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网络直销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直销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直销论文

篇1

3.互联网的安全措施还有待完善。在信息交流中,双方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如果对对方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很难想象这种交流有什么意义。互联网为交流双方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的不见面的交流空间,其开放性的特征更容易使人对网上信息产生不信任感。这成为影响网上直销发展的重要障碍,造成许多用户不敢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交易的安全性等受到大多数人的怀疑,网络直销活动需要更安全严密的技术保障。

4.酒店网络营销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1)酒店自身的Internet营销技术还不能满足直销的要求。(2)开展网上营销的目的不明确,缺少计划性。(3)酒店缺乏有效评估网络直销活动的手段。应建立监控机制和相应工具,来评估网络计划的进展和成果。浏览人数不能简单作为可靠的评估指标,更有效的参考指标包括查询成交人数、网页登记人数等。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优化饭店网站。优化饭店网站,它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网络浏览者较变为预订者。网站优化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饭店的主页应能够给顾客比较强烈和突出的印象;第二,网页结构设计合理,层次清楚;第三,网页的内容应全面,尽量涵盖顾客普遍所需的信息;第四,内容应实时更新。

2.用价格吸引顾客。价格是饭店经营特别是营销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而互联网营销使饭店客房的价格展现在顾客面前的同时也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因此,应在网上建立客房价格自动调节系统,按照旅游的淡旺季,市场供需情况,其他饭店的价格变动等情况,在计算最大盈利的基础上自动地进行实际的价格调整,并且定期提供优惠、折扣等形式来吸引顾客。

3.增加预定功能。饭店网络要有强大的预订功能。如果能在饭店的官方网站提供实时的客房预订与支付服务,不仅能够为饭店带来更多的直接客源,还能大大减少客房的分销成本,并可通过更低的折扣来鼓励客人预付部分甚至全额房费,从而降低饭店客房的空置风险。但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大的趋势不可抵挡。

4.用搜索引擎提升企业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做好网站的网络宣传工作。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就是世纪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源问题,搜索引擎的出现则成为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查找目标信息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蔷.关于网络营销运作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

[2]于海蛟.电子商务对企业营销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篇2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TCP/IPInternet协议已成为计算机工业中开放系统互连的事实上的标准。TCP/IP协议,即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目前最完美并广为接受的通信协议之一,它应用于在广域网中实现不同类型的网络以及不同类型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主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各种类型的以太网中,如Windows95/98的对等网、WindowsNT、Unix、Linux、NetWare,目前都广泛地支持该协议。

TCP/IP寻址

在管理TCP/IP网络时,一个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是管理IP地址和保管记录好IP与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尤其对于一个新的管理员或刚接触管理IP地址的人更是如此。信息从一个主机取出,放到另一个主机的时候,有三种东西起了作用,即主机名、主机地址、主机路径。这就关系到IP寻址的问题。

一、IP地址类型

为了控制IP寻址的方式,制定了类型结构,即把IP地址分为五类(A-E类),有三种用在了商业网络中。

A类A类地址的高端位总是置为0。只要最左一位置0,剩下的位数不管是0或1,都是A类地址。因为第一个八位组决定网络地址的类型,只要第一个八位组小于128就是A类地址。如:10.35.64.23是一个A类的TCP/IP地址。如果用缺省的A类地址子网掩码255.0.0.0。则网络部分地址为10.0.0.0,主机部分地址为:0.35.64.23。总共有128(0-127)个A类地址,但每个A类网络可以有16777216(224)个不同的主机标识。

B类B地址是IP地址的高端前两位置位10。并且B类IP地址中,前两个8位组表示网络部分,后两个8位组表示主机部分。B类地址范围是从128.0.0.0至191.255.0.0。如136.35.26.64是一个B类TCP/IP地址。用B类缺省子网掩码255.255.0.0与此地址进行位操作,则网络部分为136.35.0.0,主机部分为0.0.26.64。B类可以有16384个网络地址,每个网中可有65536(216)个不同的主机标识。

C类C类地址高端的三位设置为110。C类地址前三个八位组作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八位组作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的范围是从192.0.0.0到223.255.255.255。如198.35.64.85是一个C类TCP/IP地址,用C类缺省子网掩码255.255.255.0,则网络部分是:198.35.64.0,主机部分是0.0.0.85。C类有2097152个网址,每个C类网可有256(28)个不同的主机标识。目前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是C类IP地址,我单位(龙岗区信息中心)局域网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68.1和192.168.168.2,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最后两类IP地址到现在还没有应用,这里不作介绍。

