹子的时候,曾出现竹子破裂。最大的荷载为70kN。B型连接有1.5mm的错位,不过可以承受140kN,是上一种的2倍之多。竹子的破裂发生在给钢条凿孔和对竹子进行切割的时候。
4.6局限及解决办法1)寿命有些竹子的淀粉含量比较高,在收割后很快就会被昆虫和霉菌侵蚀,破坏了竹子的强度和联接。
在热带雨林中,没有经过防腐处理的竹子建筑的预期寿命是3.5年,很少有寿命超过15年的,因此整个建筑每隔一定时间就要重建。
解决办法:一种传统的办法是将竹子烘烤晾干后,快速的用烟熏一下,利用烟里面的木馏油在竹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蛀作用。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竹子外表面涂上一层熟石灰,这样可以防止湿气渗入,也可以防止霉菌的腐蚀。在印度尼西亚还有一种传统的办法就是在竹子涂上焦油后再包一层沙子,待晾干后再刷石灰。
2)连接尽管一些传统的方法,诸如榫卯和捆扎技术已经使用了上千年。但是这种固定方法的效率并不高,在一定范围内会有移动。由于竹子会随季节性的湿气变化而膨胀,膨胀率达到直径的6%,长度也会相应缩小,从而使连接处变松弛。
解决办法:西蒙-韦雷设计了一种连接法,即上面提到的螺栓水泥连接法。由于螺栓是一种力量集中型的连接构件,所以定在竹片容易引起竹子的开裂,这种方法是在螺栓节点之间填充固化水泥。有了这种连接法,可以增大竹子建筑的跨度。
3)缺乏设计指导和规范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观念,就是竹子是穷人的建筑材料,竹子建筑被看作是临时的避难所。这种观念导致竹子这种生态建筑材料的价值长期被忽视了。除了传统的建造方法外,现代只有极少数建筑师致力于竹子的研究和开发。因而在竹建筑的设计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和规范,在通常情况下,专业建筑师在选材时就很少考虑竹材。
5结语
通过以上对竹子的介绍可知,竹子在我国作为建筑材料被开发是切实可行的。目前国内发展迅速,大规模的城镇建设消耗了大量能源,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以可持续发展为方针,针对我国国情、建设采用“就地取材”和“低技术”的理念是必要的。我国的竹类资源十分丰富,使用竹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乐器、家具到古老的“火箭”、造纸、造船、造桥、建造房屋,竹子几乎可以涉及到各个领域。但是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以竹子为材料代表了贫穷和落后,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对竹子的利用只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没有更好的挖掘竹子的价值。
要开发竹建筑项目,首先要考虑项目实施的对象。比如在开放的林区和生产石材的地区,人们可以获得足够的木材和石材,就无需关注竹材的利用。
篇4
3、 参见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第33页。
4、 参见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第9页。
5、 参见《辞海》(哲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第125页。
6、 参见韦政通编著:中国哲学辞典[M],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6年3月31日,第227页。
7、 参见刘纲纪著:周易美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二、三、四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8、 据[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宋以前研究《周易》的著作仅有8部,宋代则剧增到63部。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四卷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的分卷情况看,宋以前包括《周易》本身分为第一卷,宋代易学就占据了整整的第二卷。书中指出“照《宋史·艺文志》著录,北宋解易的著作有六十余家。其中有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李觏、胡瑗、周敦颐、邵雍、王安石、张载、程颢和程颐等;有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如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他们都精通易学,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周易》的”(第二卷第5页)。还阐述了“易学”与宋明理学(书中使用的是“道学”)各学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卷第8页)。朱熹站在理学派的立场,对北宋以来的易学及其哲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大总结(第二卷第325页)。
9、 转引自《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498页。
10、 参见周敦颐《通书·诚上第一》《宋元学案》第482页。
11、 参见周敦颐《通书·顺化第十一》《宋元学案》第487页。
12、 参见张立文著: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199-207页。
13、 [宋]张载著: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第1版,第7页。
14、 参见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75-380页。另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上)也有类似的观点。“‘太和’就是太虚与万物共存,并通过阴阳二气的感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是‘气’的存在及运动形态的总称,也是宇宙时间与空间的总称。”第103页。
15、 《张载集》第7页。
16、 《张载集》第24、376页。
17、 关于二程思想的差异性问题争论是比较多的。将程颢和程颐的思想作重大分别的代表是牟宗三。可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18、 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29、30页。
19、 同上,第17、15、13页。
篇5
设计内容为新建文科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并对周边环境的道路及停车设施进行规划设计。要求新建校文科图书馆能够满足相关使用单位的使用要求,同时,新建筑应当与周边校园建筑群形成良好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特色。
作为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专业分馆之一,结合专业学科背景,在校园内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校园内丰富的自然环境,该建筑应该以一种谦虚谨慎,沉稳低调的态度出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消隐在校园的大环境之中。
对人文社科图书馆建筑形态的理解
1、清华校园整体环境肌理
清华校园的整个环境肌理是以“院落”为主。从工字厅到大礼堂,从二校门到主楼,清华校园中的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乃至整个校园形成的是一种围合或是半围合的空间关系。
2、地块分析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项目选址位于清华综合公共功能核心区,西侧邻南北主干道,东边为土木工程学院,北向、南向分别与学生宿舍8号楼、三教隔路相望。
地块与周围道路的平均高差为4米。北面和西面均为绿化护坡。
地块上拥有大量生长完好的植被,主要包括有白杏,杨树,槐树,塔松,白玉兰等一大批生长年限较长,树型已经成熟的木本植物。但主要集中在北侧和西侧的护坡上,缺乏系统的梳理,较为无序和杂乱。且以落叶乔木为主,夏季可以起到一定的遮荫作用,但到了冬天,无法为地块内的建筑阻挡寒风或者改变风向。
3、形态构成
项目地块内建筑全部拆除;植被保留绝大部分。地块西侧和北侧的护坡加以整理,将护坡根据高差修整成台地。且分为三级,除原有树木之外,在适当添加常绿乔木,最少达到密集种植3行常绿乔木,以缓解冬季寒风对地块内的影响。
把“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定为本设计的主题。 通过营造淡泊的建筑,宁静的空间来隐喻中国文人的情怀。 利用场地形成多重围合,远离尘嚣,创造庭院深深的场所。建筑本身也采用“庭院围合”形式,以高大的杨树林为“墙”形成一次围合,并通过图书馆及土木实验室及周边建筑形成二次围合的幽静小院落。从而与清华的的其它院落一起“铺陈伸展”。从而“融入”清华大学的校园肌理中。
对人文社科图书馆主要使用者们行为模式的理解
1、学生们的需求
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阅读行为和空间体验永恒不变的。但仅仅只有阅读空间是不够的。自习,同样是学校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图书馆是大学生们自习行为的最好场所之一。
依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及大学生心理需求理论,人以交往和归属作为第一层次的需求,并以学习作为最高一级层次的需求。而在低一级层次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时,高一级层次的需求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所以公共自习空间的营造应以满足学生的交往和心理归属为前提。
自习的学生都将安静明亮的教室作为选择教室的首要条件,这反映了学生对公共自习空间相对私密性的需求;但同时学生也都认为交往合作的学习方式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学习效率上都对学习本身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公共自习空间应该是私密性、公共性兼而有之。正如Altman认为的那样:“私密性是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关键是从动态和辩证的方式去理解环境和行为。独处是人的需要,交往也是人的需要。”
2、设计理念的形成
