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编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较为全面的定义了网络结点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中间结点一旦具备编码条件,那么中间结点就会对其所接受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处理。当编码的数据被逐渐的传送到后续结点之后,后续结点可以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进行编码,如果有需要还要进行编码的话,这时就要对接到的信息按照之前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编码,然后传输,经过不断的反复编码传输,最终就会实现所有的编码信息都能够到达目的结点。最后一步工作就是目的结点通过对信息进行译码之后,就可以得到最初结点所发出的基本信息了。
2.2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
在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结点要根据哪种方式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组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比如说采用的编码系数选择方式,分组编码操作方式等方面,其具体的表现是根据编码结点分组进行编码操作的方式,其中线性网络编码主要表现是结点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实行的是线性编码组合型操作,不然编码的工程就会变为非线性网络编码。我们根据编码系数的选择方式,把网络编码构造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定性网络编码,另一种是随机网络编码。这两种编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编码系数是根据某一种算法进行确定的,而随机网络编码中编码系数是从伽罗符号中随机进行选择的,因此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在整个的网络编码系数选择中占据着灵活性的地位,这也是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特点。我们根据编码在网络系统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将网络编码分为了两种编码形式,一种是集中式网络编码,另一种是分布式网络编码。集中式网络编码是在编码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全局的网络拓扑,根据全局网络的情况来分配相应的编码系数,这一编码形式并不适合拓扑变换较大的无线网络。分布式网络编码仅仅需要了解网络当中一部分拓扑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编码操作,而且分布式网络编码还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性能。
2.3网络编码应用网络数据传送的研究
网络编码是一种编码和路由信息交换的技术,在传统道德路由方法基础上,通过对接收的多个分组进行相应的编码信息融合,以达到增加单次传输信息量的作用,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编码最开始提出时是因为多播技术,网络编码最初是为了提高网络多播的数据速率,而随着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网络编码在其他的领域也逐渐有了优势,比如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从总体而言,对网络编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进一步的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传输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传送的功耗,由此我们看出网络编码为网络的数据传送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
2.4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送技术研究趋势
随着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但是网络编码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网络编码的网络数据传送技术问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决。
1)网络编码复杂度得到降低
现阶段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提高网络编码效率的同时降低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这会涉及到网络编码的相应网络开销,这也是作为网络编码性能评价的内容之一,还有就是在网络编码实用化的过程当中,逐渐控制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减少网络编码需要的额外的计算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这对于网络部署以及应用网络编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据传送可靠性研究
保证网络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网络数据传送的可靠性,现阶段对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网络编码研究主要是根据多径路由展开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编码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因此在多跳动态的网络环境当中,分析研究提高网络编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3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相应解决方案
1)在对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研究当中,其出发点主要向三个方面集中:一是较为系统的分析网络编码在各个协议层与现有协议相结合的参数,其目的是为了让应用网络编码提高网络的系统整体性能;二是设计相应的对应网络性能指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以便求解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有设定;三是提高各个协议层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来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
2)在对网络编码时延约束控制的研究当中,针对数据在网络中各个结点频繁的参与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使得数据编码时延逐渐成为了网络数据传送累积时延的主体,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网络编码的实际应用当中,提出了基于数据传送时延约束的网络编码模型,这一模型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对传送时延进行了优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数据传送信息反馈机制,以此来促进数据在网络结点中的及时有效传送。
篇2
2.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让传统的新闻传播实现了对时空限制的重大突破。互联网因其灵活性及波及范围之广,为新闻的传播提供绝佳的便利。新闻事件未正式报道前后,对新闻的修改非常便利。新闻网站可以轻松实现周更、日更、时更,突破了时间对于新闻传播速度的重要阻碍,让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有效提高了新闻的价值。另外,互联网技术是连接全世界范围的网络传播,实现了新闻事件的全球覆盖性,个人的新闻需求能够与世界各个媒体挂钩,从而实现了个人与外界社会信息的及时快速交流,真正做到了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有效弥补了传统新闻工作所受到的区域及时空限制,让新闻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新闻事件带来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大。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优点
1.互联网传播的多元化
曾几何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人们生活中获知信息渠道的主流途径,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可以实现图片、声音、文字等多形式结合,人们在阅读新闻事件的同时,可以同时享受视觉、听觉相结合带来的新奇感。新闻事件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时,即使内容只是单一的新闻事件文字叙述,也能够用不同文字形式来加以表现,例如滚动的文字、变体的文字等,能够有效吸引人们的关注度,网络传播也能够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多元化的新闻传播为社会各界人群提供不同方面的信息需求,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其信息覆盖之广、影响范围之大也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深刻影响。
2.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量广泛
中国有句古话叫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当今社会,人们只需在互联网覆盖的地方浏览新闻,便可知晓全世界的动态。借助网络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以其具有的丰富性、隐私性、包容性的海量信息击败了传统媒体。读者可以在各大网站各大平台上自由搜索感兴趣的新闻话题,不再被动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方式。
然而,当前消费过快的时代也令很多网络信息变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比如,各大網站新闻头条上经常出现女星不雅照曝光、女子深夜醉酒视频以及人肉等不雅新闻,目的是夺人眼球,赚取点击量。但是这种新闻多是造谣生事、不负责任、侵犯别人隐私权的,这样不但给新闻当事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而且会扭曲社会风气,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并且严重阻碍新闻传播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现如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其实对新闻编辑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新闻编辑者能够在面对海量扑朔迷离的信息时,能够准确地分辨真伪,绝不能为了博人眼球而昧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新闻编辑者在选择新闻信息时应始终把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放在第一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热情,坚持去伪存真,坚持正确是非观,对社会负责,为广大群众送去最真实可靠的新闻。
3.群众与媒体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
篇3
当前,很多高校学报都还在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信息处理、编辑等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报的创新式发展。缺少科学、网络化的管理,导致很多高校学报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实际。
在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致使网络运用的能力也相对较低,无法用电脑进行稿件编辑、校对及排版等;编辑人员不会对相关图片、网页进行处理和制作,办公效率普遍较低,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学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进程,跟不上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脚步。
二、网络环境下,改善高校学报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网上办公编辑系统
高校学报网站是学报的名片,很多读者愿不愿意更深入了解其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网站首页给人的第一印像。因此,网站首页建立有吸引力的链接是第一步。其次,网页的相关栏目要清楚明了,如信息、采集栏,稿件处理等栏目,让读者能很清楚的了解到有关学报的历史、特色及投稿要求等。最后,建立网上办公系统,让学报编辑可以在网上进行办。如,利用网络进行组稿、审稿等,提升学报的办公效率。
(二)设计适应网络运行的编辑流程
1.来往稿件登记。通常,高校学报都拥有专门的投稿邮箱,所有的来稿都会投到这个邮箱中。因此,编辑人员在值班时,应该先将这些稿件从邮箱中取出来,进行统一登记,之后依据稿件的类型配置单一编号,再将作者的资料存进信息库中。对于符合本学报要求的稿件,存入相应的文件夹中;不符合本学报要求的则第一时间告知作者,并给予退稿。
2.审核。高校学报的稿件审核主要分为三步:一审、二审及三审。一审是责任编辑对所管专栏的来稿给予初次审核,若来稿符合学报的基本要求,则将来稿交给相关的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审核合格后,提交二审。二审的稿件审查工作通常是由编辑部主任完成,如果稿件在二审中依旧合格,便可以直接交给负责三审的主编进行终审,最终由主编决定是否采用稿件。
3.稿件的检测和加工。通过三审的稿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检测,如果没有抄袭和一稿多投的情况,便可将稿件交给责任编辑,让其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加工。
4.校对和排版。校对和排版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美编人员自行对稿件排版,另一种则是将稿件交给印刷公司由印刷公司进行排版。待印刷公司排版完成后,将稿件发回编辑部,相关责编对排版样式进行校对、加工,确保稿件的内容及版式符合相关要求。
5.大样审读及交付印刷。经过“齐、清、定”之后,编辑部将大样交给相关的专家对其大样进行审查,专家指出问题后,编辑部对大样进行再次修改,修改完成之后交给主编签署意见,并根据主编所签意见,对大样进行最后一次修改,最后将大样发给印刷公司进行印刷。
三、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学报编辑队伍
当前报刊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直接影响学报的竞争力。学报纺编辑人员也可运用网络优势,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及整理,探究学术的发展方向,寻找学术研究的制高点,结合编辑团队的实际,为学报选题策划提供依据。
(二)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网络的传播快捷、方便,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与版权费有关的问题。如,作者的著作权和学报汇编权利等。如果编辑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加强学报编辑人员的法律素养,提高编辑人员的意识,才能有效规避法律纠纷,使高校学报健康发展。
篇4
计算机毕业论文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引发传统编辑手段的全面变革。学术科技期刊实现全程电脑化的时机已逐渐趋向成熟。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使学术期刊编辑方法和手段不会仅仅停留于简单的键盘输入和排版。目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各种手段运用于学术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尚处于初始阶段,但不久将会全面而深入地展开。
