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第一,“后华盛顿共识”(PostWashingtonConsensus)。时至1997年,流行全球的“华盛顿共识”自发起之日起已达近十年之久。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得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反思“华盛顿共识”所提供的理念和方略是否正确。企业效益萎缩、债务危机缠身、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异常波动、政府财政危机、宏观调控不支,种种经济问题摆在了东南亚诸国家面前。对此,在1998年,时任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与首席经济师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首次发出了“后华盛顿共识”的呼声。他敏锐地观察到了人们对“华盛顿共识”所提供的经济发展模式渐渐失去了信任,并清晰地列举了传统经济转型模式的弊端:①从指导思想上讲,“后华盛顿共识”重视政府的作用,从而逐渐相信“管得约多的政府,就是约好的政府”。②从观察视角上讲,“华盛顿共识”过分地关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全然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而“后华盛顿共识”则一改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并将其视角更多地投入到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状和危机解决。③从政策目标上讲,“华盛顿共识”简单地认为经济增长便意味着社会发展,而“后华盛顿共识”则清醒地意识到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并将政策目标全面着眼于社会的全面发展。④从解决方案上讲,“后华盛顿共识”反对过度自由的经济政策,试图加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能动作用。如上所述,诚如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rdonBrown)在2009年伦敦G20金融峰会上所言:“旧有的华盛顿共识已经终结。”
第二,“北京共识”(BeijingConsensus)。2004年,时任高盛公司高级顾问的乔舒亚•库珀(JoshuaCooper)在向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的表述。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创新经济理论。即将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②经济指标多元化。即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和分配公平问题亦更为重要。③经济安全理论。即国家经济秩序的维护依赖于独立的政策决定权和金融自。
既然我国采取渐进式的经济转型模式,那么我国的经济转型则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一方面,从宏观上讲,我国经济转型大致经历了两次历史选择。第一次是由旧中国脆弱落后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型,从而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工业基础。第二次是由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从而在国际化、现代化的浪潮下,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并兼顾着本国的实际。同时,从经济转型的绩效上看,中国没有走苏联的老路,而是逐渐摸索并探索出了一套特有的经济转型模式。事实上,“中国模式”也好,“北京共识”也罢,问题的关键便在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没有受到西方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扎扎实实地建立一套可行的经济转型模式。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仅仅彰显了本土特色,还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模板。总体而言,我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一是开创了经济转型的中国模式;二是摆脱了西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观念束缚;三是为市场经济赋予了社会主义内涵;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培育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
作者:李辰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篇2
大数据时代经济新常态下,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与汹涌而至的多元文化,媒介编辑既肩负着传播文化的使命,也肩负着开拓市场的重任。对文化的坚守,对市场的融入,成为媒介编辑的新课题。媒介编辑既要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文化责任,传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又要主动投身竞争激烈的市场,重视经济效益,为振兴文化产业,更好地传递优秀文化而拼搏。
一、媒介编辑的文化坚持
在经济新常态下,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编辑,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与文化追求,坚守文化本位,承担起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重任。
文化坚持需要不懈的文化追求。在改革的经济新常态时期,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日益加剧,媒介编辑必须以坚守文化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尊重文化,敬畏文化,坚定不移地以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发展为目标,用先进、和谐的文化和人文关怀引导受众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人类的精神品质。
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编辑的思想,决定人类最终让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沉淀于文化长河之中;决定人类传承下来的思想是否丰富,是否多元;也决定着文化产品的价值和品位。①媒介编辑在文化坚持中不断地追求新的文化境界,体现了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职业、对责任应有的敬畏之心。这样的媒介编辑才能编辑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广大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高质量的文化精品。
文化坚持体现坚定的文化自信。媒介编辑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要保持坚定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从众心理,也不是夜郎自大、自视甚高,而是来自于对人类优秀文化充分的肯定和准确的判断,来自于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文化品格。
大数据时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加剧,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使得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多有偏颇。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媒介编辑不必对西方大加艳羡更不必自我鄙薄,要对我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特别要对代表着社会主义前行方向的先进文化充满自信,要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坚持需要勇敢的文化担当。媒介编辑要做中国文化的脊梁。这种文化担当体现出媒介编辑深刻文化自觉的内涵。媒介编辑勇于文化担当是一种文化责任,有了这种担当就会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文化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知识成果的重任,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运用文化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有文化担当的媒介编辑会勇敢捍卫人类文明。他们具有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在践行传承文化、引导舆论的文化传播中做好把关人,把质量第一作为起点,坚持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对浩如烟海的文化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优化,传播真正有文化价值的精品,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二、媒介编辑的市场融入
大数据时代经济新常态下,优质文化资源析出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媒介编辑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脱颖而出,就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文人观念,树立新的媒介编辑观。一方面要坚守文化,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尽快融入市场,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媒介编辑融入市场需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文化精神。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新格局,媒介编辑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文化精神,是审时度势的必然选择。媒介编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使者,还是一个市场斗士;不仅仅是一个优雅的文人,还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因此媒介编辑要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创新,既要实现对文化的坚持,又要积极投身市场,使自己的文化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传播媒介的影响力。
文化的传播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信息的扩散,只有媒介信息扩散出去、激发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媒介的内容才能够起到影响世人、传播文化的作用。②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引发的媒介生态重塑,媒介编辑要借助市场传播的魔力,将优质的文化产品在更广阔的视野内进行更加深入的传播,这应该是媒介编辑的最高境界。当然,内容的好坏必须首先考虑在内,如果只想赚钱,就违背了媒介编辑坚守文化、传播人类文明的初衷,会产生很坏的影响。
市场是媒介编辑价值实现的有效场所。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经济与文化分割,媒介编辑也把坚守文化当作自己的责任所在。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必须要有经济效益才能不断增强实力,媒介编辑有责任提高文化产品的效益增值。因此,媒介编辑在追求文化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文化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媒介编辑既不能摒弃人文精神,为了吸引眼球,让斯文扫地,也不能不具备与市场相适应的文化精神,编辑不仅要评估其社会效益也要预测其市场前景。因为只有真正地融入市场,才能让优质的媒介产品传播得更远更广泛。
三、促进两个效益的共同增长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媒介编辑一方面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被经济利益所左右,一方面要抓住机遇,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为振兴文化产业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媒介编辑肩负着文化坚持和市场融入的双重使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媒介产品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相辅相成。媒介编辑出品媒介产品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品格,又要适应市场需求得到受众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介只有靠质量优良、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品位雅俗共赏的产品,才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价值目标。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评判标准。媒介编辑要适应新的媒介业态,重振职业信心,采取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决策,在准确判断媒介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产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并在文化市场中实现价值增值。媒介产品即便是内容健康向上,品位雅俗共赏,也需要营销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生产出来的媒介产品能卖出去才是最好的结果。如今的媒介编辑要做到既有文化担当,又对市场了如指掌。市场调研、受众分析、产品定位、售后服务等应该成为媒介编辑必修课。
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轻社会效益重经济效益的倾向有所增多。媒介编辑如果将商业价值放在首位,追求经济利益,原有的文化价值取向就会发生转变,一些思想偏激、文化媚俗,盲目跟风、粗制滥造产品也会随之而来。格罗斯认为,编辑在维护他自己的操守上应该忠于自己在政治、道德、伦理、社会和美学上的信念,假如一位编辑不能有所坚持,不相信他真的能对作者、出版商、消费大众甚至书籍本身善尽职责。③媒介编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媒介编辑都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编辑要放弃市场和经济利益,毕竟经济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文化继续发展也是纸上谈兵。媒介编辑不但要策划出有价值有市场的好产品来,对推介宣传也责无旁贷,媒介编辑要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写评论、开博客、上微信,加大宣传力度,使媒介产品最大限度地被受众接受,从而发挥出最大效益来。
媒介的文化性和商业性要兼顾而不要对立。强调社会效益第一,强调文化追求和价值导向,不等于否认媒介产品的市场取向。媒介编辑要坚守高尚社会道德,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杜绝各种陋习侵蚀。同时要更广泛而深入地开掘文化资源的多重价值,承担起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播的重任。倘若因为考虑文化性而在经济上作无限的牺牲,致使媒介运转不下去,生存困难,那么再奢谈文化也就是多余的了。
参考文献
①于媚 媒介编辑实践活动的文化表意特征[J]编辑之友,2014(10):36
篇3
篇4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物化可操作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教学模式是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S,BLOOM)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这种模式旨面向全体学生,缩短优、良、差各类学生基础上的差距,使每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能双向发展,淡化分数,扎实地学到食品企业如加工、检测的基本技能,适合职业学院的特点。
