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联合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联合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联合教学论文

篇1

(一)建立联合教学师资平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师资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的比例大约为7∶3。每门设计课有2~3人同时分组授课。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形成之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加大规模聘请了多个高校的建筑设计课授课教师作为不同年级的外聘教师。目前建筑设计外聘教师库累积人数在20人以上。联合教学工作室以城市学院的建筑设计课为主导,借鉴多个高校的教学模式,学大纲和教学环节,并采取相同的课程设计任务,教师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针对同一教学任务学程序及考核方法,共同探讨有效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联合教学细节操作模式区域联合教学模式中,建筑设计授课教师来自三个不同高校,他们为学生拟定相同的设计任务,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学生要针对同一个设计问题开展实地调研与分析,提出问题及分析解决策略,并做出建筑设计方案。以建筑学专业三年级教学楼设计为例,联合工作室在几所高校各选取一名教师作为授课教师,统一设计题目后,分别在各自的校园中选取了设计任务中所要求的建筑基地。学生到各个高校进行调研和参观后确定基地选址,同时配合以设计课题的校外学者和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及分组指导、评图,最后成绩评定也采取相同的课程考核标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再进行校际沟通与交流,展示个人设计成果。这种沟通与合作更增加了不同校园文化传统的交融与碰撞,提升了学生在专业环境中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三、建立联合教学工作室师资队伍建设平台

为了保证区域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制度能推广下去,并成为建筑学专业师资中有特色的教育力量,需要联合同一城市中各高校的专业师资,并且主体学校和其他高校相关分院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给予充分支持,才能够确保联合工作室稳定持续地发挥作用。在联合教学团队的分工中,教学计划和任务的制定由师资团队共同完成。每个院校都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外聘为辅。在不同院校专职和外聘教师的角色会互换,形成非常鲜明的联合教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相对薄弱,因此外聘教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建筑学师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联合教学工作室工作稳定有序进行,对联合教学团队的师资管理必须严谨规范。外聘教师实行双向聘任制,一旦签订协议,双方的责、权、利均受到协议条款制约,违约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并给予对方经济赔偿。这样对激励外聘教师提高教学积极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目前为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建立了成员管理档案,详尽记录外聘教师工作表现、教学成果、论著发表、奖惩情况,以利于成员的聘用。

四、区域联合教学的创新点及实践效果

新办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分支,在教学及管理体系上与传统高校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专业师资少,外聘教师多成为其师资组成的典型特点。虽然这种师资组成对于新办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而言,教学力量显得单薄而不够稳定,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大量外聘教师引入将不同院校的教学传统和教学方法在同一个点上交融,形成了互为补充的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制度,给不同院校的学生带来新的学习契机,同时使得独立学院的师资问题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带动学校教学体系不断进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按照联合教学工作室实施计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年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一个年级的学生可以接受到不同高校专业教师的授课指导。随着逐年的教学累积,在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2013年,学院学生的建筑设计作品陆续在全国大学生优秀设计作业评比中获奖。设计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专业领域的充分认可。由于联合教学工作室的教学定位准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得学生在考研中专业课成绩一直保持较高的分数,得到了全国各大院校入学考试和用人单位的验证。

篇2

有一句话似乎很好地概括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叫做“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无论是综合培养模式还是分科培养模式,实际上都在强调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但是,“学有专长”中的专长一般不是指学科上或教育上的专长,而是指艺术或其他方面的专长。“小学教师不一定要掌握某一门学科的高深知识,也不要成为某一门学科的专家,但要拥有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并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特长,成为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还有学者认为,“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为综合性是从专业要求的需要出发的。”“综合性是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综合性和专长性两者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忍痛割爱,毫不犹豫地放弃专业方向知识的专长性,有所为有所不为。”究竟该如何处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关系呢?对于“综合性”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专业性”,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理解呢?在强调“综合性”的时候,“专业性”真的如某些学者所说那样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吗?小学教师的专业性首先表现在对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的把握以及学科文化的领悟上,这其实就是一种“学科专长”。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恐怕不太需要更多更深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淡化学科知识的缘由。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像中文、数学等专业那样学习那么多、那么深的学科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成立的,但仍然是不够的。需要询问的是,小学教师如果不能用浅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语文、数学的优美,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小学教师吗?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喜欢上语文、喜欢上数学,那会是合格的小学教育吗?很难说让人人喜欢语文、让人人喜欢数学,但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教育目标,如果没有一批具有这样理想的小学教师,为学生未来更为艰深的语文、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目标能实现吗?小学教师不只是教语文、教数学,关键是培养学生在这些领域的兴趣,语文课要能让学生产生“语感”,数学课要能让学生产生“数感”,音乐课要能让学生产生“乐感”,美术课要让学生产生“美感”等等,要唤起他们对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的热爱,这才是小学教师的真正本领。

而没有对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学科内在逻辑的深刻理解和学科背后所隐藏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教育艺术的掌握(这是另一种专业性能力),教师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试问,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学、文艺批评、写作能力,未能有效地把握、搜集和选择相关的学术信息,对语文学科的专业感受和专业拓展能力均比较薄弱,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欣赏水平呢?其他学科的教师亦如是。虽然小学教师要求能够教不同的学科课程,但从人的精力和专业范围来讲,一个同时教授语文、数学甚至更多学科的小学教师恐怕很难同时让学生喜欢语文、数学,甚至更多学科。这就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在“学科专长”上的这种特殊本领,学生要具有综合的各科教学能力,更要有在某一学科上教得优秀的能力,因而,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可以淡化学科专业知识,但要强化在某一学科上的专业性能力,这也是小学教育为中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体现。“专业性”还体现在教育研究上。为什么教育家多出在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呢?那主要是因为小学具有更为丰富的教育研究资源,那是一片肥沃的科研土壤。杜威作为世界级的教育家,其“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与他在1896年到1904年于芝加哥大学任教时按照自己的理念搞的那个名叫“芝加哥实验学校”密切相关。李吉林作为为国内当代知名儿童教育家和语文教育专家,不也是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至今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10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各国政府间关于教师地位的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该文件“教师的责任义务”一章中指出:“所有教师都应认识到自己的专门职业的地位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自身,应努力在一切工作中都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小学教师要使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研究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和方法就是唯一的途径,这也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小学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看重“综合性”,但也不轻言放弃“专业性”,它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性”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认为“综合性”和“专业性”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就像知识的“渊博”一样,没有一定程度的“渊”,“博”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一定范围的“博”,“渊”是很难持久的。

