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初中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从数学活动课中习得知识,同时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最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开课之初,我会根据活动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需求,让他们产生去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动力.
2.在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学习主体性.在实践活动课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以便其更多地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并通过一定的调查和实验形成自己的探究结果,形成动手实践能力.
3.在活动课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能够和谐互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活动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发挥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在实践活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思路、成果、经验的交流,适当开展一定的交流和讨论活动,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便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和谐活动.
4.鼓励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探索和发现.以问题为起始来开展的实践活动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对活动课上的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找出数学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探究结论,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习得的知识与能力.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在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为能力.在此情况下,教师就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巩固拓展中将知识应用与实践,以形成数学上的迁移运用能力.
三、展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体会
1.深化了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在未付诸实践的时候,总以为实践活动课也就是一些教学形式上的变革.然而,在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活动课的实践性是我始料未及的,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传统课程望尘莫及的.同时,教师不同精力的投入,所带来的活动课的效果也会大有不同,为此,在真正提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的学生进行具体化的设计,优化教学思路,设置合适的教学进度.
2.在活动课的开展中,要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具体到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能奢望通过一节活动课就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在系列活动课中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逐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价值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要依据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无论是传统课程还是新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要依据对教材的研究来进行适当的筛选,从而形成具体到每一节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篇2
篇3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实施教学目标”。为了落实新课程观,我校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一个特色环节――“新闻播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比以前有较大改观,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本论文结合我校实践论述了新闻播报的实施模式、实施步骤、实施效果和实施意义。
一、“新闻播报”模式
“新闻播报”模式即教师在每次讲授课程内容之前,利用一定的时间由学生充当新闻播音员、解说员或评论员,向大家播报新闻资讯、讲解新闻事件和人物事迹、分析新闻现象等。然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关注时政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理论分析等综合能力。
二、新闻播报”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收集整理。学生通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海峡两岸、都市快报等电视新闻节目,《陕西日报》、《咸阳日报》、《中国教育报》及《时事》等报刊杂志搜集素材,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只要是学生们对新闻事件能产生内心的触动的,都可以成为同学们谈话的主题。学生对材料的整理,要求表达清晰,言简意赅,书写规范。
第二步:播报点评。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选出4名同学上讲台有序播报,要求仪表端庄,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语言富有感情等。之后由老师或同学做适当的补充和点评,并将按其表现纳入小组量化加分中,作为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依据。
第三步:张贴保管。由专门负责的学生将小组制作的新闻稿张贴在班上固定的专栏里,并负责更新保管,一学期后进行简单的装订。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日常浏览和比较,也对班级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步:总结升华。通过师生的日常浏览和总结,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相关社会知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变化的意识,进而形成关注社会、分析时政的能力。
三、“新闻播报”实施效果
本人从课堂上学生参与新闻播报活动所取得的各方面成长与进步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和研究,通过观察学生在参与这项活动后所带来的变化,总结出了新闻播报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所带来的实效性。
1.“新播报”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选材能力
学生的选材能力在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中逐步得到了提升,他们注意观察生活,了解新闻,注意选择能够和课堂所学知识紧密相关的热点新闻,注重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样的有效选材也使得时事播报在课堂上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加突出。
2.“新闻播报”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的指点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最初的声音小、语速快、重复冗长变得声音洪亮、语速适中、简洁明了。课间,学生们经常把新闻事件作为谈论的话题,口语表达能力随之得到锻炼,甚至有的学生走上讲台已经能大大方方地脱稿演讲啦。
3.“新闻播报”培养了学生竞争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是通过新闻播报的收集整理、播报点评及保管张贴等环节得到逐渐地培养的。新闻播报发动人人参与、组组竞赛、班班评比,由于播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何人的马虎大意都可能导致本组或本班的失利,这样组员组长班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及责任意识被充分激发出来。
4.“新闻播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本着不歧视不放弃的原则,对班里自卑和胆小的学生,多给他们掌声和鼓励,使他们一次又一次鼓足勇气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磨练,一次比一次表现得更优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变得开朗了、活泼了、有欢歌笑语了。
