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区规划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区规划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区规划论文

篇1

2.1项目背景

山清水秀的从化位于广州市东北部,是广州“北优”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休闲旅游业是“温泉之乡”从化主要的支柱产业。广州富力地产集团旗下广州德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富力泉天下住宅项目则位于广州著名的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内,东侧紧靠105国道,距离从化市温泉镇约1公里,距广州仅7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从化出口仅10多公里。项目西望“妙境”风景区,天湖公园、流溪河森林公园、流溪河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温泉村等众星拱月环绕周边,是名副其实“核心度假区的度假核心”;基地北临流溪河,沿河风景秀丽;南依18洞高尔夫球场、休闲运动气氛浓厚;东揽森林海,地块中部还保留一原生态山林,将被打造为项目的生态山顶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为本地块打造成为度假休闲居住小区赋予先天条件。项目总占地面积64201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4939平方米,项目早于2008年开发建设。

2.2规划设计构思

基于项目所在地块的城市区域位置及自然环境条件,我们设想将城市化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因素有机整合,打造“离尘不离城”的家居生活,提出“打造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这一理念。和谐、纯净、韵律是我们描绘的叠嶂山峦的社区生活的理想图景,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的通风系统和无敌的景观视野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项目保留地块中央原生态较好的山体作为规划小区的绿心,精心打造作为服务全区的“绿肺”山顶公园。居住组团总体布局尊重地形,以扇形布局为主,组团之间通过景观绿化休闲带进行分隔。最后,设置通过一条12米宽的东西走向主干道依次串联各个住宅组团、休闲绿带及中央山顶公园,主干道两侧布置层次丰富、富有趣味的沿线绿化,构成横穿小区的绿轴。项目规划建设以双拼、联排、叠加住宅、11层小高层及18层高层为主的产品类型,户型面积从90-410㎡,多样化的产品为不同需求人士提供选择可能。项目容积率0.729,建筑密度20.9%,绿地率达到40.3%。同时,项目中部集中设置了充足的配套服务设施,使其提供最佳的服务半径,以满足休闲度假旅游人士的各种需求:规划设置5000㎡商业服务设施,SPA会所,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服务站,9班幼儿园、托儿所,肉菜市场,医务室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纯自然生态的大环境,它将以从化温泉镇的温泉品牌为依托,充分发掘青山绿水的天然景观资源,打造一个适宜休闲度假同时生活配套完善的低密度住宅社区。

2.3项目创新点

2.3.1尊重自然,对场地透切分析,打造原生态的山地住宅区在项目前期从山地建筑与山地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山地景观的环境原生性、视景独特性、生态脆弱性和情感认同性,归纳山地交通的特点,寻求车行交通、步行交通与山地环境,山地建筑结合的可能。同时在山地工程技术方面,从防灾、结构稳定、土方平衡等要求出发,研讨绿化、水文组织、边坡稳定及建筑防水的一些具体应对措施。力求创造一个“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2.3.2灵活创新的设计手法,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规划设计结合基地不同的坡度起伏特征及地质条件,自由灵活进行布局:以中央“绿肺”山体为核心,以扇形形式布局组团,组团之间利用景观绿化休闲带进行分割,有效分配景观资源,绿化率达到40%,实现了“屋在林中,屋在山中”的意境。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原始地形的具体条件,减少对场地大填大挖,降低工程造价,采用错层、跌落、筑台、退台、爬坡、吊脚、架空等多种手法设计建筑单体,使建筑与原有自然地形紧密结合,融为一体。2.3.3依山就势布置路网系统,创造独特的道路景观。由于地势落差较大,小区次干道结合地形及建筑组群,在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之字路”、“爬山路”等多种形式体现山地住宅特色,形成多层次、活泼、有机的道路网络结构,使道路既是交通的动脉,又形成不断延伸的观景线,使视线层层变化又串联一体,呈现多种类型的景色。

2.4项目科学技术含量

2.4.1新材料为了营造简约、现代、自然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时,使用了新材料并尽可能多地使用当地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埃特板、镀膜玻璃、原地开采的岩石等。一方面节能材料经济环保,另一方面体现本地特色,与环境和谐统一增加归属感,使建筑处处彰显出自然,朴素,高品位的特质。2.4.2新技术区内住宅入口处均统一安装先进的豪华可视对讲系统,以及防盗门禁系统。2.4.3节地控制较低的建筑密度(20.9%),赢得大面积集中绿地,与组团绿地、道路沿线绿地一起“点-线-面”形成绿网,绿地率高达40.3%。停车系统尽量采用架空层停车或户内停车方式,同时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减少车位占用用地面积,节约城市用地;地面临时停车位采用绿化式停车位,通过植草砖的运用减少热岛效应增加小区绿量。2.4.4节水为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特别安装了“雨水加收系统”。同时景观铺地材质上采用透水材料,充分收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减少市政用水的比例,大大节约水资源。2.4.5节能建筑设计上采用镀膜玻璃以实现建筑节能目的。公共区域均采用节能灯具,既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又美观耐用和环保。

2.5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5.1项目的社会效益位于“核心度假区的度假核心”的富力泉天下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从化市流溪河沿线一个高端优质的休闲度假住宅小区。整个小区居住环境质朴、清新、与自然有机融合,将带动周边生态人居生活形象的提升,是创造多功能的休闲度假式住宅小区和健康住宅典范,体现“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生活”的设计理念。2.5.2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构筑的望山、亲水、环林的养生式度假居住环境,以及区内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它将进一步强化从化温泉及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拉动和活化周边以“温泉”文化为度假品牌的旅游经济,顺应了从化市加快经济转型,打造温泉之都和产业绿谷的重要发展战略的需求!2.5.3项目的环境效益项目尊重地形,通过错层、跌落、筑台、退台、爬坡、吊脚、架空等多种建筑设计手法及灵活布置的山地路网,减少对原始植被的破坏,与从化“山清水秀”的特质所融合;景观设计上尽可能减少硬质铺装,营造微地形,创造更多的绿化面积;同时,项目设计处处体现节地、节水、节能的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生态环境效益进一步体现。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项目的综合评价比较