三、“选择性”与“定向性”相互包容

小学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开放的培养体系,它强调学生在学习内容模块和就业面向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能从事小学教育吗?“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这多少与现行“定向性”的观点有些不同。有观点认为,“我们允许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自主择业,允许或‘强迫’非自愿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小学教育专业,这实际上就是在按照非定向性思路培养小学教师,结果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减弱,降低其专业知识的水平,降低其专业能力的标准,降低其专业精神的要求。这种办学模式不仅削弱了师范性,或者取消了师范性,而且往往殃及学术性,对学生的学科专业方向的学术能力的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抑制作用。”还有学者说得更加绝对,提出“必须坚持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指向,避免外延扩大。”“坚持培养小学教师,即是强调专业目标的单一性,反对任何方式或形式的多元态势。”用“必须坚持”和“反对任何形式”来坚守小学教育专业的“定向性”,可见其坚定的决心。这种坚定的决心出发点是维护小学教育专业的纯粹性,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纯粹性存在吗?是合理的吗?实用主义教育大师杜威说“没有比想教育人们只着眼于一种活动这件事更荒谬的了。”“预先决定一个将来的职业,使教育严格地为这个职业作准备,这种办法要损害现在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削弱对将来适当职业的充分准备。”这是从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角度对职业选择之“定向性”的质疑。正如数学专业不可能规定学生都从事数学工作,物理专业不可能规定学生都从事物理类的工作,乃至师范专业不可能规定学生都从事教师工作一样,小学教育专业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有些职业并没有相应的专业来培养,比如公务员,高校并没有一个“公务员专业”,所以许多其他专业来报考公务员,当然也包括小学教育专业,这不能说不可以。有不少地方小学教师招聘不限制专业,任何专业都可以去报考,这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造成了事实上的挑战,至少培养中学教师的数学、中文、英语等专业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就业的极大威胁。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要有优势去竞争小学教师岗位,另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也要有可能去竞争中学教师岗位。还有一种情况不能忽视,那就是“根据技术化进步的速度,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将有几种不同的职业或经常变换工作地点。”这已经是一种现实,尤其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进了小学,这是值得欣慰的,但也有一部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中学或其他岗位,他们事实上也是可以选择进入中学的,只要他们愿意和有能力的话。但按现在的培养模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中学很难适应中学教学,小学教育专业只关注小学的情况窄化了学生的就业选择面和适应能力。在“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整个基础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模块,比如可以选择更多与中学教学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在小学实习之后选择到中学去实习,更好地了解中学的教育实践,这样他就可以在就业时有更多的本领去选择。小学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这既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小学教育专业坚持单纯“定向性”的理由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只有在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定向性”才能成立;反之,在坚持“定向性”的同时,也不能取消学生的选择自由。“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小学教育专业的“选择性”和“定向性”之间进行了协调,提供了可以沟通的桥梁,使“选择性”和“定向性”相互包容,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在多元化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

四、“创新性”与“继承性”相互兼顾

从目前国内教师教育模式的现状来看,“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它不同于“分段分离式”这种我国最为普遍也最为常见的教师培养模式,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培养过程和方式更贴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具时代应用性特征。但是,“整合连贯型”不是对“分段分离式”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否定,而是一种扩展,是一种继承性的创新。在小学教育专业进行“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种创新,这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就可以看出,但不是对“全科型”、“分科型”以及“中间型”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否定,是一种扩展,一种新的选择。小学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育效果的评价等都会有所创新,但肯定会有所继承。这一改革的过程中,使“创新性”与“继承性”相互兼顾至关重要。

篇3

2.《市场调查》课程与学生调查大赛活动有效对接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在多课程联合教学框架下,《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成功简化了简化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了“调查”和“报告写作”,同时让每组学生制作一份PPT,要求熟练讲解、展示自己的作品,锻炼学生的说和讲。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能力链”教学思想指引下,《市场调查》课程与系学生会学生活动结合,开展市场调查大赛,任课教师做第一技术顾问,上届获奖部分同学做第二顾问,活动由系学生会和班委会在16周组织。学生(主要是上届获奖优秀学生)做评委,对学生PPT答辩环节评分,调查报告由任课教师(参与课程联合的教师)评分,最终评出获奖同学。这一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性非常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了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教学思想。自2004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十四届市场调查大赛,发放奖状150余个,参赛学生累计1000余人,活动深受师生欢迎和好评,并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活动深化了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的认识,实现了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有效对接,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课程联合强化毕业论文写作

通过调查将多课程联合教学思想进一步延伸到学生毕业论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调查与企业管理有关的项目,也就是与专业有关的项目,项目限定为邢台市的企业。通过实践调查,学生不仅学会调查技术和方法,还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资料。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论文:题目小——邢台市的企业管理中的某一方面问题,不会出现“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河北省外贸企业物流问题研究”这种大而空的题目;内容实——论文写作有大量前期调查数据作支撑,论文写作翔实;方向专——前期调查都是与企业有关的,都是专业的范围内的,不会出现论文题目超出专业范围的问题;题目新——题目都是学生自选的,围绕学生感兴趣调查项目拟定的,都是邢台市企业近年来出现的、急需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古顺酒业广告效果调查、蓝驰车业顾客满意度调查等等;能力锻炼——学生论文内容解决的问题都是现实问题,学生在网上很难找到现成的东西去抄,也没必要去查,前期调查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前期调查已经获得了数据资料,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专业问题,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很好锻炼。联合教学实施两年来,共有三名同学获得学校优秀论文,系优秀论文15名,此类论文尚未有一个检测抄袭率超标。联合教学思想也体现了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写作“小”、“实”、“专”、“新”、“能”的思想和要求。

二、多课程联合教学设计带来的教学上的变化

1.突破传统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考察对象的单一教学的局限性

锻炼了一支教学团队,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模块和学生实践能力对应的“能力链”互动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联合教学能够促使课程组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运用等多个方面,取长补短、互相支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施联合教学更容易使教师看到自己课程的疏漏与不足,而学生的一些新奇的创意也能很好的启发教师,使得他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多课程老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学能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职业修养的提升,并且在课程组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把企业运营中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课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构建良好学习环境的学习系统,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学习风气得到改善,“乐学善思、求真尚行”深入学生群体,达到“愿学、会学、乐学”的目标。

