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基础理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

篇1

在中国的民族医药中,可能没有哪一种向苗医药一样,医与药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一方面苗药发展的形式喜人,但另一方面苗医院、苗医执业人员的发展及地位却相当尴尬。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目的,纷纷将眼光聚焦于苗医苗药。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其中不可避免夹杂了经济利益的动因,这会让苗医药研究,特别是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充斥着浮躁,容易被经济上的短视所影响,从长远上会有害于苗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笔者首先亦承认当下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存在一定的浮躁,且与经济利益的驱动密不可分。但不可否认,在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许多研究者是抱着“赤诚”的学术之心进行研究的,不少项目支助资金来源于政府,而政府的目的虽然一部分是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但更多的是对民族历史遗产的挖掘与开发。另一方面,不管基于什么原因,社会的共同关注本身也是利大于弊的。

另外,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一个不太寻常的现象。那就是,苗医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苗药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瓶颈,而这一瓶颈就是苗医基础理论的缺位所导致的。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不得不关注苗医的基础理论研究。到此,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是苗医基础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是为苗药进一步发展而服务的,苗医的发展不是一种自觉主动式的,而是被动式的。

二、是否存在苗医的理论之争

由于这种奇特的“跛脚”现象,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只存在苗药不存在苗医。因为苗族的“迁徙”特点,苗族同胞为对抗疾病过程中吸纳了“迁徙”之路上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医药知识,同时凭借大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药物知识经验,因此形成了今天苗药“简、便、效、廉、奇”的特点,也由于此原因造就了苗药加工简单,苗医擅长治疗外伤、虫蛇咬伤。但在医学基础理论上,苗医不像藏医、维医等那样在借鉴古代印度、古代阿拉伯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诞生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相反其中充满了大量“巫术”这类在今天看来完全不科学的因素,其较为可取之处中可以看到许多中医的影子。另外,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亦提出,当代苗医在基础理论上也呈现四分五裂的状态,彼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调和,也没有哪一种理论具有足够压倒其他理论的优势,获得广泛的认可。笔者对此种观点并不赞同,笔者认为:首先,从医药的逻辑关系上来讲,不可能出现存在大量的苗药不存在苗医的局面。笔者承认,无医学理论支撑,仅仅为药物使用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在人类历史上是存在的,这种情况下注定药物使用情况是零散、无体系化的,就是一种经验的简单堆积。但今天苗医在针对外科、内科、妇科、儿科、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均有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比如苗医正骨、蛇伤疗法及九节茶治疗头晕、骨折、风湿疼痛等项目已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次,苗医之中的确存在这一些远古“巫术”的因素,但这恰恰说明其产生时间久远,符合人类医学产生的客观规律。因为苗族处于“迁徙”之中,注定其作为一个团体存在时,是较为封闭的,因此苗族的一些传承已久的文化可以延续到今天,这其中也包括了苗医。第三,今天苗医基础理论不统一,彼此之间冲突较为激烈,甚至有的观点可能在后世看来是谬误的。但这只能说明苗医由于苗族所经历的特殊的历史原因,无法像中医、西方古代医学等可以在从容发展文化的基础之上诞生成熟的哲学体系,进而为其产生做好充分的铺垫。医学从本质上来说与其存在的社会所普遍承认的哲学相一致,哲学是从千千万万的具象中抽象出最普遍的一般性规律。因此具象是客观存在的,最普遍的一般性规律也就存在,只是现阶段暂时还未抽象出令人信服的最普遍的一般性规律,苗医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如此。

三、当代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常用方法

1、根据历史文献进行实证分析

苗医从目前的历史考证来看,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少历史文献都有记载: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西汉刘汉《说苑》说上古有人名苗父……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 伤寒病发狂兼发斑疹的治疗,在《验方新编》一书中记录了苗人用癞蛤蟆贴敷治疗之秘方。“凡伤寒发狂,眼直舌强,或发斑疹,急用铜钱于脊背、两手弯、扇榕浴⒘酵韧涔纬銮嘧仙,随取癞蛤蟆一只(目红、皮红、腹无八字纹者勿用),破开去肠肚各物,贴心坎上,取蛤蟆肝煎水服之。并用煮熟鸡蛋,去壳,于刮伤处乘热滚擦,随滚随换,其病顿减,有起死回生之功。滚过鸡蛋埋入土内,不可使鸡犬误食。此苗人秘方也。”《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介绍说:“经欧志安研究统计,《神农本草经》苗语记音的药草达1/3左右;欧氏尚发现,明代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第一册有17种苗药,第二册有27种苗药。《本草纲目》还记载了不少苗族药物的形态、采集与药用经验。”这个介绍,一方面肯定了苗族医药在久远的古代就对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体系建构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是认同了欧志安先生为代表的“从古老医书研究苗族医药”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试图复原历史上的苗医,还原苗医的本来面目,并常常与同时期的苗族历史研究有着一定的关联度,但却存在着一种为了追求历史感而在一开始就没有自己独立知识体系和相应说明方法的缺陷。

2、从现存临床病例治疗经验入手进行实证分析

前文已提过现存苗医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在传承上多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不少苗医在传承过程中丢失了治疗方法基础理论,却保存了有关疾病的药方,所以在对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病理及治疗基础理论无法进行清晰的阐述,当然更别提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在阐述时的保留。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可否认在民间也存在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因此,采用此方法的学者在资料收集时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难题:一、资料庞杂,且其中真伪难辨,特别苗医药传承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要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在材料的选择上保持中立,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也是对研究者的考验;二、收集苗医药的第一手资料最好的地点是在苗族聚居的,苗族文化保持较完好的苗族村落,而当地往往使用苗语,且为保证材料的“原滋原味”,往往要求研究者对苗语有相当的了解,但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通晓苗语的不多,因此常常存在解读第一手资料时就已经存在失真;三、由于收集资料源于基层苗医药行医者或家中所传的已保留不多的医药知识,或在个人长期行医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人心得,因此这些材料过于零散化,过于具象化,在收集资料后必须要进行普遍性论证,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前两个原因的存在,使得这一工作的完成困难重重。因此,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到对研究者本身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来看,客观地说,目前作为研究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的资料,还远远不够的。现有研究成果在深度和可信度,还难以让人信服。

