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手术护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效果较好。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70例。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0例,年龄36---70岁,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0例,占28.6%;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30例,占42.8%;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20例,占28.6%。患一侧乳腺癌的62例,占88.6%;患两侧乳腺癌的8例,占11.4%
二、方法
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相关信息,介绍手术方式及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
三、结果
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顾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担心手术后外表改变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护理论文,护士应多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心理,从语言、态度、行为上关心、疏导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家属尤其是其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对心理素质好,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向其介绍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治愈率、手术成功率和正常的生活方面信息,这对治疗乳腺癌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术前准备
(1)术前做心、肝、肺、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各种血象、血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和术前四项等相关检查,及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为手术提供相关信息。
(2)手术野皮肤准备。备皮的范围: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同侧上臂上部1/3和腋窝部,若手术中需要植皮的,应同时做好供皮区的准备。由于、乳晕部皮肤不甚平滑,更要注意清洁,并避免割伤皮肤,同时要防止切口感染,术前12小时常规禁食,术前留置尿管,防止全麻术后出现尿失禁或尿滞留。
二、术后护理
1、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根据麻醉方式取合适的卧位,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去枕平卧4—6小时;若为全麻,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保护呼吸道通畅。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改良根治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患者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2、饮食指导
由于手术创面大,对机体的创伤和消耗也大,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闷、切口疼痛、发热等。术后24小时应持续给氧,在应用止血药物的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密切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色,以便早期发现出血倾向。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出入量及时调整液体输入量,以保持体液平衡,内环境稳定,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同处理。
4、伤口止痛与引流护理
为使胸部体疗进行和患者有良好的休息,术后通过肌肉注射或硬膜外使用止痛泵。为防止根治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感染,常在腋窝下和胸骨缘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吸出创面积液护理论文,避免皮瓣或所植皮坏死。因此,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过度牵拉,防止变压、扭曲、堵塞和滑脱,更不能随意拔出。应挤压引流管1次/小时,确保引流通畅,特别是注意引流液的量、色站。一般术后1—2天引流量较多,以后逐渐减少,至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皮肤紧贴时即可拔管。
5、患肢观察与护理
根治术后腋窝外用纱布绷带或胸带等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度,以消灭死腔,使皮瓣或所植皮于胸腔紧贴,利于伤口愈合。一般术后第4天打开伤口,肘腋窝基本上与胸腔紧贴。应密切观察伤口及患肢血运情况,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不清,患者局部肿胀麻木,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包扎过紧,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绷带松紧度。或者发现皮肤颜色异常,渗液,组织下有波动感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并发症护理
1、预防气胸、胸部感染
注意做扩大根治术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检查胸部,包括肺部听诊和胸部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手术损伤胸膜而引起的气胸。若并发气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充分止痛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更换,以及时给予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2、患肢上肢水肿
是根治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切除腋窝淋巴结后,来自上肢的淋巴结回流受阻或大静脉被结扎,其水液静脉栓塞、感染、放疗、积液、局部复发等因素,均可使回流障碍加重。术后协助患者抬高上肢15—30CM。出现上肢水肿,应用弹力绷带包扎,继续抬高患肢。局部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患肢不宜行静脉穿刺、肌肉注射、抽血、测量血压,避免牵拉、受压,保护患肢免受伤害。
四、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对根治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术后1—3天,进行患肢、肘、腕、手指及颈部运动;术后3—5天护理论文,进行肩部运动,先进行耸肩,然后行肩部环形运动,一般每次2小时,一天两次。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患肢搬动、提拉重物。
