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生态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学论文

篇1

1.2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1.2.1提高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过去由于没有参考教材,并受“注入式”教学思想的影响,上课时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忙于记笔记,强调讲授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提问、增加小测验,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温习和思考。另外,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由授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在下课前5~10分钟进行解答和评论。既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相互学习。改革实践中另一种互动的方式是提前定向生态学热点主题,如气候变化对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影响、环境污染与葡萄生产等,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同学们经过准备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过去以教为主变为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1.2.2增加学生主导的课程讨论课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一直安排4个学时进行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具体做法为首先按照我国行政区划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每个年级全体同学分为31个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数据统计,并结合生态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对每个区域进行生态评价,并结合当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进行论述。所有讨论内容需制作成幻灯片,并上台讲解5分钟。同时,随机挑选5名学生作为评委,授课老师辅助点评,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和质疑。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授课老师主要进行引导和辅助点评,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讨论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锻炼了材料收集与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另外,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上台讲解,对该产区的生态条件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有小组通过集体交流,使得全年级的每一个同学对全国的生态条件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为以后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学习,以及进入产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手段已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概念较多,所以仅依靠幻灯片进行讲解有时仍显得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授课老师在尽量制作更为优美的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章节内容,收集整理大量实地照片、视频进行讲解。授课老师利用科研活动、考察等机会,分别在新疆、辽宁、山东、吉林、四川等产区从生态学的角度拍摄了大量实地照片和视频,如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园地建设等,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真实而直观的例子。另外,课程组还积极下载和制作各种视频,补充说明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课程组在新疆北疆地区拍摄了戈壁滩产区从原地选择、葡萄园管理到酒厂生产全过程的视频,以生态学知识为切入点,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北疆产区的生态条件及其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干旱地区葡萄与葡萄酒的特点及其生态学基础。

2改革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考试、课堂讨论以及小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可以综合评定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从以前的成绩构成仅为期末试卷考试加上平时考勤改为讨论课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4大块,而且期末试卷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80%降为65%,更加注重了对平时讨论、实验、实践能力的考核,导向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篇2

2.1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观察

开展不同海拔,坡向种植红豆杉,连续观察红豆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生长情况研究。

2.2红豆杉育苗造林试验

2.2.1两段式种子育苗

(1)采种、制种在昌宁县,红豆杉育苗种植6a后开花结果。种子在9~10月成熟,成熟时种子由黄绿色变为深红色,分批次采种。此时采下种子,用竹篮,筲箕等通透性好的容器盛装,在水中混细沙搓揉,出去外种皮,搓揉至大部分种壳出现毛面,后用清水漂洗,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或将采下的种子放入浆果脱浆皮中,冲水搅动脱去外种皮,再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

(2)种子储存方法一:种子采集后于秋季末冬季初种子潮湿时播种,随采随播,不储存。方法二:在通风阴凉处或室内滤去种子外皮的水分,用湿细河沙作为保湿材料,以4︰1的比例,将种子与河沙拌匀,底部和周围垫1层4cm厚河沙,混沙储存13个月后播种。储存容器需既透水又保温、保湿,最好为泡沫箱,在低部和周围间隔5cm打1个直径0.3cm的通气孔,每间隔30d检查1次,浇水置换箱中水分;每60d翻动1次。方法三:将种子阴干后,在阴凉处保存,春季播种。

(3)整地作床选择平整、有浇水条件的沙壤地块为小苗培育地。于旱季清除苗圃地上的杂草杂物,将地挖起,挖地深度15~20cm,在阳光下暴晒30d以上,然后在上面铺1层厚30cm以上的干草、干树枝等易燃物,燃烧高温消毒,捡出未烧尽的树根,在圃地中撒西维英粉进行杀虫,30~45kg/hm2。后翻挖敲细土块,做1m宽低床。在播种前,先将发酵过的厩肥捣碎与沙土、复合肥混合在一起,搅拌后均匀洒在苗床上,作为种子的基肥,厚度约为1cm左右。

(4)播种在床面上铺1层2cm厚的无菌红心土,在红心土覆盖层上进行播种。播种采用条播,行距10cm,株距控制在3~5cm。方法1:第1批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行距5cm,株距2cm,每m2播种0.2kg,播种后用筛子筛细火烧土覆盖,厚度为种子的2~3倍,墒面用青松针覆盖,松针上面再用遮阳网覆盖,浇透水,每20d检查1次,保持湿润,并严防鼠害。至翌年1月,将覆盖揭除,进行墒面松土,然后再用青松针覆盖,上面再次用遮阳网覆盖,经常检查,根据土壤水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至3月底4月初,苗木发芽出土。方法2:第2、3批成熟种植成熟后,随采随播,播种方法同一,播种两年后的1月份,将覆盖揭除,进行墒面松土,然后再用青松针覆盖,上面再次用遮阳网覆盖,经常检查,根据土壤水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至3月底4月初,苗木发芽出土。方法3:先将采下的种子沙藏13个月,催芽后播种。3月初,雨水至惊蛰节令间沙藏种子萌芽见白时播种。株行距同方法一,播种后墒面用青松针覆盖,浇透水,后每天傍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60d后(清明节令)小苗出土。方法4:干藏播种。翌年3月初,雨水至惊蛰节令间将干藏种子播种,方法同上。方法5:第1批种子成熟后采集,沙藏3个月后播种。