将书库与阅览空间相对独立,而又将自习空间从阅览空间相对出来,在满足图书馆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注重学习方式建有独立研究与团队合作性的原则;注重学习内容兼有基础性、研究性与趣味性的特点;注重自习空间在使用上兼有独立研究性和公共交往性的特征,明确自习空间的领域感和心理归属感,以确保研究,学习,阅览的高效性。
对人文社科图书馆建筑单体的理解
1、形态的建立
建筑为白色的简洁形体,没有复杂表现,简洁的几何体块,朴素的色彩,与树林相互依衬形成明亮,宁静的氛围。
2、功能的分区
建筑以中心圆形书库为核心,四周环绕大空间作阅览之用。空间形式灵活多变,仿佛可以在书籍的丛林中“闲庭信步”。中心圆形书库作为独立的存在,可以在关闭书库的时候,其他阅览空间仍然开放,满足学生们自习的需求。
3、光之廊
一个独特的研修场所,安静而相对独立,螺旋上升的书库与周围的阅览和自习空间的形成了一个可以自我循环的系统,读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通道和适合自己阅读学习自习的楼层。既可以随着螺旋的上升在连续查看大量书籍的同时到达自己想到的楼层,也可以通过门厅的楼梯,不经过书库,直接进入自习和阅览空间内学习。
4、灵活的空间组合
以标准化模块划分空间,可自由灵活的组合。主要分布在西面和北面,相对独立于南面的阅览室。通过可移动的软隔断,可以随意分隔单间的大小,形成从可供2~4人到8~10人的各种独立讨论空间,使用更便捷,建筑更有生命力。
总结
将书库独立,将阅览空间重新分割组合,虽然这种空间模式和现在图书馆流行的超市型空间模式有所不同,甚至和传统的以书库为中心的图书馆空间模式较为接近,但是,作为一个综合大学的专业图书馆,更需要的满足学生们实际的学习需要,而并非盲目追求新的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模式,创建一种更加符合学生行为特征的公共自习空间,并且和图书馆空间相结合,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当然,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比如核心书库和周围阅览室的连廊由于设计不到位,由于高差形成了很多坡道及台阶,不利于图书的管理和运输。因为课程设计时间有限,没有很好去解决这些类似的实际问题。希望下次有机会再继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李道增 《环境行为学概论》
[2]庄维敏 《建筑策划导论》
[3]戴利华主编, 《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设计论文集》
篇6
20世纪的后半叶期间,建筑知识的基本技术和工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转变,从Drawing(制图)向Diagram(图解)过渡。当然,如果图解只是像过去一样在建筑设计中被当成一种普通的工具来使用,那么这种转变就不会非常明显,当然也就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然而,在最近的十几年时间里,图解的概念却作为建筑学讨论中的一个主要术语成为西方建筑理论探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图解的使用在许多世界知名建筑师的设计实践中频繁出现,这样,图解就作为一种设计手段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在最近近30年的时间,图解理论开始时是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而被逐渐运用,与形式、语言、表现,以及将要看到的与程序、动力、行为同等程度的纠葛而掷镯前进的同时,在千禧年的时刻,图解作为建筑生成与讨论的终极工具,以孤注一掷的姿态隐约浮现。(彼得•埃森曼著陈欣欣何捷译《图解日志》2005年8月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7页第2段)。在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状态下,图解推动了一系列的建筑实践。
一、 图解的概念
在维基百科全书中“diagram”被解释为:图解是对概念、想法、结构、关系等进行简化和组织后的视觉表达,它被广泛地使用在人们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它能够使论题变得更加形象和更加清晰。图解(diagram)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一般被认为是用图形进行解释的工具。
一般地说,图解是一种绘画式的速记。它是一种表意符号,但不一定是抽象的。它是事物的再现而不是事物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是在它试图表达形式关系和它们的构成过程的时候,它也需要被具体体现,也是具有外延或内涵的。同时,图解也不是结构或结构的抽象表达,虽然它解释某个建筑客体中的关系,但它却不能等同于客体。彼得•埃森曼著陈欣欣何捷译《图解日志》2005年8月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图解的概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图解的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就像所有将要发生变革的时代,总会有新的图像标志突在前面,好像照明的灯塔。这就是图解的概念。”这就是彼得•埃森曼对图解的最直白的解释。从历史上看,建筑的图解概念就像建筑本身一样古老,可以从两种方式进行理解:一种解释性或分析性的工具以及另一种生成性的工具。
图解(diagram)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一般被认为是用图形进行解释的工具。图解创作法做为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几体来讲是以建筑相关域知识为基础,运用图解思考,借助建筑图示语言这一工具,获取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图解思考”的本意为用速写或草图等图形方式帮助思考,是一个设计思考模式的术语。速写或者图画应该并且能够帮助设计师思考,这一见解即是图解思考概念产生的基础。只要去翻阅一下己经出版的达•芬奇L(oenardodaVinc)i的速写本,我们就可以深刻领会到“图解思考”的真正魅力所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和图形,把当时达.芬奇的设计思考过程一一再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思维的跳跃,演进,一切都是轻松而随意的。当然,还有很多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如路易斯.康、勒.柯布西耶(LeCobruseir),他们所保留下来的设计草图也让我们对“图解思考”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那些建筑大师的图解经常使用简单的笔触来表达清晰的概念。密斯的图解是紧绷的、优雅的和宁静的,图解是他完美建筑的前奏。勒•柯布西耶的图解是明确的、强劲而有力的,讲述了其作品的普遍性。阿尔瓦•阿尔托的图解是抒情的、有机的和流畅的,可以把其空间感情表达出来。
二、图解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虽然世界上许多知名建筑师在各自的设计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图解设计方法。如彼得•艾森曼,雷姆•库哈斯,伯纳德•屈米,妹岛和世等,他们的作品是当代设计的典型代表,这几位都在尝试用图解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或是阐述自己的理念,但是他们的图解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图解具有解释的功能,可以把形式、结构或程序清晰地解释给设计这本身和其他人。例如在2002年建成的横滨国际游客中心(Yokohama International Port Terminal)项目让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在国际建筑设计界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这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多是因为他们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FOA的两位合伙人在他们关于横滨码头的专著中写道:横滨的项目是一个码头,在这里你永远都不会折回你的脚步。这个设计产生于一个功能图解,它努力避免码头特有的线性组织特征。无论在哪个方向穿过码头,你一直都不会有走回头路的经历。这个设计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形式的特征或是文化的陈述,而是在于它空间的性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图解的发展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是如此重要。在这个项目中,通过物质‘地面’的展开,把‘无返回流线图解’转变成三位图解。这样人体工程学和功能上的信息就结合在图解之中,由此决定了表面变形的尺寸和几何形态,还有那些承重结构尺寸的技术信息也结合在其中。而只有在图解吸收了所有这些信息之后,它才成为一张图纸,才能获得量度上和几何上的决定。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羊皮纸绘图,到柯布西耶的九宫格,再到埃森曼的新图解设计手法,可以发现图解一直在影响着设计。通过对图解这一设计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些西方知名建筑师在其设计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建筑理念,从而为我们自身的建筑设计时间带来反思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彼得•埃森曼著. 陈欣欣 何捷译 .《图解日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 (瑞士)W•博奥西耶 编著 牛燕芳 程超译 . 《勒•柯布西耶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 HEINZ RONNER SHARAD JHAVERI著. 《LOUIS I.KAHN―Complete Work 1933-1974》. Boston:birkhauser .1987
篇7