四、“新闻播报”实施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重大时事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材料生动、具体,时代特色鲜明,因此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实现了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转化。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闻播报”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通过新闻播报,一方面使学生拓宽眼界,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使教师有了足够多的空间、时间直接与学生面对面讨论某一话题的机会,了解学生情况,设计出更新的教学思路,架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闻播报的深入开展必须需要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相应的资料,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在拓宽眼界的同时还加深了看问题的深度;在与时俱进中,自身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新闻播报作为上课的一个环节, 它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起点,为了更好地完成“五分钟新闻播报”的功能,教师还有许多要做的,如何保持学生对它长久的兴趣,如何对它进行评价,如何做得更完善,这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发现。相信只要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积累、反思、提高。教师与学生就会相得益彰,教师乐教,学生不仅学会、会学,而且还爱学、乐学。
参考文献:
[1]刘国胜.《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一凡《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版)[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与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因此,教师应以单元主题为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思品课标的生活实践论为理论指导,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每一单元都设有一个主题探究活动,尽可能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
三、主题探究教学的类型
1.资料型主题探究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收集资料,然后筛选整合。
2.体验型主题探究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开展讨论、辩论、演讲、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学会分享与合作。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在老师和父母的协助下,进行主题探究。
四、主题探究教学的特点
1.任务自主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单元新课学习之前确定并布置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地进行整个单元的学习。
2.探究合作性。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知识,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要求小组合作甚至全班协作完成。
3.完成渐进性。学生在接受主题探究活动任务之后,一方面要查阅知识、整合资料,一方面又要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来设计内容和完成任务,等到单元学习结束,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得到情感体验,因此,主题探究课教学是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渐进式过程性教学。
4.实践综合性。初中思想品德课每一单元设置的主题探究活动都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既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5.评价开放性。活动探究从教师布置任务出发,到课堂成果展示结束。但最主要的学习时间是在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运用各种途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形成并呈现自己认为最得意的成果。
五、主题探究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1.优化主题。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任务为核心,体验为红线”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方案,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前设计好具体的活动方案。教材所提供的探究主题比较宽泛,为了使教材与学生生活更贴近,教师在确定主题时,可对教材进行提炼,对原主题作必要的修改和优化。优化后的主题能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能重视以生为本,学习任务更明确、更具体,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能做,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2.精心策划。开放的探究式活动不等于放任式活动,每个单元所设置的主题探究活动都需要师生把课内外的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对活动必须进行精心的组织策划。
(1)任务的布置。任务的布置最好选择在单元新课学习的第一堂课,教师可以明白地告诉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大家需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新知学习的过程也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探究式活动最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能让学生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感,为后面的学习及探究活动的开展作好铺垫。
(2)小组的划分。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确定小组数额,可以按自愿组合的原则进行分组,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微调,便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好任务。
(3)学生合作探究。思想品德课的这种主题探究活动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与人合作,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进来。
3.悉心指导。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教学,从教师布置任务到学生成果汇报,中间有较大的探索学习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支持学生的学习,课前、课后询问学生任务完成的状况、所遇到的困难;尝试分享探究过程中所拥有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队伍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与他们在一起。
篇5
“创业起步”课程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开设的侧重于素质教育的新型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创业启蒙教育课。课程目标是依托专业,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具有创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高校精品课程。2005年成为面向北京市高职院校开设的校际选修课。2007年团中央全国青联为该院授予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称号。2009年被评为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该校“创业起步”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着重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一、“导” “学” “做”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该校教学团队根据创业教育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层次的定位以及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导”“学”“做”循环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导”——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启发和指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阅读案例、准备角色扮演等;“做”——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企业提供的项目,自主地选择项目进行创业体验。努力使学生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整个创业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形态,是对以往静态的、完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作为设计员和指导者的姿态出现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灌输知识的填鸭者。在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指引下,被动的灌输性学习变成了主动的研究性学习。