(5)小苗管理5月底6月初,胚根顶着被种壳包着的子叶出土,种子出土60%后在傍晚分2~3次揭去墒面覆盖物。用遮阳网搭高架凉棚,此后认真浇水,除草。

(6)培育营养袋苗6~7月,苗高达5cm以上时,将小苗移植至营养袋中培育,营养带选用20cm×15cm最佳。首先配制营养土:配方为肥土85%,草皮火烧土15%,复合肥0.1%,充分混合消毒后使用。营养土要求有粘性、肥沃,才能既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又做到造林时营养土不会散。小苗移栽在下午16:00太阳光线减弱后进行,移苗时用水将营养袋内的土壤喷湿,用尖木桩打洞栽入苗木,根系太长可以进行适当切根,移苗时用手轻压土壤并保持根系舒展。移苗后及时浇水,并用3层遮阳网将苗床盖住,视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并及时除草。裸根地苗转移后20d,每10d揭1层遮阳网。此后认真管理,至第3年6~7月,苗高达15cm以上,可出圃造林。

2.2.2营养袋直播种子育苗于冬季末春季初,直接将经过13个月湿沙储藏催芽的种子点播在营养袋中,每袋点播2粒种子,6~7月小苗长至5~6cm时,用竹签撬起每袋双株中的1株,移入空袋,补齐苗木。管理方法与两段式育苗相同。3.2.3扦插育苗秋季,选择1~2年生的木质化实生红豆杉侧枝,将插条剪为10cm长的小段,在剪枝时要求切口平滑、下切口马耳形,2/3以下去叶,以行距8cm、株距3cm在苗床上进行扦插,苗床土为砂土与腐植土混合基质。用遮阳网搭建凉棚,圃地四周用遮阳网围严,翌年春季,80%的扦插苗萌芽,但未发根,5~6月,70%的扦插苗木从马耳形切口发出新根,苗木成活,此时将成活小苗移植至营养袋中培育,第3年6~7月,苗高达15cm以上时,可出圃造林。

3结果与分析

3.1红豆杉生物学特性

3.1.1生长特性和鲜叶产量植株开花后于春季发叶生长,每年春季、夏季、秋季生长3次。种植10a内,平均年高生长35cm。种植第10年修枝,平均株产鲜枝叶43kg,平均年产4.3kg;第11年株产鲜枝叶17kg,第12、13年平均每株20kg/a。

3.1.2生理习性2005年,种植的红豆杉开花结果。2006年,采集成熟的红豆杉种子,在水中搓去外种皮后,将0.5kg湿种子于秋季播于苗床上,2007年出苗195株,2008年出苗4200株。因有未经沙藏催芽的红豆杉种子随采随播后第2年即发芽出苗,2012年将第1批成熟种子和第2、3批成熟种子分开,做随采随播试验,各播种1万粒,结果第1批成熟种子随采随播后于2013年出苗7800株;第2、3批成熟种子播种2013年出苗320株,2014年出苗7600株。红豆杉雌雄异株,在文沧点。调查215株,有雌株200株,有雄株15株;在新寨公路下试验点,有雌株710株,有雄株95株;在新寨罗家试验点,调查30株,有雌株26株,雄株4株。种植后第5年出现雌花和雄花,均为12月开放,花期50d。雄花先开20d,雄花开放中后期雌花亦开放。农历8月下旬果子外种皮由黄绿色变为深红色时种子成熟,同株树果子先后成熟,延续60~70d,不同坡向阳坡先熟,阴坡后熟。果期270d。

3.1.3枝叶干物质含量的变化不同季节红豆杉枝叶干物质含量。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F>F0.05,即不同季节红豆杉枝叶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4.2在不同海拔坡向生长情况在海拔1400、1900、2200、2500m的不同坡向,分别造林,造林6a后测量高生长情况。

3.3不同储藏方式种子育苗情况

根据对3种不同育苗情况的观察,红豆杉种子干藏5个月后播种育苗,苗木发芽率仅5%。随采随播和湿沙藏种子播种育苗苗木发芽率均在75%以上。随采随播秋季有极少种子发芽,在观察中在芭蕉河,观察到4m2的苗床上有出苗6株,但主体出苗要到初夏。所以,秋季随采随播,实质是利用含沙量较高的土壤为介质进行种子湿藏。

3.4种子育苗与扦插育苗情况比较

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时间相同,从育苗到出圃造林均需3a时间,红豆杉扦插9个月后有70%的苗木发新根成活。扦插育苗解决了红豆杉种子稀少的问题,对在种源稀少情况下发展红豆杉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育苗和育苗后的造林中观察到,所有的扦插苗木均出现侧向生长的现象,无明显主干,顶端优势不明显。为尽一步研究扦插苗的顶端优势,对200株扦插苗造林后仅行截干,截口下196株苗木所萌发新梢侧向生长,仅有4株截口下萌发新梢直立生长。

4结论与讨论

(1)从发芽至开花,南方红豆杉的生理成熟期为7a。红豆杉雌雄比例约7∶1。

(2)根据不同海拔、坡向的造林试验结果,红豆杉在1400m海拔以上均能较好地生长,但在干旱的阳坡,生长较差,说明红豆杉对湿度的要求高。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必须有较高的土壤湿度条件。

篇3

2.生态学问题设计

根据PBL模式问题的特点,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反复斟酌和在2012级生态学教学中试用后再修改,凝练了9个问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问题的特点

