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级会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编制企业集团《会计手册》的设计思路
为了让会计手册更具可操作性,为财务和非财务人员提供“核算指南”,在设计思路上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从布局上看,突出重点,按业务类型进行分类编排,分册编制,以利于使用人员搜索和查找相关的资料,节省大量时间。
2、从内容上看,一目了然,主线清晰,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按章节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总则(包括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实施时间、解释和修订)、企业集团和各类型业务简介(突出各类型业务介绍和组织架构)、财务部职责架构、主要项目核算标准及说明(对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加以清晰描述,是会计手册编制的重要项目,包括应收坏账、固定及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待摊等项目的判断标准)、业务流程和账务处理(是会计手册编制的核心)及附录(包括会计科目等,以备查看)。
3、从特色上,对业务流程进行延伸,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核算,是具业务与核算于一体的“操作指南”,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企业集团各业务类型进行梳理,理清各项业务发生的起点、过程和终点,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及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都进行了记录,也是适用于新进员工对各类型业务了解的一本“词典”;二是会计人员对业务发生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的真实教材。
二、联动信息化助推财务管理
再好的指南,如果没有运用现代化工具,效果上是提升了,但效率上却没有得以提升。因此,提高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水平,是提高集团《会计手册》应用效率的直接体现。
(一)财务信息化的优点
由于财务信息化的普及,许多企业集团自行开发或向成熟的软件开发商购买适合自身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其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面广、成本低、披露规范、减少失真等优点,主要是:
1、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主要表现在: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任务中解脱出来,凭借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及时完成各项会计核算任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会计循环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时完成,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数据处理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往往是从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开始的,并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发展起来,从事后管理实现对经营管理过程的事中控制、反馈和事先预测和决策,因此实现财务信息化,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从而促进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二)整合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一体化,提升集团财务管理水平
由于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结构,其业务类型和经营区域分布的不统一,往往其业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不利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内部控制的建设,通过实施整合企业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后,运用财务信息系统的强大技术平台,有利于及时收集、分析和掌握企业集团各经营业务和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实现企业集团总部与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网对接和监督管理,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因此,整合企业集团信息一体化是十分有必要的。建议对接方案如下:
1、以企业集团《会计手册》为切合点,整合企业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实现一个财务信息化系统内对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的管理,提升集团财务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对接业务。
篇2
编制会计分录时,需要用到的基础理论知识有:1.会计科目表;2.借贷记账法及其特点;3.借贷方的记账方向确定;4.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编制要点;5.熟悉会计分录的格式等。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有:
(一)借贷记账法及其特点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3: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4: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的公式。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登记方向确定科目分类借方贷方资产类账户增加+减少—成本,费用类增加+减少—负债类账户减少—增加+所有者权益类减少—增加+收入类账户减少—增加+
(三)借贷记账法的分录编制要点,尽量做到“三看”:看账户名称;看增减方向;看金额大小;
(四)会计分录的格式中,要做到:借方写在上面,贷方写在借方的下面,上下错开两字;注明应记的会计科目,如需注明明细科目的,应在一级科目后面加一破折号,写上明细科目;金额用阿拉伯数字,数字后不写元,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应各自对齐.例如:借:银行存款10000贷:库存现金10000借:原材料——A材料5000贷:应付账款——某公司5000复合会计分录是指涉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这种分录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在另外几个账户中记贷方,或者在一个账户中记贷方,在另外几个账户中记借方,即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例如:借:制造费用6000管理费用2000贷:银行存款8000借:原材料———A材料10000贷:银行存款5000应付账款——某企业5000
三、编制会计分录的方法
(一)直接编制法:1.在经济业务中直接找出会计科目;2.根据经济业务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账户,即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3.确定会计科目的类别,确定借或贷方向;4.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编制会计分录。上述四步简称为:1.找科目2.析增减3.定方向4.编分录。例如:1.将库存现金5000元,存入银行存款账户。在这笔经济业务中,涉及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会计科目.现金存入银行,现金减少了,银行存款增加了,两个会计科目都是资产类的,根据资产类科目的增加记录在借方,减少记录在贷方,按照会计分录的基本格式就可以编制出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5000贷:库存现金5000以下几笔经济业务题均可用上述方法进行编制.学生只需对照会计科目表就可以找出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分析增加或是减少以后,根据每一类科目增加和减少应借应贷的方向,套用会计分录的基本格式就可以做出会计分录了。