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由本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基础化学(无机、有机、分析)自编教材,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①展示、②预习、③实施、④反馈、⑤矫正、⑥达成的学习小组为中心。在教学模式的框架下进行调节控制教学活动。本模式突出了六个基本环节— 教学资讯,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考核),反馈与矫正等[2]毕业论文范文,这就较好地控制并改善了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程,突出因材施教、因人实教、企业所需我所教与学,使教与学在较大程度上相互适应。现就这些内容分别加以说明。
一、教学模式
确定教学模式是较好地完成培养方案的主要环节,具体做法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知识要点、要求掌握的程度都用行为性动词进行具体描述,用韵语手段去贴近生活。它是教与学双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后,就会激发学习动机,再借助琅琅上口的歌诀,如:化学分析天平的操作使用—“称质量,用天平;使用前,先调整;一调低水平;再调指针零。左物右码,先减后增;称时需启动,操作先止动;启动止动细心稳重”及试管振摇操作方法:“三指捏,两指拳,腕动臂不动”等,促使自己运用达到一定技能。
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两部分:
1、认识部分:它指概念、理论、原理、用语、用途等。掌握程度用识记、简单应用、理解、综合应用四个水平层次描述。
2、技能部分:它指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性质实验操作,设计实验,食品企业检测实用等。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序用模仿、学会、熟悉、实用四个水平层次描述。
例如:对《基础化学》中“溶液的渗透压”的认识是:
⑴、能区别扩散和渗透现象;
⑵、记住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
⑶、知道等、低、高渗溶液的概念。
一般理解:
⑴、能说出渗透压的概念;
⑵、能正确进行毫渗透单位的简单计算。
简单应用:
⑴、能根据渗透定律,结合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具体情况比较不同溶液间的渗透压大小。
⑵、能指出渗透压在食品检验上的意义。
“溶液”的实验操作技能是:
模仿:
⑴、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⑵、吸量管和洗耳球的使用方法
学会:
⑴、固液药品取用操作“拿瓶标签对虎口,瓶盖倒置别乱丢;量液注意弯月背,取后塞好药送回”。
⑵、漏斗、玻璃棒操作
⑶、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⑷、洗涤操作(尤其是比色杯洗涤),定容操作
熟悉:
⑴、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⑵、观察刻度线(深、浅溶液)的方法
二、设计达标手段
师生双方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为达到要求,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且一切活动都要以完成企业所需为核心,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教法都可以借鉴。例如:
1、实验启发型:该教学突出化学科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
2、自学研讨型:该法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特点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教师的引导启发活动。具体作法一般是下发“自学提纲”或提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后进行质疑、答疑,师生共同到食品企业讨证。
3、综合启发型:是在传统启发教学的基础上,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水平毕业论文范文,采取各种启发手段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属于知识记忆的: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或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达到识记的要求;理解的:给学生创造知识疑惑情境,以讨论的形式达到理解程序;应用的:给学生设置具体问题,掌握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反馈
在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中,为了获取学生学习目标的技能达标程度信息,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需随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上课提问,讨论或采用简单可行的诊断性检测,课下处理作业,与学生谈话及征求意见等,如果学生测验未达标,可以明确指出他在哪些知识上未学好及在哪些相应的思维能力上还有欠缺。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矫正,自我强化,又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矫正,突出“以人为本”教学。如教学“回炉”,分组上课,个别指导,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等矫正措施—由“学会”变“会学”。从而使中、差生不欠帐,能够越过基础知识的沟壑。化学教学目标常用两种考核手段:
1、理论考核,以六个学习水平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试题进行考评,其对应关系一般如下:
识记-填空题:简单应用—选择题;理解—是非、判断题;综合应用—简答题;创见—假设问答题;创见性应用—实际应用题。
2、实践(训)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化学仪器的识别操作-应用-提纯;化学计算;物—化学反应的观察、鉴定;独立操作能力。
四、“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将传统教学中主要由教师掌握教学目的变为师生共同明确的企业所需,并根据企业所需进行教与学,使技能处于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评价,只看测验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标程度毕业论文范文,不计考分,不排名次,可以减轻差生的心理压力,提供“吃小灶”,有利于差生增强学习信心。其特点,比外延模糊不清的传统教学目的,容易评价、具体明确、外显性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特点。
五、实施“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效果
实施“轻工食品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教改中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一项改革。食品营养与检测全体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将培养方案,教材、教法含操作韵语及学生的自学融为一体进行统筹,自编《基础化学》教材,已经从传统教学的“讲”迁移到“导”上来,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趋于科学化。
六、附部分化学韵语供行家参考:
⑴ 液体药品的拿、量、放、注
拿瓶标签对虎口,
瓶盖倒置别乱丢;
量液注意弯月背,
取后塞好药送回。
⑵ 漏斗使用和注意事项
A、四靠两不过;
B、一角二低三碰;
⑶ 用诗词谜语表达CaCO3→CaO→Ca(OH)2 →CaHCO3→CaCO3更有趣味 性,曰: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浑不怕;
粉身碎骨依然在,
留得清白在人间。”
⑷酸碱盐溶解性表歌谣: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盐遇水影无踪;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溶碱只有钾钠钡钙。
参考文献:
[1]王佐书《化学教学法》
篇5
班级管理中,探索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因为探索带给人的是开放的心态、学习的需要、超越的意向和成长的渴望。学习共同体拥有共同的愿景,而班级管理的共同愿景就是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这种共同的愿景能够创造出众人一心的良好势态,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能量。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倡导创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努力营造家长学习分享的氛围。笔者为家长推荐了维尼老师的《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一书,并倡导家长在班级QQ群里分享读书心得。下面是节选的三位家长的读书感悟。
家长一:“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在一点点缩小,虽然还有差距,但我知道有差距是正常的,毕竟我们不能完全读懂他们的世界,但至少她肯为我敞开心扉,给了我了解她的机会,总比关上心门好得多。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虽然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还有很多困难,但人生不就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吗?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也会收获更多。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二:“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我不焦虑他就不焦虑,我不倔强他就不倔强;同理,我阳光,他也就会阳光。我改变了,孩子也在慢慢改变,这个过程可能没那么迅速,但只要方向对了,什么事情都别慌,慢慢来,一定会有办法的。”
篇6
1西吉县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顺
西吉县国有林场大多数都分布在生态区位十分脆弱的地区,主要承担着造林、林木管护、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造林苗木等任务,从事的是公益性生产经营。由于多年来国有林场实行生产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财政实行差额拨款,致使原本收入有限的国有林场,背负发展与生存的双重压力,部分林场陷入生产停止、生存危机的局面,致使管理经费和苗木生产资金始终存在缺口,严重制约了林场的发展[1]。
1.2经营机制不活
西吉县国有林场分布在边远山区,尽管近年来在土地承包、内部用工分配制度上进行了改革,但由于其发展基础较差,缺乏开发资金,多种经营缺乏技术和资金,加之事业单位进行企业管理,使林场事企不分,经营机制未完全放开、搞活。
1.3人员超编严重
目前,全县国有林场职工按编办核定的事业编制226人,而实有在职职工305人。
1.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国家投资不足,林场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致使目前该县林场仍有2 146 m2危房得不到及时改造,有6个林场没有通上自来水或饮用水未达到安全饮水标准,部分场区路面得不到改建,供电线路老化。落后的基础条件严重阻碍了林场的发展,亟需更新建设。
1.5外部发展环境差
长期以来,国有林场为改善该县生态、美化环境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国有林场所发挥的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引起社会和决策部门的重视,赋予林场的社会地位不高。同时,因为配套政策不健全,林场本应享有的权益无法落实[2]。
2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2.1科学分类界定,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国有林场都是以面向生态建设、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因此,改革中应科学定位为生态公益型事业单位。
2.2深化人事改革,加强队伍建设
国有林场作为公益事业单位,要按照“因事设岗,因岗定人” 的原则,实行定编定岗,从严设置林场内设机构,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对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深化劳动用工合同制、干部管理聘用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工资分配制等改革。加强职工科技教育,鼓励职工自学,以不断提高其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3]。
2.3创新经营机制,发展多种经营
国有林场要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按照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鼓励职工以林为主,大力发展育苗、花卉、养殖等多种经营,积极从事第三产业。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强场富民,形成多种经营反哺林业和林业建设支撑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
2.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对国有林场以事业单位性质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将全县国有林场职工全部纳入地方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国有林场职工的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按照自愿的原则进入社会统筹[4]。
2.5建立投资体制和持续发展政策
要根据国有林场森林培育发展规划目标和森林经营的长周期、连续性特点,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对林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中幼林抚育的经营管护森林资源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林业建设投资,列入同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计划统一安排,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由于国有林场处在农村或条件更艰苦的地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各地政府部门要把国有林场的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实施危房、电网、水利设施改造等政策,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
2.6加强班子建设和职工培训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实行年度政绩考核制度,为国有林场配备年轻有为、懂经营、善管理的场长,把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敢抓敢闯的优秀分子充实到林场班子中。同时,加入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力度,对政绩突出、职工拥护的班子给予表彰奖励,对不思进取及“软、懒、散”的班子应及时调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形成促进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巨大合力。
2.7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大型国有林场
结合西吉县实际,对面积小、起不到调节生态作用、效益低微、机构复杂的国有林场,要通过撤、并等手段精简机构,整合资源,建立跨区域的大型国有林场,将就近的荒山荒地或退耕林地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做强、做大国有林场,增强其发展潜力。
3参考文献
[1] 张永栋.广西市县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的几点思考[j].广西林业,2007(13):10-11.
