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探究式教学实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40―01
一、 参与式教学的概念
“参与”是指参加活动的个体投身在群体活动中,与群体成员之间所发生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基本的合作,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探究、反思、感悟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认识与情感,从而达到改善班内学习氛围、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的目的。
二、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参与式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它意味着教学观念的改变,这种理念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教师,教师不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动脑筋深入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理念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通过与同伴的探究、合作和交流,有利于挖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能削弱初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被动的重复,在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更多的独立探究时间,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在培养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之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很多时候参与式教学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
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不管教学内容、性质、难度,也不管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一律由学生讨论完成,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让自主探究变得盲目而缺乏实效性。而且,活动的评价形式单一、主观、片面,只关注结果,不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重小组评价,轻个人评价。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活动小组分工不合理,讨论的形式也一成不变;教师对活动的目的交待不够明确,分工不够具体;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前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整个交流过程有时成了优等生的“一言堂”,其他同学只能成为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
四、如何构建参与式课堂
参与式教学的全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评价阶段。
1. 参与式小组教学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活动小组的组建和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将本学科学习较好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分到一组,形成一种互补;小组规模以每组4-6人为宜;座位的编排方式可灵活选用。为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应轮流担任小组内的不同角色,如组长、纪律监督员、汇报员等。
篇2
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常常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到底如何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如何寻求既适合学生特点,又符合课标要求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课堂新思路呢?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必须有机结合,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做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发挥教师在合作探究中的作用
在探究合作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并不矛盾,适度的引导能让探究更深入,更有内涵,更有意义。
1.教师要促进探究、合作等活动的开展
引导与探索并不矛盾,探索前的适度引导会让探索走得更远。合作探究是以问题的设置和提问为前提,教师在探究前需要引导问题,并对合作的方式进行引导。
2.教师要促进合作探究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合作探究教学中师生互动式常态,从引导发现问题,到寻找材料解决问题,再到拓展延伸强化运用,都离不开师生的互动。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间合作,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引导体现在,教师并非一味地让学生合作,而是让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才让同桌或者小组合作探索、交流,这样充分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3.教师应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必备的资源和环境条件
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必需的资源,创设必要的、有趣的合作探究环境是教师必须要做的事。如,开展长方形、正方形等教学,必须给学生准备这些素材,让学生“有米可炊”,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探究、学习。
二、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合作探究式教学采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的过程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整体能力。下面以“因数和倍数”相关内容为例,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问题
为了顺利开展教学,要事先准备好12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12个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
教师首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询问学生有几种拼法。学生可以先在脑海里想象有哪些拼法,实在不行可以实践操作,并在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并帮助没有拼出的同学多拼几种。
出示操作要求:
(1)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看有几种拼法。学生动手操作,与同桌交流摆法,并可以在全班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你能用算式来表达你的摆法吗?
数学是挑战思维和训练思维的武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充满魅力的学科。只有让学生在“个人―小组―全班”的模式中,多思考,多交流,各抒己见,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上面教师通过创设拼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再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又可促使学生以数形结合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2.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将有趣的游戏与现实的问题相联系,从游戏中得出12个正方形拼出长方形可以表示为:1×12=12, 2×6=12,3×4=12。
教师导入因数与倍数。
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仔细观察3×4=12,想一想: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请你试着填一填:3×4=12,12是4的( ),12也是3的( ),4是12的( ),3也是12的( )。
接下来,让学生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l×12=12,2×6=12中数字间的关系。同桌互相说一说、听一听。因数和倍数也一样,我们不能单说哪个数是倍数,哪个数是因数,要说清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使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形象生动又容易理解。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数学内容是较为抽象的,有时由于学生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单靠某一个或几个学生探究问题,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合作探究。只有争论越激烈,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活;只有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设想,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1)寻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15和16的所有因数吗?试一试。
学生:分别列出15和16的因数有……(学生采取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
教师:你们的看法一样吗?为什么你们的答案会有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
请你把15和16的因数补充完整。(激发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全班讨论)
教师:这就说明一个数的因数不止一个,找一个、两个不难,难就难在把一个数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
学生实践:想办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
教师巡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索,相互之间补充遗漏的因数,并讨论自己寻找因数的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答案。
(2)寻找一个数的倍数。
可以同上面一样开展,具体过程略。
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索,寻找答案,自主探索,在知识的矛盾冲突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组集思广益,认真合作讨论,群策群力,探寻规律,找出问题的突破口,解决问题,并学会触类旁通。
4.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在学生探究完知识后,一定要及时地巩固新知,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不要出现探究过程也有了,合作也开展了,热闹过后学生又忘记了这样的情况。当然,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游戏,可以是同学间口头互动,也可以是师生间的互动。
出示例题:(1)5的因数有:
(2)3.6÷4=0.9,所以3.6是4的因数。( )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1,这个数的因数有1,5,25。
及时的检测练习可以巩固内化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易混点进行练习、讨论、反馈,就会化解难点,使问题凸显并得以解决。巩固练习后的小组交流,更凸显出了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重难点问题,及时地交流,教师适时地点拨,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解决了共性问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性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合作学习和探究中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需要给学生留足空间,提升探究质量;需要科学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热情。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自觉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留足空间,提升探究质量
留足思维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知识不断提升、思维不断发展、情感不断丰富。要想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必须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但实际教学中有时为了课堂的进度,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最终学生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小学数学课堂由于其本身具有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学生得不到思考的空间,思维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合作探究也会落空。
为此,为了确保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质量,使课堂合作探究教学落到实处,必须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3.科学评价,重视个性差异
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多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在探究中应该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放手,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对于数学教学,我们教师不能“关住”学生,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不是成为真正的学习探究者,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中来,才能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同时,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小组合作时,对于每组中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这些学生先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小组成员、小组间的科学评价通过多种因素来整体评定小组成绩,突出合作的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让差生有进步,让优生有发展,从而凝聚团队力量。
总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构建了一个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全新方式。在探究合作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同时要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控教学过程,并注意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给学生留足空间,提升探究质量,采取科学的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参考文献:
[1]吴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幸福家庭:教育论坛,2012(10).
