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有机农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世纪,农业标准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规范食品生产,比如有机食品。有机认证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销售给消费者的有机产品,从种子到销售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生产者必须依据特殊规定的有机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才能标注“有机”商标。为了规范各国的有机生产和销售,各个国家根据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发展水平制定了自己国家的有机标准和认证系统。据FiBL统计,制定自己国家有机法规和标准的国家增加到86个,还有26个国家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立法。目前,有机产品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主要分为3个类型,一是国际性的标准,包括CAC和IFOAM标准。标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创建,是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基础标准;标准是世界范围内制定标准的框架,是关于有机生产、加工标准及认证程序的。二是区域性的标准,如欧盟的有机法典是欧盟成员国所普遍采用的标准。三是国家性标准,如美国国家有机项目日本有机农产品和加工食品标中国的国家有机标准等。这些标准相对独立且互不承认,这就导致认证机构在认证不同国家产品的同时必须获得这个国家的认证资格,有机生产者的产品面对不同的市场必须进行多重认证。欧盟、美国和日本是全球有机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其他国家生产的有机产品进入这些国家都要分别遵守这些国家的有机法规和标准。控制进口一般采用以下3种方式:(1)经过等效评估,政府间签订有机产品互认协议,各自生产的产品可以单项或双向互相承认认证结果;(2)经过评估后进口国政府承认出口国一些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3)进口国政府只承认按本国法规标准进行认证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出口国的产品需要获得进口国认证机构的认证。目前3国都允许采用第3种方式进口;欧盟和美国还允许采用第1种方式进口,2012年美国与欧盟签订了互认协议,中国也在与欧盟进行互认谈判;日本和美国都接受国外的认证机构申请批准后可以在国外开展认证,欧盟在修订有机法典时也增加了这种进口途径。
3中国与美国的有机认证和标准比较
3.1中国的有机产品认证系统
食品安全问题促使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食品安全条例和法规。有机农业法规早在2000年就开始引入,但到2005年才开始实施,要求所有有机认证机构、生产者和经营者遵守中国国家有机标准和认证协议,进口的有机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法规。2004年中国的认证机构只有6家,到2005年跃升到26家。中国的有机食品理念可以远溯到明代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即在低洼处挖塘养鱼,垄上种桑树,桑叶喂蚕,蚕屎养鱼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传统的循环农业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到了90年代,农业部提出了绿色食品计划,目前绿色食品从标准、认证到商标的使用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也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中国诞生了首个有机食品企业,绿茶由荷兰的有机认证机构SKAL认证,并出口到荷兰;1994年,由原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负责国内有机食品的认证和发证工作。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遵照国家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法规和标准,制定了本国的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包括有机食品商标的使用和管理、有机产品技术规范等,于2001年由原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将有机食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的职能移交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认监委”)后,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了《有机产品认证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第67号令)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国家认监委2005年第11号公告),由国家标准委了GB/T19630—2005《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GB/T19630—2011《有机产品》),新的国家标准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国家认监委基于风险分析原则对《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了修订,对有机产品认证要求更加严格,并建立了销售产品“一品一码”的追溯体系,对《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进行了动态调整。至此,中国建立了比较成熟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法规和标准体系。目前,中国的有机产品认证体系建构如图6所示。国家认监委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国家认可委”)在国家认监委指导下对有机认证机构颁发许可证和考核,本国或国外的有机认证机构只有向国家认可委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由国家认监委颁发证书,才能进行有机认证工作,国家认可委还负责有机产品法规和标准的组织制定工作.
3.2美国有机产品认证系统
美国于1990年由国会通过了《有机食品法案》,并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有机食品生产法,隶属于1990年农业法案第21条)。该法案授权美国农业部成立国家有机项目(NOP)负责有机产品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和管理,具体由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实施;1992年美国农业部农业秘书任命首届NOSB成员,包括4名有机农场主、3名环保专家或资源保护专家、3名消费者、2名加工商、1名零售商、1名科技专家(毒理学、生态学或生物化学专业)和1名美国农业部认可的认证机构组成,开始了长达10年的有机标准制定工作,于2000年制定出并由NOP了联邦公告,建立了国家有机食品标准,包括《美国农业部有机法规》(美国联邦法规第205部分第7章)和《项目指导手册》,NOP可以根据NOSB的意见进行修改(图7)。从2002年起由NOP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开始进行有机产品认证;目前世界上有93家认证机构,其中超过50家在美国;133个国家的3万多家有机产品企业中有1.7万家在美国。2012年美国与欧美签订了有机产品互认协议,美国和欧盟经过各自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产品可以直接在对方市场销售。美国的企业获得有机认证需要以下步骤:选择一家认证机构、遵守国家有机认证标准、记录生产过程和原料使用情况、接受每年的检查。土地要有3年的转换期,或者有记录证明近3年没有使用违禁物质。美国农业部负责有机产品进口控制,有近40家国外的项目获得了美国标准认可。美国与6个国家签订了有机产品进口协议,包括英国。许多美国农业部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服务于美国的出口,但美国有机产品的出口也必须符合进口国的有机标准。美国对于企业违反有机法规的处罚也是比较严厉的,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有机食品法案》规定,处罚最高达1万美元(现在已提高到1.1万美元),并暂停或注销认证证书。如果美国农业部或认证机构怀疑某个企业违反了有机法规,那么美国农业部或认证机构可以对该企业进行暗查。
3.3中美有机标准的比较
中国和美国的有机产品标准的理念和框架是一致的,涉及有机产品的各个方面,包括植物类、野生植物类、畜禽类、加工包装和处理以及有机标志的管理等。
3.3.1有机产品认证目录《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目录》由中国认监委公布,于2012年3月1日生效。目录包括植物产品(包括野生植物采集)、畜禽类、食用菌栽培、水产类等37类127种产品。根据风险评估的原则,将不适宜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排除在目录之外。之前已经获得认证但不在《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内的认证证书待有效期满后将自动失效,同时国家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进行动态调整。美国没有具体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其有机产品的认证范围主要包括植物类、野生植物类、畜禽类、加工产品等。根据美国农业部有机法规,《有机认证指导手册》中的产品可以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反馈进行增加、修改和移除,所有的变动都被列在反馈文件目录中。
3.3.2有机植物和野生植物植物生产是有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目前为止认证的产品种类最多的一类。中国和美国的标准都是从产地环境、种子、繁殖材料、缓冲带、平行生产、病虫害防治、禁止使用辐射和基因工程等方面进行控制的,要求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在人粪尿的使用方面,中国标准中规定不允许在叶菜类、块茎类植物上施用人粪尿;在其他植物上必须施用时,应当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而美国标准中则完全禁止使用。在产地环境要求方面,中国标准规定在申请有机认证前,认证机构必须对产地环境进行监测(检测),符合产地环境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有机认证,而美国标准规定有机认证的土地必须禁止使用标准规定的违禁化学物质3年或以上,但并不需要进行环境检测。野生植物采集必须明确边界,采集活动要保证物种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中美两国的有机标准要求和规定基本一致。
3.3.3有机畜产品要求畜禽养殖是有机生产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中美两国的有机畜禽养殖标准内容设置基本一致,都是从养殖期、营养(包括饲料来源、饲料配比、哺乳期和添加剂等)、动物疫苗、放牧和圈舍管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但两国在有机饲料和饲喂方法上有一些差别。中国标准规定在有机饲料缺乏时,可以使用常规饲料,食草动物比例不超过10%、非食草动物比例不超过15%、家畜和家禽不超过25%(以上均是干质量);而美国标准强调100%的有机喂养,并提供户外活动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如对反刍动物,在放牧季节必须提供牧场,饲料中30%的干物质必须来自该牧场或有合作关系的有机农场,但对放牧时间没有规定。在美国,有机水产养殖还在争论中,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有机水产品”。早在2000年,美国农业部授权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成立工作组,对要求有机认证的鱼类养殖企业进行评估。但哪些鱼类可以进行有机认证,野生鱼类是否可以直接标志为有机产品(野生鱼类捕捞业并不属于农业范畴)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达成共识。2007年3月,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建议美国农业部对一些鱼类养殖企业进行有机认证,而排除野生捕捞鱼类的资格。他们解释说“畜禽”指家畜、山羊、绵羊、猪、家禽、马等用作食品的产品,鱼类也用作食品,不论是野生还是家养的或其他非植物类生物,因此鱼类也在《有机食品产品法案》规定的范围内。按照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的建议,养殖的鱼类可以获得有机认证,即使其饲料中包括超过1/4的野生鱼类或其副产品,很可能来自不可持续鱼类,也包括来自遵照有机农业原理生产的动物或植物。目前美国农业部还在搁置着这些建议。欧盟在2009年6月29日经过长时间讨论后,批准了新的有机法规中的《有机水产养殖的实施细则》,这样有机鱼类和有机海产品首次在欧洲出现。中国有机标准中将有机水产养殖和畜禽类分开,对养殖产品的转换期、场址选择、水环境质量、养殖与捕捞,对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均作了详细规定。
