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文化建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篇1

2.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起源于安全文化

一个企业的生产方式跟企业中每个人的关系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文化理论文化来指导和规范企业中个人的行为活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把安全的文化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是人,关乎到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它需要靠人的自觉性和高度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用简单的规章制度、奖励惩罚来解决,而是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个员工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同时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也需要每个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

2.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现安全文化

与社会文化不同,安全文化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用文化来引导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手段,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安全文化强调规章制度的明确,要求安全基础管理要相对的扎实,如果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齐全,原始记录不够明确,那样是不行的。其次,安全文化还强调现场的管理,例如,一个企业在工作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注重工作现场,必须要创造一个拥有各种安全标志、标语、整洁以及安全通道畅通无阻,没有妨碍物品的现场环境。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内容中看,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作用和目的是由于其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其将企业中的员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核心,希望通过文化手段的运用来使企业中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被激发,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并自觉自愿的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和规范,是一种极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这不仅是一种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管理思想,而且其内容有十分具体,具有极佳的人文性与科学性,能够将人的行为与思想联系到一起,具有较好的时效性与操作性,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但是一种思想精神,更是一种企业文化。

篇2

一、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

笔者认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1.教育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根据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与自身要求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文化,它符合施工企业的思想、文化、经济等基础条件,适合施工企业的地域、时域的需求;它传递着施工企业关于安全的目标、方针以及实施计划等信息,宣传了安全管理的成效。

2.认识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相结合,使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使之更直观具体、更生动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工作,让相对较为抽象的理

论更易为施工企业全体成员所认识、所理解和接受。

二、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1.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他环节创造先决条件。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构建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所有人员形成一种安全思维定式,把搞好生产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2.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施工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弥补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

三、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它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文化。安全文化首先是施工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也可称为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施工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施工企业精神。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榜样示范等,在施工企业成员的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冲破各种不良影响的桎梏,把自己的事业与国民经济的繁荣、建筑业的振兴结合起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促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促使施工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观念。

2.管理文化。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中的管理文化又包含以下三种文化:

(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管理方法,规范、约束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实现施工企业的奋斗目标。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劳务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督促有据可依。制度的建立,不仅能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而且应是激励成员前进的动力。这些制度应该具有法规性,需不折不扣地执行;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宜,并要具有连贯性,易于贯彻执行。(2)目标文化。目标文化应体现施工企业的发展内涵及企业特色。施工企业应对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根据自身的客观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为社会输送合格建筑产品的责任,确定施工企业的定位目标、奋斗目标及发展战略。施工企业的目标文化可宣传“品牌战略”、“精品意识”,但不能脱离现实,空喊口号。目标文化对外宣示了施工企业对外作出的承诺,以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对内则产生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为之奋斗。

(3)行为文化。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业的一种(转上页)(接下页)行为文化,包括全体成员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措施

既然安全文化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安全技术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绝不应是一种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篇3

二、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营造民航空管安全文化氛围。加强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能让相关人员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能不断促进员工对所属企业单位的认同度、归属感的提升,可以极大增强相关企业单位的凝聚力,使得员工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力,也能促进自我激励,使得单位内部能有效建立起高水平的团队,这能从根本上提高民航空管相关单位的安全意识。要在民航空管行业单位内部营造优秀的安全文化,首先是要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力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加强文化渗透教育工作,运用科学手段来加强宣传工作,使单位文化能够深入人心;第三,民航空管部门在人员招聘过程中要注重把关,尽量聘用领悟能力强、与单位现有员工价值观相近的人员,这对于未来团队建设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避免高素质人才的流出。

2、加强民航空管部门的安全理念培育。民航空管的立身之本就是安全,这也是空管工作开展的初始目标。因此,要在空管工作中树立起系统、过程、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为民航提供科学、及时、可控的空中交管、通信导航、气象、飞行实情等全方位的服务。空管部门要特别重视对员工的安全理念培育,要从入职培训到正常工作中传达相关精神、例行安全演练,再到各单位内的应急演练、观看史上著名空难相关纪录片等,确保每个员工都会接受完备的安全理念培育,并能处理相关事物,形成安全意识[2]。只有在员工的潜意识当中建立安全理念,才能让每个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更有责任感,避免工作疏忽遗漏,坚守安全第一的方针,为继续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智力和精神上的全方位支持。

3、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措施。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开展空管工作的依据,要科学、严格地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的职责,不断强化防控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措施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首先,确保每一工作环节的准确性、及时性,杜绝疏忽、遗漏和误差;其次,严明纪律,切实加强员工的执行力;第三,工作中要有大局观,注重团结,乐于奉献;第四,要确保员工劳逸结合,避免疲劳上岗,合理安排员工的生活作息,保持精神抖擞的工作氛围;第五,要明确、细化每一步的流程,细化具体的工作运行手册,以及与之对应的应急措施、保障措施不断增强空管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系统正常运行,设备运行要留有可靠的安全余度。

4、建立实时有效的交流机制。空管部门是民航发展的关键,而且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广受关注,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交流制度非常重要。空管部门在现有编制条件下,要持续完善信息的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措施,强化在互联网中开展信息沟通和。空管部门可以依据互联网,实时部门工作开展的动向,运用新型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同公众开展沟通互动,尊重每一位群众的知情权,让公众能持续关注空管、乃至整个民航系统的建设发展。此外,这类信息平台的运用,不但能方便空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接受监督,还有利于空管安全部门的品牌再立,不断增强民航企业单位的影响力。