1999年,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暨第二届系主任会议提出了关于创新能力教育的主题:“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建筑设计人才”。专家们针对“建筑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建筑教育的一个薄弱点”提出了相应建议。虽然这次会议至今已有十多年,但我国建筑教育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仍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改善。因此,在教育部出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认真分析培养程中提高未来建筑师创造能力的相关因素,努力提高建筑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创造力是建筑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必要课题。
一、创造能力及其研究
创造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它“是伴随有独创性成果出现的、具有丰富首创性体验的实践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这个词,但创造仍然是个很难被理解和解释的名词,科学家、艺术家都无法完全解释清楚创造是如何产生和完成的。最早对创造进行系统研究的是19世纪的高尔顿(Galton),他的重点研究在于人的“天赋”。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又从心理分析、认知分析、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四个角度对创造性个性、感知和创造能力激发进行了重点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创造力不是具有天赋的少数人才有的,它是普遍存在的;而创造力也并不是绝对由个人内在因素决定的,它与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可以激发和培育的。因此,专家们在对创造程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广泛研究如何通教育来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中包括教师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课程设置等内容。
在对创造力的研究中,哈佛大学阿马比尔(Amabile)教授提出的创造三构成理论比较有影响力。他认为,创造三构成理论包括专业知识(Expertise)、创造技能(Creativity Skills)和工作动机(TaskMotivation),具体见图1。
其中,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个人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是影响一个人创造力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有价值的创造必须依托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完成。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根据波顿(Boden)的观点,创造分为P-Creativity和H-Creativity两种。前者是指对创造者来说从没有出现的新想法,但这个想法别人也许已经有了;而后者是指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新创意,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意。但判断个人创意属于何种创造时,创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创造者的知识积累少,其创造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柯布西耶曾经在与夏尔先生的通信中就谈到,因为没有技术概念支撑,他“不敢哪怕只是稍稍放纵一下自己的想象”。这个实例非常有力地证明了知识是创造力飞翔的翅膀。
创造技能主要包括了创造者的认知风格、创造的工作风格和个性特点等内容。一些学者认为,“个性”是影响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创造能力强的人会有以下特征:能容忍、愿意冒险、自信,等等。
工作动机主要包括创造者的工作态度、对个人工作动机的知觉等内容,它与工作内在初始动机等因素有关。阿马比尔还将工作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两大部分,而这两部分的动机互动形成动机综效(Motivation Synergy),其中更重要的是内在动机――“即兴趣和激情”。
在阿马比尔的创造三构成理论中,专业知识是创造者创造能力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而创造技能是开展创造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在这个程中工作动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结合设计教学的研究中,有人对阿马比尔的创造力三构成理论进行了改造,提出了设计创造的三元素,即专业知识(Expertise)、动机(Motivation)和创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Creative/Problem Solving Skills)。见图2。在图2中,(a)图是创造力三元素关系的基本测评模型,此模型根据创造力三构成设计了三向空间轴,每项都是从0分到10分。每个分项各有35个问题,受测者回答完问题后,就会获得三项指标的分别评分,各个评分对应空间轴的刻度,最后得到一个三角形图形(见阴影部分)。(b)图、(c)图分别为不同受测人的测评结果,其中(c)图的创造力优于(b)图。因此,通获得的图像可以对受测人的创造力进行分析,并提出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创造力三构成理论提示我们,在对建筑类研究生进行创造力培养时,可以通分解以上三个方面来培养研究生,并在明确以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二、建筑学研究生培养与创造三构成关系
199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了建筑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学硕士学位。经近20年的不断发展,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体系也已基本建立。各校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标准》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其培养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课程教学、设计和科研实践、学位论文。除此之外,还有些隐性因素,如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对研究生培养也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隐性因素对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而建筑学研究生培养程与创造三构成存在着紧密联系,具体来说就是每个培养环节及其隐性培养因素都贯穿着创造三构成的培养,其具体关系见图3。
1、注重课程教学环节及相关隐性因素培养
在研究生显性培养环节中,课程的设置对研究生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研究生在所修课程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通选修不同的课程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其创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内容同时也与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有关。比如,国外“‘创造力研究’或‘创造学’已开始成为学者们认可的新兴学科”,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有关创造方面的课程,而我国大学则很少开设此类课程。与创造方法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也不甚普及,有建筑教育者研究后认为,“在国内建筑院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研究方法或设计方法方面的课程明显偏少”。
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除了应关注课程设置外,还应关注其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同样的一门课程,授课教师不同、所选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不同,其教学内容就会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深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而教学方法不同
也将会影响教学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这些隐性培养因素能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这就提醒教育者应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而不只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应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按照已有规则或固定模式去思考问题等等。这些思考方式对研究生教育具有很好的启发价值。因此,建筑教育工作者应采用席明纳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重设计研究和学生隐性因素的培养。
2、加强设计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