篇3
加大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力,这是我们抓好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之原则。为此,应当认真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切实规范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要按照《会计法》以及格《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所规定的内容为基础,对于企业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加以规范。二是要有效规范各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要从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状况以及发展需求加以出发,依据经济管理以及企业会计工作之要求,对于企业会计工作中产生的现象加以规范,比如,在ERP系统的操作中就要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三是要积极改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比如,原始凭证的获得、录入与现金支付等,均应加以详细而又明确之规定。笔者觉得,最为基础的会计管理工作,实际上也是最易产生错误之处,对以上问题作出具体细节上的规定,十分有助于企业承包会计人员正确地掌握以及执行,从而推动我国企业的会计基础管理愈来愈规范化。
3推进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工作
要推进企业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应当有效发挥会计所具有的内在监管作,及时发现纠正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从而抵制与防止各类违反财经法律法规、损害国家与集体利益之行为。企业专业会计人员应当更加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自身的困惑之处以及其所研究的对策。应当做到严格地依法办事,全面落实《会计法》所给予的会计人员的职责。不仅要积极地听话,全面执行领导所提出的能够符合规定的意见,而且还要对于并不符合财会管理之指示以及要求。为此,应当加强说服与制止,更多积极地提出自身的合理化建议,真正做到为领导把好参谋、监督关。
4落实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要强化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创建工作,致力于提升广大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当立足于对企业会计人员实施相关财经法律规范的宣教工作,从而努力提升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层人士应当进行全面考虑,形成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责任体系。比如,要大力强化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贯彻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按照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之实际,有目标和有层次地推进会计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培训,以实现提升会计从业者业务能力以及政治素质之目的,切实提升其法制意识。同时,还应当将企业会计基础管理的责任全面落实至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个人,而且要把责任、权力和绩效进行挂钩,从而形成赏罚更加分明的奖惩机制。要深入贯彻财务人员岗位责任管理制,保障财务基础工作能够保持平稳运行,而且把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责任和企业经济责任加以联结,真正做到实施全面深入考核、以职责确定权力、保证权责明确。
篇4
(2)虽然气象部门四级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由三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但核算的会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各有不同,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的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同时部分财务核算中心对会计把关不严,导致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
2、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
(1)原始凭证不完整、不符合规定。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金额、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有的发票无抬头或抬头不完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验收证明及发放物品明细;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自制的表格没有制表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报销差旅费未标明出差事由,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
(2)记账凭证的填制随意性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部分记账凭证摘要不能准确地描述经济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对;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采用正确的方法行填制;会计科目使用不符合其本义,把应列入业务招待费的记入办公费,应放入应付福利费的记入到劳保费用中去,不好列支的项目列进其它费用,造成其它费用数目巨大,从而形成费用项目与实际列支内容不相符,其它费用不明。
3、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如对无采购合同、材料或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单的固定资产与材料采购支出;未附工程合同、工程进度资料或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材料资料的基建工程款支出;未附会议费支出明细以及会议通知文件的会议费等支出项目给予审核通过,造成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甚至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部分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并在会议费中列支;部分购买有价证券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被列入办公用品支出,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
(3)经济合同管理不规范。会计和基层单位的兼职财务人员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与结算过程监管缺失,被动地接受经济业务部门传来的结算单据和合同,没有参与到经济合同的签订中。另外,由于经济业务部门与财务人员沟通不够,经济业务部门未能及时将结算票据和合同交会计,造成经济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核算严重滞后。
(4)固定资产与材料缺乏有效的监管,管理上容易产生漏洞。由于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人员较少,无专职人员进行固定资产与材料管理,对一些已购进并使用的原材料或固定资产,由于没有及时开具供货发票,就一直没办理材料或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手续,导致财务账面记录与仓库或资产管理系统实存记录差异很大,核算不实。另外,由于上级调拨单位的调拨单未能与调拨的设备同时到达设备接收单位,有时调拨单会晚好几个月,致使部分调拨的固定资产长期未入帐,造成设备接收单位固定资产帐实不符,也使单位内部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漏洞。
(5)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由于不重视对往来款项的清理以及会计人员更换的频繁,部分往来款挂帐长达10年以上,致使往来款项的核算内容失去真正意义。
