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旅游扶贫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旅游扶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旅游扶贫论文

篇1

PPT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PPT(ProPoorTourismStrategy)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它最早由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贫困人口旅游发展合作组织(Pro-PoorTourismPartnership)提出,意为“引导贫困人口净利益增长的旅游”。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一概念在利用旅游消减贫困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PT战略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提高经济利益为目标、以扩大非经济的生存利益为目标和以加强参与与合作为目标。它关注的焦点不是哪一种旅游产品或是哪一类旅游企业能带来上述目标的实现,而是到底有多少净利益的增长是为贫困人口所分享的。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与PPT意义最相近的词汇是“旅游扶贫”。

PPT强调的是“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发展”便不仅代表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意味着质的方面的变化,包括最基层贫困人口的脱贫、观念贫困的根除、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增加等核心问题。只有人口的质提高了,才能增强贫困地区的能力建设,使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返贫的机会。

ST-EP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的提升

2002年8月,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峰会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支持下,会上首次提出了把“可持续旅游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这一概念,即“ST-EP”(SustainableTourismasaneffectivetoolforEliminatingPoverty),并马上展开这一概念的启动计划。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启动,将联合国消除贫困的指导思想和世界旅游组织长期追求的可持续旅游的目标联系起来,成为这次南非峰会的中心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计划,到2015年将世界的极端贫困减半,而SE-EP对这一目标积极响应。

ST-EP这一词汇一经产生,在国际上便迅速取代并淘汰了PPT这一几近同义的用法。因为PPT有太强的负面含义:在西方人的理解中,没有人会被愿意称为“穷人”或“贫困人口”(thepoor),这个缩写带有极具歧视性的色彩。因此,ST-EP是一个更能为所有人接受,不带贬意的中性缩写词。它更能体现不论贫富、人人平等的公平价值观。

ST-EP对于旅游业的方向性意义

PPT和ST-EP都不是一种旅游业的新形式,也不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有了这个思维观,旅游这块蛋糕就可以留给更多的贫困人口来分享。这一概念的确立,为发展赞助机构和国际基金组织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但是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应该以怎样的政策来发展旅游并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所以,世界旅游组织开展这一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探寻ST-EP的最好实践模式的相关研究,并确认其最佳模式。

因为旅游产业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旅游业往往被作为狭义的服务业部门,如住宿业、餐饮业等,而任何将旅游大产业纳入到其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活动中去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总是容易被忽略。但只有旅游业被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来运作时,旅游产业才有可能作为消除贫困的有力工具。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因为没有政府积极的支持和介入,贫困和弱势人口的进步是很难实现的。最贫困人口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授权,而且这种授权必须有立法的支持。因为如果没有法律框架的支撑,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会阻挠有利于弱势群体发展的积极行动,这样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计划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旅游作为推动第三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驱动力。旅游发展是一条康庄大道:它可以让第三世界国家分享更多全球贸易机会,也是防止他们在全球经济中日益边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经济的边缘化是大多数最欠发达国家的通病。旅游业通过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是引导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走向较高层次繁荣的少数经济部门之一。对有些国家来说,旅游业甚至可以让他们摆脱贫困国家的地位。位于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就是按照ST-EP思路发展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许多发展赞助机构和捐助政府在过去十年当中,更多地关注消除贫困,并把这一问题作为他们资助活动的核心。他们中许多人密切关注旅游业,并把旅游业作为实现消除贫困的潜在途径。他们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许多情况下,贫困人口掌握着资源的所有权(比如文化节庆),而这些都可以用来发展旅游。由此才有可能实现PPT和ST-EP。

虽然到今天为止ST-EP的发展也并不成熟,但是旅游业所具有的事实说服力却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并到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去尝试利用旅游消减贫困的行动。这些机构中最知名的包括有世界旅游组织、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局、荷兰SNV发展组织、联合国的一些技术性机构如联合国贸发会,及其他一些国际旅游组织如亚太旅游协会等非官方机构。在需要消除贫困的背景下,把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留给发展中国家的私人部门去处理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私人部门资金短缺,制度和能力都不健全。在这种情形下,就特别需要加强私人部门和国家旅游权威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个国家旅游部门必须代表国际组织或机构的利益,并负责该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ST-EP战略的有效设计和具体实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有来自国外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到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中来。

