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研究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早在1923年A.施韦兹曾提出尊重生物的伦理学(《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在他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碍生命”;人对其周围的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后来,A.莱奥波尔德从生物伦理学发展并提出《大地伦理学》(1993),提出了两个决定性概念: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概念,应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扩大到生命和整个自然界,赋予它永续存在的权利。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这种新经济伦理熔铸了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当代人类从道德视角审视和关注人—社会—环境关系所达到的一种新的道德视角境界:它立足于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把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终极道德关怀,体现了人类在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不断追求道德文明的执著和智慧。生态经济伦理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的特殊性,生态经济伦理关系的独特性,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特别性。生态经济伦理具有导向、调节、效率、教育、激励的功能。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第一,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第二,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平衡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次,生态经济伦理呼吁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自觉维护人类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平衡;最后,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平衡各种经济协调手段。第三,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经济伦理对传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和工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这就是它崇尚一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其实,生态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既具有一切社会道德现象共有的一般本质、特征和功能,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特征和功能。
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
藏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藏传佛教文化上。文化的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知识传承的功能,对人教化的功能,及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都集中体现于藏传佛教文化中。
佛教十善法规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话、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基本囊括了人类的美德。松赞干布根据佛教十善法,制定了第一个法典,即二十法规,二十法规对规范、提高藏民族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藏传佛教文化看世界的视角是在普度众生的前提下,世间万物在无贵贱、高低、优劣中平等生存、发展,根据你在前世的修行进入轮回。藏传佛教的核心在于“善”,这种信念遏止了部分人的贪欲与非理,缓解了社会冲突和阶级矛盾,追求一种社会和协、稳定的发展。正是佛教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文化的相溶性,构成独特的以精神世界为依托的藏族传统文化。这种藏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90页)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
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三因说”作为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的基础,奠定了藏族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三因说”体现在藏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指自然、神(佛)与人的三因相统一。藏传佛教认识论强调的是:“自然生存环境与生命主体依正不二,相依相融;宇宙万物诸法无我,自他不二;自然万物依据各自业力,互为轮回转生,同为一体生命链上的环节;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互为融合,心色不二。”突出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人与其他生物是同生共存的,人与环境是共同发展的。古代藏族人反对对自然的损害,反对挖掘草山,污染泉水,侵犯野生动物。在藏族人眼里,没有任何动物是绝对坏的,由此出现“羊要放生、狼也可怜”家畜与野生动物共生存的景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生共存的现象不胜枚举,但本质是人类要尊重自然。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层面上看,藏族传统文化已经原生性的含有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并且这种伦理并非由于外力所致,藏族先民也从未曾经历过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是藏族传统文化代代传递和积淀的结果,这种传统文化中含有原生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使以藏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能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法国社会学家佛·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大海之中。在此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共同体文化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所决定”。藏族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文化,这种生存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其生活方式都是这种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禁忌以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对自然的禁忌,构成藏族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理念,如对神山的禁忌: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采集砍伐神山上的草木花树;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将神山的任何物种带回家去……对神湖的禁忌:禁忌将污秽之物扔到湖(泉、河)里;禁忌在湖(泉)边堆放脏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动物(鱼、青蛙等)。还有对土地、对家畜、对鸟类、兽类的禁忌,及打猎的禁忌。这一切禁忌是建立在人类在追求自身的生存时,也必须考虑到对自然权利的维护;其核心是不能触动自然界,保护自然的完整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平稳发展。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其生活方式不是纯粹为牟利的经济活动方式,而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之上的节俭、适度的生活方式。
正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节制、适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能使生活在生态脆弱、地质复杂的高原民族繁衍至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禁忌和生产方式中可以看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在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保护自然,爱惜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经济伦理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生存,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藏族的祖先千百年来依据其生存环境,形成青藏高原藏民族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但这两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却统一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中,即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爱护它们。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人类的生存需要,是一种万物皆有平等生存权利的境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珍视自然生命的内涵,是人类尊重自然的结果,在此人类只充当适应自然的角色,而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人。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生态经济伦理,但其中包含这种元素的存在,并且影响着每一个藏族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尽管从这点上来看,这种思想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产生作用的面上来看,却是关乎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2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早在1923年A.施韦兹曾提出尊重生物的伦理学(《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在他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碍生命”;人对其周围的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后来,A.莱奥波尔德从生物伦理学发展并提出《大地伦理学》(1993),提出了两个决定性概念: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概念,应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扩大到生命和整个自然界,赋予它永续存在的权利。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这种新经济伦理熔铸了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当代人类从道德视角审视和关注人—社会—环境关系所达到的一种新的道德视角境界:它立足于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把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终极道德关怀,体现了人类在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不断追求道德文明的执著和智慧。