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护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病房护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病房护理论文

篇1

1.2方法

1.2.1分析问题。组成专门儿科护理研究小组,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所发生的55例投诉的细节,归纳其矛盾所在,并总结成几大类。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继续分析记录采取新的防范措施之后所产生的新的投诉案例矛盾所在,并补充到之前所总结的结果上。经分析归纳儿科医患矛盾冲突问题主要为:

(1)服务质量:包括护理态度、更换滴注点滴时间、技术的熟练程度。

(2)意外突发:包括患儿摔伤、烫伤、走丢等。

(3)其他:包括护理人员对患儿及监护人的医疗性质问题的回答、医疗人员对患儿信息的记录的全面性及时性等。

1.2.2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先前所总结的矛盾与护理人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针对儿科医患之间的措施。

(1)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护人员经常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患儿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做好新生儿或患儿护理知识指导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每日深入了解家长需求、意见和建议,解答家长疑问,增进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很好地规避护患纠纷的风险。

(2)提高医护人员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制定防坠床、跌倒、窒息、烫伤等评分表,对新入院的患儿进行各类危险因素的评分,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向患儿家长做好针对性的宣教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护士示范加护床栏正确使用方法并加强巡视,以防患儿坠床;将危险物品远高患儿如暖瓶、锐器等,以防烫伤或意外伤害;护士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

(3)创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严格控制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合理安排住院患儿床位,非感染和感染性患儿、新生儿和儿科患儿分开安置病房,儿科病房隔日1次、新生儿病房1次/d用人机共存的紫外线消毒车进行消毒并早晚各开窗通风30min,以保证病房空气的新鲜、流通。对出院病人及时做好终末消毒。

(4)建立全面的医护网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医患关系趋于缓和。

1.3效果评价

具体防范措施实施后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投诉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录用率表示,通过χ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投诉情况比较

对比组中责任心较差、技术失误是造成医患之间矛盾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技术失误是导致投诉的比例最大(30.9%),在采取防范性措施后总体上的投诉例数有了明显的下降,且投诉比例从13.8%下降到3.8%。采取措施后,观察组中的责任心差与技术失误依然是造成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但相较对比组来说,整改后有了很好的效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满意程度比较

对比组中患儿家长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为84.7%,而在采取相对应有效的防范措施之后,患儿家长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达到了95.6%的满意程度。经比较P<0.01,两组的数据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篇2

(2)使患者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病情危重的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下床适量运动;

(3)给予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严重发热或病情非常危重的患者可以食用半流质食物;

(4)保持病房环境良好,每天要进行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15~30min,病房的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定期进行消毒;

(5)呼吸困难患者给予辅助呼吸,护士在辅助呼吸操作时操作一定要规范;

(6)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现谵妄、烦躁或兴奋等情绪时应谨慎使用镇静剂类药物;

(7)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预防呼吸内科疾病的各种手段,适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8)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主观诉求并尽量去解决,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及时进行排忧解难。

1.2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安全文化护理方法,将安全文化融合到呼吸内科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中。

(1)明确服务标准,感悟工作责任。加强护理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意识,新护士在入院工作前要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了解护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提高积极护理的意识形态,护理部管理人员应签署相关的护理责任书,合理组织,公平评判,持续改进,实现所制定的护理目标。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如《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标准》《护理应急预案》等,使护士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同时针对科室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定期组织学习,并进行情景模拟,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及沟通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护理人员要以医学理论为指导,逐渐强化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在护理工作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应变能力,同时拥有高度的护理责任感,只有这样在面对护理问题时才能沉着、有效的进行处理。组织新护士分批的进行规范培训,定期进行素质考核,可以指定奖罚制度,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护士的个人绩效,大大增强了她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营造一种强烈的职业安全氛围。

(2)洞察一切护理风险,倡导预防为主,风险最小的理念。护理风险就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老年患者的反应较迟钝,因此有时无法通过患者自身的叙述来了解的患者的病症状况,这就要求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应参与危重患者、老年患者、新患者的查房,识别每位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风险并进行评估,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能力,熟悉每一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疾病的发作规律,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情况,并根据异常及时的进行判断及给予相应的处理。主要安全文化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登记每一位患者家属的联系方式,对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夜间一定要有家属进行陪护,使用护栏;患者在外出活动或其他需求需要下床一定要专人进行陪护和搀扶,有防滑措施及警示标识;长期卧床的患者及处于强迫的患者应该使用气垫床并建立翻身卡,可以协助翻身并进行定时翻身;对于压疮高危患者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出现皮肤破损情况要先进行评估再进行处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用药宣传,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对咳痰、乏力及咯血的患者及时准备吸痰用物: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严格遵守交接班原则,仔细进行病房巡视,全面观察病情,并将安全防范体现在护理文书上。

