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信贷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三)高尚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传播人才职业道德的根本,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工作中,更是不可偏废[5]。对于新闻传播人才而言,应当全心全意的为新闻受众服务,在工作中公正无私,坚持真理。同时,作为新闻传播工作者,面对网络时代多元化的新闻来源和各种影响,要尊重事实,坚守据实报道。
二、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在网络时代,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新闻观。的新闻观是从事新闻职业所应遵循的核心准则。因此,应当着力推进新闻传播人才对此方面的学习。要将新闻观纳入到新闻传播人才的日常学习之中,在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采取定期培训、集体讨论等方式。要创新学习方法,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事例的示范效应重点展开教学,并辅以现代高科技的教学与学习手段,让新闻传播人才从中学经验,受教育。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对新闻传播人才的信念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新闻传播人才具有教育责任的各级机构与部门要积极探索出一套有益于新闻传播人才理想信念教育的体系。在方式方法上,除了通过传统的集体讲授方式深化新闻传播人才理想信念之外,还可以开展现场体验、情景模拟以及经典案例教学,加深学员对理论学习的思考,加强理想信念。
篇2
一、审计对象的创新——电子商务审计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广义上指通过各类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切商业活动。电子商务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企业纷纷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络服务公司的商业网站,拓展商贸渠道,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结算,并使信息网络化。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信息载体的拓展也就是审计对象的拓展。另外,以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虚拟企业,构成了网络经济中经营主体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将会被纳为审计对象。因此,网上交易审计,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便构成电子商务审计的具体内容。
(一)网上交易审计。当今为了适应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都在改变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相继拓展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可以扩展市场,增加客户数量,并能记载反映客户对产品的偏好,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缩短企业运作的周期,降低商务成本。在1999年由Cahers出版公司对400家进行的调查中,52%的拥有千人以上员工的公司把网络世界视作扩大市场份额的最好志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客户传统的购产销业务之外,还必须对客户网络进行的交易即网上购销业务进行审计。进行网上交易审计时,要注意到网上交易的无纸质电子凭证、电子单据,不受空间限制,瞬时性等特征。注册会计师人员可以通过客户应用的网络系统中预留的接口,进行终端联机,通过模拟处理,评价网络系统对网上交易处理的安全审查。通过网络传递取得更可靠的审计证据,以对网上交易的完整性、存在性进行认证。从而对企业的网上交易业务的确认、计量、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价。
(二)电子支付审计。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带动新型的支付方式的形成,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方式不同于现金、支票、汇票等纸质票据的支付结算,它是一种适应于网络的,方便、快捷、无纸化的货币结算方式。电子支付方式包括金融交易卡和数字货币。金融交易卡包括以磁卡为媒介的信用卡和IC卡(智能卡),这种交易卡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也可以使用。数字货币则是只在网络上流通的无形货币,它是由一组数字构成的特殊信息,包括数字现金、数字支票、数字信用卡。针对电子支付手段的多样性,注册会计师人员在对电子支付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客户的网上交易是采用哪一种或几种电子支付手段,然后结合各种电子支付手段的特性,实施具体的审计。例如,对数字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审计,数据金是一连串的数据位,连串的数据位只使用一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中的中央清算机制审查每一笔交易(也可以进行抽样审查),看是否有相同的数据串被多次使用。还可以通过电子钱包管理器,电子交易记录查看客户银行帐号上的收付往来数字货币帐目、清单和数据。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往来结算对帐,或向网上银行进行函证。安全控制是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注册会计师应予以重视,通过对客户的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控制了解了解和审查,防止因欺骗、窃听、冒用和未经授权的篡改等非法行为而致使电子货币资产遭受损失。通过电子支付的审计,以确保客户的电子货币资金资产的安全、真实、正确和完整,这实质是网上交易审计的一部分。
(三)虚拟企业的审计。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企业、网上企业、国际企业以及以信息资源为主导服务的信息中介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形式新颖地企业都是虚拟化的,即是虚拟企业,即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将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的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标的经营主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制裁量、低成本的新产品。虚拟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在运作上同普通企业一样,必须进行网上税务注册登记并缴税(虽然目前许多国家暂缓对上网和电子商务征税),通过网络披露虚拟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电子货币资金流动情况,随着虚拟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将会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这样对虚拟企业的审计也就成为了必然。进行虚拟企业的审计时,要了解虚拟企业经营的网络环境、网络技术设备;结合虚拟企业的边界模糊性、存续即时性、货币计量电子化等特征;运用网络技术和审计方法相融合的手段,对虚拟公司实施网上适时性审计,以实现审计目标。(对虚拟企业适时性审计的具体审计程序还有待探讨)
二、审计技术的创新——会计信息化审计
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会计技术手段从电算化会计跨越到了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与程序等有机结合的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使会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必将导致会计信息化审计。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网络系统中,注册会计师人员通过审计客户的信息接口转换,根据授权,在网上直接调阅客户的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包括货币形态的信息和非货币形态的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数字化信息和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线图);现代化信息和未来信息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阅与审查,注册会计师人员便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实时的审计程序。网张世界中,我们所在的校园与纽约的距离并不比相邻的两个寝室更遥远。网络技术的应用,空间已不再是执行审诉的制约因素,这样境外审计、环境审计等就变得更加容易。网络在会计中的应用,会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如篡改数据、信息丢失、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会计信息化审计应把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审计作为重点。注册会计师人员应在了解企业网络基本情况、安全控制目标、安全控制情况及潜在漏洞等基础上,对企业现存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如是否有有效的口令控制,数据是否加密,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是否有持续的供电设备和有关备份设备,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是否得当等。在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将事务所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业务范围、服务宗旨,客户授权的有关会计信息及对客户实施审计程序后所产生的审计信息全部都纳入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网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网络获以客户,签定业务约定书,传递和送审计报告等,从而形成开放的信息化审计体系。但为了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会计师事务所应将信息网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实行签名机制,并设置安全系统如回收设备,防火墙技术等。使得审计职业道德准则中的保密性原则得以遵守。
篇3
2、网站推广。
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企业网站的推广宣传,而网络广告对于网站的推广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果在传统的广告媒体上,例如电视、报纸、杂志上刊登网站信息,人们往往不能看到网站的具体内容,因为几乎没有人会看到这样的广告信息而去打开电脑专门进入所宣传的网站,而网络广告一般都设置有文字或者图片链接,广告受众只需要点击就可以进入到所推广的网站,很容易就增加了网站的访问量,便于潜在客户得到你的产品信息。如今推广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就比如百度在搜索结果的前几位都是付费的推广网站,根据排序确定推广的费用,其他的还有镶嵌在网络新闻中的广告,和免费的电邮广告,等等。
3、促进产品的销售。
