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英语课堂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如果长时间让学生处于这种状态,势必会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不利于他们心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被一次或几次的失败所吓倒,要从心理上不再害怕英语学习,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英语学习,进而学好英语。例如,讲授Module1Unit1Icanplaythepiano时,本模块主要是围绕“你能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模块任务是makingaposterforaclub,即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自身能力的了解与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对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目标一:小组合作找出重要的知识点,即wouldlike,playthepiano,playfootball,whatabout,worryabout。目标二:导学案上的有关知识点的练习题。目标三:小组活动,完成私人调查。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法教学是不可无视的重要的一环。因此,设计知识点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而最后的目标即私人调查则彰显了听说课堂教学的魅力,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
二、通过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篇2
课堂上注意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中学生的求知欲是相当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往往要在日常生活或具体交际情景中才能获得。如在课前热身时,教师除了照课本内容进行机械操练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和教室的具体情况,创设一些情景,进行意义操练或交际操练。例如,教师在巩固性操练时可手握一件小物品,把手放在身后,向学生问:What’sinmyhand?Guess.这时学生兴趣来了,他们不但集中思想猜测,而且很自然地说:There’sa...init.或Isthata...?教师就回答No,itisn’t.或Yes,itis.That’sa...等。最后一个学生猜到了,那个学生很满意,其他学生也很高兴。学生对句型运用较熟练,概念也深刻。此外,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演唱英语歌曲,阅读简单的英语课外读物,听懂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英语短文等等。
三、注意开端,关注个体
一堂课、一个环节开始得好,把学生吸引住,继续下去才会顺利。所以开始的技艺很重要。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制造一个悬念,可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提问时要注意眼看全班学生,提问时不要盯住将要叫或可能叫的学生,那样,问题便起不到让全体学生思考和准备回答的作用。目光要均匀地从一边扫描到另一边。就是个别学生回答时也要在看着他的同时注意全班。一堂课犹如一出戏,结束时应是,但实际做起来不容易。可试用:设置新的悬念、表扬和批评、下课前留几分钟唱一遍学过的英语歌,也会让学生情绪高涨。
篇3
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产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质变,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创新精神、获得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看重学生的“学会”,更要看重学生的“会学”。学生要会学,必须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计划。每上完一单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反思得失,取长补短,以便更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实践得知这种模式很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3.利用课本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自己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教师应发掘和利用课本资源,营造教学情景,扩展知识渠道,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里丰富的语言文化和人文背景知识,便是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很好资源。例如:M5U3theperfectcopy让学生了解到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辨析认知事物本质的能力。M6U4theUN-bringeveryoneclosertogether阐述了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激起学生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责任感。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形式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M7U4thefirstundergroundintheworld,讲述了地铁的产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便利,可激发学生有更多的科学热情。
4.改变评价机制,提升人文素养的高度。
篇4
2全人教育的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2.1转变教学理念和角色是前提
目前,我国关于全人教育观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讨论不多。一方面,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必需,还要与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形态关联;同时,学科内容不仅是课程的唯一组成,还应该在界限分明的学科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最终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取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更远的目标是让他们能够热爱学习,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英语知识、技能的欠缺,产生畏惧和自卑心理,从而实现真正的“我要学”,不是在强压之下的被动学习。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要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提升素质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在活动中沟通、交流,不断锻炼自己的学习实践能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老师引导下的同学间互教互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角色,引导同学们集思广益,通过相互沟通情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初步的社交能力。因此,要在课堂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关系,逐渐改变“一言堂”的角色,由“讲授者”变成“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帮助者”。要以一颗平等、友善、信任、宽容、尊重的心对待学生的情感、想法、观念和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通过英语角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以“探究”“合作”“释疑”等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现、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善于搭建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的平台,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以提高个人素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比较中外不同文化氛围的知识差异,积累民族文化,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做到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只有熟悉、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才能在学习、生活中更熟练地使用英语,培养较强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会做人和生活,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承担社会建设的责任感。如果坚持不懈在课堂贯彻这种理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定会有长足进步[8]。
2.2细研深挖教材是基础
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大学英语课程至少伴随两年的时光,毫无疑问是一门有重要影响的课程。在大学生人格形成、素质提升的关键阶段,深研教材、挖掘教材的人文特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很多,但大多存在更新周期长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缺乏时效性,内容陈旧枯燥,不能与时代紧密关联,课堂教学与现实社会脱节,学生面对这种死板的内容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除了及时更换、调整教材之外,还应该结合社会最新的内容,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外延,会发现课文中蕴涵着不少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好素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中许多文章就具有这些特点,富有时代气息、思想深意和文化内涵,可以增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实现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如College-TheLaddertoSuccess?DancewithLove、LessIsMore、BeatYourFear、TheWaytoSuccess、WhenWorkIsaPleasure、SecretstoBeauty、PassionGuidesLifeChoices等文章,如果把这些文章巧妙解构、合理运用,可以变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坚持不懈等健康心理品质的好材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成功、选择、交友、恋爱、择业压力。