生态经济伦理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的特殊性,生态经济伦理关系的独特性,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特别性。生态经济伦理具有导向、调节、效率、教育、激励的功能。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第一,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第二,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平衡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次,生态经济伦理呼吁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自觉维护人类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平衡;最后,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平衡各种经济协调手段。第三,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经济伦理对传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和工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这就是它崇尚一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其实,生态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既具有一切社会道德现象共有的一般本质、特征和功能,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特征和功能。
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
藏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藏传佛教文化上。文化的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知识传承的功能,对人教化的功能,及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都集中体现于藏传佛教文化中。
佛教十善法规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话、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基本囊括了人类的美德。松赞干布根据佛教十善法,制定了第一个法典,即二十法规,二十法规对规范、提高藏民族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藏传佛教文化看世界的视角是在普度众生的前提下,世间万物在无贵贱、高低、优劣中平等生存、发展,根据你在前世的修行进入轮回。藏传佛教的核心在于“善”,这种信念遏止了部分人的贪欲与非理,缓解了社会冲突和阶级矛盾,追求一种社会和协、稳定的发展。正是佛教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文化的相溶性,构成独特的以精神世界为依托的藏族传统文化。这种藏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90页)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三因说”作为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的基础,奠定了藏族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三因说”体现在藏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指自然、神(佛)与人的三因相统一。藏传佛教认识论强调的是:“自然生存环境与生命主体依正不二,相依相融;宇宙万物诸法无我,自他不二;自然万物依据各自业力,互为轮回转生,同为一体生命链上的环节;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互为融合,心色不二。”突出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人与其他生物是同生共存的,人与环境是共同发展的。古代藏族人反对对自然的损害,反对挖掘草山,污染泉水,侵犯野生动物。在藏族人眼里,没有任何动物是绝对坏的,由此出现“羊要放生、狼也可怜”家畜与野生动物共生存的景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生共存的现象不胜枚举,但本质是人类要尊重自然。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层面上看,藏族传统文化已经原生性的含有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并且这种伦理并非由于外力所致,藏族先民也从未曾经历过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是藏族传统文化代代传递和积淀的结果,这种传统文化中含有原生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使以藏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能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法国社会学家佛·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大海之中。在此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共同体文化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所决定”。藏族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文化,这种生存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其生活方式都是这种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禁忌以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对自然的禁忌,构成藏族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理念,如对神山的禁忌: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采集砍伐神山上的草木花树;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将神山的任何物种带回家去……对神湖的禁忌:禁忌将污秽之物扔到湖(泉、河)里;禁忌在湖(泉)边堆放脏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动物(鱼、青蛙等)。还有对土地、对家畜、对鸟类、兽类的禁忌,及打猎的禁忌。这一切禁忌是建立在人类在追求自身的生存时,也必须考虑到对自然权利的维护;其核心是不能触动自然界,保护自然的完整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平稳发展。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其生活方式不是纯粹为牟利的经济活动方式,而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之上的节俭、适度的生活方式。
正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节制、适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能使生活在生态脆弱、地质复杂的高原民族繁衍至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禁忌和生产方式中可以看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在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保护自然,爱惜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经济伦理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生存,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藏族的祖先千百年来依据其生存环境,形成青藏高原藏民族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但这两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却统一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中,即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爱护它们。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人类的生存需要,是一种万物皆有平等生存权利的境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珍视自然生命的内涵,是人类尊重自然的结果,在此人类只充当适应自然的角色,而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人。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生态经济伦理,但其中包含这种元素的存在,并且影响着每一个藏族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尽管从这点上来看,这种思想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产生作用的面上来看,却是关乎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3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篇4
3.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研究
4.机械类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初探
6.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7.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
8.对跨专业报考计算机研究生现象的分析
9.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10.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11.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
12.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统考与自主命题“双轨制”政策的实效分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13.计算机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14.计算机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6.国内外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17.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
18.浅谈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19.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培养
20.计算机专业毕业研究生在京就业情况及启示——以辽宁科技大学毕业研究生为例
21.MIT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
22.研究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与实践
23.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24.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25.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26.计算机研究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7.我国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28.面向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29.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30.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课程设置探讨