【关键词】学术性期刊/编辑出版/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正文】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的几年中,各种计算机相关技术都会得到飞速发展和应用,使计算机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而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势头对传统学术科技期刊带来的影响尤为深远。目前,学术科技期刊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纸介学术科技期刊,以传统的方式办刊,不仅难以在市场经济潮流中站稳脚跟,而且也正受到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电子报刊和电子出版物的挑战。学术科技期刊必须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转变传统的期刊编辑出版模式,迅速实施期刊编辑出版的计算机化,并逐步实现向多媒体、网络化编辑的转变和过渡。使学术科技期刊所承载的信息更加高速、全面、方便、准确地传至读者手中。按照常规的期刊出版流程,作者的稿件经编辑加工后,由印刷厂录入排版,打出校样,经过数次校对,然后制版印刷。如果利用作者的磁盘文件,在电脑上编辑加工,则可省去排版输入程序,编辑人员坐在计算机前改稿把关,减少了校对次数,却又同时减少出错的概率,并且大大减轻由重复输入造成的精力和时间的浪费,缩短出版周期。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作者已不满足于稿件软盘的寄递,而是希望用电子邮件把自己的稿件发送到编辑部的电子信箱中,出版部门只要运行电脑中设置的e—mail程序,就可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看到作者的来稿。在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又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处理器速度不断得到提高,硬盘的容量也正以每年60%的幅度在增长,但是价格却在持续下降。1994年1兆字节的价格为1美元,到1998年1兆字节就只值5美分了。如果说,以前阻滞我国学术科技期刊电脑化进程的多为财经方面的原因,今天已经不成为太大的障碍。问题主要在于,由于传统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的配套运作已相对成熟,整个流通程序比较固定和规范,而采用一种新的编辑形态,就意味要有相应的人员管理及工作运作方式的变更。有些期刊编辑出版部门因此宁愿稳妥地在其固有领域及方式上保持观望,而不愿在这方面进行人员、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反映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应该看到,学术期刊实现全程电脑化已逐渐趋向成熟。而且,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还表明:学术期刊编辑方法和手段不会仅仅停留于目前较为普遍的简单的键盘输入和排版。多媒体和网络的各种技术手段全面运用于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的前景必将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予我们一个发挥创造力和提升人本身智慧能力的机会。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造我们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改变着人类传统的时空观念,社会运动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环境。这场席卷全球的革命刚刚从改变我们的行知模式开始,正以坚定的步伐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侧面,改造行业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更改造着人们认识生活,思考世界的观点、方法。二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数字化处理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于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通信、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近期以来,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对学术科技期刊进行编辑加工、行政管理和发行宣传,也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引发传统编辑手段的全面变革。传统编辑方法与手段同多媒体技术结合后,将给未来学术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全新的变化。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的结合,使期刊出版工作过程和学术科研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国界、环境等影响,这将有利于提高世界信息的流通速度,促进远隔重洋的各民族文化科技的及时交流。多媒体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功能,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要素结合起来,这一结合也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发行的一种全新形式,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光纤通道将电视网、电话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使三大传统媒介开始走向高度的综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像的优势,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效率和刊物质量,促进电脑多媒体编辑技术的有的放矢地发展,并为今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繁荣打下良好基础。多媒体编辑要处理大量的3d图形、数字音频和视频信息,还有从web网络传来的高带宽信息。加速图形端口(agp)即将大量投入应用,这是一种用来连接cpu和图形加速器、比pci更快的总线,agp同时还提供图形适配器与系统内存之间的连接,有了这种连接,在3d应用程序中就可以将大量的纹理贴图保存在系统内存中。到2000年,所有的图形都将是3维,使用字处理或者电子表格软件的人将不会觉察到有什么不同。近期出版的一些专业电子排版系统,已集文字处理与图形图像处理功能于一身。不仅大大降低了此前许多排版软件在文稿中植入特定图像时的繁琐操作和不便,而且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多种绘图、制图功能,使非美工专业人员也能方便地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的图形图像,并通过手写板或扫描仪顺利实现图文混排。使数学、化学、物理等科学公式的排版简便规范,同时提供各种流程图、电子电路以及各类图库。近日,ibm公司分别推出中、英文语音识别系统的语音录入软件,它们以声音接收装置为媒介,将阅读文稿的语音直接转化成计算机上文本的版面,尽管目前此类软件在配置、环境、程序设计等方面有不少尚待完善之处,但随着新的优化软件的不断问世,它必将极大地提高文字输入的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期刊计算机排版采用键盘输入的格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谈,正如一些科幻电影中描述的一样,计算机可以听懂我们话语,并按我们所说的去做。多媒体技术的发明,终于使人和机器从原来的对立中摆脱出来,人性化的局面、虚拟现实的出现,直到人工智能的进步,语音的输入使我们刹时感到pc已不再冰冷,芯片上已能出现人的情感,而且是高智能的集成。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子邮件中可视图像和活动声像传输的成为现实,将进一步产生期刊在稿件传递、审稿阅稿、修改校对、联系沟通、装帧质量、出刊速度全方位的突破。三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使传统的期刊编辑的工作过程由单向的封闭流程,转变成一种带有显著的交互性特征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流通方式。编辑、作者乃至读者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的交流,它用最直接、最形象、最逼真、最快捷的特色使期刊编辑流程成为极具开放性的人际传播。网络社会和网络文明的到来,宣告高度而枯燥的技术文明将被充分共享的信息文明所取代。编辑部的全程电脑化和内部局域网的建立,将在以下几方面产生重要作用:1.编辑出版流程高效化通过网络,可以对整个编辑流程实施网络化管理,从选题登记、审批、组稿、编校、发稿、付印、稿酬、文稿档案等均可在网络上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的管理。对已发稿件也可建立起详尽的分类、统计、查询数据。同时,还可以建立作者库对作者队伍进行网络化管理,以便随时掌握作者履历、学术科研成果、个人专长、微机通信设施等情况,并由此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队伍。更可以通过网络的电子公告或电子邮件接触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专业科研人员,为某一选题物色到最佳作者。在网络通信中,还可快速直截双向传递、显示编者和作者在组写稿件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细节,即使是远地相隔,通过网络也可就稿件的修改、校对、定稿等事宜,在两地边议边改,其速度和效率都是传统出版方式所不敢想象的。在广开稿源的同时,提高稿件质量也有了更可靠的保证。作者通过磁盘或电子邮件所投的稿件经转化为统一格式的文件后,直接存入稿件库,在进行编辑加工时,可以从中调出已排版的稿件,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编校。在审稿过程中,编辑一方面随时可与作者通过网上交谈,对稿件的有疑问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征求作者意见。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稿件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编辑可利用网上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对文稿中的资料数据等关键性内容进行查询和确认。还可经电子公告板或电子邮件征求专家意见,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2.数据库管理系统化在编辑部内部,编辑人员通过网络和光盘建立选题库、书稿库、以及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专题目录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等光盘数据库,了解某一选题的有关情况,以避免选题的重复。通过网络,编辑人员可以方便地搜索到新资料、新成果、新知识,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等,从而根据这些信息策划出最新的选题。同时,内部网络的建立以及与外部的联网,使得编辑人员对资料的查询、检索变得更为方便快速。联网后各学术期刊传统的学术资料和信息的交流可通过网际交流更高效地实施,彻底改变以往此项工作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收效甚微的弊端,使编辑工作者得以随时从网络查找、浏览、下载所需资料,再将编辑部的报刊、书籍、文件等资料以扫描录入的手段存入资料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超高容量的储存介质,不仅解除了编辑部因书面资料的不间断增长而蚕食工作空间的麻烦,同时,资料库中所包括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其他超文本的多媒体文件,由于具备功能强大的检索工具和方法,足以快速而准确地满足编辑部人员各种不同目的和不同方式的需求。3.行政管理自动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引发学术期刊编辑办公模式和观念的变革。全天候、全方位的国际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崛起,以及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编辑人员主要通过传真机、调制解调器连线和计算机网络实现同编辑部局域网的互联,在家中接收领导下达的指令从事工作并同编辑部保持联系,并将处理完毕的任务经由图文传真、e—mail等技术手段迅速反馈编辑部。编辑部的内部局域网的建立,为实现办公和决策的无纸化和数字化提供了可能。内部网费用低廉,功能强大,采用后即不需要纸张。编辑人员通过运行浏览器,可看到任何相关的电子信息。随着国际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为期刊发行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发行方式。利用网络的电子公告板,编辑部可以期刊发行和征订广告,也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寄发订单,读者可通过网络向编辑部订购期刊。当实现了网上的线出版后,读者还可以要求阅读网上的电子期刊,并通过网络向编辑部承付一定的费用。目前的学术科技期刊已经出现纸质版、电子版、网络板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虽然尚难以估计新的出版形式对传统期刊的冲击究竟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计算机的大量出版物的出现将会大大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活方式,也对纸质期刊的出版造成一定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日趋丰富成熟,使传统的学术科技期刊的编辑、传播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全新变化,改变了延续数百年的编辑方式、阅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期刊编辑出版的观念。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期刊出版业只有勤于探索和实践,勤于改造自身的人力和技术结构,并且有一套与之适应的新的编辑理论,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环境中的学术科技期刊编辑的特征、模式、结构、效果等进行科学研究,并作出总结性、指导性的说明。
篇5
一、 网络新闻编辑定位和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传统媒体传者、受者之间的界限清晰明确,传统媒介需要专门的编辑为所服务的受众提供信息;网络媒体人人皆可为传者,人人皆可为编辑,传受双方界限并不明确,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网络媒体倒底需不需要专门的编辑?如果需要,需要什么样的编辑?
最初的因特网看上去是不需要专门的编辑的,正如1996年美国因特网任务组聚会时T衫上写着的“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选举,我们信奉运行代码和求大同、存小异”,这一度被认为是因特网精神的写照。[1] 因特网是绝对自由的,不需要国王,不需要总统,当然也不需要对信息进行控制的编辑们(那时人们并没有信息过量的担忧),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信息,自由地选择信息,不受任何人的操纵与控制。
由于因特网的超速发展,泛滥的信息开始蔓延到网络的角角落落。互联网网页数量已达8亿个,这意味着“一个人不吃不睡不停,而且以1秒钟看1页的速度,看完这些网页也需要25年零4个月”[2]。对此,即使功能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也无能为力:对于8亿个网页,最佳的搜索引擎仅能覆盖16%。;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专家迈克尔用Alta Vista搜索“棒球”的信息,结果是50万个网站。[3] 面对浩瀚的信息,人们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开始需要有人帮助。
与此同时,美国《电视导报周刊》利润超过所有4家电视网利润总和的事实给人们以启发。尼葛洛庞帝认为刊登“关于信息的信息”正是该刊物成功的秘诀,因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由专人选择、提炼出的信息对受众来讲更为有用。
于是,网络开始渴望专门人才负责挑选、编辑信息。网络编辑成了人们面对信息爆炸赖以依靠的一个好助手。
网络既然需要专门的编辑人才,那么什么样的编辑人才与什么样的编辑方法才是网络需要的呢?
是对网上信息进行简单地“copy and paste”,将未加分析、零散的信息直接推送给受众? 是在信息过剩的情形下,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而拼命地运用煽情手段?是将网络作为技术的实验田,不管新闻的实质与要求,一味地崇尚并摆弄技术技巧?
