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青少年体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前言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青少年健美操竞技水平的培养还属于刚起步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然后逐步发展,对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研究更是有限[1]。目前要继续发展竞技健美操,就要加强对青少年健美操的重视和研究[2],因此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青少年参加培训的动机进而完善管理制度[3],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加强科研力度和健美操人才的培养等举措是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4]。因此,分析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显的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作调查,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为各教练员提供心理依据,以便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动机,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南京市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青少年。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以动机的种类来制定统一的问卷表。(样本含量50)其中小学生26人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中学生24人。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论文的相关文章和心理学文献资料约30篇。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问卷反映出的数据用百分比计算法进行统计。2.2.4 访谈法:通过对王连睿教练等多名教练员进行访问,得到有关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5]。通过笔者的调查,大多数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绝非只有一个动机。本文是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格式免费论文。
兴趣直接影响到动机的形成。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带有向往的心情,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6]。兴趣可激发人的求知欲,是鼓舞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兴趣对青少年动机的形成有特别重要作用,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7]。因此,明确青少年对学习竞技健美操的兴趣,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显的十分重要。
3.1 促使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表1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64%的青少年表示喜欢竞技健美操,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以它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价值吸引着人们参与的热情。青少年在具有鲜明节奏和音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振奋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运动员随着音乐活动,动作优美协调,动作的灵活和反映的灵敏以及胜利的喜悦,都给人以美的情感的体验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人们能从中分享起美的欢跃,因此竞技健美操很容易被青少年喜欢,更多人开始认识竞技健美操。
调查结果表明36%的青少年表示一般或不喜欢竞技健美操,这部分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并非个人喜好,有可能是出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看人家参加培训自己不甘心落后;因为好玩或可以多交朋友等等其他因素的驱使。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相比较来看,中学生的影响因素比小学生要多。小学生更多人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是因为喜欢,很少收外界压力比如父母或老师强迫,升学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学生参加培训的外界因素就比较多,从表2看因“升学需要”、因受“父母或老师强迫”的中学生占多数,可见中、小学生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有相当大的差异。
表2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原因
小学生人数
中学生人数
喜欢竞技健美操优美的动作
喜欢竞技健美操欢快的音乐
竞技健美操有健身价值
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不甘心落后
可以广交朋友
因好玩
升学的需要
父母强迫
5
3
9
6
1
1
1
1
5
4
2
2
5
篇2
(1)教师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基础的心理教育知识。首先,教师自身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前提,便是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使之能够做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引导。(2)学校应打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打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一,便是要搞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生与老师间只有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与老师间加强交流,能够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其二便是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学校应定期定时增加更换体育器械,定期美化体育课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有兴趣学习。(3)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突出情感教育。教师们应在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加强对学生的重视和指导,应和学生多加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多问,增加其互动性,增进共同的情感基础。同时,适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好现代体育操场及多种多媒体设备,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将课内的活动纳入到课外体育的时间范围内,让学生们在课外时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4)对症下药。体育教学的知识构架虽然相当庞大,但知识与知识之间往往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在进行体育课外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适合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并应顾及到学生与学生间在心理素质上所存在的差别,依教材内容与学生本身来制定教学进程。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自己揣摩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加强学生的自身组织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等。同时又在学生的心理方面上,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可以使学生得到帮助和提高。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最佳途径。
篇3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突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进行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这些有关“我”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记日记是他们的明显表现。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稳定。这一时期,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逆反心理”期。
关于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简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因此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是不正确的。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出现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
1.主观因素
(1)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及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当家作主,从而摆脱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现自己的非凡与成熟,因而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为成人们所重视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才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与外界对峙的局面,从而确立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2)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持己见,走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综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加上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学习中提出一些与师长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设想和看法,并亲于尝试一些在教育者看来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以满足个人(社会)的某种需要为前提的。在学生还没有产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此外,当学生产生一定需要以后,对他们提出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于被接受的。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们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tb。有人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他们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
