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预算绩效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预算绩效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预算绩效管理论文

篇1

三是第三方力量薄弱,晋城市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没有充分利用第三方的力量,绩效目标与自评报告的审核完全有财政部门去完成,而重点项目评价和整体评价虽然实行第三方评价的方式但并不是完全的独立评价,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一方面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起步晚,还处于发展阶段,完全依靠第三方进行不具备现实条件;另一方面晋城市属于小型城市,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人才资源匮乏,有专业素质和水平的学者专家寥寥无几,因此对推进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推进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已初步成形,所有工作都已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运用一套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并与预算和国库对接的软件系统已势在必行。这样不仅有助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同时还可以使晋城市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系统、规范、高效。还可以将县市两级工作联合起来,便于市级财政部门对县级财政部门进行工作指导,也便于两级相互借鉴,共同促进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篇2

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源头,是预算绩效指标设计的标准,更是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灵魂。本文认为高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保障运行;预算编制科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根据确定的目标,设计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细分为办学保障、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五个方面,并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三级指标共计30个指标(见表1)。指标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各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一类是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在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如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Delphi法)等;客观赋权法则根据历史数据研究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指标与评估结果的关系来进行综合评估,如最大熵技术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综合考虑,决定根据各个指标重要程度,对其赋权重,于是选择了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的计算。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

(一)建立系统层次结构模型

遵循科学性、可度量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以评价高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为总目标,以办学保障、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才发展和社会贡献为制约层,以表1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为指标层,建立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二)构建判断矩阵

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后,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在每一层次上,请10位专家对该层指标进行逐对比较,按照规定的标度方法定量化,写出数值判断矩阵,标度及其描述见表2。调查结果收集回来后,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每个专家给各级指标分配的权重,后进行算术平均,再由5个一级指标权重乘以其下分别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来确定22个二级指标的最终权重。本文使用Matlab6.5来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三)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为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程度,引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CI,计算CI=(λmax-n)/(n-1)。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n愈大,CI愈大,矩阵的一致性愈差。根据上节中的程序计算结果,本文中20位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经检验其CR全部小于0.1,故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是可靠的。

(四)结果与分析

篇3

1.指标设置不够合理。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指标按项目目标管理、组织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实施情况等5个大类,各类分值占比分别为13%、7%、15%、10%、55%,其中,实施情况指标由试点单位针对试点项目自行细化设置,其余指标由自治区财政圆园员5年4期总第336期厅设置。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许多试点单位对实施情况的考核往往只图省事,指标设计各异,数量不一。例如“降消”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只设置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两个指标,分别赋予25分和30分;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置了12个细化的指标,因指标数量不一致,最后计算出来的分值不一致,仅凭分值,项目之间的优劣很难判断。另外,有些细化的共性指标设置显得多余,或考核过程太过依赖主观判断,例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点项目是国家规定的项目,那么“项目依据的充分性”、“目标明确度”、“合理性”等指标明显多余,这些指标的得分基本为满分,失去了考核比较的意义。当前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指标大多属于过程考核指标,不是最终效果考核指标,例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置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疾病预防能力,少生病或不生病,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但是目前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绝大多数属于过程考核指标,基本没有达到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初衷,无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评价分值结构不够合理。就2013年预算绩效管理试点项目的评价分值看,赋予各个指标的分值结构不够合理,对某些重要指标不够重视,如目标管理、组织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4大类指标是试点项目的共性指标,占45%,项目实施情况指标占55%,结果应用无分值,而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结果应用;再如,各类指标因当前预算执行进度要求,过度强调及时性,其他核心指标占比不足以体现其重要性。

3.专业化水平影响第三方考核结果。基于第三方的中立身份,一般认为第三方能对项目预算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卫生计生行业高度专业化,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虽然在财务管理考核方面能胜任,但对卫生计生项目未必完全了解,仅凭实施方案和考核评分表对卫生项目实施考核,容易因缺乏卫生学科知识而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

4.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应用薄弱。按国家和广西自治区的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有人均达到一定金额的限制规定,而如果按桂财预〔2013〕11号结果应用管理类的指标要求,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那么基础薄弱的县会面临被扣款,不足部分必须由该县补足。因为县级财政属于保运转型财政,能按配套足额配齐资金已属不易,如果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在“县财区管”的财政体制下,会造成基础薄弱的县面临无法补足资金的困境,从而无法应用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

三、完善民生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1.科学合理设置考评指标体系。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曾做出修订,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一定提高,但仍不够合理,需要重新梳理,去除不必要的指标,添加必要的指标。项目实施指标也要与项目试点单位协商好,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实施的二级指标,既有利于体现项目实施的初衷和目的,又有利于试点项目间比较。合理增加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及预算执行进度的指标,满足过程管理指标考核需要,体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

2.合理分配考核指标的赋值。各项考核指标的分值设置直接影响考核结果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需要对考核指标科学赋值,项目实施情况的指标分值应提高到60%,加入上一年度考核结果应用指标,突出考核实效。

3.科学合理配置第三方考核机构成员。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精于财务管理,但是对卫生项目未必十分了解,因此要结合试点项目的行业特点,科学合理配置第三方考核机构成员,起码要加强考核机构成员对考核项目的行业基本知识培训,合适才能上岗,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合理。

4.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目前,考核结果很难作为第二年预算安排的依据,应将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的补助资金预算安排挂钩,如果各县(市、区)出现被扣减补助资金导致人均经费不足,应由市财政给予补足,强化对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结果的应用。