(6)部分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单位制订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很完善,但由于人力有限,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的职务很难有效分离,导致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能认真执行。主要表现如下: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单位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种发票、收据管理未执行登记管理制度;基本建设管理欠完善,这些都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二、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基层台站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些基层台站负责人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误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记帐,把财务人员当成“钱袋子”,不重视基层台站财务人员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基层台站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没有让基层台站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的重要决策,无法发挥财务的事前、事中控制及监督管理职能。
2、会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基础规范化的要求
(1)气象部门基层台站的财务人员大多是兼职的,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会计基础知识缺乏。并且,兼职财务人员的岗位考核以气象业务为主,投入到财务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满足财务管理需要,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2)由于气象部门三级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学历层次参差不齐,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对新业务知识的更新和业务法规的学习,业务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脱节
气象部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基层台站的会计核算业务统一由三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基层台站只保留了兼职出纳人员一人,负责基层台站的收支业务。由于基层台站对本单位与财务核算中心的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内涵混淆,日常的财务监督工作过多依赖于财务服务中心,忽视了自己的财务监督责任,导致基层台站在规章制度执行上不到位,责任落实不明确。而财务中心对基层台站的监督停留在事后监督阶段,只能审查票据的合理合规性,对票据表面的真实性负责,其本质上是否与票面一致,财务中心无从得知,造成会计核算的不规范。
4、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气象部门三级预算单位虽然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审人员大多都是由三级预算单位财务中心的会计来兼职,并且基层台站的会计核算业务又由财务服务中心,同时财务中心还赋有对基层台站财务管理的职能,内审机构对基层台站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相当于财务中心“自己做帐自己审计”,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就大打折扣,往往导致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避重就轻,敷衍了事,使审计意见无法落实整改,造成屡审屡犯,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不利。
三、规范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不仅对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任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对会计主管、会计和出纳的业务分工和相互制约关系也作了具体的规定,既反映了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又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如果气象部门基层台站的发票没有按规定审核、会计凭证填制不合规范、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那么基层台站的会计报表就不能及时、真实、客观、完整地反映其经营成果,就会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对会计资料的及时了解和利用。因此,规范气象部门基层台站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基层台站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四、规范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1、基层台站领导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
基层台站领导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必要性,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带头落实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财务工作制度,自觉接受财务工作监督。同时还要经常了解财务工作情况,帮助财务人员解决财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财务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新形式下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需要。
3、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
实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基层台站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能力,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4、完善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气象部门基层台站要对财务岗位设置和财务报账、核算流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完善相关岗位工作责任制,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此外,还要对审批岗位予以特别关注,对大额资金的使用严格执行《广西气象部门县气象局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议事)制度(试行)》、《广西气象部门市县气象局重大事项报批制度(试行)》的规定,严禁领导个人说了算。
5、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基层台站财务工作的指导
三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要以《财务工作简报》的形式,对基层台站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对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点评,并对下月的财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推广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此外,财务核算中心还应对基层台每月的资金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基层台站相互沟通,主动做好服务,切切实实为基层台站决策提供详实、科学的依据。
篇5