第三,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着他们,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tb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式、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比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不正之风,都可能影响敏感的学生,以致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总之,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也同样是教育学生所不可忽视的。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对同辈群体的依赖。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问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正确对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正常表现,是青少年中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一时期,教师应“对症下药”,不应盲目作为。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对待其逆反心理行为,与他们做朋友,是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上下课时间,对有逆反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多种正规的方式了解其tb理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找个别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发现其反常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盲目指责、批评学生或不尊重学生。
2.以情动情,消除疑虑
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象都说明,感情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与做法。而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处于“反抗”时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师对感情的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们的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和偏激的行为,而应做到以情动情,以心换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从而对教师消除疑虑,真正从内心接纳教师、与他们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忧与愁,这将有利于改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创造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重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要认识一致,互通信息,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极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学校可通过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我们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要竭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处处感到是温暖、处处感到是关心。从而严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规范化,以此来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篇4
《弟子规》中讲述了孝、谨、信、泛爱众、而亲仁[1]。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实施起来却实为不易。尤其是在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中,成年人都普遍养成了有悖于传统美德的品格与习性,如此怎能在家庭教育中教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品德?而《弟子规》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传达了家庭教育的信息,从最基本的孝道开始,在传统社会观念中,家庭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人机关系,家是建立血缘与情感基础的桑田,孩子的性格与品行,会随着家庭这个环境慢慢改变。在环境中,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学习手足之爱、母子与父子之爱。很多出现人格障碍的孩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从小在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孩子在家庭中因为没能感受到爱,使得其丧失了原有的价值观。而《弟子规》中讲述的孝道,对父母,子女以及人格的修养与品行都有较大的警示作用,这些行事规矩都有利于家庭形成“真实”、“诚信”、“孝顺”的品质。并且《弟子规》中倡导的秩序,也是当今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中最缺失的,如果从小就让孩子诵读《弟子规》,能够让孩子增强对家庭的认同,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与道德修养,养成勤奋学习、从小懂得尊重人。而从小养成的品德,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使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对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处世习惯,使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弟子规》中还十分讲究教育的方法,比如“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体现做人做事的先后顺序,教导孩子首先要懂得孝道,然后才有诚心,继而发展为对众人的关爱,将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统一起来,随着在实践中相互依存,能够将孩子引入到一个正确发展的道路中。
三、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家庭教育以长期的封建体制与小农自然经济为导向。在古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智能居首位,将家庭视为个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将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及最终目的,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通过家庭教育虽然能够有效的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家庭教育的教学现状却在限制其应用教育职能的发挥,甚至在某些家庭教育中还出现负面效应与职能错位的问题[2]。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家庭的教育观念上,往往一方面承载着“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的价值观念,出现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而另一方面又受现实社会文化的影響,使得各种非原有道德的文化进入到家庭中,使家庭文化有意无意之间受到某些反文化的影响,让家庭道德教育出现教育方向失衡与教育空白的问题,致使家庭成员畸形发展;第二,在家庭的教育职能方面,家庭成员往往不能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工具,而其传递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使得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发生变化;第三,由于当前社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约束体系,道德标准经常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家庭教育在伦理道德的培养上往往会陷入一个茫然无措的状态,会严重影响家庭血缘关系以及家庭教育职能的发挥;第四,受当前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智能在不断下降,这增加了家庭成为利用消极态度甚至反文化的态度来尽可能的在孩子面前塑造自我,成为影响孩子心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此可见,现存的家庭教育模式无论在教学观念、价值观以及教育职能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上,借助《弟子规》中所规范的标准与做人原则,进一步剖析古代家庭教育模式,对现阶段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
四、《弟子规》教学思想在当代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实施策略
《弟子规》在我国古代就被积极推广,其中所蕴含的通俗、易懂、易行的特点,正好弥补了孩子生性上理解不足的缺陷,并且内容中蕴含的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以及饮食起居规范,是规范孩子道德与品质的重要参考。当前,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就可以借助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作为青少年启蒙教育的重要参考,使之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与教育实践提供帮助。
(一)在家庭中灌输蒙以养正、道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在现代的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中,必须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青少年能够逐渐养成重视伦理理法的优良品质[3]。另外,家庭教育还应懂得应用之道,因为只重视而不知道如何使用,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教育环境的。
(二)教导孩子养成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其养成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与日积月累的过程。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贯穿于青少年日常生活与待人处世中。在这两种品德中,《弟子规》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逐步让孩子养成生活有序、讲究个人卫生与珍惜时间的习惯,并且珍惜时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要求孩子“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弟子规》中也给出了明确的指示“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洗手”,正确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性。
(三)让孩子多诵读经典,熏陶出良好品德
文学经典是我国先贤与先圣智慧的结晶,这种经典能够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必然有其独到以及价值所在,因此孩子在学习各种知识与才艺之余,家长也应教导其诵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学。孩子在诵读经典过程中,能够逐渐被其中的文化所熏陶,主动去思索与理解其中的道理以及观点,达到思维锻炼与品德发展的目的。选择文学经典,应选取那些百读不厌,对孩子终身受用的书,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先贤文学经典,辅助孩子学习,并让孩子的朗诵能力及记忆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导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
在《弟子规》中,反复阐释了“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等道德品质,其中“入则孝”属于感恩教育,“出则悌”属于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4]。
孝是道德形成的基础,也是一切教化得以实现的根基,在古代家庭思想中,提倡“百行孝为先”,这不仅是因为孝是一种基本的家庭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在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往往会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逐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很多学生用着父母的钱,却对父母没有一丝的感激,这实则是家庭教育出现畸形,为使孩子养成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应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
五、结语
总之,《弟子规》与当代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探索将其转化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剔除其中的糟粕,取精华,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心中萌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梅,谭英,李庆风.《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1,(04).