篇4

(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预算管理活动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存在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及协调,从而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而绩效考核则是指对相关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对各项活动的流程环节逐一进行分解,对重要指标进行量化,通过对员工业绩评价状况及时反馈的方式,对企业资源利用效果进行科学衡量评定,及时找出其中存在偏差及问题,进一步改进完善。

(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企业中的预算管理活动进行的基础为先前所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绩效考核则是在目标及战略均确保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预算管理活动可以说是战略目标的具有化实施。绩效考核是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上对企业员工的业绩表现状况进行总体性的评判,对其过程与结果,整体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存在关系科学平衡,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的良好健康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效率的提升策略

(一)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两相结合

第一,企业经营资金的预算管理。每个企业的总资金预算是由各指标细化资金预算所组成的,各承包单位依照资金预算目标进行业务收支活动,并统一到达财务部进行业务的结算。在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中,相关财务部门需在结算业务进行中,务必做到严格规范。对于一些未办理预算或是无余额的收支业务拒绝办理。第二,标准化预算方式的制定明确。财务部依照市场销售预测资料进行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明确,之后将其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审核通过。标准化预算方式的明确制定能够帮助企业对其内部的预算及绩效管理机制实行较为科学全面的改进完善,进一步促进企业在未来的良好发展。第三,依照流程进行相关预算管理工作。对相关凭证记录、制度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对企业的相关运行规划及成本明确标准进一步的落实执行,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进行监控。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需对预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较为科学及全面的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处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效增强预算工作的科学、合理及正确性,不断修正季度管理目标。

(二)健全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健全完善需将预算管理作为核心重点。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是一个重复循环的过程,多次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在预算目标制定中需做到从实际状况出发,量力而行,避免出现过于夸大或是过于局限化的预算,从而有效确保预算与企业发展状况相符,为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提供帮助。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中,需时刻依照分析企业实际状况进行相关目标的调整,尽可能地缩小预算与实际发展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预算管理活动中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应作为绩效考核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对其进行科学考核,分析最终结果,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改善。

(三)绩效考核信息反馈平台的建立完善

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行,需在其中进行员工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交流机制的有效建立,从而更好地实现相关信息的横、纵向全面通畅。进一步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得到较为及时、及妥善的处理。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激发企业职工绩效考核参与积极性,提出考核体系内部存在问题、缺陷不足,督促相关管理部门对存在问题及时妥善的解决,真正将绩效考核考核落实到底。

(四)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以绩效为基础,极富企业适应性的评价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相关制度制定中,企业需将自身实际发展状况作为出发点,进行内部绩效考核系统的建立,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考评。对企业员工日常工作绩效状况进行科学评定,并将其具体情况信息进行有效反馈,能够帮助进一步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为快速的培养出专业化的优良工作团队,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篇5

事业单位的治理能力主要从其单位的绩效水平可以看出。作为绩效管理,其又是推进预算改革的重要方面,能够为事业单位及时的调整预算政策和制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因而,事业单位绩效与预算管理两者具有不可替代的相互联系。具体而言,事业单位绩效与预算管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绩效目标和预算编制的关系。引入绩效概念到预算编制过程中,同时结合绩效目标和预算编制目标,以便事业单位提前将预算绩效审核目标作为其预算编制的基础和依据。预算绩效指标满足项目预算要求的,可以按纳入预算,而不符合实际的项目预算则应按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从而提高绩效目标结合,使有关单位转移注意力从“要钱花”到“花好钱”上。二是执行主体和主体内部的关系。从执行主体来说,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既是预算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各部门在预算管理时,主要偏重于预算编报、执行和控制,而在预算整改过程中,则应根据预算绩效的相关工作来开展。三是全面开展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而对绩效管理来说,这也是一个覆盖面较广的工作。从管理内容和范围来说,两者是彼此联系和趋同的。因此,事业单位应把握预算绩效与预算管理的统筹协调,把预算绩效的全局观融入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四是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的关系。对事业单位而言,绩效评价的结果,将成为其整改的最有利依据。这是由于绩效评价结果出来以后,事业单位将实施报告制和问责制,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将被予以公开,而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这个角度而言,绩效评价的结果无疑将成为事业单位决策和绩效考核评价的依据,成为财政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依据,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求突破、上台阶、见成效。

三、加强事业单位绩效与预算管理的协调职能

可以相信,在新《预算法》颁布执行后,预算支出的绩效约束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绩效与预算管理的协调职能,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着手:

(一)注重细节,强化预算事前评估

一个项目是不是合理,能否得到财政预算资金的支持,首先就应进行预算前评估。也就是说,事前评估工作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预算闭环管理的起始阶段。事前评估解决的是钱该不该花的问题,应该怎么花以及财政资金投入的风险因素。要防止预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又要让钱真的花出效益来。以北京市财政局为例,在经过连续4年的预算前评估后,北京市财政局把一些不该上的项目予以了清退,并对一些没有在财政公共支出预算中的费用和支出进行砍切处理,整个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绩效管理工作的透明化,促进了事业单位的预算水平,也激发了整个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意识。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以往的预算对事业单位而言,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在实施绩效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手段以后,事业单位的责任部门就需要对这个数据进行详细询问,以确定该数据是否具有合理性。在财政资金预算规划中,只有具有绩效高的项目才能优先安排资金,在预算编制前的事前进行项目评估,可以为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保障了纳税人的钱合理使用。这样的职能转变落地有声。但是,当前我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改革才起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现在也不是所有的预算项目可以做预评估。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未来所有申报财政资金的项目都将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予以评估。

