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发经济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发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发经济论文

篇1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2

求学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经济论文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

中国经济论文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3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4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5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欧盟制定了严格的减排目标,对现有的社会和经济体制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变,并率先承诺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低到15%—25%左右,到了2050年可减排至70%左右,而丹麦、英国等国家建设低碳城市,挪威的目标是建设低碳国家,希望在2020年减排到35%左右。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更加严峻,以石油、煤炭、天然等燃料为主,“高碳”经济特征非常明显,从而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生态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投入1000多亿元用以治理大气污染,投入3500亿元用于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工业烟粉尘治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油气回收、黄标车淘汰、扬尘综合整治、能力建设等类。以上重点项目投资总需求约3500亿元,其中二氧化硫治理约730亿元,氮氧化物治理约530亿元,工业烟粉尘治理约470亿元,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约400亿元,油气回收约215亿元,黄标车淘汰约940亿元等。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彻底落实低碳经济的各项措施及行动,从而使我国快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发展与生态之间的重重矛盾。

三、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

1.我国新型能源短缺,出现“煤多、油少、气缺”的情况。近几年的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煤炭比重下降了27%左右,石油消费提高了15%,天然气消费提高到4%,核电、水电及风电在能源比例中提高到了10%左右。其中我国传统的能源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煤炭在能源比例中一直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2.我国的制造业和传统业仍然是产业结构中的主体。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消费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增长等对这些行业需求在日益增加。

3.我国的经济水平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人均收入不高,同时人们对物质的享受仍然是重点追求部分,离“田园式”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能源经济生态革命的措施

1.加强新能源的研发工作,提高新能源的绿色化,并以新能源为核心形成绿色能源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圈,从而作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础点。

2.加强环保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建立一系列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环保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就是绿色能源也可以说是低碳或无碳能源。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经济的方向。

3.加强化石能源的生态化,降低高碳能源的利用率,把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这不仅是现阶段我国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的方向,也是我国为发展绿色经济的唯一途径。因此,我国应该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对高碳能源进行低碳化或无碳化的处理,从而实现煤炭、石油等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目的。

五、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1.提高环保意识,制定规划。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树立人们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和意识,使人们明确的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人们过低碳生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各级政府应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政策、项目、措施的彻底落实,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2.加强绿色能源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强绿色能源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即清洁环保能源技术和清洁环保生产技术以及低碳或无碳技术。重视和促进绿色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与运用,形成一系列绿色能源技术体系,从而为中国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保障的条件。

篇6

(二)指标选择

在进行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当中,实际涉及到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方面,包含两个方面的指标内容,其中农村经融发展规模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在衡量农村发展规模指标时涉及到一个相关的公式FIR=DL/RGDP,这个公式表示的是农村的存款金额和农村的信贷总余额之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指的是农村金融中介将农村的金融存款进行转移,转化成信贷行业的支持,促进农村的经济的增长效率。因此,指标的正确选择能够有效地减少实际在进行计算当中的差值。

二、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初期进行实际的选择和控制,对于相应的农村资本投入、存款余额以及贷款余额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通过这样的资源的和数据的收集,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是对于社会发展当中农村金融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保证。因此,在模型RGDP=(fK,FIR,RLD)中,其中RGDP代表的是自然数值K代表的是在农业经济当中的固定投资额自然对数值,以及RLD贷款比的自然对数值。

(二)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分析之前,应该对于相应的监测系统VAR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工作,确定数据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和运行的平稳性。因此,在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当中应该重视农村金融当中包含的各个项目,并对于其中的平稳变量和不平稳变量进行相关的控制工作,并报相关数据的稳定性,在对于单位根的检测当中。

(三)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是对于标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检验工具,这个因果检验的结果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中进行提出并实用的,其实际的操作过程对于X和Y之间的研究进行实际英国关系的评测,并且在X变量能够对于Y进行精度的改善能够有效地预测Y的精准度,则确定X是Y的Granger原因,如果不能预测Y的精准程度则认为其不是Y的Granger原因。农村的金融环境长期的影响着经济增长,并且二者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协调关系。

三、实证分析结果评述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并且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性的实际结论,下面对相关结论进行叙述。