篇7
构成金融交易的基础要素有三个:筹资人、投资人、交易货币。
一般意义上,一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与一国建立(与国际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在概念上具有等价意义。当一国金融市场未完全开放时,客观地存在“涉外金融交易”概念,涉外金融交易既与国内金融交易不同,也与国际金融交易不同。
关于什么是国际金融交易,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可被称为“市场论”,其划分标准是资金是否跨境流动;另一种观点可被称为“要素论”,划分标准是金融交易活动中是否存在“涉外因素”。而“市场论”认为国际金融交易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可以下图表示。
在上图中,①属于国内金融交易,②③④属于国际金融交易。“涉外因素论”认为,将构成金融交易的基础要素:筹资人、投资人、货币进行组合,可产生以下几个不同的结果:
1.投资人以其本国货币贷款给其本国居民;
2.投资人以外国货币贷款给其本国居民;
3.投资人以其本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4.投资人以外国货币(第三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5.投资人以外国货币(筹资人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第1种情况是100%的国内金融交易,但若担保人为境外机构,或资金被用于国际贸易,这种交易可能被认为是国际金融交易。
第3、4、5种情况,无论按“市场论”或“要素论”的标准,都是国际金融交易。
第2种情况,按“市场论”应为国内金融交易,按“要素论”应为国际金融交易。在我国现行规章制度管理下,这类交易被称为“涉外金融交易”中的“外汇贷款,’(外汇贷款属于“涉外贷款”,涉外贷款包括:外汇贷款、对外商投资企业贷款、外贸贷款)。
此外,还有人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出发,以交易结果是否引起国际收支变动乃至是否影响一国外债而判断是属国内金融交易或属国际金融交易。笔者认为,应该将涉外金融交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在上述五种组合中,除第1种以外,其余四类都应界定为广义的涉外金融交易(广义的金融交易包含国际金融交易);界定狭义的涉外金融交易标准应是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国家金融管制。在2、3、4、5种组合列中凡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调节机制的金融交易应定义为国际金融交易;凡以国家金融管制为主要调节机制的金融交易应定义为涉外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中的国际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结果、状况直接涉及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深层次地影响一国内外均衡。因此,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中,各国均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金融市场由管制到开放的过程。
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路径
如果将金融市场“对外完全开放”和“对外完全不开放”作为一数轴的两端,在“完全不开放”端点附近,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金融交易大部分属于涉外金融交易,相应的金融交易处于国家较严格的金融管制之中;当向另一端移动时,意味着出现了国际金融交易与涉外金融交易的替代,国家金融管制趋于放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开放都是必需面对的重大间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过快开放资本市场导致的金融经济体系的波动成为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墨西哥于1993年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1994年彻底开放资本市场,允许51家外国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进人。
资本市场的过早开放使得国内经济中潜在和积累的矛盾在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彻底地爆发出来,酿成1994年12月的经济危机。韩国的情形与此类似,1996年为了加人oECD,被迫接受金融自由化要求,接受允许企业自由借款的条款。一年之后的1997年,韩国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卷人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作为延迟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另一类范例,同样值得关注。日本1964年承担IMF第8条款开放经常账户义务,1984年对《外汇及其外贸管理法》进行修改,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这一过程用了20年时间。并且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限制外资进人,以及对国内金融机构进行保护的措施。对于金融市场的过度保护,使得金融体系始终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这可能是导致日本经济近年来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综观各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都存在着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因为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这样在一国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着双重目标统筹协调问题:实现金融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为此,存在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强化管制,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控制金融产品的价格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的做法。这种做法会导致金融业竞争力低下,实质上是以牺牲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代价。并且由于强化金融管制产生了金融风险的积累,当金融市场开放后,往往长期聚集起来的金融风险在出现导火索时骤然爆发了。另一种做法是:放松管制,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与金融业的发展。这种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休克式和渐进式。前一种方式往往导致一国出现若干年国民经济的衰退,社会和政治领域经历较长的动荡和混乱,社会发展在历史的轨道上转向。后一方式现在得到较广泛的认可,认为在这种方式下,在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的过程中,由于金融风险会不断暴露和释放出来,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能力均得以逐步提高,从而有利于金融安全。当然,这种方式由于金融市场开放历时较长,可能使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增加。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国内机构保护过多,会使金融体系缺乏竞争力,日本就是例证。因此,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必须把握住放松金融管制的顺序、路径和节奏。
以往,我国金融监管较多地倾向于不断强化管制,金融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育,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在实施渐进式改革和开放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中,实际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路径:设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领域、规模—逐步增强涉外金融交易的市场性。这实际上是使涉外金融交易成为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一个操作平台(尽管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这一路径是在为了解决当时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根据中国的承诺,加人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大幅度对外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外资金融机构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外部的金融市场动荡将如何影响我国金融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取决于国内金融机构能否抵御激烈的外部竞争和外来冲击。又由于任何金融开放都是一种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因此,总结分析以往的金融开放路径,探讨如何为今后的金融开放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操作平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外汇体制改革:从涉外金融交易向国际金融交易转变的制度演进案例分析
中国自1978年一2002年,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48.73%。外汇体制改革是过去这20年推动中国出口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严格按照中央计划部门制定的进出口计划经营。国家计划委员会制订计划时,首先开列一份必须进口的物品清单,然后根据所需款额,找出国内能够出口以换取这笔外汇的物资。由于当时汇率对外贸水平和进出口货种的影响甚微,当局遂参照旅游业、华侨汇款等少数非贸易性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制订汇率。主要根据中国一篮子消费品与世界各大城市的相对价格而做出。由于中国不少消费品定价偏低,因而大大高估了人民币。
1998年,中国决定开放经济、拓展外贸。随着外贸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和企业,汇率由原来制订外贸计划时的会计手段,变成推动进出口决策的重要信号。最初出台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抵消汇率偏高而对出口的抑制。其后,为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国家对汇率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
第一,逐步下调官方汇率,以抵消出口成本上涨的影响。
第二,实施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保留部分外汇收人,以满足自身进口需要。
第三,开放外汇调剂中心,让出口企业可把外汇留成以较为有利的汇率折换成人民币。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国家以贬值为基本措施,来刺激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一次贬值是1981年1月,以2.8元人民币对1美元为内部结算价(创汇成本)。制订内部结算价时,管理当局以赚取1美元外汇的平均成本为基数,在此水平上追加10%的“利润”率。这次贬值是中国外汇政策的一个转折点:主要根据创汇成本,而非国内消费品相对于海外的价格而制订汇率水平。1983年到1993年期间,由于创汇成本在这期间内不断上涨,当局不断下调汇率,使出口较为有利可图。这期间,人民币先后六次贬值,幅度由9.6%到44.9%不等,官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2.8:1调到5.32:1。19叫年1月1日汇率并轨,官方汇率更一举下调到8.7:l水平。当年,出口、旅游和外来直接投资增幅分别高达31.9%、56.4%和22.7%。外汇储备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增长114.5%和42.6%,1998年5月达到1409亿美元。由于外汇供应增加,官方汇率逐步轻微上调。1998年4月后,官方汇率大约处于8.28元人民币对1美元的水平。贬值基本上是在市场“倒逼”下实施的,因此,贬值在一定角度上可看成是对管制的放松。
出口企业自1978年起获准留成外汇。其后,留成的比例显著提高。1979年规定,地方政府的出口如果超越前一年的水平,获准留成超出部分的40%。1985年,获准的外汇留成已不少于出口总额的25%。1991年,留成更可高达出口总额的30%,但中央政府保留权利,必要时得以调剂价收购企业30%的外汇收人(1994年统一汇价后,留成制度便被撤销)。留成制度实施后不久,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获准将外汇配额转售给需要外汇作进口用的单位。这一来,企业与企业也就能够在市场上兑换外汇。持有配额的单位由于能更好地利用其外汇留成,拓展出口的积极性更高。除了用来进口产品设备,出口单位还可以以高于官方的汇率换取留成的利润。留成制度扩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规模,引人了市场机制。如同留成制度,外汇调剂市场事实上也逐步加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规模;逐步加人和加大市场的机制。
