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英式英语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英语论文选题 英语论文提纲格式 英语论文开题格式 商务英语论文选题 英语论文的提纲格式规范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 英语毕业论文格式 Essay格式范文 留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Harvard Reference Style 英国论文答辩要求
一、英语论文的标题 通常长篇的英语论文(比如说英语研究生毕业论文)通常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1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1/3,跟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3、第4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这个英语毕业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Prof.C.Prage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0.6cm(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毕业论文比较短,也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1页的左上方。第1行写作者的姓名,跟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2.5cm,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然后留出2.5cm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和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1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语论文的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1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2.5cm左右)的始端写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1格后再写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1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用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1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1个字母;处于同1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三、英语论文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1.5cm。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四、英语论文的文中引述 正确引用作品原文或专家、学者的论述是写好英语论文的重要环节;既要注意引述与论文的有机统一,即其逻辑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论文作者必须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目前美国学术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圆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处。现针对文中引述的不同情况,将部分规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则可将引文有机地融合在论文中。如: 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这里,圆括弧中的Roper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数字为引文出处的页码(不要写成p.9);作者姓与页码之间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标点符号;句号应置于第二个圆括弧后。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过三行,则应将引文与论文文字分开,如下例所示:
Whitman has proved himself an emin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ve and precursor, and his “Democratic Vistas”
is an admirable and characteristic
diatribe. And if one is sorry that in it
Whitman is unable to conceive the
extreme crises of society, one is certain
篇3
商务英语是拥有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以服务于商务活动为目标,集实用性、专业性和明确性于一身,为广大从商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有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商业广告等商务活动。语言结构上不仅术语、套语、专业词汇多,而且还相当一部分蕴含交际策略的委婉、客套用语。因此,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商务知识、管理技能和其他专业知识的结合,因而其本身也具有独特性。从用词上讲,商务英语的词汇具有专业术语丰富、缩略语现象普遍、名词化程度高、新词汇层出不穷等特征。商务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
2.1专业术语丰富专业术语是指适用于不同学科领域或专业的词,是用来正确表达科学概念的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专业术语要求单义性,排斥多义性和歧义性,且表达专业术语的词汇都是固定的,不得随意更改。商务英语拥有数量可观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体现了明显的行业知识。
2.2缩略语现象普遍英语缩略语用简单的几个字母可以表达出复杂的含义,具有言简意赅、快速捷达的特点。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跨国活动,随着电报、电话和电传的发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远隔重洋的双方用电话交谈、发送电文,均要求简明扼要,便于记忆和记录。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为了省时节费,提高效率,人们在交际中力求浓缩快捷、言简意赅。因此,商务语域里的人们创造并使用着大量的缩略语。
2.3名词化程度高名词化是通过把句子变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使表达过程的动词和表属性(attribute)的形容词具有名词特性。在商务英语中,名词化现象十分普遍。不同的商务文体,名词化分布大不一样。文体越正式,其名词化程度越高。商务信函和合同中名词化现象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因为商务信函文体正式,商务往来中的报价、合同的签订、索赔的解决等往往具有法律效力。
2.4新词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活动的丰富,语言也向多层面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词。商务英语作为现今商务活动最常用的语言,也得到了丰富。就译者而言,这些不断涌现的商务英语新词的学习难度不言而喻
3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巧妙运用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语言转换,是将原语所蕴含的信息转化到目的语之中。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译者对原语的理解和对目的语的表述。从图式理论角度出发,对原语的理解就是充分激发译者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对原话语进行准确的解码,然后对目的语进行全面的再编码,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激活目的语读者大脑中已存的相关图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在解码的过程中,译者应激活大脑中固有的与原语相关的图式,才能实现对原语的正确解码。即译者要有相关的语言、内容以及结构图式,在被激活的情况下才能正确地理解原语言。在编码的过程中,译者在充分理解原语信息的基础上,必须激活所掌握的相关目的语图式,对信息进行分析与调节,尽可能地使目的语读者接近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必须同时激活两个图式,一个是原语图式,另一个则是目的语图式。储存的图式越多,达到“既专又广”的程度,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越强,就能更好地完成高质量的译文。简而言之,翻译就是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图式转换。
3.1语言图式与商务英语翻译
3.1.1词汇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词汇、句式、习惯用法等方面的基础语言知识。商务英语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同时,商务英语又是英语语言、商务知识、管理技能和其他专业知识的结合,因而其本身又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术语的单义性、排斥多义性和歧义性,有其本身的固定图式。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要将这些语言图式与具体的商务知识有机地相结合。
3.1.2句法图式商务语篇文体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商务英语句式因文体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商务英语中长句的出现频率高,句子结构复杂,逻辑性强,要想恰当地翻译这些长句,译者就应该充分激发大脑中的相关图式。
3.2语境图式与商务英语翻译语境图式就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因素。语境即是言语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境况(黄国文,1988)。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要想顺利地交流思想和理解话语始发者的信息,必须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这里所谓的言辞的上下文和主客观环境因素就是语境。语境是决定词义、语义的关键因素,因此,语境图式的传译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影视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分析
笔者以“影视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进行搜索,近三年与小学影视教育有关的论文共9篇,虽然文章数量不多,但结合我校影视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还是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建议有着指导性价值。