5、强化对空管部门员工的培训。员工培训能提升其职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开展空管工作。当今社会注重不断学习,空管部门建立定期学习培训的制度,可以让单位员工活力剧增,更能适应新的空管技术措施,抓住发展机遇,为新时期的发展培育优秀人才。空管部门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并为员工的学习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加强对外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不断强化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使得空管部门把安全意识深入到潜意识当中,时刻坚守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为民航持续安全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为国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郑传磊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篇4

篇5

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其中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习惯性漠视和生产人员习惯性违章是主要原因。问题主要存在于员工思想上和行为上,而且由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了。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养成都受其对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而支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以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并借助文化所特有的广泛渗透力、持续影响力和久经扩张力,从而转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安全理念,使管理人员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制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进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状况处于稳定向好的企业,都是已建立和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企业;而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不稳定、波动状态的企业,一般都是企业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或安全文化消极,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安全文化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系统各要素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进而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有效性,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最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目前,在我国风电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员工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控制事故的发生率,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是风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得好,不但能使自身在安全运行的环境中实现良性循环,而且能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建立起信心与信任,使企业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因此,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超越了企业和行业范畴,成为涉及公众涉及社会的一件大事。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风电企业,更需要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支撑。

三、风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针对风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特定环境和条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结合国家和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文化特征,建设一种适应风电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安全文化,引导全体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通过全体人员的参与实现在政府监督和法律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进而持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风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重视“以人为本”。从组织实施安全工作到制定落实安全制度以及传承与创新安全文化,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说安全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新机制的基础。以人为本,就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爱员工的健康安全使其不受到伤害,并且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企业要加强教育培训,使员工的包括安全心理素质、安全生理素质、安全技术素质在内的安全文化素质能够得以提高。要想让员工自觉地执行与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建立安全工作的激励机制和典型引导机制,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突出员工是保证生产安全的核心作用。安全文化的最终载体是人,如果员工的思想、行为、技术等不能满足风电企业生产高风险、高技术的发展要求,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得到有力保证,安全措施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落实,势必影响风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安全价值观。风电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培育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先进安全价值观,充分运用企业安全价值观来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其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加强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哲学、安全口号等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全体员工都理解和认同,使大家自觉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主动避免不安全行为。企业安全价值观应注重培养“预防管理”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主体意识,鼓励广大员工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勇于报告安全问题,积极提出安全建议,以使事故防范于未然,让大家在实现企业安全价值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将安全文化理念转变为现实。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指导下,通过企业内部精神的凝聚与整合,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并且把这一观念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座右铭”的形式扎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

3.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本质安全是安全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在人、机、料、法、环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无漏洞,系统无缺陷以及设备无障碍。本质安全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首先要切实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加大投入,确保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备;其次要加强全员安全文化管理,严格审查技术检查人员资质,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再者要及时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突出重大安全课题的攻关;此外还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步伐以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4.在安全管理全过程中融入安全文化。企业现代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就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因此,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增强其共识性与权威性,使其服务于企业的安全战略;在企业的安全思想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大家的安全行为成为自觉;在企业安全组织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与监察;在企业的安全培训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努力形成一种尊重安全人才、尊重安全知识和人人刻苦钻研安全技术的良好氛围;在企业的安全制度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强化思想教育,使大家充分认清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预防性、权威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维护和遵守的自觉性,使遵章守规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要严格奖惩,对违反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促使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能在全体人员中得以尽快建立。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推行规范化安全基础管理与生产作业紧密结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重落实。

5.强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创新。要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不断进行安全文化的创新。企业要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文化引进来并加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学习型企业的建立以及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地创新安全文化。可以邀请外部培训机构对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而且还可以在本企业内选拔、训练和聘任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以加强安全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此外,要充分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定期开展一些安全方面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安全文化知识竞赛以及演讲比赛等。同时要发挥网络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公司局域网、报纸、宣传栏、员工手册、安全日活动和各种会议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本管理的思想植根于企业管理人员脑海中,促使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得以推进,使企业安全生产价值观得以尽快建立,使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广泛宣传,安全文化才能成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才能将一般的安全管理转变为自觉传承和创新的先进安全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四、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结合风电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1.畅通信息的文化氛围。企业要及时地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并保证相应的层面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同时应对安全信息的报告时限、对象、方式等内容加以明确。员工了解自己业务工作范围内所涉及的危害和风险,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并解决威胁安全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到一种及时有效的沟通。

2.公正的文化氛围。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要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对各层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切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谅解错误,但是决不能容忍鲁莽的违规违章的行为,同时要让员工清楚并且认可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在对待事情的处理上,要采取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正态度来解决问题。对于所有员工的训练考核赏罚均应一视同仁,就事论事,而非就人论事。

3.汇报的文化氛围。针对企业规章制度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在论证后进行相应的修订以完善规章制度。此外,针对生产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要鼓励员工说出来,企业不应该采取否认、压制或封锁的态度来对待员工汇报的安全担忧、安全问题和相应建议,应该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改正甚至进行全面的改革。

4.学习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运用知识技能更好的确保安全,让员工由一种被动的学习过渡到一种主动学习充实自己的态度上的转变。同时管理者要定期向员工通报安全问题,让员工能够不断的进行思考,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并且及时将安全报告反馈给员工,让每个人都从中吸取教训。任何人因为其过去的经验背景,对于提升或改进生产安全与效率有更好的建议或见解,都欢迎提出,经过严谨的讨论评估、消化吸收后,再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份。

5.机警的文化氛围。风电企业所有人员都应该树立安全意识,这是第一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生产中如果缺失安全意识,那么这样的生产是危险的。预计不可预计的未来,良好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具备前瞻性、预防性、敏锐性的思维,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发现得越早,付出的代价越小;而越晚,则付出的代价越大。