如今顾客由于受到广告吸引而产生购买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多,而丰富的网络广告信息往往对顾客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促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这种促进不仅仅局限于在网络上的销售,而且会有许多顾客在网络上对产品产生兴趣,从而在现实中关注产品,在实体店进行购买
。4、数据的采集。
网络广告对于调研数据的采集也有着莫大的帮助。如果你想做某些研究,或者对新产品的市场调查,不妨通过网络调查问卷信息,网络广告可以帮助你迅速获得想要得到的数据,这些都得益于网络的快捷性、及时性和用户的普遍性,如果你通过报纸、杂志来收集数据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效果也不会理想,网络问卷也是匿名的,所以相比而言,网络数据也会更加的真实可靠。
5、顾客信息收集。
网络上的广告可以依靠网络技术对广告的点击浏览者数据进行统计,得到浏览者浏览广告的时间,浏览者的数量,分布地域等等,这对于企业新产品时对于产品市场的掌控,和新产品未来的前景有着很大的帮助,也便于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信息,消费特点,这些都是传统的广告媒体所不能做到的。
6、信息的。
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网络广告不仅可以在自己企业的门户网站上,还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广告,比如在关注度更高的门户网站上刊登自己的产品信息,通过微博、论坛等形式投放广告,不会耗费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成本,也能获取巨大的关注度。
二、网络广告相比于传统的四大广告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也使网络广告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
1、广告受众群体巨大。网络广告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任何人通过手机、电脑连接到互联网即可随意浏览,它的传播范围就是网络的覆盖范围。
2、广告的交互性强。网络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它的互动性,网络广告不像传统的广告形式,只是传递给接受者信息,当一个网络用户点击一个广告的同时,广告者也可以得到信息的反馈。
3、目标群体更加明确。企业在对自己的产品投放网络广告时,往往会选择在什么类别的网站媒体上投放广告,比如体育用品就会在体育类的门户网站上投放广告,若是关于电子游戏的广告,就可以投到游戏网站上,直接命中有潜在需求的客户群体,避免了传统广告大范围的狂轰滥炸,不必为没有潜在需求的客户付钱。
4、对于广告受众信息把握准确。在互联网上投放的广告可以通过访客流量统计准确的得到广告的接受者数量和广告接收者的查阅时间等等,这些信息将有利于企业制定进一步的营销计划,而传统的广告媒体则不能得到广告受众的信息。
5、低成本与高灵活性。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广告的费用较低,可以为企业节省营销成本,这对于继续推广宣传而又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而且网络广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来进行调整,适应变化的市场,而传统的广告则不能更改,如果非要更改,则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往往会是得不偿失。
6、形式丰富,感官刺激更强。
网络广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往往是图片结合文字,有着更强的灌输能力,如今也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在网络视频中投放广告,这类广告可以起到和电视广告一样的效果,它将产品信息以声音图像的形式传递给受众,而且视频广告的内容往往与视频内容属于一个类别,这样广告等于直接命中目标群体,同时也更网络广告及其应用丰富的展示了广告内容。
7、网络广告的重复性和可搜索性。网络广告投放之后,受众可以自主的选择观看,传统的广告媒体如电视,可能会错过自己想要了解的广告信息,而网络广告的持久性和可搜索性,会让感兴趣的顾客直接浏览到所寻找的广告信息,不需要复杂的寻找,相比于报纸之类的媒体也方便得多。比如一位求职者想要得到即时的招聘信息,如果通过传统的媒体寻找,则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而利用网络则可以轻松的得到,这些都得益于网络的可搜索性。
三、网络广告虽然拥有独特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它固有的劣势:
1、先惯性的广告过滤。用户在上网的时候,往往都是有目的性的行为,对于弹出式的广告多数情况都是直接关闭,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对于镶嵌在网页边上的广告大多数也有置之不理的习惯,往往容易忽略掉,只有少数可以吸引到用户的点击。
2、安全软件对广告的拦截。有不少企业投放网络广告都选择的是弹出式的广告,由于广告的目标群体有限,并不符合所有人的需求,人们不想被迫浪费精力接收这些信息,往往喜欢自己寻找可用的广告信息,也出于对这种商业行为的厌恶,所以人们通常会使用第三方软件对这种广告进行拦截和过滤,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安全软件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导致许多广告信息无法到达网络用户的视野中。
3、缺乏监管,竞争市场混乱。在国内没有专门的网络监管机构部门,导致网络上的广告信息混乱,也由于网络广告的低成本性,许多劣质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导致网络广告市场效力降低,网络广告的价格也没有统一透明,这使得企业在投入广告时缺乏参考性,这些缺陷也让许多企业在选择网络广告的时候望而却步。
4、网络用户对网络广告的厌恶心理。如今网络上强迫性的广告越来越多,而且不乏虚假诈骗的广告信息,这使得网民对于网络广告的印象恶劣,网民想要通过自己的检索来获得有价值的广告信息越来越难,这种厌恶的情感心理对网络广告的发展非常不利。5、缺乏专业的网络广告人才。网络广告效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对于受众的吸引程度,而优秀的网络广告则需要制作人员拥有专业的营销知识、美学知识和网络技术,对于人才的需求较高,这使得网络广告的质量得不到提高,效果自然不能发挥出来。
四、针对网络广告的优劣势分析,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优势,规避劣势:
1、在设计广告的时候让广告能够吸引大家兴趣,富有创意。让网络用户看到广告信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习惯性的屏蔽掉信息,能让用户有继续点击详细浏览的欲望。
。
2、通常使用网络当下正流行的用语可以吸引大众。例如,流行过的凡客体,甄嬛体,文章出轨事件中的道歉体等,在广告词的设计中使用疑问的语气也更能引起大众关注,平铺直叙往往容易被大众忽略。
3、视觉刺激也是网络广告吸引大众的一个重要方法。给广告设置鲜艳的颜色,或者使用美景,女模特等能吸引大众眼球的图片,来把大众视野带到广告信息中。
篇4
当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报纸杂志,而是主要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上的时候,新闻评论主体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出现了如下特点:
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人数增多、范围扩大
传统的新闻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评论的主体是单一的少数人的特权,主要是从事专业新闻评论的人员或编辑、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以受雇或受邀的方式,针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引人争论的现象发表专业的评论。这样的新闻评论者虽然以看似客观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表达观点,但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却不一定是自己的思想,更不是广大普通受众的感受,而是社会主流媒体或主导思想的产物,受政治、社会、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
当下的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则全然不同,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提高,相对于传统媒体没有太多的限制;参与门槛的降低,只要接受过基础的文化教育,有思想、有表达的欲望,都可以对时下热点新闻及焦点事件发表评论;表达方式便捷多样,无论是BBS论坛、聊天室还是专家互动,都没有明确限制规定某一职业或者某一阶层的人不能参与其中。“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对一直生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精英人士对话语权的垄断被打破,新闻评论的主体更加多元化。”[1]早在上个世纪,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就指出: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这是对普通大众话语权和参与权的一种肯定,更是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平等性的重要表现。传统媒体做不到的“精英”与“大众”之间的交互性沟通,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得到了轻松解决。
新闻评论者之间,以及评论者与写作者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增强
传统新闻媒体评论主体的单一性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评论者和阅读者之间的隔阂和不平等的地位,二者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单向的,用语言学中的一对概念来表述就是:一个是施事者,另一个是受事者。中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施事者由于受教育水平高、人数少,故而带有一种潜意识的优越感,而受事者人数众多,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背景差异较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精英——大众”的评论及解读方式,加上评论者自身的社会地位、知识背景及生活层次,造成了新闻评论者和阅读者之间隐蔽的不平等性,二者很难实现文字上的、思想上的直接沟通交流,对某一事件看法的传播是单向的。虚拟的网络空间,为新闻评论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提供了这样“面对面”平等交流、互相对话的机会,这在实质的传统媒体中是很难实现的。
互联网的出现对这一现象的改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新闻评论这一领域由原来的“单一灌输”,变成了一种“你来我往大家说”的热闹局面。话语权的放大、沟通交流的便捷带来的是思想表达上的自由,畅所欲言的结果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天平的逐渐平衡,互动性的增强。传统的新闻媒体评论虽然也开辟了读者来信、专家答疑等方式进行交流,但由于版面的大小限制、受众的数量众多等实质性的问题,这种交流互动是极其有限的。但现在的网络媒体则不然,它没有信息容纳的上限,没有审核某种思想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编辑,你甚至可以开辟一个空间来自说自话,只要你有想法,总会有听众。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表达愿望的增强及表达思想的自由化、便捷化
