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粮食生产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粮食生产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粮食生产论文

篇1

作者:李应中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划研究所

粮食自给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定位,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这既是我们30多年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经济建设的基本认知。我国粮食连续8年丰收,其中连续5年过5亿t,2011年更是超过5.5亿t大关,它的作用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但是,在欢呼之余不能不看到我国粮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我国粮食连续8年增收,其中5年连续过5亿t,大大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但是这段粮食8连增是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粮食需求在刚性超常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和1995~1999年我国粮食5连增,其中3年超5亿t的环境有所不同,增收后面临的形势也大不一样。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1995~1999年我国粮食5连增,3年超5亿t后的市场形势(1)国内粮食市场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给国家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造成重大经济负担,给粮食顺价销售造成极大困难。国家采取以工代赈修路、退耕还林等工程补贴粮食来疏散粮食积压及陈化的矛盾。(2)粮食市场价格低迷。1996~2000年粮食收购价格指数5年下降7.8个百分点;居民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也由1996年的134.4降至2001年的90.1,这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粮食供大于求的关系。(3)出口粮食大增。1995~1999年粮食连续5连丰,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积存了大量粮食,国家为了鼓励粮食出口采取出口退税、减免粮食出口增值税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粮食出口。1997~2003年的7年间,有5年净出口粮食合计2284万t,只有1999、2001年两年有少量粮食净进口,净进口粮食合计849万t。

7年统算净出口粮食1435万t,为缓解国内粮食积压,粮价下滑起了重要作用。2004~2011年8连增,5年连超5亿t后,粮食市场却是另一种表现(1)粮食价格8连涨。据分析1994~2011年17年间居民粮食消费价格上涨1.09倍,其中2004~2011年8年上涨占94.4%,粮食价格主要是8连增时段涨上去的。一边是粮食8连增,一边是粮价8连涨,最高的是2004年,比2003年上涨26.4%,2010年上涨11.8%;(2)粮食进出口也发生重大变化。2004~2011年谷物净出口、净进口各4年,8年统算仍为净出口35万t,但5年连超5亿t的2007~2011年,粮食净出口却由2007年835.4万t下降到2008年32.1万t,并由2009年开始转为净进口,此后3年净进口粮食1013.3万t,虽然谷物净进口量仍只占我国自产粮食0.44~0.98%,1%都不到,远未威胁到我国谷物基本自给的目标,但它是在我国粮食连续8年丰收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净进口增长速度和近期连续净进口的态势是过去所没有的,着实值得我们警惕。根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十多年为国内粮食消费高速增长时段,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可能突破6.5亿t,而我国中长期计划粮食生产能力到时仅为5.5亿t,意味着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可能扩大到1亿多t,要占到目前国际谷物市场供应量2.8亿t的1/3还要强,弄不好10年后粮食安全真的要逼近我们的国门。(3)我国棉、糖、油、畜等农产品净进口数量增长更是高得惊人。自从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由顺差转为逆差,当年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开始,此后连年逆差,特别是从2007年以后逆差增速有加快的趋势。2007~2011年农产品进出口逆产分别扩大到40.8亿美元、181.6亿美元、129.6亿美元、231.4亿美元和303.5亿美元(预测),2011年比2007年逆差增加7.44倍,5年逆差合计886亿美元;在具体农产品上,棉花净进口2011年为281.6万t,比2007年214.1万t增加31.5%;食糖净进口2011年为216.3万t,比2007年108.2万t增加99.91%;油籽净进口2011年为5123.9万t,比2007年3058.2万t增加67.5%;食用植物油净进口2011年为717.3万t,比2007年822.9万t减幅12.8%;畜产品净进口2011年为37.87亿美元,比2007年24.4亿美元增加55.2%。同样,这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仅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1.45~4.32%,仍在可控的范围内,但目前大豆自给率仅为30%;食用油不足50%,棉花不足60%,食糖不足80%,应当说形势已非常严重。据有关专家测算,2010年我国净进口粮、棉、糖、油籽和植物油折油籽(2035万t),如果全部由国内生产替代,约需0.64亿hm2播种面积,按复种指数1.3折合需耕地为0.492亿hm2,占到我国全部耕地1.21亿hm2的40.5%。建议(1)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增产重要的措施是增加播种面积。2004~2011年粮食8年丰收,每年国家都要动员鼓励农民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最多年是2009年增加播种面积317万hm2,增幅3%,最少的是2007年增加播种面积15万hm2,增幅0.14%,8年累计增加播种面积1470万hm2,相当于8年平均播种面积1.065亿hm2的13.8%。

据测算,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增产贡献率占58.24%,在保障粮食增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国家在严守耕地1.21亿hm2红线不准突破的同时,要加大耕地整治力度,加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旱涝保收农田,开发0.42亿hm2盐碱地和200万hm2撂荒地,力增耕地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力保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不动摇,有效供应有保障;同时要创造条件实施新的财税改革,把土地收益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链条打断,从财税体制改革上推进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2)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进出体制机制。中国粮食安全核心问题,已不是进口多少农产品,而是怎样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农业资源、两个市场,保障有粮源、进得来、消费得起,如果排斥农产品进口,又难于拿出更多土地种植粮食,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等农产品消费需求,反而增加粮食不安全因素。(3)制定基于全球视野的农业发展战略,明确国内粮食安全的核心品种。在中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下,要坚持水稻生产国内基本自给的大方向。全球国际贸易的大米流通量只有3000万t,不到国内消费1/4,显然解决不了中国大米供应问题;相反地全球小麦、玉米、大豆贸易量和潜力大,可以部分供应国内消费需求。(4)国家要建立国际粮食市场动态监测机制、风险评估对策机制和国内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进出口管理机制,把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应作为一个整体提升为国家层面核心工作之一,给以关注。(5)探索建立主要粮食进口来源的稳定机制,特别是通过走出去增加国内可控制的国外粮食生产基地,利用好WTO相关规则,在开放的环境下开展粮食进出口贸易,通过多边和双边谈判机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篇2

(2)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以及防御对策研究农业气象灾害,上文已经提到其范围,包括干早、洪涝、低温、霜冻、冰雹、台风等。这些农业灾害使农作物严重减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对我国人口问题是提出了挑战。这也是农业气象灾害一直年受到国家的重视的原因。2.3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研究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理论与方法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以及进行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研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手段,其种类较多,主要有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作物生长期预报、作物生长状况及产址预报等。将准确、及时的各种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正确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农业气象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利用。我国农业空间数据信息量是很大的。农业空间信息的利用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何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呢?相关文献已经提出了农业空间信息管理方法。最新计算机技术已经可以通过各种空间规律、函数关系、线性趋势给人们提供参考。

