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广告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
1、学科归属到2004年,根据《我该去哪里学广告和公关》所列美国129所设有广告专业大学的统计,有占总数近80%的广告专业设在新闻、传播或新闻/大众传播院系。而梳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所属学院,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将广告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类院系之中。就本文所选择的中美两国高校来看,其广告专业也基本都设于传播学院之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以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生广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学科基础。
2、课程分类中国的大学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政治与英语,美国因社会体制与国情的不同,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就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有的学校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辅修课程、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等。本文所选的中美8所高校都会根据该校广告专业自身特色来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例如西北大学IMC项目就以整合营销传播相关课程为主。除此之外,中美两国也都同样开设了广告学理论与传播学研究方法两门核心课程。
3、课程安排美国高校研究生的研究课程可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美国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并未直接规定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间,但提供了一份“推荐课程列表”,让学生在课程安排选择时有所参考。而中国虽然也实行选课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几乎是统一划定。
三、对中国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篇2
如今经管类院校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这门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发挥创意,不仅要善于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善于观察生活、把握时代特色,鼓励发散思维、嫁接思维。因此,案例教学法在课程学习中尤为重要。第一,经典案例。在广告学中,有许多理论来自于广告创作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在课堂讲述中,用经典案例来说明,更能刺激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热情。第二,代表性案例。将广告热点作为案例讲述,并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也就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学生本来就喜欢追赶潮流,也乐于去接受新事物,广告热点问题本身就受到学生的关注,以此作为突破口,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三,网络广告案例。在目前的广告学课程体系中,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媒体、网络广告模式的讲述非常少。但这又是未来的营销、广告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课程讲述中有选择地讲述网络营销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需要收集广告案例,建立案例库。管理类课程有一个共性,即权变的影响:环境不同,则方法不同。案例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寻找不同的变量,并匹配不同的理论,查找解决方案的过程。此外,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案例收集的过程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并不断关注时展的特征。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展示的机会,但教师需要将大量工作做在课前,例如对案例的精简、整合、分析、归纳等,这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另外,教师需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寻找解决方案,多动手,勤动脑。通过多看、多想、多练,培养学生对广告创作的感觉。
2.专题教学法
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些专题讲座。在专题教学法中,可以将课程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凝结归纳,并在主题突出的情况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法需要结合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主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广告学课程中,广告心理学部分与消费者行为学的重合、广告调查部分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重合等,通过专题教学法可有效消除。
3.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的重点在于优秀广告的展示。只有看得多,才能锻炼出学生的欣赏能力。当代的教学手段日趋先进,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投影仪、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教学手段,灵活运用PPT课件插入广告图片、播放广告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欣赏优秀广告作品的同时,有目的地讲述作品成功点在何处,提升学生的广告欣赏水平,了解广告成功的因素,潜移默化式地提升学生的广告创作能力。另外,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有名的广告网站,例如中华广告网、中国广告设计网、中国广告网等,通过某个主题搜索、寻找优秀的广告作品,使学生提高广告素养,达到教学目的。
4.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让学生整合知识,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但这类教学需要整合企业资源,寻找适合学生操作的广告项目,来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例如,让学生参与创业策划大赛、营销策划大赛、与某些企业合作参与广告设计项目、包装品牌设计项目等,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中获得直观的认识,教师在旁指导说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课堂中,还可以通过某些课题,让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关于某某项目的广告主题的思考、对某项目策划的广告方案等。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基于网络广告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广告宣传,是需要教师考虑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毕竟,目前在网络上做宣传的方式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质,例如搜索引擎、博客营销、病毒营销、植入式广告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营销专业和广告专业的学生就业时会向网络广告领域扩展,不掌握这部分的技术就意味着与时代的需求脱节。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需要有目的的加强这部分的培养。
5.研究教学法
当然,我们在课程的学习中,也需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指导学生阅读文献,确定研究方向,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解决广告问题,并学习写作专业论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可以和课程考核机制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创造能力。
篇3
广告学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而摄影类课程更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但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往往理论仍然大于实践,即便有实践环节,也是照本宣科,很难发现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摄影作品。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把学生放入市场环境下去锤炼,以至于学生难以直接适应社会,难以理解摄影对广告行业的重要性。
(二)学生重记录轻理论
一些学生把摄影等同于拍照(记录),在学习中,热衷于记录各类场景,不重视课堂理论的学习。由于专业理论相对于摄影操作来说,要枯燥得多,因而也是学生不愿学的原因之一。如何加强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成了提高摄影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点问题。学生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站在受众的立场,把摄影作品放在传播领域或消费市场的大背景中思考和感悟,而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靠理论进行引导。
(三)教师缺乏实战的经验和能力
由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所以从客观上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课程、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实际有所脱节。教师对广告行业的理解缺乏全方位的把握,从而对学生缺乏强烈的说服力。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本人没有学过广告学理论,对行业和消费者的研究也不到位,却教授着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这就进一步导致学生和行业的脱节。
二、对摄影类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建议
艺术创作能力是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但摄影类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以此为教学目标,应紧密联系市场,以消费者为核心,以能创造出打动消费者的摄影作品为目标。为此,因在教学体系和学生提升两方面做文章。
(一)教学体系方面
作为教师,那么在教学中,就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这样才不会缺失方向性的指导。摄影类课程作为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不仅承担着广告基本理论的学习,还具有培养学生的宏观广告意识和微观广告操作实践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和消费者意识的任务。所以笔者认为这是摄影类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因此,摄影类课程应该在阐述摄影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摄影与广告的关系。首先,从课程内部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比如,摄影类课程中有关创意的内容,而创意理论从另外的课程之中会详细阐述,所以就没有必要再投入很多时间。其次,教学内容要向纵向延伸。可采用网络课程(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延伸课堂学习等等,同时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实训环节。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再有,教师本身也要对广告学专业的整体课程加强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心中有数。同时,教师也要经常下企业、进社会进行学习和总结,要站在广告行业的前沿,为学生指明方向。
(二)学生提升方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利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所讲授的知识,找出恰当的案例,可根据案例进行针对性提问。比如,此案例是采用的何种摄影手法?摄影的突破点在哪里?摄影创意是否新颖?你觉得这样的作品能够打动消费者,为什么?科学合理的提问,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启发。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参与观念。有了恰当的案例和内容,若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效果不会很理想。此时,可以借助部分软件工具,如Photoshop、lightroom、premiere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而且可以将一些好的作品向外部进行推介,及时给予肯定,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大大提高。第三,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给予学生学习自,把下次上课的内容先告知学生,让学生课后找资料、作分析、写总结,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进行讲解,逐步实现课堂的翻转,达到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篇4