1.影视教育多以“第二课堂”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每周社团时间为每周二、四下午四点十分至五点半,有时还会因为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上课,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持续性学习,学习的深度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同时,在与部分指导教师的交流过程发现,“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碍影视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而言,现有的优质影视教材乏善可陈,更不必说完整的课程体系。
2.教师对影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曾经对学校部分教师,包括影视社团教师做过一次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教师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教师认为影视教育只能作为正常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例如,语文课上根据课本知识改编的舞台剧,英语课上的情景剧等。第二,有的老师认为影视教育就是向学生播放电影,动画片,纪录片、学习视频等一些简单且肤浅的教育过程。第三,一些专业社团的老师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时候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他们认为影视教育应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而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艺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也是很多学校专业社团教师在影视认知上存在的一个误区。
3.影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从事影视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影视知识学习,存在大量的其他学科教师“客串”影视社团教师的情况。例如,语文老师担任“校园课本剧”社团、“小主持人”社团、“诵演社”等社团辅导教师,音乐老师担任“形体表演”“影视配音”等社团辅导教师,科学老师
担任“道具制作”社团等辅导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开设的社团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性不强。
二、小学影视教育的对策
1.加强“第一课堂”学习,构建实效影视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实效,即开设的影视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可以将小学阶段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对于初级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影视配音”课程,通过“形体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形体仪态和简单表演的效果,而“影视配音”则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模拟训练。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影视欣赏”和“人物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以上两门课的开设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内涵的挖掘和欣赏,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设计”则可以训练学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具体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和理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此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2.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夯实影视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还是选择性的“走出去”,尤其对于一些收费的活动会慎之又慎。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影视教育的交流和相关的培训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这对学校影视教育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走出去”,笔者认为还需要适当的“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影视教育开展的较好学校的教师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加强校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扬长避短。此外可以邀请一些影视专家、学者、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师生培训,这是能够提升学生影视素养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学生对影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学习影视的兴趣。如果能对口帮扶学校的加入,效果自然会更好。
最后笔者认为,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师生的影视素养。
总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显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也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思考。
影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影视教育模式比较三题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蓬勃发展,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视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外,不少其他的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纷至沓来,许多综合性大学更是蜂拥而至。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传统、优势及定位的差异,许多院校的影视教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模式同专业艺术院校如专业美术院校的就不尽相同。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拥有博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湖北美术学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属院校,全国专业美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拥有硕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专业美术院校,在美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宏观比较它们本科影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理性与艺术性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受西欧或苏俄近现代大学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为探求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支撑大学使命的两大基石是钻研学术和崇尚理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和1919年的湖北美术学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润。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学理化。所谓学理化,即学术化和理性化。学术化指的是知识的探究、获取、积累、传授和运用。在探索学术的过程中,概念、理论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某一学科某一层次的学术体系。这一层次的学术体系既可以往上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术体系,也可以往下细分衍生为学科学术体系。理性是一种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其根本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具有自觉性、被引发性、可预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学理化一直是大学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则。
湖北大学在尚未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之前,就已经在艺术、中文和教育等学科专业开设有关影视的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在其艺术学院下相继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影视相关专业。其实一直以来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希望同该校的其他学科专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彰显自身的学科特色,追求艺术,推崇感性。同时由于湖北大学强大的学术气场、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该校的影视方向专业也逐渐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所同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根据该校的自身情况以及硬件条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谓的“文化课”学科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评价尺度,变得愈来愈学术化理论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相当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生影视理论的素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事而变,难以隅反也。”