31.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
32.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3.浅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5.研究生阶段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教改初探
36.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国内外高校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38.计算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探讨
39.学术型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研究
4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41.美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分析——基于22所美国著名大学统计数据的分析
42.教师领导力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43.美国知名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探索
44.韩国KAIST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结构分析
45.对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的探讨
46.研究生体育与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机支持系统的研究
4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48.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9.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50.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信息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51.研究生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教材分析
52.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现状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53.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发展与网络课程改革——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系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54.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55.地方高校计算机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6.探索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57.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效果评价
58.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
59.研究生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教学的启示
60.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61.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62.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
63.依托学科建设咨询专家组 科学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64.天津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初探——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65.从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看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
66.工程化实训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e-Boyer-CIPP”创新应用体系研究
67.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68.浅谈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及实践
69.中医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医药信息学相关课程教学探索
70.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与实践——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
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72.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3.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研究协作组举行成立会
74.计算机学科工程研究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75.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76.计算机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77.研究生计算机文献检索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创新——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为例
78.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动画教学
79.研究生计算机教学问题探讨——面向研究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
80.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81.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82.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项目驱动为核心
83.研究生课表的计算机自动编排
8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
85.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保障、计算机、审计
86.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8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与实践
88.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89.对研究生开设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的构想与实践
90.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构建
91.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教学的多样化模式探索
92.创新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9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研究
94.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5.财经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96.用于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概况
97.一个基于计算机辅助实施的研究生中期筛选系统方案
98.硕士研究生招生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99.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尝试
10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101.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102.基于计算思维的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
103.我校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口语测试及其反拨作用
104.数学专业报考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之个案调查
105.计算机辅助仿真模拟器对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106.计算机管理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07.学科建设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根本途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培养侧记
108.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109.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按一级学科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探索
11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12.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13.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处理就业信息的探讨
114.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发展迅速
115.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
116.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
117.协同创新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18.采用计算机参与管理 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水平
119.面向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20.计算机互联网与中医研究生计算机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12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
1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之我见
123.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思考
124.医学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125.面向财经类高校研究生计算机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5
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
