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国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通过对全美范围内及各州层面教学专业标准中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的内容分析,本文总结出美国教学专业标准中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理解文化差异的内涵
美国全国性的和州的教学专业标准中,无一例外地都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差异,并将之视为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美国教学专业标准对学生文化差异的定义主要依据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如美国北卡莱罗纳州教育局“多样性标准”(DiversityStandards)中对“多样性”的定义是:多样性包括身体或智力的异常、人种、种族、宗教背景、性别、语言(语言的差异)、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定义人的差异的任何其他方式(如年龄、地理位置、性取向、所来自的国家)。[6]相对来说,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历史与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文化多样性的定义最为全面。它提出,“学生的多样性有许多表现形式,包括语言背景、文化、民族、性别、性取向、社会经济地位、、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的、身体的或认知的长项;阅读或计算的经历/经验;交流方式;地区或国别来源;背景知识;学业成绩。例如,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对分享个体经验、人际交流、与他人的身体接触、建立信任、小组协作、严守时间、接受他人主动提供的帮助、独立作出决定等方面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对纪律和控制也许有多种多样的观点。”[7]该标准中的学生差异,不仅涵盖了学生的人口统计特征,还涵盖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可见,学生的差异性包含了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性别、性取向、、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的、身体的或认知的长项;先前学习经历、经验;交流方式;地区或国别来源;背景知识;学业成绩;学习风格;个体兴趣、需要和目标等等。美国教学专业标准将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求教师理解差异、欣赏差异、尊重差异。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将之看作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美国教学专业标准中,在阐述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时,均要求教师要尊重文化差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差异,并将学生的差异看作一种优势(而非缺陷)和特色,将之作为促进全体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例如,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初中科学教师标准中的“标准四:差异、平等和公平”的第一个指标就是“重视差异”,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之作为学习共同体中有益的资源。”[8]伊利诺伊州教学专业标准也要求教师“理解学生的差异程度,如人种和种族、社会经济状态、特殊教育、天才儿童、英语语言学习者、性取向、性别、性别认同;同时,教师要理解每一个学生带到各门课程学习中的有利条件,将之看作学习的财产”。[9]新泽西州教师专业标准在阐述对教师的要求时,也将“尊重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欣赏每一个个体和文化群体的价值”作为教师首要的品质。[10]为了促进所有学生达到高学习水准,美国教学专业标准还特别强调教师要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同时使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其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长项(strength),根据学生的长项来设计教学,进而发展学生的长项。如州际教师支持与评估委员会的教学标准提出,在知识方面,“教师理解每个学习者认知的、语言的、社会的、情感的、身体的发展对其学习的影响,并且了解如何根据学习者的长处和需要来做出教学决策”;在行为表现上,“教师根据每个学习者的长项、兴趣、需要设计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教学,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在专业品性上,“教师努力利用学习者的长项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将他们的误解作为其学习的机会”。[11]总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其最擅长、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并且,学习过程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长项。
(三)对所有学生抱有高期望
美国教学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在文化多元的课堂中,要对所有学生持积极、肯定的态度,相信所有学生(包括那些来自社会底层、一贯表现不佳的学生)都能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准。例如,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初中科学教师标准提出,优秀的科学教师“期望每一个学生努力学习,并向学生传达这种高期望。”[12]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多样性标准”在前言中就指出,教师要“对所有学生抱有高期望,并将学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合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与此类似,加州教学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抱有高期望,为所有学生提供恰当的支持,并严格要求学生。”[13]对所有学生抱有高期望,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可能存在的偏见或成见。即便是对那些来自历史上学业成就低下或学习记录不佳的群体的学生,教师也要对他们抱有积极的期许,相信他们能向更高层次的学习迈进。美国教学专业标准中着力强调了教师的这种自我反思、消除偏见的能力。州际教师支持与评价协会的核心教学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理解他们自己的参照框架(如文化、性别、语言、能力、认知方式等),以及这些框架中潜在的偏见;并且认识到参照框架及偏见是如何影响了教师对师生关系及与学生家庭的关系的期望。”[14]美国北卡莱罗纳州教师的“多样性标准”中直接提出,教师要选择、采用“无偏见的教学策略”。[15]
(四)营造安全、全纳的课堂氛围
在学生文化多样、背景各异的班级中,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营造安全、全纳(inclu⁃sive)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美国国家和州层面的教学专业标准都对此进行了强调。例如,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历史与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优秀教师要创建安全的课堂氛围,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异议……要使学生在安全、舒适的课堂氛围中探索多种视角和观点。”[16]加州教学专业标准中,“标准二”的标题即为“为学生营造并维持有效的学习环境”,对该标准的阐释是:教师在一个关爱的学习共同体中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应有的尊重。教师创造身体的或视角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反思多样性、鼓励学生之间建构性的和有成效的互动,即创建并维持身体上、智力上、情感上安全的学习环境;利用课堂常规、规范、程序来支持积极的行为,确保一种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习的氛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习最优化。[17]北卡莱罗纳州教师的“多样性标准”在前言中指出,教师应“营造一个全纳和安全的(认知的、社会的、情感的、身体的)学习环境”。[18]
(五)采用文化适切的教学策略
“文化适切的教学”又称“文化相关的教学”(culturallyrelevantteaching)或“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responsiveteaching),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保持敏感,使教学和服务与学生的经验和文化相连。根据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盖伊(GenevaGay)的解释,所谓文化相关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不同种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先前经验、参考框架以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学习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关联性和更为有效。[19]美国的教学专业标准对此有专门的要求。如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的“历史与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提出:“优秀教师知道,学生对那些与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相关的特定历史、地理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背景,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20]伊利诺伊州教学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要求教师“使用差异教学策略、材料、进度、复杂性水平、语言来教学概念和原则,从而使这些概念和原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和有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生有意义”;“使用学生的各种信息,包括个体经验、家庭、文化和社区,从而为所有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机会,丰富教学。”[21]新泽西州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此项的表述则是:教师要“使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并开展教学,从而使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并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又考虑到社会阶层、性别、种族、人种、语言、性取向、年龄和特殊需求。”[22]
(六)努力实现教学中的公平和公正
美国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旨在实现教学中的公平和公正。这一基本诉求也在美国国家和州层面的教学专业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历史与社会科”教师专业标准开篇即指出:“优秀教师将多种视角和经验整合于课程中,并采用那些体现所有学生平等的教学策略。”[23]其初中科学教师标准中,标准4直接以“多样化、平等和公平”为题,明确表明关注多样性的目的是实现平等和公平。该条标准的阐释是:优秀的科学教师采取措施理解并重视所有学生的多样化,促进课堂内外的平等,并且在与所有学生的互动中体现公平。该条标准还对教学中的平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优秀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中促进平等,使他们的课堂成为所有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然而,平等(equitable)并不意味着相等(equal),例如,教师意识到并非所有学生在家或学校中都拥有相等的使用电脑的机会,因此,他们应为这些学生准备电脑。他们认识到所有学生都需要获得公平的学习和教育机会,认识到提供公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他们的法定义务……在每日与学生的互动中践行公平。”[24]又如,北卡莱罗纳州教师的“多样性标准”的第一条指标,就是要求教师选择并采用“无偏见的教学策略”。[25]
三、美国教学专业标准中“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的呈现方式
美国现行的教学专业标准中,对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独立式、镶嵌式、渗透式。下面分别举例进行阐述。
(一)独立式——出台专门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
鉴于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重要性,美国北卡莱罗纳州、华盛顿州等先后在已有的教学专业标准之外,专门颁布了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并提出标准可“独立使用或与其他标准整合起来使用”。例如,美国北卡莱罗纳州教育局(NorthCarolinaStateBoardofEducation)早在2002年3月7日就了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由3大标准、11条指标组成。该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出,标准“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融入到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来使用”。[26]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教学专业标准之外单独颁布“多样性标准”,其明显的优点是能够向社会传达一种信息: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非常重要,进而引起教育界特别是教师的重视。但问题在于,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单独颁布的标准,要特别关注其可操作性问题。
(二)镶嵌式——在教学专业标准中单独列出“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
