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理性消费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Keywords:tourist;irrationalconsumptionbehavior;character;cause;precaution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变化,旅游在过去是有钱人的消费,现在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需要。但由于经济能力、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差异,旅游者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非理性消费行为随之越来越普遍,这对于旅游者本身和旅游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研究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旅游地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旅行社的线路设计与服务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旅游政策提供参考。
近几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不少研究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科研成果。黄德海对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上非理性消费的主要表现进行研究[1];黄守坤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2];刘佳刚等[3]介绍了三种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专门研究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文献很少,仅见李菊霞等[4]研究了我国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具体表现和消除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途径。笔者试图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界定,分析其特征、危害、成因,从而探索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旅游者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
旅游者消费行为是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的地域“交换”,产生消费行为或消费过程[5]。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信息接收、感知、选择和决策这一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会表现出理性或非理。所谓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行为。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或是消费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或是对消费品的判断认识不足等。
三、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危害
(一)旅游时间选择过度集中
自从1999年国家假日办实行黄金周、双休日的假日政策后,旅游者进行旅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这三个时间段。根据中国旅游网的报道,2005年的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分别为1.21亿人次、1.11亿人次和0.69亿人次,占全年入境与国内旅游人数的22.59%(见表1)。在此期间,许多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旅游配套设施的利用率达到100%,有些著名景区不得不采用每天限流或提高价格来应付滚滚人流带来的压力。黄金周景点过热,不但降低了旅游者的满意度,并对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造成破坏。旅游者选择这些时段进行旅游没有追求效用最大化,属于非理性消费行为。
(二)旅游空间选择不合理
我国拥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分布地域比较广,但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地选择时,绝大部分偏向热点景区,而温点或冷点景区备受冷落。据统计,2005年五一期间,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人数占五一期间总人数的38.70%。就是面对同一景区,旅游者选择游览景点也呈现出趋热避冷,例如南岳衡山的景点大庙、祝融峰游人如织,有增无减,而风景优美的藏经殿、麻姑仙镜等景点游人不多,由冷点渐成为了冰点。这一局面的进一步恶化给旅游地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引起旅游地环境的破坏和旅游质量下降。
(三)异化旅游内容
不少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消费时,其部分行为对旅游内容进行异化。有些旅游者利用公费旅游的机会,对美丽的旅游景观不加理睬,只进行日常的一些大众娱乐项目,例如玩牌。曾有报道,不少到三峡旅游的游客在游船上不欣赏三峡风光,取而代之的是玩牌。还有些旅游者以旅游为幌子,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不健康的感官享受,开展、看、聚赌、吸毒贩毒等非法活动。这一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如不及时加以制止,随着旅游朝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只会蔓延开来。另外,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旅游者在不良导游的游说下,或者自身的爱贪小便宜习惯的影响下,出现购物不追求物美价廉、容易上当购买伪劣旅游商品等非理性消费行为。还有一些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在没有考虑自己的收入或收入阶层等约束条件下,一味追求商品或服务的效用,盲目攀比高档消费。这些现象大大削弱了旅游本来的含义。
(四)破坏环境和设施
早在2002年,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就指出非理性消费行为会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6]。除了上面讲到了旅游者在旅游时空选择的过度集中造成了环境和设施的破坏,还有不少旅游者受自己不良习惯的影响或者对旅游服务不满,在旅游活动中不讲卫生,例如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到著名景点喜欢留下“某某到此一游”,或者在文物上面涂鸦,制造大量的旅游垃圾文化,给旅游景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无形中给后来的旅游者一个错误的引导。这些忽视社会公德的行为都属于非理性消费行为。
四、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成因
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原因很多,归纳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产品的特点造就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旅游者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的过程,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面对复杂的情景和问题时,旅游者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进行处理,这样容易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异地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供需方对旅游产品的信息获取严重不对称,使旅游者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决策出现非理性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在选择旅游地时出现趋热避冷。
另外,旅游产品单一和组合不合理也是造成旅游者对旅游内容进行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旅游者在钱和闲都不缺的情况下,当然希望旅游产品能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现阶段旅游产品的内容单一,形式以团体消费为主,这无形中造成了供需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很容易产生改变旅游项目内容的心理和行为。
(二)旅游者本身的原因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
旅游者自身养成的好奇心理、对利益的冲动、贪图便宜、不计后果等消费心理和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了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一些旅游者出于对某种旅游资源的好奇,在不考虑自身收入、产品价格水平等约束条件,进行旅游消费。或是把旅游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为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进行盲目攀比和过分讲究旅游的消费档次。或是在作决策时,未经仔细考虑或者对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主观上形成决策上的失误;或是受传统文化或宗教文化的影响,旅游消费并不是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进行。前面说到,旅游者在旅游时间选择上的过度集中,很大程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平时聚少散多,只有在黄金周和春节,家人才有机会为了增进家人和睦而进行家庭旅游。
(三)旅游供应商的经营策略推动非理性消费行为发生
有些旅游供应商专门针对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定价和产品促销。例如,国外和国内旅游供应商推出不少超豪华酒店或者富人度假旅游区,专门针对富豪们的攀比心理进行产品开发和定价;户外用品就是特意为野外运动发烧友开发出来的产业,不少商家推出能被发烧友们肯定的专业产品,除了赚到不少好口碑,最终反映到市场销售业绩上[7]。还有一些旅游供应商提供名副其实的旅游产品,把旅游者骗来消费,从而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
(四)旅游媒体的营销手段引发非理性消费行为
一些旅游媒体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使旅游者在作决策时产生错觉。宣传的低价旅游线路与实际消费价格不一致,或夸大旅游带来的身心体验,造成旅游者在消费时心理失衡,从而引发破坏景点、制造垃圾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旅游媒体利用事件营销,夸大或曲解旅游产品的效用,一方面,造成旅游者盲目进行消费,引起部分景区过热,旅游消费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引发旅游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不利于物价稳定。
五、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措施
由上面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普遍的但不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者合理消费。因此,针对以上情况,要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
第一,大力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将缩小供需差距,推动大众旅游的发展。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过程中,要考虑将不同的旅游产品以一个鲜明的主题加以组合,或者开发综合性强的产品,从而满足一个团队中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旅游者的主观能动性,留给旅游者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旅游体验。
第二,提高国民素质,形成健康的消费观。我国相关部门对此做了不少工作。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5年7月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9月1日联合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12月中旬,中央文明委、国家旅游局等10部门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宣传践行《指南》和《公约》。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工作。每一个阶段都要社会各界大力配合来完成。政府可以通过旅游媒体做大量的公益广告。
第三,加强旅游供应商的企业诚信建设。非理往往是可以预期的,旅游供应商可以利用旅游者的非理获取利益。因此,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者投诉管理制度和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对旅游供应商的商业行为进行监管,以保证广大旅游者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另外,旅游供应商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注重环保,讲诚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不良旅游消费行为并教育了旅游者。所以,旅游供应商应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法规意识,规范自身的执业水平,多开展诚信活动,营造诚信环境,形成诚信文化,这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引导旅游者进行合理消费,达到供需双方“共赢”。
第四,正确引导媒体对旅游业的影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旅游业来说,一方面要借助媒体的影响来推动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媒体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体的受众是广大民众,媒体信息传递给旅游者较其它促销方式来说更加迅速,对旅游者做决策产生影响,容易导致旅游者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因此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加以规范媒体报道的公正,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呼吁媒体加强其公性力,这有利于减少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
总之,在面对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时,除了加强行业规范和法律健全,更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去引导旅游者逐渐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社会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单单考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注重引导旅游者进行合理消费。有不少经济学学者认为假日经济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但不能带来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对节假日进行合理分流,旅游者出游的时间相对分散,这对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者健康消费都有利。
参考文献:
[1]黄德海.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刍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21(3):82.
[2]黄守坤.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J].商业研究,2005(10):14-17.
[3]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22(1):85-88.
[4]李菊霞,林翔.关于引导我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1(6):169-170.