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及时反映,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性、先进性、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学术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证毕业论文中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可以是直接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也可以是在宏观的现实背景下对一些纯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探讨和新拓展。考虑到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科专业论文的区别,其对现实的关注和联系并不是直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答案,而是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或是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理上探寻对策和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思路。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时,一方面要敏感认知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理论水平高度。
2.专业基础与法学前沿问题相结合
作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较本科生论文而言,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更高。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测,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总结和复述,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并且探讨学科发展中的学术问题,或是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一句话,作为学术论文,它旨在考查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题。因此,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立足于专业基础这一根本,而且要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研究动态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与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相结合。
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的主要困惑
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论文选题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凑热闹、赶时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论证,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无能力、基础如何。
1.不能正确理解创新标准
有些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写作时间有限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短时期内往往很难形成新的理论,为符合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于是在选题是一味求创新,选择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法前沿问题,结果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把握选题,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作为帮助,最后只能放弃选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论文创新标准的理解不准确。其实,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推翻现有学说,另创一个新的学说或体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有推动、有帮助,对人们的认识有启发、有拓展,能对学科发展增添“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创新。因此,创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提出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现和补充新材料,开启新视角,做出新论证,引进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语言表述。即使能较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一个未被注意的新问题,一时又未能解决,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在当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纷繁复杂,经济法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有时很难判断所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学生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写“企业工商登记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选题表明上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个可行的选题。但仔细推敲,在这个制度中如果是探讨工商登记的内容,则成为具体的经济技术规范的推敲,容易写成工作报告:如果从工商登记的程序探讨,则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法研究内容有所偏离:如果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则偏向于律师实务研究。很难从理论高度进行发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只有从企业的市场准入一般规则角度探讨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题。但这样的话,论文选题变成了“市场准入一般规则研究”。因此,经济法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注意考虑选题的理论基础,能否有适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该问题;其次再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对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
1.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经济法所涉内容比较繁杂,学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市场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异,而每个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确定自己的选题,首先要对几年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作简要的整理,总结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长,对哪些只是一般了解,从而将注意力凝聚到最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知识特长的某一点上,以此为基点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动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2.结合学界研究主流方向来判断选题
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侧重点等总会不同,相应地在法律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研究集中的热点问题。毕业论文要合理选题,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学术动态,对经济法领域所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学说均应有基本了解,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资料来分析论证。经济法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同求异”的过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平台。对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来说,先准确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才有可能正确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求异”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论文研究的价值,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特别是对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必要一味跟风作为选题,因为如果是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风险比较大,很难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观点,容易造成最后写作的困难。
3.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选题
论文选题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对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的梳理和总结过程以及二者的综合过程。经济法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在对所学课程有了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进行选题。例如:在财政制度领域,长于理论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考虑研究财政法的本质、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法律制度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偏爱实证研究的学生可以分析具体财政制度,如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预算法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等等问题:擅长比较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分析中国财政法律制度变迁、结合其他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经济法的哪个领域选题,都存在一个怎么思考和总结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方法,以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兴趣与所长,以及当前学术动态中的定论、争论、未论所在,并从中找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
4.查阅相关文献来辅助选题
选题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确定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论题是不是有相关资料来加以铺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参考很难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在经济法研究中确实有一些领域研究学者很少,这样导致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少。例如:对我国特殊形态的一些企业的现状以及法律调整,如集体所有制企业、建设兵团等方面研究资料就非常少。由于毕业设计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设在毕业前夕,很多同学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原始资料现场调查和研究,只能进行二手文献的查阅。因此,在选题时应该考虑现有文献的基础,对文献进行初步的查阅,这样可避免最后写作过程中因资料来源的单一而削弱了毕业论文的说服力。