为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获得创业环境的亲身体验,该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设计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它包括七个部分:第一,企业家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来自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家,讲述他们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给学生以极大的触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校内实训,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营经验。组织学生在学校内部尝试一些简单易做的商业项目,进行创业基本技能实训。第三,校外实训,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团队组织了大量的校外实习项目,包括市场调研、采访企业家或创业者、参观创业项目展览等,还与北京丽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使学生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企业。第四,创业俱乐部,使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可以共同成长。kab创业俱乐部是学生自愿发起的校内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企业家访谈、企业走访、商业计划书竞赛、模拟企业经营等创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第五,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机会,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可以入驻“创业工学坊”。第六,“创业工学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依托专业进行创业实践的平台。为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业,该院实行创业导师制,帮助学生进行校园创业。一个创业项目从创意到形成商业计划书,从筹措资金到启动项目,都是由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创业工学坊”则为这一全程实战提供了实践场所。第七,自主创业,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教师团队筛选出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创业起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创设的虚拟情境促进学生体验企业经营,通过创业体验使学生更为理性地思考创业与就业的相关问题,处处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
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创业起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始终贯彻立足于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指导方针,灵活运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法无论多么荒唐和疯狂,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第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形成一个明确创业思路,并自主策划、运营一个小项目。第三,嘉宾访谈:嘉宾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可以是成功企业家或知名人士,通过访谈形式使学生走出学校,使校外导师走进课堂,树立积极的榜样,分享创业心得。第四,角色扮演:以表演的形式来反映某个设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第五,商业游戏:在教室里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再现商业企业运营情景的机会。将学生分为几个团队,展开相互间的商业竞争与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新奇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能从游戏中获得许多灵感启发。第六,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个别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的现象出现。第七,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案例教学。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学习对象,还能够和案例创作者展开面对面交流,加快学生的能力成长。
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主体由教师变学生,教师角色由专家变为学习伙伴,学习重点由学习知识变为了解过程、体验角色,学生活动由单独学习变为小组学习,氛围由竞争变为合作,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产出,学习态度由依赖变为独立,学习过程由固定变为弹性、灵活,对待错误的态度由尽量避免变为吸取教训,评估方法由考试测验变为描述现象与结果分析,教学目标从实践论证理论变为理论指导实践。
三、突破性创新型的考核评价机制
引入市场导向的新型教育理念,传统书面理论考试成绩压缩到只占10%,通过考试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用的创新型考核方法有如下两种:(1)项目导向法。各个小组将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相同的商业项目,在竞争中真实体验商战的氛围,在合作中考核学生的合作盈利能力,使学生们在模拟实践中体味到市场的真谛。(2)市场检验法。评委通过学生讲故事判断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评价过程做到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和市场评价相结合。通过市场评价导向,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型的体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创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
四、实践型的“创业导师团”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核心工作,只有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精品课程的高水平建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统的教师团队不经改良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因此,该院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该团队共由14人组成,其中5位是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专兼职教授、2位初中级职称、2位知名企业家、3位创业者,其中奋战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家参与授课占总课时的30%。教学团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双师结构”特征明显。团队中有北京市高职院校教学名师,一直积极从事青年创业指导工作,在团中央创业教育培训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教师年龄结构梯队分布合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做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学院特别重视师资培养,邀请包括姜大源教授在内的众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培训,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创业教育、去英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培训。目前为止该团队已有9人获团中央和国际劳工局颁发的“创业讲师”资格证书,1人获“北京市金牌培训师”称号,3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创业导师团”教研创新的学术氛围浓厚,近年来累计主持或参加了八项创业研究类科研课题项目,发表了十余篇创业类教学研究论文,主编和参编教材五部。这样的团队保证了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际经验的支撑,很好地承担起了对学生创业理论、实践指导、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教学任务。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
