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与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如果将“法律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环保教育”,甚至“性教育”等纳入“德育”,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麻烦:德育概念的泛化,德育地位的异变。德育方式的偏颇等。教育“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相应地,“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形成或者改善个体品德素质,让个体成为“有道德”的人。在杜威看来,“教育即生活”,教育与个体生活具有先天的血缘关系。而道德则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不能脱离生活存在,生活也不能离开道德进行。可以看出,生成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重要的目的之一,道德教育则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的现象。如在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道德教育;在近代和现代则又有把德育空虚化的倾向,名义上给德育一定的地位,而在落实中不是用意识形态的东西来替代德育,就是把德育完全流放到边缘地带。对这种种情况,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反思,但是仍有进一步厘清德育与教育之关系的必要。
二
从教育目的看,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这里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一般都能通盘考虑。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培养;而在具体实施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则往往会把该目的分割成一些独立的部分,而对这些独立部分之间的关系又缺乏恰当的处理。在古代,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只注重个人品德的发展,而轻视其他方面,教育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目中无人”;当今的教育似乎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只重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把道德品质培养流放到了边缘地带。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因素,离开生活无以存在。而生活也离不开道德,离开了道德生活就会枯萎。因此,如果教育只重视智育,只看重科学知识的价值而无视道德教育,就会造成一些精神器官不协调者,正如一四肢极大而躯干极小之人。
学校教育在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逐级内化的过程中,也把教育目的进行一次次的分解,最终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受教育个体的发展上。而在一次次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目的。一种是“固定目的”,另一种是“流动目的”。“固定目的”指那些在特定时段、可以用确定的内容来完成的方面,比如各类科学素养、动作技能等。这种教育目的更多的是针对个体的物质生活进行把握和谋划。“流动目的”则是指那些伴随着生活本身的流动而不断变化、生成着的目的,它并不固定在人生的某一时段,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最终状态,很难用特定的内容来形成,只能通过每个人的经历独立地实现。这类目的更多指向于人的精神生活,指向于人的意义世界。这两类目的是互相结合的,尽管可以分开来认识,但在实际教育中却是不容分割的。如果把教育目的比喻成一辆车的话,“流动目的”可以说是车的方向盘,指引着所要开往的方向,但它不能离开车身而独自起作用;“固定目的”则好比是车身,载着方向盘,而自身却不能抛开方向盘而前进到某个地方。德育更多地属于教育目的之中的“流动目的”部分,尽管也包括具有“固定目的”性质的、相对确定的规范教育在内,但它的主要内容是要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做出说明,并促进实现。在实际教育中,存在着简单、机械地把教育目的肢解的做法,分割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种做法常常导致产生许多没有“方向盘”的“车体”和没有“车体”的“方向盘”。因此,在把教育目的进行分解时,通常只宜把“固定目的”进行分解,而“流动目的”则应附着于每一个“固定目的”。这样“固定目的”才能有的放矢,而“流动目的”也不至于盲目泛空三
教师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道德教育为纲的。首先,德育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有些学校设置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化,忽略了其他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其次,德育作用的发挥依靠每一个教师真实、真诚地对待学生。杜威曾经说过:“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以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教师如果搞“两套伦理”,一方面容易使自己迷失于异己的世界,既劳累了自己,也丧失了职业的尊严与自由;另一方面则给学生一种虚假的熏陶,这种虚假的熏陶无论被学生识破与否,都对其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后,教师需积极作为,不能消极避事。尽管学校教育经常与社会影响不一致,但教师必须机智地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德育的资源和动力,要化负面影响为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开发“恶”的教育价值。
四
篇2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思想净化器”的功能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一张白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子的作品。小学教育作为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生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所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的不良行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用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思想,给小学生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三)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在党的十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成绩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综合看来,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期间,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是担负着重任,教师对德育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预期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德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学校,是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兼任德育教师,在德育知识的专业技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教学活动经常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形式单一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学习,它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离不开人的生活实际。而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往往只是采用课堂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是非对错的直接判断教学,很少有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的锻炼机会。所以,德育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灌输的纯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
(三)小学德育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有些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洞说教的成分居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对德育教育的体会不深,缺乏明确可感的对象。另外,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不能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培养。
三、对做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建议
改进小学德育教学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认为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足以来就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对子孙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教者,上行下效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善恶,教育孩子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德行。
(二)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实践
的认识论就明确指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深刻。德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校课堂倚重教材的教育只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灌输,如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多参与校外实践,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去照顾残障儿童,这些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尊老爱幼。如教育孩子要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能只是去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知识,还必须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伟大,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就应该带小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的内涵。