改善体形。增加信心,注意休息,坚持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避免疲劳,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告知患者及家属眼定期复查。第1—5年,每半年来院复查,5年后,每年随诊复查,直至终身。如遇下列情况及时复查:(1)患侧胸壁出现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2)对策乳房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3)出现咳嗽、胸痛、肝脏肿大、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复查时做全面体格检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教会患者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乳腺癌复发或转移的表现。多吃蔬菜,忌食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小结
通过对7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李佩文,邹丽琰,乳腺癌综合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160-283
篇2
1.3配制,用2%利多卡因10~15mL加肾上腺素2~5滴。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手术需要和基础疾病的情况肾上腺素减量或者不用。
1.4协助手术医生连接好仪器,依次打开仪器开关,最后打开冷光源灯泡,将吸引装置连接好。同时备适量0.9%生理盐水用于术中间断冲洗吸引管。
1.5在鼻内镜下寻找病灶,观察病变范围。病灶范围仅局限于上颌窦者,可行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鼻中隔偏曲影响到患者鼻腔鼻窦正常引流,可先行鼻中隔矫正术。术中根据手术进程和医生需要,及时递送手术物品及器械。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于出血比较多的患者,应观察是否有出冷汗、头晕、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的情况,如出现以上情况,根据病情可予补液、止血、升压或者输血等治疗。并观察有无并发症,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反映,并及时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1.6用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压迫止血,手术完成后,做好患者的面部清洁,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单,并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班。
2术后护理
2.1术后心理护理术后频繁出血或者出血量比较多,再加上术后疼痛,或者其他一些并发症,患者会感到不适甚至恐惧,对手术效果产生怀疑。所以术后也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在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同时,应多开导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并发症的处理过程,给患者以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术后观察病情及健康指导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鼻腔有无渗血,渗血量多少,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如出血比较多,且眼睑淤血肿胀,应及时告之医师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嘱患者术后采取半坐卧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鼻腔填塞的目的及重要性,不能自行取出纱条,告诉患者不要大声说话、用力咳嗽。
篇3
2.1心理护理首次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由于缺乏介入医学知识,同时考虑到治疗效果与手术费用等问题,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心理[2]。针对这种心态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并详细说明治疗方法、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担心介入治疗能否成功、担心并发症的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方法及各种安全措施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2.2术前准备配合医师完善各种化验检查,如有漏检项目或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检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双足背动脉搏动,并做好记录。术前1天做好皮肤准备,以股动脉穿刺的备皮范围,上至平脐、下至大腿中外三分之一、两侧至腋中线。应双侧备皮,以便一侧插管困难时更换对侧,并协助患者清洁皮肤,做好泛影葡胺及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6小时禁食、上导尿管。
3术后护理
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同时观察有无造影剂副反应,如全身发冷、肢体发凉、面色苍白,呕吐,胸闷、心慌等症状,如有上述症状及时地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或肌肉注射,密切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做好记录。
3.2卧位指导回病房后指导并协助患者平卧,术侧腹股沟处压沙袋8h,平卧制动24h。患者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局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和周围皮肤有无淤血或血肿,指导患者可左右挪动患肢,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做有效处理。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颜色,如有异常随时报告医师以便给予相应处理。
3.3尿管留置的护理术后需留置导尿管,一方面它解决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期间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便于观察记录尿量,保持会阴清洁,每天会阴擦洗2次,并保持尿管通畅。
3.4发热的观察护理本组有20例患者在术后1-3天出现发热,一般<38.5℃,系化疗后癌体组织坏死重吸收所致,无需特殊处理。若体温>38.5℃则应考虑存在继发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量,注意保暖,合理使用抗生素。
3.5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护理
3.5.1胃肠道反应患者介入治疗常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这是由于术中使用化疗药物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所致,术前、后均应禁食6小时,术后给予思丹西酮8mg静滴,或肌肉注射胃复安10mg。术后6小时可进清淡饮食,次日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忌油腻、煎炸、辛辣食物。