3.3.4有机产品的加工和处理有机产品的加工主要从原料和辅料、加工工具、加工方法、害虫控制、储存和运输等方面进行控制,保证有机产品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中美两国标准对加工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在允许使用的辅料如食品添加剂上有一定的差别。
3.3.5有机产品标志美国只允许产品中有机成分达到95%或以上的有机产品才能使用有机标志;产品含有机成分在70%~90%可以标注“有机制造”;产品含有机成分在70%以下的可以在配料表中列出有机成分。中国有机标志的使用规定与美国相同,但多了一个“有机转换产品”标志,有机转换产品不能以有机产品价格出售。所有有机认证产品都要做抽样检测,只有都符合有机标准要求,没有被检测出违禁物质的产品才能允许使用有机产品标志。
篇2
2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所谓有机农业经济主要是指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自然发展规律等,在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积极使用有机物质,实现自我循环,运用天然植物性的农药和杀虫剂以及物理法和生物法等措施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且建立农作物的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人畜粪便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保持养分循环,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有机农业经济能够将农业生产发展归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中去,因此属于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且能够降低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有机农业通过使用人畜粪便以及生态系统自我循环的方式,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利于实现绿色环保型农业产品。积极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还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和贫瘠化的问题。有机农业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农民劳动收入,且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农产品的要求,能够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进而也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应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化科技技术。通过培训农民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时了解市场上关于农产品的信息,降低农民盲目跟种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局面,从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4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
农业经济不仅仅具备了食品保障的功能,还应该具备原料供给、生态保护以及观光休闲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生活压力日趋增加,城市居民更加趋向于走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放松生活压力、增进朋友感情的的生活方式。因此,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还应该积极推进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能够拉近城乡居民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还能够积极培养城市儿童尊重农业生产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都市休闲农业还能够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3
2.1关于有机农业
由于国情和农业的侧重点不同,各国对有机农业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欧洲主要强调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而非使用化学肥料,通过自然的方法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美国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则注重生产过程的细节,不要添加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等,主张进行轮作、秸秆等废弃物还田,生物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来保持土壤的生产力和耕作力。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认为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其他生产细节和欧洲、美国相似,认为有机农业要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2.2关于有机农业效应分析发展
有机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卢祥元等认为有机农业宏观经济效应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利于出口贸易方面;微观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增加市场需求或者降低有机农产品价格[3]。杨小科指出,根据德国农业部的农业年度报告,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的企业的多年平均纯收入水平,无论是按单位土地面积还是单位劳动力计算,均至少不低于以常规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业企业。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不仅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收益,而且给非农产业部门带来好处,产生诸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碳储量和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黄国勤认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安全、健康的有机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另外,有机农业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有机食品可以提高妇女的现金收入和地位,在生产过程中妇女将目光投向市场,会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寻求知识和技术,使妇女从生育中解脱出来,使妇女少受常规生产所带来的农药等身体上的伤害。
2.3关于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田春英从要素禀赋视角来看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总体上看国内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3种:技术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分别适用于中、西、东部地区。高振宁等从组织模式、生态模式对有机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类: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主要有国内目前较为普遍的“公司+农户”模式、各地陆续出现的“农业大户”模式、在第三世界国家较多的“农民协会”模式。李长钦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对比有机农业中与小农户有密切关系的三种组织形式即小农户集体、社区支持农业、参与式保障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向。
2.4关于有机农业认证体系
认证体系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保障,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单方堃认为,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重塑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有赖于认证制度的完善,建立获得国际互认的有机认证制度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有机农业认证制度。罗海波通过研究认识到:台湾地区通过管理当局培育与推广、建立法律规范、发挥民间力量、制定详细责任、实施科学惩罚等措施,推动有机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和国际化,对促进台湾地区有机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上海建设有机认证体系提供好的借鉴。
2.5关于有机农业发展对策
方志权等认为发展有机农业首先要转变观念,努力建立一种综合、健康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体系,使农业生态实现自我调节,农业资源实现再生利用。重视生产者、科研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以建立社会群体对有机农业的信任度,在加强有机生产者了解有机农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大众对有机农业在环境及社会发展方面所起作用的认识。沈善奎等提出了根据市场导向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合理确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和布局,严格有机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打好前站的观点。李登中等提出要强化有机品牌招商,以现有的有机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包装有机项目,结合各种重要的交易会、展览会等打好有机品牌战。杜相革等提出要配套检测和认证有机食品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及与国际相符的有机农业标准,加速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国际化步伐。全面监督和管理有机农业的整个过程,建立有机产品认证的追溯制度,确保有机产品的质量,对违规者进行责任追究,健全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体系。政府应该加强和完善有机农业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发展有机农业。政府通过科研基金或者补贴等来弥补有机农业研发带来的正外部性,使其内在化,鼓励企业和个体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研发。
3相关文献对有机农业的定量分析
3.1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对劳动力使用量的影响
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通常情况下会比常规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包宗顺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发现,对于使用30%的农业劳动力富余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来说,有机农业种植方式将提高当地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且可能增加家庭收入;而对于同样是占30%的农业劳动力“短缺”和“十分短缺”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农户来说,对农业劳动力利用的影响就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现有家庭劳动力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二是家庭中的年轻劳动力减少外出务工等非农就业时间,补充有机农业生产用工的不足;三是雇用季节性临时工以解决有机农业生产用工的不足。