1950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率先开办外汇调剂服务。有关业务迅即扩至内地12个大城市。早期的交易价是3.08元人民币对l美元。1985年,深圳设立第一家官方的外汇调剂中心。翌年,上海和北京跟进。再一年后,同类中心扩大至天津。在1985年到1987年,外汇调剂中心只对中外合资企业提供服务,国内企业不得参与。1987年,国内的轻工业公司、工艺品公司和服装业也获准在调节市场上出售留成。1988年4月,所有国内企业都获准在调剂中心上出售留成。外汇管制放宽后,外汇中心的数目和交易量都有所增加。1992年12月底,全国有100多家调剂中心,交易额达到250亿美元。在1994年的改革中,全国性的银行同业外汇市场取代了调剂中心,并实施外汇结售制度。出口企业所有外汇收人按规定一律须出售给指定的银行。对进口企业而言,企业只要向当局授权的银行出示进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机构签发的付款通知,即可换取外汇。
以上措施,从一个角度看,实际上起到了逐步放松对涉外金融交易的严厉管制。1994年以来,最根本的变革也许是撤销调剂市场,在国内设立统一的全国性银行同业外汇市场。
在新制度下,国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外经贸部实施的行政控制来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和经常账差额,而非借着对经常账的来往实施外汇管制。在新的制度下,汇率不仅影响进出口,还通过各种市场和机制间的联系,对经济造成广泛的影响。因此,制订汇率不再只是贸易和经常账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各种不同利益团体的平衡、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广泛的问题。由于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制订汇率时,也就不能只是为了促进出口。事实上,经过1994年的改革,中国基本上不再以创汇成本来制订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到1997年,中国的一般物价水平涨幅约50%,创汇成本也显著上升,但由于外汇供应增长,人民币汇率反而轻微上扬。人民币升值,加上出口成本上升,降低了出口的盈利性。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加大,中国经济对内和对外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汇率的影响扩散到外贸以外的部门。中国利用汇率政策以促进出口的自由度因而有所下降。1996年以后,出口增长幅度一波三折,19%年出口只增长了1.5%,1997年出口上升20.9%,1998年,出口升幅较1997年大幅回落,1999年抬升,2000年大幅上升,2001年又大幅回落。虽然出口部门力促人民币贬值,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内外均衡,仍然保持汇率稳定。2002年初,国家进一步改革、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外汇指定银行周转金额度,降低进口企业设立外汇账户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出口企业售汇自主意愿。前不久,金融管理当局又批准四大国有银行开展外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至此,在经常账户项下,人民币与外汇间的兑换(交易),在市场机制对管制的替代过程中,不断向市场化方向演变,现在离进出口企业完全意愿结售汇越来越近。
笔者认为经常项下外汇市场的开放,客观地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比较成功的。资本市场的开放应遵循着这一基本思路:在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规模和逐步放松对涉外金融交易的管制中,逐步开放资本市场。
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1203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01-02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教学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的总结深化,也是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综合检验,论文质量不仅反映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科研思维的养成程度和写作技巧的运用程度,而且折射出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注重实践性,较少涉及到学术研究,因此导致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产生一些质量问题,指导老师在指导论文时常常事倍功半,而学生在论文写作时常常无从下手,因此有必要对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一、调查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届毕业生及参与2013届毕业论文指导的相关教学管理与指导的老师。学生的调查问卷共发放397份,有效回收率为93.45%;指导老师的调查问卷共发放70份,有效回收率为77.1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毕业论文意义的认识
关于如何看待毕业论文的撰写这个问题,有21.8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有78.1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是毕业必须的过程,也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总结。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学术研究的兴趣,因此对于论文采取排斥的态度。尽管如此,对于另一个问题“认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态度如何?”仅有不到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应付过关或极不认真的,其他95%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待论文很认真,所以从主观上来说,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对待论文。
影响学生写作态度的因素依次是哪些?调查结果显示,排名最前的是就业压力,由于所调查学生中91.91%毕业后去向是工作,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不得不花很多时间跑人才市场,寻找实习单位,希望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毕业后马上进入心仪的工作岗位。排名第二的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安排与求职时间冲突,因此导致精力无法集中。指导老师对论文写作的督促也是影响写作态度的重要因素,在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被认真指导和严格要求的学生明显能克服惰性或调整安排,认真对待论文写作,论文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2.毕业论文撰写前准备
虽然毕业论文的实际撰写安排在大四学年,但是论文的撰写需要系统的知识积累和写作训练,因此毕业论文撰写前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否有相关的写作训练,对科研论文的写作是否有足够的了解等都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1)对“毕业论文写作前是否有专门的学术论文写作培训”的调查结果显示:83.02%的人回答在毕业论文撰写前有安排过论文写作培训。对于这些写作培训,28.03%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4.74%的学生认为帮助有限,有10.24%的学生认为此类培训没有任何帮助,有16.98%没有参加过集中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大规模讲座或小范围内指导老师非系统的指导,调查结果显示这样的培训方式并不理想。
(2)对“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科研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8.6%的学生参与过课题或调研活动,通过交叉分析,主要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做一些市场调研活动或者专业课程中需要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仅有1.62%的学生写作且发表了论文,说明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很少有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22.37%的学生写作但未,平时在课程学习中,有的课程也会要求撰写小论文,但是大部分小论文的质量都未达到能发表的标准,可见缺乏创新性或实践性。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写作过学术论文,可能是因为平时课程中并没有要求写小论文,或者要求写小论文时并非自己认真查资料、认真思考后写成,极有可能是东拼西凑而成。
(3)对“论文写作过程和要求是否了解”的调查结果显示:66.85%的学生清楚了解写作的过程,33.15%的学生并不清楚具体写作流程,只是跟着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内容。对于论文写作的详细要求有2.1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58.49%的学生表示基本清楚,仅有39.35%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写作要求。学生对写作要求、评价标准不熟悉,就很难确立一个适当且明确的目标,对写作流程不熟悉,也很难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写作计划,这些都不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
3.对选题的调查
毕业论文是由选题、学生撰写与教师指导交互的过程管理、答辩等诸多环节所构成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其中选题是首要的关键环节。
(1)论文选题来源调查结果显示:59.57%的论文选题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二大来源是指导老师指定一个选题。有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期会出现选题无法完成的情况,而这些选题往往是指导老师指定或是学生不熟悉的热点问题,学生自主选题的效果比较好。究其原因,研究是一个艰难且枯燥的过程,研究工作的进行往往以研究者极大的求知欲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极大兴趣为持续的支持力和驱动力。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所要从事的研究课题与长期以来经过学习与思考并发生兴趣的问题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持续地获得支持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己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的责任感,因为自己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承诺。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选定某个研究方向,对某些专业问题能有所思考,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集中精力研究某个专业问题,能有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对论文选题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371名被调查者中有88人选题类型是调查研究类的,占到总数的23.72%。比重为10%以上的其他选题类型依次是案例分析、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和理论应用。
4.对资料收集的调查
一般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确定之后,开始进入资料收集阶段。资料主要分为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资料来源主要有社会或市场调查、生产实践、次级数据库。调查结果显示,文献资料主要是通过学校图书馆、专业书籍、网络资源(如知网、百度文库等)获得。数据资料主要从次级数据库,如统计年鉴、政府或其他部门所公布的专门数据、调查公司所出售的专业数据库等获得。调查显示,在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花费了很多时间,查找文献的途径较少,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5.对论文撰写的调查