3.5.2肝肾功能的损害化疗药物和造影剂,对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注意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性状及尿量,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根据医嘱术后水化利尿,连续三天每天液体量在3000ml左右。如使用铂类药物后每3小时尿量小于100ml,应调整输液速度,加用利尿碱化尿液的药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液稀释,加速毒素和造影剂排出体外,减轻毒副作用。3.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6.1臀部疼痛由于骼内动脉栓塞时,臀上动脉缺血引起部分患者出现臀部红肿、硬结、疼痛,偶见皮肤破损。指导患者穿清洁棉质内裤,每2小时协助交替侧卧,或给予局部热敷,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3.6.2泌尿系感染做好卫生宣教,加强会清洁护理,每日用0.5%碘伏棉球清洁外阴2次,并指导患者多饮水,饮水量>1000ml,以保证一定的尿量,发挥尿液自净作用。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未发生泌尿系感染。
4体会
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可局限、缩小肿瘤病灶,降低癌细胞活性,药物在肿瘤动脉内浓度高,疗效好、患者恢复快。但对护理工作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更好地配合介入治疗,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牢固掌握介入护理相关知识。及时观察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规范全面地做好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并发症,对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篇4
1.2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中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有51例,接受阑尾炎切除手术的患者有50例,接受乳腺癌切除手术的患者有34例,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有27例,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有3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安全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2.1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仪器管理制度
①手术室内所有的仪器应由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管理。②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及核对。③对已经出现损坏或缺失的仪器立即进行维修及填补。
1.2.2定期培训
①由于手术室内经常出现人员调动的情况,因此应定期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②培训时,要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上,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2.3做好术中清洁护理
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并做好患者的清洁护理,以避免细菌感染的发生。
1.2.4完善细节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认真调整用药的类型、剂量及配伍。
1.2.5做好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并向其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帮助其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在实验组10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80例,对护理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4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6例,总满意度为94.00%;在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64例,对护理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的患者有22例,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14例,总满意度为86.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
篇5
1.2管理方法
在对照组中,对11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体征检测、血尿常规检测以及用药等方面的普通护理;在实验组中,对10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严格的外科手术室护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①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应该能够与具体的治疗工作要求相符合,同时还能够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对手术室进行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的划分,合理安排手术设备及其相关器械;
②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持,在进行具体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定,重视手术室的清扫工作,注重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③合理应用无菌技术,确保手术器械在术前能够保持一个绝对无菌的状态,现今医院最为常见的一种消毒方法是高温压力灭菌消毒方法;
④对手术室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对手术室内的菌种和菌落数进行有效的检查,并对消毒工作进行有效的加强;
⑤合理处理手术室废弃物。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并按照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相关性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2结果
在通过1个月时间的出院随访观察之后得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9.1%和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6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25岁~70岁,其中恶性肿瘤7例,良性肿瘤37例。
2术前护理
2.1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入院宣教,准确测量生命体征,对血压高、血糖高、心电图异常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使患者尽快达到适应手术。
2.2心理护理由于腮腺肿瘤患者面颊部都有不同程度大小包块隆起,影响患者外观,再者患者对于术后的效果是否有并发症、后遗症等,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所以应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减压的方法,如对环境的适应、医护人员的了解、手术的方法介绍、疾病的宣教等,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1]。
2.3专科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腮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因此保持口腔清洁尤为重要,术前检查患者有无龋齿或口腔疾患,如有该疾病应及时治疗。术前给口灵或复方洗必泰漱口,预防口腔炎及溃疡的发生。