篇6

近年来,神山露天煤矿着力提高煤矿安全装备水平和生产系统自动化程度,不断优化采剥技术,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高的采剥装备,创造相对安全的采场作业环境和良性的地面生态环境,使煤矿工人摆脱危险、繁重的传统体力劳动。积极推广精益化管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措施,从根本上改善采剥一线安全技术保障条件。对煤矿筛分破碎系统、运输系统、机电系统多次进行了升级改造,做到了“人机互补、人机制约”,夯实了安全工作基础,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注重对职工的身心调节和人文关怀。人性化安排作息时间,防止因身体因素对安全构成危害。加强职工活动室、休闲娱乐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累计植树种草百余公顷,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为职工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岗位道德明星、青工安全标兵、安全班组、岗位服务明星、好人好事、家属协管等各类争先创优及安全活动活动,对各类先进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全矿职工及家属安全生产意识和“爱矿如家”意识进一步提高,人矿关系更加和谐,为煤矿开展各项安全管理活动、开创良好安全生产局面奠定坚实而又良好的基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宁舍一切,不舍安全。

3落实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保障煤矿长治久安神山露天煤矿充分依据体系提供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分系统性危险源和岗位危险源进行了全面辨识,制定了危险源辨识、评估、管控、跟踪、预警和处置的风险管理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组织全员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使所有人员掌握辨识和评估的方式方法,然后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由矿分管领导、技术人员对穿孔、爆破、采剥、运输、机电及筛分等各大系统存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辨识;由基层单位组织员工对本单位所有工作任务进行岗位危险源辨识。最后由评估小组分系统、分专业、分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形成全矿风险管理手册。目前,全矿共辨识出岗位危险源485个。对辨识出的所有危险源,全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神山露天煤矿在日常风险管理中,更是着力做到危险源辨识常态化[3]:①实现体系落地,通过理念引领和培训强推,充分调动全员力量,常态化进行危险源辨识,并下发岗位危险源辨识卡,使员工都能牢记自身的岗位风险;②是固化体系制度,采用风险管理标准化、岗位责任规范化、现场管理程序化、工单检查常态化、绩效考核精细化等五项措施,提升体系运行水平;③有效利用风险预控管理信息系统,对矿内存在的危险源经会审后录入系统,并跟踪管控,有效提高了体系运行效率,共享了安全信息资源,实现了危险源的跟踪、预警、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整改的闭环管理;④每月组织1次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座谈会,补充完善岗位危险源管控措施;根据作业任务,动态组织班前、岗前危险源辨识;⑤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时,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⑥将体系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了由各级人员组成的动态检查、定期检查、岗网员代表巡查、步行检查、专项检查、区队自查相结合的系统检查机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安全检查保障机制,检查人员持标准工单进行检查,结果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分解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与每名员工。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参与者、实施者、推动者。通过以上措施,全矿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自保互保意识不断增强,作业前危险源辨识、管控已经基本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不安全不生产已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准则,为矿井实现较长周期的“煤矿可以做到不死人”安全业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4强化员工安全技能文化建设

促进人才保安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煤矿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神山露天煤矿紧紧围绕神东“人才强企”战略,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技能和综合素质。在矿内建立了矿级别、区队、班组的全过程、全方位3级培训体系。

1)严把入口关,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和安全技能学习意识。在矿内公开选聘优秀的人才担任兼职培训教师、兼职安全文化讲师,不定期外聘专家到矿开展教育活动,对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且签订“师带徒”协议后方可上岗。

2)抓好现场管理人员和特种岗位人员的素质技能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做到了严格培训、严格教学、严格考试;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更是放在突出位置。3)注重常规学习和安全案例教育,将日常的安全学习作为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每个区队坚持每周至少学习1次制度、1个案例,把“手指口述”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创造性的在班前会上采取每2日1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并通过每月1考进行考核,使班前会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和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对同行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均组织全员进行认真学结,从中吸取教训,用血的教训警示员工,避免同类事故发生。4)注重现场培训,在基层培训上,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培训课堂设在实训基地和生产现场,坚持边教学、边演示、边实践,着力加深员工感性认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使广大职工能够做到懂原理、熟系统、能操作、会保安。

5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煤矿职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抓好管理机制,才能将加强人的管理始终贯穿煤矿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才能使安全管理成为全矿干部职工的一种自觉行为。神山露天煤矿坚持以《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每年汇编本矿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建立完善严格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体系[4-5]:①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根据员工所承担风险的不同,把个人利益和安全风险及事故后果挂钩;②安全检查拉网制,制定严格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重大隐患挂牌制度,每月实行定期与动态检查的同时,充分发挥值班带班领导、现场安监员、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岗员、安全网员齐抓共管保安全的作用,实行纵到底横到边和盯住式检查方法,狠抓安全隐患的治理,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跟踪制,按“五定”原则进行落实整改;③危险源辨识常态化制,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预控上,定期开展危险源再辨识、再评估活动,将危险源辨识、评估与控制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是安全生产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④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强制纠正人员不安全行为,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严格“不安全行为”人员管理,对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处罚必须拉得下脸,下得去手。推行罚款连带制,为所有“不安全行为”人员实行积分制,对监管人员实行连带处罚,安全管理部门每月研究分析“不安全行为”原因,制订具体的帮教措施,变“单纯处罚”为“多维帮教”,使“不安全行为”人员由不敢向不愿转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懂安全”转变;⑤严格安全信息管理;推行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将本单位以及国内同行业安全信息向全矿职工公开公布,对当月无事故、无“不安全行为”、未发生重大隐患、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的区队及班组,在月度安全例会上进行公开表彰;⑥安全生产联带责任制。对发生事故及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及负责人进行连带处罚;⑦领导值班带班制度。严格规定领导深入现场次数,使干部切实把100%的精力和100%的时间放在抓现场安全生产上;⑧承包商奖罚一体制,多年来,神山露天煤矿坚持神华集团承包商管理中要求把好“准入关、责任关、稳定关、监督关、验收关”的五个关口,坚持“统一实行本安体系、统一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统一开展班组建设、统一检查考核”的5个统一原则,已将承包商纳入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作为矿属区队统一进行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6加强班组文化建设