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高校英语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的文化知识紧密相关,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比如,可以结合外国总统的就职演讲、国情咨文等,以及互联网上最新的一些消息。在教学中,杜绝把不同类型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孤立地去学习某一门课程,造成学科之间相互孤立,这种倾向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僵化。要善于优化使用大学英语教材中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逐步增强大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审美情趣,善于培养美好情操,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完善的人格。只有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跨越学科之间的各种鸿沟,才能开拓学生知识学习与问题研究的视野,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在教学中细研深挖教材,摒弃本本主义、唯教材论,大胆开拓,真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3引导学生探究合作是关键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不能仅仅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交流工具,老师在课堂上僵硬灌输,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漠视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由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需求的缺失,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找不到感觉,只能靠玩手机打发时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体性地位的体现,需要英语教师长期的引导和熏陶。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大多数学生难以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甚至不能静下心来阅读英语作品,体味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精神,为此,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作为弥补。由于学生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紧凑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要依赖老师的讲解,被动参与知识的接受,没有时间也不可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成为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被动执行者。在“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目标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9-10]。要对学生正确的引导,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思想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学目标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着重于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贯彻终生,这一点极其重要而又极难实现,唯其难,所以要坚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穿插在课堂里面,比如授课前可以给学生10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presentation;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个感兴趣话题发表看法,展开即兴演讲。也可以在课中设计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合作、交互式体验,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还可以利用课文主题设计访谈节目,让学生当主持人,采访“名企业家”,探讨他们成功的秘籍,以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悟[11]。黄源深先生指出,外语系学生易患“思辨缺席症”,这与我国教育工作中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思维素质、能力培养有很大关系。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最终实现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也体现出人本主义思想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点不一致,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和讨论,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体素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平台,用好它、挖掘它,会使英语课堂灵动有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2.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在《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中指出,“大学英语综合评估体系还有待建设和完善;大学需建构和谐语言生态。提升教学质量才是坚持科学的大学改革观的核心。”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是存在问题的,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视其是否通过某些考试等作为最终评价手段。对于老师的主要评价标准也是看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级别(所谓二类、三类、C刊等)。这种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不利于让老师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至于形成唯分数论英雄的局面。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把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作出调整,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这才是全人教育的根本目标之所在。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备课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精心实施,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大学英语课堂可以事先设计一个以“朗读背诵”“自由读写”“口语交际”“课堂活动”“课堂表现”“作业测验”“个人特点”为主的表格,依照这个表格对学生评价,取代传统的以“出勤”“交作业”“参与活动”三大板块为主的评价学生平时成绩的做法,更新评价机制与模式。随着大学英语教师工作量的加重,大学英语教师的评价机制要尽快加以调整和改革。要本着教学为第一要务的原则,调整教师的工作重心:教师平时进行科研、是必要的,搭建“教学和科研”的平台则更重要,如何把“教学成绩和科研论文”合理地结合起来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为他们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减负”更是一门重大课题,需要学校主动作为,切实为教师考虑,推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篇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其出发点:一是缓解大学生人数快速增长所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师短缺的矛盾;二是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训练;三是改变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黑板、粉笔、书和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从《要求》中可以看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网络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其实质是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从“以教师为中心”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直言不讳:“多少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一直保持着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多数是大班上课,满堂灌,黑板加粉笔,笔记加作业,完全是传统的单向式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扩大招生以后,这种状况更加突出,据两年前(2003年)对340所高校调查表明,40人以下的教学班只有37%,2/3的高校英语教学班都是40人以上的,甚至有20所高校教学班人数在80人以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模式、方法相对单一和陈旧、师资队伍建设巫待加强、与中小学教学相对脱节以及应试教学倾向依然存在等五大问题。”
1.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程式化,缺乏活力,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点的教学上,热衷于应试教育,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英语的目标是通过四级拿学位,通过六级考研、找工作。教师上课大多采取的是“满堂灌”、“一言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学模式单一,重知识轻能力,重考试轻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还有一段差距。
2.随着各高校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其先进、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许多教师开始依赖于计算机及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大容量、填鸭式的教学,造成学生吸收不了、消化不良,提高不快。