篇3

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全省粮食生产重水稻轻旱粮,结构单一,商品性能差,经济效益低。2012年浙江省统计数据显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77.22万亩,而水稻种植面积1248.8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66.52%;粮食总产769.71万吨,水稻总产608.25万吨,占粮食总产79.02%;旱粮种植面积合计仅628.44万亩,占种植总面积348%,旱粮总产161.46,占粮食总产20.98%。可见旱粮种植结构和产量与水稻的比例完全失调,旱粮中大豆和小麦是主体,其它旱粮种类则数量极少,由此形成粮食种类结构单一与消费结构不协调的格局。

2有利于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旱粮种类多、营养丰富全面,是发展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旱粮农产品可以加工成各类优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加速食品工业发展。甘薯、马铃薯可加工成速食品,木薯干片加工成无水葡萄糖、药用肌苷等医药用品,大豆制成豆腐、豆干、豆豉,还可经深加工成赖氨酸食品添加剂、食用豆粉、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制成的食品,用于出口创汇;另外,旱粮还是畜禽饲料的重要加工原料。利用蛋白质和热能较高的豆饼、豆渣、麦麸、玉米等制作成营养价值较高的畜禽饲料,可以加快畜禽生长,减少饲料用量,节约成本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改善山区生态条件

旱粮生产过程中若实行水稻与大豆、玉米、薯类等水旱换茬,冬季油菜与大麦、小麦、蚕豆等合理复种轮作,通过水旱换茬、冬季绿肥与春夏粗粮轮作,有效地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山区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效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浙南山区旱粮生产发展思路

1调整旱粮种植结构

优化种植品种浙南山区旱地适合发展旱粮作物是由其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所决定的,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有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多变的地貌、土壤类型使得旱地农业具备明显的垂直分布,不同熟制的品种也分布广泛。除水稻外,其余的旱粮作物与经济作物均有种植,各种作物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无霜期的缩短而有旱、中、晚熟品种,播种期有春播、夏播、秋播之分,海拔较高的山坡则分布比较耐寒的作物,比如马铃薯、大麦、小麦等。旱粮作物种类繁多,生产结构复杂多变,能够适应浙南山区旱地的立体生态环境需求。结合旱粮作物的立体层次结构,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重、粮食作物中粗粮与细粮的比例、谷类作物与油料作物的比重。河谷平原与低丘平坝区域作物生产水平较高,可适当提高旱粮经济作物的比重,如小麦、大麦,约占旱地面积1/3以上;丘陵与低山地区则以冬作油菜和豆类为主,约占旱地面积5%~10%,通过固氮作用和轮作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山丘和高山地区,逐渐提高粗粮的比重,基本上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沿海迎风坡避免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局部山区种植耐寒耐贫瘠的旱粮作物,如荞麦、高粱等。

2完善旱区种植生态

2.1修筑梯田

浙南山区旱地坡度一般在15°以上,未筑地埂和修建水平梯田或横向带种,旱地周围未挖排洪沟、山顶和陡坡也未种植涵养水源的植物,顺坡耕作若遇夏季暴雨,在地表覆盖的密集度小、作物种植稀疏的情况下,雨水顺坡急泻,引起水土流失,带走土壤中大量养分。修筑梯田是治理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动力多少和经济条件决定梯田宽度,修成后配合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当原地表坡度小于40°时,梯田的侵蚀能量约为原坡地的17%~22%,相应减少的侵蚀能量约为78%~83%,这与常规水平梯田的减沙效益相当。据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资料,水平梯田每亩可减少径流70%、减少泥沙量93%以上、增加土壤持水量30%,另外,尽管梯坎所占土地面积不大,一般在5%~10%之间,但形成的表面积却较大,随着原地表坡度增加,梯田总表面积增加,当地表坡度为15°~30°时,梯田面积较相应的土地面积分别增加约9.4%和20%,而所增加的耕地面积可使作物产量比坡地增产30%~70%。2修复草地发育良好的草地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与水土保持林相似,据测定在一般降雨条件下,20°苜蓿坡地较20°坡耕地减少径流88.4%,减少泥沙流失量97.4%;草本植物根系能改善土壤,种植三年的苜蓿地,土壤水稳性团粒可达9%,较一般农地增加4.6倍。

2.3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

垂直气候资源是浙南山区自然资源中可供利用的最重要的特色资源,全面发展立体农业是提高种植业效益的必由之路。立体农业的实质是农业生物中多物种、多层次的组合配置,或多级物质能量循环转化。(1)间套作。间套作是立体种植的最基本形式,能充分利用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时间差、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生长的空间差,提高作物经济效益。马铃薯和玉米是浙南山区的优势作物,“玉米=马铃薯”是该地区旱粮种植模式的基本骨架,可以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状况确定种植模式,如低山区域可采用“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中稻”;高山区域则可采用“玉米=番薯+大麦”等模式。(2)组建复合生态系统。河谷平坝区域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蟹”共生模式;中山以上发展以“林业+旱粮”为主的模式,兼顾“林业+中药”、“林业+蔬菜”、“林业+食用菌”,依托林业发展旱粮、中药、蔬菜,把种植业和林业很好结合起来,兼顾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另外在浙南全境倡导“林-果-茶-草-牧-鱼-沼”的全面综合、异面利用的立体农业模式。

2.3构建立体用肥需求结构

目前,浙南山区旱地农业基本上是广种薄收,耕作方式依然粗放,“种种一畈,收收一担”这类面积占旱地耕作总面积的60%~70%。在旱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山区高地土壤母岩、砂岩成分居多而导致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使得生产资料投入少,管理经营不善,另外顺坡耕种的旱坡地受长年累月的暴雨冲刷、土壤肥力流失严重、旱地越种越薄,甚至被冲刷成光板地、基岩。生产资料投入少、土壤肥力因自然条件流失严重导致旱地能量流和物质流入不敷出,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因而有必要推广旱地测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技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旱地立体用肥需求。浙南山区耕地(水田、旱地)耕层土壤养分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偏低,微量元素除硼外含量较高。山地表层有机质、全氮含量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微量元素较低。作物可直接利用的是土壤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的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低,是衡量土壤供应磷、钾素的有效指标。农化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速效磷含量趋势为水田>旱地>山地,速效钾含量趋势为山地>旱地>水田。其原因可能是水田中由于常施磷肥,磷含量高,而钾肥所施不多,但淋失却较容易。在南方山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影响旱地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旱地生产力的影响因子关键是肥而非水,因而解决旱地农业“薄、瘦、旱”等主要障碍因素的关键在于通过种植豆科绿肥和合理用肥。除扩种豆类等养地作物外,必须增施较多的有机肥与适量化肥,促进和提高旱地土壤的有效成分含量。例如,山区水田由于开垦和种植过度而导致速效钾含量偏低,可进行适当的轮作和秸秆、根茬还土,另外每亩增施尿素21.6kg、过磷酸钙28kg、硫酸钾15kg,保证水田土壤氮、磷、钾合理搭配,满足耕作需求。山地表层由于未经开垦,其有机质、全氮含量高,但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微量元素较低,可适当增施微量元素和磷肥,降低氮肥施用量,每亩以尿素16.3kg、硫酸钾5kg、过磷酸钙45kg为佳。