夯实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班组是煤矿的细胞,是煤矿安全工作的支撑点。神山露天煤矿按照“安全型、自控型、标准型、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技能型、绩效型”等班组建设要求,全方位开展学习先进班组管理活动。重点学习和落实白国周抓班组管理法和国投塔山煤矿“人人都是班组长”的全员管理班组建设模式,把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用好、用活,推动班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首先要选拔文化程度高、安全能力强、安全生产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班组长,使起到好的组织和管理作用;其次要规范开好班前会、抓好班前风险评估,通过规范其程序、内容,使职工上班前了解当班安全注意事项、敲响安全警钟,保证了班前会的质量;再次是加强班组的安全建设,根据日常业务和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班组建设考核内容和标准,对各班组积极推进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su(清洁)、Shitsuke(素养)、Safety(安全)的“6S管理”,开展创精品工程,班组特色创建,创新创效,岗位技术比武,金牌、银牌、铜牌班组评比等系列班组活动,对班组成员开展“日评价月评星”活动,运用多样化手段使班组工作形成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系统工程[6]。

7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构筑煤矿安全管理网络神山露天煤矿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及家属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开展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监督、协管活动,建立健全群众安全监督网络,以“安康杯”建设为主线,努力推进“幸福矿工工程”建设,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吸引员工、感染群众,有效利用一切资源,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把职工的安全真正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形成了强大的安全自保互保体系和浓郁的群防群治安全文化氛围。

篇7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思想状态。例如煤炭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篇8

虽然在建企业板块不同,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是相同的,国家、行业、企业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一致的。安全是存在于单位与个人中的种种特性的总和。它要求企业的一切工作必须为安全让路,可以超越一切,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规范所有参与项目基建活动相关的组织和个人的自身行为以及相互的行为。在建企业同心文化的战略落地点的核心就是安全文化,要用文化支撑安全,以文化崛起并占领高地。基建项目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其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管理,离不开价值观、理念、行为模式等企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安全理念上,始终如一地奉行“一切事故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防范”的安全理念,不断灌输“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经营的是安全,管理的是成本,提高的是效益,立足的是环保”。在行为约束上,严格遵守和执行规则和法规。要分析制约安全的相关因素(包括设备的可靠性、人的行动、组织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导人国家、行业和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要求,按照“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的要求,建立闭环管理的责任体系,正本溯源,表明态度,制度落地,赢在执行:要明确安全的总目标,采取一切有针对性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保人身、保设备、保环境,预防事故的发生,限制可能的事故后果;实现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在视觉识别上,注重环境景观与标识一体化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对实用性和效用性进行研究,创造出功能性强的环境视觉识别系统,同时为投产运营提供坚实基础。标识一般分为指示性标识和象征性标识。从功能上划分有平面分布指示标识、公共空间指示标识、方位指示和场所标识、交通信息标识、操作标识、禁止标识、宣传标识。从形态上分有立牌式、橱窗式、列表式、电子问询式等,设置场所也因空间的特点而产生变化。室外环境中的标识一般体量较大.视线可达到的范围也就更广一些:一,通过位置提示、方位指示及场所标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现场作业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和防范设施。二,交通信息标识,用图案符号、文字向驾驶人员及行人传递法定信息,用以管制及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可以在公共交通领域疏导交通.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生产现场可以避免误动、误碰设备,远离引发伤害的危险点、危险源。三,操作性提示。重大操作设置操作性提示标识,有助于聚焦待执行操作,预想要领和预案,进一步明确操作要领,确保一次操作成功符合预期。四,禁止标识。除了交通禁令标识外,在生产现场和重要场所设置如禁止吸烟、禁止步入、禁止操作、禁止使用等,逐步向可视化管理过渡,确保环境、促进安全。

1.2手到

基建期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把制度约束转变成组织和员工的良好习惯,必须从精细化管理人手,根据项目属性、针对特点、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从“要我安全”自上而下,方向单一性、手段单一性的被动抓安全,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多手段、主动预防状态转变,主动分析同行业基建期安全管理的优劣势、参建各方队伍人员素养,并对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提出基建安全综合管理设想,提升“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能力。要从风险控制人手.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关口前移,提高安全度;要从标准化管理人手,规范组织行为和作业行为:要从体系化管理入手。实现管理过程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持续改进;要从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的确定、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安全管理办法的细化,安全培训和教育的执行、日常安全管理的到位以及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上,顶层设计,做深、做细、做实。由于国家体制、机制的变化,基建项目已由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指令性计划执行、“单兵作战”转变为市场经济形势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并举的竞争性、“多兵种”参与。在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势的同时.参建队伍资质良莠不齐,仅靠招投标制难以剔除实力不强的队伍挤入参建大军。即使是实力超强的队伍.业绩也是“过去式”,中标进入后,受眼前利益驱使,规模扩张、抢占项目,高素质人员也未必能全部到位,成立项目部履约任务紧张时,存在分包、转包,招募协作队伍等现象,从而形成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组织分散、职责模糊、思想多元、素质不齐等现象。为此,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设立“红线”,坚守“底线”,常念“安全经”,不怕老生常谈,就怕一时疏忽。