[2]杨校宁.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07).
[3]梁爱雪.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1).
篇3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很多年,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化学仍旧是处在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之下,探究式的教学仍旧较少。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程教学时,必须要有意识的增加探究活动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加快学习模式的改变,以此来培养、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_般来说,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通过主动的参与而掌握并能够良好应用某些知识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相比,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跟好的理解高中化学中的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并能够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水平。对于探究式的教学来说,其本质是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思维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扮演课堂中的科学家,继而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搜集并加工所需要的信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和任务作为出发点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来实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教学目标。
2 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与策略
2.1利用假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高中化学教师在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时,可以利用假说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继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假说是人们以已认知的知识和理论为依据,对未知的现象和事物做出的合理的、推断性的解释。假说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先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猜测,并让学生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因此,不能够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即使学生在进行假设时出现错误,教师也不能够予以指出,而要在进行探究活动时,逐步引导学生,使其能够自己发现问题的错误,并掌握正确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元素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假说法,带领学生对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推测,如,根据元素钠的性质来推算元素钾的性质,这是因为,钠和钾属于同一主族,因此其在性质上存在递变性和相似性。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其他的知识来推测元素的性质。而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严重假说的正确与否,继而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由此可见,假说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2通过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究式教学
除了利用假说来开展探究式教学之外,教师还能够通过创建和设立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高中化学知识。在创设情境之前,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并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为创设情境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找出矛盾,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而对于问题情境来说,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力求让学生自己提出。但是由于高中学业较重,时间较紧等原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则需要教师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而在创建问题情景时,教师必须要以学生已学的化学知识为基础,可以以日常生活等作为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具体的实践方法如下: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争议性较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学习知识时,学生多多少少都会因为认知思维出现冲突而产生争议,这是不可避免并可以作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力条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乙烯的性质时,有的学生会认为,乙烯遇溴水而溴水发生褪色现象是因为乙烯的作用,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在制取乙烯时会产生二氧化硫,而溴水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会让学生分成两部分,继而其会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误的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更替来创设问题的情景。对于高中的化学知识来将,其是按照一定逻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新的知识时,可以先找到该章节知识与已经所学过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后根据学生的已掌握的知识来设计问题情境。这样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继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篇4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常见碱的俗称及其腐蚀性,了解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会对比的学习方法,形成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学习,体会对比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
三、课前准备
材料准备: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水、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烧杯、表面皿、药匙、多媒体、图片等。
学生分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定组长,指导本小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超市中有一种自加热盒饭,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绳子一拉,10分钟即可加热食品。这种自加热盒饭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写出反应原理:CaO+H2O=Ca(OH)2,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而炉具洗涤剂中也有一种碱叫氢氧化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碱――Ca(OH)2和NaOH。这里有两种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要把它们鉴别出来,你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利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鉴别。
讲述:鉴别两种物质的前提是知道它们的性质差异,而我们只有在全面了解它们的性质后才能知道差异在哪里。所以我们首先来了解它们的性质。
多媒体展示:盐酸、硫酸两种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碱溶液中的离子情况。
提问: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H+。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离子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式,学生对两种溶液中的离子情况进行猜测。
根据图片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离子情况,得出结论:两种碱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OH-,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相似。
讲述:两种碱溶液中存在相同的离子――OH-,但也有不同的金属离子。它们的性质应该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分别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来比较两种碱的异同。
实验准备:在实验桌上的两个表面皿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并放置两个盛有等量水的小烧杯。
提问:观察表面皿中的固体,对两种碱的溶解性大小利用设计实验进行比较。
多媒体展示:制作叶脉书签;鸡爪浸泡在氢氧化钠浓溶液中的状况。
提示: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它的俗名有烧碱、火碱、苛性钠。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展示:将表面皿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向学生展示。
观察对比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刚刚取出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无变化。了解潮解的过程。)
讲述: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表面会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潮解。
实验:观察两种碱的颜色、状态,并通过实验比较两种碱的溶解性。(学生在加碱的过程中可能会缺少对比意识,即没有往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碱。)
在比较溶解性时,通过触摸烧杯壁感受氢氧化钠溶解过程中的放热情况。了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其俗称。
小结两种碱的物理性质。
明确两种碱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引导:通过对比两种碱溶液中的离子,我们分析得出两种碱应该具有相似的性质,下面我们以熟悉的氢氧化钙为参照物,共同研究两种碱的化学性质。
体会学习方法――以已知物质为参照物来学习相似的未知物质的性质。学生联系到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也会根据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而猜测碱可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提问:你认为碱可能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讲述:OH-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有,溶液都显碱性,而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
演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现象:无明显现象。
提问: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反应如何来证明呢?