显然,这些都不是受众需要的网络编辑,受众需要的不仅是众多的信息,而是共同的理解。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必须学会分享信息、精心处理信息,并将之转化为共同的知识。网络编辑应该“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电子档案的照看者,成为具有预测能力的电子图书馆的馆理员,而不单单是简明新闻的播报者”[4]
在这里,有必要重塑信息的价值观,认识到分享和整理已有的信息比搜索纯粹的新信息更重要。新新闻/旧新闻这种范式已经过时,新信息就其本身来说,不再是一个值得最好的编辑、最好的分析家追求的目标。网络新闻编辑必须从一种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信息,把它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来处理,而不仅仅是获取。“放弃单纯求新的新闻,转向共享的、中肯的信息”应该成为网络新闻编辑应有的一种意识。
从上面的论述看到,网络新闻受众需要编辑们“筛选信息”、“评介信息”、“沟通共识”、“创造共同的理解”。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定位:
1)信息的培育者: 面对浩瀚的网上信息,受众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受众需要专业人士替他们进行“信息过滤”,从而将无用的信息拒之门外,将有用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正是基于此,网络新闻编辑不应该仅仅充当信息的收集者的角色,而应当担当起“信息培育者”的重任。“信息的培育者”意味着网络新闻编辑要对信息进行仔细地鉴别、精心地挑选,他不仅仅 “告知公众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教育公众”的责任-----即保证知识的有效性及有用性。
目前网络新闻编辑的视野还常常局限于简明信息的传送上,不去考虑信息面临的窘迫局面:“就算信息报道出去了,可是如果人人都心神涣散,无心理睬,对其视而不见,那么这种报道有什么意义呢?这就等于把一根针抛进大海里”[5]。由信息的收集者转向信息的培育者,由告知受众转向教育受众----伴随着这一角色转换的顺利完成,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也将不断良性运行。
2)历史的记录人:一些时候,受众想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他就希望能够获得详细的关于事件前因后果的资料记录,这些资料可能是几个月、几年的累积(比方说,受众想要分析“中东和平进程”这一事件,他可能渴望知道中东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些资料的保存只有网络媒体能够做得到(这里指的是时间的延展性方面,网络媒体拥有比其他媒体更大的时间包容性),网络强大的数据库使得网络从理论上讲得以实现全历史的记载,身为网络编辑,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历史的记录人,从而满足今人查询与后人研究的需要。这是全历史编辑思想的具体体现,下文将有详细论述。
3)时事的分析师: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受众往往习惯性地求助于媒体的判断。媒体对于时事快速准确的分析,对于解除受众疑惑、引导受众思想有着重要作用。
传统媒体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对时事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受到技术的制约,它的分析不能够如网络媒体那般深入、适时。网络巨大的数据库,为时事分析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网络即时传播的特点,使得时事分析更经常更有时效性。
4)未来的预测者: 受众往往需要媒体对未来进行预测,消除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自己对未来的把握力;同时,受众也需要听到其他人对于未来的观点、看法,并渴望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以求争取共识,获得行动力量。
网络传媒所具有的“交互性”特征,一方面,使得编辑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各方的反馈、接触到多种意见-----意见的多元化与海量性给网络新闻编辑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多样的素材。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编辑基于数量众多、维度多样的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对未来的分析与预测应该更趋合理,更有参考价值,对受众也最为有用;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的“交互”平台,方便了受众之间相互交流,自由传播的愿望,客观上满足了受众渴望沟通、争取共识的期待。
二、 网络新闻编辑功能分析与受众心理的引导
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新闻编辑也主要承担“汇总、把关、发言”等主要功能,但它有自身的特点。
(一)汇总功能与受众多元需求的满足:受众上网阅读的目的是渴望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知道与自己相关的或能指导自己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知晓来消除对周围环境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安全感与行动的正确方向。“信息汇总”是各种媒体的重要职责,网络媒体当然也不例外。
“信息汇总”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广播新闻编辑所提倡的“汇天下精华”,就是指正确汇总各种新闻素材和众多信息,最后加工制成节目。[6] 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它的“汇总”功能有自己的特色:
1)克服信息超载对受众的影响与汇总中“信息过滤”的处理: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上海量信息增加了网络新闻编辑“汇总”的难度,为了解除受众“信息超载”的困扰。网络新闻编辑要更加强调“信息过滤”。
2)防止过量广告干扰受众阅读与汇总中“新闻和广告”的处理: 过量无度的广告不但干扰了受众对信息的阅读,而且容易引发受众的烦躁情绪。网络传媒较之传统媒体来讲,广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与新闻的相互渗透程度更深(如:一些广告甚至深入到具体的新闻页面里),这就要求编辑在汇总过程中需更多地考虑“新闻与广告”的数量比例、介入方式、介入程度等因素,找到一个恰当的投放标准、投放时长,尽量减少广告对受众的阅读干扰。
3)兼顾受众对信息“外在表现”和“内容实质”两方面的需求与汇总中“技术和内容”关系的处理: 受众喜欢网络新闻,一方面因为网络新闻能够做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比方说“动画新闻”、“多媒体新闻”等),而更重要的方面是,受众上网阅读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希望看到更好的新闻内容。 受众这种对于新闻“外在表现多样性”与“内容实质有效性”的同时追逐,要求网络新闻编辑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一个恰当的标准,满足受众这两方面的需求。
网络新闻编辑受技术的影响最深,正是技术带给它多样的表现手段,但如果利用不当,将会影响新闻内容的顺畅表达。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在汇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这一问题。 比如要考虑诸如“多媒体、动画利用的频度、地方”、“怎样做能够使多媒体、动画等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内容的表达”、“超文本的写作在何种新闻表达中是适宜的、在何种新闻中是不当的”、“超链接的建构方式‘度’的把握”等一系列问题。平衡“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是编辑汇总过程一个重要方面。
(二)把关功能与受众心理的引导:正如前文所述,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受众急需专业人才加盟其中,为他们筛选信息、评介信息、解除信息干扰、创造正确理解,一言概之,就是受众需要编辑为他们做好信息把关的工作。
传统新闻编辑“把关”包括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辞章关”。也就是说政治上要有大局意识,要善于鉴别真伪。对于具体新闻稿件,则要反复核对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在内的重要新闻事实与细节。这些把关的要求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依然适用,除此之外,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新闻编辑“把关”过程中尤要重视以下两方面:
1)受众“本我”需求的满足与把关中的“防止新闻煽情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他们喜好“新奇”“娱乐”的传播内容。
网络传媒为了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就必需要注意受众的这一内在需求,通过满足网民的阅读喜好,来获得支持。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这种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往往容易滑向另一个地步-----即传播中“一味地追逐轶闻趣事”。
现时网络传播中,大量的“轶闻趣事”、“娱乐绯闻”成了追逐的焦点;“夸张、矫饰、刺激、虚张声势”的标题、行文方式;“艳俗、跳动、强对比、多动画”的页面设计;过量使用多链接、超文本的建构方式被广泛采用------这一切使得网络新闻看上去眩目、肤浅,它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受众像吞食了过多甜点的人们:这是一条获得短暂“快”乐和短暂满足的捷径,但最终却无法止渴。” [7] 。
目前网络传播中对满足受众需求的处理方面,表现出过分重视对“受众本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受众除了具有较低层次“本我”需求之外,还有较高层次的“自我”、“超我”需求的满足,而现时传播中表现出的“整体媚俗化”客观上是无法满足“受众渴望提高”的这一高层次需求的。
如果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下面的恶性循环:受众由最初本我的满足(传者提供大量轶闻趣事来实现这一目的)-----受众产生“自我”、“超我”的更高需求(传者依然故我,媚俗化表现出整体性全方位特征)-----受众的“自我”、“超我”的更高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受众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选择离开-----网络传媒陷入困境。
对于网络编辑来讲,意味着只有平衡好“受众的‘本我’需求的需求”与“防止新闻煽情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将网络传播引向良性发展。
2)克服受众的“非理性”倾向与把关中的“杜绝虚假新闻”: 一项对“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信源正是受到来自职业的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才得以向社会提供精确的、不带有偏见的信息,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则很少受到这些标准和压力的限制。[8] 例如:1998年印尼发生“五月暴乱”后,网上广泛流传着一幅“身着印尼军服的暴徒蹂躏华人妇女”的照片,在世界范围千百万网民中产生了强烈震撼,并引起各国传媒的高度重视,后来有人指出这些照片反映的是印尼军人在东帝汶的暴行,与五月暴乱无关,可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印尼华人妇女遭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照片的张冠李戴并没有使华人的满腔怒火平息。[9]
这个例子不仅反映出网络传媒职业自律的缺乏,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网民对于网络新闻有种与生俱来的宽容度,这种“宽容度”客观上包容并且纵容了网上虚假新闻的大量传播。
相比传统媒体较完善的约束机制而言,网络传媒本身缺乏相关的职业自律;加之,受众对网络新闻普遍采取较为宽泛的标准和尺度,表现出比对传统媒体更大的宽容度,这种宽容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众“非理性”的表现,正是受众的这种“非理性”,客观上为虚假新闻提供了容身之所,这两个因素都使得网上新闻更易“虚假”或更易“部分的虚假”。对于传播新闻的媒介来讲,任何的不实与虚假都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树立将“虚假新闻”绝之门外的把关意识就显得意义重大。
(三)发言功能与受众深刻理解新闻的需求: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信息,受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对信息的评价、借助信息来表态就显得格外重要。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撰写评论、配置评论来进行“直接发言”;也可以通过节目的编排、每篇稿件的微处理来进行“间接发言”。网络新闻编辑的“发言功能”有如下特点:
1)容量大:网络新闻可以通过大量的链接将其它媒体的评论、评介引为已用;可以通过BBS等网上论坛广泛吸纳网友的言论;它的发言形式可以容纳“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漫画”等多种形式。
2)即时性:网络新闻的发言是即时性的,随着事件的进展即时发言。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它对信息的评介更为及时,帮助受众解惑也更为及时。
3)交互性:它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利用“网友来信、网友建议、网络调查”等手段或者邀请专家进行命题性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发言,间接代表编辑部的观点和意见,从而起到表扬、批评、要求、建议、号召及监督的作用。
三、 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多层次需求的满足
篇6
1.顾客的长期价值
网络营销者必须正视消费者的长期价值,这种新观念建立在两个经济学论据基础上。其一:保持一个老顾客的费用远远低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费用。其二:信息服务业是网络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业。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越持久,这种关系越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另外由于网络营销是个性化的营销方式,而且往往是点对点销售,这也为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企业了解顾客的长期价值提供了可能。
2.网络营销是一种“整合营销”
