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现代化思想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化思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现代化思想

篇1

工业革命的独特历史意义,是它对人类生活形态产生的划时代影响,为人类社会从“前现代”转移到“现代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是西方文明内部不同文化之间碰撞的结果,人们从更多的层次和视角体验到了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博弈对人类发展可能造成的伤害。“冷战”至今依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乌克兰、叙利亚等国爆发的冲突和内战,很大程度上都是“冷战”时期造成的后遗症。历史是人类各种经历的叠加,文明是人类不同生活体验的升华,工业革命和冷战都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节点。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崛起同样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节点,它将主导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成就世界文明的一种全新形态和范式。

中国现代化的“现代性”批判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曾经是伟大的解放力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现代性”自身又有着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它是包裹着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在现代主义推销“现代性”的过程中,人们逐步意识到它的虚假性和欺骗性,从而引发了种种理论矛盾和现实冲突。“现代性”所承诺的美好生活只可能是海市蜃楼,因为它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现代生活的物质意义,却无法将丰富的物质转换为丰富的人生。后现代主义学者很早就提出了这方面的质疑,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潮流,承载着人类为提升物质生活而获得的非凡成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对这个时代的文化要求的具体呈现。历史文化传统、国情、制度重构的历史轨迹不同,文明的追求和思想价值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或民族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差异。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矛盾无疑是这种差异的具体化。

中国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传统、政治命运和时代境遇。如何避免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陷阱”与“困境”,走出一条立足中国思想传统和现代独特际遇的现代化之路,开启中华现代文明的新形态、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是中国现展的关键性和纲领性问题。这一问题凭借中国思想的源发性和创生性,凸显了思想与哲学的批判力量。要正确认识中国的现代化,就应该超越当代意义上对待中国传统思想盲目和偏激的价值判断、对待西方自由主义中国化的无批判立场、对待中国化的批判悬空。

中国议题的思想基石

“中国议题”不是关于“现代”的,因为“现代”只是现实的时间进程。“现代性”是建立在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之上的具体规划,是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尺度。它以启蒙作为主题,反对愚昧、迷信、权威、专制,追求理性、科学、自由、民主,曾是这个时代的思想路标。西方的现代化追求就是展开和现实化了的、西方所习惯和认识的“现代性”,也是现代主义的实践指引和具体说明。

“中国议题”聚焦但不限于“现代性”,它的思想根基在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哲学反思和思想自觉。这是因为:第一,西方的“现代性”研究大都是以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视角展开,在哲学层面的认识不够充分。哲学作为研究“现代性”应有的学术主轴, 是“现代性”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讨论人类生活形态无法脱离价值观的主体意义,更无法离开现实世界,否则就只是在抽象世界中的呓语。第二,思想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最终只能在哲学思想中寻找。它是对“现代性”核心和实质的认识。只有哲学的反思才可能解开“现代化困境”的思想牢笼,而不是在技术层面对数学方程的左右移项,在笼子里研究小鸟的飞翔。第三,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后现代哲学已经对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批判和解构。这些成果为中国现代思想的重构提供了理论基础,或者说为中国“现代性”的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第四,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为中国成为世界现展的主要动力提供了前期准备。关于“现代性”的讨论已经无法不涵盖中国的经验,它是当今世界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凸显出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着自身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结合时代的状况对中国思想进行崭新的研究和诠释,才能透彻地掌握时代的属性和它在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现代化思想自觉的世界意义

“思想自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基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时展要求,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前途命运的自我意识、信念、意志和信心。它体现在对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中,是对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根本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也是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期许和实践追求。“思想自觉”,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前提批判与方法论反思,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民族复兴的世界历史意义,它必将开启中国的道路自信与挖掘中国问题的世界思想意义。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经验,它们所产生的思想自觉也不尽相同。中国的思想自觉有着比其他民族更深厚的传统与历史,它所追求的复兴和所代表的思想价值也反映出更浑厚的文明底蕴。

中西现代化进程的时间错位,延后了中国对“现代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但终究无法阻挡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对“现代性”问题的意识觉醒和对“西方中心论”迷思的破解。西方的思想理论已经无法满足这项任务的现实要求。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现代性”理论,它将深刻阐释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历史合理性和中国现代文明的世界走向。

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现代主义有着更为审慎的认知,这与中国的哲学传统息息相关。如何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通过马克思对“现代性”理论的考察、通过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的认识重构来掌握和总结历史经验,为建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提供说明,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

(作者为北京大学学院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管理科学是以管理实践为基础,吸收了诸多学科的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原则方法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行为的现代化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必须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为依据,才能加快其进程。

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是档案管理手段方式上的一场革命,更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必须从我国档案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发,克服思想上存在的落后观念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代之以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思想,以此促进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发展。

从我国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实践看,首先应在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在制订了比较科学、周密的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再来实施现代化措施和步骤,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一个档案机构中运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才能最后确定。是采用缩微摄影系统还是光盘系统作为档案存贮现代化的手段,也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管理的问题,其结果仍然取决于管理思想现代化的水平。

二、档案管理组织机制科学化

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具有四大职能,即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一个组织机构要达到优质高效地履行自身职能,必须在下述3个方面具有良好的机制。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求档案组织也须具备科学的组织机制。第一,强化档案工作的计划职能,加强目标管理;第二,强化档案组织机制,提高组织效率;第三,加强领导职能,提高领导艺术。

三、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

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一般具有输入、输出、修改、插入、打印、统计、检索、查询、删除等功能,同时计算机还具有判别、诊断、筛选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进行档案的鉴定工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档案管理史上的一大飞跃。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以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在档案领域占主导地位,给档案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工作,须加速实现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如果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只有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队伍,档案事业才能不断兴旺发达。