[2]该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复合型知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影视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影视发展需要,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影视艺术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专门开设了多学时的电影理论、中外影史、影视剧作和影视鉴赏等理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反省思辨、创造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多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主。在知识考核上,多以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为主。在招生上,既招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也招收美术类学生,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高。毕业之际,学生不仅要求展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或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正如对其他院系的老师一样,湖北大学对其影视专业的老师也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科研考核标准。在这种指挥棒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隘。正如钱学森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成熟的学科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三部分构成,影视学的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发轫于1997年筹办的动画专业。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影视相关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分布在动画学院和设计系。由于学科特点,湖北美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专业美术教学与创作,追寻的是一种艺术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学科发展和评价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观念里面,所谓的学术就是画画,就是艺术创作。他们无感于理论,崇尚感性,甚至主张“正像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现在,理性的时代要接受感情的审判”[4]。这种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也浸润到了其影视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湖美不重视学理研究,而是说他们更偏重于感性艺术性。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摄影与制作、影像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赫然地写着——要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家”[5]。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影视理论课程,如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中外影史》和《电影理论》等,但相对而言这些理论课程数量少,课时量低,且多为专业选修;而专业艺术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皆为必修,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创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上,湖美的影视专业倾向于工作室导师制,让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作团队,以影视创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甚少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多以提交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主,并鼓励那种實验性艺术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该校的影视专业学生都是美术类考生,经过了艺考的激烈选拔,对专业课成绩要求较高,而文化类成绩较低。毕业时,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影视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论文或报告要求相对较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湖北美术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相对宽松,老师参展的影视艺术作品或展览,皆可换算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奖。在这种氛围下,影视专业广大师生看重艺术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作为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美术、设计和艺术管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上,其美术设计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影视专业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术设计学科实力之上。影视摄影与制作同摄影、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关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电影形式的动画其基础是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基础也在美术设计。可以说,美术学科同影视学科具有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事实上,不少电影导演和摄影都是学美术出身的,更不必说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了。同样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湖北美术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本专业将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育理念及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室课题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贯彻‘既突出专业艺术性的也强调专业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掌握了美术和摄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摄影为媒介的视觉设计语言表现,通过递进式的‘理论-技术-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意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重点掌握数字三维制作的技术、VR互动技术”“熟练使用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各种器材与软件,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剪辑器材等,特别是要掌握三维制作软件与VR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9]湖美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学科前沿,对学生的专业指向更为明确、具体和深入,一目了然。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湖美专门投巨资建设了摄影棚、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VR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供该校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和创作。该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普遍较为彪悍。
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由于它囊括众多的专业学科,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发展后劲较为充足。当然具体到影视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显,正如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那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似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什么东西都不精深。而专业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恰恰弥补了综合性大学的不足,其影视教育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悍,毕业生可以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此外,艺术专业院校教育传统厚重,艺术氛围浓郁,师生比例较高,教学管理也是围绕艺术教学展开,十分有利于集中优势进行影视教学。例如,按照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全体大一新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專业视觉基础教育,然后展开各自具体的专业教育;每天课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学生每半天学公共课文化课,每半天学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学习专业课,而且每天只学一门课程等等。这种集中“大量连续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比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学合理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篇5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一)交际的定义