篇5
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使我感到,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体育教学在一些学校成为可有可无的“小课”或“花瓶”,有的学校甚至把达标等同于体育,使体育仅仅局限于达标训练,而体育的精神意义和体育的崇高境界却被淡化和遗忘了。这无疑使学校体育走进了死胡同。因此体育论文,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体育,呼吁理想的学校体育。
一、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能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挑战自我,才能做出非凡的成就,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击,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向上,在某种意义上比形成某些体育技能、获得某些体育成绩更重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二、理想的学校体育应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近些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况。而由于独生子女的“独”体育论文,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控力、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难得有培养的氛围和机会,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有的成了“胖墩”,有的成了“豆芽”,还有的成了“药罐子”等。这与时展对人的强健体魄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唯有进行强有力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心智“苦”,筋骨“劳”,不断体验欢快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学校体育必须承担起磨炼学生意志的使命与责任。
三、理想的学校体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体育论文,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能培养个体的合作意志,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也要让他们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成立自由组合的体育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对抗团体竞赛时,要鼓励学生敢打敢拼,更要鼓励学生默契配合,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四、理想的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在激烈变化的时期,他们同时又身处纷杂的社会环境及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中,极易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体育论文,养成健全的人格,是现代教育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既让学生勇于争光、勇于拼搏,又让学生正确对待名次、成绩,做到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6
1 五人制足球的特点及在高校开展的优势
1.1设备简单,规则简明。
易于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为25~42m、宽为15~25m体育论文,所需的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性五人制足球比赛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球门可用砖头、衣物等代替。另外五人制足球活动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而且可以不受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五人制足球源于十一人制足球,它的竞赛规则与十一人制足球比较类似,但又非常简明,这也为五人制足球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1.2参赛人数多,提高场地利用率杂志网。
十一人制规定上场人数为11人,最多可替换队员3人。五人制比赛规定上场5人,换人人数不限。单从一场比赛来看,五人制比赛参赛人数要少于十一人制。不过我们可以作以下的计算:以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正规十一人制足球场为例,如果举办十一人制比赛,可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多为(11+3)×2=28人,如果在这个场地上举办五人制比赛,可将正规足球场划分为四个标准五人制足球场,两个小时内一个场地可以安排两场比赛,则能够参加比赛的人数最少为10×4×2=80人,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另一方面,由于单场比赛时间短,举办学校、院系级比赛的赛程也较短,克服了十一人制比赛赛程较长的弊端,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3.射门多,进球多,观赏性强。
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规定:“开球可以直接进球得分”,由于比赛场地小,有效的射门区域相对较大体育论文,所以有效射门次数大大增多,同时进球也增多,使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这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观众的热情。
1.4运动负荷的适宜性,安全性。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场地面积小,比赛时间相对较短(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全场比赛共需40分钟),且还有中场休息;同时,规则对比赛中途换人次数不作限制,且被替换队员可以再次上场比赛。而十一人制足球每半场比赛4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全场比赛需要100分钟,耗时较长。另外,其规则对换人人数有限制(每场比赛只能替换3人,且被替换队员不能再次上场比赛),因此,对队员体能要求较高,队员赛后容易产生疲劳,而我们的参赛队员都是在校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十一人制比赛视角长,运动强度大,所需氧债大,疲劳恢复至少24小时以上。五人制足球比赛,强度虽大,但比赛时间短,并可频繁换人体育论文,氧债相对较少。经过一晚上休息,疲劳基本可消除,从而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另外,比赛规则还对一些容易产生伤害的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如不允许冲撞和铲断球等。因此,可以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减小参赛者心理压力,增强了运动员的安全感,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1.5接触球的机会多,整体性强。
由于五人制足球队员人数少,使每个参赛的队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同时比赛场地小,这要求队员要更多的无球跑动和更快的传接球配合,因此五人制足球队员接触球的机会较多。五人制足球场地小、队员人数少,防守相对密集,因此五人制足球较十一人制足球更需要队员间的积极配合,同时五人制足球参与者在比赛中必须充分发挥5个人整体的智慧和技能,发挥团队精神,协同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比赛结果。
1.6攻防转换快,技术要求较高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比赛换人人数和次数不限,也没有越位的限制,而且有队员严重犯规被暂时罚出场2min后其他队员可换上场等特殊规则。这些规则使得五人制足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对抗激烈、技术动作更快,使比赛更加激烈。由于五人制足球场地小,活动空间小,运动员在做传、接、盘、带、射等动作时体育论文,必须在瞬间完成,这要求球员在场上的反应能力、控球力和队员间的配合。
2 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意义