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档案业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掌握档案行业标准,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做好档案数据的录入工作,积极参与档案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档案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职责,有义务将接收的所有档案运用计算机管理,丰富科技信息资源,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计算机管理档案既提高了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也促进了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档案管理组织机制科学化

(一)档案组织管理方法

档案组织管理主要是指档案事业管理,包括对档案行政机构、档案业务机构的管理。从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基本的组织管理方法是行政管理的方法。

1.行政管理的方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通过运用有关行政法规、制度、计划、协调、监督等手段进行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是达到档案组织目标的主要方法。

2.经济方法。档案组织管理应注重经济效益,善于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档案工作投入产出问题,在有效的人力、物力范围内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系统管理方法。档案组织从整体上看是国家社会组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身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运用系统方法应采取综合信息管理与反馈信息管理相结合。

4.预测方法。要通过对许多因素的分析研究,找出事物发展的未来规律。其基本步骤包括确定预测对象、收集有关资料、预测分析、建立模型、确定预测结果,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5.行为科学方法。档案组织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行为科学在国外又被称为组织行为学、组织与人事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行为的因素,探索行为规律,提高控制能力。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档案组织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以运用的方法应是统计性、多样化的。除了上述方法外,法律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

(二)档案组织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运用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何种手段对档案组织进行科学管理,都要从我国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并要考虑到下列要求:

第一,不同管理方法应相互协调、互相补充;第二,不同方法的使用要力求准确、客观;第三,要考虑其适用性,不同管理环节应采用相应的方法;第四,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第五,要注意经济型,尽量选择简便易行、投入较少的方法;第六,要特别重视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即这些方法是可以投入实际运用的,而不单纯是理论的、空洞的。

篇3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篇4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再仅局限于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而是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性学习。初中生群体年少好动,思想单纯,创设现代化课堂情景性学习,能够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一、浅议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决定了我国教育所注重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忽略其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造成高分低能的局面。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三步走,前15分钟讲解,中间15分钟提出问题思考,最后15分钟布置任务。教师纯主观性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性的接受知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仍然遵循上述模式:提出观点,实际案例学习,意义性总结归纳。例如,曾经听过一堂初中思想品德讲座,课后,对坐在一旁的学生聊到有什么收获时,初中生一脸稚嫩的回答:“就当听故事了!”。

(二)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局限于长时间的口头讲解,达到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目标,课堂缺乏趣味性、互动性及实际操作应用。思想品德课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其学科号召性强,对尚不懂事、容易犯错的初中生来看,课堂上文字性的内容过多且不易理解,教师没做好趣味性与多种方式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来教学,使课堂鸦雀无声,气氛沉闷。

(三)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脱离生活实际应用

在我国大范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上,学生所学的知识,唯一用途就是可以用来考试。例如,有些学生考试可以拿到接近满分的高分,在思想品德课中学到的道理和品质,没有用到到实际生活中所犯错误上。

(四)课堂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思想品德课在初中教学中并没有纳入重要学科的范围,且在考试中所占比例相当少。初中生处在家长和学校严厉管教的阶段,在父母和老师眼中,语、数、外、化、物等学科比较重要,忽视思想品德课程,因此大多学生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兴致不高、无所谓。

二、适合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情景创设类型

在课堂进行情景创设下的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代化教学课堂情景创设是引入情景、模拟教学、互动学习的高参与度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

在课堂学习时,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易被学生接受,贴近生活的元素,也很好的消除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陌生感。例如,在思想品德教学时,加入“忆一忆”出现昨日重现,建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具体生活实例情景,由此导入话题,进行课程的讲解。

(二)创设故事化情景

简单的知识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故事化的教学情景是将知识讲解结构变得像故事一样耐人寻味,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或自己的创意,把一堂课的有关教学内容以小故事的方式展开,具有故事的人或物或事,都是比较能够吸引起初中生。从故事中总结道理,由此植入初中生的品格中。

(三)创设互动型情景

加入学生和老师的实时互动环节,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请教,具备什么品格的人容易受欢迎,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喜好,因材施教,又关心了学生的择友观,有效的推动了高质量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创设模拟演示情景

创建模拟演示情景即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案例进行分角色扮演,形象和生动化“课本中所发生的事”用有趣方式加以呈现。

(五)创设实际应用情景

创设动手实践情景,主要针对在生活中所发生的实例而进行“你会怎么做”的讨论。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情景创设的意义

创设课堂情景教学,对于学生、教师和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赋予了课堂的人文性和情趣性

现代教学论有观点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神圣而充满趣味性的社会活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适合学习内容的课堂情景,让课堂变得充满人文性和情趣。西方国家的课堂采用情景式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拥有浓厚的兴趣。

(二)使课堂变得开放、富有探索和挑战性

课程资源的来源范围广阔,可植入不同的学习情景,使得课堂变得开放、富有探索和挑战性。例如,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进行讨论时,带来课堂的开放和富有挑战力的探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

创新下的情景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教学课堂情景创设,是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才能加快教育事业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周驰明.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情景的创设和构建[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4):95.第一页

篇5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地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其体现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时,才能够适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其实际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性。它既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也包括外在效益,同时还包括教育工作效率,是三效的有机结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却总是往往局限于三观点,鲜少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从人性求善、求美、求真的需要出发来安排教育内容,从而造成人性的畸形发展。事实上,任何政治思想观念的形成都建立在健康的人性基础上。失去健康的人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变为庸俗和粗暴。而健康人性的形成是人自身的知、情、意三方协调健康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天性归结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他在为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撰写的美学条目中写道:最可靠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人类的天性可分为认识、行为、情感,或者是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的观念。确实, 自觉追求真善美和与之相联系的追求真善美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性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类求真、求善、求美。思想政治教育虽以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为核心,但必须是引导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势在必行。

