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药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例:[1] 王磊磊. 一种基于全景图的三维房间导航方法. 软件学报, 2002, 13, 31-35.
[1] Lei-lei Wang, John Smith. Error Analysis of the Pure Rotation-based Self-Calibration. Chemistry Institute, 2002, 13, 31-35.
2)文献为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参《山西大学学报》).
例:[1] 王磊磊. 三维房间导航方法.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2, 54-56.
[1] Lei-lei Wang. Error Analysis Methods. Cambridge, Cambra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4-56.
3)文献为其他类型成果(获奖、专利、鉴定等)时,书写格式为:
篇2
1
转变教育观念
以总结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探索新时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层次人才。个体研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4个因素:(1)合理的知识结构。(2)科学的思维方法。(3)良好的个性品质。(4)宽松的研究环境。其中,创新思维最为关键,是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灵魂。我们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性,使之在强烈的学习动机支配下,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达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药学类研究生教育沿用的培养模式基本上包括两个阶段,即课程学习和专题研究。课程学习阶段一般为一学年,多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进入专题研究阶段,除了与导师接触外,基本上为“单干户”,用三学期的时间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这一过程虽然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但很难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1]。为此,我们在认真研读《长春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边调研、边实践、边改革,同时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跟踪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动态,以形成多样化与专门化、灵活性和规范性、广度与深度、个人兴趣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与重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2. 1
通过大量阅读专业文献,开阔眼界,达到知识储备的目的,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验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并要求在专业刊物上;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形成药物研发的基本思路,使得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丰富和扩展。
2. 2
通过独立完成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及鉴定多个单体化合物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现代技术以及四大光谱的解析要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导师指引的研究方向引向更深更广,充分体现研究生的培养重在知识的运用和创新[2]。
2. 3
通过中药化学教学实践以及定期的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演讲和沟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科交叉渗透。
3
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既要靠导师的言传身教,也要靠学术环境的熏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 1
团队精神的培养
团队精神即协作精神和凝聚力,主要是通过定期学术研讨、文献资料交流、定期研究工作汇报,并实行课题任务互助和主辅搭配来实现,同时进行正确的名利观引导[3],形成优势的学术团队。
3. 2
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导师布置任务后,让研究生大胆地去思考去设计,启发心智,再通过汇报、指导、修正和完善等具体环节,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现新事物,悟出新思想。
3. 3
教学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师指导下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验、协助教师开展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实习等工作。
3. 4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涉及管理工作,需要善于协调和具备管理的能力。因此,我们有目的地安排研究生协助导师作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管理水平。
3. 5
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深邃的知识、能力,更要有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情操,才能报孝祖国,服务于社会。所以,导师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潜移默化作用,都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教育是形成科研团队和特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平台,可以带动学校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应用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量化指标,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确保了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稳定性。在培养研究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通过应用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建立与实施,为学校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篇3
