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内科护士议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整体的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真正实现空间和时间同步、理论和实践交替、直观和抽象交错,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体现的是学以致用、手脑合一的职教理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方针,同时也能充分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三理实一体与传统教学
比较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创建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理实一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点在于。
四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构建方案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内科护理过程就是护理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综合体现过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改变传统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通过创设理实一体的内科护理职业情景,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任务导向,融知识掌握、知识应用、技能实施为一体,在理实一体的氛围中,实现护理知识、护理基本技能、护理核心技能的整合发挥和应用,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
1系统化构建思路
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从“内科护理学”职业情景设置、教学平台设计、项目任务确定、理实一体式教学课例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由文化、基础、专业、护理、临床老师组成的跨学科型师资团队共同参与教学方案设计与评价,并借助“学生行动”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问题驱动学习,行动探索知识、参与推动应用、任务分层突破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理实一体的职业氛围中实现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水平的综合提高。
2优化教材结构,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教材编写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突出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有利于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既往的内科护理学教材往往延续了本科学科型教材特点,很难适应理实一体教学需求,因此,对于教材进行内容和结构上的改革与探索很有必要。依据课程特点,本研究中内科护理学教材编写体例按照典型案例、项目任务、理论基础、任务驱动、项目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其中,任务驱动则依据护理程序要求展开,分别从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达成任务三个环节进行。为了显示疾病处理流程的动态性、多样性以及个性化特征,也为了综合评价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达成度“,项目评价”过程以A3型题型习题形式出现,就病例进行分层提问,以此来综合判断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这样围绕典型病例的健康问题展开,以护理程序为项目分层依据,以理实一体为教学手段,构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整体护理项目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参与并实施整体护理过程,实现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基础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整体护理能力。
篇2
一 心理护理
患者通常会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情绪。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都是由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压力所致。其中心理作用占据着重要的部分。每个人在患病都会不安,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往往他们承受的压力比较大,而这样的压力对心血管病的治疗过程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进行护理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各个环节,对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进行心理观察干预,使之能够在放松中接受治疗。同时打破一些患者对于自己病况的不乐观的看法,让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获得良好的精神状态。
心理的变化往往同环境息息相关。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用一种家的温暖去感染患者,放松心态,而不是用冷冰冰的仪器去包围原本就对自己身体深深担忧的患者。家的氛围可以让患者感受来自护理人员的悉心关切,这对病情的缓解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 换位思考
从传统工作的角度来说,护士的工作就是执行医生开出的医嘱。在提倡护理工作人性化的今天,除了要执行医嘱之外,护士还应多了解自己所管辖患者的生活、性格特点,把自己除了是护士还是晚辈的角色体现出来,与患者的和谐沟通有利于向患者进行疾病预防宣传,指导疾病治疗,同时也有利于工作得到配合并顺利开展。首先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是喜欢安静还是喜欢热闹,是顽皮型还是抑郁型,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营造良好、温馨的气氛,而不是给患者冷冰冰的感觉;应给患者天使般的印象,而不是某些媒体宣传的“魔鬼”恐惧感。其次,了解患者的衣、食、住、行习惯,针对病情有目的地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以减少疾病恶化的几率。在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急救患者就是心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在天气转冷或者日夜温差大的时候不注意保暖,容易引发严重心力衰竭,因而,对那些自以为身体还可以的、比较倔强的老年人就要注意劝说的方式,但最终目的是要其注意穿衣保暖。最后,对患者的关怀可以延伸到对其家人的了解。