3.2有机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有机农业生产对于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学者们在不同的研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尹世久等对世界及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得出结论:在有机农业发展的初期,生产者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价格溢价,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者来讲,从常规生产转向有机生产,生产者收入提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者来讲,从长期来看,从常规农业转向有机农业,对农业生产者收入的影响是不乐观的。HirokiUematsu等通过研究发现得出虽然有机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高于常规农业生产收入,但是由于其花费的成本较高,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并不比常规生产收入高太多。因此,在分析有机生产方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的结论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影响有机农业发展的因素
温明振就有机农业所占区域与外部因素如GDP、农业人口比重,农业生产指数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回归模型与中国各省市的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的发展程度,都与GDP以及农业人口比重相关;与农业土地面积、人均GDP、农业生产指数、农业总产值的相关性不大。李锁娜通过采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经济因素、环境质量因子构成的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7.8904%;第二主成分主要与人口及农业发展类因子密切相关,表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也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子[21]。DorisL·pple等用社会心理学的计划行为理论来控制社会影响和技术限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爱尔兰传统农民在转向有机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受到社会规范和农民的自身素质以及政策补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HildeBj·rkhaug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OLS和空间回归模型对挪威有机农业进行研究,得出邻域效应在有机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即一个自治市或区的有机农业的发展水平受紧邻市区的有机农业发展水平影响。MeikeWollni等通过调查洪都拉斯拉巴斯州的数据,利用空间模型分析影响农民转向有机农业生产的因素,不同于以前的研究,作者多加入一些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农民从邻域得到的信息越多,采取有机生产的方式的可能性越大;生产技术外溢与采用有机方式的可能性成负相关。
篇4
特别是受秋冬季低温少照、连续阴雨、冰雪天气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冬辣椒种植品种选择就要特别注意,还要专门进行苗床管理、大棚内土壤的处理与培护,病菌的清除等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防治根细弱、量少的情形,防治弱苗等状况。管理中没有做到起高垄栽培、通风不当、浇水时大水漫灌、施肥不合理等,这些都能影响到作物根系的发育,造成根系瘦弱不发达;不注意棚内光照条件,造成叶片早衰,无法坐果;开春后进行肥水猛施,造成伤根,又容易造成根系供水供肥不足而落花落果。秋冬辣椒栽培由于前期处在炎热高温、暴雨高湿、强光常照,后期又转处干旱、低温少照的环境中,容易使辣椒免受雨淋与暴晒,直接影响其产量与质量
(二)防病虫意识弱,治重于防
影响秋冬辣椒种植的主要病害还有病毒病,在秋冬辣椒的栽培过程中,病毒病蔓延问题也是椒农种植中普通存在的问题。一些菜农就是“重治轻防”的想法,往往等到病虫害已经很严重了才去关键解决,没有事前防治的意识。如在品种的选择上很随意,有些农户甚至自留种苗,没有选择抗病品。而由于种辣椒根系浅,如果根受到伤害,很容易发生根部病害,形成镰刀菌根腐病、枯萎病、立枯病外,近几年疫霉根腐病危害明显增加。而许多椒农往往就不注意根系的保护,常错过预防根部病害的关键时期,在种植过程中又不注意去打好预防药,冬辣椒容易受到蚜虫、烟青虫、小菜蛾及各种病害的浸害。
(三)布局不合理,市场适应性差
撇开单纯的种植技术不说,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农产品能够灵活应变,及时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该选什么种,种什么苗,什么才是市场需要的,种多少才合适,这样都是椒户必须要考虑的,而我省由于辣椒种植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做为大部分种植主体的农民来说,他们本身就没有意识也很难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与动态,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常常显得信息不灵,常常是跟风性很强,眼见其他农户种植尝到甜头后自己也大面积扩大种植,看到别的地区种植经济效益好以后马上效仿,处于盲目生产经营状态,供过于求,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差,许多辣椒由于无法销售常常浪费严重。
二、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合理选种,科学管理
针对农户文化素质低,冬辣椒种植技术落后的情况,政府应积极应对不良影响,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进邻村种植专业户,到本地区进行冬农开发,带动当地村民进行冬辣椒示范种植。也可以组织专门的推广技术服务部门,常年深入各村举办辣椒种植方面的专题讲座,组织农户去听座去讨论提出问题,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免费进行标准化种植模式培训,并组织专人进行常年的技术跟踪服务,亲自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实地操作、示范,手把手教椒农选择植株长势强、抗病、丰产的品种,选配疏松、肥沃的育苗土,改栽后浇水为栽前浇水,在浅层适量施用基肥,宜过多使用氮肥,可适量冲施优质复合肥,这样切实地提高自身的种植技术,帮助真正长效地提高其辣椒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二)纠正重治轻防的思想,有效防治病虫害
篇5
篇6
1.1.1 开展绿肥种植
绿肥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肥料源,在供应土壤养分、改良土壤和防止土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首先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选择适宜的绿肥品种;其次选择优质高产品种,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如接种根瘤菌、补施磷肥等,采用间作、混播、轮作等多种形式,在重复发挥绿肥多重生物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绿肥单产。
1.1.2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秸秆有效利用问题,还解决了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农产品污染问题,降低土壤中无机盐投入和作物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积累,还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解决了生态种植田块的肥料来源问题,可以做到优质增产。
1.1.3 发展养殖业扩大动物性肥源
以猪、牛、马、羊等家畜的粪便加上垫圈材料构成的厩肥,含有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施用厩肥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和土壤肥力有良好的作用。发展养殖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需要,也是为有机农业提供优质肥源的需要。
1.1.4 兴办沼气扩大有机肥源
施用沼肥的作物不仅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兴办沼气解决了农民的燃料问题,减少森林砍伐和牛羊对山场的破坏,有利于保护林草资源,促进植树造林的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2 加强生态肥料的使用研究,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利用好氧发酵工艺,生产出优质的酵素生物有机肥。这种发酵的特点主要由以下几点。第一,发酵较为充分。在此过程中利用好氧发酵工艺,将其分为 2 次发酵腐熟,其发酵的时间通常可以达到 2-3 个月。经过充分发酵,有机肥相较而言使用安全。将其可作为追肥,基肥来使用。同时也可将其作种肥,不伤根,不伤苗。第二,消毒完全。畜禽粪便经过反复发酵后,尤其是在高温处理后,将其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全部杀灭,避免了寄生虫和有害生物的继发性危害。
1.3 采取合理的种植制度,提高土壤自身培肥能力
采用水旱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深、浅根系作物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调节土壤养分;豆科植物同其他作物轮作或间作,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不仅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素,而且收获后残留土壤中的根瘤和根系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果园间作豆科绿肥或牧草,不仅能有效的防止土壤侵蚀,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培肥地力,同时还能发展养殖业,既提高土壤利用率,又提高土壤培肥水平。
1.4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农业技术人员应当根据肥料养分含量、当季利用率、作物需肥规律等特点进行按需配肥,满足作物最佳生长需要,从而解决作物施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肥料用量,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同时减少了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篇7
要选取抗逆性强的品种,在此基础上,选则饱满、均匀、无病虫的优良种子进行播种,这是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基本措施。优化选种步骤可保证种子早出苗、出壮苗,同时保证幼苗自身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病、虫、杂草的侵害。播种之前耕作者需及时清除不健康的种子和杂草种子。然后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晒种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同时促进种子草出苗。晒种时,要将种子摊放于干燥的空地上,连续暴晒,使种子充分干燥,注意晚上要及时收储,防止受潮,同时注意不要将种子放在铁器或水泥地上进行晒种,避免高温烫伤种子。另外,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如在晒种之后,还可通过浸种进一步杀菌,还可促进种子新陈代谢,起到增产的效果。除此之外,针对某些作物,还可干热消毒法降低病毒的活性,起到杀菌的作用,提高植物抗逆能力。
篇8
补光灯最大程度的模拟太阳光,广泛适用于温室大棚作物如蔬菜、瓜果、花卉、果树种植、草坪的栽培、水稻育秧和组培室等。大大克服了冬春季光照时间短,棚内作物缺光,特别是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等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困难。使用补光这一新技术可使作物成熟期明显缩短,产量明显提高20}}30},而且品质优良,花卉鲜艳纯正,瓜果蔬菜着色好,大小均匀,畸形果少,含糖量提高,维生素增加。尤其对育苗有特殊的效果,可使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茎秆粗实,叶片肥厚,为大面积栽培奠基先天的基础。补充光源,还使作物生长更加粗壮,增强了免疫和抗病能力,减少了农药的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理想的高科技产品。
1.2空间电场技术及相关装备