本项目立足于“温泉之乡”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大背景,通过深入了解分析使用人群对度假居所的需求,配套丰富的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主题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在规划设计阶段非常注重周边独特环境的调研和场地分析,以现状原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场地改造为辅。与当前国内外同类项目相比,本项目更注重与周边温泉镇区的配合,业态和服务配套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将更有利于提升整个从化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形象;在场地设计上更吃通吃透,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统一,在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的同时,还考虑综合效益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富力泉天下项目,必将成为一个“自然闲逸的原生态高端山地社区”的典范。

作者:梁影君 单位: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篇2

1.1建设背景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研究所,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生物制品研究所之一。主要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研发和经营,是国家生物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大型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占地43万m,总资产11亿多元,现有职工1400人。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地处黄河以北的盐场地区,南临盐场路。盐场地区隶属兰州市城关区,与市区虽一河之隔,建设却未同步,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综合环境差已成为制约盐场地区发展的瓶径,2004年《兰州市盐场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并报市政府通过,规划中,盐场地区被定位为兰州市重要的文化、科研、生物工程、医药研发基地和城市北部的生活居住片区,明确提出推动兰州市城市规划的主轴由原来的东西长轴向南北短轴转变,实现城市布局的均衡发展。这将给盐场地区的发展带来契机,也将给该区域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1.2项目现状

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厂区占地约30hm,厂区内除办公、生产建筑和道路外,基本上全被绿化地覆盖,是环境优美的园林单位,但建筑物陈旧、基础设施配套差。

本次整改道路属于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区内路,共6条,总长2.1km。除3号路需要拓宽建设外,其余道路均在已有道路基础上整改,目前厂区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1)路面破损:已建道路大部分路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断裂,局部路段路基明显下沉,两侧道牙破损严重。

(2)线形凌乱:厂区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旧路在建设中没有太多考虑线形要求,施工不严格,致使现状道路中线凌乱。

(3)缺乏整体规划:由于厂区初始建设年代久、历时长,缺少整体性和统一性,厂区路网、管网、办公建筑等配套设施陈旧、凌乱,已不能适应单位的快速发展。

2建设必要性分析

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目前厂区内绿树成荫,草地连片,6号路两侧挺立着许多大树、古树,围墙内侧的梧桐、梨树每年春天花满枝头,是名副其实的园林单位,但基础设施陈旧,其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单位快速发展的需要: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国家生物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实现利润2.08亿元。截至2008年9月底,已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实现利润3亿多元。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均列甘肃省生物医药行业第一名。但厂区建设明显滞后,已不能适应单位的快速发展,彰显不出该单位的时代风尚。

(2)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生物制品研究所现有职工1400人,是国家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机构。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软、硬件平台,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可为各生产组团提供便捷的交通,有利于优化厂区布局,改善区域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3工程设计

3.1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生产厂区内6条道路整改设计及配套设计、厂区总体规划设计。

(2)设计内容:对道路工程,给水、排水(雨水和污水)工程,照明工程,管线综合及道路景观,综合规划等内容进行方案设计,同时针对横断面布置、路面结构的选择、排水系统、环境景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3)功能定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该项目功能定位为厂区道路和厂区综合规划。具体功能有:

a.拓展厂区发展空间、提升企业形象;

b.整合现有景观资源,建成花草品种齐全、植物搭配协调的生态园区;

C.提高基础设施档次,推动企业快速、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3.2设计原则

(1)处理好建设项目和工程现状的关系。(2)利用已有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力求工程设计体现现代化的时代气息。

(3)处理好道路和现状道路的衔接,尽可能提高技术标准,使平、纵线形合理组合,满足安全、舒适的要求。

(4)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道路横断面形式和雨水排除方式,合理布设各类管线,做好管线综合工作。

(5)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道路建成后的后续工程:如办公楼和生产车间等改造建设的衔接。

3.3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

3.4厂区总体规划

3.4.1总体规划思路

(1)根据企业办公、生产需要,结合场地、生产流程、环境、安全和美学的要求,对总体空间和建筑物合理布局。

(2)以道路为依托对各种管线进行合理布局和综合,为管理和维护提供方便

(3)明确厂区建设规模和风格,如:彻底、逐步地改造还是在旧貌基础上局部改造,将单位园区建设成现代化的企业园区还是突出行业特点、企业独特风格和企业品牌等。

3.4.2专项设计思路

专项设计应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进行。

(1)建筑物规划

建筑物的布局规划是以生产流程为依托的,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空地、建筑物、运输设施,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办公资源、划分明确而便捷的生产组团。

(2)道路网规划

道路网布局以生产组团为依托,只有在生产组团划分明确后,相应的道路网配套设施才能有效跟进,如:该生产区主要通行货物运输车辆,则道路功能主要为交通功能,各生产组团的关联程度也决定道路的布局。

(3)管网规划

管网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排水、上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与区域内的生产和生活都息息相关,合理的管线规划,可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但管网规划也需要大量详细的资料和数据,如:人口、生产工艺、生产用水量、生产废水量、需要特殊处理废水量等,电力也是如此: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等,在市政项目建设中,多采用综合管沟和综合直埋的方式,但在园区规划,更多的是要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生产需要、用地需要,结合园区建设进行。