很多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被发现存在害怕孤独的心理,其主要原因是子女工作忙,老人又不好意思开口,此时医护人员除了要帮助老人解决心理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以一个专业医疗工作者的身份对患者家属进行善意提醒,使其配合患者的治疗。
三 护理重点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引起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症状。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心血管内科护理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睡眠护理
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着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或是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失眠原因还包括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点,心血管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由于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产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影响了睡眠。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如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等。医护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干预,包括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开小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睡眠条件。
2.人性化护理
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都为老年人,对于疾病的治疗大多数的他们是因为子女的不放弃,护理人员应该把老年人当作自己父母一般去关心,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每一个都需要爱,而这些老年患者更需要爱的关怀,护理人员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同时,更重要的也是从人性化出发,关怀患者。
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故护理人员应切实认识到这一点,将人性化的思想带到护理工作中,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琴;心血管防治的一些新观点[J];中国校医;2004年05期
[2] 付婕;;病人心理社会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讨论[A];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C];2001年
篇3
1护理安全
1.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1.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1.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1.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2锐器伤害护理风险预防措施
2.1提高护理人员个人能力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如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以减少自身感染的机会。用过的物品应立即放入脏敷料的盛器内,不要随地乱扔。培养抗压能力,工作细致、心态平和,不急躁。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可减少忧郁和焦虑,舒缓工作压力,提高对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这样才能避免使用锐器的护理操作中减少发生锐器损伤。
2.2组织锐器损伤职业防护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一组资料显示,8个月实习护士的前4个月与后4个月锐器损伤的总次数为28∶7。说明实习护士早期对锐器损伤的认识不足,工作环境不熟悉,操作不熟练更易造成损伤,进一步证明锐器损伤防护培训的重要性。低年资护士发生锐器损伤最多,临时聘用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的年发生率是正式护士的1.65倍。首先低年资护士岗前缺乏锐器损伤的意识;其次低年资护士操作多,经常操作者发生锐器的危险是不经常操作者的2.23倍;另外,对业务不熟练也是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所以在加强低年资护士业务学习的同时,还应当加强锐器损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岗前的培训、规范操作规程、严格带教。经过适当的培训可大大降低锐器的损伤。
2.3改善、使用安全医疗器械经常检查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发现医疗器械性能较差时,应及时更换。采用先进的预防锐器伤护理器具。注射器的针头是造成针刺伤最常见原因,采用先进的预防针刺伤的护理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如可收缩针头、带保护性针头套,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目前,我国北京等地区的一些医院已开始使用防止医务人员被针刺伤的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和可以自动回套的针头。
2.4完善组织、管理制定安全使用和处理锐器的标准。国内护理有关锐器损伤的规范很少,英国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标准中相关部分规定:锐器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并尽量减少搬运。使用或处理前,不要弯曲或破坏针头。针头与注射器在处理前不要分解。针头无需重新戴帽。使用过的针头应就地投入锐器收集箱或容器中,锐器箱的装量不要超过标示的装量。公共区域的锐器箱不能放在地板上,而应放在安全的地方。在有明确指征且能提供医务人员安全性的地方,重视针刺伤预防设施的使用。在广泛推广介绍之前,对针刺伤预防设施进行严格的评价,确定其效果、可接受性,对患者护理的影响及成本效益。注射器、输液器用毕就地拔下针头,无须戴帽。51%的护士在回帽的过程中受伤。