小组讨论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笔记上。
演示:一组对比实验:往两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观察现象:两个瓶子都变瘪了,但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那个瓶子变瘪的程度更大。
提问:如果只向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瓶子变瘪能否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回答:不能,软塑料瓶变瘪还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中造成的,实验不严密。
讲述:大家已经证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实,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还能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这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原理相似。
请同学们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SO3+2NaOH=Na2SO4+H2O
SO2+Ca(OH)2=CaSO3+H2O
提问:氢氧化钠固体如何保存?原因是什么?
回答:密封保存。(1)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2)氢氧化钠固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提问: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吗?
回答:不可以,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干燥。
提问:如何得到这两种重要的碱呢?
多媒体展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工业制法。初步了解两种碱的工业制法。
提问:学完这两种碱的性质后,现在你会用哪些方法来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呢?
应用所学知识,归纳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碱在用途上的区别及其原因。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
课堂检测:学生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新授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通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对比学习两种酸的基础上,推测两种碱存在相似性质的原因。从它们结构中都存在OH-,可以判断它们都有碱性,同时每种物质可能也有其各自的特性。在认识它们的共性时,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学生已比较熟悉,因此作为参照物,通过与氢氧化钙对比,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这样安排使学生更易掌握所学的新知识。
篇5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1.探究的主题要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实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是这次新课改中各门课程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探究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或事物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或氛围,营造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再回到社会生活中,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去适应生活,改善生活,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情境探究教学的内容要紧扣社会生活的脉搏。
2.探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更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学生垄断探究活动,同时,要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之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义务。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考虑利用其他时机给予他们一定的适合其水平、需要的探究学习任务。
3.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由于学生先天条件以及后天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理解力、感悟力及探究能力等不可能是一样的,因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不能要求所有学生一个步调走。教师应尽量避免统一性的要求,可以根据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素质的实际,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对问题的探究。通过这种特定的合作和交流形式,使各具特点的学生都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特点,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探究式学习要体现方式的多样化,做到常改常新。提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往往局限于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答疑或学生搞一些相关性的社会调查。探究式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调查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活动、进行活动与收集资料、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等。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应渗透到教材和教学活动的不同部分。例如,我们讲到古代社会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时,可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然后以课堂为平台提供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如在初二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法制小论文竞赛”及“法制手抄报评比”及“周边环境问题、及市场问题的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模式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式教学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或由学生提供适当且真实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的体验,吸引学生对特定问题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在承担责任中长大》时,班上刚好那天有一个学生过生日,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开了一个生日会,在庆祝生日的过程中自然就要许愿。于是,我就在此时引导学生:过生日就代表我们又长大了一岁,那么我们又该比以前多做些什么呢?今天这样过生日有没有意义?为什么?(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什么是集体?我们该为班集体做些什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变成探索、思维的创新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篇6
二、开启学生思维,在转化中开展讨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讨论式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讨论式学习方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过去那种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按部就班,正襟危坐,接受知识的学习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核心,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教材中,整数和小数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内容,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如在教学“除法”的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模式:首先出示算式①2800÷35=80,然后让学生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除以100,让学生写出算式。商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通过运用商不变的知识,顺利写出了算式②28÷0.35=80,从而实现了除数为小数的除法运算。同样,再让学生将算式②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100,此时的算式又是怎样?商发生变化了吗?我立即写出算式,让学生开展讨论,学生经历了整数和小数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讨论的结果很快得出,即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100之后,商也是不变的。