(二)加快研究建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

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应覆盖全所有预算部门与财政资金,对绩效而言,也应如此。因此,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与控制预算的各个环节,都应将“绩效”的观念纳入其中。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在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重要行业的绩效管理体系更应结合预算指标和评价指标来确定,构建覆盖所有业务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预算绩效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篇6

(一)预算系统复杂,信息不对称情况普遍存在

高校预算是在战略目标的统领下对其拥有的资源配置情况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是指得以实现的管控过程。它主要是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处理人—事—物系统运动的规律,并实施对该系统进行引导、整理、优化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科学。预算的编制需要“两上两下”,上报时间固定,执行期间明确,执行结果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执行和考核所涉及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各个层面以及各个层面众多具体人员。因此,其自身复杂性决定了信息的传递、反馈在时间上和内容上客观存在不对称性。例如,学校领导对发展战略信息掌握比财务人员和二级单位多,二级单位的预算项目很可能因为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不一致而被取消。再如,二级单位是预算的具体执行单位,拥有比财务等管理部门与校领导等决策层更多的项目执行需要什么资源、多少资源的信息,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另外,预算涉及具体人员的知识胜任度、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会使预算信息的不对称性更加复杂多变。

(二)预算编制模式陈旧,信息不对称情况难以改变

目前,高校预算编制分为对财政上报的部门预算和内部分配预算。一般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原则“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优先保障的人员、水电煤等基本支出以及贷款本息支出。由于作为预算执行部门的校院二级单位很难在预算申报阶段知道有多少资金可用,以及可以得到多少自身发展建设所需项目资金,在预算编制阶段信息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在申报预算时尽可能利用实际执行所拥有的信息优势来多申请资金,财务等管理部门凭借上报和财政批复的预算信息优势与校院二级单位进行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导致预算编制的逆向选择,挫伤了二级单位的工作热情,造成学校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

(三)预算缺乏审计监督与绩效考评,无法防范道德风险

由于预算的执行、调整与结果的反馈普遍缺乏审计监督与绩效考评导致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约束,增预算额度和预算项目随意,预算无法达到统领和调节作用;对执行过程中二级单位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纠正,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预算无法达到激励约束作用。更会使校院二级单位利用执行中的信息优势采取隐蔽行为,选择有利于本部门利益而使学校利益受损,加大了预算执行的道德风险。

(四)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信息传递成本高

信息的获取是有成本的,不仅表现为资金的耗费还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甚至是机会成本。由于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预算编制过程中仍需要人工处理大量信息,执行中的数据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导致信息传递成本高,无法对预算及时进行定量技术分析,甚至丧失取得专项资金的机会,造成预算管控的失效。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校院二级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全员”理念,提高信息的对称性

对高校而言,预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不是几个部门、几个人可以做好的,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各管理职能部门各尽其责,校院二级单位密切配合,完善预算制度,制定科学精细的预算定额,全员恪尽职守完成预算岗位职责,才能真正达到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强化预算管理“全员”理念,提高信息的对称性,财务等管理部门要做好预算的宣传引导,不仅要让各二级部门的领导更要让二级部门预算具体实施人了解预算相关法律法规、财务政策规章,使业务层面与资金层面深度融合,做到人人参与预算,人人了解预算。同时,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减少因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导致未能及时准确传递信息,避免因信息误解、滞后带来的信息不对称。

(二)创新预算编制模式,优化不对称信息制度

要打破原有预算编制模式所带来的预算编制逆向选择风险就必须创新预算编制模式,改变预算编校院二级单位的信息劣势地位,让校院二级单位主动参与预算的编制,根据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自己安排资金,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统一,来解决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首先,预算管理与工作目标实现一致,明确预算管理核心地位。校院二级单位预算与学校总预算都由学校总体工作目标统领,预算管理工作贯穿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学生和离退休全面工作,对校院二级单位的考核由“面”集中到“预算管理”一个点上。其次,优化资源结构,协调发展。改变过去预算管理模式带来的校院二级单位只关心资金使用不关心资金取得,只关心专项资金不关心基本支出,应该下放一定的财权给校院二级单位,让校院二级单位可以根据事业收入和自身发展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与学校荣辱与共、协调发展,共同承担财务风险。校院二级单位预算收入包括:按在编在岗人员和在校学生人数核定的拨款,按学生人数、收费标准、财权分配比例确定的事业收入,校院二级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取得的科研项目、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等非学校资金安排专项收入和创收收入。校院二级单位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创收支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校院二级单位的基本运行,如按照教职工人数、学生数量下放的人员经费和定额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包括学校资金和非学校资金安排的各类项目支出,如科研项目、设备采购、学科专业建设等等。创收支出是为取得创收收入而发生的必要支出。校院二级单位预算的编制原则上保持年度收支平衡,进行收入支出的匹配。基本支出与定额拨款和部分自身可支配事业收入配比,学校资金安排的专项支出和部分自身可支配事业收入配比,非学校资金安排的专项支出和特定专项收入配比,创收支出与创收收入配比,实现“以收定支”。校院二级单位在申报阶段,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预算信息,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积极性减少逆向选择。当然,新预算模式的关键在于定额、比例确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学校与二级单位双方信息不对称博弈产生的最优化制度。最后,可以考虑依据中长期发展规划尝试编制3年滚动平衡预算。由于很多项目在收入的取得和支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强硬要求年度预算收支平衡可能会导致校院二级单位逆向选择,如少报创收收入,从而影响到学校层面预算安排。因此,建议尝试编制3年滚动平衡预算,消除此类信息不对称风险。