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化与个性化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重群体本位而忽视个人的倾向,加上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表现出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忽视甚至否定个性化教育的取向。事实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应当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化教育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反过来,个性化教育又是社会化教育的基础。二者的关系如果处理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也有利于创造性才能的发挥,从而提高思想政教育的实效性。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首先培养出良好的个体,进而再使良好的个体成为一个优秀公民,这才是体现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极大阻碍了受教育者个性的张扬和主体性的发挥。但是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这一切都被颠覆。现代的信息载体主要是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太多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交流工具和传播技术,都有着根本性的超越。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契机。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的优秀成果,并通过网络大规模并且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无需收到时间、空间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并且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让自我教育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从而实现了思想的升华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传统思想政教育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只有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才能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很好地迎合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丰富,人的个性的完美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人从自然力量和社会关系的束缚下得到彻底的解放,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力量,使个体能够达到完美的发展境界。但是,这些方面的充分发展,必须要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人自身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实现。恰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促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人、自然社会这三者关系互动和协调发展。所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全面发展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我们所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社会上的各种积极因素能够得到充分调动,各种利益能够得到均衡协调,社会各种矛盾能够得以妥善解决,人们生活能够美满幸福的富足社会,这样的社会,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许许多多有利的社会条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坚实的经济、文化、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而可靠的制度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因为我们所构建的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社会,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保证人民真切而充分地享有各种权利。这就提高了人民参与政治的自由度,极大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意识和对参与政治生活的热忱,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体国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除此意外,民主政治建设更营造出了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社会公平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均等、合理地分配到到社会的各项利益,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享有司法公正、机会均等和权利平等。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环境里,人们都能够享有生存和发展机会,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但他们都可以做到各尽所能与各得其所,以此促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因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和极高道德水平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教育,让全体人民形成团结友爱、平等互助与和睦相处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谐团结友爱的社会,必定能够为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提供有效的途径,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能够充分地发掘社会成员的潜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生的美好幸福,都能得到切实的感受,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

第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促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是制高点和根本保证,足够的人才支撑才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不竭的动力。科教兴国,就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才强国,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重视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主线,加强自主创新是贯穿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产生历史可见,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是一脉相承。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而目的就是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培养大批才,通过不断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任用制度,使他们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能够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基础和思想保障,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知识分子的主动性个创造性,加速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首先是政治主导作用,其主要表现是各政治层面特别是人文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层面上的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深刻领悟并运用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其次是经济主导作用,以理论为指导,综合汲取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的精华,以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作模式,并依据时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实际形势,调整具体环节和措施,加速经济发展。最后是思想文化主导作用,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广大文化产业领域里的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运用反映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治关系的作品,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并规范社会和群众的价值指取,约束或消解那些逆标准的行为或倾向,引导社会认同趋势。

第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引导人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唯一因素,但它作为影响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是毫无疑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对人的现代化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促进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现代人培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一致的思想观念。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消除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进而树立现代思想意识。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一直阻碍着人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个丰富的宝库,更是一条源远流长且奔流不息的长河。我们要利用其中部分传统因素对现代性的助力,更要注意抗衡部分传统因素对现代性的阻力。第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新思想观念的任务是格外艰巨复杂的。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先决条件。由于社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观念也只能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发展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不断引导与促进人们更新观念,造就出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革新的创造性力量。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人的智能和潜力,促进其与现代化相一致的智能结构形成。

现代人在智能结构上不仅要有记忆力和注意力,更要具有创造力,创造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使人们掌握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以此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开发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人们敢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畏缩不前就不能有创新和突破。知识与创造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尽管知识和能力属于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但是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萌生的,如果离开了学习和训练,那么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创新的基础是新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引导,使人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离开新知识便会很难有所作为,任何人都必须终身学习,接受新知识。现代的终身学习所追求的便是一个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强调学习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再者,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现代化所需要的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格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在这个塑造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人的意识与活动相作用的规律,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并由此确立相应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组织大量富有实效的实践活动去形成和巩固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受教育者养成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品德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知行转化,以此保证人格完善和人的发展。知行转化是一个连续的无限过程,每个良性的知行转化都是健全人格发展中的单一必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转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教育的综合性,并协调各种教育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更加有利于人格的完善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与“渐次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中去,有机的结合各项具体工作,将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进行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从而促进现代化所需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能够很好的适应人的现代化的要求,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精神活动的表现形态,是人以精神倾注其中、并能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的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大力宣传真善美的东西,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别力,推动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基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有相当多的人比较富裕。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相当满足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为主,过渡到以满足精神生活需要为主。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 2006.11

[2] 张耀灿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 人民出版社 2006

[3] 刘之平.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问题 《高教探索》1986.1

[4]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5] 彭虹斌. 现代化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 1999,(4).

[6]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现代化[J].理论与改革 2004(2)

[7] 黄钊. 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论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7,(2)

[8] 朱晓梅. 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J].理论学于 2005(8).

[9] 邓志中. 论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现代化[M].黑龙江高教研2004(7).

[10] 杨威、高军.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现代化[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l).

[11] 邱伟光、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2] 王瑞荪.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3] 抖晓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变革与现代化转型[J].探索与争鸣2004(4).