现阶段的中国正在从广告大国朝着广告强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广告产业也在逐渐的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创新模式。而要完成广告强国的蜕变和形成系统性的创新模式,则需要广告学研究给予广告学发展方向。因此,广告学研究本身的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我国的广告学研究还出在批判、找“错误”的阶段,并不能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因此,广告学研究应该转变形式,把这种批判整合为思想成果,通过一套专业的方法和属于系统,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专业的解释,而不是简单的批判等。所以,广告学研究人员应该把眼光聚焦到宏观,抓住典型的个别广告现象进行切入,分析归纳出一套新的阐释框架,从全球性的广告发展角度,构建出适合我国广告产业的广告理论。当前,广告学研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界内多数研究者的研究都是针对广告产业中最新的进展和动态进行的追随性的研究。当然,追随性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这些研究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没有纵观全局。我国的广告学研究还是需要更多的能够引领广告产业发展的研究结果的,尤其是那种原创的、能够体现整个广告产业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广告理论体系有创新性和发展性建议的研究结果。那种追随性的研究结果只是对于特殊环境下的广告产业问题,只是局部问题解决的一种框架,并不能解决全局性的问题。所以,研究人员应该随时关注广告产业本身的变化,把握住广告产业的根本价值,回归广告本体,抓住全局,进行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研究。
三、发展广告学研究的三个重要领域
发展广告学与发展经济学有共通之处,即对发展问题的发展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展广告学对发展中国家广告业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站在广告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世界性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进行发展性研究,重新定位广告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明确广告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和完善发展广告学的研究和理论体系。以下三大领域问题是发展广告学需要进行重点研究的问题。
1)后发达国家广告行业的现实和理论的发展性问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广告行业突飞猛进,其中中国颇具有代表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技术迅速革新,使发展中国家的广告行业与发达国家站在相同的发展起点上,具有相同的发展机遇,广告行业发展一片生机盎然,而在纷繁发展局面背后,也包含了大量转型现实和理论问题,目前有很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究这些问题,国家的“十二五”产业目录中也纳入了广告产业,并将广告产业定位为服务类发展产业,鼓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广告产业的发展地位和空间也由此确立。广告行业的现实和理论的发展性问题是发展广告学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2)站在广告的角度结合社会研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性问题。在过去的广告学研究中,研究范围较为狭隘,局限于研究广告行业自身而极少站在广告的角度研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性问题。广告学是社会科学之一,若在社会发展中没有参与发言,势必严重影响广告学的社会影响力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因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应该深入探讨广告如何在全球一体化中塑造国家形象、世界性品牌拓展、社会危机管理,社会文化建构等问题,此外,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发展问题也应纳入发展广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3)广告在世界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经济扩张和文化扩张中的影响和作用问题。随着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敏捷的全球化信息网络,联系着世界每片土地,极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营销、传播、文化、经济等环境,广告作为重要信息元素之一存在其中,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广告的跨文化、区域的发展,为其全球传播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后发达国家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新机遇。但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媒体组织较为成熟,也就有大量广告运作的经验,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运作与部分没有权力的地区间存在许多矛盾,这不仅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压力,而且可能会造成文化殖民化,这一问题需要重点研究。
篇5
为提高设计素描课程创新教学的效果,在临摹、写生、归纳等教学环节都要围绕创意创新的理念展开教学。
2.1临摹入手,启发引导
“向现代派大师学习”,从经典的艺术作品中得到灵感与启发,是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广告学专业的设计素描在临摹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表现力,引导他们用客观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养成独立思考、勤于探索的习惯。引领学生开拓眼界,打开思路,摆脱传统的临摹方式,将素描基础表现与创意紧密结合起来。在临摹借鉴中,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创意表现。安格尔说:“我劝你去临摹,难道你们以为我想把你们培养成复制家吗?不,我是要你们到花丛中去采集蜜汁。”因此,临摹不是一种“奴隶式的屈从”,而是一种理智的分析和理解,通过揣摩他人的作品,将一种成熟的观察方法和素描方法引入自己的创作之中,从而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在临摹范本选择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创意、构思和构图俱佳的作品,摆脱过去一切由教师包办,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临摹作画方式。教学中,可以从现代派大师或风格流派中汲取精华,从构图的图形选择到具象与抽象的表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选择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静物作品作为范画,在学习中理解画家在观察、表现事物过程中的创新之处。引导学生找出毕加索的范画与其他流派的差异,从分析比较中不难看出:以往传统的绘画作品都是从一个角度去表现事物,通过焦点透视和写实手法,画出与生活中相同的东西,摆脱不了物象原型对视觉的束缚;而毕加索作品打破了客观物象,加入了更多主观因素,从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角度去观察,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达物象。运用具象的手法,立体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通过变形、提炼、取舍、添加、几何概括等进行富有创意性地处理,在物象上改变其形态特征、空间变化、透视关系,用概括提炼甚至是反透视的方式,并运用了多点透视的构图,从不同的方向拼合碎片,具有错置感,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学生在临摹经典作品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吸收与借鉴作品中的创新创意点,从构图、色调、线条的运用中吸取大师作品中的精华,为自己的创作作铺垫。在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中,艺术家以点、线、面为基础,自由大胆地表现概念与创意,利用点的大小聚散、线的粗细浓淡、面的方圆等组合成活泼而富有形式美的构图,超过了他人的绘画表现形式。抽象派绘画追求新奇和独创性,作品本身具有扩张性与“进攻性”,以独特的形式、饱和的色彩,形成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点、线、面是最简单的,可最简单的东西往往蕴藏最强大的生命力;“一切具体的都是有限的”,而有限的东西却能孕育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罗丹说:“艺术家的任务:使那即使在隐藏之下的真理,明白地揭示出来。”用符号性的语言,简单地、概括地、抒情地表达出深层的象征意义是抽象派绘画的基本特征。通过学习、临摹康定斯基、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了解现代绘画的抽象与具象的特质,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启发,进而运用到广告设计的创意构思与表现方法上。
2.2物象写生,多形态表现
在广告学专业设计素描课的写生训练中,学生通过对物体的写真、联想、添加、再创造等手法训练,可以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写生过程中,表现手法可灵活多样,或线、或面、或线面结合,以粗细不同的线条、浓淡虚实的笔法,针对具体的物象,进行有创意性的、多形态的表现。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物象所引发的感受有独特的表达指向,并在表达形式上充分强调自己的主观建构。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获得创作源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对待来自传统的写实性绘画素描的影响,在观察方法、造型意念、构图形式等方面要有全新的创意思维。在表现方式上,并非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进行被动的描绘和再现,而要有深度的联想与想象,提高设计素描的创意实践能力。在写生中,采用研究性教学,使多种思路与想法或多种表达形式与语言相融合,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物象写生中,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形态地观察和表现事物,将创意融入写生之中,以达到传统写生训练未能达到的创新效果,画面主体是一只经过创意变形的鞋子。作者运用联想、夸张的方法,将一只普通的鞋子变得充满趣味。这只鞋的鞋头经过灵活、巧妙的变形,成了鲨鱼的嘴巴,形似且神似。另外,鞋口处也变形为鸟巢的形状,经过作者联想、夸张、变形,使一只普通的鞋子顿时有了别样魅力,成为一件妙趣横生、创意独特的作品。因此,在写生时,要着重训练与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大胆地展开联想,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2.3归纳创新,发散思维
创作型设计素描应在对物体形态与空间的各种基本性质的观察和发现中展开,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运用发散式思维将事物分解为具有本质特性的可变单元,从中确定新的内容,探求新的发现,在探索表达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造型任务。在创作中,引导学生挖掘个人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广泛了解与掌握广告设计素描的观念与思维模式。广告设计基础创新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临摹、写生与创作,挖掘内在的个性特质和潜在的创作动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途径和多层次上考察、分析事物,使其思维更具流畅性和独立性,并通过分析和归纳解决他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有效训练,还应提倡创造融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彻底解放,使学生能超常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养成全新的思维习惯。因此,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在具体的创作中能帮助学生逐渐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增强构思能力。朗加明说:“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饱满的创作激情,当一个人的创作激情处于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他有一位‘恋人’经常如影相随,这位‘恋人’便是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灵感迸发的时候,创意的种子就在不经意间得以孕育生发。作者用文字和物象进行组合,发散性的思维创意使这幅画在构图上大大地区别于传统素描。以象棋为背景,以“兵”为主题元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字体变形,将“兵”字的一划与人的身体进行置换,语义上也有巧妙的联系,最终产生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德国著名平面设计师米歇尔希尔纳曾说:“所谓新的创意来源于原有的设计,元素可以是旧的,但概念一定是新的。”而戈登德莱顿亦说:“一个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作者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中国元素表现创意素描,主画面构成一张用中国文化元素组成的“脸”。作者以打开的墨盒作为人的眼镜,毛笔作为鼻子,笔架作为嘴,形成了一张古代书生的面孔,用较为写实的方法,组成了一张意象的“脸”,给人以中国传统文人的印象。其表现内容与形式及良好的创意,显示出非凡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一件优秀的创意素描作品就此诞生。