(三)完善预算审计和绩效考评,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高校应完善预算审计和绩效考评,必须从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角度出发,从预算控制数下达,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结果反馈以及分析评价各环节着手,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监控。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必须实施必要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考评,对行为目标的选择起制约作用,采取激励性和惩罚性措施来消除校院二级单位的怠慢和机会主义行为。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至少包括产出类指标,反映投入所培养的学生数、学术成果等;效率类指标,反映资金运行效率,计划执行率、资产的使用效率等;效果类指标,反应支出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等。充分利用绩效评价信息,将考核结果与项目拨款、资金使用效果、问责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校院二级单位利益与校院利益趋向一致,在不对称信息博弈中不断纠偏,防范道德风险。

(四)推进预算信息平台建设,降低信息传递成本

推进预算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息部门软、硬件建设,才能保证信息流通的及时、畅通,数据的安全、完整,才能确保新型预算管理体系“落地”。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分析和考评过程中,决策层、管理层和校院二级单位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信息交互处理包括采集、存储、加工处理、结果反馈等等,这些都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靠网络信息系统,改善预算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实现高校信息资源的优化。

篇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流量迅速增加,如何创新管理理念,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已成为高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各院校教育经费增长较快,财务管理科目增多,财务工作量明显加大,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发生较大变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学校收入、产业收入、社会投资等形式的办学经费,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全方位经费支持。对于这些资金的管理和正确应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是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然而,许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能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财务管理需要,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未能将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位,缺乏科学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2.预算编制随意性大。一是部门预算编制时间一般为上年8月份,此时学生招生数和实际报到数无法准确核定,而高校为多获得财政拨款财务论文,往往会夸大招生数和报到数。二是对下年支出预算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的预测,编制支出预算时往往会出现虚报等现象。如“项目支出”经费一般由财政直接支付给供货商,高校为尽快套回财政拨款,会尽量少报“项目支出”,掩盖了学校事业发展的真实情况。三是预算编制基本上是财务部门独立完成,缺乏全员参与意识,预算编制信息不全面。四是上级部门对高校生均定额拨款数只是总数,没有经批准的每年详细定额数,而定额数又是下一年度扣减的依据,定额数的不透明,使得高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与上级部门出现扯皮、推委现象。

3.预算执行不坚决具有一定盲目性。有些高校在编制支出预算时,缺乏科学分析,不能做到以收定支,有的虽然编制了预算,但是预算编制不符合国家政策,也不符合单位实际,对预算执行流于形式,乱开支出项目,随意扩大支出标准。有的学校对大项目的进行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造成决策失误。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法制观念淡薄或受利益驱使,不积极支持财务会计人员履行预算执行和监督职能,甚至设置障碍,使会计监督行同虚设,掩盖支出、虚报冒领等问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很多高校领导或业务主管出现经济腐败案件的主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完整,预算执行不坚决,财务监督不到位。有的学校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建设资金严重不到位,盲目开工建设,对已经做出的支出或投资预算,往往不能严格执行,随意增加和突破。一些高校在预算下达后,没能实施监控,跟踪管理和指标考核。对下属各系院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问题财务部门心中无数,一些高校所属系院的负责人,盲目地使用资金,有钱用完再说,使预算执行偏离计划的轨道。

4.在预算环节上忽视成效预算。从预算环节上看,有的学校只注意收入预算和投资预算,而忽视成效预算,使得实际需要与实际支出有很大差距。由于高校财务部门预算管理仅局限于预算分配,只是在“分钱”时控制经费额度,经费分出去使用以后是否产生了效益则未监管。这样的预算管理强调的是分配,是目标管理,忽视了对过程的监控,对预算执行结果也未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也只对专向资金进行绩效评价财务论文,导致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脱节。

二、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预算的决策层——预算管理委员会。高校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委员会主任由学校校长直接担任,成员为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第二层,预算管理职能部门。作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具体承担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工作。预算管理职能部门一般设在学校财务部门,由具有预算管理职能的财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直接对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第三层,预算责任部门。就是学校内各基层部门。学校内各基层部门作为预算的具体实施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实现预算管理和其他基础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并提供预算管理所需要的所有实际信息反馈,为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的审批、考核等提供基础数据。

2.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建立学校内部预算管理体系是与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它是靠有效的内部责任制度和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运行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执行预算,实现预算目标的组织保障。已经审定的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年度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和规划。为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刚性管理。加大对单位各部门的管理力度,并且将经济指标与干部任期目标相结合,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预算收入的完成。支出预算必须依章进行,不得随便更改。合理安排本单位的支出,建立“一支笔”制度,严把支出关。对于重大项目经费支出,必须有归口领导审批,严格按照预算内容项目执行。

3.协调预算分类口径与会计核算方法。统一预算与核算、决算的内容和口径,使预算的管理要求与核算要求一致。对已编制的预算计划,要按照会计核算和决算口径进行还原和归集,形成与核算、决算口径可比的预算。完善预算科目及项目设计,使预算分类口径与具体会计核算方法协调一致。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还原后的会计科目列收列支,决算才能正确反映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预算管理者才能分析原因,明确责任,从而更加科学地编制下期预算。

4.预算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实行专项项目滚动预算。可行的项目,当年安排不了的项目自动滚到下一年去。各收支项目必须有合理的编制依据,要有详细甚至统一的定额标准,逐渐作到人员经费按人数,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来确定。分别建立教学基础设施改造、公用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设备建设、队伍建设等专项建设项目,并根据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不断更新和完善,使专项建设目标和学校总体规划相适应,不断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5.预算执行当中的网络化、信息化。建立一套上下互动、层层畅通的预算执行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要结合实际财务论文,在高校内部建立一套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上通学校决策层、下联各学院(部门)的预算执行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建立通达的网上信息查询系统。财务部门可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及时对整个学校的预算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控制超计划用款。同时还可完善校园网等查询系统,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将预算执行进度和经费支出情况传递给决策者和各责任单位,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做出相应决策。

6.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强化财务管理职能。高校预算管理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合理使用资金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预算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但是当前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却与财务管理要求不相适应。有的高校财务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后续教育流于形式,管理水平不高。因此,注重财会队伍建设尤其是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不断强化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拓宽视野,使财务管理人员不仅掌握和了解财务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而且懂得教育业务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和掌握本单位财产物资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等,进而加强高校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佩佩.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 (7).