篇6
长期以来,我国用材林营林生产都是事业经营而非企业经营,实行预算制而非经济核算制,基本上是收支两条线,所进行的营林生产成本核算仅是费用核算。营林生产经营的来源也不是营林生产成果的价值体现,与营林生产费用之间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还没有实行完全经济核算。1993年国有林区全面推行了林价制度,解决了商品林资源实行有偿使用问题,林价计入木材生产成本, 理顺了木材生产的核算关系,但是就其林价的形成和使用及管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育林基金的性质,也不是营林生产成果的价值体现。近年来实行的林木资产核算,也只是将现有林木资源作为资产管理, 仍属于资产形式的成本核算。这样核算营林生产成本或林木资产价值与育林基金或当前实行的林价并未发生直接经济联系,仍为收支两条线,并不能进行完全经济核算, 也核算不出营林生产实现的利润,说明现行的营林生产核算制度存在着一些弊病,这种核算制度现在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营林生产改革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正确核算林木资产的价值, 更不符合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要求, 因此建立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营林生产核算体系——完全经济核算势在必行。
1.营林生产实行完全经济核算的重要性
营林建设与生产指的是对林木产业发展与规模化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营林生产完全经济核算指的是营林生产的特殊性价值,营林生产采用特殊的核算方式,指的是预决算制度,其基本内容为:首先根据预算进行年度资金的核算,在生产周期末期进行整个过程的决算。通过预算与决算的内容和统计数据,分别针对性的了解到当年的营林生产规模与实际经济价值效益,计算和统计出对国家的贡献,适应现代化的林业发展要求,加速营林生产发展速度,营林生产必须实行企业化管理与完全经济核算,丰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推动现代化市场经济林业经济管理与建设,实现完全经济核算的转型与发展。
第一、营林生产实行完全经济核算, 就是对营林生产活动中的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等进行核对、计算工作, 从而为林价的制定提供依据。第二、营林生产实行完全经济核算,有助于理顺营林生产财务关系,提高投资效果及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营林生产实行完全经济核算, 有利于引导营林投资向投资效益高的林种、树种流动,确保营林生产的保值、增值。第四、营林生产实行完全经济核算, 能有效地促进营林生产实现按劳分配,完善生产关系。第五、营林生产实行完全经济核算, 能更好地推动营林生产商品化经营, 促进林业的体制改革。
2.营林生产完全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营林生产是森林的营造和管护活动,它主要包括采种、育苗、整地、造林、成幼林抚育和管护的全过程。营林生产过程是复杂的,其生产成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营林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林木资源,它与其它产品相比具有特殊性。
第一、林木资源具有商品的二重性。林木资源与其它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说过:“物的有用性使物具有使用价值。”而林木资源的生产正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要。因此,林木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同时林木资源是营林工作者的劳动和自然力相交织产生的, 因此林木资源具有价值。
第二、林木资源具有交换价值。林木资源的生产与其它商品的生产一样,其目的不是为了自身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 最终要实现其交换的目的, 由此决定了林木资源就是商品。
第三、林木资源的价值形成规律。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中, 营林生产也必须遵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它是林产品价值和价格的基础。价值的实体和源泉是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我国林木资源是一种紧缺资源, 其市场价值必须取高价值,即在最差条件下形成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在劣等地上发展林业,发挥价值规律调节作用,使其价值超量实现,推动生产要素往林业发展,促进林木资源迅速增长。
3.营林生产的完全经济核算
3.1总体框架
第一、按生产周期进行长周期核算,营林生产按生产周期进行核算后,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营林生产完全、真实的经济核算,即企业可以自负盈亏,能够以林价收入补偿营林支出,获得利润,实现企业的自我积累。营林生产要取得林价收入,必须是在活立木达到某种成熟而进行出卖时取得的,这种收入并不是该年度营林生产收入。也就是说,在每个年度并没有真实的营林收入,只有最终的林价收入才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要想真实地反映营林生产的经营情况,只有通过营林生产的长周期核算来完成。
第二、按年度进行的营林生产核算营林生产长周期核算是真实的。通过长周期核算,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果,可以使企业实现自负盈亏,自我积累。但它也有不利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方面:在经营管理上落后于其他生产企业,不利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无法了解其自身在短期或年度内的经营情况;无法解决我国劳动者月度工资的现实问题,而按年或月来计算营林生产整个过程的耗费及成果又缺乏理论依据;我国大多数企业及国家核算管理均按年度进行,因此营林生产长周期核算与年度核算不一致,会给营林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基于此,营林生产还必须进行年度核算。
3.2营林生产实行完全经济核算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客
营林生产既需要按生产周期进行长周期核算也需要按年度进行核算。营林生产按生产周期进行核算后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营林生产完全、真实的经济核算。即企业可以自负盈亏,能够以林价收入补偿营林支出,实现利润,实现企业自我积累。营林生产要取得林价收入必须是在活立木达到某种成熟出卖时而取得的, 这种收入并不是该年度营林生产收入, 也就是说,在每个年度并没有真实的营林收入,只有最终的林价收入才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因此要想真实地反映营林生产的经营情况,只有通过营林生产的长周期核算来完成。营林生产长周期核算是真实的。通过长周期核算, 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果, 可以使企业实现自负盈亏、自我积累。但长周期核算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世辉,张明豪.关于营林成果考核办法的初步探讨.林业经济问题,2006,07:77-79.
篇7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3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超级秘书网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篇8
由于以前没有成熟的采石场生态治理技术与资金支持,许多废弃的采石场暴露在城市中成为一个个“伤疤”,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近几十年里,国内外生态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为采石场等边坡的生态重建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恢复技术。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地矿、公路、国土等部门对于生态防护越来越重视,设立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确保了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的资金难题。结合现有成熟的边坡生态环境恢复工艺,如客土喷播、植生袋、厚层基材等使废弃矿山的生态重建成为可能。
在江苏省与苏州市进行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的指导下,苏州吴中区旺山采石场于2002年关闭,同年5月21日杭州环复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开始对旺山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成为江苏省首批进行生态环境恢复的矿山,此项工程的施工期到2003年1月20日截止,共治理山体面积8万平方米,通过2年的养护观察,已经基本达到了生态恢复的要求。在旺山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综合采用了以厚层基材为主,包括植生袋,客土喷播等多种国内外的先进工艺。
本文就旺山生态恢复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工艺进行介绍,并对旺山废弃矿山的持续观察效果进行重点阐述。
1旺山地区基本概况
旺山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温度15.7℃,年平均降水量1088.5mm(最多1782.9mm,最少600mm):常年6月16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雨量194mm;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时数1940.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
2材料与方法
2.1喷播植物种子
根据旺山废弃矿山所处地区的气候、地质与水文条件,在前期采用了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百喜草(Paspalumnotatum)、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等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后期更多的采用了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等草灌木品种,并对前期单一的草本坡面进行了灌木种子补播。
表1种子用量表
Table1dosageofseeds
编号种子用量(g/m2)
前期后期
1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153
2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31
3狗牙根(Cynodondactylon)10.5
4百喜草(Paspalumnotatum)21
5白三叶(Trifoliumrepens)41
6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5
7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5
8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2
9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5
10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5
合计2528.5
3工艺方法
3.1客土喷播工艺
客土喷播是以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团粒化结构,加筋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加筋作用,从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
3.1.1特点
1、锚杆、铁丝网(土工网),混合在客土基质中的粘合剂、团粒剂、加筋纤维,有边坡防护和支撑客土基质的双重功能。
