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一传统文化论文

篇1

传统文化是集体的记忆共存,它由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世代传承,是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并由此获得身份认同和心理凝聚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意识是人的感觉、思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构建文化认同,加强文化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笔者在所任职的高校组织了一次以问卷为主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为本科一到四年级、不同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少数民族生源占6.32%。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3份。从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

1.文化认同。当代大学生缺乏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调查数据显示,4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现实需要关系不大,76%的学生更喜欢西式化的生活方式,3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无法交融和协调发展,35%的学生认为国外教育会比国内教育提供更多的个人成长空间,38%的学生渴望有出国学习交流或深造的机会。

2.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例如,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创新的内涵。37%的学生认为传统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系不大,26%的学生认为按部就班比发展创新更重要,4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7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

3.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正呈现出淡化的倾向。92%的学生没有完整读过一部国学经典;17%的学生不能正确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23%的学生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个人利益为上;16%的学生承认发生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9%的学生承认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资助力度而产生过谎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行为。

4.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缺失,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86%的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政府部门、民俗学家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47%的学生错误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只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节日,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等洋节。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从以上调查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1.高校课程设置。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甚合理。以笔者所供职的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本科四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课程中,学生只需在“大学语文”、“国学基础”、“应用写作”三门人文课程中任选其一,只有两个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学分也不多。其他如“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大学生接触到的机会不多。因此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还不够科学,在点上形不成系统,在面上也达不到普及。

2.社会变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性、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悲观主义、权力主义等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的仁爱、忠诚、责任、义务、和谐的道义型价值观产生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一些学生急功近利、追求物质享受,对成功存在错误和歪曲的理解,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信念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3.多元文化共生。中国现代文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具有现代性与理性特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相互交融,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构成了一个相互冲撞、交流和互动的全球多维文化网络。当代大学生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在价值取向上往往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对“传统文化”等话题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

4.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除了书本知识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敏捷好学,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更倾向于关注即时的、热点的问题。在信息充沛的时代,他们以感性的方式获得认知,并经过思考和判断,形成理性认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那个“传统”的年代相去甚远,再加上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到位,传统文化意识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难免会日趋淡化。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

1.更新课程结构。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从更新高校课程结构入手。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需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脱节,传统文化教育无关紧要的观念要加以修正。高校要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增加课时和学分,提高课程覆盖面,在内容上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田野作业的基本技能,在形式上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讲述传统文化的精妙,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警示力量,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地、理性地思考,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民俗文化教育为突破口。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保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应该正确地认识民俗文化。高校应引导学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坚持宗教观,坚持少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把握好个人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此外,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民俗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关注民俗文化,珍视传统民俗的氛围。

3.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为主要任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体现了各民族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在今天同样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教育作用;传统文化能揭开历史的帷幕,具有传播历史知识和激励民族希望、维系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加强传统文化意识教育,有利于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高校应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的理念。

4.实施传统仪式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传统仪式教育为手段。高校仪式教育是有关集体记忆、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的教育,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赋予学生大学精神和文化力量,以庄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赋予学生新的规范与义务。仪式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象征符号的应用,在形式上体现礼仪性和程序性,营造庄严、隆重、热烈的仪式氛围。仪式教育还要充分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爱国荣校、成才励志、勇担责任为主旋律,融入时代性和国际性的教育元素,以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有效提高仪式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首先要营造文化氛围,如高校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标志的设计,可以与当地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纪念活动,通过征文、竞赛、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增强民族凝聚力;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或考察活动,学习、研究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或组织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参观和保护工作,树立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传统文化式微,多元文化共生,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上的冲突,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带来不小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围绕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构建较为完备的民俗文化教育机制,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2