二、子网分割(以C类地址为例)

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是使用C类网址,也会浪费掉相当一部分IP地址,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使用IP地址,这就是子网分割。子网分割就是利用主机地址提供更多网址的技巧,减少了每段网中的主机数,并且更有效地利用配置给我们的网络地址。

每个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一部分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用前三个8位组表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8位组为主机地址。像如下形式表示,其中N代表网络,H代表主机。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HHHHHHHH

建一个子网掩码,就是把部分H变为N,由此得的结果用于网络地址。决定有多少个H需要变为N的公式为2x-2=Y,其中X表示用于网络地址的位数,Y是得到的网络个数结果。如用主机部分的前三位给网络部分,地址如下所示: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HHHHH

用公式计算,我们有23-2=6个子网,每个子网可以有25-2=30个主机。在缺省的情况下,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这表示前三个8位组用作网络地址,最后一个8位组用作主机地址。现在我们决定有最后8位组的前三位也用于网址,而只用后五位作为主机地址,我们把前三位设置为1,把后五位主机地址设置为0。

1286432168421

11100000

128+64+32=224,这样我们的子网掩码就是255.255.255.224。

因我们前三位用于子网掩码,得到如下八种不同的形式(二进制数):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在大多数情况下,全1和全0是不允许的,一些操作系统和路由器不能控制全1和全0的子网掩码,除去不能用的网号,还剩下六个潜在的子网掩码即:001010011100101111。所以我们可计算出来如下所示:其中H只代表主机位。

1286432168421=

001HHHHH32

010HHHHH64

011HHHHH96

100HHHHH128

101HHHHH160

110HHHHH192

我们用向ISP申请的公有地址如:210.85.37.0和230.87.31.0进行子网分割,我们得到如下潜在网络地址:

210.85.37.32230.87.31.32

210.85.37.64230.87.31.64

210.85.37.96230.87.31.96

210.85.37.128230.87.31.128

210.85.37.160230.87.31.160

210.85.37.192230.87.31.192

因为子网ID定义的第一地址,同一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保留用作广播,余下的地址都可以用于主机。为求得第一个地址,我们分析最后一个用于主机得八位组,高端前三位用于子网掩码,我们可以得到网络地址如下所示:

1286432168421=

001HHHHH32

再把高端前三位用N代替计算低端得五位,可计算出主机地址范围,如下所示:

1286432168421=

NNN0000132+1=33

NNN1111032+30=62

主机地址范围在33到62,所以第一组IP地址210.85.37.33到210.85.34.62,余下的主机地址范围如下:

210.85.37.65到210.85.37.94

210.85.37.97到210.85.37.126

210.85.37.129到210.85.37.158

210.85.37.161到210.85.37.190

210.85.37.193到210.85.37.222

第二组主机地址范围可相应计算得出。

篇3

网络层处于数据链层和传输层之间,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第三层,TCP/IP协议族中最核心的IP协议就在网络层,广泛应用的TCP、UDP、IGMP及ICMP数据包,都以IP数据报文形式传输。网络层封装IP数据包,并路由转发,解决机器之间的通信问题。网络层常见安全问题有:明文传输面临的威胁、IP地址欺骗、源路由欺骗和ICMP攻击。

3传输层的安全

传输层在OSI模型中起着关键作用,负责端到端可靠的交换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在传输层使用最广泛的有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层常见安全问题有:TCP"SYN"攻击、Land攻击、TCP会话劫持和端口扫描攻击。

4操作系统的安全

目前在职业院校,除了服务器是使用UNIX、Linux外,其它工作站基本是使用微软操作系统,存在以下风险。(1)安全隐患的产生,主要是操作系统配置不合理,例如:没有管理员口令,用户弱口令,未删除和禁用不必要的帐号,设置完全共享的目录、没有防病毒软件、不合理的访问控制,资源共享的访问权限配置不当等。(2)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很多系统服务支撑,这些系统服务向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功能接口,有些是操作系统正常运行必需的,有些则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服务不仅会占用系统资源,还会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威胁。如果用户不知道自已的操作系统,哪些服务是可以访问网络的,就容易被入侵者利用。