篇3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当前,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教育部门内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素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生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清境创设”协商会话”、“信息资源提供”。因此,l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无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双主”教学模式,都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到底应采用哪种形式,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做”、“应用”)中培养。因而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1.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2.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3.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
4.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一起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学业上失败的学生在同伴帮助的过程中经历成功的体验,重塑自尊;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消除了在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关系。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篇4
(二)从数学教学模式来看,教学内容与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相分离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把传授知识当做唯一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只能简单地学习知识,不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去感知相关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丰富学生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这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对数学的较为狭隘的认知和定位,在这种形势下高职数学,只能给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对学生的数学教育没有拓展更多的视野,忽视了学生数学思想文化的培养,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精神,更好的把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文化、思想、精神等方面统一起来,感知数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三)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不能把数学素养目标与学习目的有机统一起来
这种认识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只能传授数学知识,以培养学生更多的知识为目标,学生也只能更多地关注教材,应付考试,教育没有更好的把数学人文素养培养当做首要目标,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修身不能够很好地统一起来。学生只能是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能够对数学有更深的体验,也不能够把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使得数学失去了文化意蕴,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较为空洞,不能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
二、高职数学文化教育数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数学知识传授教学模式,更多地把数学文化教育,不再是以应试教育和实用主义为根本目的,而是让数学教学充满文化精神,实施素质教育。
(一)从教学内容上由数学知识向数学文化上拓展
高职数学教育应该树立文化教育的理念,以此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有关的知识教育,这样才能让高职数学教育枝繁叶茂,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开出鲜艳的花,结出较为丰硕的果实。高职数学教学应该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以这些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去充分地了解数学的精神文化,丰富学生的数学方法,教会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数学学习不仅要有学习知识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数学家的理想和信念,感知每一个数学家的精神境界,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样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之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高职数学教学要教书更要育人
高职数学应该转变教育观,转变教学角色。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和知识数学知识,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文化教育,教师结合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对数学文化的体验和感悟,精选相关的数学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输更多的数学精神,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历史,感知数学家对数学的信念和研究精神,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科学严谨的精神。用数学文化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数学教育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思想,不断唤醒学生的执着信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和创新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养科学的生活观和人生观。
(三)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获得一定的知识,还应该提升他们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还应该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靠传授知识,尤其是不能靠脱离那种文化命脉的知识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广泛地理解数学的文化,去接受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了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务实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个人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一种思想文化精神和信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观。
篇5
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是接触最多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对特殊幼儿来说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或观察程度或许会改变他们许多;在有特殊幼儿的班级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状况:一些特殊教师每天上课把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然后孩子们就这样只是一天天的长大,来学校了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变。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做法与想法没有错。但是,特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完全发挥,甚至,严格意义上,都不算是特殊教育。
3认识不到位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第一战线人员,对于学校、学生都有他们存在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是如何的?师范生是即将成为教师的人,在遵义师范学院里进行了调查,问学生是否了解特殊教育、有没有从事特殊教师的想法等问题,大多数人只是听说有针对残障儿童的特殊学校,有些甚至没有特殊教育这个概念;当与他们交谈让他们初步了解特殊教育之后,问其是否愿意将来做一名特殊教师时,很多直接说不愿意选择做一名特殊教师,或说一笑带过。在职教师是已经成为教师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大同小异。面对残障学生,花费的时间精力会更多、工资待遇不好、不是特殊教育专业出身、会有沟通问题、性格不合适等等。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可反映出的问题是愿意选择特殊教师这份职业的人不多。
4择校难
在学校上课时,课堂上曾经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长期小学学前班的一个可爱小男孩,在一次上课的时候,突然跑到教室后面打滚、乱跳、学狗叫。马上全班学生都看着他,然后一阵哄笑,整间教室完全乱了,老师的声音怎么也盖不过学生,一片混乱中。老师很生气却又极度的无可奈何,课也没有再上下去。在询问了家长之后才知道,原来小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受到过精神打击,大多数时候和正常孩子一样,但有时候会不分时间地点的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旁边的人也控制不住,只能听任他,最后安静下来。在其他年级也有一些“问题”学生在,有的学了几年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有的不愿意和旁边的人交流;有的大吵大闹;有的•……这些孩子中有的孩子还留在学校,有的被劝退回家或者另外择校。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思考问题:那一部分的“特殊孩子”(包括幼儿和儿童)到底是应该留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是送去特殊学校才是对他们更好?
篇6