2、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专业基础较好,兴趣比较高,多为兴趣而学。因此,在专业教学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既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又能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广西民间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它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例如壮族的织锦,首先是对人们生活提供帮助,使壮族人民的生活得到实际改善,同时又兼备审美功能,斑斓的色彩、丰富而精彩的服饰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它还兼备教化功能,例如在《布洛陀》这个故事里,布洛陀是一个极聪明能干的人,他懂得许多道理,人们有什么不明白或纠纷争吵,他都去说理排难,所以,人们都很敬佩他,推他为头人。这个故事讲了用“说理”来排解人们的纷争,也就是用“理”来评说人们的行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广西民间艺术保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培养大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事业进行结构优化、形成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本科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应用学科,下设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环境设计、网络多媒体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艺术设计人才。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应基于市场需要。市场需要怎样的艺术设计人才,是经典设计的模仿者、时髦的追随者抑或是具有独到的见解、敏锐的市场嗅觉,市场需求是动态的,不同的时段市场需求在发生改变,我们很难去掌握。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设计作品要想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联系大众的已有经验。

什么是大众的已有经验,就是我们长期受到的文化熏陶,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等,总而言之,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就是我们的民间艺术和文化。没有根的民族是空旷的,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根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大众的东西才有时效性,才会被市场、社会所认同。享誉中外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将水墨意境、吉祥纹样、民俗元素及东方哲学等巧思创新,运用于平面设计作品之中,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韵。广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璀璨多姿,是广西各族人民生活实践的积累,有着共同的体验,是民族的根。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种发展既为地方高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特色,这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投入,肩负着以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历史使命。作为广西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培养有民族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既符合市场的需要,同时又体现出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的使命。

二、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的途径

1.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

大学教学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方法。艺术设计完全可以和民间艺术教学相结合,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课到大三、大四的专业课,要贯彻始终。例如,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在《设计概论》或《设计史论》中系统地对广西民间艺术进行介绍,从历史的、考古的、人文的、社会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广西民间艺术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在《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课程中,把广西民间艺术的造型观、色彩观、宇宙观等融入教学中,在学习现代设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广西民间艺术传统设计方法和观念进行总结,并有目的地应用于课堂实践。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在《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和《网页设计》中有意识地运用民间艺术元素和民间艺术方法论进行设计与制作。除此以外,还可开设公共选修课,例如《广西民间艺术欣赏》,和举办讲座等方式,使学生更加了解民间艺术产生、发展和现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2.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民间艺术教育。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艺术教育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开辟适当的空间进行民间艺术实践,同时利用艺术采风这一传统,深入民间进行考察,虚心向民间艺人请教,切实了解和把握民族民间艺术作品的色彩、材料、技艺、情趣、造型及品位等,注重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提高对广西民间艺术的认知。加强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选题的设计,提供一些结合民间艺术的选题,通过进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运用民间艺术素材和设计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3.加强对广西民间艺术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

篇3

“成人礼”又叫成年礼、成丁礼、入世礼、成年仪式、加入仪式、入社式等,作为人一生中所需经历的重要仪式,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曾毫不例外地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过”[1]并通过“教导型、考验型和标志型”[2]等不同形式内容的“成人礼”仪式给予成人者隐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成人礼”仪式作为个体成长历程中重要的仪式,是一生仅此一次的人生片段和人生体验,在个体受教育及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成人礼”仪式德育活动从萌芽、发展、兴盛、中断,到如今日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托与“成人礼”仪式盛行的日本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如何更充分地发挥我国学校“成人礼”仪式的隐性德育功能。

一、中日“成人礼”仪式的历史交融与发展

生命意义上的“成人”始于实际分娩时,但要完全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人”则是在“成人礼”仪式之后。“成人礼”仪式是个体达到性成熟或法定成年期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以此来确认个体成年,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赋予权力、责任和义务。回顾历史,中日两国“成人礼”仪式经历了相互借鉴、交融发展的发展历程。

(一)日本“成人礼”仪式的汉化时期

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汉文化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初期占有绝对支配地位。随之传入的“成人礼”仪式首先被日本贵族阶层所接受,并成为日本最初的“成人礼”仪式――“元服”[3]。日本天武天皇11年(公元683年),模仿汉家冠礼诞生了结发加冠制度,规定成年时改“幼时的发型为成人发型,贵族加冠” 《续日本纪》中记载了圣武天皇加冠时的情景。