除了全美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委员会以及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在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采取“单列一块”的呈现方式,美国还有一些州也采取相同的做法——在整个教学专业标准中单独列出一块,专门阐述多元文化教育能力。例如,2010年颁布的伊利诺伊州教学专业标准(IllinoisProfessionalTeachingStan⁃dards)一共由9大标准组成,其中的第一条标准就专门阐述多元文化教育能力;与此类似,新泽西州教育局颁发的《新泽西教师专业标准》也将“多样性标准”作为十大标准之一。镶嵌式的呈现方式较好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是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问题在于,镶嵌式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在具体阐述时,必须要适应整个教学专业标准的体例和结构,根据整个标准的架构“量体裁衣”。
(三)渗透式——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学专业标准的各个方面
美国州际教师评估—支持委员会,以及一些州将教师教学多样性学生的能力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在整个教学专业标准中。例如,2009年10月颁布的《加利福尼亚州教学专业标准》(CaliforniaStandardsfortheTeachingProfession)由六大相互关联的标准组成,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整个标准中。具体说来,在“标准一”中明确阐明“教师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资源和技术来满足多样化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标准二中则提倡教师要“公正”、“尊重”、“对所有学生抱有高期望”,“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习”等等。采用渗透式来呈现教学专业标准中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标准,比较符合教师教学的实际。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对教学策略的把握,以及对多样性学生的关注等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因此,“渗透式”易于被理解和接受。但缺点是,这样的呈现方式可能会弱化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知能,很难引起人们对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重视。
篇2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篇3
一、中国画审美教育之“读笔墨”
西方绘画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渗入对我国现在高校的中国画教学模式影响很大。在学生进入高校前对美术方面的学习统统是素描、水粉、速写,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也往往开设有素描、色彩、速写等西方绘画的基础性课程学习,之后才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这种学习顺序对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益处,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弊端——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绘画语言、观察方法,使学生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进程,可是也往往会使学生先入为主地全盘接受西方绘画理念,不能把所学西方绘画理念为画中国画服务,甚至影响和阻碍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在高校国画教学中,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白,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在对所描绘物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上也存在极大的差异,中国画是我国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有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和理念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方法和审美形式。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中国画笔墨关系的认识。中国画是一种以水墨来表现物像的绘画方式,它以毛笔蘸水和墨在宣纸上通过用毛笔的笔锋、笔肚、笔根配以中锋、侧锋、逆锋、轻重、提按、顿挫、转折等动作来创作。中国画的笔墨,不但注重对自然的刻画,也注重对画家内心世界的表现和笔墨自身的变化气象的表达。它追求的是一种“笔墨心象”。所谓“心象”,即在物体没有出现在绘画者眼前的时候,绘画者心里对该物体的印象和体会。这种笔墨绘画方式,追求的不是对具体事物的完全再现,但也不是完全的抽象,它追求的是正如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意象,这就使中国画的笔墨有了极为灵活的运用方式和表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画家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笔墨关系进行绘画创作。如宋代的徐熙和黄荃,同为花鸟画家,可是对笔墨的理解和运用却完全不同,徐熙的画面笔墨关系富丽堂皇,而黄荃的画面风格野逸洒脱,所以才有了后世“黄家富贵,徐家野逸”的说法。又如明代的徐渭,他的画笔墨酣畅淋漓,恣意纵横,表现了他一生的命运多舛。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歌、戏曲、书画等方面都有造诣,被称为“明代三才子”之一,可是他在科举的道路上却屡屡受挫,考了八次也未能中举,在生活中也是多有磨难,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在绘画艺术上的风格也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画面笔墨豪放,他的泼墨写意花鸟画自成一家,如他的《墨葡萄图》,画中的水墨葡萄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是以不同大小、浓淡不一的墨块组成,不求形似,风格疏散,更题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诗句,表达了画家的失意和落寞。清代“四僧之一”弘仁的画面笔墨高冷孤寂,苍劲整洁,他的画面善于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画面荒凉孤寂,显示了他与当时世事的格格不入和性格中的清高之气。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历代传世名画,仍是“元气淋漓障犹湿”的笔墨气象,画中笔墨变化灵动,在宣纸上渗化发挥,所画物像充满生机,这正是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之处。
二、中国画审美教育之“读线条”
其次是对中国画线的审美,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线条和欣赏线条。线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绘画语言,也是中国画的重要绘画表现手法,它不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也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在对中国画的审美中,线所表现的形式美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衡量标准,它不但要流畅、简洁,还要有粗细浓淡变化,有疏密组织关系,有虚实繁简安排,要能连续交错、浓淡穿插,它不但要塑造物像形体,更要表现物像的质感和阴阳,所以画面中的线条要有笔力,也就是常说的力透纸背,同时,线条要有自身的气质,要有速度和情绪,要在画面中和谐统一。如《八十七神仙图卷》,其线条生动地表现了诸仙的形象,线条不但圆润流畅,更是变化多样,丰富而不凌乱,对女仙面部和五官的刻画,以及身上衣服和头饰的绘制都相当精妙,它把中国画中对线条的审美完美地展示了出来,线条自身的飘逸流畅、抑扬顿挫,都诠释了中国画线条的审美。
三、中国画审美教育之“读构图”
再次是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有意识的分析画面的构图,要学会“读构图”。中国画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的构图不像西方绘画那样有很多规矩和定律制约,而是为画面整体和绘画者表达情感服务的。如中国画构图上用的是散点透视,是根据不同需要把站在不同立足点看到的事物和绘画者自己想表现的事物有序的组织在同一幅画中,它表现的物像常常是超过真实而带有绘画者精神追求的,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国画的构图还有极具特色的卷轴、立轴、扇面等样式,但不论哪种构图样式,都讲究章法,画面通常要考虑整体的“置陈布势”,而不是一边一角的慢慢堆积,中国画的构图有一个全局观,虚实相生,疏密相间,宾主有序,是矛盾对立统一的集中体现。正如明代顾凝远在《画引》中的论述:“凡势欲左行者,必先用意于右,势欲右行者,必先用意于左。或上者,势欲下垂,或下者,势欲上耸等。”中国画的构图,还受到“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追求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并且注重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对“诗情画意”的表达,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四、结语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事业。高校的中国画教学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具体的绘画技法,更要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和审美能力。当代中国画坛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这虽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画的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使中国画呈现出更多的新风貌,但对于高校学生这个中国画学习群体,必须要坚持对中国画传统绘画的学习。作为高校教师,要使学生掌握如何对中国画进行审美,尤其是通过教授和引导学生通过“读笔墨”“读线条”“读构图”这几方面来了解中国画本身特有的民族特色,使学生体会到中国绘画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把握传统中国画绘画审美的基础上研究自己绘画新面貌,探索自己绘画的创新之路。
作者:代国娟 单位:贵州省凯里学院艺术学
篇4
为了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实行了教育券政策。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又译成学券或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体制的原理是:改变目前政府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原本应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1]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我国要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能不能也实行教育券政策呢?笔者认为,我国能否实行教育券体制关键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一)发达国家实行教育券政策的社会因素或背景是什么;(二)我国当前教育的问题所在;(三)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这一思路,文章将逐一加以描述或分析。在这之前,先介绍一下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一、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教育券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①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如果竞争是自由的,各人相互排挤,那么相互的竞争,便会迫使每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弄得相当正确……如果各学院以科学艺术传授学生的导师或教师,不由学生自由选择,而由校长指派;如果教师怠慢、无能或无行,学生未经申请许可,不得由甲教师改换乙教师,这种规定,不但会使同一学校内各导师各教师间的竞争,大大减少,而且会使他们全体勤勉任教以及注意各自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性,也大大减少。像这类的教师,纵使领受了学生非常优厚的报酬,也会像那些全未受学生报酬或除薪俸以外毫无其他报酬的教师那样,怠于职守,荒误学生。
选择教育的理念至少可以回溯到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他认为政府应该为家长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保证自己的孩子进入私利学校接受教育。②“他赞同将穷人的税收减至最低,并认为所有的贫困家庭都应该每年得到4英镑的资助,以使他们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并要求地方政府监督这一职责的履行。”[2]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券概念由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他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教育券的概念,这篇文章于1962年收入他的著作《资本主义和自由》之中,在1979年出版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弗里德曼对教育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在《资本主义和自由》(P44-P46)中,他提出:
把孩子和缴纳不起最低要求的学校教育学费的家长分离开来,显然和我们把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办法以及和个人自由的信念不相一致。此外,这很可能不利于自由社会的公民教育……为了对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学校教育提供经费,政府可以发给家长们票证。如果孩子进入“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这些票证就代表每个孩子在每年中所能花费的最大数量的金钱。这样,家长们就能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再加上他们所愿意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教育劳务可以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机关或非营利的教育机关所提供。政府的作用限于保证被批准的学校的计划必须维持某些最低标准,很像目前对饭馆的检查,要求保证最低的卫生标准那样。