2.5制定锐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流程污染锐器刺伤后,现场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立即用流水冲洗伤口,减少污染血液进入体内,用消毒液消毒伤口,包扎伤口。损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大大减少疾病感染。据英国医学会调查报道,针刺伤只需0.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致感染。因此一旦被锐器损伤后必须做好伤口处理。首先要保持镇静,既而迅速敏捷地按照常规脱去手套,用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挤出部分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边冲边挤),擦干用10%碘伏或70%的酒精擦拭伤口。
3护理服务
病人入院后接诊护士要告诉病人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及科室一般情况及注意事项,给病人创造一个方便的就医环境。
病房管理由科护士长主抓,全科人员均应参加。达到四光洁(墙壁、门窗、地面、桌面)、二固定(暖瓶、茶杯)、三条线(床尾、床旁桌、床旁椅各成一条线)、三不放(床上、床下、窗台不放物品)、不三(不三米外讲话、不穿硬底鞋、处置不影响睡眠)、四轻(走路、说话、动作、开关门)、三到床(更换被服、洗头洗脚、送水送饭)。另外,有床头牌、饮食标本、病人着装。
交班报告、医嘱单填写、特护记录要规范化。
口服药给药前洗手、戴口罩,衣帽要整洁,备好温开水,按规定时间送药到病房,核对床号、姓名,发药到手,看病人服下,危重病人喂药到口,鼻饲病人注入胃管。
执行服药、注射、输液“三查七对”,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用棉签(先碘酒后酒精)消毒,注射后一人一擦手。
对病人的基础护理,做到皮肤护理、洗头剪指甲、外阴冲洗、无褥疮发生。执行晨间护理,晨会后由护士长带领护士下病房按晨间护理内容做好查房前准备及其他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1 术前护理
1. 1 心理护理 ERCP虽然是一种微创手术, 但较之传统手术, 患者对ERCP、ENBD的知识了解相对不足, 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该治疗有关知识和基本的操作过程, 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
1. 2 术前准备 除常规术前准备及辅助检查外应重视:①饮食准备:术前禁食8 h, 胃动力障碍者可延长禁食时间。体质虚弱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术前可以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等。②静脉通路准备:最好用留置针选取右前臂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 亦可选取右下肢留置静脉针。③术中配合知识:为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术前应训练患者掌握吞咽动作、张口呼吸及左侧卧位、俯卧位等配合。对于高龄、高危患者, 指导患者在吸氧的条件下进行俯卧位练习。
2 术中配合
术中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征, 监测血氧饱和度。在完成导管的口鼻转换过程中, 传统方法为血管钳钳夹或手取, 容易引发恶心、呕吐及咽喉部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反应, 操作者的手指也存在被咬的可能。李有珠等[1]采用一次性气囊尿管将鼻胆引流管由口腔自鼻腔引出至体外, 未出现损伤、出血等并发症, 成功率达100%。李春燕[2]采取导丝套取比传统方法更可靠, 用时更短, 不良反应更低。
3 术后护理
3. 1 妥善固定导管 护士术后对鼻胆管固定不当, 在增加导管滑脱风险的同时, 也可使鼻腔黏膜和会厌部位受到管壁的过分压迫, 降低患者的舒适感, 因此, 鼻胆管的妥善固定十分重要。传统方法采取胶布固定于面部和颊部, 刘玲[3]外接气囊导尿管, 采用3 M胶布将鼻胆管出鼻腔处交叉固定于鼻尖。康惠尔透明贴透气性能、皮肤顺应性好, 作者将其剪成约0.8 cm宽的长条用于鼻胆管出鼻腔处的固定。这些方法均降低了脱管的风险, 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在改进固定方法的同时, 护士还应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宣教, 活动时注意避免牵拉。若导管脱出, 不可用手推回。
3. 2 保持导管引流通畅 李宝莲[4]研究认为鼻胆管引流不畅的常见原因为:血容量不足、泥沙样结石或脓性紊状物阻塞管腔、鼻胆管折曲、鼻胆管脱出。前3种情况在分别予以补充血容量、严格无菌操作下行无菌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冲洗、理顺鼻胆管后引流通畅。
3. 3 冲洗导管注意事项 冲洗时须缓慢低压冲洗, 严格把握冲洗的速度及冲洗液量, 切忌用力回抽, 禁止使用10 ml以下注射器。
3. 4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是带管进食, 食物不易吞咽, 应选择易吞咽、密度均匀、不在管上残留的食物。指导患者进食时每吞咽一口的量不要太多, 以20 ml为宜, 以免引起呛咳。最后一口温水漱口后做最大吞咽以冲洗口腔及食管的外壁[5]。
3. 5 舒适护理 由于留置鼻胆管期间存在不同部位、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 影响了患者对鼻胆管的耐受性。近年来对于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置管后舒适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吴茜等[6]研究认为患者在鼻胆管留置期间常见不适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口舌干燥、咽喉不适、腹部不适、颈部活动受限和睡眠障碍等。每日轻轻转动鼻胆管, 用棉签清洁鼻腔, 去除分泌物, 蘸少许冷开水或石蜡油鼻腔[7], 有鼻腔疼痛者涂抹抗生素软膏,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6 并发症的护理 除了对术后低血糖、注射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加强病情观察, 及时处理以外, 对于老年ENBD患者还应加强护理和病情观察, 注意吸入性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鼻胆管引流做为一种微创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可以迅速解除胰胆道梗阻、降低胰胆道压力, 并控制感染, 减轻黄疸, 降低胰胆疾病的病死率。胆道通畅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加强ENBD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管道通畅,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置管期间的舒适度, 增强患者置管的耐受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有珠,宋丽娟.气囊尿管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护理.现代护理, 2006, 22(12):2132.