近年来,煤炭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趋于多源化多产业发展,这无形中增大的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抓好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是煤炭企业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管理过程中应由煤炭企业财务对预算报表进行指导和确认,上报管理中应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并批准,增加月考核和实绩报靠预算的监督与控制。
2.1组织控制煤炭企业应成立相应的预算管理机构,并由主管领导担任机构负责人,有效的组织机构内部人员完成财务、营销、生产等资金支出任务。
2.2预算管理目标煤炭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应从利润和资金支出管理出发,企业利润应以月预算目标值为参考目标,如果预算完成率没有达到标准,则应找出达标的具体因素,并进行整改或调整,对完成预算目标任务则应进行奖励。
2.3预算指标的分解与考核煤炭企业是以生产和销售为基础的企业,预算指标应该以销售为前提,在销售价格的制定上除了市场因素外,应由营销部门负责,预测成本则由财务部门负责,并结合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制定出相应的预算指标,如:季度总利润大于预算目标则进行考核,反之不予考核。
2.4预算模式煤炭企业的预算模式应以全单位共同预算为基础,在实行月预算分析会计办法时,应把全单位的支出费用、消耗费用、管理费用扣出,这不仅可以发挥各职能部门预算管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为企业增加利润的同时突出了共同预算指标的责任性和经济性。
3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3.1成本管理策略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策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月度成本、支出、收入、利润的管理,以预算为核心通过分析和控制来实现成本管理;其次,以成本市场理念为指导把握市场动态,尤其是煤炭品种、市场价格、利润、生产成本等,为管理者在价格、产量、品种上提供决策依据;再次,通过成本管理来核查企业生产中引发的问题,并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减少企业生产中的成本浪费;
3.2成本管理特点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特点与其他企业不同,因其以生产和销售为主体,其特点也是以实际成本的降低为出发点,通过做好生产标准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相应提高,对于成本管理措施要突出“新”特点,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来提高企业效益,同时从“严”上抓生产量和绩效。
篇6
(2)知识面涵盖广导致不理解。部分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基础会计开在第一学期。基础会计知识又涉及经济学原理、金融学、经济法、税法等知识,在没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虽然基础会计教师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学生还是较难理解。
2.学生接受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仅有两年半时间,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课时少。笔者所在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航运2014级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即开设基础会计课程,总共仅自觉性又不够,课上内容即便听懂了,课后也没有加强巩固。
3.学生不够重视
由于会计基础不是非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目前的基础会计教学大多没有和学生自身专业相结合的案例,导致学生没有兴趣,也不知道自身完成基础会计课程对其专业发展及就业有何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改建议
1.根据定位调整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设置应当让学生毕业后能够读懂会计的相关术语;看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并且会使用会计信息做经济决策。因此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适当增加这一章节的课时量和课后练习的数量。
2.根据课程特点调整专业培养课程设置
基础会计课程可开设在第二学年,在学生已学习了经济学原理、税法、金融学等相关课程后,相关知识点更容易理解。针对基础会计各项原理比较抽象的问题,可引入身边实际案例以增强趣味性,降低陌生感。
3.根据学生实际全面改革课程
(1)调整课程实施计划。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时内容酌情减少,难度酌情降低,在有限的课时内争取让学生领会基础会计的主要内容。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课后习题、单独辅导等形式使其掌握更多知识。
(2)选择编排合理,难度适中的教材。目前市场上适用的教材编排上没有区分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掉某些章节,或者对某些知识点不要求掌握。如果针对学生的具体专业设计一些行业内的教学案例,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需要各个职业院校针对自身的行业特点,选用相关的案例教学,或者组织教师编写一些校本教材。
(3)以学生为主体,抓好课程45分钟。“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远,而良好互动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目前基础会计课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要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因材施教,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教师需要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多下工夫,例如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一些图标、漫画、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笔者所在的学院,年轻教师经常参加教务处组织的多媒体课件比赛,对于优秀的作品,可通过教研活动推广其做法。
篇7
(二)课程学习资源
本课程配备的学习资源:
1.文字教材。
2.录像教材。随书配送的12个学时录像光盘教材,是由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付磊教授和李百兴博士就学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
3.会计操作实务演示光盘。
4.IP课件。
5.网上学习辅导。
(三)学习中需要弄清并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本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他课程的关系。《基础会计》是会计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主要讲授各专业会计有关的、共同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学好这门课程,对学习其他课程(特别是各门专业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关系。首先,学习课标,是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教材的关键。但是,课标尽管起着指导作用,却不能代替对教材的学习。学习教材之前和学习教材某单元或某章之前都应当先学习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学习主动,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教材与其他读物的关系。教材以外的读物很多,如《基础会计专题辅导》、《基础会计参考资料》以及各种报刊的辅导材料等都属一般读物,都不能代替教材。在学习教材时,可配合以《辅导》去弄清楚教材各章的目的要求、学习方法、主要问题(包括重点难点);同时,运用复习思考题、习题集中的有关练习进行自我检验,以促使自己的学习逐步深入。