篇6
网络教学的根本在于网络资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知识的获取和途径和以前比较起来空前的扩大和便捷。但是浩如烟海的海量信息并不是全部都适合学生使用的,只有适合学生使用的信息我们才将它称为学习资源,地理的知识涵盖面广、图片多,适合制作成资料库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目前我在互联网搜索了有关地理资料库的资料,发现网上的资料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面向大众的地理科普网站(如中国科普博览.com等),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是普通公众,资源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在教学中只可选择其中的一些素材辅助使用,而不能将其直接作为专题学习资源使用;另一类是各种地理教育软件,比如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针对某一课进行设计的,代表一个教师的创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有局限性。真正面向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地理专题网页真是少之又少,但确有一些教师正在这方面进行着艰难的探索。他们从各自的理解出发,制作了一些专题学习网页,有些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互联网上一些地理资料网站的研究,结合自己制作地理资料网站的体会,笔者认为所谓地理资料网站应该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按新课程标准设计,应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传输,服务于学生探究学习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学习的平台,是地理学习资源库与学习工具有机结合,下面我就地理资料网站的制作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广大学生群体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校于1998年成立信息技术课题组,其目的在于和学科进行整合,为优化课堂质量服务,努力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服务,由于地理知识适合用多媒体表现手法再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先是做些零散的课件,后开始有零散走向系统,我校于1999年承接了国家级课题“初中地理电子教材的开发和研究”,系统地进行世界地理素材的整理和再加工,此课题于2000年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并出版发行,此套光盘当时在制作时就考虑了方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问题,教师既可以使用某部分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进行自学,地理电子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每部分设置了有趣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20__年以后我们在初中地理电子教材开发的基础上开发了地理资料库,将电子教材中的图片、视频、声音和文字资料整合出来并加以分类,形成分类齐全使用方便大型资检索系统,放在学校服务器上供社会共享,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在家可以对这些资料进行重组或直接使用。
随着地理资料库内容的充实,我们将教师和学生优秀的地理电子作品、学生学习的感想也放在资料库中,并开辟论坛进行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交流。这进一步为数字化学习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明确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变
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学工作要求的必然结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水平出发,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任务精心设计。另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教师对所需的资源也存在重组的任务,对网络上的信息精心研究、筛选和重新组合,保证网络教学的成功和高效,在这方面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另外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眼花缭乱的资源可能会显得无可适从,这时教师的引导角色显得更加突出。所以教师在设计一节网络课时应注意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导航清晰,方便使用。设置学生阅读材料和设置问题以方便学生自学,开辟论坛供他们进行交流。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者,网络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自评和其他学习者的互评,教师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于学生上传的成果甚至论坛上的每一个精彩的提问或回答都要给予恰当的赏识。
3、任务驱动在学生学习和利用地理资源网站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学习任务是对学习活动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的描述。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必须提供给学生比较明确的任务。任务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原则:任务的目标明确,活动结果易生成和提交;任务的活动形式不超出学生的行为能力之外;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网络资源;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网络学习伙伴之间的合作和帮助;任务的活动内容应能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高级思维能力是指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具体的说就是: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将它们分类;通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一般化的原理;通过给定的原理和法则,推论出未知的结果;分析错误:找出并阐明自己和他人思维中的错误;找出支持的论据:对每一个观点和看法,都要给出支持的论据;概括:找出庞杂的信息下面隐藏的规律和模式;提出观点:能够确定并阐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我们做的专题网页绝不是百科全书,也不能是固化的知识,
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国外一位教育学家说: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新思想、新方法、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二、网络学习的选题必须明确,肯定