篇6

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人类的思想、举止、人格以及意志等方面的影响,其同样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转变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内容主要指人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具备带有先导性、全局性以及根本性特点的见解与理念。行动取决于理念,如果具备现代化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见解极其缺乏,那么具有现代化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举动与果实也就不可能存在。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方面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急需处理。少数领导者与实施者的工作意识过于陈旧,这是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识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此问题的存在造成少数领导者与实施者在现实工作中运用的措施及结果不符合当前时代的要求。每个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身上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存活,当中包含领导者与实施者,其甚至还是具备现代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开展的主要源头,缺乏现代化源头,那么现代化果实也不可能存在。因此,假如政工干部仍旧带着老眼光来对待新事物,运用保守的内容、措施与手段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其也就不能够正确地了解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具备的现代化特点,造成工作过程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形成怀疑,携带疑虑的态度,严重影响工作的进行。陈旧落后的教育知识、措施主要依靠保守过时的思维方式在固执支撑。因此,如果广大政工干部思维方式达不到现代化,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也就是一句不可能的话。只有通过建立一系列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思维方式,并用其来了解、研究新时期的现状、问题,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才可以具有确定的发展方向与准确的评价标准,这样才可以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进程。

二、政工干部思维方式现代化的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影响及意义

首先,思维方式现代化可以推进政工干部进行全面的发展。目前新技术革命重点展示了人类智能因素的重要性,由此思维方式实行现代化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透过思维方式实行现代化,可以拓宽人类思维的空间,提高思维的灵敏性和多样性,并且用全新的内容、角度及措施来思考实际问题。我国开展的改革开放措施导致人人都可面对各样的机会及机遇。时机的把握需要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个人的这种发展以实行思维方式现代化作为前提条件。只有依靠新型的思维来进行实践改革,才可以适合当前时展潮流的要求。由此,思维方式现代化可以促进人类主动去追求适合时展潮流的各样能力及知识。其次,思维方式实行现代化可以造成政工干部思维的主体精神更为突显。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要求大众相互努力及实践,而大众要想积极地开展实践,那么主体精神就必须得突显出来。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主体精神主要包括自我、向上以及竞争等三种意识。改革需要大众想问题独立,具有敢说、敢想和敢做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突破创新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要求符合思维方式的变革内容,是其本质的所在。实行思维方式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有,每个人在个人心理及思维上陈旧与过时的思想观念必须全部消除或者改革,在实际生活中用比较先进的观念取代陈旧落后的观念。最后,实行思维方式现代化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有着较深的影响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进其进发展速度。实际客观事物的运动发展由思维方式来反映,而且已经定型的思维方式可对实际客观事物的运动发展起到庞大的反作用。实行思维方式现代化可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三方面文化的发展起到能动与导向作用。因此,政工干部实行其思维方式现代化有助于其实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快发展速度。

三、政工干部需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思维方式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此其给思维方式的转变增添了许多难题。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将思想解放、突破过时观念的限制及促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进程,那么就需要摒弃当前以形而上学及唯心主义为主的传统思维模式,将认识从凝固与封闭中解放出来,因此,树立现代思维方式就变得很有必要。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中所具有的复杂性特点导致政工干部的思维方式必须具备全面性、系统性与开放性三个特点。唯物辩证法当中有一个我们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则。普遍联系,不仅指空间上的各种联系,同时还指时间上的各种联系。其在思维方式上的反映为,思维需要从封闭型逐渐转变到开放型,开拓思维范围,思维方式要从过去的单一性往全面性以及传统的非系统性往系统性转化。目前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依旧还有大部分人用过去的具有片面及保守特点的思维方式来察看、研究及解决问题,导致其思维很难逃脱条条框框的约束。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速度不断发展,因此政工干部很有必要开拓思维开放的范围,全面加快思的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提高速度。其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中具有的复杂性导致人类的思维方式必须具备创造性及预见性。政工干部思维方式具备的创造性及预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性的主要来源。如何充分使用的理念及方法来处理问题,如何把上级的要求和部门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实行思想上的再次创造,具体进行工作,这些问题均受到思维中的习惯性及保守性的严重阻碍,只懂按照课本知识或是上级的指示,而不动用脑袋想办法解决问题,致使处理问题新路子的形成十分艰难。具备创造性及预见性思维方式的产生离不开刻苦学习、敢于探索及善于发展三者的推进作用。最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中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人们产生的思维方式具备科学性及效率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具备的科学性特点表现主要为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开展科学筹备及合理安排。而思维的效率性主要指在固定的时间里找出合适的方法与计划,但是再完美的想法与计划,如果不去实施而是不断拖拉,那么其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再存在,起不到其应该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篇7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经济建设不断深化和加入WTO之后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加入WTO后,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环境的多元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使我们更快地走向国际化,另一方面使我们面对被渗入和掩盖,在经济、外交、文化、社会、政治交往之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并与其斗争。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入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意识,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及创造精神,并为之提供了现实的条件,要求教育培养和提高人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科技革命要求大学生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养成注重实践和创新的科学素质;改革开放使得社会环境变得丰富多彩,信息交流的广泛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生活方式的多变性,促使大学生必须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和角色转换。面对这样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向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向发展。例如: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珍视自己同时,大学生亦容易走向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的反面。

2、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内部建设和发展的新情况在客观上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招生并轨等招生制度的实施,全面推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的就业制度,这一切使得广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容易使之产生功利主义和急躁情绪,以及思想上的浮躁和虚无主义,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人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同时,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的增加,使教育对象更为复杂和多样,我们的工作更要注重层次性、个体化,这必然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些不适应,增加了难度和压力,而现有的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多数在个人素质、理念上还不能完全跟上形势,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及特点,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种种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和压力,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一些不利倾向

