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物理课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选题就是拟定课件的编制目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分节及结构方式,明确课件的运用对象、范围和支持环境等,一般从以下几点考虑:
(1)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解决微观、抽象问题。
由于条件限制,初中物理课教学中有些物理实验在课堂上无法演示,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例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在初三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相关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有电荷流动感觉。运用CAI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把微观世界转换成宏观现象,把枯燥、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变的形象直观,通俗易懂,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应用CAI课件还可以实现动静的相互转化。
例如,在介绍船闸是利用小道理解决大问题时,课本画了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过程中四幅插图,也可用动画、设计、演示阀门打开,船随水位下降而下降及船运动的效果。利用计算机可反复操作,使学生认识其过程,同时还可以利用它的某一时刻的静止画面来解释,教学中的难点就容易突破。
(3)应用CAI课件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比如,机械运动中的相对运动对中学生就较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我们即可应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等速救护的过程。
(4)选择适合计算机表现的内容,如:交互性强、容量大的特点。
利用CAI课件可极大地增加课容量,提高教学密度。如:单元复习和物理总复习,教学内容较多,为了归纳总结和复习知识,往往需要集中再现一些实验、文字和影像资料,便于教师从不同角度阐述并加深和强化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运用计算机可将实验装置图、物质性质的归纳比较表、知识网络图、相关习题等融于一体,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学习中既感兴趣,又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2.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确定各章节的CAI模式和课件类型,教学方法和策略,向学习者传输哪些内容,提出什么问题,选择适宜的信息输出方式,一般从以下三点着手:
(1)分析教学对象,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出发。
(2)编拟教学目标。
(3)设计并解决如何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等。
设计怎样进行课题前的复习和新授课的导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怎样用色彩、背景、闪烁、声音、动画等技术突出重点,强调关键问题,怎样提供反馈和评定,怎样巩固和强化对新授知识的理解、记忆等。
3. 脚本撰写
依据教学设计,广泛收集素材,确定各个画面的具体要求,画面如何变化,如何安排,怎样设置音响,怎样添加文字及放映流程等问题。进行脚本撰写要树立四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编制脚本过程中首先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不能为了提高课件的趣味性而忽视其科学性。如:设计课件时,物质的颜色就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搭配,而要根据物质的真实颜色去选择相同或相近的来表现,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真实感,不会给学生以视觉上的错误。同样对物质结构中粒子的大小,也应尊重客观事实,讲求比例协调等。
(2)创新性原则。
编制脚本过程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或每一个动画,使学生在使用课件的时候能够有新的收获,能够给他们带来新的想象空间。课件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板书或投影,而应应用动画、录像剪辑、声音等多种手段去解决相应问题。
(3)审美性原则。
CAI课件是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为一体来处理问题的。这些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应是协调的、优美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若这些信息搭配不当,比例失调,颜色混乱的话,不仅起不到CAI课件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弱化课件的使用效果。
(4)交互性原则。
计算机的交互性是其它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利用多媒体的人机对话、超文本、人工智能、方便的外设、虚拟现象等功能,可以使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4. 编制软件
篇2
二、直观动画演示,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在《热机》这一课中,教学重点是汽油机的工作过程,难点是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认识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及客观实际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对内燃机四个冲程工作过程的有效理解。在讲到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工作过程时,我播放了汽油机截面图工作演示动画,学生们看着动画慢动作: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吸入油气混合物、上行压缩、点火、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再次下行做功、上行排气这样循环往复的直观、形象而又结构精简化的工作过程,好奇心和神秘感终于得到了释然――原来汽油是这样让汽车开动的!通过动画演示,轻松地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了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这种多媒体动画演示带给学生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是用实物代替不了的,若真放一台汽油发动机在教室内,学生是很难直观而又整体地了解得到汽油机的内部构造的,更不可能如此清楚地看得到汽油机各个冲程的缓慢工作过程。
在讲到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时,我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图同时展现在屏幕上,并在两者有着不同结构的地方设置了不同颜色且动画闪烁,然后让学生面对直观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画面自己说出它们的异同点。在学生回答后,屏幕上结构图的下方再展示出汽油机和柴油机异同点的归纳对比表格。这样,通过运用课件演示,学生们不用去猜,不用去死记硬背,一眼就直观看到并印象深刻地理解了这个知识难点。
三、激动人心的历史画面重现,扩大学生视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篇3
一、物理课件的认识
教学课件集图形、音乐、文本、动画于一体,能够与计算机交互控制技术有机地融合,从而完成教学的演示。它不仅能重复使用,而且能根据需要进行修正与更新。多媒体技术体现了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它综合处理与控制,便捷的人机交互操作,以及强大的模拟现实的能力和信息储备、检索能力,使教学的时空不再局限于教室了,同时也为师生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二、物理课件制作的侧重点
课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到处乱用,确实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制作好,应用好。毕竟,它的模拟的画面,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一般说来,下列几种情况需要制作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
1.选择理论性强,而用教学语言很难描述的,黑板又很难表述的关键知识点,采用课件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分子的运动、电路中的电流,等等。它很微观,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应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危险的实验,比如,人的触电,可以制作课件给予讲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能增强教学效果。