篇4

很多常规适用技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在各个时期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到现在仍然有旺盛的活力,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促进粮食增产。应认真总结推广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因地制宜推广合理密植,合理间、套、复种,充分发挥时间、空间、地力的增产作用,是实施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调节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玉米应以紧凑型耐密品种为主,采用省时省工的单粒播种技术,是玉米播种史上的一次革命。在种植业调整结构中,水稻生产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大力普及旱育苗的标准,施行机插、抛秧,实行早插,施足底肥,巧施蘖肥,补施穗肥。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大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生产优质的无公害水稻。

3.粮食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建立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是复杂的综合性生产,本质上是物质、能量的转化,一方面从环境输入原料,中间经过生物群体转化、交换,然后输出粮食等产品。粮食生产要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必须有相应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粮食生产转化资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劳力、资金等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作物要高产、稳产,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养分,而且产量越高就要求获得的越多。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对环境资源的依赖适应性、能量、物质的转化率。我市增产粮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这就必须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以获得更多的光能来实现。实行合理密植、间种套种是一个有效途径。作物在肥力、密度、个体配置形式的三个因素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增产效益。粮食生产发展还必须协调农、林、牧生态结构关系,以加强物质、能量的转化。农与牧的原料与肥料是供求与连锁关系,一方增产可引起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方增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业对农业增产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有利于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使农林牧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篇5

1.2降水变化特征

可以看出,近54年来齐河的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其大年降水量比最小年降水量多844mm,前者是后者的4.4倍。从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看,降水总量略呈增加趋势,用最小二乘法对54年来的降水量进行拟合,线性函数为y=0.212x+195.79(r=0.02),年降水量以2.12mm/10a的速度递增。逐年各季降水量按10年一个阶段进行平均,与54年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表2),1959~2012年整个时段的降水可划分为多雨、少雨、多雨3个时期,1959~1979年为多雨期,该时段平均降水量642.2mm,偏多10.5mm,其中1961年是近54年来降水最多年,降水量达1092.0mm,偏多460.3mm;1980~1989年为少雨期,该时段平均降水量503.2mm,偏少128.5mm,其中,1989年是近54年来降水次少年,降水量为371.8mm,偏少259.9mm,2002年是近54年来降水最少年,降水量仅248.0mm,偏少383.7mm;1990~2012年为多雨期,该时段平均降水量677.9mm,偏多46.2mm。从表2还可看出,不同时段各季节的降水量变化各不相同,季节性变化明显,如1959~1979年的春季平均降水量偏少,而夏秋季却相对偏多;1980~1989年的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偏少,而春季却相对偏多。可见一年四季的降水量均偏多或偏少的情况很少发生,若春季偏少,一般夏秋季偏多,若春夏季偏多,则秋冬季相对偏少,除个别年份,总体上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较为接近。

1.3暴雨、冰雹、大风天气

对逐年日雨量达50mm以上的暴雨日及对日极大风速≥17.0m/s的大风日数和出现冰雹的日数进行统计,按10年一个阶段进行平均。结果发现,除1980~1989年暴雨日数偏少外,其他时段的暴雨日数均偏多,其中以1990~2009年更为明显,说明近20年来强降水发生次数强度比前期明显增加;就冰雹日数而言,1959~1968年次数最多,2000~2009年发生次数较少,2010~2012年最少,冰雹次数为0,1970~1989年发生次数无明显变化,为0.3d/a,整个时段冰雹日数呈下降趋势;1959~2012年整个时段的大风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最初的21.2d/a下降至0.9d/a。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年份、季节气温的高低与降水的多少二者之间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但近10年来气温和降水均呈上升趋势,气温的上升幅度比降水明显偏大。气温偏高的时段主要在冬秋季,降水偏多的时段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即出现春夏季多雨、秋冬季暖干的现象。随着暴雨日数的增加,极端强降水天气出现的概率将增加,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也时有发生,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2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2.1气温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齐河县的气温呈整体上升趋势,对粮食生产来讲,气温升高有利有弊。暖冬出现,利于越冬作物冬小麦的安全越冬;积温增多,无霜期延长可以使农作物得到更多的热量,提高了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产量,减少了冻害。气温升高增大地表水的蒸发量,土壤有效水分将会减少,导致危害作物生长的水分胁迫加重,农业水资源短缺加剧。气温升高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加快,造成地力下降。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均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使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同时,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的繁衍代数将增加,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气温升高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的蔓延,这就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农药和除草剂,增大了农业生产成本。

2.2降水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齐河县的年降水量上升趋势不明显,上升幅度远比不上气温上升的速度,降水量年际波动大,旱涝天气经常发生。齐河县的旱涝、大风等灾害本来就频发,随着气候的变暖,暴雨日数的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还会增加,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降水量的变化也会导致虫害的变化,干旱常导致大范围虫害,湿冷的环境也会导致虫害增加。单从气候因素方面分析,干旱和洪涝频繁的发生会导致一定范围内的粮食作物受灾频繁,致使作物减产或绝产,从而造成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冰雹和大风日数的下降,说明二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逐渐减小,农作物因冰雹和大风受灾的几率减小,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3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3.1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疏通河道,加固水库、塘坝,实行灌溉配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旱能灌、涝能排,做到暴雨不倒坝,干旱有水浇,提高应对干旱洪涝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目前齐河县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正在开展高产创建示范方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基本实现“田成方、树成行、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水利设施的建设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3.2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对于旱涝灾害最为敏感,也最为脆弱,受灾害影响较大。根据齐河县旱涝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选种抗旱作物和推广耐涝品种,调整作物播期,趋利避害,减轻灾害威胁。如齐河近几年来推广小麦品种选取济麦22抗倒、抗病性好、产量也很好,济麦22是非常优秀的品种;对全县所有玉米高产创建田免费供应登海605和郑单958玉米种,这2个品种在恶劣的天气下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和稳产性,对全县夏玉米生产战胜天灾获得丰收起了关键作用。