[2] 李春燕.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采用导丝套取胃管50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4):37-38.
[3] 刘玲.鼻胆管固定方法的改进.护理学杂志, 2010, 25(13):63.
[4] 李宝莲.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引流不畅原因分析及处理.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3.
篇5
1 临床资料
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我科共收治肺拴塞患者36例,男15例,年龄49~82岁。女21例,年龄53~86岁。其中治愈35例。其中一例80岁患者因呼吸衰竭合并骨折并合并肺拴塞,病情未见好转,家属要求出院。
2 健康评估:病史评估
评估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有无下肢骨折、偏瘫等长期卧床史,有无大手术、烧伤等创伤损伤血管内皮史,有无肿瘤史,有无妊娠和使用避孕药史,有无健康人长期坐在电脑前史等。栓塞程度评估:肺栓塞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肺栓塞面积和栓子的大小。按栓子的大小可分为:①急性巨大肺栓塞,均急性发作,谛动脉阻塞达50%,相当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肺叶动脉被阻塞,当栓子完全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他主要分支时也称骑跨型栓塞。②急性次巨大肺栓塞,一个肺叶动脉被阻塞,约30%灌注缺损。③中等肺栓塞,即主肺段和亚肺段动脉栓塞。④小肺栓塞,即亚段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心理状态评估:呼吸困难、胸痛、气促等症状引起的焦虑、恐惧的程度。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3.1 随机性健康教育 随机性健康教育是适用性很强的一种健康教育方式。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是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的健康问题,充分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每一个机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深入浅出、有针对性的讲解。
3.2 健康教育处方 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写成健康教育处方,发给患者,以便随时记忆。
3.3 提问患者及其家属 优质护理服务实行层级管理。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进行个体指导,责任组长对患者进行提问,并作进一步补充,健康教育组长对患者再次提问,并做必要补充。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4.1 心理指导 呼吸困难、胸痛、气促等使患者焦虑、恐惧。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患疾病是肺拴塞,是由于各种栓子如血栓、脂肪颗粒、羊水等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呼吸困难、胸痛、气促。遵医嘱吸氧、用药之后症状可减轻,有文献报道,情绪过于激动可诱发拴子脱落,只要很好的配合治疗,遵照护士讲解的健康指导,一般一个月可出院。并带领已能下床活动的肺拴塞患者到刚确诊肺拴塞患者的床前与责任护士及家属四人进行有效沟通,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4.2 环境知道 患者的房间应该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二次。嘱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感冒。吸烟的患者应严格禁烟,烟中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沉着,而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抗凝药物的代谢。
4.3 休息活动指导 肺拴塞活动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时间2~3周,无明显症状且生活能自理者也应卧床。大小便均需在床上完成。床上活动时避免突然坐起,并注意不要过度屈曲下肢,严禁挤压、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造成再次肺拴塞。
4.4 饮食指导 宜食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高的食品。少食用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禁食硬辣食物,在饮食调理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多食芝麻、核桃、鲜藕、梨、蜂蜜、银耳、绿豆等食物,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饮食宜清淡、爽口。葱、姜、桂皮、八角、辣椒等辛辣香燥之品能助阳生炎,灼伤津液,不宜多食。肥肉、动物油、羊肉、狗肉、熏烤及油炸食品等热性食物应忌食。必要时可服补品,但应清补。保持平衡膳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每日饮水量,多饮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
4.5 便秘指导 除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外,当您排便费力时,请及时告知责任护士,护士会给予您缓泻剂或甘油灌肠,使您能够顺利排便。因便秘可使腹腔压力突然增高而使深静脉血栓脱落。
4.6 吸氧指导 吸氧是维持机体生命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吸氧,可提高肺泡内血氧饱和度,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也可改善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但氧气是易燃品应严禁烟火,家属及探病者请勿吸烟,也不可私自调节开关,一方面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会损伤肺泡组织,另一方面吸氧的流量并不是越高越好,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会引起氧中毒。患者需进食时,应先通知责任护士暂停吸氧。
4.7 溶栓和抗凝治疗期间的指导 溶栓和抗凝治疗期间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做下肢屈曲用力的动作,特别是溶栓过程中栓子外层逐渐被溶解,易脱落附着的血管,活动后造成栓子脱落而发生再次肺拴塞的危险。溶栓治疗主要并发症是出血[3]。治疗前需要测凝血酶,溶栓治疗后每4小时测凝血酶1次,是为了动态观察凝血功能,穿刺时一定会动作轻柔,尽量一次成功,减少你的痛苦,穿刺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会长,以免形成瘀斑。溶栓和抗凝治疗期间如果出现头痛、头晕腹痛、腹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这些症状是出现并发症的先兆。因本病治疗需要应用大剂量抗凝剂,在生活中您应做到保护好自己,避免创伤和出血。刷牙时应用软毛牙刷,使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不要用手指抠鼻子。衣服应柔软舒适,避免粗糙紧束的衣服。出现皮肤瘙痒时减少抓挠,定情修剪指甲,保证指甲平齐。牢记高脂饮食和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卷心菜、菜花、莴苣、绿箩卜、洋葱、鱼肉等可以干扰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药效。因此,在口服抗凝药物期间应减少使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和蔬菜[4]