5业务应用的安全

职业院校为了满足科研、教学、办公的需要,校园网搭建了很多网络应用系统,如:信息、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等。这些应用系统很重要,但也存在风险如下:(1)身份认证: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为了保证安全,采取了身份认证措施,这些机制各有特点,但是入侵者仍可以利用网络窃听、非法数据库访问、穷举攻击、重放攻击手段获取口令。用户安全意识淡薄,使用系统默认或者弱密码,并且长期不改动,形同虚设。(2)WEB服务:WEB服务是学校用于对外宣传、开展网络远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应用极其普遍,使得Web服务经常成为非法攻击的首选目标。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网页代码本身就存在后门和一些缺陷,比如IIS漏洞、ASP的上传漏洞、SQL注入、缓冲区溢出等。入侵者一旦攻陷WEB服务器,可以把WEB服务器作为跳板,通过中间件或数据库连接部件,非法访问学校内部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并可利用网页脚本访问本地文件系统和网络系统中其它资源。(3)数据库: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校园网内的业务应用依赖于各种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正确配置数据库系统显得至关重要。数据库是个复杂的系统。非专业人员是无法正确配置数据库系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可从端口寻址的,通过查询工具就可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例如通过TCP1521和1526端口,就能侵入一个弱防护的数据库;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信息,可以泄漏数据库结构,分析这些信息就能实施攻击。(4)网络资源共享:为了工作方便,内部人员经常会使用网络共享,如果没有对资源共享,作必要的访问控制策略,重要的数据信息,就无防护地暴露在网络中。

6网络管理的安全

安全管理对于有一定规模的职业院校网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应制度约束,就会带来风险:网络管理人员把校园网络结构、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会造成信息泄漏;密码和密钥管理风险,管理员账户及密码被外人窃取;在约束缺失的情况下,利用网络和系统的弱点,实施入侵、修改、删除数据等非法行为;审计不力或无审计,当网络受到攻击或其它威胁时,没有相应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机制。事件发生后,不能提供任何记录,无法追踪线索,缺乏对网络的可控和可审查性。

篇4

1.1.1网络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侧重于讲授知识性较强的理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另一方面大学生注重现实和实用,对抽象枯燥的思政课兴趣较低.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网络中即时、丰富的信息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避免课堂案例过于陈旧和理想化的同时,使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结合,从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网络变革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思政课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死板,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静态、平面的课程内容以声、色、貌等学生容易接受的三维立体、动态的直观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站和网络平台(如论坛、E-mail和各种沟通软件),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并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1.2网络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挑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不断提升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2.1网络大环境给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冲击传统的“灌输”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师生间互动性较差,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当大学生可以按照自我兴趣和需求在网络中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时,传统教学的缺陷就会被放,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就会降低.这不利于大学生发展,也不符合思政课顺应时展的要求.

1.2.2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淡化了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领域,但这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份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的现象.过分依赖网络不但会冲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会使大学生思维迟钝、意志消沉,甚至产生极度不自信的后果.

1.2.3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抑制了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其人生观、价值观也才初步形成,还不够稳定.当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特别是一些伪装过的霸权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出现时,他们的视线就会模糊,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会被侵蚀和动摇,甚至放弃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思政课的教学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1.2.4网络的大环境对思政课教师的挑战当前,大学生想了解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从网络中直接获取,有时从网络中获取的知识甚至比教师讲授的知识还要全面.这既不利于教师学术权威的树立,也不利于思政课感召力的发挥.网络知识较庞杂,更新速度较快,大学生在紧跟时代和网络变化的同时,思政课教师却因时间、精力或知识结构的限制,很难紧跟网络和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面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发展中的种种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2.1网络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所必须把握的原则网络背景下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要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坚持思政课教的主导性、导向性不动摇的前提下,注重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性的原则.

2.1.1坚持时代性原则与时俱进是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政课必须紧跟时代特点,把理论课与网络时代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多种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必然原则.

2.1.2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当前师生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尤为重要,所以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构建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良性、和谐的课堂氛围,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总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的原则,这也是高校思政课依据课程理论的特征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所做出的必然要求.

2.2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2.2.1变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论坛、邮箱、微信、QQ等)直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师生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在师生间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互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在线教学、课堂在线搜索、课后在线学习、练习与考核等,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既可生动、直观地吸引学生,又可较快地调整教学内容;既可最大限度的使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又可促使学生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境界.总之,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2.2.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引导多元文化和价值趋向网络信息中的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特别是那些非主流的、消极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为了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整合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在思想和道德上引领大学生,使大学生增强正确鉴别网络中的信息,防范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的侵蚀的能力,选择积极的信息,自觉吸收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观念和价值观念,不断地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2.2.3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知识储备上一般并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在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技能上还有一定欠缺,特别在网络信息庞杂、技术更新速度飞快的条件下,这一欠缺越发突出.因此,必须要建立一种长期的教师培训机制,使他们及时地学习网络技术,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网络信息,更好地驾驭网络和课堂.