我国目前就有许多地区旅游开发的资金来自于国际组织的类似项目资助,了解并深刻理解ST-EP这一理念的背景,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去吸引和利用有关国际组织或基金的捐助。相应地,只有得到机构的充足资金、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贫困地区才能实施ST-EP项目。

篇2

3、创造性,或称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这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学研究是处理已有信息、获取新的信息的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需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方法,阐发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表述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贵在创新。如果没有一点创新性,就根本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

4、专业性,学术论文的专业性不仅表现在研究内容和手段上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而且表现在文章的结构、专业术语、图表、公式等方面。

5、规范性,不同的期刊论文虽然在语种、版面上有区别,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格式。世界发达国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制定了各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机构还制定了本学科和专业的国际标准。

科技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科技扶贫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伟大实践中,使广大贫困地区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中国经济整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这一条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态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从而证实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切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科技扶贫新途径。

[关键词]新途径林业科技兴农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

1.科技扶贫的意义

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科技扶贫的特征

2.1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扶贫中始终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扶贫开发中,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于农林牧渔等行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本身是先进的、成熟的,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扶贫不仅要求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科技实施人员素质较高,因此提高个体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备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实施各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集中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增大群众的认知面,而且要在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的带动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达到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这样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个体素质,造就了当代的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农民。

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的开展方法

笔者生活在平原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民栽树的积极性高涨,林地面积在近几年迅速增加,改变了林木稀少的的状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近几年来,养殖业收益较好,林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以及林业的双重发展。在林地里散养家常鸡、鸭,鹅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能够明显的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而且不用给果园单独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适的林地规划一片空地圈养生猪和羊,有的还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养鱼,收益相当高。而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林木生长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林下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下套种喜阴的园艺用卉苗木前景广阔,喜阴的有苔类。在林木种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与矮杆作物间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阴的药材品种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参、西洋参、等很多品种。林地栽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可以种植蘑菇等菌类植物。

3.充分发挥林木丰茂、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乐”,突出个性特色,以采摘、垂钓等休闲模式吸引各方游客来享受林地的中的农家乐趣。

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产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这严重制约着林改后农民的发家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统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林下种植南药、棕榈藤和切叶花卉等适宜的经济作物(植物),这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药用经济作物和资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3.保护环境效果好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可构建不同类型森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条农村科技扶贫新途径,具有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种植面积广、大大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农民林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

[2]毕文博.深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2003

篇3

一、重庆彭水县实施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区位的优越性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生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巴国建立之前,这里就诞育了“盐丹文明”,奠定了黔中文化的基础。如今彭水在拥有阿依河、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鞍子苗寨、郁山古镇等精品旅游景区的同时,区域内交通便捷,作为重庆“一圈两翼”的东南门户,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为主的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并且它也是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酉阳桃花源精品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旅游区位十分优越。这便为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旅游区位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推动性

彭水县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一方面,彭水县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据完全统计,包括2处4A级风景名胜区,2处3A级旅游景区和多个精品旅游古镇;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分布着苗族、土家族和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包括鞍子苗寨、蚩尤九黎城、阿依河著名旅游景点,创造了苗族万人采花山节、土家族哭嫁等文化旅游活动。彭水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吸引力强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旅游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

(三)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彭水县是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地区,2016年GDP产值达到1286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8%。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相应的带动了消费支出增加和地区市场繁荣,尤其是生产生活资料、日消费品和旅游服务等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时彭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GDP产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从侧面表明了该区域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等问题,更凸显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紧迫性。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性

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地势坡度较陡,耕地中坡度>25度的耕地所占比例较大,且人均耕地少,适合农牧的土地产出低。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导致干旱、洪涝、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长此以往形成了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和人地矛盾尖锐等现象,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力,这就必然要求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契合。

二、彭水h旅游扶贫实施建议

(一)转变观念做好扶贫目标识别

旅游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这就要求彭水县政府及工作人员摒弃传统的扶贫观念,树立精准扶贫理念。首先,切实做好扶贫目标的识别,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清晰地认识到旅游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旅游扶贫的深化和提升,是对以往扶贫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其次,政府应做到由以往的“输血式救济扶贫”向“造血式可持续扶贫”方式的转变,增强自身脱贫“造血”能力,切实将旅游与扶贫有效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积极引导贫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其从旅游发展中充分获益,真正实现自身的脱贫与发展。