4.8 出院指导 保持情绪轻松稳定,合理安排膳食,保证每日饮水量。要定期随访,按时服药,特别是抗凝剂,要每天同一时间服药,未经医生许可,不能擅自停药,因药物不够有可能复发。如果漏服一次药物应及时补上但不应为了弥补而将两次药物一次服用,以免合并出血。自行观察皮肤及黏膜出血情况,如牙龈出血、皮肤破口出血不止等要及时就医。平时生活中注意下肢的活动,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可穿弹力袜等,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液淤滞,血栓复发。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服务内容的重要环节。健康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5]。通过对肺拴塞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发现实施了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后,提高了患者对肺拴塞疾病各项知识的了解,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学会灵活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不但让患者能尽快康复,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许少先.《全国第七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4.
[2] 张绍敏,陈萍.呼吸疾病专科护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5.
篇6
关键词 优质护理;肿瘤外科;应用
优质护理就是在基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储备和技术水平。其次将护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护理人员身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最后优化护理流程,为肿瘤外科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护理。简单的说优质护理就是尽力的满足病人的生活、心理需求,帮助患者缓解生理上的不适、排解心理上的困扰,力求在不增加护理成本的前提下为提高患者和社会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护理环节:入院护理、日间护理、夜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床护理、舒适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患者安全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到医院肿瘤外科治疗的肿瘤患者120 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 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33 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3 岁到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3 岁,肝癌患者25 例,胃癌患者15 例,乳腺癌患者8 例,其他癌症12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5 例,女性患者25 例,年龄24岁到73 岁,平均年龄为54±2.9 岁,肝癌患者23 例,胃癌患者20 例,乳腺癌患者7 例,其他癌症10 例。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在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位患者没有其他的先天性疾病或者并发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状况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能够保证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3 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优化护理的各个环节,提高护理质量。严格记录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心理变化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按照旧的护理流程进行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并记录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心理变化。将两组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
1.4 效果评价于统计学分析
按照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康复速度等综合的对护理工作进行打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说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用t 检验定量数据,用x2 检验定性数据,若P<0.05 则证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患者的满意度划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通过记录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有46 例患者表示满意、12例患者表示一般、仅有2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对照组有38 例患者表示满意、16 例患者表示一般、6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评分为43±4.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8 分。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由结果可以看出优质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如何实现优质护理成为了医院的重要工作。
首先,转变护理思想。深化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需要作为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提高患者满意度作为最根本的工作目标。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其次,制定完善的护理标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所应承担的责任,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再次,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充实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提高其技术水平。
最后,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积极听取患者、基层护士对于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方便,不能随意推诿患者的请求,对患者“摆脸色”。以患者的满意度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奖励患者喜欢的护理人员。
4 结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值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去。
(通讯作者:齐晓红)
参考文献
[1] 舒志芳. 优质护理在肿瘤外科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5):144-145.