(一)农村经济货币化的正向相关性

在实际的农村货币的现金流通和实际的贷款金额的增加,以及农村的GDP的比重的增加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进程当中真有重要的比重,同时也是货币现象的重要形式。并且相应的货币现象的增加,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经济交易的环节和交易的速度,使得相应成本有效地节约,同时金融环境的提升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地加快,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农村经济增长使得货币大量的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符合经济增长与货币化的基本规律。

(二)农村的金融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

对于农村的金融贷款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是农村的金融贷款具有表面化的特点,其中的贷款仅仅是形式上的信贷模式。在农业当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是很多,非农业化的现象相当严重。二是农村的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的实际运用存在相应的弊端,没有重视到农业的发展规律,其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将农资发展作为重点。三是金融制度的问题,金融是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农村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

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当中,投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会产生显著的成效。这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相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国家解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进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农村经济现状不能够良好地利用投资。并且在实际投资时造成农村金融环境和投资脱节,造成无效投资和投资浪费等深层次的原因。

篇7

整个山东经济的水利发展,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无体系到有体系的一个过程。其中可以大致的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山东水利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那时候由于是建国初期,对水利经济多种经营的认识不够健全。但是在这个阶段中,山东水利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建设了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建立像水库、堤防、河道等设施,并且相应的成了一些部门进行管理。这些部门具备一定的优势,体现在人才上、机电设备上、水土资源上。部分水利管理部门,参照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的经验,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还开创了一系列种植产业、加工业、养殖业,促进水利工程队的建设,逐步开办水利企业,目的是为单位给与经费上的支持。也在这一阶段,水利部提出了新的改革方针“一把钥匙、两个支柱”,将改革作为动力即钥匙,通过设立税费征收和多种经营为支柱,水利部门促进水利经营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第二阶段:山东水利经济在“八五”末到“十五初”是发展的阶段。1994年,在山东省水利厅召开的全省水利经济工作会议,则把是这个时期水利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实践。通过这次会议,明确了深化水利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就将水利经济的发展,制定出了“一头两翼,两带一区”的先进的水利经济发展总思路。水利行业逐渐认识到不对水利进行改革就没有活路,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深刻的认识到水利经济的发展一定是水利行业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各个水利相关部门开始重视这一项工作,落实工作到细节、提升领导能力,将一手抓水利建设和管理,一手抓发展水利经济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如青岛市提出的“两水并进,三强带动,五抓五上”的方针政策。注重规模经营的发展,重点开发高科学、高收益的项目;还可以打破疆界,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的发展,能发展什么就努力发展什么。这个阶段,水利经济总量在稳步增长,对经济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相对于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阶段:山东水利经济在“十五”初到“十一五”初是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到来是经营水利理念的确立时期。2002年初召开的全省水利局会议上,山东声水利厅率先提出了新的理念“经营水利”,这时标准着山东水利经济面临了一个新的机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山东水利系统紧紧围绕“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的治水战略目标,以资源节约型为建设目标,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建设出有先进社会主义思想新新农村的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促进山东水网大框架的形成,实施了六大水利工程,整个山东水利事业处于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健康的发展环境,水利经济的发展符合时展的要求,符合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出水利事业旺盛的生命力,整个山东涌现了一批成功的例子,主要可总结以城乡供水主导的“龙头带动型”,贯彻以水聚财、以地生金的先进理念。通过对全省水利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促进传统产业的稳定发展,供水和水利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水利经济的两大亮点。

山东水利经济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在经济布局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改善,行业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分经营项目没有重视顾客这方面的客观条件,与水利行业发生脱离现象,由于脱离了水资源这个基础,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就会形成不良的资产。部分经营项目由于过度的开发,无序使用,最终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以,搞好水利经济必须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将水利行业作为基础,合理的开发及利用水土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开拓产业链是水利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过长期的发展,水权、水市场都日益成熟,供水作业作为朝阳产业,竞争逐渐进入了白热化的现状。“市场化运行、多样化投资、股份制经营”的供水方式逐渐形成。山东是沿海身份,经济发展的速度快,发展水平也高,将水利改革措施逐步深化,山东水市场的培育及发展将面临一个重大的基于。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水务一体化的实施速度增快,明确了水务发展的方向,水具备了再生性的特点,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些特征,开拓供水产业链条是水利经济增长新的亮点。顺应新形式、满足新需求,水利经济的工作重要是要引导供水产业由原来单一的供水源逐渐向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中水会用综合供水的转变。