篇6
营销学与传播学对广告学影响深远,使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自己的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广告行业自身的快速变革,营销学与传播学作为广告学母体,日益捉襟见肘,显露困境。
(一)学界之困广告学者众多,但总体上平台少,机遇差,中文核心期刊与国家社科基金,颇能说明问题。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也是全国最权威的核心,一般四年评选一次。2011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分为文化理论、新闻事业,广播、电视事业,出版事业等三类,共28本,广告学专业没有一本。经济类里面,亦没有广告学核心。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与传播学共立项132项(重点项目12项、一般项目72项、青年项目48项),其中广告学项目仅4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与学科规模与人员数量,远不相称。
(二)业界之困
与学界相似,业界同样尴尬。因为没有成熟的专业规范与完善的制度,广告行业在市场中地位不高,在社会中更是不受待见。因为缺乏行业准入门槛与专业人员晋升阶梯,广告行业难以吸引优秀的人员,持续留人更是艰难。加之广告行业身处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又不尽人意,广告行业整体利润微薄,缺乏话语权与影响力。
(三)教学之困
不同于官方颁布的学科目录,现实中的广告教育表现出更多形态。除了为数不多以广告命名的单独院系,绝大多数广告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文学历史等相关院系。学科归属与定位的差异,固然促使不同院校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更大程度上则昭示了广告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使用方面的稚嫩与随意。新闻传播类院校,多公办院校,学生较少,学科排名整体靠前,专业师资在业界拥有更高的影响力。但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很多学生在客观上也选择了出国、考研、保研、媒体就职等,真正从事广告行业的学生,数量有限。广告与新闻“联袂”培养,还使得这一对本应泾渭分明、边界清晰的专业,互相影响,理念混淆。层出不穷的“新闻广告”、“广告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从某种程度上,与这一学科设置模式,具有一定关联。艺术设计等实用型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囿于生源质量以及教学模式,不少学生文化底蕴与整体素养欠缺,虽然可以较快地从事专业工作,但后劲明显不足。
(四)因何而困
上述现象成因众多,但根本还是在于广告学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多数成果停留于对现象的描画、经验的介绍、常识的铺排或技术的阐述。营销学与传播学,并不能够为广告学提供足够的滋养。营销学功利性太强,以产品销售作为最终追求,知识传授过分偏重具体技巧,不能涵括商业广告尤其是社会公告、公益广告等理当具有的观念引导、文化塑造、品位提升等诸多功能。当前广告界违规猖獗,虚假横行,与单一的目标诉求,具有很大的关联。与营销学相反,传播学研究信息传递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关注更多的是政治、社会、人文,缺乏对经济、市场层面的足够关注,未能涵括更为复杂的广告传播形态,知识体系同样欠缺。广告学对其他学科视角或知识的借鉴,则大多是套用理论解读问题,最终“为人作嫁”,丰富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解决上述问题,广告学教研在“走进来”的基础上,必须跳出原来的框架与窠臼,不断探寻“走出去”的路径。正如刘泓所说:无论是“营销劝服”,还是“媒介传播”,它们所考察的都仅仅从广告的营销内部或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系统来考虑问题。广告作为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或者说广告在社会生活系统结构当中关系脉络的多重性及其全貌,在这样的“学科规训”及其知识谱系当中被忽视或者说被遮蔽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研究并不应该只是“营销劝服”或“媒介传播”的独占的对象,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
三、如何“走出去”——博弈论视角
广告学研究如何“走出去”,不是一个新问题,不少学者从社会学、文化学、美学、哲学等角度,不断作出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笔者在此想从博弈论的视角,谈谈这一问题。
(一)何谓博弈论博弈论(GameTheory)即研究双方或多方如何博弈的学问,具体来说,就是解释和理解人们在实际行动中会采取的行为,预测人们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将如何行动,以及指导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可谓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博弈论认识到了人性的自私与理性,同时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属性:互动行为(interaction)与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为了实现良性互动,需要协调(coordination)与合作(coopiration)两个基本条件。故而,博弈论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囚徒困境”,在追求个人理性的同时,实现集体理性。由于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巨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博弈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之一,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国际关系、军事战略、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今年网上热传的郑州小升初神题“病狗问题”,体现的就是博弈论的思维(博弈论中的“共同知识”假定),可见博弈论影响之广泛。
(二)观照广告学
博弈论巨大的学科价值与现实影响,自然能够也应该对广告学有所启迪。“走进”博弈论,不妨考虑以下视角。
1.有限理性
明确人性假定。对于任何一门科学,明晰的人性假定,都是学科得以规范的基本前提。芝加哥大学教授埃尔斯特(Elster)在《社会规范和经济理论》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总结:在社会科学中,最为持久的分野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和艾米尔•吐尔干的“社会人”两条思想路线的背道而驰。经济人的行为由工具理性所引导,而社会人的行为则受社会规范的指引。经济人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这一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博弈论继承了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假定,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对博弈活动参与者,提出了更为明确又富有特色的前提假设。这些假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博弈的每一个参与人都是工具理性的;二是“每一个参与人都是工具理性的”这一点是所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commonknowledge);三是所有的参与人都了解博弈的规则。广告活动中,广告客户、广告媒介、广告经营者、广告管理者、消费者等参与主体彼此之间或群体内部,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博弈。这一假定对广告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广告学教学研究,要么不谈人性假定,要么根据个人经验与主观判断,随意假定,比如假定消费者好逸恶劳、感情用事、追求时尚、念古怀旧,假定竞争对手、购买人群不了解真实情况、缺乏“共同知识”等等。由此而来的广告策略,难免纸上谈兵,自我感觉良好。
2.竞合思维
树立基础理念。竞合,即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只有竞争,不免两败俱伤,甚或全军覆没。只有合作,则缺乏效率,没有活力。竞合思维是博弈论中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博弈参与者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是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佳策略。实现竞争合作,前提不是情感、信任或者道德,而是参与各方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追求长期回报,关系具有持续性。实现竞合关系的最佳策略,是积极合作、适度回应、宽容善良的经典策略“一报还一报”。为了实现最大利益,竞合思维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可能多地寻求合作对象,包括同行、供应商、消费者、社会等各个领域。竞争合作追求的最终结果,是走出“囚徒困境”,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竞合思维商业、政治、社会乃至个人领域的诸多博弈,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广告领域,同样如此。当前我国广告实践中出现的时间短暂、虚假广告盛行、各方缺乏信任、恶性竞争严重,一定程度上都是缺乏竞合思维的体现。因而,借鉴博弈论,把竞合思维作为广告活动的基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3.信号传递
深化广告价值。信号传递是指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时,为了实现交易带来的好处,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采取某种行动向信息劣势方(拥有公共信息的一方)发送相关信号,用以回避逆向选择,改进市场运行状况。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Spence)由于第一个提出信号传递模型,对于信息经济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荣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现实生活中,任何有成本、能被观察到的行为,都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信号。如高学历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高能力的信号,因为接受同样的教育,低能力的人成本太高。延长保修期可以成为汽车质量信号,因为坏车保修成本太高。高负债可以成为高效率的信号,因为低效率的企业不敢承担如此高的负债。在广告市场上,信息传递无处不在。例如高质量产品可以通过广告告诉消费者自己是高质量,因为低质量的产品这样做得不偿失。实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重金雇请知名代言人、买断黄金时间显赫位置彰显实力,因为实力弱的企业无从实现。引入信号传递模式,对于更全面地把握广告功能与效力,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4.序贯理性
强调策略依据。“序贯理性”(Sequentialrationality)是博弈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不论过去发生了什么,参与人应该在博弈的每个时点上最优化自己的策略。它要求参与者的决策在任何时点上都是最优的,决策者要“随机应变”,“向前看”,而不是固守旧略。这一概念体现了动态博弈中的最佳策略。现实中的广告活动,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动态博弈,参与各方基于竞争环境与对手策略,不断变换着自身策略。因而,用序惯理性的思维指导广告活动,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篇7
2.编写适合应用型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广告学理论与实务教材
在编写广告学教材时,应打破以往广告学教材的知识体系,要以广告活动的发生顺序安排章节内容,以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策略为重点章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与广告活动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