(1)人生价值判断的双重性,重利轻义思想较严重。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随着知识领域的逐步扩展,政治理论学习的逐渐加强,思想认识日益提高,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表现更加成熟,更加求真务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相当部分大学生价值评判双重性,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常遇到困惑与阻碍,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取向于自我价值,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又由于市场经济猛烈冲击大学校园,使当今开放的高校校园商业气氛浓郁,随处可见的商业广告如浊浪般吞噬着本已力单势微的人文气息,让学子们追求人生价值时倍受诱惑。

(2)在人生价值追求上重现实、轻理想。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这些都有力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使大学生对国家的前途增强了信心。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代大学生轻理想、重现实的倾向日益严重,对政治立场、政治信念缺乏理性自觉,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1、吸收应用多学科的教育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应用,转变人的思想观念的科学。它的方法论必然要用多学科整合的方法加以实施。伦理学在对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以理导人,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境育人的教育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提出了丰富的理论源泉: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以及人的能力性格形成的途径和方法,为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行为科学关于人的共同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关于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剖造性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吸收和认真借鉴的。

2、拓展教学手段

一是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拓展。在教学中应采取师生双向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求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合作。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从而使大学生体验到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二是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封闭的圈子里走出来,适时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用开放型的教育方法取代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教育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在开放型的教育中经风雨、见世面。而不是将其囿于温室之中保其不受风吹雨淋,促进大学生正确的自我判断力的形成,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三是由“冷漠说教”向“情感沟通”转变。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渴望理解,渴望沟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身份,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交流沟通,做到平等诚心听真话,情理交融讲真理,师生双方架起互相信任的桥梁。

3、丰富实践教育

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一是广泛开展社会调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形势为大学生拟定一些调研课题。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瞻仰、老少边穷地区寻访、国情民情乡情调查、优秀校友跟踪调查、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考察等。二是组织社区服务。大学生们通过服务.能够加深对这种责任关系或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通过服务的实际效果,能够丰富思想情感;通过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能够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组织学生为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进行行为示范性教育

行为示范性教育适应大学生善于模仿、易受感染的特性。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作风、人格、品行、仪表气质等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教师的个人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它能使学生产生人格自居作用,而形成与教师一样良好的品德。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八字校训,深刻地召示着每一位学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要用自己的心灵去铸造学生的心灵,以培养出他们优秀的道德品格。

5、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

我国文化传统中.关于德育教育.有许多优秀成果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继承.如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知行结合的原则方法;因材施教、启发思维、循循善诱的原则方法;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的原则方法;重身教、重家庭教育及环境教育的原则方法等等。同时,我们也不能排斥吸收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如注重、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和个性;鼓励教育对象自由选择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对话等。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党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都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深人的研究和实践,就一定能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困扰中走出一条崭新的希望之路。

6、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

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一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的关键就是要丰富网站、网页内容、栏目,努力增强其吸引力。二是利用电子邮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达党的主流声音。同时,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开展调研、心理咨询和各种竞赛活动。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对一些性格较为内向,沉闷抑郁,心理压力大且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三是研制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门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特别是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软件。高校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元素以及丰富的网络信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机制,将课程内容结构由线性设计转变为网状设计,清晰地呈现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及其有机联系,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是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软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开发一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包括游戏软件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把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行传播,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特点。

7、努力优化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按其所涉及的社会范围和社会途径来划分,则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结合起来,齐抓共管,使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宏大系统工程,密切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总之,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现代化,就必须善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但一定要立足现实,结合中国的国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体系,开展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加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鲁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及其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3(6):75—77.

篇8

但从西方哲学研究界内部看,对于本体论这样一个牵涉哲学本身的大问题,其最久远、最广泛、最深入的争论却是在探讨具体的翻译问题时出现的。有关Being②以及与之有形态关联的其它词汇的翻译已经造成了把好几代西方哲学研究界头面人物卷入的漫长辩论。迄今为止,这场争辩已经引发许多出自不同背景,却均发人深省的高论,但远未取得一致意见。③但如果Being一词的翻译尚待商榷,那么对源于该词的ontology的理解,就不会全无可议之处。事实上,关于本体论的任何讨论首先应该澄清Being的涵义。这种澄清就是所谓译名之争的基本内容。

一、译名之争及其引出的问题

关于Being一词的翻译,历来有“存在”、“在”、“有”、“是”等若干种翻译。这些译名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Being的系词来历,主张以汉语的“是”予以对译。另一类则专注于Being指涉存有的一面。汉语的“有”与“存在”(“在”)自然有区别,但这个区别对两派意见来说都不是第一位的。④值得注意的只是,系词派从陈康开始,一直主张“是”的译法,且不时以一系列论证发起有益的争论。而存有派很少主动正面阐述自己的意见,且所主张的译名有变化。就目前状况而言,大陆流行“存在”的译名,港台则多主张以“有”译之。这显然与这种背景有关:大陆思想界的经典地位由文献占据,①而港台学界主流仍然保有中国传统典籍的记忆。

为什么关于这个词的翻译总是挂一漏万、难以统一?扼要地说,基本理由无非两条:第一,Being一词的歧义太多;第二,没有一个象Being那样常见的汉语字、词同时具有其所有基本歧义。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七、八章里列举了to on(实是)与ousia(本体、那是着的、是着性)的若干种歧义。前者主要有:谓词(云谓)或属性、断真与潜在-现实。就大体说,即分为“本性之是”与“属性之是”。后者基本有主词(基底)与分离独立(“这个”)两层涵义。②据语文学的研究,早在巴门尼德时代,希腊词einai主要具备这样三种歧义:系词、表示实存、断真。③这个说法虽必须加以补充,④其大体则是可以成立的。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哲学家与哲学史家的印证。总结起来看,Being一词最重要的歧义应当是存有、系词、断真(同一性可以归入系词结构)三种。其它歧义或多或少地可以追溯其上。而在这三种之中,断真的功能在形式上可以归并到系词-谓词结构中去,在实义上则又与存有直接相关,那么为简化讨论计,可将Being的基本歧义定为存有、系词两种。