(3)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科内成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随机对病房进行护理检查,了解病房的护理工作进展,发现护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和纠正。每周对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并检查整改效果。每月开展讨论会,对于护理工作中所凸显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解决,提高护理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33%,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9.05%,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7.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3

1.1.2完善精神科病房安全质量管理制度针对精神科病房中护理管理存在安全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精神病房安全管理制度、护士交接班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确保各项护理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护士长要强化制度意识,将重点工作放在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上,使护士工作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促进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规范工作流程,需强化护士在护理中的各个环节管理,例如当患者服用药物后,护士需及时进行口腔检查,注重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意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护理,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为了减少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需对病房中的药物及相关设备进行细化规范,尤其是对急救室内的急救药品及仪器设备,安排专人检查,在药品管理做到固定品种、固定位置及固定数量,由护士长定期对药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建立护理应急预案,以减少护理差错。

1.1.3加强细节监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于护士长及护士的护理工作,需分工负责,定期对综合检查,对精神科护理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有违规现象,需及时返回给护士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应长发,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只有做到各个护理环节的监控,才能保证护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2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技能、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满意度等。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单位(x±s)表示。

2结果

分析该院2012年1—12月,2013年1—12月期间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化、护理技能操作质量、急救物品管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均高于护理前的管理质量,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比较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94.98%,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9.55%,护理不良事件由5例减少至1例,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4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0.36%,其中给药错误1例,管路脱落1例,意外伤害1例,患者满意771例,满意度94.0%;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27%,其中给药错误3例,管路脱落2例,压疮2例,意外伤害3例,患者满意677例,满意度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篇5

护士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主体,直接决定着人性化护理成效。在对患儿实行人性化护理的同时,对护士也应该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护士长关心和体贴护士,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对护士以公正、公平、待人宽、管理严为原则;生活上多一份关心和理解,如为护士申请住房、操办婚事、给老护士协调工作、合理分岗;对家庭贫困护士组织援助等。因此多元化关怀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使护士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更加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爱岗敬业情感。其次为护士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儿童恢复病房的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哭闹的患儿、苦恼的家长,患儿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护士都有可能成为家属发泄怨气的对象。为了减轻护士的压力,我们应坚持每月召开民主生活会,护士把在工作中的压力释放出来或者平时护士间存在误会或矛盾,也借助民主生活会,使矛盾通过良好的沟通化解。当工作出现差错时,执行惩罚要注意以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当事人分析原因,把差错作为宝贵的经历让全体护士分享,举一反三,降低同类事件的发生机会,让消极事件发挥积极作用。明确护理职责及理念,护士是患者的管理者、指导者,护理工作的实施者,护理管理者只有在保证其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护士长应确立明确的护理职责和护理理念,能够深入到每个护理人员的心中,使他们有明确的工作方向,用精神力量鼓励护士。工作制度规范化合理规范的工作制度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最基本、最先决的条件。规范的工作制度又是建立在公平、科学、高效、全面的基础之上。作为管理者要有光明磊落、公正决断的作风;在制订制度上,要体现群策群力;在执行制度时,要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树立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权威。树立自觉性、正义感。人际关系和谐化护士每天要面对的是患者的病痛,甚至是死亡,因而,没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难以支撑的。护士管理者要经常教导,以便护士能够有好的心态去面对医护、护患、护护关系。护理管理者可为他们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解决冲突和缓解压力,引导其进行换位思考,确保人际关系的和谐。