3.3发挥气候资源优势,通过减灾进行增利

气候灾害消耗且浪费气候资源,使气候资源的价值大为降低,甚至全部丧失。因此,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应该包括尽可能有效地减少和减轻气候灾害。如2013年齐河夏粮生产根据小麦整个生育期气候呈现“前高中低后高”的特点及小麦苗情,全县在农业局的指导下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在返青、拔节期的小麦管理上以控为主,后期的小麦管理上以促为主,既防倒伏,又促增产,尽可能多地利用气候资源,粮食产量有大幅度提高。

篇6

篇7

1.1农产品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农产品投入不合理,收获不科学,市场监督不善,农产品餐桌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市场上流通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可引发中毒事件,危害公众健康。有学者指出,农产品的化学投入数量较多,每年应用的农药中,有30%的农药含有有机磷。有机磷农药对消费者健康影响重大,应合理控制其应用比例。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显示,80%的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在环境因素中,因有毒化学物质造成的污染占8%,农药引起的食物污染可直接增加疾病发生率,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病死率日益增高,并出现了诸多怪病、奇病。

1.2化学添加剂滥用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可增加食品种植时间。为促使瓜果蔬菜早日上市,多数农民不顾农产品质量滥用化学剂、激素、催生剂,以上举动不但降低了农产品的食用口感,还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有研究显示,每年卫生部均会接受大量因农药污染引发的中毒报告。此外,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性要求、营养性要求日益增高。目前,农业有着集约化发展趋势,集约化农业环境下,一旦发生病虫灾害,就会导致大片农业面积受损。为应付病虫灾害,种植者必然会大面积施肥,大量应用农药产品,而农产品的大量应用不但会增加种植者种植成本,还会降低农产品安全性。

1.3食品污染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污染问题也愈演愈烈,燃烧煤中的氟,重金属铅、砷、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可长期在机体体内蓄积,严重时可引起急性中毒,影响机体生命健康。具体而言,铅中毒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氟污染食物可导致氟骨症;有机汞污染可引发肝、肾器脏损伤,增加胎儿畸形发生率。

2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关键点分析

2.1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关键控制点

2.1.1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融入新技术

新的科技技术能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产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政府应加强地区科技建设,鼓励农民选用良种播种,合理控制农产品栽培密度,做好农作物保护工作,此外,政府还应适当进行资金投入加强农产品科技建设,不断引入高科技人才,对科技创新进行支持、鼓励。农户应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融入新技术,比如农业航化作业技术、大农业机械化栽培技术、抗寒良种繁育技术等,不断推动农业健康发展。

2.1.2改造低产农田

部分农业生产地块因低洼、干旱、交通不畅等因素容易发生病虫灾害,致使农作物不能健康成长,单产水平较低。为提高农作物生产量,应对低洼、干旱、交通不畅地块进行改造,最大限度提高农产品产量。

2.2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点

2.2.1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

若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应向农产品种植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农产品安全意识。笔者认为,可借助电视媒体、村委会讲座、农产品安全生产传单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应用趣味性语言,并通过实例分析吸引公众注意力,提高公众认知水平。

2.2.2制定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相关法规

为保证农产品安全,促使我国农业朝着高效、高质量、国际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国家应制定相关法规,并严格执法,提高公众对农业安全生产法规的关注度,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

2.2.3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行政主管部门应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准备,建立农产品质量专家评审体系、质检机构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进行认证,对知名农产品进行管理,与此同时,适当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安全监测和管理。

篇8

97户农户总的耕地面积为662.43亩,粮食种植面积1011.5亩,复种指数177.7%,其中小麦514.55亩,玉米505.95亩,户均5.3亩和5.2亩,粮食生产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2013年小麦平均单产466.3kg/亩,总产23.99万kg;玉米平均单产500.4kg,总产25.317万kg,小麦玉米均按2.1元/kg计算,粮食产值为103.53万元,合1023.67元/亩。小麦销售数量17.135万kg,玉米销售总量23.42万kg,分别占总产量的71.42%和92.51%,销售总收入为86.63万元,占粮食总产值的83.68%;97户家庭总收入为346.77万元,粮食生产收入约占家庭总收入的24.98%。

(二)粮食生产单产增速减缓

这97户家庭所处地域生产条件较好,2013年玉米、小麦单产水平不仅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即墨市平均水平,但与2000年相比,玉米提高24kg/亩,小麦提高36kg/亩。从即墨全市的数据看,2011-2013年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同1999-2001年比较,小麦单产由359.3kg/亩提高到380kg/亩,增加5.76%;玉米由446.67kg/亩提高到464.67kg/亩,增加4%,玉米小麦单产平均增加4.8%。即墨粮食总产量2000年为48万吨,近三年稳定在53-55万吨。在粮食单产增速减缓的情况下,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是粮食产出和供给稳定的核心要素。

(三)粮食生产投入加大

97户粮食生产总投入47.25万元,总产值103.53万元,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比为1:2.19。小麦和玉米的投入产出情况。当玉米价格与小麦价格相同时,玉米2013年的投入产出比为2.23,高于小麦的2.15。当玉米价格持续高于小麦价格时,种植玉米更加有利可图。其中,化肥投入占比最高,这与化肥补贴有关,投入强度大。也就是说,随着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农户选择更多投入化肥、农业机械替换传统的以农家肥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生产模式。。

(四)种粮收益偏低农资价格与粮食价格的剪刀差制约了种粮积极性

同上个世纪末比较,粮食价格增幅不足20%,而化肥、农药价格增幅在100%以上,农膜增幅为200%。同2000年相比,2013年小麦平均单产提高36kg,价格提高0.35元/kg,两项合计提高202.65元/亩,而种子、肥料、农药、机械等生产投入提高220-250元/亩。其中,化肥、机械投入均占到了总投入的77%以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机种、机耕比例从2000年的不足40%提高至96%以上,机收比例达88.2%。根据97户的调查,小麦亩均收益523.71元,玉米亩均收益580.14元。如果小麦玉米连作,收益为1103.85元/亩年。以一个家庭平均务农人员2.1人计,人均种粮的毛收益仅有525.6元/年亩。如果农户需要使用雇工,在毛收益中扣掉雇工的人力成本,再减去自我雇佣成本,则种粮纯收益几近于零,也就是说粮食生产一直在维持简单再生产。比较收益低迷导致粮食生产举步维艰。目前要实现粮食生产的高效益,就必须发展在适度规模经营。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如果要达到2013年即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需要耕作30亩耕地,要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则需要耕种59.6亩耕地。也就是说,一个有效运转的家庭农场耕种规模应在63-126亩,从业人员可凭借粮食生产获得同等收益。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也说明了这条路径是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并未包括农户个人的人力成本(即劳动力机会成本),这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非现金成本的主要部分,是由人地资源禀赋决定的。

