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组成及课程开设简介
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是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其系列课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及《生物技术大实验》等。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生物技术各项技术和成果在发酵菌种选育改良、细胞培养、酶制剂研发、蛋白质改造等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新品种培育、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重大作用。通过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专业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实践学习及毕业后走向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2004年,《生物技术导论》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首先面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开设。后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师资力量的壮大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日益完善,2006年,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技术导论》扩展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四门课程,并开设相应的实验,充分体现生物技术及其下游应用特性。而生物科学专业继续以《生物技术导论》的综合形式开课,作为本专业的方向选修课。
二、学分制下生物技术导论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①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授课学期的安排。由于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实用性较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一直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学分制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结合专业特色,将课程小型化、精致化。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精益求精,在制定教学大纲前,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讨论,集体拟定教学大纲,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定位,结合培养方案,既能体现学科特色,达到培养目标,又避免内容重复。生物技术专业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分别制定,为了突出实验技能训练,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行1∶1的学时设置,各32个学时(共3学分)。生物科学专业制定《生物技术导论》教学大纲,实行模块化教学,实验方面开设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为48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在学期安排上,生物技术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必修课《基因工程》及其实验,第五学期开设《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等系列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分情况进行选课。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生物技术导论》和《生物技术大实验》,既能与前面学科衔接,又能为后面的考研、就业提供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②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必须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学分制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材建设需走在前列。本课程在选择教材时优先使用近5年内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以这些教材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讲义,实现立体化授课,同时指定几本相关教材作为参考书,并利用专业网站进行课外学习资源。
2.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
①采用多元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要同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自身运用教学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学生多为被动听课。为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根据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知识采用讲解—教授式,如《基因工程》中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的克隆和筛选等内容,通过教师的精心编排,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繁杂内容简明化、同类问题规律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在讲基因治疗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启发性问题,运用引趣、设疑、类比、联想等方法能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讲基因治疗的作用时,先举一个乙肝病毒的例子,提示例子关键性,提出怎么办,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积极独立地思考,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翻转课堂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师生角色转换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结合本组成员的兴趣,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在课堂教学期间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表达沟通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理解互信。对于一些较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认知前提较好的内容,先由学生自己看教材,总结笔记,针对普遍问题和教学大纲要求讲解,然后归纳总结,使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受到实际锻炼,掌握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内容具有信息量大、抽象、应用性强的特点,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很难深刻理解这些内容。而使用媒体、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如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载体、重组DNA构建、PCR的原理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在讲授的基础上配以动画演示,把这些要素的应用展示给大家,生动直观形象地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③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如科学安排实验内容,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整实验指导方法、改革试验考查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着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安排上主要分为3个层次:基础型实验、设计与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通过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及操作方法;掌握常规仪器设备原理及应用,培养数据处理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多实验方法手段综合、多途径信息获取,以及科学分析推理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独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的进行实验设计,按自定实验方案操作、观察,获得实验数据,正确分析结论及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型实验是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引入科研、教改成果,使实验内容与科研应用项目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如综合型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与筛选”中,将以前单一分散的三个实验,按照其内在联系组合为综合性实验,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LB培养基的制备、质粒DNA的转化与筛选等3种基本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基本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发酵工程实验中带领学生亲自操作发酵罐生产酸奶、米酒等产品,既掌握了发酵罐的结构,还体验了生产产品的乐趣。细胞工程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取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观察植物是如何从一个愈伤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植株,体会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在学分制指导下,通过对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在酸奶发酵和米酒发酵实验中,学生体会到生物技术并不是深不可测,在蛋白质改造和基因工程药物设计中,在显微注射和动物克隆原理和技术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博大精深。在实验课中,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积极设计自己组内的实验方案,并顺利完成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完成酸奶制作和米酒酿制,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在实验报告的结尾都写出了自己的实验心得,体会收获的快乐。在教学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授自己所撰写的课程论文,通过此环节的锻炼,学生的总结及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先后申请了如“创新实验设计探究盐胁迫下纳离子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离子毒害效应”、“低糖保健型石榴汁酸奶加工工艺的研究”、“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抗逆性研究”等多个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实验“叶用芥菜和白菜型油菜之间体细胞杂交体的RAPD鉴定”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三等奖。目前生物技术导论申报校级特色课程,正在建设中。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并符合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现代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天肃,张洪波,杨军,等.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6):6-8.
篇2
一创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师教育的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解决的首要问题,它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力,是生物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即积极性的调动;其次,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体培养生物学师范生需注重几点内容(充分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完整的知识、技能、创新力教育体系,特别是关注师范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建构;注重师范生广泛的情感培养,如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等;帮助师范生养成关注学科知识联系社会热点的好习惯,如基因控制与转基因食品问题,使其树立正确三观;教师实施教学时,注重实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景,实现“教学活动享受化”。
二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是培养生物师范生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以实现“从做中学,从做中教”为终极目标。
1.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沿用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诱导学生学习,并发展自身能力,专业课堂教学需要通过教师“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课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喜欢“从做中学”的这种学习体验方式,与此同时,实现教师的“从做中教”。
2.必修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实现“全方位指导”。在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属于一门必修专业课,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也需研究,实际教学采用“三教师”上课模式,即“年轻教师、老教师、校外导师”的综合授课模式,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发挥不同教师优势,并结合了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夯实基础理论教学,补充前沿知识汲取。
3.注重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师范生必经的职前教育阶段,促进师范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实习期的实习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合作指导,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4.培养师范毕业生撰写教育类论文的能力。师范生培养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学生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能力是重中之重。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解决问题,提倡能力本位,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三优化课程改革教学
通过项目的引进建设大量精品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推动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校级与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完成校级精品课程的自主研发,提升培养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构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网络培养平台,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中学教师与高校教师实现课堂互动。为了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实施专业课教学时,尽可能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
四建设师资队伍共同体
