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数学作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数学作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数学作业论文

篇1

现状三:形成恶性循环,作业正确率不高。学生的数学作业量大,形式单一,对他们来讲缺乏挑战性,感觉作业枯燥乏味。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只求写完,至于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证习惯等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一旦形成这种恶性循环,作业的正确率就不高了。

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少相关的数学课程理论学习,把教学设计重心全放在课堂教学上,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作业设计在教师教学设计中还属于一片空白。这都说明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忽视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处理好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作业结构与作业效益的关系,使作业成为一种有目的、高效的活动。“怎样设计出有效的作业”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二、什么是有效作业

就作业本身来说: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性(难易层次),多样性(基础题、应用题、思考题、知识阅读、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数学日记、口述、小作品)。就学生来说:有效作业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能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不造成学生负担的(适量的、适时的)作业。就教师来说:有效作业是学生完成的作业速度快,质量高。就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来说:有效作业应体现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

三、设计出有效作业的途径

1.作业设计

⑴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小组。⑵教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设计适量、适时的作业。低段以操作性作业为主,书面作业为辅。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中段高段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应用作业相结合,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适时的作业。根据遗忘规律,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应与当天的教学内容相关。⑷参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有层次的作业。⑸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设计出生活中的应用性作业。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学生自己设计作业。⑺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练习。创设情景:整篇作业设计成一个情景或闯关活动。数学作业与游戏结合,数学作业与美术结合。游戏和美术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⑻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练习效率。运用多媒体进行分层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时间短,效率高)。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计练习,省去教师板书和学生书写的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向深度、广度伸展,练习容量大大增加,生动有趣地巩固了新知。运用多媒体完成作业,对于某些抽象的练习内容,可以进行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演示,起到了点拨、疏导的作用,使学生一目了然。

2.作业反馈设计

优化批改符号,保护学生自尊心。我们普遍存在的批改方式,如“:×”、“√”、星级、年月日等,这样单一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好的地方得不到赏识,不足的地方得不到改进,我们可以先将“×”这个符号换一换,比如用“圈“””。评语评价,从批改走向对话。写上老师的赞赏、感受、鼓励、教诲、批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写上学习的感受以及对老师想说的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以鼓励和建议为主。

评价形式多样化。面改和教师批改结合。适时也可以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面对的学生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更没有相同的智力,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反映在作业活动中,不管学生如何努力,他们都将做出水平各异的作业来。我们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就应该实行评价标准多元化。同样一道题,一位学生完全做对。一位学生解题思路是对的,计算有错,比起之前的作业算是进步,那后者的作业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篇2

(三)作业完成形式的选择1.课堂练习,以“记忆提取”和“思维平台”为主。2.课后练习,以“知能巩固”为主,可选做“挑战智慧”。3.学术小论文,参照“知识聚焦”,自己学会归纳。

二、校本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分析:常用方法:移项通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解答,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篇3

一、要对作业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1.作业的设计务求实效。优化作业练习的内容,使它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课外作业的布置必须明确要求,围绕重、难点,与课堂教学相配套,同步开展,查漏补缺。2.作业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当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基本上都是一些理论性或知识性的作业。这类作业数量多、难度大、质量低,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针对这一弊端,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减少知识性作业的数量,增加技巧与能力提高的作业,优化作业的构成。3.作业的设计需走向生活。设计作业,要找寻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作业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作业回归生活。生活世界是生动、鲜活的,作业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毫无疑问,这样的作业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意识到所学习知识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乐趣。4.作业的设计需要个性。要改变作业布置“一刀切”的状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作业、练习具有选择性、针对性。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把一个班上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区别对待,对不同的学生在作业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让班级学生都能有不同的进步和提高。