和谐融洽的氛围,宽松愉悦的环境,学生都会认识到自己在探究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有两个学生,他们将除数0.35乘以100,变成了整数,被除数却忘记了乘以100,结果得出的商是0.8, 后来其他的同学相互帮助,找出了原因,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改正。笔者了解情况后不仅大加赞扬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意识,还将这一问题进行了拓展,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让学生展开探究讨论,使学生感受到问题需要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发现问题,讨论使自己的学习更深入,同时让学生也学会了讨论。
三、设计开放问题,在操作中深化讨论
开放的习题,是对学生传统解题思路和思维的挑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中创新。
篇7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历史进行“再现”,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第12课“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可以首先以“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引入,让学生思考该对联的创作背景,对联中所指的“割地求和”与什么事件有关。一系列的问题引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与相关的视频或资料,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学习。
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尽量选择与学习主题紧密相关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必修1”第六单元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俄国十月革命有关的视频或评价等资料,增加学生对十月革命的了解。然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觉得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发生的吗?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是什么?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小组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拓宽知识面,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给学生分配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必修3”第一单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具有什么特点?学生A:因为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备受推崇。学生B:新的儒家思想融合了阴阳五行、道家以及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并通过调整使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障政治上的统一。学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的稳定,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多给予鼓励,及时纠正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四、总结提高,加深学生的探究体会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总结提高非常重要。及时的总结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探究学习的体会。由于有的教师历史教学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历史教学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陈述和勾勾画画,忽视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学习和反思总结,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因此,在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必修1”第四单元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日军侵华的主要材料,然后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了解日军侵华的一系列战争,并对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时间及成果进行记忆,分析胜利的原因,并对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教会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并将其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林云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篇8
以上几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环环紧扣的一个整体,首先,教师给出必要的学习资料或者学习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代入;其次,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景,做出自己独到的见地;再次,教师鼓励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疑惑点,共同寻找答案;最后,结合自己在寻找答案中的资料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
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特征
第一,探究式学习的顺利展开是围绕“问题”展开,问题的选取是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设置问题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兴趣,有趣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探索的乐趣,而且问题的设置需要一定的技巧,问题需要在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范围之内,超出或者过低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且探究式学生在高中教学中开展,需要教师付出一定的努力,因为高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考虑全班的平均水平。
第二,探究式学生如果只是学生单纯的阅读查找答案,那么探究式教学就会陷入另一个错误中。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共同参与其中的,缺一不可,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主要位于引导的地位,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在引导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不同的理解,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做出有效反馈,学生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不断深入文章中心思想。
三、高中语文探究式学习教学实施方法
1.恰当的问题选取
高中语文知识更多是对文学作品的选取以及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于同一个文学作品的理解可能都不尽相同,但是这并不是说由着学生去理解学习,这样语文课就无法进行。高中语文在实行探究式学习中,首先,教师需要选取恰当的切入点。
比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知识《雷雨》一文中,这篇文章的重点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教师可以在开始文章教学之前,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在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将关注点停留在周朴园认识鲁侍萍前后的行为描述上。再比如在学习《辛德勒名单》时,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辛德勒的转变,教师可以以此为问题切口,向学生提出辛德勒的态度为何会转变,开端是什么?
2.适当的探究方法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要地位,教师进行辅导。恰当的问题是良好的开端,但是最终的成效取决于适当的方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不懂得如何分析研究,甚至在理解中逐渐走偏,那么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失败的。因此教师在提出恰当问题的同时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古诗的学习中,用相似的词语代替原诗中的词语,询问学生原词与代替词之前的区别,在对关键词的分析中,理解古诗的内在含义。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用“去”字代替“赴”字,对两者进行比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拟人化的“赴”字所变现出的大山雄伟壮阔。