3.5道路工程

3.5.1平、纵、横设计

(1)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面临两种选择。

方案一:整改的6条道路均在旧路的基础上布设平面线形,可以避免砍伐旧路两侧树木,但旧路线形也存在问题,由于旧路网建设没有统一规划,道路中线不通直,局部扭曲。

方案二:重新布设线形,沿线绿化和部分树木遭到破坏。

考虑到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方案一。

(2)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遵循《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尽量不破坏旧有景观,并考虑与将来建筑物的改造建设衔接。

(3)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横断面形式有两种:6m和5m,除2号路采用5m的断面形式外,其余道路断面宽度均采用6m。2号路采用5m的断面可以保证两侧树木不被挖除。3号路旧路宽度只有3.8~5in,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拆除部分楼房散水台阶、改移管线等。

3.5.2路基、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设计充分考虑到所建道路均为厂区内路,车辆少,行人多,对路基和路面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同时结合考虑气候特征,自然区划、施工条件等因素,以就地取材、方便施工、路基稳定、路面耐久的原则进行设计。

结构层总厚度48cm,组合形式如下:

18emC30混凝土路面;

30em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土。

土基:原(填)土夯实,保证规范要求的含水量和压实度。

3.6管网工程

3.6.1排水工程(雨水和污水)

方案一排水设计思路:

(1)道路范围内雨水主要采用路面排水。道路两侧多为绿地和树木,道路宽度5~6m,路面范围内雨水量不大,考虑到兰州总体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特征,建议采用路面排水,将道路范围内雨水排人两侧绿地,充分利用雨水浇灌绿地。为了防止大量雨水下渗影响路基稳定,在绿地与道路之间设置渗沟进行排水。并建议在今后厂区基础设施建设中,道路两侧一定宽度内均设置绿地,增强道路的空间和景观效果。

(2)低洼区域雨水与污水排除相结合。对局部区域雨水汇集并排除困难时,采用雨、污结合的方式排除积水。

(3)污水的管道设计应结合已有的建筑物(有污水产生的建筑),并为将来新建建筑物污水的接入预留空间。

方案二排水设计思路:

雨、污分流,分别埋设雨、污水管道,在道路范围内,按40m间距在道路两侧布置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这是市政道路设计中常用的做法。

本次设计推荐方案一,方案一结合了厂区实际情况,结合绿地灌溉,避免了部分管道施工,减少了管道的管理和后续维护工作。

雨、污水管道设计: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线采用直埋敷设,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基础下做20em厚砂砾垫层。

3.6.2给水工程

给水设计思路:

(1)给水管线兼负载区低压消防任务。

(2)给水的管道设计应结合已有的建筑物(有污水产生的建筑),并为将来新建建筑物污水的接人预留空间。

(3)设置的给水管道应符合远期管道通水量的要求。

给水设计:本次设计方案考虑生活、生产用水和消防、绿化用水,给水管布置在道路两侧绿带内,当道路两侧不具备绿带的条件时,埋设在道路范围内。给水管线采用PE200塑料管,管道直埋敷设,管道埋深1.0m,下设砂砾垫层。消火栓:消火栓为地下式,设置平均间距120m,消火栓直接设在给水管道上。

3.6.3中水设计

兰州虽是“两山夹一水”的城市,但也是缺水的城市,气候干燥,每年为树木和绿化浇灌消耗掉大量用水,目前,中水利用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工程也逐步得到实施,比如:彭家坪高新技术开发区道路网建设中就全线敷设了中水管线,在雁滩南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利用大面的草地净化、过滤雨水和部分污水,然后重新利用,浇灌树木。作为生产园区,应结合生产用水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综合考虑。

3.6.4照明工程

道路照明是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灯具的选择能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意境,不同的灯具在能源节约、维修成本和价格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次设计中考虑到是园区道路,配套灯具采用庭院灯,突出视觉和景观效果,同时满足平均亮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三项指标。

照明灯具近年来更新很快,各种形式、类型的灯具不断出现,如:太阳能灯、二极管灯等,造型也变化多样。

本次设计采用在道路单侧布置,灯纵向间距为30m,供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方式埋设和太阳能相结合的方式,在照度要求高的路段采用电缆敷设形式提供电源,每30m设电缆检查井一座;在照度要求不高、埋设电缆不方便的路段采用太阳能供电形式。

3.6.5管网综合

管线综合是为合理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在厂区内应当敷设给水、污水、雨水、照明、热力、电力、电信、燃气等管线,本次设计中只涉及了给水、污水、雨水、照明四类管线,但不管是道路建设还管网敷设都有耗资大、牵涉面广的特点,为了避免道路建成后敷设市政管线引起频繁开挖与修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建议工程项目在实施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划作好管线敷设的综合考虑,并为今后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3.7环境工程

环境建设工程涉及范围广,与其他土建工程相比有很大的弹性,它与每个土建项目有关,更与人的观念和重视程度有关。好的环境工程设计往往体现在细节上,它的本质思想是以人为本,多方面、多角度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在线路适当地段上提供合适的休憩设施,精心布置绿地、水面;铺设色彩、材质较好的地面硬质铺装;设立必要的指示标志:道路标牌、园区交通图、建筑标志牌等,可采用单独或结合绿地坐椅等设施设置;在道路急转处为通行车辆设置凸面镜;引进少量雕塑等来强调环境氛围和生活气息,突出反映独特企业文化和时代特征。

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兰州市重要的企业单位,也是园林单位的典范,有很好的绿化基础,但现有的绿化也存在很多问题,绿化形式单一、搭配单调等问题突出,在景观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道路建设中,应结合现有绿化,减少树木砍伐,在绿化区多种植长青灌木,配以花卉,再结合停车、小品等设置和组合,以绿化系统丰富厂区空间。