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课堂教学效果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改进,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将会落空。因此,如何合理运用先进教学设备,如何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Model)还可译成模型、范例、典型、样式或模特儿。按照中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是某一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使人照着样子去做的一种标准样式”。美国两位著名的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在研究了一般模式后下的定义是: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教学模式有不同的定义。1972年美国教学研究者乔经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构成课程、选择教材、在教室或其他环境中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式。“教学模式”一词在中国英语教学文献中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宽泛的概念,以至于有学者担心这一概念的滥用会成为“一种误导”(罗伟,1999)。赵有斌(2001)将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隋铭才(2001)对英语教学模式的解释是:对语言教学理论和英语教学过程各主要因素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等的形象性表述。查有梁(2003)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抓住教学的特点,对教学过程的组成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组合、变换、重构。
对教学模式的概念不同的学者还有很多不同的叙述,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体现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活动程序”,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王才仁教授(1996)将现代英语教学归纳为三个不同层面的模式:宏观模式(语言教学模式),中观模式(教学大纲设计层面)和微观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微观模式,是最基本的模式。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一—情境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遥(ConstruetivismLearningTheory)的核心要求教学迁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尤其强调创造真实情境,而多媒体和网络系统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声音、图像动画、音乐、色彩的优组合与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提供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二—演示型课堂教学。演示型课堂教学是教师利界Powerpoint`L''''ord或Frontpage编写简单的教学演示文稿,并利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计算机、投影、大屏幕或桌面显示器等设备进行演示课教学,也可以选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程软件,如《大学英语教学光盘》等,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AuthorWareVisualBasic等软件工具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电影、录音、录像以及网上下载资料作为辅助材料,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三—多媒体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应产生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相互作用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于一身,用于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交互功能,从而创造学习者最理想的意义建构环境。目前,全国各高校试行的体验英语(ExperiencingEnglish)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座位上的电脑直接从控制台主机中提取各种学习资料,按照课程总要求自主学习,教师起到组织、指导和帮助的作用,从整体上控制和协调课堂的学习活动,对教学内容不作详细讲解,只是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进程。体验英语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的视听说为主,学习内容编排由浅人深,分成不同等级,学生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必须一关一关地过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画面进行双向交流。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或发现式的学习,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四—大班十网络+小班课。大班+网络+小班课这一新模式的特点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以纸质教材为主,网络资料为辅。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所有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大班面授: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精讲课文,组织各种课堂活动,以英语语言知识及应用技能、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写作及翻译的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书面信息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网络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网络教室进行自主上网学习,学习的内容是由教师预先设计的各种听说练习任务及其他相关的教辅材料,学生在网上可做测试,用来保证教师能够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估。网络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作为面授课的有益补充,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小班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检查大班课和网络课的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系统化的英语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化的学习,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辅导和教学。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中心、主导论
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及信息提供者来体现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参与各个阶段的语言活动和交际活动,并从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交际能力。简言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双向交际活动的过程。
1.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英语教学应该以谁为中心的讨论似乎早已有了定论,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然而,这种理论共识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特色,原因之一在于理论上的讨论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实践中的中国国情。中国的社会文化模式、教育传统、师生关系的定式、教师思维和行为模式、学生思维和行为模式、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规章制度等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不能把西方的“learnercenteredness”简单地移植到中国英语教学中来,国情不可违,实践与理论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一个流行的折中口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肖礼全2005)。
3.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及本校资源,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工具,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双主模式是对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强调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的各自角色的重要作用,“双主”是指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避免在传统课堂上的教师成为知识的灌输者,也避免在建构主义课堂上的过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产生的无序化学习。
篇6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以小组活动为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活动,超越和革新了传统课堂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广泛而充分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学生语言交流、使用的机会和时间,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互启互导,互帮互学,平等对话交流,能使生生间的优势互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克服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和因教学时间有限而不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的局限,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使差生在别人的帮助下得以进步,使中等生得以长足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合作学习重在生生间的学习合作,这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在以小组活动为合作学习形式的活动中,大家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而相互研究、探讨,相互讨论、切磋,相互启发、引导,相互激励、帮助,相互影响、带动,形成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互动与双赢的喜人局面,从中锻炼合作与交往能力,在“知识共享”的情境中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兴趣与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呢?