与中、小学校共同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协同培养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库,完成资源整合,完成师资队伍共同体的建设。高薪聘请优秀中、小学高级教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教育工作者到校兼职,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规划中,探索教师发展新机制,如协同教学、岗位互换等,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授课中,重点内容放在当前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讲述上;又或者在讲授中学生心理辅导课时,重点放在如何处理中学教学出现的问题上等。总之,从多方面完善与加强师范生专业课教学,与中学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师范生教学会有许多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将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任务交给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班级管理经验的一线教师,负责相关教学工作,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逐步落实双导师制,完善教师队伍体系结构,使得教师队伍中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又有实际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中学教师工作内容主要放在师范生技能训练、教学实习、解决问题等实践内容教学上。
五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新课标下,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做出重要调整,从原有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向理论技能综合性教育全面培养进行转变,培养出既具有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又具有系统生物科学技能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及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以课程体系平台为依托,注重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其教学能力与动手能力。
1.充分利用通识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与一些公共选修课,教师应建议学生尽量选择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打破必修课“霸屏”的局面,多增加一些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课程选择自由度,注重学生能力和兴趣,从而差异化培养学生,应坚持“文文交叉、理理交叉、文理交叉原则,既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又要为学生创造了解专业外知识的机会,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其各方面综合实力。
2.充分利用学科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学科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在新课标指引下,为了实现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调整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多增设实验教学的课时。比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大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实验课程课时由原有的27课时调整为现如今的32课时或36课时。这也体现了对实验设计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重视,这也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原则相一致,从而能够胜任中学的生物学教学工作。
3.充分利用专业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开设的是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领域课及有关教师教育的课程。特别强调专业前沿课程的设置,既突出专业性又体现前沿性。比如在大学第一年开设的生物学导论这门基础专业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的自身特点、最新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情况等。另外,专业领域课主要开设微生物工程、生物制品学、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安全评价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实现师范生“四年不间断训练”的培养模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促使毕业师范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课程考核更灵活,依据师范生认知规律开设训练内容,分学期将教师口语、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进行安排教学,选择对应科目教师授课,分设不同考核标准。还可以举办一些本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主要考察学生前几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4.充分利用拓展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设置一些拓展课程,进行一些交叉学科及拓展训练,这也是重点创新内容,学科交叉课是一些以就业为导向的训练课程,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日后的就业,大大拓宽就业渠道,但也都是与生物学相关的课程。比如,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生物制药技术、企业管理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环境适应等能力,这些课程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且以团队形式开展,比如,教学机智训练、应急能力训练等。
六结语
总之,新课标使得河南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必须实施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将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更能够适应岗位工作,为未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新课标也是对高师院校的一次重要考验,因此,高师院校必须实施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姜兴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揭示[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26(7):13.
[3]韩国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9-11.
篇3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科学专业将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对生物科学师范学生应用构成体系的研究,将更好地为地方教育系统输送优秀的生物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区位优势。因此,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等调查研究方式,我们对盐城及其周边乡镇地区的中学进行调研,在对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构成体系。
一、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现状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形式,深入探访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在校学生以及部分由师范院校毕业的中学教师,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一)薄弱的生物科学知识
在调查问卷中,为了降低难度,涉及有关基础知识的内容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调查数据显示,师范生对生物学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学习模式都属于“临时抱佛脚”类型,为了确保考试能顺利通过,很多人都是在考试前两周才疯狂学习。这就容易导致书本上的知识一考完就忘完了,根本谈不上将知识熟记于心、融会贯通。加之高校扩招、学生层次良莠不齐,这也对大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教育的质量。
(二)弱化的教师职业素质
在已工作的师范院校毕业的中学教师中,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过程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教师职业素质方面,新入职的教师总是不能及时掌握。他们更多的选择墨守成规,将书本上的主观知识以客观的教学方式输送给学生,根本谈不上在已有的教师职业素质上加入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
(三)匮乏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应试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应试教育不仅仅残害了普通学生,也对中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造成了伤害。在如今的中小学,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提高升学率,很少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科学研究,或者根本就无暇顾及。
(四)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现有的教学模式和以考试为主的测评模式使得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忽略课外的拓展与实践。生物探索实践的成本大、范围广,许多微观实践设备投资大、成本高,使得学生无法亲自实践。这也使得教师在培训时,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不重视学生实践体系的建设;评估也只是注重一些精品课的讲习,而忽略一些课题实践的研究,使得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二、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应用能力构成体系
(一)教育教学能力
扎实的基本能力是应用能力的前提与保证。对于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扎实的知识储存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等。
扎实的知识储存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包括包括化学知识、生物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其中化学知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知识涉及细胞结构与功能、代谢途径与代谢调节、生长动力学等;教育学知识更是囊括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导论等各种综合性知识。
摄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是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体制改革中,要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必须在加强知识体系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如何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查询和文献检索,以获取信息;了解学科内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家的发展战略;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制定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个人和集体的工作效率等。摄取知识的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于生物科目而言,生物学语言以及理论知识都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就意味着许多新的观点的提出需要学生去阅读和掌握。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和科研机构对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应用能力要求中的重要内容。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所想、所思、所得以合理、合适的方式阐述出来,而且符合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生物师范生培训时,要不断给学生走上讲台的机会,要组织各种形式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近二三十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结合产生了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学科,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研究发现产生,作为优秀的中学教师,我们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与自己的实际教学相融合,带领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二)教学管理能力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作为教师,在给学生宽松的成才环境的同时,又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理。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尝试在班级内部建立德育综合考评规范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积极探索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客观现实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同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着手搭建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及时交流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制定个性成长方案,形成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的氛围。
用人单位和科研机构认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他们最期待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能具备的能力,也是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所追求的,而扎实的教学管理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前提。
(三)科研创新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科研素质是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创新人才专业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的核心,在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科研素质主要包括:对研究问题的兴趣;观察生命现象并提出有关问题;阅读有关专业文献,综合分析文献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撰写研究论文或报告等。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一定的科研和项目开发能力,较强的钻研精神和接受新理论、 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这也是用人单位和科研机构对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应用能力要求的重要内容。
由于生物科学是一门交叉型学科,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具有创新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水平随着新设备、新发明的出现而不断提高,在生物学领域的认识也逐步加快。因此,作为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生物科学的发展。创新能力是技术改革的推动力,也是推动生物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在培训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扩展思维能力,要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以生物科学为切入点,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对于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来说,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它的实现,涉及教育环节的各个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无论是改革研究还是实践,都要顺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只要我们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面对挑战,认真对待问题,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培养出为企业和社会所广泛接受的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鲁先文.加强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63-264.