3.建设广告学网络课程,改革广告学课堂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广告学课程为试点,改革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广告学网络课程建设推进广告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使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在网络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国外的优秀获奖广告作品,开拓学生视野,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第一,建设广告学网络课程,在网上相关教学资源。将广告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课件、案例、习题等教学资源在广告学网络课程上进行,供学生阅读及学习使用。第二,向学生讲明广告学课程学习与广告学网络课程使用方法。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即通过网络课程向学生通知,告知学生使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课前预习、课件与案例、课后延伸三个文件夹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带着想法走入课堂,多讨论、多发言、多动手、多实践,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对网络课程中已经展示过的案例不做重复的播放与讲解,直接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与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课后要求学生利用案例延伸文件夹进行课后复习,进一步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三,完善并充实广告学网络课程内容,引入大量中外优秀的广告案例。根据广告学课程的特点与教学需要,运用微信媒体建设广告Style订阅号,并开设微博与之进行绑定,即使将中外广告行业经典与行业前沿最新案例通过订阅号向同学展示,使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用手机或是电脑收看广告案例,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及时掌握国外广告行业最新的创意理念与专业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意水平,使学生更加热爱广告专业。第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与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学生讨论及教师答疑模块进行互动与交流,将自己收集的案例与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使学生在讨论中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并掌握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针对网络课程与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为了进一步加强广告学网络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广告学专业定期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告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广告学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及时聆听学生对广告学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的相关看法及使用体会,撰写调研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建设网络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与依据。
二、广告学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作用
通过广告学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授课时间的局限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及能力,充分开发及利用了广告学网络课程的功能,提高了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认识,使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学习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的优势,及时将中外广告行业前沿最新案例引入广告学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使网络课程真正成为课堂的延伸,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思考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将表面看似不同的案例与所学理论知识相互关联,找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共同方法,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并且通过网络课程培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好地理解及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依然能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不断学习中外广告行业最新的知识,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受益终身。
篇8
二、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类课程面临的教学困境
我国首个广告学专业于1983年6月由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系创办,广告学高等学科教育迄今为止已有了31个春秋。据统计,1983—1992年间,我国仅6所高校开办广告专业,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设广告专业的院校在90所左右。据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8月,全国共有412家设有广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虽然办学实力、专业建设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院校广告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广告界提供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整体广告业的发展。虽然我国广告业发展迅速,但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创意人员缺失的问题。以国际获奖为例,在以创意为诉求点的国际广告节上,我国广告业一直缺乏创意突出的获奖作品。创意是广告的核心,创意的匮乏直接导致我国广告公司业界影响力有限。成功的广告公司大都只在局部或某行业为人所知,有影响的跨国本土广告公司尚无,这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严重不符。由此可见,传统的广告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广告业由量向质提升的需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培养理论、实践、创意结合的创造型广告人才,已成为广告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广告学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目前广告学专业艺术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策划创意轻艺术设计我国教育体系中广告学专业属于文学(05)下的新闻传播学(0503)的范畴。众多的院校都是从文学院抽调师资力量创立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创立与发展稍起,便从中抽调师资或招兵买马进行广告专业的创办,很多院校“一个黑板与粉笔”就创办起了广告学。从广告专业设立的普遍路径来看,我国广告专业先天与文学关系较多,由于广告策划、创意等相对容易上手且需要的设备物质条件不多,因此在前期未能给学生很好的艺术设计教育,很多学校教完三大构成之后再无艺术设计类课程。
(二)有艺术设计实操缺艺术设计理论广告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随着近些年社会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广告专业教育也向宽广范围延伸,策划、设计与创意、媒介、公关、客户方向等越来越细。不管是策划、创意、设计、公关都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功底,然而一些高校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仅仅是增加一些动手的实践课。具体到理论素养方面就是全系列的策划、文案、市场营销等,艺术设计理论素养的课程很少。
(三)课程设置难题融合传播学、营销学、设计学、美学、文学等的广告学专业,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广告学专业产生之后到现在已经产生了许多分支如策划、文案、技术、创意等。这些分支丰富了广告学专业的内容,但是却给课程设置带来了一些问题。是普遍性的广告学基础教育还是分方向的专业教育?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还是侧重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目前高校政治、外语、体育等公共课之后的学分有限,加上中文、新闻的通识课,留给广告专业的学分实在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学分内将知识传达给学生是个难题。同时,新媒体的层出不穷、营销手段的实时更新等也导致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难。
三、提高新媒体时代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教学效果的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艺术设计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教学方面又面临着先天素养不足、后期定位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制约着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新媒体时代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教学效果便成为研究的应有之义。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投入,实时更新教学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广告学教学设备更新加快,然而各大小院校教学设备上更新速度太慢。照相机年代久远,存储卡的空间有限,操作界面复杂。摄像机块头大,仍然以磁带为存储媒介,采编导复杂且老化严重。电脑配置方面平面的软件运行尚可,但涉及数字化的非编、3D电脑卡顿严重。这些情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学设备的更新迫在眉睫。
(二)引进或培养适应新媒体教学的教师一张黑板一支粉笔就能办学的时代早已经过去,现在的教师如果不懂得基本的数字教学是不合格的。广告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一方面教师需要实时了解与掌握最新的设备、软件,另一方面也需要汲取业界最新的实践与理论成果,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因此,广告专业的相关院系,应注重引进或培养适应新媒体教学的教师,加强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篇9
2.对自身知识、能力的评价。对该问题的调研分为四块:一是专业理论素养,是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专业软件的操作,是对专业操作技能的评价;三是实际工作经验、人际交往和组织写作能力等;四是外语等职业技能,两者是对工作经验等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能力的评价,分别对应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三大部分。有81%的同学反映自己的实践能力较为欠缺,实际工作经验较为不足,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需提高;35%的同学认为自己专业理论素养不够,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33%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例如Photoshop,Coreldraw(以下简称PS,CD)这样的专业软件操作技能。2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可见,目前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最欠缺的仍然是实际工作经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实习后、工作后的学生反过来检验了在校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程度,并不像在校生想象中的那样,理论知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实际操作技能同样重要;同时,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欠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暴露了出来。
3.广告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量化分析,可以得出,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目前的综合就业能力不很理想,大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就业时,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过低,不够自信;与一本院校和高职技校的学生相较,特色性不够凸显。
二、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突出应用型,学生在毕业后应该具有自身明显的优势与特色,既比一本院校的学生有实际操作优势,“沉得下去”;又比高职高专类学生有理论涵养,“拔得起来”。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是沿用一本院校的,在此基础上删减一些理论课课时,增加一些课程内实训课时。这使得该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和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行业特色,使用的教材与学生实际脱轨,学生受到的实际训练项目减少,对本专业的行业相关领域的了解和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分析模糊.