温室空间电场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能够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并能十分有效地预防气传病害发生,调控空间电场环境。主要作用有:(1)通过调控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及钙离子的输运,获得优质、高产。(2)进行温室空气净化、除雾、病原物起飞的抑制及空气传播渠道的切断,防治土传、基质传病害,实现自动预防病害的目的。(3)空间电场的电极系统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高能带电粒子能杀灭真菌病原物,实现自动预防病害、消灭农药残留的目的。(4)空间电场的电极系统放电产生空气氮肥,替代含氮化肥的使用。利用人工产生的空间电场能够有效的消除温室的雾气、空气微生物等微颗粒,彻底消除动植物养育封闭环境的闷湿感、建立空气清新的生长环境。在这个空间电场环境中,有电极放电产生的臭氧、氧化氮和高能带电粒子,用于预防植物气传病害、并向植物提供空气氮肥。目前,空间电场系列装备在温室整体空间的雾气消除与抑制、温室与大田植物气传病害的预防、部分温室植物土传病害的抑制、连阴天带来的弱光和低根温以及CO:短缺引起的生理障碍的预防、植物产品果实的增甜、增产的示范试验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1.3种子磁化技术及种子磁化机
种子磁化处理技术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增强了种子中的酶的功能和活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根据几年的对比试验表明,凡是经过磁化处理的粮食、蔬菜及经济作物的种子,都比没有磁化的发芽早、长势旺、苗粗根壮。据测算,玉米平均增产8.1%左右,小麦平均增产7.6,蔬菜平均增产1520。磁场种子处理机是依据磁场种子处理正向效应和种子微磁性互作机理开发的新型种子磁化机。采用多级交变磁极处理结构进行落种处理,种子在磁场处理正向效应规定的磁场强度范围内受到微磁化和物质结构扭变处理,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土壤中会与土壤形成生化、物理性质的互作,带有微磁性的种子会将其周边的微量元素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吸引至种子表皮一土壤固液混合相组成的活性界面中,扭变的膜结构会在土壤环境中慢慢得到修复,之后种子萌发并加以利用丰富的微量元素构建丰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微磁性种子还能够解析土壤吸附性磷元素,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1.4声波助长仪
声波助长仪是利用植物的声学特性使发出的声波与植物自身声波频率一致产生谐振,能够辅助植物生长的原理研制的物理装备。植物声波助长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声波助长仪对植物施加特定频率的谐振波,当谐振波的频率与植物本身固有的生理系统频率相一致时,就会使植物发生共振,从而加速植物活细胞内电子流的流动,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对各种元素的吸收、传输和转化,可以扩张植物叶面气孔,刺激植物快速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营养品质、增强抗病能力、驱逐敏感害虫、提早开花结实,延长储运时间等多种功效。
1.5土壤连作技术及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
近年来,由于设施栽培陨室、大棚)的普及,土壤连作障碍日趋严重。土壤连作障碍是指同一作物在同一地块连年(3至4年)种植所产生的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象。人们寻求通过优选种植品种、轮作、土壤消毒等措施来消除土壤连作障碍。对设施栽培而言,土壤消毒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消除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目前,土壤消毒有电消毒、热消毒、药剂消毒、生物消毒等多种方法。其中,电消毒就是利用电直接作用于土壤对其进行消毒,或使用电处理过的水、空气对土壤进行消毒。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属于对土壤进行电消毒的范畴。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就是应用电处理技术对土壤进行电消毒的机具。
1.6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
病害臭氧防治机能够按需要定时定量产生臭氧,在不伤害植株的情况下,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主要解决冬季温室植物产品生产中诸如灰霉病、霜霉病等气传病害以及疫病、蔓枯病等部分土传病害的防治问题。适用于蔬菜、花卉、果树等植物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通过对抽人机内的空气进行高压放电而使空气臭氧化,臭氧化的空气又通过机内气泵泵出,并沿铺设在温室空间的塑料喉管均匀地扩散出去。环境中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因素对臭氧杀菌效果都有显著影响,温度愈高杀菌效果愈差。棚温在30℃以上的白天,臭氧灭菌几乎无效,因此,夜晚,阴天使用效果好。湿度的影响要复杂得多,高湿有光照的防治效果较高湿无光照的效果差。在高压放电激活空气产生的特殊气体物质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臭氧以外,还含有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可作为植物所需的氮肥使用,这是使用病害臭氧防治机可不必再增施氮肥的缘故。
1.7二氧化碳气肥机
在日光温室生产中,由于温室密闭不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一般存在二氧化碳浓度低严重影响蔬菜植物正常光合作用的现象。随着日光温室的迅猛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大棚内增施气肥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增强。二氧化碳气肥对作物生长起着与水肥同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大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之产生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首先,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农产品的内外品质,增加效益。其次,增加产品产量,尤其是瓜果类的前期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再者,可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提高产品的耐贮藏性。可以说,科学增施气肥是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目前补充二氧化碳的机械烟气净化二氧化碳增施机、二氧化碳发生器、智能精准气肥机。
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1关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1.1广大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
在我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时,我们意识到农民群众在信息化技术进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还可以第一时间测试出信息化技术成果,由此可见,他们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对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有着很重大的影响。
1.2农业信息化资源缺乏管理
在我国农村地区实际发展过程中,虽然一直按照国家对农业的发展要求,并在当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化服务系统中对农业的信息资源未做有效处理和整合,使得很多可用的农业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1.3严重缺乏政府的资金投入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想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更多资深的农民群众支持,以及安装各种有信息化技术有关的设备,这样才能全面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1.4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稀缺
在信息化经济管理中,最重要是人的参与,专业技术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缺乏这种信息化技术人才,导致农业建设信息知识不能更好的融入到农业发展中,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使得信息化技术一直停滞不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这时就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在理解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2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2.1强化农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由于农民大多来自偏远地方,接触的信息面较窄,对于信息化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时就需要及时改善这种现象。需要全面改善农业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2.2加强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随着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的发展,迫切需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拥有完善的农业信息化团队,进而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这时还需要政府投资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而选出优秀的员工。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多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2.3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
要想在整体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十分必要,开展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研发。在研发时,一般而言多采用可以给农民带来高收入的经济管理模式为主,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加以创新。信息技术的研发离不开对信息化的设备使用和开发,使用高技术进行研发,这样才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信息技术的培养依赖先进的设备,这时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为信息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4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
农业经济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许多传统地区在发展的时候依旧依靠人力来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播种和收货等方面,需要先进的农业设备来支撑,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础性设施的不到位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大资金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让农民有能力买得起农业设备的基础上,也会使用先进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规范化作业,还可以定期召开对信息化机械设备的培训课,提升农民对信息化的兴趣和热情,积极的将先进设备成功运用到实际生产作业中。
3结束语
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道路上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配合,全方位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红杰.关于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5).