1.3脑到

安全文化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不断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相比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项目特点。在吸收经验.总结提炼上下功夫。要认真审视基建项目特点、地域文化、参建单位的差异和安全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要认真对待作为基建项目,“一切从零开始”,起步、发展阶段,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不完善,工作不够扎实,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的客观现实,按照《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明确任务(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开动脑筋想清楚,对标一流促跨越,向同行业、本地域的标杆学习,整合资源,集成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一套适合本项目特点,对安全生产自稳、他稳、长稳的简单实用和有效管用的精准考核体系.切实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实践中应当遵循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安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诸要素的引领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三贴近”原则.牢牢把握安全文化建设方向,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突出实效,注重特色,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推进安全文化理论创新发展;坚持深化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创建活动。整体推进安全文化建设。(2)要掌握安全文化建设达标的基本标准。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试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特色鲜明的安全文化。要对照9个一级评定指标,50个二级评定指标,4个奖励项,开阔思路、开阔视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选准有效契机,选对方式方法,选好有效途径。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内涵和实质的宣传。切实增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安全生产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设立研究课题,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以安全发展为核心、体现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新方法、新途径,以点带面,指导和推动工作: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表彰、宣传推广机制,“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相结合,吸收借鉴、对标抄超、为我所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成果创新和转化应用。(3)方式方法上不断拓展,注重接受:一是心动触动,贵在行动。要以富有感染力的载体及看得见、摸得着、有吸引力的各种宣传方式,运用各种有效契机开展各类活动,如以事故案例、典型事例,用“四不放过”剖析问题,触动心灵,达到不敢违章的效果。二是应然、必然杜绝偶然。列宁曾经说过。“进人工厂就得放下一切自治的权利”,生产人员对有关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应知应会.这是安身啊WaterPoerVoz.DNo.9立命之本,是血泪换来的经验教训.是应当掌握的最基础的技能。无知者无畏,事故是必然,不I叶J事故时偶然;对安全生产的危险点、危险源预控到位,技能高超,不出事故就是必然;麻皮大意,侥幸心理,经验主义,出事故就是必然,不出事故那是偶然。因此,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性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杜绝偶然。三是刚柔并济、落实有力。既要以严密的制度体系确保安全生产有效落实,也要采取人性化的方式方法,摸准每一个安全生产主体的脉搏。注重人的思想状态、行为状态表象下的隐忧与隐患,从被动向主动转化,从被迫向自觉转化,从认真做事向用心做事转化:四是精细策划,吸引眼球。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实用、管用为出发点,把安全管理的主张,用大家能影响深、记得住,通俗、鲜活的语言和形式传播出来,不搞玄学,不搞新鲜名词堆积。否则,会让人“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

1.4口到

安全生产,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必定违章,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安全的根本所在。制度不打折,执行无借口的前提是熟知章程和规矩.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好的制度、好的思路、好的措施.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多维的相互提醒、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的安全意识体系,才能堵塞和防范安全事的可能。这就需要确保安全的目标、思路、措施不仅要想到,还要说到,而且只有产生了共鸣,才能自觉做到。具体如下:(1)白上而下的正确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自觉抵制“三违”行为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从小处人手,倡导良好习惯,推进标准化作业,如陡河电厂几年如一日推行“向右行”,就是细节致胜,培养习惯的探索。(2)上下沟通联动机制。加快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运用,依托政府部门和行业性专业网站,打造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网络阵地,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创新成果、突出成就、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交流工作经验,发挥安全文化的激励、引导作用,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积极倡导并建立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鼓励员工对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现象、重大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及事故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隐患(BUG),解除危险源。如国华盘电倡导员丁“提案”跟踪制,弥补漏洞,及时打“补丁”,防范风险。(3)纵横交错的多方位互动机制。党政工团齐心协力,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资源共享、任务共担:参建单位各方企业共同参与安全生产宣教思想文化体系建设,提高安全文化建设影响力。(4)正反对比典型案例的警示推力。总结运用正反闵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融知识性、直观性、趣味性为一体,坚持以案说法,深入削析,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丁作,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各类安全事故,从中了解事故发生的机理,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5)作业人员紧要时刻相互提醒的关键作用。安全生产一失万无。基建期作业人员面对的是现场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安全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事事都有。紧要时刻,惟有自问互J.多提醒、少蛮干,多叮嘱、少沉默,才能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相互提醒是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对岗位、对同事、对企业珍惜和关爱的责任,是一种大爱。惟有在相互提醒中提振责任,辨识风险,才能集智聚力战胜隐患,确保自己、同事、他人和设备万无一失。惟有自我提醒、相互提醒,在自保、互保中,保你、保我、保他,才能打造一个个安全的工程环境。

1.5眼到

建企业参与单位不属于同一系统,人员来自四八方,确保安全的政令畅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借鉴“目视管理”的科学方法,把确保安全体系有效落实的信息,以“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调研中,国华盘电的NOSA指标体系可视化管理、宁德核电建立安全文化模型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视化管理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活动,即“6S”。通过人的五感(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感知现场现物的正常与异常状态的方法,是用眼睛观察的管理,体现了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可视化管理也称为一目了然的管理。以业内一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为对象,进行统一管理,使现场规范化、标准化。它通过对工具、物品等运用定位、画线、挂标识牌等方法实现管理的可视化,使员工能及时发现现场发生的问题、异常等现象,从而能及时解决或预防存在的问题。如对仪表的允许范围、管理流程、计划指标等的执行状况进行看板管理,方便员工正确迅速掌握正常与异常情况及其执行状况,进行事先预防或能及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可视化管理正在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模式。可视化要求视觉化、透明化、界限化,要彻底标示、标识,进行色彩管理;要将需要看到的被遮隐的地方显露出来,要标示管理界限,标示正常与异常的定量界限。管理的地方一目了然;易知正常与否,且谁都能指出,从远处就能辨认出正常与异常,任何人使用都同样方便任何人都容易遵守,容易更改,有助于把作业场所变得明亮,有助于维持安全、愉快的环境,营造员工安全的场所。如陡河发电厂安全文化手册,对安全生产标识、标志进行了统一汇总并运用。