虽然西北大学遭遇了这样那样的尴尬和误解,但它从不抱怨,不慌张,只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像极了这座城市:一座城墙圈住洗净浮华的沧桑,与外界相安无事。记得我还在学校的时候,地质学系的舒德干教授正处于科研高产时期。他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共发表研究论文10篇,获得了空缺了好几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对古生物进化的研究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当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想用重金挖他过去时,他只说了一句:我爱西北大学。
舒教授是个工作狂,一天十几个小时他都在实验室里寻找早期生命进化的真谛。有幸去过一次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采石场,桌上摆放着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碎石,地上堆满了一摞摞还未开封的装满化石样本的木箱,屋内飘浮着细细的尘土,只有桌上的那台显微镜还能时时提醒人们这是一间实验室。就在这间实验室里,舒德干教授从一个绿色的大保险柜中,双手捧出那块为中国科技界带来无上荣誉的“昆明鱼”化石,开始为我们讲解这块不起眼的石头。难以想象眼前的这条小鱼儿就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整个脊椎动物的“老祖宗”。舒教授说,当时找化石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地人要他们每天交300元的开采费,否则便不准开采。他们经费紧张,拿不出这笔钱来,开采工具经常被收。没办法,舒教授他们只好偷偷摸摸地去采,采下来后赶紧运走,否则也有被没收的危险。“昆明鱼”的那批化石就是连夜运走才免遭“劫难”,要不然那位“老祖宗”便无出头之日了。舒教授还有一个更令人惊讶的“癖好”。他经常喜欢睡觉前躺在床上想问题。他说这不仅能起到“催眠”的效果,而且还会有更奇妙的“灵感”。第二天醒来时,舒教授忽然来了灵感,就马上从床上跳下来,找杆笔把要点记下来,生怕忘记,然后心满意足地刷牙洗脸,推上他那辆破旧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开始他的工作和生活。
西北大学就如西北老农一样朴素、踏实,面朝黄土兢兢业业地潜心学术,百年间,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数不胜数,、廖仲恺、舒德干、何炼成、张维迎、贾平凹、迟子建、牛汉、雷抒雁、陈宗兴、……曾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青年经济学家的摇篮”、 “作家摇篮”,位列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这在众多地方性大学里的确不多见。我总是想,这也许是因为西北大学面临的尴尬让许多学子终究要承受这种默默无闻的坚守,他们更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经济学家张维迎的导师何炼成在多年后回忆说,张维迎的研究生3年,除了最后一年忙于毕业论文,前两年,大多捣鼓他的读书会。他的大量时间,都耗费在研读现代经济学的原著上。一次,张维迎从外文书店买回一本台湾的翻译版本《中级微观经济学》,繁体字,非常厚,鼓动读书会成员人手一本。一个月后,何炼成再次看到这本书时,上头已被标注得密密麻麻。这本书,张维迎至今保留在手。如此多久仰大名的校友,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们的自豪感。那时候我们在宿舍经常卧谈,说西北大学应该合并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新组建新的西北大学。每每听到或者看到别人对学校的误解和偏见,我们总是要乐此不疲地鸣不平,校史、科研成果、名师……一切都可以作为佐证。
当然,这些都只是笑谈。西北大学在这样的一座城市,终究要承受这种默默无闻的坚守。它虽然无法给予我们巨大的光环,但是西大的老师们对学生却无限关爱。学院资料室的朱老师就是这样。朱老师烧得一手好菜,同时具备南方的特色和北方的风味,煞是让人羡慕。她每天早晨都给我们带些早点和小菜。早晨起得很晚的我,常在睡梦中被她打来的电话唤醒,叫我去吃早餐。后来才知,朱老师是有意改变我晚起床、不吃早餐的习惯。朱老师最喜欢煮稀饭,往往一煮就是一大锅。一到吃饭时间,那些中午不回家的老师就跑到她的办公室,坐在那儿等着她把饭做好,然后瓜分干净。夏天的时候,朱老师常给来资料室看书的学生熬绿豆汤,天天能喝到。到后来,平时几乎不到学校来的人,也要来喝碗绿豆汤再回去。
还记得开学接新生的时候,有一个海南来的女生,第一天晚上哭得泪眼婆娑,哭着嚷着嫌西北大学条件太差了,要回家。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食堂安慰了她半天,情绪才算有所好转。结果后来,她本科毕业以后,又接着在西北大学上了研究生。可见,她对西北大学的感觉终不是无可救药。我觉得,这里的学生大都如此,刚进校的时候,怨言很多。但慢慢地,就像恋爱,就发现出学校的好来。
学校档案: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现为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省部共建高校。学校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学校是后备军官培养首批试点院校之一。
篇4
8∶00,田金洲和其他的大夫交接班,值班医生汇报了前一夜住院患者的情况,田金洲作点评,也和学生们一起分析病情。之后,他带着学生进入病房,查视病人。走路的时候,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迈着大步,跟随他的人有时候甚至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
寒来暑往,田金洲的工作日程基本就是以这样的程序开始,随之而来还有无数的会诊、教学、会议等等。
多年的行医经历,田金洲最大的感悟就是一定要把所学转化为服务力。从1993年起,田金洲便开始接触阿尔茨海默病(AD),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及其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随后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学习。这种脑部疾病,会造成脑部神经细胞逐渐丧失功能。由于脑部神经细胞负责思考、记忆及行动,造成病人渐次低下心智功能,最后有可能影响到日常的生活活动。临床症状有几个特征,例如记忆力丧失、失语及失用症、缺乏方向感、易走失、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丧失,进而与人沟通有问题,无法处理日常生活,有的会有攻击、躁动不安、多话、多吃等。随着时间进行,阿兹海默症病人最终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都会丧失,如刷牙、穿衣及洗澡等。