2.4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当通知手术后,我们应认真地制订护理计划,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麻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保持情绪稳定、保暖、保持良好的睡眠、预防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等,同时对术中与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防治措施也应有正确的估计。手术前做好术区备皮、剃发至患者耳后4指。男患者剃胡须,女患者询问月经是否来潮,并在术晨将头发梳到健侧,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术前应全面了解病史,做好全身检查,根据手术的性质与麻醉的需要,完善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免疫系列、肝功能、X线照片、B超、心电图及其他特殊检查,确保次日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后护理
3.1卧位全身麻醉患者未清醒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口角置弯盘,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防止分泌物吸入气管或污染伤口,引起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局部麻醉术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减轻头部充血、局部肿胀、有利于伤口分泌物、积血、积液的引流。
3.2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口腔手术范围广、时间长、创面大且靠近颅底及呼吸道,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有可能引起喉头水肿,出现声嘶、呼吸不畅,故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口唇颜色、有无烦躁不安出现,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密切观察呼吸是否平稳、频率是否正常、呼吸道是否通畅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3伤口观察注意创口的渗血、出血情况,由于颌面颈部血管、淋巴管丰富,术后创口渗出液较多,术后多留置伤口引流管,应在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液及伤口敷料渗血性质及量,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做好记录。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血肿,确保有效负压引流切勿扭曲引流管,压迫阻塞和脱出等。保证伤口敷料加压包扎的正确与松紧适度,腮腺肿瘤切除术后敷料加压包扎时间长,一般需要2周~3周,正确适度的局部加压包扎可促进残余腺体萎缩,减少涎瘘的发生。如敷料包扎过紧,可引起头痛不适,影响进食、睡眠、眼睑、颜面部肿胀,甚至呼吸困难,包扎期间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血供及循环是否正常。
3.4伤口疼痛护理因手术创伤、加压包扎所致。若包扎太紧可适当放松;手术后取半卧位,减轻头部充血、组织水肿、减轻疼痛;告诉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聊天,必要时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2]。
3.5饮食护理手术后伤口加压包扎,导致患者伤口疼痛,张口及咀嚼困难,患者因此减少进食,可告诉患者这是暂时性的,松开包扎后可恢复。在此期间进高热量、高蛋白、无渣不含纤维素的温凉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勿食酸性食物,尽量减少咀嚼,少食多餐,因进食少容易引起口腔炎症及营养不足,护理上给予口腔护理,用口灵漱口液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
3.6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6.1涎腺瘘多因腮腺术中残留腺泡结扎不彻底,引流不畅,尤其是术后加压包扎失误引起,多发生于术后3天以后,故术后应加压包扎1周,包扎期间随时观察患者面部血供及循环是否正常;拆线后仍应加压包扎1周~2周,同时术后可口服山莨菪碱,抑制涎液分泌。
3.6.2味觉出汗综合征症状指术后3个月~6个月可出现。当咀嚼饮食或刺激分泌唾液时,术侧局部出汗并伴有发红现象,多数患者感觉不适,可能与手术中刺激神经、术后局部肿胀压迫神经及瘢痕粘连等因素有关,应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忌食酸性或刺激性食物,肿胀消退即可恢复,44例中,其中2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均在术后10个月恢复。
3.6.3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原因在于腮腺与面神经在解剖上密切相连。术后可用丹参、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烟酸等增加面神经周围微血管的供血量,改善局部微循环,营养神经,用针炙、理疗、推拿、热敷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3]。
参考文献:
篇7
1.2护理方法
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160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80名。其中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检测比较差异。
1.2.1常规护理
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进行检查,包括患者的皮肤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将金属物品和贵重物品取下。将患者的病理、CT片以及相关资料带入手术室中,同时准备好手术用药。在手术室中核对患者的姓名、手术部位、床号等信息。将患者的身体安置在正确位置,以便手术麻醉和手术操作,在手术进行时要记录好患者的情况以便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
1.2.2舒适护理
(1)手术前护理:手术的前1d护理人员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告诉家属,同时介绍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以及手术后的不良反应。提醒家属手术前、手术时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还需要到患者病房中了解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以及手术前的各项检查指标。另外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患者做好心理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患者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手术时护理:护理人员站在手术室中和患者进行再次心理抚慰,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并同时安慰家属的心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介绍手术室的情况特点,让患者减少陌生感。对患者在手术台上的进行调整,告诉患者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手术医生进行麻醉和手术,讲述麻醉后的感觉以及要配合医生手术操作。在调整中要保护好病人的隐私,避免身体过度暴露在外面。手术室的室温一般要控制在24℃左右,湿度为50%;
