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艺术欣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篇1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篇2

清 吴敏树《与筱岑论文派书》:“文章艺术之有流派,此风气大略之云尔,其间实不必皆相师效。”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李二和《流浪的梦》:“艺术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特殊显现和高度浓缩与提炼,是最终表达与揭示生命真谛的灵魂奇遇。”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艺术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

二、谈谈艺术的种类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1、主要分为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两大类别。美术(绘画、设计、雕塑、建筑)、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播音主持、表演、戏剧、等都是属于艺术类的,艺术类形态有很多很多。它可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听艺术。美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2、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一般来说,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

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

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等)

造型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

视听艺术(电影,电视等)

语言艺术(文学等)

综合艺术(戏剧、歌剧等)

比较新的分法,则根据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

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电脑艺术,电脑艺术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

凡是一切与电脑有关的艺术创作~也可以叫CG,CG包括二维、三维的,静止画、动画(movie),从自由创作、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工业设计、电视广告(CM)到网页设计,可谓包罗万象。

三、艺术的作用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四、艺术的欣赏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五、艺术的传播

艺术传播即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以往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欣赏,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对于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计算机艺术、电子技术、卫星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它不仅使影视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它艺术样式,视像技术的优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艺术的接受,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艺术接受者的鉴赏与批评活动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义,它既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同时也是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艺术接受还可以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权极的作用。是门类艺术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比较学、艺术史学等相结合的学科。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传播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未来的走向及变化。美术传播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方向更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美术作为传播信息和传播载体的种种问题。

篇3

中学美术课程,属于普及性的美育单元,而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欣赏模块,面对身心正在快速发展、审美情趣正在培育、审美经验正在积累的教育对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较大:对个体而言,通过美术欣赏,学生的审美心理得以形成,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同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对艺术环境而言,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文化意义,热爱本民族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小到学校的美育教育,大到整个社会审美层次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中美术教材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欣赏课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一般分为中外优秀作品的专门欣赏、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三种类型,可以说,每堂课都有欣赏课的相应成分,但是很多教师却不能发挥欣赏课的作用,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多是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过后留给学生的印象很浅,美术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更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也有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图片,以自学为主。这样使学生对欣赏课慢慢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但丁之舟”上的维吉尔: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意识

诗人但丁在小船上之所以能领略“地狱”世界里的各种情景,离不开他伟大的导师维吉尔。“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暗示了教师修养的高广度,却未道出教师这桶水如何引动学生那杯水,使其逐步自注而致满,如何让两杯水相互映照,彼此溢满且动力无穷。我以为,教师要想上好欣赏课,就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使自己的水尽可能完满,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然而,如何引发学生主动、自发欣赏并受益,更值得我们思考。

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正宛然一条宽广幽深的大河,其间虽无“冥河”之险恶,但误解、不可知同样存在,接近真理的路程同样艰难。一个教师穷其一生,也无法尽数各类作品的妙处,难免有盲区,遑论让自己的一桶水日日注满。因此,立足于教学需要扩展知识面、提升修养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作用。教师不是万事皆能的超人,而是和学生一道了解、体验、感受、发现、探索的同路人,其间教师能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钻研精神打动学生,自会引发学生欣赏感悟的兴趣,学会基本方法,乐在其中。比如在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教师可在与学生一道逐一领悟画家分组处理人物、色彩运用等美术内容外,还可与学生一起了解开国大典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了解画面主要人物的经历和贡献,这样,将师生收集来的各类知识综合起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画家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加深印象。

二、以“问题”为中心:化整为零的材料意识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或增加一些欣赏内容,或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材料无穷尽,因此,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情况,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精选一些作品进行赏析就显得十分必要。精选作品的依据和原则,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此,我们可以粗分为几个层次:

审美能力层:审美的感受、分析、表达、评价等;

作品属性层:作品内容、形式美感、风格、意蕴、商品价值等;