2、“4H+E”模式的应用及拓展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全力推行“12345670”模式(即“一岗双责”制、“两全”管理、“三级负责”、坚持“四个凡是”、“5S”管理、严格执行“六项”安全制度、施工现场“七不准”,终极目标达到无重大人身伤害、火灾、设备、交通事故),努力争创本质安全型企业和安全文明建设工地,开工至投产发电。未发生重伤及人身死亡事故,安全管理可控在控,连续五年保持大唐集团公司“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称号:国华盘电贯彻执行“目标考核、监督实施、组织协调、责权到位”管理方针,引入NOSA安全五星管理系统,实行安健环绩效考核,对“计划、组织、引导、控制、沟通”五大功能和活动进行整合,连续两年实现“零事故”;亭子口公司对各项工程活动引入外部监管单位进行独立监控和监督,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篇9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有序运行、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企业发展中,安全文化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安全文化是企业职工树立正确安全观念的保障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职工不断更新安全新观念和新意识的重要支撑,它能够促进企业职工对安全的价值和作用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并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职工利用安全意识和安全观点来指导和规范自身的行为,进行安全生产活动。

(二)安全文化有利于企业全体职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安全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文化。它的宗旨就是保护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企业通过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教育,营造了人人注意安全、人人为安全尽义务做贡献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势必会在职工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层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激发了职工的爱岗敬业热情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对凝聚人心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

(三)安全文化对规范职工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职工宣传安全知识,不但能够加深职工对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能够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增强其安全意识,进而使他们在企业生产中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安全文化是传播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和传播过程,也是企业向职工传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让员工树立安全态度、提高安全意识的过程。安全文化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广泛宣传和传播企业安全文化知识以及安全技术。

二、企业如何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的安全工作是一个企业有序运转的基础保障,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到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作, 它要求企业下意识、有目的并由专人组织,进行长期总结、归纳、宣传、强化的一项系统工作。下面详细阐述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要做的工作。

(一)注重企业领导层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

1、领导层安全文化素养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在企业中,企业领导层的意志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也决定着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如果领导层非常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那么他们必然会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并及时消除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更换或维护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的陈旧设备,为企业职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设备。

同时,企业领导层的安全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文化价值观。领导层的安全文化素养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对企业职工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领导层能够在行为上表现出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意识,并对企业生产抱有坚定的安全信念和安全价值观,这种精神必然会对职工产生强大的精神导向,有利于企业快速、有效地建立企业安全文化。

2、如何提高领导层的安全文化素养

首先,领导层自身要认识到自己安全文化素养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根据自身企业的条件,做到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要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其次,要在企业中起带头模范作用,自觉遵守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

再次,企业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具有关怀职工身心健康、关心职工工作生活的人文精神,要认识到人是最宝贵的社会财富,人也是最值得珍惜的生命。企业领导要时常给职工灌输企业安全生产的理念和重要性,让员工时刻感受到领导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和关心职工的人身安全。

(二)建立健全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不但要建立健全生产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且要全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实现企业生产规范化和生产安全的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既包括基本生产标准和安全作业标准,也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标准和部门的安全管理标准。

健全的安全管理标准,能够让职工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 哪些行为是错的。违反哪些规定是要受到处罚的,该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实现了企业生产中安全管理有法可依并有据可查。有些企业在贯彻落实中还实行了企业领导、主管人员及职工的责任制,使权责更加明确。因此,企业安全管理标准能够使得责任、权利和利益明确化,也是企业生产中判断是非的重要依据,是防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相互争夺利益的科学方法。其中的标准化安全作业不但规范了职工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培养职工的正确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技术标准化也为职工规范作业、实事求是、追求科学技术提供了支持,有利于企业生产高效有序进行。

总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为企业职工提供了更加有序、安全的工作环境,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只要企业的每名职工都能自觉遵守,按照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就能够尽最大可能的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职工的安全理念,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在企业中,职工是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企业发展中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建立安全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对企业职工不断强化其安全理念,加强安全理念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全体职工关于“关爱生命、珍视健康”的意识,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企业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以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近几年中,企业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无不与职工本身存在的侥幸、盲目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他们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科学引导等工作,让职工从思想源头和心态上重视安全生产文化,并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要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就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注重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同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和发展情况,依据职工现有的思想状况、工作心态以及技术水平,适时地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并相应地完善安全教育机制,也要积极吸收同行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吸取先进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弥补企业职工现存的安全意识薄弱环节,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让职工从思想上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企业生产氛围。

(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投入,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的故障及老化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客观原因。因此,要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了从人的主观因素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外,也不能忽视生产设备运行出错而导致的安全隐患,要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设备投入。针对那些技术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企业要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并有计划的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针对那些运转时间过久、已经老化的生产设备,企业要及时进行维护或者更新换代,保证生产工艺全过程的安全性,保证生产设备运转的正常性,从源头上排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因素。

(五)积极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企业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论文研讨、安全激励性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树立安全模范,普及安全知识,激励安全事件,并评选出安全标兵。同时,这些活动举办的过程也向职工灌输和渗透了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为企业安全生产打开了通路。