[2] 汪忠.走进高中新课改 ———生物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本质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组成生命现象的生物大分子,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本身,甚至可以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建设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疾病危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生命科学被誉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2]。生命科学素养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为全校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生物类的课程,包括世界一流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就将生物导论等生物学基础课程开放给全校[2]。通过在大学课程中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增强生命科学素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生命科学导论》是高等院校面向全校各类专业,尤其是非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由于生命科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学生的专业差异均进一步加大了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难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热点[4]。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PowerPoint、动画、视频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和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将原先大量复杂的知识更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可以更大程度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发展。
一、多媒体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涉及了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等众多的学科和内容,涵盖的信息容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3]。作为一门全校通识类的选修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所面向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学生对生物学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性,因此在授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方式体现在PPT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PPT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对于生物专业知识接触较少的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非专业知识时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5]。采用PPT进行授课,可以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方便学生在后期随时进行查阅和回忆之前的课程内容。对于有一定生物基础知识的农科和理科学生,具有一定生命科学相关基础的学生,应当适当地增加一些知识的深度,需要对基础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研究,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科学领域进一步进行探索和了解的欲望。然而,PPT的平面图像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技术原理无法很好的进行展现,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丧失学习兴趣。教学动画在国外生物方面的课程中已有不错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教材中附带有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同时一些研究者也渐渐开始在论文中利用动画或者影像来更为直观地表述自己的结论,或是将制作的动画或影像连接到自身的主页上,帮助其他研究者进行了解[4]。在常规的平面图像中,筛选、引用和制作生命科学导论相关的教学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吸纳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目前国内外媒体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纪录片,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发行的《森林之歌》系列、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生命》系列、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制作的《自然》系列等,这些纪录片或介绍了自然生态的伟大,或展现了生命的神奇,或介绍了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均可以与专题内容相结合。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去了解新的研究进展,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多媒体的应用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堂脱离了原先的板书模式,授课模式逐渐由文字化走向图像化,而图像化也开始脱离原先静态的模式,走向动态。例如,在进行动物免疫系统的介绍时,仅用文字配合图片的讲解的时候,对于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学生来说或许较易于接受,但是对于一些文科类的学生,较多专业信息的涌入和单一的过程示意图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将各类免疫细胞,如T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用卡通的形象描述出来,表述成为人体内的士兵,将免疫细胞对病原体进行防御的过程用动画表述出来。短短的几分钟的动画就可以将原先枯燥乏味的原理化虚为实,帮助学生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鲁迅先生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纪录片的应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介绍中,由于课堂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接触仅仅限制在了书本上的介绍,在对“生命多样性”一章进行讲解之时,文字和数据大段地标示出了目前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很难感受到这些数据的冲击性。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许多国家都制作了精美的纪录片向公众展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适当地引入这些纪录片比单纯的罗列数字更能够让他们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例如《最孤独的动物》这部纪录片,表述了包括孤独乔治在内的若干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生物的困境,这些生物的日常生活、生存环境以及那些为保护他们而努力的生物学家的工作都通过摄像机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的领军学科之一,其发展日新月异,通过书本进行知识传播的更新频率有限,学生无法通过书本的学习了解到新兴研究的发展。多媒体则不同,新的信息影响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视平台进行传播,将其适当地引入到课堂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扩展了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弊端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明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幻灯片、动画等影像的使用,其原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面,但是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在课堂上不去记录笔记和听课,下课后直接拷贝课件,这反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过多地引入动画和视频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相较于文字,影像固然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学生会存在抓不住重点,难以对影片中的专业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状况。导致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质量反而下降的情况[4]。同时,引入影像进行教学有可能会使学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6]。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吸纳新的知识信息,多媒体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应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并不应该取代教师的作用。若是教师过于依赖于多媒体的帮助,反而会丧失了其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导致无法正常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致使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熟悉生命科学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模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需接受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凡事有利则有弊,过多地引入多媒体动画、影像等资源则容易使学生失掉重点,在学习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则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丧失其在课堂上原有的主导地位,多媒体的应用反而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适度原则,教师应当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20-1.
[2]李遂焰,吴坚,李萍.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94-5.
[3]陈阿琴,陶贤继,刘其根,等.关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42-3.