再比如在学习文学作品中,要抓住细节,有些微小的细节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却对文章的中心表达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在鲁迅的作品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在《祝福》一文中,全文全程将女主人公称呼为“祥林嫂”,但是祥林嫂并不是她原来的名字,在其死去丈夫之后依旧被人称之为“祥林嫂”,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在于揭示封建社会中妇女没有地位以及贞洁思想对于妇女的束缚。从细微末节入手能够更好的领悟文学巨匠的笔下风采。
【结 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出现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很有帮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传统的以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步改变为以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重要职能就是将一定的理论和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又不作为教学的唯一职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要将其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在目前高中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创造探究式学习的环境,与学生共同参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旭.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4(14)
篇9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4.031
一、设计思想
根据“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1]这一新课标理念,依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确定《苯》的探究式教学设计思路:从苯在社会生活中的用途与发生的苯污染事件及化学谜语入手,将苯的发现史和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学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苯分子的结构和主要性质,感悟科学家求真、创新的思维品质,激发起创造性思维。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内容。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又是最简单芳香烃,掌握了苯的性质可以为后面选修5中系统的研究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苯结构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真正用杂化轨道理论及价键理论中的大∏键来解释苯分子的结构那又是选修3中的内容。所以,此时只要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第一章中所学的化学键的知识,把苯中的化学键理解为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即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苯”之前已学习了烷烃――甲烷、烯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及一些特征反应,少部分学生甚至还有碳碳三键及环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先备知识”,这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我们应引导学生对比前面刚刚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得出苯的独特的性质,帮助他们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逐步熟悉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同时,需要注意学生有机知识储备有限,教学中不能随意补充知识如苯的磺化反应等,更不能将知识面拓展到苯的同系物,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降低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及毒性,掌握苯的分子结构特点和苯的可燃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分子结构与性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手段获取信息,加强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从中体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同时,鼓励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要有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建构苯的感性认识
【引入】许多油漆和制鞋业粘合剂易挥发出有特殊气味的物质,你知道它的成分是什么?据新闻报道,南方某鞋厂的打工妹由于过多地接触这种物质而染上了严重的白血病。
【投影】(1)有人说我笨,其实我不笨,脱去草帽换竹笠,化工生产逞英豪。猜一字。
【播放】多媒体视频:苯为原料合成纺织品、橡胶、塑料、染料、农药、消毒剂等……
(设计意图:激趣,加深“笨”与“苯”的区别,启动学生意义建构。谜底揭晓后,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苯)
【板书】二、苯
【思考与交流】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从哪些方面认识它的物理性质?怎样获得这些信息?
【小结】可以从(1)色、态、味(感官望与闻);(2)密度、溶解性(动手验证);(3熔沸点、毒性(动手查阅)等方面获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认识物质的思维方式和记忆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
【探究活动1】观察苯试剂,通过分组实验验证苯的密度和水溶性,总结苯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补充苯与水混合的分组实验,增强学生对苯的感性认识,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加深对苯的物理性质的建构)
【板书】(一)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沸点较低(苯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结晶;常温下为液体,易挥发);有毒。
2.从苯的感性认识到苯分子的组成
【讲述】若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十九世纪,看看苯是怎样被发现的?其分子组成如何?
【阅读与思考】(投影下列化学史材料,指导学生学会求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19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用蒸馏法提取这种液体,得到另一种液体(实际上就是苯)。1825年法拉第向伦敦皇家学会报告,发现了一种新的“氢的重碳化合物”。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制得了该液体物质,并命名为苯。
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 ,苯蒸气的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氢气的39倍(即可知苯Mr等于39×2),你能确定苯的分子式吗?
(设计意图:继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踏上苯的“发现之旅”[2],融入课堂学习之中)
【板书】(二)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1.苯的分子式
N(C)=78×92.3%/12=6 N(H)=78×(1-92.3%)/1=6所以,苯的分子式为C6H6。
【思考与交流】将苯的分子组成与甲烷、乙烯分子式相比较,预测苯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演示】观看演示实验:用玻璃棒蘸取苯在空气中燃烧,并与甲烷和乙烯的燃烧作比较。
(设计意图:甲烷、乙烯和苯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例不同,因此燃烧现象不同,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内化学习。然后,选择“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组成-分子结构”[2]这样的顺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为后续有机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3.用所学知识推测苯可能的链式结构,并用实验验证
【探究活动2】(1)根据苯的分子式,它属于饱和烃?不饱和烃?为什么?
(2)如果是烯烃,应该有多少个双键?如果含有碳碳三键(-CC-),应该有多少个叁键?