话语权力的放开和舆论参与门槛的降低,对广大平民参与网络新闻评论的愿望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当下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成倍增加,这其中不乏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就业、升职、加薪息息相关的信息,以往只能隔着玻璃看花一样看记者写写、专家评评,而现在自己也可以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了,这样的变革可以说是革命性的。BBS论坛、聊天室已经过气,博客之风刚刚刮过,微博便排山倒海般袭来,手机等移动互联媒体的普及和开发使这种无处不在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人心,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拿着手机对网络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加以评论。
新闻评论同样是一门艺术,且在当下来看,是一门更加强调“对话”沟通的思想交流艺术,随着大众话语权意识的加重和表达欲望的增强,单向灌输式的新闻评论注定日渐式微。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思想、境界、文化内涵的两极分化
便捷化、互动性、平等性、开放式的新闻评论方式带来的必然是新闻评论主体在思想、境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两极分化。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不需要真实的姓名、性别、教育程度、个人背景,所发表的言论完全由自己决定,这样无限制的言论空间,虽然表达意愿很少受政治观念、文化传统、主流背景的约束,真实性大大提高,但仅仅依靠道德力量的约束,难免鱼龙混杂,产生一些诋毁、中伤和起哄、凑热闹等不负责任的评论。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和特点,有其不可改变的必然性。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全国各大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都开始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设立名目繁多的与网民交流互动的专栏,以便及时迅捷地捕捉当下人们对时事的态度和观点,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找到准确定位,普通大众也给自己的声音找到了恰当的输出窗口。我们在为这些新特点欢欣鼓舞的时候,更要以理智清醒的态度看到诸多不利的方面,为自己在面对这些爆炸性的信息评论时,应该采取何种态度,给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门槛降低,全民皆可参与,话语权的开放性本来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一大表现。但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网民法制意识淡薄、舆论监督力度不够,也暴露了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漏洞”,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网络话语权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变成了为自身利益摇旗呐喊的工具;“语言缺乏理性,易于偏激”[2];等等。这样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新闻评论人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更应给我们以警示。
更有大量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直线上升,网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平均文化素养水平自然会有所下降。因此,当网民获取真实的资源和信息渠道的缺失时,便很容易造成“网络跟风评论”现象,尤其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之后,一个极小的事件就有可能在“盲目”而“好心”的网民中引发一场“舆论风暴”。动辄发起的“网络追捕令”、“人肉搜索”更是让这个信息网络化社会中的个人失去安全感。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旦被大量无知却好心的网民蛊惑煽动,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与打击都是沉重的。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有着蓬勃向上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它带来的对社会及个人方方面面的有益性变革,常常会使人盲目地去大加追捧,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只是二者在某一发展阶段所处比重大小不同而已,故而我们应始终保持理智冷静的态度,趋利避害,才能使其真正为社会发展及个人生活造福。(来源:新闻爱好者 文/陈茁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选:)
篇5
新闻作为一种记录社会事件、传播时事信息的文体,其传播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从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网络,传播载体的多样化催生了当下的新媒体时代。而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一个功能与核心命题,同时也是新闻传播的一个基本职能,舆论导向性也在随着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正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进一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建设。舆论导向正确可以引导人们和社会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反之,如果舆论导向错误,谣言四起,则会引起人们的不安甚至社会动荡,危害国家的安全。因而我下面着重讨论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议。
一、新媒体和舆论导向的概念
1.新媒体
媒体是人们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载体,“新媒体”自然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现今意义的新媒体一般是指经由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传播技术等新兴媒介而形成的一种传播形式。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更快、更便捷、受众更广的优势,这就决定了新媒体当下主流媒体的地位。
2.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指通过运用舆论来引导操纵人们的思维意识,从而达到控制人们行为和社会活动的目的。舆论导向主要包括制造社会事件的舆论以及对社会舆论进行评价和引导这几个方面,网络新闻的作用则是偏向于引导社会舆论这方面。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正面引导原则、分流原则、有度原则。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的特点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新闻有着突出的优势和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来说,网络新闻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加上其受众更广,因而网络新闻也就具有更高的舆论导向性。作为重要的社会舆论引导力量,网络新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动态和事件新闻,并允许人们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来,既传播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又向党和政府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有助于政府的运作和社会建设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阶段,具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这些政策会必然会引发社会的舆论;又或者在某个事件中,政府的工作和行动没有得到良好的信息公布,引起民众的不理解和质疑,就会产生不和谐的舆论。这些舆论如果没有经过合理的导向,就会引起并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反之如果导向处理得当,就会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2009年11月16日的温州典雅花园人质劫持案中,负责宣传报道的温州网工作组就及时介入了事件新闻处置,通过积极掌握网上的舆论动态,争取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化解群众的负面影响和疑虑,为处理该事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与危害
然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新闻虽然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但也因此引发了很多的问题。
1.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很大一部分新闻媒体人的收入和待遇是跟新闻的点击率挂钩的,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已然沦为了“新闻的民工”,为了点击率在真实的事件上添油加醋,甚至虚构捏造出许多“新闻”,这些所谓的新闻有时候甚至比小说情节还要“精彩”,在赚足观众的眼球的同时,也满足了部分无良新闻作者的腰包。但是虚假的新闻若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舆论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恶劣的。再者,部分媒体人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和娱乐心理,往往还会对一些名人明星的话题和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营销炒作,通过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来牟取不正当利益,而置新闻的真实性不顾。
此外,网络新闻媒体人职业素养的低下也在不断危害着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对于新闻媒体人都有着一定的入行门槛,必须具备相应的新闻专业学习培训经验和行业规范,而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任何人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人,我们又称之为自媒体人,在自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途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网络的大量转发传播就可能变成一则虚假的“新闻”。
2.网络新闻问题的危害
网络新闻并不是真实社会事件的一种再现,它只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来向人们展示一个象征性的事件环境,但人们仍然需要通过这个描述来了解事件、认识世界。因此,不真实的或者虚构的网络新闻就会蒙蔽人们的双眼,歪曲人们对事件和世界的认知,在侵犯人们知情权的同时,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作为网络新闻的媒体,如果了不真实的新闻,就会严重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人们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社会动态,认知这个世界的,而当一直信以为真的新闻媒体被发现了虚假的新闻,无疑会使其大大丧失权威性和公信力,并对整个社会媒体的发展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即便往后真实的新闻,其价值和影响力也会大大降低,达不到应有的新闻传播目的,也无法产生足够的舆论导向效果。