篇2
本文作者:鲁琦工作单位:巢湖学院体育系
安徽省城镇女性消费观念调查结果体育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消耗体育物资产品、购买各种体育彩票和参与、观赏各种竞技运动、健身运动等服务产品的过程。”[3]体育消费属于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是为满足马斯洛需求的较高层次。体育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态度以及对体育产品价值追求的取向,体现为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根据消费观念的一般理论,本研究将体育消费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理性消费,注重体育产品(服务)的“好”与“坏”,追求产品的物美价廉、经久耐用;感觉消费,注重体育产品(服务)的“喜欢”与“不喜欢”,追求产品的品牌、式样、吸引力;感性消费,注重体育产品(服务)的“满意”与“不满意”,追求产品所提供的身体与心灵感受。调研中,请受访者填写对体育消费观念三个层次的评价,采用5分制方式来表达与分析结果:特别注重(4分),注重(3分),一般(2分),不太注重(1分),不注重(0分)。均值处理后获得不同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得分分布见图1。表1调查对象年龄分布表2调查对象职业分布职业工人商业、服务业离退休其他职业N347216241135%13.50%8.40%9.37%5.25%企管人员公务员教师医疗卫生30532743556511.86%12.72%16.92%21.98%年龄段20岁~30岁31岁~40岁41岁~50岁51岁~60岁61岁以上N657803546362203%25.55%31.23%21.24%14.08%7.90%图1不同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得分分布调研结果显示,理性体育消费(物美价廉、经久耐用,3.13)仍然是安徽省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的主流观念;重品牌、重式样、重使用的感觉消费观念(2.81)次之;而重身心感受的感性消费观念(2.56)正逐渐深入人心,体育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数据表明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正处于转型期,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身心满足(健康、快乐、审美)等新型消费观念正逐渐为广大职业女性所接受。
职业差异对比通过X2检验,城镇女性的体育消费观念的职业差异显著(p<0.05)。通过两两比较,除企管和公务员,工人与离退休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职业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企管、公务员、医疗卫生等职业群体,体育消费观念更易于受个人因素影响,因而更加趋于多元化。感觉消费、感性消费等新型体育消费观念,较之工人、离退休等职业,更易于被接受。教师群体则更加认同理性消费(3.02)和感性消费(3.55)两个体育消费观念层次,其中感性消费的认知度在所有职业中得分最高,而感觉消费得分值相对较低(2.45)。工人与离退休职业群体,理性消费认知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不甚赞同感觉与感性等新型消费观念。医疗与商业服务业群体较为重视感觉消费(3.29和3.61)观念的,更加看重体育消费产品的品牌、式样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企管、公务员、教师职业群体消费理念多元化趋势较为明显。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形成源于许多因素,诸如宏观的经济环境、政策导向等,微观的供需关系、个人因素等,也有妇女的体育认知、消费动机等。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归纳和选取了A:体育消费产品丰富程度;B:体育消费环境;C:体育兴趣;D:经济收入水平;E:传统文化与消费观念;F:学历;G:家庭责任;H:闲暇时间等。通过对受访对象的问卷调查,采用5分制(0-4分,不重要———非常重要)记录数据,均值处理获得表3所示结果。数据显示体育消费产品丰富程度、体育消费环境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较大,各职业调查得分均在3分(比较重要)左右,职业差异不大。体育兴趣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影响较小,反映女性从事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并非出自对体育爱好,这与男性体育消费受体育兴趣影响较大[5]不同。工人职业群体认为经济收入水平对体育消费及其观念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87),这与该职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关系密切,使得工人职业女性大多选择量入为出、追求物美价廉的理性体育消费观念。其余各职业收入水平得分在2.42-2.99之间,差异不大,但也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体育消费观念的一项重要因素。离退休女性因其年龄较大,受传统文化与消费观念影响较大,是各职业中唯一认为传统消费观念(2.89)影响较大的职业。学历因素对工人、公务员、教师的体育消费观念影戏较大。家庭责任因素职业差异不大,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适中。闲暇时间对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影响比重较大,除离退休(1.98)和其他职业(2.41)外,其余职业群体受闲暇时间影响程度均较大(3分以上)。结合图1不同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工人与离退休职业注重理性消费,但其成因不同。工人群体主要是因为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消费时注重量入为出;离退休女性则主要受传统的文化思想与消费观念影响,此外闲暇时间充裕,使得该职业群体体育消费时可以理性思考。教师职业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并重,主要因为其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完善,一方面注重理性消费,另一方面重视体育消费时的身心体验。企管、公务员、医疗卫生等职业群体,相对重视品牌、式样、消费效益等感觉消费观念,与其经济收入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少有关。企管、公务员职业女性持感性消费观念比重也较大,受其学历层次较高,文化观念前卫影响。
安徽省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安徽省城镇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正处于转型期。从单一量入为出,重视产品的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理性消费理念,向理性消费、感觉消费与感性消费的多元化转变。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体育消费中获得更多的身心满足(健康、快乐、审美)等新型消费观念正逐渐为广大职业女性所接受。安徽省城镇女性体育消费观念职业差异显著体育消费观念在不同职业女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工人、离退休和其他职业女性最注重理性体育消费观念;企管、公务员、医疗和商业服务业群体则持感觉消费理念比例最高;教师职业最注重感性消费理念。各职业群体自身的消费理念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企管、公务员、教师职业群体中消费理念较为平衡与多元化。各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观念成因各异工人群体体育消费观念主要形成因素是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离退休女性则主要受传统的文化思想与消费观念影响。教师职业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并重,主要因为其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较完善。企管、公务员、医疗卫生等职业群体,与其经济收入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少有关。企管、公务员、教师职业群体消费理念趋于多元化受多方面因素,包括体育消费产品丰富程度,体育消费环境,学历层次,文化观念等的综合作用。丰富女性体育消费产品与服务体育消费产品(服务)的市场供需关系是影响体育消费观念的重要因素。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产业结构尚显单一。体育消费产品(服务)多样性尚有欠缺,特别是针对女性体育消费的产品与服务,尚不能有效满足女性消费群体需要。应进一步丰富女性体育消费产品与服务,满足多样性选择需求,从而促进女性体育消费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改善体育消费环境,培养女性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消费中的组织指导水平,改善场地设施质量,强化体育消费提供者的服务意识,全面改善体育消费服务质量。从而,让更多的各种职业的女性,能享受到优质的体育消费服务。此外,应增强女性的体育参与感,培养女性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女性更有意愿进行体育消费。提倡新型体育消费观念现代女性具有社会、家庭与工作的多重责任,女性群体的身心健康更应受到关注。应积极倡导健康、审美、快乐的新型体育消费观念。让女性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精神满足。实施差异化体育消费市场营销手段应依据不同职业女性的消费观念特征,针对性地实施体育消费市场营销手段。细化女性体育消费市场,一方面,有利于不同职业女性享受到适合自身的体育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体育消费市场的多元发展。
篇3
在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最常见的一对关系。而在军队飞行院校的教学中,由于其担负教学任务的艰巨性,培养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飞行学员学习生活环境的封闭性等等,能否在军队飞行院校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建立起和谐默契的伦理关系,直接关系到军校教员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直接关系到军队院校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所以,充分认清形势,及时分析军队飞行院校教员与飞行学员关系的特点,设定好校教员在处理自身和飞行学员关系时之行为规范,是军队飞行院校教育伦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军队飞行院校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关系的特点分析
教员与飞行学员的关系,是确立军队飞行院校教员职业道德的重要依据。在军队飞行院校中,只有对教员和学员间关系有了准确的把握,在教学活动中才可能选择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道德规范。具体说来,军队飞行院校中师生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员与飞行学员的关系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多种多样并且复杂多变的,一般而言,它由两个纽带结成:一是血缘纽带,这种关系往往是一种抚养和被抚养血缘关系或类似的血缘关系,因而具有感情基础。二是互助纽带,诸如自我选择的朋友关系,它也有感情做基础,遇到矛盾时可以自行解除。而军队飞行院校中教员和学员间的关系则不同,它在建立初期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师生双方对结成这种关系只是接受命令,互相没有选择余地,教员对学员只有负责到底、尽职尽责,而不可以随意放弃。由行学员培养计划的特殊性,从进入预校开始,便持续进行艰苦异常的军事训练和繁冗广博的理论学习,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飞行学员学习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和教员相处的时间相当之长,这样使教员和学员之间的关系相比地方大学中的师生关系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飞行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前者需要对后者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带,两者间关系和中国传统的师徒关系非常相似,看似简单粗暴却充满深情厚谊,他们之间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关系涵盖着一切方面,既有飞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有政治思想品德的培育,还有感情意志和心理素质的熏陶养成。在教学过程中,飞行教员的为人处事、道德品质和人生理想等,对飞行学员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相当程度的示范作用,并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军队飞行院校的教学育人活动中,飞行学员身上经常会留下个别教员的思想品行和学业知识的某种印记。
(2)教员与飞行学员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军队飞行院校教育过程中,对飞行学员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员具体实施的,教员既是飞行训练教学过程定需要的体现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因此,飞行院校教员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全部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院校对飞行学员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飞行技能传授、品质感化熏陶等,都是通过各类教员具体实施的。而另一方面,飞行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他们是飞行院校教育活动的主要承受者和对象,离开飞行学员,教学活动就不能展开,而教员的主导作用也无从谈起。在飞行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飞行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飞行院校教员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只是一种外部影响,它必须通过飞行学员的主体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在飞行院校教学中更是如此,所谓“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的选择,任何非此即彼的决定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同时承认教员为主导、飞行学员是主体,才能使飞行院校教员的全部工作找到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使飞行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肯定飞行学员主体地位的同时又肯定教员的主导地位,才能圆满完成飞行教学过程而顺利达到培养高素质飞行人才的教育目标。