3结果

篇6

患者满意度(patientsatisfaction,PS)是指人们因健康、疾病、生命质量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评价[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自身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促进健康仅仅依靠治疗技术是不够的,病房的护理管理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工作的价值不仅需要良好的护理态度和技能,更需要构建新型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了较客观地反映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提高护理水平,我院自行设计了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通过调查获取真正反映患者感受和期望的数据,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服务。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5d以上的1000例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包括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脑外科、各抽取200例患者。将2009年6月50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64例,女236例;年龄18~73岁,平均(40.6±13.8)岁;2010年5月50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70例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女230例;年龄19~72.5岁,平均(41.3±12.6)岁。调查对象需满足下列条件:①年龄18岁及以上,意识清楚;②自愿参加本调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获得研究对象口头同意后,由护理专人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入院介绍、健康教育、服务态度、责任心,基础护理、技术操作6方面,均为单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并计算满意率。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视为不满意。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率100%。不能书写的患者,由资料收集者将每个条目读给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回答记录在问卷上,问卷当场回收核心期刊。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0年5月500例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2009年6月500例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说明加强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例,%)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对照组

500

500

465

445

30

45

5

篇7

特需病房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应运而生的一个特殊病房,是医院为满足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病人对医疗护理较高要求而专设的病房。所收住病人有外宾、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有外资、合资企业的白领阶层,也不乏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有特殊要求的病人,相对于国内一般社会阶层来说,在总体上,所收住对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强的经济支付能力,较高的文化层次。

1.2环境要求

病房应有较好的适合病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如:宽敞、独立成套、清洁整齐的病房,良好的生活娱乐,通讯联络设施,可随时提供医疗监护设备、专家的随访,并考虑到病人的特殊要求,提供必要的包房和会客室等。

1.3技术要求

1.3.1全科性综合病房

由于收治病人病种的多样性,包括血液、肾脏、消化、心血管内科、泌尿、血管、普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科、眼耳鼻喉科、皮肤科等,医疗护理涉及多科室,具有综合性。

1.3.2全面的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努力满足病人和家属随时会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因为这些特殊群体有选择治疗医院的自由,对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比较注重个人治疗需要的特殊性和保健指导,在医院的选择上注重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特色服务。因此特殊病房的建设只有在医疗护理服务方面保持优良传统,并不断进取,努力创造新的特色,才能提高信誉,增强竞争力。

1.4病房应具有较强的人文氛围病房管理中既要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有关外事,干部保健等制度,又应更多地为病人着想,适应他们的需要,为病人的治疗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和文化氛围,如在文化生活、外出活动、病人伙食、来访接待、家属陪伴、代办事宜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特殊病房护理特色

护理服务是病房重要的基础工作,特需病房更应努力满足病人对医疗护理高质量,广泛多样的需要,提供最佳护理,在创造护理服务特色上下功夫。

2.1全科护理

全科就是护理服务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还应有各专科疾病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要严格认真贯彻医嘱,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使病人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起一种时时在在的信任感。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多样性,且各专科无固定医生在病房内,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着无疑给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但也最能体现护理质量。有一位香港百岁老人,因糖尿病并发严重感染、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机体因严重失血而致肾功能损害,脑组织缺氧,全身皮肤由于重度失血营养循环障碍而致褥疮等,对这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高龄病人,全科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抢救,经70天治疗护理,病人终于康复出院。

2.2全程护理

全程就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要尽可能通过我们的护理服务让病人得到身心两方面优质护理,除了做好病人入院、特殊检查、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外,每位护士对所负责病人身心问题要了如指掌,不放过病人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使病人与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乐于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护士应做到任劳任怨,冷静地对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善于观察进行心理分析,耐心做好相关工作,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如从病人入院时的接机服务甚至是外籍病员不治而亡的尸体托运回国等系列服务就是全程护理的一个缩影。

2.3全方位护理

全方位护理是既要为患者,也要为其家属;既要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又要在其非治疗过程中;既有涉及院内,也有涉及院外等的各项联系服务,都要努力尽可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方便、指导,及时解除后顾之忧,满足一定文化需求。由于病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文化差别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因此我们在护理服务中应注重病人的社会性,注重多元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为病人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如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导医、导购、导游、做礼拜、参观寺庙等信息。