篇5

(2)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当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将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高度融合,便使得高职院校培养和输出的人才产生多元化特征。

(3)职业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会通过信息平台确立明确的职业方向。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上制定个性化理论学习内容,在平台上实现职业技术实践操作,通过情景设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对职业技术特征的熟悉度和实践操作的熟练度。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网络技术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同时其网络平台也是一个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价值规范的建构体。而作为网络文化主要参与者的高职学生,其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的网络平台活动行为更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表现为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和冲突、人生态度、利益观念、道德水准、择业态度、平等需求等,因此有必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体系进行设计。

2平台的主要模块实现

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体系12个模块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包括登录、用户权限、上传下载、审核等。由于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体系各部分内容的形式比较雷同,模块结构特点又具有复制性,可以认为四大板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涉及权限管理、栏目浏览、上传下载文件等功能,在此只对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体系四大板块之一的精神文化板块的相关功能进行简要解读。

2.1精神文化板块实现内容

可以通过导航进入精神文化板块中学生社团管理、经典文学阅读、职业素质教育模块。学生社团管理模块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大学生社团交流平台(论坛),提供大学生社团展示平台(社团主页),为大学生社团提供各种资料文档的范例(如社团章程),提供大学生社团管理功能,提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该模块起到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作用。高职学生通过该模块参与社团活动并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经典文学阅读模块的主要内容是提供中国文学及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国文学作品中既有古典文学,也有近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乃至当代著名网络文学的名篇巨著。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经》《论语》、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杂剧和明清小说。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主要是小说、诗歌与戏剧。该模块还有根据中外名著拍摄的影视作品。这些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贯穿着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及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种种思索和深刻体验认识。阅读这些作品,犹如与名家大师进行心灵的直接交流与碰撞,可从中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体验作品中人物的人格魅力,认识个体生命的尊严、价值与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敬畏,从而有助于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洗礼,促使健康人格的形成。职业素质教育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科技博览、创新创业、健康驿站等栏目,开展学生科技活动、职业技能大赛、学术讲座、学科知识竞赛、计算机组装大赛、网页设计竞赛、寝室美化大赛、辩论赛等活动,以此满足学生在体育、音乐、舞蹈、书画、摄影和演讲等方面的爱好与需求。

2.2精神文化板块功能实现

普通用户可以选择性登录精神文化板块。直接进入此板块的用户只限于参与社团活动、阅读网络提供的经典文学作品、浏览职业素质教育模块中的各种栏目。通过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的用户可以上传各种作品、参与社团管理等。平台设置了用户积分系统,鼓励用户通过积累积分用于在平台的资源下载和观看影视作品。管理员用户主要负责对精神文化各模块的内容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审核、修改和删除经典文学作品和大学生社团子栏目,审核用户上传的经典文学内容并把审核结果反馈给用户。

3行为反馈系统功能解析

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平台行为反馈系统模型中,笔者利用已开发的“网络终端过程管理控制系统”,实现了浏览行为记录采集、行为记录分析、在线分析报告、行为库存储等功能。具体实现过程是:先采集登录用户的浏览行为,将行为记录储存到数据库中,并依照分析内容,有选择地将数据转入行为数据库;然后通过行为记录模块将行为记录转变成行为模式,储存于行为模式库中;最后通过在线分析报告模块实现行为结果浏览模式,实时将分析报告提供给网站管理者,以实现动态、精准的网络文化平台反馈功能。管理员用户端应具备评价功能,通过网络文化平台板块的设置标准以及对学生和教师网络行为的评价规则,异步收集网络浏览行为信息,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登录行为和网络板块热度等结果进行监控和统计分析,将不同的统计结果反馈给学生、教师和网站的管理者。这些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这个网络平台,为教师及管理者更好地实时完善网络文化平台的功能和结构、充实资源库的信息内容。在网络文化平台体系设计中,行为反馈系统模块包括4个内容:认知数据采集模块、认知分析管理端、行为数据采集模块、行为分析管理端。文献中关于行为数据的收集方式有多种,我们采用其中2种:第一种是异步收集方式,即在普通用户登录网络文化平台后对用户问卷调查,对用户的自我感受及网络内容认知等传统的信息进行收集;第二种是同步收集方式,即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浏览者的网络行为进行实时追踪,记录所有与网络浏览活动相关的行为信息。同步信息主要是收集网络登录行为记录(即动态数据),包括点击网址、搜索的关键字、经常访问信息的类型、停留的时间、访问的频率、参与电子讨论的话题、访问的时间段、经常使用的工具、访问课件的内容和时间、已浏览过的教案页面、已完成的练习和阶段测试、各知识点的学习成绩、使用的交流工具及使用次数、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次数、正确回答问题的次数等。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笔者对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体系建立了认知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实现2个方面功能:一是跟踪学生的网络行为,收集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数据;二是对学生体味校园网络文化感知程度进行量化评估。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掌握受访学生对校园文化网络平台相关模块的基本感知,并根据系统评价结果对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内容进行监控和调整。