2.根据教学情况的实际需要,有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将基础知识、典型题类制作成课件。比如,对某一物理单元的复习,我们可以制作课件,将本单元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概况总结出来,或者将本单元的知识与其他单元的知识纵向的联系起来复习。这样远比教师利用黑板板书来的快捷,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整理、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各种场景。利用课件,可以为物理教学创建各种场景,而且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给学生以真实的、逼真的场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的时候,可以演示下雪、下雨的天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三、课件的教学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的教学作用是巨大的。新课程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能不能积极地投身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有没有毅力开展各种探究学习活动,关键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不能取得效果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想看,不想听,也不想做。利用课件进行物理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听到黄河奔腾的咆哮声以及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很少有学生能看到大型的水电站,但学生能通过课件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原理,而且能使学生产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课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声、光、电的多种信息,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多彩,优化了教学气氛,学生置身于多彩缤纷的教学环境里,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提供感性的教学材料。课件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也能为学生展现很多感性材料,便于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欠发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课件在这方面可谓大有作为。比如,在学习浮力应用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播放气象气球的升空,潜艇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农民利用盐水进行种子的筛选等的视频。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有效地调动他们思考物理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强。
3.模拟物理实验。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物理知识与原理也来源于生活实践。然而,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比如,电磁场、电流的形成、原子弹爆炸,等等。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让学生看到逼真的视频,同样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教学效果。课件远比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画的效果好多了。
篇4
一、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物理于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物理现象,这样,会大大降低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一)巧用实验,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大气压强》时,将水杯装满水用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塑料片将水杯倒过来,然后问学生松开手后会有什么现象。学生众说纷纭,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当我松开手揭晓答案后,他们惊讶不已,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其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讲解,所有的学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再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无法让学生操作,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既能避免实际演示带来的危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新课程强调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具体而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可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巧设问题,如扫帚底部为何会弯曲,扫帚运动方向与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关系等。这类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既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有针对性,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容易。又如,我在完成《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后,设置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感到物理既有趣又有用,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并能够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例如,我在教学“压力”时,先举出一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有压力的例子,然后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接着提出问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有多大?”要求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掌握新知识。
(二)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物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物理教材上的探究内容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并得出结论的。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
(一)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自学
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最好不要越俎代庖,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让学生自己解惑排难。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采用自学指导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实验释疑,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总之,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要想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就必须意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以上的每个环节,把握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物理现象,领略物理的神奇,体验科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篇5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难点的解决需要调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观察或感受。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不允许我们将学生带到生活中去亲自体验,若只通过语言调动学生头脑中对这些曾经观察或感受到的东西的记忆来回想,那么由于学生的感知程度各不相同,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如果我们将需要的生活情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制成动画或视频,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例如在“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在课件中制作了一个动画和一个视频。动画的内容是观察汽车的运动,动画效果是汽车不动,背景缓慢移动。在播放时,学生开始普遍感受到的是汽车在行驶,然后通过与固定点比对,学生才感受到实际是背景在动。视频内容则是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两列并排的火车哪辆开动了。播放了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以其中一列火车为背景,另一个镜头是以站台为背景,使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通过播放动画和视频,无需过多的语言描述,学生就深刻体会和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轻松自然地化解了这一教学难点。
在讲解比较抽象的习题时,我们同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制成的动画加以辅助。例如,通过动画方式模拟题目所述情景,让学生对抽象的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会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另外,在物理教学中涉及一些微观的内容,如分子运动,电荷运动、原子结构等,这些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肉眼不可能观察到的,因此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形成教学难点。这些内容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当我们把这些东西制成动画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获得很直观的感性认识,既形象又生动,且省去了大量的语言描述过程,在化解难点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板书功能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深刻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多方面的刺激可以使大脑记忆更加深刻。黑板板书是静态的,为了强调某些内容,我们只能通过加划着重符号、改变字体大小或是改变字的颜色等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但这些方法只是从视觉单方面刺激学生大脑,对大脑的冲击较小,且变化方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设计的动态板书,则可以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强烈、新奇的视觉刺激,再加上适当的声音刺激,从两方面共同对大脑形成冲击,从而加深大脑的记忆。例如,我在制作“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时,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涵义有如下板书:
静止物体
保持
静止 不受外力
运动物体
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最后面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词,我特别做了这样的设计:“静止”设置的动画方式是原地闪烁一下,同时伴有一声敲击声;“匀速直线运动”设置的动画方式是从右侧飞入,同时伴有汽车急驶的声音。两词一静一动,且配合“一锤定音”和“汽车急驶”两种声音来烘托,再配合前面内容的动画设计,学生头脑中自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们在对动态板书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动画、声音必须与所展现的内容情境相符,切忌不分重点,盲目地添加动画效果和声音。过多的无用刺激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不追求形式花哨,一切围绕教学需要,恰当合理,这是设计动态板书的根本原则。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内容收纳功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随着时展和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想在一堂课中多呈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仅凭一块黑板和教师的一张嘴显然是不够的。
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内容收纳功能可以使教师搜集更多的教学素材来辅助教学。使用课件时,我们可以将多个素材在短时间内集中展示出来,时间短且内容丰富,有助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例如在“光的传播”这一节教学时,在猜想光的传播路径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平时对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很难也很少观察到,如果由学生直接讨论提出会很困难。于是我在网络中搜索了多张反映光的直线传播的美丽图片加入课件中,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完这些图片后,很容易就提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
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内容收纳功能还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知识,很好地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课外知识在课件中可以短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具有时间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信息量大且学生爱看。例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我在新知识后面加入了多张关于海市蜃楼的图片,学生观看后感到非常新奇,同时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一现象的原理。
此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增加习题训练的容量。习题训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黑板上板书习题浪费时间、题量太小;事先印在纸上的习题又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收纳较多的题目,且呈现时间短、呈现方式灵活,另外还可以配上漂亮的背景和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充分享受解题的快乐。
篇6
微课是根据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讲解某个知识点或展现某个教学环节为目标,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微型教学视频。这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伴随着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发展的成熟、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流行,以及互联网进入“微时代”的文化语境下,在教学领域产生的。微课具有主题明确、内容精悍、资源丰富、结构独立等特点,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碎片化的、移动化的学习体验。近年来,深圳、天津、广东佛山、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具有探索意义和示范意义的微课教学实践、资源建设及理论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同时,随着全国性的微课教学大赛的开展,微课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初中物理微课开发设计流程
一般来说,微课的设计开发主要分为“选题――设计――制作”三个步骤。下面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对其进行简要说明。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微课设计开发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微课的价值。微课的主要特点在于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短小精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聚焦一个知识点,尤其适合围绕着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热点等开展教学活动,而一些比较庞大、空泛的主题不适合微课呈现。在初中物理课程体系中,可以围绕着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现象,以可以围绕着实验操作或经典习题解析展开选题。
其次是设计。教学设计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纵观近年来全国微课教学大赛的视频资源可以发现,有许多微课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对象不清、内容呈现混乱、课件美感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对微课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有效的设计。微课不是对传统课堂实录视频的机械化分割,而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具有本体意义的教学微视频资源。因此,在微课真正制作之前,应对微课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情境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在讲授上应注重对课程导入、互动、总结等进行必要的设计,真正地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是制作。制作是将设计蓝图实现的关键环节。有了准确的定位和精心的设计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表达呈现教师的设计。当前,微课制作比较主流的方式包括屏幕录制和实地拍摄两种。屏幕录制的方式一般采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PPT课件,同步配合讲解,屏幕录制方式比较快捷,在个人电脑上即可实现,但对PPT课件的制作要求较高,否则,最终呈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实地拍摄的方式需要摄像机等专业录制设备,可以在教室或演播室内进行,录制完成后可以进行必要的剪辑与包装,这种方式有助于呈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但对录制设备和录制环境要求较高,也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录制。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微课以实验操作为主题,那么,选择实地拍摄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这种方式具有直观性,有助于以镜头语言呈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细节规范。
二、初中物理微课的设计原则
基于物理微课的开发实践,并结合学生应用的反馈情况,笔者认为,初中物理微课的设计开发应注重其教育性、趣味性、情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原则。
1.教育性
微课的作用在于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微课与其它诸如微电影等微视频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教育性。这也是微课的开发制作需要首先考量的问题。微课的制作要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认知。
2.情境性
物理课程中的许多概念、规律和现象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比较难于理解的。因此,物理微课的设计需要在合适的情境中展开,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营造具有切身体验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
3.趣味性
微课的学习与传统课堂面授式的学习是不同的,它不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常通过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式学习,所以,枯燥无味的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微课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它的趣味性。教师应充分挖掘物理知识的亮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比较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物理学习。