2.1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五人制足球运动中使用的身体部位比其他运动全面、丰富。头、脚、胸、臀、肩都可以利用,五人制足球比赛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如踢、接球等技术和奔跑、急停急起、转身等无球活动。同时五人制足球比赛运动负荷的适宜性,适合大学生生理特点,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性等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和消化系统等人体器官的功能非常有益。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可以使学生认识足球的价值和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五人制足球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发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主义精神。
2.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蕴涵着很高的文化价值,五人制足球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校推广五人制足球赛,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建设,推动学校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同时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李宁杯”
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可以推广和宣传体育精神,展现和宣扬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向社会辐射,从而扩大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3缓解场地不足,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高校扩招后,高校的体育活动场所或教学场地普遍存在着场地不足的难题体育论文,五人制足球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可根据具体隋况,改变场地和球门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比赛人数、取消守门员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赛成为一种灵活样的比赛形式,这能激发学生对足球技战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五人制足球要求参与者出球、急停急转要快,射门要稳、准、狠、快,动作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等特点,这能培养和提高参与者娴熟细腻的脚下控突破技术和严密的协同防守等能力。另外五人制足球具有接触球的机会多的特点,而多接触球是掌握球性的主要途径,数量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多接触球是加速掌握动作技术的关键,这对于参与者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4推动足球运动自身发展杂志网。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浓缩与精炼,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与升华,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补充形式。足球运动依托高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球员职业素养、职业结构、文化
水准及道德素质,改善中国的足球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足球运动自身发展。五人制足球在高校的推广与发展,可以作为中国足球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为中国足球探索一条新的出路。五人制足球具有场地小、时间短、换人规则灵活、在同一时阆内参加的队数和人数多、易造就技术型人才等优点,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五人制足球赛在高校推广,能利用大学生的榜样影响,对中小学的足球运动的开展与发展能起到辐射的影响,可以激发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篇7
1.前言
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教学的实施,体育课程向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一轮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体育教学方法,构建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1 抓好继续教育,建立正确教育观念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昨天的新知识,今天就变得陈旧了。体育教师如不进行有效的继续教育,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加深对新知识的了解,尤其是本学科前沿思想和动态的理解。像以前那种吃老本,只是进行简单的“放羊式”教学,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要制定措施,督促和鼓励体育教师不断进修和学习,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体育论文,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如:定期进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等方式,就是很好的教师培训措施。
2.2 力争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要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学校就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创新教育的环境。首先要依法办事,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教,又要结合校情特点,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满足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需要。绝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希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但现实中存在体育教师的工作实质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与体育教师工积极性还远远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从目前状况看,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们有动力和心思去创新。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本专业新的专业知识。目前,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比较薄弱,这是由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所决定的。一般而言,体育教师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动有余、静不足。因此,他们的科研意识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同时,以教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蓝图,定期科研课题指南,做好课题立项评审,表彰优秀成果及应用推广工作,争取做到每人每年1~2篇或表彰。对未参加过科研工作的教师,学校可以开展培训班,帮助教师弥补教育理论的不足,逐步提高体育教师创新前提下的教育、教学能力。
2.4 培养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而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低,在某些时候的职称考核、年度评优问题上得不到平等对待。但是,近年来国家体育达标已明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成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一大隐忧。对此,国家已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体育论文,并陆续推出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我们相信,以往的那种学校不重视、场地器材不足,学生锻炼热情低的情况将会大为改观。随之而来的应是社会的重新定位、学校重视、家长关注的局面。也只有这样,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身体打好良好的基础,没有大环境的改善是不行的。
3.提供创新教育的实践机会