将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引入教学程中,是培养研究生创造性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可通建筑设计和科研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并在实践中整合和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研究和设计能力,从而由一名学习者转化为符合“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这个程中,导师及其他合作者的引导和示范、设计或研究团队的工作氛围、导师个人魅力等都从隐性的层面影响着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3、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完成时间通常不少于一年,如果加上前期选题和准备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而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的程中,不仅要整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还要独立面对论文写作程中的各种挫折和挑战,这些都需要研究生拥有强有力的内在力量来克服各种困难,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当然,在研究生论文完成程中,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引导研究生从事一些创新性研究,而且教授学生探索相应的创造技能,并在关键时候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按时保质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4、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有学者认为创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外在影响和内在感知的互动,它是人与环境的对话。外部环境既可以促进人的创造力发挥,也可以阻碍人的创造力。我们从有利的方面来说,外部环境可以激发创造者的创造性灵感、鼓励其创造性思考、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当然外部环境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僵化的学术氛围、缺乏有效的学术交流和沟通等,都会使创造力的培养受到限制。
斯腾伯格曾指出,人们需要能支持和提供创意构思的环境。即使一个人拥有产生创意构思的所有内在资源,但是如果没有某个环境因素的推动(比如一个提出、展示这些构思的会议),这些创意也许永远不会出现。有学者认为,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氛围包括:感觉被目标和任务所激励、能与他人平等互动、新观点能受到支持和鼓励、能自由发表新观点等。除此之外,学校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参与一些有创意的学术会议的机会也十分重要。这些都是对研究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
三、基于三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思考
前人已经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这些探索并不系统,今后应加强其针对性和系统性。
1、知识传授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新视点
从创造三构成中的专业知识来看,创造力教育不是关心所谓神来之笔的“灵感”,而是必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而“教”与“学”是知识传授的两个方面。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要求教师深入思考该教什么和怎么去教,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研究生阶段知识的积累和吸取更需要研究生“自明”(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自觉”(有充分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可以通开设创造类方面的课程来开发研究生创造力,增强其“工作动力”。
2、显性培养环节与隐性培养因素都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显性培养环节与隐性培养因素对研究生的创造力培养几乎同等重要,这包括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是应该认识到显性培养环节和隐性培养因素是紧密结合的。以设计和科研实践环节为例,教师不仅应该关注研究生是否完成了实践环节,还应该观察在整个程中研究生实践的“有效性”,以明确显性培养环节和隐性培养因素的“收效”如何。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专业知识、创造技能、工作动机这三构成为切入点,将实践程与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明确实践中的哪些程和内容对研究生这三方面的培养有利,从而根据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2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153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造型也更加的多元化以及艺术化,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在这样的大环境以及建筑趋势下,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内容,超常规结构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的应运而生,跨度大、高度高、自身重量大通常是这些超常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显著特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在这样的条件下的开展有了更高难度。传统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在对施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上很难确保,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管理便有了用武之地。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管理的优势是怎么样的,如何正确对建筑工程施工定位以及对施工高程进行测量管理应用,更好地引用实践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现状
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建筑物高度的影响,使得在建筑上部分找一个精准的测量位置较为困难,在测量过程中,更多地运用了天顶模式,首先需要借助天顶仪,再根据预先装备好的通道,使得建筑物下部分结构的测量点进入施工范围内部,天顶模式的测量办法一般是这样的。这种方式最大的困难是需要设置数量较多的连接基准点,所以经常会受到设备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测量产生的误差比较大。除此之外,数据的读取完成的进行场所是在预先装备好的通道内,也容易因为光线等原因的制约,导致测量工作难以完成,无法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
GPS处理技术以及RTK的操作技术在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性能稳定,操作性较强等是这些技术在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勘测以及施工的方面的应用优势。相对定位是在实际应用RTK的具体办法,静态定位办法的采用,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这样的测量方法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精准。
选择视野较为开阔的测区控制点,没有遮挡物在其15度及以上的高度角上;设置点位不会产生因重物挤压,如车辆通行等因素导致变形现象发生;不在高压线200米以内的范围等方面都是在定位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在对楼层的控制点、架站点以及放样点等进行设置要确保能够相互通视,GPS信号的稳定,避免被周围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干扰,都是确保采集原始数据的准确性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技术应用
(一)定位测量技术
确保GPS1、GPS2、GPS3、GPS4这几个在操作前从有关部门得到的数据在测量过程中与在建建筑物的距离保持在300米左右,保证施工范围内全面数据测量的实现。
选择GPS1、GPS2这两个点进行外部测量,用十字钢钉设置记号在相应的位置上,在采用GPS静态处理的办法的基础上,配置GPS装备在对应的位置上,此外,基于此后的操作要求的思考,还需要对角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配置GPS装备在建筑工程顶部并且用十字钢钉标记好的AB两个位置,AB两个位置需要事先选择,对GPS装备进行角度调节,确保GPS设备不超出3毫米的误差,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
借助计算机技术对通过GPS静态操作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测绘处理,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基数与平差处理,对通过借助GPS1和GPS2两点得到的AB的数据利用全站仪作处理,施工处理位置就设立为这两个点。
(二)高程测量技术
确定放样点。A点设置全站仪,B点配置棱镜。通过调整角度保证全站仪在位置方面与工程地点没有误差,再根据柱子的中心点确定放样点进行放样。利用工程施工图以及COGO软件可以确定柱子的具体中心位置。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測量精度的相关措施
首先需要对GPS相关设备做准确度方面的测试,再分析研究相关已知点的具体坐标,保证已知点具体坐标在数据上的准确性,在根本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上得到加强。