4、教材、光盘与网络资源的关系。在自学过程中,要多阅读便携式教材,积极利用除教材以外的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相关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等。通过计算机和因特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5、自学与面授的关系面授教师主要讲解重难点,答疑解惑,面对面地随时跟学员互动,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要积极参加面授学习。由于面授时间有限,所以学员要充分利用教材、录像、课件、网上资源等多种媒体先自学,处理好自学与面授之间的互补关系,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开放教育学习者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学习方法
开放教育成人学习一般时间紧张,工作任务繁重,必须不断地总结,改进学法,使之日趋优化。其基本要求如下:
1、循序渐进,从已知去求未知。由浅入深,由管及远,由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去求未知,都是学习上的循序渐近。实践证明,按照一定顺序去学习,必然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2、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丢问题”、“留空白”、“猜题”、“押宝”,都是有悖于教学的要求的。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会计》课程的知识体系,就必须全面、准确地弄清楚全书各章节以及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3、点面结合推动认识不断发展。学《基础会计》要处理好“点”与“面”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要从一定的精深走向广博,再从广博向更加精深方向发展,
篇8
(三)会计监督力度不强医院通常都会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会计而言,以严苛的制度和会计的自律,保障财务的安全、平稳的运行。而事实上,医院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完全是“徒有其表”,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管者并不具备财务管理能力,甚至对财务知识完全不理解;另一方面则是检查制度执行力度薄弱,“走形式”的现状十分严重。
二、强化现代医院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议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是等级制度鲜明的机构,领导者对于下属员工的管理权限较高,这也促成了领导者的威信。加强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采取定期审查等方式,必然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在具体实行上:一是加强指导工作,使会计意识到处于被重视地位;二是加强监督工作,切实有效的实现监督,督促会计避免错误的发生几率;三是提升会计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各个科室,以降低入账错误几率,同时实现财务风险预控工作。
(二)加强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工作者通常均有从业资格证件,而考取证件则意味着涉及到大量的行为规范,这也说明任何一位会计从业者都会了解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但是,从会计从业现状来看,仅自我要求显然是无法满足医院发展需要的,因此应该为其建立完善、合理的规范化行为制度,使医院会计的行为能够得到约束,进而提升医院财务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医院会计管理制度位于市场竞争中的医院,必须加快实行现代化的内部管理,使自身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作为出发点,保障财务工作有序进行,具体在于下述几个方面: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统一性会计电算化是市场发展的趋势,由电算化软件替代传统入账方式,并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运算数据,不仅能够降低出错几率,还将极大的提升效率。本为所提出的统一性,主要是指档案所要实行的统一管理,保障院内档案的处理工作更具效率,同时实现规范化的核算管理模式。2.加强医院经济数据分析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这也为一直处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医院敲响了警钟。经济数据对于医院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对医院某个时期工作的总结,不仅是整体的评估,还能够反馈出各个科室在该阶段的运行状况;二是研究其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重要依撑,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出医院在发展中出现的壁垒。因此,加强数据的准确获取和分析对于医院而言极其重要。
(四)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就上述医院面对的财务问题而言,应采取最好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提升财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否则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有效的实施。在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和水平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医院入手,由医院组织工作者培训学习,增强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督促财务工作者,使其自我学习和提升。双管齐下的管理措施,既能够避免财务工作者懒惰不思进取,同时也为其开拓了合理的学习空间。
(五)设置内审部门在医院的等级架构中,对于医生和护士的监督管理通常十分奏效,原因在于其领导者多具备较强的医学实务能力。而财务领域负责检察的领导多是医生出身,难以满足监督需求。因此,医院应该建立专业的监督团队,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不仅是用于对财务的管理,同时还能够加强对医院内部违规操作的控制,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篇9
(一)加强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的力度
对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设置专业人员负责,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监督职能。会计基础工作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上级主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承担着重大的监督职责。对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进行全方位检查,查找出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修改对策,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企业主管部门具体工作如下:其一,加大检查力度,使得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常规化,确保内部责任追究制度的公正公开性;其二,高度重视会计负责人员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引导会计负责人全面承担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其三,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积极与审计部门合作,严格执行处罚条例,从而使得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