一、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与指南。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精神的灌输和培养,使学生认识到,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的世纪,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参与社会立足、生存与发展,更要使广大学生懂得,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差生得以明显地提高,而且能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以更大的进步(即教学相长)的道理,同时还能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和提高社会交际能力等,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与深入开展。
二、精心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搞好分组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以让师生、生生、组组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互帮互学为目标,在学生自愿组织或以座位安排、居住地址等形式为条件,精心考虑小组人员的多少,组间人员的搭配,应使成绩、性别、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通常为4~6人,这样可实现组员之间优势互补,各组间能力、水平相对平衡,既便于组间成员的交流、讨论、切磋、帮助,也有利于组际间的团队竞争与合作,进而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与全面提高。三、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知识内容
选择适宜的内容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关键。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用来作合作学习的内容,如新课文有关文化背景与历史知识,新的语法、句法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而应该将适宜小组学习的语言交流、回答、讨论、背诵、检查、复习等内容由合作学习小组来进行,才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得以高效、深入地开展,即使是一些研究、讨论性的题目也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英语水平、认知规律等,唯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把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把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是实现合作学习目标的重要条件。最佳的合作时机一般是:其中一部分人已经理解掌握,一部分人只是一知半解,一部分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下较为适合进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二是当某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途径出现的时候,这时可以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进行碰撞,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比较中相互启发、促进,做到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思维趋向科学化、最优化;三是在大多数学生对疑难问题难以解决时,可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解决,即通过小组间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研究、切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找准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同学的讨论、研究中来,增强合作学习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之进入到一种双向、多向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活动中来。
五、合理分配合作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分析人、观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小组的同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同伴看作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观点,向同伴请教问题,甚至和同伴共同冒险。在合作实践中,学生只有亲身感受到这些观点,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将合作学习与班级授课、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各部分的学习时间。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
篇7
1.纪律散漫,学习氛围较差由于分级编成英语教学班,一个班级可能存在好几个专业的不同班级的学生,这样加大了教师对班级的管理难度。B班学生纪律散漫,迟到、旷课现象时常发生,同学间不熟悉,班级的集体氛围较差。教师在授课时容易受到学生情绪和表现的影响,经常被学生打断,学生不能与教师很好地配合,整个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教学环节也会缺乏连贯性。2.学习被动,对英语学习具有自卑心理或逆反心理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英语基础差,在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又被分到了B班,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这种现象在B班特别突出,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没有打好英语基础,有的学生甚至是被英语“拖了后腿”,才不得不选择专科院校。种种原因,导致B班学生学习被动、惧怕或讨厌英语。3.附属内驱力不明显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搞好的一种需要。B班学生,尤其是不爱学习的学生,个性比较鲜明,自主意识强烈,更在乎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而不太在乎教师及周围同学的评价。他们通常对教材不感兴趣,课堂上宁愿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等,而不愿参与讨论。
三应对策略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用学生管理学生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通过自荐、演讲、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英语教学班的班干部,包括班长、科代表、生活委员、纪律委员、组长。学生以自愿为原则被分到每个小组,教师协调男女比例。每个班干部都要起先进带头作用,各司其职,互相监督,逐层上报工作,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探讨班级学生的情况。在班级中定期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此外,在学生原班级的班主任和相关学生部门配合下严抓考勤,对上课迟到、旷课的学生进行背单词、男生做俯卧撑、女生“走秀”等惩罚,让学生既不感到丢脸,又能清楚地意识到错误。2.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B班大部分学生也知道学习英语很重要,只是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努力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降低学习难度,放慢教学进度,从最基本的音标和日常口语开始教学,由浅入深;多用“问答法”,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课堂提问,以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实现“一个也不能少”;及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在教学中,教师一次肯定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认可。学生在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后,对英语的兴趣就有所提高,从而取得一定的进步,并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整学生心态大多数高职学生因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曾受过挫折和打击,所以逐渐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摆脱被分到B班的悲观情绪,让学生了解被分到B班不是不被重视,相反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耐心解答学生的提问;课后主动关心和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对老师产生好感、信赖和尊重。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自己的任课教师,自然而然也会慢慢不再惧怕直至喜欢上英语。