翻开《辞海》,“交际”词条下写着:交际,《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注:“际,接也。交际调人以礼仪币帛交接也。”后泛指人与人的往来应酬。现代汉语对“交际”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人际来往。”1980年泰勒、罗斯格兰特、迈耶和桑姆普尔在《Communicating》一书中对交际下的定义是:Theprocessofreceivingsti muliandinterpret-ingthem(assigningm eaningstothem)throughourcentralnerv oussystem.这段话意思是:交际是通过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各种刺激和理解这些刺激(确认各种刺激意思)的过程。由此可见,交际是一个活动过程。英语教学离不开交际活动,离不开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认识的活动过程。用哲学语言来表达,过程是以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为前提,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过程,否定过程也就否认了物质运动。因此,从哲学角度看,英语教学是学习英语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际的活动过程。
(二)教育是交际
古往今来有关“教育是什么”论述的共同基础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确实以活动的形态存在。人们为了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使知识得以延续和发展,靠的是教育。教育活动中,师生往往以面对面直接交往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存在教育,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的实质是交际。
(三)英语教学是交际
一般说来,教学的定义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交往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交际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交际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过程。英语课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没有师生间的教学交际活动,英语教学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称职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交际的主体、客体、媒体
教学过程交际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质(教材、教具、教学设备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是组成教育活动的承担者,都处于主体地位;英语教学内容是教师选择、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语言信息,是英语教学的客体;而教学物质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体。教学媒体把教学二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准确、快速地传递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这四个交际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凑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交际结构,各自发挥自己独立的作用。教学中各交际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取得整体功能的最优教学效果。
(一)主体——教师与学生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过程,交际双方都是主体。交际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同样,教育活动是由“教”与“学”两类相依相存的活动复合构成,教师和学生二主体的合作关系是平等的。教和学构成的交际活动是师生二主体相互联系的纽带。二主体之间具有互动性,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影响,学生的主动状态、情绪反应也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水准、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巧妙安排英语教学,与学生配合默契地交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与人交际的情趣,从而增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也积极地学到了知识。
(二)客体——信息
在教育的认识活动和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教师向学生提供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该信息就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是英语教学的客体。
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多向传递教学信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向传递教学信息的交际形式是我们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
篇6
本文作者:黄玉荣工作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外语教学部
两者之间凸显了“主动发展”和“被动发展”的区别。要消除英语教师的角色危机感,首先要完成角色转换。如今,英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和灌输者,不再是传统理解中的“教书匠”,而是教学活动的思考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同时又是研究成果的执行者。除此之外,教师在由旧角色向新角色的转换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有些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缺乏系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有些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职责缺乏系统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有些教师对自己的发展目标不很明确等。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以专业发展为切入点,重视自己的自主专业发展。然而,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激活自主发展的意识,明确自主发展的途径。
英语教师能否正确应对角色危机,关键要看其对自主专业发展的态度和具体的实践情况。态度决定着意识,意识反过来影响着行动。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角色危机,要把危机感当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的动力,而非压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化“危”为“机”,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当然,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取决于其解决途径。解决教师角色危机,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途径很多,如听专家报告或讲座、观摩学习、教学反思、校本培训、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做访问学者等。但笔者认为,成功的自主专业发展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途径:自主学习、职业认同、深入思考和反思、构建学习共同体。(1)自主学习。英语教师要进行自主专业发展,自主学习首当其冲。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王红菊、梁荣芹,2005)首先,教师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个人教学实践知识等,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教授学科或领域出现的创新理论知识,掌握其前沿动态。其次,教师要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科技发展的时代所需要的主要教学辅助手段,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实施能力。如今,多媒体是高校教育教学最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果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会使用word和PPT,而对建立网站、使用BBS论坛、撰写Blog、MicroBlog教学日志、利用AltaVista、Lycos、Excite等网络检索工具等操作技能很生疏或一无所知的话,那么这些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内心也必定会产生紧张、与时代脱节等心理压力,毫无疑问,他们的角色危机感也会接踵而至。笔者认为,这是造成有些教师产生角色危机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已经刻不容缓。(2)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内心深处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获得乐趣(李壮成,2010)。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和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紧密相连。职业认同是角色认知的基础和关键。教师的职业认同高,才会承认自己作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才会对教育职业产生较高的期望值,而角色认知水平也相应提高。当角色危机出现时,也会产生通过激励自己不断进行自主专业发展来应对危机的动力。高校英语教师要提升职业认同,提高角色认知水平,消除角色危机感,首先要强化自己的职业认识。客观正确地认识教师角色在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有角色中的性质、地位、职责和意义。通过职业认同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角色认知水平,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其次,英语教师要强化职业信念。职业信念是教师应对角色危机感,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精神食粮。所谓信念,是指“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刘鑫,2010)。教师的角色危机感和其教育信念息息相关。教育信念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角色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学校、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教育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实现。(3)深入思考和反思。在国内关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大多数教师和学者一致认为,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从定义来看,思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而反思主要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可见,我们可以认为,思考包括反思,反思是思考的一部分。