3、创立苗族医药理论

一些苗族医药研究者依托“八代苗医大师龙玉六秘传生成哲学与交环学说”,进行了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理论建模,并演绎了一些试图解释其相应医理逻辑合理性的诊治原则和方法,其影响不小。

笔者认为,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同盲人摸象,仅为人类在认知上具有局限性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从不同路径认识事物本源的无奈之举,但不管采用哪种研究方法,都应建立在历史上已有的和现存的苗医药的各种具象基础之上。

四、苗医药基础理论的几种代表学说

1、三界说

苗族医的三界学说是在苗族民间长期流传的一种人体功能区划分的学说,是一种类比自然界中物类相互关系来解释人体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的朴素理论。该学说将人体划分为树界、土界、水界三个区域,三界之间具有紧密的相资和相制的联系。树扎根于土壤,必须从土壤之中获得养分,土壤孕育着生命,但有赖于水的滋润才能肥沃,水是生命之源,但也有赖于树的运转和土的吸纳才能鲜活、灵动。只有三者协调人体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否则一损俱损,疾病产生。

2、四大筋脉说

苗医认为,筋与脉是人体两个关系十分密切的重要系统。它们既是各自独立的系统,同时彼此之间又具有紧密的联系。四大筋承担着指挥、组织、带动和协调人体运动的任务,四大脉则是向四肢和各组织供应其所需物质的主干,“筋为气道,医有脉行血”。筋脉与疾病的关系由于筋脉的重要生理功能,四大筋脉在疾病的产生和治疗中往往有着特殊的作用。筋脉的特点是“以通为用,以畅为安,以塞为病,以绝而亡”,而外伤、内损都有可能导致筋脉受损。苗医的筋脉理论与中医的经络学说有明显的不同。它在形态上相对模糊,不像中医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那样线路清晰而具体;但在功能上却较为明确。

3、苗医毒学说

苗医认为“毒为百病之源”,有“无毒不生病、无乱不成疾”之说,故对毒的治疗极为重视,也因此给其他地区的人民以苗人擅使毒的印象。苗医认为,毒祛病消,因此将除毒邪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苗医药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祛毒邪的方法,主要有:解毒法、攻毒法、排毒法、拔毒法、克毒法,表毒法、赶毒法、清毒法、败毒法等等,被称为“去毒九法”。苗医根据不同性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毒邪采用不同的祛毒邪的方法。

4、生成哲学与交环学说

该学说强调一切事物由搜媚若、各薄港搜、玛汝务翠三大要素组成,即物质、能量和条件,三者不能缺一的苗族生成哲学。该学说认为人体生理、病理、病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成哲学密不可分。在病因上认为毒、亏、伤、积、菌、x是致病原因。

笔者认为,前三种代表学说过于肤浅,因为解决医药学基础理论的认知问题应当首先回应关于世界本源的问题,即世界是有什么构成的。不管是传统中医还是现代西医对此问题均做出了回答,并在此答案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医药学基础理论:中医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阴阳五行,人体的构成与平衡也离不开阴阳五行;现代西医从分子、细胞等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的角度认知世界,进而认知人体的构成与疾病。这种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体与疾病的认知形成统一,从哲学的角度对医学给予了有力的支撑。第四种代表学说笔者认为,生成哲学并不是建构在苗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哲学范式。首先从其源头来说,其真实性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根据相关学者论文记载,生成哲学源于龙玉六传唱的苗族古老话《万物生成共源根》。但作为论证生成哲学的重要依据,首先在万物起源与构成的记载上,其真实性笔者是有所保留的。关于世界的起源,在苗学界公认的是“邃古之初,古老昔时。天地粘连在一起,日月贴合在一块。世间黑漆漆,宇空暗幽幽。”“重公”、“黎公”用锤和钻把宇宙打开的,而不是《苗族生成学》译文所说的“就分了天和地;先安日月,后配星斗,山、水、气都齐备。”“天气罩人,地气托天。其次,生成哲学一分为三的哲学模型在笔者看来不过是对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模型的另一种稍作变化了的表述,其核心思想与苗族民间的各种各样“医文化现象”和“药文化现象”所遵循的传统知识体系的哲学思想是不同的。

五、结语

苗医药基础理论的构建应当放在一个更大的场域中进行探讨,即苗族的哲学问题探讨中来,这也是笔者认为在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缺憾。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各个方面苗族问题研究者的共同合力,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者在研究时眼光同样应当关注其他领域中关于苗族哲学问题的研究。历史研究表明,医药学问题同样是世界的认知问题,人们在认知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包括身体和心灵,另一方面在认知方法上会以已获得的认知外部世界的经验去认识自己,因此最终医学必将导向一种哲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麻勇斌,论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缺陷,贵州社会科学[J],2006年1月第1期

[2]杜江、胡成刚、赵俊华、韦波,苗医“三界”学说探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J],2009年03期

[3]杜江,苗医“四大筋脉”学说的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J],2006年第10期