篇4

这个“空间”哪里来呢?这个空间要以学生主体性的保证为基础,一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活动;另一方面,作业设计的内容要“宽”、要求要“活”。作业内容要相对宽泛一些,不要布置一些过于狭窄的创作主题,主题要能够让学生有个性化理解的空间,让“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如湘版美术教材中《星空》的创作,如果教师布置“用染纸法创作一幅星空的图片,其中要包括月亮、流星、卫星,以蓝色为主色调……”这样的作业就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创作的空间。如果我们在探讨星空的故事、分析星空的美丽、对深邃的星空进行无比的遐想以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彩笔、撒盐、吹色、油色吸附、染纸、电脑作画等多种方法,表达自己对星空的理解、情感与想象等”,这样的作业就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学生的作业就能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智慧与情感出来。

2.自由的思维,个性的提升

有了自主的空间以后,教师不能够让这个空间成为学生“随意性”的自留地,没有教师的激发与引导的空间是盲目的、低效的。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室外观察等多种手段,通过激发讨论、鼓励发言、讲述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让思维与情感交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深化学生对作业主题的理解。

思维的引导要尊重学生思维的规律,初中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多但体验深刻,他们的思维不深刻但是大胆而叛逆,教师的引导要顺应学生思维特点,既要防止学生思维“跑调”,也要防止思维“堵塞”。在思维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讲解与示范必须是有限度的。在课堂布置作业之前,我们会围绕作业的主题进行一定的讲解与示范,这个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尽量与学生一起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情感,不要让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思维的桎梏。同时,教师的示范必须保持“低调”,防止成为学生模仿的唯一“指标”。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维去示范,善于鼓励学生互相示范,善于肯定学生的大胆设想与做法。这样,学生创作过程才能够成为个性的激发过程。

二、经验与情感,个性化作业的灵魂

学生的个性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不同的成长经验与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的激发是个性化作业的灵魂,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是学生灵魂的表达。所以,初中美术个性化作业的生成要诞生在学生不同的经验与感情之中,这样的作业才是真正的个性化。

1.经验是个性的起点

学生的创作过程是建立在其成长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与学习的经验是学生创作的源泉。所以,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要能够充分发掘学生个性的经验,引导他们对经验进行进一步发掘、体验、升华,激发出创作的智慧,赋予作品生活的灵感。那么,这个经验如何在作业中被发掘、体验与升华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回顾、表达自己的经验,交流各自的经验,来一次课堂“生活经验的头脑风暴”。例如:湖南版七年级美术教材中的《绿洲》,学生对于绿色、沙漠等有着极其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而且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表达欲望,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绿”的理解,绿色与沙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与经历等,这样的过程既是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更是向美术表达过度的过程。

其次,要善于带来学生体验生活。可以通过室外参观、校外写生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校外生活进行体验,在体验中激发创作的灵感与基础素材。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教师示范讲解等途径,把生活知识与经验间接地传递给学生,同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效果。

2.情感是个性的本质

篇5

二、教材设置与职业技术的普遍适应性

职业技术院校的教材选择一般较为基础,概念及定理的引用和教学设置通俗易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难以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电工电子的教材中,有关电路短路的介绍如下:电路中,电流直接连接电源正负两极。根据欧姆定律I=U/R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造成火灾。这样会给学生一个既定的意识,电路是不可以短路的。但在学生们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短接一段电路以分段查找电路故障,在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时也需要短接调零。这就会给学生们造成一种概念与应用的困惑,因此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起到链接抽象概念和实际操作知识的作用。

三、如何解决学生理论与操作的差异问题

如果学生不能够完全理解概念与应用的差别,就会造成“知识矛盾”,毕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我们应当通过以下四个教学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1.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与实际问题汇总

以万用表的使用为例。

万用表,以其能够测量的项目比较多而得名。万用表能够测量交流电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有的万用表还能够测量更多项目,比如三极管放大倍数、电容量、电感量等。在教学前,可以增加一节准备课,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并测量简单电路的各项物理值,并进行数据整理。学生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要灵活利用他们这种心理,不但让学生对万用表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专注力,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2.w类分析问题