代表传统营销管理的营销策略是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组合,这一组合的经济学基础是厂商,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链,没有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决策过程中去,其实质是将厂商利润凌驾于满足顾客需求之上。营销学理论的最新,是以舒尔兹教授为首的一批营销学者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提出了所谓的4C组合:Customer(顾客的需求与期望),Cost(顾客的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方便性)和Communication(顾客与企业的沟通)。而菲利浦科特勒认为4P与4C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即Product-Customer;Price-Cost;Place-Convenience;Promotion-Communication),4P应向顾客提供价值就是相应的4C。我们则认为网络营销的整合模式是通过企业和顾客的不断交互,清楚地了解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后,作出响应的使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策略决策。在这一整合营销策略过程中,4C和4P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4C前提下的决策,企业最终的操作还是4P,只是整合营销模式下的4P已经包含了4C的信息。互联网的无居间性使得这种交互成为可能。
3.网络营销是一种“软营销”
网络经济环境下,顾客不再像传统营销方式下被动地接受强势广告的信息,对于那些不遵循“网络礼仪”的不请自到的信息非常反感。与强势营销不同,“软营销”的主动者是顾客,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回归使顾客在心理上要求自己成为主动方,而互联网的互动性、实时性和无居间性又使其实现主动方地位成为可能。顾客会在某种个性化需求的驱动下,自己到网上寻找相关的信息。从这一点出发,企业不能再把顾客看作可替代的商品,而应该和顾客建立起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即所谓的“伙伴营销”方式。重视顾客的长期价值,以适应“软营销”方式的要求。
4.网络营销是一种“直复营销”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产业调整使得产业结构进一步分化和融合,传统营销方式下的“大营销”不再适应网络营销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顾客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手段的“直复营销”。其具体形式包括“直销”、“微营销”、“Email营销”等等。在这种“直复营销”方式下,企业和消费者可以直接交流,不再通过第三方。这使得营销测试变得较为容易,企业可以及时地对营销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改进以往的营销策略,以获得更满意的结果。
二、营销活动准则的改变
在传统营销管理活动中,营销人员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营销准则,即突出满足顾客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强势广告宣传、合理的价格定位等等。同样,网络营销也有自己的营销准则,只不过是对传统营销准则的继承与扬弃。
传统营销管理是“给顾客他们想要的东西”。通过市场调查,弄清楚顾客的需求,采取一定的营销组合策略,满足顾客的需要。这种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发现行为,其基本假设是消费者在购买之前,甚至在产品设计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而,营销战略越来越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购买者至少在一开始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是通过知道想要什么,企业在顾客的学习过程中扮演引导的角色。所以营销就要求半学半教,半学是指了解顾客知道些什么和顾客的学习过程如何,这继承了传统营销的准则;半教是指在顾客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是网络营销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既受市场驱动又“驱动市场”的双向行为。
1.消费者学习。消费者学习的实质大多是受目标驱动的。所有个人和机构都有各自千方百计想实现的目标,个人的目标也许是“成为百万富翁”;公司的目标也许是“成为行业之首”。为了实现目标,个人和机构求助于各种品牌。品牌与目标紧密相连的观念对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与传统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新兴的观点认为购买者追求许多目标,在同一类产品中某些品牌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组合而与多个目标相连。
2.品牌偏好。在每一类商品中,我们关于产品如何满足各种目标的知识是学来的,一开始,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评价产品的特性,因而无从评判可供选择的品牌。购买者可能会选用一些品牌,对它们各有好恶。然后消费者通过“学习”和反省,形成自己一套判别某一品牌满足自己目标的潜意识标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了解消费者评价满意度的标准,然后采取一定的品牌战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培养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
3.购买策略。消费者面对众多品牌最终选择哪一个。一方面是根据他自己对品牌的偏好,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本人学习的结果。事实上,消费者的选择方式多种多样,视具体情况和需要而定。一般消费者学会的选择准则取决于品牌的产品战略。如果他面对的所有品牌都是为了实现同一目标,那么消费者可能会对各品牌进行全面比较,直到找到最能满足自己当前和未来目标的品牌。当消费者面对的品牌情况较复杂时,如面对一个充斥许多品牌的市场,每一个品牌各有复杂的目标结构,很难进行比较。尤其在多媒体、集成化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这种情况更易出现。这时的消费者会采取一定的策略,如有优惠的品牌、朋友推荐的品牌可能成为他们的购买品牌。
4.竞争优势。消费者学习对竞争性质和竞争优势具有深远的意义。网络营销的理念要求给予顾客长期价值充分重视,信息已成为企业战略资源,要求4P与4C相互关联。这样企业在满足消费者当前需求方面的竞争变的不那么重要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网络的特点,去引导和市场的看法、偏爱和抉择的竞争。在未来的长期竞争中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营销手段的改变
网络经济不仅给营销理念和营销准则带来空前的冲击,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渠道和手段。这些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使营销活动在企业中地位更加重要,也为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保证。这些互联网营销的新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篇7
网络新闻媒体制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分为有计划调研、选题、脚本设计、组织素材、加工集成、后期服务等。在新闻的制作过程当中选题和审读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选题是新闻制作的向导,审读是新闻制作的优化作用。网络制作过程的有序的程序是新闻编辑顺利进行的保障,可以让新闻编辑工作顺利进行和有效的实现目标。网络新闻在编制过程当中要超过文本的结构,在新闻的编辑过程当中需要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等,网络新闻需要根据网民意愿来制作,需要制作非线性链接,而且还要不受网民的地点点击,根据网民自己想看的内容去看。
1.3 新时代网络新闻的交互式特性
网络新闻的编辑活动技术超越了传统的印刷时代,向着网络科技时展。现代科技当中的由于电脑的容量大、信息多、检索方便等原因,网络新闻正在慢慢代替传统的纸质新闻,网络新闻的编辑活动的选择性大大增加了,让编辑活动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网络新闻的编辑也在不断的加快,在以前网络新闻不成熟的时候需要作出大量的工作,现在做到了及时播出。传统的媒体编辑活动都是单向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媒体的编辑活动由单向式的转变为双向式,这样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网络新闻要做到改编作品随时补充新闻的信息和资料,把多余的文字删除,让编辑活动更加灵活互动,由以前的静态变为了动态新闻。
2.1 传播时效规律
网络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价值的优化,新闻编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编辑价值观指导下,编辑者对新闻编辑活动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对新闻稿件会存在不同的评价和取舍。新闻编辑活动的价值观基本要素是角色认定、社会规范认识、价值选择等。在现代的网络时代,传统的新闻价值体系发生了变更,尤其是及时性和全时化之间的关系处理,网络新闻的全时化和新闻自身发展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新闻的理念是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质量的保证,新闻在人们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对最近发生事情的报道。网络新闻的发展把新闻的定时性拓展成了及时性,让新闻的时效性更加先进,网络新闻要求的时效性对网络新闻的编辑活动要求更高,要求网络新闻编辑价值观与时俱进。
网络化的发展给传统新闻编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新闻从时间到空间、主题到客体都发生了交互化、立体化和技术化的复合式改革。传统的新闻也把握好了这次改革的机会,充分的利用了网络技术发展原有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利用网络的方便借助网络来发展自己。网络版新闻是把传统新闻和网络技术融合起来打造出的新产品,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网络新闻在新时代的发展情况下,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新闻的编辑人员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作为背景。网络新闻具有双向或多向夸领域交融,需要多向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编辑活动,这就要求编辑主题的网络新闻编辑部在是一个单纯的网络编辑人员,需要集新闻写作、编辑和制作为一体的的结合。在现代的网络编辑活动当中,要以网络传播技术的交融点为基础,构建一个复合型网络新闻编辑主体,这是新时代下网络编辑的一个重要规律。
2.3 及时性互动规律
在网络新闻的编辑当中,从网络新闻的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整个编辑过程是动态的、及时性的。网络新闻在进行编辑的时候,编者要根据作者和网民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作者和网民的反馈的信息成为新的编辑的起点,这样可以让编辑过程一直向前发展。在这种动态的编辑过程当中,网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编辑过程当中要及时与网民、作者进行信息的沟通在编辑过程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网络新闻当中,作者和网民的反馈信息是网络出版的重要信息来源,在网络编辑过程当中要及时获取网民和作者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网络编辑的计划,提出新的编辑方案,让网络新闻及时更新。
3.结语
网络新闻编辑活动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当中,网络新的价值判断和新闻的规范是要和社会相统一的,要符合社会变化规律这是网络编辑的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的核心环节就是选择题材进行加工,需要编辑者进行各种的具体的、特殊的编辑活动,网络新闻的编辑需要各种不同的原则、方法、手段和因素,这是一项复杂的编辑过程,需要现在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成品。
参考文献
[1]贾军.浅析网络新闻标题的编辑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3,15(133):421-422.
篇8
1.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以及技术是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传统的企业内与企业间组织形式正是着眼于实现资本与技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而设计的。而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本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积累则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自然需要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保证新的核心要素的有效配置。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指数化增长也使得传统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这就需要新的组织形式来与组织的发展和变化相适应。总的来说,网络经济要求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1扁平化
扁平化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变革最显著的特征。适合工业革命需要的组织结构都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分工明确、等级森严、便于控制,但是,这种组织结构在网络经济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例如:由于管理层次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进而造成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不同机构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管理效率低下;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不畅等。为了克服传统组织的这些缺点,组织开始出现扁平化的趋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变了传统命令链的多层级和复杂性,精简了结构层次,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和不失真,大大提高了组织效率。
1.2网络化
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形式集团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集团、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联盟大量涌现,这使得众多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构成了企业组织形式的网络化。二是企业经营方式连锁化。很多企业通过发展连锁经营和商务等业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使得企业的营销组成网络化。三是企业内部组织网状化。由于企业组织架构日趋扁平,管理层次减少,跨度加大,组织内的横向联络不断增多,内部组织机构网络化正在形成。四是信息传递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企业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已经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不同部门、员工之间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进行信息沟通和及时有效的交流,可增进员工之间的了解,提高其学习能力,并增强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有利于企业处理复杂的项目,形成竞争优势。