中9个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1)紧扣生态学课程内容,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和其他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推理问题或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解决问题,能够获得专业水平和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

(2)问题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或是来源于身边,或是社会热点,能激发起学生探索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3)有理论性问题也有只能通过实验才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直接的和唯一的答案,一些问题会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多而不断改变和逐渐深入,如问题1、5、6。

(4)问题分布到了生态学各部分内容之中,避免了重复;

(5)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产品,如图表、录像、论文等。在PBL模式生态学教学中应用证明,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寻找答案,一方面可以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篇4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近年来才提出的国家战略重点项目,有些资源保护单位对其的重视度不够,意识较为淡薄。水土保持的第一要素就是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也一定要以水资源的基础建设为依据。因此,我国各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资源,做好协调生产工作,并立足未来,从长远角度考虑,将该工作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新措施的有效运用。

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坚持创新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水生态系统由于地区差异,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也不能仅仅依靠一种策略。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创新发展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1针对水生态修复保护系统地的差异,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予以完善。

例如,在农田边缘开挖截根沟,在与林地接壤处挖掘排水沟,对潜在威胁大的水蚀沟采用回填对策等等。

3.2采取不同的生物措施实施保护修复。

根据季节差异进行植树,结合土壤特点,因地制宜的选取种植树木,在保护植被覆盖率的基础上,利用沟谷营建水源涵养林,并做好防风固沙、排水种植等工作,有效缓解冲刷侵袭。

3.3创新保护与修复方法。

具体而言,要创新体制,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完善监管,加强验收,保证权责分明。此外,还要深化改革,改进以往的治理方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并坚持技术创新,采取高科技方式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尊重科学,做好系统建设工作。

4扎实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

明确思路,打好工作基础是有效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关键。国家在系统维护动工前可以搭建试点项目,结合地区差异和自然状况特点,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在试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积累工作经验,并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治水方式,总结技术问题,扎实科学基础,从而完善保护修复能力,推广现代化新技术。

篇5

2).学校每学期要给每位学生家长寄一封信,如实地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且告诉家长学校的相关要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附加一份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首先从制度上严格要求,和家长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3).电话、短信是现在生活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也是老师平时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式。我们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要和学生家长通一次电话,并加强与“学困生”家长的联系,共同探讨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由只重视成绩忽视德育教育转变为“既重德又重才”;由只注重威严的家长转变为民主型的家长;由“溺爱型”转变为“严爱相济型”。鼓起家长的信心,形成一种教育合力,让学困生“脱困”。

5).注重与学困生家长沟通的艺术。与学困生家长沟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指责。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家长的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依据教育生态理论,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生态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过程中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命”的成长状态。生态校园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构建有助于学生生物个体和群体学习生命健康发展的个体生态环境和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具体实施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确定教育目标生态化与多样化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刀切、一味强求统一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体,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个人的自然本质。同时,在考核时,我们也要打破以成绩作为判断的唯一要求和标准。

(1)灵活机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关键是依据教学内容分层施教。首先要分析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找出学困生自身的优势,以此作为锲点,制订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探索出恰当的学习方法,着重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做到让每个学困生都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且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都可以在情商、智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获得令人满意的进步,从而实现改变学困生状况的目标。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分层的题目,在讲课过程中分层提出问题;课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课后再按不同的层次布置作业,学困生的作业可以适当容易些。另外,教师每周还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将学困生组成临时小班,给他们开个“小灶”,进行查缺补漏,这样能避免造成新知识的断裂层。这种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必然每天一小步,成功一大步,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在无形中便会提高。

(2)因材施教,区别教学区别教学又称分化教学、分组教学、调适性教学,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有区别地对待具有不同学习可能性的学生而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习基础接近的学生编为一个班。比如,为了减少班内差异,避免给统一的教学活动带来障碍,我们把计算机网络专业13级分成计网1301、计网1302两个班教学。一是学生文化基础水平接近,便于组织教学,可相应地增加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二是专业课的开设更有针对性,一个班级偏向难度较高的网络编程方向,另一个班级偏向难度稍低的计算机软件学习方向,这种做法非常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无法同时兼顾好差两头的尴尬,从而预防大面积学困生的出现。

2.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模式已然形成,学生从来只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代表着绝对的控制和中心,这种模式到现在一直未能彻底打破。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迫压抑,潜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尤其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在思想上已经独立和成熟,他们更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而这种教师权威的模式势必会和大学生的心理渴求产生矛盾和冲突。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必须从根本上打破教师中心的主导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困生克服畏惧的心理。比如:在印刷1201班讲解“防伪印刷技术”课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去收集身边的防伪包装印刷品,包括烟盒、酒盒、药盒和化妆品盒等等,然后让每位学生走上讲台分析自己手中的包装印刷品有几种防伪方式以及原理。教师坐在台下和学生互换角色,听学生讲解,对每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及时给予肯定,以此来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其潜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从而改善其学习状况,提高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困生的尴尬境地。