以汽车维修为例。

我们可以把汽车的维修进行分类,以检测分析设备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试验台、检测线、定位仪、检测仪、检漏仪、检测台、制动台、分析仪、内窥镜、传感器、示波器及其他检测设备。在我们进行维修时,我们可以依据这些设备进行检测以便锁定问题及故障原因,即便车辆多个问题同时出现,也可以一一对应解决。有时在进行车辆维修时会出现一些综合性的故障,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实际过程中维修问题,并积累维修相关故障的经验。

3.做好理论知识及概念的讲解

在电流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因为电流看不见、摸不到,所以为了能够通俗易懂,我们广泛地以水流进行对比讲解。使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电流、电路这种较抽象的物理概念。

4.应用理论知识解决普遍问题及现象

在维修简单电路的教学中,可以把电路的组成转化为检测维修的依据,如电源的检测、导线的检测和用电器的检测。依次排查,再把问题原件进行更换和维修,这就理清了一般性电路维修的基本方法。

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篇6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应用研究

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实现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我们进行了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方面的研究。有关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其他学校的老师也有研究,但是,相关研究的成果大多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涉及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形式、技巧和评价。也就是对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形式、技巧和评价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并没有从个性化与发展性这方面对作业的设计、实施、完善、批改、评价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我们对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进行了研究。

1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的范畴

个性化数学作业设计主要是对数学课堂作业与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本研究是对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实施、完善、批改、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减轻学生学生负担,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的目标

一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三是进一步由注重知识的掌握向注重能力培养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通过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

3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8月):调查现有的作业状况,论证定题。撰写研究设计方案,提交研究方案。学习数学教育理论以及数学期刊杂志上有关的先进文章,如《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学习与研究》、《小学数学》、《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等杂志,及时捕捉前沿信息,反思研究工作。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9月)做好学生调查,对学生做作业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实验提供数据,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分解实施研究方案,分组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数学个性化作业研究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总结反思,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全面收集研究数据和有关材料,及时分析论证总结,并通过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第三阶段:总结推广(2015年10月)整理分析收集的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4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的实施

4.1收集作业信息、关注作业过程: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自己的不断探索,笔者认为课堂作业应该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多留一些激发思维的作业,如“由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对吗?”。

4.2课后作业要细化,以激发兴趣为主:通过实践,我们知道真正的个性就体现在课后作业中的细化。更要以数学知识故事、猜谜语、短小童话、数学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4.3课后作业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要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作业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完成作业训练的策略,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5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的成果

进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的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应该说,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给数学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深远的影响。

5.1使学生得到了个性的发展: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早已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步调一致,要求统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作业研究的深入,原来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求知欲,满足了表现欲,提高了学生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

5.2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动态的持续发展。

5.3提高了作业质量: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以来,学生的作业负担大大减轻,研究以前,有65%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15%的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多。学生的个性发展了,整体素质提高了。

5.4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在研究实施中,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创新研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均体现了个性化的特点,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有多篇论文、案例发表或获奖。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尤其是分层次作业的出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在研究中发现个别不做作业、作业滞后的学生还有个别存在,应及时进行个案研究。在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9)

篇7

一、掌握出题技巧,避免题海战术

如何出好题,如何布置作业,对老师的知识水平是一个挑战。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出一道题,能让各种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学到东西。比如有老师出题:9个物品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分量轻一些,请用天平称出其中的次品。这道题,基础再差的学生也会做,因为可以一个个称。还可以两个一组称,程度最好的学生会四个一组称。

减轻学生负担,有一个方法值得推广:每个学生都弄个错题集,学生累积的问题会越来越少,重点攻克这些就行了。有的教师会做一本“个人题库”,收集了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抓住这些难点,可以避免题海战术。

二、培养作业习惯,激发学习动机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做了多个实验,结果发现,高中阶段有作业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平均超出无作业学生的69%;初中阶段则为10%;在小学阶段,作业有无对学生学业成绩并未产生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小学作业要量少题易,涉及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良好习惯。小学生升入中学后,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知识巩固、知识迁移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培养,会影响到发展后劲。