在古代日本,元服的主要内容一是为新成人束发之礼。这是受儒家孝道的影响。《孝经》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因此要束发加冠;二是贵宾加冠之礼。在汉族的冠礼中,亦是由家族中有名望的长者为新成人加冠,且冠者有“三加”(加缁布帽、皮弁、爵弁,分别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三是改童名为成人名。“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仪礼・士冠礼》)在中国的取名中,主要是取别名;四是由女子陪宿,即所谓“添卧”,陪同的通常是贵族之女,之后纳为正妻。在中国,男子加冠后方可娶妻,女子及笄之后方可出嫁。由此可见,元服“成人礼”仪式的形式基本模仿儒家冠礼的程序,即围绕异服、结发、加冠、取名、婚嫁展开。这一时期的日本“成人礼”仪式正处于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阶段,处于汉化阶段。

(二)日本“成人礼”仪式的民族化时期

随着“成人礼”仪式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和受众的日益扩大,“成人礼”仪式也日益融入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习惯,而诞生了乌帽子礼。乌帽子礼(戴染成黑色的帽子)在中世纪武士之家颇为盛行。新成人被称作乌帽子。并需要邀请社会地位高的人作为新成人的乌帽子父母,并给新成人取一个乌帽子名。“从不戴帽子到戴帽子,认新父母、取新名字,这种类似于诞生的过程寓于着一个人的新生。”[4]乌帽子礼是贵族文化礼俗与农民习俗、外来成年礼俗文化与日本民族文化的连接点。到了中世纪末期,“中剃”日渐在商人、农民和一般庶民中流行起来。“中剃”即剃去头顶前部的头发,以此作为成年人的标记。与“中剃”相对应的一种祝贺礼仪,是穿兜档布。即是在13岁或15岁时,由外婆家最好是由姨妈送一块红色的棉布即兜挡布,以示祝贺。直到现在,穿兜裆布都被认为是日本习俗中的一大特色。在这一时期,日本“成人礼”仪式出现明显的“下移”现象,武士阶层、普通市民、农民、商人都开始举行“成人礼”仪式。“成人礼”仪式广泛的渗透到日本民众的生活中来,并依据自身的习俗出现了简化和改变。可见这一时期日本“成人礼”仪式的“日本味儿”明显增大。

(三)日本现代“成人礼”仪式的反哺时期

在战后的日本,“成人礼”仪式由个人事务、家族事务演变成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始于1948年的日本现代“成人礼”仪式已成为日本国民的一大节日。这纵然有宗族势力衰化、家族观念弱化、政府服务功能扩大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但从教育角度探寻,不难发现成人仪式被赋予的社会、国家和社会“旧成人”对新成人的德育意图。到了每年1月的第2个星期一,政府会为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公会堂或区民会馆等处,为他们举办“成人礼”仪式和庆祝活动,而青年男女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和服)参加。

自1993年始于上海嘉定区的“成人礼”仪式以来,曾因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在我国一度中断较长时间的“成人礼”仪式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此时,我国“成人礼”仪式不论是实然还是应然都不能完全回到冠礼的旧途上了。那么为何做?如何做?成人仪式发达的日本自然就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隆重庄严的集体式“成人礼”仪式氛围、殷切嘱托与高声宣誓的仪式流程、围绕责任与角色的德育意图,我国“成人礼”仪式在形式上极大程度地学习了日本现代“成人礼”仪式,接受了它的反哺。同时,也不难发现我国现代“成人礼”仪式的社会重视程度、参与程度、活动的丰富性与教育性等诸方面还落后于日本。

二、中日“成人礼”仪式的特征比较

经历了既相互交缠又各自发展的演化历程后,中日“成人礼”仪式形成特色与共性相互交织的特征。梳理中日“成人礼”仪式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成人礼”仪式的德育实践提供可参考的范式,有极大的价值。

(一)一致性相对于变化性

在我国,除少数民族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成人礼”仪式外,汉族则从周代开始就采用冠礼作为“成人礼”仪式的主要形式。在延绵千年的朝代更迭、世迁的历史进程中,冠礼始终稳稳地占据我国“成人礼”仪式的主流。冠礼的具体程序也始终是围绕束发、三加冠等庄重的仪式进行,呈现出长达千年的一致性。