[2]史晓光.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08).
[3]薛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06).
有关农业经济类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核心环节之一,关系到农业改革的成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为经济结构调整,在调整改革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争取效益最大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以及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途径与方法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农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农产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一直处在十分封闭的市场经营状态下,商品经营销售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较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受全球化影响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面临改革难题,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国粮食生产比重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例较大,尽管相比传统粮食种植结构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经济附加值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需要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中国农业想在国际农业市场贸易中占一席之地,就必须改革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主要导向,因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农业产业化。在20世纪我国农业的探索发展时期,形成了,这种由民众智慧结晶产生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农产品产量,促进了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双层经营体制的潜力渐渐被挖掘殆尽,要想跟随时展要求优化经济结构,就需要进行新的改革创新,总结先前经验,通过实践检验,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尽快融入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先前,我国比较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是以为基础,面向市场,采用公司+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依靠经济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一体化,使得利润在每个经营结构主体之间合理分配。农业产业化弥补了过去传统的经营模式的缺点,更大程度上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这种经营方式丰富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充实发展了经营体制的内容。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生产营销关系,包括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等方式,这种产销模式带领农户依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达到专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的生产目的,形成政府、市场、企业、农户相互促进的新经济结构调整机制。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一方面,我们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颇丰,向农民推广应用方面也十分全面,但也存在着许多机制上的问题,例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缺乏后劲,私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服务不到位,农业研发资金缺乏等各种问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着成果转化慢、产业化程度低等困难,无法适应当前国家农业经济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农业经济结构必须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将农业技术与经营性农技相结合,创新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体系多元化,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例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市场龙头企业相联合等形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示范、培训与服务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使农民掌握农业先进技术,例如建立农业科技园、培养先进种植人才等方式,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培养示范人才,最终带领群众走向农业科学化的道路。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持鼓励技术人员加入生产过程,向农民推广先进技术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生产学习、农业与科技的融合,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主动性,加强民众的农业科技技术培训,大力宣传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户的科学种植意识,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
三、培育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业市场服务能力
市场为生产产业线的最终点,也是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个体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一些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由于市场信息的闭塞或个体力量的不足,很难进行品牌宣传和获取较高利润。所以要在目前的农产品经营市场上,积极培养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开辟新的产业链,创新产业经营模式,进行连锁品牌经营,通过网络物流等新的运输方式进行交易,创新农产品经营方式,建立开放、合作、科学、有序的市场经营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化服务的意识,组织同类农产品生产者进行合作,实现产品生产、运输、经营、市场一体化的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以创新方式加入现代化市场生产经营,提高农民学习网络经营的积极性,使农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拓展农业生产市场范围,促进农业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WTO以来,农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国农业产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融入全球化市场并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这无疑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业经济对外开放也是必然的。我国农业现状为人多地少,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廉价,小规模经营,综合分析来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密集型产业,例如粮食作物等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小,而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则拥有较大竞争优势,比如花卉蔬菜、畜牧产品以及海洋产品等。综合目前形势,我国农产品出口量较少,相关农产品出口份额占世界总出口量比例十分小,因此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方面,促进农业对外开放,拓展农产品市场十分重要,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拓宽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针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这两种途径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引进来包括积极引进外来先进农业技术、管理经验、高科技人才与大量的流动资金,推动国内企业对外发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引进来利用好国外资源,促进我国农产品朝向科学化、技术化、网络化的生产方向发展,扩大国际市场,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利用沿海发达的交通条件,促进农业龙头产业带动国内产品加工出口,在沿海地区建立出口基地,提高农业产业、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农业产品效益。
五、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努力方向之一,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首先,城镇建设应合理规划发展规模,要与当地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通过研究农业资源承载量来确定城镇建设规模,既要做到容纳相应的人口又能保证物力财力得到合理使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有利的资源保障。其次,要积极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除了政府投资外,积极寻找多方面的融资主体,促进农业投资多元化。再次,要重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运用,减少土地浪费,做到农村土地的科学规划和高效种植,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积极争取效益最大化,实现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除了协调资源与劳动力之外,要考虑到交通、科技、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生产要素集中的环境空间载体,城镇发展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设施的改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方向。城镇的发展与进步也能提高民众的教育文化水平,改变人们落后的农业生产思想,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带领农民群众走向小康社会,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六、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结构调整和改革。结构调整要在质量、效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有序进行,这样才能带动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快地融入国际农业经济贸易市场。
参考文献:
[1]付石林.用特色循环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经济学家范小克纵谈循环经济理论创新[J].经济,2012(04).