篇5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集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行业院校,在校学生均为非生物专业。学校利用航空医学研究所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开始给全校本科生开设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概论》,深受学生欢迎,每学年选课人数达到800人。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从细胞到细胞工程;从生物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基因,从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物的奥秘;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学科交叉性和贴近生活性的内容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讲授内容在注重系统性的基础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广泛运用的生物学技术手段、最热点的人类疾病、最新的交叉学科等等。我们密切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例如:在“遗传”部分介绍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慢性疾病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近况;在“病毒”部分介绍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机理、防治途径和治疗方法;在“免疫系统”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在“环境”部分介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等。这些“时尚”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命科学概论》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组合方式讲授课程,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另外,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物学相关影像资料,给学生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类消失之后》,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开展课堂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专题演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问题的题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细胞、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食品等,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并做成幻灯片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增强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团队协作、论文写作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机。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具有争议性的热点社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克隆人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等。学生通过分组每10个人一组,每2组自由选择一个辩论主题作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每个班级推举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以及课堂小论文(占10%)三部分内容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篇6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但在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整体下滑趋势。为此教育部曾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2]。近十年来,高等院校为提升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在论文选题、论文格式、论文内容、论文答辩的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使得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也得以强化[3]。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通过抄录、拼凑、剪贴等手段对现有的文档资料进行简单编辑而成,没有学术价值,根本不具备参考意义,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依旧是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潍坊医学院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药学专业近几年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药学专业毕业本科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指导教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以我学院为例,随着国家招生政策的变化,学生人数扩招,近年来每年招生的人数均较多。药学专业2014届和2015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80人和250人,而我学院教师人数仅仅大约为60人,平均每位教师需要指导4~5人,精力上无法保证,且我学院教师50%以上为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自身指导论文的知识匮乏,没有指导学生完成论文设计的科研能力。此外,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大都是骨干任课教师,除了每天日常的教学授课工作之外,还要进行科研课题的申请和开展实施、科研文章撰写、课题结题等工作,在毕业论文每生一题的形势下,与学生接触很少,仅仅通过Email或电话指导,指导教师和学生根本没有在一起共同解决论文中相关问题的时间,造成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2.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我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的安排是大四上学期进行开题,这时学生仍有大量的专业课程未完成,学习时间紧张,且学生面临研究生考试的压力,很多学生重心放在理论课程学习和研究生考试上,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少之又少,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总结资料的工作不能高效地完成,使毕业论文的开题不能到达预期目的。次年1月至5月是学生毕业实习以及研究生面试的时间,也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黄金时间,很多学生会积极参与招聘单位的考试,从而没有心情顾及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实验;而我学院学生真正的毕业论文实验时间只有三周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地阅读大量文献、完成实验操作以及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严重降低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3.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目前,高等院校大多面临资金的压力,在实验设备资金投入上以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为原则,教学资源相对滞后。而毕业论文数据和结论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得和验证,因此实验室是毕业论文完成的前提保障。实际很多高等院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可以提供给本科毕业生进行论文设计。以我学院为例,在保证在校本科学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本没有固定的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室。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只能挑选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造成实验仓促,师生普遍感觉不合理。此外,我学院在论文方面没有经费的投入,这样在论文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药品等均需指导教师和学生自己解决。以上原因从根本上又大大降低了论文的质量,使论文的科学性、真实性无法保证。
4.学生素质有待提高。扩招政策的出现,使得一方面高校的录取门槛降低,造成部分大学学生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不高,教学经验欠缺,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两方面因素均造成现在大学生的质量不高,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存在极大影响。表现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从科研的角度对论文的设计、材料组织等进行构思,写出的论文内容不规范、论据不充分、表达不清晰。更有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态度不认真,认为只要能找到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论文只要过关就可以了,所以对本专业的毕业论文缺乏兴趣和足够的重视程度,不愿意花时间去查阅资料,更不愿意在实验室做实验,造成撰写论文时粗制滥造现象的出现。
二、提高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设置合理的毕业论文工作时间。首先从课程设置上解决时间不足的问题。课程尽量安排在前六个学期,第七个学期专门设置为毕业论文时间,也可安排一些与毕业论文工作有关的查阅文献课程以及科研论文撰写课程,这样可以为学生前期查找资料以及开展文献调研活动提供帮助。
2.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检验,需要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一定的科研素养。我学院现在推行的本科生“助研”活动有显著效果,学生在“助研”中接触到本专业的科研前沿,了解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匮乏,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强大动力。但此项活动目前参与人数不到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亟需将“助研”活动推广,让更多学生参与,得到科研锻炼,提高科研能力。此外,改革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内容,多进行一些设计性实验,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从大二开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学年论文的撰写,可以从对某一专题写综述开始,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阅读文献,收集资料、鉴别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3.推行毕业论文“导师负责制”。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强,科研思维还未培养起来,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从开题、实验操作到论文撰写均需指导老师全程参与。如果这个关把不好,论文质量层次是上不去的。首先,论文的选题要确保质量,可主要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体,在操作时可将课题分解为小的子项目,降低本科生难以胜任的问题。对于无课题的老师,要明确论文选题不能盲目,不能缺乏创新性,更不能脱离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无法操作。其次,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跟踪实验,对学生的数据、结果进行监督,不允许造假现象存在,并且可固定教师与学生联系时间,例如隔一天汇报一次结果。在最重要的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可首先安排一名研究生对四五名本科生进行论文撰写指导,学生论文上交之后,要按照精益求精的原则,把论文多通读几遍,大到论文整体小到标点符号都要认真修改和校对,对论文质量不合格的同学坚决不予通过,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不论论文好坏都能毕业的侥幸心理。
4.规范毕业论文撰写进程。学院及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实行两级管理,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该项工作可以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初期检查、中期检查以及后期检查。初期检查工作主要是在指导教师报送完毕业论文选题之后,学院及教研室应就教师申报的论文选题的实验工作量以及实验可操作性进行检查,并最终给出科学合理的毕业论文选题。中期检查主要是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学院及教研室抽调有经验的教师检查学生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数据收集的合理性等,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后期检查主要是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按照本科毕业论文标准,对论文的结构框架、文献资料使用、论述的正确性、基础理论知识、文字表达等逐项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当即指出,要求学生改正,并明确不合格不予论文答辩的政策。