1.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缺少专业特色,与其他一本院校相比,大同小异,虽显得“高、大、上”,但与学生的实际习得能力有相当的差距;课时量占到总课时的70%及以上,在总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实践课程必然不足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实践课程的实践目标不够明确,与实际工作需求的衔接性不强,为了开设而开设,甚至有些课内实践是“虚有其名”,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真正严格按照预期授课执行。在调查中有一项是了解实践课对学生实际实习、工作的帮助与指导作用。问卷中列举了12门已开的实践课,让学生选择与其自身目前就业实际联系最紧密、受益最大的课程,84%的学生选择了广告策划,76%的学生选择了广告文案,54%的学生选择了PS和CD课程,26%的学生选择了广告摄影,25%的学生选择了广告字体与版面设计;还有一些课程例如装饰图案设计的被选率为0;这些数据从侧面显示了学校所开设的实践课与学生实际工作需求间的关系,可以为下一步的实践课程开设提供具体参考指标。
3.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方面。目前的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相对单一化、封闭化、笼统化。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校内完成理论课、实践课的学习,还是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很少有外出实际参观、实训的机会,这样就使学生在校所习得的知识滞后于行业、企业所需;特别是像广告业这样传播迅速、信息更新频繁的行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尤其显得不足。
三、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立交模式
1.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要“以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向导,以教育统一性为原则,构建开放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广告学专业具体来说,应用能力就是实际工作中对具体实案的参与、操作、执行能力;“行业需求”也只有在行业中从业的人才真正知道是什么,所以学校要增加“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根据课程类型合理采用研究式、自主式等互动机制明显、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教学模式,聘请行业内从业人员及专家以“课程点拨”“模拟实战”“集中讲座”等多形式授课,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2.改革课程教学设置与考核方式。广告学的教学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经济三大学科,呈现出交叉性、复合性的学科特性;不但要求广告学的学生知识面宽而广,而且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快而准。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要考虑学生理论知识的沉淀,还要考虑学生实践参与能力的提高,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需根据课程的不同灵活变通。以武昌工学院为例,该院的广告学专业隶属于文学系,所招收的学生属非艺术生,但结合广告学的专业特性,在第二学期开设了造型素描和创意色彩的课程,这些课程不同于艺术学院传统教学的素描、色彩课,是为了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表现自己创意思维的能力:例如创意色彩课,老师与同学分析一组优秀作品后提取画面某一元素,成为练习作业命题;对于作业的完成,也不要求学生一定用画笔表现,可以用其他任何能够表现自己思想的材料,废报纸、旧衣服、废塑料,涂涂画画、剪剪贴贴,只要这个色彩是你想要的,并表现了你想表现的内容就可以。又如认知实习课程,同样开设于大一年级,此时,学生还不具备广告学专业能力,但可以形成行业基础的感性认识,所以认知实习可以以分组调研校周边商业街等模式展开。再如广告策划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校企合作的企业真实广告策划案例,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策划,并以模拟实战、提案展示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
3.以就业为导向展开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一,改革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使实习基地与企业对接,帮助学生就业,尝试“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一系列有市场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速就业。第二,以人为本,不断探索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学践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承接企业业务、参与企业运作和广告,把学校的课程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使教学与市场、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做到“企业与教室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
篇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到,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每节课讲授的内容应由以往致力于更多地传授知识,转化为帮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环节的设置,讲授内容要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进行整合,精简。因此,授课内容设计、问题的提出显得更加重要。在授课方法上,主动采用启发式、点评式、讨论式等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化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验课、案例分析课、讨论课、实践课、设计课、提案答辩课等多种形式。同时,配合课内教学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教学环节向课外延伸。如:市场调研、经典广告、广告语的收集与点评、广告作品创意与设计、经典书目阅读等等。通过以上多种教学形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2横向集中实践
为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实践能力。在主干课程结束后,可以安排3-4周集中项目实践,如美术设计基础类课程结束后安排“手绘POP集中实践”,广告设计类课程结束后安排实案广告项目设计实践,广告策划类课程结束后安排广告策划项目实践等。集中项目实践环节,使学生心无旁骛,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践项目,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符合实践能力提高的学习规律,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
1.3纵向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不仅使学生了解行业特点、人才需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进行入职前的岗位定位准备,是高校办学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在实习环节上,除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外,其余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都可以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这样的实习安排,保证了学生能有较长的时间参与实习单位广告项目运作,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第七学期实习结束后,学生返校进行实结和交流,并在教师指导下初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第八学期,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进入毕业实习,同时边实习边收集整理毕业设计材料,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进行专题写作和毕业设计,进行毕业答辩和毕业设计作品展览。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采用上述方式安排学生实习,促进了学生就业。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专业能力也得到用人单位充分肯定。
1.4搭建实践平台
为把学生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校内可以采取面向广告专业学生开放广告策划创意、摄影、摄像、平面设计、视频编辑、广告制作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有专业实验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开放的实验室成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广告实案项目、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
2开展项目式教学
项目任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项目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学生成为完成项目的主体,教师成为项目实践的引导者、协调者、管理者,充分体现广告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根本特征。目前,学校教学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每年定期举办的全国广告专业赛事、网上注册威客平台申请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在项目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项目的数量、难易程度及可操作性等需教师在项目引进前充分论证,保障通过项目实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针对具体项目的创作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讨论、设计、制作,课堂组织形式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形式,如案例分析课、讨论课、集体辅导课、单独指导课、分组指导课、提案答辩课、观摩课等。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就是参赛作品或企业实际项目实案。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把上述项目引进课堂,学生在专业比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信心,推动学生更深入地开展专业学习。
3进行团队式管理
广告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要求广告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学生入校学习就应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广告学专业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训练可以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以班级为单位、以课程为载体建立责任明确的学习型团队。团队的凝聚主要采取共同目标、任务分工、深入合作、共享成果的措施来实现,团队成员在阶段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5人组成的学习型团队,要求每个人在活动中都要承担工作角色并发表意见,这不仅使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学习动力、创新精神得到最大唤醒,而且学生的团队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每天工作及成效处于不断交流、评价和竞争的良性循环上升中。因此,团队式管理学习形式是培养专业广告学专业人才的良好组织形式。在团队式学习管理形式中,对个别学生“搭乘车”现象,可以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检查中予以规避。