可以通过设置一级光电测距导线在网内,特别是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项目对精度要求比较严苛,对这些项目进行GPS内部检测时,利用设置好的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的闭合坐标,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度。这种方法不但能使GPS对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结果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已知点的精度状况也有较为明确的了解。
除了精度与准确度方面的优势,GPS技术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测量工作方面还有诸如对测量位置要求相对较低等方面的优势,相关工作人员利用GPS技术在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面获得了极大的便利。这也要求了工作人员要学习和完善自身对于GPS技术的掌握,确保对建筑工程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避免延误工期或者返工现象的出现,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测量工作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气候因素、运输、资金以及政策等人为因素等,管理这种难度较大的项目需要有系统的方案,也需要对建筑工程测量管理严格要求。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寻找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管理正常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龙飞,赵威,韩文娟.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门窗,2016(6):247-248.
篇9
一、引言
道路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国家日益重视交通特种材料的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多项技术难题的科技攻关和研究团队建设,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所要求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创新体制,限制了广大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交通材料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工程科学技术的承载者,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工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素质的水平不仅制约着工科科学与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还决定着工程实践的开展乃至工业化进程的推M。同时,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熟模式很少。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与建设的需要,本论文结合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并根据长安大学材料学院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推进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首先从当代公路交通建设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性出发,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具体表现形式,依赖创新学、材料学理论,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同时调查分析目前我省各高校道路交通领域研究生的创造能力表现,采用对比分析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在创新力上存在的差距,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外的差异,从中研究分析研究生创新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教学机理,制定适合我校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教学机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和系统设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行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首先,在全国分别选取5所不同类型的兄弟院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依照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构成要素、内在结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机理以及其三要素驱动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依照设计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量表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素质发展现状量表,并选取研究样本进行测量。再次,依托测量数据,从整体视角和分类视角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总体把握。
四、实践教学模式框架构建和系统设计
结合我校传统专业特色与教学经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在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工程实验等不同能力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接近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工程实际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实验教学项目与教学大纲,实行因材施教。
为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沟通与有机结合,联合领域内具有优质资源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其中,“长安大学―青海交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已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如图1所示)。
并且,已建立严格的校外实践管理细则。将负责人听课制度,以任课教师考勤为基础、负责人听课为辅助、管理部门不定期抽查为重点、学生评课为补充的方式,构建考勤、听课、查课、评课四位一体的教学检查制度。要将教学检查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及中期考核等环节挂钩、与教师考核评价挂钩,督促学生与任课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按照学校及设站单位制定的文件要求加强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工作,严格工作纪律,对未通过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者,提出学业预警,给予延期开题、补修、延期毕业等相应处理,不允许其进入研究生培养的下一阶段。研究生院组织工作人员对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审核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力度,对重复率超过15%的,研究生院将通报导师、约谈学生并要求限期整改。还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盲审比例,尤其加大未参加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校外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加快科技转化,还将大幅提升我国交通领域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创新性综合素质,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软件建设
根据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现状,制定或修订《高等院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管理条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规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开放管理条例》等管理文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人员考核、培训办法;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基本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制度等。
六、Y语
通过研究与国际交通建设发展水平实质对等的、基于工程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探索了新途径。本文提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要求,为我校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一切以学生为本、注重专业内涵建设、重视质量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伟,王殿君,申爱明,林顺英,陈亚,代峰燕.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136-138.
[2]王振军,李辉,俞鹏飞,陈华鑫.材料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J].教育教学论坛,2016,(9):48-50.