创新教育贵在实践,再好的教学方法,如不实践,那只是一种理论。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不在教学中检验,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也只是理想中的空中楼阁。
3.1 教师要善于发现自身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并能及时抓住和运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引体向上的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对比练习,个子矮的一组的优势将会明显。而铅球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结果则相反。教师在课后总结时,可让学生结合力臂与力矩、投掷的出手点高度与合理的出手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理解了物理力学的有关知识在体育锻炼中的运用,而达到换位思考的良好效果,较大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3.2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自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使体育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束缚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创新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思维,体育教师也要有上进的心态,认识到自己只有在深刻理解体育教材的前提下,提高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主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加强落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法等,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教会学生学习,通过“创造性的教”促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为阵地,教师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显然,这种教学活动调动不起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论文,还严重地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产生疑问,再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如学生常常问:为什么穿跑鞋会比一般平底鞋跑得快?为什么推铅球的角度是38度至42度,而不是其他角度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以上疑难问题。
3.4 正确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只是提出一个大体范围,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留有相当大的余地。教学内容的选择只要符合各地各校的自身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许多教师仍然走不出对传统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如: 铅球、跳远等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大,因此,我们应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尽量生活化,并选择一些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运动项目,如:网球、越野、运动休闲理念等。所以,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项目的选择上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5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与几年前相比已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表明,录相(图)的演示所获得的效果远远大于口述的效果。体育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它既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正确的动作示范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通过网络、电视、录相等各种传媒手段让学生接触到许多练习时没有看到的知识。要做到这些,这便要求教师能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比如:篮球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雨天在教室内组织学生观看篮球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让学生欣赏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等。因此,在新知识的大趋势下,教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教师,将逐渐地被学生所遗弃。
3.6 提高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
学校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教师去获取和研究日益剧增的有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服务。面对大量纷繁无序的信息,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搜集整理,加工选择,分类比较,分析研究,然后探索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运用这些信息的条件和方法。获得学校体育有关信息的方法有阅读文献、调查访问、座谈讨论、参加学术报告等。然后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整理、论证、推理,必要时辅以计算,最后得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应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实践与研究之中。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4.提高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竞赛和裁判能力
学校体育竞赛是在体育教师主持和组织的校内学生体育比赛,通过体育竞赛鼓励和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论文,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同时可以检验体育教学成果,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通过学校的体育竞赛,学习运动会组织和编排知识,及时总结组织比赛经验,提高组织和统筹运动会的能力,通过临场实践工作,提高专项裁判能力。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参加校外大型运动会的裁判工作,通过赛会组织和裁判工作的交流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好的了解专项的最新技术,有利于个人知识更新,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所在学校名声,也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应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多让他们参加高级别裁判培训的学习,提高裁判业务水平。
5.结语
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较长时间磨练。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培养计划,以适应当代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要勤于思考,活跃思维;最后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参考文献]
[1]叶瑞祥,沈晓良.教育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菊芳.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 体育与科学,2005,1.
[3]高扬.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创新能力[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9.
[4]齐效成,杨艳.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5.