4开展针对性辅导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及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保障学生学习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始终伴随教师及时、针对性的指导。如帮助学生团队确立阶段学习目标,开展项目设计、学习方法、团队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的具体指导。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与考核等。
篇11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均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该理念认为学生只需掌握理论,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在学生走向职场后获得。高等院校长期关门办学,很少涉足广告市场,与社会、广告企业的必要交流和沟通亦是极度缺乏;学校亦不采取模拟企业策划、模拟广告设计等活动,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毕业后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2.单线交流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过程仍旧以教师传授为主。在教学规划过程中,主要由教师决定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确定,学生意见很少能够真正被老师重视和采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也是单向地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传达的信息能否真正为学生理解,就不得而知了。而单线交流模式并不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
3.教学理念封闭
教学理念封闭这一问题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教师知识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从师资方面来说,由于客观条件和教育体制的限制,广告学专业的教师培训大都是阶段性的,很难使教师形成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从教学手段来说,相当一部分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教学手段单一。这一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我国广告教育方面,它是一个共性的问题。例如:多媒体设备已经在许多院校得到普及和使用。但是,很多教师将多媒体设备当作了播放器在使用,在课堂时间用来播放影视资料,这显然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广告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弥补地域性造成的知识沟问题
高等院校可以联合专业网站的设计人员,构建一些专业网站,也可以利用“优酷”、“土豆网”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微电影广告,以及开展微信、微博广告竞赛,加强不同区域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进而可以解决地域限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2.理论与实践并重
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让广告学专业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使用所学广告知识,进行广告设计,提高其实践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广告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而广告的目的是要通过沟通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劝服,从而实现广告目标。教师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广告的理念、技能传输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自己理解选择性地接收教师传达的讯息,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更符合广告学科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
4.教学理念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广告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要想实现广告学教育的国际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封闭式的专业办学观念,积极开展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来提升国内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科学合理的广告学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考虑本学科的课程体系,还应充分考虑关联学科的课程设置。
篇12
我们的学生现在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实用主义的观点很盛行,往往那门课对他们工作和就业有帮助,他们就会在那门课上多下工夫。因此职业兴趣的引导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很有帮助。职业兴趣的引导,我的方法是多宣扬广告职业的乐趣,让学生喜欢和爱上广告这个行业。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我或者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当初读大学时为什么选择广告学专业,为什么我以前的梦想是成为优秀的广告人,早些年我是如何过关斩将或采取迂回战术终于被广告公司聘用的,以及我在广告公司工作的乐趣和烦恼,在广告公司我的收获是多么的大;或者讲一些名人与广告的故事,比如告诉他们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很想成为广告人,他曾说过: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告诉他们主席年轻时创办的进步刊物《湘江评论》也刊登过非常详细的广告招商内容;或者告诉他们广州的广告界同仁是如何工作生活的,是怎样在挫折感和成就感的不断磨砺中痛并快乐着的;或者还从宏观的角度告诉学生广告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等。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首先感受教师本人对广告职业的热爱,进而引导学生职业选择方向,即提出这样一种择业建议:年轻人从事广告业是个很好的选择,能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思维更加开阔,知识更加广博,更富有创造力,且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会更强,同时广告人的工作生活是充实、丰富而有乐趣的。总之,通过多宣扬广告职业的收获和乐趣,引导学生对从事广告工作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进入这个行业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广告学》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把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富有创造力,不因循守旧,有独立见解,简单乏味的说教对他们来说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往往是因欣赏而喜欢,因喜欢而产生兴趣,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能否获得学生的欣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关键。在《广告学》的教学中,如何使老师的言传身教获得学生的欣赏呢?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把广告人的职业精神和全面的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广告人的职业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好学习、好创新、对生活和事业充满激情,工作细致而周到,目标明确,追求美、和谐统一、简洁有效。其职业精神的外在体现主要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因此要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争取新客户的工作,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讲授时努力用“心”去教授课程,让学生感受到激情,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广告人的职业素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广博的知识,严谨而不刻板的工作习惯,追求卓越的责任心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将广告策划人员的运筹帷幄、广告调查人员的科学严谨、广告制作人员的艺术修养、广告客服人员的精明干练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都体现出来,并强调正是因为广告人是综合素养非常高的一类群体,也才使广告业成为永远的朝阳行业。总之,通过老师言传身教所散发和传达出来的广告人职业精神和全面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感受到广告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因此会想到要以广告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来塑造和提高自己,这样一来自然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
不同专业学生由于课程设置不同,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就不同,而《广告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又非常多,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构成差异来安排和充实《广告学》教学内容。学生已在其它课程中学过的知识不应过多的重复,以免使学生失去新鲜感,没有了新鲜感,兴趣必然减弱。因此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侧重的内容进行讲授,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曾经学过市场调查这门课,如果再在《广告学》的教学中花过多的时间讲解市场调查的方法就没有多大意义,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兴趣。这时,应侧重讲如何运用市场调查的结果来指导广告实践活动,比如如何根据消费者调查的结果来确定我们的广告定位、进行广告创意等,这样就能把学生的新旧知识很好地串接起来,学生学起来不枯燥,新的知识又能使他们产生新的兴趣。又比如对非商业类专业的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由于他们大多缺乏市场及广告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对相关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普及,这时,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比较好,大约每四个课时安排一个专题的教学,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广告学》知识框架,在授课的时候,注意把每个专题的实用精华部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感到少听一次讲座,他的知识就漏掉一大块了、不完整了,这样的教学安排,把同学们学习的“胃口”吊了起来,兴趣自然也就上来了。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往往对广告艺术设计有一种特殊的兴趣,那就适当加大广告设计这一内容的讲授分量,给学生多讲一些构图、排版、色彩、图案等知识,以及绘画的技巧和技能,同学们往往兴趣浓厚。