(1)对“毕业论文的主要环节按重要性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调查结果显示:论文选题是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环节;其次是构造论文框架,拟定提纲;采集数据,收集文献资料位居第三,研究方法或论证方法位居第四,文献梳理被排在后面,可见学生在论文写作前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思考和理解还偏少,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文献的重要性,或者没有办法收集到足够的文献资料,在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只是能找得到的论文的简单堆砌,并没有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2)对“撰写毕业论文的困难按照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专业水平低、基础知识不扎实、最新理论研究不了解”是撰写毕业论文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在排序中位于第一,且远高于位于第二的“资料搜索困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学生能使用的专业数据库比较少。从“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准备”的调查中可知,作为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术论文的指导,也没有相关的专业训练,毕业论文是第一次真正撰写学术论文,因此“写作能力不足的缺陷”成了第三只拦路虎。排序第四的是“缺少指导”,排在前面的三大困难意味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经验均不足,几乎是一片空白,需要手把手从头教起,因此需要的指导时间更长,指导内容更详尽。作为本科老师,平时还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致了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排在第五的是“写作时间紧张”,虽然下达论文任务是在大四上学期,实际撰写论文的时间大多是大四下学期,而这段时间刚好是考研、考公务员、考职称或证书,跑人才市场、面试、实习等的时间,就业压力压缩了撰写论文的时间。论文选题一般,没有创新性,外文翻译水平不高,无科研经费等也是论文撰写中遇到的困难。
6.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调查
(1)关于指导老师的指导内容,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指导最多的是审阅论文并批改,371人中有282人选择。其次是帮助选题,有273人认为老师的指导对于自己选题的确定有帮助。位于第三的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辅导,比重为67.92%。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指导论文时要加强过程管理,注意增加平时的辅导和管理,而不能只是注重开始的选题和最后论文的修改。
(2)关于指导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选择定期集中讨论和指导的方式,频率一周一次的居多,占比为55.53%,两三天见导师一次的占比为19.41%,半个月见导师一次的占比为23.72%,交流时间间隔在半个月以上的仅有1.34%。论文指导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完成,在见面不方便的情况下,大多选择电话沟通、短信交流、电子邮件和QQ等沟通方式。学生和老师都认为面对面交流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学生阐明问题和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7.对答辩环节的调查
答辩环节是进一步考查和验证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因从主观上学生不愿意参加答辩,关于是否希望参加论文答辩这个问题,38.01%的学生回答不希望,但是也有61.99%的学生回答希望参加论文答辩,原因可能跟论文答辩对提高论文质量所起的作用有关。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论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修改完成后才能定稿,而答辩的过程恰好是学生重新思考和论证自己论题的过程,答辩时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几位老师集思广益之后的结果,对此进行修改可以大大提高论文质量。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毕业论文并非是个孤立的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应当将整个教学过程这个大系统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分别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目标,并把构成体系的基本要素(过程)一一区别开来,增强过程之间协调程度,促使各大管理环节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实现预期质量目标。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就是教学大系统中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子系统。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提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从调查中发现,专业水平低、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差是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大因素。因此需要以专业特点为基础设立教学目标,以社会和市场变化为导向促进创新,将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以全流程思想为指导建立系统化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将写作能力的培养分阶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对同一批学生的培养应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既不存在重复阶段,也不提出过高要求,使得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毕业论文正式撰写前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六个阶段:选定专业方向,阅读指定文献,做读书笔记,了解学术论文撰写需掌握的要素;结合社会问题和专业研究热点,指定题目,检索相关文献,做读书笔记;指定题目,做文献综述,学习如何从只会简单摘录前人的研究成果转变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新的问题;指定题目,设计文章框架,学会围绕一个主题,重点突出,有理有据地阐明观点,解决问题;指定范文,练习方法,模拟做论文;自定题目,做论文。平时教学中注重毕业论文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积累,减少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同时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也能减少对指导老师的依赖。因此,将毕业论文的教学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统筹管理,能解决大部分论文写作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篇9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超前”发展论
基础设施(或称社会分摊资本),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机构。一般包括运输、仓储、发电和输变电、供气、供水和排污等城市设施,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灌溉系统等等。广义上来理解,基础设施还包括教育、科研、环境和公共卫生以及整个司法、行政管理系统。本世纪50至60年代,围绕着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模式问题,西方曾展开了一场论战,在这场论战中,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等提出了基础设施超前发展论。
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基础设施存在供给上的“不可分性”,主要表现在(1)基础设施存在“配置上的大规模的初始集聚性”基础设施项目规模宏大、配套性强,必须同时建成才能发挥作用,因而一开始就需要有大量投资作为创始资本。例如,要建成一个水力发电站,不仅需要整修河道、建筑水坝和水库,而且需要建设电站建筑,购买电机设备、修筑公路、安装通讯设施、建造有关生活服务设施等等。(2)基础设施有“较长的酝酿期。”与直接生产部门比较,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资金难以在短时期内回收。以交通运输业为例,一般铁路的建设需要5-8年的时间,加上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大型运输网的建设则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3)基础设施还具有技术先行的含义。蒸汽机的发明、电力和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微电子技术、卫星通信和原子能技术的问世,既构成了现代工业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又为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们是工业技术变革的先驱,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超前论正确指出了基础设施本身的特征及其对于直接生产活动的先行作用,对于基础设施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毕业论文 但是,从实践上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能满足直接生产活动的需求,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短期内很难筹措到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所引起的时滞效应,增加供给的弹性较小,很难适应直接生产部门需求迅速增长的需要。要使基础设施服务的供需平衡,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由于已经形成直接生产部门的资产存量的不完全流动性,压缩需求的结果,并不能导致基础设施供给的增加,只能使直接生产部门与滞后的基础设施在低水平上保持平衡。这样就会导致直接生产部门生产能力的闲置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政府投资的低效率
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其具有规模大、配套性强、资金密集、技术上具有不可分割性以及回报期长等特点,所以一般都由政府投资(在我国除少量的利用BOT方式引进一些外商投资外,民间投资几乎没参与),而政府投资则会带来经济中的非竞争性。这一非竞争性将导致两个结果:(1)它使本来已经处于缺损状态的市场体系及其内在机制更不健全,从而抑制了市场的正常发育。(2)一般的垄断行为可以带来高收益率,并提高资源配置的局部效益,但政府投资的非竞争性实际上很难带来高收益。财务绩效不佳是不同社会投资下国有企业运行的共同特征,其原因很多,比如计划工作的失误、大部分处于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的政策性亏损、投资与定价决策的官僚程序、国有企业难以向经理人员提供足够的激励、国有企业还有较多地受制于政治过程和服务于广泛的社会目标,如此等等,加之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行政干预加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作用,在投资规模扩张过快时,更易造成部分投资项目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和相应程序。概括在说,发展中国家,市场缺损招致了低效率,而弥补市场缺损的政府投资又固化了低效率的格局。
当前,国家采取加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办法,对于发展我国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固定资产的投资从决策到实施,会出现“时滞效应”,即投资要经过一个时间过程,才能显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职称论文 由于项目施工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在投资项目的建设周期里,其投资完成额一般呈现一条从低到高再到低的“马鞍形”投资曲线。目前我国大中型项目的平均建设周期为3年半左右。第一年的投入一般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0-15%,第二年占40-50%,第三年占30-40%,第四年占10-15%。它表明项目的投资高峰一般出现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本身的这种规律决定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般是在项目实施后的第二年才会明显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年度投资计划时,一方面要考虑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掌握好当年投资的强度,同时必须考虑在建总规模增长的合理性,防止由于在建总规模增长过大而导致以后年度出现投资和经济过热。
三、政府投资会挤出民间投资