(3)教员与飞行学员的关系是一种示范与效仿的关系。在军队飞行院校中,无论对教员的职责来说还是就其在飞行学员心目中的地位来说,教员总是飞行学员的楷模和表率,其一言一行和思维动向无不对学员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因为,不论在幼儿校园还是在大学讲堂,学生总是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心理特征,在师生关系异常亲近的军队飞行院校中更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飞行学员总是乐意接受教员的帮带指导,希望得到教员更多的指点、关注和鼓励。他们无比尊重教员、信赖教员,无论在飞行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还是在人生发展方向的把握上,都把教员看成是自己祟拜和效法的对象。所以飞行院校教员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必须科学地调动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引导飞行学员通过勤奋努力掌握过硬的飞行技术、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飞行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飞行学员年龄的增长,心理生理的发展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丰富,他们对教员的人格依附性会逐步减弱,个人尊严感和行为选择的独立性会大大增强,在各种境遇中突出表现自我人格独立性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教员一定要善于分析师生差异,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飞行院校中的教育已不是飞行学员增长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员也不是学员获得信息的唯一源泉。面对有可能发生的师生差异和矛盾,教员要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方式,掌握住其在和飞行学员关系中的主动权。
2 军队飞行院校教员与飞行学员之间矛盾关系及成因分析
在军队飞行院校中,教员与飞行学员的根本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员的职责使命是通过教学劳动为祖国培养出政治合格、心理素质过硬、技术一流的飞行人才;而飞行学员的一般人生理想是通过本科教育完成学业,早日成为天之骄子。但辩证法告诉我们,关系就是矛盾,差异就是矛盾,教员和飞行学员在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也会有难以避免的矛盾。这种矛盾虽然并不构成教员和飞行学员关系中的主要方面,然而却时有发生,必须加以正视。
(1)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职责目的不同所造成的关系失谐。新形势下,军队飞行院校教员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飞行人才的艰巨教学任务,为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既定教学目的,教员往往需要为飞行学员安排高强度训练科目,甚至运用各种严酷苛刻的教育手段来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力求使飞行学员打牢身体、心理基础,练就过硬的军人作风和掌握高超的飞行技术。可见,由教员的职责和目的所决定的教学过程与飞行学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刚刚踏入军校大门的飞行学员之中,独生子女居多,受家长溺爱严重,作风散漫成为其显著特征,这些年轻人在面对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管理制度以及近乎苛刻的体能考核体制时,往往难以体会教员的一片苦心,容易带来严重心理困扰。所以,当教员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得到飞行学员的认同理解甚至遭到抗拒时,两者之间就难以进行感情上的沟通和理性的交流,就有可能爆发矛盾和冲突。
(2)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存在的“代沟”及心理差距导致的矛盾冲突。军队飞行院校教员的军旅生涯一般较长,他们是在另一个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和飞行学员之间在年龄、思想、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可能导致教员和飞行学员对同一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也可能在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和思维方式上不一样。这便是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的所谓“代沟”。而就心理素质特点而言,飞行学员正处在心理结构不稳定的青年期,也就是心理变化的“狂风暴雨”时期,他们往往自我定位比较高,自我意识过强,喜怒哀乐常溢于言表,容易感情用事。而教员则不同,由于其长久军人特质和特殊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其感情的深刻性明显有别行学员。加之两者之间在文化层次、生活阅历上也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引起师生双方在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上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影响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相互满意的程度,并进而出现矛盾和冲突。
(3)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由于沟通不畅而引起的矛盾冲突。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和良好氛围,是保证军队飞行院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它是需要教员和飞行学员对彼此充分深刻的了解为前提的。然而,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两者之间并不总是能够筑起沟通的桥梁,彼此之间也并非总是心无芥蒂、无话不谈。不断成长的飞行学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向师性”心理特征逐步弱化,而个性化的心理思维定势逐步形成,除关系自身学习或切身利害的问题外他们了解教员的意愿逐渐减少。而在军校教员这方面,他们往往把太多关注点放在飞行学员的学业情况而不甚了解他们的政治素养、道德状况和其他情况,对飞行学员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喜忧哀乐等心理特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真实内核。这种情况的存在,常常会使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发生误解和不愉快,学员对教员的处理问题方式也会产生疑惑和不认同,从而妨碍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4)教员区别对待飞行学员等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师生矛盾冲突。人和人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在飞行学员之中确实存在不同的素质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员对飞行技术过硬的,能按自己想法行事的学员表现出极度偏爱,而对成绩较差、调皮捣蛋的学员用以淡漠、嘲弄的态度时,必然会伤害一部分得不到教员关爱的飞行学员的感情,从而在教员和飞行学员间造成隔阂,使师生关系愈加疏远。履行教育职能是军队飞行院校教员的基本责任,而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才能完成自己的责任。教育方式选择不当,常会造成或加深教员和飞行学员之间的矛盾,例如个别教员认为作为军人的飞行学员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任意对学员发号施令,而不考虑特殊情况,要求学员必须绝对服从。这种情况的出现会挫伤部分学员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飞行学员的“向师性”心理得不到满足,引起师生矛盾冲突的发生。
3 飞行院校教员与飞行学员之间建立和谐伦理关系的主要途径
3.1 军队飞行院校教员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教育威信
所谓教育威信,从狭义方面而言,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如果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军队飞行院校教员在教学活动中道德威信,是指飞行院校教员在四年大学本科教育环境中,特别是在飞行学员集体中的道德地位、道德尊严和道德影响力。军校教员的教育威信,体现出的是人性的光辉和各方面能力的整合,是建立在教员对飞行学员父母般的关爱上,对学员人格的充分尊重上,以及教员自身具备的渊博知识和高尚人格上的。这种威信不仅具有超强的号召力,还具有无形的感染力。一般教育需要权威,军校教员在特殊的飞行教育中更加需要掌控好教学全过程,树立教育权威。在飞行学员的心目中,威信高的教员具有崇尚的人格魅力和突出的专业技能,值得信赖、值得崇拜,而且他们会在思想道德、能力素质等方面成为其心目中的权威,所以会不自觉地注意其言其行,进而学习模仿。因此,对每个军队飞行院校教员来讲,除了具备扎实的飞行教学基础理论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外,积极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更是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以上素质,教员才能成为飞行学员崇拜的对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较高的教育威信并在学员心目中成为权威。如果做不到这点,教员的教学活动便会变得索然无味、苍白无力。所以,为提高教育效果,军校飞行院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加强自身修养、优化道德品格、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以及提升人格魅力等方式树立起教学威信。只有这样飞行学员才会对教员产生信赖和尊重,才能对教员怀有钦佩、敬仰之情。
3.2 军队飞行院校教员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学生观
军队飞行院校教员的学生观,是指教员对于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即飞行学员所持的最基本的观点、看法和态度的综合体现。由于它是飞行院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对飞行学员采取何种教育方式方法和何种心理态度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因而对于能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产生重要影响。教员的教育思想是其学生观的基础,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就我国军队飞行院校发展历史来看,由于其特殊性以及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教员们并非都能形成正确的学生观,造成了其在很长一段时期不能足够重视学员的个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飞行学员主体性的培养,受陈规戒律的束缚严重。进入新时期,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越来越受到重视。(1)要确立飞行学员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在飞行院校的教学中,飞行学员不只是被动的教育对象,更重要的是学习主体和积极参与者。飞行学员只有自觉接受教员的培养教育,才能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掌握高超的飞行技术。(2)要全面把握飞行学员身体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年轻的飞行学员刚刚度过青春期,心理生理发育尚未完全,还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教员必须掌握每个飞行学员的身体心理状况,注意每个学员间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和充实自己的教学计划,如此这般才能激发起每个飞行学员的最大潜能,顺利完成教学效果并达到最佳。
3.3 军队飞行院校教员应科学地热爱每一名飞行学员
热爱教育事业是身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教育伦理学中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就军队飞行院校师生伦理关系而言,这一基本原则的最直接表现,是教员热爱每一名飞行学员。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员要准确地把握好热爱学员的道德规范并身体力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师爱是促进飞行学员进步的不竭力量。热爱每一名飞行学员,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手段,也是教育指导学员的感情基础。教员要重视爱的力量,激发出自己对学员的真心关爱,然后师爱又可以转化为飞行学员的内心自我肯定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反之,如果教员长期对个别学员漠不关心,甚至冷嘲热讽,这个学员就会因为长期得不到关怀和注意而自我否定,他的个性就会受到压抑甚至造成心理问题。所以,可以不夸张的说,教员每对学员多付出一份爱,便会成倍地得到回报,而厌弃一个学员就等于毁掉了一个人才。(2)师爱同时要体现在对飞行学员的严格要求上。关心热爱学员与严格要求学员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两者非但不矛盾,而且还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说,严格要求正是对飞行学员爱的表现。当然,严格要求也要注意分寸,并不是一味地约束和管制,而要让学员们明白那是出于爱护而且是合理的,必要的。(3)师爱应该是对全体飞行学员一视同仁的爱。教育公正或教师公正是军校教员伦理生活的重要原则。在飞行院校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员对那些成绩较差、个性较强的学员不太喜欢甚至感到厌烦时,师生间的隔阂必然加大,矛盾冲突不可避免。教员只有用公正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去观察每一名飞行学员时,才可能对他们有一个正确把握,激起对学员的热爱之情。