1.3虚拟化
传统组织结构的设计总是力求职能部门的“全面化”,企业组织也总是力求“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不管是职能制、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制组织结构,也不管规模大小和在某项功能上的优势如何,企业组织内的各种具体执行功能,诸如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都是以实体部门而存在的。这些实体组织部门作为企业组织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单元,往往难以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要想具备竞争力,必须要有快速而强大的研发能力,有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有广泛而完善的销售网络,有庞大的资金力量,有能够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只有集上述各种功能优势于一体的组织才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事实上,大多数企业组织只有其中某一项或少数几项比较突出、具有竞争优势,而其他功能则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为此,企业组织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可仅保留企业组织中最关键、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虚拟化了的功能可通过借助各种外力进行弥补,并迅速实现资源重组,以便在竞争中最有效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1.4组织决策的分散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组织高层几乎拥有所有的决策权。在这种单一的决策模式下容易产生、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等问题。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组织由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心模式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模式,组织的决策由基于流程的工作团队来制定。决策的分散化能够增强组织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这种新型组织形式不仅满足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要求,而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既适合于总组织,比如一个拥有众多子公司和自负盈亏组织的康采恩,也适合于拥有现在流行的项目组织,独立的生产组织、部分自治小组等形式的小型的企业组织。
2.1网络组织的涵义
虽然众多学者认为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概念,企业在实践中也有多种具体的形式,因此关于网络组织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但我们可以给出Achrol关于网络组织的一个被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网络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它的运行不是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众多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组织中,节点可以由个人、企业内的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组成,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如果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组织最主要的特点,而这正是其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从Achrol给出的有关网络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网络组织不仅是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联系方式。对网络组织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a.网络组织是由节点及节点之间的联系方式与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应的决策能力,能对流经它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b.网络组织有着共同的目标,网络中的节点围绕着共同目标进行运转,并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c.网络组织各节点共同遵守网络组织协议。网络组织依靠网络组织协议运行,在遵守协议的前提下可自愿进入、退出,表现出网络组织的柔性与边界模糊性。d.网络组织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也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而是为了特定的目标,由人、团队和企业构成超越节点的组织,组织节点的构成会随着网络组织运作进程、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增减、调整。网络组织边界超越一般组织边界,具有可渗透性和模糊性。网络组织根据组织目标选择构成节点、节点的核心能力、互补优势及整合程度。
2.2网络组织的类型
一般网络组织框架允许它有不同类型和级别。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将网络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米鲁斯等人将网络组织划分为三类:内部网络组织、稳定的网络组织和动态的网络组织。
a.内部网络组织。内部网络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面是通过减少管理层级,使得信息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更加快捷地流动;二是通过打破部门间的界限,使得信息和知识在水平方向上更快地传播。这样做的结果,就使企业成为一个扁平的、由多个部门界限不明显的员工组成的网状联合体,信息流动更快,部门间摩擦更少。在网络经济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已经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并让顾客充分满意才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与此相适应,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该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在企业内部构建网络组织,有助于企业及时准确地识别顾客的需求特征,围绕特定顾客或顾客群配置资源,组建由设计、生产、营销、财务、服务等多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服务,让顾客完全满意。
b.稳定的网络组织。稳定的网络组织是指一种以长期合作关系为基础的网络组织,其中每一个企业组织都是独立的,它们通过契约与核心企业相联结。其典型代表是企业战略联盟。
c.动态的网络组织。动态的网络组织是许多企业的临时联盟,他们具有自己的关键技术,通常围绕某个领导企业或中间企业组织的关键技能联成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这种动态联盟表现出短暂和临时的特点,某个目标一旦完成就会宣告解散,而为了新的机会又会重新组建新的联盟,其典型代表是虚拟企业。
3.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中的几点措施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是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但是,希望企业从传统组织结构直接转变为网络组织是不现实的,新的组织结构毕竟要以过去的组织结构为基础,而不可能凭空创造出来。不过,既然我们说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企业组织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在结构上向网络组织过渡,或者说建立具备网络组织的某些特征的新的组织结构。
3.1组织层级的减少
与国外相比,我国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型,企业不论大小自上而下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属于典型的层级组织。这种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当高,所有权集中,并因此可能导致最低的产品差异性以致形成商品同构;在发生冲突时,较多采用行政命令来解决冲突;组织边界层次分明、固定、刚性,典型的静态连接或联合。应该说,我国企业的传统组织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其弊端愈来愈明显。我们不能希望企业组织结构从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直接变革为网络组织结构,但是,减少组织层次,是我国企业目前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从联想集团组织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组织层级减少的趋势。联想集团于2004年调整了企业战略,并作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变革。首先是统一了中央市场部,在这个平台上进一步研究识别细分客户的需求,同时指导整体市场的工作。与此同时把原来的华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七个销售大区进一步分成了18个销售大区。如把以前属于华中销售大区所辖的湖北、河南和江西三个销售分区重新划分为湖北销售大区、河南销售大区,江西销售分区则和湖南销售分区一起组成湘赣销售大区。结果减少了销售过程中的层次,使得营销更加贴近用户,便于深耕习作区域市场。
3.2以流程为导向的工作团队的建立
在流程变革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建立工作团队,也就是将过去以功能分工的组织方式改变为以“流程”、“网络”为导向的工作小组。过去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由一个小组结合起来,承担起满足社会需要的所有工作,各组成小组构成了一个非中心化的联合体网络,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传统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的“”所导致的管理低效率,而且也使各组成小组的界限不再严格地局限于功能和层次。
当组织职务是围绕小组而不是个人来进行设计时,结果就组成了任务团队。“团队”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主要包括能够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按照德鲁克教授的分类,团队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网球双打型的。在这种团队里,它必须是小型的,每一个成员必须使自己适应队友的个性、技能、长处和弱点。第二种是足球队型的。每一个队员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但整个队伍是整体移动的(除了守门员),同时,队员们又保持各自的相对位置。第三种是棒球队型的或者是乐队型。每个成员都有固定的位置。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将越来越多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跨职能的任务团队,人们必须学会在没有固定职务、没有命令权威、既不是被控制也不是控制他人的情况下去进行管理,去完成任务,去实现目标。
3.3内部市场化
从传统组织到网络组织的另一个途径是内部市场化,即在企业网络化的基础上,让组织内部的各个单元(节点)形成自己的利润中心,这些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易。如购买原材料、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部单位进行投资,以便更好地根据市场条件确定业务。这样,企业组织内部不存在垄断,利润中心有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自由,同时,这些利润中心也必须把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以竞争性的方式销售给内部或外部的单位。但是,组织内部单元的这种市场化行为必须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在这些内部市场组织形式中,各个单元都需要建立自己的财务报告,以便组织对各个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解和协调。
在企业组织进行内部市场化过程中,往往会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各个利润中心或各个单元难以确定互相提品或服务的价格。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海尔建立的内部价格体系来得到一些启示。海尔的内部市场化是伴随着流程再造建立的。海尔集团产品事业部与商流推进部之间的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的销售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销售费用作为基数),以此为标准,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新的折扣比例,核算出商流推进部从事业部的采购价,即采购价=产品市场价×(1-折扣比例)。产品事业部与物流推进部的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每批次采购物品所需的采购费用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采购费用作为基数),以此为标准,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新的折扣比例,核算出事业部从物流推进部的采购价,即采购价=物流采购价×(1+折扣比例)。设备公司和产品事业部的内部价格体系是根据整合前,产品事业部采购设备、维修设备所消耗的费用作为基数(以后根据上年度的采购、维修费用作为基数),然后双方协商确定一个比例和基数相乘得出的数额,作为设备公司应得的报酬,其它各部门之间的价格体系的建立与此类似。正是由于内部价格体系的确立,保证了海尔内部市场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多经济理论的影响.学术研究,2000;(1)
2RaviS.AchrolandPhilipKotler.MarketingintheNetworkEconomy.JournalofMarketing,1999
3李维安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篇9
在“互联网 2.0”时代,网络成为一个“生活平台”,再造了一个生活空间,再造了一个社会: 网络开始由“虚拟性”向“现实性”过渡,已经逐渐形成自身的社会结构;网络行为不再是纯粹的虚拟行为,网络参与者必须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承担法律责任。网络不再是一个与现实无关的纯粹虚拟空间,现实和网络不仅是并行的,而且是互为依托和相互交叉的,网络空间中需要法律规则。网络言论属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范畴,也就是非传统媒体平台或者非正式媒体形式的言论范围。公民大多将网络视为维权的新平台和表达公共意见的新场域。网络从技术平台演变为交流平台,强化了公民获取信息和彼此关系的能力,拓展了公民言论的空间。网络的开放性和低成本性使得更多公众能够获得话语权,也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
