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广播电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广播电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广播电视论文

篇1

(一)广电传媒内容监管的概念

广播电视的视听监管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监督机构,主要是在广播电视行业上的监管,负责我国所有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的监督管理。该机构能在源头上对我国广电事业进行监管,为确保广播电视内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努力,避免在广播内容上出现政治方向和价值观的错误。具体来说,该机构隶属于国家广电总局以及各地区的广电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承担着播出内容的播后审查,对电视台自制节目的审议活动,收集整理出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来查证电视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其宗旨就是确保广播内容的合法性,引导广电事业走向正轨化,并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履行行政职能。

(二)我国广播电视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广播电视历年来都有着较强的事业单位性质,因而具有合法的宣传职能和公益性,是重要的政府部门。且在其内部还建立了监察制度。纵然在这种看似较为完备的体系下,还是需要另建一个监督机构。因为在如今看来,广播电视机构除了具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外,现长出现的经营活动也使机构有了企业集团的性质。其实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广告纵横的今天,广告的收入已成为各广播电视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其商业性质浮现于表。因而在这些利益的催使下,这些广电机构是否还能将社会公平和公益作为基本原则已不得而知了。虽然说改革开放给我国广电事业带来了曙光,但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进行,也带来了不好的现象。例如以下问题:有些电视节目的内容在道德伦理上有悖于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诸如一些相亲节目上,宣扬了一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是对传统道德伦理的挑衅,而传播这种思想更是对观看者尤其是下一代的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是产生极坏的影响;还有近年来一些媒体热衷于曝光事实,有些受到人们群众的欢迎,也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有些却仅仅为了提高点击率而越过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三)我国广电传媒视听监管体制目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的广电传媒业的视听监管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新旧问题,总的来说,这种制度既算是传统的,又可以说是新生的。我们先从过去看来,我国的视听监管制度在过去半个世纪来就一直长期存在着,而有关的管理部门和一些传媒在职能上就混淆不清,所以常会存在体制上的诸多问题,在职能分配上也有很多漏洞。举例来说,媒体管理部门常会干涉广电部门的节目制作过程,影响广电部门在人事和财务的分配;还存在很多规范不明确的问题,所以在媒体行业的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也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规范,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因而常出现只有简单的操作流程,而没有具体的细节规范,这样在执行时变动性很大,也很不严谨。而从近几年看来,我国的广电事业也随着改革不断的深化而走向繁荣昌盛,各个广电机构也在不断发展着,然而众多的广电机构也不断走向商业化道路了。他们不再满足于事业单位的局限,依靠巨额的广告利润来扩大其商业活动和规模。因而许多广电机构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不断的推崇一些商业活动,而不顾一些规章制度,俨然将自身看作是企业集团而忘了作为文化传媒一部分要散播优良文化的初衷。举例来说,我国很多的电视节目就热衷于模仿国外的许多收视率高的节目,而不加以变化,而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三、我国广电视听监管制度的特点以及管理措施

(一)特点

我国广电的视听监管的机构自建立至今已有十多年,多年来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中。从机构的结构特点来说,它是一种自上而下建立的机构,其完善程度与行政的层级成正相关。所以,中央才是最完备的层级,而下面的省级也才完成全覆盖,而再下面的市级都还没有建立。因而总的来说,视听监管的机构的分布和发展是很不均衡的,目前只能完成省级的覆盖,所以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完善。

(二)规范管理的措施

1.增强社会监管力量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广播电视台以及频道、栏目的数目庞大,所以在管理上就很复杂,单单靠少数的政府管理部门来监督管理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视听监管的工作还需要注入新的力量,就是社会大众的监督。人们群众是重要的监督力量。所以可以设立一些群众的投诉机构,还可以依靠媒体的报道来提供信息,或是行业自身设立一些监督机构,从而达到社会监督的效果。这些也都是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广大群众的监督能直接反映出广播电视播出内容的合理性,也最能发现出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这也能让群众看到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对维护社会公平也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维护了传媒的形象。

篇2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篇3

通信微波的波长在0.1毫米至1米范围内。通信微波的传输与接收之间无障碍时便可使用,成为现在网络通信的主要工具。微波的发展与无线通信是密不可分的,成为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媒介,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微波站的设备主要由多路复用设备、天线、收发信机、电源设备、调制器和自动控制设备等组成。微波通信系统特点在于系统使用周期短和线路建设时间短。微波传输系统适合在山区、海峡、水面和不易铺设光纤网的地区使用。其抗干扰性比较强,更容易适合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微波传输频带宽、容量大,可用于包括数据、电话、传真和电报等多种业务的传送。但微波的缺点在于衍射能力弱,直线型的传播方式,对物体的穿透能力比较弱,因此微波系统的搭建必须要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实施,线路设备的铺设必须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制定科学的规划,以便避免微波通信效果受到影响。