篇4
2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不力的监管原因分析
2.1法律保护缺失,导致监管问责不力,消费者保护不足。对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银行业消费者保护基本立法缺位。目前我国尚无关于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立法。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仍然没有将银行业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加以区分。《商业银行法》仅在第三章规定了对存款人的保护。《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仅在立法目的中有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二是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银监会针对消费者保护的监管规制往往过于原则,缺乏针对性和强制力。特别是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和知情权两大最为关键的权益保护上,缺乏具体细化的监管规定,难以作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问责的有力依据。
2.2缺乏专门的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监管资源配置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主要侧重于对金融机构的规范性、风险性进行监管,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监管较为薄弱。且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虽能满足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细致化监管要求,但很难从容应对金融混业发展引发的监管漏洞。另一方面,虽然,2012年3月,银监会获批设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但目前各派出机构尚未配备专职的消费者保护工作人员,监管人员对于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业知识欠缺储备和更新,监管资源的分配不利于形成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的专业化优势。
2.3传统的监管方式无法实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监管。多年来,以审慎监管为重心的监管架构主要致力于机构或单体风险管控,对市场行为监管的重视不够,激励不足,规制不严。而风险为本的监管更多专注于过程管控,使得监管规制变成事后提醒而很难实现“监管前移”。然而,像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提供不适合的投资建议,泄露消费者信息和隐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恰恰处于审慎监管和风险监管的盲区。传统的监管方式难以及时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偏差,进而制止、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的发生。
2.4消费者投诉渠道不通畅,缺乏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消费者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后,银行业消费者较多地依赖于向监管部门投诉或是向银行投诉。然而,消费者投诉的效果,特别是监管部门的处理结果却不容乐观。目前,银监会主要依照《关于加强银行业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和《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规程》进行处理。但由于缺乏上位法依据,认可度和强制力有限,进而导致处理效果不佳,问责力度不够。
2.5金融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造成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金融产品相比一般产品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复杂,而银行业金融该机构拥有涉及金融投资、数理统计、财务会计、法律等全方位知识背景的专业团队。因此,消费者在产品购买、定价、利益分配甚至诉讼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同时,银行业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银行业消费者事后的自我保护能力明显不足。
3加强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政策建议
3.1完善现有金融法律首先要将金融消费者保护明确列入监管目标。金融消费者保护不仅是维护消费者个人利益的需要,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金融监管的目标既包括维护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也包括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标。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金融监管理念,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审慎监管并重,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固定。其次,制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在《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明确银行业消费者的权益,突出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如实陈述、全面披露、平等对待、信息保密等义务,并赋予监管机构强制权和处罚权。最后,细化监管规则对消费者保护的要求。突出完善对客户信息安全保护和消费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知情权的保护要求,并增加相应的问责条款。
3.2提升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监管的专业化我国在现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框架下,银行业消费者保护职能不仅缺乏相对审慎监管的独立性,还散落于多家监管机构。在各监管当局都已成立消费者保护部门的背景下,强化银行业消费者保护部门的资源配置,实现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监管的专业化,形成在履行银行业消费者保护职能方面的专业优势,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3.3践行以消费者保护为导向的行为监管行为监管是对审慎监管的必要补充。行为监管强调主动监管,实施提前干预,鼓励有序竞争。对我国而言,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硬约束制度框架下,银行业实施行为监管应坚持“以机构监管为主导,以功能监管为支撑”的原则,提前介入、有选择地干预金融机构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流程,形成新的监管切入点。从产品全流程入手,分析影响利益分配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审批、市场营销、信息披露、售后管理、投诉处理等。重点纠正金融机构服务行为偏差,严格产品销售标准,细化金融服务标准,从源头上预防银行业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发生。
篇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已降到0.4以下,群众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然而,繁荣兴盛的文化消费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关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需要、强化文化消费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促进文化消费领域的和谐与公正等伦理诉求业已成为影响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文化消费市场的关键因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性诉求
弗洛罗夫(1987)认为,“只有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和一切科学的尺度”。文化消费最根本和最首要的价值在于满足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性诉求。
(一)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市场竞争、生活节奏对人们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人们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化消费尤其是知识教育类的文化需求来开发智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社会地位。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从2004年以来始终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10年消费总量已达1万亿。文化追求、文化素养、文化理想已成为当今社会个人、群体、阶层、国家间的显著区位性特征。
《2011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表明,我国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的金额平均为1370元,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44%。教育消费支出比重过大的消费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我国文化教育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对文化教育消费也提出更多公益性诉求。加大多元文化投入,繁荣文化市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使所有人获得更多、更公平的机会全面发展是各级政府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现代化大生产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现实生活
人存在的本质与意义是精神的健康发展。现代高效的社会生产,使人们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享受更高层面的精神生活。而文化消费的过程就是消费主体与客体的精神交流过程。
犹如高尔基所言:“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而,作为文化消费客体应反映和满足各个时代、民族、地域乃至消费者主体的精神风尚、文化涵养、价值认同与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而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客体的大众化、模式化、复制性甚至快餐式特征突出,还远不能满足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文化消费的发展。
(三)实现人类消费的主体性诉求
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加快了人类消费时代的到来,文化也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寻常大众日常生活消费的对象。而文化商品正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手段,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抛售,在老百姓来不及辨明之时迅速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世界。海量尽显奢华与时尚的广告、推销遮蔽了商品的真实、迷惑了人们的感官、混乱了受众的头脑。对经济、政治地位和权力的向往构成人们文化消费的驱动力。表面上看似自由自主地去消费,实质却是按厂商、广告商的旨意不由自主地去“被消费”,即迷失了自我的消费。而表面上享受着繁荣文化消费主体的自我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功能诉求
随着我国文化消费由单调、内向、封闭向多元、开放、互动方式演变,从传统的求同、求稳向现代的求新、求潮特征演进,我国文化消费表现出极强的伸展空间与发展潜力。与此同时,消费市场对文化利润的追逐与人们的精神追求是否相符?审美情趣大众化与社会主流价值是否脱离?轻松娱乐作用与意识形态功能能否统一?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商业价值最大化与精神追求淡漠化
高尚经典的文化消费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甚至能启迪人们去思考、明确自己的精神生活追求,从而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然而文化消费的大众化进程使得“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领域是无处不在的(詹姆逊著,唐小兵译,1986)”。从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投资、生产、炒作、包装直至销售几乎都完全按照工业化和市场化的逻辑和规则进行,以期获取尽可能多的商业目标。消费者则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消费代表的商业符号意义价值,以此显示自己的品位、身份与财富,却淡漠甚至忽视了产品本身具有的文化品格与精神内涵。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化属性愈加突出,却因此还赢得了众多的消费者。然而,一味追求商业价值为目标的文化产品终究将达不到商家所希望的市场与利润。