2.4护理服务艺术

由于特需病房所收住对象的特殊性,面临这样一些经济富裕、社会地位高的群体及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怎样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经过多年护理服务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不、情、忍、乐、全、换”六字服务艺术。“不”即不断提高对病人及家属说一个不字,想方设法解决所提出的困难和疑问。“情”即真情相对,情义无价,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忍”即对过分要求,挑剔的病人,忍让在先。“乐”即千方百计让病人得到满意、快乐。“全”即提倡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换”以心换心、换位思考,以适应不同层次病人的特殊需求。几年来,由于护理特色的形成,使病人满意率100%,病人周转率快,病人入住率逐年增加,与历年同期比较:1998年较1997年增加30%,1999年较1998年增加70%,1999年较1997年增加了120%,连年来,特需病房多次获得市级“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卫生系统“共青团号”、市“十佳特色班组”等光荣称号。

3体会

篇8

1合理排班,明确责任护理的工作职责

根据内科病房人多,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分4个组,每个组分管7~10张床位,责任组长由学历较高,素质较好,责任心强,职称在护师以上的护士担任,相对固定(3个月内2个月做责任组,1个月参加夜班)的工作职责除完成规定的治疗、护理操作外,需每天对分管病人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评价。对入院、出院病人做好入院介绍和出院宣教。平时深入病房,对分管病人做好健康宣教、疾病知识宣教及药物知识宣教,并及时帮助病人解决生理、心理等问题。责任护士在自己分管的病房应签写自己的名字,以便病人好找。

2制定宣教计划、督促实施

2.1入院宣教计划目的是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病人角色,内容包括环境的介绍,各项规章制度的介绍及个人卫生宣教,并在24h内协助完成个人卫生,包括三短:指、趾甲、须发短;六洁:口腔、头发、手脚、皮肤、会阴、清洁。

2.2疾病标准宣教计划对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及做心脏介入治疗的病人制定出标准的健康宣教计划,其内容包括疾病的诱发因素,症状发作的自我评价,药物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2.3饮食指南包括住院病人的饮食种类及适应范围,心脑血管病人的饮食综述,膳食原则等。

2.4出院指导对今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必要时需家属配合,内容包括药物的指导,饮食的要求,康复锻炼及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3改变交班方式

篇9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部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及肺动脉高压,继而出现右心室肥厚,最后导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恐惧、疑惑、烦恼、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预见性护理在抢救急、危、重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正愈来愈受到重视,肺性脑病是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为了提高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006~2008年,我科对4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尽早地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

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变化较快,严重者可很快出现颅内高压、脑疝,威协患者的生命,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具有超前的护理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把护理工作做到症状出现前,才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保证治疗措施及时进行。

2密切观察病情

2.1呼吸与咳嗽

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快而浅表的呼吸揭示肺部病情的严重,突然加重的端坐位呼吸应想到并发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可能;节律不规则的呼吸加上意识改变是肺性脑病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指征;深长呼吸意味着酸中毒的发生,改善通气后慢而浅表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的表现,咳痰的量和性质即反映病变的程度,也反映治疗的效果,痰由黏少变稀变多,由黄变白提示感染好转,反之说明感染加重,或呼吸道阻塞可加重病情。

2.2血压(BP)、呼吸与心率

BP升高可见于低氧酸中毒,肺性脑病合并高BP的情况,BP轻度升高,脉压变小是早期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表现之一。血压降低可能是为心功能严重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和血量不足,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一般心率较快,达120次/min,过快时除其他因素影响外,说明感染加重,心功能向衰竭方向转化,加重肺性脑病的早期出现,由于心肌受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可引起心律失常。

2.3意识的改变是观察的重点

肺性脑病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肺性脑病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大致有两大类,一类以抑郁为主,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另一类以烦躁为主,语言增加,精神欣快、狂叫呐喊、躁动不安、昏迷。前一类较安静,治疗效果较好;后一类患者由兴奋转入抑制时很快死亡。有的患者常常在夜间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性格及行为改变,意识障碍,若出现烦躁、表情淡漠、意识模糊、失眠、嗜睡、高度呼吸困难、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时,应想到有发生肺性脑病的可能,所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2.4体温

体温骤降是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体温的变化可反应患者肺部感染的程度,体温越高,表明感染愈重,但有的年老体弱者即使感染重体温也不高,所以在观察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时,体温骤降也是参考条件之一。

2.5腹胀、呕吐

肺源性心脏患者由于胃肠道淤血、低氧,血内CO2张力增大,黏膜糜烂、渗血,所以出现食欲不振、上腹胞胀、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如果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胃肠系统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腹胀,则更为严重,其呕吐物常是咖啡样,并伴有柏油样便。