创作过程层:艺术家、创作环境、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

传播接受层:后人的认识和评价、作品的真伪、传播效应等;

艺术文化层:作品间的联系和区别、中西方交流和异同、文化意义等;

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材料,开展欣赏,而各问题之间亦存在紧密的联系,只要解决了对部分问题的理解问题,其余能力则相应得到提升。

三、参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发挥。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绝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等。比如对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教师出示器皿,先让同学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外国雕塑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讨论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有赏而感,有感而讲,强调学生读与说的能力。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痛苦的表情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四、历史视野:多角度、深层次的情境体验意识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虽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古今中外,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知之甚少。特别是抽象艺术,学生不知从何欣赏,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认为画得“像”的就是好作品,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是世界名画,画得“好看”的作品又可能庸俗不堪。这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的水平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为唯一标准的。在欣赏不同流派艺术时,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而应当从上而下地引领学生体验历史情境,将不同美学观念放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欣赏莫奈的绘画《日出·印象》时,就可有三种思路:一是将绘画和摄影进行对比。照片可以真实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更加接近“真实”,这就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二是拿自风景油画诞生以来的名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几个世纪里风景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画家们提出了哪些课题,用了哪些最主要的方法,逐步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莫奈及印象派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便在历史情境中逐渐清晰;三是拿中国山水画与印象派绘画作对比,从而使学生体会中西方造型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异同,既能加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又能获得整体的认知。

五、媒介之助:多媒体技术及交互功能的发掘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缺乏有效的媒体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仅靠教师所能收集的美术图片资料是有限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很多自然风光、世界名画,以及雕塑作品都能一一展现。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音容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将陶醉在美不胜收的艺术氛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在上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时,我将各种剪纸图片及制作过程的录像输入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在欣赏时完全沉醉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欣赏着剪纸那种独特的美,而且通过录像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在播放媒体时,我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贯穿始终,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而多媒体教学将音乐自然地融合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将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学生虽在课堂,但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当你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形成的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如此欣赏过程,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必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使欣赏课从“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独特的美育普及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花费心血钻研和参与,而在艺术作品赏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亦可教学相长,共同领略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正如列维·施特劳斯在分析、欣赏了各民族艺术后总结说:“人类只是通过它们的作品才有区别,甚至才存在。就像那个生下小树的木雕像那样,唯有艺术作品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

注释: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第130页。

②[魏]曹丕.典论·论文.见: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58-159页。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1-63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74页。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篇4

在世界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尺。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脱颖而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重任。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带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从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等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当代中国, 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被列入非常紧迫的任务和工程。在这种形式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各类学校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课外活动、设备器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公共艺术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视, 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使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艺术、人文修养匮乏,综合分析能力差,极大地制约着他们向高素质、高能力方向持续发展。导致造成这些后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能使他们的全面素质得以提高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单一,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不能满足大学生不同需求。五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随意,因人设课。

在2012年12月对我院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 也不容乐观。高中没上过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占36.6%和33.9%,不识谱的占到了58.1%,可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承担着“补课”的角色,即补充讲授义务教育阶段所缺失的艺术课程。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艺术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0%,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重点大学也只占30%。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还缺乏全局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大学生公共艺术修养课的重要性

由于处于的时代不同,人们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价值观和态度上也就存在着不同,最终对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过程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如: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通过艺术的教育》中说到:“艺术教育可能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一种重要力量。他坚信艺术中的创造性表现与一个健康的社会未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张同道则将艺术教育的功能归纳为陶冶性情,培育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健全心理和人格。在众多的观念阐述中,以梁继林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高校中出现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因此,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见解具有代表性。

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探讨,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目前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潜能