(二)审美情趣庸俗化与主流价值疏远化
篇6
二、锦鲤池的水质要求
水的透明度≥2米,溶解氧≥5毫克/升,pH值7~8.5,总氨≤0.1毫克/升,非离子氨≤0.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2毫克/升。养殖用的水一般采用曝气的自来水,以后少量换水或补充水时可以直接加入自来水。如果水池很大,用自来水可能太浪费,可以用河水、井水等天然水,但是这类水应该先确定无污染,还要杀菌才能使用。其实,要达到上述水质要求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只要使用功能足够强的过滤系统,注意适当的养殖密度以及避免残存饲料,就可以长期保持水质良好。
三、放养密度和花色搭配
锦鲤的放养密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看循环系统的净化能力以及群体观赏的效果。循环系统的功效决定放养密度的上限,实际放养密度如果超过上限,水质有恶化的倾向,或需要频繁换水才能保持水质从而避免影响鱼的健康。目前国内一般带有净化池的锦鲤池的密度上限为12千克/米3,锦鲤卖场的鱼池放养密度可能会达到上限。观赏锦鲤池放养密度主要取决于美学效果,实际密度通常为1~2千克/米3,这主要是因为放养密度过高时,锦鲤不能集群,鱼在整个鱼池几乎均匀分布,没有虚实相映的美感,而且无法欣赏到锦鲤群游的行为美学。由于视觉效果与鱼的重量没有直接关系,通常结合规格和数量考虑,放养规格与鱼池大小正相关,放养数量也与鱼池大小正相关,而且一个鱼池里的锦鲤最好规格基本相同。关于放养的花色搭配,养过锦鲤的人都知道“始于红白终于红白”这句行话,红白品系是锦鲤的典型代表,通常,鱼池中红白的数量占到50%~60%,而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总共占池鱼数的20%~30%比较常见,其他的品系不一定要齐全,有那么两三种就可以了,由于锦鲤池中的主要颜色是红色和白色,搭配一两条黄金、茶鲤、乌鲤会有不错的整体效果。关于搭配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有人喜欢在一个池中搭配不同规格的锦鲤,认为这样才不会单调,这其实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视觉艺术规律的,一是因为这样会显得比较混乱,另外,在群体中小的鱼会长不好,因为经常被欺负、经常吃不饱,即使能勉强活下去,也往往日渐消瘦,失去欣赏价值。
篇7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66-02
高校文献经费主要是指:“图书馆在每一财政年度整体运行的预算中,除去人员工资、必须品和维修等开支,专门用于购买图书、连续出版物、电子资源、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的经费计划.”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已由过去的图书、期刊等实体收藏向计算机数据存储和网络在线阅读方向转变.在这种文献资源获取形式大变革的时代,及时对图书馆有限的文献经费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期达到信息资源量最大化的获得,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成为图书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图书文献经费的来源
1.1 运行经费
《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对图书馆的经费进行了明确的解释,主要包括运行费和专项经费,运行费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购置费、设备设施维护费、办公费等.其中文献信息购置费的多少决定着图书馆藏发展的规模、馆藏结构、资源类型及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等,是图书馆经费使用中的重中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五章第27条规定:“高等学校应重视藏书建设的投资.书刊资料购置费在全校教育事业费中应占适当比例,一般可参照5%左右的比例数,由学校研究确定.”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家用政策和法规的形式规范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规模,但也考虑到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这也就造成了图书文献经费的数目与学校的建设规模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不同高校间馆藏和文献资源量的较大差异.
1.2 专项经费
除了学校的财政拨款以外,专项经费是许多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的另一来源的重要渠道.在国家对高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出台了一系列的综合发展方案,例如“211”计划、“985”计划等.一些高校进入了这种战略计划中,获得了较为充足的建设资金,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图书文献的购置和馆藏,而那些没有进入到这些计划中的学校就逐步拉开了距离.
另外,一些高校也接受了企业赞助、个人捐赠、国际合作、专题建设等专项基金等,为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2 图书文献经费的使用与分配
2.1 经费的短缺造成文献资源购置数量的减少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广大师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尽管高校不断增加图书文献经费,但大部分高校与国家的相关规定还具有很大的差距.以中央民大图书馆为例,2011年学校教育事业费是62410万元,图书购置费是330万元,所占比例为0.5%;2012年学校教育事业费是118530万元,图书购置费是330万元,所占比例为0.2%;2013年学校教育事业费是81213万元,图书购置费是375万元,所占比例为0.4%.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央民族大学图书资料经费与国家规定的参考值5%具有很大差距,同时学校教育事业费的增减并没有考虑到对图书经费的增加.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有明确的规定,图书年增长量为生均6册,而现在由于图书经费紧张,远远无法达到此目标.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学校管理层没有充分重视到需求与供应的相对矛盾性,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处于服务型的边缘地位,对政策的把握性和图书资料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重视.
2.2 图书价格的上涨造成文献资源经费的短缺
由于数据库和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所以为保证收藏的连续性、完整性,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图书馆只能采取保数据库和期刊,压缩图书的对策,而图书价格的连年上涨使得本不宽裕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例如,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支出153万元用于购买纸质图书5.46万册,2013年支出120万元购买3.04万册,而7年间图书价格平均上涨12元,购置经费不得不减少了33万元,购置图书数量减少了2.42万册.从全国图书市场看,2007年图书平均价格是21.25元,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高达52.23元,显示5年间的平均价格上涨了一倍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图书成本的上涨与高校图书购置经费的增长不成比例.
2.3 信息化的发展使文献资源经费更显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出版物的增长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据2014年7月10日的《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出:“201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4万种,比2012年增加3.0万种;出版期刊32.7亿册;出版电子出版物3.5亿张;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2540.4亿元,电子书与互联网期刊与数字报纸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为7.0%.”可见在纸质图书不断增加的同时,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出版物增速迅猛.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用于数字资源的经费是26万元,2007年跃升到69万元,2013年上升为180万元,占了年图书经费的50%.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得不将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从而使得本来就不充足的文献经费显得更加窘迫.
3 图书文献经费的理性分配
3.1 整合管理体系
图书资源整合是指:“信息资源整合简单讲就是对分散庞杂的信息资源归并、梳理进而形成互相连接的统一体.”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便利、更有效、更节约、更合理地利用图书资源,更好的为读者服务.“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与各院系资料室基本处于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的状态”.近年来,虽然各院系资料室已纳入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中,并建成了图书馆的分馆,但从分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资料的购买和使用等方面来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些分馆不对外开放,只是对自己学院的师生开放,使用率极低.笔者认为,校图书馆与分馆之间应建立密切的联系,互能有无.通过对全校的图书管理体系的重新调配和统一管理,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购买,实现资源共享和最大化的利用,使有限的经费创造出最大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购买各类数据库作为服务读者的重要渠道.但是在这些电子资源中有很多会与印刷型出版物交叉,有些期刊的收录速度甚至与实体期刊是同时的,这样就造成了重复购买.例如,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购买了清华同方cnki期刊数据库,同时订购了1049种纸质期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除了127种民族文字期刊没有重复以外,有676种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重复定购,重复订购额达13万余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共享、重复订购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积极调整和改善管理方式可以较好的改善这一环节,也会节省出可观的图书经费,将有限的经费用在需求最大的环节中,更好的为读者提供充足和优质的服务.
3.2 采购策略应适时改变
高校图书馆要兼顾各学科的读者,文科专业图书有很强的年代感,比如世界名著,可以流传上千年,这样的图书使用率高,而且借阅经年不衰.但理科书则有很强的时代感,更新快、研究新的图书,是理科读者的要求.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为我们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前沿的信息提供了帮助.那么我们的采购策略也应进行适时的调整,在文科类资料采购方面可偏纸质,保特色,重核心;在理工科资料的采购上,应更多的借助数据库、网络在线等电子资源;在纸质期刊订购方面,可采取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互补,这样可以在兼顾各学科的同时,增加纸质图书的采购量,以达到读者和相关部门对图书增长量的要求.
3.3 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
“资源共享是节省经费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基础”.在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今天,高校专业划分日益细化,交叉学科研究层出不穷,任何一个高校馆要满足所有师生的要求都非常困难.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图书馆都在利用资源共享,美国大学图书馆员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一定拥有,但我知道哪里有”,说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资源共享是必然的,高校馆应该打破小的自我,加强协作,资源互补,树立全局观念,利用有限的经费充实自己的特色馆藏.
为实现信息的共建、共知、共享,深化资源共享和利用,先后建设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中国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NSTL)、北京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等等多种跨行业跨地区的图书馆协作体相继建成,这些协作体的建立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此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转换.图书馆完全可以借助这些文献传递系统,压缩借阅频率小、价格高、非馆藏特色的资料,以节省资金.90年代末期,许多高校馆为应对经费紧张,采取了“保刊压书”的政策,但随着期刊数据库的出现,期刊可以很方便的在网上查阅,而压缩图书的策略显然已不符合教育部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增长量的要求,我认为结合期刊数据库,在保馆藏特色的前提下,适当压缩期刊是一条可行之路.笔者对2013年本馆进口报刊进行了调查,外刊价格低的几百元,高者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而实际的借阅率却很少,据期刊部工作人员介绍,外文刊书架很少有读者阅览.同样,数据库的使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图书馆应引入“文献使用效益评估分析”,阅读率确实少而又可通过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取得的,可慎购或不购,以缓解经费紧张.