在《自由选择—学校的问题在哪里》中,他提出:
二、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的背景
社会背景是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之一。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同样受到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思想、理论基础和管制模式三方面加以分析。
(一)新自由主义是教育券政策的思想背景
(二)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三)集权式教育的低效率是教育券政策的现实因素
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失败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是教育券等择校制度推行的又一背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失败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数学成绩属于工业国家之尾,学校中帮派林立,、枪支在校园里见惯不怪。尽管政府多年来为公立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增加教师,缩小班级规模,但家长们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准仍然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择私校而读的学生人数仍逐年增加,因为“各私立学校能提供高水准、安全校区与校风良好的教育”。因此,美国一些教育改革者便在历次教改不尽如人意之后,选择了消除公立学校垄断,强化学校教育竞争的“教育券政策”。[4]
弗里德曼认为,社会集权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公共教育运行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非中央极权的政治结构:美国宪法严格地限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使它无法发挥重大的作用。各州把控制学校的权力大部分都留给了地方团体、小市镇、小城市和大城市内的各个区。家长密切监视管理学校的政治机构,部分地代替了竞争,同时也确保了家长们的普遍要求得以实现。而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公众加入到知识分子的行列,开始对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能力无限崇拜,在这种情况下,单间教室的学校和地方学校委员会的衰败就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控制学校的权力,也就很快从较小的地方机构转给了较大的地方机构,如县、市、州一级的机构,最近则转给了联邦政府。”1990年,约翰库伯和特里莫进行的大量调查表明:集权和是导致美国公共教育低效率的主要原因。③小布什上台后,在教育改革方面实行NCLB计划(NoChildLeftBehind),并自称是“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但这受到广泛的批评:NCLB计划是以集权的方式运行的,这个计划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也许是最差的,即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质量的下降。改变美国教育几十年来绩效平平的局面,就应该摒弃集权主义模式。相反,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应该给予学生“用脚投票”的权力,从而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教育。这种革命性的变革的关键在于各州,中央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避免教育集权化并允许各州尝试自由选择学校的计划。[5]
三、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三个就是学校结构的问题、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教育收益率的问题。
(一)高校职能机构臃肿,造成成本浪费
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有限经费没有全部花费在教学和科研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支付师生员工的住宅、医疗、生活后勤的成本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成本。同原来的国有企业一样,高校“办社会”不仅严重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还造成机构臃肿和人员冗杂。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经常会出现专任教师只占教职员工的一半的情况。其次,在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中,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例如高校内部,一线教学人员的工资、津贴之和与行政后勤人员的区别不大,甚至出现倒挂。由此引起教师资源和时间资源流失。更有甚者,一些经过高层次学习的博士生等人才纷纷离开教学岗位,进入高级或中级管理阶层,使一个学者整天忙于“文山会海”中,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二)教育不均衡现象严重
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不仅表现于反映教育数量特征的结构、布局的不平衡,也表现于反映教育质量特征的绩效、结果的不平衡,还表现于反映教育运动状态特征的速度和规模的不平衡。从数量特征来看,我国农村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比例失调,布局不合理,学校数量极度短缺。从质量特征来看,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从运动状态特征来看,农村学校经济资源不足,发展速度缓慢,办学规模较小。很明显,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市的教育状况形成了普遍的、强烈的反差。
(三)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不高
四、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0年11月,长兴县教育考察团在美考察期间发现有些州的教育财政拨款与目前国内的做法大不相同,是将政府教育经费以“教育券”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持券择校,学校则将收取的“教育券”到政府换取教育经费。受此启发,2001年9月,长兴教育局为扶持当地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借鉴美国同行的做法,结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向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开始“教育券”试点。这一政策有效地解决了上文所述的三个问题。
但是,局部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整体的可行性,长兴县的教育券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一政策的成功概率还很难说。笔者认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教育券政策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理论层面要严密,操作层面要规范
教育券政策并不是完美的制度,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互相支持。理论层面要严密,就是说在实行教育券政策之前,必须对实行这一政策的前提条件和可能产生的政策结果由一个充分的预知,操作层面要规范,就是说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各利益主体的法制化意识,相关的监督机制必须完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劳凯声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的确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人民的选择权,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它一旦实施后政府将不能保证学校之间的公平,会导致资源流向好的学校,造成“富校越富,穷校越穷”。湖南师范大学的曾坤生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向更加规范的市场制度迈进的一种过渡形式。这种过渡体现了制度变迁的强烈的路径依赖和渐进性,作为一种选择可以在若干地区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优的选择范式。因此,在选择教育券这种制度安排时,一定要注意运作的规范和其本身的演进性。长兴县副县长熊全龙先生认为教育券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公办薄弱学校难以维持生存;学生培养费标准提高;教师工资财政专户将被取消和人事管理制度面临新挑战等。这些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二)摆正认识,各种教育一律平等
(三)教育券的受众要有选择性
我国的教育规模十分庞大,所以实行教育券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循序渐进。这里的循序渐进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在地区的选择上要有战略性或带动性。我国实行教育券的第一个地区是浙江,这可能和浙江地区的制度完善程度有关。其次在教育层次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和可比性。选择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作为实行教育券政策的对象,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优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政策意义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沈有禄.教育券制度评析[J].教育与经济,2004(1),17-19.
篇5
篇6
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观的培养可以依靠教材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如在《五彩的烟花》特色栏目中,可以在学生沉浸在对美的欣赏与创造中时,向学生讲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让学生知道我国在这届奥运会上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向在奥运会上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学习他们那种为祖国荣誉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懂得为祖国而奉献的美。通过审美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训练思维能力,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1.2培养学生心理健康
美蕴藏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教育和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东西是小学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审美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美好的世界,明白什么是健康理想的生活。美术教育工作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教材中发掘美的内涵,美的心灵,美的理想,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自觉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如在《我架神州游太空》一课中,可以让学生知道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理想信念。
2、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审美观培养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是无意记忆仍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逐年增强,思维方式外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其想象力随年龄增长日渐丰富。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但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其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
2.1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认识
小学生的审美认识来源于粗浅的社会体验和学校的美术教育。小学生的审美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现代小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审美迷茫。美术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美术理论功底,还要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小学生审美心理形成过程,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纠正学生审美观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小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美术教师要坚持师生间相互尊重,以平等的关系进行教学,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群体教育。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实现相互影响和相互教育。
2.2美术教师应以积极向上的美学观引发学生的审美追求
篇7