(3)手术后护理:术后要注意为患者伤口消毒、擦拭血迹,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意识比较清醒时,告诉患者的手术情况。在重症监护室中,叮嘱好家长提供患者的食物要求,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情况,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和家属。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回访和关切问候,了解患者恢复情况的同时给予患者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指导,为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努力。
2结果
护理前的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前的患者康复出院前,护理人员提供每一位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比发现观察组调查表中有76人表示满意,总体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54人,总体满意程度为67.5%。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8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护理采用一般护理,就是除了常规检查之后不做任何帮助。对于术前、术后、术中都是按程序进行,不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一般作答,但也能保证患者安全康复的出院。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护理则不同,除了进行应该做的常规事项还要贴心的服务,从患者入院到进入手术室,进行耐心的讲解,患者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反馈。进入病房先敲门,之后进行自我介绍,与患者交心的交流,态度温和,让患者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术中也对患者进行心灵上的开导消除患者紧张感,术后更是经常探访,询问不适等,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合并有需要改进的项目评价等共20个项目,得分越高则满意程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94例,满意的为42例,满意度为90.7%;对照组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20例,满意的为75例,满意度为63.3%。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9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调查前向护生介绍研究目的,取得同意后进行调查。由专人向其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护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填写。问卷包括三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成绩、兴趣爱好等对教学有影响的因素。②自制学习兴趣量表,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分制评分,“非常不感兴趣”计1分,“不感兴趣”计2分,“一般”计3分,“感兴趣”计4分,“非常感兴趣”计5分。③教学质量评价表,参照普通高职护理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拟定教学质量评价表,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及教学效果5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10分、8分、6分、4分4个等级,计分范围为60分~96分。
1.2.2试卷测验法
结合高职外科护理课堂标准制定单元测试卷,授课结束后发放试卷进行测试,试卷总分100分。
1.2.3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目标以及临床实际操作技能制作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并研究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观察组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对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在课堂上对微视频进行分解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生操作技能成绩90分以上49人,81分~90分52人,71分~80分9人;理论测试成绩90分以上33人,81分~90分45人,71分~80分28人,70分以下4人。
3讨论
3.1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建设
3.1.1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建设原因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虽然也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及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但内容、形式相对简单,外科疾病案例不够生动,缺乏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融合,缺乏对外科疾病及手术前后治疗的感官认识。因此,微视频教学便起到了重要作用。网络流行的外科手术病人护理内容的微视频版本颇多,医院使用不同教材使得视频多样化,护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混淆情况。护生思维活跃,自主性差,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带动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方法、步骤、策略,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微视频是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控学习步调,自主去学习、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通过感观来加深印象,并且发散思维。
3.1.2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建设
笔者首先从《外科护理》手术病人护理中挑选出建设内容:外科刷手、外科手消毒、器械传递、穿脱无菌手术衣、术前铺巾、器械护士配合、巡回护士配合、术前呼吸道准备、引流管护理、外科换药等。其次,结合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标准将内容拍摄成微视频,删除繁杂多余陈旧的片段,形成一套更系统、更实用、针对高职护生的微视频库。
3.1.3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应用
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课前发放微视频,护生课前针对性学习,在课前观看视频,记录观看视频的收获和疑问,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学习任务。课堂中逐步对视频内容进行分解讲授,护生们接受起来更简便容易。
3.2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2.1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技能成绩