篇6

2、高校网络建设是新时期下掌握与引导学生思想动态有利载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购物、娱乐等行为逐渐从网下转为网上,而且网络行为已经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由此,网络传递的内容和信息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成长都会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地教育学家和研究者的研究的视角转向了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下,传统的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并开展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效利用网络为教育者开辟了新的路径,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规划》指出要构建高效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实现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网络参与成倍增长,加大管理难度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已经各类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使得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接受者,又是高校网络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者,高校网络建设的参与互动成倍增加,信息的变得更加自由而难以监控,因而加大了高校网络文件建设的管理难度。

2、高校网络内容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从管理者较多来看,目前在高校网络建设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从外网转载,缺少很多原创性的文章,因此就非常可能造成内容的缺乏时效性,因此不能吸引到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影响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用的发挥。

3、高校网络内容与学生兴趣的匹配度不高

除此之外,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是增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活力的重要保障,但是在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方面,管理者很难通过简单的方法获取到学生的主流的兴趣点,因此在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上就很容易出现高校网络内容与学生兴趣不匹配的情况。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应对机制

针对以上的挑战,笔者认为对于新时期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

针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含:第一,参与者的身份认证机制。一般在高校的网络中,要求的网络参与者都需要经过实名认证,这位维持良好的网络环境打好了基础;第二,网路舆情应对机制。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是快速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有效保障,尤为重要,特别是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多网络舆情进行提前和精准的研判,同时加快网络舆情的处理速度,并提升应对效果;第三,高校网络建设投入保障与激励机制。高校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制定完善的建设保障和激励机制;

2、加强高校网络建设专业队伍与管理。

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专项的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建设与管理队伍的参与,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管理到网络内容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参与,才能保证高校网络的运行。

篇7

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进行得好不仅可以巩固相关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学有所用。实验教学的开展就需要有专门的网络实验室,而人们对高职院校网络实验室讨论最多的是经费投入的不够、实验设备的不足。诚然,经费和设备直接关系着实验条件的好坏。但如果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否实验教学就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个人认为,实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硬件条件只是一方面,开设实验、实验过程、综合实验、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2以能力为导向设计实验

网络实验的设计要以网络专业学生的最终能力为目标,针对各项能力来设计实验,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知道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而是为了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做实验。每项能力均有相关的实验与之应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及相关实验如下:

(1)网络组建方面: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局域网络组建能力等。这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即对网络的规模、设备、应用等进行设计,完成网络的组建。这方面的实验有:双绞线缆接头制作实验、简单局域网组建、交换机级连和配置实验、二层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设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带宽控制实验、交换机软件版本升级实验、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实验。

(2)网络管理方面: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这类实验主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验有:交换机的控制口/远程登录方式和Web方式的管理实验、MAC地址的绑定实验、VLAN配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实验、三层交换机接口配置实验、配置基于802.1x的AAA服务实验、配置安全的ACL实验、路由器单臂路由实验、配置动态路由Ospf实验、配置VRRP实验、网络的流量实验、带宽监控维护的实验等。

(3)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的网络攻击能力和防护能力,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攻击,并且能对安全设备进行配置。这类实验主要是:防火墙的配置实验、网络监听实验、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验等。

3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把握

实验室相比教室而言氛围宽松很多,如果对实验过程不加以重视可能实验课会变成自由活动课。因此,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比如,实验课时间不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教师应随时随机抽查各实验小组的进行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同学检查之前进行过的某个实验,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实验。通过对学生实验的监督检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故意设置故障,让实验小组自行进行解决,老师在旁只提示,不给具体原因。既提高了学生排错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4综合实验的作用非常关键

实验类型一般有: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其中演示、验证、操作实验为基础性实验,完成较低层次的目标;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为高级实验,完成高层次的总目标。前述的单项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操作性的实验,学生只是起到机械的验证工作,其中并未加入自己创新的内容。所以当前述的单项实验都完成后,就要进入综合实验阶段。