三、结语

生命大于一切,安全心系万家。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以人为本、珍视生命的社会呼声。

参考文献:

[1]王佑铭,余额.安全文化也是生产力――泸天化创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纪实[J].泸天化科技.2011年02期

[2]姜福明.核安全文化评估,可定性也可定量[J].中国核工业.2011年07期

[3]贾海波.论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4]金军哲.全生产大家谈 安全文化要渗透员工内心深处安[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14期

[5]范海亮.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年04期

篇10

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煤矿企业在推行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是以提升人的潜意识为出发点,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文化新对策和新手段。煤炭企业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据统计so%是由于矿工的安全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也就是由于人的失误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突出了煤矿行业的特色,本质要求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近两年来平煤股份十矿在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安全管理新思路,提出“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创造安全条件去生产”的安全理念,把“以人为本,本质安全”确立为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基层各单位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促进了该矿安全工作的根本好转。

1安全文化的作用

1.1安全文化塑造安全生产力历史证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信息流,人类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都是由相应的文化培育成的。正是高度发展的安全文化才使人们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之一;理解安全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体验出“伤亡是不能用经济效益弥补的”这一观念的深刻涵义认识到自己在生产安全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而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规范。总之,没有具备现代安全文化素质的人作为现代企业的安全生产力,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1.2安全文化的功能①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安全的涵义、安全的责任和安全道德,从而自觉规范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行为,②组织及协调企业安全管理机制;③使企业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

企业生产,安全第一。而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五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安全责任、安全法规、安全科技、安全投入都在安全文化的统领下进行。平煤股份十矿在屡次血的教训中深刻明白了这一道理,在全体员工中确立和培育安全文化成为各级人员的共识。

2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活动构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

2.1健全制度,创新思路,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必须真正从认识上重视起来,把它纳入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下大决心去抓,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才能使职工从被动服从管理制度向主动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转变,该矿创新思路,遵循“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为指导思想,提出“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创造安全条件去生产”的理念,在安全宣传教育的时效性、连续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是因地制宜采取电视、广播、宣传专栏,井口板报、活动简报、挂图、彩旗、分发安全知识小册以及在矿区显著的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在作业场所设置安全劝导牌、警语牌、提示牌等各种手段、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工作;二是在井口、区队学习室、家属区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安全用语,亲情嘱托等宣传牌板,扩大宣传面;三是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特点,制作安全警句牌板,悬挂在会议室、井下工作地点等,营造氛围,让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

2.2重视区队、班组安全文化,做到点面结合区队安全文化和班组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区队安全文化是执行层。要结合区队工作性质、生产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在全矿井的安全文化共同愿景下,结合本区队的特点,制定出本团队安全文化共同目标,创造性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以丰富整个矿井安全文化内涵,其目的是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这是区队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其主要任务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决策层的安全文化建设要求,从区队管理入手,在生产、安全、经营以及区队建设等方面提炼出安全管理理念,用于指导班组文化建设。同时,不断推广过去成功的安全管理经验,创新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增强安全文化宣传的渗透力。

篇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势必带来更多的火灾隐患,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及加强职能部门监督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并努力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但从各类单位、场所的消防管理和消防安全氛围上看仍然存在着消防意识薄,消防理念缺乏等问题。消防工作是一个长久投资的项目,由于投资的超长性和效益的滞后性,使得消防工作滞后,许多场所的消防设施如同摆设,加之消防从业人员技能不到位,火灾突发时,根本不能发挥效能,使得火灾形势更为严峻。加强单位的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场所人员消防理念,不仅可以保障人身安全,也可以保障单位自身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及其创新

消防安全建设一直都是消防工作的重点,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消防隐患的根本方法。建国以来,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消防法的提出为消防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和“防范胜于救助,责任重于泰山”的消防观念得到发扬。社会各个层面都应该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培养好的消防安全理念。

(一)企业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和创新

企业作为火灾的高发场所,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人员伤亡都十分严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消防工作出现了许多矛盾、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消防管理模式不完善;企业的消防主动性低,消防投入少;消防评估缺乏统一的鉴定执行标准和火灾的防火责任人不明确,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建立企业消防安全文化,培养企业良好的安全意思,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企业要做到消防观念的创新,首先是完善消防设备的投入与更新,做好企业的消防规划工作,避免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其次,提高自身的抗御火灾的能力,在企业运营初期,可以采用信贷手段,解决资金困难,完善消防设施;再来就是做好定期设备检查和维修,运用高科技手段防止火灾的扩大,加强高科技对消防安全建设的影响,减少火灾发生。在硬件措施得到保障的同时,加强职工的消防教育,树立消防安全观念,减少由于误操作所引起的火灾。

(二)学校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及创新

近年来,校园火灾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成为了校园安全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少学子在火灾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2008年11月14日上午6点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女生寝室发生火灾,4名女生逼跳楼,全部身亡。火灾防范意识缺乏和逃生观念薄弱是校园消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违章使用违规电器和违规用电;学生缺乏救火意识和自救意识;消防设备陈旧和设备不完善;寝室内吸烟等,学校的消防教育不全面和消防管理环节薄弱也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

首先,要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在公寓内使用违规电器和违章用电,彻底减少火灾隐患。学校必须将安全工作落实,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将工作分配到个人;其次,依法进行建设,消除各类建筑的先天性火灾隐患,合理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保证完整好用;最后,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增加消防安全讲座教育学生火灾预防和逃生。