网络教学给教育带来观念上的变革,它强调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这种观念在有网络的课堂上可以贯彻,在没有网络的课堂上同样可以贯彻。在没有必要使用网络的课堂上勉强使用网络只会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目标分析使用网络的必要性,根据网络信息状况以及自己和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分析使用网络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人文地理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学习概念和原理,参与讨论和辩论,写作论文或报告,解决问题等,强调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网络可以在情境创设、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方面提供方便,因此利用专题网页学习效果比较好,但也不是所有人文地理的课程都适合进行网络学习,我们认为难度较小便于学生自学的课程,容易引起思维冲突的课程,学生感兴趣的身边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目前尚无定论的知识等更适合采用网络学习,如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大气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峡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强调逻辑与技能,网页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将难点分解,或通过视频给学生一些真实的感受,这些在传统教学中也可以实现。而对于运算能力(如有关时间、太阳高度等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等,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现阶段自然地理部分采用网络教学的难度较大。但并不是说这是不可实现的,只是投入太大或地理教师目前尚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因为设计和开发模拟仿真情境是一个昂贵的长期过程。
篇7
一、日本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师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主要依托和重要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教师教育的基本前提,日本不断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种类和课程结构的改革,突显出以下特征:
一是课程类型多样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形成了由基础教育科目(普通教育和学科专业课的混合)、共同教育科目(相当于教育专业课)和专修专业科目(类似专业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依据。目前为止,日本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主要由九类构成:(1)有关教育的本质及目标的课程,如教育原理、教育理论、教育基础论、教育哲学等;(2)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学习过程的课程,如教育心理学、发展与学习心理学、教育一青年心理学等;(3)有关学生指导、教育商谈指导的课程,如生活指导论、教育指导论、学生指导一心理辅导等;(4)有关教育方法及技术(包括灵活运用情报机器及教材)的课程,如教育工学、教育媒介论、视听觉教育、学习指导论、教育实践论等;(5)有关学科教育法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根据各自学科自行设定;(6)有关教育与社会、制度、经济有关的课程,如教育史、教育法学、社会教育、教育经济学等;(7)有关特别活动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自行设定,但要进行课外活动的研究;(8)有关教育实习课程,如教育实践研究、教育设计等;(9)其他课程,主要用于学生选修。如终身学习论、人权教育研究、教师表现法、环境教育、社会教育、教职演习、视听觉教育等。
二是教育类课程比重不断加大。1997年7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通过了《关于面向新时代的教员养成改革策略》咨询报告,加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增设了“与执教学科或教职相关的科目”,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以来,随着日本《部分修改教职员许可法》《关于在与教育有关职员研修中推进活用卫星通信》《积极活用硕士课程的师资培养,推进现职教师的再教育》等政策、条例的颁布,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调整,减少了学科专业课程,加大了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以初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增加幅度最大,由原来的1分增加到31学分,高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分也增加了4学分。教育专业课程的增加,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教师教育的职业特点进一步加强。
三是针对教师未来就业取向的不同,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比较注重教育技能、技巧等教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培养初中和高中的教师比较关注专业课程以及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具有全球行动能力的教师,日本教师教育还开设了属于“综合演习”课程。这类课程是基于全球化时代所面J临的地球环境、多元文化、地域纠纷、人类生存等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所设置的课程,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虚拟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对国际环境及不同国家的教育现象有所认识,为今后开展相应教育莫定基础。
(二)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日本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曾多次增加教育实习的比重和各类教师资格培训课程的教育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要取得小学和初中教师的资格证书,必须取得5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20%;要获得高中教师资格,则必须取得3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13%。在内容上,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而更重视教师能力的测试、人品的考察、个性的评价,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技能水平的测验,以及处理教材、板书、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等实际教学能力的考核。日本教师教育实践时间一般为15周以上,其中见习时间一般在7周左右,实习时间一般在8周以上;主要采取分散式和连续式两种方式进行。分散式通常安排在学年末,主要进行集中的强化式职业技能训练。连续式一般安排在学期末,依据课程内容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职业能力训练;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提出了“四年实习制度”,即由原来的在第三年为期五周的教育实习,改为由第一年为“体验实习”、第二年为“基础实习”、第三年为“教育实习”、第四年为“研究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相应增加了教学实践时间。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日本教师教育机构十分重视与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成立教师教育实训研究组织。高校研究者可以随时深入中小学,及时了解中小学的需要;中小学也能及时得到高校信息或指导,共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内容上不仅评价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对学生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上不仅采用考试的办法,还采取观察、座谈、测评等灵活的评价方法;结果是既有数量上的严格评判,又有文字上的定性描述。
(三)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严格、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是日本教师教育的又一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教师任职标准。日本《教师许可法》对教师任职学历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者,且要经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教师资格。1983年,日本《关于改善教员的培养和许可制度》对教师任职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与高中教师许可证一样,给幼儿园、小学、初中和聋哑校、盲校、养护学校的教师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教师许可证,促进了日本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二是建立了明晰的资格等级制度。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日本的教师许可证分为“普通许可证”和“临时许可证”两种。“普通许可证”又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三种,每一种又分为一级和二级。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总选举中提出“教育改革七条设想”,把教员许可证分为三种,即“标准许可证”、“初级许可证”和“特修许可证”。1989年4月,日本颁布的《教育职员许可证法》中将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划分为三种类型:“专修许可证”、“一种许可证”、“二种许可证”;其中获得“专修许可证”的基础是达到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结业程度,目的在于促使研究生院