4.启发性
微课教学的特点不在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非面授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规律的关注,并有效地进行实际应用。因此,在物理微课的设计中,应注重问题的引入、课程的导入,以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微课学习中,和教师形成真正有效的互动。
5.艺术性
微课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在这种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教学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二是内容呈现的艺术性,无论微课制作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考虑到其呈现的艺术性,包括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及影像表达的艺术性,都需要在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充分考虑以达到较好的内容呈现效果。
三、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意义
1.微课有助于物理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于物理课程难度较大,在一堂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能深入地把握,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导致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在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也无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那么,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微课,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向教师反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与指导。同时,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与考前自修等。这样能够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微课有助于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现象和规律是通过实验归纳、总结、推理出来的。在物理教学中真正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也有助于带给学生真切牢固的印象。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往往因为场地、设备等种种原因,真正的实验教学课程开设不足,那么,利用实地拍摄的方式来制作实验微课,可以清晰地记录实验操作的过程与细节,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大有益处。
3.微课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都是十分封闭的。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学,其环境与资源都是开放的,这无形中带给教师极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必须通过自身水平的提高以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以接受学生、同行及家长的检验;同时,近年来全国的微课教学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也给教师带来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因此,微课教学对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
篇7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学生动手实践”,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下面结合本门物理学科谈谈几点感悟。
1 研读课标,深挖教材,建构知识
“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应研读课标,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材。课标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途径,不能完全死搬硬套。在备课时总是先熟读课标,由课标出发将课本详细、仔细的阅读、理解、消化,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重点、难点来带动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安排教学的内容,熟练把握自己的课堂设计,以求做到游刃有余。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把教材钻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就越透彻,备出来的课也就越好,这样上起课来就收放自如,也能够讲在点子上。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2 控制教师的“讲”,让学生充分地练习和巩固,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化整体化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孩子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一节课要实现高效,老师必须讲的少讲的精,一节课老师最多只能讲20分钟,课前新授15分钟,练习之后的5分钟方法指导,让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巩固和交流。教师主要讲的是物理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质疑、解疑中提高的。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由学习金字塔理论,让学生学习后马上应用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所以一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要看他题目做的怎样。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精选课堂练习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作业的质量,并且减少学生因为作业多而产生的对物理学科的厌烦。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处理得好,就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物理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物理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是实现物理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设计和选择习题时要有梯度,开始时可以是知识的获取过程的再现和概念和规律的基本应用,再是知识在情景中的应用,最后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这样会使所有学生能学会物理的学习。
在开课时教师的“讲”表现为利用合理的情景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利用物理实验来展示和生成物理知识,教师在实施中要体现物理学方法。在学生练习和巩固时,教师的“讲”表现为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在小结时教师的“讲”表现为引导学生逐渐建构和完善物理知识联系的网络和框架。使学生的知识更具有整体性,便于学生的掌握和运用。
3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
3.1 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利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课件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教学质量。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
当然课件的使用要恰到好处,要有助于课堂的高效性,但切忌过于依赖课件,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讲求“精”和“恰到好处”,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 否则,学生一节课下来,好象看了场电影一样,没有什么实质性及持久性的收获。哪多媒体就变成了“倒霉体”了。
篇8
构建初中物理超级课堂,应以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杜郎口课堂风暴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动手实践、合作互动等学习物理的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精练”教学模式为基础,让学生体验物理的发展历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随着杜郎口课堂风暴不断深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从表面上看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佳状态,但认真的品味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物理潜能。推行新课标以来,有很多教师在转变观念和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过度的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新、奇,从而淡化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构建超级的物理课堂尤为重要。
一、课前自主学习和课上师生互动策略