应用微视频教学,护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提前学习微视频内容,寻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减少了传统教学的乏味和枯燥。同时,护生在不断重复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效果,使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得以提升。
3.2.2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笔者研究发现,护生在课前观看教学微视频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普遍提高。
3.2.3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将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把传统讲授和数字化视频学习两种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更易达到,护生对教学设计的满意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普遍得以提升。
3.3本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微视频教学需要护生主动对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因此教学效果受到护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2011级高职护生,未针对本科院校护生和中职护生进行研究。有研究证明,年龄、学历影响护生的主动性。因此,年龄和学历均有可能影响微视频教学的质量。
篇10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访视和护理,对手术医生进行常规配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手术医生和患者采取以下措施。
1.2.1制订计划
全科室开展学习优质护理的内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整体方案,强化科室的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提出科室的重点环节、薄弱环节。①确定服务对象:病人、手术医生及护士;②明确服务目标:病人安全、医生护士满意;③实施服务计划:针对不同患者不同手术制订不同服务方案。为了开展此计划,首先组织全科室学习优质护理的相关内容,其次落实具体的服务方案,最后阶段性总结改进。
1.2.2保障患者安全的护理
1.2.2.1优化服务流程
结合工作现状,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寻找潜在缺陷,优化服务流程。①改进接送病人交接单:将原先的手术室、病房手术病人交接本,改为手术室、病房、麻醉恢复室交接单并夹入病历,内容包含病人基本信息、病人送出交接时间、手术情况、留置的管道、携带物品、生命体征等,交接双方在交接单签字确认,改进交接流程,明确责任、减少安全隐患。②改善手术的安置流程: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科室购置了头圈、腋垫、上下肢垫、足跟垫等凝胶垫;在俯卧位手术患者的双肩、双侧髂嵴、双侧肋骨涂抹烧伤湿润膏。③完善标本交接流程:术中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保管存放固定位置,同一病人有多个病理标本要求不同标本独立存放,同一病人所有标本集中于大标本袋送检;手术室工勤人员送检病理科前核对标本名称及数量,每日下午2点送至病理科后与接收人员逐一核对交接并签字确认;术中送检冰冻与病理科交接登记双方签字确认,计算机安装影像中心客户端软件,病理科先口头报告冰冻结果并将结果上传,巡回护士打印纸质报告交于主刀医生过目,以防口误。保证病理标本送检流程安全有效,结果准确无误;病理结果阳性的还需要在危急值登记本上逐项登记。④科室分别在交接班流程、无菌物品管理、贵重仪器管理等方面重新梳理细化,提高服务质量。
1.2.2.2提供患者细节贴心服务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改变服务观念,工作不局限于配合医生手术,而更应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全过程。①与手术病区沟通合作,合理安排接台手术患者的呼叫时间,减少患者的手术前等候时间,以免增加患者的紧张情绪。家属等候区循环播放手术病人的信息(准备、术中、手术结束)并放置报纸、杂志供家属翻阅。②洁净手术室的温度在22℃~25℃,手术病人因麻醉、大量输液、体腔大暴露、手术时间长等一系列的原因会出现体温下降,应用专用装置进行加温输血输液及冲洗液。③增加棉背心、袖套、腿套,对患者身体的暴露部位给予保暖;将原来每手术间一条大棉被改成两条方形小棉被,便于分别遮盖躯干、下肢;加大加厚接送病人的棉被。④术后用温水擦净病人切口周围的血迹,帮助其穿戴整齐,并对引流管、静脉通道等实施保护措施,然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保暖。
1.2.2.3医护和谐,愉悦工作
①成员定时沟通及时准确记录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相应的手术配合方案。新开展手术术前学习相关手术配合知识,术后整理记录成册。②定期与各科手术室医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于某个护理人员的表扬与批评意见,将其纳入到培训工作,作为典型案例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无则加勉,有则改之,以结合护理者的实际工作帮助他们改进专业技术能力。③将护士按职称及工作年限分为N0~N45个层级,每个专科组人员均包含各个级别的护士,护士长针对专科分组及护士层级合理安排手术人员,保障患者安全,为医生提供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同时可以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及促进年轻护士更快成长。④为提高本科室内护理人员素质,重点组织护理人员展开继续学习。利用每天的晨间交班时间有计划地进行规章制度、新开展手术配合、仪器设备等的学习。⑤组织丰富的业余活动,从多方面关心护理人员,让护理人员愉悦生活、快乐工作。
1.3评价方法
外科系统满意度调查由护理部老师每月对外科系统手术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和整理;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由手术室护士每天在术后访视中进行。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将非常满意、较满意计入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在患者对访视护士的态度、手术室护士接待态度、护士是否询问术前晚的睡眠及不适、进手术室后护士是否及时给盖上毛毯或盖被和手术室护士解释问题是否耐心细致这几项B组与A组相比较,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手术前护士是否与你交谈和安慰、手术过程中,护士是否经常来关心你和手术结束后,帮你包扎伤口和保暖是否满意这三项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手术科室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在对手术室护士服务态度、手术配合主动性、护士工作质量和手术室管理等项目满意度调查中,B组均较A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P均<0.05)。
3讨论