(二)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高度重视对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的培训,广泛宣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得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人员好和会计工作人员都能够从思想上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真正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此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每周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会计规范讲坛”,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灌输。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务知识,更应该掌握税法、会计法、计算机电算化技术、财务管理、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及时掌握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同时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指导会计人员真正懂得爱岗敬业、忠于值守、廉洁奉公、严格执法的职业道德情操的真正含义,采用自我改造和自我约束的方式,尽忠职守,清洁廉明,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汇报上级,不被利益蒙蔽双眼,不断增强自身职业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建立现代化会计管理制度
当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深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会计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会计岗位责任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
(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要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更加规范,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建立一套财政部门、人民银行、税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享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任一部门将企业的信息录入后,其他部门均可查阅,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防止企业针对不同的机构报送不同信息的现象,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以规范化考核要求为标准指导日常会计基础工作
按照《XX市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指导意见》和相关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逐条检验公司的会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例如根据管理要求,对类似原始单据需要修正的,责成有关人员重新填制、获取或办理单据修改手续,规范原始凭据的管理;有记账凭证内容不完整情况的,则由制单人员对记账凭证内容进行二次复查,并由凭证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对复查审核中发现的遗漏情况及时补正;有会计对账不及时情况的,则在企业内部设立及时进行会计对账提醒机制,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因工作忙碌可能出现的延误和疏忽;有未按规定附有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情况的,则做到按会计报告要件内容应附尽附,不遗不漏,这样也能使得会计报告的内容充分完整;有未按规定及时移交会计档案的情况的,则根据相应的工作制度在财务、档案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协作下,对会计档案超期未归档移交情况进行清查,保障会计档案的移交管理工作的完成等等。
篇10
(二)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现阶段,有关会计基础的管理制度并非欠缺,而是数量相当之多。但是,由于有关会计基础的管理制度数量过多,造成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缺乏应有的管理效果。会计基础是财务工作的基础内容,对于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会计基础管理的执行力度,强化管理手段的有效性。
(三)实现岗位设置的科学化
某些单位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在人员配备上总是不够充分。其实,会计基础工作大都是依靠管理者的重视以及部门之间的配合得以实现。因此,应当对岗位进行科学化的设置,并配备足够的专业化人才,从而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效果。
(四)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
企业应当以会计管理的现实状况为基础,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将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加以完善。该项工作主要涉及到两个部门:基础管理部门和体制管理部门。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预算管控、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会计基础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会计纪律、绩效考核和审计监察等。综合来看,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助于促进会计基础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五)规范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评价流程
会计基础管理效能的有效发挥,既能够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又能够促进会计基础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套系统化的会计基础管理评价流程。一方面,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以高效性、系统性为原则,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将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有效的贯彻落实。此外,企业还要开展定期的制度学习活动,就员工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并且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六)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就会计基础管理而言,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强化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会计的监管作用。因此,应及时找出会计基础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漏洞和弊端,并将其予以彻底、有效的解决,从而防止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形成损害。要做好这项工作,会计工作者应当身体力行,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坚决摒弃不当行为,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管作用。
篇11
31号文件规定:开发企业在首次分配开发产品时,如该项目已经结算计税成本,其应分配给投资方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与其投资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笔者认为:由于未能成立独立法人公司,乙、丙公司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股东,也不属于代建性质,只是定向销售的客户,因此,会计处理为:
1.收到乙、丙公司投入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1200万
贷:其他应付款———乙公司900万
——丙公司300万
2.分配开发产品时
借:经营成本1120万[(1000+3000)×2800=1120万]
贷:开发产品1120万
同时结转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乙公司900万
——丙公司300万
贷:经营收入1200万