做作业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效果,而课堂学习的效果怎样取决于课前自主学习。经常自主学习的学生物理成绩偏高,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互动交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会学习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那种人。教师对物理课的自主学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自主学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自主学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反馈性。教师要把学习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要将自主学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自主学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自主学习应达到什么目的,自主学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经验证明:自主学习过的学生,其疑问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动地获取疑问的答案,学习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别人,“杜郎口课堂风暴”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师生互动。结果整堂物理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物理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策略
皮亚杰说过:“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学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耐人寻味的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探究“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时,我当堂表演了如下魔术: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哇!”学生当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真奇怪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冷水来降低物体的温度,而学生经常认为只有提高温度才能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而在此实验中,给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会重新沸腾起来。由于这个实验现象与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相悖,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三、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大型船闸、天体运动、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四、精心设计超级的巩固练习,设置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母题策略
物理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设计有效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在设计练习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设计练习应贴近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贴近生活的练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3)设计对比性的练习以防产生思维定势。对比性的练习能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设计有坡度的练习。因学生能力有强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例如,可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能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优生能拓展探究,让学困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全体同学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母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物理思维品质。开放性物理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从顺、逆、侧等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通过变化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变式题与母题内在的联系及本质,达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拓展他们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和寻找物理的规律 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从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从超级教学出发,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提高超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五、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超级策略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教学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否能够体现事先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是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素养,即充分发挥物理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
六、构筑新型师生关系策略
物理课堂教学的超级性研究,重点在于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引路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逐渐成为学生欣赏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我们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其升主编的《杜郎口课堂风暴》,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2]同红勤,程建华。试论“有效备课”。江苏教育研究,2008(4)
篇9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工作多年、教学模式已经固定的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按照科学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授课;家长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不熟悉,加上过于关注子女成绩,对教师的做法不理解,增加了初中物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三、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1.课前精研教材,发挥备课组的力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每位教师心中都要明确“我教什么”“学生学习什么”,针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反复磨研,整合出最佳方案。明确各班的情况,学生的学情和个性,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出预测,做到心中有学生。例如:“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课,备课组教师都想当然的认为让学生测小药瓶的重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可行的,但在教学中,很多同学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就上浮。虽然老师及时分析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研究对象太小,读数时误差较大。在分析误差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因此在浮沉条件的应用上就比较草率,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来同组的教师立即对实验做了改进,使其他班级的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保证了课堂的高效性。学校要求每个备课组成员都必须提前写出备课提纲,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组内资源共享。提出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2.课前学生的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根据导学案完成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先读、先疑、先思。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困难做适当的记录,反馈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上课时,学生懂的略讲,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课余时间完成一些小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热现象”单元,让学生从清洗冰箱开始,冰箱工作一周的时间,观察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内壁的变化及冰箱内食物的变化,记录现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看谁观察得仔细。很多同学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一个单元知识的自学,并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冰箱之旅”的报告。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高效课堂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为高效课堂赢得时间。“浮力”单元,要用到溢水杯和小桶,它们是玻璃制品易打碎,于是我就教学生用食用油桶做溢水杯,矿泉水瓶做小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节约了老师课前准备实验器材的时间,为高效课堂赢得时间。