(三)政府及社会大力支持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职业资格的国家,一般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社区学院就是针对本社区开设一些职业课程,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政府也大力支持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的国会声明中提出:美国人至少花一年的时间进行高等教育或职业生涯训练,这样美国才能再次获得在世界上最高的大学入学率。他强调,在日益竞争的经济社会,美国经济的增长依靠工人的教育和劳动技能,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要求至少有学士学位的工作比不需要大学经历的人要增长2倍。而社区学院的前2年的教育能够给年轻人提供很好的职业教育的机会。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均接受从社区学院转入的学生,因此选择暂时不就业的学生也有机会继续学习。政府、社会、企业对社区学院的毕业生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美国社区学院通过提供一些非学术的课程,这些非学术的课程为了某些特定的职业,特别是社区急需的职业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课程或训练。政府的调控,能够减少办学过程的盲目性,提高办学效率,以更好地实现就业市场的需要。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与支持,能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会因为文凭获得的压力而放弃职业院校。
(四)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课程,它所培养的一般是技能型人才,其中高技能人才往往是具有相当经验的在职人员。然而美国的一般大学不仅仅从事学术性,工程性教育,还进行继续教育。这样一来,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可以继续升学或选择就业。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具备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性,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注重实用性,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有帮助。3)注重时效性,适用所处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4)注重地域性,适应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5)注重全面性,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其教学体系有科学的反馈与评估。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的理念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及企业文化的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否能够满足市场,课程评价的体系是否能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是:位于大城市、交通便利、办学历史久的高职院校发展较好。理想当中教育是能满足以下三方的需求:第一是顾客的要求,学生要求入大专院校和要求学习他们入学时想学习的课程。第二是人力的需要,机关和企业吸收毕业生就业,从而影响大学的课程和毕业证书。第三是资助人的影响,高等教育体系不是(它们从来也不曾)靠顾客或企业雇主的资助。现在高职院校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发挥不够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应该有怎样的特殊职能?在现实中,又实现了哪些职能?一些地方的高职院校为当地经济服务,高职毕业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可一些地方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地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等各方面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并将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地方高职院校的主要责任和神圣使命。有些地方院校能够立足资源,服务地方,处于湖南湘西的吉首大学找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方向。吉首大学新的办学理念,就是办一所“平民大学”,一所贴近普通民众、造福平民百姓、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学。高职院校同样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及现有资源优势来打造高职院校的特色。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方针,并明确高职院校必须为地方经济服务,以此赢得地方政府、地方经济的进一步重视及投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尝试,该学院的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达97%,就业率高达97.1%,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职业教育不仅在数量上、质量上和层次结构上,而且在指导思想、培养模式、宗旨和目标上,都要与其依托或关联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否则职业教育的应有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提高就业率为宗旨,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的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倡导“能力本位”模式,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职业道德素质高”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要从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联系以及课程考试改革等几方面来进行,确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训练能力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在大众的眼中,便成了资格培养之所。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期许,也是培养合格的,能适应岗位需求的毕业生。拥有技能等级和各种资格证书成为众多高职学生的目标,也是广大院校教师们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只有真正知道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的设置与改革。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势必会使人才的培养大打折扣。
(三)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引导力度不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立法在逐步完善中。从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到《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给予了一些指导意见。但政策的出台离不开各院校的积极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要结合各院校的区域经济特点,对其内部的教学管理,课程体系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现在高铁工业的发展,学校是调整专业还是进行课程组合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改革,从体系到高职教育的职能,学校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主体的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产业结构的变动,与高职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设置匹配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动机缺失,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使得学生必须进入学校进入正规的学习,否则被视为没有出路。政府,社会和家庭,对于高职院校的引导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管、办、评分离的体制必会使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四)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与企业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种趋势,政府积极呼吁高职院校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由于经济的变革以及以知识及其应用和信息处理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模式的出现,必须加强和革新高等教育、职业界和社会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职业界的代表参与高等院校的管理。高等院校应该系统地考虑职业界及科学、技术和经济部门的发展趋势。可是,现在高职院校在积极做出努力,企业界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等等因素,并没有达到一种积极主动的和谐氛围来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双方积极的沟通,以达到共同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发展的出路
高职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学校管理、课程、学生的就业等问题已经十分明显,这些问题不得以解决,高职教育的发展阻力更大。高职院校内部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在注重高职质量的提升。
(一)明确高职的职能及培养目标新职业主义(thenewvocationalism)强调在职业教育中,应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布拉格(Bragger)的观点,职业阶段与持续受教育的机会紧密相连,职业教育的课程范围应该扩大,以促教育的改进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新经济形式下的工作要求开发高质量的课程,以确保学生达到学术成就和职业能力的高标准。美国的社区学院有明确的定位,课程内容适应了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可现实的情况是:高职教育的学制为三年,而要成为一名高技能型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高智能型人才素养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制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快课程管理及改革的力度。在国家呼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进程中,加快高职院校内部质量改革尤为重要。
(二)加快高职招考制度的改革步伐目前高职院校的门槛已经很低,可是高职院校仍旧面临着招生的压力。文凭学历的压力不选择高职,选择了高职的学生却没有认真学习。技能加专业型的招考制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还在探讨中。湖南许多高职院校开始了单独招考,不与高考同步。美国社区学院采取的是开放式的招考制度,任何人只要注册就可以申请参加社区学院课程的学习。在入学之前,学生不需要通过任何考试,就近入学。教育部于2013年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将逐步与普通高考本科考试分离,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方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入学形式。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中国的高考即将退出的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无疑能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引导作用,会加速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进程。
(三)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快课程改革步伐美国社区学院专业及课程的设置贴合社区的年度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契合当地工商业需要和就业市场趋势,及时增删专业,更新课程,以满足生产发展及科技进步的需要。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多元性,灵活性与区域性,既能满足当地企业的需要,又能吸引毕业生在本社区就业。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企业便会积极主动地和院校合作。政府给予政策取向。因此,课程设置及人才的培养需要积极吸引企业界的参与。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让企业有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来参与,而不是院校的一方主动,高职院校是为企业直接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企业的参与与观念无疑能够给院校的人才培养起十分关键的作用。要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是要使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更新对于课程的理念。智力培养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方面,在这里,理论兴趣和实际功用相一致。不管你向学生灌输的是什么细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种细节的机会是很小的;如果他确实遇到这种细节,那时他也许已忘记了你曾教他的有关此事的情况。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成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字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能过分地追求学生的职业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技术人”;职业道德,职业人品等方面的培养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健全的人格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也应该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并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四)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决定了应该有不同的高职发展模式,无论是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还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我们都不能照搬照办。不同的模式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即便在中国,不同的省情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不同,所采取的培养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办学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经济发展特色和独特的产业结构来调整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必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区域经济中产业发展和人才规格的需求,围绕区域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无疑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相匹配。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当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时,高职院校才会发展壮大。美国社区学院坚持以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做出了一些尝试。如宁波的高职院校借助其商业发展中心的优势,本着“主动服务”专业建设理念,采取了“多方联动”的策略,积极与社会各界寻求多角度合作。以其服务型的教育体系,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营造和谐的氛围。许多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也在做出积极努力,但在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合作缺乏制度的保障等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篇8