2.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积极开放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各课程课堂、课下互动可以发现教学薄弱环节,优化教学内容和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的需求,发现课程体系之间的横向联系点及学科内的纵向联系点,合理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找准学科教学的空白点,形成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创设更富有时代气息的多维学习情境。尤其是校园是营销课程实践环境创设和市场调查的企业环境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升单科教材的亲和力,拓展学生探索的领域,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3.丰富教学活动,构建了多维促学平台。

在教学中,对应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顺应教改的趋势,课程组在课程教学中构建了“四维一体”促学模式,改教师“面授”为“促学”,教师利用课堂、现代网络技术和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实时指导,尤其重视学生学习目的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统计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联合教学贯彻“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不仅改革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参与、指导学生的课下小组活动,参加网上答疑及BBS讨论等。

篇4

(二)明确演练目的,突出试验指挥特点装备试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军事活动。试验指挥的特点是行政与技术相融合,不仅需要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对试验指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演练时,不能缺少作业要素,只演程序、走过场。需要完善相关数据,使得学员能够通过平时的工作积累研究这些数据,开展更加具体的指挥作业,切实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提高装备试验指挥的能力,最佳的方法是将综合演练定位于新型武器装备作战试验指挥,这是由于新型武器装备的时间紧、任务重,对试验指挥人员的锻炼效果更加突出,同时与目前总部“做好打仗准备”“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要求相一致。研究近实战环境条件下的装备试验指挥问题是未来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的着眼点。

(三)改善演练环境,科学编组参演学员从顶层设计开始做好装备试验体系仿真中心的建设工作,配备完善的软硬件环境。设计针对装备试验指挥模拟训练系统,通过收集底层数据,既要模拟试验的自然环境,又要模拟试验的技术环境;既要模拟试验指挥的技术形态,又要模拟试验指挥的技术手段,建立各演练要素的概念模型与数学模型,将被试对象、试验装备和指挥活动模型化,用仿真的手段建立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模拟系统,为学员提供逼真的演练环境,提高学员的参与度。系统应具有自动记录和自动回放的功能,能够详细地记录学员的每一个动作与指令,为演练成绩的评定提供依据,方便教员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评分,由此不仅增加了演练的公平性,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编写用户使用指南,便于学员熟悉和掌握软件的使用。合理布置演练场地,在硬件方面,若为室内演练,则要保证各参演学员个人的办公设备正常工作,各演练场所的网络、音频、视频互联互通,这就要求LED显示系统、视频矩阵切换控制系统、摄像监视控制系统、声频系统、局域网系统等高效运转。同时为保证演练的安全进行,须建立安保系统、手机屏蔽子系统和计算机泄露防护器等。若需要与现地演练人员沟通,可采用多种通信方法,如传真、电报等。将装备试验指挥三个专业班次的学员统一编组,开展联合演练。依托装备试验体系仿真中心作为任务指挥部,模拟试验的指挥层次。设计基地级、团站级和岗位级三个层次,包括负责行政指挥、技术指挥、后勤指挥等行动的多个席位,如司令部、组织计划、测控通信、信息对抗、无人机、试验安全、试验勤务、总体技术、政治部、组织宣传、安全保卫、群众工作、后勤部、战勤财务、生活保障、卫勤保障、装备部、团站指挥所、现场指挥等,各个小组中设置组长(参谋长、主任、部长)和组员(参谋、干事、助理)。基地级和团站级的指挥员或部门领导由装备团级指挥学员(装备试验专业)担任,各组组员可视情由三个专业班次的学员分别担任,根据学员的现任职和拟任职情况安排演练岗位。同一层次不同岗位可横向协调,提高组织能力;不同层次之间可纵向联系,锻炼指挥能力,同时形成作业效果的回路,由此可检验作业情况。每份文书可能会涉及上下级的任务,上级文书的质量影响下级的工作质量,下级的请示报告又增加了上级的工作,可以尝试让学员参与到演练的评估过程中。

(四)改进演练内容,提高教学综合效益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演练的内容应有助于学员深入思考问题,研究平时和战时装备试验,现行靶场试验与装备作战试验、装备体系试验的区别,如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平时数据是否可以服务战时、战场使用过程中需如何改进等。二是明确演练内容。精心选择演练课题,设计能够突出装备试验指挥特色的演练内容。着眼提高学员的装备试验指挥能力,根据当前装备试验的重难点现实问题以及学院教学工作指示和计划,正确选择和确定演练课题,确保综合演练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三是提高文书作业研究性和文书质量。根据演练课题,认真编写和修订各类演练文书,为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奠定基础。针对目前文书的格式和内容不够合理的问题,专门组织对教员的培训。逐步完善企图立案、实施方案、基本想定、补充想定、导调文书、导调提纲、导调实施计划、文书发放计划、导播计划等演练文书。作业内容要符合岗位身份,注意任务的均衡性,避免出现任务量分配不均的情况。要收集必要的底层数据,如被试产品信息、气象条件等,为作业提供数据支撑,充实演练内容,使学员能够分析设计具体试验,增加作业任务量,从练程序变为练技能。运用灵活的导调文书为参演人员提供复杂多变的情况,尤其对装备试验指挥的关节点进行导调,使他们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创造性地运用作战理论、装备试验指挥理论,提高装备试验的组织指挥能力。

(五)丰富演练形式,增强演练可操作性演练形式包括网上演练、图上作业、沙盘作业、室外现地作业、召开会议、撰写文书等,可将其结合起来,多种形式并用,满足演练的多种要求,使演练方式更加丰富,演练的可操作性更强,演练的效果更好。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演练时,需把握如下问题:一是选好演练场所。尤其是现地实兵演练,要在多种地形上演练多种试验指挥活动,所以,既要考虑场所的空间,又要考虑便于设置情况和方便推演。二是把握好演练转换。演练方式转换时,不仅存在内容与内容的转换,可能还存在场所与场所间的转换。因此,要求参演人员具有从形式到内容的转换能力,自如地顺应转换,保证演练的连贯推演。三是通过方式的转换,检验演练效果。例如,在拟制试验资源部署使用方案时,需要学员图上作业,可以先在室内进行计算机标绘或手工标绘试验要图,而后转入实地勘察,验证试验资源部署是否合理,可根据现地作业适当修正室内作业结果。