[2]田晓霞,张岩峰.高校内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J].财会通讯.2009,9.

[3]彭欣菲,兰湘.高校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5).

[4]王丽萍,郭岚,张勇.高校新绩效预算管理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08,2.

[5]陈明风.关于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8,6.

[6]刘美华.高校如何做好内部部门预算[J].会计之友.2007,(2).

[7]杜荣江,刘昕.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2007,6.

篇8

一、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

财务管理属于组织企业财务活动、解决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是企业为达成优秀经济效益所采取的科学预测、决定、规划、掌控、协调、核算、研究及考核的一系列内容的统称,部门工作的重心是组织财务。绩效管理是针对组织财务及员工的行为和结果采取管理的一种方式,可以将每个员工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并且将其绩效加以提升,通过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组织绩效。可是,不论是组织财务还是组织绩效,都是围绕组织战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展开的。从宏观来讲,二者的统一在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从微观来讲,二者在各自具体的职能活动中具有各自的分工,但由于共同的组织目标,二者在相应的活动中具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需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从本质上来讲,绩效管理属于一种具有战略性的管理工具,它的所有活动都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进行展开;财务管理则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从战略目标的制订到战略的进行都需要财务管理融入其中。

二、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规划、管理、审核及绩效反馈等工作内容组成的。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注重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以员工目标为辅,以二者相互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不管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改进。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于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表现出企业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同时,加强功能性的提升,这样才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提升上去,将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

1.在绩效规划阶段的功能

在进行企业绩效管理规划时,体现出了绩效目标的认定和绩效标准的制定。在进行目标认定时,一切部门和员工的目标都要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线,而企业的目标核心点应当放在财务目标方面。在进行企业绩效标准和管理目标的设定时,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所有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目标分析,分析出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应通过相应的绩效给予评判,对于是否达成了企业的绩效目标采取相应的奖惩,针对没有达到企业组织目标的,必须进行适当的惩罚。只有通过这样赏罚分明的做法,才能真正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才会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才可以让员工和企业获得真正的进步。

2.在绩效进行阶段的功能

绩效进行阶段恰恰体现出绩效管理的成功,重点应根据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绩效进展状况,给予适当的指引和辅导,使绩效的成效通过企业财务的资料及支出情况展现出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企业在进行绩效审核过程中,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审核的核心,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可以通过量化的标准体现出部门员工的财务工作状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员工实际的绩效作为审核的成绩并给予奖励或处罚。

3.在绩效改进中的功能

当前的企业绩效管理以绩效改进作为最终环节。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绩效改进通常是通过绩效来完成的,这使得改进具有可靠的可操作性。企业绩效在审核过程中体现了绩效在管理方面的改进,对于难执行、模糊不清、同企业经济效益的规章制度不相符的均需要改进,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获得更好的成效,也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绩效审核改进时,不但要运用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还要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执行,针对完成企业规定目标的企业员工给予适当的鼓励。在绩效管理体系当中,一切功能性活动都要将财务管理活动融入其中,要将企业的目标及战略作为中心,将企业的绩效管理举措提升到更高的阶段,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

三、绩效管理中财务管理程序设计的研究

怎样以更好的状态在企业组织战略中的绩效管理上使用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要明确企业组织及部门的绩效目标,通过组织会议等方式对目标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绩效的目标中。通过合理的方式运用财务预算的作用来实现绩效目标认定的科学化。进入绩效的监控阶段以后,就要通过成本支出将财务部门在控制和监督上的作用发挥出来。当绩效管理进入第三个阶段时,即绩效审核阶段,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对质量提供证明。通过分析考察,需要针对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而且要为下一步的绩效反馈准备需要的材料。在最终阶段,即绩效改进阶段,财务部门要对改进计划在财务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检验方面起到监督作用。

企业绩效管理是许多企业都会运用的管理形式,为了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资源进行绩效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经济的效益。可是,由于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企业与资源连接的纽带,所以怎样将财务管理当中的绩效管理功能发挥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由于绩效管理以及企业的组织战略管理都具备了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应当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将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进行结合。

参考文献:

[1]贺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管理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2]文京艳.浅析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

[3]高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朱永玲.战略绩效管理工具的比较与整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篇9