一、美国残疾人教育概述
1975年,美国颁布实施了《残疾人教育法案》。根据该法案,政府为3—21岁获得“私人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s”)所批准的残疾人提供免费及适当的公共教育。该法案分别于1986年、1990年、1997年和2004年得到了重新审议和修改。该法案及其相关规定要求,各州要通过本地教育主管机关或者学校董事会(简称“校董会”)去界定、设置、评估残疾人教育,并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该规定同时适用于美国的非公立学校。
《残疾人教育法案》要求校董会要保持各种学校设施的统一性,即从向大部分学生提供的设施到向个别特殊群体提供的设施是统一的,不能有隔离的设计。比如,卫生间的设计可以依据性别进行区别设置,但在考虑残疾人士的特殊需求时,不得单独设置残疾人专用的独立卫生间。此外,所有设施的设置要符合最少限制环境(the 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原则(对于这个问题下文会有更详细的阐述)。另外,根据该法案,有必要接受特殊服务的时候,残疾学生可以脱离常规的教育环境。
《残疾人教育法案》的核心要求是,所有残疾人都可以在最少限制环境下得到免费的适当的教育服务。但是,在何为“适当”(Appropriate)和“最少限制环境”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由于立法上的用词比较模糊,所以该规定制造了一个天然的紧张,学校及学生和家长均有不同的理解。
在《残疾人教育法案》确立了“零驳回原则”(Zero Reiect Project),即如果残疾学生符合《残疾人教育法案》的规定,申请接受教育,校董会不得拒绝其入学。这一规定产生了如下分歧,即如果一个残疾学生,其残疾程度已经严重到没有能力接受教育或在受教育过程中受益的话,那么,学校是否有权力拒绝其入学呢?在Timothy w V Roeh—ester一案中,美国第一巡回法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严重残疾人不需要证明其具有享受特殊教育项目的能力。教育包含着一系列的培训,甚至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本案中,校董会不能拒绝向受教育者提供服务,即使他们认为该儿童的残疾已经到了无法享受相关服务所带来的裨益的程度。此外,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必须在常规课堂中接受教育。当残疾人不能在常规课堂中进行学习或者全纳教育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学校应当提供更为严格的设施以便提供相关支持。
二、美国残疾人教育从业人员的劳动权利
在美国,公立教师劳动权利的立法由各州规定。即使如此,联邦法律,特别是在反歧视领域,对于公立学校的教师权利问题具有重大影响。非公立学校教师的劳动权利更多是被合同法所规范。通常就劳动权利的具体问题,公立教育机构会与教职工进行集体谈判。这种谈判,根据所处的法域不同,情况也有所不同,此处不赘述。一般来说,法定内容,包括薪酬以及其他的工作条件,如福利、病假以及医疗保险等,由校方和教职工进行直接谈判;对于管理特权方面,比如,终身教职、创建校历以及行政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选任,校董会无权就这些问题与受聘教工进行磋商;在劳动争议和劳动保护的解决的问题上,通常需要依照联邦和州法律进行解决。一项劳动争议如需进入仲裁、调解解决,通常要在之前经历若干个阶段。
前述权利均属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共同享有的权利。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是,教师是否拥有罢工的权利,对此问题美国各州态度不一。只有少数的几个州给予了教师罢工的权利。但是,即使是在赋予教师罢工权利的各州,在实际运作上,法院和州政府通常不会批准教师的游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法院也禁止教师从事类似于罢工的活动,如集体辞职、集体旷工等。
之所以对教师的罢工权利在美国这样崇尚自由的国家进行严格的限制,是基于这样一些价值考量,即如果进行罢工,那么,他人由此而损失的利益是否超过利益主张人的利益成本。我们可以预见,受教育者接受基础教育的基本权利在大部分情况下显然是超过教师的权利的。所以,作为常规教育从业者的教师便不具有罢工的权利了。对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迄今尚无相关的法律、判决以及案件发生,难有定论。但是,既然对该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就应当参考对于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规定。然而,作为残疾人教育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工作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工作环境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普通法对该问题的突破也并非不可能。
篇9
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40年中形成了一个有方法、层面、范式、课程原则、教学和评估等在内的知识体系,旨在为针对族群、语言及其他文化多样性的课程设计者和教育家们提供完整的路径,以培养学生在文化多元的国家和世界中成为有知识、技能和良好态度的人。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民权运动大大推进了族群研究和女性研究运动,并推动了单一族群研究进入多族群研究。7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主义等文化群体对自身权利的斗争,多元文化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多元文化教育包括了至少三方面的内容: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和一个改变教育的惯性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进程。(1)作为一种观念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所有的学生不论性别、社会阶级、民族、族群、宗教、或特殊的文化特质,都应该在学校中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2)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希望凭借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改革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同等学业成就的机会。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是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中所存在的偏见和歧视由于族群差异的存在而难以消除,这就使得多元文化教育注定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的文化、族群与语言的选择,减少学校某些族群由于体貌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痛苦。多元文化教育要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合适的技能、态度与知识,以使他们在自身的社区文化及主流文化中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讲,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改变学校的整体环境,能够更好地反映并推进社会的族群、文化和语言多样性,使不同背景的学生能够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
班克斯提出多元文化教育需要教学方法与学校环境的改变,他阐释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的五个面向(five dimensions)。这五个面向是内容的整合、知识的建构、平等的教学、减少偏见、赋权的学校文化与社会结构。内容的整合是为了各门课程中成功地整合多元文化教育,教师有必要在所有学科领域中,应用来自各种文化的内容。整合的方法主要包括贡献法、增加法、内容转换法和决策法。知识的建构是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自己种族、文化的经验来建构学校所讲授的知识;平等的教学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促进不同种族、文化、性别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偏见则是对于学校、课堂、教科书中所反映的不同文化,是否含有对其他族群的偏见,进行深刻的反省,教师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正向的族群态度,以减少偏见;赋权的学校文化与社会结构是指教师不仅要看到教室内族群间的互动,而且要注意到整个学校内的族群互动,鼓励学校行政人员与学生进行族群间的正面互动,创造一种赋权的学校文化。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应从这五个方面考虑,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有效参与全球社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看待事物的观点。
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面向,能够综合设计与运用多元文化教育。班克斯认为,在最初阶段,教师应该认识到如何来调整他们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能力、学习特征的多元文化群体。之后,教师应该注意课程的内容整合,而且需要意识到这只是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一个较为基础的重要部分。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同时推进所有的维度是最理想的。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
在美国,课程问题永远是当务之急,它与种族、经济、语言和文化问题一起构成国家话语的主要部分。国家所存在的多样性使得社会的很多问题很难取得一致性。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和道德背景影响着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对课程是重要的?要达到什么目的?谁的观点会成为“主流的”观点?
学校课程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美国盎格鲁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增强其与其他族群的文化交流能力。狭窄的族群教育课程不能形成学生的美国的整体族群观,因而不可能推动现代美国的变革。目前,美国的多民族观应该成为学校必须学习的内容。此外,少数群体学生应该在学校中掌握与主流群体交流的技能。班克斯强调课程应该反映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并提高其学业成就。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文化特征来帮助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盎格鲁美国学生需要了解少数群体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因此,他们可以接纳世界中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视角,并能帮助他们过更丰富有意义的生活。
篇10