3.卫星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由星载转发器、上行发射站、地球接收站和测控站。星载转发器接受地面上传送的微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处理,再发射到地面服务区内,星载转发器作为空间的中继站,它应以最低附加噪声和失真传送电视广播信号。上行发射站是把节目制作中心输送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调试,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通过定向天线向卫星发射上行C、Ku波段信号,同时接收由卫星下行转发的微弱的微波信号,监测卫星转播节目的质量。地面接收站对来自卫星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调频、解调后得到基带信号,通过伴音解调电路和视频恢复电路的途径,建立起正常的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在电视机里实现音频和视频。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卫星传输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一颗通信卫星的通信范围广,可以对几百套电视节目进行传输,在卫星信息覆盖的空间弄均可实现信息通信,由于卫星的信息传播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效能好。电路和话务量可灵活调整;同一通信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区域,但卫星传输受雨衰、日凌、风向等天气影响较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卫星系统的传输性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不断提高,增强了卫星传输信号的质量。

4.SDH传输技术

SDH传输是一种线路传输、功能交换、融合复接和统一管理的网络操作信息传送系统。SDH的功能比较强大,可实现动态网络管理与网络维护功能,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率,满足现行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信息传输与交换要求。SDH传输技术是未来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发展的趋势,SDH在广播电视传输网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广播电视领域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热点。SDH同步传输模式(STM-N)承载信息业务,根据ITU-TG.707规范的SDH速率,STM-1对应的线路速率为155.520Mbps、2.048Mbps的速率等级接口。SDH网能够与PDH网兼容,具有统一的光接口和复用标准,它采用同步复用映射结构和先进的指针调整技术,使来自不同业务提供者的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同步复用,同时可承受一定的基准丢失;SDH具有健全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进行统一的网络管理,并可以对网络单元进行分布式的管理、具有业务的性能监视、网络的动态维护、不同供应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功能。

篇4

众所周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除了国外正在使用的几种标准外,还有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美国用的ATSC是单载波的,欧洲的DVB-T是多载波的。国外主要有三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欧洲的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国的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s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Terrestrial)(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ATSC采用的是单载波调制方式(VSB),抗多径干扰和抗多谱勒效应能力差,难以建立单频网和进行移动接收。ISDB-T虽然支持单频网和移动接收的应用要求,但是该技术应用较少。从世界各地对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的采用情况来看,DVB-T标准较ATSC和ISDB-T更具优势。DVB-T是欧洲DVB系列标准中较新的一个标准(此外还有有线数字电视标准DVB-C,以及卫星数字电视标准DVB-S),也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此标准是1998年2月批准通过的。DVB-T标准的核心是MPEG-2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调制方式,适用于大范围多发射机的8k载波方式。为高清晰度电视(H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20Mbps的净荷码率,支持简单天线室内固定接收。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5Mbps的净荷码率,并能在车速移动条件下支持移动接收。具有单频组网能力。目前采用DVB-T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西班牙、挪威等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其它国家。其中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将移动接收和手持设备作为主要方向。欧洲的DVB-T标准最初是为便携和固定接收而设计,它采用的是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方式,其调制参数(如星座图、编码率、保护间隔等)可调,可提供120种常规模式和1200种分级模式。随后,针对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在移动接收中的不足,人们提出了一种DVB-H的制式专门用于移动接收,而原有的数字音频广播(DAB)也发展到播出多媒体。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该标准是欧洲的数字电视标准DVB-T的扩展应用。和DVB-T相比,DVB-H终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动接收和抗干扰性更强的特点,因此该标准适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计算机等小型便携设备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接收信号。也可以说DVB-H标准依托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机等手持便携设备能够在固定和移动状态下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DVB-H采用时分数字多媒体广播带宽、以脉冲方式发送各频道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除接收所需频道的数据外,调谐器电路在其它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有效减少耗电。DVB-H的基本商业要求是用电池供电的小的屏幕移动终端。它应该能够在手提式的,移动的和室内的环境中,使用单一天线接收多媒体业务。目前看来,数字移动电视非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莫属。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颁布(GB20600-2006),并自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简称为DTMB-Digital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较早时也称为DMBTH)。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DMB-TH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高清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组网。

三、小结

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作为当前的技术热点,尽管它的市场前景和受众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术还在发展中。它还有着信号衰落、多普勒效应、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所以要说哪一种制式最适合移动接收还为时尚早,因为每种制式都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改进其技术,从而改善其移动接收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都研美,刘峰.浅谈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J].广西轻工业,2007(05).

[2]徐孟侠.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学习笔记[J].电视技术,2004(05).