反观日本,其“成人礼”仪式则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这既源自于日本“成人礼”仪式的形成动因,即上层精英贵族对先进文化的学习。简言之,其本身是“舶来品”,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产物。外来事物要深入扎根一地、一国,只有在本土化的历程中,接受来自本土文化的所带来的变异。从元服到乌帽子礼再到中剃,不只是形式的变化,更是日本社会文化“风向”的变化和日本民族文化的兴起。

(二)道统性相对于世俗性

我国“成人礼”仪式中,整个仪式的繁复而庄重,渗透着隆重的道统色彩。加冠属于“冠礼”仪式中最具代表性也最为重要的内容。冠礼被古人成为“礼”之始也。男子加冠要进行三次,因此,冠礼又称“三加之礼”;“三加弥尊,加有成也”(《礼记・冠义》)。“三加之礼”是形式,更是通过形式对“加冠者”即新成人的教育,如《礼记・郊特性》所讲“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就冠礼作为“成人礼”仪式的本质意义而言,它有标志成人、承认社会角色的基本特质。但在“尚德”、“尊道”的中国,其更重要的特质是让社会新成人遵守儒家为代表的“君父观”。《礼记・冠义》载,男子加冠后,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冠礼将“礼”与“君父”观念再一次的以个体必须接受的方式渗透于个体。

而日本的“成人礼”仪式则世俗性更为强烈。中剃、乌帽子礼,穿兜裆裤等虽受重视且隆重但都形式简单,并且有更具世俗性的考验性活动居于其后,这则更是冠礼所没有的。如在日本多山地区,新成人要被抱住双脚倒挂在悬崖边,以考验其胆量,这种游戏在日本一些地区至今仍然存在。日本“成人礼”仪式没有过多思想观念上的灌输需求,更多的是对个体成人的一种祝福、期望和考验。

(三)符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无论是中国的加冠仪式,还是日本的乌帽子礼、中剃,都是通过社会新成人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如服饰、发式、姓名的变化,而告知新成人应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建构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对个体而言,“成人礼”仪式的意义在于构造一种“过渡”,为个体进入到新的地位提供一种符号性的标志物。这种标志物所承担的符号性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从无冠到加冠的过程是一种标志性的符号,从儿童到成人,从受保护者到保护者,也是一种心理上标志性的符号,标志着一种新的生命历程开始。而这种新生命是社会所赋予的,是社会所需要的,是社会性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社会所“强加”的。

社会通过“成人礼”仪式“强加”给新成人作为成人的权利和地位,同时也“索取”着义务和责任。不论是我国的冠礼还是目前举行的成人仪式,不论是日本的乌帽子礼还是现代的日本“成人礼”仪式,都是通过仪式体现社会对一个成人的要求。它的社会性依然强烈,但是“成人礼”仪式在古时居于更为显著位置的作为“承认标志符号”的性质却淡化了。其对于公民法定成人资格的赋予也只是形式上的。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已取代“成人礼”仪式的权威符号功能。“成人礼”仪式的符号性不断弱化,已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与途径。

三、学校德育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成人礼”仪式

我国“成人礼”仪式在“复兴”之后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和德育实效,为我国学校德育开辟了一条新的可行之路。但不容忽视的是将“成人礼”仪式所要“施加”的社会性要求作为“成人礼”仪式的全部的倾向。在此影响下,使得我国的“成人礼”仪式教育出现理念的唯社会性、目标的“表礼化”、内容的随意性与拔高化、形式的模式化、主体的错位等弊端,忽视“成人礼”仪式对于新成人主体所具有的个体意义和新成人的主体地位,甚至不经过审慎的调查和研究随意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忽视“成人礼”仪式自身所具有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把个体真正视作有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让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观念的独特优势,盲目追求和过度利用“成人礼”仪式社会性特征,使得“成人礼”仪式教育步履维艰。为更好的利用“成人礼”仪式隐性的德育功能,克服“成人礼”仪式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就要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成人礼”仪式。

(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结合的仪式理念

只注重活动的社会性目的而忽视了对参与活动个体的关注与理解,这样的德育活动注定是失败的。作为人生中仅有的一次的重要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片段,“成人礼”仪式对每一个新成人个体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和时刻,给予新成人的教育是深刻而铭记的,这也是“成人礼”仪式之所以成为人们所关注与重视的德育活动的重要原因。在仪式中的确是应该体现社会的诉求与愿景,但是在“成人礼”仪式中,既要重视其社会性的同时,需兼顾其个体性的一面。因为没有了社会性,“成人礼”仪式就不是一个德育活动甚至不是一个教育活动。没有了个体性的一面,这个“成人礼”仪式就不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活动。