3.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通过平等的交流,引导课堂讨论,既有情感的传递,又有信息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愉快主动的学习中,形成了积极探索、进取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探究“速度的变化”,因条件有限,我把它做成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故意加大了斜面的坡度,导致小车下滑时间很短来不及计时。着急的同学耐不住性子指手画脚,有些“愤悱”的状态,我看时机成熟,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马上回答:时间太短。有的同学说加长斜面,有的说降低倾斜度,有的说换一块更粗糙的板,还有的说在板上放一块棉布,孩子们的思维实在是太活跃了。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觉得有意思,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对构建高效课堂是有意义的。
4.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可以解决常规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与实验本质的限制而无法完成一些实验的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支持,对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还原实验过程。“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做完实验,仅知道凸透镜能成像,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教师可把部分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录制下来,将其播放一遍,让学生把很零乱的实验步骤变得有条理,成像规律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生活化教学情境再现。“浮力”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当地的一座浮桥在不同水位时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现在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很少,接触到的事物更少,如,卡口、螺口灯泡、灯头结构、电能表、高压锅等都没有认真观察过,我把它们全拍成图片,放大给学生看,让物理课堂更贴近生活,缩短学生与物理课程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物理课堂,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
5.运用QQ视频投影放大实验现象
许多实验,在桌面上操作有些学生看不到,借助QQ视频投影,教师操作方便,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晰,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感受实验的全过程,有助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0
一、巧妙运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中是物理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在很多初学者的眼里,物理是一个充满新奇的世界。但是,当开始学习物理才发现这门课不容易学,抽象的物理公式和难以理解的定理在不同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本来应该是热闹活泼的物理课堂却变得枯燥乏味。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由于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和生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在课堂进行之前提出与本课教学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景,例如讲授《光的折射》一节时,可先创设以下情景,通过老花镜看书上的字会怎样?看远处的物体会怎样?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金鱼,发现金鱼会怎样?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为什么?在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将铅笔的笔尖和笔尾分别压在拇指和中指之间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吗?两手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听课的兴致会提高,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二、运用多媒体等技术,调动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是“语言+黑板+教材”,由于物理教学原理性较强,而且往往涉及到许多抽象的概念,仅仅通过黑板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实验也只能是验证某项结论,对于原理性内容的理解帮助并不是很大。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原理性的内容多数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来讲解,通过声、光、电、色等多重元素传递信息,将难以理解的原理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给学生,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等时,常规教学中的挂图、模型等表态道具,由于缺乏准确的感官效果,反复讲解多次费时费力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一知半解,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动画,学生很快就系统、有效地理解掌握了这些原理。
三、指导学生学会观测,以操作实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现行新教材更是突出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第一册而言,许多插图也反映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可显现的简单物理现象,在教学中如能充分挖掘与重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紧张有序、生动活泼的探索自然奥秘的物理情景,可帮助学生形成直观、鲜明的物理图景,从而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及追根究底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在课外就接触到许多的物理现象,只不过这时学生还不能通过观察找出这些现象的共性并上升为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指导他们应该观察什么,怎样进行观察,如树上成熟的苹果为什么总落向地面,山区抗旱的水车为什么能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要使学生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进而辨明观察对象的特征及变化的条件。同时又要指导实验,实验是物理现象的再现,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决定了他们对实验中展示的神奇现象的浓厚兴趣,但不少学生特别是一些女学生的胆怯心理又使得他们敢想而不敢干,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他们敢于动手、怎样动手、善于观察的能力,对于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要将好、中、差生合理分配,鼓励差生积极参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力争创设一个热烈、活跃、紧张、有序的实验探究氛围,便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调动。
篇11
1 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物理现象形象化,激发学
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教师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如引入“温度”概念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几幅在同一季节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南疆鲜花盛开、瓜果累累的图片及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漫画,使学生在享受美的熏陶时,联想到热和冷两种不同感觉,加深对温度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又如在“重力”这节,讲到重力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时,教师不妨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费俊龙、聂海胜在“神舟”六号太空舱中的生活情景片断,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他们仿佛亲自遨游太空,体验到失重状态,无形中加深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的特点。由于种种原因,物理实验有些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控制实验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模拟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如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实验。在学生实验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操作步骤和要求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然后要求学生按要求实验。对本实验记录的分析及结果的理解是光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在总结这节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实验,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再现出来,找到凸透镜成像的两个转折点――“焦点”“二倍焦距处”,以及“物体向焦点移动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这样可降低学生理解这一规律的难度。