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把英语教师的教育思考分为三种,即,教学前的思考、教学中的思考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思考,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结果等进行的预测、期望和设计,以便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课前的备课,教案的撰写,每课前心理的梳理等都属于教学前的思考。教学中的思考,顾名思义,是指教师一边教学,一边思考,是实践中的思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又具有重复性。有些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可能仅仅凭借以前的经验就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做有意识的思考。这种习惯做法是经验型教师的常规表现,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教师也很难实现自主专业发展。教学后的反思,是教师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对自己先前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诊断、总结,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遗憾之处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有针对性的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效能逐渐趋向于合理,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最好最快地发展。总之,教师的教学思考和反思是教师的研究基础,没有思考和反思,就很难实现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4)构建学习共同体。迈克尔•富兰说:“合作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与人交往,我们能学到多少东西是有局限的。合作的能力不论在小范围还是大范围内,在后现代社会正在成为十分需要的能力之一。只要他思想开放(即提倡探索),个人的力量与有效的合作相结合将变得更为巨大(”迈克尔•富兰,2000)。组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合作的重要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旨在发挥团体力量,使团体效力大于个体总和的效力,加快个人发展速度。在此,笔者把学习共同体分为两类:师—师学习共同体和师—生学习共同体。前者指英语教师之间组成的学习团队,而后者指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组成的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使教学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商讨,通过共享他们的教学资源、教学技巧等达到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效果。除了教学实践的互助,教师学习共同体还会兼顾教师的心理成长,有角色危机感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共同体释放自己的压力,解放自己的封闭思维,使自己的心理发展“豁然开朗”,最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也是完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关键。师生学习共同体则以师生合作为核心。“自主学习”一词是近几年教育领域尤其讨论的热点。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英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构建学习共同体,这样教师就可以第一时间获悉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是什么,了解到他们的学习现状、学习阶段,然后教师才可以调整和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法。当然,师生通过相互沟通,双方在心理上会共同进步,逐渐从挫折感、危机感中走出来。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共同体的创建途径上,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师生学习共同体首先可以在学校或课堂上直接创建,即,教师之间直接组建学习团队,师生之间直接组成课堂学习组织。这种共同体的组建方式可以使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实现直接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其次,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依托校园网和局域网等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QQ、MSN、E-mail、MicroBlog、Blog等网络交流方式的功能,实现彼此之间及时、便利、自由、开放的交流。
篇7
一、英文电影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1.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作为一个语言的学习者,要想提高他的语言综合水平,那么一个真实的与他所学的语言相切合的语言坏境无疑是最有用的。原版电影其画面生动,比英语磁带要更加吸引学生。其纯正的英语发音,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模仿以及纠正其英语发音的错误。我们常常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碰到结构少见意思难懂的俚语,而在原版英语电影的观看过程中就能很好地学习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电影中图像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一改传统语言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在同等的听力的材料下,那些坐在课堂上看电影的学生投入程度和理解程度远比那些只是单纯听录音的学生要好,电影当中的夸张的动作和对白,与相关的图片和背景的材料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理解能力。音像结合的英语电影更加全面、具体地展示出英语语言运用的真实环境,从而能够充分地调动中学生的眼、口等感官去积极捕捉并理解英语对白中所蕴含的信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进而成倍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3.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文化,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真正地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看英文电影促进英语听、说、写能力的提高
1.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听力水平的提高。根据很多英语学习者的反应,通过观看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他们的英语听力成绩有了很好地提高,同时他们也在观看电影中掌握了大量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方式。原声英文电影中含有在听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学等知识,更有来自不用种族,不同,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和工作种类以及社会地位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源于生活,所以显得真实而自然,经过重新整合后更生动贴切的语言表达,再衬以对话的环境及会话人物的神情、姿态等便产生一种人身临其境的效果。所以,通过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来学习英语和练习英语听力着实是一个有效和灵活的方式。
2.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地道的口语表达。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和精髓在于它语音语调丰富的变化。只要在学习语言时发音正确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英语中的语音不单单只包括单词发音,它还包括生活实际运用中所常用的表达以及习语的连续、失爆、弱化、重音等许多的音变形式。而语言的节奏则是英语表达的剂,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机会去接触英语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那种语音语调在对话中带来的思想和心灵的冲击与震撼你就很难去体验到了。
3.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师教授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不灵活的、是比较呆板的传统教学法,是强压在学生的脑子里的,而通过看英文电影了解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则是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的。我们都知道英文电影中含有大量的句子和词汇,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经常会在影片中遇到生词和怪句。观看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帮我们巩固我们熟悉的词,还帮我们记住一些怪词,这就培养了我们的推理能力。但是如何进行推理呢?我们会依据当时的语言环境以及一系列的有机的逻辑推理及主观判断才得出与原文相近的意义。
三、英文电影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一些语法知识,培养基本的语言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法错误不是大问题,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却是大多数外国人难以容忍的,往往会引起误解,阻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电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它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电影故事本身和演员每一句台词的设置都在展现和传达着各种文化信息,包括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通过欣赏原版英文电影,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文化冲突。
观看英文电影学习英语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电影的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情境。看电影是学习英语的极好途径,它既能提高听力理解,学到活生生且多姿多彩的语言,又能了解英语世界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人生百态,还能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篇8