有丰富中文经验、一定中文知识的人都很清楚,中文没有同一个词同时具备“存有”、“系词”两类涵义。⑤语言史的工作已经表明,古代汉语的系词出现得相当晚,⑥至少晚于先秦时中国思想的高峰期。甚至在系词已然出现或接近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系词对当时玄佛问题的提出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系词与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正面联系。倒是系词的晚出及其在日常用语里的可有可无,从某个侧面暗示了中国思想的特点。那么,将Being翻译为“是”的主张,其代价也许就是对“存有”这层涵义的牺牲。而只有这层涵义而非系词,才能既提示中国思想固有的最高问题,又引出Being的源始意蕴。

对于将Being翻译为“存在”、“在”、“有”(姑且笼统地称为“存有”派)的意见,我们应予以更谨慎的辨析。首先,这个翻译肯定失去了原词固有的与系词的直接联系。但失去这种联系是否就意味着这种翻译全不可取?这要视语境而定。例如对于通过主谓句法结构研究ousia(“是着性”)的亚里士多德而言,“是”就比“存在”更妥当些。但对于力求将Sein从系词理解中解放出来的海德格尔来说,“是”并不比“存在”更合适(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存在”是最合适的译名)。更重要的是,对于用汉语思考的人来说,这派翻译开启而又遮掩了中国思想的最高问题。说开启,在于它提示了从“是”以外思考“本体”问题的道路。说遮掩,乃因它基本没有注意“存在”与“有”的区别,而有把“存在”代替“有”立为思想最高问题的倾向。①在中文中,“有”与“存在”之间有着微妙而重大的区别。“有”的含义更为宽泛,它既可以包含“存在”之义,也表达“存在”一词所不可能有的“显现”、“出场”(“在场”)、“持有”(“具有”)等义。例如现代汉语可以说“今晚没有月亮”,但恐怕没有谁会说“今晚月亮不存在”(相反“月亮不在”倒也说得通)。现代汉语的这个情形其实是保留了古代“有”字的初义。“有”的“显现”、“到场”义,在字源上与思想上,都是本源性的。这一切揭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派”与“存有派”的意见无法两全。中文在根本上没有可能提供对Being一词的贴切翻译。译名之争的一大功绩在于揭示了这个事实。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个事实解释为中国思想的根本处境。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简单的事实。陷入译名之争的大多数学者,执着地一定要为“Being”一词找到合适的翻译并为此不断争论。这当然说明他们是不承认这个事实的。也有个别清醒的学者看到了这一点。但在如何看待与解释这个事实的问题上,他们的看法也有耐人寻味的出入。本文即尝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没有系词本体论是中国思想的缺陷还是幸事

汉语无法提供对Being一词的贴切翻译。对于这个事实,国内学者的评价是有差别的。有的学者很正确地要求反思这个事实,但却把这点当作缺陷看待。②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汉语没有一个词兼有系词与实存的含义,这“也许是幸事”。③这主要是站在分析派逻辑哲学的角度说这番话的。在符号逻辑那里,系词消失在谓词函项的结构里,而实存被表示为量词,实存者即所谓“约束变项的值”。也就是说,汉语是符合理想语言的,用不同的字表示系词与实存恰恰是“逻各斯精神”的表现。我们基本同意这个判断:汉语的这个特点“也许是一件幸事”。但具体的根据不必完全相同。本文拟从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角度,提出一个理由。这方面的论证,也有学者提出过。④本文的持论则完全基于“是”与“有”的根本差别。我们不认为汉语的这个特点表明“中西学之不可比较”。⑤“也许是幸事”这个判断正基于某种“比较”。但这种“比较”不是解剖地甚至机械地找出“相同”、“相似”或者“差别”,而是诉诸对基本问题的把握及其展开的时机。也就是说,汉语思想的殊胜是从基本问题、最高问题方面说的,并且是对“现代”说的。

如果汉语思想的基本问题与最高问题与西方哲学或者哲学本身毫无关联,那么任何“比较”都是不可能的。但哲学的最高问题不就是本体论吗?本体论不就是研究to onheion(BeingquaBeing)也就是第一ousia(Substance)的问题吗?正如亚里士多德所云:“Kaidekaitopalaitekainunkaiaeizetoumenonkaiaeiaporoumenon,tito on,toutoestitisheousia.”(“所以从古到今,大家所常质疑问难的主题,就在‘何为实是’亦即‘何为本体’。”)⑥“本体”问题之根源既然在于“是”,在于那“只可能是不可能不是”的真之路。那么其基本问题从来不被“是”所引导的汉语思想之不是哲学,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中西之间不是典型的风马牛不相及吗?