[2] 祝明秋, 毛平. 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7):77-78.
[3] 徐蓉, 顾晓蕾. 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18):260.
[4] 朱博. 在肿瘤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A]. 吉林省护理学会. 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吉林省护理学会,2011(02).
篇7
Keywor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ronic disease; The elderly; Review;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指病程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有数据显示8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1],且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2]。慢性病老年人大多病情平稳,需要的是用药依从性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坚持[3]。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其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将优化的中医单病种护理方案进一步规范化,使护理步骤更为清晰、明确,加强对于临床护理行为的指导与监督,同时突出中医特色[5],对老年人较规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应用效果较好[6]。
1、 老年慢性病患者特点
1.1、 生理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病定义为病情持续时间长、发病缓慢的疾病[7]。中医认为慢性病具有病程时间长、病情反复、正虚邪恋、气机不畅等特点[8]。在老年人漫长的病程中,正邪相争会耗伤正气,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脏腑亏虚之证。虚则气血、水液运行不畅,继而可能会出现气郁、湿郁、痰郁等症状,故慢性病基本病理特征表现为虚和郁[9,10]。且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注重细节,稍有不慎则易出现病情加剧,增加治疗难度以及减缓康复进程[11]。
1.2、 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心理脆弱,且慢性病病程缠绵、经济负担较重,再有在慢性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忌口、控制饮食,生活质量下降,这都会导致老年患者产生郁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损及脾肾。且在漫长的病程中,当病情加重时,患者往往会产生厌世感伤,甚至会拒绝接受治疗,形成恶性循环,即所谓“七情不快,始而伤气,继而及血,郁久成病”[9]。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有限,在疾病过程中通常需要家人子女给予更多额外的照顾,这可能会令老年患者对其自身照护能力缺乏自信、主观能动性降低,从而过度依赖他人,形成退行性行为,影响疾病的康复。
老年慢性病管理中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综述
2、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设定的护理图式或日程计划表,以时间为横轴,以各种护理手段为纵轴,对何时该做哪项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进行详细说明与记录,在患者因病情变化影响预后时,护理人员需采取必要干预措施,并在临床护理路径表上做好记录与标注的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2]。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中医“治未病”、整体观等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使护理计划更具指向性,依照证候的差异性分别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将传统护理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还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工作效率,实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符合我国当前医疗形势以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患者为最大获益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慢性病高死亡率的严峻形势[13,14,15]。临床应用中其内容一般包括四步:成立专业小组;制定路径、形成最佳护理方案;实施;监测、评价以及改进。
3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3.1、 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6年有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84%,其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仅为4.66%[16]。而且部分病程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会依据自身“经验”任意加减药量,依从性差。由于老年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认知水平较低,一般短时间的健康教育很难让其彻底认识到依从性差对自身健康的危害。而现有研究证明,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中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康复流程讲解、服药注意事项及膳食指导等有序的护理过程,不同于在常规护理中将所有知识和注意事项在短时间内一齐授于患者,耐心、细致、有序的讲解有助于减少老年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心理,加强了患者自我管控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17]。
3.2、 对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
WHO统计发现,在中国医疗费用预计中,慢性病的防治费用将占据80%,其带来的社会负担及经济负担远远超过传染病和其他伤害[18]。而且我国正处在老龄化高速发展阶段,长期带病生存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更是不言而喻。研究发现,在临床工作中按照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有条不紊地实施各项操作,保证各项治疗和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及时性,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护理活动中的随机性、盲从性,从而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消耗[19]。可有效地提高消渴目病[2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脑卒中[22]等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进而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还可提高医院住院床位的周转率[23],较好地体现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相符合[24]。