3.依据生态平衡理论,改变常规教学方法

生态系统的原理从本质上说是联系的原理,一个因子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因子的改变和调整,甚至是整个系统的变化。在教育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性的因子。教学内容的整合、师生关系的界定,必然会引起教学系统中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反映到具体的教学终端中,就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相应改革和创新。过去,在教学中往往会呈现这样一种状况,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下边一头雾水,尤其是面对项目教学和实践类课程中一些非常抽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时,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死板的理论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只能是教师重复讲,学生回头慢慢地琢磨体会,这便是一个典型的限制因子。随着各种高科技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渐渐走进课堂,PPT课件、投影、摄像、录像、3D动画等技术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理论变成了生动立体的图像,甚至通过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无疑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其次,以往讲课时,教师往往喜欢照本宣科,学生早已厌倦这种方式,失去了兴趣。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改革以后,一些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始走进课堂,再加上互联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方式———“自主+引导”产生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篇6

2.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研究通过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的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1)关于创业教育的生态学研究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部分,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创业教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创业教育生态学研究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创业教育体系的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国内的研究成果很多。综合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其一,有部分学者借鉴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以比较的视角展开研究。刘振亚通过对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中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存在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少,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创业课程少、社会和政府对创业资金资助缺乏、大学生创业实践科技含量低和时间短、创业积极性弱。并结合美国创业教育经验提出培养合格师资、构建良性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整合资金和资源、制定创业鼓励政策等建议。其二,以实证视角进行研究。如,陈少雄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创业教育主体中内部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环境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创业教育主体与各环节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培育策略。

(2)关于学科发展的研究胡春蕾、黄文龙以生态学视角对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进行解读,认为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学科生态承载力,主要包括学科自我引导能力、学科资源、学科竞争力三要素。这三要素的能力越强,学科生态承载力就越强。并对三要素的发展走向提出建议,分享决策与包容共治是学科自我引导能力有效提升的途径;结构优化和质量先行是学科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多科综合与均衡发展是长期形成学科竞争力的方法。

(3)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教师教育作为教育生态发展的主体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研究的内容之一。于海洪以生态哲学的视角阐述了当下教师教育的困境———教育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学术性与师范性对立等问题。强调应优化“教师教育生态环境”,打破学术与教学的樊篱,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途径。马瑞娟认为影响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主要有外部环境中的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以及内部生态环境中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知识限度、教学方法等生态因子。

3.学术生态的研究随着我国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关于如何治理学术生态环境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术角度对高校学术生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关于“学术生态”这一概念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解:

(1)环境观。李中赋认为学术生态环境是一个由思想、知识和信息的交换,还有评价体系、学术制度、科研条件与其他因素组成的整体环境。

(2)现象观。栗明伟把当下大学学术界存在的“学术腐败、学术失范”等学术现象称作“学术生态”。通过对于大学学术生态文献的分析归纳,目前对于学术生态的研究就是关于大学学术生态危机的研究,王全林、程东峰认为一是高校追求学术数量而放弃质量,存在学术评价量化;二是由于高校内部行政权力过于强势,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所左右;三是学术过于功利化。宋燕、张应强认为我国大学教学学术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面临诸多制度障碍。强调既要构建支持教学学术的外在制度,也要确立教学学术的使命和理念。

(二)高等教育生态策略研究

关于如何促进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发展,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大多数学者强调,首先从宏观上构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杨彩玲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态化趋向的策略分析》中提到,强化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生态理念,突破生态理论与生态实践相结合,倡导高等教育生态化经营、确保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生态体系。第二,由于高等教育生态位的错位发展,部分学者强调高等教育资源应该合理配置。彭福扬、邱跃华《生态化理念与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中指出,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分布上、类别层次上、学科结构上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节等作用进行优化调整。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学者邢运凯。黄志勇《生态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境界》一文中在宏观配置上,强调有关资源配置中的政府、社会、高校等职能分布、权责明晰等问题。而陈雯兰、邢运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与设计》则从微观上解读高校内部权力结构配置,认为应该将高校权力下放,尊重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第三,针对如何缓解目前高校存在的学术生态危机现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制度层面改善学术生态。以促进大学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健全的大学保障制度。杨蕊提到重构尊重教师学术权力的保障制度、完善教师人事制度,建立大学的流动机制(即大学师生与学校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的流动机制)。

二、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的问题

综合以上国内对高等教育生态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有关高等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采用不同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生态学,探讨了当下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分析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现象;比较了不同视角下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方向和路径,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综合研究不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结构交错、内容复杂的生态系统,因子之间相互关系不可忽视。现有文献大多是以高校内部某一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因子之间建构有效联系和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再者,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当前过多集中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研究,缺乏内外部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探索。

(二)研究方法有限除个别学者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中创业教育发展开展研究之外,其他学者都基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缺乏数据支撑,更难以找到质化研究的踪影。例如,在论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研究中,对教师教育生态发展以及学术生态研究仅限于对当下现象描述分析,教师教育发展的主体诉求并未通过量化与质化研究进行深入剖析。

(三)研究对象单一在有关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多数集中于国内高校内部生态环境中部分生态因子的研究,全面性还不够。例如,仅有的文本中,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主体对象,大多数是以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为中心所展开的研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新月异地发展趋势下,忽视了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的研究。

篇7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各自的专业领域,而且要能够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改变应试型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因此,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中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特别是要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其他专业领域,争取在3年内实现以外语教学的课程占所开设课程的5%~10%。

森林生态学作为研究森林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课程是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又是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之一。课程选用了SmithRL和SmithTM主编的EcologyandFieldBiology为教材蓝本,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启发式教学。森林生态学采用双语进行教学,对跟踪国际森林生态学前沿、促使森林生态学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一、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问题