无数次的诊治,田金洲深切体会到患者以及家属的痛苦,曾经,一位拿过世界比赛金牌的著名运动员因为经常失眠,朋友介绍他来找田金洲治疗。有一天,在办公室,田金洲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并约好了第二天的看病时间。几分钟后,电话铃响了,还是那位运动员打来的,他又和田金洲商定明天来看病的时间。让田金洲无论无何没有想到的是,一天之内,他接了8次那位运动员打来的电话,而且内容几乎一致。第八次接电话的时候,田金洲说:“您身边有其他人么?如果没有,请您拿一张纸,一支笔。”那位运动员有些不解,为什么拿纸笔呢?田金洲说:“请您在纸上写这样一句话:我已经约好明天找田大夫看病的时间……”田金洲说,等他给那位运动员做完相关检查之后,发现这位昔日运动场上的健将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庆幸的是,因为发现的早,所以得到了及时治疗。
田金洲说:面对患者,他常常感到很惋惜,为什么不早来?作为医生,他还有一大缺憾,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跑了很多医院都没诊断出来!一些患者常常被当成中风,或是糖尿病等其他病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仍在求解的世界难题
在社会上,阿尔茨海默病的知晓率很低,很多人对此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且一旦有家人患了这种病,很多人还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回避。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离世前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了10多年,美国老年痴呆症协会副主席凯恩说:“里根为战胜老年痴呆作出了两大贡献,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这种病的认识,二是使人们勇于公开谈论这种疾病,里根的勇气鼓舞了成千上万的患者。”
2010年,中国香港科学家高琨和2名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S.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而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这一迟到的殊荣对于高琨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早在2004年,反应有些迟钝的高锟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与父亲一样患上了老人痴呆症。2010年,当闻讯而来的记者采访他时,高锟一脸茫然,只是重复妻子在一旁不断提示的话“光纤……光纤之父。”他已忘了自己心爱的尖端科学。妻子黄美芸说,照顾高锟压力不小,“因为你知道这个人以前是怎样,这个病将他改变,以前那个人已经走了,不再在这里。”
据预测,未来3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老年痴呆人数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老年人痴呆患病率7.8%,到2040年,老年痴呆人数将以336%的比例增长,总数将等于发达国家老年痴呆人数的总和。
AD已取代糖尿病成为65岁以上美国人的第5位死因,据有关机构估计,全球每7秒钟新增1个老年痴呆病例。全球每年在AD和其他痴呆的总花费高达315亿美元,其中72%花费在高收入国家,只有28%花费在中低收入国家。目前,中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阿尔茨海默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正是这样的态势凸显出阿尔茨海默病研治的重要性。田金洲擅长运用辨证论治中药和靶向治疗西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轻度认知损害、帕金森病、正常脑压脑积水、多发性硬化、老年性舞蹈症、脑梗塞、脑供血不足,以及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健忘、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
在田金洲看来,治疗老年痴呆的难点在于:神经递质疗法(如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只能短期改善AD症状(大约1年),不能延缓疾病发展;对因疗法(如PS1抑制剂)的单组分单靶点治疗AD的疗效等同于安慰剂;中草药疗法治疗AD报道由于疗程短、终点指标不合理等,缺乏令人信服的疗效证据。另外,AD药物尤其是中医药临床试验有诸多科学问题未解决,如基于循证医学的AD中医药诊疗指南、AD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AD临床研究标准化操作规程、AD临床研究中心随机系统、AD临床研究伦理学规则以及中药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终点指标等,都需要研发。
留学让他重新认识中医
近10年来,田金洲主持研究项目27项,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重大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联合攻关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他曾获多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颁发的奖项,其中研发的健脑宁颗粒已批准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国家级新药,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金思维提取物被国际老年痴呆预防大会推荐为“给老年痴呆带来希望”的5种创新疗法之一,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提出的《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已被国家药品审评中心认定为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标准而得到广泛认同;提出证候表征模型概念并发明了血瘀证表征动物模型,成为证候模型研究50年的重大突破……
田金洲坦言是中西医结合的形式让自己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中,留学英国的经历功不可没。
1986年,硕士毕业的田金洲师从中国工程院董建华院士和王永炎院士,1989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医学博士学位。名师的悉心辅导以及自己的努力,使他在学习期间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科技奖,并在随后的1年内获得2项重要奖项。36岁时,他被破格聘为教授,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梦想。但随后的一段时间,他却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田金洲想改变自己的状况,也想进一步深造,他考取了霍英东奖学金,获得1.3万美元的资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出国培训后,1996年,田金洲出国留学,师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戴维・曼(David Mann)教授。
刚到英国,田金洲的外语是一大障碍,当时他的英语雅思成绩很低,学习很吃力,但一贯的韧性让田金洲坚持下来了,他成为同批留学的同学们中第一个用英语,并且最后也是成果最多的学生。几年苦读后,田金洲获曼彻斯特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理学博士学位,这使他成为中国中医药大学唯一获得中西医2个博士学位的医学专家。随后,他师从戈登・威考克(Gordon Wilcock)教授,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完成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研究。