优质护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患者为中心”。从以往的研究中显示,手术患者的五维度需求分别是: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所以,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充分体现针对性的措施,如:通过术前访视了解不同病人的不同需求、性格差异、对手术的担忧等,采取针对性的解释、告知术中配合注意事项、和主管医师沟通、医护共同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等等。本项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措施切实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张琳娟等的研究一致。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理念在手术室实施后,改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改善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通过不断细化改进护理工作流程,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体的护理措施就是在基础护理之上实施一系列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所以,它不仅提高患者对护理乃至医护整体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发现,手术医生满意度的提高可能与优质护理改善护士工作质量和护士服务态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配合,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均有关系。在总结阶段时,有护士反应通过优质护理自身护理理论明显提高,工作更用心,得到手术医师的表扬更多,深深体会到护理事业的职业荣誉感。
篇11
2结果
2.1手术室方面因素手术室器械和仪器管理不当,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手术室常引进新型器械和设备,而术前和术后仪器与器械摆放管理工作缺乏合理性,保养工作也难以贯彻落实,致器械设备生锈、损坏等,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
2.2护理人员方面①缺乏高度的责任意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工作中粗心大意,未详细、准确、规范记录手术情况时有出现;使用药物、临时医嘱记录不全,给患者和医师带来问题;手术费用项目记录不全,使患者费用不明确,导致医患纠纷;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粗暴,导致患者疼痛;患者摆放不舒服,肢体局部受压太久引发压疮等。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人员未掌握和认真学习护理知识,术中未很好配合医师,不能够很好适应术中突发事故;或部分护理人员未熟悉掌握手术室仪器,术中操作仪器出现问题,延长手术时间,引发护理纠纷。③服务意识较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较低,护理期间只局限于形式,多为表面文章,服务态度生硬,与患者、家属沟通较少,术前访视过于简单,只是交代需准备事项,尚未详细讲解术中注意事项,未有效安慰和支持患者;不能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引发患者和家属不满,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④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护理人员行为举止不和善、语言不当、态度不友好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情绪。部分护理人员因人而异,对农民、工人或经济较困难的患者,态度差、语言冷漠,诱发护理纠纷。⑤法律意识薄弱。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认为医疗纠纷多是医生方面导致,忽视患者权利,造成护理纠纷。
3讨论
3.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立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物品清点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防范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器械管理制度、器械物品保养制度等,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有理有据、赏罚分明,以此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3.2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知识维护医院正常权利。手术室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医疗法规教育和操作训练,严格考核。及时纠正平时和常规护理中不合理操作,严格按照工作常规办事,以免差错事故造成各护理人员相互推脱。
3.3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工作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工作,制定完善可靠的风险教育计划,定期组织风险教育工作,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异常问题有效处理。指导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掌握应急处理对策。
3.4增强护士责任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使护理人员明确患者权利,掌握护理职责、义务及质量标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责任从送入手术室到送出病房,根据手术依据逐项查对,了解患者术前情况及全身皮肤情况,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不要说无关紧要的话,妥善保管手术器械、物品和标本,认真登记并查对。手术物品管理中,医生、护士责任缺一不可,做好手术物品管理工作。
3.5增强护理工作期间纠纷处理能力手术室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需要手术室人员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业务素质,如处理一些较为特殊存在传染性手术,如艾滋病、HBsAg阳性患者,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准备充足,不可大意。若手术患者同一时期出现成批类似感染患者,手术室需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操作规范等,以免操作不恰当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且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积极解决患者疑问,与患者和家属随时沟通,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篇12
1.2.1术前指导手术前1d,加强对患者的病房访视,了解患者情况等,向患者简单介绍与手术相关的问题,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配合手术。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睡眠,以最佳心理、生理状态迎接手术。
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以真诚、热情、亲切的态度迎接患者,平稳、缓慢的协助患者在手术床上摆放正确。麻醉起效后,给予需要导尿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手术期间确保导尿管顺畅,尽量减少因导尿造成的不适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后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及主治医生。