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失真少,且内容较新。国外教材除了精心编著、内容全面、印制精美之外,以生态学教材为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通常2-3年再版一次,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更新快。相比之下,目前在我国本科生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体系比较陈旧,教材更新周期长。以森林生态学科为例,目前通用的森林生态学教材20多年来仅出了3版。而且,国内教材的重复编写和建设情况较为普遍,独立研编的教材少。国内外教材建设的差距如此之大,是发人深省的,也是应引起关注的问题。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生态学领域的外文原版教材有ChapmanJL和ReissMJ主编的Ecology-principlesandapplication,MollesMC主编的Ecology:ConceptsandApplication,MackenzieA等主编的Ecology(第2版)。当然,国外编写的原版教材的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应我国的教学实际。因此,完全遵循“拿来主义”,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可能会导致双语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甚至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理论无法联系实际。

(二)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外语能力。只有教师具备标准、流利的专业外语口语表达能力,才能保证信息交流的准确、流畅。这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目前,师资是制约双语教学迅速发展和提高层次的“瓶颈”。通常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资深教师,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外语学习,所以外语能力普遍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但缺乏专业英语知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胜任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要求。此外,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由于负担重、备课量大,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所以其积极性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三)学生英语基础问题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较好地接受课程。否则,将容易导致既没有提高外语水平又无法掌握专业知识的“双输”结果。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笔者在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上课时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总是希望教师讲完英语后用汉语再翻译一遍;有的学生虽然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查阅了一大堆新词汇,可是看原版教材时还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无法前后贯通,更无法领悟文章的内涵和实质,往往是似懂非懂,需要查阅相应的中文资料。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看书和回答问题时往往是先将英语问题翻译成汉语,通过汉语思维得出答案后,再将答案翻译成英语,从而将双语学习变成了英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简单累加。

(四)学生专业兴趣问题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获得某种事物并伴有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专业兴趣就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特别关切和喜好的情绪,是学生探索专业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心理状态。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学习的重要源动力之一。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专业兴趣的激发对带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着更切实的作用。但是,我国不少的大学生缺乏真正的专业兴趣。例如,有些学生是通过调剂专业录取来的。因此这些学生很难产生真正且持久的专业兴趣,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或者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放弃学业。

(五)双语教学方式问题

双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有沉浸法(immersionap-proach)、过渡法(transitionalapproach)和维持法(maintenanceapproach)3种。沉浸法就是让学生完全“浸泡”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教师用第二语言备课、写教案、制作幻灯片课件、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批改作业,以及用第二语言考试和讲评,母语在教学中处于陪衬地位。但这是一种要求师生都具有相当高水平的第二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方式。目前,我国高校尚不具备人人讲英语、个个用英语的特定环境。所以,使用沉浸法进行双语教学的高校,应同时开设相同科目的汉语教学课程,以帮助那些对学习双语教学课程感到困难的学生。过渡法是一种将英语作为教学媒介,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逐渐推广到课堂内外的双语教学方式。我国高校普遍适宜采用过渡教学法。维持法是一种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基本的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主张双语并重,对英语水平不太高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在初始阶段适宜推广。因此,切实依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二、完善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对策

(一)引进并完善森林生态学外文原版教材

根据我国高校的现状,从事森林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应选择、引用一些英文原版教材,并尽量使之本土化。在选用教材时,需遵循新颖性、实用性和难易适中性3项原则。首先,所选用教材应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时代精神。其次,无论是专业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方面,所选用的教材都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激起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最后,所选用教材的内容和语言的难易程度应让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如鱼得水。单就语言难易程度而言,平均每页教材有20个左右的生词是较适宜的。

在引进原版森林生态学教材或从互联网上下载英语教材后,应根据国情和校情,在不违反版权法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甄别、筛选、增减和改编,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加以注释;有条件的还可以编写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目前,由加拿大著名森林生态学教授KimminsJP编著的ForestEcology(第3版)已出版。该教材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引进并在国内出版发行。这使得采用一本权威的英文版森林生态学教材成为可能。

(二)加强森林生态学教师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由于在我国的非英语专业中能够熟练运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双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语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是推行双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而且应该对专业课程有深入的理解,真正掌握其精髓。因此,除了可以聘请在国外学习或工作多年的“海归派”担任双语教师,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外籍专家担任双语教师。此外,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也是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训途径。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首先,在坚持培养学生扎实基础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流畅性。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课后阅读的材料,使学生吸收、加工知识和信息的容量增大、效率提高。

其次,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视听教材的使用频度和幅度,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CAI课件的研制,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形象、直观、丰富多彩且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配合课程的进度完成相应专题的讨论。围绕某一关键点,多角度地进行分析、研讨,师生在相对自由和放松的氛围中用英语交流专业问题,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锻炼其英语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和特性都得以鲜明的表现,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和配合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原版教材掌握专业理论的能力。

此外,双语教学应尽量避免“一次性闭卷考试”,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并增加口试的比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均可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篇8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