(一)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感恩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知恩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感恩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报恩和施恩让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首先,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是一致的。感恩教育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及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从而科学地对待周边的环境。正如前文所提,生命教育的目的也是促进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教会学生超越自我,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相和谐的状态,所以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实施的路径虽然有所差别,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都关注学生的精神家园,滋润学生的心灵土壤,希望学生感受成长的美好,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缔造幸福的人生。当今大学生由于对生命存在错误认识,感恩意识及抗挫折、抗打击心理弱,导致自杀率上升。2014年4月16日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某某自缢身亡,他在遗书中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类似这样的新闻诸见报端,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大学把学生培养成了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却没有教会其成为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大学生对待人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命感受及对待生命的态度。蔡某某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没有看到自己大好的青春,美好的未来。契科夫在他的《生活是美好的—对企图自杀者进一言》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这说明生活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那么生活在我们的眼里就会充满阳光。其次,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都主张和强调感恩意识。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而一个能够感恩图报的人也更容易养成珍惜生命的思想观念,所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如果在“思政课”中将二者融合,坚持以学生为本,凸显个体的价值,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达到“思政课”真正“育人”的目的。协调自我身心关系,是当今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著名励志大师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其他人需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他有一句座右铭“无手无脚无烦恼”。他17岁开始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年轻人,成为生命的斗士。
(二)关于感恩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设计
笔者自2012年起,开始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通过分享体验、模拟情景体验、角色扮演体验和范例引导体验等教学手段,将生命教育与感恩教育相互融合,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尊严,体验生命的喜悦。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将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起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改革,结合现阶段招生入学体制下学生的特点,将教材体系变成教学体系。将书本的七章内容分解为十八个模块,其中将教材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形成一个题为“惜,我们珍爱生命”的模块。其教学设计为:导入(生命是个奇迹)—体验活动(我的五样)—学生感受分享—总结(拥抱生命)四个部分。感恩在生命教育中的运用,主要以感恩父母为切入点,因为对大学生而言,感受到最多的、最直接的爱来自父母。在这一模块中,导入环节命名为“生命是个奇迹”,通过一段题为“你是怎么出生的?”科普视频向学生展示胚胎在母体的生长发育直至出生的过程。我们会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让学生知道人生来就受垂青,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泰戈尔所说:“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我们不必自怨自艾,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不应拿生命当儿戏,因为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最起码还属于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某学生分享其感受时说:“很感动,生命真是太神奇、太伟大了,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世界迎接我们的新生,让我们得以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品味酸甜感受苦辣,我们应回报以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生命,感恩这一切让我们成长。”随后,我们趁热打铁,利用视频(如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图片(如父母送学生入学照片)、故事(如苹果树的故事)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性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父爱母爱的伟大。某学生在随堂作业“给父母的一封信”中如是说:“从我落地的开始,我的身边便一直有你(指母亲)的身影,你的眼神便只有我,我的一颦一笑在你的眼神里都是爱,在你的怀里我茁壮成长至今。妈妈,从小到大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现在唯一想对你说‘我爱你’。妈妈,感谢你给了我生命……教会我如何生活,感恩生命。”在上完这一模块之后,很多学生表示要好好活着,不仅为了自己,还为了养育我们、正在为我们打拼的父母亲。体验活动的名称为“我的五样”,教学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毕淑敏的散文《心灵七游戏》。首先教师在感性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该篇文章,随后引导学生慎重写下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写好之后请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五样”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总结班上学生的“五样”(包括“家人、健康、环境、理想、爱好、光明”等),随后教师应给予引导我们写下来的这些是支撑我们的人生之路的“五样”,同样也是我们要去感恩的“五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除了要感恩父母之外,我们还应让学生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后产生感恩之情,例如用感性的语言配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讲解: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的日子;没有雨露就没有丰登的五谷;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太平的国家,就没有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正因为这一些,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如感谢上天的阳光雨露,感谢大地的厚德载物,感谢国家的和谐安定,感谢父母的养育呵护,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同学的相互帮助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拥抱生命,感恩当下,活出生命的精彩。
篇7
(一)创设优美画面,在环境中体验生活
“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环境的影响上。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所有周围的环境与事物都能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环境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为幼儿创设优美的画面,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在幼儿园的走道上或是幼儿园园内四周的墙上设计一些比较生动、颜色比较亮丽的一些图画,并且图画要切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仿佛置身于美好的童话世界中学习与生活,这样更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师幼共同讨论所设计的图画,让幼儿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中发展逻辑思维,幼儿在这种画面中,既收获了视觉上的体验享受,又学到了知识。
(二)模拟社会生活,在园中体验生活
“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要求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模拟社会生活,使幼儿在园中能够体验生活。比如:一些农村的幼儿园可以利用先天具备的地理条件,在幼儿园内设计一些具有农村田园气息的、充满水果芳香的“果园”。果园中的水果树在春天会开出各种不同颜色的、美丽的花朵,秋天时,会结出累累硕果。幼儿在春天能够感受到百花的芳香,在秋天能够体会到收获果实的喜悦,这样对于幼儿更好地感悟春天和秋天,将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与学习的能力。在大自然中学习,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开展主题教育,在活动中体验生活
此外,“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需要幼儿园加强主题教育,使得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比如:冬天到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组织幼儿观察环卫工人风雪无阻地打扫马路的卫生,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磨炼意志,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与毅力,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能够不退缩、直接面对。
篇8
从改善人口素质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加之人口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社区教育主要承担着专业技能和管理人材的培训,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而,改善社区生活条件和居民素质已成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的高度发展、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都需要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善。关注“人”,了解“人”,重视人的“生涯性”,强调建立学习型社区,实现人的终身学习,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是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西方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职业技术和现代化社区教育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包括家庭观念、教育、医疗、科技、法律等。人们对于旧有的教育体制、教育价值、功能结构和效率等都有着新的要求。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从职业技术和现代化社区教育的本质来看,它应该是一种培养人、关注人的生涯发展的活动,这种生涯的发展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价值追求的真正提高。职业技术和现代化社区教育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职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培训,以满足人的发展的各方面需要,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无论是职业性还是非职业性,都是人的生涯性的一部分,是教育与经济相互补充的结果,也是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社区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适应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西方传统的升学教育已不能完全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大学的竞争力加大,加上四年制大学高昂的学费和较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社区教育提升自己的技能,通过学习和培训,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大价值,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社区教育是为充实自我的闲暇时间。