篇10
机械的操作过程也是油耗的一部分,正确操作农业机械可以降低一定量的油耗,下面分析几点使用者应当注意的节油操作。在确认装置完好的前提下,启动机器;行驶过程中,操作者应当注意使用合理的油门和档位;在高负荷工作时,及时更换机油,避免机油温度过高而加速老化;如果要长时间停车,必须要熄火,减少发动机的空转带来的不必要油耗;熄火前猛轰油门不仅会损耗发动机零件,更会增加油耗。机械所处的状态不佳也是油耗增加的因素,比如发动机气缸的压缩力不足、空气滤网堵塞等。不规范加油亦是增加耗油的重要原因,应当注意加油不要加太满,油位太高会造成油封损坏、机油渗漏。另外,曲轴箱的通气孔应该保持畅通,以防止油渗漏,同时排出水汽和油汽,避免污染机油。
3农业机械的保养
农业机械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部分部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仅降低了机械的性能,也增加了油耗,更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使用者平时对农业机械的保养是不可缺少的。新购买的机器需要磨合,使用者应当依照机械说明书的要求对其进行磨合,不要一开始就将新机器投入重荷作业中,在磨合时需要控制好操作速度,在加速、减速时都不要太快。在使用前应该将机械用油进行48小时沉淀,避免发动机因机械油中的杂质出现故障或者损坏,在确保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时才运行机器。机械的滤清器也需要经常清洗和更换,据统计,车况良好的机械可以省油15%~20%。空气滤清器的堵塞会导致气量减少,燃油不充分,因此降低了燃油的效率;柴油滤清器堵塞会使得发动机的供油异常、功率下降,从而油耗增加。机械各部位的轴承度应该保持良好,在部件轴承处滴注油,并控制好它们的松紧度,太紧或太松都会增加工作阻力,从而增加油耗。另外,螺丝的松动也会增加油耗,尤其是发动机的支架与变速箱间的螺丝。
4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
使用者对机械的发动机要经常检查,可以定期进行耗油技术的检测,严防燃油滴漏的情况,减少耗油,安全行车。检查与调整气门的间隙,也是必不可少的维护工作。据统计,气门的间隙过大,油耗会增加大约15%~20%。发动机的齿轮和凸轮轴的磨损,会导致配气相位角的减少,应当适当减小气门的间隙,来弥补相位角的减少;凸轮轴的磨损较严重时,要及时更换,否则会降低功率、增加油耗。经常检查机械制动系统的状态,不但能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能减少油耗。如果制动回位状态不好,有拖滞的现象,说明机械处于半制动的状态。另外,检查喷油器的雾化状态,喷油器如果有滴油或者雾化不良的现象,会使机械油得不到充分的燃烧,因此增加油耗。农业机械大多使用柴油作为动力燃油,实践证明,柴油需要经过48小时以上的沉淀,使用效果才有显著的提升,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加油之前,要擦干净油箱,去除灰尘后再打开盖子。加油时最好用软管加油,这样能使燃油借自重流入油箱。
篇11
中所周至,农业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就必须要有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的结构,而乡村旅游恰恰可以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中,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和畜牧业以及农产品的加工为辅,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农业经济,但是上述这些往往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且科技性也不强,为此特别需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起到良好的调整作用。乡村旅游可以有效拉动农作物的供需关系,同时对于农村一些诸如道路、运输等硬件设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等,由此可见,凭借乡村旅游的这些独特的优势,恰恰可以很好地优化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事实上,这种优化与促进是星湖的,因为这些产业的增长和加强反过来也能帮助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说,乡村旅游与农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农业、加工业、贸易、以及餐饮业这些产业都能对乡村旅游有很大帮助,同时乡村旅游也能拉动这些产业快速增长,从而实现联动效应。
2.乡村旅游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
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出现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以让更多的村民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缩小城市和乡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此同时,由于乡村旅游的火热,也拉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振兴农业经济的策略分析
要想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产业链
实现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及旅游的产业链,我们通常认为它就是以旅游者为核心,以全面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实际需求为主要目的将旅游者最关注的目的定义为链核,其他一些如农产品、自然景光、服务质量等相关产业为链条,提供给旅游者以一整套的服务整体,帮助旅游者完成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旅行和游览。简单地说,就是以自然景光为产业链的链核,将旅行社、饭店、住宿、当地特产等行业链接成一个旅游链提供给旅行者。而通过加强旅游产业链的作用就是在于将这些链条上的资源强化,比如产业链上的饭店就需要主打城市里吃不到的当地特色食物;农业链就需要以价格低、无污染的农业产品来吸引旅游者、土特产就需要在质量上和便携性上做文章;当这些产业链条都得以加强时,就会极大的刺激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付出消费,从而达到拉动当地农业经济各个行业协调发展的目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着更高、更强、更广的方向发展。
2.进一步深化城乡旅游合作
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城乡之间的旅游合作,就是要尽可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优势的互补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下特别流行的城市的名片效应,就可以有效吸引更多的投资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实上,乡村的旅游虽然颇具特色,但是在经营的理念、经营的意识以及信息化的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差距,通过城乡之间的旅游合作,可以有效改善乡村旅游在上述诸多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效用。
3.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乡村旅游而言,最为核心的部分当然要数自然风光了。换句话说,自然风光是乡村旅游的有效载体,如果这个载体一旦遭受了破坏,势必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一定要有效保护这种自然风光,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在对乡村旅游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环境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的开发与保护,切忌不可过度开发,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12
2、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动力,争创地方农业特色品牌
为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迈进,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培育了品牌,实现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本地气候、资源、区域、技术等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本地特色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90万亩水果基地基地、40万亩优质商品粮基地、8万亩蚕桑基地、8万亩糖蔗基地、8万亩香蕉基地、3万亩化橘红基地、38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10万亩罗非鱼基地、132万头生猪基地等。其中,是全国最大的化橘红生产基地,是全省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杨梅镇连续13年被评为“茂名市淡水养殖第一镇”。获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5个、无公害基地6个;水产养殖方面,获无公害认定企业4家,无公害水产面积1160多亩。长发粮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绿士牌”香蕉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在第七届中国农交会上获得“金奖”称号。中垌红杨桃和无核黄皮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10万亩外运菜、8万亩蚕桑、8万亩糖蔗、8万亩香蕉、8万亩玉米、3.5万亩橘红等种植业基地渐成规模,还有红杨桃、无核黄皮、笪桥黄瓜、文楼淮山薯、丽岗番薯等。注重加强培育发展糖蔗、蚕桑、香蕉等本地特色优势产品,尤其抓好化橘红的种植推广,积极协助做好橘红深加工项目建设,争创化橘红名牌产品,做大做强化橘红产业。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目标,推动农业企业发展
为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配合绿色生命有限公司申报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正在引进和建设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省丝绸集团化州新丝厂、国联水产集团罗非鱼切片厂、群康罗非鱼切片厂等。目前,全市共有茂名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分别是耀明糖业有限公司(同是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光辉养殖场、茂名市富丽胡椒生产基地。据统计,2009年,4家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68亿元,带动农户13500户,户均增收3300元。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成员4000多人,行业遍及香蕉、橘红、养猪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1、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局限性逐渐显露,表现在一家一户承包经营,势单力薄,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难以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只能年复一年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自给自足地耕作,年景好时,略有收入,年景差时,失收减收,根本无法作为完整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不解决,要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只能是一句空话。
2、农业加工企业规模小,精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滞后
农产品的加工企业1800多家,大部分是家庭式粗加工,这一部分企业共786家,占41%左右;深加工企业很少,只有67家,约占3.6%;加工业的龙头企业更少,只有10家。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看,每个企业平均年产值60万元,规模过小。同时,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造成农产品加工质量低,市场销售一般,经营效益不高。多年来,一些农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陷入“多了少,少了多”的怪圈,主要是信息供求水平差,缺乏信息指导,盲目地“跟着感觉走”。目前,大部分农产品加工经营者的信息来源只能靠与客户交往和新闻媒介,所得信息零碎、分散,不能全面、系统地获取,加上资金短缺问题,从而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品牌产品竞争力弱,未形成品牌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目前的农业生产大部分还停留在“看天吃饭”,较原始的耕作手段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不可能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同时,小规模经营已跟不上产业化经营步伐。虽然提出发展名牌,形成行业产品的优势策略,但到目前止没有一个过得硬的行业产品,没有一个能影响国内的品牌。在近期上马的项目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和高污染项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更难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农业结构、品种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不相适应,农产品卖难问题难以解决。主要原因是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市场需求变化节奏加快,而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结构调整难以适应。其次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产品卖难,卖好价钱更难。虽然有的农产品属季节性、结构性剩余,但由于总体上农产品比较充裕,农产品价格在短时间内难以上扬。另外,农产品加工率低,附加值低。全市农产品除少部分自给外,大部分直接上市或经粗加工上市,加工率只有18%左右,相比发达县(市)差了一大截。另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增收困难、大量富余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障碍。加上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截流是影响农业投入、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不足等,都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产业调整的措施和策略
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作为全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与否对广东省的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转变以农业思维抓农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的思想。转变以农言农、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的观念,树立城乡统筹,“三化”联动的思想,变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为城乡统筹,变“三化”割裂、各自为政为“三化”联动、互相促进。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统筹、带动解决“三农”问题。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地处南亚热带气候优势,水果、丰产林、罗非鱼、糖蔗等农业产业有发展优势。目前的农业农村经济正处于从求产量、求数量向提高质量、效益的重大较变时期,农业的结构调整不能只停留在调减粮食、处理粮经关系上,而是要继续采取强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利用气候、资源、区域、技术等优势,把优势资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市确立了水果、糖蔗、丰产林和罗非鱼等农业支柱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划,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投入资金,切实抓好优质商品粮基地、北运菜、速生丰产林、玉米、罗非鱼、蚕桑、糖蔗、香蕉、橘红、红杨桃、笪桥黄瓜、文楼淮山薯等农业基地建设,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培育了品牌,实现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和引导,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搞好“一乡一品”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从源头打击到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农作物的最终附加值不是体现在它的种植上面,也不是体现在它的生产管理上面,而是体现在它最终被消费者所能消费的程度上。农作物的经济价值的体现,在于农作物与农产品加工业的有效结合。所以要加快构建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逐步地做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增加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和高附加值,提升质量水平,降低进入市场的壁垒,增加农民的收入。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6家,分别是耀明糖业有限公司(同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绿生园集团、化州食品企业集团公司、化州中药厂、茂名富丽胡椒生产基地、化州铁路专线服务有限公司、光辉养殖场。在这些企业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和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引进高新技术和高新农产品加工设备,积极研究开发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广泛开拓农产品加工市场。据统计,全市6家茂名市农业龙头企业2007年销售收入7.8亿元,带动农户1.4万户,企业自有基地9个,其中种植面积9800亩、水产养殖面积万多亩、禽畜养殖量23.2万头。因此改变传统的农产品加工观念,对农产品附加值的研究和挖掘,就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的农业政策措施