(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员理论水平对装备试验指挥综合演练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首先提高教员的相关理论基础,由此不断完善综合演练教学内容。一是充分调研论证。总结目前综合演练中的薄弱环节,了解学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深入到总部机关和试验基地等单位进行调研,认真学习、切实掌握装备试验指挥的相关理论,提高演练文书质量,使综合演练的内容更充实、更深入。二是坚持集体攻关。组织综合演练教学骨干成立专门的课题组,集中研究综合演练教学内容的设置。集思广益,规范演练程序和演练内容,编写综合演练教材,为参演人员提供指南。三是组织联合审定。积极创建院校与试验基地联合审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的工作机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邀请其他院校和试验基地的专家对综合演练内容进行指导把关,使教学内容及时体现部队建设、试验训练和试验发展的最新成果。

篇5

1.2带教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即按教学计划一对一地跟带教老师参与手术室的日常学习及护理工作。

1.2.2试验组:

给予联合带教。

1.2.2.1总带教负责入科培训:

即入科后前3天由总带教集中授课,第1天采取多媒体教学介绍手术室环境布局、手术物品的存放位置、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巡回护士及洗手护士基本工作流程及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等,建立严格无菌观念。第2天总带教规范化示范无菌操作。边示范边讲解开无菌台、外科刷手、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等,讲解常用的无菌单的种类及铺法,护生观看后亲手操作练习直到较熟练为止。第3天讲解常用的手术室护理技能,如手术器械的传递方法,穿针带线操作规范。以及常用仪器设备如电刀、吸引器、电动止血带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护生观看后亲手操作练习直到较熟练为止。

1.2.2.2带教老师负责日常操作带教:

入科后的第4天开始到实习结束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强化护生前3天所学习的知识,放手不放眼,让护生反复训练动手能力,直到能独立完成简单手术的台上护士及巡回护士工作。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求护生做实习笔记,有疑问的地方多提问,布置问题让护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增强自学的能力。

1.2.2.3各教学组长负责理论培训:

在一对一带教基础上,每天下午抽出1h集中授课,主要由普外组、骨科组、腔镜组等各教学组组长以课件形式讲解本组常见手术配合方法,并对本组新仪器设备及治疗技术新进展介绍,充实护生知识,开阔护生视野。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及时了解护生的需求及学习薄弱环节,回答护生提问,探讨手术室护理方法及带教方法的改进,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

1.3评价方法

1.3.1理论考试:

内容为医院制定的《手术室实习护生理论手册》中所要求掌握的手术室工作流程、无菌知识、基本理论等,采用统一出卷,统一由总带教改卷。操作考试主要为无菌操作及各种仪器使用方法等,科室制定统一评分标准,由总带教及抽取一名带教老师共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统计。

1.3.2护生满意度评价:

科室自制带教满意度调查评分表,在护生出科时发放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度。调查项目有带教方式、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带教效果及实习生管理5个内容,每个内容各占20分;每项内容中非常满意(20分),基本满意(15分),一般(10分)、不满意(5分);总分在80分以上为满意,总分在60~80分基本满意,总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等级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a=0.05。

2结果

2.1试验组护生在理论成绩及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

2.2对于带教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提高了教学水平的均衡性:

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因带教老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老师从事带教工作不长,经验不多,加上护生实习时间较短,各个带教老师负责的手术台数不均衡等原因,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而联合带教,由带教水平较高的总带教及各教学组长负责理论教学,再通过一对一带教中的强化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均衡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理论成绩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显著提高。

3.2减轻带教老师负担:

手术室护理工作环境与技术要求与其他科室有很大差异,知识专业性强,加手术室仪器设备较多,实习护生难于短时间内掌握。在短短的4周时间要教会护生大量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带教老师往往力不从心。而我们通过入科时统一学习,护生们了解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护士职责与工作流程。通过总带教讲解无菌操作方法、专科技能,以及规范化示范操作,护生们在进入临床学习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因此,可以减轻带教老师的压力,带教老师只要强化护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护生多动手,不断纠正及强化护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以便在短短的4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3.3扩大了护生们的知识面:

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因护生们在4周之内仅能跟台有限数量及类型的手术,因而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手术室常见手术的配合方法,而通过联合带教,由各教学组组长讲解各组常见手术配合方法,进一步加强护生对我院各种手术配合技巧的掌握,弥补了实习时间不足导致知识掌握不全面的缺点。对新仪器设备及治疗技术新进展的介绍,开阔了护生的视野,拓展了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

篇6

我们知道,培养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对应的关系应当是:专科生———企业的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店长、班组长)的后备力量;本科生———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

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适应当地企业需求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定位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建。

本文以宁波大学为例阐述这一思路的具体实施及其鉴戒作用。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在细分的市场上,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可迅速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其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实际上,高等教育就是高等院校为就读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课程体系就是这种服务的具体设计。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教育的梯队已经形成,竞争格局下形成的权威的综合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已被几家名校垄断,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剩下的院校或机构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大多数没有自己的独有特色。作为省级高等院校来说,短时期内是无法与权威的几家名校竞争生源的,唯有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结合当地潜在客户的消费需求,通过为目标市场提供定制的教育服务来培育核心竞争力。

宁波大学座落于浙江省宁波市。依托其港口优势,宁波的外向型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近年来宁波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了80%。根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国际化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为7.5万,而宁波市高校每年培养的人数不足0.5万,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数量更少,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每年申请攻读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很多。同时,除宁波大学等本地院校之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许多外地高等院校也在宁波开设教学点,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这就造成了工商管理硕士教育需求强劲、供给竞争激烈的态势。

经过分析市场,笔者发现申请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潜在人群主要分为三大类:

1.取得学士学位不久,参加工作3年内的一般工作岗位人员或应届毕业生。他们希望通过攻读硕士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提高今后事业发展的后劲。这一群体的理论学习能力比较强,英语基础比较扎实,但是由于接触管理工作时间较短,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相对较弱。而且,由于工作年限少,个人积蓄相对有限,对学费比较敏感。此外,这一群体比较看重就读院校的名气,因为大多数人把硕士学位作为将来跳槽的一个砝码。