结业者任教,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一种许可证”的获得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者;“二种许可证”的获得者要求必须是短期大学毕业者。同时,为实现适应学校教育多样化,新设“特别许可证”,目的在于招聘有社会经验者任教,主要集中于小学音乐、图画、体育和高中电子计算机等课程。一种资格证书则是一种标准资格,二种资格证书的获得者则必须不断提高,方能获得标准资格。这种清晰的资格层级制度,可以遴选出适合某一层级的优秀教师,同时也激励教师向高一层级努力。
二、日本教师教育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重构课程体系,就是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革命性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以“老三门”为标签认识教师教育的滞后理念,重新建构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及其运行机制。要以系统的观点,加强教师教育的独立性思考,建议加快确立“教师教育”二级学科的地位,实施重点建设。借鉴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实施“宽、精、新、强”的改革应成为目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宽,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宽,加快建立与学科内容密切相通的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每个专业的建设要首先明确专业知识的构成体系,厘清其间的内在逻辑、主次关系,依次确立相应的课程和内容。二是综合文化素质课程涉猎要宽,对于理工类的学生要加强社会学、文化学的课程设置,对人文类学生要加强数学、科学学科等相关课程建设,做到文理相通、相容。
精,一是专业主干课程要精选,以构成专业基础的核心内容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去除重复、交叉部分,精简课程门数,精选课程内容;二是对于核心课程、重点内容要做到教师精讲、学生精练,“讲”、“练”结合,把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融会贯通。
新,即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要紧跟时展,要反应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陈旧过时、“正确废话”的内容要予以删除。尤其是教师基本功的练习,在传承传统“三字一话”的基础上,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促进作用。
强,是指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在优化传统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教师职业养成、职场中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及其使命等课程的开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
(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一是调整实践时间。目前我国教师专业技能实践环节时间一般在12学分,占总学分比重不足lO%,且集中在第七或第八学期。由于第七学期学生面临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第八学期学生要参加考研复试、就业等学生密切关注的事项,结果使应有的实践时间既得不到保障,也不能使学生安心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专业技能不能切实提高。学习日本的经验,建议进一步增加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比重,力争使实践环节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左右,约20周。时间分布上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实践环节融入每个学期。
二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做好高校与实践基地的协调与沟通,增强实践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把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学基础建设,坚决消除“这是实习基地的事情”的偏颇认识,加强投入和沟通,多思考、多运作。不断加大实践基地硬件投入,尤其是微格教室、教学研究室以及相关教学设备、场所的建设,搭建师生交流实践教学体验的空间和平台。
三是完善并落实好实习考评制度。学生教学实践成效考核的主体理应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指导教师、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实践对象、实践学生自身四大主体,而目前只是关注了前两者的评价。实践效果如何,应该由实践对象(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评价,而在实践考核制度上,该主体评价一直处于忽略状态;同样,实习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没有重视起来,学生主体反思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多元化主体考核机制,加大考核的客观性、规范性,抵制随意性。
(三)修订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一是提高任职教师的学历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值得肯定的是,《教师法》的颁布规范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三级教师教育制度向两级教育制度的顺利转变,目前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已远远高于法律规定。在学历上要求上,《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的制约作用已经不大;相反,由于较低的门槛,使部分临学历界值的人员占据了较多岗位,造成多数高学历毕业生难以上岗。为此,加快修订教师法,提高教师学历的准入条件,势在必行。
篇8
(二)心理不适应面对全新的环境,大学新生的心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那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也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学生为备战高考,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在高考胜出后,学习目标和压力一下消失,没有了新的方向。此时,如果没有及时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则会对学习失去热情和积极性,懈怠感悄然滋生。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学生活进行过美好的想象,当心中憧憬的理想环境与现实环境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失落感;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在高考中发挥欠佳,或在填报志愿时出现了偏差,与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失之交臂,心理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还有部分新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出于对热门专业的追逐而盲目地选择了学校及专业,当进入大学后,发现得非所愿,也会出现不良的抵触情绪,并深受其扰。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多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榜样。进入大学后,发现身边的同学个个都很优秀,除了成绩以外,自己和他人在知识面、才艺、人际交往及家庭条件等各方面均有差距,使一直以来的良好感觉荡然无存,自尊心受到打击。尤其一小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他们有的通过助学贷款步入校园,有的靠东拼西凑才能凑齐学杂费,经济压力大,思想有包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表现得较为自闭。
(三)学习不适应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学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要科目都是初中学习知识的延伸,学生对这些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都比较熟悉。而进入大学后,学生面对的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课程知识,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内容趋于精深和抽象。要想学好专业知识,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不能及时转变学习方法,出现了课上听不懂、课后无所适从,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二、多种方式引导大学新生健康成长针对新生的特点,作为一名青年专业教师,笔者在担任大学新生班主任工作期间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青年专业教师的角度,对引导大学新生健康成长的方式进行了总结。