转贴于

亚里士多德所提的这个问题仅仅在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中是最高问题。如果哲学就等于亚氏“形而上学”,那么“中西比较”云云在实质上只能是无稽之谈。但一部西洋哲学史还提供了其它的可能。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柏拉图便将哲人王的最高知识确定为关于“善”的知识,理式(eidos,相、形)“从善得到它们的是(einai)与本是(ousia)”而善却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超越了本是(ousia)”①柏拉图的这个洞见,及其在哲学史中留下的隐秘线索,这里就不多谈了。我们且来看一下也是将其基本视野保持“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一位“近人”:海德格尔。我们关注他有这样三点理由:首先在所有思考西方哲学最高问题的大师中,只有他基本算我们在现时代的“同代人”;其次他与那条柏拉图的隐秘线索有些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近二十年中国思想界在西学方面的最大动力来自海德格尔。现在甚至连对马克思的解释都开始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兴趣重新讨论陈康先生在翻译柏拉图时提出的译名问题,主要缘于海德格尔的刺激。

不错,海德格尔接过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个问题,甚至明确援引亚氏以说明自己。但他恰恰通过对后者的“现象学解释”②把系词导致的对Being涵义的预先领悟悬置乃至解构掉了。用海德格尔的语言,这就是说,Sein之系词涵义所对应的是现成存有领悟。③换言之,命题主词是对系词的分有,在这个意义上是存有者或者不如说是者。主词是在句子结构中得到规定的,而支撑句子结构的无非是联系动词。作为命题主词的存有者之涵义就只能从系词而非存有上加以领会。“形而上学”追问存有者的根据。无论这根据是“实体”还是“主体”,都被领会为现成的、在流变中常驻永存的、并因而掩藏在现象之后与现象对立的“本体”。这个“本体”不会为谓词的流转所动摇。它仅从系词得到单纯的规定,是纯粹的“是者”。本体的实质就是主词。主词的实质就是“那只能是,不能不是的”。纯粹主词、真正够的上主词或者说本体的,只能从“是”而非其它规定。主词的实质正在于系词“是”。

要之,“形而上学”在于对Sein的遗忘,这种遗忘正是通过以“是”解Sein完成的。那么,被“是”所遮蔽的Sein之本义何在呢?“是”何以遮蔽了这层本义呢?这种遮蔽是否全然的“错误”?如何破除这种遮蔽显露Sein之本义呢?

扼要地说,海德格尔的运思完成了这样几个任务。首先,在《存在与时间》中,他以“存有论只能作为现象学才可能”这一断言,将Sein与出现、显现、事情自身的站出等“现象”的原初涵义联系起来。在《现象学基本问题》中,他专门批判了整个系词学说的传统。④这两件事原是一体的。所谓现象学的存有论必定批判对Sein的系词理解。因为这种理解正是“现象”与“本是”(Wesen,一译本质)、“存有”(Sein)与“显象”(Schein)对立的根源。所谓系词理解,就是仅从“S是P”的基本主谓结构中理解“Sein”。由于主词(个体)或种(形式、相)与偶性在“是”上的逻辑不对称。⑤这种逻辑不对称被“形而上学”地理解为“是”(Being)与“变”(Becoming)的对立。现象是意见,是“是又不是”。现象是变,而在变中“是而不变”的则是与现象对立的,在现象背后的“本是”。现象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恢复了现象、流变的原初地位,悬置了其背后的“是者”,乃至从现象出发“构成”那“是者”。可以说,正是现象学才开始消解了从系词理解Sein的传统。从这里看,不问语境地将Sein翻译为“是”,乃是前现象学的旧“形而上学”思路支配的结果。现象学领悟的Sein,就是“有”。

出于种种原因,后期海德格尔不再把自己的工作归属现象学。但他强调Sein显现、到场的这一点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得到了印证与发挥。他开始把对Sein涵义的提玄勾沉与哲学史、最终是语言史联系起来。不仅德国哲学的Sein,希腊哲学的to on、ousia、parousia等均当如是领会。例如他认为parousia最贴切的翻译是德文的Anwesen heit(在场性,在场这回事而非在场者)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的最大问题,或者西方哲学的命运,是遗忘存有者与存有之间的存有论差异。是以对存有者,或者不如说“是者”的探讨(即“形而上学”)遮掩了存有之思。后期海德格尔一直在思索:这种遮掩是何以发生的?对思想的命运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语言史的工作表明,①印欧语言,例如希腊语有明确的动词、动词不定式与名词的分野,这点对存有领悟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存有最初只有动词的涵义。后来逐渐演化出不定式与名词。对存有的存有者理解、是者理解,就是把存有这回事误认为在这回事中存有着的存有者。从语言方面看,这就是以不定式乃至名词替代本源动词涵义的结果。西方语言的词类分野是无法撼动的,在这种语言之下的存有之思,只能通过对具有高度名词(是者)倾向的Sein“做手脚”来发动。这个情形导致晚期海德格尔甚至不再依据Sein,而是依据更为源初的Lichtung或Ereignis来思此前在Sein之下被思的东西。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我们从系词“是”去把握存有之问的基本脉络。

如果说,“转向”之前的海德格尔主要从在场者(存有者)与在场性(存有一般)之间的存有论差异入手。那么,其后他则更溯在场而上,追问An wesen lassen,这早已超越了“是”所标画的逻辑-形而上学范围,而进入了“有”之思。海德格尔很清楚,这一思之方向恰恰是背离西方传统的:

“在西方思想之初,存有(Sein)就被思了,但‘有’本身(Es gibt als solches)并未被思”。②

我们也许可以大胆地说,西方语言是不适合后期海德格尔期望中的存有之思的(虽然这种不适合被他看作存有之天命),但在一种既区别“是”与“有”,又没有固执名词形态的语言中,存有论能否得到真切的体认呢?这是西方哲学为中国思想留下的最大机缘。

中国思想的最高问题不可能源于Being,因此不可能属于以对系词进行逻辑分析为基础工作的系词本体论(即主要从系词“是”方面理解的ontology,可称之为“本是论”)。在这方面,翻译的胜利很可能导致思想的失败。也许我们能够通过“合适的”翻译在中国思想中找到与Being最有联系的问题。但翻译永远是抹消而非展露差别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顺理成章地认为,中国思想的这个问题就是Being的问题,就是本是论的问题。其至尊地位与标准方法一如西方第一哲学处理的本是论。这样我们就会在根基处全然误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这种误解的代价是中国思想的形存实亡。