2.外资企业和当地较大规模民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大都希望在本地在职学习和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知识。这一群体出于事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往往是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

他们急需提升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岗位的重要性,不太可能脱产学习。而且,由于肩负部门的核心工作,他们也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全国的硕士入学联考。另外,这一群体的学费往往由单位部分或全部承担,所以他们对学习的费用不敏感。

3.民营企业主。宁波经济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民营经济较其他地方发达,民营企业、尤其是和外贸相关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庞大。这些民营企业主在创业成功后,正在经历着管理瓶颈,他们对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和如何拓宽管理视野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群体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原动力就是学有所用,不仅仅是从教师那里学,而且是从同学那里获取生动的信息和经验。基于他们都有创业和管理的经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比前两个群体深刻许多,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和能力都是前两个群体所不能比拟的。而且,这一群体对学费不敏感。

结合宁波大学的实际情况及宁波生源的特点,选择后两类群体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

原因是:对于第一类群体,宁波大学无法和全国其他知名院校竞争;而对于后两类群体,由于他们无法脱产学习,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当地综合性大学。事实上,通过对宁波大学2001年至2007年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就读人员背景分析,我们发现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占90%以上。这和我们上面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确定目标市场后,满足目标市场客户需求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目标市场客户———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要,可以简单概括为“学以致用”。

他们不太看重学习费用和学校的综合排名,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实际管理水平的能力,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信息,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培养目标定位为了满足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宁波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拓素质的高级国际化管理人才。

四、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宁波大学2001年开办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以来,就非常注重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体系。在教学上采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MBA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堪培拉大学在MBA培养方面所拥有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行双语教学。所有这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收到学员的认可。很多学员毕业后推荐朋友或选送下属参加学习。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学员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

1.教材缺乏。目前,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是英文原版教材或英文翻译版,只有8.3%的教材是国内编写。虽然我们要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但是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用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已经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现状。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宁波大学已经在加强对学员实践环节的培养,如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问题调研、文献查阅、实地参观考察、撰写课程论文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组合。但是,课堂讲授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多。

五、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计的知识结构,它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的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

笔者结合上述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1.授课+讲座+讨论。由于目前国内编写的、适合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权威教材比较缺乏,我们可以采用授课+讲座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讲就是,继续采用目前国际上传统、畅销的教材,由中外专业教授讲授主流经济和管理思想;同时聘请国内资深管理咨询师或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另外组织学员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之后汇总讨论资料。这样,学员既可以学到国际上盛行的理论思想,又可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得出独特的结论。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才能发展,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也才有意义。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员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各自的企业参观、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管理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今后我们应当利用学员中大量的民营企业主资源,为学员搭建实践基地。另外,可以定期组织学员论坛,参加人员为在校学员和已经毕业的学员,每次由2位学员主讲管理心得或面临的管理问题,参与论坛的学员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参考文献:

1.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室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3);

2.黄俭.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6);

篇7

一、扫除说话障碍、帮助学生提升信心

只要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没有一位不对课堂上“哼哼唧唧”、“羞于启齿”的学生没有感受的,特别是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或者朗读课文时,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能气你个半死。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是故意为之,只是因为表达障碍所致,再加上缺少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矫正方才如此。“工欲善其事”则必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利其口”。

1、进行语音的辨正与训练

农村孩子没有一个不是在方言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语言带上方言的特征不足为奇。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同一语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其他学生会置若罔闻,二是其他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课堂发言中使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则会遭遇同学们的嘲笑。对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加以纠正,则必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或者以讹传讹,或者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倾听学生们的发言,遇有发音不标准者要及时予以纠正或者矫正,甚至多次训练。

例如,有学生发言中,在“r”和“l”的发音上分辨不清,把“漏”说成“肉”。我就曾多次帮助他进行矫正训练,使其清楚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舌边音,并在训练中做好舌形的准备,使用同类字反复训练。

2、耐心等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说话,多是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好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帮助学生在多次而反复的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使其从“怕说”逐步进入到“敢说”和“会说”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着急。如果是课堂教学,也可能会有其他学生着急,这时就需要教师说服其他学生要耐心等待和帮助同学。

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即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此项训练,否则仓促间进行与结束,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二、借助教材、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增加说话机会

普通话的训练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完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的指导与训练。除却一般的背诵和朗读等方式外,还可以运用描述、问答、续编、复述等诸多方式进行。方式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可以单一进行,也可以多种方式进行组合

1、运用单一方式。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学生情绪调动起来后,我要求学生对着课本插图即兴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是对单幅图的语言训练,比较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观察连续的几幅插图,附加教师的要求,用稍微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感;或者要求学生把它们编成故事,表达出来,这即又成为以编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训练了。

2、运用组合方式。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在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后,我要求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又要求学生在表演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大意;最后要求学生借助想象编一个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发生的故事,并以比赛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这个过程中,普通话的训练方式则是一种组合的运用,包含了表演、复述和续编等。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其宗旨一定是要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与能力,既锻炼了表达能力也锻炼了思维的能力。

3、上好口语交际课程,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找春天”时,我的具体做法是:(1)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春天,(2)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画下来,(3)小组内展览学生所画作品,(4)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集体评议、评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互动中,就进行了几近完美的语言训练。单看学生们认真的图画、声情并茂的讲述和激烈的争论,就可以知道这堂课的教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开展课外说话活动、拓展说话范围

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也可以进行普通话的训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课外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一些语言的训练。

篇8

一、适机诱导,训练准确性思维

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因学生身心条件、知识水平、阅历等因素的限制,聋生在思维方面准确性不高,易于形成认知偏差。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适机诱导,而不是强制性地将学生拉到教学设计上,否则遏制了学生思维过程,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教学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诗中的前两句说说其表现是哪个季节的特点?于是聋生众说纷纭。有的讲表现的是春天,在诗歌中出现“梨花开”,这是春天才有的画面;有的则判定是秋景,在诗歌中写有“八月”,此时是秋季。而有的则争议道,这描写的是冬景,在这首诗中写了“雪”。面对上述情况,教师并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准确结果,而是让学生看看诗中的注释,明白“胡天”一般指塞北天空,并引导他们重点分析词语“如”,于是学生便得出正确而统一的答案。