四、解决当前网络新闻问题的建议
1.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在@个全民网络的时代,没有人可以置身网外,网络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舆论风险,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网络新闻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要最大程度引导其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新闻媒体一线工作人员的规范化抓起,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是网络新闻的者,也是第一任的把关人,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网络新闻的质量和真实性,因此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任职必须严格把关。然而在当下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仅仅是加强对专业媒体工作者的把关还不够,还要规范普通媒体人员的行为,这就需要提高全体网络公民的媒体素养,提高他们的自律性和自觉性,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可以通过将媒体职业规范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当中,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人们正确的新闻媒体观念。
2.规范网络传播平台的行为
网络传播平台是网络新闻的传播途径,如果作为“守门人”的传播平台都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做好传播内容的把关工作,势必会引起虚假新闻的传播泛滥,因此必须对新闻网络传播平台进行规范管理,建立新闻核查制度,严格把关,多层审查,对新闻的内容要先核查审实后才能,从源头阻止不实新闻的传播扩散。并建立相关的追究责任制度,对传播虚假新闻的媒体工作人员采取警告处罚甚至辞退的措施,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3.完善的网络新闻传播机制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造成当前网络新闻环境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一些不正当的人员钻了空子,使得虚假新闻可以毫无约束的随意传播。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程度的自由言论环境,但必须控制好这个自由的度,过度的自由只会造成混乱。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新闻传播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新闻和舆论导向的监督和管理,避免虚假新闻信息的传播,正确引导舆论的走向,同时加入网络公民的实名制,让所有传播出来的信息“名言有主”,对造谣的人采取教育警告措施,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虚假网络新闻的传播。
五、结语
新媒体时既是一个极其便利的信息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利益诱惑的时代,在全民网络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是网络新闻的受众,同时也是网络新闻的监督者,甚至还会成为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为了营造一个健康真实的网络新闻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洁身自好,监督好自己,不造谣,不虚假信息,同时也要监督好各种传播媒体,擦亮慧眼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不因无根据的舆论而扇风点火。作为网络新闻的传播平台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仅仅是为了获取点击浏览率而传播不实的虚假新闻,更重要的是通过优质的网络新闻传播来提高媒介的素养,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申 璁.关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探究[J].科技传播,2015(2).
[2]疏宜菲.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5.
[3]李先锋,董小玉.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2(24).
[4]李 路.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现状与引导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6):82-83.
[5]谭 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科学,2003(5).
[6]胡维娜.关于增强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性问题的思考[D]. 西安:西北大学,2008.
[7]白海滨.网络舆论及其调控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8.
[8]钟 诚,刘 唱.加强战时网络新闻舆论管控的几点思考[J].军事记者,2011(1).
[9]张 颖.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舆论功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2).
[10]陈 燕.论提升网络新闻专题的舆论引导力[J].新闻爱好者,2011(4).
[11]葛晨光.论高校网络新闻宣传中的舆论引导[J].新闻爱好者,2011(6).
篇6
1.2教育信息的整合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很多科技产品在大学生手中越来越普及。所以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发科技平台促进学生以新型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云环境下的产品是以虚拟数据存储为核心的产品,通过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收集来存储各种用户需要的产品。一般来说,云平台的知识产品会分为音像类产品和文字型产品。音像类产品一般以音频,视频,辅助材料等内容为主,文字类产品多以文档,图片为主。然而,在云环境下,这些产品的存储和使用都具有简单易用、安全可靠、灵活易扩展的特点。另外,云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企业级邮箱服务,具有安全快速、管理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所以说,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学习资源为用户提供虚拟主机服务能帮助更多的用户简化过程,实现轻松的更适合科研、学习、工作的云计算环境。所以利用云平台教育模式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育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教育信息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的具体措施如图1所示。
1.3科研信息的整合网络教育是科技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教育方式,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教育体制之上。所以对科技信息的整合也是比较重要的整合内容。利用网络本身与科技的关系是一种创新型的科研信息整合方法,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总的来说,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总的来看,我国政府需要加大我国科技信息收集和管理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让科技信息得到足够的资金进行审核和推广工作。只有科技信息通过具体的方式加以研究和推广才能真正的将科技成果变成人民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同时,要进一步推动科技信息的保留与保密工作,还需要利用有利政策加大科技成果的市场熟知度。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将科技信息加以合理的整合与应用。科研信息整合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2云平台的建立对网络信息的总体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整合于管理的具体表现就是数据库以及云平台的建立。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说明了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意识。云环境下,云计算管理系统应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资源统一管理调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按需索取。另外,云计算技术在实际生活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教育方面开发电子阅览室、开放高校图书管理平台都是云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具体表现。总的来说,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应该是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整合的改进目标,也是云平台发展的发起点与落脚点。而具体说来,现代社会中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利用的前景已经不只是改善网络信息的具体问题了。而在加入信息技术之后,利用网络信息的整合和网络信息的检索对整个网络信息加以利用:第一,对生活信息的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人民舆情的管理,一般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舆情的发展,为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搭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第二,由于教育是为广大群众需要的精神生活之一,所以利用数据库查找技术来寻找书籍是教育信息管理的一大创新。这一创新不仅节省了用户找书的时间,也节省了不少标识性硬件的投资。然而,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就是对教育信息的整合和利用。第三,高校建立高效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科技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加快科技的发展和推广的速度,并逐渐转变对云计算技术的利用理念。
篇7
一、信息化、网络化给教育事业带来的变化