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课中,内容多、时间紧,课程标准只提出演示实验的要求,存在教师操作时,学生听、看(且看不清)而不能参与的缺点。要实现学生既积极参与,又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制作课件,用动态画面提供示范,导控实验步骤,让学生积极参与。
再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在初三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幅相关插图,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有电荷流动感觉。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动态软件(Flash、3D)设计,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而在介绍船闸是利用小道理解决大问题时,课本画了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的过程的4幅插图,教师也可用动画设计演示阀门打开,船随水位下降而下降及船运动的效果。还有许多现象及应用是在课堂上无法做的实验,都参照类似做法。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便于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
加强学生的品质素养
物理规律,常常是从实际研究对象出发,通过反复多次的科学实验而得出的。但物理规律受一定条件的限制,一些实验难于操作。因此,在进行这些物理规律的教学时,如果能够运用电教手段,重现物理现象,进而总结出物理规律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便于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
如在复习“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时,通过电脑动画,模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三者的分配关系,学生清楚地看到:一束激光斜射入圆形厚玻璃砖上,反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增大。由此进一步归纳出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内容。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把实验和数据处理分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晶体的熔点”的教学要求调整到“知道”的层次,课标要求中又有“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演示,在教学中同样面临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本节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唯一有“图象”的教学,笔者认为不能让学生停留在“老师口讲,学生知道”的低层次。初中物理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大都是为了得到结论性的规律。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往往不重视实验过程,只重视实验结论,而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数据分析,引发了学生对整个物理现象过程的具体分析,也有利于高中物理知识图象学习方法的迁移。
笔者在“熔化和凝固”这节课中用了2个课时,第一节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第二节利用已制作的“数据和图象”课件,让学生输入自己实验中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组数据,观察微机绘制出来的熔化图象。两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观察记录输入绘制分析的全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对学生重视了态度情感因素的熏陶与教育,落实了全面素质教育。在挖掘媒体资源时,教师应重视内容中体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成分,有高度情感因素的内容,学习者最容易记住。
如在“液化”一节课中,笔者剪辑资料、画面,介绍我国航空技术发展情况,简介3号火箭发射,并介绍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无闻奉献的航天设计师。这样营造了喜悦、满足、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而通过设计具有特色的多媒体画面,在课堂上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燃料利用率低,空气污染,浪费用电”等不良现象,让学生去批判,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
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在成功的背后有着感人的故事,教师可搜取资料,网上下载他们的故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4 应用现代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学习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热情都很高,然而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应用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以免弄巧成拙。
1)多媒体的辅。尽管计算机在信息的识别、分析、判断及综合等方面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在物理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既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代替实验。课堂上师生间的知识交流与情感交融是无论多先进的机器也取代不了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传授及先进媒体的策划控制者。如果把教师比做教学过程的“导演”,而现代媒体只能算是“道具”,导演利用先进的道具,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这个“主角”的潜能,使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多媒体也不能代替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发现物理规律的重要基础,它能真实地再现科学家的发明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动手能力。所以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否则便是违背物理教学原则,本末倒置。
2)多媒体的实用性。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果通过明显真实的实验演示、激烈的讨论争辩以及科学的分析推断等方式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不必非得使用课件,以免造成画蛇添足。
篇12
1.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随机性一直是教师苦恼的教学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构建高效率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备课工作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灵活教学、高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所以要充分的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标出教学重点,找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整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课堂提问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从课堂的教学环境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随机地提出一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做出相应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学设备出发,合理利用教学设备,整理好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或者教学工具等,这样才能够整体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高效的教学方法