4.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手段,以兴趣管理课堂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和学习环境有很大关联,教师应为B班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情感融入课堂,把枯燥乏味的课程讲解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班学生虽然成绩没有那么好,但动手能力比较强,比较好玩。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通过影视欣赏、听歌填单词、学生自己动手做PPT、表演话剧等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另一方面运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情景教学,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相结合,让学生把情景再现,使课堂教学形象化,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实行鼓励性教学,还可以开展课堂抢答、分小组比赛或是分专业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活跃了班级气氛,又培养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篇8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1.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同时,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情况,教师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例如,教师扮演服务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Ihavesomebottlesofmilk(pears)?”,服务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manywouldyoulike?”,顾客答“Two”,服务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youare”,顾客说:“Thankyou”。
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3)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例如,在上课前,播放“小象要回家”的歌曲,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摇摆身体,边摇边唱:Tenlittleelephantsstandinaline!Tenlittletrunkswaving!Hello,hello,hello1,Oh!Timetogo!再如,在HideandSeek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藏书者(A)、找书者(B)和裁判员(C)。A问:Whereisthebook?B答:Itisinthebag!如果正确,C就回答Yes,否则回答No。在后者情形,就要罚找书者唱一首歌。
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4)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
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this?It’sa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再如,教课文,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和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多种教法灵活配合使用,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实践证明,初中英语情趣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模式。英语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篇9
在新课程改革下,新授英语课的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要新奇(满足学生求新心理)、多变(不断更新和变化刺激形式)、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导入方法多样)、热烈(创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此外,英语新课导入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即:集中注意——引发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主题。导语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既能吸引学生注意,诱导学生求知,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旧知与新知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二、课堂导入常见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体裁、题材,我采用以下几种启发方法来导入新课:
1.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VCD、录音机相继进入课堂,同时大量的图片也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的运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以便更直观地导入新的知识点。如在上初三恐龙这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一段《侏罗纪公园》的VCD,让学生感受一下恐龙的庞大和威猛。又如在学习初二lesson102课前,播放电影《TITANIC》的几个片段和那首脍炙人口的主体曲《Myheartwillgoon》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反响,甚至有学生在跟着哼唱,教师要抓住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告诉学生本课也是学习TITANIC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直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材中的插图或网络图片导入新课,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中来,而且学生从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2.悬念导入法。恰当的悬念是一种兴奋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下悬念,能激起学生强烈破疑的愿望,激起他们寻根探源的欲望,牢牢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及时的解疑,使学生恍然大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使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3.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复习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有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连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课题。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
4.预习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念更加深入的探讨。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5.时事导入法。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时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真实的语境,便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是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比如在学习有关体育的课程时,可以联想到在我国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求学生讲讲自己对奥运会的看法,然后我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背景知识导入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既感兴趣,又对教学非常有利,还对学生做交际英语的习题有帮助。比如:在西方国家,通常不随便问别人的年龄、婚否或薪金多少等个人隐私。成年妇女最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当别人问及她们的年龄时,她们常会回答“这是个秘密”。教师在介绍上述文化背景之后教生词“secret”和句子“It’sasecret”就赋予该词句以文化内涵,使学生印象深刻。再如在学习比尔·盖茨这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有关比尔·盖茨成功的资料图片,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背景导入有助于学生的感知和理解活动的思路畅通。背景知识的介绍给英语教学赋予了文化内涵。由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特殊兴趣,从背景知识入手导入新课,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深刻领悟新材料,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教人、教文化、教语言一体化”。:
7.游戏导入法。教师在呈现新知识前,根据目的课的内容及特点,巧妙的设计符合本节课内容的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导入活动。例如我们在教学动物内容的课文时,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先让全班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上交,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抽出一张,模仿动物叫声、动作或是用英语简单介绍该动物的特点等方法让别的同学猜出该动物。如cat一词,可以用“喵喵”的叫声,或是“Ilikeeatingfish.Icancatchmice.WhatamI?”来介绍。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许多动物的特征在游戏中得到了描述,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游戏引入阅读文章,即使文章较长,学生们也没有一点畏难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全文。
以上方法不一定人人适用,但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时而变化一下课堂导入的方式,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运用时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形式的课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灵活设计导语,将各种导入方法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气。
参考文献
1程晓棠、郑敏编.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10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1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2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阅读“Advertising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studentstousethelanguageinsteadofteachingtheusageofthe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3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
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操作技能实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投入、交际策略、自我评估等“表现性评价”指标,重视“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因为职场素养和英语技能是无法用终结性的评价得分来衡量的。
目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手册》操作说明书,落实了鲜明的实训主题,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实训项目为先导、以主题任务的目标内容为出发点,对一项技能的实训,配有评估指标和具体要求,相关的演示要领、关键步骤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良莠、自我检测,是操作技能考核的依据,对解决语言的“素养不足问题”意义重大。实训的主题内容很灵活,可以就地取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可来源于实训的项目,如:英文硬笔书法实训、键盘打字实训、英文听力速记实训、演讲规范实训、朗读规范实训、有效会面实训、信函格式写作、调查报告实训、口语沟通实训、口译表达实训。每一单元都有4个模块:导入说明Instruction)、图例分析(Illustration)、评估标准(Evaluation)、实战演练(Production)。应该说,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改,提升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4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1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化和机械化,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将教学内容灵活整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渗入到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始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将阅读文章改编成故事讲述、看图说话、对话表演,或者把课文编成英文课本剧来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小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高高兴兴的玩乐中轻松学习英语,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师授课内容,课堂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三、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教案。在实际课堂教学时,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想学生所想,及时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控,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另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实践的使用率,减少不必要教学环节的时间,多创设小组合作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思维活跃,并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通过优化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内容密度增强,节奏明快,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保证,因为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并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在英语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情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更加融洽愉悦,这样各种教学活动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加以鼓励,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动力。让学生有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自然、恰到好处的动作和神态、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加倍努力学习英语。这样,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轻松,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活动就可以得到良好地开展。英语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让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并学会接纳学生的意见、建议,学生就可以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学习英语,敢于提问、敢说敢为,自觉学习的热情高,主动愉快地学习,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有所提高。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并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宽容的、积极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五、恰当科学的评价,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在课堂上,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学习成就感就会得到满足,自信心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提高。相反,如果学生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消极影响。不仅让学生难堪、破坏课堂气氛,而且挫伤学生自尊心,打消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当尽量讲正面的话,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经常对学生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和优点进行鼓励与表扬,并抓住各个时机将自己的关心和期望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说错了或者发音不准,教师也不可指责,应及时指出或加以适当指示,引导学生趋近正确答案,并用激励性语言都给予鼓励,让学生时时充满自信,因为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不应吝惜对学生的表扬,表扬不能过于笼统、模糊,而应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用准确的、具体的语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还可以用肯定的点头、赞许的微笑等肢体语言,这些都能提升表扬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恰当科学的评价,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篇12