三、西方社区教育“生涯性”的内涵和特点
不同的研究者对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认识不同,但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社区教育“生涯性”的外延从职业生涯拓展到人终生的历程;二是社区教育“生涯性”的内容既包括职业性的活动,又包括非职业性的活动;三是社区教育“生涯性”是人对职业世界和非职业世界生活的价值追求;四是社区教育“生涯性”构成要素是全面的,包括职业生活、家庭、生活角色以及教育经历与各种经验。有研究者描述美国社区教育的特色时指出,社区教育具有多重目标,它集学术、文娱和职业教育为一体,既有职业性学科,也有非职业性学科,主要是为丰富地方居民生活,如插花和烹饪等学科。由此可见,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内容丰富,具有终身性、职业性、非职业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一)终身性奥巴马曾引用甘地名言来阐述美国终身教育的特点,“要活,就要像明天你会死去一般活着;要学习,就要像你会永远活着一般学习”。美国的社区教育承担了推动终身教育的重要角色,大量的成年人在社区教育中找到了出路和新起点。目前,美国有1500所社区学院,人数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90%。社区教育对于西方社会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职业性西方社区教育主要以职业教育类课程为主,既有半专业的,也有职业的技能培训。这些职业课程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涵盖面极广,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如护士、医疗技术员、病理化验师、社会工作者、绘图员、测量员、通讯技术员、文员秘书等。在美国,企业与社区教育的合作更加深入,很多地方的社区学院与企业建立了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本社区和企业培养人才。还有的企业把企业培训纳入社区教育课程,双方通过协作教育实现人才的共同培养。
(三)非职业性西方社区教育的对象具有开放性特征,无论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职业需要,社区教育提供的教育条件和入学机会都是均等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非传统学生,而且学校的课程也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社会发展而设计的,既有职业性学科,也有非职业性学科,为丰富地方居民生活,社区教育学校也向社区不同年龄阶层开放和服务。
(四)发展性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专业化、专门化、技术化的要求较高。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职业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人要想在社会中追求生涯价值的最大化,就要不断的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发展自己,实现全面发展。社区教育不但能为失业者提供职业技能教育,为失学者提供补偿的继续教育,为从业者提供全面发展的成人教育,而且还能为成功者提供闲暇教育。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继续发展、终身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提供民众职业技能的教育形式,对于个人的生涯和社会发展尤为重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完全突显,与西方社区教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回归人性教育职业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职业技能教育,通过人的技能提高达到支撑社会整体发展的目的。但是,要理解人、关注人、重视人、发展人,需要更多对“人”的人性教育。人性的核心是一种支撑人一生存在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包括各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8]“生涯性”指的是人发展需要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生涯性”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教育,是人性潜能充分发挥的教育,是把人当做人的教育,是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教育,是把发展的自由还给人的教育。西方社区教育对人的生涯特性的关注让我们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任何教育最终都应该是实现人性的发展和优化,只注重人的发展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人发展的更多潜能,这不是教育的初衷,职业教育要回归到人性的原点。
(二)回归终身学习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实际上是把人的终身学习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国内的社区教育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上由职业教育担负着社区教育的部分功能,因此,职业教育一方面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各类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证书培训,成为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的整合平台。另一方面应开展终身学习,组织各类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目标,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休闲文化教育,使之成为区域内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指导和服务街镇(乡)社区学校及各类办学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基层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使之成为区域内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
篇9
(一)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包豪斯美术教育理念为德国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对学生天真情趣的激发,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展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并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艺术来源于创新,更源自对审美态度的培养。德国美术教育关注学生的感受,倡导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更关注学生各自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其从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并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探讨,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辅导课的方式,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小组,并在小组的学习与交流中明确教学内容,锻炼能力。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德国美术教育多融入项目教学法,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都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确立研究方向。需要强调的是,德国美术教育注重从美术这一基本概念上来构建美,并在对美的探讨中融入对人的综合性的培养。而我国美术教育往往忽视实践环节,尤其是在与行业发展、企业融合上缺乏有效衔接,大多停留在素描、手绘、色彩上。因此,加大对实践环节的引入更是改善美术教育的关键点。
(二)注重艺术与技术的有效衔接
德国的美术教育理论大多源自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德国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康德提出实物与图画能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而借助于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席勒从审美理念上将艺术与感性、理性建立联系。我国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构建自己的人生体系时,将婴儿状态与赤子之心作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明代思想家李贽也提出童心论思想,这些思想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技术进步开启了创造的思想动力。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生与德国美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大多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在技巧的运用上更为娴熟,而由于人文素养的缺乏,其技术只能成为艺术创意的工匠,缺乏个性与灵性。如对于线条的训练,西方绘画多注重基本元素的造型训练,德国美术教学中对于线条的运用更具特色,教师鼓励学生从线条的长、短、曲、直、交错中来体现出艺术化的节奏;而我国美术教育则限于对体系框架的学习,学科性太浓,难以从艺术与技术教育的协同上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强化对美术教育内容及学科范畴的延展
从美术教育的实践来看,作为艺术科学,应该在教育中体现渗透性。德国美术教育实施的是模块化教育,为了凸显学科综合素质,在课程开设上有绘画、素描、陶艺、影像、自由绘画、玻璃艺术、木刻艺术、摄影艺术、印刷艺术、雕刻艺术、拼贴艺术、木材教育、纺织教育、多媒体教育以及美学、教育学、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其课程范畴的广泛性与学科独立性并列,足见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学科拓展课程上,还融入了音乐、美育、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从美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上建立融合。德国的美术教育环境也是丰富的,在艺术馆、美术馆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群来参观与学习,有拍摄的,有临摹的,有写生的,他们在对美的发现与体验中感受创造美的快乐。在课程设置宽度上,德国美术教育注重课程的广泛性;而我国美术课程则多以教师为中心,依据教师的认知结构来设定课程宽度。因此,在我国美术教育课程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美术延展课程,如金属艺术、木材知识、玻璃艺术、纺织课程及装饰画等知识;在艺术修养课程上,应加大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德国的探究式课堂,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篇10