2.6皮肤黏膜

除发绀外,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出血倾向,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汗较多,如果末梢冷,皮肤呈花纹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脉细数,注意休克,注射针眼处流血不止,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和瘀斑,要注意考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一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3预见性判断病情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治病及护理过程中,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咳嗽、血压、心率、呕吐与腹胀、体温、皮肤黏膜等,注意观察病情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地采取应急措施,使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及时得到控制,使肺性脑病消失在萌芽之中,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减少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2-3]。

4注意预防性护理

心功代偿良好、肺功能部分代偿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可做轻微活动。若患者处于心肺失代偿期,表现为明显发绀、呼吸困难加重等,应绝对卧床休息。饮食也应注意,水肿明显者限制钠盐的摄入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表现为频咳,痰量增多,呈脓性,同时伴全身中毒症状者,如发热、乏力、精神不振,提示有严重的感染,可加重心肺负担,诱发心力衰竭,故应加大抗感染力度,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湿化吸氧,以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不能高流量间断给氧,以免加重低氧症状,加重肺性脑病的早期发生,还应注意肺源性心脏患者因呼吸衰竭引起脑组织低氧,pH值下降而表现烦躁不安时,应慎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加重肺性脑病,注意预防性护理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应有超前的进行预防性护理的观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4-5]。

预见性地判断病情,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在抢救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后果,通过以上观察及护理,充分说明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起到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6]。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38.

[2]于海霞,王丽娟,王淑红.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9):859-860.

[3]仲文娟,刘霞娟,闵群惠.肺源性心脏病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92-93.

篇10

2.1严格控制血糖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降糖药剂量,给予糖尿病饮食,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在饮食治疗中注意[2]:①按时进食。②控制总热量,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饮食平衡。③严格限制各种甜食。④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⑤控制体重。

2.2足外伤的预防

足外伤和感染是引发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足外伤,应做到:①每日检查双足,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和疼痛感觉有无变化。②每日用温水(以不烫手为宜)清洁足部,保持足趾间的清洁、干燥;保持足部清洁,嘱患者勤换鞋袜。③避免足部受伤,不要赤足行走,不要赤足穿鞋,以防刺伤、碰伤。④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要选择柔软、前头宽大合脚舒适的鞋子。⑤修剪指甲时注意剪平,不可过短。⑥正确处理鸡眼、脚癣。

3糖尿病足的护理

3.1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甚至有恐惧心理。及时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和家属,可以让患者对糖尿病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可以:①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足痊愈病例,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期望,做好心理疏导。③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疗效,增强治疗信心。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多用安慰、鼓励的语句。

3.2创面处理

根据溃疡局部坏死组织及分泌物的情况,选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每次擦拭两遍,方法自伤口周围边缘向外5cm,视创面情况清除分泌物,将已溶的坏死组织锐性剥离去除,如创面成痂者锐性剥痂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涂包扎,促进痂皮自溶,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然后给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创面30min,再用普通胰岛素4~8U、盐酸庆大霉素4万~8万U、生理盐水2~3ml均匀喷洒于溃疡面,然后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贴敷,无菌纱布包扎。视创面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同时选择敏感高效抗生素给予全身治疗。在换药过程中,若分泌物减少,可在用抗生素喷洒前,先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喷洒创面,以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4结果

16例糖尿病足患者经上述治疗,15例均痊愈出院,其中,9例足部溃疡2~3周愈合,6例3~4周愈合,1例因入院时溃疡深入肌层,创面愈合较慢,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此病例出院时,溃疡面已成痂干燥)。

5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称分布,下肢常较上肢严重。发生率为30%~45%,它可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运动神经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导致组织低氧[4],更促使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糖尿病足正是由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的病变而引起的皮肤、组织等一系列病变的结果[5]。感觉神经的减弱或消失,造成患者肢体极易受到外伤,一旦受伤,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伤口感染且难以愈合,给糖尿病足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所以,糖尿病足的治疗,一方面要积极控制感染和降低血糖;另一方面,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和重视局部创面的处理,足部溃疡者,可通过采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喷洒创面等方法,改善局部高渗状态,控制感染;后期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可加速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5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或截肢[6]。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控制疾病,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元鲁山,王永山.糖尿病足护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41-743.

[2]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2.