5.完善毕业论文评定体系和表彰制度。毕业论文成绩可由指导老师评分、院系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综合组成,从而确保成绩的客观性。除了评选本科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学校更要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可作为教学评优及职称晋升的首推对象,为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通过对潍坊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论文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四个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相信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会得到有效保证和提高。做好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其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研究,不断总结,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一、集思广益,科学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和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法,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关系学校本科教学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文件。学校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教务处先后组织教学院长到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十多所兄弟高校进行调研学习,通过集中和分散调研等形式组织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到十多所中学调研,并设立了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等5个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研究课题,各公共基础课课题组向在校大学新生和老生发放调查问卷4420份,对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和侧重点开展了调研,为课程体系调整提供依据。同时校教务处在校内的相关学院和教学单位开展了大量的调研、沟通与协调、反馈工作,并就全校公共课、基础课课程设置与学时设置方案,尤其是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院长、教学院长、各教学单位、督导组多轮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反复研究与多轮修改完善。教务处组织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审核及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审核论证,并组织学院开展了校外专家(含用人单位)审核论证工作,各学院邀请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组成专家小组开展了论证工作。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二、凝练特色,凸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制定“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
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两个重点,即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构建突出学校特色、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给学生以更多的课程选择权,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二)形成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四个特点”
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力争促使人才培养的过程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形成了“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优化实践,注重个性”过程培养的特点,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1.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及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及各自的办学优势、特色,各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分类设计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应设计研究型、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重点,探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部分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2.通专结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教育
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保证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的获取,达到夯实基础,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优化实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和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重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相应的与理论教学相并行的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
4.注重个性――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
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的比例达25%以上,扩充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公共选修课由原全校公共选修课单一种类扩大到含学校举办的金山讲坛系列讲座及各专业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个性和特长。
三、深化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两个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四项优化”和“七项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四项优化”: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学时、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
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设立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课题的研究及中学调研,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中前移至高中及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删除,既提高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起点,同时又减少了英语、计算机、体育、物理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时:文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35学时,农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68学时,工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72-184学时。腾出的学时用于各专业适当增加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门数和学分:且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比例由上一轮学校统一确定改由各专业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自行确定,充分尊重学院、专业及教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自,整个课程体系更加优化。
优化课程开设:一是各专业开设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同时面向外专业学生开放,扩大了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二是开设专业导论课。该门课程是面向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指导课
程(或称专业启蒙课程)。由该学科(专业)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知名教授担当课程的主持人,组织本专业教师以讲授等形式授课,或聘请有成就的校友或本专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教学队伍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了解本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巩固专业思想,同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各专业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项目、内容的整合重组、融合、创新,减少实验项目、内容的重复,在保证最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或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验。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与论证的制度化,倡导和奖励高质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促进了实验课程的内涵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二是设置专业综合实践或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原则上不再依附理论课设置实习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时应尽量少安排单门课程的实习,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
――优化学时:1学分由原来的17学时,改为16学时;四年制课内总学时由原来的2600学时,压缩到2400学时,总学分由165-185,改为155-170,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除了传统课程授课模式外,开设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程――英语自主听力课程,开设了“团队管理”、“创业指导”等5门网络公选课,建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优化教学模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七项措施”:依托项目、联合培养、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奖励学分与专业技能考核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项目:依托学校“创新实验班”项目载体,在具有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的优势学科专业进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分农林生物科学类、工科类、经济管理类三种类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一硕一博贯通培养模式;依托省级教改试点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试点专业:植物保护、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学、园艺),实质性推进农经、农管、工管、农工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联合培养: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充分挖掘我校与台港澳及国外高校校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校、校企及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培养力度,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拓展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借助各类对外合作办学交流平台,试行推广双校园“3+1”等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创出模式,推出经验,如学校从2003年开始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以学校现有的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基础,引进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植物科学专业、环境研究专业的优质课程与教育资源,强化英语训练,实行双校园、跨专业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代化高级农业人才。实施校校企、校企联合培养,将学校的理论课学习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行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优质条件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服务。