舞蹈是通过不同舞步舞姿韵律等元素结合而成的,不同的元素结合会形成不同风格的舞蹈,舞蹈在创作和表现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创造教育”是指引导幼儿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教育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创造教育”,因此可以通过舞蹈教育来辅助“创造教育”的实施。第一,培养创造思维。在舞蹈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舞蹈风格是不同元素灵活的结合,给学生灌输一种灵活的思维并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创造思维。第二,锻炼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动手能力,不仅仅是停留在思维层面,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在舞蹈教学中可让学生自行尝试编舞,让学生可以在舞蹈中自由发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幼儿舞蹈水平有限,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增强其自信心,切勿要求过于严苛。第三,创设创造环境。创造需要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里,舞蹈中灵动的舞姿和优美的韵律,能使幼儿处在愉悦的环境中。舞蹈可以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调剂,让幼儿劳逸结合,保证幼儿的健康发育和快乐成长。科学证明,幼儿经常处在快乐的环境气氛中,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发挥舞蹈教育的团体性,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
舞蹈是一项团体性的活动,舞蹈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舞蹈的综合表现。协作是幼儿时期需要重点发展的一项能力,是幼儿未来良好发展的最基础需求。通过舞蹈教育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第一,增强交际能力。交际是一切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在舞蹈教育中,幼儿一起练习舞蹈,有很多时间可以一起交流,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交流,也可以给学生一个舞蹈主题,让学生自由探讨,久而久之,学生的交际能力就会有所提高。第二,建立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幼儿的主要社会关系,同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人格的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协作的基础,在舞蹈教育时,教师要引导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例如可以通过“大风吹”、“sevenup”这样的破冰游戏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进而建立同伴关系。第三,进行团体合作。团体舞蹈需要一个团队默契的配合,让学生进行团体舞蹈表演,可以让幼儿体验为同一件事努力的乐趣,使之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最终达到默契配合。
篇11
首先,道德教育能够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体育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对实施改革的手段。而在体育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能够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崭新的视角,有助于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其次,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而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强则个人强。在体育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实现团队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的发展。再者,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生长在集体环境下,学生们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用社会,实现学生能力的增强也非常关键。在体育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身体的锻炼增强竞争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获得成就感,认识到任何成就都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3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共存于教育的整体结构当中,统一于教育人的行为当中,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身体锻炼、体质增强以及道德教育是相互统一,共同发挥作用的,体育技能的教学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需要道德教育提供保证,而在体育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道德教育。从教学目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道德教育需要以体育教育作为手段,而体育教学将道德教育作为最终的目的之一。从教学内容角度上看,二者表现出一种载体的关系,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它作为载体之一。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从这些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道德教育。鉴于道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如此重要,所以必须将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首先,应当在体育课堂常规中融入道德教育。所谓课堂常规就是通过制度的手段将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以及措施明确下来,通过课堂常规的制定以及执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这同时也是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时期、年级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情况,将课堂常规与纪律和规则相结合,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制度、维护集体利益的品格。其次,要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中融入道德教育。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体育教学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广,而且不同的体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挖掘体育内容的内涵,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道德教育。再者,在体育教学方法中结合道德教育。科学、严密的组织教学具有积极地教育作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体育教学中采取队列、队形的变换,队形的联系,组织学生发放体育器材,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相互保护,互相监督等,都蕴含着道德教育成分。这些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服从于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相同的特性,比如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育人、育体的双重效果。而且,体育教育同时还具有了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集体性、竞争性等,这也使体育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4当前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弥补措施
虽然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关系紧密,是统一的整体,体育教育的展开必须紧密结合道德教育,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严重缺失,这也严重的阻碍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高校的领导者以及体育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高校领导只是将道德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所以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对道德教育引起重视,而培养综合性体育人才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其次,没有明确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我国多数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道德教育的目标仍然不够明确,仅仅是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并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这也致使道德教育目标十分抽象、宽泛、空洞,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也因此而无法与体育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在具体实施中也很难具体把握。为了能够完善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道德缺失的问题,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关注。意识决定行动,只有从意识上、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所以,高校体育管理者以及体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自我的道德教育,热衷于体育事业,关心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第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时必须紧密结合体育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较而言,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竞争性以及纪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品质时,必须把握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竞争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向学生讲述各种体育比赛规则,说明体育比赛规则公平、公正的作用,并且通过奥运会中的公平比赛事例来说明要坚持公平竞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另外,还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特征,以此将道德教育结合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
篇12
2.1特殊教育教师的年龄、教龄和特教教龄现状