(三)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及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娱乐需要,卡拉OK、影剧院、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得到很大发展。但是,近年来娱乐场所的消防隐患却令人担忧。娱乐场所由于人口密集度高,社会关系复杂,安全通道狭窄等原因,一旦引发火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娱乐等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娱乐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极多,主要为建筑设计复杂,安全通道不畅、用电多,设备老化,电器线路乱拉乱接、消防意识淡薄,胡乱使用舞台设备等问题。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和创新因此任重而道远。

针对娱乐公共场所的隐患,社会各个监管部门要将强对其消防问题的检查,严把消防的审核、验收和营业执照的发放。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的娱乐公共场所,严格把关,对已获得执照的场所,加强检查工作,减少火灾隐患。

首先,加大娱乐公共场所的消防隐患整改力度,进一步规范消防布局和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确保各个安全出口通畅。完善消防制度,建立防火责任制,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学习消防知识,提高火灾防患意识并学会使用灭火器材;其次,杜绝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加强对违禁品的检查工作,营业结束后,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离开。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和胡乱接电线,注意电线的老化并且及时更新设备;最后,增强室内的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对灾情能够做好报警工作并且能够自行运行灭火系统,采用电脑自动化控制,提升灾情的防患和应对能力。在火灾发生的时候,积极做好疏散工作,确保人员有序的离开。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加强消防文化建设,不仅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创新消防文化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消防文化建设和创新,才能健全社会消防机制,形成人人都参与社会消防建设的美好局面,提高社会各方面预防和抗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2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安全的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安全文化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安全物质文化,是指安全设施、装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的价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条例等。三是安全的精神文化,这是安全文化最高层次、最具有活力的核心部分。安全管理干部队伍的意识、观念、道德、目标、精神风貌等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涵。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在实践中,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加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甚至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致使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要具有超前意识。保障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患于未然,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2.要具有长远意识。保障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要具有全局意识。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4.要具有创新意识。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5.要具有人本意识。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要具有效率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对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尊重人,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投身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之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实行分区分段定点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化和落实属地管理,把安全防范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三是落实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四是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五是认真研究人的心理状态,把握思想变化和需求,从而落实企业的管理要求。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急事件处理程序》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人是有惰性的,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能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文化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预防型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需要,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到安全事故发生,造成损失后,再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处理。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对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密切注意各种安全动态,采取预先防范的有效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危险的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遏制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务操作的能力;四是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明确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于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之中,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随着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充分证明了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只有持之以恒、全心投入、勇于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企业内部才能够逐渐形成“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的良好氛围,HSE体系才能呈现恒久活力,HSE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基本依靠严格监督转变为自主管理,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团队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唐玉杰.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2,(04).

篇13

对企业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描述,可以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

(1)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人本观点和社会责任意识,即:是否具有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心,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管理历史的积淀,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体现了精神文化建设的特点。

(3)企业安全文化应以物质为载体体现出来,即:既要有思想意识,还要有行为和行为的结果。

2.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及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内容如图1、图2所示。

(1)第一层次:思想意识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层次,居于支配和指导地位。

(2)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是第一层次文化的体现。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习俗也属于该层次。

(3)第三层次:物质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第一、二层次文化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结果。企业形象策划结果与其互为映证。

二、建筑业安全生产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高发行业。据统计,自1983年以来,全国建筑业每年因工死亡人数达1000人左右,在生产性行业中仅次于煤炭业,居第二位。建筑业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三、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思想意识建设

(1)目标:使全体员工共同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措施:

①择优选择员工,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并对员工进行道德品质、法律法规、文化知识、作业技能、事故案例等教育。

②领导率先垂范,并在各层次树立标兵,弘扬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

③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④发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

⑤通过教育等,在员工中树立“企业即家”、“社会即家”的观点,正确认识安全与企业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和进步之间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

⑥开展社会和群众监督,进行公正严格的考核,批判任何不适行为。

2.制度文化建设

(1)目标:建立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

(2)措施: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及《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等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②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

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3.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的内容

(1)员工充分参与。

(2)考虑分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考虑员工的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4.物质文化建设

(1)目标: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

(2)措施:

①组建企业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和主职部门,建立监督管理网络。

②企业标志、企业建筑、办公及施工环境、技术装配等,均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落实。其中,施工环境包括:现场围挡、大门、企业标志、五牌一图、场地硬覆盖、临时办公、职工住宿、食堂、卫生保健、工装、个人防护用品、作业面、材料堆放、在建工程的立面效果、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许可、社区融洽等。

③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④加强检查、定期评审,及时纠正不符合项,实现持续改进。

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

1.决策和策划

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地,并有目的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OHSMS(EMS、QMS)及企业形象策划(CIS)为载体,溶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有自身个性的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学习培训

(1)对核心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为建立文件化体系准备人才基础。

(2)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知识、体系一般知识、市场形势等的教育。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可以以组织学习的形式动员员工参与修订工作,使上下各层次形成互动。

3.收集整理资料

(1)对现有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重点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的“有形”内容。

(2)收集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3)收集成功企业有关资料。

4.确定企业精神

确定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及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标准并结合企业形象策划工程,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建立健全经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制度捍卫文化、以形象衬托文化,陶冶情操。

6.加强宣传教育

在强制要求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并最终统一到企业精神和方针目标上来,形成“我要安全”、“我要健康”的良好氛围。

7.定期评审

要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并实现持续改进。

五、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最高决策层统一思想,并首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迫切愿望。

(2)建设过程中,首先注重外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应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外显文化带动内隐文化建设。

(3)坚持一贯性原则,即工程项目无论大小、所处地域、取费情况、发承包形式、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以及无论处在什么施工阶段、施工工序等,都要坚持同一个标准,从严要求,真正使“安全”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