2.在课堂中重视文化渗透,对比中英文化差异
在课堂中适当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课文文化内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体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先通过教材讲解,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在适当环节(讲解词汇或某一内容时),结合背景,讲解相应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近年来,英语课文中出现许多生词,这些生僻词汇的出现于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对比与判别,加深文化学习。例如,“WhatamIgonna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do”是“goingtodo”的意思,但是为了表达的简单和明了,被完全口语化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此种现象在中国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习和记忆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只有对中国文化背景和英语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
3.创设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满足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对面,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和鼓励学生于外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同外国人交谈才能实现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学生可顺利了解他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正宗的美国影视,听纯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视听的双重影响,学生对外国人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表达,历史发展等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更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欠缺。以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篇9
二、把握赏识分寸,增强学生的信心
小学英语教师要把握好赏识分寸,做到公平合理。老师只有发自内心给予学生夸奖,学生才会与老师进行积极互动交流。假如小学英语教师的夸奖并不恰当,那么学生会对老师的夸奖产生疑问,从而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发自内心的夸奖才会让学生信心大增。比如:在讲解“Goodmorning”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完成相关的对话。然而由于每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会有高有低。对于口语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心理上的自卑。同时教师不能过分表扬口语较好的学生,避免给口语不好的学生造成一定压力对于那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语言,来激励这部分学生,让这些受表扬者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三、完善赏识手段,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英语教师在私底下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比较喜欢看的动画片,了解学生喜欢的歌星和影星,并且与学生探讨这些动画片、歌星以及影星,久而久之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老师。教师不仅要表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还要表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爱好,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当讲解“Whatisyourfather?”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就他们的父亲展开交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可以问他们是否崇拜自己的父亲,或者问他们的父亲对他们自己是否态度严厉。通过与学生探讨他们身边最亲的人,有助于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激发出来。随后,教师则应该引出本节课要学的新内容,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出他们对父亲的评价,对父亲的描述,然后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每一位学生,以此让学生喜欢英语这门课。
篇10
教师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有意做教师的人培养成合格的教师,涉及到两个问题:教师资格的标准和合格教师的培养。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是对初级教师的客观、统一的衡量尺度和判别准则。对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的明确要求,可以使培训机构与培训人员在有章可循的条件下,清楚如何去操作,有效地提供使受训者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初级教师资格专业标准的培训。在此笔者主要通过于2002年9月I日实施的英国教师培机构eacherTrainingAgency,简称TTA)制定的《教师资格—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与初级教师培训的要求》(QualifyingtoTeacProfesionalStandardsforQualifiedTeacherStatusandRequirementsforInitialTeacherining)(以下简称《标准与要求》)对英格兰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的选拔与培养等进行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一)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
《标准与要求》的第一部分为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I)专业价值与实践;2)知识与理解;3)教学。
1.“专业价值与实践”包括8条标准,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责任、师生关系、与家长的关系、对学校集体生活的态度、对自我发展的态度与责任以及对教师应遵循的法规等方面的标准。这条标准同时作为教师的专业法规。
2.“知识与理解”的g条标准包括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价值、目的、用途的理解,对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的理解,对中小学各阶段典型课程及教学安排的了解,对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掌握,对特殊教育需要中教师责任的理解,掌握建立良好学习环境的策略,以及必须通过教师资格数理知识、读写能力和ICT的技能测验等。
3.“教学”标准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1)计划、期望和目标;2)监测与评;3)教学和班级管理。“计划、期望和目标”负责教学与学习目标的制定,选择、准备和有效组织教学资源,计划学生校外的学习机会等。“监测与评价”阐述了监测与评价学生学习的策略、目标、依据以及评价报告等方面的标准。“教学与班级管理”则针对学习环境的构建、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教与学时间的组织与管理、使教学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学习行为的期望与管理、承担教学的任务要求、与其他教师合作以及应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等。
综观英格兰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可以发现,它主要是基于专业的态度与价值观、所教学科和教育学的知识与理解、一般意义下的教学提出的。有些要求在不同部分内容中反复出现,如:教师的专业责任;教师对学生成、学校集体生活和自我发展的态度;对学科知识与价值的理解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特殊的教育需要;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织;教学管理和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评价等。这体现出标准对这些内容的重视。
(二)初级教师培训的要求
对初级教师培训的要求作为《标准与要求》的第二部分,分四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为对被培训者的要求,其余三部分为对培训者的要求。
对培训者的要求共15项,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1)“培与评价”,包括设计培动”的内容、结构和实施,依据教师资格标准规范准确地对受培训人员进行评价,考虑个人的培训需求,使所有受培训者至少能胜任两个连续阶段(英格兰的基础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达到相应的学业水平—~作者)的教学,保证受培训者在中小学校(包括学院)接受培训的时间,保证所有接受培训的人员在被推荐获得初级教师资格之前已被评价达到了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等。管理与合作”要求学校积极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受培训人员的选择与评价,明确合作者的角色、责任与资源的分配,确保有效工作的合作关系和培训的协调一致及连贯性。质量保证”要求培训者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培训,发展被培训者教师资格标准要求的知识、理解和技能,确保评价的信度与准确性,不断改进和提高培动”质量。
上述诸项要求反映了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者提供确保受训者达到教师资格专业标准的要求,主要关注合理、周密的培训计划和实施,关注培训机构与学校有效合作以充分利用教师培训资源,关注对受培训者达到教师资格专业标准的评价,关注培训的改进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英格兰新教师的选拔与培养
(一)成为一名教师的必要条件
《标准与要求》在第二部分明确了作为新教师参加培训应具备的条件。欲成为教师的人士,项要求是其成为教师培训受训者的必要条件,如培训结束时应能达到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具备做教师的人格和智力素质,英语、数学和科学的学科水平达到了要求的等级,身心健康,无犯罪历史,能有效阅读和用标准英语进行语言和书面交流的能力,必须经过面试等。每一扁项要求都十分具体,例如,所有参加初级教师培训的学员,英语和数学必须已经达到GCSE考试(GeneralCertificateinSecondaryEducation)的C级水平。