营造实战气氛,让学生兴趣倍增
篇13
一、产品供求的地理特征
广告制作的主要目标是宣传产品,增加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力求突破时空差异,获得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认可。而产品的销售和需求具有鲜明的地理待征,直接决定了广告产业的运作月。
1.1产品销曹区域的趋同性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交流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月在此背景条件下,产品销售区域的趋同性日趋显著。主要原因是随着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融合,交通、通讯技术的改进,产品销售不再局限于产地及其附近地区,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一些品牌产品更是如此。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产品的销售可以覆盖全球产品销售区域的不断延伸,导致彼此交叉或重合,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为了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广告信息也在向不同地区传播,尤其是借助广播、电视、报纸、邮政和互联网络等媒体,广告的贾盖区域空前广大。
1.2产品籍求区域的局限性
对某一地理区域而言,某种产品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购买能力。该产品的销售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在正常条件下,产品的销售量不可能突破这一临界值,要想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就必须扩大销售的地理区域产品销售量与地理区域相关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产业的区域界定性。这一特征在广告产业中具有明显的意义。
第一,它决定了广告制作的目的,即主要是提高某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广告传播不能增加某种产品的市场。急需求量,只能是通过创意设计,使广告覆盖区域内的受众了解和认可自己的产品,提高本产品的竟争力,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促成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二,由于特定地理区域内产品需求量的有限性,广告主应当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确定适当的宣传战略。对产品需求量大的地区,应当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重点进行宣传。如保健口服液,城市的需求量比农村大,应当加大在城市的宣传力度,相反,农药、化肥在农村需求量大,广告传播应当集中在农村地区。对自己产品销售业绩显著的地区,应当保持一定的宣传频率,以巩固产品在本区域的占有率对自己产品销售处于劣势的区域,必须作为广告宣传的重点,选择产品打入该区域的突破口,逐步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第三,产品需求存在一定的地理区域界限,要求广告制作和传播必须充分注意某些产品的销售区域,如我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只能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广阔的平原地区有市场,而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则会无人间津。其他一些产品如日常生活用品也有类似的区域限制。因此,在产品无需求的地区,无论该产品的广告创作如何完美,也不会促进产品的需求量。
1.3区域消费群体的差异性
某一地理区域的消费者的态度,直接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业绩广告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使公众接受被宣传的商品。由于不同地区公众的语言、文化素质、风俗习惯、宗教、收入状况和自然环境等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广告信息的接受程度,进而决定了产品的销售,广告制作必须对影响消费者购买态度的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如果广告对不同地区之间民族风俗、生活习惯考虑较少,与当地的人文特征不相一致,广告信息内容很难被受众接受如中国“蝙蝠”牌电扇出口受阻,在国外销售量增长缓慢,经调查方知,国外消费者对蝙蝠这种动物有习惯性的反感心理,后来更改品牌名称后才打开销路。
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多种语言,同种语言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广告语言难以消除这些差异,但在制作中应当对之充分考虑。美国和欧洲诸多国家经济发达,文化背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语言上难以克服的障碍,彼此之间的广告制作常告失败,至于向印度这样方言极为复杂的国家制作广告,则更为困难如果一个区域消费者的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和半文盲比例大,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发生偏差或认识不足,他们就难以认可产品,产品的销售量不会大幅度上升。
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更为突出,由于他们的观念、感情、习惯的不同,常常以传统文化自负,不甘效仿其他地区,如北美洲墨西哥的家庭妇女认为购买冰箱要比支付子女教育经费更有意义,而北欧瑞典的主妇认为,购买洗衣机是一种极度奢侈的行为,如果在这两国分别制作冰箱和洗衣机的广告,所收到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不同地区的消费倾向还受到人们的支配,正统的犹太教徒对销售的大块牛排会避而远之,印度把牛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社会绝对禁止牛肉,在这些地区不能制作有关牛肉的广告。人们消费行为受到地区收入水平的影响,比如高收入地区的人们认为汽车是必备的交通工具,而低收入地区的人们则把汽车视为奢侈品,因此有关汽车广告的宣传应当主要面向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另外,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消费态度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北极圈以内区域年平均气温较低,在该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制作冷气机广告,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微。温带地区的蒙古草原地区,畜牧业发达,饮食以奶制品占重要地位,奶茶消费是其显著特色,在该地进行有关茶广告宣传,会受到蒙古民族的普遍欢迎。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销售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态度成为广告产业中重要课题之一针对难以克服的差异,需要提出较为周密的解决方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Sprite饮料在中国销售即为成功一例。匆rite的中文之意为“魔鬼”、“妖精”,直译它必然令中国人厌恶,可口可乐公司采用音译“雪碧”作为在中国市场的名字,以此制作广告内容,“雪碧”以纯净、清凉的含义,很快进入中国市场。
广告内容突出本地人文特色,客观上表达了广告主对受众奉献的爱心,使受众很快产生亲切感、熟悉感,能够从心理上使受众认同,为受众进一步认可广告内容创造条件。可口可乐公司在97年春节期间,以我国东北地区冰雪景观为背景,以风车为题材,通过电视制作了以恭贺中国人民新春快乐为主题的广告,使大多数中国人在欣赏壮观风景的同时,很快接受了这一产品的宣传。
二、广告与地理学的关系
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向公众有关信息的行为,后者是指同市场经济相联系,以传播商品和劳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行为‘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需要经过广告制作和信息传播环节,这两个环节均与地理学密切相关。
2.1广告制作与地理学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广告宣传的对象是各种产品,产品的生产或制造地是广告的基本内容之一广告制作需要尽可能充分反映产品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优美的自然环境、发达的经济水平会为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为进一步了解和信任该地的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广告使用的媒介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内容选取有所不同一般通过报纸、广播等制作的广告,上述内容的介绍较为详细。当然,电视广告尤其是在“黄金时间”播放的广告,受时段的限制,广告内容需要十分精炼,不一定必然包含有关地理内容。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广告表现三个基本要素是3B,即Baby(婴儿)、Beauty(美丽)和Beast(动物),认为具备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广告会使受众容易接受。这种观点过分关注了广告的局部感染力,忽视了烘托3$的Background(背景),脱离背景的广告往往显得乏力无味,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背景条件主要由地理学所称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组成因此,’为了形成生动的广告,应当尽可能包含地理学的一些内容第13届亚运会期间,立邦漆在电视台金牌榜栏目中制作的广告较为成功。该广告没有采用3$要素。而是以茫茫无际大草原的绿、万里夭空的蓝为背景,通过一群普通劳动者对几座普通民宅的粉刷喷抹,崭新铮亮的白墙红顶式建筑展现在观众眼前,绿、蓝、白、红相互映衬,从远处望去,堪称草原上别具一格的花园别墅,很容易使观众接受“立邦漆。光芒异彩”的广告主题至于有关旅游景地、农副产品等广告,由于制作的出发点是突出本地的特色,更应当注重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状况。
广告在介绍产品质量和性能时,还要介绍生产该产品厂家或单位的地理位置、通达度和通讯方式等基础设施概况,这些都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地图是地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不少广告还借助于地图加以说明。如果缺乏上述基本信息,即使受众认可后,也难以购买到所需要的产品。
2.2信息传播与地理学
广告信息的传播是指借助于媒介将广告信息送达给公众媒体覆盖的地理区域越广,广告所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但是传播需要的费用就越高,如何用最低的费用,使信。息覆盖的地理区域最大,并且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信息的效用极大化,是广告传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说,不同的商品因其种类、用途等不同,销售的地理区域存在很大差异如冰箱、彩电、汽车等销售的地理区域非常广泛,消费市场广大,应当增加广告传播的开支,以扩大覆盖面,而对于一些主要面向局部地区的产品,无论广告传播的区域如何广泛,产品的销售也难以突破地区的限制。如甲地的面粉厂、砖瓦厂主要销售范围局限在甲地地域内,即使通过媒介使其产品信息覆盖邻近的乙地区域,也未必能使面粉、砖瓦的销售量在乙地明显增加,因为乙地也有类似的面粉厂、砖瓦厂,考虑到运输成本,乙地消费者不可能到甲地购买面粉、砖瓦,另外,由于面向本地的产品,一般已被当地消费者普遍接受,没有必要再制作和传播广告。