日本学者时富利彦就这样认为:美术、音乐,这些特定的艺术形式有利于情操的培养,原因在于这种艺术教育形式比其它的方式更能锻炼人的大脑前叶连合区。例如艺术作品在表现上具有多向空间感,如:古曲《十面埋伏》通过琵琶演奏出的民族性的音乐使人联想到两军对垒的古战场,其中模仿战马的嘶鸣旋律让人仿佛看到厮杀的战争场面,由紧张、急速的旋律想象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惧和灾难。正是在多项思维的作用下,人们在欣赏时有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绪跌宕起伏,时不时的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从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多项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完善,最终达到促进人类创作素质发展的目的。

2.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许多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才形成的。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表现欲、自信心、审美能力等等就可以抓住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记得学生在观赏罗中立《父亲》这幅作品时,用“备受震撼”、“心潮激荡”、“彻夜难眠”来形容他们的观后感,甚至有部分同学以文章的形式,来进行评论。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大脑一次次的“震撼”,心灵一次次“激荡”中被激活。这正表明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感性素质

感性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通过知识的传授来获得,因为艺术教育才是培养感性素质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如:画家与普通观赏者在欣赏一幅作品时,前者是去体会作品视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深刻感受力,后者则是探究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音乐家与普通听众在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存在着根本差别,音乐家享受的是作品音响结构听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细致入微的体验感受,普通听众则追求的是作品是否悦耳动听。

4.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教育家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1]如张择端的北宋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画中所描绘的是当时社会实录: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生动的向世人展示了当时城市生活的面貌,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这也让学生从中看到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们了解当时宋朝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但不管怎样,它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对祖国民族的爱国之情有增无减。学生在欣赏名家的作品时,难免会不流露出对他们的人格、精神品质的敬仰!虽然这种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

5.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满足人精神方面的需要

艺术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 能让人心情得到释放,精神得到享受, 可以使人的疲劳度降低到最低。在美育过程中,我们通过漫画、幽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等形式来调节人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如:学生在欣赏作品或聆听音乐时,让大脑从紧张学习的逻辑思维活动中释放出来,放松其心情, 调节其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6.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文化继承和发展

艺术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随着国际多元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 教育体系改革的步伐也日趋加快。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文化都被纳入到了教学内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在《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都有中外艺术方面的知识点介绍。学生通过学习, 即可了解多种世界艺术文化又可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从而进一步去认识世界,培养爱国情怀。作为人类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艺术, 吸收着多种文化营养,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着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现状,本文将根据我院自身特点,来做一些探讨和总结。

1.课程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的关键

为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持续发展,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不容忽视。而能否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

1.1课程开设的依据与原则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一2010年) 中明确指出:“ 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3]这些充分说明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

高校公共艺术是普及性的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它涉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审美素质提升,拥有健全的人格。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原则―坚持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再者,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审美欣赏。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不同的艺术表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时,能进一步运用它们去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另一原则――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

1.2课程开设面广且结构合理

一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我院十分注重艺术教育在文化素质殊地位,探索艺术教育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程培养模式的建立,一方面要改变音乐、美术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另一方面,认真研究面对非艺术专业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及实施途径。

二是开设全校性的艺术选修课程, 2006年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和实施,公共艺术课程受到了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同年,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将其纳入到教务处,并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普通工作,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同时,我们把《美术鉴赏》、《音乐舞蹈鉴赏》、《书法》《影视鉴赏》等课都纳入到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每个学期学生都爆满,甚至有同学为没选上此类课而懊恼。

1.3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丰富多彩,但适合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选修课教材却很少。我们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往往一门课程要涉及许多本教材的内容,既加大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学生也没有直观的教科书,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美术鉴赏》这门课为例,我们采用了学院易镜荣教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编的教材,该书揭示了美术规律、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指导美术欣赏。其还借鉴徐庆平的“大美学”教育思想: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结合,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试图改变以往“美术欣赏”从古代到近代却缺少现代美术作品的介绍、过分强调美术欣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在书中以现代美术作品为主,不仅介绍了绘画作品的欣赏、画家生平极其艺术创作故事,还包括“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建筑艺术”等作品的赏析。全书配有300多幅彩色图片(光盘),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资料性。该教材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被其它院校作为教材多次印刷使用,该课程既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课题,又是江西省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成绩突出。另外,《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艺术素质教育课,被确定为院级优质课程正在建设当中。