网络言论与现实言论的规制环境反差
由于宪法监督机制不力,公民言论自由的实施状况和现实运行状况一直都极不乐观。传统媒体环境下,囿于公权力对媒体的高度管制和控制,公民如想通过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表意见,则必然面临“事前审查”、“主体限制”等这些有悖于言论自由应有之义的规则的限制。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计划体制下国家与社会合一造成的公民个人诉求被吸附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变,利益的多元化、诉求的差异化等都使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冲动愈发急迫。而建立于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之上的媒体管制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这就使得一旦网络这一具有高度普及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大众化特征的新兴媒体进入公众视野,就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于对后果缺乏预先估计,公权力显得措手不及。即使后来公权力意识到网络对传统管制方式的冲击力,但由于权利占领过程已完成,技术上存在障碍等原因使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传统言论载体为何“万马齐喑”,而网络媒体却能“一枝独秀”的根本原因,网络成为长期被压抑的公民言论自由的爆发点。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以利益诉求多元化为动力的言论多元化需求不可避免,而政府长期对传统媒体的管制在阻塞需求的同时也激发了需求的热情,一旦网络这一以开放、平等、参与、及时为特征的新媒体出现并得以普及,这种表达上的需要和兴奋便无法遏制。与此同时,由于技术手段上的限制,除了预先设置“敏感词”这种极易被规避的方式之外,公权力很难像对待传统媒体一样对网络言论进行事先审核。再加上网络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和传播结构上的扁平,除非全国断网,否则对网络言论进行预先的、严格的管制几无可能。
网络言论中的隐私与自由
(一)隐私言论的保护强度
完全的隐私状态可以阻却一切政府规制,这是出于现实考虑,而非价值判断,因为隐私言论完全不会为人获知,唯一合法的规制介入是基于对言论主体的违法表象判断,而后依合法程序进行信息监控或截获。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包括用宣扬他人隐私的方式,而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也当然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的某些个人生活规律也属于个人隐私,本条确保了公民的日常生活不被非法干扰,也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公民的生活隐私权;第四十条还规定私拆信件和窃听电话,都是侵犯通信秘密的行为,通过反面的禁止性规定,从而对公民的隐私权予以保护。因此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宪法没有对隐私权作出明确直接的保护性规定,但却间接地从其他方面对公民的隐私权不容侵犯给予了确认,在公法中的规范很明显适用于政府。
我国刑法中对网络空间的认定尚未明确,但通过对现实隐私空间的类推和归纳,也可以得知刑法对隐私言论的保护,主要是通过追究侵害隐私权行为刑事责任来实现。刑法第245条第1款、第259条、第253条第1款规定等规定,都是宪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精神在刑事领域的具体延伸,为保护公民隐私权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刑法保障。
我国关于新闻、出版、广告、宣传、广播、电视、电影、医疗卫生、档案管理、邮电、社会治安等许多方面的行政法律法规中都有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基本上要求正式媒体平台承担审查义务,例如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就规定了任何报纸不得刊载的内容,而国家通过对违法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来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而互联网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中:《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行未经许可的计算机学校,篡改他人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上述规定的用户,未说明是群体用户抑或个人用户,因此需要考量言论主体的主观态度,群体间的网络会谈,相关会谈主体有无公开言论的主观意愿,如果没有,当然认定为群体隐私,政府规制不能介入;如果有公开意愿,也要考察是否形成了公开结果,在没有公开结果的情况下,依然要适用隐私言论的保护强度。当然,更多情况下是存在群体间不统一的言论意思,也许有的人并不希望公开相关言论,但是却被其他主体公开了,那么要根据相关法律来分别认定,如完全涉及个人隐私权的,言论公开者负有单独的行为责任,权利人可以对其主张救济;如果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乃至构成刑事责任的,发言人和言论传播者需要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依照法理,规范既约束社会,也约束执法者,这里的任何单位本来应当包括政府管制机关,但是该规定未明确执法者的法律责任,所以在实践中对管制主体的危害行为无法追究。所以,行政保护中最大的问题是,行政规范对于规制主体与对于公民的要求并不一致。
(二)作为言论自由的网络言论
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与言论隐私相对,是指主观上或客观上公开的言论信息,主观和客观符合其一就是自由言论,主观是指言论主体有公开言论的意愿,客观是指公开的言论达到了公开效果,为不确定群体所知。本文仅探讨言论自由的合法形式,而不考察其合法限度。作为一种消极自由权利,一般认为“法无禁止即自由”,规范文本上的规定仅仅是权利确认,而非权利赋予,如《宪法》第 41 条第1款规定: “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当然,网络言论自由不是绝对权利,任何国家和理性社会都会基于常识而否认这种绝对权利的存在。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还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自由与责任实不可分。我国的法律法规要求,言论自由不得与他人隐私、商业秘密、公共利益、国家安全相抵触。
网络言论的规制形式及边界
法律是政府采用直接手段对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而网络架构是政府通过规制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 PICS 的分级和过滤系统实现对网络言论自由的间接规制。从降低网络危险言论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或国家安全带来冲击的角度,法律规制和网络架构规制都是必须的,而且是有效的,但从公民网络言论自由保护的角度,这两种规制方法的使用不当将可能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构成侵害。
一方面,作为直接规制,政府依法行政既不能侵入社会自治领域,粗涉私人活动,也不能对危害社会的行为置之不理。网络空间不像传统社会那样比较容易区隔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两者之间的界限经常变得模糊不清和变化不定,如,曝光野蛮拆迁是对政府不依法拆迁的抗议,上传一张消费发票有可能牵出一起腐败案件,随意发表一则工作感想则可能泄露国家军事秘密和商业秘密等。因此,平衡网络言论自由与政府依法行政之间的冲突十分必要。
另一方面,在现代的网络技术下,政府对网络服务提供商设定监管义务,它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对网络言论进行过滤,从而导致政府认为的那些危险言论被屏蔽掉。“信息的窄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整个网络言论按照政府设计的模式走向沉寂化”。另一方面,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络服务器的代码层配置 PICS,他们会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筛选那些他们认为适于提供给社会大众分享的信息,这无异于恢复了 19 世纪中叶之前的书报审查制度,只不过由电子手段取代了人工审查。这导致公民的网络言论容易受到第三方的侵害。由于复杂的过滤技术不为一般网络用户所熟悉,当他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侵害时,成功获得救济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
因此根据开放性程度,网络言论模式可以区分为:模式一(隐私),点对点信息交流,以QQ、MSN、Skype为典型;模式二(相对封闭性),点对确定范围的多点交流,以有准入限制的QQ群、个人空间、或讨论平台为典型;模式三(开放性),点对不确定范围的多点交流,以微博、公共论坛为典型。而通过对网络言论模式与言论外观形式合法性的复合考量,规制机构可以分别采取相应的间接规制或直接规制行为。间接规制包括身份备案、事前内容审查、屏蔽、删除内容等,直接规制措施包括行政强制措施(禁言、断网等)或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拘留),刑事侦查措施(监控、窃听),刑事强制措施(各类限制自由措施),刑罚(拘役、有期徒刑)。
参考文献:
1.于志刚.信息时代和中国法律、中国法学的转型.法学论坛,2011(2)
2.肖榕.网络言论在公民基本权利平衡实现中的地位.法学,2012(5)
3.杨福忠.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方法与保护程度―以公务人员名誉权保护为视角的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林凌.论依法引导网络舆论―兼论网络言论自由权保护.学海,2012(2)
5.Cass Sunstein, 2.0,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6.时飞.网络过滤技术的正当性批判.环球法律评论,2011(1)
篇10
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邮寄投稿方式时间长,反馈慢,并有可能邮寄失败。E-mail投稿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现在网络社会中提供的各种电子邮件服务投寄邮件。与传统的邮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邮件承载量限制等。
论文投稿平台的设计开发,主要是为了能够合理、高效率和更完善的处理论文投稿过程投递错误、半路遗失和处理不及时等引发的问题。该平台适用于各种类型编辑部门,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作者的在线投稿、专家审核、论文、论文下载、论文管理和稿件状态查询等。
论文投稿平台功能包含为作者提供在线投稿功能;为审稿专家提供在线审稿功能;为论文投稿平台管理人员提供各类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和查询等功能;和自动更新论文投稿平台的一些常规信息,如有关论文投稿平台的情况介绍以及近期稿件录用情况。
2 总体设计
本平台是针对论文在线投稿、在线审核、在线等相关内容进行设计的,主要是展示网站最新的论文动态,介绍论文在线投稿相关的步骤,专家对论文进行审核的主要流程以及读者在线阅读和下载的基本程序。另一方面,平台具有读者、作者、专家编辑登录注册功能。论文在线投稿平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网站前台展示了整个论文投稿简介、最新、编委会以及编读园地等一系列的相关信息,全面向网站用户展示了平台的特色。提供在线投稿功能,满足了作者通过网络在线投稿论文的需求。通过网络对论文编辑流程的管理,大大提高了论文投稿的效率。网站后台实现了各类型用户信息的管理、对投稿论文进行管理以及用户的留言信息等,有效的实现了平台的主要功能。
文投稿平台是一个利用PHP+Mysql数据库相结合开发的应用程序,由前台基本模块和后台管理组成,平台功能模块如下。
2.1 前台展示区
主要内容包括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投稿指南、编读园地、刊文选读、期刊订阅、联系我们、帮助、留言、在线投稿、稿件查询等。2.2 后台功能管理
主要功能是更新平台的基本信息、管理前台论文信息、最新通知和公告信息、注册信息管理、在线投稿论文的管理、留言信息管理和系统信息管理等。
3 数据库设计
分析网站功能模块,论文投稿平台需要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投稿论文管理、用户留言、读者信息管理、作者信息管理、审核者信息管理、编辑者信息管理和管理员表。采用的数据库是Mysql,该数据库中定义如下数据表。
3.1 投稿论文表(表名:tg)
投稿论文表主要用于保存投稿论文基本信息,结构如表1所示。
3.2 作者信息表(表名:zz)
作者信息管理表主要用于保存作者基本信息内容,该表结构如表2所示。
编辑者信息管理表主要用于保存编辑者基本信息内容,该表结构如表3所示。
4 投稿平台设计实现
论文投稿平台的前台主要是期刊的简介、编委会功能职责、投稿指南、编辑园地、刊文选读、期刊订阅的介绍,并且具有在线投稿、在线审核和稿件查询模块等模块。实时更新以及论文检索页突显在网页的前台。前台要求网站界面简洁、尽量展示在线投稿的方便、实用和快捷,并且要求操作方面,便于用户注册登录和浏览下载论文,故整个平台的文件架构比较重要。
前台页面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网站导航:为浏览者提供清晰明了的浏览路线,也为各类用户介绍了网站的基本功能。
(1)期刊简介模块:介绍论文期刊的基本格式、字数要求、论文类型等相关信息。
(2)编委会模块:介绍编委会的主要成员以及各自的职责。
(3)投稿指南模块:介绍在线投稿基本流程以及投稿须知。
(4)刊文选读模块:介绍各类型刊文、选读技巧、提供选题方案。
(5)联系我们模块:为读者、作者、审核者提供在线实时对话帮助。
(6)帮助模块:为各类型用户提供帮助。
(7)用户登录区模块: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可以在此模块进行注册登录。
(8)在线投稿模块:作者可以通过此模块进行在线投稿。
(9)稿件查询模块:读者和作者可以通过此模块对所要查询的论文进行检索。
(10)动态模块:展示平台最新更新论文、通知、公告以及最新录用信息。
网站后台主要使用PHP+Mysql数据库实现前台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在论文中不做展开。
5 小结
文章在对在线投稿的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在线投稿具体流程的要求,设计开发出一个具有在线投稿和稿件的编辑处理功能的投稿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在少数几个杂志社投入使用,平台运行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平台大规模推广使用之前,应该再对平台再进行改进,以使平台能够更加满足在线投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隋兴芳,薛爱华.全面实行电子稿件管理系统处理稿件的体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16):25-30.
[2]陈翔.基于B/S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0):33-38.
[3]苏波.基于web应用的性能测试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3(09):41-45.
[4]郑阿奇,汤玫.PHP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07).