其次,教师还需教授学生方法,以让学生思维更具有条理性。在我们进行表达时,若想说出有条理的语言,则需具有清晰思维,具有条理性。因此,在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设悬置疑时,需注意其条理性,让学生把握分析思路,借着依靠问题进入思维深处。这又要求教师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可太难或太简单。若学生未做好思维准备,教师则提出深奥问题,学生则易于陷入思维困境。同时,教师还需指导学生问题思考方法。如思考“为什么”,是由结果来反推出原因;而答“怎么样”,则是由原因来推导出结果等。另外,教师提问后,应留出学生阅读或思考时间,使其主动找到问题答案,而后以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二、引导质疑,增强思维辨析能力

在语文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自主提问,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平时的训练。在最初自主质疑时,聋生所提出的问题一般较为浅显而简单,此时,语文教师需要适当肯定与表扬,以保护与激发学生对质疑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好还需精心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质疑空间与机会。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根据正常教学秩序,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表述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为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标题,鱼可以游到了纸上吗?猜猜“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是什么意思?于是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通过思维碰撞,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创造性的学习。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试着提问。刚开始,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但经过教师加以指导后,也学会提问,如有学生提出问题:“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与“游到了纸上”有何联系?此时,教师可不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相互讨论。经过交流后,学生得出结论:因为在青年心里游鱼已形成鲜活而清晰的现象,就如活在他心里似的;它们有先后顺序联系,“先游到了心里”是“鱼游到纸上”的原因。这样,可培养学生质疑思辨能力。当然,聋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渐过程,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语文特点,联系聋生特征,探究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渗透思维训练,并持之以恒。

篇9

在古典大师那里,素描主要是通过最简单的素描语言塑形以构成画面来体现画家的创作意图的。然而现今我们所因袭的素描教学模式中的素描训练已很难体现这种创作意图了。那种单调,表面、几乎是保守的训练方法体现在素描观念上是模仿,拷贝生活,它的特点是在“全因素”的口号下孤立地强调明暗层次光影虚实的照片效果,追求表面的肖似、华丽和面面俱到。这种素描需要很长时间作业且不能离开模特儿,时间短了,无法完成,离开了模特儿,便画不下去。

应该说这是苏派教学模式的传统遗留,重写生能力而非创造能力,重模仿能力而非表现能力。后果是受其影响的画家往往只能以模特儿写生代替创作,他们的画从创作意图上看是含糊不清的,形象往往较之生活原形逊色而且雷同。目前,仍有人把这种模特儿型素描看作是唯一的素描方法,许多教师还用这种素描方法来训练学生,甚至对许多有创造性的学生的素描不加以鼓励和诱导,而是加以贬低。使学生失去了自信心,也就失去对艺术的兴趣,只会跟着教师去进行机械复制,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使我们的素描训练最终失败,我们的素描也就失去了表现创作意图的作用。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但艺术决不等于生活。艺术不应该是模仿,绘画更不应该是生活的模仿。绘画艺术的创新要求建立相应的素描观念,以正确的素描造型观念去进行创作。我们提倡与模仿型素描不同的创造型素描。我们同样重视生活,但只是把它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依据,以形象构成的本质因素为基础,注入作画者的真情实感,追求形象的艺术感染力。素描没有特定的方法,每个人眼中都有可信的、有自己审美趣味的东西,能表现出作画者所感受到的现实对象生动的、和谐的、合规律的美。

当然,我们在强调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并不是就讲不要写实能力,而是在基本的训练中把写实能力和表现能力等同看待。在素描教学中技术与艺术应整体上同步发展,不要企图越过基本的造型能力先去追求表现与发挥,这也就要求教师不应该把艺术家和学生截然分开。教学生时,将他(她)看作学生,要教得透彻、耐心、毫不保留,但评价他的作品时要把他看成艺术家,严格要求,除了功力以外,要特别审视他的艺术观念、艺术个性的发展,重视从艺术素质上去培养,防止纯技术的观点。

首先谈谈素描中的比例。初学素描的学生应该先学比例,因为他必须考虑作品中各个部分之间或整体在大小、数量上的关系。但在学生的素描有创造性时,他就可能把物体画变了形。因为他这时想的最多的是美学上的比例,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确比例。早先的素描教学中有些老师对比例只求准确。以尺码的准确来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陷入苦恼的局部比较当中,忽略了最重要的整体感和认识上的自信心,以及必要的夸张和自觉处理,过多的强调了共性特征,把个性特点限制到了很小的范围内,画出来的形象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和艺术上的感染力,很容易千人一面,同时学生的艺术才能、创造性被轻易的扼杀了。

比例在艺术上应不完全是尺度上的准确,它有着更重要的自身规律,这就是整体上的谐调,比例谐调来自客观形象及画家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发现。要使学生认识到,眼前的物体,无论是一个人、一只凳子还是一根绳索,都只是意识的载体,不只是技法功能的实在物,应该说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凡·高的素描作品《樵夫》中,画家没有受到传统严谨刻画表达方式的束缚,而是用略加夸张的造型、充满激情且呈长条放射状的笔触藉以寄托再现其对对象近乎狂热的内心感受。正因为这样,凡·高走上了艺术王国的颠峰。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抓住客观形象的启发,大胆地去创造鲜明的、属于自己的形象。比例的谐调,要求只在印象的舒适感及表现艺术对象的个性特征,不应该是简单的尺度上的准确。它在艺术上只是相对的,当然应是合理的。

其次,在我们传统素描训练的观察方法中,主要是明暗层次光影虚实的观察法。在素描训练中应当改变这种方法,采取形体、结构的观察法。这并不是在教学中反对利用明暗变化来表现对象。而是要求在素描造型中不要把它作为形象的本质因素来对待。因为明暗光影的变化是被结构形体所决定的,常常在只有表现结构、形体时才能显现它本身的光彩,所以这些明暗层次和光影虚实都会因不同的形体结构而使它们发生改变,但形体结构却不会因光影和明暗的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在传统素描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以明暗层次光影虚实为主体的面造型手段,而忽视线条的表现力。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往往除了讲究造型、结构以外还具有线的表现力。“画家所用的线往往是风格的最明显体现,线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艺术元素,也是画家主观意图的传递者。线条与素描的关系,“犹如色彩之于绘画,形体之于雕塑。”“只要在纸上画几条线,就可以看到‘明暗关系’已经作为素描的成分进人素描中去了,因为已经考虑到线条的明暗值。在瑞士著名画家贾克梅蒂的素描作品(达格拉斯·库帕肖像》中,人物与桌椅只是画家摹写的实存物体在瞬间留下的景象。大师将线条融入整体之中,画面中的线条在叠交运行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而指向中心,对于画家来说,物体的颜色、外形以及上面的光线只是一点点难以定义的东西,画家认为这点东西可以通过点、线表现出来。这些足以说明线条在素描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假如我们在造型时,不考虑线的变化关系,统统用一种线条去刻画,可以想象作品会如何的单调和乏味。如果根据物体的造型体态、结构关系、空间层次、透视关系去表现,视觉效果就会截然不同。而失去变化的线条,不能产生节奏和韵律,无法达到造型的目的。我国古代画家通过长期积累所倡导的铁笔十八描:如钉头鼠尾描、游丝描、兰叶描等,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运动感,注重线条的疏密变化,都是基于通过凝炼的造型以提升表现力的考虑。