3.3、 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老年患者自护能力较差,病情易发生变化,而紧凑、有序的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能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5]。例如,研究发现帕金森患者常并发抑郁、便秘、睡眠障碍、损伤等并发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把健康教育知识贯穿于整个过程,连续反复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主动预防并发症,从而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6]。还有研究表明,中西医护理对策在心血管病患的压疮预防中起到了很好的护理预防效果,在降低压疮发生率和提高病患护理满意度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7]。
3.4、 对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对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等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组的知识掌握率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5,28,29]。再者,就慢性病的健康教育而言,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使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护理程序相结合,使健康教育的方法更为科学,使患者及家属知道在治疗的过程中需做哪些检查与治疗,了解如何正确调节膳食结构以及如何进行情志疏导,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了科室因年轻护理人员多、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低效性宣教[30]。从而达到在向患者科普疾病知识的同时,还可增强患者对护士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利于老年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3.5、 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其内容包含参考标准和结果判断指标,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护士个人能力的不同造成的护理缺陷[25]。路径中注明每天应该实施的内容和患者需达到的目标[19],确保了各项护理工作按计划分次少量进行[31]。而且每完成一项内容,都需在路径表单上打勾确认记录,成功避免了因交班等情况带来的漏项缺项,也避免了非必要项目的实施[19]。这可增加护士职业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人力资源,符合当前我国护士短缺的现状。护士在该路径中扮演着制定者、实施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督促护士不断学习中医护理技术和知识,利于护士的个人成长。再有,对管理者而言,护士长需要依据路径表的内容督促、检查每天的护理实施情况,且需对路径进行评价和改进,利于提高护理领导管理质量。
4、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
4.1、 社会认同不足
根据对我国14个省份进行的调查,在认知度上,63.18%的慢性病患者确诊后愿意选择在中医医院进行治疗,对中医相对较为认可;在疾病不同阶段,31.62%的患者在疾病加重时选择应用中医药来治疗,35.24%的患者在确诊后立即应用中医进行治疗[20]。总体上,大部分患者对于应用中医防控慢性病较为认可,但整体满意度较低[14]。患者不仅会对中医护理技术本身的疗效存在疑虑,还会对护士执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否可靠存在质疑,这可能是因为临床上较少选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率较低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对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中医中药,消除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不信任感[32]。
4.2 、临床护士中医知识水平有限
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中医底蕴欠缺成为制约中医护理服务水平的瓶颈[33],护士对常见证候要点、特色技术的培训需求仍较高[32]。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临床上的护士大都是西医院校毕业,中医院校的护士所占比例仍旧较小。即使是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培养过程也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内容西化等现象,导致毕业生的中医理论基础薄弱,临证能力缺乏,整体知识构架未能显现中医特色,中医思维方式难以建立等诸多问题[32]。中医和西医不同,中医的理论知识在中医的传播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使在医院中会接受短期培训,但这对中医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高校和医院共同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术娴熟的临床护理人才[31],促进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发展。
4.3 、中医饮食调护未能落实到位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若饮食调护得当,可以提高药物疗效,缩短疗程,反之可以加重病情[34]。再者,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老年人,都需要注意饮食禁忌以及提供结构合理的饮食。然而大部分医院的营养食堂目前尚不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仅局限于健康指导层面,无法真正实施。护士虽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饮食调护指导,但患者能否按健康指导内容进行日常的膳食,其依从性是护士无法控制的,所以饮食调护也只能仅限于健康指导这一层面。
4.4 、医护协作的一致性有待提高
虽然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强调的是护理工作,但检查类、医嘱类等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样离不开医疗小组、医技部门等相关专业的支持。在制定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前,首先需要研究医生版的中医临床路径,同时还要对诊疗、检查、用药等医嘱类项目进行筛选和规范,并把初步拟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版和患者版)交由医生评阅,避免由于医护之间的工作不够统一、不能很好的配合而使得患者误会,从而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困扰[19]。而有研究显示,93.8%的护士认为医生很少开出中医护理技术的医嘱是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最主要的原因[35],但护士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必须遵照医嘱[34]。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视,提高医护协作的一致性才更有利于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的开展。