篇2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篇3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上,不少教师还往往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用权威压服学生。这种不提供实际情境,无视学生个体感悟和合作学习的课堂,使学生难以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消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因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以致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只会将知识拿来简单套用,而不会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这说明,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这不是简单“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处于某个情境中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由于个性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些差异本身便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建构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如果以建构主义为基本理念,课堂上教师能提供合理的情境,使学生经历特殊的学习过程,定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每节课都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认为:“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这种观点,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传知已不重要,启智才是良师。此背景下的语文教师比任何时候都应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现成的,可是知识的获得却是孜孜探求的结果;知识本身是多变的,可获得知识的方法却是少变的。因此,教会学生知之的方法,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他们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在阅读中伴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并从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通过多角度变换形式的写作体验,建构自己有创意的、独特的感受和表达,增加主观性知识,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的落脚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为学生学习搭好“脚手架”,这样学生学习才能轻松自如地沿着概念框架攀升。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自主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思维状态。如在教学《春》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学生们经过认真熟读背诵探究,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一部分学生认为用六幅图画描绘春景,六幅图画既是一幅幅独立的春色图,连接起来,由远而近,由淡而浓,又构成了万紫千红的巨幅画卷;一部分学生认为是从春天的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写了春天的全过程;还有的学生认为,是从冬天写到春天,从早晨写到晚上,从天晴写到下雨,从城里写到乡下,从老人写到小孩,从植物写到动物,从视觉写到味觉、触觉、听觉等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虽然建构的角度不同,得出的问题答案各异,但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要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建构。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学生只有通过与他人进行经验交流,才能形成自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即学生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协商,使原来确定的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不一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学完《春》这节课,该教师布置了如下课题:学习课文观察方法,指导自己作文。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达成以下共识:观察首先要细致入微,课文中写小草“偷偷”地钻出来,写花“像火”,“像雪”,“像霞”,不经过周密细致的观察不行;其次,观察要有重点,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形形,春天万物萌动,观察不可能面面俱到,观察要做到心中有数,选择重点;最后,观察还要把握事物的特点,驰骋联想和想象,才能使观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改革与实践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着深厚哲学和心理学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能否真正激活语文教学,以及激活后的语文教学的形态与功能如何,将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李伟才,杨程基.建构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9).

[2]杨丽茹.基于“西方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情境型语文教学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02).

篇4

由于隐含意图的源出者并不直接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而是借助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通过“借物寓意”, “借此说彼”等一系列以人的联想为基础的修辞手段,如隐喻、借代、委婉、反语、暗隐、暗讽等将内在的思想和动机含蓄地表达出来,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在翻译中会给译者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稍有疏忽就会望文生义,使原文的信息和美学功能丧失殆尽,使原本可以体现的美学功能荡然无存。因此,在译文中怎么能像原文中那样通过适当的线索让读者推断出恰如其分的隐含意义又做到忠实于原文是译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准确的翻译原文的隐含意图,译者必须对原文的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有较全面的了解,并且还要有较高的语境和审美意识及形象的思维意识,这样才不至于被原文的表达所迷惑,得其形而失其意,同时还要有较高的修辞意识和表达能力,避免悟出原文的言外之意后,得其意而忘其形。

一、译本中必须保留原作者叙述语气与作品人物话语的隐含意图

作者叙述语气与作品人物的隐含意图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传递语言以外更多的信息。它采用的并不是直截了当,概念明确的信息语言,而是一种含蓄性或形象性的手法,因而其语言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有了某种修辞效果。在语言交际中,其主要作用是信息功能,另外还有美学功能。在翻译中,译者应当尽力保留其隐含意图,通过不同的手段,让读者推断到其隐含意义,保留其美学功能。

王熙凤心眼颇多,话里有话,她的意图是说:“这通身气派只有出在我贾家这样的名门望族身上。”她用“竟不像”、 “竟是个嫡系的孙女”不时地提醒贾母,林黛玉毕竟是外姓人。而译文中,用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表达“竟不像”,a chia表达“嫡系”,不仅意思表达准确,而且还保留了王熙凤话语中的隐含意图,堪称译文中的点睛之作。

二、译本取消了原作者叙述语言和作品人物话语的隐含意图就会使译本失去含蓄意义,进而失去原文的美学功能

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留下很多空白让读者去想象。读者费力气去推敲,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取消了原来的隐含意图,虽然取消了读者的脑力劳动,同时也取消了审美过程,也等于取消了文学。

墨西哥著名作家富恩斯特曾经说过:“不管说出来的有多么多。没有说出来的总是要多得多。”译者在隐含意图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把所有的隐含意图全部翻译出来,结果,有的隐含意图表明了,有的没有表明,导致损害译作的整体风格,破坏了原作的整体美。

另外在译者对原作隐含意图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解释学的偏离,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对原作的歪曲,是对原文的背叛。

中国文化中,外亲和内亲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亲戚。作者用外亲的用意是说林黛玉不该见母亲一方的亲戚贾宝玉,而整个作品描写的是他们二人的亲密交往,暗示了她的悲剧人生,印证了和尚的疯话。译文用any relatives淡化了“外亲”,取消了原文的重要语用隐含。

因此,艺术上的空白是艺术和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之一,取消了话语隐含意义就等于取消了文学。

三、不能添加一个语用隐含或将原来的明示在译文中变成语用隐含

一个语用隐含便是一处艺术创作,原文中既然没有,就没有必要增加一个,这样既是不忠于原作,也是画蛇添足。译者可以有自己的语言符号的发明创造,但不能在形象上无中生有。

篇5

1.制订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核心课程标准教师深入医院护理一线进行护理实际工作需求的考察,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召开课程标准研讨会,分析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关键技术,从而确定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制定能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理论支撑的课程标准。并将与护理实际操作密切联系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去。