2、用空压机、客土喷播机等设备对客土基质进行高压喷播(0.5MPa),保证了基质在边坡的稳定性,且机械化作业速度快、效率高。
3、植物根系生长,尤其是灌木根系的生长,给坡面的长期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3.1.2技术要点
1、喷播基材是保证喷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喷播的好材料,可和木纤维(或纸浆)按一定的配比混合使用,比单用纯木纤维具有更优良的附着和保水性能,可在土壤层较薄且非常瘠瘦,甚至风化岩的坡面上进行喷播,一般喷播厚度在10~20cm。
2、保水剂及粘合剂用量。保水剂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及石场特点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粘合剂可根据石壁的坡度而定,与坡度大小成正比。
3、挂网。先把锚钉按一定的间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挂网。
4、草种选择。所喷播的草种应是根系发达、生长成坪快、抗旱、耐贫瘠的多年生品种;如果当地的冬季寒冷的话,还应考虑品种的抗冻性。
5、混播。利用草种的互补性,如深根性和浅根性、豆科和禾本科、外地与本地、发育早与发育晚等特性进行混合喷播。
3.1.3施工流程施工准备à作业面清理à截、排水沟施工à铺网、钉网à客土喷播à喷播植物种子à覆盖à养护管理
3.1.3.1施工准备
设安全防护区:施工现场附近,禁止行人、车辆通过,界定安全防护区,在施工场地两头设施工标志。根据施工安全操作规范要求,选择安全防护措施,搭设钢管脚手架,下铺毛竹脚手片,上挂防护网,或从山顶下悬绳索,系安全带施工。脚手架搭设按脚手架搭设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配戴安全帽及必要的劳保用具。
3.1.3.2作业面清理
清除作业面杂物及松动岩块,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修整,使之呈弧形,尽可能将作业面平整,以利于客土喷播施工,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保证施工前作业面的凹凸度平均为±10cm,最大不超过±15cm;对低洼处适当覆土夯实回填或以植生袋装土回填,以填至使反坡段消失为准,有条件的可在作业面上每隔一定高度开一横向槽,以增加作业面的粗糙度,使客土对作业面的附着力加大。若岩石边坡本身不稳定,应该采用预应力锚杆锚索进行加固处理。
3.1.3.3截、排水沟施工
作业面排水系统得设置是否恰当和合理直接关系到作业面植被的生长环境,对于长、大边坡,坡顶、坡脚以及平台均需要设置排水沟。并根据作业面水流量的大小考虑是否设置坡面排水沟。
3.1.3.4铺网、钉网
采用高镀锌棱形铁丝网或高强塑料加强土工网,网孔规格为5cm×5cm。岩石处用风钻或电钻按1×1m间距梅花形布置锚杆和锚钉。锚杆长90~100cm。锚钉长约15~40cm。挂网施工时采用自上而下放卷,相邻两卷铁丝网(土工网)分别用绑扎铁丝连接固定,两网交接处至少要求有10cm的重叠,锚钉每平方米不少于5只。网与作业面保持一定间隙,并均匀一致,。较陡岩面处,可用草绳按一定间隔缠绕在网上,以增加附着力,使客土厚度得到保证。挂网可以使客土基质在岩石表面形成一个持久的整体板块。
3.1.3.5客土喷播
客土喷播前浇水湿润坡面,将泥炭、腐殖土、草纤维、缓释营养肥料等混合材料经过专用机械的搅拌后喷播在铁丝网上,厚度为2~8cm。由于基质水分丧失会造成基质厚度不够,一般要求喷射厚度为设计厚度的125%。
3.1.3.6喷播植物种子
根据施工作业面土壤或岩面性质、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季节,并结合各种植物生长特性选择植物的种子,并增加当地类似地貌作业面上的乡土树种种子,使次生植被在今后的数年内逐渐与自然生态植被融合,不显人工雕琢的痕迹。乔、灌木种子用60~80℃热水(含浸种剂)浸种1天,草本植物种子在喷播前浸种1-2小时使种子吸水湿润即可。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菌肥等经过喷播机搅拌混匀成喷播泥浆,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喷洒在工作作业面上。
3.1.3.7覆盖
为保证多雨季节,植物种子生根前免受雨水冲刷;寒冷季节,植物种子和幼苗免受冻伤害;以及正常施工季节的保温保湿。要求采用无纺布(或稻草帘)覆盖、并力求仔细,这样可防早期无纺布被风吹跑,其目的一是预防成型后的作业面被雨冲刷;二是可保温保湿,促进植物的生长。
3.1.3.8养护管理
植物种子从出芽至幼苗期间,必须浇水养护,保持土壤湿润。从开始坚持每天早晨浇一次水(炎热夏季早晚各浇水一次),浇水时应将水滴雾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雾化喷头),随后随植物的生长可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并根据降水情况调整。在草坪草逐渐生长过程中,对其适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施肥坚持“多次少量”的原则。喷播完成后一个月,应全面检查植草生长情况,对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予以补播。
1.4适用范围
客土喷播工艺主要应用在旺山废弃矿山坡度小于60°,岩石风化或有较薄土层的边坡上。在更为陡峭或贫瘠的边坡上需要采用厚层基材工艺。
2厚层基材工艺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是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物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需要防护的工程坡面的绿色护坡技术。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主要针对岩石边坡的植被防护而开发。岩石边坡不同于土质边坡,目前常用的植被护坡(如撒播、液压喷播、植生带、框格植被、三维土工网植草等)无法应用于岩石边坡,因为岩石边坡无法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养分。
2.1基本原理
将泥炭土、腐植土、陶土、保水剂、黏结剂和长效复合肥、木纤维等混合,制成岩质陡坡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和持续性较强且具有较持久肥力的活性土(人工土),在岩坡上设置塑料PVC树脂镀锌网或钢筋网,将配制好的活性土与草种、乡土草木种子及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壤安定剂、黏合剂、保水剂等掺和后,经搅拌机拌匀,在干料状态用空压机和混凝土喷射泵输送,在喷射口前与水混合喷射到作业面,形成喷射厚度较大,粘稠度较高,能促进植物长期生长所需的基材。
3.2.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à作业面清理à截、排水沟施工à铺网、钉网à喷射混合土à喷播植物种子和营养液à覆盖à养护管理厚层基材工艺主要体现在喷播基质的厚度与强度与客土喷播不同,其他主要步骤类似。
3.2.2.1铺网、钉网
①钻孔:石质边坡硬度大,必须用风机钻孔,孔向与坡面基本垂直。
②钢钉:用直径6mm、长度为30㎝的L型铁钉(或钢钉)固定镀锌网,每平方米为4-5根左右。
③对于个别不平顺的坡面,为保证铁网贴附坡面,可增设锚钉。
④网面不须紧贴坡面,可留8cm左右空隙。
3.2.2.2喷射混合土
将晒干的泥炭土、腐殖土(过筛)和木(纸)纤维、粘结剂、保水剂,用搅拌机搅和均匀,然后用喷射泵和空压机将混合干料送到喷射管,在喷射管口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喷射在坡面上,厚度为10cm。
3.2.2.3喷播植物种子和营养液
对于选好的种子应进行催芽处理,而后用木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肥等,经过喷播机搅拌成喷播浆,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地喷洒在岩面上。
3.2.3适用范围适用于坡度高陡的岩石斜面(坡度大于75°、未风化岩面等高难度岩);景观要求高的绿化坡面,是旺山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工艺。
3.3植生袋工艺
3.3.1基本原理
植生袋是将选好的草、花、灌木种子、保水剂、微生物肥料等材料,通过机器设备均匀的复合在两层可降解的无纺布中间,并覆上一层抗老化绿网,然后将复合好的材料按一定的规格缝制成的袋状,是一种新型边坡绿化材料。
3.3.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à作业面清理à截、排水沟施工à填装基质à铺设植生袋à养护管理省略步骤参见客土喷播工艺。
3.3.2.1填装基质将植生袋平铺,把混合好的基质填装到每个袋口中,饱满度达到80%时扎紧袋口。
3.3.2.2铺设植生袋
将装好基质的绿生(植生)袋,平整的铺在作业面上,并以紧固件加固。紧固件拟采用铁钉或Ø6mm的钢锚钉,一般采用200mm-400mm等不同长度。岩石处用电钻钻孔后用锚钉紧固。紧固件每平方米不少于5只。铺设前将作业面浇足浇透水,每铺设一块,固定后再浇水保持袋中基质湿润。
3.3.3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反坡、地形不规则的岩石边坡的绿化。
图1旺山废弃矿山治理前原貌
Fig1.OriginallooksofWangshanabandonedmine
图2坡面喷播后效果
Fig2.SceneofWangshanabandonedmineafterspraying
图3施工完成2个月后效果
Fig3.2monthsofmaintenance
图4施工完成6个月后效果
Fig4.Sixmonthsofmaintenance
图5施工完成2年6个月后效果
Fig5.Twoyearsofartificialmaintenanceandhalfayearofnaturalmaintenance
4养护管理
在施工完成后,随即进行养护管理,并根据苏州吴中区地区的气候特点制定了养护方案,在植物种子处于萌发与植物幼苗阶段,特别注重保持湿度和平衡养分。在植被成坪后加强对植物抗逆性的锻炼,逐渐减少浇水、施肥次数,促进深根性的灌木生长。由于喷播的植物种子以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种子为主,因此特别注意对锈病、斜纹夜蛾的防治。
5结果
旺山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经过两年的精心养护,植被生长良好,没有引发地质灾害,工程质量与养护管理效果都令人满意。撤除人工灌溉、施肥等管养措施半年后,植被表现良好,整个坡面基本上已经形成1~2米的灌木为主的草灌植物群落,植物基本上能自然生长。安然度过了3个雨季,植被与土壤基质没有被冲刷的现象,周围山林的乡土草木本也逐渐侵入到边坡上来,达到了人工快速过渡的效果。而且恢复的植被基本上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趋于自然。
6讨论
苏州旺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在综合采用客土喷播、植生袋和厚层基材工艺结合科学的施工、养护、管理手段,实现了石质边坡植被的重建与边坡的稳定。说明了利用植物进行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是可行的。可以在2~3年内形成植被的有效覆盖、防止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绿化美化了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同样的工艺在不同地区、季节,或不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效果就大相径庭。说明在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中还缺乏统一、科学的技术标准,单靠经验进行施工往往阻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对更多废弃矿山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还需要对植物种子配方、基质配方等进行研究,提高技术、管理内涵,促进生态环境恢复产业与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陈永安,康用权,黄滔,李轩.客土喷播在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05,22(7):107~110.
2.谢钢,李克俭,客土喷播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运用[J].公路与汽运,2005(3):80~82.
3.章梦涛,邱金淡,颜冬.客土喷播在边坡生态修复与防护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10~12.
4.陈晓斌.客土喷播法在石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J].公路,2004(8):307~309.
5.朱峪增.客土喷播施工工艺技术要点[J].草业科学,2003,20(11):76~78.
6.王琦,梁占训.太原绕城高速公路陡坡客土喷播技术初探[J].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60~62,65.
7.杜娟.客土喷播施工法在日本的应用与发展[J].公路,2000(7):72~73.
8.马万权,沈康健,邓辅唐.客土喷播技术对石质边坡防护的运用[J].云南交通科技,2003,19(3):7~11.