篇11
当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所处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极大地影响刊物的社会地位、编辑手段、出版发行、传播方式和读者群体。怎样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期刊审编校工作,严把审编校质量关,是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审编校人员作为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需要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从选题策划到组稿,再到审读加工、再到编辑校对出版等等,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编辑人员对期刊质量控制所花费的心血。审编校工作质量是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面对当前发展迅速的网络技术,期刊网络信息化势在必行。本文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高速铁路技术》期刊具体情况,对期刊的审编校质量控制谈几点体会。
1 审稿
1.1初审
目前国内大部分科技期刊实行的是“三审”审稿制。初审是保证期刊学术水平的“第一道关口”[1]。从国际上很多名刊的实际运作可以看出编辑初审工作的重要性。例如:《Nature》的编辑权限很大,半数的稿件未经送审就直接退回;《Science》稿件首先分给熟悉该领域的编辑,大约3/4的来稿在初审过程中就被淘汰;《美国医学会杂志》有54%的稿件由编辑初审时直接退稿[2]。重视对文稿内容创新性及总体学术价值的初步评判,就要制订具体化的编辑初审工作内容:(1)形式审查,就是对论文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基本要素的审查,包括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区及邮编、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项目进行审查。这些内容虽然大多无关于论文的质量,但可以方便进行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明确著作权归属,或方便联系作者等。另外,还要参照本刊的稿约审查论文的拟定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如摘要的内容及字数、插图绘制软件、论文篇幅、参考文献数量等。形式审查是编辑收稿时需及时进行的工作,在进一步审理稿件前就请作者作相应的补充和完善。(2)适用性审查,作为我们《高速铁路技术》科技期刊,编辑初审时要对来稿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报道范围进行审查。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符合本刊宗旨和报道范围但近期不能安排刊登的稿件应及时退回作者,建议作者另投他刊,而且一定要告知作者原因,争取作者理解,做到“退稿不退人”。(3)学术质量的初步审查,具体是指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应用性进行初步判断。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一般具有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或自学或多参加一些相关专业的技术交流会,而且对相关专业学科也有相当的了解,具有对论文的学术质量作出初步判断的能力,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新,编辑可以在初审时就对论文的学术质量有一个基本的或概念性的认识和评价,为决定是否进一步送专家复审提供依据。(4)规范性审查,概括来说就是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对论文的编写格式,图表表述的规范性,量和单位的规范性,评议表达的规范性等进行审查。
在审稿阶段还要注意时效性原则:编辑初审时注意审稿时滞,尽可能缩短初审时间,给下一步专家复审留有充足时间,因为我们所请专家多数是生产第一线的骨干,最不好控制的是专家复审的时间,因此,编辑在收到稿件后,要立即投入到初审工作中,尽快对稿件作出初步的评价,该退、该修改还是该送复审,都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这对缩短期刊的发表周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理应在成为编辑初审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1.2专家复审
审稿专家是同行评议的主体,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审稿的程序,是保证和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双向匿名制进行审稿,使评审的意见对稿不对人,使专家有针对性地审稿,不损害其学术形象。在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等专家审查机制奠定了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把关人”地位,国际上通常将是否有同等评议作为衡量期刊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审稿态度对审稿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与审稿专家的常识水平同样重要。专家审稿时须一丝不苟,力争审稿质量高,审稿时间短,做一名优秀的审稿人。审稿专家是稿件科学性的把关者、创新性的鉴定者、刊物质量的支撑者,把好学术关是专家审稿的主要责任,审稿专家应对稿件作出总体评价,包括学术内容评价(创新性)和研究规范评价(科学性),以及实用价值评价,并充分解释评判的依据,为终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不能忽视分项评价,包括题名、结构布局、图片、表格、参考文献、语法与标点等等,提出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修改建议[3]。如果稿件涉及多个专业,就要请多个专家,从本专业角度进行审查,最后给作者一个综合意见。审稿也是一种学术交流活动,尽管范围十分狭小,对丰富科研经验和开阔学术视野都会有很大帮助。
概括来说,编辑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编辑这一特定的职业群体就是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当今社会的评职、获学位、科研课题等都需要发表文章,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为他人做嫁衣”是编辑工作的真实写照,编辑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行使修改权力的时候,对稿件字斟句酌的修改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这种“枯燥无味”“简单重复”的繁杂、琐细的修改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编辑加工过程中,在文字性的修改上,特别是内容性的修改,可谓绞尽脑汁。如“的”、“地”、“得”、“了”属文字性的,这很清楚;但当碰到一段专业性很强,又比较生疏的术语时,就要不断查阅资料、规范、咨询专家,使文字、符号等都要表达准确,不能直接用口语或不准确的词句出现在文章中。因此,对编辑工作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保持保量地完成这些繁琐的、复杂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编辑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诚心诚意为作者服务的强烈意识[4]。就会从文章题名至参考文献著录层层把关,一丝不苟;就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5],包括对研究设计、参考文献著录等进行全面的审核、修改和完善,最终使稿件的主题思想更加鲜明、逻辑结构更加严谨、字句使用更加规范、数据材料更加准确,使其符合编辑出版各环节的要求,为科技期刊高质量的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对工作看似一项简单、平凡的工作,对能力的要求不高,实则在编辑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相对比较枯燥,却又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因为它是整个编辑服务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我们采用“四校制”,第一、二、四校由编辑部完成,第三校由作者完成,这样可使作者和编辑人员同时再次把一次关。
在校对工作中,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大都也有同感,有时陌生的东西反而出现差错较少,而较为熟悉的东西却容易犯错。就不想咬文嚼字了,就像看小说一样一目十行进行校对,就达不到校对的效果。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思维定势,更好地开展文字校对工作呢?笔者认为,管理学中的“哥顿法”值得提倡。“哥顿法”是管理学中管理决策创新思维方法中的一个,它是由美国学者哥顿发明的,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变熟悉为陌生”,即抛开对事物性质原有的认识,在“零起点”上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文字校对工作中,也要提倡“变熟悉为陌生”,在校对时,把所有熟悉的东西当成陌生的东西,对每段话、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带着疑问的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校对,然后把"学"到的东西与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相比较,看有无出入,这样就能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减少出错的可能,确保文字校对工作的实效性。
4 加强期刊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当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期刊网络化是发展趋势。期刊网络化可以实现期刊的网上组稿、收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等,既快速又便捷。利用网上专家数据库实现在线审稿,既省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编辑、作者、读者之间提供了一种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由于网络期刊在信息检索、缩短出版周期、节约成本、市场经营、创立品牌等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印刷型期刊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互补作用,因此,应该正确地认识网络期刊时代的到来,促进我国铁路工程科技期刊网络化。
5 结论
建立制度化的编辑学习制度:由于科技期刊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较多,涉及面很宽,而且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编辑不但要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而且要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前沿动态,具备识别、鉴赏稿件学术质量的能力,才能更专业、更准确地对论文学术质量进行评判。另一方面,由于要与国际接轨,国家对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严,随时掌握国家颁布的编辑相关规定,编辑如果只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而不懂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也是无法进行编辑工作的,只有熟悉、掌握编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编辑学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审、编、校过程中发现来稿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因此,建立自学的终身学习计划,是保障期刊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现实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定期参加常规的各层次的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以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加强学习。
(1)对照专家复审意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总结专家意见,重点将初审意见与专家的复审意见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自身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补充学习。对于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编辑人员要持之以恒,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自觉行为。
(2)编辑每年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写论文和过程中,自然会先去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结合自身的编辑实践,深入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个要求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有“难度”才会有“高度”,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论文的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审编校质量的提高必然对论文的质量以及期刊影响力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期刊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
[1] 何洪英,李家林,朱丹等.论科技学术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J].编辑学报,2007,19(1):17-19.
[2] 王萍,杨淑珍,于智龙等.科技期刊编辑初审对论文质量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10):414-415.
篇12
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和编辑部小环境条件的改善,必将首先导致编辑出版工作方式的改变,继而从思想上、工作理念上发生深刻的编辑出版理念的变革。工作环境和编辑活动的网络化必将促使学报编辑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报编辑出版理念正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然会引发学报编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索和尝试。例如:
1. 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信息高速直通车的时代,旧的编辑出版运作模式暴露出速度相对缓慢、效率低、信息利用率差、协调合作难等弊端。换句话说,旧的编辑运作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信息传递更新的要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遍推广使用,使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其发展中孕育、诞生。例如,编辑部办公系统、稿件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工作平台的组稿方式等的研究已初具规模。期刊“编辑电子化”“无纸化”已经不是梦想,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重大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化下的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将会是当前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任务。
2. 新的编辑加工理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数字化是必然趋势。针对网络传播信息破碎化的特点,学报编辑应关注如何强化期刊的传播功能,如何提高论文在网络上的查询显示度,即研究如何把网络传播意识贯穿在论文的编辑加工中。
3. 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主要体现在通过网上了解读者需求消息、出版信息,并通过网上组稿、宣传、发行等。信息网络环境不仅拓宽了期刊主体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给他们提供经营的思路和方式。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影响面广、反馈快捷等优势,为期刊拓展市场和生存空间,是当前编辑人普遍关注的课题。
4. 新的办刊模式。信息网络时代,数字化期刊以其快速、面广和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期刊。而传统印刷版期刊仍因其随意、舒适、简单和耐读等特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说,两者是一种相互补充、互相推进的关系。双版制会是大多数期刊编辑部首选的方式,并将长期存在。
此外,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对相关出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适应范围的研究,及其新的理解或阐述等问题的研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新型关系的研究;编辑如何利用网络选择审稿专家,并与其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的研究等等。换句话说,信息网络化引发的变革将深入到出版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出版学和编辑学的各项研究任务中,并为学报编辑提供新的研究课题。
二、信息网络环境改善了学报编辑出版研究的科研条件
长期以来,学报编辑开展编辑业务研究存在很多难题。计算机的普及、学报办公的网络化改善了编辑科研工作的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上资料的查询快捷、齐全、省钱
1. 快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编辑的信息采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无论是出版方面的专题搜索还是编辑研究资料的查询,均不受时间、场地和距离等条件的限制,且快捷。
2. 齐全。文化事业、信息知识传播(除图书馆学、档案学)类专业期刊现有205种,其中出版事业类的中文核心期刊 11 种。编辑出版类的专业性期刊相对偏少,远远不能满足编辑出版界人员的需求。因而不少高校学报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栏,有的还办得有声有色,如河南大学学报,这些栏目的开设相应地拓展了编辑出版类论文的发表空间。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编辑出版类论文均分散发表在高校学报上。因此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分布非常广,不利于查询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然而,编辑办公环境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当前,绝大部分的编辑部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维普网”等,编辑部成员可以利用这些网站提供的账号查询相关资料,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所获得的国内出版方面资料是比较齐全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查找国内外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其他所需的信息。
3. 省钱。由于编辑部人员少,属高校的弱势群体,因此科研资金比较缺乏。在高校,学报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师是重点服务对象。换句话说,高校无论在教学条件、科研条件或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的是教师。学报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与教师科研工作的好坏密切联系的。由此可以想象,作为高校弱势群体、以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出发点的学报编辑部相应的科研条件会是怎样。资金的缺乏势必会造成资料的匮乏,编辑业务研究举步艰难。编辑部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不仅改善了编辑部的工作环境,也改善了科研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二)网上交流直接且频繁
长期以来,各编辑部办刊经费普遍不多,人员编制相对较少,业务工作量较大等原因,致使学报编辑部人员外出的机会较少。编辑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屈指可数。这种情形不利于编辑工作经验的交流与讨论。出版编辑学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它来自于实践,又返回指导实践。一些新的出版编辑学理论和观点不能及时在广大的编辑部实践中普及、推广和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信息反馈,势必会影响出版编辑学的正常、健康的发展。互联网拉近了各编辑部的空间距离。人们可以在编辑论坛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很多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往往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不是一名普通的编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轻易驾驭的。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都是由毕业于某一学科的专业人员担任。这些编辑人员全部都是在编辑工作的岗位上接触编辑业务,他们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各不相同,对编辑业务的理解和掌握肯定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思考编辑学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各异。互联网上广、多、全、杂的各类信息为不同编辑的个性化研究提供了前提。