篇3

现代化小区的规划不仅指的是整个小区的规划要符合住户的要求,场地的要求,而且它还要求现代化小区的建筑的整体规划还应符合整个城市的整体发展,也就是从大局考虑。要想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现代人的住房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查,然后再请相应的专家对此地的水土情况,交通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在按照当地的发展政策,让设计师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遵循当地政策,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外的一些先进案例,利用现代化的一些高科技设施,设备设计出节约,经济,生态,人性化的住房。除此着外,还应注意整个小区房子的整体布局,是自然风景和住房浑然一体,构成一幅美丽的风画。

3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思路

3.1建设节能型现代化小区

节能型的现代化小区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新发明,以尽可能小的消耗来建设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房子,能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小区设施。经过调查发现我国每年在建筑房子上所花费的能源大约占我国经济的40%。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建设节能型的现代化小区有助于这一政策的实施,更能给广大的人民减轻一定的买房负担。同时人们也渴望生活在一个环境良好,空气质量高,活动面积大的房子。要想建设节能型的现代化小区,在大力引进高科技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节约能源.例如设计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以及所学的知识科学合理对房屋的坐落位置,以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或者是通过合理的设计楼与楼之间的排列情况,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3.2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小区

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小区有助于改善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有助于世界生态建设。同时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小区对于当地的生态平衡也有很大的作用,采用相应的技术比如在建设房子时,可以引用吸光性材料,这样在夏天的时候,向上的吸光性材料就可以吸取太阳光的热量,房子里就可以很凉爽,那么住户就可以少开空调,甚至不开空调来降温,这不仅节约了用户每年因散热开空调所需的大量的电费,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整个城市的耗电量,为国家节省资源;同理,在冬天的时候可以利用墙体表面的吸光材料吸收太阳光,并将它储存起来传递到内墙,已达到增强室温的目的,这就又能给住户省去一笔不少的电费开销,同时也为整个城市节省了一定的能源。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可以在墙上种植一种生态植物,这样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废气,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房子添加了一幅靓丽的风景线,同时还可以达带降温的目的。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生态建设小区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的生态小区的发展,但很多的烟具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真正投入到现实中去实践。因此我们要把它真正应用到现实践中去。

3.3建设安全性现代化小区

建设安全性现代化小区就是指在建设安全性现代化小区的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建设现代化小区之后保证住户的安全。全力发展城市,大兴土木,建设现代化小区固然是好事,但若不能保证安全,那这就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了。因此,即时人手再不够用,工程在紧迫,都要保证施工人员的质量,施工企业应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是他们对这项工程有一定基础的认识,以此来减少少施工过程中的伤亡率,以及保证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产品要严格把关,切忌偷工减料,以保证住房的质量,从而保证住户在入住此房之后的安全性。

篇4

2.1旅游资源

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重点突出旅游二字,其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才能开展旅游活动。在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兴产业,并具有客观的发展前景。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方式多样化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旅游资源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各地区景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2.2产业间的整合

任何的产业都不可能独立开来发展,必须依赖于其他相关产业。旅游业也不例外,在开展旅游景区生态规划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对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等进行整体规划,更要强调突出旅游业与当地支柱产业的相关度。所以,进行景区生态规划,必须从产业间的关系入手,做到有效整合,以满足游客、景区所有者、景区地居民等多方的需要,进而达到建设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战略规划。

2.3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生态规划必须要在不破坏当地旅游景区的基础上进行,这是规划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对当地景区过于保护,保护过度了,不仅会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提高;当然开发过度了,生态环境就会失衡,景区所特有的旅游资源就会面临侵蚀。所以说,必须要寻找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良性发展路线。景区生态规划要重视景区资源和环境的未来发展状况,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分析景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而积极规划,长远发展。

3.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实施策略

3.1开发旅游景区的特色旅游产品

随着绿化意识的逐渐深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向自然化方向发展,开始饮用天然饮料,渴望居住环境绿色化等等。在进行景区生态规划设计时,引入纯天然设计风格,强调景观自然色彩和绿化材料的应用,采用多种艺术风格和手法,在“回归自然”的主题上下功夫,开发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旅游产品,让人们通过产品联想到自然。

3.2开发特定文化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

在确保景区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背景下,景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其所特有的资源优势推动与旅游相关其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挥旅游景区的多元综合功能。譬如说,可以利用景区中优美的山水组合和景观美感,联系摄影公司,将其作为婚纱照拍摄外景场地,同时还可以联合当地相关组织,开展以“爱情山水”为主题的摄影、绘画大赛等;景区所具备的旅游资源丰富,植物和岩石的种类繁多,景区相关负责人可以联系当地的中小学,开展夏令营活动,帮助中小学生认识各类岩石和植物,并对其进行生态旅游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3.3开发新兴的生态旅游商品

在旅游景区的经济市场竞争中,旅游商品是当中的一个杀手锏,对景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兴的生态旅游商品能提高景区在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能进一步会推动景区可持续发展。因此,景区在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可开发地方特产、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等,以促进当地传统文化、艺术及工艺品的复兴,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唤醒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

3.4建立和完善景区的环境管理制度

一方面,景区可以明确自然规划区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生态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生态旅游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优秀的生态旅游队伍。另一方面,景区可以从游客入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激发游客对大自然的热爱,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从而达到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篇5

首先,要建立一个住宅小区,就要进行针对住宅小区构建地址的选取,也就是进行住宅小区地理位置的设定。在选择建筑地址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地皮价格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在比较遥远的城郊地带,这样的环境大多数交通不便利,影响人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而且环境也相对较差。比如住宅小区建设在长途运输的线路周遭,就会产生巨大的噪音污染,还有有大量运输车辆经过,导致道路不平坦,不适合居民使用,再者就是大型运输车辆会给空气带来污染,大量的灰尘吸入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还有在城市的老旧闹市选择建筑住宅小区,这样的规划设计相对就会出现嘈杂的环境,影响居民的日常休息。