篇9

1.公共性在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世界中,公共性的生活对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现代化的社会并不是有什么高楼大厦、什么高级的通讯式具与交通工具等,这些仅是表面的,也是低层次的、技术方面的“现代化”,并不能函盖真正的现代化的标准。现代化还要体现在人们的思想、理念、制度等具有现代性,这三者之间,思想、理念是制度现代性的先导,有了制定的现代需要理念现代化先行。现代化进程给人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全球化、网络等给人们的生活方式Ю戳撕艽蟮挠跋欤生活的公共性与交际等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存与生活都需要不断的交往,而公共性成为们交往的必要条件,公共性原则就是现代化的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

2.公共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目的就是创造一个合格的人才,形成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以发挥他在社会中的作用。人的良好形象需要教育来塑造,所以形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们想到是通过教育来实现,所以说理想的人的形象就是按照其对教育的理想作用的理解来设计的。我国非常重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注重教育开始,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的变更,无论标准如何,但公共性是不变的。建国初的教育方针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的教育,这三个方面达到了就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到了八十年代,教育目标更加丰富,除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外,又重视专业发展,恼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要有效结合。到了九十年代,则要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到本世纪,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无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培养“公共人”的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从在方面说也是一项公共事务,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公共善的追求与实践,最终培养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实践公共善的社会公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也是一种回归,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达到了高度的一致,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应。所以,公共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

二、公共性的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形成过程

篇10

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最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教师也感到力不从心,虽有明确的道理、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很难打动学生,当然也不易理解和运用。要做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让学生“明理导行”,培养兴趣是前提。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音像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做出鼓励性评价。如讲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课时,学生竞相在展台上展示搜集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图片,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片断,“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的图片等,主题鲜明,生动感人;在讲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过程中,学生以准备的音乐光盘《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作为背景音乐,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留给学生的记忆却是深刻的,既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想上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2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引用的事例,往往只用语言叙述,或在黑板上简单抄写,既影响学生的听讲,又耽误课堂时间,特别是具有对比性的漫画、图表更难以显示,而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在展台上通过大屏幕将图表、图片全景展示,再配以适合的背景音乐,学生在视听中感知材料、理解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生动事例,来说明某一问题,是常用的方法。而将选取的事例丰富政治课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学生拓展知识,信息技术又起到独特的作用。思想政治教材中每课有若干框题,每节课一般涉及一个框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去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包括有条件的学生下载一些网上信息。教师利用校园网的信息平台和相应课件,进行生动直观教学。选取的事例力求鲜活典型,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

感受成功、感受鼓励,是学生欢迎的成功做法,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主动创造的情境。信息技术在鼓励学生探索与追求知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如讲授“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基本国情内容,既有材料分析,又有结论验证,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情景判断,采用当场评分或评价正误的方法验证知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集体讨论或个人观点去回答相关问题,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幸运52》和《开心辞典》节目。学生答案正确,则会听到悦耳的音乐。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感受到闯关的喜悦,从而增强进一步参与求知的欲望,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快乐。

3 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能最

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可理解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模式的弊病是: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压抑,较大地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传统思想品德课缺乏信息反馈与交流,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意识薄弱,只能是培养了一批“知识”型人才。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培养有丰富知识和较高创新思维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

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活现榜样形象――强

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学生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

例如,笔者在教“直面挫折”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笔者就号召学生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同时,笔者找到展现一些人物在挫折面前的事例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他们被一些人物的事迹深深震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学生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应。

5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实现智育和德育、美

育的统一

篇11

三、围绕中心任务,要以“为”导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中心工作。目前对于我们江苏省连锁有限公司丹阳分公司来说,服从服务好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是首要任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从而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使政工干部在有“为”中有“位”。

篇12

1、21世纪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民,使我国社会的政治、科学、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了严峻的挑战。

2、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为此我们要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发挥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作用,寻求一条多维发展之路。

3、思想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可以通过图形、图片影视、动画、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使枯燥的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以多种传播方式激活认知模式,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信息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

信息网络的积极作用无可置疑,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上信息自由流通.庞杂多样,这也就使人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为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辨别能力,也就要求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转变和改进工作的方法、模式,传统模式的“我说你听”,“我办你办”向“我努力办好,选择看看”的双向互动模式转变,全面提网站中思想政治工作所占比重。

1、要坚守网上先进理论宣传的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网民素质,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道德和伦理道德教育。

2、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塑造大学生优秀的性格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学生动机和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去争取理想的成绩,完善素质,从各个方面充实提高自已,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生合作,追求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

3、在学校网站上开通有关心理教育的内容的栏目,可以设在线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栏目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大学生们积极的关注并参与进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真诚的工作作风赢得他们的信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针对学生的共性或个性问题,加以疏导,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大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改变工作方式,更好的运用网络技术做好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一方面奠定思想政工作者的信息优势,随时发现网上信息动态,做好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或清除,开设BBS专题思想政教育版主,随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调整思维、拓宽视野,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从而达到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5、优化思政队伍结构,树立专家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研究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又要研究网民的思想和行为,还要研究网络社会的政治与道德问题,也涉及到硬件配置、网络建设、软件开发应用等诸多具体问题,要求拥有一批具有很高专业水平的人员。目前高校思政队伍中这方面明显先天不足,虽然已有的教师经过学习、培训,大部分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难以进行。因此,优化思政队伍结构,树立专家意识,充实一批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到思政队伍来,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能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篇13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