[3]王瑛.糖尿病足护理体会[J].沈阳医学院校报,2001,4(3):169-170.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

[5]王向荣.116例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1:13-14.

篇11

1.1护理的专业人员的素质

在治疗过后,最为重要便是恢复。甚至可以说,在成功的手术,没有有效的护理,那么也会有可能导致病情的严重。由此可见,护理对于一个病人的帮助,更何况病情瞬息万变的心内科呢?由于临床的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的失误以及责任心的不够,都有可能为病人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特别是忽视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的查房,在无菌操作的时候不戴口罩,接班交头接耳等等一些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内科病房护理的风险。而在另一方面科技的日新月异,带来的便是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护理人员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旦心内科的病人出现情况,一般都是危及性命的,这对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是相当高,护理人员需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病情做出有效的病情分析,帮助救护人员做好紧急抢救。

1.2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在另一个方面来说,护理人员的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心内科的病房护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缺乏有效的沟通,未能及时有效的将病人的详细的情况传达给病人家属,或者是没有将护理记录记录在案,这些都是在出现突况时,都会导致病人家属出现投诉的现象。可以说,最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仅具备一些专业的护理的知识,同时还具有便是基本的信息传达能力,能够有效的将病情告知病人家属。病房的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没有真正的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对于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采用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会影响病人的心情,这些都是有可能会造成医患纠纷的。所以,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的质量。

1.3心内科病人的自身的因素

众所周知,心内科的病人病情变化较快,并且年龄较大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房护理的风险。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等这些都是会造成猝死的,可以说,这些猝死的出现,对于病房的护理难度有了一定的增大,病房的护理人员需要能够进行专业的有效的观察。同时,心内科病人由于年龄偏大,不适应卧床的生活,都有可能发生坠床、跌倒等等一些危险情况的发生。

1.4其他因素

病房中的一些我们所顾及不到的原因,都是有可能增加病房护理中的危险的。病房中的光线原因,地面有积水,病床没有护栏等等这些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病房护理中的危险,但是这些危险的避免是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力量的参与,而仅仅依靠病房中的护理如人员明显是不够的。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规避客观原因的出现,创造一个和谐的医护环境。

2降低心内科病房护理中风险的对策

2.1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病房中护理人员的素质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需要的便是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一些先进护理理念以及相应的抢救措施,能够确保在危险发生的第一时间,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提供更为专业的抢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的,对于治疗时间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进行有效的宣传,帮助各护理人员树立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病人放在心上,能够和病人以及病人家属进行一种积极有效的沟通,做好病情的传达。

2.2规范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

在一定程度都会影响到护理的质量以及安全的程度。所以,我们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对于护理人员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有效的监督,将这些规定落到实处。特别是护士长一定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例如病房的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的制度等等,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安全问题的研讨大会,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反思自己护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正。

2.3进行重点保护,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

护士长作为管理人员,对于整个的管理能够具备一种宏观调控的能力,江湖里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危急重患者,手术患者,无人陪护的老年患者等等一些高风险的患者,进行重点保护,加强病人的护理。派遣较为有经验的护理人员,而对于那些新的护理人员,要不断的进行知识的考核,不定期的检查,确保病人护理中的质量。

篇12

孙思邈在《千金言·养生篇》中说“莫忧思,莫大怒,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捐捐怀分忿恨,皆捐寿命,若不能犯者,则得长生也。”情绪波动太大,往往促使疾病恶化,造成不良后果,不利于身心健康。另外,因病致残的老年人,往往抑郁寡欢,悲观厌世,甚至企图自尽。医护人员要配合好家庭做好精神安慰和思想疏导工作,使老人思想稳定,树立战胜病残的信心和决心。医护人员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老年患者,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使老年患者得到温暖。

和蔼可亲,注意疗心:

老年人患病以后处于忧愁、猜疑、恐惧、焦虑、痛苦失望、悲观厌世、孤寂的精神状态之中,这些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有害因素,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身体健康。许浚《东医宝鉴》说:“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他大力提倡“疗人之心”的精神疗法。《素问·汤液醪论》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主张治病要调动老年患者的积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发挥内因在治疗中的作用。凡能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的言语,均应避免,医护人员的言是精神护理的重要手段。语言既治病又可致病,甚至影响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和蔼可亲,热情耐心,以细致周到的态度经常出现在他们身边,尊重他们,同情他们,与患者多交谈,使患者觉得医护人员之间没有距离,以赢得患者的信任。