[3]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23-226.
[4]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T大学为个案[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篇10
这两次学术考察使我为中国古典园林倾倒,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古为今用的广阔领域。1962年在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我竟然没有按照梁思成先生和系里原来希望的那样选宋《营造法式》,而表示想研究中国园林。事后又为此好几天心里忐忑不安。於是我去向梁先生汇报一下我的心思。可喜的是梁先生毫无责怪之意,并尊重我的志愿。他说:“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这方面请老莫(即莫宗江先生)指导最合适。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从此,我就正式追随莫先生学习中国皇家园林了,一学就是三年。
这时正值、自然灾害之后,全国正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这是风平浪静的三年,清华园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氛围。清华建筑系历史教研组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有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梁思成先生宋《营造法式》研究。一个是莫宗江先生的颐和园研究。莫先生在关于清代北方十大皇家园林,特别是颐和园的来龙去脉、规划布局、景点设计、艺术特色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曾在教研组小范围内讲过几次《颐和园研究》。他到颐和园进行现场研究有时叫我随同前往。他不时会提出问题要我回答,促我思考。一次,他让我分析一下“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一条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为此,我在这三处转了好几次,画了速写及平面图,后来发现在造景方面除建筑的形式、位置外,道路与建筑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我把这些图和体会向莫公汇报时,他笑着表示满意。然后,他让我接着做一个课题,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对当时的我这就是个大题目了。我学着莫公的工作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弄清沿革,从全园总体布局上进行分析,对岛上建筑群进行测绘并研究,摄影、画图、成文。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莫公指点。在他鼓励下,我将这篇文章送交《建筑学报》发表。
这时莫先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研究生论文题目定为《颐和园后山西区若干风景点的园林原状、造景经验与修复改造》。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他对我们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严格而又慈祥,高深而又浅出。他曾经说要在一场大雨之后带我们年轻人去看香山的瀑布,这是他独到的发现。可惜,时光流逝却始终未能成行。
莫先生在从事课题研究、带研究生、给同学讲授中国建筑史外,还在教研组内部给教师作专题讲座。如:他在教研组内曾系统地讲《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制度》,内容丰富,分四次才讲完。有一次我和年轻教师一起带学生测绘古建筑实习之前,莫公专门给我们讲了《清官式的基本作法》。从莫先生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可以说是我受用终生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回到母校专程拜访莫先生,就唐代建筑问题向他请教。他仍像当年我在校时一样,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传授唐代建筑之要领,对于我在西安设计新唐风建筑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篇11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理难度更大。
1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现状总结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由于产品固定,生产流动,产品多样,结构类型不一;露天作业多,自然条件(地质、水文、地形等)多变;材料品种、规格不同,材性各异,交叉施工,现场配合复杂;工艺要求不同,技术标准不统一等,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极易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从而产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2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基本原则
2.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2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
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2.3以预防、预控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2.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2.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3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对策探讨
3.1项目质量监理的计划
施工质量计划是指确定建成的建筑物实体应该达到的施工质量标准和如何达到这些标准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监理正是对项目施工质量计划的策划开始的,并且是通过对于项目施工质量计划的实施来实现的。项目质量监理通过这一过程,努力控制和杜绝返工和质量失败等消极后果的出现,最终使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
3.2项目质量监理的保证
随着项目部的组建工作的完成,实际上就己经固有了一个质量监理体系。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为完成项目任务所组建的项目部都必然客观存在着一个质量监理体系,因为它包含了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只有建立了有效的项目质量监理体系,才能全面地开展项目质量监理活动。而为了达到项目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必须加强项目内部质量监理,采用质量监理体系的模式科学组织施工,严格贯彻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过程
3.3.1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章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可把施工项目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对工程各项参与者进行审查。工程负责人应该是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全面的技术人才。因此在资格审查时必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施工队伍和分包单位人员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
建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系统。一个过程是指从施工阶段的事前准备,经过事中各工序的施工以及检查验收,直到事后的工程总体验收及资料归档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四个阶段是指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各个分部分项的施工阶段、各个分部分项的检查验收阶段、发现并处理问题的阶段。八个步骤为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各部布分项施工的监控;对各分部分项施工质量的检验;总结该阶段的有关数据、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整理整个施工阶段的有关数据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文件归档。
3.3.2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设计变更有手续,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质量监理人员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测法、实验检验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某些重要的分项工程应特别注意经常进行预检和复核;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必须对己完成部分采取妥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造成损坏,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3.3.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检验等。
4结语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引运用先进的质量监理理念和方法,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企业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要求的质量监理体系,规范企业的管理活动。各种质量监理标准的实施和认证不是为了一次性达标,而是要建立一个持久运行的质量监理体系,落实到企业所承建的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中去,有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理。
参考文献
篇12
德国有个杂志叫DETAIL,2003年开始也在中国出了中文版本,原来封面上也标着一模一样的黑体英文《DETAIL》,下面小字写着《建筑细部,ARCHITECTURE & DETAIL》,现在两家的关系微妙,封面的黑体大字改做中文的《建筑细部》了。虽然价格不便宜,可是读者依旧众多。
这些理论上的积累使建筑师们从创作的源头对细部重视起来。
其次的背景是近十年国外的洋建筑师借着中国经济力量上升的大潮大量进入中国,好的坏的、真的假的、原装的组装的一大批带着洋商标的建筑在中国大地上矗立起来。还有就是中外合作,很多设计院为外国事务所绘制施工图的任务比自己原创的设计任务还多很多,甚至有的设计院就靠这个生存。这些现象,客观地带动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加上我们自己的建筑师们和开发商们有机会走出去,看见了真材实料的西方建筑。就算没吃上真的猪肉也算见过真的猪跑了,开始慢慢对建筑从图片式了解过渡到真实体验,从体验中开始知道一个好的建筑在很大成分上还需要有精致的细部设计,至少不能像原来那么粗糙和简单了事。
最重要的是,我国后大学毕业的年轻建筑师们已经逐渐走向成熟。78年我国有个别高校开始招建筑学学生,79年以后就有规模的招生。80、81、82几年下来,从82年开始陆续有毕业学生进入设计院。当然那几年出国是,就像《北京人在纽约》一样,攒着劲儿往外跑,头7年毕业的学生在国内设计院能耐住性子留下来的不多,现在各大设计院的院长、院总、大师们都是那些硕果仅存下来的。2002年,前最后一批大学毕业生几乎都退休了,建筑设计开始成为这些“毛孩子”的天下,最大的是78级毕业的,如果没有插过队就是43周岁,最小的是刚毕业的,23周岁。这个时候,1992年以前毕业的学生经过十年的锻炼,在大型建筑设计院踏踏实实工作的年轻建筑师几乎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践,已经体验过几个“构思――设计――施工――竣工”的轮回,对建筑有了自己的理解,开始从对建筑功能、空间、形式的设计阶段走向对于材料构造和建筑细部的设计阶段。
由于上面的三个原因,加上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我国现代建筑已经发展到让建筑师们更加关注建筑的细部和建筑的细部设计的阶段。
什么是建筑细部?在我们的谈话之中,细部和构造常常混淆在一起谈论,在很多的时候是不分的,但是建筑的细部就等同于构造吗?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几乎都在使用的《建筑通用构造图集》,在施工图设计中构造设计也是很大量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建筑学教育中也有构造的课程,如果它们两者是一个事物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建筑在很多的时候都被称为缺少细部呢?