――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即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和基本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加大投入,建设工科实训中心、文科教学中心、创新实验训练平台、综合性生产实践基地及实质性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形成实践教学共享平台。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按新老专业的不同实验室建设需求,力争“十二五”期间投入1-1.5亿元,按新专业(尚没有毕业生的专业)以完善基本实验条件为主、次新专业(2000-2007年申办的专业)以充实实验设备台套数为主、传统专业(2000年以前申办的专业)以仪器设备改造更新为主的思路,建设能有效服务本科教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教学平台。
一一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学校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启动了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了240多门课程作为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通过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旨在推动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师生明确考试目的,逐步实现考试内容能力化、考试方式多元化、考试过程全程化,考试管理人本化,改变单一化培养评价方式,突出平时的过程考核,淡化期末一次性的理论考试,使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贯穿于整个动态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以鼓励创新、提升素质、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坚持“删除芜杂,保留经典,体现现代,涉及前沿”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开展新一轮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注重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内容更新,解决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陈旧问题。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积极选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或引进版教材,保证优质教材进课堂。
篇8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Normal Colleg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LIU Jie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Elective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college system, i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reflecting the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public electiv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paper, normal college undergraduates for the study, combined with interview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ublic elective, analyze problems and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normal college cours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normal college; normal college; characteristics; course study
公共选修课(即公选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平台,展现教学特色的主要阵地。其在课程体系中的特殊价值,历来为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以师范高校在校学生为例,在对公选课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基础上,对师范学校公选课的课程建设进行探索。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解公选课的基本现状,此次采用自编公共选修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教学楼发放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并收集建议。与此同时对5名学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各2名,大四学生1名)进行访谈调查,以进一步了解情况,对问卷进行补充。本次问卷的对象涉及文科、理科及管理专业学生。以学生的维度对选修课进行分析研究。
2 大学生公选课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分析
2.1 影响学生公选课选择的因素
2.1.1 学生选课动因分析
图1 学生选课动因
在分析大学生公选课的基本情况时,首先从学生的选课动机问题入手。据以往的相关调查认为,大学生选课存在极大盲目性。认为选课中“重技能与实用,轻知识与学术”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此次调查,显示了不尽相同的调查结果,并由此分析学生课程选择的影响因素。
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图1),以增加知识广度,提高自我修养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50%,以培养发展兴趣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20%,以培养实际技能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15%,以拓展专业知识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10%,而以获取实际就业指导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5%。
综上所述,以增加知识、提高素质、培养兴趣为目标,而进行积极的自我完善在学生选课动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访谈中,一位大三年级的学生谈及这个问题,这样描述道“我希望通过了解更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来丰富视野和提升自我修养,选修课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具体的实用类知识可以慢慢积累,而且获取途径也很多。”
2.1.2 学生选课影响因素
图2 影响公共选修课选择的首要因素
图2显示了影响学生具体课程选择的因素,依据兴趣爱好选择的学生达50%,根据课程名称选择的学生达20%,其余根据学长推荐、根据课程名称、为增加专业知识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各占10%。
笔者通过访问学校选课系统,发现大部分的公选课只有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开设课程的院系名称的简单信息,仅有少数几个课程有较具体的课程描述、任课教师简介。一位学生这样解释当时选课的情况“我是个文科生,很喜欢古代文化,本来我向师姐了解到民俗学这门课很有意义,打算选这门课的,没想到大家都要选它,名额有限我没抢到,就根据课程名称选了一个文科性质的课程。”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息缺乏,学生了解课程的途径十分有限,在不清楚课程的目的意义的情况下,根据学长的导向和同学的推荐获得有关信息。在此情况下,同学盲目从众而选择课程,影响学生真正学习到所需知识,形成热门课程“一座难求”,冷门课程“门可罗雀”的尴尬处境。
2.1.3 学生选课的其他影响因素
在调查结果的反馈和整理中,性别差异与专业差异也对学生的课程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分析显示,70%的女生倾向于选择文学、历史、教育、营养保健和艺术类的课程,如西方文化史、营养与保健等;相比之下男生更乐于尝试不同课程,他们的兴趣分布更加广泛。这反映了男女生的个性差异对选课取向的影响,专业差异对公选课的影响,在理工科学生中体现更明显。与文科学生相比,理工科学生的公选课选择与本科课程有更高的相关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特定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一定知识基础为背景。如“生物科学导论”这门课程比较专业化,更适合生物专业学生或爱好生物科学的同学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文理科学生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的差异,文科学生在学习理科知识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此造成文科生的畏难情绪,而在文史类科目中选择公选课,其限制并不明显,因而相关程度并不显著。
2.2 学生公选课的学习与课程评价
在选课结束后,学生与教师相会于课堂,是选课预期与课程实际相对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现实存在着一定矛盾有待解决。
2.2.1 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图3可知,50%的学生偶尔逃课,30%的学生经常逃课,另有20%的学生能做到全勤出席。究其原因,首先,热门课程听课学生众多,一座难求打击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学生盲目选课而对课程缺乏兴趣,因而被动听课进而逃课;再次,因为选修课大都在周末开课,学生在周末有其他安排,逃课成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就像一位同学所说“虽然我很喜欢这门课,但是有时周末会有其它安排,偶尔难免一两次的逃课”。
图3 选修课出勤情况 图4 公选课有待改进因素
2.2.2 学生对公选课的课程评价
为进一步分析公选课现存问题,促进课程优化,图4是学生对公选课改进的观点。60%的同学希望在课程设置方面得到提高,30%的同学希望在课程管理方面有所改进,另有10%的同学希望教师教学方面有所变革。一位同学表示“希望学校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给我们进行选择,让我们领略大学和大师的魅力”,受访学生普遍表现了对优质课程的期望。
3 对公选课现存问题的改进对策与普通师范大学的公选课课程优化建议
3.1 针对公选课现状及现存问题的改进对策
3.1.1 课程设置与管理
首先,为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切实规范公选课的课程信息。完善有关课程的课程简介和教师简介,并对教学方式、考核要求、开课目的意义等具体信息进一步丰富。还可以在选课页面,增加学生评价交流的链接。一方面,客观的课程评价对选课学生的课程选择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选修课应呈现出更多彩的课程内容,更新颖的教学方式等。比如可以邀请校外学者专家和科研人员为本科生开课;作为师范高校,可以就近邀请教学名师为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发展指点迷津。以学生发展为重,兼顾社会需求,切实打造优质公选课。
3.1.2 学生管理与考核