习惯是看似小事,它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了解了一个人的习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这是因为习惯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必别人的帮助提醒,不必再花费什么意志努力,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都会不自觉地表现,从而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习中长期受益于良好的习惯。

三、巧妙评价作业,促进师生交流

有效的作业批改,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单纯地用我们惯用的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判正误的“√”“×”和等级制的“优”“良”“合格”“待努力”评价。结果很难对学生做作业的思维、成绩做出准确评价。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某小学在作业批改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用“笑脸”或激励性的语言代替以往的甲、乙、丙等级评定。学生如果作业书写认真,没有错误,可以得“笑脸”;如果连续得了三个“笑脸”,就能得一个“小红花”的小印章;如果得了两个“小红花”,那么就得一颗小五星;得五颗小五星,就能发一张喜报。现在,每当发作业时,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数“笑脸”和“小红花”,然后互相交流,“你得了什么?瞧,我是一张‘笑脸’!”“我今天得了‘小红花’!”在巧妙的评价中,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有的还写上激励性语言,如“你真棒!”“写得真认真!”“比上一次有明显进步”“相信你会进步”“努力会更好”等。杜绝了过去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评价做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等。”有的学生在学习上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许多汗水,但没有好的效果,开始对学习丧失信心,久而久之产生自卑感,会有一种自暴自弃的想法。

四、不断启发诱导,提高作业质量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作业中不断开拓思路,在改正中提高,培养成就感,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例如,有一位学生做45×99+45时的计算为:“45×99+45=4455+45=4500”,教师给他评了中等,并眉批道:“答案正确,但计算方法仍然有简化的必要。你还可以继续想一想办法!”学生补了一种算法:“45×99+45=(45×100-45)+45=4455+45=4500”。教师为他提高了等级,又批道:“好,有进步了!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果然,学生又补了一种算法:“45×99+45=45×(99+1)=45×100=4500。”教师再次为他提高了等级。相信在师生这一互动中,学习效果一定不差!

在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学、乐学的愿望,激发了勤学、好学的习惯,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作业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升华。作业改革给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天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我能行”的自信。只要拥有了自信,每个学生便拥有了勇气和力量,拥有了希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平,陈怡.谈数学作业批改的人文化[J].小学教学参考.2008.(03)

[2]程高学.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3]陈英.新课程背景下的优化中学作业管理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5)

[4]尹瑶芳.小学作业批改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5]万映红.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

篇8

二、主要工作:

1、以参加区的教材分析及教研活动为契机,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有效试用《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试点学校探讨《标准》的有效使用及为市进一步完善《标准》提出建议。

2、以“常态练习课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为重点,组织开展练习课课型特点和基本模式的实践研讨活动,提高常态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各校至少组织一次练习课有效策略(或模式)的实践研讨活动)。

3、以推门听课为手段,对学校进行推门听课,推动江高镇“有效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各校认真组织学习与实践《白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结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有所突破。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广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鼓励学校、教师个人参与实践研究,指导教师关注数学练习(课)个案研究,及时积累相关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及时将研究的成果形成论文和案例,参加市、区在本学期进行优秀“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作品及成果的征集和评选活动。

篇9

1、整体规划教研工作,依据《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标准》,开展学科建设系列活动,组织、引导学校对照《标准》,自主改善数学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学校逐步完善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机制,提高组本教研质量,提升校本教研的品质,向市推出有校本特色的数学教研组。

2、全面落实继续教育校本研修学分制管理工作,激发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区本、校本研修活动的热情,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深入开展 “专题研讨”、“校本研究”、“课题研究” 等活动,推进全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初步建立数学教研网络,树立数学教育科研品牌。

3、树立“实践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农村,提供优质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专题课堂教学研讨为载体,着力解决薄弱学校现存的教学问题,使课堂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增长。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开展学科建设系列活动。根据秦市卢龙县《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标准》,开展“立足校本教研 加强学科建设”专题活动,选择点校开展实验,不断完善学科特色。3、抓好教师培训。开展两次新教材专题研讨活动,围绕专题,既有课例研究,又有理论探讨,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更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更主动地参与新教材研讨,提高教材培训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建立一支优秀的数学教师教研队伍。