在综合实验中教师只给出大的方向性的要求,不对具体的问题作出规定。比如,建设某公司局域网综合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让学生自行设计网络拓扑,自行设计VLAN划分,自行规划IP,然后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组建起来。因为利用现有设备学生规划出来的网络是各不相同的,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很大。学生不仅仅只是完成纯物理的网络组建工作,后续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配置、IP地址规划、VLAN划分等工作也包含在内。

另外,在综合实验中最容易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排除故障的能力,往往在单项实验中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出现问题的机率小一些,到了综合实验后要考虑的问题多了起来,出现故障的机率明显增加了很多,并且往往出现了故障后将导致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所以在综合实验中看到学生忙上忙下,群策群力的情景相当常见。这样充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疑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5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实验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检验实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对网络实验效果的评价形式主要是进行单项与综合实验的评价。如前所述,对学生所做的单项实验进行考核,主要是以实验的完成情况与出现故障是否正确解决来进行评判。这部分的考核当整体评价的40%。占很大比重的是进行综合实验的评价,通过前述的综合实验的实施情况来考察实验效果,除了让学生进行常规配置之外,还应该在环境中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故障。让学生根据相关实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测试,最终排除故障。这部分的评价主要以通过对学生常规配置实验与排除故障实验所用时间两方面来进行,即可实现对学生相关实验的实验效果的评价。

6结束语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的工作中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困难,比如,第一,实验设备的缺乏,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网络实验室,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并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快,产品种类繁多,更新换代频率高,几年以后就要面临实验设备落后,必须追加投资的情况;还有,某些网络实验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比如最简单的网络操作系统安装的实验,一个网络操作系统的完整安装加上常用的服务设置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而这显然和一节大课只有90分钟相冲突,往往是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时间就已经到了,而这当中大量的时间是浪费在等待机器的安装过程中,学生能做的和能学的东西并不多;最后,就是某些网络环境的不可模拟性。例如广域网互联显然是在实验室中很难真正模拟的;网络布线的实验也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全部完成的。

参考文献

[1]王敏琴.浅析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改革[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4):108-109

[2]徐建东,王海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1):107-110

篇8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在安全教育课堂中,采取了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规避不安全的网络隐患。

1.案例植入,情景展演给学生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通过理清案例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认识到,接触不良网络信息,是诱发其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将学生们身边及媒体上曝光的大量因网络而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的案例改编成情景剧,在课上进行展演,使学生有切身的体验。

篇9

高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保障,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要通过净化校园网络,制定网络管理条例,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氛围,过滤网络各种不良信息,形成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以引导和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不断的拓展。校级党委宣传部、团委,要以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道德风尚引导和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思政教师积极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网络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教师提供了“第二课堂”,思政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育,引导传递网络“正能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年教师更应该参与其中,青年教师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更高,运用更娴熟,更容易接受网络新潮流,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针对性培养,使其尽快成为既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具备网络信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其他专业教师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会有对自己专业问题的困惑、心理上的障碍、就业的疑问等,专业教师通过互动平台参与解答学生的问题,既满足了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心理,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三)学生自觉参与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提高辨识、驾驭信息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做出正确的信息选择,选取自己需要的、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的信息,同时还要自发的将正面的、有影响力的事例和典型得以发扬和传承,正确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此外,还应加强学生志愿者建设网络志愿者队伍,对学校网站、公众平台等进行不定期检查,一经发现不良信息立即举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有效的在网络上开展。

篇10

2高校德育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三个途径

培育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备课效率高校思政课授课效果取决于授课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一位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掌握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只有运用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条分缕析、删繁就简、把脉清脉络地科学备课,摒除传统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填鸭式教学,才能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计划。从而不但在教学的“学”的层面大大提高授课效果,而且在教学的“教”的层面更加有效地增强备课效率。挖掘网络信息技术潜力,注重情景教学,朝着人机“上下互动”方向努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把高校思政课从传统的死气沉沉中火起来,探索情景教学,最终形成人机“上下互动”的火热场面。为此作为一名有理想、有作为、有责任感的合格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并积极地钻研网络信息技术,挖掘其潜力,从课件的设计、外观、文字、图表、动漫、音视频等方方面面精雕细琢,既做到全而不繁又做到简而不漏,最终实现教学情景逼真,人机“上下互动”的良性发展。增强驾驭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发展。毫无疑问,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因此,我们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既要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继承并发扬光大,还要合理运用和娴熟驾驭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只有兼顾好二者,方能开创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授课模式的新天地。