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

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

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

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9

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调节机体使之处于平衡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与微生态学中微生态环境的平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很多学者从微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研究治疗疾病。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而微生态平衡则在腹泻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胡小英等[15]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中医药疗法(口服汤剂和小儿推拿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是短期内对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数量影响不明显。胡晓霞[16]采用对照试验,将8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经临床观察发现,中药疗法既能有效治疗局部症状,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伴随的脾虚躯体不适症状,复发率低,疗效稳定性强。推测中草药不仅仅可治疗感染,还可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剂,扶持正常阴道内的优势菌,发挥其生物拮抗作用,从而达到重建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治疗目的。陈莉[17]对60例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患者采用中西药对照的前瞻性疗效观察,发现舒乐宁洗剂对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与达克宁相似,对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也有显著疗效。

篇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逐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桎梏,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和渠道。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网络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效率的核心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建立了具有多种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多样形式的资源库,如中国知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数据库、大学博物馆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各省市地方的教育资源库等都为教学提供了快捷的教育资源。但是,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没有统一建设标准和开放的资源评价和管理体系;网络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资源库系统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技术含量低;教学资源不能共建共享,资源库的利用效率低,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网络资源库建设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地域性、多样性,注重以人文本,提高资源的流动性,提高资源开放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3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对策及建议

信息生态学中强调的是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核心要素是人、信息、信息环境;具有人为性、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生态平衡是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基于此,以信息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以下四点针对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特征,建设合理科学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网络教育资源库是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科学化和标准化是其重要特点。在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如果缺少必要和统一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资源的检索就会杂乱,资源的共享就是空谈,资源的科学标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教育部“信息化标准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学科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结合我国各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区域性状况,制订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体系,把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元数据规范。

3.2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各因子的关系,注重教育资源库建设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以人为中心,而系统中又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人。因此,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要协调好人、教育资源和网络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有年龄、学历、职业、学习方式、学习专业等的差别,而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教育资源传播途径的不同,这些因素要求网络教育资源提供者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采用不同的网络环境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育资源,注重网络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者要依据相关要求规范和自身条件,适应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3.3根据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特点,提高资源的流动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生态平衡理论中强调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努力使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在流动中实现增值成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库建立,避免现在中央和地方多头投资、重复建设的教训,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安排。一方面要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获取一定效益,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合作开发;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网络教育资源质量,使网络教育资源不仅有富有吸引力的在线视频呈现,也能够提供测试、即时反馈、学生分级问答、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讨论等功能。

篇11

教育生态学研究生态主体自身与其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教育生态系统和其中作为系统主体的人的影响,采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环境、经济三要素中,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因此,学校可持续发展应重视其人力资源——校长、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限制因子”定律与校长的可持续发展

(一)“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当某种生物所需营养物质降低到该种生物最小需要量以下时,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该种生物的成长,因此这种营养物质就成为该种生物的限制因子。但是,许多生态因子的数量瞬息万变,其影响也随之变化,很难确定哪种生态因子是限制因子。此后,限制因子定律又得到了补充和发挥,将其扩大到生物自身所需营养以外的温度和时间等生态因子。生物所需营养物质如果达到或超过生物的负载力时,也会限制生物生长。

经济、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使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路人,其作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和“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共识。因此,校长是否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

(二)校长的可持续发展。

1.校长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

根据限制因子定律,校长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限制因子包括个性品质、组织管理水平、办学理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研究能力与教学水平、科学的决策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这些因子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缺少任一方面,都会影响校长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学校内部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也影响校长的可持续发展。

2.校长的可持续发展:变限制因子为促进因子。

第一,正确认识内、外部因子,调适自己的角色。角色是在社会上负责某些职责的人所期望的和他们所表现的社会行为。谈论校长的角色,目的是把握校长的职责,促进校长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扮演着多种角色:管理者、外交家、研究者、人际关系协调者、经营者等,而这些又是校长自身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当今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我们无法规定校长必须承担某一角色,而抛弃其他角色,因此,校长应在法律、道德、规范允许的平台上适当地调适自己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

第二,加强自身分析,使各因子平衡发展。校长应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并认识到各种因子是缺一不可、不可替代的。校长的个性品质不能用组织管理水平来代替,办学理念的缺失不能用研究能力来补充,人际关系好并不代表其专业能力强。总之,这些因子只有平衡发展,才能促进校长的可持续发展。

二、“共生与竞争”原理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一)“共生与竞争”原理。

共生与竞争在自然界中早已存在,共生体现在同类群体或不同类群体间为了达到生存目的,彼此相互帮助,互惠互利。竞争则是同类群体或不同群体间为占有空间、物质、能量,彼此进行的争夺,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竞争多在同一目标下或共同利益基础上,彼此友善、学习和促进,主要通过奋发努力,积极进取,去获得胜利,并把竞争看作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竞争促进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恶性竞争则相反,往往动机不纯,彼此敌视、诋毁和排斥,常通过不正当渠道和手段去夺取胜利,结果往往是破坏性的。

在学校的发展中,教师是主要力量,是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专业人员,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速度和成效。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决定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些因素又受到教师之间共生与竞争的影响。(二)“共生与竞争”原理对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教师的共生关系突出地表现在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1.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合作。教师所担负的教学活动是在学校领导管理之下进行的,校长监督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二者亲密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教师的合作,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教师会在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帮助新来的教师;同一学科之间的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形成相互讨论、研究的风气,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间的合作学会合作学习的理念。良好的合作可以塑造教师的完美人格、职业道德,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竞争的激烈促使教师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导致恶性激化:认为每一个同行都是竞争对手,每位同事都是潜在的敌人,因而,教师之间私藏教学资料、封闭教学信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竞争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而且必将使学校失去了整体的优势和集体的智慧,导致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教师的教学成了追求名誉、利益、地位、金钱的工具,导致教师人格扭曲,引发自卑、嫉妒、焦虑等心理问题。