1.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高校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不再独领,而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主体”的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这种模式强调个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导演或指导者的身份去面对学生的学习,组织、启发、评估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则可以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个别化学习,参与小组活动,通过网络媒介来合作完成学习课题的研究或讨论。另外,传统的师生间坐在教室里面对面单一的教条式授课模式将改变,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同时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随时通过多媒体手段传递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个别化的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网络化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看来,网络时代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2.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
随着联入因特网的学校和图书馆的增多,用户使用的信息资源会以几何级数增加,教师和学生能从因特网上获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将极大地丰富,通过万维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从多如牛毛的网站中查找到有关的各种知识,或用于课堂教学,或完成作业。这种资源的获取远比传统的上图书馆查找要方便、快捷得多。虽然由于“信息爆炸”难免会迷失方向,但一些优秀的搜索引擎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领航,尽可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3.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发展,学习环境呈现多元化趋势。借助于高校校园网及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现了网络化课堂教学,发挥了群体教学模式的优点,改变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环境,让图、文、声并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完善的教学监控系统可以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整个教学活动。随着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时交互式远程授课已成为现实,它可以实现网上教学,为不同地域的教师和学生营造无围墙的“大课堂”(如网络学院和现代远程教学),让他们自由地共享网络这一环境,学生和学生之间就可以就某一课题展开讨论和学习,相互交换信息。也可利用浏览器进行个别化主题学习,教师只提供学习主题,如做成一个网页,从而提供了一个图文声并茂、虚拟现实的、又兼具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的学习环境,这在网络时代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互式教学方式。
二、网络向教育领域提出了挑战,教师地位发生了变化
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信息时代的教育环境中,由于更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学习者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转变,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而是被认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网络合作学习的环境下,教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引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小组讨论、查找资源并完成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从中引导和促进学生批判性的和创造性的思想。
2.教师作为信息的咨询者或提供者
因特网上的丰富资源和众多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的多种便利,如通过万维网和搜索引擎,教师可以查找所需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内外的教学。
3.教师是网络教学的辅导者
网络教学中,虽然作为教学主体的高校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容忽略。这主要是因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涉世不深的学生往往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此外,网络信息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失方向,减少他们自由探索网络所需要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信息辨识能力与获取能力,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确保网络教学的正常进行。
4.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
随着终身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以网络为媒介的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任务落到了教师的身上。高校教师应对网络教学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传递教学内容,充分地认识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缺陷与不足,灵活多样地在教学中使用他们,发挥出每种教学手段的应有效能。
5.教师作为学术顾问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教学系统可以作为电脑教师,来部分替代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因而教师能够有精力、有时间参与学生个人的或小组的学习活动,以学术顾问的角色来诊断学生学习和求职的学术需要,帮助学生选择一种计划来满足那种需要,并指示学生学术计划的发展方向。
6.教师作为团队合作者
在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下,原先互相隔离的个人教学工作越来越不适应纷繁复杂的教学实际,教师更需要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提供广泛的互相合作的支持。他们通过加入网上的在线讨论组或离线讨论组来进行合作,讨论创新的教学方法、交换观点、共享教学经验、讨论解决难题的方法,由此来提高操作计算机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7.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
网络的出现,在缩短人们之间时空距离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孤独、忧郁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高校学生虽然通过键盘能与网上其他伙伴进行快速的交流与联系,却往往不善于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果是心理问题在高校中呈上升趋势。作为高校教师,在充分发挥其传统教育职能的基础上,还应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治疗师等职责,帮助学生在心智方面健康发展。
三、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对教育的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如下的信息素质
1.信息技术常识。它要求教师关心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能主动从各种媒体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关注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发展状况。
2.信息意识。它要求教师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及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有了这种信息意识,教师就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的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3.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它要求教师了解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并遵循应用信息的伦理道德规范。
4.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归纳为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的能力等等,它包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技能。具体地讲,这些信息能力体现在教师通过使用常用的教学工具软件和使用网络等多种信息服务并用于各项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
四、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培养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高校师资培训部门和管理部门、高校领导等的共同扶持以及教师本人努力。一方面,现在教师的信息素质不被重视,是一个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教师也是终身学习者,所以高校师资培训部门及管理部门应为这项长期的培训工程制定目标和规划,开发一系列能培养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绝不要只围绕信息技术的层面,而要把侧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如何与高等教育的特点相结合的层面,这样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师来说才是活生生的可操作的东西,教师也才能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当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工具。
五、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高教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使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能力成为21世纪高校教师必备能力。高校教师正面临着深层次的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尽快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去,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作为教育部门来说,应为高校教师新能力的实现提供有效地措施和途径,以保证高校教师的这种新能力的实现及信息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友群.创建信息素养学习环境是21世纪教育者的首要责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1).
[2]甘诺,白晓东.浅析网络时代教师教色的新定位[J].中国远程教育.2001.(11).