1.2.3术后护理手术后,彻底清洗患者术区皮肤,将残留消毒液及血迹擦拭干净。注意保暖,协助患者穿衣。待患者完全苏醒、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手术前、后,分别对甲组、乙组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分,并比较。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甲组和乙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并对比。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改善护理前,甲组患者焦虑评分是(63.97±5.02)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是(64.45±4.25)分,两组患者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焦虑评分是(57.89±6.32)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是(46.71±3.23)分,乙组患者焦虑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效果甲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是73.47%,13例不舒适,占26.53%,15例比较舒适,占30.61%,21例非常舒适,占42.86%;护理满意度是81.63%,9例不满意,占18.37%,20例基本满意,占40.82%,20例非常满意,占40.82%;乙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是93.88%,3例不舒适,占6.12%,17例比较舒适,占34.69%,29例非常舒适,占59.18%;护理满意度是95.92%,2例不满意,占4.08%,19例基本满意,占38.78%,28例非常满意,占57.14%。乙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13
1.2方法
对照组:即术前1d去病房查看病历,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询问病史、嘱患者术前清洁皮肤、禁食禁水、取下活动假牙和手饰以及注意事项。手术当日着医院发放的衣服进入手术室,再次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间开放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医师施行麻醉,配合手术医师传递器械或进行巡回工作,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房。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首先要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增加了大家优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对患者更加细心和耐心,注重工作中的细节。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访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1天下午到病房探访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准备。进行个性化护理,最好安排工作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利用沟通技巧的专业护士进行访视,仔细查阅病历资料,向主管医生及护士了解患者情况,进入病房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详细说明病情、手术目的、流程、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形成正确认知,及时解疑答惑,保证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询问患者病史、既往用药史与过敏史,综合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尤其对恐惧悲观型的患者,采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了解患者某些方面特殊需求,协助解决,使其处于最佳心理和身体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情绪,护理人员注意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神态,掌握动态心理变化情况,主动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尽可能地消除患者面对手术的恐惧感、紧张感与陌生感。认真落实三方核查。检查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调节室内温度,确保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室温22~25℃,湿度40%~50%,心脏、颅脑手术室温要求偏低,应注意保暖。落实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力求术前30min至2h内输完,手术超过3h追加1次。骨突部位敷压疮贴,防止压疮发生。术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及时遮挡身体,调整患者保持自然舒适状态。适当按摩非手术部位,避免出现水肿。若患者出现嘴唇干裂或者口渴情况,使用棉签蘸水湿润嘴唇。术中输液注意加热液体至合适温度,防止发生低体温。对清醒患者提出的要求在允许情况下尽量满足。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及时处理各种危急状况或者突发状况。
1.2.3术后护理:
术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及时擦拭干净患者皮肤并清洁口鼻腔分泌物,注意保暖,以卷轴法或利用滑板取代传统的搬移法将患者送至病房,以减轻由于震动对患者造成的不适与疼痛。将各种引流管理顺有序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后,并告知家属注意事项,与病房护士交接签字方可离开。术后1~3d访视患者,密切监测各种体征,患者苏醒后指导其尽量卧床休息,加强营养,针对患者身体状况给予饮食指导。患者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循序渐进进行,以患者身体耐受程度为标准。了解患者术中感受,听取患者意见与建议。建立患者档案,患者出院后及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康复情况,定期复诊。
1.3观察标准
通过自拟问卷调查,观察2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患者入院后都将早日康复出院视为就医的最终目的。但由于病情的复杂或医疗水平的局限性,往往短期不一定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患者和家属往往会担心、失望、不安,尤其择期手术患者,当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多半患者心理活动较为复杂,存在焦虑、烦燥等不良情绪。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焦虑状况差异很明显,提示优质护理能够有利于打消患者的担心与顾虑,使患者能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和恐惧心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而且优质护理始终贯穿于整个手术室护理过程,术前注意观察患者心态与病情,积极做好心理调节工作与术前准备,能够使整个护理工作更加井然有序。术中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与手术医师、麻醉师主动配合,协助医师调整患者,使其保持舒适状态,坚持无菌操作。术后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各种并发症,加强饮食指导与功能锻炼。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满意度,提升临床质量,与以往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此种护理模式有相对较大的实施空间,不仅加强术中护理,而且注重术前随访以及术后回访,3个阶段兼顾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