在很多的情况下,细部和构造是密不可分的,比如中国的斗,其细部形式和其构造方式就密不可分,再有,现在建筑中的点式玻璃幕墙的爪节点也是一个很完美构造和细部形式紧密结合的例子。但是,在现代建筑中同时也有另外的倾向,就是通过形式设计来掩盖和隐藏构造处理手段,或者用超尺度的手法来夸张必要的构造处理,将合理的处理演化成纯粹形式,这两种方式都是有意地将细部从构造手段中脱离开。
篇13
(1)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即空气的清新卫生,温度舒适宜人等,加之能源结构的调整,建筑节能以及按户计量供暖收费制度的实施,一种新的采暖方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孕育而生。此技术诞生于国外三、四十年代,兴起于七十年代。而我国是在八十年代才引进此技术[1],特别是随着“以塑代钢”技术的发展,使得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日益完善,成为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采暖方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是将热水管道埋设在房间内部地面内的供暖系统。该系统以整个地面作为散热面,地板在通过对流换热加热周围空气的同时,还与四周的围护结构和人体进行辐射换热,从而达到供暖效果,其辐射换热量约占总换热量的50%。
(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以其舒适、卫生、不占房间使用面积、节能、低噪音、便于分户计量等优点被广大消费者认可,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的主要材料,加热管价格一直下降,使低温热水地板供暖系统造价已接近甚至低于常规散热器采暖系统。由于它与传统的供暖方式不同,造成了在设计和施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地板辐射供暖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2.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热负荷计算的问题。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是以地板内盘管经地面向室内散热,由于受到地板装饰层厚度、材料以及地面上布置的一些家具的影响,提高了传热热阻,大大降低了盘管的散热量,有文献表明[2],当地板装饰层导热系数为1W/m·℃时,地板表面平均温度为25.98℃,而当导热系数为0.1W/m·℃时,地板表面平均温度为23.87℃,也就是说,导热系数相差10倍,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相差超过2℃。地板表面温度的均匀性也受到影响,导热系数为1W/m·℃时,地面最大温差为2.79℃,导热系数为0.2和0.3W/m·℃时,地面最大温差达到4.1℃。文献同时还指出地板装饰层的厚度越小,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就越高,但均匀性很差;厚度越大,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会降低,同时均匀性得到了加强。地面散热量则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但下降的数额较少。因此,在确定热负荷时要适当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有文献[3]表明,由于地板辐射供暖是在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对房间进行供暖,形成较合理的室内温度场分布和热辐射作用,可有2~3℃的等效热舒适度效应,因此供暖热负荷计算宜将室内计算温度降低2℃,或取常规对流式供暖方式计算供暖热负荷的90%~95%,也就是说,可以适当降低建筑物热负荷。另外,对于采用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或采用分户独立热源的住宅,应考虑间歇供暖、户间建筑热工条件和户间传热等因素,房间的热负荷计算应增加一定的附加量。因此,在设计计算热负荷时应对以上问题综合加以考虑,确定符合工程实际的建筑热负荷。
2.2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工程做法的选择。
(1)目前,在地面板体结构铺设方面,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为填埋式,也称传统型湿式做法,即在钢筋混凝土楼板基层上先以水泥砂浆找平,然后铺设厚度不小于20mm的高密度发泡或挤出型泡沫塑料板(板上部复合一层铝箔),在铝箔层上铺装通以热水的盘管,并以塑料卡钉将盘管与保温层固定在一起,最后浇筑40-60mm厚的豆石混凝土作为填充层,地面装饰层则根据用户的要求在填充层上铺设地砖、花岗岩板或木地板等。这种做法有其自身许多优点,但工程实践中也看到它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推广应用。例如:维修困难;初投资偏高;对高层建筑加大楼板结构负荷;在许多家庭装修中采用木地板,铺设龙骨时受限等。
(2)另外一种做法不同于以上传统意义上的湿式做法,被称为干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此干式做法是将加热盘管置于基层上的保温层与带龙骨的架空木(竹)地面装饰层之间无任何填埋物的空腔中,它可以用来克服湿式做法中存在的不足,因为它不必破坏地面结构,尤其适用于将现有住宅改造成地板采暖形式,为地板辐射采暖在我国的推广提供新动力,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地板采暖技术的应用,是适应我国建筑条件和住宅产品多元化需求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2.3加热管的选择。
(1)加热管是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核心,交联铝塑复合(XPAP)管、聚丁烯(PB)管、交联聚乙烯(PE-X)管、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均可作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管材。必须明确的是,有些塑料管有冷水、热水管之分,而塑料管对温度很敏感,其所承受的压力随着相应温度的升高而剧烈下降,如果选用不当,将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留下一大隐患。
(2)另外,选用PP-R管作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管材值得商榷。PP-R管由于管材壁厚较大且不宜弯曲,其出厂多为6~10m短管而不是盘管,因此需要进行热熔连接形成盘管。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热熔连接容易产生漏水现象,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热熔时间不够或超过允许加热时间,在第一连接时间发生转动或插入深度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连接强度。二是由于热熔连接是对塑料管的二次加工,使得优质塑料变成回用塑料,连接的可靠性降低。基于以上原因,“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规定: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因此,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将违反上述规定。