经统计分析,发现在四个年龄段中,人数最多、比例最大是30岁及以下的特殊教育教师,人数达到124人,占本次调查有效样本的38.8%。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比例呈不断下降的态势(见表1)。对教龄和特教教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教龄、特教教龄在5年以下的特殊教育教师人数最多、比例最大,分别有100人和150人,占本次调查有效样本总数的31.3%和48.4%,教龄、特教教龄在11-20年以下的教师人数及比例次之。特教教龄在6-10年、11-20年、≥21年段的教师比例均低于教龄在这三个段的教师比例,但特教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比例却远远高于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两者的差异达到17.1个百分点(见表2)。新疆特殊教育教师年龄、教龄和特教教龄的现状表明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偏向年轻化,有相当比例的特教教师是从普通学校转岗而来,这既显示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也昭示着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2.2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教育
经统计分析,发现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的初始学历以高中及中专为主,这一学历的教师有129人,占本次调查有效样本总数的40.3%;因高学历教师人数较少,在统计分析时将硕士学位教师与本科学历教师合并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这部分教师仅有82人,占有效样本总数的25.63%,其中硕士学位的教师无一人。为检验初始学历教师与当前学历教师人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进行了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cNemar变化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Z=-12.367,P<0.001,这说明教师们都在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检验每种学历教育的人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进一步分别对两种学历中的人数进行了检验。通过对初始学历的人数分布进行卡方检验(χ2(2)=10.43,P<0.01),发现三种学历结构的人数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高中、中专与大专学历教师人数显著高于本科学历教师。对当前学历的教师人数分布进行卡方检验(χ2(2)=201.08,P<0.001),结果发现三种学历教师人数也存在显著差异,本科及以上人数要显著高于大专、高中、中专学历人数,具体表现为: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变成了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一学历的教师有218人,占有效样本的68.1%,和初始学历时的本科学历教师比例(25.63%)相比提高了近43个百分点;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86人,26.88%)和初始学历时的专科学历教师比例(109人,34.06%)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高中及中专学历教师比例(15人,4.69%)和初始学历时的高中及中专学历教师比例(40.3%)相比下降了近36个百分点,硕士学位教师有1名,实现了零的突破(见表3)。本研究样本中,获得学历提升的特殊教育教师共有187人,占有效样本总数的58.44%,超过了一半。对不同学历特殊教育教师获得学历提升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高中及中专学历层次的教师获得学历提升的人数最多、比例最高,有114人,达到84.4%;大专层次的教师获得学历提升的人数和比例次之,有73人,达到67.0%,本科层次的教师获得学历提升的比例为零(见表4)。通过对初始学历与教师接受学历提升进行相关分析(r=0.602,P<0.001),结果发现初始学历与教师接受学历提升呈显著正相关,即学历越低越接受学历提升教育。在专业类型上,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的初始学历专业同当前学历专业存在着显著差异。初始学历专业为普通教育类、特殊教育类和非师范类的特殊教育教师比例分别为58.6%(188人)、20.1%(64人)、21.2%(68人),其中教师人数最集中的前五位专业分别是特殊教育(53人,16.7%)、中文(36人,11.2%)、学前教育(21人,6.5%)、信息技术(18人,5.5%)和医学(16人,5.0%)。在接受学历教育、取得当前学历后,教师的专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当前学历专业为普通教育类、特殊教育类和非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比例变为77.2%(247人)、7.1%(23人)和15.6%(50人),教师人数在前五位的专业变成了中文(94人,29.5%)、特殊教育(24人,7.6%)、小学教育(16人,5.0%)、数学(14人,4.4%)和医学(14人,4.4%),普通教育类学历专业(尤其是中文专业)的教师比例大幅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比例下降了9个百分点。
2.3特殊教育教师的非学历教育
表5数据显示,本研究样本中,绝大多数的教师(271人,84.69%)都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非学历教育,其中,接受过1-2次教育的教师人数最多,有167人,占有效样本总数的52.19%,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特殊教育专业非学历教育的教师还有49人,占有效样本总数的15.31%。特殊教育教龄也与教师的非学历教育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0.285,P<0.001),教龄越长接受的非学历教育的次数越多。我们具体分析发现:特教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教师未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非学历教育的比例最高,占这部分教师的五分之一,接受非学历教育的次数也以1-2次为主(93人,占这部分教师的60%);特教教龄在6年及以上的教师接受3-5及5次以上特殊教育专业非学历教育的机会要更多一些(见表5)。经统计分析,发现本研究样本中,接受过自治区级非学历教育的教师比例最高(55.3%),接受过国家级非学历教育的教师比例次之(20.3%),接受过校级、市级非学历教育的教师比例都比较低,分别为13.8%、10.6%(见表6)。对非学历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教师(229人次,占被调查有效样本的71.6%)接受的是特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接受特殊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的教师有130人次,占被调查有效样本的40.6%。本研究有效样本中,认为自己在非学历教育中收获很多的教师比例最高(205人,64.0%),有24.7%的特教教师认为非学历教育效果一般,有10%的教师感觉所接受非学历教育对自己帮助有限或不明显,还有1.3%的教师反映所接受非学历教育对自己没有帮助(见表7)。对非学历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被特教教师排在前四位的问题是:“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192人次,60.0%)、“教育方法偏重于单向灌输、忽视学员的感受和体验”(135人次,42.19%)、“培训次数太少”(124人次,38.75%)和“培训计划一刀切”(81人次,25.31%)(见图1)。还有少量教师认为“培训次数太多(11人次,0.03%)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制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专业指导”(222人次,69.4%)、“缺乏经费保障”(166人次,51.9%)、“没有充足的时间”(125人次,39.1%)、“缺乏良好的环境”(102人次,31.9%)、“其它”(10人次,3.1%)。在未来的非学历教育中,特殊教育教师最迫切希望学习的前五项内容分别为:特殊儿童心理辅导(197人次,61.6%)、康复知识技能(188人次,58.8%)、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经验(153人次,47.8%)、现代教育技术(120人次,37.5%)、学习学生管理的理论与经验(118人次,36.88%),特殊教育前沿理论(112人次,35.0%)、国外特殊教育形势与动态(85人次,26.6%)和特教研究方法(67人次,20.9%)排在第六、七、八位(见图2)。
3讨论
3.1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总体成效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通过学历教育,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总体资格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先天不足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已由当初的以高中和中师为主(40.31%)转变为目前的以本科为主(68.13%),这一比例和北京市本科学历特殊教育教师比例(73.1%)[9]相比虽然还低5个百分点,但和全国本科学历特殊教育教师比例(58.4%)[10]相比却已高出近十个百分点。从专业化水平来看,通过非学历教育,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特殊教育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整体而言虽然比较年轻,而且有大量教师是从普通学校转岗过来,但84.69%的教师都接受过特殊教育非学历教育,该比例已基本接近全国接受过特殊教育非学历教育的教师比例(90%)[11]。从非学历教育的级别来看,新疆特殊教育教师所接受的非学历教育层次比较高,主要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培训。其中:接受过国家级培训的教师占到20.3%,超过五分之一,接受自治区级培训的教师占到55.3%,超过一半,这两部分教师加起来比例达到75.6%,该比例远超过全国接受过省级和国家级培训的特殊教育教师比例(15.2%)[12]。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非学历教育级别比较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新疆充分利用了国家和地方教师继续教育的大平台,尤其是“国培计划”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政策和对紧缺薄弱学科的倾斜政策[13],二是新疆自治区出台并实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专项规划,搭建起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专有平台[14]。这表明,国家及新疆自治区政府“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促进了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说,国家和地方政府切实担负起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统筹、指导和实施责任,对于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价值。
3.2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奋进背后的省思