篇5

一、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制式

众所周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除了国外正在使用的几种标准外,还有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美国用的ATSC是单载波的,欧洲的DVB-T是多载波的。国外主要有三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欧洲的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国的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s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Terrestrial)(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ATSC采用的是单载波调制方式(VSB),抗多径干扰和抗多谱勒效应能力差,难以建立单频网和进行移动接收。ISDB-T虽然支持单频网和移动接收的应用要求,但是该技术应用较少。从世界各地对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的采用情况来看,DVB-T标准较ATSC和ISDB-T更具优势。DVB-T是欧洲DVB系列标准中较新的一个标准(此外还有有线数字电视标准DVB-C,以及卫星数字电视标准DVB-S),也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此标准是1998年2月批准通过的。DVB-T标准的核心是MPEG-2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调制方式,适用于大范围多发射机的8k载波方式。为高清晰度电视(H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20Mbps的净荷码率,支持简单天线室内固定接收。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信号传输提供大于5Mbps的净荷码率,并能在车速移动条件下支持移动接收。具有单频组网能力。目前采用DVB-T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西班牙、挪威等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其它国家。其中新加坡和德国等国将移动接收和手持设备作为主要方向。欧洲的DVB-T标准最初是为便携和固定接收而设计,它采用的是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方式,其调制参数(如星座图、编码率、保护间隔等)可调,可提供120种常规模式和1200种分级模式。随后,针对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在移动接收中的不足,人们提出了一种DVB-H的制式专门用于移动接收,而原有的数字音频广播(DAB)也发展到播出多媒体。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该标准是欧洲的数字电视标准DVB-T的扩展应用。和DVB-T相比,DVB-H终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动接收和抗干扰性更强的特点,因此该标准适用于移动电话、手持计算机等小型便携设备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接收信号。也可以说DVB-H标准依托DVB-T传输系统,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进技术使手机等手持便携设备能够在固定和移动状态下稳定地接收广播电视信号。DVB-H采用时分数字多媒体广播带宽、以脉冲方式发送各频道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除接收所需频道的数据外,调谐器电路在其它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有效减少耗电。DVB-H的基本商业要求是用电池供电的小的屏幕移动终端。它应该能够在手提式的,移动的和室内的环境中,使用单一天线接收多媒体业务。目前看来,数字移动电视非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莫属。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颁布(GB20600-2006),并自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标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简称为DTMB-Digital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较早时也称为DMBTH)。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DMB-TH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高清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组网。

三、小结

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作为当前的技术热点,尽管它的市场前景和受众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术还在发展中。它还有着信号衰落、多普勒效应、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所以要说哪一种制式最适合移动接收还为时尚早,因为每种制式都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改进其技术,从而改善其移动接收的性能。

参考文献:

篇6

(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该专业实验课程的正常开设,2003年10月,人文学院筹建了器材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购置了少量摄像机、功放、组合音响等急需的设备。2006年6月,学院正式成立了广播电视实验室。当年人文学院和学院各出资11万元,购买联想开天计算机31台,筹建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2007年5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夕,学院采取应急措施,购买专业摄像机10台,约30万元设备。2008年11月,日元贷款项目索贝编辑机等价值66万元的专业设备到位。至此,前期投入该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设备总值已经超过120万元。2011年8月,由该专业申报的采编技术实验室成功获批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下拨的专项资金300万元。2013年12月,项目完成,共新建专业实验室5间。其中,新闻编辑与播控实验室购置了索贝节目编辑工作站、节目上下载及播出控制工作站、节目播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能够完成新闻采集、素材下载、剪辑制作、节目审核、节目上载、节目播出等一整套的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拥有苹果影视后期工作站、数据采集工作站、服务器等设备,既可以对虚拟演播室后期生成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录制和编辑,也能够完成电视节目及广告作品的剪辑、特效处理、包装、渲染等;虚拟演播室主要由主控室和演播大厅构成,主要设备由图形渲染工作站、主控工作站、抠像合成色键器、演播室摄像机、蓝箱、存储设备、监视监听设备和灯光系统构成,并有虚拟演播和实景演播两个功能区,能够满足新闻、文艺、专题等各种电视栏目录制实验和电视节目主持实验的需要;配音实验室有两间,主要设备有录音工作站、配音工作站、调音台、高保真录音话筒等设备,它能够满足所有实验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录音与配音需要,能够提供兼容性高和数字化的高保真声音文件,也可以用于广播节目的录制实验。可以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闻采编制作专业的办学条件,而且为相关专业进行媒体仿真训练、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以及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实习基地建设为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学院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7月,学院分别与伊犁州、伊宁市、兵团四师、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兵团七师、奎屯、博乐等地的媒体合作,建立了22家专业实习基地。目前,该专业是学院拥有专业实习基地最多的非师范类专业。通过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为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进一步加强该专业与地方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作为一所边远的地方高校,尽管该专业的办学历史只有短短的十余年,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也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宏观上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已经相对稳定,并能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特点。就笔者观察,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即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环节结合起来。对于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策划等课程,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学时,要求教师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课上、课下的实践实训操作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课堂融入了实践课的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2.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即围绕该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强化学生某项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如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播音、主持艺术、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视听语言训练、纪录片创作等。3.专业见习即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专业见习。校内专业见习通常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新闻网等校内传播媒介的实践活动,对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工作进行初步的见习。校外专业见习主要指学生利用寒暑假就近在家庭所在地的电台、电视台或其他新闻媒体对媒体工作流程进行观摩、体验和学习。专业见习是专业实习的热身和准备阶段,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学院不作统一安排和硬性要求。4.专业实习即高年级阶段的媒体综合实习。专业实习既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获得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即将“上岗”就业的一次实战演练。专业实习列入该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时间为8周。在专业实习的准备阶段,一般由院系作实习动员,明确该专业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生自己联系,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由院系负责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院系按实习生地域分布情况把学生编成若干个实习小组,分别选派教师或委托媒体单位进行具体指导。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针对一些学生单纯以毕业和完成学位为功利目的,拼凑、粘贴内容空泛的论文现象,该专业要求集体开题,严把论文选题关。引导学生尽可能结合媒体尤其是新疆传媒业的实际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毕业论文环节进行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将毕业设计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胆地尝试。尽管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缺陷,尚不成熟,但此项举措无疑将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6.课外创作即以兴趣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和创作活动。该专业曾经组织学生成立过摄影、摄像兴趣小组,参与学院校庆、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的拍摄;也曾经依托学生社团,成立主持艺术协会,举办过多届校园主持人大赛;2008年以来,更是连续6年承办了学院大学生校园DV展;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独立创作的欲望。近年来,先后有6名学生在自治区主办的各类主持人大赛中崭露头角;2011年10月,该专业2007级学生刘毅龙拍摄的纪录片《锡伯文化的传承》荣获第二届全国校园摄影作品展示活动DV赛项大学组二等奖;2014年5月,该专业2011级学生迪力亚尔创作的反映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游牧民原生态生活的人文纪录片《游牧人家》一举夺得第九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国际分组赛西部组纪录片类金奖及“科讯杯”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总决赛“最佳音效大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整体观之,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文所述,该专业自办学以来,在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深化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一)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

从2001年开办之初没有1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今天拥有8名专职教师,该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有所好转,且80%的专职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专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8名专任教师中,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仅有3名。可以说绝大多数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为避免照本宣科,纯理论背景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加以弥补,但因为其自身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往往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也因此往往与媒体实际并不相符。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内容与媒体实践的脱节也就不可避免。即便是有一定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他们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也往往是依托实验课教程,一般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实验教材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有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的,教师自身缺乏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必然导致学生“创造性”应用能力培养的缺失。由此观之,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是目前直接影响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最为关键和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该专业也曾经倡导专职教师去媒体观摩、见习或进行专题调研,但因为目前学院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只承认学时,即课堂教学工作量或其他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的工作(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师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的主体单一,缺乏与媒体行业的深层次合作

尽管经过十余年的摸索,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践教学的主体比较单一。高校与媒体行业的交流还停留在依托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层面,缺乏较深层次的合作。与媒体对接、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尚未展开,人才培养脱离媒体实际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相关对策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界的通则和共识是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学用结合。在国外,新闻学专业教师通常要有较长时间的媒体从业经历,很多人甚至认为,新闻从业经验而非博士学位,才是聘任一位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先决条件。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普遍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高校专业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硕士、博士。实际上,教师的学历层次越高,实践经验往往也越少。目前,内地高校新闻院系为解决此问题一般要求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到新闻单位实习或在新闻单位兼职。我院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到媒体见习或在本地媒体做一些兼职工作。当然,为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考虑将教师去企业(含媒体)观摩、见习、兼职工作等与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一样,折算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总之,采取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培养既熟悉媒体工作,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双师型”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教师理论与媒体实践严重脱节的矛盾。