4、开展“数学作业评价主体的转变”、“ 数学作业评价过程研讨”、数学课怎样体现“数学味”专题系列活动、“怎样帮助学生整理复习”教学研讨、“送教下乡”、“立足校本教研 加强学科建设”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坛”等专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篇10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急剧增加,留给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大难题:作业布置了,可高质量完成作业的人是寥寥无几,更有甚者是几乎不完成作业,问之原因,很简单:不会做,没人教。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就必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通过选择性、趣味性、拓展性的教学策略,改革课内外作业,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实践表明,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1 数学作业设计应生活性

新课程要求:“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学习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在数学课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会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新近的感觉,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心理上感到数学作业不是负担。

如:三年级数学中,当学生学完《面积和周长》后,很容易将两个知识的概念混淆,因此,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收集面积和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事例。让学生从真实、生动的生活中去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这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了许多有趣的事例:

学生“从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为概括、归纳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找到了周长和面积在生活中的用途也是不同的,进一步理清了概念。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生活化的目的。

2 数学作业设计重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主动、轻松、持久地集中学习。新课标要求我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

如:一年级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用扑克牌做“找朋友”的游戏。拿出10以内的牌,当一人拿出一张牌(一个数),另一个人马上拿出另一张能和它组成今天所学过的数的牌,并同时说“几和几能组成几或者几能分成几和几”。例如,如果今天学到了10,如果爸爸拿出了3,那么孩子则要拿出7,并同时说:“3和7能组成10,或者10能分成3和7”。

趣味性作业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做作业兴趣,同时,学生在充满愉悦的情趣中,做得轻松、做得主动,进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动者。

3 数学作业设计求实践性

“实践出真知”。实践操作型作业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要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性的作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通过实践作业,既巩固新知,又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①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圆柱形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形美;②找些圆柱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③找一些圆柱体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④社会调查,收集生活中人们常用圆柱体容器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⑤用一块长31.4厘米、宽15.7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圆柱体,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通过以上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4 数学作业设计需层次性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如果布置统一的作业,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吃不了。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 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设计如下的作业:

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挑选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的作业,并且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样不仅能激励各层次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努力,而且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数学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使我们的数学学习快乐无限!

篇11

一、作业布置应体现“全、少、精”

一是所选择的题目要能反映课堂教学内容的“全”貌,具有代表性,对所学内容有概括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精心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制订训练题目。具体地说,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要求,知识学习按照“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去设计,技能掌握按照“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去安排。每节课所布置的练习对于知识及技能的巩固和训练都要依据教材、学生等情况,紧密结合课标,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忌过深过难,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还可以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制定难度略低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合理控制作业量,争取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满意的训练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研究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根据每一个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确定每一道练习题目,以最少的、最适当的训练量完成最佳的练习任务。三是教师选择和制订的练习题目能够集中反映一节课内容中的“精”华,凸显一节课内容中的难点。题目能够体现课改精神,落实课堂教学意图,不违背课标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程目标,吃透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发掘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抓住一节课的精华,抓住教学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布置精要的作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作业布置应体现针对性

布置作业首先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要对学生练习什么,教师要心中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简便计算就应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易接受连贯性强的知识,先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对一些大数目多数位的计算允许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或验算,如在兴趣课上计算较复杂数字的习题时,把计算器引入课堂,就能化解计算复杂易错的矛盾。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上,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布置作业还应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作业数量和难易程度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理解能力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达到有效和高效。然而,必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三、作业布置应体现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在趣味上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等经常变换,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表述类题目(如单元小结、学习体会、数学故事、小论文等)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

篇1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但在布置家庭作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群体,玩乐乃其天性,但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点上,从小就给孩子布置各种各样的作业,量多而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不仅没能提升成绩,还扼杀了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不能一味求多,而应在质和趣上多下工夫,重在鼓励,激励学生对数学的爱好。