9.蒋鹏飞,舒安平,等.客土喷播在临长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2,28(4):68~69.
10.邓辅唐,邓辅商.植生袋在高速公路石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05(1):42~43.
篇9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篇10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出版了《教学社会学》一书,在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人们相继在这个范围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本文以我校的小环境为样本进行研究,拟对海沧实验中学班级生态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建设生态化的课堂。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态环境还是文化环境方面,社会、学校、教师都应注重班级环境建设,但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目前有关中学班级生态环境的研究也很多,我们试着以我校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google等搜索引擎搜索,知网、图书资源查询等方法,了解课题的研究情况,明确课题的必要性及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来调查、比较学生和随机人群对该课题相关内容的了解情况和差异度等。
3.实验法
通过监测仪器如测距仪、照度计等,对海沧实验中学不同楼层、朝向,选择三间教室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四、课题研究成果
1.我校班级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首先在我校初、高中分校区调查学生和教师对班级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我们海沧实验中学是一所完中,初中部作为老校区紧邻集市为海沧居民生活闹市区,而且设施陈旧;高中部为2009年新建投入使用,地处厦门最美道路海沧大道边上,傍山面海,占地面积广阔。
2.海沧实验中学教学环境卫生监测报告
为了获得我校各项教学环境指标更加全面、真实确切的数据,2013年9月中旬,我们特邀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我校进行实地监测。监测对象是位于海沧大道的高中部。
(1)监测内容和依据
教室卫生监测,包含建筑设备、采光照明和课桌椅卫生三方面内容,具体监测指标为教室人均面积、照明等。
检测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和《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进行监测。
(2)评价标准
根据《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和《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评价计分表》进行综合评价和计分,其中教学环境卫生部分分值为60分,各监测分项实际得分达到相应标准分的60%及以上者,判为分项合格。
3.监测结果与分析
(1)监测结果
(2)结果分析
从监测结果看教室人均面积、教室照明、教室采光等符合卫生标准,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不符合卫生标准。
从监测结果看教室人均面积、教室采光、微小气候、环境噪声卫生符合率均为100%;黑板卫生指标符合率为80%;教室照明卫生指标符合率为80%;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为50%。
在课桌椅分配符合率方面:共抽查30名学生,但是课桌椅与身高符合率为50%。
在教室照明卫生管理方面:未安装控照式灯具;在黑板卫生要求上:黑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不符合卫生标准。
4.建议
(1)教室照明
尽可能安装控照式灯具,以减少产生眩光;改善黑板灯管,使黑板照度符合卫生要求。
(2)黑板
加大黑板下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减轻学生的视力疲劳。
(3)课桌椅
学校要按照要求配备课桌椅,对课桌椅及时进行调节,使其与学生身高相匹配,以确保学生良好的坐姿。
5.现状及探析
(1)教室人多地少
我们在对课题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我校在建设班级生态环境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就是班级人数普遍较多。其次,我校初中部由于是老校,各种配套设施比较落后;班级由于面积小,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没有空余的位置搞班级绿化……
(2)噪音污染
初中部由于地处海沧居民闹市区,旁边是号称“海沧八市”的石塘村菜市场和海六路集市……这些都对初中部的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高中部由于地处较为僻静的地方,但也有一个不容小觑的现象――高中部的教师使用便携式扩音器的人很多,那么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听力呢?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只要正确使用还是利大于弊的。
(3)粉尘污染――粉笔灰
从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师生都公认粉笔灰是班级的首要污染源。大众都普遍认为现在的教育设施和仪器非常先进,恰恰是粉笔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篇11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篇12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创新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J.A.Schumpeter)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以获取潜在利润。具体来说,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另外,熊彼特还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发明往往是创新的一个环节,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发明,发明只有应用到经济之中并带来利润才算是创新。伊诺思(J.L.Enos)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工用人和开辟市场等。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曼(P.Stoneman)认为:技术创新是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并通过研究与开发,努力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整过程。澳大利亚学者唐纳德·瓦茨(Donald.Watts)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和研究成果进行开发并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
二、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主要靠技术创新
十六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应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信息化之路。强调科技兴国,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为实现经济目标做出的重大举措。信息化的道路是把握当今经济需求,总结经济建设经验,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之路。科技含量是新型的专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体现。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不能从单纯的产值来判断,如一个企业产值有l0多个亿,但不能以此断定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能力,是科技含量。这是企业竞争力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因此,无论是传统产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关键要有技术含量。现在,有些企业遇到困难,就说行业选择得不对。这存在片面的认识。一个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要看它是不是符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潮流。要谋求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这几年,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规模利润达到5300亿,连续4年保持较高的增长。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方面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尤其当企业要面对国际竞争,就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这要靠科技进步和成熟技术的推广。人力资源开发,则需要培养一批适合技术创新的科技人员。就我国人力资源状况而言,一方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全国有600多万的下岗职工,每年还要增加800多万的新就业人员。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企业的高级技工,在全国范围内只有60多万,供给远小于需求,其他技工的缺口总计达上千万。所以,人力资源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就要和现状结合在一起。工业园区作为信息化的一个载体,更应该在科技上下工夫,走出一个高起点高效益的道路。
三、“十五”期间技术创新的目标和任务
“十五”期间,国家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研究技术创新就要从企业入手。“十五”期间,创新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形成三大体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创新服务的社会化体系和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互动的三个环节紧密联系的体系。二是建立三大机制,包括围绕产业的经济发展调整的开发机制、观念开发机制和前瞻性开发机制。三是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尤其是在大型企业,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入手,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尤其应将技术人员的分配制度和一般技术管理员的分配区分开来,成立一套新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的分配机制体现他们的共性化,现在国家正准备试点,鼓励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创新的合理股份体现,大力推动企业专利技术保护制度的实施。通过企业专利试点,促进企业专利意识、专利战略、专利发明,并利用和保护专利。
四、技术创新的重点和主要政策。
1、加大企业创新体制的建设。社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力争在“十五”期间,在全国建立100个技术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形成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专业性的服务中心。
2、逐步形成技术创新规律,开发服务创新的体系,提高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加大技术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相关科研院校、中介机构、科研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服务,及时通过公开招标技术信息,进一步完善规范技术市场。