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否成熟,教材是其集中反映,而教材的章节正是这一学科研究内容的典型概括。因此,以经典教材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窥探这一学科的研究主题概貌。本研究选取中西经典教材为样本,并佐以中西比较。西方经典教材主要从“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教材系列中挑选,辅之“公共管理学科系列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和“公共管理译丛”(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等译介国外学术成果的窗口,结合北大、清华、复旦、中大、厦大等高校的博士参考书目,最终筛选出10本出现频率较高的教材。样本分布为其中5本来自美国,余下5本分别来自英、法、澳、和日本④。国内教材的来源有三:一是在公共管理学界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或其著述入选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国内学人文库的学者所编著的最新教材,力求每个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985高校各挑一到两本教材,以反映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研究传统和状况;二是黄达强、夏书章等前辈早年编著的教材;三是台湾学者的5本教材。这三类教材(共24本⑤)的选取有利于作纵向和横向比较。基于评估需要,笔者从教材中提取以下指标制成统计量表,编码录入,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出版年度。是指教材是哪一年出版的,若是国外的教材,则以版权页的时间为主。设计这一指标可以了解教材的新旧程度。(2)版本。是指教材出版到第几版,据此可以判断教材的受欢迎程度。版本越高,说明该教材越是被广泛使用。(3)国家。指教材在哪个国家出版,只要用于衡量国外教材选取的代表性。(4)写作情况。指该教材是专著、合著、编著还是主编,共四类。(5)章数。指该教材共有几章,把导论计算在内。(6)逻辑体系。指该教材的内容章节编排是否成逻辑体系,分别赋值1为是,0为否。可从教材的目录判断,或者作者的序言、译者序中寻找,次之则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判定。(7)特色。指该教材的与众不同之处,例如《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一书是经典理论和案例的汇编,通过案例阐释概念理论;再如《行政科学》一书的行政法和比较行政的色彩浓厚等。(8)研究主题及其频数。研究主题大体与教材的章节名重合,有些章节名出于统计的需要笔者做些改动,以便归类。在所有样本中加总各类研究主题的出现频率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9)页数。指该章节在教材中所占的页数,为了消减误差,由下一章的起始页减去本章的起始页得出。页数越多,表明该章节在教材中的分量越重。(10)重要程度。指该研究主题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分为三个等级(1为不重要、2为一般重要、3为比较重要)。通过计算该教材中所有研究主题的页数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据此来判断。(11)变动情况。指该研究主题是否是新版教材中的新增加章节,或者是指该研究主题在修订版教材中大幅度改动,分别赋值1为是,0为否。我们可以通过新旧版教材的对比,或者作者的再版序言中得知。

三、结果分析与比较

(一)教材命名与范式转变所选样本中从书名来看,国外没有一本教材命名为“公共管理学”的⑥,与国内的教材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另外一项研究[5]所发现的,国外仍以传统公共行政为主流,其他新兴范式亦有反映。除老教材和该领域的前辈夏书章、黄达强、竺乾威等人,台湾学者也偏好取名为“行政(管理)学”或者“公共行政学”外,国内的新版教材都命名为“公共管理学”。这一教材取名的不同,是否反映西方和国内学者关于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不同看法?有学者为此通过210本行政学教科书的内容研究,发现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虽然在内容安排上有差异,但只是在相同的“管理主义”价值观取向下进行的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行政学范式没有发生转换[4]。国外学者似乎对在公共管理中应用“范式变迁”不太感兴趣,只有欧文•休斯主张新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但他同时指出范式变迁是一个渐进过程,“管理主义改革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6]笔者也试图在国内教材中寻找编著者命名的初衷,发现公共管理学作为当代政府管理的研究新潮遇到了诸多的难题和大量批评,它并未形成统一的成熟的理论框架及范式;“公共管理”话语的生成与流行大概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确立公共管理学为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有关,只能以此来解释教材易名的原委。

(二)版本、编著与经典国外教材版本的均值为3.7,其中《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已是第八版,其次《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是第七版,均是经典之作。相反,国内的教材82.6%都是第一版,虽教材名目众多,且是新近出版,然多是相互抄袭,鲜有新意。只有夏老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已出版四次,其它影响较大的教材如陈振明主编的《公共管理学———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已出版三次),张国庆主编的《公共行政学》(已出版三次),陈德禹编著的《行政管理》(修订2版)等。版本越高,表明该教材越是受到读者欢迎;出版越早,多被誉为经典。究其原因,国内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八十年代才起步,虽处于快速发展中,但知识体系的积累缓慢,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更是任重道远;与美国将近一百年的公共行政学科发展史相比,仍属年轻后辈的学习阶段。经典教材是多方面的因素铸就,更需学科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新”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上。教材的编著情况也印证这一点,所选样本中国外的教材60%是专著,30%是合著,只有一本《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是主编。而国内的71%为主编,2本为编著,只有5本为著⑦,而这5本中只有一本是大陆的,另外4本是台湾的。一般来说,主编的教材很难保证教材整体的质量,因编写者的素质而良莠不齐,很难引为经典之作(除非是学科的开山之作,譬如夏书章、黄达强主编的教材,即使这样,也只能堪称国内经典)。这种“知识生产方式”即几个人、十几个人写一本教材,东拼西凑,“洋为中用”,内容充斥着相互“借鉴”、相互克隆的东西,结果只能停留于低水平重复的状态。这也可解释为什么国内教材短短几年间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而经典甚少,主编的教材往往写作周期较短,有如饮食中的快餐,而经典教材则如炖品,需文火慢慢烹制。