了解我国美术教育发轫的情况后,我们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现状,然后从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地去解决问题,对我国美术教育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解放思想的思潮下,西方的思想大量的涌入,尤其是关于艺术方面的,久旱逢甘霖的我国美术教育就在这股思潮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印象派的绘画思想、后现代的美术风格,不断融入到中国的传统美术中来,震撼着我国美术教育的传统。正统的绘画风格受到挑战,非正统的绘画艺术不断被接受,并开始逐渐地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也开始受到影响,迫切地需要改革。传统的批量式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材施教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要求,提倡个性发挥是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的美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有了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对各种思想能够更多的接受和包容,不再是一味地评价错与对。学术氛围是在发生变化的,但相应地美术教育的变化却没有紧随其后,从现在我国各大高校美术教育的普遍现状来看,美术教育的观念还比较滞后,虽然是有变化,但是变化的量还不足以产生质变,教学模式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艺术,不应该被局限,而应该是思维的发散,是各种想象不断的变换,是真实和虚幻的结合。艺术教育应该摒弃偏见,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的思想既是高于现实的,又能和现实相融合。多元化格局才应该是艺术教育要走的路。而不是给他设限,这样艺术就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了。当前的美术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偏见,对于学生的培养,写生和临摹是最主要的内容,注重技能的娴熟,而不重视发展个性,学生的个体特殊性被一点点地打磨掉。我国的艺术院校在绘画的教学上,多是基于写生的训练,尤其是实物写生,长期注重对眼的培养,而没有对大脑的开发,他们只能做到对实物的画面复制,却不能更多的做到创新,他们太多的依赖实物,而创造性下降。以像为佳、不像则次,这样的评价标准培养的出来的只会是强调写实而忽视抽象的学生。他们适应了学校的这套教学模式,并认为美术就应该是这样的,然后他们再教给别人这套理论,同样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另一批学生中,成为循环,所以美术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很迫切的。“艺术不能教”这一观念使得很多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育和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不太重视个性化的指导和绘画创新思维的训练。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评价,再到学生的指导,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毕竟对实物的写实照片会比绘画做得更好,绘画要做的是照片做不到的。知识重要,但是想象更重要。因为相对于想象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正是无限的想象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学习是一种能力,善于学习是很好,可是只会学习不会创造就不是我们所赞扬的了。中国的孩子学习能力都普遍较高,但是想象力却不足。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是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如果我们不重视的话,就很难做到。
3.现有美术教育模式的改革
改革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的人才。在高校逐步建立起一个艺术的培养模式,写实的圈子要打破,美术课的重点要成为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模仿实物的训练要尽量的减少,艺术创造力培养的课程要增加。艺术教育形式要尽量的多元化,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创新人才的发展。美学、艺术批评等这样的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批评在提高艺术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会分析,懂鉴赏,能看出艺术作品的优劣,这样才能更好的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规避和成长。通过艺术批评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分辨力。对于新的艺术,能够理解并能给予公正的评价,不会因为艺术的怪诞或是逆潮流而对他进行排斥。你今天认为它不是艺术,可能明天它就是潮流。
篇11
由于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们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传媒教育这门新课程开始受到了推崇。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已成功实施了传媒教育(Bazalgetteetal.,1990),有些国家将其划入普及教育的范围,开设单独的传媒教育课或将其实施于整个课程中。在亚洲,传媒教育的接受度已有所提高,尤其在香港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的形式来开展传媒教育的课外活动。
教育改革中的传媒教育
在过去十年间,教育改革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这些改革和资讯和媒体技术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一道,大力推动了香港传媒教育的发展。
教育改革在香港
从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改的动机是要帮助香港应对当今世界所经历的史无前例的变化(EducationCommission,1999)。除了对伦理,智识,社交技能,美学鉴赏等素质的传统强调,人们还希望香港的学校能培养出新一代的具有自学,独立思考和探索新领域能力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学会作自由民主的社会中的合格公民。笔者认为,传媒教育在这些目标的实现中能起到以下重要的作用:
传媒意识
在1999年出版的名为《21世纪教育蓝图》的谘询文件中,诸如“以学生为中心”,“自学”,“学习动机”等词频繁地出现。该档还质疑传媒是否意识到它们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形成和语言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及传媒是否应向公众宣传资讯以帮助年轻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区分对错并拓宽视野(EducationCommission,1999,p.28)。档为传媒教育设立了基调,使其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对日常媒体讯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从而提高逻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传媒教育的本质即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喜欢的内容自然更有兴趣去学。此外,学生还能在日后通过校园报纸,广播和电视等管道参与到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去。
关键学习领域与新高中课程
香港教育改革之后出版了《香港学校课程的整体检视:改革建议》(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1999)(下文中简称“《检视》”)。《检视》一文强调对课程进行有力的改革以帮助学生应对“21世纪变化和互相依赖的世界”。
随着最近教育改革的展开,课程空间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改革引进了新的关键学习领域以代替传统的固定科目,其中一个关键学习领域是“个人,社会和人文教育”。传媒教育作为一个较新颖的,以前从未在教育局官方指引中涉及的概念,在此处被描述为跨学科课程中的一个关键要素。这表明决策者对传媒教育的关注有了显著的提升:传媒教育终于提上官方议程了。
在对高中教育学术结构的检视完成之后(EducationandManpowerBranch,2005),学生将能目睹到新的科目重组,其中通识教育将于2009年正式成为一门核心科目,而“香港大众传媒”也将成为选修课。传媒教育者应可以采用传媒教育的方法来进行这门选修课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
从理论到实践--改造传媒教育
为了更好地理解香港传媒教育的实施情况,学界进行了多项研究,结果发现多年来传媒教育有着显著的进步。例如,Chau(1998)在一项针对教师对传媒教育的理解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受访者不清楚“传媒教育”的含义,很多人还将其误解为利用大众传媒辅助教学。1999年Lee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尽管很多学校都强调传媒教育的必要性,很少学校能着实将传媒教育作为一项课内或课外活动来实施。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了。200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不少学校都称已通过某种方式开展了传媒教育(HongKong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2001)。近期Cheung(2004)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了一项研究,致力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传媒教育在香港学校中的实施方式和作为课程改革关键实施者的教师们的感受。研究结果十分乐观:很多学校都称已在课程中实施了传媒教育,主要的实施途径包括开设传媒课程和开展媒体制作活动两种方式。
传媒教育:免疫或启力
当传媒取代学校成为学生的第一课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传媒教育企图通过鼓励学生批判地审视大众媒体从而使学校能够重获影响力(Lee,1997)。不过传媒教育的方法并不止一种,且每种背后都有着不同的逻辑。许多评论家指责现在的学校无法与大千世界的多样性,感性和戏剧性相竞争。与不断变化的传媒相比,学校确实更具“本质同一性(Henryetal.,1988,p.60)”。学校通常认为现实社会的价值观与正统的学习理念格格不入。很多时候,传媒教育被用作免疫工具,预防学生被传媒讯息过度影响,帮助他们对媒体说不。
在香港,研究者于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受访的教师和校长们普遍认为传媒与教育是竞争的关系,并认为自己有义务抵御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在讨论传媒教育时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类受访者认为传媒教育是通过传媒的教育,并认为应该制作更多的媒体节目来实现“好”的教育目的;另一类受访者则将传媒教育视作关于传媒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样的教育应该给与学生分辨对错的能力。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传媒教育”概念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阶段。
笔者经常受到不同国家的学校邀请进行教师培训,与工作坊的学生交流,以传媒教育的名义告诉他们媒体的种种邪恶。这些学校往往对传媒教育有着(如果不存偏见,至少也)很局限的理解。通过笔者的讲解,学校们认识到传媒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获取改革所建议的通用技能中的促进作用。事实上,传媒教育是启力学生的很好的途径。在资讯爆炸的今天,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应对公众空间内的大量资讯。传媒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建造知识,培养全球视角以应对21世纪不断变化和互相依赖的世界,获得当下教育理念所指定的终身学习技能(享受学习,提升交流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具逻辑,批判和分析能力的头脑)。在香港,传媒教育已成为项目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学生获得通用技能并更深刻地理解媒体讯息。此外,媒体制作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下文将讨论到这一点)。
学生媒体制作
在21世纪的知识获取过程中,通过实践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校必须鼓励学生在一个深入,有意义的层面上对学习进行探索。媒体制作为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供了一个的有利的平台。Frechette(2002)指出媒体制作的重要性:
就像学生必须不光会读还要会写一样,教师必须让学生不仅仅能解构媒介文本,更能从自己的角度和观点出发“制作”媒介文本(当然也要意识到这些观点的部分主观性)(p.114)。
其他传媒教育者认为媒体制作是一种值得向往的传媒教育形式(Buckinghametal.,1995;Eiermann,1997;Hobbs,2004).
媒体制作是与《联合国传媒教育宣言》的精神完全一致的(OCR,2005,p.8):
学校与家庭共同肩负着帮助年轻人学会在充满图像,文字和声音的世界中生存的责任。儿童和成年人必须拥有在所有这三种符号系统中读写的能力。[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从而鼓励学生的批判意识[...]还应包括分析传媒产品,使用传媒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对现有的媒介管道的有效使用和参与。
在澳大利亚,Quin(2003)指出媒体制作自70年代媒介研究起步以来就一直是一个关键的元素。英国的资格评估与认证联合会(AQA)以及牛津,剑桥以及皇家艺术学会的考试大纲也都包含了对媒体制作的考察:
制作的目的是让应试者在媒体制作过程中展示自己对技术的知识和理解,从而将理论付诸实践;以及使应试者参与到具创造性,培养想象力和美学鉴赏的活动中去。
香港的很多教育者都清楚媒体制作在帮助学生理解媒体文本的建构性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在过去,由于设备昂贵,技术复杂,学生很难参与到媒体制作活动中。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了:随着当代大众传播和资讯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功能愈加复杂,但越来越容易操作,造价也降低到了学校能够接受的水准。在帮助学生既享受媒介,又同时认识到媒体文本的建造方式和目标受众的过程中,媒体制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香港,除了将传媒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进行教授,一些学校还在传媒教育课中开展了媒体制作活动。这其中的原因有多种:1997年底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技术的进步使香港人越发意识到了创造力的重要性。媒体制作能够给学生带来作品完成时的喜悦和满足感。除此以外,近期的课程改革强调了专案式学习的重要性,新的评判标准部分涉及到对学生创造力的评估,而媒体制作的用处就在此显现出来了。此外,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手持数码相机,坐在控制室操纵面板的学生感觉自己能主宰所学的内容。此外,摆脱了教学大纲的局限,学生们可以自行探索学习的机会。突破机构的“传媒与资讯素养教育专案(MILE)”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LeeandMok,2003)。
有些学校在需要更新公众宣布系统(曾经用于校长办公室向各个教室宣布公告)时,选择申请“品质教育基金”而不是用自己的资金。当这些学校获得资助时,媒体制作也就很顺利自然地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此外,有些教师将媒体制作视为一种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了解传媒的方式。
传媒教育中的合作关系
传媒教育还吸引了许多教育界之外的团体的兴趣,如本地的青年和社区专案。事实上,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传媒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例如,美国的修女托曼创立的“传媒教育中心()”一直在领导着美国的传媒教育运动。在欧洲,Mediamanual.atzu组织每年举办竞赛,将奖项颁发给欧洲的学校中最好,最具创新性的传媒教育课程。