篇10

就中外联合办学而言,外语既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又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生存技能的必要工具。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如何使学生有较强的可以通过雅思考试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本文中,笔者将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听力

雅思听力素材的选取主要包括生活英语(survival English)和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两方面。从笔者的亲身经历和对《剑桥雅思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雅思听力的考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国外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如生活英语主要是围绕着在学生在英澳的学习和生活展开的:租房(renting)、面试(interview)、出行(traffic)等都是核心考点。掌握了这些常识后,考生便可以读题后对正确答案进行初步预测。而学术英语则一般是以学习和科研为主。如:课程安排介绍,师资力量介绍(teacher resources),课题的研究(course research),学习方法(learning methods)的讨论等。事先了解英澳人的说话方式及相关词汇也是大有裨益的。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在各自的教育制度、生活方式、节日习俗、日常交往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表达的方式也不相同。如果照搬母语文化然后平移到目的语文化表达中,肯定会造成听力理解障碍。

综上所述,善听的人,可以利用他们所有的资源来预测、检验和证实他们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在特殊环境――雅思考试中,非语言信息即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考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听力内容时,他们可以通过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尽量得出答案。

口语

从发音上来看,雅思以英澳发音为主,但其他国家的语音也会有所表现。

从思维上来看,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分别为“螺旋型”和“直线型”。中国考生说一个问题,往往先绕开主题,而身为西方人的考官更希望你开门见山。

一直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英语的发音、语法和词汇,而被忽略的、也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在雅思口语考试的过程中,如果考生还是按中国人惯用的思维模式来回答问题的话,考官就可能抓不住采分点。雅思优越于其他英语考试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口语部分,目的是针对学生在国外留学的实际需要。

写作

在雅思写作的总体命题和测试中,也体现了它特有的文化内涵。

生活和学习仍然是两大主题。但是无论是哪一主题,“权利”是西方人最看重的。如2012/2/4日的雅思写作考试要求:Some people think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follow traditions of their society, and others think young people should be free to behave as individuals.考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西方国家更注重的就是对个人意愿的尊重,所以考生一定要跟上西方人的思维。归纳起来,大致有一下几种:权利、平等、人本主义等。同时,考生针对某个政治倾向的言论,最好都不要过分激烈,温和的观点会比较容易得到认可。

英语作为沟通工具,学习范围远不止听说读写,了解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别同样重要。这样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才不至于因为风俗的差异而冒犯他们。”

阅读

文化的组成元素有两部分,分别是可见的(visible)和不可见的(invisible)。体现在雅思阅读中就是具体的词汇运用及中西方思维的转换。例如:寻找主题句时,要按照西方人的思维开门见山。推理时,要尊重西方人的权利至上。分析时,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如green一词,汉语中的解释为绿色,而英语中的含义分别为:“嫉妒、眼红”, “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没有经验”等。

总之,文化因素是我们雅思教学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它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渗透的过程,承担中外联合办学雅思教学任务的教师一定要将语言视为文化的载体,以期帮助考生取得理想的雅思考试分数。

注释:

[1]. 王凤兰.中外合作办学的动因及发展对策[J] .燕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 蔡永莲. 全球化趋势对高等的影响――关于国际合作办学的一点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6)

[3]. 杨莉.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的特色与实践《学习月刊》2009,( 10)

[4]. 周文婕. 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策[J]. .教育探索, 2005, (5)

篇1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来导入新课,为以下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出课题后,我并不急于往下进行,而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怎样保护自己的健康?哪些病会传染?怎样预防传染病?”

这样由教师设疑转到学生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将提问的机会也留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供了动力。

二、观察对比、表达交流、归纳概括,创设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空间

让学生观察对比幻灯片中狂犬病和近视眼的图片,并说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与健康人接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表达交流、归纳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接着展示几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分析资料,讨论探究

学生了解了传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分析教材69页有关流感、肝炎的资料来讨论探究:传染病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此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分析时间,并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一起讨论。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流感是如何传染的,给学生播放动画(课件),最后通过班级交流探究结果,由学生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点拨、补充。然后马上播放动画:你能分别说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还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吗?如何针对这三个环节来预防传染病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常见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在老师的点拨提示下,归纳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如:麻疹、乙脑,要预防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肝炎、淋病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使学生明白,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与重点措施相结合。

四、运用知识,关注社会

1、新流感:简单介绍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学生很熟悉),让学生说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关防治图片。

2、“非典”:“非典”曾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非典”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3、艾滋病:艾滋病作为世纪顽症,目前科学界对它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它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国和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给学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十分必要,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学生在歌曲《爱的奉献》的熏陶下,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来播放影视资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图片、“红丝带”(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正确地对待艾滋病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了如何与艾滋病患者相处的问题。

五、畅谈收获,自我总结

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体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转入巩固练习,以一个具体病例分析不同的处理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六、课堂延伸,巩固升华

篇12

我深深明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教21年以来,我努力内外兼修。以高尚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慧,以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身心健康,做好了学生的楷模。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使我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的称号。

二、倾注爱心,悉心育人

任教以来,我担任八、九年级班主任6年,中层领导兼九年级组长4年.近几年由于家庭原因,学校没有给我安排班主任工作,但我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怀着对学校、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爱心感人,以耐心育人。全面而有创造性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对班级的管理,我注重班风、学风的培养。建立健全得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既发挥班中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也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通过开主题班会、办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和学生一起制订完善而有效的班规和奖惩制度,强化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通过电话、QQ、微信、家访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好,学生集体观念强,整体素质较高。所任教的班均被评为“文明班”。