据此,要扩大教师之间共生与竞争对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就必须培养教师合作学习、教育科研、自身创新的能力,并积极建立学习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花盆效应”原理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花盆效应”原理。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又称为“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一方面,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人工控制湿度和温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是,花盆里的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在下降,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它们经不起自然界中复杂环境的变化,难以生存。

一所学校能否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在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学生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当今,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能力仍被看成是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系统中学习,被看作是记忆知识的工具,却忽视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发展所需各种技能的培养。结果是使人失去了主体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了温室中的“花木”。他们走出校园,不知如何去适应这个复杂社会,可持续发展变成空谈。

(二)开放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终级目标,生态学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超出传统的“学校教育”的范畴,广泛涉及到人的发展中身体、智力、情感等各个方面,并贯穿人的终身。因此,教育不再只为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特别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学生当作主体,注重每个学生的需要、潜能、能力、关系、个性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开放的教育。

第一,教育目标的开放。随着社会物质、意识形态的急剧变革,教育目标不再是培养学生为某一特定的社会做好准备,而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在身心、智力、敏感性、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使他们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教育就是应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篇12

黄石市工业囿的发展应在循环经济理理念下,尽快建立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理论方法体系,并依此建立生态工业园,这对黄石市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建黄石市生态工业國势在必行

黄石市是主要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黄石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正步八快速发展期。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并在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城市。黄石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享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全市已发现的矿产有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4大类,计7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其中金、铜、钼、钴、锶、硅灰石等14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铁、铜、金、煤、石灰石等是黄石的优势矿产。煤、铁、铜、金、硅灰石等矿产丰富,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依托这些资源,黄石建起了钢铁、有色金属和水泥等大型企业,吃了较长时间的资源饭。黄石市这个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本地的资源和环境造受到了一些影响和破坏。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利用,黄石市铁矿、铜矿的开采量已下降50%以上,铁矿石已由最高年产700万吨减少到400万吨。近些年来曾经引以为豪的矿产,开始呈现枯竭:22座矿山相继闭坑,储量低于30%的矿山有14座。煤炭开采量下降70%以上,煤炭只有最高年份的30%。黄石矿产资源面临萎缩、枯竭。

黄石作为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功能不很协调,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污染问题较多。黄石市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未来的环境窑量不足。②污染排放总量大并呈增长趋势。③环境质量面临降级威胁。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未遏制。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⑥资源禀赋不足。⑦产业结构调整艰难。⑧环境保护投八不足。⑦环境监管存在薄弱环节,执行性的环境法制尚待健全。

黄石市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黄石市尚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黄石市工业园的构建主要以实现地方GDP增长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多以圈地经营为主要形式,工业园发展存在一定不可持续性、非生态化等特点。目前许多工业园规划和建设趋同化,缺乏特色。很多园区内企业没有形成产业共生关系,物质和能源缺乏有效的流动,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园区内大多数企业都是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物,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型物质流动为特征,导致资源的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和污染的高排放。这些现状问题困扰着黄石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新型工业组织形式,被视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工业园是以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式。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相比,生态工业园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要实现产业生态化目标,黄石市必须按照生态工韭学和循环经济原理规划一批生态工业园。在作为湖北省工业发展支点之一的黄石市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势在必行并大有可为。

2黄石市已具备建立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生态工业园基础

黄石市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黄石积聚了一批较具规模的资源型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这些资源型企业通过产业转型和资源综合利用,逐步形成了以企业自主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黄石工业园区是伴随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起来,而工业园区的建设主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存在着工业园区规模小,企业间关联差,产业链短,生态园示范效应未能有效体现。黄石市产业发展总体上缺乏生态化规划设计,循环经济主要是由企业自主发展。有限范围内存在不多的准生态工业链。未形成产业生态群。

随着建设经济开发工业园区的经济模式的推行,黄石市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建设的工业园使黄石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了调整。黄石市各工业园区在招商和项目建设中,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企业,选择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生产渚浩型企业八园,各园区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主导产业,作为重点领域,构建企业经济共生产业链,形成了市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在黄石市,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有示范作用环境友好企业、生态企业:湖北黄石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黄石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黄石兴华生化有限公司、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黄石华亿冷轧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等。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重要实施手段,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价值和必要性已逐渐得到黄石市相关组织部门机构(如黄石环境保护局、黄石市科技局等)、社会各届人士的普遍认同。

黄石市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政策环境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石市依托资源发展经济,并与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同步进行,初步形成了以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加快发展黄石市循环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黄石市已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实施期限为2008年~2010年。黄石市发改委组织编制(黄石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黄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为期三年的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使我市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率先在全省形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模式。黄石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2008年8月22日)指出,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努力打造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文明体系,基本实现”建设大城市、发展大产业、构筑大园区”的宏伟蓝图,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些为黄石市构建循环经济理念下生态工业园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3建设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的措施与方法

黄石市现有工业园基本上属于我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工业园,存在着重复性建设、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等弊病,因此需要按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原理的要求,改造和升级这些传统工业园并建设一批新工业国。构建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导引企业的推进机制是推动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总体思路,应采用不同的推进机制推动生态工业园规划与建设。