篇13
(二)在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上,国内生态农业建设强调综合效益
自20世纪80年代初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研究等。[3]近年来,在生态农业的发展利益上,一些学者如韩东娥和李先萍(2001)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传统生态农业阶段,农户追求的是产量产值和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由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相对过剩,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农产品的生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户在开发资源、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资源保护和生态社会效益,这种农业属于现代生态农业的阶段。这种现代生态农业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体现了现代生态文明内涵,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4]李文东、杨立刚和鲁明中(2005)提出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利益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利益,生态农业不会被农户所接受。[5]杨新荣(2014)指出建立生态经济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从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大部分学者偏重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但是在生态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利益的互动协调关系中,对于经济利益激励诱导的机制和作用研究较少。
二、生态农业的投入产出特性
农业的生产过程是从投入生产要素到产出农产品的过程。相对于一般普通农产品,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有其特殊性。影响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众多,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信息。产出即生态农产品的特质也与一般农产品不同。概括起来其投入产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生态农业的投入特性
1.劳动投入特性。
劳动力投入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的主要生产要素,通常,生产生态农产品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力来部分地替代农药化肥的使用,因此,生态农产品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生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密切相关,其中劳动力的质量更为重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其他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组织生态农业生产,保证了产出。
2.技术投入特性。
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为了能够维持和获取一个相当高的产量,因此,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生态农业的技术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轮作和间作、复种、套种等传统技术,也包括现代生物学和低能耗等生产技术,在生态农业实践过程中,不是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是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可见,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农户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
3.土地投入特性。
土地是稀缺资源,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借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着生态农业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格局和水平。土地有其自然的属性和特性,其边际贡献是有限的,土地的边际报酬率是递减的。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农户在耕种有限土地时,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实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
4.信息投入特性。
信息是生态农业的生产者、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信息对于面广而分散的生态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才能减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生态农业的产出特性
1.生态农产品的信用产品特性。
生态农产品的质量特征具有信用产品的特性,[7-8]不同于搜寻产品和体验产品,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既不能通过搜寻也不能通过体验来确定产品中涉及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量、抗生素、有害致病菌以及涉及营养与健康的营养成分含量和配方比例。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生态农产品的生态特性不直接表现在农产品的外观上,在交易时不能为消费者所识别,在消费时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能很快显示,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为消费者所发觉,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生态特性的不易识别性和消费效果的滞后性将导致市场上消费者的“逆向选择”和生产者生产假冒产品的机会主义行为。
2.生态农产品的价格特性。
在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产品价格的基础与决定因素。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包括资本投入、劳动力成本、技术、信息及合理的利润。由于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未来社会清洁环境的成本,提高了生态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此,从价值上看,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比一般农产品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价格和经济利益高于一般农产品。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投入现状分析
1.高素质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就业人数总量递减,然而,就业人数的学历层次却呈现出了提升的趋势。例如浙江省安吉县是2000年农业部等七部委批准的50个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之一,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通过调整教育布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撤扩并174所中小学,新建职业高中、职业学院等一批现代化学校,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出现了8个教育强乡镇,全县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县总人口的56%。我国农业高素质劳动力数量显著增加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高素质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使生态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大提高。因为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不但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而且可以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
2.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农业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农业新物种塑造、新的生物农药的开发、新的生物固氮技术的应用、新的微生物加工技术、太空育种和海洋农场等方面的生物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优化,并促进了农产品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的目标一致化。
3.政府确保耕地面积红线取得成效。
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多公顷,之后出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至2008年达到1.2亿多公顷,由此我国耕地面积维持这个稳定状态,至2012年我国生态农业耕地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约0.01%,这是政府部门积极保障耕地面积红线的结果,由此保证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的供给。
4.信息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推动。
耗电量是衡量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据调查,2007年我国信息技术产品总耗电量300亿千瓦时~500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能耗产业。201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能比2007年耗能增加1倍,按此发展速度,20年内耗能将增加100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为农户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指导,有利于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减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增加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为消费者甄别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增加有效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从供求两方面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出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底,我国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产量与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首先,从产地面积看,全国共有7.6686万个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其中,有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的产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9%。其次,从产量来看,全国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总量2.8亿吨,约占全部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5%。再次,从抽检合格率来看,在全国累计公告1047个颁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中,连续4年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另外,连续5年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高于98%。最后,从规模和价格来看,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平均产品生产规模超过300公顷;相对于一般普通农产品,贴标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提高了5%~10%,超过50%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价格比当地一般普通农产品价格提高了20%以上。[9]
(三)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规模不经济,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土地分散经营与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规避农户分散经营的劣势,充分发挥生态农业规模经济的优势,是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保证农户收入增加和经济利益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充分考虑农户在不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激励来实现生态农业的规模经济发展。[10-11]
2.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投入不够。
科学技术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但是,由于农户的积累有限和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增加投入来进行生态农业生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教学与农业生产的需求脱节,以至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尚不成熟,急需要挖掘传统技术和普及易推广、效益好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如病虫害防治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通过完善乡镇农技综合技术服务,以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投入不够与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生态技术支撑之间的矛盾。
3.生产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较高,妨碍了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
由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需求与农户科技文化水平较低、资本存量较少的供给之间存在矛盾,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投入的机会成本较高,阻碍了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导致了生态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和资本的缺口是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总之,虽然我国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方面的相对不足,以至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四、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构建