篇11

2.网络传媒行为主体的无约束性淡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感

在网络媒体中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困和歧视,那里的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摆脱道德和社会舆论的限制,使高职院校学生为所欲为的冲动。高职院校学生在网上,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有做一些不道德和非法行为的冲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有效性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完整的内涵包括:一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设计的实施方法的教育环境,遵循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发展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媒体健康教育活动;二是高职院校学生要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增强自控力;三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和信念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

1.预防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基本原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在进行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能进行解释。故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能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学生发生。网络媒体引起的诱错现象是人类社会使用网络资源引起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不然的结果,它是人类和社会本身的缺陷。网络媒体中引起诱错现象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反比,人与社会,不断自我改进和发展,能有效的避免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因此,预防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应着眼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网络传媒诱错现象预防基本原理的契合

为了有效预防的网络媒体传媒诱错现象,关键在于个人自我完善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境界的良性发展,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在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认同和遵守。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观的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适应的道德和行为的社会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措施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优化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的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室、宿舍、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认知教育,培养学生情绪稳定,优化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发现、判断和解决现有的网络信息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

2.优化网络环境

目前,网络环境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的速度,强度,深度和广度。网络的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也能有负面的影响。如何避免网络传媒的诱错行为,首先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上网的指导和培训,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使网络教育进课堂,网络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作为教材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主动识别互联网上的信息;最后是让网络教育进行学生活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特点,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专业知识。

篇1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没有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生实际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网络思政教育者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生活对他的影响,对学生实际生活缺乏必要的引导。此外,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赌博,浏览不健康网页,一直以来虽有部分思政教育者很关注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但仅提出一些口头建议,没有从网络游戏本身的危害对其进行引导,故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工作有待加强和提升。

(三)教育者缺乏网络生活化教育经验

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化给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多是专职老师,他们大多忙于日常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很少有时间去体验网络生活,部分教育者虽然有自己的网络生活,但也局限于自己的生活所需,很难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此外,部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者对网络教育技术不熟悉,不能与时俱进地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不能及时洞察到,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引导。

(四)教育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当今课堂上仍占主导地位,不少教育网站只是将原有资料上传网上,内容陈旧,形式单调,这与强调个性的空间、微博、朋友圈时代相去甚远。此外,风靡网络学习平台的网络新课程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对学生影响很大,如翻转课堂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视频短小精炼,其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此课堂还有教学手段先进、教学信息明确、学生小组化学习、老师角色导师化、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的特点。而纵观目前大学教育,并没有利用慕课、翻转等网络学习平台的特色来教学,以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主动地、有效率地学习。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三观”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的需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全能人才,必须结合网络与学生的生活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故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掌握知识,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对知识进行理解运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此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高校扩招,高文化水平人员增多,社会对人才要求具有更高标准,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素质等也成为社会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虽具有较成熟的思想意识,但涉世不深、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这就需要学校结合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心理和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从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问题,从而适应社会需要。所以,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思想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为学生所接纳,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及时平等的思想交流才能实现,没有思想交流,思想政治工作就变得单向化了。思想交流能够拉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针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现状,只有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交流中来,进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思想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通过网络生活化教育解决问题。

(三)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从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通过在网络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引入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如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由与选择的权利。网络全面、多角度的宣传方式,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理解网络的权利与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此外,大学生在网络中有充分的话语自由权,能针对某方面的问题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意见,这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最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互联网、微博、空间、朋友圈等虚拟网络发展迅猛,但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仍存在缺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如正确选择和利用网络信息。网络的健康安全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实施,更需要人们的自我约束。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使网络空间健康向上发展,而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周而复始,整个网络社会将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价值也得到体现。

(五)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活品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深入发展,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使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并为其所用,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注重教育内容和方式,将教育渗透到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对不同兴趣的大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和现实生活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可行性

方法要实现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高校首先要认识到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其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新载体和模式,要建立网络思政教育专业队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及生活世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和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生活品质,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一)高校应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生活化思政教育制度,从基本的建设、管理出发,做好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各方面的监督管理,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作为教育者,应具有强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意识,利用网络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所以树立意识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者的动力,才能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受到学生长期关注和喜爱。

(二)将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与学生网络生活相结合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跟上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发展节奏,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生活协调发展。高校应打造适合于大学生思政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新模式,通过网络将教育贴近生活,以满足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需求。思政教育者应关注学生常用的网络软件,如各种影音软件及聊天工具,设置影音评论,根据学生评论把握其思想动态,并进行相关引导和教育。还应注意娱乐、游戏、消费等网站,充分发挥这些网站的潜在优势,如将这些网站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网站建立链接,间接地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此外,思政教育者可以与游戏软件研发者合作,开发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的游戏软件,让学生在玩游戏时受到思政教育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教育者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渗透到学生网络生活中去,才能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