篇8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即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
渝西地区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而又稳定的民族文化体系,造就了各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即文化的民族性。民俗体育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鲜明的民族发展特点。由于各民族生活方式、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构成了民俗体育具有竞技性、多样性、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征。
二、名词界定
渝西农村中学:主要针对的是重庆西部地区(原江八县)以及由于打工以及三峡移民到该地区所建立学校以及学生。
民俗体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于民间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如舞龙、舞狮、跳绳、踢毽子、跳竹竿、扇子舞、荡秋千、秧歌、踏青、荡秋千、登高、抖空竹、放风筝等都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
三、渝西地区农村中学引进民俗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由于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的近期目标,造成体育目标狭窄,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脱节,缺乏延续性。因此,从终身体育看学校体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而且要解决将来的发展和延续问题。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习惯,在体育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俗体育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体行为,而非个人的,这就注定了民俗体育往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规则简单通俗易懂,是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即便在街头巷尾也能开展,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喜爱和重视。
2、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课程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只有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才有必要积极引进到体育与健康课中来。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灵活,各类型的民俗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娱乐与健身价值,不仅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能健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民俗体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民俗体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审美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美、形式美、氛围美、和谐美等方面。人们在参加或观赏民俗体育活动时,民俗体育的内涵中体验了美的情绪,人们通过感官把这些富有情趣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声、色、形、象诸要素结合而构成了形式优美的审美价值,给运动者和观赏者以愉悦身心、沟通情感、撷取运动感的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3、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有利于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
学校体育对于民俗体育的挖掘和保护有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多种途径传授给学生,从而推动民俗体育在学校中全面开展。民俗体育项目扎根于特殊的民俗土壤中,依附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活动中。民俗体育与农村学校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每种民俗体育项目对于条件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缺少器材设施资源的现实下,民俗体育项目是他们健身的首选。通过在学校的开展把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对于弘扬民俗文化、让青年一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特殊的意义。
四、渝西地区农村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对策
1、多途径开发和制作民俗体育器材
学校体育经费的缺乏,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普及与提高。在目前看来,让比较贫困的农村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购买民俗体育器材不太实际。而器材的短缺是影响民俗体育在学校中开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期根据实际情况多途径多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器材来缓解器材的严重缺乏,积极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开发、制作简易器材。
2、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篇9
二、创建学习性教研组,促进专业化发展
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效手段,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学习,本学期教研组学习蔚然成风,相互之间交流听课就达80节次,外出学习达30人次,有业务培训,有研修活动,有观摩学习,有教学研讨,形式多样。每一次活动归来,与会者都进行交流,及时传达有关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传达课改信息,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发展。此外,为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根据教师发展处和课程教学处的统一安排,本组于每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大家先在自学的基础上然后集中交流,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收获。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着力向更深层推进
由俞波老师负责、全体组员参与的省课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践研究》子课题《以游戏为载体设计多元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但结题并没有结束我组研究。本学期初,又继续向教育局申报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项目学校,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研究》并已批准立项,意味着我们所开展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组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围绕课题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改进和改良我校大课间,在探索中前行,在改良中进步。本学期围绕课题研究在校行政支持下组织了全校的春季趣味运动会,从项目设置、场地安排、报名和比赛、学生参与率,都超过以往各届。
四、强化毕业班体育教学,体育中考成绩优良
上届初三体育中考我校取得了39.8的好成绩,而本届初三毕业班面临人数多,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学校和全体教研组同志非常重视。九年级两位教师抓早、抓紧、抓细、抓实,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同学,同时各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中考标准,群策群力,经常交流,不断探索提高成绩的方法,并及时做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教学、训练、考核相结合。本学期,我们又先后召开两次学生家长会,认真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分管领导和教研组先后多次进行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分析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在5月进行的体育中考中,我校再次取得优良成绩,全校均分达到了39.7分,圆满完成学校要求。
