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1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篇2

二、识字能力的培养 

内容的选择,丰富了识字教学的内容,也增加了识字量。而识字教学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还需提高识字能力培养。识字能力是运用知识技能以及智力过程中,经过经常的识字训练而获得一种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培养: 。 

(一) (一)利用有趣活动提高儿童记忆字形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识字的乐趣。识字是枯燥的,想让学生识字对识字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利用有趣活动来达到了让学生牢记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减、拼、画、猜、讲故事等多种活动来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喜欢汉字。 

所谓“加”、“减”,就是利用汉字结构部首的增减,从而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来强化学生认字,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样用减的方法:“明”减“日”是“月”。而“拼”则是利用汉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这些特点,来加快认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 

所谓“画”和“猜”,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合一的特点来加快识字。“画”就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字,这种手脑并用的方法,在识字教学初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认识“日”字,可以画画太阳,认识“水”字,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水等等。而“猜”则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00个左右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识字。 

(二)利用生活经验来提高识字能力 

汉字来源于生活,那么作为识字的教学也应该回到生活。 

这就是要鼓励学生留意身边的字,通过积累、收集来提高识字量。当然要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并给予表扬肯定。如:名字、路牌、广告牌、超市里物品名称等等。 

(三)反复练习巩固识字能力 

根据遗忘规律,识字必须要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 

为了避免学了就忘,就要让学生回头复习,温故而知新。比如,学生通过写字来巩固了对字形的记忆。字词的掌握在于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同时,字词在反复地运用中才能巩固,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复现率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教师利用组词以及说话写话,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等方式达到巩固识字目的。 

三、识字方法的多样化 

(一)用归类识字的方法来多认字 

利用偏旁相同从它们的意义上进行分析认识,比如:“捡、提、拔、拾、拎”等字都是和手的动作有关,我们可以同时来记住相同偏旁的字。又比如,:“狗、猴、猫、狼”等字都偏旁一样都表示一种动物。还例如,关于树林名的字“桦树、杨树、桃树”等都有相同偏旁木字旁。从它们的偏旁以及字义上很快地掌握了这些生字。 

利用比较法对形近字进行归类识字。在二年级开始,就把形近字归为一类进行同时认识,这样识字效率就大大提高。比如,认识“晴、清、请、情、蜻”可以放在一起认,“晴” 日字旁,和太阳有关;“清” 三点水,和水有关;“请”言字旁,和说话有关;“情”竖心旁,和心情有关;“蜻”虫字旁,和昆虫有关。 

归类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是学生很好的识字方法,也是老师很好的指导方法。用归类的方法高效率的掌握了文中许多生字。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二)利用汉字的结构加快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从结构上可以把汉字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可以从字的结构来进行分类归纳进行认字。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等。把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来进行认识,这也是一种方法。 

(一) (三)通过语境识字提高识字效果 

学习语文的一句老话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所谓“语境识字”,就是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创设语境条件结合汉字运用来强化学生识字效果。一首先是要读准字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在语境中来认识这些字,这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也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理解字义。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时时注意有意识的把握汉字音、形、义的整体性教学,就是要做到在辨字音时结合辨字形,在辨字形时结合辨字义,在辨字义是结合组词造句等加深理解。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决不能将识字成为学生的负担,应该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对不同的字进行科学有趣地教学。以“趣”为前提,让学生开心识字。自然而然增强了识字的欲望。认识的字数量多了,兴趣有了,孩子们自然就有了尝试的欲望。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大胆地进行识字。识字教学也就不难了。 