从研究结果来看,不同学历教师获得学历提升的情况有很大差异,显示出初始学历低的教师比初始学历高的教师学历提升比例大的趋势,其中初始学历为本科的教师学历提升的比例低到零,致使新疆硕士学位特殊教育教师只有1人,比例仅为0.3%,该比例远低于全国硕士及以上学历特殊教育教师比例(5.0%)[15]。新疆本科学历特殊教育教师的高比例与硕士学位以上特殊教育教师的低比例之间的悬殊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新疆特殊教育教师学历教育奋进的成效,可能更多地源于教师资格达标硬性要求下教师出于对“外炼”的职业资格功利的考虑,但教师“内修品格”的意识却并未被唤醒与激活[16],这显示出学历补偿时代后,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缺乏状态下,新疆特殊教育面临教师发展和完善自我的专业自主发展困境。从学历教育的专业来看,新疆特殊教育教师存在着专业发展的迷思。新疆特殊教育教师中,初始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教师比例本来就比较低,只有16.7%,该比例几乎是全国初始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教师比例(31.9%)的一半,在经过学历提升后,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矛盾更加严峻,当前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教师比例降到了7.6%,此比例几乎是全国当前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教师比例(21.8%)[17]的三分之一。特殊儿童问题与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领域,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引进非师范类及普通教育专业教师来缓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与师资短缺的矛盾本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教师在学历进修中选择普通教育专业以弥补职前培养无法涉及的某些缺憾和空白点,也在情理之中,但新疆特殊教育教师当前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比例低至7.6%,这不得不让人产生一种迷思,即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特殊教育教师又该如何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探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迷思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新疆特殊教育基础薄弱,特殊教育管理理念与实践存在普教化倾向[18];二是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资格证书制度迟迟未出台,无法规范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引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19]。从非学历教育的次数来看,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接受过非学历教育,但还有15.31%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同时,接受过非学历教育的教师所接受的培训次数也偏少,超过一半(52.19%)的教师都只培训了1-2次,接受过5次以上培训的教师比例很小,只有10.94%,该比例远低于全国接受过5次以上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师比例(46%)[20]。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非学历教育次数偏少与地(州、市)和特殊教育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缺失有关,参加过校级和市级培训的教师加起来才仅有24.4%。国家及自治区级政府在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中是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及自治区级政府应该并能够包办一切,期望国家和自治区解决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所有问题,都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好愿景,却并不切合实际。因为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会面临大量的经常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两次的集中培训解决完,需要即时指导。同时,特殊儿童自身的复杂性也使“每个学校和课堂都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有关的教师最能够诊断出来,……也只有当有关的教师参与了整个过程,并一致同意问题的诊断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有效的变革才能成为可能”[21]。此外,忽略地(州、市)及特殊教育学校自己本身的主体作用,也会削弱国家和自治区级培训的效益。在实地调查和访谈中就发现,部分地州市级政府由于缺乏对特殊教育的责任意识,没有将教师培训与学校建设统筹安排部署,致使多所学校错失了自治区级培训机会。还有部分学校在派出参训教师时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不按要求选派教师,使有些教师过度培训,而有些教师又一直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因此,校本培训和市级培训的主体地位不应也不可偏废。
3.3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反思
质量和效益是继续教育的生命线,是继续教育研究领域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绝大多数的老师对非学历教育的总体效果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收获很大的教师比例达到64%,但我们也应看到,还有36%的教师对非学历教育的效果持中立甚至是消极的态度,此外,有69.5%的教师依然认为目前自身专业发展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指导。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非学历教育的级别相对于全国而言比较高,但即便如此,依然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师对非学历教育的效果不甚满意,还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老师依然感觉当前缺乏专业指导。这说明特殊教育教师非学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还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这种落差的产生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因素有关。一是粗放式教育模式削弱了教育的针对性。从调查结果来看,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需求具有较大差异,这和田寅生等人对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2]。特殊教育教师需求的多元化是源于教师作为培训对象本身所带有的变量(背景变量、发展变量和环境变量)[23]的多样化。新疆开展特殊教育非学历教育时,采取的是全国特殊教育教师非学历教育的通用模式,即综合性、不分类的方式[24],无法顾及对象变量不同所带来的需求差异,从最初的不分专业的“大一统”特殊教育培训到后来的分专业培训,都属于粗放式培训,在一个培训班中,有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职业发展水平和不同民族的教师。教师之间存在太大的异质性,但大家却把解决差异的希望都寄托于培训本身,这就让培训承载着不能承受之重的社会期待,其最终结果必然是部分教师认为培训计划一刀切、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佳。二是“知与行”的分离削弱了教育的实践性。从调查结果来看,在非学历教育内容中,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居于主体,占了71.6%,实践技能占了40.6%。但在新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中,特殊教育理论类内容却被教师们排在了后几位(“特殊教育前沿理论”和“国外特殊教育形势与动态”分别排在第六和第七位),排在前五位的“学习特殊儿童心理辅导”“康复知识技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经验”“学生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和“现代教育技术”基本上都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有60.0%教师认为培训“结合教学不紧密”,有42.19%教师认为理论培训者“单向灌输、忽视学员的感受和体验。这表明,在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非学历教育中,继续教育供给和需求存在着不相适应性,培训者与参训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目标期待与路径选择,培训者似乎看到了未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参训者则希望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研究结果也显示出特殊教育理论在教师教育实践行为中处于一种无力与日趋祛魅的尴尬境地,参训者对于培训者的“话语霸权”和自身的“失语”非常不满,对争取“话语权”充满了渴望。在特殊教育教师非学历培训需求中,特殊教育理论走弱现象的产生与它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较量、博弈密切相关,在这场博弈中,特殊教育理论的失利,看似与哈贝马斯所论述的“工具理性”[25]的追求并无二致,但却也是源于教育实践者面对特殊儿童问题越来越复杂时无力、焦虑、困惑、挫折与挣扎的迫切诉求,同时也源自于教育实践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对特殊教育工作效率的执着追求。因此,再次追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这一多年煮不烂的老问题”[26],探寻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鸿沟的路径,促进“知与行”的有效结合,便成为当今特殊教育培训者不能不面对、不能不思考并且不能不去探索的现实问题。
4建议
4.1优化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环境
OECD认为,教师职业的持续更新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促成教育改革的关键[27]。而和根据社会变迁呼吁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的道德感召方式相比,政策因素能够更加持久和稳定地影响教师的继续教育选择[28]。因此,要使继续教育从理念呼吁层面转向行动、实践层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国家的高度来规范和管理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从公共政策层面不断优化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环境,保障和激励特殊教育教师有效地进行继续教育。当然,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不应是一个独立的政策,它应该配以内在一致的、综合的、持续的特殊教育教师政策。因此,要使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有效运行,就应着力设计系统化的特殊教育教师政策,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资格证书制度、津贴制度等,这种制度要关注“职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进行“生命关怀”,要体现出“人们对特教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个从业者,在社会及职业系统中的价值定位与认同。即,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外在的资源占有、报酬分配及精神上的自我体验等是相辅相成的”[29]。
4.2搭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平台
虽然制度的激励应成为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激励,但由于制度建设涉及到教育体系的根基,这就使得制度建设本身变得异常复杂。制度的复杂性决定了要形成普遍适用的促进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制度,还需要很长时间[30]。在普遍适用的制度基础还比较缺乏的情况下,特殊教育学校内部微观环境就成为宏观政策的良好替代。因此,学校能否搭建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就成为影响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关键因素。而这种平台能否搭建起来,又取决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对教学和行政的领导力,即能否在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用科学的、人本化的评价和奖惩分明的组织管理把学校创建成“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感受到专业发展的适度压力和动力,从而把继续教育作为自身工作与生活的诉求。在校本研修越来越成为普遍诉求的情况下,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对教学和行政的领导力便成为提升教师继续教育效果的前提。