(3)根据“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以及烷烃、烯烃结构简式书写的经验,试写出苯分子可能的链状结构简式。
【投影】归纳学生探究活动中书写的苯可能的链状结构:
A. CH2 = C = C = CH―CH = CH2
B. CH2 = CH―CH = CH―C CH
C. CH3 ―C C ―C C ―CH3
D. CH C ―CH2 ―CH2 ―C CH
E. CH C ―CH(CH3) ―C CH
F. ……
【讨论与交流】这些结构是否合理?(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A~ E 式都符合要求,但A 式含累积双键,应明确告诉学生不稳定,故B~E 式较合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假想、讨论、书写苯的结构简式,培养学生运用“先备知识”分析新问题、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为“后续学习”苯的结构特点奠定基础)
【思考与交流】我们用什么方法证明上述结论是否正确?(设计实验证实――都是不饱和烃,可用Br2水或酸性KMnO4溶液验证)
【探究活动3】学生动手完成课本69页实验3-1:分别向2支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Br2水和酸性KMnO4溶液,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提问】实验有何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见图1,两支试管均不能褪色(苯与溴水的混合产生萃取现象),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参键 ,上述结构都不合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 追溯前人的研究过程,探究苯分子的环状结构。
【讲述】苯分子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这在十九世纪是个很大的化学之谜,为此科学家踏上了探求苯分子结构的漫漫征途,斗转星移,整整40余个春秋。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由于揭开这个谜而名垂青史(结合课本71页“科学史话”,指导学生阅读)。
【阅读与思考】(投影下列信息材料)
信息Ⅰ:科学家们做了许多有关苯的性质实验,试图从性质出发推导出苯的结构,其中有这样两个实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①1mol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C6H6+3H2C6H12;②苯与液溴在铁粉存在时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C6H5Br+HBr,并且苯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信息Ⅱ:凯库勒的苯分子结构学说
1866年,凯库勒提出关于苯的两个假说:
①苯的六个碳原子形成平面六角闭链;
②各碳原子间存在着单双键的交替形式,见图2。凯库勒发现苯分子具有环状结构的经过,带有传奇般的色彩:他受到了梦的启发。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建筑学造诣和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得益于他勤奋钻研的品质和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
但是,这个假说只受“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事实支持,而不能解释另两个事实: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于是,凯库勒在1872年又提出互变振动假说来补充说明自己的观点(见图3)。
【投影】电脑模拟苯的单、双键交替运动(略)。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倾听,对重大化学成就进行情感体验,对伟大的化学家的求真品格和杰出成就表示崇敬,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5.用现代科学手段――多展示苯的微观结构。
【投影】(1)1935年科学家詹斯用X射线法证实苯环呈平面正六边形(见图4),再次说明凯库勒的假设①合理。
(2)表1 烃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
可见,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独特的键。因此,现代化学理论认为应采用鲍林式表示苯分子的这一结构特点(见图5)。为了纪念凯库勒的贡献虽然仍采用凯库勒式,但苯分子中却无单、双键交替的键。
(3)展示苯分子的图片和模型(见图6-图9):
(设计意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视野,开阔思路,感受技术手段的更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进行美育渗透。)
【板书】2.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1)C6H6 是一种环状化合物
(2) 结构式:其结构简式:或
(3)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12个原子共平面,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独特的键(键参数:键长:140pm ,键角:120°)
6.通过实验实事加深对苯的结构认识,并掌握苯的化学性质的特殊性
【讲述】上述实验3-1表明:苯的化学性质与乙烯有很大不同,常温下它的性质很稳定,但在特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加成反应(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
【投影】观看多媒体动画:苯的溴代反应、硝化反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动画模拟苯的溴代反应、硝化反应和加成反应,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降低学生认识的难度[3],让学生知道反应的机理和类型。)
【思考与交流】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在学案上互相交流)。
【板书】(三)苯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为苯易燃、易取代、难加成
(1) 燃烧 2C6H6+15O2 12CO2 +6H2O (但它只能燃烧却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取代反应
(3)加成反应
7.评价反馈
【投影】巩固练习(检查学生做在学案上的答案):
(1)下列哪些能说明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 )
A.苯的一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C.苯不能使Br2水或KMnO4褪色。
D.苯环上的碳碳键均相等
(设计意图:检查对苯的结构掌握情况)
(2)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6,结构简式(如右图),问它的二溴代物有几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填写表2:比较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3]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甲烷、乙烯、苯结构与性质的认识,以达到较深层次的意义建构目的。)
【小结】研究苯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过程是研究事物所遵循的科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 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实验, 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讨论成了课堂生活的常态,小组学习成了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真正扮演了一个情景创设者、组织者、指导者、有效调控者的角色,老师为学生创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 创设了一连串环环相扣创造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从课堂教学实施来看,并不是“放养式”的失去控制的放任自流, 而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探究。一节课内容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得到激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意义建构。建立多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时间和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能感受到技术手段的更新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之所以有这样的生成都应归因于成功的预设,而能否有成功的预设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因此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但没有削弱, 反而加重了,在新课改中我们教师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综上所述,这节课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基本是新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是一个探究过程,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习惯养成,这种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概念。但还处在尝试与探索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一、影响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因素
(一)学习心理的对抗。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出现了消极学习的情绪,甚至出现了抗拒的心理。有些教师看到学生出现这种状况,心理情感也会出现变化。出现这些不良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学生的积极抵抗与消极抵抗, 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消极抵抗中学生保持沉默,积极抵抗则是学生对学习置之不理, 表示出拒绝的态度,两者均影响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②教师的心理情感也会发生变化:主动放弃与被动放弃。由于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会导致教师主动放弃对教学兴趣;学生的抵抗情绪投射到教师的心理情感上, 便会产生被动放弃的情感反应, 对于学生的消极情绪听之任之。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阻碍。传统教学模式已在教学中根深蒂固,短期内教师和学生均无法从中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其通过板书进行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客体,这种模式颠倒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没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还有一些教师沿用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正视该模式的弊端,更不能意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好处,严重阻碍了探析教育模式在新课程教学中运用。