篇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从学前班上来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爱看动画片,喜欢小动物,爱听故事。上课时,讲个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扮演其中―个角色,为故事里的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那兴奋之情真是溢于言表。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我利用图片、音乐,把小朋友们带到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小马要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送到磨房去。去磨房得经过一条小河,小马该怎么办呢?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小马到底该相信谁呢?小马非常着急。小朋友们,请你们帮帮忙,帮小马解决这些难题,可以吗?孩子们可高兴了,谁都想帮助小马。整节课,小朋友都把自己当成了大英雄,每解决一个难题,就感觉成功一次。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掌握了课文内容。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五第一项字词句的训练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年有几个季节人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喜欢的季节,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和谐氛围,从而主动地学习。接着,我抓住时机,出示一幅黑白风景画,让他们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孩子们没有束缚,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自由组合、讨论:春、夏、秋、冬四季各是什么颜色?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经历了对四季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但他们没有感到学习的沉重与压力,他们和老师一起经历了欢乐、思考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对探究学习有了信心。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也便于今后应用。

三、游戏活动,发展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而且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苹果熟了”的游戏:画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苹果上面写着生字,学生念对了就奖给他。这样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

四、激励斗志,增强信心

篇4

汉语拼音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学生学起来易感枯燥乏味。要想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首先就要了解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依据一年级学生这样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我不断变换讲课的方法,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帮助学生度过汉语拼音这一难关。

一、联系生活,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情生于境,融于心。”情景相生,虚实结合,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汉语拼音教学特别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习汉语拼音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如:yī—衣服、医生、一年级;yí—阿姨、一个;yǐ—椅子、已经、以后;yì—容易、意见,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ài—喜爱—我喜爱画画”。“我喜爱踢足球”……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在拼音教学中,结合音律识记汉语拼音,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感官,将美妙音律与拼音字母合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的更快,更牢固。其中,儿歌是一种将乐感和所学内容本身相结合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字母的音,还是教字母的形,甚至复习记忆声韵母,都可以运用大量的儿歌进行教学,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如:伞柄朝下ttt .9字加弯ggg张大嘴巴aaa.一个门洞nnn.有时我为了教学需要,自编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 an an an .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 p p.”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例:在教e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孩子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小论文。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飞来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嗡叫不停”。由此可见,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能。

三、运用色彩,视觉记忆。

低段儿童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是以看来进行记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发展了视觉空间智慧。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总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四、将拼音教学融于游戏中。

游戏是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最好学习。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唱唱,跳跳,听听,玩玩中领略学习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例如摘果子游戏:教师将音节写在果子的后面,挂在大树上。学生上前摘下一个果子,然后把果子后面的音节大声的读出来,如果读得对,其他同学就跟着他把音节读两遍;并把这个果子送给他,作为奖励;反之则大声的说:“请重来”;再如看谁跑得快:教师预先将卡片发给同学,然后大声的读出一个音节,持相应卡片的同学迅速跑上讲台领读;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了起来,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变化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在游戏和活动的海洋中变得轻松而愉快。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

篇5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一,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一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篇6

这里讲的中学语文教材,特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它的编写充分明确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作文知识程度,必需掌握的作文训练能力和能够具备的作文文化素养。我们可以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具体探究中学作文教学的实施与运用,发掘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与策略。以下是立足于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在训练系统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系统中的体现,通过分析作文教学体现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作文教学的劣势与不足,提出有关作文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体现

语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照,结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还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通过具体地分析和探究,作文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写作内容上,经过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作文教学应突出“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思想。结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围绕“以学生为本”的作文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专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写作。例如,在人与自我、人与语文、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家庭、人与想象、人与成长、人与国家、人与名人、人与艺术、人与探险、人与动物的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创意写作,有感而发。正如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在语文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创造,感性抒发和理性思考,例如,情景作文,写出特点;命题作文,写出启示;自拟作文,写出情感;想象作文,写出特点;观察作文,写出新意。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活动,力图能够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培养人文素质能力,树立完整人格形象。

在写作形式上,有关作文教学训练的方式花样众多,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基本突出有以下各种形式。例如,启发作文,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前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写作;活动作文,以观察、搜集和整理资料为主,指导学生开展写作探究;情境作文,以课文蓝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人文写作;想象作文,以课堂学习目标为出发,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写作;改写作文,以课文范例为参照,指导学生进行改写写作;仿写作文,以课文范例为参照,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根据这些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形式,学生可以自主写作,研究写作,创意写作。同时,在文章的立意,情感的抒发,意识的创新,取材的范围,思维的培养上,写作教学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由统一化趋向弹性化,主要将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增加具有自由性和多元性的写作训练方式;由工具化趋向人文化,重点在作文教学中弘扬民族化,本土化,培养传统优秀伦理道德,塑造人本内涵精神品格;由模仿化趋向创造化,注重在作文训练中突出想象开发、思维发散和创造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以上就是作文教学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的训练系统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系统中的呈现。结合作文教学的教育体现特点,我们可以发掘和探究有关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劣势。