(一)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诱导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在产品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当农户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等于消费者愿意能够购买的数量时,生态农产品市场达到市场均衡状态。D1表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1表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E表示市场均衡点,Qe和Pe分别为生态农产品的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D2表示一般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S2表示一般农产品的供给曲线。由于生态农产品具有良好的生态特性,市场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较为敏感,在价格变动相同的条件下,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一般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因此,降低价格能有效扩大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经济利益。生态农产品的供给曲线S1是一条折弯的市场供给曲线。当市场供给量较小时,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原因在于生态农产品的投入成本较高,市场上生态农产品成为稀缺产品,价格上升造成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高于一般普通农产品的收益,农户会大幅度增加产品供给量。当市场供给量较大和市场规模扩大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生态农产品会逐渐取代一般普通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市场上的主流,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会随之降低,趋向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弹性。在我国,由于生态农产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市场供给弹性较大。但是,从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来看,在需求方面,由于生态农产品的信用产品特性,消费具有滞后性和累加性,并且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造成需求相对不足;在供给方面,由于劳动、土地、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特殊的投入特性,造成较高的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态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市场的供求的相对不足,实际市场规模Q要小于均衡时的数量Qe,需求价格P1则高于均衡价格Pe,生态农产品市场处于失衡状态。下文将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视角对生态农产品利益诱导机制构建进行经济学分析。生产者剩余是指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之差。市场价格为P1,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在供给曲线S1上的P2,生产者剩余为b、d和f表示的面积之和。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市场价格为P1,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在需求曲线D1上,在市场规模Q的范围内,消费者剩余为a所表示的面积。相对于市场均衡价格Pe,在全部的生产者剩余中b所表示的面积为消费者由于承担了较高的价格,而转移给生产者的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和e表示的面积,是一种经济福利损失,是生态农产品供给和需求都相对不足造成的结果。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经济利益作为诱导力促进投入产出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理或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中,生态农业企业或农户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经济人”有限理性的特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生态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合理目标。正如上所述,生态农业有特殊的投入产出特性,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逆向选择。通过经济利益诱导,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剩余,降低或消除经济福利损失。利益诱导就是通过经济激励激发企业或农户的动机,诱导企业或农户的行为,从而发挥企业或农户的内在潜力,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图1中,通过投入和产出激励诱导,农户行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利益诱导产生动力,从而激发潜能,诱发企业或农户的行为朝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努力,通过提高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和减低价格,扩大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使短缺或不足的生态农产品市场规模或供给量Q增加到Qe,从而减少生产者福利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构建框架
本文将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功能模块分为投入利益诱导和产出利益诱导,其中,投入利益诱导分为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和信息诱导,产出利益诱导分为价格利益、规模经济和高额利润诱导。
1.生态农业投入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本文从资金、劳动、技术和信息等投入要素的视角分析投入层面下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1)资金投入的诱导机制。
资金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基础。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是实现利益诱导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金融方面降低生态农业的融资成本,包括获取资金的交易费用等。农业金融体系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贷款门槛,扩大融资范围等行为都有利于减少生态农业的资本使用成本,扩大利润。另一方面,资金使用成本的减少有利于引导其他行业资金向生态农业的流入,从而产生资金集聚效应,诱导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2)劳动投入的诱导机制。
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包括要素流动和要素集聚两个方面,前者与要素价格有关,后者与要素溢出效应有关。在要素流动方面,生态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提升有利于吸引相关高素质人才向本行业流入,进而利于诱导本行业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在要素集聚方面,劳动力要素在生态农业的集聚,使得本行业内部产生了知识溢出效应,进而推动本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3)技术投入的诱导机制。
技术投入的利益诱导主要涵盖了两方面,一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二是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生态效益提升,生产成本下降,推动了经济利益目标和生态利益目标的趋同。技术进步实现了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循环优化,进而使得技术进步在利益诱导机制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4)信息投入的诱导机制。
供需双方信息平台的搭建,不仅降低了生态农业获取市场渠道的交易费用,同时优化了市场机制,使得生产方更加易于获取需求信息,供需实现均衡。另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使得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实现了更加充分的了解,有利于生态农业拓宽消费市场。
2.生态农业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本文试图从价格利益、规模经济和超额利润三个方面分析产出视角层面下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
(1)价格利益诱导。
该项机制的实现,需要充分应用政府在价格调控上的宏观职能。对于生态农业,应当制定高于一般农产品的均衡价格水平的最低价格。以此,推进和支持生态农业的获益和发展,并保护生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领域农业从业人员的利益。图3显示出了政府支持价格策略对生态农产品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横轴为产量,纵轴为价格。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生态农业产品和一般农产品的差异不能充分了解。因此,在政府实施价格支持前,市场机制会使得生态农产品市场处于供求失衡状态。生态农产品的供需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是Pe和Qe。市场价格P1高于均衡价格Pe,市场规模有限、供给不足,实际供给量为Q,小于均衡产量Qe。政府实施支持价格后,政府在宣传生态农产品特殊性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产品价格提升到高于均衡价格的P1。在此价格水平下,生态农业生产者利用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较高价格,该行业发展的利润空间提升。由此引致该行业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生态农产品的产量提升到了Q1,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下降到了Q,生态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产生了供给剩余,即QQ1。此时,政府采购就发生了重大的作用,政府利用政府采购手段,弥补供给剩余缺口,进而维护该生态农业价格机制的优化,推动利益诱导循环机制的优化。
(2)规模经济诱导。
规模经济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反之则称为规模不经济。即在通常情况下,当生产规模很小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极高,以后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逐步下降。当达到最低点时,再扩大生产规模,伴随着管理等费用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形成规模不经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长期处于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农业资源不能实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在我国生态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的前提下,生态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亦由此产生,并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一方面,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和具体化,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利润扩大,生态农业获得了积极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规模降低了每一个生态农产品所分担的成本,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调整生态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优化。在增加该行业生产者(农户)收入的同时,规模经济使得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流动,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另外,不同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了地方特色优势的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技术效应也推动了生态环保的升级和优化,使得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一致化。根据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保持适度的规模,避免超越适度规模下形成的规模不经济现象。
(3)超额利润诱导。
超额利润又称为经济利润,是指生产者在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的前提下,获得的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不同的市场结构,超额利润不同。在垄断性行业中,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它都可能存在;在竞争性行业中,超额利润只可能在短期内存在。由于生态农产品良好的生态特性,以及土地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肥沃程度等原因形成的级差地租,使得生态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诱导机制可以引导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向生态农业的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在良性循环下推动生态农业的积极发展。六、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的建议为了保证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激励农户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笔者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提出保证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1.在劳动力投入上,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新型农民。
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其次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福利制度,加快解决其配置不合理和转移滞后问题,降低农村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最后,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发挥农业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生态科技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提高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在资本和技术投入上,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实用生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首先要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生态农业投资项目相关的优惠和补贴。其次要积极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和推广农业实用生物技术。最后政府应该扩大农业的投融资规模,建立生态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3.在土地投入上,确保耕地红线,结合市场供需状况,积极调整和优化生态农业内部结构,实现生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考虑消费者需求和要素供给现状的同时,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水源、气候、地质、土壤等条件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科学区划,明确各地区内部生态农业发展重点,科学探讨并制定有利于优化生态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策略。以适度规模经济为理论指导,改进耕作制度,通过多业结合,实现生态农业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生产力。
4.在生态农产品质量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保障市场信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当前,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中不讲信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还相当严重,对农产品市场有效运行构成了严重冲击。守信用、讲信誉、尊重消费者权益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因而,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社会舆论,来弘扬和培育农户的行为习惯和诚信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保障生态农产品市场信用的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