少数热心人的推动也许能促进传媒教育初始阶段的发展,但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依赖他方的支持。因此,传媒教育在两方面的合作关系都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香港传媒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它并非始于自上而下颁发的课程指引和教材套,而是一直在受到来自不同背景的,关心年轻人教育和成长的人士的推动。下面即是几个例子:
香港传媒教育协会(HKAME)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推动和发展香港的传媒教育,提升年轻人传媒素养水准。协会经常受中小学的邀请在教师培训课程上发言或担任传媒教育专案的顾问。2001年,课程发展处委托香港大学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和HKAME一起为中学教师主办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香港教育城(EDCity)是由“品质教育基金”2000年资助设立的一项大型教育基础设施。在当前教育改革对项目式学习进行强调的背景下,香港教育城发现传媒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展专案式学习的场所。该组织致力于推动资讯与传媒素养,即体验,解读/分析,和制作媒体作品的能力。通过使用数位技术,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语言,写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3年教育城专门设立了传媒校园频道,通过网页,论坛等途径教授学生关于传媒的知识。此外,教育城还设立了一个传媒教育资源中心,为教师提供高品质的教学资源。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是一个为香港社区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当90年代末期传媒环境恶化的时候,该组织感到担忧,聘请了一名传媒教育总监来处理传媒教育的事务。该组织2000年获得资助用于开展一个传媒教育的专案,该专案由两部分组成:
1.在35所小学设立了“起立,展示,谈话”项目,用于介绍传媒意识的概念
2.在8所学校开设了“传媒教育工作坊”,给学生提供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通过参与校际戏剧演出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分享各自在传媒及其影响问题上的看法。
2003年,该组织继续在多所小学开展了传媒教育工作坊的活动,并出版了《把传媒带入课室——传媒教育教案及经验分享》一书。
明光社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通过符合基督教信念的研究,教育,传媒观察和服务活动以关爱社会,服务社区。该组织的传媒教育活动非常显著,包括为学校和教堂提供讲座,制作教材套,出版书籍和相关材料,组织传媒教育营,以及为青年工作者提供培训课程等等。该组织设立的传媒教育资源中心也向公众开放。2001年,该组织指派了一名传媒教育总监,负责处理组织在传媒教育方面的事务。该组织成功获得了多方面的资金赞助其传媒教育活动。将来该组织将针对目标家长进行更多的努力。
突破机构也是一个基督教组织,已有三十余年服务香港年轻人的历史。传媒教育一直受到这个组织的关注。2000年,突破机构得到资金,开设了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传媒与资讯素养教育课程(MILE)专案。突破机构在传媒教育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该组织将继续通过开设讨论组,制作教材套,出版书籍和相关材料,组织传媒教育营,以及为青年工作者提供培训课程等方式推动传媒教育的发展。
香港电台(RTHK)是香港的政府电台,致力于通过多媒体节目为公众提供资讯,教育和娱乐内容。该电台曾获得教育局的资助,分别在2000年和2002年制作了两期传媒教育的电视节目。
传媒教育政策进展
当少数热心者当初开始试图推广传媒教育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很多中小学的积极回应。不久之后,许多学校都称自己听说过传媒教育,甚至有的学校已通过某些方式开展了传媒教育——有的只是在早晨集会的演讲中,有的在课外活动中(通常是以学生媒体制作的形式),有的则是将传媒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进行实施。但是,只要传媒教育还没有正式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彻底实施传媒教育的前景还是非常黯淡。
学校的课程表已经十分拥挤,许多学科争抢课程空间。除了传媒教育以外,个人与社会教育,环境教育,公民教育等都对有限的课程空间有着迫切的需求(Cheung,1999)。在这种情形下,应该有一项政策来明确每个学科在课程中的位置。传媒教育的继续发展不能再只靠少数热心人的推动了。草根运动应上升成为官方议程的一部分,有关部门应通过仔细的审视来决定是否应承认传媒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
教师培训
有些学校希望能够在课程中实施传媒教育,但在寻找合适的教师时遇到了困难。早在80年代,教师培训就被认作是传媒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Hart与Hicks(2002)最近的研究发现经过合格的传媒教育培训的教师能够为教学方法带来改善,并普遍对自己的工作更具自信。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定期开设传媒教育教师培训的课程。但18小时的培训课程所能做的仅仅是给参与者一个泛泛的介绍,让他们接触一些不同的媒体形式,并给他们一些在学校中开展传媒教育的工具而已。2001年香港传媒协会组织开设了另一期教师培训课程。所有这些对于课程革新来说还远远不够。在英国,教师能有机会参与多种传媒教育培训课程,包括传媒教育的职业发展课程(一年的全职班和两年的兼职班)以及媒介研究的夏季会议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传媒教育的教师培训环节还有许多改善的空间。
传媒教育资源
虽然香港的教师对传媒教育的拥护程度很高,他们经常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由于传媒教育还不是一门正式意义上的科目,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前文提到了一些青年组织和受资助的组织制作的教材套,以及香港电台制作的两期传媒教育节目。有些教师能自己制作教学材料,但多数人没有时间。更糟的是,传媒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总是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你要教授传媒教育这门课,你必须每年修改你在教学中所使用的例子,即使你所教授的主题没有变化。今年流行的内容明年往往就会过时。这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竞赛:资源是有限的,教师们虽然尽职尽责,但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学材料。
结论
关于传媒教育的讨论近年在国际和香港本地都有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课程中实施传媒教育,各种针对传媒教育不同方面的研究活动也正在展开。
本文概述了香港传媒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众多主题和议题。课程改革为传媒教育的进入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传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则得益于多方的合作。虽然如此,如果传媒教育要成为一个更普遍的运动,更多的协作是必须的。传媒教育的继续推广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的支援,教师培训,资源的提供,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能够确立传媒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的综合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Bazalgette,C.,Bevort,E.,&Savino,J.(1990).Newdirections:mediaeducationworldwide.London,BFI.
Breakthrough(2003).(inChinese)CrisisoftheInternetonyouth.HongKong:BreakthroughPress.
Buckingham,D.,Grahame,J.&Sefton-Green,J.(1995).Makingmedia:practicalproductioninmediaeducation.U.K.,EnglishandMediaCentre.
ChauW.N.(1998).TheinvestigationofthereasonsandlimitationsinimplementingmediaeducationatjuniorsecondarylevelinHongKong.UnpublishedB.ED.dissertation.HongKong:UniversityofHongKong.
Cheung,C.K.(1999).TheintroductionofpersonalandsocialeducationinsecondaryschoolsinHongKong.PastoralCareinEducation,17(2),23-26.
Cheung,C.K.(2004).MediaeducationinHongKongschools:possibilitiesandchallenges.EducationalStudies,30(1),33-52.
Cheung,C.K.(2005).TheRelevanceofMediaEducationinPrimarySchoolsinHongKongintheAgeofNewMedia–acasestudy,EducationalStudies,31(4),pp.361-374.
Chu,S.C.D.(2003).Discipliningmedia:Theencountersbetweentheculturesofmediaandschool.Doctoralthesis.FacultyofEducation,UniversityofHongKong.
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1999).AholisticreviewofHongKongschoolcurriculum:proposedreforms.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Duncan,Barry.(1988,1986).MassMediaandPopularCulture.HarcourtBraceJancovich.Toronto.
EducationandManpowerBranch(2005).Thenewacademicstructureforseniorsecondaryeducationandhighereducation–actionplanforinvestinginthefutureofHongKong.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EducationCommission(1999).Educationblueprintforthe21stcentury:reviewofacademicsystem.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Eiermann,P.N.(1997).Ateacher’spostmodernguidetoethicsinthevideoproductionlaboratory.JournalofResearchonComputinginEducation,29(3),215-225.
Filion,F(2003).Kidstakeonmedia.Horizons,Fall,17-21.
Frechette,D.(2002).Developingmedialiteracyincyberspace:pedagogyandcriticallearningforthetwenty-first-centuryclassroom.Westport,Conn:Praeger.
Guterl,F.(2003)Toomuchinformation?Newsweek1stSeptember2003.
Hart,A.&Hicks,A.(2002).TeachingmediaintheEnglishcurriculum.U.K.:TrenthamBooksLimited.
Henry,M.,Knight,J.,Lingard,R.&Taylor,S.(1988).Understandingschooling:anintroductorysociologyofAustralian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Hobbs,R.(2004).Areviewofschool-basedinitiativesinmedialiteracyeducation.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48(1),42-59.
HongKong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2001).(inChinese)AsurveyonmediaeducationinHongKongschools.Unpublishedreport.HongKong:HKAME.
Lee,A.Y.L.(1997).Legitimatingmediaeducation:Fromsocialmovementtotheformationofanewsocialcurriculum.Doctoralthesis.DepartmentofEducationalStudies: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
Lee,A.Y.L.andMok,E.(2003)Cultivatingcriticalyoungmindsinpost-colonialHongKong:CasestudiesofmediaeducationPaperpresentedatthe53rdannu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SanDiego,USA,May26.
Lee,W.O.(1999).Controversiesofciviceducationinpoliticaltransition:HongKong,inJ.Torney-Purta,J.Schwille&J.A.Amadeo(Eds.).Civiceducationacrosscountries:twenty-fournationalcasestudiesfromtheIEAciviceducationproject.Amsterdam,TheNetherland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313-340.
Leung,G.L.K.(1999).Studyontheinfluenceofmediaonyouth.HongKong:CommissiononYouth.
Livingstone,S.&Bovill,M.(1999).Youngpeople,newmedia:finalreportoftheproject‘Children,youngpeopleandthechangingmediaenvironment’.London: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
Livingstone,S.&Bovill,M.(2001).Childrenandtheirchangingmediaenvironment–aEuropeancomparativestudy.LEACommunicationSeries.USA:NewJersey.p>Masterman,L.(1992).Adistinctivemodeofenquiry:towardscriticalautonomy,inM.Alvardo&O.Boyd-Barrett(Eds.).Mediaeducation:anintroduction.London:BFI,102-103.
McBrien,J.L.(1999).Newtexts,newtools:anargumentformedialiteracy,EducationalLeadership,57(2),76-79.