5 、小结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7—2025)》强调应加强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之间的交流,同时以医养结合、中医养生保健为措施降低老年群体慢性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实现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基本疾病控制体系中[16]。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正是融入了简便、易行、价廉、有效[36]的中医情志护理、饮食调护、耳穴压豆等多种传统特色疗法,中西并重,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37]。不仅规范了临床护理流程,保证整个护理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14],还可通过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达到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等目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该护理路径还在初步发展阶段[38],仍存在着专业护理人员缺乏、医护协调不一致等诸多问题。这需要学校、医院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而构建适合我国的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以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梦雅.亚太地区老年人慢性病基本药物价格和可及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何爱萍,黄玉蓉.“治未病”理论与慢性病的中医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2,18(3):99-100.
[3]于红.应用知信行模式在养老院合并慢性病老人中开展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91-292.
[4]康艳.临床路径在AECOPD患者护理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163-1164.
[5]傅贤芳,李丽,曹雪.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AE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769-1772.
[6]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
[7]杜娟.“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慢性病防治的理念与重要策略[A]//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论文汇编[C].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2016:4.
[8]邱银莲.慢性病的中医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1):55,62.
[9]潘晓,黄惠桥.中医护理在慢性病中的应用现状[J].海南医学,2018,29(18):2595-2597.
[10]唐付才.中医内科慢性病证治特点初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2):159-160.
[11] 云华.浅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0):167.
[12] Diabetes pathway slashes length of stay by 26%[J]. Hosp Case Manag,1999,7(1):8-13.
[13]李玉萍.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8):2387-2388.
[14]李和伟,王启帆,付宇.中医防控慢性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10):1-3.
[15]胡其秀,马常兰.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56-158.
[16] 庄一强.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建立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医疗[A]//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论文汇编[C].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2016:4.
[17]王雅慧,李桂香,李佩佩,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康复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1):1159-1161.
[18]单大圣.中国慢性病防治形势及管理体制改革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3):273-277.
[19]席凡捷.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20]蔡秋杰,张娟,党海霞,等.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2):4-7.
[21]梅花,张雅丽.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与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2):231-232.
[22]张勇勤.论新形势下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策略[J].护理研究,2013,27(7A):2012-2013.
[23]朱岁松,董超雄,金洪长,等.减少一天住院日对医院经营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病案,2015(2):78.
[24]李莉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6,29(1):125-128.
[25]杜娟.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8(S1):199.
[26]邓红星,邓红春,邓月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帕金森病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4):1768-1769.
[27]韩莉.初探中西医护理对策在预防心血管患者压疮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46.
[28]程艳,潘园,梅海云.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30-33.
[29]丁劲,李向丽,宋宗惠,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144.
[30]武红,杜婧.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7):131-133.
[31]蒋菊芳,费静霞,姚敏红,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0):970-973.
[32]周霄云,崔屹,张雅丽.护士实施中医护理技术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9):37-40.
[33]柏亚妹,宋玉磊,王秋琴,等.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35):3996-3999.
[3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6-204.
[35]张广清,林美珍,邓丽丽,等.广东省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