二、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劣势

目前,为响应轰轰烈烈的语文课程改革,作文教学作为重中之重,一直被教育界视为改革的领头军。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整合改革,表面上风风光光,形式上热热闹闹,但究其教学本质,还是处于“学科无地位”“教材无重点”“教育无突破”的“三无”状态。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虽然国内的教育者没有间断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但最终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探究作文教学的存在问题,具体有以下劣势。

1.作文教学地位不突出,缺乏专业性编排

纵观现代语文教材,它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重要参照,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还严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受地方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有的内容未必符合本地区学生实际的作文需要。同时,教材改革比较滞后,多年反复地训练同样的题材或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使作文教学缺乏了创新的个性。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教材不能明显地突出作文教学的地位。翻翻中学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专题内容基本围绕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系统中,在这些花样众多的训练学习拼盘内,写作不过是一道毫不起眼的小菜,为装点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充当门面。学生可以在所谓的面面俱到中进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但是,学生真正可以掌握到的写作专业知识又有几成呢?

通过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编排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所占篇幅比重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实践内容较多。只有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于“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重点表现出作文教学专项训练。这说明,写作活动还只是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附属,写作活动还不能作为单独专题训练而成立,教材主要突出口语交际训练和综合性学习训练,因此,学生在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的比重远远大于动笔写作,教材几乎将听说读做整合编排完,最后,才煞有介事地把写作介绍出来,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是不能充分突出作文教学地位,明确写作专业知识构造的。

再结合教材的课文内容,我们的作文教学只能是依附于课后的研讨与联系,作为一种呼应课文精神而延伸的所谓作文教学训练。试想,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主体,如何实现独立式教学训练?怎样成为专项式知识指导?所以,有关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不过是被动地写作训练,隐性地写作教育。

2.作文教学环境受限制,偏隅课堂教学指导

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数教师除了利用教学计划的课时外,很少把作文教学拓展到课外,更缺乏在生活中指导作文,有关生活化作文训练也等于形同虚设,空摆架子。其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也就缺少了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积累,边生活边写作,这是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要让学生建立生活与写作的联系,就要先明确写作目的,然后指向生活,再由生活回归写作。

结合中学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指导也确有一二,例如,活动作文里面就有相关生活观察和体验的教学指导,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里面也有有关生活气息的作文指导。但是,这些作文生活化教学过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中,作文教学指导要求“学生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请问,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的城市学生,如何能够接触到虫鸣鸟啼呢?这就是不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而夸张了生活化作文的误区。

因此,作文教学需要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作文训练应该真切符合学生的实际。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确实要努力建构适应人性化的“大语文”教育环境,树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真实典范。通过确立生活本源观,能够旗帜鲜明地摒弃那种苍白贫血的应试作文,力图还学生作文以原汁原味,注重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

3.作文教学训练单一,拘泥命题写作指导

现在的作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老框架,仍旧强调作文的写作技巧,讲究语言的表达方法,交待文章的结构布局。我们认为作文章法是重要的,但对作文教学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作文教学要适合学生的作文心理,符合学生的语言的发展规律。作文就是表达,作文内容应该反映的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态度。受传统的思想意识的制约,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反映积极的并有一定的价值取向的内容,或者我们总用成人的思想去量度学生的意识,那么也就在某种程度作文真的成了“作”文了,过于为文造情、为文造势,这样就显得矫揉造作,本末倒置。