(一)引导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目标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青年专业教师作为新生班主任,应根据自身经历,把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等各方面条件相差不多的年轻人。通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有清晰和长期目标的人,最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而目标模糊者,大多数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一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密不可分。早年的爱因斯坦有志进军科学领域,他通过分析后发现虽然自己的成绩平平,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于是,在大学选择专业时,他果断地选择了物理专业,使个人的潜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终在光电效应理论、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3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他取得卓越成就之后,以色列政府曾邀请他担任以色列总统,然而他对自己的目标矢志不移,毅然谢绝。由此可见,确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笔者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给新生们提出了几个思考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你想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人为伍?你觉得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笔者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目标分解落实。首先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立足社会的真本领。通过这一举措,笔者惊喜地发现,存在于新生中的学习动力缺乏、自主性差等普遍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增强。很多新生表示,要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虽然树立了人生目标,有了主动学习的意愿,但是部分新生却为该如何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而苦恼。笔者作为青年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新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告诫学生要克服学习上对老师的过分依赖,培养学习的独立性。首先从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入手,做到合理支配课余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堂上紧跟授课教师的思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后勤于思考、及时归纳总结,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应提醒新生在第一学期要以学会学习为主,学好必修课,对选修课做到不盲目、不负重。在后期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利用好图书馆、资料室、校内精品课程、各类讲座等资源,广泛涉猎,拓宽知识结构。通过教师的引导,班里的同学大都能做到课前预习、上课有针对性地听讲、课后复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并不断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学生们还以寝室为单位建立了学习小组,团结互助、比学赶帮,班内学习风气浓厚。
(二)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引导笔者针对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了积极的引导。首先,针对新生在卧虎藏龙的大学校园因地位不保导致的失落,笔者引导新生要正确面对。一方面接受自己是大学校园普通一员的事实;另一方面要逐步接受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积极地接纳自我、认识自我。教师应引导新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不能因为与别的同学存在差距而全盘否定自我。通过这一引导,大多数新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不再盲目焦躁和悲观。其次,对于家庭条件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所面对的现实,坚信物质上的匮乏只是暂时的,鼓励他们通过刻苦学习获得奖学金,通过勤工助学改善生活条件。班里有一些同学通过奖学金及校院两级的勤工助学补助,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用,增强了自信心。此外,结识新朋友、建立新友谊也是新生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是大学生身心发展、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笔者特别重视引导新生的人际交往,教育新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主动与老师及同学交流,积极参加文体社团活动。笔者教育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应以真诚为前提,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信任为基本原则,注重交往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互通有无、乐于分享。在班级讨论QQ群里,笔者鼓励新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价值的信息。新生积极与大家分享自己获取的各种信息,包括名人演讲、高雅艺术进校园、公益培训等活动的通知。值得一提的是班里有几位新生及时了解到北京大学组织暑期调研活动的信息,并参加了此次活动,开阔了眼界。通过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引导,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增进了新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三)强化大学新生对专业的认知专业认同感指个体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或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主观感受。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及个人发展,甚至影响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梅莉等人开展了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发现林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超过70%的学生表示,如果重新选择专业,不会选择林学专业。该专业新生对专业的喜欢程度分化明显,喜欢和不喜欢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年级。笔者所在的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学科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较低,表现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大一新生申请转专业现象明显,先后有多名新生向笔者咨询转专业的相关事宜,其中不乏有学生打听学校最好的专业是什么,某些专业课程设置的难易程度如何、就业前景如何。这些学生转专业的出发点不是基于对专业及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是盲目从众。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作为新生班主任,向新生介绍了本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要求、课程设置及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分析了学好本专业所能具备的知识结构、学科的发展前景、学生毕业后所能从事的工作及继续深造的方向,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本专业的重要地位及学科设置的意义。通过这些工作,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部分原本盲目想转专业的同学,也在了解本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思考,最终选择留在本专业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