二、即墨农户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即墨市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人均粮食及粮食安全状况并不乐观。1999-2013年人均粮食平均占有量为419.65kg,其中,2002-2003年连续干旱,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02.89kg和269.18kg,远低于粮食安全线。2004年后在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粮食生产逐步恢复,最近三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521.8kg,均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2012年465kg)和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435kg),但离青岛市人均600kg的目标还有差距。小麦人均占有量,同上世纪末三年比较,减少近20kg。粮食供给的变化,有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因,有农业政策的影响,关键还是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结构变化显著

2000年,即墨市拥有耕地8.70万公顷,到2012年下降到7.28万公顷,减少1.42万公顷,下降16.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工商业以及非粮产业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面积减少的趋势还在延续,粮食安全供给的前景堪忧。玉米小麦的种植面积自2000年以来稳定在8.60万公顷以上,占种植面积的比重由2000年的60.6%提高到2012年的74.8%,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占比从2000年的28.58%提高到50.15%,产量占比从32.76%提高至55.48%;小麦种植面积占比55.98%下降到45.18%,产量占比从54.84%下降为40.6%。需要注意的是,即墨粮食生产的稳定是与近几年的花生价格的低迷有关,花生种植面积减少16万亩,甘薯减少近5万亩。随着价格反弹和需求扩张,玉米已经成为首要的粮食作物。

(二)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大

即墨粮食生产仍然以雨养农业为主,受气候影响大。首先是干旱灾害屡屡出现,2002-2004年受大范围、连续性干旱的影响,加上粮价下降,2003年小麦收获面积仅为40.81万亩,平均单产326kg,总产13.3万吨;玉米收获39.96万亩,平均单产391kg,总产15.64万吨,粮食总产34.72万吨,不足最高年份的60%。其后如2009年秋种期间干旱,2010年冬前干旱,2012年5月至6月上旬干旱。其次是低温,近年来小麦生长季节冻害频繁出现,比如冬春低温、倒春寒、霜冻等,如2009至2010年度冬、春低温时间长,4月份两次发生倒春寒,小麦大幅减产;即墨小麦成穗和灌桨期较长,沿海湿度大,病害也较重;春季风大,经常造成小麦倒伏。即墨粮食生产以雨养为主、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善,气候仍是制约粮食生产的基本因素。

(三)粮食生产条件不足

一方面,即墨粮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1.2%之间,部分中低产田有机质含量低于1%,保肥性能差。据统计,小麦亩产350kg以下的中低产田面积占比达44%左右,亩产400kg左右的面积占比约为25%,亩产450kg以上占比约31%。连续的较高的复种指数,土地肥力无法自然恢复,而化肥的大量持续使用,也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总体而言,近几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在广大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的局面并没有改观,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有些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农田排灌体系不畅,易旱易涝,抵御洪、涝、旱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从调查结果看,农户对农田基础设施的主动性投入几近为零,具备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开始加大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水、土壤改良仍旧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基本命题。

(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从调查结果看,97户家庭共347人,户均3.577人,务农人员204人,占家庭人口数的58.79%,户均务农人员2.1人。从务农人员的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12人,占54.9%(55岁以上75人,占36.76%);40-50岁52人,占25.49%;30-40岁24人,占11.76%;30岁以下12人,占5.88%。从务农人员的文化层次看,大专以上4人,占1.96%;高中及中专44人,占21.57%;初中118人,占57.84%;初中以下34人,占16.67%。文化素质较高的年青一代基本脱离土地,务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他们多固守传统生产方式,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不足。粮食生产乃至农业发展由何人担当是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五)粮食生产收益低

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是粮食生产的核心问题。调查显示,农户的性别、年龄、户主职业、务农时间、农资价格、预期收益及政策因素等对农户的种粮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但收益偏低无疑是症结所在。一方面,粮食生产绝对收益低。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幅提高粮油收购价格,但是粮价提高的幅度落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粮食价格偏低的局面并没有改观,尽管粮食产量提高,但收益却在下降;但仍然不够,种粮补贴与新增成本几乎相互抵消,种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是减缓了剪刀差的扩张,种粮收益依然低迷。并且,国家出台的多种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管理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也影响了政策效果。另一方面,种粮的比较收益低,这对粮食总产及单产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调查,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作年均纯收入约为1060元/亩,大大低于蔬菜3000元/亩的水平。粮农或弃粮,或改种经济作物,或发展养殖,或外出务工经商,或者只从事少量生产以自保口粮,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粗放经营的局面依旧,种粮积极性大大降低。粮食生产收益低迷成为影响粮食总产和单产稳定的关键诱导因素和制约因子。

三、青岛市郊区粮食生产对策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虽然有种种弊端,但目前依然是青岛市郊区粮食生产的主体。考虑粮食生产对策,也必须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要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首要的是要有地种粮。作为青岛市郊区,即墨市的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存在着激烈的用地竞争,果、蔬、茶、花卉、苗木等高效产业与传统种植业争地现象日益突出。要稳定保持粮食生产面积,必须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建立永久农田保护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粮食高产示范方。其中,能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积极性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当前强调各级政府都要为粮食安全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因所在。青岛市各郊区县要明确辖区粮食产能目标,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任务考核机制,严格落实耕地征占补偿制度,坚决杜绝“只占不补”、“多占少补”、“占优补劣”等情况,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向不可逆转,耕地利用应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充分利用大城市郊区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多的优势,构建有利于大规模转包、租赁、甚至退出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制度平台,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附加值。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规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粮食种植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集中,逐步推进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稳定种植面积。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服务组织通过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搞好粮食生产。