五、业余训练常抓不懈,体育竞赛成绩可喜
运动队业余训练,一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运动队教练员认真负责,坚持常年系统训练,不断改进创新训练方法,使训练质量大幅提高,在各类体育竞赛中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本届九年级有16位学生获得体育竞赛优胜,中考获得加10分的资格。田径队在史荷凤和缪伟杰老师指导下参加市第25届育苗杯田径比赛中获初中乙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初中甲组团体总分第六名。何中坚老师指导乒乓球队学生参加市乒协组织的“迎六一”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中,获第三名1人次。
六、本组教师取得的成绩
1、老师参加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比赛获二等奖。
2、老师参加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比赛获三等奖。
3、老师撰写论文《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研究》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学校体育》年第五期,并送省第届运动会科报会评审。
4、老师撰写论文《体育教研组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发表在省级刊物《初中教学研究》年第二期并获市24届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5、老师在本学期受市教研室体育学科委托为市局属、、、、区体育教研组长80多人,作体育教研组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研究专题讲座。
6、老师参加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游泳比赛(预赛)裁判工作,认真细致,被组委会评为“精神文明裁判员”。
篇10
(一)概念的界定
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体育并不单纯是学校的体育教学,是通过学校的教育达到强身健体,养育身体之目的。是人一生中都不能或缺的身体锻炼手段;狭义来说,就是仅之体育教学,通过学校教育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本文讨论的范围限于狭义的体育,就是学校的体育。
(二)“三育并重”的含义
三育是指:德育智育和体育。所谓“三育并重”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可偏废。而在《体育之研究》中,不仅整体上强调三育并重,而且强调体育在三育处在首要位置。体育既然如此之重要,在当下的现实中却没有很好的得以体现。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屡屡受到人们的普遍诟病,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所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吁下,国家一度倡导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或者说相补充的)素质教育,然而,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在发挥作用,只要在人们的意识中考上大学,考上重点大学就意味着命运的改变的这种观念不变,那么素质教育收效就会大打折扣。
二、“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一)体育在应试教育中的地位
应试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这其中有很多的重大改革,如以前一刀切全国一张卷子,到3+X等。但是这些改革鲜有论及体育改革的,在对待体育问题上,似乎体育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无论怎么改,体育教学的分数依然不能进入高考的录取分数中,这种对体育的歧视导致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对体育的人财物的投入及其有限。因为体育的好坏与升学率无关,在各中学普遍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体育被边缘化自然是在情理中了,这与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很不相称,这与身体对我们一生的影响也很不相称。
(二)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情况是不是会好一些呢?实际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当今社会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功利主义思想,体育本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社会上普遍不欣赏体育好的人,甚至把这些人讥讽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似乎学习好“智育”好就可以走遍天下也不怕,而体育好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同时,应当看到很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把体育作为一种在社会上进阶的手段;如此形成两个极端,要吗不重视体育,嘲笑体育,要吗要想通过体育,拿的金牌,也不失为出人头地的一个出路――用来强身健体,“养护吾生,乐乎吾身”的体育被严重扭曲为仅仅是一门职业。
三、体育不被重视的原因以及危害
(一)不重视体育的原因
在《体育之研究》中,青年对不重视体育有一个仍然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解读。“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顾知之者或寡矣。或以为重在智识,或曰道德也。夫知识则诚可贵矣,人之所以异于动物者此耳。顾徒知识之何载乎?道德亦诚可贵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己者此耳。顾徒道德之何寓乎?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段话说的非常明确,一个中心:“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这里强调,“智育”“德育”固然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零!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属于“”和“”时期,那时候存在的问题,现在过去将近一百年情况似乎并没有发生变化,“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宜以养护为主,而以教授训练为辅。今盖多不知之,故儿童缘读书而得疾病或至夭殇者有之矣。”这里强调儿童以及上小学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时期,应当注重身体发育,即体育,而智育反而是其次的,而当下中国的现实正相反,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误导了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很多在身体发育阶段原本不应该强制学习的内容。违背客观规律,拔苗助长,导致孩子畸形发展,尤其是影响孩子性格发育。
那么到了中学该怎样呢?“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今人则多偏于智。中学之年,身体之发育尚未完成,乃今培之者少而倾之者多,发育不将有中止之势乎?”中学身体并没有发育完善,但现实的做法是“培之者少而倾之者多”继续体育的少而伤害身体的举动多。原因是:“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观其意,教者若特设此繁重之课,以困学生,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有不受者则罚之;智力过人者,则令加读某种某种之书,甘言以#恬之,厚赏以诱之。嗟乎,此所谓贼夫人之子欤!学者亦若恶此生之永年,必欲摧折之,以身为殉而不悔。何其梦梦如是也!”这段话的描述,和现在的应试教育下的学生课业负担不堪重负完全一样的。作者愤怒的指出这种现象就是:“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并且,不思悔改“何其梦梦如是”。最后,作者强调“三育并重”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不重视体育的危害
篇11
3.在体育教学教研方面,整个大良的体育教师教研氛围不浓。
4.运动竞赛成绩与大良在区的地位不相匹配。
二、发展策略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提供更多自我升值的平台,进一步发挥体育教师在学校的作用。
1.在现有的基础上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
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
(1)考核录用更多的师范类体育专业优秀毕业生。
(2)对全大良中小学校现有的专职体育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合理调配。
2.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
(1)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建议每年组织全大良的体育教师开展一次以技能竞赛、体育理论知识竞赛、体育论文评比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强化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我镇的体育教师培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一块,我认为大良的体育教研组要带好这个头,加大力度强化对体育老师的培训。