同一广告在不同地区的传播方式应有所不同。受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受众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不同。如同一种方便面的广告,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城镇,由于电视普及率较高,信息传播速度快,通过电视(含有线电视)、报纸等传播形式,传播效果较为明显;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如一些偏僻的农村,交通较为困难,采用报纸传播广告,难以及时投递,广告的效果较差,通过电视播放广告,因电视的普及率不高,能够看到广告信息的人数不会太多,但是,农村仍以广播传媒占主要优势,通过广播的广告信息会被更多的农村受众所知。
为了便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接受某一产品,应当加强在不同地区采用何种传播方式的研究。除了上述形式外,城市广告传播形式多样,并借助于现代技术,包括电子信息牌、大型广告牌、霓红灯广告等。农村地区多以墙壁广告、路牌广告等为主。
三、广告产业应用地理学理论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广告制作和传播中适当应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大大提高广告制作效果和产品的销售量,但是,由于地理学是一个内容丰富、学科众多的复杂体系,如何在广告产业中有效地运用地理学原理,需要不断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1加强地理学与广告学的有机融合
广告学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是广告产业发展的需求,二者的融合,不是以牵强附会的形式出现,而当应充分反映广告的主题。分析有关广告的制作,融合的主要方法如下。
3.1.1比拟法
比拟法是指把广告反映的主要内容和所处地理环境相互比拟。将之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包含地理内容的广告创意,可以使广大受众认可广告内容,并且使广告内容本身更加丰富、活泼、生动。1996年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举办夏季年会。主办者为此制作了一则广告宣传画,广告创意思维是把翻动的书卷比拟波涛起伏的海洋,既说明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地理环境,是夏季的旅游胜地,又借助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的比喻,突出年会的主题,二者相辅相成,很自然地把地理环境和会议主题融合在一起,堪称应用比拟法的范例。
3.1.2铺垫法
以地理内容为背景或前提,借以说明和深化广告内容的主题一般是选取与广告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地理事物或内容,对其进行简要描述或刻画,然后较为自然地引出广告主要内容,使受众在了解有关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认知和接受广告主题。如“华龙”方便面制作的电视广告,首先以辽阔平原上金黄的麦田为背景,以“优质的小麦,优质的面,养育中华几千年’为解说词,然后推出“华龙”方便面的广告内容,既展示了北方地区几千年来以小麦为食的生存环境,又为以优质小麦为原料生产优质方便面作了铺垫。
3.1.3借用法
将带有明显意义的地理事物作为自己的名称,制作广告时借用这些地理事物的重要含义,以提高产品的影响和知名度。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产品广告宣传,而且有关宾馆、商场等广告也可采用。如”长城,。牌电扇以“长城电扇,电扇长城”的广告词,将产品宣传和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联系起来,很快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郑州亚细亚商场广告词“亚细亚,太阳升起的地方”,将商场与亚洲联系在一起,为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产品或单位名称要恰如其分,与产品的质量或所处的地位相适应,如果一个小型的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小旅馆冠以“大洲”“全洲”之类的名称,并借此名称进行广告制作,收到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3.1.4夸张法
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张性的描述,以吸引受众对广告内容的注意‘广告内容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对有关的地理事物采用适当夸张的描述,可以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效果。如荷兰一家航空公司制作一则广告,标题是从某时起,“大西洋将缩短24%",广告后很快引起人们注意,急于了解为何大西洋缩短的人们,看完具体内容后才明白,原来该航空公司提高了飞行速度,使得飞越大西洋的时间节省了20%,合理的夸张手法抓住人们节省时间的心理,使该公司的机票销售额很快大幅度提高。
3.2发挥地理学原理的指导作用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图与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研究范畴广,研究内容丰富,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密切相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发挥其在广告产业中指导作用。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开展地理学在广告产业应用的研究
广告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随着广告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理论应用于广告制作和传播,其中包括地理学一些理论和知识在广告产业中的使用,但是,毕竟地理学理论在广告产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如何恰当地选取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理论以及如何建立地理学应用体系等仍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根据广告心理学理论分析,地理理论是广告主体的背景和辅助部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选取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地理事物和现象过多有可能导致喧宾夺主、难以突出广告主题,地理事物和现象过少,又可能使广告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由于广告传播媒体的不同,应用地理学理论的手段和尺度大小,也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如果通过费用较高的媒体广告,选取的地理内容必须高度精练和概括,发挥一字千金的功效;如果选用费用较低的媒体,可以适当多涉及一些地理内容,尤其在印刷形式媒体和报纸、杂志上制作广告,可以配备一些风景图片或地图,总之,对于每一具体广告的制作,如何应用地理学理论,需要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论文百事通制定出若干设计方案,经过反复筛选,选取最能被受众接受的方案进行广告的正式制作。
3.2.2建立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
目前,在广告产业中集中了经济、管理、美术、电子、数学等方面的人才,并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没有专门从事地理理论应用的专门人员,更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即使广告制作中应用了地理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也大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地理学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广告产业部门建立相应地理学应用的专门研究机构,可以结合广告制作,系统地探讨地理学应用的机制和运作规律,为每一个广告的制作提出合理的应用方案,并负责对已广告效果的调查与评估。积累地理学应用广告产业的经验和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必将使地理学应用广告产业的途径和措施日臻完善,增大广告制作的效益。
3.2.3普及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除了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外,仅有少数专门研究人员从事地理学应用研究仍然不够,还必须依赖广大广告从业人员的参与,在他们中间普及有关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培训和指导,使从业人员掌握与广告制作和传播有关的地理学知识,在广告制作中能够自觉地加以应用。
3.2.4加强对重要地理因素的评估
产品的销售受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对一特定产品,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因素起重要影响作用。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对重要地理因素的预测,以指导广告的制作和。尤其是在制作广告之前,更需要对影响受众需求的重要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如1979年中国放宽了对家电产品进口的限制,日本、欧洲打算把产品打入中国市场。日本率先对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10亿人口中,尽管收入低,有勤俭持家的传统,但仍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市场潜力较大。因此,很快制定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广告,待欧洲也意识到这一点时,日本的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早已独占鳌头。
加强对重要因素的评估,就需要具有敏捷的洞察力,对众多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借助主导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专家决策系统等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权重最大的因素作为重要因素。然后设计有针对性的广告。
3.3突出POP广告的地理特色
POP(PointofPurchase)广告又称售点广告,是指没有传播媒介的参与,通过售货地点直接的广告,采取的方式包括门面装渔、橱窗、陈列、商场布置和人员接待等。由于POP广告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判断,因此,PQP广告对消费者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统计大约有81%的商品是受POP广告而销售的。尤其是自选商场、超级市场的大量出现,POP广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探讨POP广告的地理特征,是微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POP广告采取的方式多样,包括门面装潇、橱窗陈列、商场布置和人员接待等。这些形式的安排既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顾客,又要符合一定的布局规律,即充分体现各自的地理特色。门面装满要突出售点的风格,让顾客很方便地通过售点外观就可判断销售产品的性质、类型和主要内容等,大型售点和连锁店一般有明显的标志,如消费者可以通过特定的符号识别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健力宝等销售网点。
橱窗陈列的格局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使消费者容易接受,如橱窗尺寸应与销售点建筑物大小保持一定比例。比例过小,达不到吸引消费者的效果,比例过大,过于突出橱窗展览,喧宾夺主,削弱销售点在消费者的地位,有华而不实之嫌。供陈列的产品,要及时调换,保持橱窗的清洁、陈旧和覆盖灰尘的产品往往使消费者认为销售点的产品长期无人问津。
商场布置要按照区位性原则,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要,大型售货点一般分层布置,食品类在一层,服装、电器类等依次在高层排列,大体上符合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要求,值得研究的是,每一层商品的排列要使顾客一目了然,并留有挑选的空间。另外,不少商场仅在主要楼梯通道设有每层购物指南,在其他楼梯通道处或没有指南,或很难被顾客看到。为了节省顾客时间,应当在所有的通道处设置标志明显的分层购物指南,小型售货点的商品布局则不要刻意追求豪华,而以顾客实用为原则,一般把最常用的摆放在显著位置,把同类商品的不同品牌排放在一起。便于顾客选择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