篇8
二、当前信息资源的现状
(一)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难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拓宽了信息渠道
现在有些出版商在发行传统的书刊文献时,此前早已将其同样内容的文献以网络数字版形式面市。据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2004年联机版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近15000种学术期刊中有12000种期刊能够通过电子方式获得。据美国一个出版通信组织2004年春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回收的问卷调查表中,84%的图书馆表示,只要能订购到电子版的学术期刊,他们就不再购进相应的印刷版。更为重要是,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已不再通过传统版途径进行传播。
(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低廉的信息获取成本使得用户更倾向于数字文献信息
与持续上涨的传统书刊价格相比,商业化的数字文献价格在下降,图书馆可以用相对较少的费用获得比传统印刷书刊大得多的数字文献,据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2003年用于文献的支出费用为660万元,其中纸质文献占72.3%,电子类图书占27.7%,从而可使用馆的文献数量上,电子类文献占大约2.5万册,占当年采购文献量的41%。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引进的数字文献为例。近年来,每年用大约100万经费引进的50多种社会科学类的中外数据库,比起每年用700万元购书经费购买的传统印刷书刊所涵盖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各种学术期刊数据库就包含了中外权威性的学术期刊索引或全文艺工作者达上万种之多,有些数据库收集的文献书刊历史悠久,有些过刊可以回溯至1665年;不但如此,JS-TOR的所有文章都可进行全文查寻;此外Worldcat图书资料数据库为全面调查前人成果提供了可靠途径,它是全球覆盖面最广、信息收集最全图书资料目录数据库,覆盖了从公元前1000年一直至今用400多种语言记载的资料馆,基本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料,可以查询到世界各国9000家主要图书馆馆藏的近6000万条书目记录,适用于有关学者寻找各时代以及各语言种图书资料,是了解某课题世界范围研究成果概况的最佳工具。再有,数据库中还包括了电子图书上万种,中外各种统计年鉴、统计资料和包含上百万人物传记的参考工具类文献。与传统书刊过长的出版周期相比,数字资源最大的优势还在于传达的最新科研成果要及时得多,有些报刊文献甚至是每日更新。
三、当前利用信息存在的问题
然而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由于各种原因,使信息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从而影响了信息的利用率,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文化生活。
(一)用户的信息素质存在差异
什么叫信息素质呢?1974年,美国信息工业协会首先将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关于IL的权威报告中指出:“作为具有IL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从根本上讲,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知道如何学习,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去发现和使用信息。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总是能够为任何任务和决策找到所需信息。”
近年来,在对不同人群信息素质调查时表明:不同层次的人,即使是同一层次的人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从而信息素质也不一样,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存在差异。年龄差异也会影响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就社会科学院来说,具调查,40岁以下的人主动利用网络数字文献的意识相对较强,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在这方面则较弱,这部分人中仍习惯于通过印刷书刊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对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识滞后,尽管办公室配备的网络环境明显改善,并且,他们有些还具有在自己家里访问网上专用数据库网络资源的权限,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去有效利用这一便利条件,他们中虽然偶有上网行为,也仅限于进行一般信息的浏览或简单的事实查询,在满足自身深层次的文献需求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另外,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信息能力水平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能力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我国的信息能力应当成为当今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二)技术力量薄弱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仍需要技术人员去解决,比如设备的采购、系统的维护、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等。但图书馆技术人员素质不够理想,正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毕业的很少。此外,人才流失严重,经过专业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外单位,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捉襟见肘。
(三)信息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网络资源
网上资源每日都在更新,面对海量般信息,许多图书馆网站建设信息量小,缺乏有效的信息组织,一些数据库的质量不高,客观上大大增加了读者有效查询、利用文献信息的难度,当打开一个网页,往往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些用户检索到中途就离开从而影响到读者对信息的利用率。以上是造成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原因,那么应采取怎样的途径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信息。
四、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因特网的发展是信息采集传播和利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信息用户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信息服务内容,即得到关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事实说明,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仅靠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增加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品种是不够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用户获取能力,是当今信息用户必须具备的信息能力。因此,除了用户的自身努力外,还要依赖于图书馆的帮助。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部门,其核心价值就是“服务”,故“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义务和责任来帮助和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
(一)要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和休闲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在这样的社会中,信息素质将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素质。作为图书馆的信息工作人员来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制订信息制度,可以约束他们的信息行为,培养他们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1.加强培训。大家知道,个体的学习对于组织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组织必须投资既经济又实效的教育和培训方法来实现他们员工的学习过程,以此来增加组织成功的机会。这些方法不仅应该给员工获得新知识的机会,而且应该能加强他们现有的知识。通过对他们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等软件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软件的相关理论、操作方法、以及软件的管理与维护的方法,有利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充分调动信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新的知识、技术的学习在无形中会增加信息人员的负担。为了使他们都投入到软件、技术学习中,必须真正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不是靠压力和硬性规定,如果不能使他们自愿地投入实施工作,很有可能导致“出工不出力”,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良好培训;让他们参与实施过程,并给予充分的发言权,激发工作热情;制定适当的激励制度。员工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信息用户服务。
(二)加强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提高用户信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不同层次的读者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信息能力的人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师生进行外语水平的教育,而且更要加强师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力度,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从而使他们能通过图书馆主动解决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而改变那种遇到问题就向老师或父母请教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还要加强他们的文献检索教育,这项工作,应该从小学开始,因为文献检索教育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另外信息能力的培养,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参与实践。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应当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对用户的教育、培训纳入工作计划中,并要真正落到实处,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个指标。同时要做好图书馆的网页制作,广泛深入地向读者宣传、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举办不同层次的图书馆的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尤其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培训教育,教育读者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教育读者利用网络媒体使用多媒体教材进行远程学习。另外要做好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和读者咨询工作等。只有真正让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让读者熟知,才能真正起到图书馆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水平