(3)完善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①职业道德和体育教学技能教育:新加入体育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毕业者,应该接受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技能培训,学习教育法规、道德修养、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为以后执教打好基础。
②知识更新教育:学习体育学科和相邻专业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
③专项技能教育:有体育专项特长的教师,如裁判员、教练员应定期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熟悉运动项目的发展变化,逐步提高自己的专项技能水平。
④科研方法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应参加科研方法培训,掌握基本的科研知识、统计分析和评价方法,以利于在教改和训练中开展科学研究。
⑤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如电脑操作、体育教学课件制作等。
(4)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评价主管校长的其中一项内容。世人往往将“体育”等用于“武”,体育教师自然就等同于“武夫”,长期得不到公众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体育也常常被学校领导及家长看成是副科,不被重视,因此在政治和经济待遇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特别是课时费的不平等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或者评优评先方面,都不到相应的体现。这样长年累月,就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对教学工作消极应付。我认为学校在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时,要科学合理地计算体育教师的课时量。对学校体育工作创出特色的、学校运动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教师,要给予表彰、奖励。在评先评优、教师职称评聘和区级骨干教师评选中,对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要一视同仁。要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对体育教师应享受的各项津贴(运动队教练津贴、体育教师服装费等),各校要按政策予以落实。实话说,有时候作为体育人,更希望得到的是上级的肯定,体现其自身的自我价值。
3.加强大良体育教研的力度,以教研促教学,不断提高专业
水平
如果说教学是高山之巅的话,科研则是高山之基。只有科研水平提高了,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竞赛水平成绩才会上去。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忙于教学,倦于读书,重技术轻理论,教研和科研能力薄弱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从新的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然后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和推广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教研促教学,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1)根据学龄段的所需,体育教学不同、运动项目的不同建立不同层次的教研组。比如,建立以课题研究不主要研究方向的课题研究小组、以竞赛成绩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竞赛教研组、以体育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常规教学教研组等。
(2)结合上级的相关评价体系,可以相应的建立大良级别的“体育名师”工作室。
(3)教研组结合区每年的十个大项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选拔赛。
4.以协会或者是俱乐部的形式,提高竞赛成绩
(1)建立镇一级的网点学校申报,并以网点学校为平台,精心打造校级运动员队伍。
(2)在各学校以协会或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
(3)根据网点学校制订在不同学段优秀运动员的梯队建设实施方案。
(4)继续强化体育品牌,打造新品牌。
①空间优势:中小学体育俱乐部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有很大的项目选择空间和技术提高空间,特别是俱乐部内部,有很好的比赛氛围,可以通过比赛提高技术水平,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把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体育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②时间优势:相对体育课来说,俱乐部的活动时间较长,可以说是“专时专用”,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学习某项运动技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技术
基础。
③教师优势: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专长。俗话说 “尺有所短”,每个体育教师并不一定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而在俱乐部活动中,专项体育教师就可以比较系统地指导学生掌握某一项运动技术。
④学校体育社会化优势:学校体育俱乐部既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的社会化,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校体育俱乐部除了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外,还可以开展多种竞赛活动,促进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同时学校向社会开放场馆设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之一的“社会适应”目标。
(5)以体育竞赛教研组为牵头,统筹规划全大良中小学体育竞赛活动。
①成立大良中小学生体育竞赛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协调全镇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
②营造良好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氛围,创新竞赛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承办各类赛事,进一步扩大中小学生体育竞赛的影响力。
③认真修订各类比赛规程,充分尊重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比赛项目和比赛时间,提高学校和学生参与比赛的主动性。
④适时推出大良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主题歌和宣传口号,精心设计竞赛标志,提升学校体育竞赛内涵。
⑤出台大良中小学生2012~2013年体育竞赛总体安排表。
(6)着力完善体育竞赛管理制度。
①把学校运动队建设、训练和竞赛情况纳入学校综合评估的内容,定期组织专项督查,运动队建设成绩显著的学校给予表彰和政策支持。
②建立完善的运动员选拔、考核和培养机制,加强对运动员思想品德、竞技水平和文化知识学习情况的考核,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每年开展一次优秀运动队和优秀运动员评选活动。
③建立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奖惩制度。对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学校、教师颁发输送奖。大型比赛要评选优秀赛区和优秀组织奖,并表彰优秀教练、裁判、运动员。各校要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教练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
④认真制订竞赛计划,建立合理的赛制体系,端正赛风,规范参赛和办赛行为。
⑤定期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总结学校体育竞训工作经验和教训,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断提升竞训工作水平。
(7)大力强化体育竞训的保障措施。
①各地要设立竞技运动专项训练和奖励基金,支持学校开展训练和竞赛工作。
②各学校要增加师资力量和经费投入,合理配置教练或外聘教练,合理计算工作量(参照“条例”以不低于90分钟一课时),提高津贴标准,对参训运动员要给予训练补贴。要科学安排教练业务学习时间。
③各学校要不断创设良好的竞训条件,提高竞训装备标准,提高后勤服务能力。
④学校要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对运动员给予适当倾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消除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⑤学校要提高训练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为运动员办理相应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