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大多数公选课采取在学期末上交论文或作品的方式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保证日常出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综上所述,公选课的管理和考核应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适度增加量化评价比重。改变传统分数扎堆的现象,使学生间期末成绩形成一定差异,以更好反映学生学习的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高等师范大学公选课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历来是教育科学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课程的设置能体现和突出办学特色。高等师范大学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等教育愿景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
为凸显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目标,高等师范大学的公共选修课应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和培养教师综合素质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具体而言,为弥补专业课偏重学术性知识的知识体系的缺陷,公选课应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一方面,开设培养师范技能的实验课,比如舞蹈课、钢琴课、绘画课等。并强化对师范生的“三笔一话(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的培训,形成基本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应开设对学生教学实践方面的公选课,聘请教学名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广泛开展课程实习,将公选课发展为专业课理论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缩短毕业后的教师职业适应期。
通过建设适应学校办学特色的优质公共选修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实现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
篇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是我国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分类法,包括5个基本部类:、列宁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在5个部类的基础上,组成22个大类。CLC从1971年出版至今已经有了第5个版本,不断总结我国分类法编制经验,并吸取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使分类法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本文对LCC和CLC中的人类学及其分支与交叉学科类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部分类法对该学科类目体系的划分形式及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对学科类目划分的影响;同时通过类目设置的比较研究,提高文献分类编目的效率,进而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满足多样化需求。
1 人类学学科的文献发展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拉丁文的“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初期,而作为独立的学科则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随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及其他人类学家的推动,人类学从欧洲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人类学及其相关研究仍以欧美等国家的研究最为发达。而人类学最初传入中国并被逐渐作为学科进行发展是在20世纪初期,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恢复和重建。
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是由美国人类学家丹尼尔•布林顿(Daniel G. Brinton)在1896年发表的题为《人类学的目标》(Aims of Anthropology)演讲时首先提出来的。此外,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929年在《实用人类学》一文中以practical anthropology替代applied anthropology。从应用人类学概念的提出到关于其定义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存在歧见。总体来说,应用人类学的发展都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为目标的专门活动,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偏重对该学科领域中人类所遇到问题的解决。应用人类学从20世纪初期的形成到发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其所包含的研究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如美国肯塔基大学《应用人类学文献计划》(Applied Anthropology Documentation Project)中所收集与归纳的范围包括:都市发展、国防事务、公共教育、能源开发、环境问题、老年医学、人口控制等共计27项。而在2009年昆明举办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上,专题会议就多达300多个。可以看出,应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广泛而且发展迅速。
与此相应,应用人类学文献也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涉及交叉领域与文献数量上。如通过国家图书馆查找以“人类学”为关键词的文献,中文多达2 180条,包括专著、译著、论文等;外文文献则更是多达7 292条,当然也包括国家图书馆对早期文献进行缩微胶片制作的数据。虽然上述数字并不能全面说明人类学包括应用人类学文献的数量发展,但也由此可见一斑,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应用人类学所涉及学科范围及数量呈现出全面性、迅速性的发展趋势。
2 两部分类法对人类学及其分支与交叉学科的设类
2.1 LCC
人类学包括应用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两部分类法都有明确的类目设置。
LCC的设类特点并不完全按照知识体系来分,同一学术大类有时需要由多个大类表示,如历史类,分别以C、D、E、F代表,而不是以一个字母统一;同一字母下也可能包括多个学术大类,如G包括地理学、人类学、娱乐、体育、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内容。人类学被放在G大类,然后采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标记符号。一至二级类目用字母标记,三至六级类目用数字标记,按顺序制编号。为了便于扩充,六级之后加一小数点,或用小数制展开,或用字母或字母数字展开。
G Geography. Anthropology. Recreation. (地理学、人类学、娱乐)
GN1-890 Anthropology人类学
GN49-298 Physical anthropology. Somatology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GN51-59 Anthropometry人体测量学
GN62.8-265 Human variation人类变异
Including growth, physical form, skeleton, Nervous system, skin, etc. 包括发展,物理形态,骨架,神经系统,皮肤,等等。
GN269-279 Race(General)种族(总论)
GN280.7 Man as an animal. Simian traits versus human traits作为动物的人。类人猿的特征对人类特质
GN281-289 Human evolution人类的进化
GN282-286.7 Fossil man. Human paleontology化石人类。人类的古生物学
GN296-296.5 Medical anthropology医学人类学
GN301-674 Ethnology.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民族学。人类社会文化
GN357-367 Culture and cultural processes文化,文化的过程
Including social change, structuralism, diffusion, etc. 包括社会变迁,结构主义,传播,等等。
GN378-396 Collected ethnographies收集民族志
GN397-397.7 Applied anthropology应用人类学
GN406-517 Cultural traits, customs, and instructions文化特质,习俗,指令
GN406-442 Technology. Material culture技术。物质文化
Including food, shelter, fire, tools, etc. 包括食品,庇护所,火,工具,等等。
GN448-450.8 Economic organization. Economic anthropology经济组织。经济人类学
GN451-477.7 Intellectual life知性的生活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recreation, philosophy, religion, knowledge, etc. 包括通讯,娱乐,哲学,宗教,知识,等等。
GN478-491.7 Social organization社会组织
GN492-495.2 Political organization. Political anthropology政治组织。政治人类学
GN495.4-498 Societal groups, ethnocentrism, diplomacy, warfare, etc. 社会的的组,民族优越感,外交,战争,等等。
GN502-517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心理人类学
GN537-674 Ethnic groups and races民族,种族
GN550-674 By region or country按地区或国家分
GN700-890 Prehistoric archaeology史前考古学
可以看出,在LCC中,人类学及其所属应用人类学内容较为广泛,设类较全面,类目也相对集中。如:
Hans A. Baer等的Med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world system(医学人类学与世界体系), LCC索取号为GN296;M. Anne Katzenberg和Shelley R. Saunders编辑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human skeleton(人类骨骼的生物人类学),LCC索取号 GN70;Debra A. Komar和Jane E. Buikstra合著的Forensic anthropology (法医人类学),LCC索取号 GN69.8;Patricia C. Rice和 Norah Maloney合著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prehistory(生物人类学与史前史) ,LCC索取号 GN281;Christopher Gosden的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人类学与考古学),LCC索取号 GN33;Con rad Phillip Kottak 的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LCC索取号 GN316;Eiselt Ellen Lewin主编的Feminist anthropology(女性主义人类学), LCC索取号 GN33.8;James G. Carrier主编的A handbook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经济人类学手册),LCC索取号为GN448;Robert Pool和Wenzel Geissler合著的Medical anthropology(医学人类学), LCC索取号为GN296; Mary Bouquet编辑的Academic anthropology and the museum : Back to the future(理论人类学与博物馆:回到未来) ,LCC索取号为 GM35;Johan Pottier所著的Anthropology of food : The social dynamics of food security(食品人类学:食品安全的社会动力),LCC索取号为 GN407。
可以看出上述类的图书大都集中在了LCC的G大类,即Geography. Anthropology. Recreation. (地理学、人类学、娱乐)下的各类目之下。
除了主要集中在G大类下,某些应用人类学著作也有分散到其他各类之下的,如:
David F. Lancy等编著的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childhood(童年时期的人类学学习),LCC索取号为LB1125(L:教育);Arnd Schneider和Christopher Wright合编的Between art and anthropology : Contemporary ethnographic practice(艺术与人类学:当代民族志实践),LCC索取号为N72.A56(N:艺术);Susan A. Crate主编的Anthrop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 From encounters to actions(人类学与气候变迁:从相遇到行动),LCC索取号为QC981.8(Q:科学);Joy Adapon所著的Culinary art and anthropology (烹饪艺术与人类学),LCC索取号为 TX716(T:技术);James M. Donovan所著的Legal anthropology : An introduction(法律人类学:导论),LCC索取号为K487.A57 (K:法律);Saurabh Dube编辑的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人类学),LCC索取号为DS423(D:历史(美洲除外));Howard Morphy and Morgan Perkins合编的The anthropology of art(艺术人类学), LCC索取号为N72.A56(N:艺术) ;Sachindra Narayan 主编的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management(灾难管理人类学), LCC索取号为 HV551.2(H:社会科学);Angela Cheater主编的The anthropology of power : 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 in changing structures(权力人类学:变迁结构中的授权与去权) ,LCC索取号为HN49.P6(H:社会科学)。