1.4不断走向综合化的公共艺术课程

作为公共艺术课程, 它具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特质, 即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 学科交跨、课程综合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 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4]综合课程是与学校传统的分科课程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学科( Multi-subject)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其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学科化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综合课程等。[5]综合课程与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它打破了艺术门类的局限, 而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关联性、统一性,这样不但能反映出公共艺术课程非专业性特点又能体现通识性的属性。

艺术课程不断走向综合,这是一种趋势所需。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为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的平台。在大专院校艺术课程的综合既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又使学生的认识趋向整体化,让学生从认为没有联系的原理中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微妙联系,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能从一个角度考察向多维的、多角度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其高雅的审美品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从而促进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应着重注意艺术教育在提高其价值的过程途径中如何体现。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 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上述要求,本人结合我院开展艺术教育所取得的经验来谈谈适合高校非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2.1课程丰富,灵活多样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被动转为主动才会带来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们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的每一环节,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尊重学生个性之间差异的基础之上。那种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课程必须具备丰富性、灵活性的特征且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最终,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达到美育目的。

如从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题款来理解画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其冷傲的艺术个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来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以及讲述画家其艺术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等,使学生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丰富内涵。刺激学生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思维参与到教学中,生活与艺术之间这种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也自然地理解了。这样,不但可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程内容中来, 主动用美的原则去判断、选择知识和信息,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

我校所开设的所有公共艺术类课程,全部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就拿《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课来说吧,我们根据音乐舞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视听性等特点,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和资源,恰当穿插老师演唱、演奏及表演,巧妙点评学生答题、才艺、演说,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注重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基础理论的应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网络资源的广泛性、教师讲演的艺术性、才艺点评的趣味性、习题引入的巧妙性、网站导航(课内知识与相关网址)的延伸性等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因而《音乐舞蹈鉴赏》课总是特别火爆。

2.3利用课内、课外“双课堂”

艺术教育离不开课内、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这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学生通过课内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其知识和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再通过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使课堂的学习得到有效延伸和补充, 这样既可反映教学的水平, 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特色,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课堂, 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重。我院早在1996年开始就有了20多个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 这些社团在学校是最为活跃的, 我院借助这个平台, 给大学生提供了增长才干的机会, 使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陶冶了情操。

2.4参与实践,美育体验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学生来说,参与对艺术品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和演唱技巧,通过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艺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都投入这个过程,无论他们是唱歌、画画,还是在对别人的创作作出反应。这样做,无非是使他们投入对审美意义的体验。

我们始终贯穿“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引导学生摸索和掌握艺术的思维方法。凡参加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后,初学者的艺术修养迅速得到提高,不仅能准确哼唱几首完整的歌曲,勾画几笔,而且对艺术方面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的乐和美,艺术成为了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某些艺术基础较好的学习者,我们还推荐他们进校艺术团,让其继续“深造”,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而艺术团的成员,则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后,其知识和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如此,每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和各种比赛进一步营造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大多数老师都担任了学生管弦乐团、电声乐团、戏剧社、声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画展、摄影展、歌咏比赛、书法大赛、寝室文化大赛的艺术指导,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团活动成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第二大课堂,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2.5更新教材,提高质量

美源于精神,受之于感官,它不仅具有表象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高等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既不能等同于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也不能与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相提并论, 要想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这一切,就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在选用的教材里筛选适合学生学习并容易掌握的内容,再者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选编添加不同的教材内容。我们要传授给他们的应该是最能代表人类优秀文化的艺术成果, 因为只有好的艺术作品, 才会丰富学生的情感,才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教材的更新,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我们的教材做相应的调整,尝试在内容方面去探索和研究,试图在以下方面来加以体现:

2.5.1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强调高校公共艺术的时代性。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也应该引入流行元素,作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忽略当代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较多,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它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找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音乐舞蹈鉴赏》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把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双节棍》、《我的地盘》引入课堂,把那些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优劣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及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强调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审美情趣、社会时尚,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当代大学素质培养和高校艺术教育才能和谐发展。

2.5.2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根基,选择有鲜明民族特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这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作品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中国画的教学内容中,就介绍了大量的工笔、写意、白描、泼墨等传统技法并通过美术欣赏课加深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学习和理解。

2.5.3以民间艺术为补充教材,以开发地方艺术风格为特色。我院地处于“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中国傩文化之乡―萍乡。这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傩文化“三宝”圣地。我们把身边的艺术精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例如,民间的风筝、剪纸、中国结、傩等手工艺的制作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学习热情。

2.5.4结合东西方的文论知识,从各个方面来阐述和鉴赏国内外优秀的作品,例如:我院的《影视鉴赏课》选择中国电影百年间的优秀影片,兼及国外优秀影片,来重点讲述现代阐述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结合中西方现代文论和古典文论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更充分完善的鉴赏电影。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学生耳濡目染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正确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6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少实践,在其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上又存在偏差, 再加上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如用整齐划一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忽略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用专业的标准或降低专业的标准来量化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应多激励和鼓励学生, 培养他们接触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这样才有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热爱艺术。为此,我们在选修课考察考核方式上,一般采用开卷、交作品、讨论、交流、小论文的方式或以在报刊上登载文章的形式来代替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 也不违背我们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初衷。

2.7美术教育的深化与提高

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课程目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以及收集整理图文资料,学会撰写艺术评论及专题论文。如,鉴于课时有限,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名家名作”一章时我们采用了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是:

(1)老师布置研究课题;

(2)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3)老师概括、总结讲评本次课题要点。

研究性作业题目:按照历史顺序列表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画作。

要求学生:

(1) 自己设计表格,形式不限,但必须符合命题;

(2) 内容简明、概述正确;

(3) 必须手写完成,做在作业本上,下次上课之前必须交作业。

(第五章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成就。)

通过学生整个研究性的学习,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有的翻阅《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一种好学和自学的习惯,并触类旁通,扩大知识面到其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

总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过强调学生课外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艺术素养。面对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于促进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笛.以美导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能理论研究[J],综合艺术,2012.02,154-155.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年.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篇5

近年来,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性教学,在国外一般被称为“主题研究”或“项目课程”,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上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般而言,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1]。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本科研究性教学的国家,在构建“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新模式过程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都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措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研究性教学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成为欧美国家综合性实践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2]。

与此相比,虽然早在20世纪从80年代末期,国内的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就开始了初步的“研究性教学”探索,并从2000年以来得到大力推广[3],但是从实践结果来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接受轻创新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够健全,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欠缺,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要求相结合,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缺乏拼搏精神,缺乏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意识,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学生往往到大四做毕业论文时,才开始进行真正的研究,但由于缺少前期的经验,而且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一些质量低下的毕业论文蒙混过关。实际上,这一问题并非是毕业这一学年产生的,而是在大学期间逐渐积淀下来的。他们平时接受的教学常以书本为中心,缺乏对真理发现过程的揭示和与当代科学研究发展现状的联系;课堂活动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技术极为简单,缺少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开放资源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形式单一,缺乏对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评估。另外,教学空间也较为有限,通常是局限于校内,缺少与社会现实的广泛联系,实践程度弱。在这种传统型教学的指导下,大学生的学习多成为继承性、模式化的[4]。由此可见,高校进一步推进实施研究性教学,是改观高校教学不良现状,推进高校教改的迫切需要。

二、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体系建构

针对高等学校教学普遍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能力不明显、学习资源不丰富等问题,江南大学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能力和习惯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丰富载体、搭建平台、师资保障、优化管理等四方面的举措,初步构建起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体系。