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与方法来加快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3.1加快建立生态工业园规划领导机构。生态工业园是集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生态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为保证新区生态工业园总体目标和规划指标的实现,黄石市需要尽早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高层次的专家咨询队伍。

3.2尽快建立黄石市生态工业园理论方法体系。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黄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时必须将规划与本地特点相结台。要遵循“减量优先”、“经济高效”、“物质循环”、”产业集聚”、“企业共生”等原则。尽快组织开展相关规划研究工作:基础资料分析、企业层次规划、工业共生网络设计、污染控制规划、组织运行管理设计、景观生态设计、人文环境设计等。

3.3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关联。要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产业和产品,调整工业的结构和布局,重点培植生物与医药、机电产品、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采用新技术、可再生资源、清洁生产的新兴产业。通过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能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共享和设施共享等措施,建立和加强工业园区内产业之间以及园区内与园区外产业之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引进补链企业,构建工业生态系统,提高产业关联度,强化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协同进化,使企业业务结构、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从而产生费用的节约,并且企业问使对资源和利益的竞争转向互补和合作。

3.4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循环经济为为指导,要改变旧的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绩效,提倡资源再生,减少环境污染产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觋企业内部资源和综合循环利用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3.5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业园区,明确工业生态园的产业定位,全方位建立园区内和各种链接关系,促进园区产业升级。

根据现有工业园既有条件、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生态工业园特征,黄石市可以按照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园、建设一批新工业园和虚拟型工业园等模式发展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多种样式,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设。当前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同时企业存在负担过重问题,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和虚拟型生态工业园是适宜当前现状的两种主要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印应对现巳存在的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体生态工业体系,并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已经建设的工业园进行生态改造相融合,逐步发展为以生态工业园为依托的循环经济体系。

例如,黄石市新冶钢的冶金工业园区、下陆工业园区应围绕冶炼资源发展冶炼、化工生态工业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增加补链企业,延长产业链。对于新工业园区(如黄石黄金山工业区等)建设,首先要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确立园区处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主导企业,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的生态链和生态平衡关系,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黄金山工业区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与园区企业能够形成生态产业链的项目优先建设,发挥产业聚集的工业生态效应,实现生态工业园内产业链共生互补。

3.6研究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完善科技支撑平台与体系。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关键,重点开发中水回用技术、重金属回收技术、危险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处置技术以及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及生态链关键技术等。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园区企业孵化器,鼓励园区孵化器与高校院所、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孵化器协作网加强联系和合作。

3.7加大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生态工业园多元化投资体系。制订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生态工业建设的有关项目。加大财政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人。积极吸引民营和国外资金投人,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3.8加强生态经济宣传教育与国内外合作交流。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文明,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在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中普遍开展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有关课程的教育,提高他们环境资源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在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学术、经验交流与合作,建立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工业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

篇13

(一)根据教育生态基本规律制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育生态规律是指依据生态学基本理念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部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的基本规律。其核心问题是把握教育生态平衡,从根本上揭示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实质,推进教育发展,形成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的竞争机制,促进协同进化和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这一基本规律启示我们,要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的高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总体把握,从教育内外部平衡这一角度找准与国际先进高校之间的差距和问题,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现实出发,制定战略性、方向性明确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这种规划要力避宣示性的大而不当,要力避在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其地位的无足轻重,要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和前瞻性。各高校要根据各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师资队伍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既为培训高校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也为高校教师自主提高、终身学习提供教材式的具体指导。这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千里之行”的基础。

(二)营造和谐、有利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聚焦在一个动态的、宽广的教育生长环境中,重心放在教师与其所处的生长环境中各因素彼此间相互协调、融合和交互,以获得其专业上的成长、进步和成功。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关注教师与其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和影响,注重综合平衡,系统关注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使得教师积极、健康的成长。从教育生态学宏观的角度看,良好的氛围和适宜的教育生态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教师在肥沃的土壤中自由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减少自身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提高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外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给予更多的生态关怀,从资金投入、设备更新、教学条件、教师工作环境、教学环境、领导控制、奖励机制等方面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这是教师专业发展成败的基本条件,也是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和谐、健康、自由的教育生态环境能够使教师身心愉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三)遵循生态耐度定律,促进教师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耐度定律是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1911年,谢尔福德(Shelford)提出“耐度定律”(TheLawofTolerance)。他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出现上述后果。”[4]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存在耐受性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当出现的影响因子超出耐受范围时,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换关系就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和系统的失衡,造成教师对其环境的适应,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消极的作用,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师系统可持续的发展。虽然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在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教师自身成长的需求,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制因子转化为非限制因子,保证教师对教育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保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平衡。

(四)摆脱“花盆效应”的束缚,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寻求教师专业发展

“花盆效应”也是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是一个人为的非自然的生态环境,在环境营造上有很大的可塑性,需要人为地创造适合其生存和生长的适宜环境。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一旦离开其赖以生存的小生态环境,就很难维持其基本生存,更不用说持续发展了。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必须是开放的,这样才能实现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要摆脱“花盆效应”的局限性,寻找开放的、适宜自身发展的生存环境。各高校应根据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其根本原则就是摆脱各种束缚,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让教师在宽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中寻求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团队之间、校际间和国际间高校的沟通与合作,开拓教师的视野,健全开放、自由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保持教育生态系统健康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