回首往事,田金洲说:“我在国内的导师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是中医药领域非常著名的专家,还有2位教授是我的辅导老师。通过跟这4位老师学习,我深感中医太深奥了,一辈子也学不完,后来我把自己的学习集中瞄准一个方向。再后来又觉得自己学得还不够,为什么?中国医学发展到现今已经受到挑战,我们除了信息学的发展、西方语言和文化浸润以外,最大的挑战就是西医的挑战。现在提倡中西医并重,在国家认定的医学体制下,你作为中医专业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很多现代医学的知识、技能,在你的工作中要接触一些诊断问题、治疗问题、病情观察问题、科学研究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我就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很不够。1996年我选择到英国留学,一去就是9年,获得了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完成了神经心理学的博士后研究,又在英国莱斯特大学总医院学习工作了半年,做老年精神病的访问学者。现在还觉得不够,但是相对个人而言,比过去好一些了。”
对于完成了中医药学博士学位学习的田金洲来说,到国外学习西医的经历与中医药研究并不矛盾,他认为西医的学习可以让他为中医找到被国际认可的基础,并且让中医的研究有更科学、更规范的执行标准。
2005年3月,田金洲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回国。回国后,在中医药大学领导的强力挽留下,田金洲又回到了中医药大学,并到东直门医院工作。2005年,田金洲组建了神经病学中心,随后刘建平教授、时晶、孙建宁、王蓬文、唐民科等留学人员为主体成为团队重要骨干,团队获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并成为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唯一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2005年,老年痴呆国际预防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大会从全世界范围内提交的3700篇论文中,由科学委员会推出5种给阿尔茨海默病带来创新的疗法,其中包括田金洲的成果――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成果。随后很多国外媒体采访了田金洲,他说:“通过我的实践,我觉得在坚持传统、把握中医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适当地吸取和接受现代科学主要是现代医学的知识、技能为医疗服务,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这是件好事。”
田金洲说:“刚出国的时候感觉我们国家在老年痴呆的临床方面要比国外差不多晚5年,在基础领域的研究至少要晚15年。当我们在国外做了很多西方很熟悉的课题时,国内还没开始研究。近10年,国内的进展随着留学人员回国增多,交流也增多了。我们国家也在不断进步,在老年痴呆领域,我们除了流行病学有协和医科大学专家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方面的论文,比较有权威性以外,其他像临床领域和临床诊断治疗领域这一类的成果,说起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论文要算中医的。因为我们把中医的复方研发出来,在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脑损里面做了一系列研究,在国外比较好的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
回国后,田金洲的另一种成就感来自于教学,他可以把自己的所学最直接地运用于临床,并且充分体会到把知识和经验传承给学生的成就感。每次他授课时,教室里常常挤满了人,有的学生没有座位宁愿站着也要坚持听完课。
田金洲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年人,在继承、应用、发展中医中,我们出现了角色的转换,如今我们在指导我们的学生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过去我们学习的时候,中医很纯,上大学或读研究生都要背经典,背方剂,上临床也是由老师带我们,这样不断地温故知新来应用,那个时候思的、想的、学的、干的都是中医。这种环境现在发生了变化,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喜的一方面是,我们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习了很多西医的知识,包括对其他科学的应用,比如说计算机的应用、语言的应用。这就提高了我们临床中西医双重诊断的水平和准确度,疾病诊断、症候诊断我们的水平都提高了,同时也使我们对病人的诊断治疗的思考更完善、更全面,这是好事,提高了我们服务的水平和服务的完整度。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尽管也学习西医的东西,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根本,自己的专业还是中医。
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讲,我们中医讲辨证施治,中医要求“理、法、方、药”一致的观念,西药是靶向治疗,中医的靶向是一个整体,是疾病现阶段的症候,这是2000多年形成的治病原则,但是不少人如今做不到,这也是“忧”的一面。另外就是学生现在诱惑太多,作为老师,我还是希望学生能静下心来。”
斯蒂芬・霍金曾经形象地比喻:“我觉得,人类的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当其零部件停止工作时它也就完成了使命,对于这台停止运转的计算机而言,根本没有天堂和来世,天堂只是为害怕黑暗的人所编造的童话。”
霍金说:“我不怕死亡,但我不想这么快就与世长辞,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1岁就被诊断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的霍金,如今依然在自己钟爱的科学领域里耕耘,在他看来,每个人在有生之年都应当充分地投入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教授、麻省综合医院遗传暨老化研究部主任鲁道夫・谭兹专攻阿尔兹海默症的基因研究,不久前他与美国科学记者安妮・帕尔森合著的《失窃的灵魂:中老年痴呆症的致病基因解码》在中国出版,引起不少人的关注,田金洲说或许翻译成《失窃的记忆》会更合适一些。常年工作在治疗患者、挽救生命第一线的田金洲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为患者找回失窃的记忆。他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为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是他最真诚的愿望……(封面、题图摄影/鲍效农)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高等学校(神经变性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