(二)新教师的培养途径
在英格兰,主要有四种途径的培训可以获得初级教师的资格,如大学后的教师资格培训、大学文凭与教师资格同时取得的教育、针对已经在学校工作的人员和已有教学经历的人员的培。对于达到做教师必要条件的人员来说,无论是否已经取得了本科学历或有无其他职业的工作经验,都可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培训。学员经过培训达到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后,可获得初任教师的资格,凭此资格在教师工作岗位上成功工作一年以后,可得到永久性的教师资格证。
英格兰这种明确、具体的对新教师的要求和较为严格的面试选拔,以及上述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对培训者和培训机构的要求,一方面使得教师培训的目标明确,教师资格的评价有标准可依,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的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例如,在20042005学年一个大学后中学数学教师培训班的43名学员中,只有约1/3的学员刚刚完成大学本科的学习或本科毕业后没有其他工作
经验;52%的学员的大学专业是数学;近30%的学员有过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学员中有的做了多年的工程师,有的是公司领导、企业管理者,有的是大学其他学科的讲师或助理研究员,但他们此前基本都没有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经历。可以说,英格兰培养教师的政策和体制更有利于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士加人到教师队伍中来。
三、PGCE项目及其实施
PGCE(PostgraduateCertificateinEducation)是已获得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且欲成为教师者参加的教师培训项目,为期1年,包括小学和中学(含学院)两个层次,涉及所有学科。PGCE课程主要关注教学技能的发展,受训者在接受培训之前应已具备所教学科的知识与理解。笔者观察了曼彻斯特大学PGCE20042005学年中学数学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课程与部分受训者的教学实践,因而对该培训项目的内容及实施有了一些直接、客观的了解。以下所谈PGCE主要以“曼彻斯特大学中学数学教师的培训项目”为依据,其他学科及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会有相应的调整。
(一)PGCE的内容与实施
PGCE的实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在大学的培训课程;另一部分是在中学或学院的见习和实习。培训时间为3个学期,即秋季、春季和夏季,38周总计187天,其中在中学和大学学习的时间分别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2%和28%o培训课程的内容包括政府的教育政策和策略、学习心理学、教学策略与技能、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学生学习评价、课堂教学管理和如何进行教育研究等。课程内容大都是结合具体学科的教与学展开。
(二)PGCE的管理与评价
学员一人学就有指定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会根据每一个学员学习和教学的情况,建立学习档案,对其学习、教学实习和研究给予具体的指导。学员在中学或学院教学实习期间,也会有指导教师。学员普遍认为,无论是大学还是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作用都十分重要。
ROAD(RecordofAchievementandDevelop-ment)是PGCE学员的个人成长记录和学业成绩评价。ROAD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RoAD的目的、内容、如何操作和要求的介绍;2)学员的个人简介;3)专业发展活动记录;4)实习学校情况记录;5)个人发展计划;6)学员达到TTA所制定的合格教师资格专业标准的成就与目标;7)课堂观察记录;8)学员与指导教师的会谈记录;9)学员每学期实习校方所给予的评价(包括最后一学期的等级评价);10)大学指导教师与中学指导教师的协商、计划表等。每一项内容均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操作便易。每人一个文档夹,丰富、详细地记录学员一年的成长历程。
(三)PGCE的奖学金
英国本国和欧盟国家的公民若为PGCE学员,其培训经费一般由地方教育机构或其国家支付,且学员可获得一笔免税培训奖学金。2004年这笔奖学金为6000英镑。考虑到有些学科的师资紧缺问题,这些学科教师培训的奖学金逐年增加。如,数学与科学的奖学金2005年9月增至7000年9月包括数学、科学、英语等7个学科在内的培训奖学金达到9000英镑PGCE作为英格兰培训新教师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其免税奖学金制度以及教师就业后的工资制度都对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士加人教师队伍、调节教师队伍的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制定教师资格的专业标准
教师资格认定应该有一个相对全面、明确、具体的专业标准。“全面”即指作为一名教师各方面所须具备的条件;“明确”和“具体”指无论教师培养机构还是被培养者,都知道如何努力去做才可以使受教育者或个体自身达到要求。这样对即将进人教师行列的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就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统一的评价尺度。
(二)明确对培训者的要求
对培者的明确要求是以明确的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为前提的。要求的提出使培训机构和培训者明确培训目标,清楚如何规划并实施培训,知晓自己的责任。培训的质量应以受培训者是否真正达到了初任教师资格的标准来衡量。同时,对培训机构和培-iy!者的明确要求有益于促进我国现有教师培训体制的改革,要加强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并促使其不断改进培训的质量与效率。
(三)重视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培养教师使其能够对教育本身、对所教学科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教学实习或实践是重要的环节,这也是教师职业的实践性质所决定的。在英格兰,像PGCE这样的培训项目,欲成为中学教师者在一年的培训中,至少要有24周在中学接受培训,欲成为小学教师者至少要有18周在小学接受培训。对其他不同类型的新教师培训也有相应的要求。如对4年本科的学习计划,学生至少要有32周在中小学接受培训。相对而言,目前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对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重视不够。
关注教师职业的实践性质,以实践为取向对教师进行从业教育,则中小学自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与沃土。成千上万有经验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培养新教师的任务,成为实际的教师教育者。甚至中小学生在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在与教师的交往互动中,也在帮助教师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体会教师职业的真谛,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教师教育者”的角色。
篇11
二、合理利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同样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很值得关注的一点便是要合理与适度。有的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时对尺度的拿捏不是太合理。学生的任何学习表现教师都给予鼓励,学生们的一些问题也没有被指出。这种盲目的赏识教育不仅扭曲了赏识教育真正的教学意义,对课堂教学也会是一种阻碍。因此,教师在使用赏识教育时方法一定要得当,赏识的尺度与范畴也要合理,这样才能够让赏识教育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赏识要得法,赏识应有度。教师要真正领会“赏识教育”的精神实质,而不仅仅是学一些做法或肤浅的形式模仿。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来创设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模式。例如:每周一是我校的赏识日,也是学生回家作业上交率最差的一天。面对没有交作业的学生,我们不能再用“Good!”“Wonderful!”等词来赏识他们,而是要用“Ihope...”“Ibelieve...”这样的语句来教导、鞭策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尽快将作业补齐。同时,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时也要及时指出,而不是盲目地对学生加以鼓励,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赏识教育的尺度与方式一定要得当,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赏识教育的教学价值,并且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篇12
(一)赏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
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殊的一族,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采用SCL-90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水平。〔3〕他们无奈成为高职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落差,挫折感失败感严重,普遍缺乏明确的目标,厌学情况严重。除此之外,严峻的就业形势让高职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了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英语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给予学生真诚无私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信任、欣赏、激励、提醒甚至批评等,积极地应对面临的学业、就业、情感、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挑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以赏识为先导,这种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必将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进行。
(二)赏识教育解决高职学生英语的学困问题