1.2住宅小区内部规划混乱

在住宅小区内部的规划来看,也有很多层面上的缺失。首先是对住宅小区内的商业网点进行考察,大多数的服务于居民的商业网点都没有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进行销售操作,例如托管班、超市、小吃排挡等。首先托管班的孩子不一定都是住宅小区的居民,没有专业管理的托管团队不能时时刻刻的照顾好孩子,当住宅中的人们进行活动时,很容易造成对孩子的碰撞,这样的事件因为没有具体的管理分工而得不到解决,造成居民的不便。还有超市和小吃排挡,不能够及时的清理环境管辖区域内的垃圾,造成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虽然有物业部门的清扫,但总是不能跟进商业活动的操作进程,造成清理不及时等现象发生,到了炎日的夏季更是有各种难闻的气味出现,很大程度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近一时期建筑的住宅小区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断的增加楼群,但是又忽视了小区楼群之间的间隔,造成楼群采光不好,影响居民居住感受,也会导致居民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在住宅小区建设初期没有完善的设计计划,当居民入住后有很多规划需要重新部署,比如小区道路扩建等,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或者是活动区域被不断地缩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忽视居民的视觉观感享受,不考虑人文关怀的角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住宅小区的建设品质。

1.3住宅小区活动环境不足

很多住宅小区的开发商过多的重视商业开发价值和实际的收益,不合理的把住宅小区的绿化区域分划给商业用户,以此来完成追逐利润的目的。在住宅小区中,能够长时间生活在这个空间的人群莫过于老人和小孩,因为住宅小区的住户还有使用车辆的需求,减少了老人和小孩的活动空间,他们就会到车辆行驶的空地上活动,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还有对于成人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造成了看管的困难,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大失误。

1.4住宅小区自然环境单一

在住宅小区中,自然环境的设定非常简单,甚至是单一,没有多元化的组合,也没有考虑到人们的观感和体验要求。例如,只是单纯的为了绿化而设计的小块草坪,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最后反复的遭到破坏而被取剔,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住宅小区的绿化工作,让居民没有美好的景致供来欣赏。再者就是设计了非常复杂的绿化景观,比如假山、湖泊等,但是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却不能供给人们使用,造成了行车道或者人行横道上的拥堵。住宅小区出现的自然环境绿化设置单一,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享受要求。

2针对我国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解决措施

住宅小区的环境因素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因素,一方面是内在因素。还能对住宅小区产生影响的就是构建小区的环境意识,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态度。

2.1重视住宅小区建筑选址

首先,应该考虑到住宅小区所要服务人群,民众都是对生活基于无限希望而选择的居住环境,为了安逸的生活品质,人们要考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筑住宅小区的地理环境。建筑商应该着重考虑居民长期居住的舒适要求,不能单纯的考虑自己的利润,把地址选在偏僻或者老旧的城区,要考虑到居民出行的便利方式,还要考虑居民休息的安逸氛围。在住宅小区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建筑的质量和品位,要考虑长久的使用价值和环境风貌,建立环保模式的美观住宅小区。

2.2完善住宅小区内部规划设计

在住宅小区的建设前期,一定要进行周密的安排,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设计,每个环节都能够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不建设没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多余建筑物,建筑完成后也不随意改动[4]。

2.3增加住宅小区活动场地构建

便民利民的住宅小区设计要求,是需要建筑商更多的提供给居民能够使用的公共设备,满足多数老人和孩子的居住需求,有完整的绿化和运动器材设备,让居民有实际的活动空间和活动乐趣。

2.4融入信息技术的力量完善绿化建设

构建一个完整的绿化环境,需要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例如搭建能够为居民提供告示作用的LED荧屏,传播民主想要知道的相关于住宅小区的信息。还要拥有一套完整的绿化建筑体系,能够为外出活动的居民提供遮阳和挡雨的设施,在活动的环境中还要增加植被的种植,能够让居民赏心悦目,还能够有效的调节空气质量。

篇6

二、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1.注重景观环境共享

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居住区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园林景观效果,能够为人们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环境条件,将现代人工景观设计理念渗入其中,使小区内的各个住户都能够享受到舒心的生活环境。另外,小区的空间范围比较广,要对这些空间进行科学设计,对各个领域进行有效划分,提升层次感,为人们创建能够活动、交流、沟通的场所,使居民能够在享受美好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增进联系,满足人们的审美与社会交往需求。

2.渗入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在城市居住区的园林设计中也有着广泛地应用,因此,在园林规划中,可以深入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增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尤其要注重与城市历史文化的结合,当地涌现的一些历史名人或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而且能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播优秀的历史文化。另外,也可以在小区园林建设中设计假山、水景以及凉亭等,在假山上刻古代文人的名作,增强艺术气息,而且凉亭等设计不仅可以作为观赏的艺术建筑,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娱乐的场所,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提升了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3.体现园林设计功能性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不仅要具有观赏性,更要体现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在亲近自然、文明生态的基础上,增强园林设计的实用性。这在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城市居住区的范围往往比较广泛,在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一方面要能够满足人们出行、车辆出行的需求,而且要规划合理,根据居住区的设计情况进行道路规划,车辆行驶道与人行道要明确划分。可以利用线性分割对道路功能区进行区分,不仅具有线条美,而且便于人们出行。在居住区园林道路的周围,可以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吸收噪音,不仅能够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而且体现了一定的功能价值。

篇7

1前言

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有一些大中型水库或水面较大的天然湖泊,四周青山环抱,碧水潆洄,环境优雅,并位于城市郊区,交通便利,是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这类景区成为了商家争相开发的热点。但这些景区往往地形起伏,道路一般为三级,宽度仅10m左右,且工程管线较多,这对景区工程管线的综合规划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做好这类景区工程管线的综合规划是值得探讨的。