(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提升粮田耕地质量

历年来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在耕作、施肥、基础投入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环境污染加重,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加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且有酸化倾向,粮田质量有所下降。保证粮食生产,须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优先安排基本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不断提升粮食保护区、功能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结合,以粮食单产提升促进总量稳定。分期分批改善即墨中西部的农田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农艺、水利工程等措施,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扶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在缺水区域兴建小型实用的井、塘、蓄水闸工程,扩大灌溉面积。

2.推广良种良法及配套技术

良种已经成为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之一,需要落实良种补贴政策,推广耐旱、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关键技术推广,小麦重点是“四高一改”高产栽培、冬春控旺防冻、氮肥后移和“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玉米重点推广“一增四改”和适期晚收等技术措施,搞好病虫草害预警和综合防治。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大型动力机械、联合作业机械等先进农机,推广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深耕深松技术。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率先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在水浇地重点推广秸秆快速粉碎还田腐熟技术,在旱地重点推广秸秆薄膜覆盖堆肥、生物快速腐熟堆肥技术。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培训及扶持向粮食主产区、高产创建田倾斜,覆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

3.科学防灾减灾

科学制定和完善粮食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做好气候条件的跟踪分析,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及时预警信息。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与评估,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做好农业气象跟踪和技术咨询服务。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完善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和设施建设,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提高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和迁飞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和扑灭能力。建设以农田林网为骨架的防护林体系,提高对干旱、早霜、晚霜等的抗拒能力。实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农业的苗情、墒情、虫情、灾情的监测预警网络。

(三)加强职业培训

从调研情况看,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有文化的年青一代已脱离土地。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衰老,以各种农业生产机械操作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人员身份出现的技术型农业从业人员将逐步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市场意识,是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面向粮农的职业培训不仅要关注现有从业人员,还要关注新型职业农民,适时导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积极培养本地农业劳动力。加强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负责人、粮食企业代表的培训。近年来农民培训机构软硬件条件有所改善,但农民培训供给的主体结构与培训内容相对单一,规模下降,有效供给不足。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在国家层面需要加快农民教育立法,在青岛市层面加强农民教育规划与组织,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以耕地保护补偿基金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和管办分离的运行机制。政府不能垄断农民培训供给,改变政府、培训机构和受众之间单向度的统治关系,逐步建立相互依赖的多主体互动关系,形成竞争有序的培训体系。

(四)继续加大政策扶持

粮食补贴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农户收入,将增加农户收入作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导向。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目前的种粮财政补贴少,在农户收入中的比例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粮食补贴的政策效应,更多地只是向农民传递了国家鼓励种粮的政策信号。当前粮食安全得到空前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都应担当起相应责任。需要中央、省、市共同努力,在现有基础上较大幅度地增加补贴数额,提高补贴标准,继续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在省、市级层面统筹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使种粮收益不仅能填补农户机会成本大于其粮食生产收益的那部分缺口,也能让粮食生产者能够达到种植经济作物的平均利润率,激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在补贴方式上,将粮食补贴与生产直接挂钩,并结合实践不断创新:一是推行差异化补贴,比如可细分为种植面积等级补贴、粮食产量等级补贴、粮食质量等级补贴,给予粮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高的农户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物质奖励;二是建立粮食生产用土地流转补贴,既补贴转出土地的农户,又补贴转入土地并用于种植粮食的农户,加快土地流转,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扶持部分粮农、家庭农场种粮职业化;三是实行区域性重点补贴,对潜力大且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产粮区域,加大补贴力度,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推广补贴和设施投入补贴。四是配套建立市一级粮食生产项目专项资金。青岛市按照1:1的比例配套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等粮食生产项目的扶持资金,支持农业部门开展粮食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粮食生产技术体系。

篇9

1.1提高农业补贴水平,完善补贴方式

2012年平均水稻种植补贴约180元/667m2,基本相当于上海水稻种植补贴水平,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每年奖励两万元。农机补贴方式不断优化,由往年的“差额购机”改革为“全额购机、直补到户”;在扶持加工业发展方面,累计申请获得财政补贴项目资金458万元。据调研农户介绍,现行的补贴与奖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1.2整合多方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传统的种粮大县,宁乡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存在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一年不如一年,水利设施差[1],农业生产抗灾能力较低,农田基础设施整体上仍比较薄弱。为此,宁乡县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标准良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多方项目资金,实施主干渠道和农村小水利工程,建成每667m2产400kg的高产稳产农田1.07万hm2,累计投入规划改造资金3.3亿元,农田水利化程度达85%以上。

1.3注重良种良法配套,确保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据该县农业局统计,2012年全县水稻生产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8%,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方式覆盖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47%,测图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15.27万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5%,肥料施用更加合理均衡,肥料利用率提高,化肥施用量逐步减少。据当地测算,仅这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全年累计增产粮食3.9万t,带动农民增收8.6亿元。

1.4充分利用独特资源优势,推动生猪产业发展

“宁乡花猪”作为全国四大地方优良品种,在2003年仅剩7个血缘,在濒临灭绝的情况下,宁乡县采取有利措施予以保护开发,2006年“宁乡猪”进入国家保护名录[2]。宁乡先后引进了饲料加工、兽药生产、肉类加工等大型企业,带动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宁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猪调出县,肉类加工企业10家,中仔猪交易辐射中南5省47个县,成为中南地区中仔猪集散地。

2宁乡县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有利条件

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轨迹来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甚至是粮田,政府工作重心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大量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农业生产呈现兼业化、老龄化特点[3]。从调研情况来看,宁乡县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其粮食生产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2.1小规模农户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

据宁乡县农业局介绍,家庭小规模农户是主要的生产主体,其种植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左右。宁乡县工业用工需求旺盛,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多,平均每月打工收入在4000~6000元,家庭小规模农户基本全部都是兼业农户。从统计数据分析,宁乡县户均耕地面积0.13~0.2hm2,全年水稻生产净收入1000元左右,不到家庭总收入的5%,生产主体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和妇女。加之地块分散细碎,许多环节难以实现机械化,人工抛秧比重70%,传统小规模农户水稻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

2.2一季稻种植比较效益更高

目前,双季稻总产量、现金收入高于单季稻,但产投比、利润率不高[4]。从农户调研结果分析,每667m2双季稻产量约为850kg,每667m2单季稻也有600kg,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水稻产量仅多出42%,但成本却增加一倍,而且在同一个生产年度内,单季稻收获后还能种植一季油菜。综合分析,单季稻加油菜的种植模式每667m2收益在250元,比双季稻高出约50元。从农户调研统计数据分析,2013年一季稻生产比重约为10%,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