(三)章数、页数与逻辑体系国外教材的章数均值为14,众数为13和14,最大值20(西尾胜的《行政学》)和最小值8(德巴什的《行政科学》);国内教材的章数均值为13.47,众数为13,最小值8(张国庆主编的《公共行政学》),最大值24(江明修著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从以上统计值来看,结论比较一致,教材一般13到14章为宜(包括导论),而每章的篇幅多大呢?以国外教材为例,总页数均值为480.4,如按14章来算,则每章占34.31页,和每本教材章节的页数均值36.92大体相当。而教材的章节编排是否成逻辑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教材70%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系,而国内教材章节的前后逻辑关系不明显,对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改革与发展以及机关内部事务管理等传统模块内容进行任意取舍编排,似乎谁先谁后无关大碍,走近了所谓的“教材丛林”。恰如某学者所言,“教材篇章安排依旧延续了过去模式的做法,至于这些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什么,语焉不详,结果给人一种零乱的感觉,现有研究更没有自觉去寻找整个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缺乏一条红线,一个核心把来自各方面的知识串联起来”。[3]虽然国内教材章节的逻辑体系不明晰,但其编排套路仍可归为三种:其一,多数教科书(54.17%)因循以往行政学模块式做法,在教材编写体系上主要是以政府管理过程为主线,篇章安排沿袭怀特《行政学概论》(1930年)的基本套路,杰出代表者为夏书章、王乐夫编著的《行政管理学》,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其二,受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影响,按照当前流行的西方公共管理范式进行编著,注重将工商管理的技术、方法与工具如绩效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中来。这类教材(占到33.33%)近年陆续出版,典型代表为陈振明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其三,将传统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模式相结合进行编著,试图在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这类教材居少数,只有12.5%,以张国庆主编的《公共行政学》为代表。

(四)特色从编写方法、行文风格、取材构思、理论视角等方面来评价国内外的经典教材,笔者发现国外10本教材各有特色,异彩纷呈,生动活泼,可读性强。除了前述两本外⑧,比如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学》从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描述、阐述和分析公共行政。又如《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用大量现实资料及案例对公共行政学的原理进行深刻的阐述和剖析,突出新公共行政学的政治视角。再如西尾胜的《行政学》以制度论、管理论和政策论构建全书的体系,以一般的理论为前提演绎分析日本的行政,日本的本土化色彩浓厚。还有《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梳理了美国公共行政的百年发展与困境。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相比之下,国内的教材则体裁单调,内容趋同,结构呈板块式或要素排列式,许多版本没有明显的特色。正如薄贵利所言,“行政学的一些著作和教科书,相互模仿和抄袭的比较多,在理论体系上和逻辑结构上鲜有突破和创新。读了这本书,再读另一本书,许多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7]从教材的编著取向看,台湾的教材则反映公共行政作为一种公共部门管理方式、方法和工具的特性,呈现出浓厚的管理主义取向,样本中陈德禹的《行政管理》最为明显,内含了管理学中的组织、计划、决策、授权与分权、领导、人事等主题。大陆早期如黄达强、夏书章等编著的教材,也是一种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主义取向。从内容写作看,多数教科书停留于泛泛而谈的水平,对于中国行政管理原则、特点的概括分析大多局限于学理和法律文本,没有直面现实的问题和差距,公共管理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没有充分体现。具体说来,教材每一“板块”或“要素”的内容,大致都是含义、特征、分类、地位、作用等几个方面,各篇章基本如此,无大差别。这种“标准化”现象缘于多数教材编写者缺少从事公共管理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所以简单归纳概括、理论演绎的情形比较多,无法为公共管理实务者提供切实的指导。从叙述论证看,过于宏大叙述,缺乏事实资料支撑。翻阅国内样本教材,几乎很少看到来自行政管理实践的调查、统计、案例、数据。比如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内容,大多停留于理论演绎,大多阐述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和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而中央、省、市、县、乡镇等各级政府到底在干什么?职权到底是怎样划分的?这些问题却得不到解答。再如行政决策,现行教材中所介绍的决策程序都是四个步骤或三个步骤,内容比较空洞,反映不了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

(五)研究主题通过对各研究主题的频数统计,国外教材排名靠前的研究主题如表1所示。再根据该研究主题的页数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据此来识别该主题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这十大主题,我们不能只看其频数的高低,更要结合其重要程度,比如“导论”这一节,虽然是90%出现率,在教材中却属于一般重要的位置;而“公共组织理论”虽然频次略低,从所占篇幅来看在教材中却属于百分之百重要的位置,这也反映了公共组织理论作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石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绩效管理”作为新兴的政府管理工具受到热捧,出现频率高于其他的政府工具,这反映了西方教材的与时俱进、贴近政府改革实践。国内教材的研究主题按其频率的高低依次排列如下: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行政领导、法制行政、政府职能、绩效管理、政府改革与治理、政府伦理与责任、公共财政等等。两相比较,国内外教材的研究主题大体相近,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理论、责任与伦理、绩效管理、政府改革与治理等主题受到学者的共同关注。此外,国内教材保留了一些传统的行政学研究主题,如行政领导、机关管理、行政沟通与协调、行政权力等,还根据政府管理的变革突出一些新主题,如政府职能转变、危机管理。但是“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这门“显学”还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同样地,对于政府间关系、战略管理等公共管理的重要主题仍显研究不足。

笔者认为,好的教材要能指导学者的研究和研究生学位的教育,因此笔者通过以下的两个比较分析来检验现有的经典教材是否能很好的指导学术研究和学位教育。一是与中美两国的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比较。因为博士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成果的集中反映,亦是其所在学科研究的现状与水平的直接体现。据学者的研究成果[8],中美博士论文的核心议题如下(其排列次序随着国别、年度浮动):行政理论、比较公共行政、雇员行为及发展、财政及预算、政府间关系、管理科学、组织理论及行为、人事管理、政策分析和其他。两相比较发现,国内的博士论文聚集于行政理论、管理科学和政策分析,较大部分论文集中在对策性的管理方法研究,较少涉及理论探索、检验和论证等基础性研究,而对美国90年代博士论文新近出现的雇员行为及发展、财政及预算、组织理论及行为等核心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足。这印证了以上教材分析的结论,国内的教材不能很好的指导研究生学位的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博士论文的写作脱节为“两张皮”。而组织行为的研究,笔者认为将是公共行政学迈向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助推我国博士论文从类似工作报告的对策研究走向强调理论验证或推导,更为强调定量技术的科学研究。二是与学术界的研究主题比较。