篇8

水利建设的资金来自于人民,应造福于百姓。近年来,中央水利投入的大部分为国债资金,这是人民借国家的钱,政府部门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利用好这笔钱,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建设期间,政府要做好监督监测机制,防止的出现。一旦发现,立即上报组织和媒体。组织好施工队伍,并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福利工作。并且做好移民工作的相关事项,书面和口头说服程序都要做好,真正的把水利经济的事情落到实处,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并且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实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财务收益中,存在着各部门收益不均平衡的现象。针对此特点,政府就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面思考,既要满足中国农业的发展所需,又要有意识地使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工作互相帮忙解决问题,共同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这样就使得水利的社会效益和财政效益共同体现,达到双赢的目的。统筹兼顾的作用不仅是使得水利经济能够科学地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民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目前我国对水利和水电不是统一管理,因此就需要加大科技力度投资,提高技术水平,让水利水电共同发展,使得水利部门的财务收益再上一个台阶。

(3)依法治水

政府要全面推行建设监督监察机制,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依法治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按要求清理河道维护水利工程和做好移民工作等,全面推进水利局各部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工作。做好《水法》的公布和宣传作用。深入普及水法知识,提高村民教育程度,各部门做好水利执法工作,做好因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科学治水

注重水利创新,加快水利研究体制改革,加大水利科技管理,培养水利型人才、大力奖励水利科研技术开发,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水平,把水利工作做到扎实,保证质量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伤害。大力推进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民网上评价、网上监督,真正的把水利工程这件事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全社会都重视这件事。继续实行南水北调这一重大战略,做好沿途设施设备的安全维护,时时去检测和观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水利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党风廉政政策,做好党员分子带头领导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爱护百姓,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有好的口碑才有好的未来。而不仅仅在意部门的财务效益。各部门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把发展放在首位。要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水利出现的问题,把水利工作做到实处。致力于解决因水利工程带来的一连串社会矛盾。加大对水利重点部门的监测力度,防止贪污事情发生和工作漏洞出现。严肃处理安逸无劳者,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学生在学校的节约和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在农村宣传水利水电的好处,提高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向河道乱扔垃圾、污染物不乱排乱放,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更应该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促进和谐社会。

篇9

2.1船舶种类多,型号复杂

因为分类方式不同,同一条船舶会有不同的称呼。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客货船、普通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散粮船、煤船、兼用船、特种货船、油船、液化气体船、液体化学品船等。船舶的种类多了,相应地需要加工的零部件就多了,对它们的加工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碳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2.2船舶老化严重

目前大部分船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化船舶,有一些船舶甚至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从国外购进来的。老化的船舶增加了安全隐患,也使得能源利用率低下,加重环境污染程度。

2.3企业没有燃油能耗统计,忽视低碳减排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燃油能耗统计,大多是因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同时,因为船舶买卖的频繁性,很多企业忽略了这一部分。不管是效益好还是效益不好的时候,忽视低碳减排技术都难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4船舶空载率较高

较高的船舶空载率一直是一个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运量供求信息的缺乏、航运信息的不对称、来源不及时。

3实施水运低碳经济运作的措施

3.1加强船舶设计人员的低碳意识

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仅要从能源角度去考虑,同时也要抓住生产用料的环节,制造工艺的改进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强设计人员的低碳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充分考虑材料在其寿命终止后的利用率问题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使能耗降至最低。这些都是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

3.2加强对老龄船的监管

目前仍然存在一部分的老龄船只,我们不能放松对老龄船的监管,老龄船在碳排放、能源利用率上仍是不理想的。注重老龄化船舶的管理,系统地制定老龄船的使用要求,是促进低碳运行的一种方式。

3.3建立低碳经济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融入科技的力量。科学合理地运用低碳科技,使我们的船舶拥有更高利用率的船舶发动机。在船的外形上也要进行科学的改进,降低风阻,利用空气动力技术,正反馈调节船舶的运行。同时我国企业也应该与世界航运企业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运营体系。

3.4降低船舶空载率

确保船舶来往过程中都存在稳定的货源,从而降低船舶空载率,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发展出一套更加科学、带有科技力量的信息系统与运营理念。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使电脑、卫星、实时航运信息连成一个整体,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篇10