(三)心理定势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虽然有许多学校已经意思到探究性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势。但由于受到高考心理定势的影响,迫于高考压力以及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下,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从事乏味又呆板的老师准备。即便是学校再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师生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心理定势的影响,也无法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活用教材资源。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灵活的处理教材,最大程度发挥教材的魅力,适当拓宽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历史底蕴后,可以将语文课堂延伸,让学生们课堂或者课下讨论饮食文化、茶馆文化、以及农家乐文化等,让他们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材是《新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只有灵活的运用教材,才能将教学与实际生活完美结合,题先出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师才是关键,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例如,新课标中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中对“动与静”、“有形与无形”阐释,如果教师能深挖本质,触类旁通,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认识,这样不仅使课堂活跃,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二)营造探究型的课堂文化氛围。在课堂教学时,根据课文实际,主动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加以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来自于学生“,让学生在探究自己的问题中培养能力。当然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这些问题可能比较幼稚、古怪,作为教师一定要持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不要怕被笑“多提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教师变成了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注重动态生成。课堂的生成是无处不在的,而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教师预设,导致课堂变得沉闷、乏味以及程序化,更谈不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为生成导航,预设要想学生之所想。在新课程背景下,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 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 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②给生成留空,预设要留有学生发挥的余地。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得满满的, 不留一点余地。要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空间。③让发展作主,打破预设与生成的固定标准。④让生成逢源,多给自己加“钙“。
(四)创设疑难情境。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创设疑难情境。通过结合语文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语文学习,增加了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更促进思维能力的扩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究式教学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邢继东.沿溪探源 洞幽烛微――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之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篇11
一、运用探究模式,让学生形成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
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模式让学生形成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性,几乎涉及各个知识点。下面我选取在力学和电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实例阐述怎样运用探究式教学。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内容,为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建立密度概念,教材使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我在上九年级第十章第三节的过程中先通过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阿基米德鉴别王冠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如何鉴别物质的猜想(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测量比较不同体积的同一种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再通过测量比较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而不同物质的这个比值一般不同;最后经过是否可改变这个比值的思考,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我在该节课的小结时完全没有按照教材上的原始实验进行,但是比直接讲教材实验效果好得多。再如,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的定律,如果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去认识和学习,能更近似地经历科学家进行探究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自己去发现、总结定律,然后再给学生进行小结,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一普遍规律,而且理解了概念和规
律的内涵,了解了学科知识的发展过程,掌握了探索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把握好探索性实验的教学
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有很多探索性实验,教师把握好这些实验的教学,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这些探究活动也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面我结合力学和光学部分的部分实验作阐述怎样运用探究式教学。
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本节要求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并且是最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目。本部分的关键也就是学生知道、理解并非常熟悉凸透镜成像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给本章第二节知识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凸透镜成像的现象给予说明并提问:通过你们的观察及前面所学的知识,请问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完全一样吗?(设疑)任何情况下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关系一样吗?为什么吗?(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正式提出问题)然后给出一些光学器材让学生为证实自己的猜想设计进行实验,最后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物理理论,对课后小测试也能较好地完成。
除此部分外,在其它许多章节我也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如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三节摩擦力、杠杆(本节的“杠杆的平衡条件”)部分教学,并且教学效果比较好。
我在物理教学过程时,特别是探索性实验的教学(实际上物理学科每一个分支都渗透着这种思想)过程中大量地运用探究教学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接受知识,提高技能。同时这些探究活动也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和实践能力。如:“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小实验,现有玻璃杯、铅笔、白纸、玻璃和水,从中选用器材可以作哪些实验?要求:至少设计两个实验,并简要写出实验方法、步骤及原理”。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一系列实验的设计和训练,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每个方案都闪烁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充分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主,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知识,多思少算的思考能力
篇12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用一根绳子,在绳子上系两个一大一小松开的结,如图1所示,然后双手提起绳子,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绳的两端,请大家思考:两结在收紧的过程中有无先后之分呢?