看看我们的作文教学,还是侧重命题作文训练,自主性和实用性的作文表达能力训练还没能有效的走进课堂。我们应该反思现代的作文教学模式,考虑作文教学的实效性。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方法都是来应对应试教学,忽略了学生对自主表达能力的训练,致使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写作而不会自觉地创作。我们要全面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表达能力,要从单一的书面命题作文中走出来,训练方法多样化,培养形式开阔化,改变学生对作文的因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提高作文的含金量。

同时,作文教学仍旧强调模仿,一味地遵照教材的教学设计要求,指导学生照本宣科的套写作文,生搬硬套的模仿范文。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理想》中,作文教学是这样设计的:“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学生在模仿作文中,虽然可以强化和巩固写作知识,但是这样的作文,是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独特生命力的作品。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世界是天真浪漫的,他们对事物往往是感性的认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畅写个人的奇思妙想,表达内心的创造热情,突出创新作文的有效运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不是要训练写作的仿制者,而是要培养写作的创造者。

三、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对策

结合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有关作文教学的主体还是比较模糊,教材不能明显地体现作文价值体系,教师难以突出地体现作文教学过程,学生缺乏有效地落实作文教学目标。如何在中学语文新课改中促进作文教学的运用与发展,真正体现出作文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这是值得教育者作出的思考和探究,针对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中的劣势,具体有以下对策。

1.在编排上,加强作文教学主体化地位

面对语文新课改,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以主体性姿态,在语文教材中突出其重要地位,组织其系统编排,呈现其专业特点。根据教育家列伏夫的研究,运用什么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作文?列伏夫认为,通过叙述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范例,而提出作文让这些范例得到运用。他认为激发动机是掌握书面语言的主要条件,他所建议的发展书面语言的作文,再现了书面语言的一个功能———转换空间的创作。由此可见,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课文范例的选用就是很好的作文教学动机,结合课文文本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再现作文的实施和创作。

同时,列伏夫的作文教学把掌握连贯的书面语言,看成是先学词语、再学造句、最后才学写文章的多级的过程。按照列伏夫的意见,在书面语言的结构中包含着下述操作成分:(1)理解作文题目;(2)选择与题目有关的材料;(3)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材料;(4)根据规范语言的标准和表达的需要用词造句;(5)修改文章。通过列伏夫的作文教学启示,语文教材的编排应该紧扣作文教学的主体要求,突出课文文本与写作材料的有效联系。

具体来看,围绕中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开设有关作文教学专栏,将作文文体知识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突出作文修改过程,将作文写作技能活用到教学实践环境;我们可以运用作文评价标准,将作文教学反馈贯彻到教学互动成果;我们可以选择有关作家写作的课文例子,将作文训练指导渗透到课本的阅读学习;我们还可以增加课外文本浏览,将作文文章典范充实到课后的学习拓展等等,这些有关作文教学的对策,是需要将我们的语文教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突出作文教学的专业构造。

2.在教学上,加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特色

语文教育界泰山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新课标》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作文反映出他们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表达能力、人格素养等多方面的情况。这表明,自由写作、个性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策略。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提倡生活化写作、个性化写作。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让学生在放松的生活状态下心灵松绑,无拘无束的发散和驰骋创作思维。

值得指出的是,将生活化作文内容虚假、夸大是作文教学中的常见病。教材在设置作文训练的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就把作文生活化内容神奇化、虚假化、浮夸化,以博得学生的青睐,显得不切实际,生搬硬套。作文是需要夸张,也需要适理的创造,但不能过分的浮夸事情的本质,更不能子虚乌有的生成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素质成长,与作文教学的生活教育脱离了关系。写人就要写实实在在的人,写景就要写目所能及的景物,写事就要写真真切切的事实,抒情就要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情。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务必强调所写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相符,这样作文才能“活”起来,是真实、真切、真情的生活化作文。

因此,在新课改中,加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特点是使学生在求真、立诚、平等、尊重、无压力的轻松氛围中受到启迪,在生活的怀抱里浮想联翩,在心灵的世界中坦诚相待,将教条、死板、逼迫的作文教学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实践证明,这些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能够充分实现自由写作,丰富表达,提高素质,优化内涵。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生的文章清新自然,真情流露,个性纷呈,擅于表达。