在日本石川县七尾市[5]的“成人礼”仪式中,主办方既寻求了“传承”这一传承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主题,又是通过新成人所喜爱的歌舞表演的形式来呈现。对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结合,使得该“成人礼”仪式成为当年日本评选出的“最佳“成人礼”仪式”。因此,我们学校德育在筹划“成人礼”仪式时,应铭记“成人礼”仪式是社会的“成人礼”仪式,但更是学生的或者说是新成人的“成人礼”仪式,对于即将以成人姿态走进社会的新成人,人们希望他们身上能集中体现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财富。但让人不理想的是,在我国“成人礼”仪式上,总是会看到大段大段的“嘱托与寄语”,殊不知空洞的寄语对新成人而言毫无作用可言。

(二)多层次仪式目标与特色仪式内容的结合

“成人礼”仪式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可挖掘的德育时空和德育形式,它的德育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点,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表礼化”的规则的养成教育。受功利主义德育倾向的影响,我国“成人礼”仪式在举行时存在只关注公民教育中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部分,忽视了公民教育的精神和思想素养方面的培养,这是值得反思的大问题。“成人礼”仪式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交融与渗透。作为基础的“角色教育目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与“生命教育目标”都应该在“成人礼”仪式中得以体现,只是每一个“成人礼”仪式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中日两国的“成人礼”仪式中均包括换装、祈祷、宴饮及一系列象征性活动。这些外在的服饰和礼仪的变化,强调的就是新成人的角色转换。而“成人礼”仪式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具有各自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仪式,到如今更需要通过每个人一生仅有一次的仪式,进一步加深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日本“成人礼”仪式中占据重要的部分,和服、歌舞、民族乐曲的演练与传授,无处不有本民族文化的存在。正是对生命的尊重与体悟,个体才能自重、自爱、自强和自主,才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担当责任,才能更好的体会角色的转换和升华对民族的感情。

“成人礼”仪式的德育目标,最终转化成为新成人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则需要借助特色的仪式内容。七尾市在举办“成人礼”仪式时,就注意到既要有地方特色又渗透仪式目标在内,如“成人礼”仪式中安排了颇具特色的七尾曼达拉表演。并由执行委员中的男士表演“20岁的太鼓”[6],舞台背景上放映七尾传统节日的画面,这种对本地区、本民族特色文化进行细致了解和研究之后组织的“成人礼”仪式必将是富有浓郁特色的成功的“成人礼”仪式。

(三)实现新成人主体下的多元化仪式呈现模式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我国的一大宝库。但是我国从古代的冠礼到现代学校“成人礼”仪式或成人仪式,基本都是同一流程与形式。诚然这是由于受封建时代思想桎梏的困扰。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部分地区的“成人礼”仪式都只是在上海等地区“成人礼”仪式基础上加加减减,甚至是照搬照抄,这样的“成人礼”仪式不能起到因地制宜地发掘民族与地方特色,传承民族、地域文化的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将“成人礼”仪式简单化、形式化,损坏了“成人礼”仪式的德育功能,使新成人忽视甚至的厌恶这种仪式。

在新世纪新挑战之下,“成人礼”仪式应该因地制宜多元化的发展,使之符合本地区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而不能局限于大一统的模式。如江南水乡与塞北草原,黄土中原与丘陵地带,不同地域的“成人礼”仪式,可以在学校德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使每一个年满18岁的青年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家乡人、中国人的所拥有的财富和所肩负的责任。

对形式多元化的追求要与新成人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成人礼”仪式的纷繁复杂与多变,如果不能以新成人为主体而设计和推进的话,那么这样的仪式只是一个美丽的“万花筒”, 背离了活动的初衷,无法取得德育实效。

――――――――

参考文献:

[1] 蒋栋元,黄友明. “成人礼”仪式仪考查及主题意义[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004,(2).50-53.

[2]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