一、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可理解性
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就是老师的语言输出对于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当老师的语言输出不能为学生所理解时,在低年级的课堂容易引起纪律上的混乱,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当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时容易注意力分散,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面。在高年级的课堂也许不会出现纪律混乱的问题,但是当学生没法听懂老师的指令时,就没有办法配合老师的教学,教学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所以教师的语言输出一定是可理解的。当老师的口头语言出现学生不懂的单词或词组从而导致语言比较难理解时,这时老师应该灵活地配上相应的肢体语言。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形象、生动、新奇、有趣的方法,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在此分析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的运用。在一节英语教学公开课中,一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嘉玛学校的一年级老师在教育学生要懂得疼爱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时说了这些话:Nowallofyouarefamiliarwithothers’family.Ithinkit’seasyforyoutoreadthefamilynexttime.Doyouloveyourfamily?Doyouloveyourmother?Doyouloveyourfather?这时学生一脸茫然,不知道老师表达的意思。看到学生没有反应,老师马上双手合并做了一个心型的手势,对着学生说:Iloveyou.Iloveallofyou.然后再提问:Doyouloveyourmother?这时学生齐声回答:yes.由此可以看出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可理解性。但是在使用肢体语言之前,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可理解,因为有时候即使是肢体语言也很难发挥作用。继续以这个老师为例子。接着上面的对话,老师说:Ithinkso.Doyouloveyourfather?IlovemyfatherandIlovemymother.Whatcanyoudo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学生不是很肯定地回答:No.老师继续提问:Canyoucleanthewindowforyourmother?学生还是不是很肯定地回答:No.老师有点着急了,于是转移了话题:Why?Yourmothersareverybusywiththeirwork.Watchthis.学生的反应告诉了老师他们没有听懂她的话。老师一次问了三个问句:Doyouloveyourfather?Whatcanyoudo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第一个句子刚刚学习了,也许学生还能理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Whatcanyoudo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这两个句子学生还没有学习过,不理解这两个问句的意思。尽管这个时候老师也使用了肢体语言,边说边做动作,但是学生还是一脸的茫然。这说明了老师的这些语言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吸收。这时老师应该把这些句子简化或者换个学生能够理解的句子来提问。老师可以这样来提问:____Whosweepthefloorinyourfamily?____Yes,yourmother(father)sweepsthefloorinyourfamily.____Canyousweepthefloor?____Yes,youcansweepthefloor.____So,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mother(father)?____Yes,youcansweepthefloorforyourmother(father).Youareagoodchild.使用这些简化的句子进行循序渐进的提问,再配上肢体语言,老师的语言理解性就大大提高了。
二、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参与性。小学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具备趣味性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主要原因是学习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和经历。他们刚开始学习英语是抱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来接触的。因此,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源于对英语的兴趣,这种兴趣是直接的也是不稳定的。所以英语教学活动是否有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延续和巩固。另外,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因此活动的设计要利用学生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使活动具备多样性,尽量避免在同一个活动上花的时间过长而导致学生感到疲劳而注意力转移。另外,教学活动除了具备趣味性、多样性外,还要具备参与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学生感到自己是参与者时会集中注意力而当觉得自己是旁观者时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老师的活动设计要尽可能地让全部学生都能够参与,让他们都有参与感。在此分析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嘉玛学校的一位四年级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在这节课上,教师的不同教学活动引起了学生的不同反应。为了巩固以下一些词组:gotothekitchen,openthefridge;gotothebathroom,takeashower;gotothebedroom,haveasleep;gotothestudy,readabook;gotothelivingroom,watchTV,老师安排了四个活动。首先让全体学生跟着录音做动作。学生很积极也很认真地边大声跟着录音读边做相应的动作,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很投入。然后教师采用了TPR教学法,也就是老师发出指令,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老师的指令下迅速做出反应。接下来是老师做动作,让学生猜老师所做动作的相应词组。这时学生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声喊出自己的猜测。最后老师把活动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每次请出一组学生,每组学生中一个学生做动作另一个学生猜。举手要求参与的学生很多,不过老师只是请出了两组。在这个活动进行时,课堂安静了下来但是气氛没有了之前那么活跃。表演的学生很认真但是台下的学生很多没有看他们的表演,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东张西望。前三个活动的设计之所以很成功是因为这些活动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三个活动同时具备了趣味性、多样性以及参与性。小学生一般都生性好动,喜欢通过活动学习胜于安安静静地听课。另外,他们好奇心强,喜欢猜测类型的活动,往往这类活动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第四个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很大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这个活动只有四个学生参与,其他学生都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参与当中的学生体会到了愉,但是没有能够参与的学生觉得于己无关没有趣味。如果老师多选几组学生参加或者修改活动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成为活动当中的一员,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篇13
二、表演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