3.4 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率
各高校图书馆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积累,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馆藏,我们不能只注重购买而轻视利用,应提高现有收藏的使用率.由于受传统图书馆单纯借还书服务观念的影响,老师同学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不是很了解,加上图书馆的宣传不够,致使很多巨额购买的电子资源无人问津,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应只是坐在图书馆内办理借还书手续,而是应主动利用校园网、广播台等宣传平台,走出图书馆,深入院系,举办讲座,实际演示,向师生宣传图书馆,指导电子资源的使用,使现有的馆藏发挥最大的效益,并对使用率低的文献进行压缩.提高现有文献的使用效率,也是缓解经费紧张的良策.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人才培养的营养基地,在许多学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其功能和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制约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因素很多,归根到底是制度化的管理措施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在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时代,管理者缺乏前瞻性的发展视野,制约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因此,加大文献资源运行经费的投入,整合各部门之间的功能和资源,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等,不仅可以使有限的经费得到最大化的效益,同时也可以为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张玲,等.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现状调查分析.实践研究,2008(1).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12――01
1 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一从学生言语与非言语能力的培养角度谈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加深,高校英语界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应用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英语教育也逐步向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转型。但是,目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重点一直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言语能力之上。这一点,我们从课堂的设置和英语教材的编排上即可得到验证。 翻遍所有的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只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中,才有专门讨论非言语交际的内容,且不会超过一章。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呼吁国内高校英语教育界的所有专家和从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此重视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合格、全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2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根据毕继万结合西方学者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的姿势和身势,目光语,面部表情,体触语等;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言声音(如笑,吹哨等);3.客体语(objectlanguage):包括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个人用品等方面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体距,领地概念,座位安排等)和时间信息两方面。(毕继万,2009:339)因此,INCC也就包括这四方面主要内容。
3 高校英语教师提高INCC的途径
根据笔者两年来对INCC的潜心研究,并结合五年来从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途径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以箴参考。
3.1提高观念意识
从根本上来说,INCC一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未能取得像英语言语那样的成功,原因在于思想意识上并未对其重视,也并未把它放在一个必须进行教学的地位之上。因此,要想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我们首先要完成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观念意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传统一向都是重视视听说等基本语言技能,要把一个如此容易被忽略的方面放在一个重视的位置上,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如,在与其他同事进行教研、讨论,甚至平时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一些这方面的有趣的常识,从而使他们意识到INCC的存在与重要。还可以在编写英语教材的时候,适当地穿插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使其真正得到地位的体现与知识的传播。
3.2学习文化差异
从意识上认识到INCC的重要性,可以说为我们的成功打下了心理上的基础。决定其成功的还是进行文化差异方面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文化差异知识的积累。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途径,如:第一,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便是读英语杂志。杂志作为最鲜活与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料,是我们获得第一手信息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在平时阅读英语杂志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其中对于一些非言语行为的描述,从而积累一些有时代气息的英语非言语行为。第二,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因为其独特的动态性,最直观、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看英语电影了。在看电影时,应该注意交谈双方的非言语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两人在拥挤的地铁中靠近站立或有身体接触,那么美国人会避免直视对方,并且举止小心。第三个有效的方法是读有关西方风俗习惯或跨文化交际的专业书籍。优点是知识系统权威。但是缺点是不够鲜活生动。第四,主动与外国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行为举止,但是要切忌轻率地模仿和盲目地搬用电影电视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还要认真观察中国人的哪些行为举止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交际失败。
3.3 从事实践与教学研究
前面两个主要途径是从自身的意识和知识方面的提升,第三方面就是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更高层次的领域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把习得的INCC运用在日常教学和同行的交际当中。这样,一来可以检验各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正确性,二来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熟练各种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非言语行为让学生认真观察,来获得下意识的印象。第二,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一些经典的电影和电视,以及文学作品的非言语行为,但是要注意时代性。第三,可以专门立项进行科学研究,如对中国和外籍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调查分析。
4结论
篇9
自2008年下半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此次金融危机对长期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国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析与解读这些变化,了解人们的消费趋势,有助于决策部门更准确把握市场,采取引导消费的有效措施。
危机意识加剧且消费需求紧缩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端,首先是石油等资源价格不断高涨,推动住房、食物等商品价格连续上涨,继而引发通货膨胀。之后,冲击实体经济,引起实体经济下滑,金融系统岌岌可危,进而转为通缩。一些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相继宣告破产,或大量裁员,致使失业率上升。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国家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造成人们对经济发展预期信心不足,消费的危机意识加剧。财富的减少,引发人们对收入增长的担心,从而抑制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为信贷消费、借贷消费等超前消费延缓或终止。金融危机的性质决定了受其影响较大的必然是金融以及与金融关联度较高的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有关研究显示,一般人的现金消费额度一旦超过其月收入的6-8倍时就难以发生,因而在现代社会大额消费往往需要依托信用贷款来支撑。就中国人而言,“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消费发展前提是对自己未来收入具有良好的预期,而此次危机恰恰强化了人们对未来增长的担忧,因而对各类信用消费都会产生抑制。
其次,娱乐性、享受性消费萎缩。据调查,艺术品市场遭受重创,出现画廊缩小规模,开始出租,甚至暂时休业的状况;全国不少城市陆续出现健身俱乐部倒闭的现象;投资者和收藏者均出手审慎,艺术品交易拍卖额锐减;旅游业方面,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同比出游人数减少,行业收入下降。
消费决策周期延长且理性消费行为日渐明显
如何使有限收入的合理化利益最大化是消费者面对危机需要理性决策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应对各种危机通常会产生适应性反应,即所谓应激性反应。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较多,如购买需要、商品信息、营销策略等,金融危机使许多因素变得不确定,对市场的预期也变得模糊不明,使得消费购买决策周期相对延长。
某项调查表明,购买私人轿车的多数人决策周期在6个月左右,但在危机之前购车家庭的决策周期远比想像中要短。调查显示,被访者对“从您家开始决定买车到最终购买,大约需要几个月”问题的回答,最有代表性的决策周期是6个月,26.7%的购车家庭决策周期正好是6个月,同时累计有74%的购车家庭是在1-6个月内完成购车。危机的到来,使市场动向、价格等影响消费的重要信息常常处于变动之中,这就使购买决策更加审慎,非理性消费、随机性消费减少,随用随买的理性消费行为已成为多数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虽然危机造成商品价格涨跌变化,但人们对此已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已能较为理智地选购商品,按需选购成为消费的主流。人们凭借自己的消费经验和对各种消费信息的分析判断,在众多的商品和服务当中进行理性的选择。谨慎消费已成为当前消费行为的明显特征。
网络购物、租赁等新的消费方式呈增长态势
随着电子经济发展,网络购物比较省钱,比真正实体店一般情况下要便宜1/3,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购物,其崇尚的原则是能省则省,精打细算。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无须走出家门就可做到“货比三家”,他们经常大范围地进行选择和比较,以求所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最有个性。
同样,对那些积蓄不多,但又对某些高档商品有消费需求,租赁就成为不错的消费选择。如名牌高档时装、背包等,如果花一大笔钱只能消费较少的件数,但如果租赁,花同样的钱就可以消费更多的款式与数量。
发展性消费成为热点
面对危机,多数人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寻求职业的稳定。为此,用于提升自我价值的文化性消费将进一步增加。为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学识和修养,人们会自动寻找学习和进修机会,以不断给自己充电。
危机也预示着机遇。在危机中如何发现机遇,也是人们面临的新问题。如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波动,大众了解经济现状的需求和对未来走势的关注空前高涨,使得原本只有专业人士关注的经济类图书成为人们寻求答案的重要工具。
结论及建议
尽管调查表明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费,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镇农村居民,购物心态依然平稳。商场、超市的食品类、基本生活品类消费仍旧旺盛。但由于金融危机降低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居民的收入预期,使人们的消费倾向、购买决策、消费方式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一定变化,在某些领域出现消费需求收缩、消费疲软的趋势。因此,我国应一方面制定更多的惠民政策,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中国人的高储蓄率表明中国人不敢消费,其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因为社保水平较低,居民不仅要存钱防病,还要存钱防老。对我国而言,扩大内需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为本,强化公共服务,给老百姓以经济安全的底线,这样才能释放居民心中的消费压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后教育。经济放缓期一般是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当高等教育不再是就业的“金钥匙”,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后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消费的重中之重。
同时,还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领域。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审美型发展。尽管危机的到来,使人们的超前消费受到抑制,但消费欲望具有惯性,休闲、娱乐、审美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只要引导正确,服务到位,休闲、旅游、娱乐等必然在促进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篇10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1.消费来源
2007年10月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据调查89%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于父母,只有少数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靠勤工助学、家教、在外打工等方式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约占8%,另外还有3%的学生靠贷款、助学金和补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趋于单一化,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提倡较早的踏入社会,使得学生不能较早的独立。(2)有的学生想找家教挣生活费,迫于专业的限制(因为很多家长喜欢找师范院校的学生做家教),很多学生被拒之门外。(3)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经济上对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2.消费结构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时尚消费。由调查问卷显示:基本的生活消费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学习型消费和时尚消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毕业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充实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各种等级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2)由于目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考取各种证书的培训费在逐年增加,例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有造价师证书,施工员证书,CAD绘图员证书等等。 (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电脑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目前此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电脑拥有量也呈上涨趋势。
除了学习型消费成上涨趋势外,时尚消费也呈上涨趋势,手机、MP4、数码相机等高档消费品不断涌入大学生的手中。
3.消费存在的误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性。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就开始了独立理财的阶段,但其理财能力较差,开支没有计划,使得消费时失去理智,因而形成盲目消费的现象。例如: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偏高,形成超前消费的习惯。
(2)前卫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个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够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因此过节聚会、生日聚餐、亲情消费、毕业宴会等已纳入到大学生的正常消费范围之内。如今大学生的消费已超越生存型消费,主要表现在: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等方面。