(一)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数学测验卷上都反复强调数学概念,方法,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在经过多次记忆,练习后还是频繁出错,平时作业中接触到的题型总是多而不到位。这些问题除了有课堂教学,在校练习不到位的因素,更在于家庭作业布置的疏忽。表现有两个方面,一,形式单一。机械的重复做题仿佛是数学家庭作业永恒的命题。二,内容乏味,耗时长。[1]为了应对那些多且杂的练习,学生们在放学后不能安心玩耍,看电视。做完家庭作业还要面对家长的补课训练。很多学生厌烦这种无趣的作业,常常草率应付,或抄袭完事。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为了配合课堂的变革,必须要设计出有趣,新颖,有效的家庭作业。

(二)布置采用多样式作业

为了改变布置单一枯燥作业的现状,我们需要多布置不同类型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有求知欲,渴望自我探索。布置预习型作业有助于满足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求欲。[2]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可以布置三个预习作业,一,用圆规或圆形规格的尺子任意画15次圆。二,尝试将画出的圆纸片折一折,再测量下,看圆共有多少条半径。三,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的字母表达及相关公式。在做这些预习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边玩边学,做一个探究者,发现者,作业中开放式的题目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热心。布置预习性作业的时候要注意尺度,不能完全与教学目标等同,不然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除了预习性作业,还可以布置一些阅读性作业,因为阅读是激起兴趣,获得知识的良好途径,让学生们阅读一些和数学相关的问题,可以大大活跃他们的思维,学生只用简单的阅读和理解,不需写出来,像是高斯求和,幻方问题等,都是数学上有趣而在课本中接触不到的问题。[3]

实践型作业也是值得提倡的作业类型,比如在学习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之后,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菜场或超市找一找千克和克,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种实践类作业可以弥补家庭作业枯燥的情况,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趣味性十足。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一些补充性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补充一些和数学有关的作业,比如在布置简便计算练习后,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固定作业后自主补充两道和简便计算有关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补充题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除了上述类型的作业,还可以考虑给学生布置一些游戏型的作业,因为儿童学习的途径重在活动,活动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是发展认识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小学生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可以巧妙的把家庭作业设计成游戏,让学生们边玩边学。如在学习运算时,可以布置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用扑克牌玩24点,在乐趣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完善评价体系

小学生是一个容易被鼓舞,被激励的群体。教师在批阅完学生的作业后应当及时反馈,还应建立学生自评制度。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在作业末尾附上自评,可以有字迹方面的,正确率方面的,分优秀,良好,待改进等。这种自我评价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标准,有助小学生养成细心,认真书写,检查的习惯,鼓励学生认真对待作业。除了自我评比,还可以有学生之间的评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适当的家庭作业对手,要注意稍强和稍弱的搭配,时常调整,不能用强强,弱弱,强弱的搭配,这样激励的效果会差许多。[5]由于字迹是学生长期学习形成的习惯,不能在一时半刻得到改进,对字迹的考评可以重态度,而不是事实。如某学生的家庭作业虽然全部做对,但态度较差,可以给优减的评分。除了学生之间的评比,当然少不了教师的激励,教师可以在前两者上的基础上,进行判定,以一周或两周为基础,给予优秀学生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如在学生之间的评比中获得五连胜的学生,周末作业全免等政策,大大激励学生学习和竞争的热情。

除上述所言,家庭作业的布置不仅要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参与,还要家长的适当配合。在对孩子的期望上要所控制,不能有太高要求,总拿比孩子优秀太多的学生作为比较,指望孩子一天变成天才,不如要求孩子每天进步一点,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迈向成功的道路,不可走极端。只有宽容和正确的指导,时常给予孩子恰当的鼓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变得热爱数学而不是厌恶数学。总之,只有教师,学生,家长三者的默契配合,才能让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变得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赵义兰.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兴趣激发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10)

[2]周海艳.如何有效布置小学数学家庭作业[J].新课程学习 2013(1)

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