信息资源、信息人员、信息设施、信息用户的需求一起构成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资源的建立、维护、发展与开发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读者检索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读者有效利用信息的程度。现代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载体越来越多样化,除传统的纸质文献,还有大量的电子文献、机读文献和各种数据库,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图书馆应冲破传统的藏书体系,针对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精心筛选各文种、各类型、各专业、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篇9
2.网络传播的适时性和快捷性,使不良事态发展难以控制,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新挑战。
一是事态发展难把握。信息化条件下,一件极小的事情,一旦处置不当就可能通过网络迅速升级,引起师生广泛关注,甚至使参与者成几何级数增长,最终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二是影响范围难控制。网络时代条件下,即便是发生在偏远地方的事件,只要进入网络就会被迅速扩散,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三是负面影响难消除。任何信息只要接触网络,往往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克隆延伸出无数个版本,转接到各个网站,甚至被下载到各个网络用户的终端,无法彻底清除。高校发生的各类问题,只要被发送到互联网上,就很难根除痕迹,随时有被人任意篡改、恶意歪曲、重新炒作的可能。必须清醒认识到信息网络所具有的负面作用。
二、认识有偏差,防范不到位,网络尚未完全纳入高校安全管理范畴
1.对网络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影响,认识不够。
一是对网络信息的影响力认识不清。对网络信息给师生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认识不清楚。有的认为网络信息如同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忽视了必要的教育引导;有的不善于学习研究新事物,对网络信息一知半解,对网络信息的危害说不清、道不明,缺乏教育引导的说服力。二是对网络窃密的严峻性认识不清。对网络技术已成为隐蔽敌对势力渗透重要工具的现实危险认识不清楚。有的思想麻痹,对隐蔽敌对势力进攻的猖狂程度估计不足,有的敌情观念淡薄,对互联网给意识形态渗透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估计不足。三是对涉网事件的冲击力认识不清。对涉网事件可能给高校声誉、政治稳定造成的恶劣影响认识不清。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仍然只注意传统媒体信息,对网络信息关注不够,特别是对涉及高校的负面信息在网上的传播、炒作缺乏应有的警惕。
2.对网络的巨大冲击和负面因素,措施不利。
一是思想工作不深入。有的搞教育时不注重对象,不从实际出发“,一刀切”“一锅煮”;有的矫正错误思想软弱无力,少数师生受社会错误思潮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不断增长,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流露,所在单位普遍忽视对他们的教育帮助,错失了将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良机。二是交往关口没把住。不正常对外交往是案件和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有的案犯案发前就交往过滥,单位不少人包括高校的党政领导都可能知道,但没有人制止;有的学生平时生活西化,酗酒上网,夜不归校,高校学工干部没有深究细查;有的热衷网络交友,有事不找教工找网友,经常去网吧,或与网友约会,甚至把网友带入校园留宿,但学校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三、教育谋实效,管理求科学,加强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警示教育力度,筑牢高校安全管理的思想防线。
一是教育要有针对性。就警示性法制教育效果而言,教育要有针对性,立足师生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想觉悟、不同的工作性质、组织的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时施教。人员上要区分干部、群众,科研岗位、教学岗位、服务岗位干部和高年级、低年级学生等层次;环节上要区分入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学习时段;时机上要区分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敏感时期、季节变化、重大舆情发生及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干部调整工作接替敏感时机等。二是教育要有渗透性。要把教育渗透到具体工作中,结合师生的本职岗位、本职工作搞好经常性教育。把教育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注重运用身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教育警示师生,让师生切实感受到违法违纪行为给他人、自己、家庭、高校、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自觉远离违法乱纪。要把教育渗透到校园环境中,坚持点滴养成,耳濡目染,在校区、实习场所以及办公场所等重点部位,适当张贴警示性标语,营造警示性氛围,使师生抬头见警示、低头思责任,时刻注意安全稳定。通过强有力的教育渗透,真正使企图违法犯罪的人受到震慑,知道违法犯罪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使心存侥幸的人悬崖勒马,使违反纪律的人受到警醒,使每一名师生都受到触动,知道工作失职酿成重大案件是要追究责任的,自觉远离法律的“高压线”、划清道德的“情感线”、把握工作的“原则线”、绷紧学习的“意识线”。三是教育要有融合性。善于把警示教育与高校主题教育相融合,搞好统筹,保证效果。善于把警示性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既突出教育的引导作用、警示作用,更发挥教育的行为规范作用,让师生边提高思想认识边矫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是教育要有覆盖面。警示性教育必须强调覆盖全员,既要抓基层师生,又要突出领导机关和学工干部;既要抓好在校人员的基本教育,又要强化外出实践学习流动人员的延伸管理,确保人人受教育,个个受触动。
2.把握网络问题重点,做好高校涉网案件的预防工作。
注重预防受网上舆论影响可能发生的政治性问题。针对网上集中出现的政治性敏感、热点话题和错误言论以及各种不良政治信息,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把坚定师生政治信仰、把握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放在安全稳定工作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来抓。及时加强对师生的正面教育和思想引导,澄清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严格政治纪律,坚决抵御、反对不负责任的政治言论,坚决查处违背政治纪律的言行,确保高校政治上的集中统一。注重预防网上敌对势力和错误思潮的引诱。近年来,高校发生的此类案件和问题重点集中在以下五种人:犯了错误、受了挫折,丧失了前进动力的人;提职无望、晋升职称泡汤,认为组织亏待了自己的人;纪律性差、经常外出,交往过滥的师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经济花费超出家庭承载供给能力的学生;个人家庭生活困难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思想波动较大的人。要重点加强教育和管控,切实掌握他们的思想底数和行为动向,满腔热忱、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网络信息交流已成为当下师生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网络征婚、求偶、,对高校年轻师生更具吸引力。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真诚务实地抓好高校内部风气、内部关系建设,切实把师生从被网络恋情的虚无寄托中拉回来,防止由此引发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篇10
在课堂上可以辅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课下可以建立经济数学自主学习网站,学生在网站上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还可以进行习题练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也增强了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分为课堂区和互动区两大板块,课堂区分为课程介绍、在线课堂、课后练习、学以致用、考研阵地和课堂内外。每一个分项中还有子录,课程介绍主要包括经济数学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开课报告使学生对本门课程及学时安排有所了解。在线课堂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以及全国微课大赛的获奖作品链接等。将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视频放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在课下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课后练习中准备了与教材对应的每一章练习题,学生可以在线答题,提交即可得答案和分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介绍了数学在经济中的一些应用,丰富了经济数学课程的内容和趣味性。考研阵地当然是历年的数学三、数学四的考研真题及详解,不仅是为考研学生准备的,大一学生也可以边学边练。课堂内外包括数学文化和中外数学家故事,介绍历史上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故事以及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是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的休息娱乐之地。互动区分为在线留言和在线论坛。在线留言板块,学生课下有疑难问题可以在这里给教师留言,教师可以进行回复。在线论坛板块是学生之间讨论学习畅所欲言的地方。经过这样的构建,网站的内容比较全面,为学生学习经济数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真正地为教学所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作用。利用经济数学学习网站,能够以教材为出发点,并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极大程度地扩充知识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使得教学空间不再是局限于讲台与黑板,教学可以从听、视、触等多个维度来展开。教师的授课、辅导,学生的探索、学习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指导也都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抽象难懂的经济数学更立体易懂,为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课外拓展延伸创造了条件,使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成为现实。
篇11
我们可以通俗地认为,网络文化是关于网络的物质性活动及成果。不可否认,网络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重大发明创造,它于上世纪60年代初步出现,80年代后快速发展,在容量和速度上均不断实现新的飞跃。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和备受关注的大众传播方式,网络是一种技术、一种器物,它在传播范围、互动性、针对性、真实性等方面与传统的传播媒介迥然不同。当前,网络对人们方方面面的影响绝不容小觑,我们必须正视并予以有效引导。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物质性成果,网络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将随着人的灵感、实际需要而不断产生形式和内容上的量变,进而产生根本的质变,为人类缔造出更加人性化、新颖化、个性化的物质性成果,并深层次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其实,这种网络技术上的革新亦可谓为一种物态文化,是人之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如在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网间网等不同分布规模上显现出的不同程度的新发展。再如,从三个以色列青年1996年开发ICQ,到今天国人家喻户晓的QQ、飞信等应用形式,再到3Q、3B大战等网络竞争和冲突,其中蕴藏的发展过程之快,于人影响之深,都是实实在在的,生动地体现出网络的物态文化发展对于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基础支撑作用。