2.4绝热层的选择。
目前实际工程中发现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初投资较高,大致相当于常规散热器对流采暖系统的2倍多,从而制约了地板采暖的发展,这其中除了管材的因素外,地面结构层材料、安装及施工等费用也占了不少的比例。因此有人提出经济型地板采暖模式[5],采取取消铝箔层、楼层之间不设绝热层、减薄埋管层的厚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从而达到降低部分初投资的目的。但是,在我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提倡分户热计量的形势下,减少户间传热,铺设绝热层是必须的。另外,做为防止加热盘管向下散热的主要措施,如果取消绝热层,对于房间热负荷的计算增加了难度。“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对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为绝热层时提出了厚度要求,并注明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宜按等效热阻确定其厚度。
2.5壁挂炉的选择。
(1)目前住宅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热源主要包括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及采用分户独立壁挂炉设备两种方式。壁挂炉(特别是一些进口壁挂炉)多是按供回水温差20~25℃计算流量和配置循环水泵的。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多采用供回水温差10℃左右。因此仅从流量上就相差2~2.5倍。因此,按热量选择的壁挂炉因流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室内温度达不到设计标准。例如:某小区别墅有二~三层,建筑面积170~200m2,计算耗热量10000W左右,按此热量配置的壁挂炉,各供应商均不能满足室内设计温度,究其原因,是配置壁挂炉内循环水泵流量、扬程均不满足系统要求所造成的。
(2)燃气炉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天然气虽然是清洁燃料,但把热源分散到各家,特别是高层住宅同时使用时,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因排放不畅,对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
因此,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的热源设计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壁挂炉的型号选择,充分保证用户的用暖需要,同时对于高层住宅的热源选取要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3.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施工过程也不容忽视,在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3.1塑料盘管的试压及排水。
(1)塑料盘管敷设完进行填充层施工时,施工现场不宜其他专业进行交叉施工,不得对敷设管道进行碰撞及踩踏,在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及养护过程中管道必须保持不小于0.4MPa的水压并检查压力表指示情况,防止管道被施工损坏。需要注意的是,养护完成后应再次进行系统水压试验,根据填充层及管道充压及系统试压情况应办理二次隐蔽验收手续。隐检内容应写明保护层材质、厚度和管道充压情况。目前有些施工项目仅在塑料管固定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完成一次隐蔽工程的中间验收,而忽视了二次隐蔽验收程序,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2)另外,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试压后并不像其他供暖系统,打开泄水阀就可将水完全泄掉,而是有相当一部分水,即盘管中存的水不能泄掉,尤其在冬季施工,如果加热盘管中的水不能彻底及时排走,则很可能因水结冰而破坏整个加热盘管(事实上,此类现象在实际工程中时有发生),因此在试压或冲洗后,应采用压缩空气将加热盘管中的水全部吹出,以防冻坏管路。
3.2在加热盘管的上部和下部宜布置钢丝网。
为了减少无效热损失,在加热盘管下面及外墙周边均敷有绝热层,绝热层一般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了增强绝热材料的整体强度,并便于安装和固定加热管,在施工过程中,在绝热层表面要铺设一层钢丝网。另外,从工程实践来看,布管处散热相对较强,而管与管之间散热较弱,为了减小这种强弱明显的散热效果,宜在加热盘管的上部敷设一层钢丝网,以均衡地板表面的散热。同时,加设钢丝网还可增强地板的抗裂性。
3.3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避免地板不热或冷热不均。
(1)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地板不热或冷热不均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不仅包括设计原因,比如设计热负荷小于实际热负荷、加热盘管间距过大、环路管路过长以及未在供暖环路上设置排气装置,造成憋气等原因外,在施工工程中管理不严、工人素质差、野蛮施工以及成品保护措施不力也是造成不热或冷热不均的主要原因。
(2)为此,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在加热盘管安装前,应对材料的外观和接头仔细检查,同时清除管道和管件内外的污垢和杂物。在安装过程中,加热管严禁攀踏、用作支撑、重物压迫及放置高温物体,并且地板辐射供暖工程不应与其它施工作业交叉进行,以避免对加热盘管的破坏。要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找平地面,防止管路不平,排气不畅。敷设加热盘管的地面,应设置明显的标志,严禁私自在楼板或顶板(下层住户)上打洞,确保不破坏加热盘管。
4. 结束语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供暖方式,与传统的供暖方式不同,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其舒适、卫生、不占房间使用面积、节能、低噪音、便于分户计量等优点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和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希望与各专业同行共同努力,在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能够更加完善,促进此种新型供暖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纯安.地板辐射采暖的模拟及优化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88.
[2]游昱.干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4.
[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DBJ/T 01-49-2000.北京.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