三、正确应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学报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为编辑出版学研究提供很多新课题,营造很好的科研条件,随着人们对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业务认识的逐渐深入,新问题和新课题还会不断出现。
1. 深入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直面信息网络化挑战的积极策略。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逃避是行不通的。学报编辑出版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直面挑战,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才能从中求生存、求发展,才不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
2. 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完善和发展编辑出版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出版编辑学是实践科学,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只有认真研究信息时代下出版编辑活动的特殊性,才能从特殊中发现普遍性和规律性,这是发展和完善出版编辑学理论的迫切要求。学报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出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报编辑是其主要的研究力量。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学报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 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是学报编辑个体发展的需要。编辑是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研究编辑出版业务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展理论研究,有利于提高编辑个体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也是编辑个体适应时展要求,与时俱进,求生存,求发展,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需求的必然。
参考文献:
篇13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学术出版成为期刊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而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何开展科技期刊在网络化环境下的增值服务也受到期刊界的重视[1-5],但是目前这些研究还主要立足于开展服务层面。数字化、网络化使得科技期刊的内涵和外延均在无限扩大,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纸媒期刊本身。本文希望从科技期刊作为特殊商品这一自身的特殊性出发,首先分析科技期刊的价值与增值的内涵,然后从学术价值、使用价值、销售收入三个方面,介绍在增值方面国外科技期刊的做法、国内科技期刊的经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如何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开展多样化运作,增加自身价值,各种价值相互促进,从而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一、科技期刊的价值与增值
科技期刊的价值,是科技论文在评审、编辑、出版、传播、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所形成的创造性劳动,主要包括学术价值、使用价值、销售收入等。“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增值是指科技期刊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从自身特点出发,以内容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比传统纸媒期刊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获取更便捷的信息资源,从而满足作者和读者更多方面、更具差异的个性化需求,使科技期刊的价值得以提升、影响力得以扩大。
国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普遍开展早,理念先进,技术手段领先,我国科技期刊虽然近几年也开始重视数字出版,但是普遍尚未掌握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缺少政策、人才、资金的支撑,因此大多数科技期刊还仅局限于将纸媒期刊的内容数字化后搬到网络上,网站上的信息普遍内容较简单、形式较单调,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挖掘和发挥出科技期刊更大的价值,实现增值运作。
二、学术价值的增值运作
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是由它所刊载的内容来体现的,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不再是其登载的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的简单加和,而是远远超出论文本身,延伸到可由其论文所能挖掘的内容、承载其论文的期刊网站所刊载的内容等无限广大的范围,其学术价值也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有无限运作的空间。
(一)内容的挖掘与关联
对内容进行挖掘与关联,指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挖掘和丰富论文的内涵,实现相关的知识和文章的轻松链接,提升论文的附加值,即实现所谓的语义出版。国外一些知名的期刊出版集团如爱思唯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利用XML等技术对论文进行结构化的描述与深度加工,达到了论文内容与形式的分离,完成了对数据的处理与整合,实现了知识点间的关联与链接,使期刊不再局限于纸媒期刊的内容,信息量得以成倍扩大,学术价值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目前普遍采用方正、Word等软件进行排版,受语言、出版软件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在知识挖掘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已经有一些科技期刊如中国科学院的部分期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Frontiers系列期刊等开始采用XML排版,尝试对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已经开始进行语义出版方面的研究。传统科技期刊应关注相关进展,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相关尝试,实现自身学术价值的提升。
(二)网站的改进
网站作为科技期刊信息和展示的平台,能够提供纸媒期刊所无法承载的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展现形式,科技期刊利用自身的网站,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源,增强互动内容和环节,能够增强科技期刊的凝聚力,提升科技期刊自身的学术价值。网站建设越来越受到科技期刊的普遍重视。《科学》(Science)的网站提供科学播客(Science Podcast),展示编辑对作者的采访,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内容和科研成果[6];《英国医学会杂志》(BMJ)在网站上提供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和审稿意见等论文之外的许多内容;《自然》(Nature)、《细胞》(Cell)、《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了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探讨平台,引导读者开展学术研究[7]。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已连续评选了三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宣传优秀网站的成功经验,促进高校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转化神经医学》(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Clinics)在网站上提供论文有关的视频文件等。但是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的网站还普遍比较简单,不像国外知名期刊的网站内容那么丰富,视频和音频文件较少,使科技期刊增值的内容不多,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较大。
三、使用价值的增值运作
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是指科技期刊供作者、读者使用所带来的价值,“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使科技期刊更好用,用起来更便捷,用处更广泛,读者可以在纸媒期刊出版前便阅读到优先出版的期刊,不花钱便免费获取期刊,通过期刊网站获得更多专业信息、专业资源,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具有巨大的增值空间,能够吸引更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进而促进其学术价值的提高。
(一)优先数字出版
优先数字出版(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是指在印刷版出版之前,将期刊的内容以数字出版的形式提前在网络、移动媒体上,读者可以对优先出版的论文进行阅读和引用,从而缩短论文面世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论文的显示度和被引用率、提高期刊的影响力[8]。优先数字出版增加了期刊的使用价值,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的大趋势,为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所采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都采取了优先数字出版,如Nature的优先在线出版(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AOP)、Science的快递(Express)、Springer的在线抢先阅读(Online First)、Elsevier的即将出版(In Press)。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的期刊论文经过同行评审被录用后,通过制作在正式编辑发表之前便在线发表,通常从接收到初次在线发表学术论文仅需 60 天,短篇评论文章只需45 天[9]。中国知网于2010年10月正式启动了中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目前为学术期刊提供单篇和整期的优先数字出版,实现了互联网出版、电子出版、手机出版等形式的优先出版,得到国内科技期刊的积极响应。
(二)开放获取(OA)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出版模式的传播形式,它的理念和做法已被科技界、期刊界、图书馆界普遍接受。传统纸媒期刊普遍采取在期刊出版的同时或一段时间后上网供读者免费检索、阅读、下载、复制、传播,使读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论文,有利于提高期刊的传播效果。不同的期刊在阅读权、再使用权、版权等方面开放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国外一些知名的期刊均采取了开放获取的形式,如《细胞》(Cell)的系列期刊在出版12个月后可以免费获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出版6个月后可免费获取[10]。欧盟要求欧盟研发框架计划(PP7和“地平线2020”)资助的项目,其研发成果实施开放获取,鼓励各成员国一致采取开放获取政策,加强对科研成果开放获取的资助。2014年5月15日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宣布开放获取政策,规定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在发表后1年全部向读者免费公开。《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在2008年创刊时采取全部开放获取,以便读者阅读下载,提高期刊影响力和显示度,并收到良好效果,2013年其影响因子已达7.392。近年来,世界知名的出版公司纷纷推出了OA期刊,如《自然交流》(Nature Communication)、《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细胞报告》(Cell Report)等,我国也有《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等OA期刊问世[11]。开放获取有利于科技期刊扩大读者群,增强了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促进了科技期刊学术价值的提升,因此成为科技期刊增值运作的手段之一。
(三)期刊群的建设
为了加强学科与出版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提升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期刊群、期刊联盟应运而生。加入期刊群对于规模较小、影响力较弱的个刊无疑是加入到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提高个刊的显示度,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吸收高水平的稿件,吸引更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实现自身发展,提升自身使用价值,因此期刊群的建设日益受到科技期刊界的重视。国外有Springer、Elsevier、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等刊群。如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出版化学、生物学、材料、医学和物理学等专业的40余种期刊,同专业的期刊间共享审稿专家,可以互转稿件,避免了重复审稿,缩短了论文刊发时间;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旗下有约110种期刊,其平台具有协同采编、跨库检索、文献评价、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研究等功能[12]。我国目前有20多个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刊群、期刊联盟,如中华医学会刊群、中国光学期刊网、材料期刊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等,以及中国航空学会期刊联盟等。其中中国光学期刊网(http://opticsjournal. net/)[13]截至2016年3月6日汇集了52种光学期刊,投稿专区汇集了47个期刊的作者投稿系统或投稿邮箱,资讯栏目有会议资讯、行业动态、招聘信息等,社区栏目有博客、我的博客、学习小组等,为光学专业人士和企业提供了日常关心和关注的专业信息,为专业人士投稿提供了方便,也避免其受到虚假网站的欺骗;当然,由于期刊的主办单位不同、期刊的性质不同,期刊群内的期刊还只是松散的结合,若能够共享审稿专家、互转稿件等将能够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使期刊群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四、销售收入的增值运作
科技期刊的销售收入是指通过销售期刊所获得的收入,“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销售收入不再只是来源于销售纸媒期刊,还包括数字期刊的使用、版权的使用所带来的盈利收入。
(一)销售网络版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纸媒期刊销售量越来越少,而加入知名的数据库和检索平台是越来越受到科技期刊重视的,获得电子版、网络版销售收入的方法。Springer和Elsevier是世界知名的两大期刊出版机构,加入其平台,是科技期刊提高影响力、获得销售收入的举措之一。如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的《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加入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每年获得稳定的销售收入。中文的科技期刊选择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出版,获得销售收入。
(二)加入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CC)
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CCC)是一家全球版权经纪公司。科技期刊编辑部只需提交期刊的名称、刊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语种等基本信息,即可完成授权和许可。科技期刊加入版权结算中心后,有国内外读者要使用科技期刊上的论文、图表时,只要付费给版权结算中心后即可直接合理使用,编辑部从中可以获得版权收益[14]。国外知名的出版集团如Springer、Elsevier、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均加入了版权结算中心。目前国内的《浙江大学学报(A辑:应用物理和工程)》(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等已与版权结算中心签约,并且已有期刊开始获得版权收益。数字化时代,检索、获取、使用论文变得越来越便捷,版权的保护和开发日益受到科技期刊的重视,与版权结算中心合作可以保护自己的版权,提高期刊的国际国内显示度,获得版权收益,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加入版权结算中心,加入版权结算中心也成为科技期刊增加销售收入的方法和手段。
(三)按需印刷、出版抽印本
数字化、网络化为传统纸媒科技期刊实现按需印刷、满足作者和读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可能。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的纸质版印刷量在不断缩水,取而代之的是在线阅读的大量增长。作者出于留念、上缴、保存等目的可能需要自己论文的抽印本、豪华版,科技期刊按照作者需要完成按需印刷,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提升科技期刊销售收入,更能扩大宣传,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操作简便、容易实现,因而越来越受到科技期刊的重视。如Nature在论文录用后,会随论文录用通知,给作者发去论文抽印本的订购单,作者可以另外付费购买其论文的抽印本;《中华内科杂志》将特色栏目“临床病理讨论”中的126篇论文汇编成《内科疑难病例讨论选编》,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不仅扩大了期刊的知名度,而且还为编辑部带来不菲的销售收入[15]。随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科技期刊开始关注经营、效益的问题,按需印刷、出版抽印本是科技期刊开展经营、增加销售收入的重要手段。
五、结 语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为传统科技期刊带来了巨大的增值空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期刊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通过多样化运作,增加自身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销售收入,提升学术影响力,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需要做,必须做。
参考文献:
[1] 张维,吴培红,冷怀明.数字化环境中国内外科技期刊增值服务的发展现状[J].编辑学报,2014,26(2):156-158.
[2] 张静.科技期刊借助数字化手段提供增值服务探析[J].编辑学报,2013,25(2):105-108.
[3] 冯玲.我国科技期刊信息增值服务路径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6):141-143.
[4] 孙守增,杨琦.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及其特点[J].编辑学报,2001,13(1):6-8.
[5] 杨志华.学术期刊价值链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4):645-649.
[6] Science Podcast:2 November 2012 [EB/OL].(2012-11-08)[2016- 03-10].http://.
[7] 肖宏,马彪.“互联网+ ”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8] 付雅静,钱俊龙.数字出版时代提高科技期刊显示度途径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62-1266.
[9] 出版问答[EB/OL].[2016-03-12].http://.cn.
[10] 吕小红.试论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经营策略[J].中国出版,2013(310):34-36.
[11] 齐国翠,石应江,李哲.开放获取――学术期刊低成本高显示度的重要出版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05-709.
[12] 迟秀丽,侯春梅,贺郝钰.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研究[J].编辑学报,2015,27(2):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