篇7

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

在现代通信中,通信传输手段主要是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等,加上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电视发射构成信息主体。目前在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三类。而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重要应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在应用需求上要求实现移动和便携接收的功能,使整个技术系统的要求最高。它具备无线数字系统所共有的优点,较之卫星接收,有实现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较之有线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断网影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覆盖电视用户,用户通过接收天线和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主要的受众也是针对本地区的。完善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所具备的蜂窝单频网功能,不仅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而且可应用与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而移动和便携的独特优势使该系统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无论何人何时在何地均能任意获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衰落问题尤为突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此外,在移动通信中,还存在因移动台(天线)的快速移动而划过颠簸的波节和波幅的驻播现象及由于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种种原因,就使得实际移动台接收到的场强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随时随地在急骤变化,使信号很不稳定,这就是无线电波的衰落现象。衰落的严重程度通常随频率或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还无法对衰落进行精确的预测,但区分绕射衰落和多径衰落两种不同类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为慢衰落,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后者为快衰落,即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这两种衰落的表现和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是,移动接收的关键点是移动。因此,移动接收还存在一个其他无线通信不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远处迎面驶来发出警报声的警车在离你越近时,汽笛声的音调越高。从警车到达你所在位置开始,音调开始降低,而当警车离开你后,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普勒效应。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朝你驶来的警车发出的声波对你而言稍微压缩从而相对集中,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波长短于该声源静止时的波,而短波音调是高的。相反,离你而去的声源的声波稍微扩散,这时你听到的波长比该声源静止时的波长长,长波音调是低的,这样的效应对电磁波同样适用。比如一个趋近我们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该天线相对于我们静止时的频率,波长相对变短;相反,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其频率则会低于该天线在相对我们静止时相对于我们的频率,波长相对变长。同时波长的位移量与天线的运动速度存在正比关系,即速度越快,则波长移动越大。以上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Doppler)。系统方面,移动接收还要考虑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从基本原理考虑,模拟广播电视信号是不宜实现移动接收的。为了解决移动接收中遇到的问题,广播电视信号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所有移动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移动电视信号。中国三、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缩写,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通信环境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由于引入保护间隔,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如果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2)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和离散傅利叶变换实现;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在有关移动接收的几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都采用OFDM作为其核心技术。

篇8

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电视节目数据信号的传输,其一,分配式。主要是将C波段卫星作为基础,将节目信号传输到地方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的前后两端,为观众呈现电视节目,其信号质量、电视效果相对较差。其二,直播形式,简而言之,用户利用碟型天线,直接接受卫星节目。直播电视将数字解压压缩技术作为核心,将节目转化为数字信号等形式输送到卫星上,地面接收端再将数字信号还原传输到电视接收机中。例如,KU频段电视直播卫星,将信号压缩进行传输,能够上传140/280套电视节目,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节目,从而促进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1]

三、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应用技术

发展情况直播卫星以其自身频率高、覆盖功率大等优势,在提高广播电视传输速度、增加覆盖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提倡广播电视“村村通”影响下,为了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及质量,方便农民群众观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加强对卫星直播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卫星电视直播在实现“村村通”目标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Ku频段在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下,如雨、雪天气等,存在节目模糊等现象,另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发展,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直接影响电视直播节目质量,且难以实现节目本地化以及交互式业务发展。诚然,卫星直播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其在收视效果、直播到户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另外,通过卫星直播技术还能够增加用户收视数量,成本消耗少,信号质量强,尤其是其安装简便,适合大范围推广和普及,是我国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的重要途径。[2]因此,不断改进和完善卫星直播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卫星直播技术在“村村通”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明确规定“村村通”节目数量及具体要求,为卫星直播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指明了方向。(1)节目建立的平台。节目平台作为节目集成与播出的前端,涉及节目源采集、编码复用等多个系统,节目采集主要将节目源信号进行一定处理,并利用编码复用技术进行解码。例如,视频动态编码为500kbps~10Mbps之间,进而为观众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另外,我国相关部门对直播卫星做出了明确指导,要积极发展机顶盒业务,让观众能够通过广播电视指南,实现跨越式检索和收看电视节目,实现个性化广播电视发展目标。直播卫星“村村通”视频编码要符合通用编码中的主级编码,音频则使用第II层编码。(2)卫星传输工作。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核心,促进民族产业进一步发展,直播卫星传输信号编码要利用效率高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国际水平ABS-S标准,采用上、中、下三级信号传输,确保信号传输快速、稳定到达电视接收端。通过将电视节目压缩成信道编码,结合卫星传输参数,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终端,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节目,而且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支持。[3](3)实现卫星接收。为了确保卫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在卫星直播发展过程中,“村村通”机顶盒要具备拒绝标准方式以外的解调功能,避免影响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安全性,提高卫星直播信号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目标,从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4]视频与音频在接收方面与节目平台建立使用标准一致,同样是主级与第II层编码,为了同时兼顾快速接收与控制成本两个方面的工作,前期卫星节目在机顶盒中可以采用透明式传输方式进行传送,并采用一体化变频器调整和优化设备功能,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确保信号质量及节目的安全播出。除此之外,针对直播卫星接收天线的技术要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例如,天气等,调整接收天线口径,将可用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直播节目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5]