一般而言,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正是英语成绩太差影响了很多人的英语成绩。对学院近两年高考英语成绩统计数字显示,平均分为55分左右,满分150分。每年为新生举行的摸底测试中,学院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为35分左右,满分100分,及格率为6.5%~7.4%,总体上和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吻合。大部分的学生词汇量在1000左右,高职英语课程学习是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和挑战。此外,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在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作用,英语厌学情况严重。如果教师实施高职英语赏识教育,能有效解决学生自卑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利于解决高职英语教育中学困的现状。
(三)赏识教育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知情结合
从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来看,在当前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大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仍旧重视来自于教材中的知识传授,重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忽视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素质发展息息相关的感情培养,高职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和情感分离的问题,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科研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业的双重压力作用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见面、沟通和交流的独一地点,课堂之外高职英语教师与学几乎零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成长。显然,高职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和身心健康方面关注有限,而多渠道的课堂内外赏识教育无疑增加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这样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导员或心理老师一道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情感问题,赏识他们的优点,无疑将有利提高学生认知情感的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乐观向上、向善心态,真正实现劝人教育。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础
为了实施赏识教育,高职英语教师首先学习研究赏识教育理论知识,例如懂得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意义,赏识教育的方法。同时大量阅读并感知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充分意识到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让赏识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英语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能够发挥自身长处的平台,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和快乐实践。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让高职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难点。因此,备课是高职英语教师课前准备的关键,教师通过一次次筛选资料,一遍遍分析教材、确定教法,将赏识教育理论有机地和英语教学内容以及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二)课堂上课是实施赏识教育的重点
传统模式下,课堂是英语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表情、一个手势等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其中英语教师语言尤其重要,因为它既是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工具,又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4〕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朗读、讲解、提问和反馈。由于高职英语教学任务重,课时有限,加上学生基础薄弱,所以教师的话语以朗读讲解为主,提问和反馈较少,提问的问题也相对简单,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一言堂”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提问是开启一堂英语课的重要方式,已经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对问题进行了分类:一种是展示性问题,另一种是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容易回答,学生们喜欢,所以比较而言,英语教师更愿意采用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英语教师把赏识教育融合到开放式参考性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英语语言使用会更加复杂,更接近自然话语。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可以采用完全汉语、汉语和英语结合和完全英语的回答策略,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发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学生们把用英语成为一种习惯。上面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轻易放弃回答问题,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来,而不是少数英语优秀的学生控制的课堂。为了保证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英语教师应该提供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充足的爱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的等待的时间涌现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在等待时间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降低难度,解释、举例、讨论或查阅资料是有效的,学生的思考程度得到加强,语言组织更充分,自信心和学习乐趣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的评价用语也是至关重要的。高职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是整个大学教育层次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用到肯定评价,表扬学生。从多角度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绝不能露出不耐烦或嘲笑的表情挫伤高职学生的运用英语的积极性。所以,肯定评价是高职英语赏识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
篇13
1.2挖掘学生潜能
事实上,每位学生的智力差别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学习效果却大相径庭。这固然与学习的努力程度,知识吸收程度,教师的教授等多个方面相关。但在自身的进步和亮点得到老师肯定的和赏识的情况下,学生通常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学习积极性较高。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效率上则会明显由于没有得到赏识的学生。
1.3强化学生耐挫力
高智商与情商的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在对大学英语的教学上,教师不应局限于成绩。而更应着眼于创新思维、自信自尊、抗压耐挫等多个方面的素质培养。赏识教育恰恰能够有效的培养耐挫力,提高自信力。
2大学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途径
2.1加强自身情感修养
情感互动是指人们的情感是互相影响的。课堂教学本质也是一种社会交往。因为在这一活动中,师生之间都在进行知识与情感信息交换。学生能从教师的语言神态、一言一行中体会到教师流露出的情感,进而影响到自身的情绪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老师的情感表达对于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学习反馈有着影响。Diesterweg就认为,个人情感的培养是与他人情感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赏识激励时,应当使自己内心的情感丰富起来。通过自身正面情感的表达,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并自发地产生正面情感,从而实现情知交融。教师如何保持“乐观、积极、振奋”的良好情绪,与他们是否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育者应当首先热爱教育、喜爱学生。只有以知识传授、人才培养为己任,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关注学生需求。围绕这些学习和情感需求,师生才能相互都充满正面情感,增强学习的愉悦感,继而达到乐学效果。
2.2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Zankov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应起来,我们很多老师都喜欢优生,不喜欢差生。因此在教学中,优生总是受重视,受关注,得到良好的学习待遇。譬如,上课提问的对象也集中在优生这一块。他们一旦回答正确,便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优生的自信心倍增,对学习也更用功。这即是“皮革马利翁效应”,即受到教师重视的学生更愿意学习,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困生从教师与同学中获取到更多的消极情感反馈,导致自信受挫,学习兴趣也日益下降。笔者认为,在面对差生时,应当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并利用鼓励的话语或赞扬的目光鼓励他们。比如,教师要常用“Good、Wonderful、Welldone、Fantastic”等表扬性话语。即使回答不正确,教师也不应直接生硬地说NO。甚至是过分苛责或挖苦讽刺,如:“You’refoolish、Toostupid、Reallyhopeless”等。而是应当尽量采取婉转的方式,不但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而且还要多表达教师的关心与鼓励。如“Goodidea,butIdon'tagreewithyou,inmyopinion...”即使是毫不起眼的鼓励话语,关爱的眼神,均会让学困生十分感动,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动力”,恢复学习的自信。
2.3恰当运用赏识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