3、建立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的市场调控技术调整体系。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要为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加强技术部门的推广应用、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国际合作等。政府要做的主要是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技术开发环境,而不是限定企业的研究方向,因为相比而言企业更了解自己的发展需求,知道开发什么样的技术,应该怎样开发。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大型企业应参与这一环境的构建,在与技术开发直接相关的立法、执法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通过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步代替传统产业,特别是加大电子信息新产品的开发,重点开发数字化医疗、大众专用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提高生活水平相关的大众消费品质量,提高国外市场占有率,真正成为具有创新力的企业竞争实体。以信息技术为指导,提高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控制职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以重大技术装备和科研设备为重点,提高行业专业制造水平;以节水、节能、综合利用和环保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效益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发展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大大减少工业环境的污染。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推动工业发展更重要的位置。
4、企业建设应具备一个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重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政府机关,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个信息化发展的平台,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二是实行体制创新战略,浙江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没有太多的计划经济影响。但是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普遍带有家族化、封闭化的倾向,因为企业大多由家庭分工开始,家族化、封闭化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创新应按现代企业制度法人结构去改造。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工业园区的发展,必须考
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从节水、节油、降低消耗、降低污染等方面统筹考虑。
五、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我国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还没有充分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受计划经济残留影响,企业还没有充分觉察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压力,因而导致技术创新缺乏市场激励。以下是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技术创新中居于主导地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依赖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以生产低技术含量的数量型产品来求得生存与发展,还没有对技术的创新投入足够的重视,市场难以发挥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功能。
2、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至今主要由政府投资,其员工由国家发放工资,项目由国家计划立项审批,成果由国家审定。在此情况下,创新主体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其人员的投入依赖的是财政而不是市场。由于没有进入市场,因而市场的规律、规则与机制无法对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技术创新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3、有效投融资机制梗阻。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仍是阻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加上我国风险投资体系不发达、证券市场的发展尚未完善等原因,当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4、现行企业人才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创新效果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和企业家。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并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而是缺乏激励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无法刺激创新人才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我国企业应形成完备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傅家骥、仝允桓、高建: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篇13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奋进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提升,结构优化,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表现,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贸易产品的结构优化,决定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因此,加强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十分必要、也很重要,本文在概括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后,利用TCI指数、MI指数和GL指数测度了安徽省高新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了扩大高新产品出口规模和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
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跨越发展态势,出口产品和企业集中度较高,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涌现出来,带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一)高新产品出口跨越式发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1995年的1.2亿美元国际贸易论文,发展到2009年的15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9.7%。出口额占全省总额比重从1995年的7.6%提高到2009年的16.9%。高新产品出口额的年均增幅远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长速度,通过高新产品出口,拉动了我省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等产业的发展,为省内产业升级、技术更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产品集中度较高。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较高。2009年全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全钢子午线轮胎、镀锌板等新材料出口4.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2.6%,生物医药及器械出口4.6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30.6%,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9%,光机电一体化1.5亿美元,占高新产品出口额10.1%。高新产品出口呈现产业集聚现象,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核心期刊目录。高新产品的九大类产品中,以上四类产品出口额占总额高达92%。
(三)出口企业集中度高。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丰原集团、华文国际、华安进出口、水泥研究院等20家骨干企业累计出口10.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0%。户均出口规模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随着出口企业发展壮大,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也日益增强。
(四)出口主体性质多元化。全省高新产品出口中,国有、外资、集体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6%,国有企业出口5.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35%,集体民营企业出口4.3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9%。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随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的不断提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提上议事日程,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家底,掌握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现状,下面将从TCI、MI和GL三大指数,详细分析近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分类竞争力情况,以期做到了解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而扬长避短,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
(一)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衡量[1]。贸易竞争力指数(TCI:Trade CompetitionIndex)是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衡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I=(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别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业i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I指数取值范围为-1≤TCI≤1国际贸易论文,当0≤TCI≤1时,意味着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TCI≤0,意味着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表1列出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九类产品在2003-2009年的TCI指数:
表1: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TCI指数
产品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术产品
0.017
0.14
0.239
0.156
0.371
0.363
0.368
其中:
电子信息
0.615
0.683
0.617
0.111
0.579
0.425
0.541
软件
1
1
1
1
1
航空航天
-0.98
-0.87
-0.963
-0.97
-0.854
-0.776
-0.594
光机电一体化
-0.672
-0.586
-0.592
-0.437
-0.406
-0.338
-0.274
生物医疗器械
0.358
0.463
0.558
0.513
0.66
0.633
0.651
新材料
0.332
0.419
0.537
0.746
0.793
0.653
0.699
新能源
-0.581
-0.458
-0.442
-0.226
-0.033
0.038
-0.113
环保与海洋
-0.494
-0.007
0.157
-0.407
-0.362
0.261
-0.227
现代农业
-1
0.963
0.91
0.736
0.978
0.997
-0.492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商务厅进出口数据整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