(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新的网络教学平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说教为主,内容空洞抽象,教学方式封闭守旧,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今天已不再受学生关注和推崇,甚至遭到排斥。所以,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水平,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有助于人生的发展。另外,教育者要结合当今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将教育渗透到网络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此外,随着网络课堂如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的发展,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其特点,将思政教育与此类网络课堂结合,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四)以网络舆论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媒体的大肆宣传以及人们的热情参与,现实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很快就会在网上引发舆论,每个热点话题后有成千上万的网民评论。这些评论是网民在特定时期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思想和利益在网上的集中反映,这些反映对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影响。如发生的昆明砍杀事件、新疆暴力事件、公交车纵火事件等对学生的精神冲击很大,此时教育者应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此外,网络媒体在宣传报道、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故教育者可与相关网络媒体合作,利用网络媒体将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最终使广大网民能够正确对待周围发生的一切。当然,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责任,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帮助,依靠共同的努力完成。

篇13

(1)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农村经济人作为农产品销售的中间商,对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资金投入不足,且在短期内不会产生实际的收益,因此缺乏网络营销实施的主动性;作为农产品的消费者,由于对一些生鲜蔬菜的购买便利性或生活习惯的影响,也使得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低于其他种类产品的销售。

(2)网络的应用能力不强。电子商务的有别于传统商务,对实施网络营销的有关人员要求较高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也相应的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网农转变。

(3)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缺乏。电子商务对人才的要求较高,需要精通网络信息技术,掌握营销策划技能,熟练使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人才是比较稀缺的。

2.农产品网络营销客体方面的制约因素。

主要有:

(1)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或者没有。在网络营销的产品中,一般会对产品质量进行分级、制定产品包装规格、设计产品编码,方便消费者网络购物和物流运输。但我国农业市场主要是单一农户生产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很难制定统一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标准,制约着农产品网络营销健康快速发展。

(2)季节周期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到季节、天气等自然环境营销较大,货源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3.农产品网络营销媒介方面的制约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比较明显,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电脑普及度不高、网络信号弱、农业信息服务手段落后,无法为农民网络营销提供实时全方位的服务。

(2)农产品网络信息平台除了少数专业以外,大部分内容无特色、重复信息较多,不能为农户和需求者带来实际的利益。

4.法律法规、信用体制等网络营销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

主要制约因素有:

(1)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在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对网络交易的发展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但是网络营销涉及的范围较广,农产品网络销售所产生的法律纠纷缺乏管理主体进行断案、仲裁,因此必须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2)网络安全性的制约。由于农产品网络销售者的网络技术知识匮乏,在进行网络交易时,存在者交易信息泄露、资金账号盗用等风险;同时信用的风险也必然存在,交易农产品的买卖双方和其他产品交易一样,双方只是通过网络联系,没有健全的信用体制,缺乏信任感。

(3)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落后。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因为部分农产品的产品特性,对配送的环境要求较高,有的产品在配送时必须全程冷链物流,这使得配送成本大大增加。

二、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

作为农产品的销售方要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必须建立合适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通过以上对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的分析以及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开展的制约因素探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体系主要由信息共享体系,流通市场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组成。

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信息共享体系的构建。

我国的网络营销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批优秀的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买卖双方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各交易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市场需求预测等信息汇总,并与农作物生产基地、批发集散地、加工储运等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有效的指导农户进行生产,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等造成的产品滞销货价格虚高等现象。首先,将各地区农作物生产基地和各批发集散地的信息完成采集,并上传至信息中心。信息通过有效的汇总整理,科学计算所得到的信息预测,比如农产品近期的价格走势或未来消费需求,可以帮助和指导农户的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2.农产品网络营销市场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

网络营销环境下,构建农产品网络营销市场体系的核心在于农产品虚拟批发市场的建设。虚拟批发市场的主要交易工作流程有:

(1)各交易主体都应该与虚拟批发市场签订在线联合协议,包括农户、农村经济人、批发商和物流服务商。

(2)建立虚拟批发市场的在线计划体系。参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各交易主体之间要制定相应的商业协助计划,比如实施动态合作计划、联合预测计划和联合物流计划等,以提高虚拟批发市场的运作效率。

(3)根据信息平台所获得的共享数据和历史统计数据,通过研究农产品的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化的规律,建立农产品的动态预测系统。

(4)虚拟批发市场和其他网络交易中心一样,提供在线洽谈业务,帮助交易的达成并生成电子合同,完善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