2.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教材建设(1)中高职教材衔接,实现教学内容衔接根据护理专业教育的特点,组织专家和学者根据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科学地设计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教学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高职必修或选修单元,哪些是中职必修或选修单元,然后向不同省市中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同时,鼓励教师按照区域医院不同的特点自编校本教材,配合教学计划完成。(2)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电子化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电子教材具有多种优势。比如可以借助网络及时更新功能,快速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加强中职和高职在教育教学上的信息交流;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功能,缩短中职和高职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时间,以便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上;多媒体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将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课程的远程教育及在线答疑上。因此,制定一些网络教材或电子教材,可实现教材建设的多元化和立体化,可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特色(1)增强基础医学知识的连贯性,体现正常人体活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必须从基础抓起。对于从中职升到高职的学生来说,空洞的理论与抽象的讲解,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可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比讲解式教学法及讨论式教学法,将正常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与正常人体功能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有机体”为学习的研究对象,探讨人生生命活动的奥秘,掌握其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等。(2)结合临床知识,体现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的连贯性加强基础医学理论与操作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紧扣临床知识的学习,可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采用PBL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并提前告知学生,由学生分组去寻找答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在讲解Ⅰ型超敏反应时可提出,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前需做皮试?注射后多长时间观察结果?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后再在医院内观察15~20分钟才能离开等?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PBL教学方法,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到学习上,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快,记得牢,深受学生喜欢。(3)加强实验教学,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基础医学的许多知识来自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所以搞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不经可以了解理论知识的来源,而且可以证明理论知识的真实性,从而全面正确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很多院校开设的基础医学实验项目及学时较少,有些院校甚至不开设相应基础医学实验,为此我们在正常开展常规实验的同时,新开设自主设计实验。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查找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最后讨论打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4.实行学分制,课程考核全面沟通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是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多数中高职院校教育实施的是学年制管理,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部分知识在高职中重复出现,但不能合理地免修,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不高。采用学分转换制度,使中职院校学生在高职中重复出现的部分知识经过学分转换,成为有效学分,相关课程内容可以免修。因此,采用学分制为通道,可做到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沟通。中高职院校制定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及学历层次的学分标准不同,让学科学分在中高职院校中成为相互认可的“护照”,也可作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但中职院校对学生学科学分评价要按要求规范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中职生好,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较中职生差,所以普通高中生源的文化课程学分比重应少于中职生源,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重应大于中职生源。在学分管理方面,文化基础达标,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短,而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长。通过学分制管理,能够使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不同起点的中、高职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率。

篇6

学生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公式,再进行推理,就能得到我们需要的公式.有些数据死记硬背暂时记住了,但过几天就忘记了,而通过推导记忆就不会忘记.

3比较记忆法

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对相似的物理概念、现象、工作过程或实验装置等进行比较,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们的特点.

(1)电动机和发动机能量的转化.有些同学将电动机和发电机能量的转化搞混淆了,笔者上课时教同学们这样记忆,电动机是先有电才会动起来,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发电机是先动起来才产生电,所以发电机是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电能.

(2)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同学们也容易混淆.上课时笔者教同学们这样记忆,活塞向上运动,干什么?压缩里面的混合燃料,使得混合燃料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燃料猛烈地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做功,所以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口诀”记忆法

“口诀”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深加工,有利于快速地对知识信息块的储存、重组和内化,并且省时、高效.

篇7

一、存货发出计价

我国企业存货的实际成本处理大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是个别计价法,但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理由是其无法真实反映存货流转,而美国企业除了先前三种方法外,还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就是让存货与其进入的先后顺序的相反方向来输出存货,将最先收入的存货作为期末存货成本:先买进来的后卖出去。后进先出法就是这样一个后面进库的存货先出库作为流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将最新进入的存货与其已经实现的销售额相配比。在现在物价上涨的社会形态下,后进先出法确实可以取得一定的利益,由于期末现金余额和销售成本会显得高,那么企业销售的纯利润、所得税和净收益额就会显得低一些。而当物价下跌时,这种情况往往会相反。因此后进先出法并不适于企业长期运用的存货处理方式。因此,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不同的存货方式来处理企业的存货以到达企业收取最大的利益所得。除此之外,炼油、玻璃制造等行业就是一会使用后进先出法来保持一定的存量进行企业运转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消了关于存货成本“后进先出法”的使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后进先出法下极易粉饰企业业绩、操纵会计利润。例如在物价持续上涨的前提下,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有效增大财务成本、较少企业利润,暂时性规避相关税款的缴纳,获取税款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在物价行情下跌的情况下,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有效减少财务成本,虚增企业利润,以达到提高经营业绩的目的。因此,为了规范存货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在其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整个市场宏观层面,物价往往是保持波动中上涨趋势的,因此,后进先出法下,企业可以在营业收入中优先将高成本采购存货的价值予以抵扣出来,给企业运营提供了更多的流动资金。美国选择保留了后进先出法的方法,提供了关于后进先出法运用的相关经验,例如,采用标注法,更多地关注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存货核算企业的规范性,要求其在会计报表附注予以强调使用的合理性,是否遵循了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等加以利用。即发挥了后进先出法的可选择性,又避免企业肆意的使用操纵利润。

二、存货跌价转回

存货跌价转回就是在已经计提的准备金额中将存货价值转回,并且将转回的金额另外计入当期损益中,这在我国还是可以使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美国早已经禁止这种会计出路方式。目前,我国在合适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而使用它的条件就是存货跌价时影响存货价值的因素都已经消失不存在了,而不是影响当时存货的转回的现金。当这些条件都符合时,就可以按照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将金额转回,通常都是单个项目转回。然而,当存货数目较多时,可以将存货项目分类来进行计提。

三、期末存货

计量对于存货的期末计量,中美两国在会计处理上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例如:期末存货都是采用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当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的账面价值时,应及时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保证存货价值的准确性。中美两国关于存货期末计价核算最大的区别在于特殊行业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例如贵金属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存货价值更多的取决于市场价格,因此,对于这类存货的期末计量,美国会计核算选择以市场价值进行计量,而不再关注账面价值的高低,更多的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但我国关于这块领域没有特殊化处理,保持了一致性,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信息获取程度的欠规范性造成的,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