[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猜想]:
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想当然地回答:肯定有先后之分,绳上的小结先收紧,大结后收紧,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
[家庭实验,实施探究]:
学生分别找来绳子,在绳子上系两个一大一小松开的结,然后双手提起绳子,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绳的两端,实施自主探究,多做几次以得出一般规律。
[实验探究结果]:(出乎意料)在探究实验中,两结总是同时被收紧。
与猜想结果不相符合,激发起学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引导分析,启迪创新思维]:
在缓慢拉绳的过程中,原来较小的结中绳与绳之间的压力较大,根据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的原理,故较小的结中绳与绳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也较大,若左侧的结较大,当拉绳子时,左侧结中由于绳与绳之间的压力较小,最大静摩擦力较小,随着两端拉绳的力的逐渐增大,将首先大于左侧结中的最大静摩擦力,故左侧结先收缩,而右侧的结由于最大静摩擦力较大而保持原样,一旦左侧的结收缩到小于右侧的结后,该结的最大静摩擦力将大于右侧的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该结将暂停收缩,而右侧结开始收缩,如此周而复始,最终两结将被同时被收紧。
点评 根据生活经验的主观猜想,往往是不可靠的,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实验探究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等。
案例二:[探究课题]对奇妙的螺旋风轮的探究
[创设情境,设计实验,引出问题]:
取一根竹筷,用刀子从上到下刮去一半,制成一根扁筷子,然后用小刀在竹筷上刻几排槽,槽的间隔为
2cm,准备一张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用剪刀沿对角线向中心剪,中间不要剪断,收起四边的角,拉向中心,用一根大头针从中心穿过,便制作好了一个螺旋风轮,最后把风轮固定在扁竹筷子的顶端,使其能够自由转动,如图2所示,操作:左手拿一个螺旋风轮,右手拿一根筷子在螺旋风轮的槽口来回摩擦,螺旋风轮便飞快地旋转起来;当摩擦另一边的槽口时,螺旋风轮立即反过来旋转,这简直是太神奇了,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是本人孩提时代自制的一个玩具)
[引导学生自制有趣的玩具,实施探究]:
学生找来材料,自制螺旋风轮玩具,个个十分投入地进行研究,探索“风轮奇妙旋转”的原因,相互交流、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是没人能准确解释这种现象。
[引导分析,启迪思维]:
在该探究实验中,风轮是松动地套在大头针上的,大头针不可能完全位于旋转风轮的重心上,所以当筷子摩擦时,就会使风轮的重力相对于转轴产生旋转力矩,把风轮带动起来,因为筷子是扁的,当摩擦槽口时,必然导致筷子的振动,这种振动是椭圆式振动,也会带动风轮转动。这就是“风轮奇妙旋转”的道理,该孩提时代的自制玩具玩起来十分有趣。
点评 这个实验非常有趣,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在玩中学,在愉快中感悟,在浓厚的兴趣中提升,实施自主探究,亲身感受,将使物理学变得更加亲切。
案例三:[探究课题]对风帆逆风行舟的探究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我们知道,风帆能乘风破浪,顺风而行,那么,请大家思考:风帆能逆风行驶吗?
[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猜想]:
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因为从电影电视上看过;有的学生则认为不可能,顶着风怎么能前进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引导设计实验,启迪思维,实施自主探究]:
找一块南瓜或土豆,切成如图3所示的直角三棱柱的形状,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面上,手指放在斜面上,并让手指沿斜面向下滑,使斜面受到向右下方的力的作用,如图4所示,请大家猜想:南瓜块或土豆块将向左还是向右运动呢?如果条件允许,用冰块做该实验,效果会更好。
[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猜想]:
有的学生认为向左运动;有的学生则认为向右运动;有的学生却认为不动,到底是怎样的呢?
[家庭实验,实施探究]:
学生用冰箱冻了如图3形状的直角三棱柱,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面上,手指放在斜面上,并让手指沿斜面向下滑,使斜面受到向右下方的力的作用,结果神奇地发现:虽然施力方向斜向右下方,但冰块却向左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与逆风行舟有什么关联呢?
[引导分析,启迪创新思维]:
如图5所示,当手指沿斜面向下滑时,对斜面产生一个斜向右下方的力F.F力有两个分力,一个是平行于斜面的分力,由于斜面较光滑,故该力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另一个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N,力N按实际效果又可分解为分力N1和N2,只要这南瓜块或土豆块或冰块与玻璃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实际情景),N1便能使南瓜块或土豆块或冰块向左移动。
风帆逆风行舟的道理与上述基本相同,如图6所示,M为风帆,要使船由起点A行至终点P,船身须偏转一角度,并使帆面M介于直线AP与AB之间,当风吹到风帆M上时,平行于风帆的风力作用可忽略,主要作用力为垂直于帆的风力F,力F可分解为沿船身把船向前推进的分力F。和使船侧向移动的分力F2,由于船体在侧向移动方向上受到水的阻力很大,所以船侧向移动很小可不计;而船沿船身方向所受水的阻力较小,所以在分力F,的作用下船沿AB方向前进,当船沿AB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将船头掉到BC方向,同时改变风帆的方位,风力将使船沿BC方向前进,不断交替改变船头的方向,可使船沿“之”字形路线前进,最终到达目的地P(见图7)
[学以致用,实施探究]:
篇13
.
[5] 范立新等.基于OJ的《数据结构》探究式实验教学探索[J].绍
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7:91-95
[6] 蒋宁.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计算机“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