经济的增长,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而物质财富的增加则根源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率的提高。因此,企业投资增加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动力。只是为了弥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缺陷,才由政府将社会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然后再将其一部分用于社会急需投资的产业或地区。政府投资虽然有利于经济全局,但由于增添了中间环节,加入了许多人为因素,其效率自会大打折扣,由政府扮演主要投资人的角色常常会导致投资过度和投资效率的下降。
转贴于 更为难以操作的是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即在社会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政府投资规模增大,民间投资规模就会被迫缩小。这是因为政府支出或赤字的增加可能造成投资的减少。如果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不提高税收,由此产生的预算赤字将导致政府借款的增加。这又将减少私人部门可借资金的供给。由此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政府借款将挤出私人投资。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政府在资本市场上与私人厂商和个人竞争。如果可用资金的数量是固定的,则由于政府获得较多资金(以支持赤字),厂商将只能得到较少资金。在最极端的情形,政府支出(税收固定)以一美元对一美元的方式挤出投资:政府所作赤字支出越多,厂商所作的私人投资就越少,政府支出的增加根本不会刺激经济。另一种极端情形是,国家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以固定利率借到所有想借的资金。于是,政府借款并不排挤国内投资,而是仅仅引起资金从国外到国内的流动。但是,事实可能介于两者之间:随着政府获得较多资金,一些额外资金从国外被吸引过来,一些人的储蓄较其他情况下多,因此可用资金总额有某些增长;与此同时,有一些投资被挤出,以至于增加的政府支出提供给经济的总刺激要比预计的小。当然,挤出效应的大小还可能依赖于经济是否有大量超额生产能力,假如经济沿着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运行,在此时的均衡价格下,经济所生产的实际产出的水平远未达到其生产能力,增加政府支出而不减少其他商品的产出是可能的;相反,如果经济沿着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运行,在此时的均衡价格下,经济所生产的产出不可能有较大提高,政府支出的增加必然被国民产出某一其他组成部分的减少所抵消,即必然存在挤出效应。
四、投资结构过于倾斜
投资结构失衡会导致资本效率难以提高,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一般经历农业社会、轻工业社会、重工业社会(包括能源、交通、原材料和重加工业等)和后工业化社会。我国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即重工业社会,理应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重加工业。留学生论文 而且,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人均收入140-1120美元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将由16%提高到30%。这充分显示了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超前发展的客观必要性。我们也不否认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成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或“基础工业”战略而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反映投资结构倾斜的工业化战略并未取得满意效果。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实施的“基础工业”战略过分强调基础设施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地追求基础工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后向联系”的效应,机械地认为重化工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经济运行中具有很高的比较优势利益,而将本来就稀缺的资本资源投入于关键产业中,这不仅加剧了资本资源的稀缺性,而且由于市场缺损、技术、组织、制度等诸多复杂的原因的综合作用,这些所谓以资本密集为特征的“关键产业”并未发挥较强的联动机制,因而,关键产业的投资效率就显得极不理想。
不仅如此,对基础设施投资过度而形成的发展中国家倾斜的投资结构还导致了社会总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最严重的莫过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而农业投资缺乏导致的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正强有力地牵制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五、基础设施过度超前会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优化中国经济结构,要降低投资的比例扩大内需,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应该先发展基础设施部门,有了它,就会“诱发”直接生产部门的建立,因而应大
力超前发展基础设施项目。这种观点有偏颇之处。事实上,基础设施的经济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实现的运输量上,没有实实在在的运输量,其外部效应也无从谈起。如果基于一种超前性的考虑,在没有多少现实运输量需求的情况下,就提前修好一条公路,乃至一个机场,而且时差很长,比如说10年以上,这就会造成很不经济的情况。由于运量不足,公路或机场虚设,势必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这与那些卖不出去的楼堂馆所和豪华别墅在经济价值上大打折扣没有什么区别。除此之外,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还要不断地追加维护保养费,如不及时养护,很多设施就会破损或报废。这种长期没有相应经济回报的公路投资和养护费用,其投资效益是很低的。
因此,在目前扩大国内需求、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增加的宏观背景下,要避免把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过于理想化。在考虑上项目时,要综合考虑其资源的潜能和市场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洪银兴等.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2000,(12).
[2]陈仲伯等.城市资本化经营策略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04).
篇10
1. 引言
就冷链流通模式而言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较大差距。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在发达国家已经成型[1]。然而,冷链流通产业在我国还是起步期。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以达到突破贸易壁垒和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目标。减慢冷链物流发展的原因有:成本高;水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并且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缺乏一批全国性的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藏物流公司;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详细见解。
2. 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的不利影响
运输过程损耗极高。运输过程中有着极高损耗,令人差异诧异的是物流费用竟然达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依国际通用标准,易腐食品的物流成本最高不得超过其总成本的50%[3]。我国因为严重缺少冷藏物流供应链管理、操作人员,许多先进的全程冷藏控温运行管理制度还在建立之中,因此,不能及时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水平。
冷链物流占比极低。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几乎尚未建立,并且人均冷库容量我国仅7公斤。货运汽车的比冷藏容量中冷藏保温车占市场货物需求份额很低。目前,冷链市场应用率在我国偏低,不是说没有市场需求,而是冷链物流的价格过高,从而导致成本太高。
政策扶持不到位。在政府对服务行业的发展重视度不够,对服务行业公司的赋税过重等约束性体制下,冷链物流以及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说是十分困难。根据在空调制冷大市场的调查了解,在宏观方面,尽管国家给出了指导性的方向意见和支持政策,也给予了某些企业适当的补贴及优惠政策,但仍有很多企业代表反映提出:国家的扶持政策和行业法规不够明细、不够准确,政策春风最后仍难以惠及企业[5]。
3. 解决措施
3.1 建立有关HACCP监测的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
(1)HACCP的控制原理:
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监控系统、进行纠偏行动计划、建立验证程序、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系统。
(2)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流程:
就不同冷冻水产品而言,其冷链物流是不同的。因考虑到其应用的大众性,因此确定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如下:基本流程包括捕捞、清洗整理、加工、速冻、贮藏等几个方面。当然,还包括每个环节的搬运及装卸[4]。
(3)利用HACCP体系分析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
其步骤如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L)、建立验证程序。危害分析以上步骤中及其重要。我们首先要弄懂 HACCP原理的基础是是什么以及HA的危害分析和控制措施如何进行。在分析工序的特异性、针对产品进行危害分析的过程中会出现的某些具体问题是通过HACCP具体分析的。对于不同企业、不同消费人群,危害是相对的也是不同的[4]。可能在水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危害有:货物遗失、原料污染、货物损坏、冷藏和冷冻温度、集装箱破损,以求达到要求,不要造成产品中微生物含量仍很高,最终引起产品变质的后果。
3.2 基于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
3.2.1基本结构
(1)总体结构:
因为 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是一个无线传感信息采集系统,归于软实时系统冷链水产品货物位置、温度信息的采集传输过程中。其中数据的延迟对系统应用的影响不是很大。此系统的基本结构一共分3部分: 安装在托盘、周转箱上的温度传感器节点和安装在冷藏车、冷库等。
(2)系统通信协议
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协议有ZigBee和IEEE802.11Bb蓝牙等。因为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的温度数据实时采集具有小范围、低速率、无线传输的特点,因此其适用于ZigBee通信协议[2]。
3.2.2系统硬件设计
(1) 监测节点
水产品的温度信息能够在冷链物流过程中被传感器监测节点实时感知,并且通过ZigBee网络向协调器发送温度数据。所以,ZigBee 射频模块、微处理器、能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是构成监测节点的必要组成部分。
(2)协调器
网络协调器用于建立和维护ZigBee网络,在本研究中协调器同时充当网关,接收上位机的网络配置命令并向上位机传递冷链监测温度信息。因此,网络协调器需要由微处理器、 ZigBee射频模块、上位机通信接口和能量模块构成。为与网络监测节点形成无缝ZigBee 通信能力,协调器的微处理器和射频模块同样采用CC2530 片上系统。
4. 水产品冷链管理决策模型的构建
水产品冷链信息的决策支持模型
(1)操作管理:
水产品冷链的加工过程对水产品的加工操作过程有特定的要求。依照水产品良好操作规范,最关键要点就是严格控制水产品的加工时间,并且依据水产品的操作规范对冷链安全进行分析[6]。水产品安全状态的判定是以抽取事件集合的时间跨度作为评价的依据。
(2)品质评价:
品质评价是针对水产品在加工、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而建立的评价模型。以及依照水产品品质的衰变状态,相应地做出决策。而食品的环境温度对品质安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9]。有理论指出,食品品质的衰变与温度波动的关系密切,在流通中品质降低是累积的、不可逆的。
参考文献:
[1] 潘澜澜,宋若冰,薛冬娟.基于质量安全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分析及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2012,01:236-237.