四、盘存制度的比较

(一)定期盘存制度下存货核算的比较

1、中美两国之间的定期盘存制度下存货核算相同之处。两国的存货核算之中的相同就在于对于销货成本是不会记录在册的,而且平时的存货账户也只是反映的初期的存货金额,期末的存货金额都是通过实地的盘点得出的。

2、中美两国定期盘存制度下存货核算不同之处。

(1)两国对于存货核算在账户设置上的差别。美国商业企业的账户设置会有“购货”、“购货退回及折让”、“购货折扣”、“购货运费”等等一些来进行核算。而在中国的账户上则不一样,仅仅记载“库存商品”、“原材料”。

(2)而对于已经购得的存货在存货退回、折让以及购入的折扣、存货的运费上,中美两国的处理记录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已经购得的商品出现问题需要退回或者折让时,美国的会计会处理记成“购货退回及折让”,而我国则记为“库存商品”;如果赊购的货品再进行现金加以时获得折扣。美国会计处理记为“现金折扣”,并在后附上“应付账款”,我国会计就会记为“财务费用”,并随后附上“应付账款”;而在存货运费方面,应该有企业承担的费用,美国会记为“购货运费”我国则记为“营业费用”。

篇8

语文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传承,是一门规范我们言语文字的工具,同时也是用来开拓精神文明的一门学问。既然语文是我们重要的瑰宝,那么我们有必要将语文中的精华融入到初中班级的管理之中,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应该起着指明灯的作用,因此,将语文学科的优势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班主任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之中融入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情感,让班级管理绽放美丽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有着丰富的情感,而这同样是管理班级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满感情,想学生之所想,和学生一起分享心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工作,留下小孩在农村学习,这些小孩缺少父母的关爱,长期以往,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孤僻,他们抵触学习,不愿意在呆在学校,宁愿跟着父母外出干苦力。面对这种问题,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就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而语文教学恰恰体现了这种关爱,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慢慢的疏导他们厌学的心理。语文本来就是以渲染感情为主的,语文时时刻刻都在告诉我们:爱可以给人以希望和温暖。因此,在初中的班级管理之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宣扬语文教学之中所着重体现的爱,并且从实际出发,关爱每位同学,让他们真确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实实在在的爱。这样他们就会从内心开始喜欢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德育,让班级更为健康文明

无论什么时候,班主任都不应该忽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德育对他们的一生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他们一生的财富。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宣传高尚的道德情操,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对学生的管理之中,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初中语文课本之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的精心筛选,其中所包含的思想都是积极向上的,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把语文教学融入到班级的管理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好习惯,开启学生健康人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会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之中,我们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对于他们的初中阶段的学习有利,而且对他们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初中,课程较难,缺乏家长的监督,学习习惯不好,这时班主任就应该从细节出发,让学生从点滴之中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学生从潜意识之中开始注意自己的习惯,慢慢改正那些不良习惯。正如语文作文一样,往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够成为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班主任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应该经常走入学生之中,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在思想上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向学生宣传语文教学中涉及此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多读、多看,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觉悟,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实践,提高学生生活的能力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知识,语文为生活服务,而且小学语文中所学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生活实践,这也需要学生借助实践平台来提升素质[1]。 初中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点,让学生多读多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当中的每一首诗歌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我们所知,诗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联系生活,能够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同时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因此,在阅读一首你所喜欢的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找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列出诗歌的优秀之处,把你的理解向同学分享,就会取长补短,增加学生之间的友情,同时还能够提升彼此的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之时,老师可以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自己理解到作者写这篇诗歌的时候所怀着的那份喜悦之情,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那份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感情,学到真善美[2]。

五、结语

周所周知,学生是根,老师是雨,没有根便不能生长;学生是花,老师是光,有了光花才会开。这句话就形象的点名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总之,老师应该利用语文知识管理班级,进行思想教育,和学生做真正的朋友,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能够无忧无虑的成长。

篇9

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们都意识到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根据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

1.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

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都认为,预期让学生们自己来做实验,还不如自己来讲实验,甚至让学生们直接对实验进行记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做实验,更不用说去思考实验相关的问题。究其原因,教师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做实验比较麻烦,可能还会带来比较差的课堂纪律,于是就索性不做实验。

2.单一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大多数初中物理课堂采用的都是教师做实验,而学生在下面观看的模式,即使有条件的学校也会进行分组实验,也大都是在教师的告知步骤下按部就班的进行。其实,这种仅仅是简单的被动操作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大的限制,使得他们缺失了主动创新的精神,当然,这和新课程标准也是相悖的。

3.初中物理实验设施的落后

我国不同的初中物理学校有着差距较大的办学水平,条件好的学校自然可以投入资金进行实验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对于条件落后的学校,无力购置和更新实验设施,就造成学生不能亲手做实验。甚至在一些非常落后的学校,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学校甚至都没有能力开设物理实验课。

三、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对策

1.加强初中物理教师对实验的重视

当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引起对物理实验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摒弃那种担心学生毁坏实验器材和学生人身安全的错误认识。因此,这种落后的管理思想与制度严重地影响着物理实验教学地开展,与新课程理念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严重相悖。学校领导应该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给予重视。

2.实现多样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改变实验为主的观念。笔者认为,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多多利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三种模式来实现多样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实验,教师不能安排过于详细、过于具体的讲授实验,要创造一个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的环境。比如,可以为各分组学生准备一杯清水、一杯盐水,让他们只能通过小方木块、铅笔和橡皮泥等教学器材,结合所学的浮力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将他们区分开。根据各组采用的不同实验方法,教师可以展开教学评说,从而牢固他们的知识掌握能力。还可以采用课外小实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改善落后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