2工程概况

惠州白鹭湖山水休闲度假区位于惠州市郊区,距市中心9.2km,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度假区占地1086ha,其中湖面面积270ha,湖面东西长12km,南北宽24km,呈东北一西南方向狭长形。湖区周边多为坡度平缓的丘陵地形,植被茂盛,海拔高度一般在40—60m,最高海拔120m,区域内沟谷发育,属山岭重丘区。湖内有多座岛屿,湖岸曲折多弯,景区内青山碧水蓝天,是一处很好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高尚住宅于一体的山水休闲度假景区。白鹭湖景区建设分二期进行,首期工程主要是修建一座具有300间套房的五星级宾馆、一个山水高尔夫球场、5个别墅区(共110栋别墅)以及水上娱乐和景区配套设施。

景区道路既具有交通功能,又是工程管线的主要通道。为了不破坏景区景观,其工程管线都设在交通道路之下,景区道路除了进园道路外,其它道路均是环湖修建,一侧靠山丘,一侧靠湖。道路设计为山岭重丘三级道路,路幅宽度为车行道6m,两侧人行道2.0—2.5m。度假区的工程管线有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弱电(通信、电视、网络等)电缆等6种,由于道路地下空间非常有限,所以给工程管线的综合规划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景区工程管线综合是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GB50289—1998)(以下简称“综合规范”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以下简称“设计规范”)关于城市与居住区工程管线综合的有关要求,参考相关的工程经验和做法_1.2J,并考虑该景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规划。

3管线综合规划

3.1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原则

(1)对于市郊度假风景区的道路狭窄,路幅宽度仅有10—12m,地下空间十分有限,且工程管线又多的情况,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必须与道路设计及施工同时进行,满足规范对各种工程管线在平面和竖向布置的要求,本着次要管让重要管,电管让燃气管,有压管(给水、燃气、电力)让无压管(污、雨管)以及雨污并行、电燃分离的原则进行充分协调研究,才能较好地做好工程管线地综合规划设计。

(2)当道路边缘与靠近道路边缘管线的间距满足不了“综合规范”要求时,可考虑从施工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小其间距。先将靠近道路边缘的管线铺设好,填土夯实,然后铺设道路稳定层并压实,最后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这样二者之间的间距可由1.5m减小至1.0—1.2m左右。

(3)因为度假风景区的别墅区和高级住宅区相对分散,通向各点的给水控制阀门可布置在道路之外,同时在特殊路段的压力管线(给水、燃气)可布置在道路外,此外重力流管线也可在特殊路段沿着地面坡降在道路外铺设。

(4)该风景区为丘陵地区,道路一侧靠湖,道路的雨水排除可通过雨水口连接管直排湖内,而不必在道路下设雨水管。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GB50289—98)规定一般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只有少数管线之间的净距为0.5m,在进行管线综合规划时很难完全做到。具体进行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在确保少数管线净距0.5m的要求外,一般工程管线交叉其净距大于0即可。此外在排水管道之间净距大于零但小于管道基础厚度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管道混凝土方包加固来处理。

3.2管道位置

(1)在进行景区工程管线综合时,要与城市市政管线相协调,应尽量利用地形,特别是重力流管线,要使污水能重力流人市政污水干管。同时应尽量减少在车行道下布管,在特别狭窄的地段,可考虑将给水管布置在道路外的绿化草地下。

(2)燃气管与电力管应尽量布置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既满足“综合规范”中燃气管与电力管二者最小水平间距1.0m的安全要求,又避免了燃气管埋在车行道下,因燃气泄漏与汽车产生的火花相接触引起灾害。当确有困难,可将燃气管道布置在车行道下靠人行道的一侧。

(3)将给水管与燃气管放在同一侧的人行道下,充分利用“综合规范”要求二者的最小水平净距可为0.50m的规定。

(4)污水管管径相对较大,且埋深较深,布置在车行道靠山坡的一侧。给水管管径较小,埋深浅并为压力管道,尽量设于人行道下,便于消火栓的设置。

(5)电力电缆与弱电电缆分别布置在道路的对侧,这样可避免强电对弱电的干扰。

(6)山体雨水通过排洪沟进入人行道侧的雨水沟,然后通过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排人湖内。道面雨水不进入城市市政雨水干管,而是经雨水口收集,由雨水管连接流入景区道路下的雨水管道,然后排人湖内。

3.3管位布置

(1)给水管与燃气管宜相邻布置。根据“设计规范”燃气管与给水管的净距可为0.50m,所以可将燃气管与给水管相邻布置,以节省地下空间。考虑给水管线需设置阀门井及施工与检修的需要,且给水管较小(≤DN300mm),所以给水管与燃气管的中心距取1.0m。

(2)靠山坡一侧的人行道可布置电力电缆沟(800mill×600mm),电缆沟可紧靠道路的雨水沟,考虑雨水沟平常无积水,同时要求雨水沟施工时采取防雨水渗漏措施(如采用沥青防渗)。

(3)靠湖面一侧的2.5m人行道可布置道路照明电线管(4,50mm)、给水管(DN200~300mil1)、燃气管(夺150mm)等,由于三种管线管径都不大,给水管与燃气管所要求的最小中心间距仅为0.5m,所以能满足“综合规范”规定的上述管线相互间间距的要求。

(4)污水管道相对管径较大,布置在车行道的一侧,尽量偏离道路中心线。由于道路的地质条件较好,为粘性土质,同时要求污水管道检查井施工时高出路面10mln,这样就不会因汽车碾压使污水检查井盖低于路面,从而避免了雨水大量流人污水管道系统。