《灵枢·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说明祖国医学早已在医护实践中,掌握患者的思想规律,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并做到态度热情,举止文雅,亲切和蔼,语气平稳,音调高低适宜,速度适中,吐词清楚,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掌握广泛的科学知识,而且了解患者的心理,才能把工作做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体逐渐衰老,功能逐渐减退,出现耳聋、眼花、腰弯、背驼、语言行动缓慢,因而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使心理活动和躯体疾病交叉在一起,相互关联,这是心身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也是心身疾病防治和护理的理论基础。

①美好的语言是心理医疗、护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患病后常有机体功能改变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性格急躁,情感脆弱,对医生、护士的语言特别敏感,自控能力下降。如果用刺激性语言,患者可出现情绪变化,导致疾病变化;心理负担加重患者会产生对疾病错误的估计,急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疾病发展情况,对疾病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心情烦闷,易激动,影响机体的康复。此时医护人员用恰当的语言,多与患者交谈,用安慰的语言讲:“您的病已经好转了,是您的年龄大了,身体自身功能减退,机体功能恢复较慢,用药后,需要逐渐好转,您的病是能够恢复的”等等。用美好的语言,疏导患者,患者的心情舒畅,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好转。超级秘书网

篇13

1.2方法

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用药治疗、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等知识。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强化糖尿病足护理教育,一对一讲解糖尿病发生原因、危害、早期筛查方法、高危因素,也可发放糖尿病足护理知识手册。具体措施为:

(1)教育患者每天要检查脚部的变化情况,查看是否有割伤、擦伤、水泡以及其他变化,检查时,也应查看脚趾缝隙,若下肢有割伤、发红、水疱、局部发热、破溃等症状,及时对应处理。

(2)叮嘱患者每天要用温水泡脚,温度计测量体温,体温不能高于37°C,不能用热水袋烫脚且控制泡脚时间不能太长,足部有裂口者,更不能长期浸泡,擦干脚后,在脚面涂上滋润膏,趾间不需要。

(3)教育患者鞋子一定要舒适宽松,大小超过大拇指半寸即可,穿鞋前,查看鞋内是否有异物,运动时患者要穿上袜子,尽量选择棉质的,袜边尽量保持宽松;定期修剪脚趾甲,老年患者可由家人代为修剪,修剪时也不能太短。

(4)足部要保持干爽,出汗量如果过大,在鞋、袜、脚趾缝间撒上爽身粉。

(5)指导患者足部按摩、下肢锻炼,促脚部血液循环,防止组织坏死以及足部发冷。

(6)若患足有湿疹或足癣,医务人员知道下接受治疗;若足部患鸡眼,不能在无医师指导下,自行刀片切割,防止皮肤破损受到感染

(7)严格戒烟。

(8)尊医嘱用药及饮食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水平。两组患者的教育为一周一次,一次1h,连续实施6周。每月到门诊复查一次,1年后评价糖尿病足护理知识、行为以及足部情况。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干预前后的足部情况(足部皮肤损伤、足癣、自我感觉等);评价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日常足部护理评分。认知评分共5项:早期筛查知识(3项)、糖尿病认知水平(6项)、正确修剪趾甲知识和行为(3项)、合适鞋袜选择知识和行为(25项)、日常足部护理知识以及行为(14项),一项1分,正答1分,不正确0分,共51分。足部护理评分:运动神经功能、自主神经功能、感觉神经功能、下肢大血管状态、趾甲、足部畸形、足部皮肤,异常一项1分,正常0分[1]。1.4数据学分析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8.5软件包分析,用X2、t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糖尿病足发生率

对照组糖尿病12例(24.5%),1级2例,2级3例,3级5例,4级2例,观察组糖尿病3例(6.1%),均是1级,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的糖尿病足认知评分、足部护理异常评分

护理前,对照组的糖尿病足认知评分、足部护理异常评分分别为(18.70±5.52)、(17.81±2.92),观察组分别为(19.00±6.10)、(17.22±3.20),护理后,对照组分别为(26.75±4.95)、(14.11±3.52),观察组分别为(33.30±5.90)、(10.12±2.82),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认知评分、足部护理异常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且护理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