3.计提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66.6万
1200-1120-66.6=13.4万元应计入甲公司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续案例1:假如分房时无法计算计税成本,则将投资方的投资额视同预售收入进行相关的税务处理,即:1200万×15%(假如项目所在地计税毛利率为15%)×33%=59.4万元
1.收到乙、丙公司投入资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1200万
贷:预收账款1200万
2.根据税法规定,商品房预售时需交纳营业税
借:待摊费用———预交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66.6万
3.待计算出计税成本,结转收入、成本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贷:待摊费用———预交营业税金及附加66.6万
借:递延税款59.4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59.4万
二、以分配利润为目的的合作
案例2:甲、乙公司均属房地产开发公司,以甲公司名义通过拍卖方式取得一块土地,并以甲公司为主体联合乙公司共同开发,双方约定不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共同投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甲公司股份比例占60%,乙公司股份比例占40%。
31号文件规定:开发企业应将该项目形成的营业利润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统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得在税前分配该项目的利润,同时不能因接受投资方投资额而在成本中摊销或在税前扣除相关的利息支出。
笔者认为:应成立非独立法人的项目公司(项目部),甲、乙双方按股份比例派员参与管理,以甲公司名义开设银行专户,在会计核算上作为一个会计主体,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纳税,利润分成。会计处理为:
1.项目部接受投资方按股份比例投入土地款及前期费用时
借:银行存款———专户
贷:其他应付款———甲公司
——乙公司
同时,甲公司在投入资金时
借:应收账款———项目部
贷:银行存款———一般结算户
2.在领取“四证”后,以甲公司名义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物取得银行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3.支付土地价款或工程款时
借: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专户
4.开发产品预售时
借:银行存款———专户
贷:预收账款
5.预缴税款时以甲公司名义申报
按月计提预交营业税时
借:待摊费用———预交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按季计提预交所得税时
借: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月末,项目部单独编制有关财务报表,但由于该项目从拍卖土地、立项、领取预售证等都是以甲公司名义办理,对外仍属于甲公司开发的项目之一,因此必须将项目部的财务报表与甲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将两张报表相同的会计项目金额相加,把甲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部”与项目部的“其他应付款———甲公司”抵消。
6.结转收入、成本并形成项目利润,交纳所得税后,对投资方分配利润时
篇12
(三)缺乏对有条件资本化风险的有效计量,研发费用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在企业研发支出暂时列入资本化支出还未能成功转入无形资产的阶段,企业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计量,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信息失真。多家企业同时进行某种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在持续过程较长的研发活动中,若一家企业率先研发成功,则会严重影响其他企业所具有的创新型和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较低,披露方式不规范,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具体、模糊不清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会误导信息使用者。
二、改进研发支出会计信息处理策略
(一)严格制定阶段划分标准,增设会计处理科目。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不宜太过详细,制定好框架性文件,严格确立会计阶段划分标准。为解决研究阶段费用化不符合配比原则的问题,可通过增设会计处理科目,采用暂列资本化支出的方法来解决,核算之前待处理的风险和损失。
(二)预提研发基金核算研发支出。企业可以从留存收益中预先计提研发基金核算相关利润,尽可能减少研发支出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对利润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减少会计利润扭曲,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中小型企业对利润风险的承担能力,增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三)规范研发支出相关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会计信息披露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相结合,每个研发项目都必须明确细化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规范研发支出会计信息披露科目,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各个研发项目都应进行具体详细的研发支出会计信息披露,遵循适度原则对会计信息进行充分披露,避免涉及商业机密。
篇13
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主要问题
股票期权计划中的主要会计问题就是对补偿费用的处理,所谓补偿费用,是指公司向经理及员工发放股票期权代替薪金所实际承担的费用。其处理具体有五个方面:
(一)补偿费用的计量问题。No.123号认为,在采用公允价值法时,补偿费用应以报酬的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先采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单个期权的价值,再计算预计给予的期权数,然后确定补偿费用金额。该模型须考虑6个因素,即行使价格、股票市价、期权的预计有效期限、股票价格的预计浮动性、预计股票股利和每一时期连续复利计息的无风险利率。No.25则认为,补偿费用应以计量日股票市价超过股票期权的行使价格的差额来计算。一般认为,No.25要求的方法简单,但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角度考虑,No.123准则要强于No.25。笔者认为,不管是修改传统的期权定价模型,还是考虑弃权和不可转让的影响,并不能充分反映授予日员工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所有因素,也不能在授予日可靠地计量公允价值,加之我国尚未形成股票期权市场,期权以公允价值计量很不现实,因而补偿费用和期权用内在价值计量更为合理。
(二)补偿费用的会计处理。No.25规定:补偿费用等于在“计价日”股票公允价值超过行使价格的部分,具体的会计处理为:
1.在期权授予日确认补偿费用,同时确认一项所有者权益:
借:递延资产——股票期权补偿费用
贷:资本公积——股票期权准备
在期权有效期内的各会计期末,摊销期权补偿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递延资产——股票期权补偿费用
期权行使日,若雇员行权,应做如下处理:
借:现金
资本公积——股票期权准备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票溢价
2.在期权行使日确认补偿费用,按股票市价增加股本和资本公积,行使价格与市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费用:
借:现金
管理费用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票溢价
在公允价值法下,期权的账务处理与内在价值法类似,但公允价值入账后不做改动,因此不必在行权之前的各会计期末调整期权的账面价值,但企业要确认一大笔费用。
(三)补偿费用的提取问题。根据FASB的规定,如果以现值或低于现市值价格发行股票期权,其费用必须从公司利润中提取,但如果雇员行权时,股价大于授予日市场价格,公司也可在会计处理上享受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