3.在训练上,加强作文教学创新化架构

目前,我国中学课程改革掀起一股创新作文热潮,它要求在以不断挖掘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下,一方面学习和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的精华,另一方面更注重冲破旧的作文观念及思想的束缚,选取新的视角,开拓新的意蕴,不断变革进取,从而达到自主创新的写作活动。

但面对写作教学的现状是,教学框架性严重束缚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作文教学尴尬的处境,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高作文能力,张扬写作个性,提倡自主创新,这应该是我国作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丰富多彩的作文模式架构,从而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写作的地位。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提出要进行创新写作,就是要摒除传统的教条主义,突出作文教学训练在作文拟题、作文形式、作文内容和作文评价上的创新。在作文拟题上,教学训练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命题,尽量考虑拟题角度是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作文形式上,教学训练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创造表达,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文体体裁和形式指导学生或启发、或活动、或情境、或想象,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平台;在作文内容上,教学训练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发展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在实际生活的观察、感悟和体验,进行正确而大胆地创造,从而充分而准确地提炼作文的奇特内涵;在作文评价上,教学训练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加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意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评价,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迸发出个性创造的激情。

篇7

汉语拼音教学特别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习汉语拼音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如:yī-衣服、医生、一年级;yí-阿姨、一个;yǐ-椅子、已经、以后;yì-容易、意见,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ài-喜爱-我喜爱画画"。"我喜爱踢足球"……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2.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在拼音教学中,结合音律识记汉语拼音,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感官,将美妙音律与拼音字母合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的更快,更牢固。其中,儿歌是一种将乐感和所学内容本身相结合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字母的音,还是教字母的形,甚至拖凹且渖韵母,都可以运用大量的儿歌进行教学,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如:伞柄朝下ttt 、9字加弯ggg、张大嘴巴aaa、一个门洞nnn。有时我为了教学需要,自编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 an an an .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 p p."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例:在教e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孩子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小论文。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飞来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嗡叫不停"。由此可见,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能。

篇8

二、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在拼音教学中,结合音律识记汉语拼音,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感官,将美妙音律与拼音字母合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的更快,更牢固。其中,儿歌是一种将乐感和所学内容本身相结合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字母的音,还是教字母的形,甚至复习记忆声韵母,都可以运用大量的儿歌进行教学,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如: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g g g,张大嘴巴a,a,a.一个门洞nnn,有时我为了教学需要,自编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 an an an,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 p p。”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例:在教e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孩子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小论文。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飞来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嗡叫不停”。由此可见,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能。

三、运用色彩,视觉记忆

低段儿童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是以看来进行记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发展了视觉空间智慧。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总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篇9

一、联系生活,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情生于境,融于心。”情景相生,虚实结合,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汉语拼音教学特别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习汉语拼音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如:yī―衣服、医生、一年级;yí―阿姨、一个;yǐ―椅子、已经、以后;yì―容易、意见,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ài―喜爱―我喜爱画画”。“我喜爱踢足球”……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在拼音教学中,结合音律识记汉语拼音,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感官,将美妙音律与拼音字母合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的更快,更牢固。其中,儿歌是一种将乐感和所学内容本身相结合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字母的音,还是教字母的形,甚至复习记忆声韵母,都可以运用大量的儿歌进行教学,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如:伞柄朝下ttt .9字加弯ggg张大嘴巴aaa.一个门洞nnn.有时我为了教学需要,自编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 an an an .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 p p.”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例:在教e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孩子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飞来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嗡叫不停”。由此可见,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能。

三、运用色彩,视觉记忆

低段儿童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是以看来进行记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发展了视觉空间智慧。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总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篇10

二、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

从识字课、阅读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几方面,采用适合的方法,弘扬传统文化。

1.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的记忆力在1-13岁最强,在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而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只有在提前认读,扩大识字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谈阅读理解与写作。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提前认读的最好教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让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我对一年级新生实施《三字经》的经典多媒体诵读,每周读两次,每次10分钟。一个月后,多数学生能背诵《三 字经》的前四课,学生在背诵表现得特别认真,特别有兴趣。最重要的是在诵读过程中,据研究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2.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如世界遗产。因此,它本来就内含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化。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它们其实是西方文化乘着商业载体的扩散。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我都会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三、在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1.搜集文化名人故事,定期进行讲故事交流比赛。