2.3粮食补贴与奖励政策缺乏针对性

调研农户反映,现行的粮食补贴、奖励政策未与粮食产量直接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种粮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补贴按2003年计税面积平均发放,超过2003年计税面积的部分耕地得不到补贴;二是粮食补贴与面积挂钩、与产量无关,农民通过改进种植方式,精耕细作,提高产量并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补贴。

2.4坚守耕地红线压力加大

一方面,宁乡县紧邻长沙市区,从县城到长沙市中心区仅需50分钟车程,轻轨建成后可缩短到30分钟以内,将成为长沙重要的卫星城,承担着分散长沙人口和转移工业产业的重任;另一方面,随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宁乡县非农土地需求必将持续增加。据有关测算,全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耕地就会减少40万hm2[5]。从近几年发展态势和经济实力分析,宁乡县已初步具备城镇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财力和条件2012年,宁乡县人均GDP达到5.5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约3000元,高出湖南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大多粮食主产县相比,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优势。随着全县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农村、农业投资持续增加,2011年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为30.3亿元,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18%。(2)工业产业结构有助于带动当地农业增产增效2012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66.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1.3%,成为当地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利税的同时,还直接带动了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的发展。2012年,宁乡县农产品本地加工率达到90%以上,辐射带动农户62万户,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3)规模化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宁乡县地属省会长沙,临近工业高度发达的广东,兼备劳动力“外向型转移”和“内向型转移”的双向条件。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转移,水稻生产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2012年,全县2hm2以上种粮大户有6352户,承包面积2.25万hm2,比2011年增加3866.7hm2,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35.6%,与2011年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

3政策建议

3.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宁乡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肩负重大责任并具有示范作用。要保证粮食的供给充足,必须有足够的耕地保证[6]。建议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健全耕地保护目标共同责任机制,制定考核和评价办法[7],把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上升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确保粮食耕地面积和质量。

3.2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已制约单产进一步提高、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8]。据宁乡县农业局统计,高产田与低产田每667m2水稻产量相差100kg以上,低产田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仅在30%左右,相比高产田,每667m2用工数量较多。以水田为例,宁乡县现有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各为2.69万hm2、2.44万hm2、2.88万hm2,要分别建成每667m2产1000kg、900~1000kg、850kg的生产能力,每667m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分别投入1850元、4300元、5000元,合计总投资44.8亿元。

3.3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从该次调研分析,4~6.67hm2的水稻种植规模最适合,既能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又能兼顾土地和劳动生产率。按照目前种植收益、当地城乡居民收入测算,当农户水稻生产规模达到4hm2,其经营收入基本能接近当地城镇居民收入。从生产效率分析,在土地细碎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条件下,水稻生产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农业劳动力投入。一般农户家庭内部劳动力2~3人,在不雇工或少量季节性雇工的前提下,其水稻种植的最大规模约为6.67hm2。而且从不同规模水稻单产的统计数据分析,2~6.6hm2种植规模晚稻平均单产446.5kg/667m2,分别比33.3~66.6hm2、66.7hm2以上单产水平高出65.5kg/667m2、20kg/667m2[9]。可以说,适度规模水稻生产效率最高。为此,建议加快土地制度创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农生产规模效益[10]。

篇10

1.2近10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

2003—2013年,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粮食总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突破100万t,达到119.2万t,2013年达到152.2万t。

1.3近10年来粮食单产变化情况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较低,2003—2013年该区域粮食平均单产仅为2653.5kg/hm2,与引黄灌区相差4497.0kg/hm2,但粮食单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2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粮食增产原因分析

2.1粮食增产因素分析

近10年来,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粮食总产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该区域粮食总产152.2万t,比2003年增加60.7万t,增加66.3%。从粮食增产因素分析看,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实现粮食增产,主要是作物单产的增加和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所致。2013年该区域粮食平均单产3004.5kg/hm2,比2003年增加1155.0kg/hm2,增加62.5%,因单产提高增加的粮食达到58.5万t,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96.4%;2013年该区域玉米播种面积109230.7hm2,玉米总产量79.2万t,面积、总产分别比2003年增加65711.7hm2和51.9万t,因玉米面积增加增产的粮食达到51.7万t,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2%。

2.2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粮食生产的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主要粮食生产措施的落实。

2.2.1落实惠农政策在认真落实好中央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地方配套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2013年共安排中央和自治区各类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及粮食生产资金20.3亿元,并重点加大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及一级种薯推广等项目的扶持力度。有力的政策推动,调动了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2.2.2坚持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引黄灌区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压减旱作区小麦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覆膜保墒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秋粮的种植面积。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粮食内部夏秋比例由2003年的61∶39调整为23∶77,为中南部山区粮食连续增产奠定了基础。

2.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南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部干旱带盐环定扬黄续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沃土工程实施力度,坚持开展以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启动实施了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到2013年,宁夏引(扬)黄灌溉面积达到521333.3hm2,山区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达到306666.7hm2,改造中低产田超过133333.3hm2,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2.4推广粮食生产优新技术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以高产创建为平台,不断加快粮食优良品种选育推广,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全膜覆盖旱作节水、玉米“一增四改”、马铃薯一级种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到田、入户。特别是覆膜保墒旱作节水技术,抗旱增收效果明显,据测算,秋季覆膜平均增产30%,增收2250~4500元/hm2,马铃薯一级种薯推广应用平均增产30%左右。

2.2.5坚持科学防灾减灾针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春夏连旱的自然规律,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推广覆膜保墒、集雨节灌、坐水点播、保护性耕作等抗旱栽培技术,加强救灾备荒种子贮备,抓住降雨有利时机,加大抢墒播种力度,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

3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发展对策

3.1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①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干旱缺水,“十年九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依然薄弱,投入不足,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②从2008年以来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粮食生产实现连续6年增产,但随着人口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该区域的基本口粮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③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加大,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单纯依靠增加面积来持续增产的空间极其有限,依靠单项技术大幅度提高单产更加困难。

3.2下一步发展对策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开发治理较晚,但光热资源较好,有大量的后备耕地资源。当前,虽受水资源、基础设施等条件制约,是粮食增产的难点地区,但将来通过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又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地区。近年来,宁夏粮食生产的成功经验表明,粮食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必须依靠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依靠基础设施的改善,依靠适应气候并主动调整种植结构,依靠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广。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平整,加快田间排灌设施、蓄水设施、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沃土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2)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在扬黄灌区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喷灌、沟灌等为主的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农业;在中南部旱作区大力发展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千方百计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生产率。