篇11

1.2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失衡

如前所述,黑龙江省的林业自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超限额采伐与破坏森林资源等突出问题。低碳化林业经济构建是在人们对森林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分析、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当前,黑龙江省对林业资源低碳化建设研究开展的不充分,人们对低碳并不了解甚至心存疑虑,低碳化林业产业开发明显不足。

1.3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缓慢黑

龙江省林业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发展阻碍就是资金的匮乏。林业的低碳化建设需要地方政府长期投入,在片面追求GDP增速的时下,发展低碳化林业经济很难让地方政府看到立竿见影的经济回报,因此,造成因资金不足而使林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1.4林业科技发展滞后

低碳视角下,林业产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尤其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木病虫防治、环保化学品的使用、生态产业链的建设等等方面,没有创新的技术应用是很难实现低碳化林业产业发展的。但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研究需要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与支持。黑龙江省作为林大省,对林业科技的发展还应加大支持力度[4]。

2低碳经济视角下黑龙江林业发展模式构建

2.1低碳化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围绕低碳经济需求展开,依托技术创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三大趋势,探索低碳化林业发展之路。一是立足黑龙江省实际,积极调研,政府牵头,制定林业产业低碳化发展规划,引导低碳林业经济;二是实现森林分类经营策略,在注重现有森林质量基础上,全力推进造林工程,实行产业化经营;三是进行技术创新,在推进低碳化林业经济的同时,加快生物质能源的研发与推广,充分利用新能源优势。

2.2森林碳汇贸易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森林是大自然中当之无愧的“碳源”,森林凭借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发挥着生物固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发挥着其环境保护的优势。碳汇贸易就是建立在森林碳汇功能之上的。所谓森林碳汇贸易发展模式强调的是通过投资造林以消减二氧化碳排放过多,这种模式的需求主体多为发达国家。纵观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现状,可以说黑龙江省具有充足的森林碳汇容量,缺少的只是走出去的魄力与勇气。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发展人工种植碳汇林的方式,增加碳汇储备,寻求合适的时机打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大门,实现碳汇林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化。碳汇贸易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吸收、合理转化森林建设资金,而且在建设过程中能学习、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林业技术,可谓一举多得。

2.3绿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互联网时代为绿色林下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从低碳经济视角看,黑龙江省可以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鼓励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包括药物种植在内的高附加值产品。例如,可以推广具有广阔销售前景与较高营养价值的黑木耳林下种植,形成种植、网上销售、物流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创新传统林业发展思路,为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此外,应重视旅游业飞速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绿色林下经济可以从打造黑龙江省林区旅游品牌入手,精心规划旅游路线,形成特色旅游产业,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林下发展模式[5]。

篇12

根据构建的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江西省2012年的指标数据为分析对象。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2013》,部分指标数据经过整理而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一)城市质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变量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化的多元统计方法。一般步骤包括:数据标准化后计算其R阵、R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根据主成分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最后合成计算各主成分得到综合评价值。利用SPSS软件对所选择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教育水平各评价维度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SPSS分析软件的因子分析功能对表2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矩阵,见表3。如表3所示,方差贡献率累计是85.920%,根据累计贡献率需大于85%的原则,提取第一主成分F作为新的变量指标来计算各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由此,计算出江西省各个城市的城市质量,见表4.

(二)江西省城市联系度的测算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根据Google地图搜索得出城市间到达的最短时间距离,见表5。

(三)结果分析从城市质量计算结果(表4)可以看出,江西省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发展状况差距较大,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群中的要素基本流向了南昌市、九江市和赣州市,它们的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区内其他城市,其中以南昌最为明显。另外与前人简单以人口和GDP等指标进行测量相比,从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采取指标进行测量,其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更加真实反映了江西省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从城市经济联系结果(表6)中可以看出,以南昌作为核心城市而言,其对九江、抚州、新余、鹰潭的吸引力最大,这几个城市可以被看成一个以南昌为首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作为赣南的赣州,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高,但是它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却很有限,仅对周边城市吉安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大。处于赣西的宜春、萍乡、新余三市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城市质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对其他城市的辐射作用也较为有限。从城市经济联系结果也可看出。以时间距离来代替直线距离,更能反映当前的交通发展现状,其结果也更加直观[21]。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2011年10月,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战略,江西省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大力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区域发展升级新格局。然而,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江西省依托两大国家战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江西省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以南昌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中心空间结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仍然不够紧密,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进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完善江西省的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动昌九一体化建设南昌与九江城市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要实现龙头昂起,进一步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必须要做强南昌,做大九江,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方面要重点推进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研究与高等教育中心,其经济发展质量以及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度都较高,所以应积极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积极推进南昌大都市区建设,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南昌对省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与南昌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九江,应积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充分发挥门户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把九江建成具有鲜明赣文化特色的赣北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总的来说,要推动昌九一体化发展,两地应进行规划统筹,实现规划上的一体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接轨,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结构推动双方产业调整,实现产业的互补对接、积极推进金融、通讯、公共交通一体化;实现服务一体化,最终实现昌九同城效应。