(二)制度文化层
先生视制度为社会的游戏规则,它“由道德和传统等非正式约束及宪法和产权等正式约束组成”。[22]在本研究中,我们可以将非正式约束列入下文将要阐述的行为文化层,而在制度文化层这个层面谈制度姑且仅指正式约束。具体来说,制度文化层的网络文化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即既包括国家根据社会对网络发展的客观需要及遵循网络文化自身的运转规律而制定的法律、规章,它以清晰可见的条文形式存在,具有不可争议的强制性,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也包括关于网络的各级协会和各种群众组织等,用以界定有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关于网络的有关运转,减少甚至避免无端的耗费。一套健全有效的网络制度能更好地实现组织者的意图,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网络制度来说,无论是以上两种组成形式中的哪一种,它都应能为人、组织更好地服务,制约相关的违法、违规等逆法规行为和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切实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唯其如此,方显其价值和真谛所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就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三)行为文化层
研究这一层面的网络文化,即上文提及的制度中的非正式约束,我们主要可以就网络习惯和网络风气两个维度来展开。前者是我们在认识、使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和行动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定势;后者是社会中由此形成的关于网络使用的氛围,这种氛围具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力。积极、正面的网络习惯和网络风气将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的助推器,产生正能量;而消极、片面的网络习惯和网络风气则将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的绊脚石,负能量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这就警醒我们要高度注意网络习惯的养成和网络风气的形成,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使之为我们所用。如前期沸沸扬扬的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事件,一条微博说同样是中国选手,易思玲摘金而喻丹夺铜,但国务院发的贺电上却没有后者名字,甚至进一步上纲上线地认为,我们这个国家不懂得尊重,金牌至上、唯上。10万余网民对此未加考证便转发,其实,国务院的那封贺电是祝贺首金的,发送对象当属易思玲。[23]这起事件折射出网络暴力带来的以偏概全、混淆是非等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当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将不文明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行为文化的层次和水准,共建共享一个文明的网络。
(四)心态文化层
这一层面的网络文化包括人们对网络的认识、情感和意向,其指向的对象主要是人们在网络上的观念、思维,是与网络文化主客体相关联、内在的精神因素的综合。作为网络文化的灵魂和内核,心态文化层的网络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之大脑深处的意识,是人行为的先导,将直接左右着人的行动,是我们研究网络文化内涵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人们在网络上的观念和思维主要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有些人能正确认识网络并将网络作为一个重要工具为己所用,如2008年我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政府就将网络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实时公布受灾情况、救灾进展,凝神聚力,使网络成为一把利剑,非常有力地引导人民万众一心,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应对灾害,为受灾同胞很好地建立了物质家园和精神世界,凝聚成了伟大的抗震精神;也有些人将网络视为祸害,唯恐避之不及,如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有的政府官员就马上封锁网络,以为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殊不知,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宜疏不宜堵,因为,信息传递如千军万马、势如破竹,封锁消息不但不可能,也不现实,有时更会适得其反,负作用不可估量。因此,我们应在全社会倡导积极的网络心态文化,使我们真正成为网络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篇12
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开始利用网络新闻的现实状况,怎样更好地实现网络新闻的电视传播变成了摆在电视新闻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依据业界的经验与思考,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注意:
首先,要准确定位。做好“把关人”,电视媒体工作者必须做好“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概念最早是库尔特?卢提在进行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时提出的,他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充满了大量的不真实信息,因此新闻的编辑者必须要坚守把关人的责任与义务,必须本着对受众负责的原则来做新闻。
其次,是要改变文风,需要以人为本的表达方式。当前,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电视新闻作为主流媒体,其工作承载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因此必须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日前,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安徽科教频道《法治时空》所采用的网络新闻播报选择了多点触摸主播系统。该系统具体体现在:
1、媒体文件自由操作(如可以通过双手选择、放大、缩小、旋转视频和图片)。
2、混媒体操作(可以同时操作视频,图片和图标,并且自由切换)。
3、不仅可以对视频文件进行放大,旋转,切换,播放等操作外,还可以通过长按视频,实现快速对视频进行截图。
4、对视频与图片进行批注,在视频和图片上都可以实现批注功能。
三、提升职业素养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目前,网络舆论盛行,各类信息种类繁多,面对这一事实,要做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栏目实在无法对其视而不见,因此必须要借助电视传媒的特点做出适当应对,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吸引注意力并提高节目的传播水平及增强舆论引导能力。这也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者使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及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传统媒体怎样注重与实现对网络舆情的表述与引导,这注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巨大任务。
篇13
2、市场现状分析
在发达国家,各种行业的公司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国内,个性化服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而目前使用最多的领域就是个性创意礼品定制。国内个性定制行业发展迅猛,以口杯网、卡当网、布袋网为代表的个性礼品定制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它们远没有淘宝、京东具有知名度。虽然淘宝也兼营“私人定制”但它又不具有专业性,因此国内尚未出现具有行业代表性权威性的电商企业。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市场的空缺使国内掀起个性定制业的蓬勃发展,把个性定制行业推向空前的高度,也引起诸如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企业的加盟,网络上涌现了一幕幕资源合作的画面。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礼品市场需求分析
1、市场调查
为充分了解定制礼品行业的市场需求现状,以及人们对定制礼品的接受情况、消费情况等,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3%听说过礼品定制,其中50%的人已经尝试过或对此感兴趣。在购买过此类产品的人群中,超过60%的人是在网络上购买的。选择在网络上购买的人比选择在实体店购买的人数略多。在价格方面,30%人选择50元以下价位,50%人群选择50~200元,极少数人选择200元以上。在产品服务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愿意尝试在婚礼中定做个性漫画像请帖或相册。在印制照片和文字的产品中,选择印制照片的多为30岁以下年轻人,以情侣居多,因为此类产品主要较为张扬,符合现在年轻人追求个性美的特点。
2、市场定位
经过深层次的考虑和多角度的比较,礼品定制项目主要面向45岁以下,尤其是个性张扬的年轻人或保持浪漫和童心的中年人。这些消费群体比较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品质,他们或为同学、朋友或长辈精心定制具有某种特殊含义的礼品,或为表白对象或终身伴侣定制深刻表达爱意的礼物。在以在校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要针对顾客群体的同时,不能忽视商务礼品定制的市场空间。商务送礼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同时一份恰到好处的礼品还能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据有关部门预测,目前我国商务礼品市场有超过600亿元的市场空间,并仍在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商务礼品市场的礼品构成状况较之个人礼品市场显然更加复杂,为此可开发用于品牌形象的展示和宣传的标志性礼品和用于日常的各种商务交际场合的交际性礼品以及周年庆典纪念品表彰会议、商务会议纪念品的商务礼品市场。
三、新媒体时代网络礼品市场营销分析
1、网络营销手段
(1)运用互联网技术做好广告宣传,打响自己的品牌,做好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
(2)做好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作为一种可测度的广告形式,运用计算机技术使你能够实时准确地知道客户的反应以及反应的来源。这些信息将被用于扩展、调整或重新制定你的营销计划。
(3)做好SNS、视频网站上的广告宣传。目前SNS、视频网站已成为广大用户获得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广大用户的购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社区硬广告投放比例在不断下降,基于网络宣传的“软”营销正不断往主流方向发展。
2、现实营销手段
(1)优惠券策略。客户成功订购后,赠送给客户相应数量的优惠券,下一次在同一家购买时可抵一定金额,并规定期限,这样客户会在优惠券过期之前花掉,或赠送亲友。
(2)真诚为顾客服务,以私人定制为特色,首先了解所定做礼品的用途,不同用途的礼品定做要达到的目标不同,其具有的定做特色也不同,然后了解顾客需要通过礼品传递的信息,策划出符合顾客风格的礼品方案,最后制作出令顾客满意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