篇12
一、教师方面因素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wwW.lw881.com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
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再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付出情感。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趣,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考试科目,许多美术教师常对学科歧视有情绪,上课时不够投入;又加上教师在社会上的角色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把美术课上好,这也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有许多美术教师做得很好,他们在上课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
二、学生方面因素
1、通过自我感悟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让学生自我感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分析。自我感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应的情感、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要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放得开,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篇13
中国被称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近几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基础、业务经验还是运作水平都处于较低层面,而且受到技术水平、用卡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目前信用卡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作为一种复合型金融工具,信用卡在中美市场的差异说明信用卡的发展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信用卡发展的经济环境、营销手段等,可以优化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为信用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后,充分利用银行的网络资源完善和发展信用卡业务,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接轨,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现状
目前,中国各家发卡银行为抢占信用卡市场都在积极推出车行的信用卡,使得中国信用卡的发卡量、交易量和透支余额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同时,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不断吸引着消费者,持卡消费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新时尚。
但是,中国信用卡市场规模较小,效率较低,导致中国信用卡市场呈现出一高两低的特点,即每笔交易额高,交易量低,信用卡信贷比重低。而阻碍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信用卡业务的严格管制、受理市场规模较小以及较高的通讯成本。
(二)制约因素(硬件方面)
1、信用卡产品尚不规范。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发行、使用的信用卡绝大多数是借记卡。银联2006年发行的标准卡中,借记卡1.41亿张,而信用卡只有313万张。由于缺少个人资信、风险监控、透支催收等手段,发卡银行对风险普遍抱有畏惧心理,对信用风险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这是制约信用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设备、技术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发卡银行电子化水平不高,通信设施不健全,加上程序设计与使用、设备、人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商户、储蓄网点与发卡银行之间还未能完全实现联网,使一些网点业务处理处于半手工状态,当持卡人消费时,授权速度又太慢,异地用卡授权手续繁琐,不能直接授权,使持卡人长时间等候,体现不出信用卡方便、快捷的特点,影响了信用卡的形象。消费后资金结算时间长,再加上有些信用卡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柜面服务跟不上,办理业务不及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有些发卡银行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中,信用卡会计核算程序在设计上存在不足。
3、发卡银行之间缺乏合作,未能真正利用网络资源。通用性是信用卡的特征之一,也是信用卡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中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在业务上盲目竞争。各发卡行在网络建设、设备配置、商户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作为商业银行间彼此竞争的手段,发卡银行之间只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而不能成为合作伙伴。这就造成了各发卡银行之间网络、设备不兼容,商户不能共享,使得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不能形成合力,用卡环境受到限制,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服务问题(软件方面)
1、服务与收费。信用卡所提供的方便性与安全性,是其产品的核心。但在中国真正的信用卡并不多,目前的大多数信用卡实际上只是一种可以延期付款的借记卡。另外,中国银行并没有提供信用卡应有的信用担保,信用卡被盗用的风险和损失全部由消费者负担。事实上,中国银行从开办信用卡业务之时就一直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规避风险,拒绝提供真正的信用担保,最初甚至要求消费者以存款质押。在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银行却还要按国际惯例收取年费。但他们没有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信用卡无论是产品内核还是服务都和国际惯例相差甚远。
2、个别发卡行金融政策观念不强,不按《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执行。为了吸收存款,为某些企业将存在银行基本账户上的存款转到信用卡账户上,有的甚至将单位商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行政费等转入信用卡户,为企业单位办理转账、提取现金、发放工资、奖金等,实质上超越了信用卡业务功能,履行了银行基本账户的结算功能,形成了多头开户,为企业逃避还贷还息、偷税、漏税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中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比较
(一)中美信用卡市场规模的比较分析
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银联标准卡境内新增1.44亿张,占到银行卡市场增量的68%,共有11家银行发行了400多万张标准的贷记卡,成年人持有信用卡的比例开始接近3%,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的比例开始接近1%。可见,中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初见雏形,但与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场相比,市场规模还较小。
据统计,美国信用卡的发卡量已经超过了10亿张,成年人持卡比例超过80%,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比例为25%;在8000万拥有信用卡的家庭中,未清偿的平均欠款为6000-7000美元,并且只有40%的持卡人每月偿清信用欠款而享受免息期待遇,其余60%的持卡人都愿意选择最低还款方式承担贷款利息。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信用卡市场还处于新兴市场形成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中美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比较分析
总结境外银行卡市场的经验,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邮购分期付款、POS分期付款、签购单分期付款、现金分期付款。市场实践中,POS分期付款、现金分期付款较为流行。
在境外较为发达的信用卡市场中,分期付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并不一样。在英、美等国家,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比较充分,不仅银行、专业化机构大量发行通用型信用卡,许多大型商户也普遍独立发行私有标识信用卡。相对于通用型信用卡,私有标识信用卡的一大特点,就是为持卡人的商品购买提供费用较为优惠的分期付款计划(甚至零费用)。因此,在美国,通用型信用卡通常不提供分期付款计划,但是,为了争取新客户申请通用型信用卡,发卡机构偶尔也会提供较优惠的分期付款计划。
对于美国等发达的信用卡市场而言,中国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前一阶段,在“邮购分期付款”的基础上,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在全国积极推广“POS分期付款”及“签购单分期付款”,市场拓展非常迅速。
中国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迅速发展,不仅是银行通过产品创新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也深刻地反映出银行正在探索完善现有的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中国自2003年进入“信用卡元年”以来,银行都把信用卡视作最有潜力的个人金融业务,投入资源大力发展。年费收入、循环利息和商户佣金是信用卡业务的三大收入来源,目前,减免年费已经成为常规性的促销手段,同时,持卡人尚未普遍养成使用循环信贷的习惯、信用卡沿用借记卡较低的商户扣率标准,进一步限制了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期付款等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寻求盈利增长是各商业银行应对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
2005年底,中国信用卡透支余额不足150亿,在总额为2.2万亿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仅占约0.7%。而美国市场中,这一比例通常在8%左右。两者的差异,表明现阶段信用卡还不是中国持卡人获得消费贷款的一个主要途径。此外,中国信用卡循环信贷利率属于政府定价,银行难以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促进居民消费信贷需求。而推出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能够有效地激发持卡人的消费信贷需求、培养持卡人的循环信贷习惯。其中,签购单分期付款是持卡人以支付手续费的方式,自行承担资金成本,实际上相当于银行为持卡人提供灵活便捷的个人贷款。
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类创新信用卡分期付款计划的设计和推广,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加速发展信用卡业务。可以预见,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三、促进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对策
结合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弱点,对比分析美国的做法,本文对促进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细分市场并采取不同的市场定位
1、对中国信用卡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制订有效的细分市场开发战略。针对持卡人年龄、职业、收入、爱好等特点,划分出不同的细分市场,银行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具有特殊服务功能的卡种来赢得消费者,占领特定的细分市场。
2、国外的商业银行往往设立专门的附属公司经营信用卡业务,即使留在银行以内,隶属于零售金融部门,其经营管理方式也相对独立。只有当银行信用卡业务能给客户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服务,给客户带来了收益和优质服务的享受,才能不断把信用卡业务做大、做深,促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因此,国外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通过营销方式差异化提高效率
1、整合营销渠道,提高营销效率。将银行信用卡部全面转换为从事产品销售、交易收单、特殊服务,依据统一政策开拓市场,改进服务,强化经营。
2、介入用卡环节,通过抽奖、征(免)税等措施,促进持卡消费的比重。持卡消费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点环节,连接发卡、受理两大市场,促进持卡消费对加快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作用非常大。
3、实行统一业务规范、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宣传、集中产品研发。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扶持“银联”标识卡和银联网络的发展,实现各类卡片、受理终端、业务处理流程和服务质量的统一和规范,建立合理的业务收费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整体优势,尽快扩大持卡消费量。
(三)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
1、加快电子化进程,提高服务质量。各家银行应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信用卡业务电子化进程,充分发挥信用卡方便、快捷、安全的优越性,确保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2、加大技术投入,建设全国银行卡网络中心。网络中心将搭乘高速信息列车,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与通信网络技术,使持卡人实现自动转账、自动授权服务、网上购物等功能,同时实现银行卡跨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发卡银行的经济效益。
3、打造强大的银联公司和银联品牌,巩固银联网的地位,加速银联网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业务链建设,推动银联品牌的国际化。
总之,国内各发卡银行在产品、服务手段与网络技术上各有所长,只有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的信用卡大国,减少现金流通,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