篇9

报纸、杂志等不会受到场合、环境的限制,具有价格低廉、方便携带等特点,所以就算多新的传播媒介出现也代替不了人们对报纸杂志的需求,其生存空间还是较大的。广播具有传播及时且范围广泛的特点,而且对受众没有性别、年龄、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广播可以和其他事情同时做,节约了不少时间。然而,它也有很大的不足,就是看不到文字,听完就没了,不能保存下来对其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网络媒体和广播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网络媒体可以进行广播的播出,网站中的音频广播,增加了传播的范围,使得听众变多了,而且还弥补了广播看不到文字、不方便保存的不足。网络媒体具有实时性、多元化、开放性、大容量、个性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冲击。随着网络媒体的横空出世,作为与网络媒体传播方式最为接近的电视媒体,它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如同当年电视媒体的产生对广播媒体带来的冲击,如今受到最大冲击的就是电视媒体。相关数据显示,采用网络作为主要媒体形式的人数明显高于采用电视媒体的人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选择广播媒体,不选择电视媒体的人数和不选择网络媒体的人数几乎一致,也就是说虽然电视媒体的地位下降了,但还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家还是会选择电视媒体,只是电视媒体的地位已经慢慢降低了。电视和网络媒体之间有着一些矛盾和冲突,比如电视的黄金时间一般为晚上七八点左右,而利用网络可以随时观看。而随着网络用户不断增多,大家已经偏爱从网上获取一些广播电视信息,电视作为信息宣传工具的地位将越来越低。但是,由于有些网络媒体的访问速度太慢,存在带宽窄、支持的系统有限等问题,人们选择电视作为娱乐工具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Internet作为新生的第四代媒体,必须走一条慢慢起步、发展、成熟的道路,它虽然同时具有广播电视的很多特点,但是也不能完全地将传统媒体的功能所替代。我们认为,任何一个传播媒体都有自己本身独特的优点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所以,媒体需要相互融合,并互相补充。特别是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更应该相互融合起来,互相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先前的不足。

3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融合的情况

由于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的融合势在必行,它是未来传媒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Internet音视频广播即网上广播,是广播电台和网络结合的产物,它受到很多广播电视集团的重视。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到2010年底,世界范围内已经有186个国家的数百万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将广播电台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开展了网上广播。国内有中国广播电台等多家电台推行了网上音频业务;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在内的数百家电视台,推行了网上视频业务;此外还有数千家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建立了文字网站。随着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的相互融合,网上广播和网上电视等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这种两者融合的新模式,将发展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4广电网站和广播电视实现相互融合的方式

目前,由于技术、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广电网站的质量较差,网站规模比传统媒体的规模小很多,同时具有网络和广播电视的媒体网站较少,发展较慢。近几年,广电部门考虑到内部的改革和外部的压力,纷纷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广电网站。我们对江苏省和周边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广电网站一般都分为3种形式:①由电台、电视台内部开办的网站,附属于原来的电台或电视媒体;②由电台、电视台和一些社会赞助联合办理的网站;③由广电集团或相关部门牵头办理的网站,和电台或电视媒体同级。我们经过一些调查发现,这些网站存在着很多弊端,例如第①、②两类网站,它们大多采用名片式介绍,只有一些简单的导视和概况;第①类网站几乎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性的网站;第②类网站读书与原来的电台或电视台,人员大多来自于原来的电台或电视台媒体,所建立的网站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所限制,被一些条条框框束缚指很难表现出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些网站办得稍好一些,也只不过是将一些主要栏目翻制成网络版。此外,还有很多网站都是空站、死站,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很少有真正能做出广播电视特色的网站。广电部门在创办网站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抓住网络的一些特点,要通过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的融合,广大传播范围,加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最终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经过研究发现,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的方式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考虑。

4.1相互补充,加快融合

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可以通过相互补充的做法,达到融合速度加快的目的。广播电视可以利用一些网络上的信息和图像资料等,对自己的节目内容进行充实;广电网站可以将广播电视的一些视听类的节目转变成一些文字或图像,进行网上传播,这样可以使得网站更有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将一些视频音频信息经过压缩上传到网上,增加点击率。这样可以弥补广播电视节目不可保留的特点,同时还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更大。

4.2增加互动,促进融合

我们可以增加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的互动,促进它们的相互融合。比如,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之间可以多开展一些同步直播节目,也可以对一些重点节目进行异步传播。这样,对于一些错过电台和电视节目的受众,他们可以从网上收听一些错过的广播,也可以在网上观看一些错过的媒体节目。这样他们就算没听广播也没看电视,都能通过网络知道广播里讲了什么,电视里播放了什么节目。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同时增加了其影响力,使得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4.3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变