2.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定期进行诵读比赛。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四、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学生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五、利用阅读积淀语言文化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在运用时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写到时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写到学习会深有感触地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到白雪会触景生情地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篇11

二、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需要反复尝试,深入探究。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通过其内因的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初步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的精神,这样在运用中不至于一味地操练和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但是以往的练习只是对知识点的单纯的操练、识记,学生的练习只是课堂知识的重现,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复现、巩固阶段,不能做出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和领悟。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和设计练习内容,并注意适度的深化才能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创新的目的。

三、在总结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需要感到自浅谈引导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小学刘丽萍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突出做好学生有创新表现的总结评价,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对“创新”的实现者要恰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用鼓励性的语言,或热烈的掌声,或赞许的目光,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创新”的不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另一方面要及时给予画龙点睛般的指点,帮助他们达到成功的彼岸。对那些与创新无缘的学生,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在教学中要从他们错误的回答甚至是荒唐的回答和思维中寻找出一定的思路和新意,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以保护这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尊心,使其获得“我还行”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进取、创新的动力。总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习惯,使学生坚定创造必定能成功的信念,形成爱学习、爱创新的习惯。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验,谈谈我是如何引导想象,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

1、学习寓言,展开想象。许多优秀的中外寓言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学习课本的寓言故事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乌鸦喝水》这则寓言故事,先让学生懂得聪明的乌鸦动脑筋想出一个好办法喝着瓶子里的水;接着问“你们能帮助乌鸦想出其他的办法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考虑问题,扩大了想象空间。学生们思维活跃,讨论热烈,争着发言,很快地就说出一些有创意的办法:乌鸦找来一支吸管,把吸管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了;乌鸦把瓶子放倒,让水流出来;乌鸦找来一个小杯子,把水倒进杯里。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12

二、利用文本,拓展发散思维

由于低年级的新生拼音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感性知识,以形象思维为先导来组织课堂教学,借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准音,记清形。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例如,第一课拼音“a, o,e”的整幅图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画面上大公鸡在喔喔啼,小姑娘在河边练唱,鹅在水中的倒影,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了。我想让学生自己看,说图上的事物,用图片来引出中一韵母a, o,e。在学习中一韵母a的音形学习中,可以借助小女孩的头连同小辫子构成图形表示"a”的形;小女孩在看病,发出“a, a, a”的声。又如在教授“g, k, h”时,教材插图中有两个小孩坐在椅子上喝水。椅子就是“h”的形。喝水的“喝”就是“h”的音。我让学生观察这一画面的时候,学生特别激动,特别感兴趣,很快记住了“h"的样子。

三、活化教学课堂

由于拼音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地备课,设计好教学方案,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妨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让无声的静态知识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动态知识,摆脱在教学中的枯燥感,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同时,教师可以创造一定的包含知识学习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拼音字母的运用;设定一定的情境,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唤起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生比较爱动,而且非常喜欢登台表演,因此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游戏,比如让学生代表某个拼音字母,设定情景进行表演。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这样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更轻松、印象更深刻。

四、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习积极性

如让同来两人互当“小老师”的活动,一个读拼音,一个当小老师,互考互问,学生们在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中兴趣不减,体验着当老师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在拼音的拼读教学中人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兴趣。如:“找朋友”游戏,同来两人一个拿声母卡片一个拿韵母卡片,老师说一个音节,学生们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找出声母和韵母,再一起拼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兴趣浓、劲头足,并且参与面)’、效果好。还有很多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学习小组合作、大组合作等。不过,游戏学习的同时,要把握好度,以免学生上课只顾于玩,而忘了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拼音教学结束后,我觉得有一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扎实,所以,今后我还要继续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学知识,开心的牢记每一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