篇1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机电工业面临着产业的整体优化与升级,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传递力和运动的一种传动,由于它具有其他传动方式不可替代的许多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矿山机械、建筑机械等各个工程技术领域。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学科的发展,液压气压传动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从军用到民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到处都有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更高、更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教材的改革是关键环节。笔者就学院校本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改革与建设谈一些认识。
一 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
我院属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培养面向工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遇到有关液压和气压传动的问题一般是关于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保养等项目,很少接触到系统的设计校核计算工作。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打破学科界限,调整课程结构。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电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和液压气压控制技术。随着机电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一的学科体系已不利于学生形成机电设备的整体意识,如机电设备的运动主要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教育论文,机电设备的控制则是液压技术、电气技术、数控技术乃至光学技术的有机结合。现行的课程结构为各学科单独设置,以课程群的组合来建立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不仅相关内容低起点、重复多,浪费了大量学时,而且各门课程知识很难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不利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将机械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传动、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等知识设置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型专业课程,这样既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并为实践操作技能节约大量的时间。
二 突出职教特色,优化知识内容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的要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职业性和实用性;知识应以够用为度,不必强调过多的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1 删除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理论抽象而实践性又很强。因为液压传动的过程是在封闭的系统中完成的,要建立起直观的认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个专业贴近生产实际,应用性很强。一般的液压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所以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加上随着教学的改革,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已经缩减,故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了。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并加强实践环节,才能改善教学效果。
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不但使学生所学无用,而且可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恐惧、厌烦情绪,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传统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中液体动力学章节中存在较多繁琐公式的推导及偏深的理论分析,如管路内的压力损失、液体流经小孔及间隙的流量等计算公式、各种液压泵排量及流量的计算公式,笔者认为均可予以删除或压缩。另外,教材中采用较大篇幅介绍了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与计算步骤,该内容主要应用于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使用,对职业教育则没有必要掌握,也应予以删除或压缩。对那些必需的理论知识可作适当处理,做到“知其然”,而不必过分强调“知其所以然”。例如,叶片泵只需说明叶片泵为减少叶片滑动的摩擦力,应将叶片顺转向倾斜一定角度放置,而不必具体分析叶片的受力情况。从而使教材做到内容少而精,突出其实用性。
2 体现教材的先进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应当不断补充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以适应市场要求教育论文,如气动技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其工作原理与液压传动有许多相近之处,因此,可增加有关气压传动的知识。而对于在生产中已淘汰或很少使用的设备和产品,在教材中则应予以剔除,如径向柱塞泵由于径向尺寸大、结构较复杂,制造困难,近年来已使用较少,该部分知识可予以省略。
3 便于教学和自学
近几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能力较低。因此,教材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内容通俗易懂,版面丰富、活泼、直观。传统教材每章节后的复习思考题多延用了本科教材的形式,以问答、论述、计算为主,对学生的论述、概括、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笔者认为应适当地降低难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填空、选择、判断题型,这样既可以考察较广的知识面,又可以突出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便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自学。同时,可安排一些课后讨论题或生活中的实例,如挖掘机、起重机的液压系统,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做到开放式教学,拓宽课堂教学范围。
4 注意与其它教材的统一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的电气元件都是用字母表示,如压力继电器用K表示,电磁开关用YA表示,但在有关的电气教材中,压力继电器用KP表示,电磁开关用YV表示教育论文,容易使学生产生模糊不清的概念,建议相关教材对同一元件应采用统一国家标准。
三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使学生具有一定调试和维修液压设备的技能,必须加强学生对生产设备液压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更好地把零散的液压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得以灵活应用。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液压系统在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作为生产操作者必须具备查找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但传统教材只在最后章节中简单提及了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笔者认为这样泛泛而谈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建议在各章节介绍液压元件工作原理后,均应说明它们在使用中容易产生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最后以典型系统为例,讲解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液压课程中安排的实验可分为演示、验证型实验和应用型实验。演示、验证型实验缺少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溢流阀的性能试验,要求学生按照事先设计的试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相关的数据,最后经过较繁琐的数据处理及图表绘制,得出溢流阀的有关性能。整个试验都是学生按指令被动执行,没有自己的认识与创新。笔者认为此类试验效果甚微,可予以削减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同时增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实验,如液压基本回路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液压回路并通过试验将各液压元件安装组合,验证回路的可行性,把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设计、联接、调试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导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其创造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为适应市场对维修能力的要求,建议增加实习演练周,加强学生对液压元件、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排除能力。
四 开发配套教学软件,发展多媒体教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结构图、原理图特别多,有的还比较复杂。过去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辅助教学。老师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以溢流阀的讲解为例,传统教学多采用挂图或幻灯片,教师所用的、学生所看见的不过是一些简单、毫无生气的二维示意图教育论文,虽然配以教学模型进行讲解,但溢流阀阀芯上移、实现溢流的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不同颜色表示溢流阀的各组成部分,用三维动画效果演示其装配及工作过程,一个彩色的、立体的动态图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反馈,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想象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现代化教学的优越性。
五 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
本课程最终考核方法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理论教学包括理论考试成绩、上课表现、完成作业情况三部分,实践部分应包括实践技能、实习报考、实习态度三部分。考虑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总评成绩理论与实践部分各占50%为宜。通过这样的考核方法,一方面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学习,下课及时完成作业,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