3.4典型管位布置

白鹭湖景区首期三条道路断面的典型管位布置如图1所示。

3.5管道交叉冲突的处理

由于园区道路宽度小,加上人行道也只有10m左右,要在极有限的道路断面内,根据管道最小水平与垂直净距的要求来布置多种管线,就很容易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位置上发生相互冲突。同时各种工程管道都有自己的技术规范,造成在管道施工中就很容易发生管道交叉冲突,所以在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时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安排,灵活、妥善处理好管道交叉冲突。

3.5.1管道交叉冲突处理的原则

(1)各种工程管线最小复土深度应满足“综合规范”要求,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应采取工程措施,如直埋电力管或直埋弱电管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包封加固。

(2)在管线交叉冲突处理时,应按压力管线(如给水管、燃气管等)避让重力流管线(如污水管和雨水管);可弯曲的管线(如弱电电缆、电力电缆)避让不可弯曲的刚性管;小管管线避让大管管线。

(3)在综合规划时,各类工程管线由浅入深的垂直排序为:弱电管线、电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4)管道交叉时管线间距控制,根据“综合规范”,应尽量做到一般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0.15m,电力、电信管线与某些管线的垂直净距0.50m,当确有困难时,除确保电力管线与燃气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控制在0.50m以外,其它管线的最小垂直净距大于零即可。

3.5.2管道交叉冲突的处理方法

(1)在管道交叉的部位,要严格控制交叉管道的管底标高,保证管道的垂直净距符合规范中最小垂直净距的要求,如雨水钢筋混凝土园管涵与重力流污水管交叉,在设计时将埋深较浅的污水管道的管道基础底面与埋深较深雨水园管的管顶面之间的垂直净距控制在0.15m以上,就避免了二者管道交叉的高程冲突,又可满足“设计规范”对二者的最小垂直净距的要求。

(2)当污水管与管径相对较小的刚性管道(如燃气管、给水管等)的管径相差较大,同时又不允许改变交叉管道的埋深时,则可考虑在二种管道相交处增设一座交叉冲突井(检查井),使较小管径的刚性管道从井中穿过。但如果二者管道的管径相差不大,且二者的管道中心线高程又较为接近时,则可考虑设置倒虹管的方法来处理,在埋设较浅的管道两侧各砌筑一座沉砂井,在二座沉砂井间连接一条倒虹管,要求倒虹管内设计流速要大于0.9m/s,并要大于进水管内的流速。

(3)雨水口连接管管径较小,且埋深较浅,当与其它工程管线交叉发生冲突时,可以通过对雨水口连接支管进行钢筋混凝土包管处理,以加强雨水管的抗压性能,减小其复土深度,避免发生冲突。

(4)如果污水管道在下,冲突位置位于污水管道中心线以上、在上方冲突管道管底之下时,可通过改变过水断面的方法来处理。通过水力计算,一般可将下面的污水管管道的过水断面改变为一个扁形断面或两个小的圆形断面,管材可采用双壁波纹管(见图2)。

此法未改变冲突管道的管底标高,故水力条件比上述倒虹管的做法要好。但为了便于清疏管道,要在污水管改变断面的二端各砌筑一座检查井。

(5)当钢筋混凝土污水管与其它刚性管道交叉冲突很小时,在相冲突的一段可考虑采用复合塑料管代替污水管,复合塑料管为柔性承扦式接口,接口体积小,与刚性管道的避让调整十分方便。它抗压性能好,管壁薄,水力条件好,并且在相同的排水流量下,复合塑料管的管径小于钢筋混凝土污水管的管径,且敷设坡度可适当降低,同时复合塑料管在DN400mm以内造价较低。

(6)给水管管径较小,当与污水管道交叉无法避让时,给水管道可采用4个45。弯头从污水管上方通过(见图3),

但若给水管复土深度不够时,也可以从污水管下方走,但在给水管外应包钢套管,防止水质污染。

篇8

Key Words: the city;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居住小区已成为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表现在环境、安全、服务等方面。本文主要从人性化、生态化、节能及规划发展方面探讨了这些问题的加强措施。

1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性化的考虑比较欠缺

规划往往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居住条件为目的,只考虑物质空间的布局,较少考虑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精神需求,更加忽略了居住区所需的公共交往空间。并且居住区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住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居住环境和设施。因此,这种以物质环境内容决定居住区建设的做法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1.2绿化用地的数量不达标

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不能满足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有些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往往会片面增加住宅用地,减少绿化用地,导致居住区缺少居民的公共绿化活动空间,小区整体居住环境较差。

1.3对生态小区概念设计的理解不够

在部分开发商的心目中,小区的绿化、美化就等同于绿色生态,而没有充分考虑小区的环保、健康、舒适和效率的实质内涵。显然这是一种误导,环境生态小区不仅仅是美化、绿化环境问题,它涉及到大环境、能源、生态的概念,其涵盖面是较为广泛的。

1.4规划设计时,缺乏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考虑

开发商在寻求自身开发利益时,很少考虑开发项目对城市的影响,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

1.5没有真正体现人、自然与建筑物的和谐统一

很多小区建设还普遍存在景观生态系统内外的不一致,即小区外部是原真、本地化自然景观,而小区内部则是统一的洋式景观;建筑单体的设计也多崇尚异域风情,忽略了本土文化特色,缺乏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没能真正体现人、自然与建筑物的和谐统一。

2 加强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的措施

2.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改善居住环境

(1)人性化的设计对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设计理念也一直是设计者们努力的方向。例如在道路流线的安排上,尽量使道路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均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供宜人的使用空间。只有将人们物质层面的安全健康问题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体现出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统一。

(2)增建中小户型住房和老年人住宅。目前,为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小区内应规划建设一定比例的、适合当地情况的自型老人住宅、介助型老人住宅等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城市,在创建宜居城市时标准会有所不同,但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不变的。创建科技环保、健康舒适、信息通畅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也是建设和谐友好社会的重要内容。