(3)攀比性。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虚荣心又较强,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导致最后形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有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买了一件名牌衣服,用着一部手机,自己也不甘落后,情愿节衣缩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有的女生为了美容,一次又一次的向节俭的父母开口要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转贴于
(4)过渡性。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超前的消费观念,例如:通讯费用、老乡聚会、恋爱消费等名目繁多。另外,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咖啡屋,酒吧等场所也成为恋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恋人之间互赠的礼品也越来越高档,类似于这样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目前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从消费结构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是健康、积极、科学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还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还需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2.构建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
(1)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消费观是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正确的消费观必须明确消费是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消费将极大的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发展。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将来有所作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过度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消费。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状况,我们要强调合理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合理性消费,反对非合理性消费。
(2)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培养理性消费行为。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因此,大学生应该在保证食物消费的前提下,增加学习型消费的比重,减少时尚型消费的比重,适度消费,让更多的消费用于服务个人发展的项目,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消费。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全力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篇11
(一)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之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数字化,通过创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
(二) 德育课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 适应新时代信息化社会
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后,信息化教学受到各教育部门普遍的重视。信息化新时代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出了新的要求,德育工作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此外新时代信息化召唤新型的人才,既要能够拥有与机器对话的能力,又要能够拥有与机器相处的智慧以及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中职德育课堂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探索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研究。
2. 适应新课改
国务院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对德育教育提出新要求,要求我们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的首位,落实在生活当中,实现“树魂立根”。这就要求我们德育教师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再是填鸭式,而是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应用、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适合德育课教育目标
2008年12月的教育部文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颁发后,新一轮的德育课程改革即开始实行,《意见》指出:“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可见职业学校德育课不仅要承担经济、政治、社会、哲学、法律、职业道德等知识的传承,还需要承担德育工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手段来帮助达成这样的目标。
二、 我在参赛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德育课堂中的应用的研究
目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专业技术教学当中,并且各教学平台针对各类专业技术开发了相应的教学工具,但是却没有针对德育课程开发的工具,真是很让人遗憾。以参赛为契机,我广泛的阅读信息化教学文献与国内外关于德育课堂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最新研究论文,并且学习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前人的教学案例。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了解到在德育课堂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同时面临许多的局限,以下为我的探索。
1. 教学组织模式
传统的德育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达不到教学效果。经过新课改的洗礼后,德育课普遍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提升。
我尝试用可汗学院的反转课堂的方式来进行德育课改革。课前通过教学平台推送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设置课前小任务收集自己家庭的消费记录,学生在搜集相应的生活背景知识后再进行课本知识的预习会更加亲切生动。此外我还安排学生用教学平台的直播功能记录自己的一次消费行为,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上,师生共同分析学生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记录,结合小组探究将组内成员的消费分析并形成学习笔记与全班同学共享。我运用互动黑板,与学生共同实时生成思维导图,思维过程可视化。接着以小组合作模拟消费的形式请同学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通过四分屏系统将小组的消费计划投屏,组长边讲解边展示,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辨别理性消费我设置了组间互评。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索发现自己消费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小组共同完成模拟消费的任务,模拟理性消费者,在知识层面掌握如何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为了更好的达成德育目标,请学生戴上vr眼镜进入到冰川融化的阿拉斯加,切身体会不理性消费行为给这个地球带来的灾难,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升华出保护地球,理性消费的情感,完成从知识到情感的跃迁。课后我布置一份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坚持使用支付宝记账本一个月,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并将记账本截图发送至教学平台参与理性消费者评选。
2. 信息化手段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实际课堂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如信息化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当出现网络卡顿时,极大的影响课堂进程和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使用手机时容易出现走神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使用学习通教学平台,当我播放ppt时学生的手机屏幕是被锁定的,但当退出ppt播放时则无法控制学生手机,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vr眼镜的使用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不过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注意力。
三、 赛后反思
通过这次参赛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有非常大的成长和收获。首先我们更新自己的理念: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从教﹥学到被动﹥主动到学会﹥会学。秉承新课改理念为以学生为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接着我们立足于学校实际,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把问题变课题,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进行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们运用信息化手段做了如下设计:
1使用任务驱动法,运用“生活即教育”理念,课前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任务,请学生使用支付宝记账本记录家庭一周的消费,达到了解家庭消费的目的。针对学生喜欢看直播的特点,请学生用学习通教学平台的直播功能记录自己的一次消费,将消费生活融入学习之中。
2课上通过分析家庭消费记账本、学生直播视频使学生掌握分析影响消费因素的方法。小组合作运用该方法分析组员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将探究成果记入电子笔记。为了更好的促进组间交流,我们使用四分屏系统将四个小组同学的手机画面同时投影到交互白板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构建知识框架我们选择使用思维导图,但直接将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与启发式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将两个交互一体机拼接在一起实现拖动文字与图片的功能,与学生一起生成思维导图。学生在操作交互一体机的过程中将思维过程直观的展现出来,反映出学生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的教学。
为了突破难点,我们使用了:
篇12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CIS的概念和内涵。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可以解释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手段(又称CIS战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当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企业通过市场行销手段来进行市场竞争。而当产品同质化与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消费者无法从产品质量和行销力中明显分辨出企业或产品的优势企业需要有一种新的竞争力来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形势下形成和产生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概念。
现代CIS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再传入亚洲。中国CIS战略的运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迅速掀起一股热潮。中国大陆的CIS战略受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影响较多较为重视视觉形象的建设。因此国内很多人认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仅仅就是标识的设计这是很狭隘的一种认识。当然标识可以说是VI的核心.而VI也正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直接外在表现是消费者认知企业的直接因素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部分组成。这三部分之间是协调共存的,缺一不可
MI企业的理念识别由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宣传口号等方面组成,是CIS系统的指挥中心及基本精神所在也是整个系统动作的原动力。
BI行为识别包含了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用语规范、促销活动、公益活动等。生产行为的识别是通过规范行为活动来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
VI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围绕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为基础展开的视觉形象一体化设计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大部分。
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这三个部分中前两个部分反映企业的内在素质后一个部分直接展示企业的外部形象。三者的有机结合.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计划、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r全面、综合治理把企业所希望塑造在社会公众中的独特印象通过鲜明的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形象体系卓有成效地凸现给社会公众,从而极大地促进产品的销售和生产。
下面就导入CIS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做一简单分析。
一、企业导入CIS战略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消费观念也逐渐从理性消费转变成感性消费。首先表现为购买商品时诉诸于情感的共鸣:消费者不再根据经济性、必须性,而是根据自己情感的需求去选购商品。凡是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商品他们甚至可以抛开价格的因素。同时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优先考虑产品的销售服务、企业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其次表现为求异心理,即个性化要求。消费者一改理性消费阶段遵循共性的消费心理,开始崇尚个性希望通过选购商品,表现出自我独特的个性魅力。这些为企业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只有通过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行为及视觉传达的策划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美观的产品,打造出企业完美的形象来适应时展的需求。 同时时代的进步更促使企业的行销战略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传统推销战略,即以卖方为主的战略进入营销战略,即按买方要求来调整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而实行形象战略包括产品的内在品质、外在包装、道德服务等等也就是说,消费者选购商品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形象即产品的有形形象与无形形象。有形形象就是看得到、摸得着的部分如企业的标识、产品包装、名称、以及售后服务等无形形象r即企业的价值理念、精神坐标、目标方向、口碑信誉等。这些所构成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约定和承诺。此外,日常生活美学化也是当今社会消费形态的一种反映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非物质产品包括消费广告、消费图像、消费品牌等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恰恰迎合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导入CIS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导入CIS战略对企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导入CIS战略能明确企业经营战略,发挥企业技术、营销策略优势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2.导入CIS战略及相应的系统化设计,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关系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运营。
3导入CIS战略能激励员工士气改善员工工作意识和积极性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员工凝聚力和整体素质。
4导入CIS战略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体资源的宣传优势,最有效地宣传企业和品牌形象。
5统一设计形式有利于连锁形象的统一和企业整体实力的宣传增加企业品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6.导入CIS战略将品牌战略纳入整体CIS战略之中,就能保持品牌策略推进的系列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篇13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产能过剩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党和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甚至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视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也会明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和升级两大任务。由此可见,关于如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然而,这诸多问题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产能过剩。