一直以来,广播电视和受众之间都采用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广播讲什么听众听什么,电视放什么观众看什么,这种方式使得受众很被动。而网络就不一样,上网的人可以和网站以及其他上网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互联网上受众可以抛开传统的电话热线互动的方式,选择在论坛或聊天室参与相关节目的互动环节,使得原始的单相交流变成双向交流甚至是多向交流。这样使得媒体和受众的互动性增加了,同时还增加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亲和力。

篇10

(一)人为编造新闻。由于现在是属于自媒体的时代,所以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吸引眼球或者提升自己新闻的关注度,会将新闻和策划拆分开来,拆成两个互不干扰的工作,新闻是新闻,但是策划却已经不是表面含义,新闻策划更多的时候指的是人为的编造新闻,将一些本就不存在的事情进行凭空捏造,从而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比如现如今微博上的某些认证大V营销号定期的会在微博上爆料某些明星的私生活,今天某某出轨了,明天某某隐婚了,这些经过查证都会轻而易举的事实,但是有一些广播电视依然会为了吸引眼球和提升收视率进行传播,这种人为编造新闻的方式完全违背了新闻存在的初衷,还会引导一些不了解实情的观众进行传播,从而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①。(二)刻意安排事件。现如今新闻编辑都将新闻策划看成一个新闻事件的编辑和策划,也就是说新闻编辑人员会对某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通过编辑人员的精心策划和安排,对于新闻事件的中心思想进行重点的着墨和安排,使这件事情、这件新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曝光,并且再通过一些新闻传播手段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个事件就违背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而且也违背了社会和公共利益。(三)盲目炒作。现如今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风气十分不好,可以说现在的广播新闻为了赚眼球和关注度,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已经不那么看重了,反而注重的是对新闻的编辑和策划,这对于观看新闻的观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并且有违新闻的真实性。其实对于新闻的炒作者来说,新闻的真实性并没有那么重要,反而对于新闻的话题性和反转性看的比较重要,可以说新闻的炒作就是在反价值观的基础进行的,并且在选择炒作话题时,也会选择一些话题度高、关注度较广的新闻来进行策划和编辑,最后将炒作完成的新闻播送给观众,其中最常见的炒作手段就是煽情,将新闻的中心思想放在侧面,将故事背后的煽情点放在故事中心,这种新闻过于重视表面功夫②。

二、素质提升策略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实施的必要性

(一)保证新闻质量。由于新闻的采集是需要记者进入群众内部,进行专访或者暗访,所以新闻的内容和种类都十分复杂,如果对新闻的原始材料不加以编辑和整理,直接在广播电视中进行播送,将会导致观众分不清新闻的重点,甚至会因为新闻内容过于繁杂,而放弃对新闻的收听和收看,所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整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编辑素质的高低间接性地决定了最终新闻播送时的内涵和高度,所以新闻编辑素质的提升,不仅能够保证新闻的整体质量,还能够保证广播电视新闻播送的最终效果。(二)吸引大众关注度。我国现如今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进行新闻的播送,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播送者,这对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播送有着极大的冲击,所以只有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才能够更好地迎合大众的新闻需求,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广播电视新闻不仅仅是我国时事新闻的一种播送方式,还是满足人民大众对于新闻需求的重要方式,所以必须要对新闻进行有效且丰富的编辑,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大众的关注,只有获得大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播送的认可,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收视率,满足受众的资讯需求。比如面对各类新闻的编辑和选择方面,新闻编辑人员可以将人们更加关注的新闻热点进行着重的编辑和播送,将新闻的类别和人民大众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对大众更加关注的新闻进行着墨,而这就需要新闻编辑人员的整体素质,所以素质提升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体质量和水平③。

三、素质提升策略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政治水平。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还要拥有较强的政治水平,因为新闻编辑需要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责任意识,才能够对新闻负责,对大众负责。比如在进行新闻的策划和编辑时,要及时地发现新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进行新闻的编辑时,要对新闻进行明确定位,同时还可以将新闻的背景和目光放在国际上,这样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新闻,从而通过客观的策划和舆论的引导,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作用发挥出来④。(二)科学选择新闻素材。广播电视新闻的采集是十分全面且丰富的,因为其不仅拥有专业素质较高的记者,还会有一些热心市民、热心观众和相关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信息和素材,而由于现在的信息可靠性较低,所以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其进行有效的甄别,甄别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判断新闻的准确性和价值,只有掌握了稿件甄别的技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价值性。对于新闻素材不可以“照单全收”,而是要科学地选择新闻素材,将具有正能量、积极性的新闻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推广,从而达到引导大众正确思想观念的作用。(三)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编辑工作时,必须要遵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业内标准和规范,从而最大程度上控制广播电视新闻播送的准确度和规范性。其实最开始实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广播电视新闻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内部管理制度基础上,来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整体自律性和工作素养。因为广播电视新闻领域无论是新闻采集、新闻编辑还是新闻播报都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养,所以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和整理时,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⑤。