培优方法及成效:我经常通过开展理想目标化教育,建立优生学习小组,交流学习经验,实现强强联合。任现职以来,我培养了不少优秀生,曾海华、陈龙吟等3人被评为韶关市级“优秀干部”, 何仕英等4人被评为韶关市级“三好学生”, 赵本发等6人被评为南雄市级“优秀干部”,李洁等8人被评为南雄市级“三好学生”。董凤香等17人次在学校或校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类竞赛中获奖。每年平均培优率30%左右。

转化潜质生方法及成效:除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实施综合教育外,还积极发挥班中先进学生的帮带作用,成立潜质生转化的“成长共同体”小组,互相帮助,定下转化目标并定期考评验收;针对个别情况,对某些潜质生实施关注性提升辅导,以诚心和爱心进行感化,收到理想效果。经过几年努力,我先后将赖丽丽、赵强等十名纪律散漫的潜质生转化为校“优秀班干”“优秀团员”等,当中许多还考上了大学。我所负责的班级,每年平均转化率达90%以上。由于工作出色,我也先后被评为“香港铭源基金优秀教师”,“南雄市优秀乡村教师”。

三、精心教学,潜心教研

多年来,我能认真钻研业务,了解语文教育最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每年坚持订阅《课外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研究》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认真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任现职以来的11年,我担任了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一直以来,本人也不断地学习、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坚持做到三个“精心”,精心备课,精心组织教学,精心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任现职以来,本人每周教学课时均达10.36,日常教学中,精研教纲、教材,认真编写导学案,课堂上大胆践行“导学探疑、小组合作”的模式,注重传授学习要领与方法。在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致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授之以渔”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显著。多年来,本人所任教班的语文学科考试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均居南雄市前列,比如2017-2018学年,我校升学考试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平均分和及格率均名列全市之首。而我所任教九(2)和九(4)班语文科成绩则名列全校之首。

我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为此,我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充实、提升自我,加强与校内外语文同行的交流,多次到东莞可园中学、韶关的其他学校听课学习,取他人之长,我还参加了为期两年的韶关市第一期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并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多次承担了外来学校到我校进行语文教学交流的公开课,受到了同仁们的一致好评。2008年承担了一节南雄市公开课,课题是《济南的冬天》,受到全市骨干教师的一致好评。撰写的教学论文《论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获得了韶关市新课改论文一等奖,并在《中国校外教育》杂志上公开发表。《粤北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获得了南雄教学论文一等奖,并在《课外语文》杂志上公开发表。累计有10多篇论文获得南雄市级及以上奖项。

我还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活动。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008年申报了韶关市级课题:《对“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于2010年成功结题。研究成果在南雄珠玑中学和南雄市界址中学等许多学校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作为课题组成员,2016年我参与了学校申报的省课题: 《对“导学探疑、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将在2018年10月结题。这两年,他个人一直在教学中积极大胆地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也因此先后被为“南雄市新课程理念先进个人”、“南雄市教学能手”、“南雄市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四、培养青年,耐心到位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学科的骨干教师。为此,我不仅要求自己的教学业务精益求精,而且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不遗余力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帮带工作,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

任现职以来,我负责培养的青年教师主要有陈艳和叶红胜等老师,我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班级管理的方法,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钻研教学方法与技巧;我还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公开课、示范课来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定期听课,帮助他们解决在班级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现在,陈艳和叶红胜等老师的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获得师生一致好评。所带的班班风好,学风浓,教学成绩突出。

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陈老师和叶老师在教育教学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陈老师近几年获得的奖项有:“南雄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新课程理念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课堂实录评比优秀奖”等。叶红胜老师获得的奖项有:“说课比赛一等奖”、“优秀论文二等奖”、“同课异同构设计竞赛一等奖”“教学设计二等奖”、“南雄市教改先进个人”等。

五、创新思路、开展活动

篇13

美术系学生作品在众多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美协‘未来之星’大奖赛”、“重庆•长江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赛”等赛事,获奖共近60项、省(部)级奖200余项;同时,美术系每年都要举办“学生作品年度展”、“毕业作品展”、“学生社团作品展”等专业赛事,并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高校服装专业优秀毕业作品联合展演活动,中央二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美术系学生工作以“抓常规、浓学风、重规范、强素质、促就业、创品牌”为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围绕专业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夯实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争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论、有理念、有理智的美术学子,促进学生情商培养和提升,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广告公司、室内装饰公司的设计总监、项目经理和业务骨干,有的成为了基础教育行业专家并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术教学竞赛中获奖。近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二、2016年拟招生专业介绍

公共艺术 [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对室内外空间进行装饰艺术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构成基础、建筑基础、数码图形处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图与测绘、手绘效果图技法表现、工程概预算、工程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装饰雕塑、3d场景漫游、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到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从事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住宅空间以及园林景观等设计工作,也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术学[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透视与解剖学、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风景、雕塑、传统油画语言、油画风景、素描人体、油画人体、具象写实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照相写实绘画语言、综合材料、综合创意、当代艺术思潮、工笔花鸟、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写意山水、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考察等。选修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美术教师公招应试技巧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编辑、艺术机构管理,以及美术宣传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商业摄影、插画设计、网页与界面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动态广告设计、型录设计、书籍设计、文化海报设计、设计概论、世界平面设计史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场商品陈列设计、网页及新媒体设计、商业摄影及设计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效果图表现技法、服装设计思维训练、成衣设计、立体裁剪、服装材料与面料再造、创意服装设计、时尚摄影、针织装设计、化妆造型、服装展示设计、平面纸样结构、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具备设计造型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适应服装服饰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从事服装、服饰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等工作,也能在相关时尚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录取规则

1.考生体检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2.重庆市考生认可重庆市统考成绩,其它省(自治区)考生认可我校组织的美术专业校考成绩。

3.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3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总分×70)排序,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2016年招生计划(暂定)

专业名称

重庆

三校生

美术本科(非师范)招生计划

备注

重庆

江西

山东

陕西

山西

福建

广西

美术学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请转专业;重庆三校生限招服装设计与工艺类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艺术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视觉传达设计

(时尚艺术)

1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