[2] 齐林,韩玉冰,张小栓,邢少华,傅泽田.基于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2,08:134-140.
[3] 周海霞,韩立民.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2,04:19-23.
[4] 郝丹. 基于HACCP监测的冷冻水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82-83.
[5] 张小栓,邢少华,傅泽田,田东.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1,03:45-49.
[6] 吴稼乐,孔庆源,朱富强,陈坚.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制冷,2008,03:42-46.
篇11
分析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不能离开具体的经济制度。上世纪80年代这场经济法学科地位之争的具体历史背景是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正迈出第一步。在这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法律的滞后性暴露无遗,由于原有的民商法体系只注重市场主体意思自由的保护,注重自由交易的保障,原有的民法规范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需要。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法律规范市场行为,这就促使经济法的大量产生。如上所述,人们在谈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与联系时,往往是从基本原则、调整方法和法的价值等方面叙述。入世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法和民法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方面所起作用的不同日益明显。民法与经济法的一切区别事实上都是围绕着社会财富分配这个问题产生的。民法强调市场主体通过意思自由获得的私益应受到法律保护;而经济法则提倡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它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将钱从这人口袋里取出再放进那人手中,或者是从那人手中拿走放进这人口袋里。其实质是,民法调整的结果是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而经济法调整的结果是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
区别之一:分配的本位——个体权益与社会权益
本位是若干相互独立的现象或物质中哪一现象或物质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层次关系。法的本位是在整个法律中权利和义务谁居于主导地位的问题。在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权利本位”论在法律界得到广泛认同。“权利本位”的提出,无疑是法学研究中的一个巨大进步,它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开拓了法学研究的新视野。由于经济法和民法调整的主体不同,法的本位放置于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中,已经不是权利义务谁为本位的问题,而是社会权益本位还是个体权益本位的问题。
民法以个人权益为本位,体现为对个人权利的关照。经济法则以社会权益为本位,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终极关怀”。民法的本位思想在民法通则宗旨性条款中可见一斑。《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整部《民法通则》完全贯穿了个人本位的思想,每条法律规范的规定都是为了保护市场每一个具体的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在经济法体系中,每一部法律的颁布、每一条具体原则的设定,都以追求社会利益的保护为目标。整个经济法的立法直接目的是维护市场秩序,最终目的即要解决的实质问题却是维护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它所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内部的和谐状态。因此,经济法每一条“神经”都体现着社会权益本位的思想。
在经济法与民法的诸多区别中,财富分配的本位不同也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本位上的不同决定着他们的调整方式与途径、价值与目标等方面的不同。
区别之二:分配的途径——市场自治与宏观调控
正是由于民法与经济法在本位思想上的根本区别,两者在保护各自的本位权益的途径和手段上也迥然不同。在民法保护的范围之内,个人的行为一般而言是不会受到受限制的,只要当事人之间所为的法律行为是以合意为基础的,法律不作过多区别地对这些法律行为的后果予以一体保护。民法站在社会个体的角度,信奉独立、平等,尊重市场自由交易规则。而在经济法领域,即使经济主体的交易是在平等、双方合意的意思基础之上进行的,也可能会受到法律的规范,甚至是强制。由于经济法的本位思想是维持公共利益的一种内在和谐状态,保障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因此,一旦市场自由交易状态难以维持或达到这种公共利益内部和谐时,政府就会出面,以一种强制手段保障这种和谐状态,而这种强制手段就是人们常称之的宏观调控。
民法统领经济生活的情况下,个人本位、自由放任的法观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财产所有权绝对和契约自由的原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在个人本位的观念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彻底解放、高度自治、完全自由、私利至上,社会依归于个人,统领于个人,服务于个人,让位于个人。奉行个人本位的民法在历史上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它对于促进社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人治到法治,从身份到契约都是重要的法律武器。
在以个人权益为本位的观念支持下,个人的行为一般而言是不会受限制的,只要当事人之间所为的法律行为是以双方的合意为基础的情况下进行的,法律不作过多区别地对这些法律行为的后果予以一体保护。
一般意义上说,经济法作为弥补自由交易状态下的民法的缺陷而出现。在民法调整的自由交易状态下,经济法的出现是历史之必然。首先,在市场自由交易状态下,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再所难免。市场主体的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本身难以解决,需要第三者即政府的介入,政府通过宏观调空手段,协调各种市场主体之间以及他们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其次,市场交易自由容易导致垄断也需求政府宏观调空行为。民法鼓励的自由交易的任意发展往往会形成部门和行业的垄断,垄断的出现必然破坏自由交易,破坏市场秩序,最终亦是破坏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破坏公共利益的内部协调,市场主体的垄断行为也需要政府立法进行限制。
区别之三:分配的目标——私益保护与分配公平
价值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法的价值是法作为一种规范体系所具有的为受人们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法的价值要素很多,基本价值包括自由、秩序、正义和效率等。首先,必须明确,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任何一个部门法都包含着法的价值,而且一般具有相同的价值内容。以民法与经济法为例,两者所包含的法的价值都包含着相同的内容,如两者都强调追求效率,只是民法上的效率价值是追求个体之间交易的无障碍,而经济法上的效率价值是为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其次,不同的部门法所包含的基本价值内容可能不同即两者所体现的法的基本价值又有侧重。自由是民法的基本价值,而公平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
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在民事关系中,当事人主体地位平等,每个人都能机会均等的占有生产资料和享有劳动成果,并且,民法对个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的物质成果,都予以平等的保护。因此,民法侧重对私人利益的保护。 转贴于
经济法调整的是纵向经济关系。公平价值在经济法上有诸多体现,包括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信息公平和分配公平等。机会公平是指社会提供给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空间都是一样的,法律赋予这个经济主体从事某种法律行为的可能,也同样允许其他任何经济主体可以从事这种法律行为。规则公平是指法律为经济主体为参加某种法律行为所设定的限制和条件是一样的,不能因人而异。信息公平是指社会为每个经济主体提供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它要求信息的提供者对社会成员保持普遍的、公平的、平等的信息提供,不能因人实行信息区别对待和信息歧视。分配公平是市场主体的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的公平,其实质是一种利益上的均衡。尽管经济法上的公平包括诸多内容,但是其公平价值核心是分配公平,即经济法上的公平最终表现为一种财富分配上的利益均衡。这是因为分配关系问题是整个人与人利益关系的核心问题,也即分配公平问题是整个社会公平问题的核心。
虽然民法和经济法都存在公平价值,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如上所有,受不同的本位思想指导,民法侧重于公平价值中的机会公平、信息公平等,而不关注分配公平如何。而且,公平自始至终都不是民法的核心价值,民商法强调的是意思自由,自由才是民法的核心价值。经济法则以公平为核心价值,而且在诸多不同内容的公平中,一旦机会公平、信息公平同分配公平发生冲突时,分配公平则处于优越地位,经济法首先保障财富分配上的公平。正如有人所说:“经济法说倡导的公平价值观,不仅使每个人在市场经济中有同等的竞争机会,即机会均等,更重要的还在于实质上的公平,即分配上的公平,不能因为不同的人存在先天和后天的区别,而剥夺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政府通过税收制度、财政转移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就体现了经济法公平价值中的分配公平。
结语
综上所述,民法以保护私人权益为本位,其根本作用是保证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思从事民事法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保障经济主体意思自由基础下的交易成果。而经济法则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强调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当经济主体在意思自由基础下的交易成果明显违反结果公平时,经济法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民法与经济法在本位思想、价值目标和社会财富分配途径方面是有显著区别的。
尽管我们认为经济法是为了弥补民法的不足而出现的,经济法与民法在社会财富分配的本位、价值目标、和途径等众多方面有区别,然而经济法与民法在总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互补性和和谐性,而不是对立的、冲突的和互耗的。经济法在社会市场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的地位是客观的,民法与经济法并不是主辅或主次关系;正是由于经济法与民法诸多方面的区别,注定了他们之间的联系犹如孪生兄弟非常密切,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铸就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我们不能仅仅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更应关注的是这种在差异基础之上形成的紧密联系。唯有如此,他们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作用才会显得更和谐和相得益彰;总之一句话,民法与经济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两部基本法律,都不可以偏废。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徐孟洲.论经济法与宏观调空.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2000年全国经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精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步云主编.法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版.