2.2 CLC
CLC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数字的编号顺序,采用小数制,即首先顺序字母后的第一位数字,然后顺序第二位,以下类推。分类号码的排列,严格按照小数制的排列方法。
C91 社会学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社会优生学入此。
Q98 人类学
Q981 古人类学
Q982 人种学
Q983 体质人类学
Q984 人体测量学
Q986 分子人类学
Q987 人类遗传学
总论优生学的著作入此。
Q988 人类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及有关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著作入此。
Q989 应用人类学
同样上述图书,Hans A. Baer等的Med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world system(医学人类学与世界体系),CLC索取号为Q98;M. Anne Katzenberg和Shelley R. Saunders编辑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human skeleton(人类骨骼的生物人类学),CLC分类于Q983;Debra A. Komar和Jane E. Buikstra合著的Forensic anthropology (法医人类学),CLC分类到D919.6;Patricia C. Rice和 Norah Maloney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prehistory(生物人类学与史前史),CLC分类到Q981;Christopher Gosden的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人类学与考古学),CLC分类到Q981;Con rad Phillip Kottak 的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CLC分类到C912.4;Eiselt Ellen Lewin主编的Feminist anthropology(女性主义人类学),CLC分类到C913.68;James G. Carrier主编的A handbook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经济人类学手册),LCC索取号为GN448;Robert Pool和Wenzel Geissler合著的Medical anthropology(医学人类学),LCC索取号为GN296; Mary Bouquet编辑Academic anthropology and the museum : Back to the future(理论人类学与博物馆:回到未来),LCC索取号为 GM35;Johan Pottier所著的Anthropology of food : The social dynamics of food security(食品人类学:食品安全的社会动力),LCC索取号为 GN407。
再如:David F. Lancy等编著的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childhood 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childhood(童年时期的人类学学习),CLC索取号为G40-056(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Arnd Schneider和Christopher Wright合编的 Between art and anthropology : Contemporary ethnographic practice(艺术与人类学:当代民族志实践),CLC索取号为J0-05(J:艺术);Susan A. Crate主编的Anthrop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 From encounters to actions(人类学与气候变迁:从相遇到行动) ,CLC索取号为P467(P:天文学、地球科学);Joy Adapon所著的Culinary art and anthropology (烹饪艺术与人类学),CLC索取号为K897.312.5(K:历史、地理);James M. Donovan所著的Legal anthropology : An introduction(法律人类学:导论),CLC索取号为D90-052(D:政治、法律);Saurabh Dube编辑的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人类学) ,CLC索取号为K351.03(K:历史、地理);Howard Morphy和Morgan Perkins合编的The anthropology of art(艺术人类学), CLC索取号为J110.92(J:艺术);Sachindra Narayan 主编的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management(灾难管理人类学),CLC索取号为X4-532(K: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Angela Cheater主编的 The anthropology of power : 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 in changing structures(权力人类学:变迁结构中的授权与去权) ,CLC索取号为K02(K:历史、地理)。
可以看出,除集中在C912.4和Q98下位各类,更多的应用人类学文献被划分到各大学科下,使得人类学及其应用人类学设类比较分散,而突出了应用人类学所反映出的学科特点。
3 两部分类法中对人类学及其相关学科类目修订的异同点
3.1 两部分类法的相同点
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从人类学的学科领域看,它的核心分支涉及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四大部分。其研究文献设类在两部分类法中也有明确划分,总体特点是类目相对集中,且修订范围小。LCC主要集中在G大类,即地理学、地图、人类学、休闲娱乐;CLC则主要集中在C大类中的C91社会学类目下的C912.4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和Q大类中的Q98人类学。
具体说来,LCC对应用人类学设类的特点是:①实用性强。LCC是专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排架使用而编制的,从类目安排到号码配置,都处处考虑该馆藏书的实际需要。如此文涉及的人类学属于G大类,即地理学、地图、人类学、休闲娱乐中的GN1-890 Anthropology人类学下细目设置较为全面、细致,便于人类学及应用人类学的文献排架。②能够及时反映新学科和新主题。LCC的类目名词新颖恰当,且大多有注释,类目详细。如GN357-367 Culture and cultural processes文化,文化的过程,其注释为Including social change, structuralism, diffusion, etc. (包括社会变迁,结构主义,传播,等等)。③分类号无附属性。如历史类,分别以C、D、E、F代表,而不是以一个字母统一;社会科学也不以H统一,而分别用J代表政治,K代表法律,L代表教育。对于应用人类学,LCC除主要集中于G大类,也分散于H社会科学、K法律、L教育、N艺术等大类中。
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人类学传到中国较晚,在发展中受到很多曲折,其文献的数量和研究水平也受到很大限制,但近几年,中国综合大学的人类学系与专业设置也在逐渐增加和完善,研究人员队伍的扩大,使得研究成果,即文献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应用人类学的发展也保持着接近或与世界同步的水平,2009年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在中国云南昆明的召开说明了我国人类学发展的进程。
CLC第4版于1999年3月出版,第5版于2010年9月出版。CLC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对于应用人类学类目的设置特点主要为:①对人类学类目的变动不是很大。上述列举的图书分类主要以CLC第4版为主,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主要集中在C912.4;古人类学、人种学、体质人类学等集中在Q98。其他学科的应用人类学分散在各学科大类下。CLC第5版则将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分开,但也都在C社会科学总论下。Q98的人类学及其细目变化不大。②注释较详细。特别是在Q98类目下,各细目下都有详细的注释,有利于对文献的分类。③修订类目重点突出。CLC第4版就将原来民族学类目从C912.4中分开,进行系统扩充,改为二级类目C95为民族学;CLC第5版则将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分开,设置C912.4为社会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社会优生学等入此,而将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设为二级类目,即C95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其下级类目C958文化人类学,并在其下设置[C958.8]专科文化人类学,便于有此需求的文献收藏单位将此类文献集中。④突出科学分类的基础。如果说LCC相对集中的话,那么CLC则相对分散;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学科的应用人类学,一般被划分到相关学科类目。如:旅游人类学 F590;文艺人类学I0-05;哲学人类学B089.3;宪法人类学D911.01;体育人类学G80-05;医学人类学R31;教育人类学 G40-056;音乐人类学J60-05;考古人类学K85;影视文化人类学J90-05;美学人类学B83。如上类目划分反映出文献的科学性较强。
3.2 两部分类法的不同点
3.2.1 对类目设置级别不同 LCC将人类学划分为一级学科类目,即20个大类体系中的G大类。因此其类目的设置比较集中,包容性、扩容性较强;易于排架,便于检索。
CLC中,人类学位于二级、三级类目,即C社会科学总论的C91社会学下的C912.4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及Q生物科学的Q98人类学,类目相对集中,扩容性不强,排架标识不明显,应用人类学在各学科中的设类较分散。
3.2.2 对类目的划分范围不同 LCC纲要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编目部主任指导分类员起草的,但各类的小类和细目,则是由各科专家依照实际的藏书和当时出版的各科目录而编订的。随着知识的进步,分类法也在不断的修订中,所以能保持类目的新颖性,从而满足文献分类的需要。G包括地理学、人类学、娱乐、体育、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内容。这是因为该分类法最初制定只是为了满足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需要。因此在不同的类目间的附属关系并不明确,各类目的次序也没有一个系统的顺序排列方式。
而CLC第4版对应用人类学的划分则是依据了科学的学科划分。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在方法上力图贯彻的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科学分类。但是,人类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由于受到欧陆、北美和前苏联等不同学术背景以及中国学界内外关系的影响,在学科名称和术语的使用上一直未能统一,一度将“人类学”划归在“生物学”之下,将“文化人类学”放在“民族学”的括注内。几个“国家标准”相互出入甚大,不利于学科建设。由于学科上的发展特点,其文献的类目划分范围也很不同,分散在C、Q大类之下细目中。
3.2.3 两部分类法下位类划分粗细不一 从前面列举的两部分类法细目可以看出,LCC对人类学下位类划分较为详细,每个细目扩容性较好,利于学科文献的类目划分及文献排架,便于读者对于文献的检索与使用;CLC中,人类学学科因为不属于一级学科,其细目的划分相对较粗,应用人类学被划分到各一级学科中,使得文献类目相对分散,在原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及人类学类目下无法扩充,不宜于类目集中,也使得文献无法集中排架,读者很难达到直观地查找文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Dewey M.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ive Index[M].21th ed. Albany:OCLC Forest Press,2003.
[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第4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第5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4]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