(3)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针对干旱和灌溉水资源的变化,及时调整夏秋粮作物的种植结构,并做好不同生态区域的粮食生产布局。针对干旱局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耐旱粮食作物生产,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充分挖掘旱作区的粮食生产潜力。

(4)大力推广粮食生产的优新技术。加快小麦、玉米、马铃薯优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落实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各项措施,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全程机械化生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粮食生产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业机械和农艺措施结合,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篇11

(一)促进了浙江粮食生产基本稳定

2011年至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为1881.20万亩、1877.33万亩和1880.61万亩,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早稻播种面积分别为167.64万亩、166.02万亩、172.67万亩;晚稻播种面积分别为1174.52万亩、1082.87万亩、1070.42万亩。2013年,重点扶持建设的省级粮食功能区平均粮食复种指数为1.58,远高于0.87的全省耕地平均粮食复种指数。近几年,经济作物的种植效益普遍高于粮食种植效益,在粮食种植吸引力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最终还能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财政扶持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稳定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财政扶持政策让种粮农民获得了实在的利益,提高了收入,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了普遍欢迎。调查显示,96.9%的种粮大户、81.7%的一般种粮农户认为财政扶持提高了自己的种粮积极性,其中分别有62.6%、21.2%认为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74.6%的种粮大户、61.2%的一般种粮农户对扶持资金标准表示满意或较满意。调查显示,种粮大户能获得平均约212元/亩的扶持资金,占每亩平均利润的58.3%;一般种粮户能获得平均约96元/亩的扶持资金,占每亩平均利润(含自身人工成本)19.2%。财政扶持政策围绕服务粮食生产全过程,初步形成了价格补贴、直接补贴和服务支持等功能互补,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近几年财政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增长(2013年比2011年增长24.6%),有力推动了种粮农户对农机的购置,对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进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省农业厅统计,2013年种粮大户有4.4万户;总播种面积为424.9万亩,比2011年增加22.5%;户均播种面积达96.57亩,比2011年增加28.0%。

三、财政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效果

需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一般种粮农户对农资综合直贴、良种补贴认知度超过80%,但对其他政策认知度较低,基本在50%上下,均低于种粮大户对政策的认知度。83.9%的一般种粮农户对种粮大户的种粮收益情况不了解或者不太了解,49.1%的一般种粮农户不清楚是否存在针对种粮大户、一般种粮农户有不同的政策。这些都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

(二)政策扶持力度

需进一步加大据统计,2013年浙江粮食价格比2012年上涨2.8%。而种粮成本增长约10.6%。种粮大户获得扶持资金约212元/亩,仅占种粮成本1280元/亩的16.6%,绝对额相比较少。因此,扶持资金和粮价的增长带来的收益赶不上成本增加带来的损失,导致农户从财政扶持中得到的收益大打折扣。种粮扶持资金与种植经济作物扶持资金相比差距较大,再加上种粮收益同种植经济作物每亩上千甚至上万元的利润形成了鲜明反差,农民改种经济作物意愿强烈。调查显示,有74.6%的一般种粮农户由于收益低而不愿意种植粮食。

篇12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篇13

1.1.1 大型深松机及配套拖拉机较少。目前,乾安县深松机械300套,70%以上配套80马力以下拖拉机,不能有效发挥深松效果。

1.1.2 玉米免耕播种机数量增长速度较慢,玉米免耕播种机仅有160台。目前全县实施的膜下滴灌项目已达6.04万hm2,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免耕播种奠定了基础,为此需增加免耕播种机数量。

1.1.3 玉米收获机淘汰率较高。乾安县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玉米,年种植面积达13.7万hm2。近年来,乾安县的玉米收获机发展速度较快,机械收获程度较高。目前,乾安县玉米收获机总数达到了1438台,其中,大型玉米收获608台,小型玉米收获机804台。玉米收获机数量较多,但淘汰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据调查,我县大型玉米收获机年淘汰率达到了20%,小型玉米收获机淘汰率达到了25%,因此,每年仍需大幅度发展。

1.1.4 水田机具较少。乾安县现有水田面积2000hm2,重点分布在大遐畜牧场和腾字种畜场,现有水稻插秧机120台,水稻收获机20台。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引水后,全县水域面积达到1000km2,占幅员面积的28%,全县的水田面积可达到2万hm2,现有水田机具已无法满足作业需求。

1.2水利因素乾安县全年降雨量较少,水利灌溉设施必不可少。据统计,全县现有农田井7576眼,有效灌溉面积9.1万hm2。全县农田井还是相对较少,并且分布不均。

1.3土壤因素乾安县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盐碱土、风沙土、草甸土。东部乡镇主要是以黑土为主,较为肥沃;西部乡镇以盐碱地和沙土地为主,土壤较为贫瘠,土壤的差别导致了种植农作物的不同。东部乡镇种植玉米较多,而西部乡镇种植谷类、绿豆等杂粮杂豆较多。

2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几点措施

2.1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年最低争取补贴资金4000万元,拉动农民投入1.2亿元,满足农民购机需求。二是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建议地方政府适当安排资金用于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增加预算保证农机管理、安全监理、农机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经费,使其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促进我县农机化发展的机械(玉米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械等)要参照国家补贴政策,给购机农民予以适当补贴。三是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2.2大力推广先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2.2.1 继续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从2014年开始,经县政府同意,全县深松整地作业项目全部实现整乡整村推进,实行全方位深松作业,以确保农机深松的进度和质量。我县现有300台深松机,配套拖拉机70%以上是80马力以下拖拉机,为满足作业需求,每年保证增加60台全方位深松机,配套拖拉机为100马力以上。通过我们实地调研,深松地块与不深松地块每公顷可增产10%,可增产粮食1000kg/hm2。

2.2.2 大力度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玉米免耕播种在土壤墒情有利的前提下,它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节省开支;二是可以保水保肥;三是种肥隔离合理,保证玉米株数密度和化肥集中深施。相比较,使用免耕播种可增产10%。目前,全县的玉米免耕播种机达到了160台,按照每年递增100台的速度,到2017年玉米播种机可达560台,玉米免耕播种面积达到玉米播种面积的30%。

2.2.3 推广谷类作物机械播种。乾安县年均种植谷子面积达到1万hm2,并且每年都在逐步增加种植面积。根据实际调查,在收获方面全县100%采取机械收获,而在播种方面90%以上采用人工播种,制约了谷类机械化生产。为此,全县每年要引进谷子精量播种机30台,满足谷子机械化播种的需求,逐步实现谷类生产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