[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2000年全国经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精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单飞跃.经济法的法治理念探索.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2000年全国经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精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篇12
(一)薪酬的概念和内容
薪酬是指员工在从事劳动、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之后所获得的经济上的酬劳或回报。狭义来说,它是指直接获得的报酬,例如工资、奖金、津贴、股权等。广义来说,薪酬还包括间接获得的报酬,例如福利。
(二)薪酬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企业的薪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形势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订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企业薪酬管理主要包括确定薪酬管理目标、选择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计划、调整薪酬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确定薪酬管理目标
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薪酬管理目标具体地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②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③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
第二,选择薪酬政策
薪酬政策,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薪酬管理运行的目标、任务和手段的选择与组合,是企业在员工薪酬上所采取的方针策略。薪酬政策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企业薪酬成本投入政策;②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③确定企业的工资结构以及工资水平。
第三,制定薪酬计划
薪酬计划,就是企业预计要实施的员工薪酬支付水平、支付结构及薪酬管理重点等内容,是企业薪酬政策的具体化。企业在制定薪酬计划时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①与企业目标管理相协调的原则;②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原则。
第四,调整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就是企业员工之间的各种薪酬比例及其构成。薪酬结构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企业工资成本在不同员工之间的分配;②职务和岗位工资率的确定;③员工基本、辅助和浮动工资的比例以及基本工资及奖励工资的调整等。对薪酬结构的确定和调整要坚持给予员工最大激励的原则。
(三)薪酬管理的影响因素
第一,外在环境因素(externalenvironmentfactors)。包括政府政令,经济,社会,工会,劳动市场,生活水平等。
第二,组织内在因素(organizationinternalfactors)。包括财务能力,预算控制,薪酬政策,企业规模,企业文化,比较工作价值,竞争力,公平因素。
第三,个人因素(individualfactors)。包括年资,绩效,经验,教育程度,发展潜力,个人能力等。
二、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竞争呈咄咄逼人之态,我国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外流相当严重。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优厚的待遇,从各方面登陆抢滩,网罗优秀人才,使中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竞争和挑战。当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较低的工资与福利水平使企业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争取和留住优秀人才,并导致人力资源重置成本的增加。
(一)政府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
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分配主体地位还没有根本确立起来。虽然企业已经拥有较大的内部分配自,但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大多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决定权仍由政府有关部门掌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实行工效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办法。非国有制企业大都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直接由政府有关部门核定工资总额的办法。有的地方政府,不仅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而且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工资比例等具体管理决策。这使企业的薪酬管理自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
(二)平均主义倾向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分配方式上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吃“大锅饭”的局面,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论文之家],兼顾公平”的原则,然而许多企业在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仍很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经营者收入普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一方面经营者收入与员工收入水平平均化问题严重。据调查,在企业经营者与本企业员工的年收入比较方面,有半数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本企业员工收入的2倍以下的占57%,有1/3为员工收入的2-5倍,年收入在员工5倍以上的比例较低,为9.7%;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经营者的收入差距不大。在我国企业中,一方面业绩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不一定获得高收入,不少业绩很差企业的经营者却获得及不相称的等同收入。
第二,企业员工之间薪酬水平平均。企业内部技术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与一般员工工资收入差距不大,关键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当于普通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不到2倍。薪酬决定因素中,代表身份的工龄和资历占重要地位,而与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企业员工工资外收入基本是以补贴和奖金的形式平均发放,项目多、分配复杂。
第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报酬收入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对企业家的报酬激励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仍为基本工资加奖金、年度奖金奖励等构成。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监控力度薄弱,考核指标体系单一,
(三)福利设计缺乏弹性
我国企业员工的福利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福利,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加班费、洗理补贴、子女入托补助等等,缺乏一些在西方国家开展的诸如顾问服务、教育培训福利计划、家庭关爱福利、家属福利等人性化的福利项目。此外,我国企业提供的福利都是固定的,福利设计并没有真正让员工参与进来,缺乏灵活性。
三、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产生的原因
薪酬管理是一个时期组织内外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薪酬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加上企业内部原因,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与国外企业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分配的主体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整个社会计划生产和分配的一部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所有资源都是有计划实现的。企业享有分配自成为分配主体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改革才能达到目的。
(二)薪酬管理上技术上的失误
一方面,我国企业内部机构重叠,岗位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现象仍较为普遗,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分配制度改革的进行。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不以岗位分析为前提,不考虑岗位之间的差异,使薪酬本身缺乏激励作用。虽然有些企业已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缺乏令现代薪酬管理理念得以运行的方法、技术和人才,企业薪酬管理难以实施。
(三)薪酬管理配套措施建设滞后
外部[论文之家]环境对企业薪酬管理影响很大,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度的增长,企业薪酬管理外部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缺乏一个对经营者强有力的考核激励约束主体。二是国家至今未出台统一的成熟的年薪制和期权期股的相关规定,各地各企业的做法不一,差距很大,很不平衡。三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很不健全.在股票市场的表现是缺乏一个成熟、稳健、法制化的股市,期权、期股实行的基础不稳固。四是企业经营者与党政领导干部界限不清,二者的福利待遇没有明确规定。
四、我国企业加强薪酬管理的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薪酬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薪酬策略和薪酬实践己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利用好薪酬这个激励杠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令其获得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是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政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企业本身可以完全解决的,首先需要外部有良好的环境。国家要继续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摒除附着在企业上的政治,社会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给与企业在用人、薪酬管理方面的完全自,这样企业才能根据市场竞争状况与市场薪酬水平自主决定薪酬结构与薪酬水平。
(二)打破平均主义,科学规划薪酬制度体系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却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的成就感、事业感、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是推动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动力,但较丰厚的薪金报酬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的工资可以采取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内容的选择及具体的分等定级,其构成如下: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学历工资十绩效工资+福利。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给与适当的薪酬激励,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制。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完善健全的增资机制
企业在[论文]具体确定工资总额和工资增长率时,要讲求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首先,进行薪酬调查,取得相关行业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的资料,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劳动能力的分析;其次,严格实行全面考核,不仅考核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正确区分劳动差别;最后,综合以上的情况,对工资结构、工资标准、工资形式,以及工资晋升条件等十项进行决策,决策前应征求企业工会职代会及全体职工的意见。
(四)促进福利政策设计的人本化
企业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提供给员工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优厚的福利也是必不可少的。福利政策应该是公司整体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福利项目包括优厚的资金、法定福利、衣食住房补贴、完备的员工培训、购房购车无息贷款、补充性养老保险、有薪假期、特殊福利、员工俱乐部活动等.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国企业应将西方国家人性化的福利项目与我国的实际结合,不断推出多元化的符合中国特点的福利项目,尤其是那些满足员工丰富需要,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福利项目,如教育福利等,为员工提供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优良环境。同时,企业还可以借鉴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的“弹利计划”,由员工在企业规定的时间和金额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搭建自己的福利项目组合,满足员工对福利灵活机动的要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齐刚《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中国经营报,2004年1月12日
[2]郑晓明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叶向峰著《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4]谵新民著《薪酬设计技巧》,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5]丁向阳《中国企业的薪酬问题和薪酬设计》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3期
[6]汪纯孝《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7]史永川《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市场论坛》,2006年第3期
篇13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