2.2以生态化设计为主,推进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全民对生态小区建设的认识,让居民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以及环境保护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其次,应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大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营造健康社区的活动和建设中来,稳步推进生态小区的建设与发展。

2.3注重绿色生态环境设计,提高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

规划设计时要多注重小区内的绿化空间的布置,采用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最大化为居民提供绿化活动空间。如沿小区的环路可布置集中公共绿地,供居民的休闲活动,设计时注意以休闲活动的绿地为主,只设少量观赏绿地,多追求立体空间的绿化;小区内的中水站、垃圾站等设计时可以考虑将坡顶的檐口高度接近小区自然地平,坡顶可选择能净化空气及吸音的树种植。

2.4坚持满足各种居住区设施、服务需求为宗旨

针对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可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2.5创建绿色生态小区

(1)绿色住宅系统。绿色建筑即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为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在建筑安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

(2)绿化系统。改变以草坪为主的简单的图案化绿化模式,尤其在缺水大城市,应多植树木,减少绿化用水量,并且多树种搭配,养护更容易,遮阳挡风沙效果比草坪好。再辅以灌木、花卉等绿化植被,形成有良好使用效果的绿化景观系统。

(3)绿化与生活、文化相结合,讲求实用性。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首先,绿化面积要大于建筑面积的30%,其次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同时注意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的大门和护栏以及雕塑等,背离居民特有的生活与文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规划、策划、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以上是笔者对居住区设计的一些经验与总结,旨在不断地提高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水平。另外,需要规划师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不断地创新及关注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发展, 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理想、 更舒适、 更优美的境界。

篇9

灾后景观设计中的人文伦理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规划,体现在对受灾者物质空间和生活品质的关注。从人文伦理角度出发,探讨灾后城镇社区重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无疑对加快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1 灾后景观设计理论概述

灾后景观设计需从行为需求、空间感知和环境心理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景观中人对空间的感知产生环境心理,环境心理决定行为需求:

1.1 行为需求

受灾者的行为需求模式为体验与升华式,即通过对过往的重忆激发一系列心理活动,如缅怀过去、抚平伤痛、战胜恐惧、憧憬生活、崇敬生命。景观设计中需要运用一些遗址类的残旧元素重现场景,需要展现顽强拼搏、抗震救灾精神的景观要素,更需要满足未来向往的景观元素。

1.2 空间感知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将灾难纪念性景观分类为唯一式纪念碑、群体式纪念碑和多场景组合纪念,虽然在现在看来已有局限,但其表达的场所特质为――满足集体记忆与个体情感。灾难给人们带来的伤痛沉重难挨,受灾地区的每个人都不能幸免,这时,景观设计要将集体,也就是灾区人民当作一个综合考虑对象。

1.3 环境心理

环境心理更因人而异,仍然须从受灾者、受灾者亲友及游客出发。灾后景观设计中总体上保存大众的集体记忆,弘扬人们面对灾难时积极顽强的英雄悲壮感,也表达个人痛苦与别离,同时寄予祝福与憧憬。

2 灾后城镇社区重建规划设计的伦理问题

首先,灾后城镇社区重建中普遍存在空间使用率低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设计者缺乏对受灾者交往需求的考虑,部分公共空间尺度巨大,私密性不够,造成社区居民无法找到归属感,不利于灾后民众的心理修复。

其次,灾后社区重建规划中还存在景观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全的问题。比如,北川禹龙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就不如映秀好,环境维护能力低下,景观环境单一,特别是沐曦社区,活动空间和配套设置都相对不足,对受灾者的情绪和心理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最后,灾后社区公共空间中无障碍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对一些存在生理创伤的弱势群体考虑欠妥。比如,映秀社区公共空间中就缺乏完善的无障碍配套设施,对灾后老年人和残疾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 灾后城镇社区重建规划设计伦理的对策

3.1 加强空间活动互动性

受灾者在灾后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所以受灾者需要更多的交往空间,让自己找到归属感,重拾生活的自信心,充分的互动能够有效减少他们的孤独和失落,充分满足他们的行为需求,加快心理修复。在社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结合实际为受灾者构建多层次交往空间,加强空间活动的互动性。灾后城镇社区公共空间需要合理的尺度,规模大的公共空间最好将其设计在社区公共活动中心、集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规模小的公共空间则要设计在住宅组团之间、林中空地、街头绿地、花坛边等地方,以充分满足受灾者对互动空间私密性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2 加强空间环境舒适性

加强空间环境舒适性,有利于受灾者的心理修复。一方面,灾后城镇社区规划设计在确保基本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绿化面积。要灵活使用重点树木和样本植物进行景观设计,加强公共空间景观的趣味性。社区空间植物最好选择色彩鲜明、四季分明的,以实现社区空间景观丰富性。另一方面,灾后城镇社区规划设计要从整体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在考虑地形、地貌的同时,要考虑地方文化、风俗等传统要素,注重空间布局的层次性。景观空间层次的合理性,能够提高灾后城镇社区空间的情调,加强公共空间环境舒适性,能够在心理情感及行为意愿上对受灾者产生积极影响。

3.3 加强空间使用的便捷性

灾后城镇社区残疾人因行动不便的生理特征及希望重返社会的心理特征,设计者要充分考虑空间使用的便捷性,确保各种设施场地残疾人都能顺利到达或使用,以消除他们在离家之后沿途的各种活动障碍,让他们充分融入到正常的社区生活之中,重拾生活自信。比如,在步行道的设计中,盲道设计必须要有始有终、尽量笔直,在给残疾人以正确指示的同时,确保道路的无障碍设计。还有在停车设计中,要确保一定数量的需要用轮椅的残疾人对停车位的需求。

总而言之,在灾后城镇社区规划设计中,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行为需求、空间感知和环境心理,加强空间活动互动性、环境舒适性和使用便捷性,以加快受灾者心理修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