篇10

除去汉语善用动词,英语善用名词的这一语言使用习惯,这种区别从审美角度看来产生于如下原因:首先,“简洁精美”是中外相同的审美取向。在行文中尤其是书名中避免冗长是早已达成的共识。因此,书名的翻译不能置字数多少于不顾;其次,在同等简洁的题目中,汉语标题的选择受“感性模糊美”的影响:“实现”这一行为的发出者并没有被点明。这层没有被点破的窗户纸表明,在汉语中,主语既然不言自明,不如隐而不宣,这样可以使句子个更洗练简洁;第二,主语虚位以待可使读者产生一种替代性主体感,亲近感,无形中把读者拉近了行为事态的进程。然而,英语具有严谨的语法规则性。在有谓语动词出现的句中,英语无一例外须有一个主语来配合形成主语加谓语的一个核心结构,并保持数的一致性。因此,在翻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译者大多面临着两个选择:或是严格按照英语语法,增补出隐而不宣的主语“我们”,或是直接省去原文的动词“实现”,凸显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取舍之间,“题目简洁”这一审美标准决定了译者的选择。因此,大部分英语译者将题目改为名词短语加of引导的后置定语作为标题。将“中国梦”置于句首,不仅保持了题目的简洁美,更是符合英文读者“前重心后描述”的认知习惯,将“中国梦”更加鲜明地印在了英文读者的脑海中。

当我们翻开目录,我们会发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现在目录时则往往呈现出另一种译法“WE ARE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很明显地,这些版本增补了主语“we”。由于人们对于书名的第一审美标准是简洁明了,而对目录及正文的简洁性审美需求则没有那么高。优秀的译者在进行书名翻译时要在确保简洁的同时保证语法的得体性,在目录及正文翻译时则要尽可能囊括所有原文语义信息,在最大程度上忠于原文。

二、逻辑关联词的缺如及增补

汉语的模糊美和英语的明晰理性美体现在原书英译本逻辑关联词的增补上。汉语重意合,少用或不用逻辑关联词,句法结构犹如波浪般曲折向前。而英语重形合,句法结构犹如树状层层推进。由于汉语演讲讲究句型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划一。从音美角度讲,在用并列短语及句式来增加整体气势时,通常省略逻辑连接词“and”以及“to”从而保持音节数目的稳定,维持一定的节奏规律,但英译中会进行增补。

例:

1.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To achieve our development goals, we must no only strengthen ourselves materially but also culturally and ethically.

2.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we must have such confidence in our path, theory and system to truly measure up to these famous lines: “in spite of all beats, it stands still, not bending low, Whether from east,west, south or north the wind does blow”

除此之外,汉语版本在三两词语短句并列时往往并无连接词“and”,但是英语会进行添补。例如:

3.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make our country prosperous and strong, revitalize the nation, and make the people happy.

三、结语

汉语政论文英译过程中,源语言缺省的逻辑关联词及事态相关者往往会进行增补。这种改善及带来的良好表达效果体现出语言的碰撞不是要熄灭任何一种熠熠夺目的光彩,而是要激出两种各自绚丽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宋志平.英汉语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综观[J].东北师大学报,2003(2):92-98.

篇11

中学物理实验仪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物质基础,是有效落实物理新课改的物质条件保证。它选材是否优劣、设计是否合理、质量是否结实耐用、投产以前是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得到反复试验检测等多种技术质量指标,直接关系到仪器性能的优劣,实验现象的明显直观,教学效果的高低。但随着物理新课改的实施,物理实验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增加,大量物理新仪器的投入配备,物理新仪器在使用中也暴露出许多设计、质量中存在的诸多严重问题,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困难。

一、设计质量兼优的新仪器

大部分新仪器具有外型美观、选材轻便等多种优点,且在旧仪器的基础上做了许多必要地改进完善,充分利用了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具有实验现象直观生动、质量可靠、操作方便、安全实用等多种优点,很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如江苏省泰州市康保教仪(集团)生产的J05205—Ⅰ型直投式发波水槽,改变了过去用旧发波水槽实验时必须跟投影仪、投影幕布相配套的操作步骤复杂、取拿不便的缺点,而把实验现象直接呈现在发波水槽的毛玻璃面上,能演示波的干涉、衍射、平面波等多种实验现象,操作调节极其方便。浙江嘉兴仪器配件厂生产的光导纤维应用演示仪是一个利用光导纤维制成的传光束作为传声、传像元件,并结合电子、光电效应等技术的一个演示装置,由于它的声、光、电产生的“立体”效果,在高一物理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教学中用作激发学生物理兴趣的有趣实验初中物理论文,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还可演示高三物理演示弯曲玻璃管传光,光导纤维传声、传像现象的实验,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很受师生的欢迎。

二、存在典型设计质量问题的新仪器

但有部分新仪器在设计质量上却存在严重的粗制滥造等问题,甚至打开包装就无法使用,更谈不上有什么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令人防不胜防核心期刊。现列举阐述如下,以引起大家的监督与防范,也希望存在这些问题的教仪生产厂,积极查找问题的原因,提高其产品的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否则,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例1 浙江某教仪厂生产的J2212型纵波演示仪,由于其螺旋弹簧的钢丝圈跟旧仪器相比钢丝过细、质地较软、弹性较弱,颜色也由旧仪器的深色变为银白色,出现了安装时长螺旋弹簧的钢丝容易绞在一起,容易变形不便安装,振动时由于弹簧钢丝的银白色存在严重的反光现象、弹性很小,大部分学生只观察到弹簧在不停地晃动,而看不到疏密相间的纵波在弹簧上明显传播。杭州某教仪厂生产的J2218型纵横波演示仪,虽说明书中称“既能演示纵波,又能演示横波”,可实际实验时由于其螺旋弹簧钢丝圈的半径较小,钢丝较细、质地较软,根本不能演示横波,即使演示的纵波的疏密相间的传递效果也极其微弱,给人以名不副实之感!