综上所述,任何一个工作领域都有一个业内标准和规范,所以广播电视的新闻策划工作也不例外。广播电视的新闻策划在进行新闻创新和策划工作时,必须要遵守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业内标准和规范,从而最大程度上控制广播电视新闻播送的准确度和规范性。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科学选择新闻素材,灵活创新新闻策划,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新闻播送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整体收视率。

作者:曹旭 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注释:

①吴伟兰.试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2):165-166.

②魏燕.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J].新闻窗,2013,02(123):189-190.

篇11

广播电视网络最主要的信号是音视频信号,但在加入了交互信息后,成组信号传输时容易出现信号混合。在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络模块首先要对信号预处理进行解决,将混合信号处理成有逻辑的信号组,通过信号封装流进入无线网络传输到用户端。

2.1信号的输入处理

广播电视信号在进入网络传播前,要对信号进行编码以保证传播过程中的准确性,编码与适配器组合才可以进行后续的信号操作。对于不同的信号采取不同的编码,也就对应不同的适配器,一对一的进行处理,更好的形成输出流。无线网络模块信号输入处理的部分,编码适配器都具备特定输入接口,将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分到不同传输域中,通过适配器处理的信号都会加入头包进入数据域。

2.2编码纠错能力

无线网络传输组帧之间需要适当的编码和调制技术进行协调,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中将采用联合处理技术。首先是交织打散,对反分散后信号在时间和频段上进行复核交织以提升信号的分散度。这样分散交织的处理手段,能够强化信号传输质量,编码模块通过编码纠错、调制和交织综合处理。编码纠错主要是保证广播网络信号出错率在10-7以下,为此编码主要采用内码外码混合编制技术进行处理。外码编码完成后会产生对编码检验的结果信息,这些校验信息会放到信号处理模块的尾部,与处理生成的基带编码形成内码处理的信息串。调制主要采用的星座映射,任意的两个星座之间只有一个变化位,以此来保证变化误差降到最低。调制方法有很多,为了保证调制后的信号具有统一性,映射处理还会对信号功率进行处理,保证信号具有统一的功率。传统的编码机制在网络中已经表现了较好的数据传输效率,但有线网络面临衰减,无线网络面临选择,编码信号的传输还是存在问题。在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中,调制技术得到了更新,星座关系通过旋转和交织,支路采取单独传输策略,接收端不仅能够接收当前线路的信息,还能接收另一条线路的有关信息,这样单独传输复合接收的模式,保证支路信号丢失时仍有可以恢复的信号流。交织技术是针对传统有线线路干扰多、衰弱快的问题产生的,多种交织技术在无线网络中,对信号通道进行处理。信号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受到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多通道噪声,在较长的传输过程中,变信道对信息流的干扰,在多通路传播时影响的不只一条信息流,而在接收端进行恢复时,又只能单独进行恢复,其他受影响线路就出现了永久的连续错误。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中,多种交织技术,在多通道信号内部形成更为精准的随机效果,时间交织和频段交织能够保证受到影响的信号流仍然能够进行完全恢复。时间交织是将模块内数据用伪随机机制分散到不同的时间处理线路上,将无关信号的干扰降到最低。频段交织则是在频段数据内进行随机化配列,对信号单元进行重组,极大的降低了选择通道中信号的相互干扰。

篇12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篇13

在新闻编辑阶段,传统的线性编辑需要新闻编辑者从头至尾依次安排新闻制作片,前后顺序不可轻易调整,新闻编辑工作流程较稳固,不利于新闻制作效率的提升。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新闻编辑系统采用计算机对新闻片段合成处理,新闻编辑者无需从头至尾依次制作片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先做新闻头尾,后做新闻中段内容,编辑顺序可适时调整,改变了新闻编辑的制作流程。数字技术带来的新闻编刘卓群,吉林电视台初级助理记者,研究方向:广播。辑灵活性提高了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

(三)新闻传输数字化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输能力基于现代社会的信息传输技术。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传输过程是:先在新闻现场由工作人员完成新闻制作,然后通过交通工具传递至电视台,最后经过电视台的再次加工才能在电视上播出,新闻播报的即时性难以保证。现代数字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实现跨越空间的快速、稳定传播,基于数字技术的卫星通讯、高速光纤以及数字网络等,通过整合数字传输技术,如SNG有力的支撑,新闻工作者可以将新闻现场画面直接传送至电视台实时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