篇13

一、信息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性社会正步向信息型社会,企业资源也由资本转变为信息、知识和能力,市场需求瞬间万变,企业竞争最关键的问题是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了解客户超过了解自己。正如比尔.盖茨在其《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将您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来干最好的工作。您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著名管理学家Simon也认为“信息是影响人改变对于决策方案的期待或者评价的外部刺激”。信息影响决策,信息对管理各环节各步骤都有重要的作用,没有信息,各级管理者就无法做出有效和正确的决策。信息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可以指导生产计划的制定,产品设计、研发、组织货源,优化资源包括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减少生产环节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获取最大利润。

二、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分析

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独自调查研究收集(包括从报纸杂志等媒介收集);第二,企业领导层通过社交活动收集;第三,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第四,用户或客户反馈信息;第五,交易会、展览会、专业会议;第六,科技文献、专利文献;根据2004年有关部门进行的样本抽样调查得知采用第一种方法获取信息的中小企业占42.6%,采用第二种方法获取信息的中小企业占19.1%,采用第三种方法的占2.3%,采用第四种方法的占30.4%,采用第五种方法的占5.3%,采用最后一种方法的占0.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企业自己从报纸杂志上收集,其次才是直接从客户获得反馈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较间接、传统、原始,与国外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网络技术直接获取信息相比具有速度较慢,获取信息量小、不全面、不完整、较分散、针对性不强,信息滞后、及时性和适时性较差、表现形式单一、心理获取的中间环节容易出现差错等特点。在全球商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谁及时拥有高质量的信息就意味着谁拥有了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信息获取方法的选择和速度及信息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三、促进信息化建设对策

政府出钱扶持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买服务。

1.转变管理观念,强化信息意识。中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比较严重,任人唯亲,劳动力素质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强,人财物浪费比较严重,虽然也逐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但从根本上还没有树立利用信息管理的思想。企业内部上至管理层下至一般员工都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信息、采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整合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合理制定生产计划,进行事前预算、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降低企业营运风险,经营风险,利用信息创造价值,增加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信息重要性观念,使其深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识中,增强企业凝聚力。

2、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强信息的及时性、适时性、准确性和表现形式多样化。及时性是指你需要的时候拥有它,适时性是指拥有最新的信息,准确性是指没有差错,表现形式是指不仅仅是报纸杂志还可以是影碟、声音、图像等等。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商业领域,成为实现管理控制的手段,企业所需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内部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成本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客户和合作伙伴信息等等。中小企业目前绝大多数没有实力引进ERP先进管理信息系统,但可以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普及电脑的使用建立企业信息网站,客户信息数据库、员工信息数据库,合作伙伴数据库,通过网络手段与内部员工、客户、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到各组织模式中,对中小企业的组织分工进行有效整合,使各种职能和企业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营运效率,对供、产、销、及售后服务各环节加以监控,同时建立密切联系,加快流通速度,减少库存成本,消除作业连中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同时可以及时了解产品市场信息变化,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决策者使决策则及时做出调整,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建立研发、生产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体化的跨部门的横向组织。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成本价格,重要的是维护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信息缺乏是中小企业发展得主要障碍之一,所以随时了解市场变化、客户的信息、内部人员、资源信息和资金金融信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建立有关政府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使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针对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管理方式落后,人员文化素质低,很多中小企业大规模地使用计算机系统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的特点,政府应为其获取信息增加渠道和方便,提供各种经营信息包括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金融信息和人才信息,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其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

4、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小企业一方面应淡化家族式管理模式,大量引进人才,特别是IT人才,同时对内部员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普及电脑知识,加强并组织在职培训,接受各种专业训练,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委以重任,授权、授股等方式留住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汉川.中国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