学术研究成果主要呈现形式是期刊论文,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公共行政代表性期刊近10年的论文,大体可以获知学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何艳玲[9]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行政科学的研究主题依次如下:行政改革(28.5%)、行政哲学(包括行政伦理、行政文化)(13.2%)、公共财政(9.8%)、行政组织职能(8.8%)、公共政策(8.6%),其余有行政决策、公务员制度与人力资源、绩效评估(行政效率)、政府间关系等领域。两相对照发现,学界的研究主题大体与国内教材的重合,但期刊论文更注重实效性,紧跟“行政改革”,探讨“政府间关系”,研究NGO回应社会问题,同时兼顾传统的研究领域如政府伦理与责任、行政文化等。统计分析也有力所不逮的软肋。数据资料的定量分析只能说明过去,解释现在,或能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却难以前瞻性的规划未来。正如登哈特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家们之所以无法产生恰当、适用的知识,是因为他们对实证主义的信奉,是他们把自己的学术活动局限在资料收集和统计处理上,从而只能得出经验主义取向的理论”。[10]119基于研究主题频数统计分析的结论也只是说明了学界过去和现在在做哪些领域的研究,却不能指出我国行政学者在未来应该做哪些研究。根据转型期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发展和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公共企业、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司法行政等这些出现频率较低的研究主题恰好是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国有企业研究几近空白,这是未来应该加以重视的研究主题。

篇10

二、PPP模式预算管理思维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基础设施为典型代表的各类公共产品数量与日俱增,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受到供给能力的制约,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出入,两者不能达到均衡,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国基础设施供给的基本模式,若仍采取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所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时展之所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型PPP模式将成为我国基础社会融资改革的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PPP模式在我国已得到了认可与接受,并在多个省市得到了应用,财政部等也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为PPP模式开展提供可靠政策引导与支持。然而由于PPP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模式,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市区域还没有应用,还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在PPP项目推广中百般阻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PPP模式的顺利实施。当前,PPP模式实施中所面临的难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对PPP模式的认知存在偏差

由于政府对PPP模式认知出现偏差,使得地方政府在融资方面存在困难,很难获取到多种融资渠道。还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则将PPP模式看作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主要方式,对实施PPP模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却视而不见。大力推广PPP模式的初衷在于吸引外资,逐步改善地方公共产品与服务质量。倘若地方政府只是单纯的将PPP模式认为是解决地方财政债务的临时方式的话,那么PPP模式也只是形同摆设,毫无价值可言,甚至会成为政府融资平台的翻版。财政部相关人员明确表示,各级政府部门对PPP模式应提高认知程度,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民众了解PPP模式的本质,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政府对PPP项目的识别与风险控制认识不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PPP模式受到世人瞩目,但在实施中由于各地区贫富差距悬殊等因素的制约,各地在PPP模式的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对PPP模式的认知与理解还不是很到位。为了确保PPP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对PPP政策内容进行全面学习,正确解读PPP模式的基本内涵;其次,对PPP项目政策内容进行宣传,提高人员的认识。与此同时,还应转变政府工作思路,加快融资渠道,做规范化、科学化的PPP项目。

三、财政工作理念转变

(一)扩大预算资金管理范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观念也较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先前的注重物质层面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对生活的质量与品质更加看重。人们在闲暇时间会去公园健身或者参加一些其他有意义的活动,这使得公共产品的需求度在不断上升,原有的公共设施很难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若政府部门没有及时拨付资金,则很难满足公共产品建设需求。处在这种情况下,加大PPP模式的宣传力度对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历时长、工程复杂、耗资高等特征,给财政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前,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做好PPP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做支持,扩大预算资金管理范畴,促使PPP项目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财政部、环保部在相关文件中已明确提出,将水污染防治PPP项目相关的财政资金一并归入中期财政规划管理领域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比如财政补贴、政府付费等,以便使PPP项目实施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用于构建环境保护专用资金,加大对水污染防治领域PPP项目的建设力度。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已从传统的直接拨款模式发生转变,而是按照具体项目特征选择行之有效的资金支持模式,尤其是在财政专项资金部署方面,清理、整合转移支付项目,将地方资金配套与竞争性领域专项逐步取消,对其他救济类等领域进行严格控制。对此,在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模式上,也应转变传统思路,寻求有效的基金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补助,坚决杜绝事前补助或者直接补助方式的出现,将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通过不断健全与完善PPP模式,可对财政部门在预算资金使用方式的选择上提供可行性的参考,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强化财政管理的规范性

财政部明确提出通过构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为PPP项目工作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针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财政部会从多个层面为其提供技术指引与全面的业务指导,促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财政部、环保部在财建九十号文件中也指出: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不管是在项目准备前期亦或是项目实施中与后期运维过程中,均应参照财政部所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加以执行,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从中也可清楚的看出PPP模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项目操作是否合乎规范;项目操作是否具备可?椭菩裕幌钅渴欠窬哂型乒慵壑档取G炕?财政管理的规范性一方面是PPP模式推广运用的必需条件,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管理也能将预算法治化集中表现出来,使PPP模式在法制健全的社会中得到大力应用。

(四)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

考虑到PPP模式不仅包含有社会资本,而且还包含一部分公共财政资金,因此为了提高公众的信服度,确保绩效考核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可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五)从全生命周期对各阶段风险进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