例2 由于高一物理必修教材中有关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等运动学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要求较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而J2156型运动轨迹显示仪是演示匀变速直线、自由落体、平抛、斜抛等有关运动学实验的一种比较先进、比较准确的大型物理演示仪器。

可本校2003年购置的某教仪公司生产的J2156型运动轨迹显示仪,价格极其昂贵,制作粗糙,刚打开电源开关,线路板中一个200的绿色镀膜电阻就已“冒烟”, 后来更换了同样阻值的电阻仍然“冒烟”,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后来学校多方与该厂联系解决都未有结果,一直闲置。笔者认为是仪器的电路设计不合理、有问题,或者就是电路元件的质量不过关。

例32006年由广东某教仪厂生产的J2201型气垫式弹簧振子,在导轨上把滑行器轻质弹簧拉长一段松手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初中物理论文,即使使用小型气源给气孔通气后,滑行器仍然在导轨上不来回振动,甚至连振动1~2次都没有。仔细观察后发现:主要是由于弹簧较粗、材料较硬,弹簧的劲度系数过大,造成了弹簧的固有频率过低,从而使弹簧不易振动。后来,虽然更换了新的轻质弹簧,效果依然如此。

就是这样无法正常使用的仪器,竟然在《产品质量保证卡》上宣称:该厂生产的产品曾多次获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广东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等多个单位颁发的优秀产品奖,用户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均感满意等等。不知这些荣誉及奖项是怎么来的,无法正常使用却能使用户满意?真有点指鹿为马的感觉。

例4 90年以前由浙江龙游溪口教仪厂出厂的J2154型平抛运动实验器和2001年由河北某教仪厂新研制的J04254型平抛运动实验器相比,后者对前者做了许多改进,具有外型较小、质量较轻,但制作平抛轨道的材料由硬度较高的白色铝合金改为一种较软的白铁皮,质量却远不如前者,设计者从实验精度考虑把旧仪器的钢球在接球板的复写纸上“砸点”,再由描迹器“压点”后用铅笔对准V型口在竖直板内“描点”, 改进为新仪器小球直接与接球板相撞后,与固定在竖直面板上的复写纸“撞点”。

但实际实验效果显示:旧仪器虽然外型笨重、结构略显复杂,但实验效果显著、可靠,操作方便,耐用结实不易损坏,虽已使用近三十年而现在仍然是物理仪器中的“骨干”,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而改进型新仪器表面上看具有很多优点,但使用效果却不尽人意,哪个学生都不愿使用这种仪器。

由于其制作材料质量远不如前者,造成了仪器的结实耐用程度远差于前者。实验中出现了平抛轨道、接球板、竖直面板因材料较软严重变形,稳定性差、难于调节,有时钢球很难与接球板撞击,进而无法与固定在竖直面板上的复写纸上“撞点”,而是从侧面滚掉了, 竖直面板与小球运动的平面难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即使能够撞上的点也是模糊不清,毫无规律,教师和学生实验时叫苦不迭,可操作性极差,有的学生由于一时难以调节,把斜槽轨道都用手弄的变了形,师生意见很大,有的只使用一至两年就无法再用了。

例5 某厂生产的带有毫米刻度的米尺,20只中就有4、5把从形状上看成弯曲性的“曲尺”,直尺变成“曲尺”,不知实验精度如何保证?米尺的木质选材也极差,很容易折断核心期刊。上世纪80年代由福建泉州无线电五厂生产的J2459型电子管学生示波器,虽然外型笨重、其貌不扬,但连续使用三十几年可靠性、稳定性都很高,现在还一直使用;而现今新购的由杭州某厂生产的J2459-1型晶体管学生示波器,使用一年后28台中就有3台出现了“接触不良”、“光电不见”等多种故障,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的正常进行。

三、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上列举的是众多物理实验新仪器中,存在严重设计质量问题的几种典型,给学校的经济、物理教学、新课改的实施等多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如此的新仪器,如何落实物理新课改!又如何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教仪生产是一种特殊产品的生产,使用者又是活泼爱动、求知欲极强的中学生,产品的使用频率较高,它具有比其它商品更为严格的质量技术要求。由于厂家的地理位置与使用学相距甚远,大多数是跨省购置初中物理论文,这样就出现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难于调换。同时,其仪器配件规格型号要求极为严格,难于购买,产品价格昂贵,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给使用学造成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物理教学造成的影响是根本无法估计弥补的。

四、解决方法

教仪生产是一件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有关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教仪生产厂的审查和监管力度,严格对教仪生产厂的资质审批和准入制度,彻底改变教仪生产市场的自由混乱状况,借鉴一些国外对教仪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教仪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同时,学校在购置新仪器时,也要加强对教仪生产厂家的资质标准、背景资料、产品状况、市场声誉等多方面的综合调查了解,组织多家教仪生产公司的公开招标,加大对购置仪器的抽查检测力度,采用先使用后付款,或者分期付款、厂家定期维修检查等措施迫使它们提高其产品质量,为物理教学负责、更为物理新课改负责。

2011年10月4日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何永健

篇12

1994年9月1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维护了医疗市场秩序,医疗安全得到相应保障。但该条例实施至今已有19个年头,受制于当时的医疗体制和社会经济水平,一些条款设计不够合理,可操作性不强。现结合实际工作,就执法监督和行政处罚过程中该条例的法律适用困难做进一步探讨。