一、 产能过剩的概念
在经济学领域,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产能泛指生产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公布的产能过剩报告中给出的判断依据,现阶段或者最近一段时期内,有关行业的产能(包括潜在产能)超过了市场需求,超过的部分则属于过剩产能。
对“过剩”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较早,但由于社会性质的差异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过剩”问题逐渐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事实上,对于“过剩”的认知,学者们的观点有所不同。有些学者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供大于求存在两种状态:其一是供给略大于需求,其二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该观点认为只有上述第二种状态才可称之为过剩。
蒋和胜、邱小平、王德忠(1999),将我国的"过剩"问题描述为“生产过剩”,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全面过剩的一种较低水平的生产相对过剩。张保全(2006)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由于社会总需求低于实际生产能力而引发的产品积压、竞争激烈以及价格下降等问题。王岳平(2006)认为,市场经济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之中,一定限度范围内的供给大于需求能够维持市场的良性竞争,而一旦这个限度被打破,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争,供过于求的负面作用凸显,此时超出限度的那部分产能才可能成为过剩的生产能力。何彬(2008)认为“产能过剩”,是指等产量线出现后弯的转折点连接而成的脊线以外非经济区域所反应的要素之间不再发生替代,而是表现为同时增减的要素配置状态。李平、李晓华、吕铁(2009)从需求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产能过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能力超过该时期内的实际有效需求。
笔者认为,生产能力适度的大于社会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而所谓的产能过剩,是指现阶段或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相关行业的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的有效需求,并且这种供过于求的水平已远超过维持市场良性运转的限度。而产能过剩会大大降低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 产能过剩的成因
吕政和曹建海(2000)认为产能过剩是由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而导致的。梁金修(2006)认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是短期内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不健全的投资体制,而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有效产品供给不足、即期消费乏力则是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国经文(2006)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动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是我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王建(2006)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与我国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密切相关。张红松(2008)试图通过不完全和非对称信息的相关理论对产能过剩的发生情景进行描述。王立国(2010)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因素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此外,周其仁(2005)、王相林(2006)、国经文(2006)、付保宗(2011)等学者均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某一因素简单引起的,而是涉及多方面,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1. 宏观因素。从宏观视角分析,产能过剩的出现与我国制度政策设计缺陷、市场机制发育不良、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
(1)制度政策设计缺陷。政府作为有形的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政府对经济、市场甚至是企业的过度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政府干预投资或出台刺激政策,增加了相关行业企业的投资预期,致使企业蜂拥而至,而增加的产能却远远超过社会的实际需求承载能力,从而造成部分行业内的产能过剩。再如,以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导致各级政府盲目投资,扩大生产,甚至出现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滋生,阻碍了商品在市场中的自由流通,使得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另外,我国不合理的税制结构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增值税、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各地为了增加效益也热衷于扩大投资。
(2)市场机制发育不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特别是涉及资本、原材料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不良、定价机制不合理致使企业过度投资、重复投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其次,较低的市场准入条件使得企业能够相对轻易地进行投资生产,而与之相对的却是过高的市场退出成本,退出保障机制的缺失也是抑制产能过剩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此外,产能过剩与地区间、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不无关联。信息的失衡易导致众多企业在某一区域或行业内的重复投资、集中投资,最终导致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产能过剩。
(3)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延续着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受国内居民收入偏低及收入差距等问题的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大大增加。然而,外部市场受到国际政治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波动,一旦外部需求降低,国内则会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
2. 微观因素。
(1)企业发展水平滞后。从微观视角分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企业的数量虽然庞大,但很多企业仍沿袭着粗放发展的模式。这些企业自主研发水平较低,生产及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而这些处于同一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为了生存,一味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妄图以量取胜却忽视了最为关键的产品质量。而质量低劣的低端产品,并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造成了大量积压,产能过剩也由此而来。
(2)个体缺乏理性消费观。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由单纯地追求物质消费到重视精神消费。这原本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在面对环境的巨变和众多的财富,一些人却奉行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扭曲的消费观念,炫耀消费、提前消费、面子消费行为屡见不鲜。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在当今社会,消费对生产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消费群体盲目追随或者过分追求享乐所产生的消费需求会对企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将小群体的需求当作普遍性的需求而盲目追加生产,结果可想而知。
三、 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对策
产能过剩既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资源浪费,过剩的产能未能转为有效生产白白地占用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人力、资金等珍贵的社会资源,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窘况。产能过剩会导致物价下跌,企业投资预期下降,有些企业由于利润骤降、入不敷出甚至破产倒闭,这不仅造成失业率的上升,也增加了银行的金融风险。此外,产能过剩虽然使得物价降低,但由于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居民的消费意愿也大大降低。
总之,产能过剩既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我们应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问题只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相对减小,而并不能彻底根除。
我国学者何立胜(2013)认为,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处理好调结构与稳增长、产业转型与产业锁定、政府与市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这四方面的关系。中国企业联合会“去产能化”调研组(2013)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以及电解铝四个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后认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重视对行业内民间资本的疏导,弱化地方政府的投资强度,要提高行业内环保与产品质量的准入门槛并切实加强该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要大力支持过剩行业内企业的并购重组,建立基金以支持企业的转型发展,要在发觉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拓国外市场以转移部分过剩产能,要摒除企业退出壁垒并建立退出支援机制。此外,事实上,产能过剩问题已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8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突出对钢铁、水泥以及房地产等高投资、高消耗行业的调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摒弃了仅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上述措施对产能过剩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
从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看,美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管理经济,通过扩张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并凭借充分的竞争实现产业内的优胜劣汰,而政府并没有过多的政策性或指令性干预。德国政府虽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但仅负责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提供环境保障,并重视法律手段在克服垄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上重要作用。日本偏重供给管理,而韩国则通过产业政策、规划、立法、基金、政府采购等手段,对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重点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基于上述分析,参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市场要素改革,不断完善能源、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条件,可从规模、技术、能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更应该严格控制。要加快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降低政策限制、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妥善解决企业在兼并、破产以及重组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并优化市场信息渠道,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建立综合性立体化的现代化市场信息网络。
2. 实施内需拉动战略。要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转变以往以低端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特别是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产品出口要严格实行出口限制,并不断开辟新的外部市场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要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认知度,以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质量为“中国制造”产品开拓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政府在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环境、培育理性消费观念,建立并健全以消费引导机制、消费生成机制及消费保障机制为核心的和谐消费体系。
3. 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突出其监管及服务职能。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全面的、立体的综合性考核指标。要重视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营造公平、公正、有法可依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改变投资结构,扩宽投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调整税制结构,扩大消费税的比重,抑制地方政府盲目投资追求效益的冲动。
4. 推动企业改革转型。要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使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责任分明,不断引进和实践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及高效性。要强化创新驱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努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的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5. 培育个体理性消费意识。要重视个体消费群体理性消费意识的建立,培育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以“绿色”、“可持续”的需求引导企业的良性生产。要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在理性消费意识培育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建立和宣扬和谐消费伦理。要优化消费结构,建设和谐额消费环境,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消费伦理观念。
四、 结语
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实现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双重重任的拦路石,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 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其内涵,系统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我们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由于周期性、结构性以及体制性而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要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保全.产能过剩与宏观调控.商业现代化, 2006,(6):24-25.
2. 王岳平.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6,(6):15-18.
3. 杨万东.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76-80.
4.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 李平,李晓华,吕铁.如何看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博览,2009,(11):18-19.
6. 吕政,曹建梅.竞争总足有效率的吗――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0,(6):4-11.
7. 张红松.产业升级、不完全信息和产能过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周其仁.产能过剩的原因.招商周刊,2005,(52):8.
9. 付保宗.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1,(5):90-93.
10. 周劲,付保宗.化解“产能过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13,(7):36-37.
11. 冯梅,孔垂颖.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13,(10):117-120.
12.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吴凡.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7.
14. 于宝东.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5.
15.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0.
16.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