要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科学理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和累积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实践,了解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上教学、它班听课等,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创造出适应本班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3.搞好师生关系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也可以说课堂教学质量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直接联系,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发挥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培养,首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给学生以尊重与关心,不断给予激励和夸奖,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给予更多的帮助,建立起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其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老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及时地与其沟通,帮其重拾学习信心。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则要给予足够的帮助,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亲切,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中积极发言,积极学习,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所以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仅要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步需要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良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能够使学生改变以往的等待问题、回答问题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等。
5.精心设计作业,抓好作业落实
作业的设计应该包括三个部分: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对于预习作业,教师除了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知识单元的常规任务外,还应该把这些知识单元设计成“台阶形式”,让预习内容有难度与梯度。与此同时应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和兴趣开展预习,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点和难点的时间就会更加充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随堂作业,既可以设计成独立思考型的、小组讨论型的,又可以设计成训练和检测型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学法的指导。
对于课后作业,在布置训练型作业时应注意分层布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基础题目,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需布置拓展型作业。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要注意训练型作业和自主梳理型作业的关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知识梳理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健全,为了响应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必经之路。要想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后进行总结,累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教学理念,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的高效性、有效性真正落实到实处。
篇13
正文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最大限度和最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一般都是老师的“一言堂”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的降低,从而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课堂的现状
物理本身是一门典型的理科学科,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一步步的深入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课程的安排和教学计划的实施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够,从而为后期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增加了难度,从而很多学生也就渐渐失去了物理学习的兴趣。
我国在不断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新课程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气氛,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配合。但是在实际的推行和实践过程中依旧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纯粹的讲解,学生一味的进行接收知识,学生的参与度仍然很低,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也无法保证学习的效率。
三、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措施
1、改进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我们的头脑中,总会有下面怪异的思想:“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 造力。”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当中细小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好奇心,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 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中学生虽然在思维能力方面略为欠缺,在思维层次和水平上有所不同,但是只有使他们充分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才能使他 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培养学生创造力,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庸才,而是 一个可造之才,在某个方面一定有比其他同学突出的才能。所以,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维特征,是我们实施创新教 育的重要前提。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促进创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的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要以“物”喻出 “理”的本质,以“物”明了 “理”的内涵,以 “物”揭示“理”的真谛。做好物理实验,这是学好物理的根本保证。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怕麻烦地反复多做演示实验,和学生们一起做书本的分组实验和书本外的一 些新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这才能学得快而牢固。如,上电路课时,我让学生用2 个电键与6 个灯泡进行随意连接,并让学生相应画出连接线路图,结果学生无拘无束共画出十余种线路图。我对各种连接方式一一进行讲解并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的学习情 绪很高,对电路连接实验有生动而直观的感受,同时也较好地掌握了并联和串连的物理学知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中除了基本的概念、公式之外,更多的知识理解需要用抽象化的思维来进行理解,这就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带来了困难,而现代多媒体技术 的出现及在教学领域中的普及化应用就给教学中抽象知识具体化提供了条件。以鲁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中“电与磁”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在进行磁场相关内容的 讲解时,由于磁场是人体肉眼所不能够观察到的,所以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磁场这一概念及其应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讲解电磁场 的具体性质和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具体可以通过播放与磁场有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对磁场的认识与思考,如指南针的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等,播 放教学视频能够带给学生更多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与冲击,紧接着通过课件来演示磁场,生动的讲解磁场的实际应用。以鲁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中“压强和浮力” 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在讲解浮力时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就可以在授课开始之前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沉船片段,引导学生对船沉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 逐渐引出浮力这一概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在创新教育中。都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摒弃传统的教学弊端,转变教学观,学 习新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高效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外也要进行实践探究活动,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得新 知识,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目的。以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 学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展修才.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技术物理教学,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