1 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概念界定不严谨

《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养老院、门诊部、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该条例实施细则中的第二条进一步规定,“条例及本细则所称医疗机构,是指依据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可以理解为,适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必须以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前提条件[1]。那么打击涉及无证行医的“黑诊所”便无法套用本条例第二十四条与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2]。《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1.2 罚则缺失

在民营医疗机构,有一种现象较为常见。某医务人员的胸牌上标注职称为“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进一步调查核实,发现该医生仅为医师职称。这种虚假标注胸牌内容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戴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但是该条款并无对应罚则,所以卫生监督部门只能在《监督意见书》中责令立即改正,无法做出行政处罚。在检查中还常出现一种情况,即发现医疗机构在其大门处私自悬挂未经认证的牌匾招牌,比如,发现一所肝病专科医院大门外擅自悬挂有一块“某某肝病研究中心”牌匾。违反了《条例》细则第五十一条,“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以及医疗机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使用两个以上的名称的,应当与第一名称相同”。细则并无与之对应的处罚性条款,所以也只能责令改正。

1.3 处罚金额不适应经济发展

实施《条例》的时间是1994年,距今已经近20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的行政处罚金额普遍在3000元以下,明显不适应今天的经济水平[1]。除了由于时间跨度大造成的罚款数额偏低,法律威慑力差等问题,我们必须留意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条例》细则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3000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3000元以上;(二)给患者造成伤害;(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第一项规定,只要机构超范围执业的违法收入累计超过3000元就必须吊销执照。可见3000元的界限成为吊证与否的关键,但是,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服务价格不断上涨,很多外科手术一例的项目收费就已经超过3000元。由于3000元标准的易达性和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严苛性,造成法律上限与下限之间缺乏有效过度,不仅从法理上违背法律设置原则,更给卫生监督员在实际行政处罚过程中造成压力。

2 建议与对策

2.1 完善立法

一部运行良好的法律,立法是关键。《条例》及其细则从1994年实施至今,只在2006年由卫生部对《条例》细则的第三条进行了相关修订。所以,由于时间跨度久,法条相对滞后,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一次全面修订,甚至是使其法律化,提高法律效力。从立法层面进一步丰富《条例》的内容设置,完善处罚金额的设定,处理好同《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增强该项法规的适用性[3]。

2.2 强化法律解释制度

时效性是法律的典型特性之一,近几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医模式多样化的特点,《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新问题新困惑,许多新医疗模式无法套用原规定,或者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互矛盾,此时法律解释无疑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涉及卫生领域的法律解释主要分为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对此国家应该做好“两个严格”,一方面,应当严格司法解释的主体,保障司法权独立。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行政解释权限,避免行政解释成为新法创立。

2.3 出台《医疗机构服务监督管理规范》

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此举将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由于《条例》所涉及的罚则多针对医疗机构执业资质条件不达标,并没有将关注重点放在医疗服务质量上,所以,现阶段有必要形成一部《医疗机构服务监督管理规范》[2],就医院乱收费,收取病人红包,病历处方管理混乱引起医疗纠纷等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法律约束,配合《条例》,充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赵莉.对医疗卫生监督中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4):2661-2662

篇13

简单点说,会计人员是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经济活动的人员,而很多的经济活动实施的效果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新的时代到来,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体现在职业道德,法律观念及进取精神等方面,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距离知识经济新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

一、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现状

1.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具体体现是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利用职位之便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谋取私利。有些会计人员,甚至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够经常主动地向他人学习,不注意自身的从业素质的与时俱进。

2.法制观念不强。与众多的经济活动打交道使得会计这个行业的风险加大,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还有待提高。一些会计人员对国家的会计法律置之不理,钻法律的空子,对自己放松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结果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3.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会计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有的企业的财政权与管理权过于集中,内部监督和稽查机制的不健全,再加上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所谓的规章失去了执行力。管理机制的欠缺,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二、完善会计人员素质的建议

1.相对会计人员自身分析

(1)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必须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也不能放弃学习。一方面要不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经济业务日益增加,经济信息也日益庞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基本技能,也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掌握会计网络化的基础,并拥有一定的在网络条件下分析和处理经济信息的能力。只有将传统的技能与现代信息管理的技能相结合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当然,外语也是会计人员的一个必修课。因为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与外国会计人才的交流必将增加,为使会计水平在与外国交流与接轨中得到提高,会计人员要掌握好一门外语。不仅如此,会计人员还要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谨慎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经济业务,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处理水平。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锻炼自己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分析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2)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法律观念

首先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法律观念。认真学习并全面掌握国家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时刻用法律观念来规范,检查自己的言行。洁身自好,坚决不做违反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定的事,远离挪用公款,提供虚假经济信息等行为。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各项经济业务,对自己的接手的每一项业务负起责任来,不迁就,不随波逐流。坚决同一切违反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定的行为作斗争。

2.针对会计管理部门分析

(1)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

企业应鼓励会计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并将这种鼓励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付诸实践,定期为他们举行学术交流会,创新意识研讨会,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及整个公司的业务处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健全监督稽查机制,将财政权,管理权及稽查权分权,形成一种互相牵制密切相关的机制。完善信息反馈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反馈来督促会计人员的工作。

(2)完善会计教育体系

高校对会计人才的教育应立足于培养适合时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再教育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时代不断进步知识更新加快所呈现出的新问题。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必须形成一个体系,一种制度。

(3)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

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由于受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但是差距只是暂时的。要想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应向西方国家虚心学习,努力做到取长补短。当然,生搬硬套也是不可取的,要保持批判吸收的精神,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学习西方先进的会计管理经验,并最终形成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管理模式。

三、总结

新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会计工作带来的不少挑战,也对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自身的业务能力,企业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宏观上的经济政策,从而对社会整体的经济状况产生影响。会计人员只有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使自己符合时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企业和全社会提高更有效的服务。当然,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和会计人员自身的努力。但是,我们相信,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一定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