1.丰富课程载体,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核心载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学校基于课程营造研究性教学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建设慕课、“卓越”课程、新生研讨课、素质创新课等,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课程保障。

(1)慕课(MOOCs)。依托食品、生工、纺织、设计等优势学科平台,围绕“衣食住行”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知识内容,试点建设一批慕课课程。鼓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更大范围的优质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课程与学习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等多元能力。

(2)“卓越”课程。重点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通过精炼课堂内容,精讲多练,突出重点,增加课外学习训练任务,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创造开放、协作、自主的学习氛围和批判性学习环境。

(3)新生研讨课。由各学科领域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小班研讨课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体验认知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人文品质、宽广的学科视野、高效的思辨能力,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兴趣和探索精神。

(4)素质创新课。从全校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获得者、各类精品课程承担者等优秀师资中,组建素质创新课程导师队伍,利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开阔前沿的学科视野,融会贯通、寓教于练的素养开设素质创新系列课程。内容涉及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文学名著导读、英语口语强化、现代艺术与设计等,目标是“素质提升”、“能力强化”、“知识拓展”,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2.搭建教学平台,提供优质资源保障。

平台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以提供各类丰富的信息资源、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快捷方便的交流功能。学校通过建设优质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视频资源共享平台,构筑学生学习支持系统,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资源保障。

(1)优质课程平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加大经费投入和抓好过程管理等举措,建设一批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MOOCs)、卓越课程、新生研讨课、素质创新课,以及高质量平台课为代表的优质课程,打造优质课程平台。

(2)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专业界限,对全校实践课程进行跨专业、跨学科整合,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标志的实践教学平台。

(3)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导向的“e江南”信息化平台,包含“教学互动系统”、电子图书、数字文献等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共享、教学互动的学习支持平台。

(4)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引进优质视频资源点播的网络平台,致力于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本着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资源展示,在系统中实现优质视频资源与师生互动结合起来,以及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活动进行网络化设计,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管理的高度整合。

3.提高师资质量,保障研究型教学开展。

师资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学校依托教师卓越中心,以教师卓越工程为抓手,建立“教师发展在线培训平台”和“教师教学发展专家库”,立足教育理论与方法、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拓展、教学观摩四类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教学技能培训。通过对教师教学测评、教学诊断、病理分析等途径,提供全面的教学评价服务,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形成研究型的教学师资,并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1)更新观念,增强研究意识。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增强研究意识,进行科研与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要增强科学研究意识,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精神融入教育理念、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科研方法转成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也要增强教学研究意识,审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反思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转变为教学研究者。

(2)转变角色,增强合作意识。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并进行角色转变。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流程的设计者、教学情境的指导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提高组织管理、调控协调和统筹全局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加强交往与合作,从单向传输关系转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同时,也要增强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学外界之间合作的意识。

(3)改革教法,增强创新意识。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创新者。重点培养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改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为理论知识与创造能力并重的教学方式,提倡运用问题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优化管理模式,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

管理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保障。学校依据教学的客观规律,立足于教学全过程,通过科学地计划、有效地组织、监督和协调,加强教学管理,使之“现代化”:制度化、过程化、人本化、信息化。同时,出台研究性教学相关政策、制度,优化运行机制,并提供资金支持,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管理保障。

(1)制度化管理。坚持以制度建设规范教学行为,从教务考务、学籍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多个方面构建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行绩效考核制度、问责制度、服务对象评价制度和检查结果通报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过程化管理。强化教学环节与过程管理,及时掌握教学过程动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课程考核中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加大中期检查和答辩督查力度,采用查新等手段,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人本化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创设全面育人环境,营造自由的育人氛围。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主体性、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着眼点,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个性和能力,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实现学生个体自由发展。

(4)信息化管理。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部门的深度融合,完善“e江南”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资源开展工作,建立一个集研究、咨询、交流于一体的交互式平台,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运转的高效、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的研究性教学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实践和研究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构建各类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屈波.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