(二)多元扶贫建立新型管理体系

针对彭水县旅游扶贫主体单一的情况,应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构建社会扶贫系统,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旅游扶贫新格局。首先,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彭水县政府可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贫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政府部门联动的新局面,如旅游部门与住建部门合作,建设一批旅游名镇等。其次,动员相关企业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通过旅游扶贫规划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最后,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等方式,调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自我帮扶。

(三)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产品

彭水县是一个典型的苗乡县城,境内居民以苗族为主,因此当地政府在旅游扶贫活动中,可以利用绚丽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开展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民族服饰、工艺品、饮食和歌舞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形式,实现当地居民通过开展旅游业而受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逐步形成以市场带动、景区带动、民族村寨旅游带动的旅游扶贫新模式。

(四)完善监督坚持实事求的理念

加强对旅游扶贫的监督管理是旅游扶贫取得成功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旅游扶贫管理体制。彭水县政府作为扶贫主体,有权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贫困目标的识别和对贫困人口的倾向性政策等,进行旅游扶贫监督管理,严格防止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忽视实事求是。其次, 建立扶贫动态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目标、项目、资源和扶贫效果的实时监督,为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修改和调整提供依据。

三、彭水县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

(一)立足实际,形成全新模式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转变彭水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往依靠工业、航运业拉动经济发展向旅游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武隆银盘水电站的兴建、区域交通网络的联通和交通方式的革新,导致彭水航运业衰落和消亡,从而严重影响了彭水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在立足于本地贫困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式,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大力发展旅游业,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从而开拓出了一条“旅游兴县”的新路子。

(二)推动经济,减少贫困人口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提高彭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减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它已然成为当地政府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2016年全年彭水县第三产业增长8.5%,对经济贡献率达到了45.6%,三大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9.1: 42.1: 38.8调整为19.6:39.0: 41.4。同时,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9元,比上年增长11.6%,贫困人口数量下降16%,可以明显看出,旅游精准扶贫在地区减贫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三)规避风险,不做旅游飞地

旅游飞地是指旅游业发展对其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小,旅游者仅在旅游目的地从事游览活动,食、住、娱、购等均在外地进行的旅游现象。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彭水避免成为旅游飞地:首先是因为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意味着政府和参与企业,会承担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义务,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其他辅硬件的完善,包括景区、酒店、交通线路等,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和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等,增加游客游玩兴趣;其次,通过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合理规划当地旅游线路,可以增加当地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达到延长旅游者游玩时间或者停留当地的目的,从而避免成为旅游飞地。

(四)促进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在正确的开发方式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必然会取得成功,进而在带动彭水经济的整体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彭水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当地财政资金的充裕,这就为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提供了条件,以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人类的迁移活动,伴随人类迁移的还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知识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开展旅游活动有利于当地居民接收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影响到当地政府的相关决策和政策推行,其中包括教育政策。近年来彭水县教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兴办职业教育,指导职业教育内容的整体改革,在保证基本科目学习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旅游教育等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五)提供就业,实现效益统一

首先,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产业,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缓解贫困地区的就业压力;其次,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生态效益的产业,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强调保护性发展,与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契合。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在降低环境压力的前提下,减少彭水当地的贫困人口数量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篇4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武陵山位于四个省份的交接之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在武陵山片区中还有许多的特色文化小镇,少数民族寨子,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产业项目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很多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也积极投身到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当中,为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产业集群地区,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调动了其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一条龙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点,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使村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二)劣势分析

1.总体发展缓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几年来取得了一些较为不错的成绩,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产业资源,形成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项目,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该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总体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缺乏国际性的竞争实力,缺少高尖端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系统的文化集群运营方式,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集群产业和其他主导型发展产业相比,总体发展进步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在对武陵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来提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现,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在真正开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时,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地区贫困农民的主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依旧很多,影响到了整个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发展速度,在个别文化产业实施过程中,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够精准,最终导致了扶贫项目资金去向不明,并没能很好地开展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真正的贫困农民没能获得扶贫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区自身的生产基础比较差,在构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过程中,生态破坏的比较严重,山区自然泥石流、山洪现象时常发生,武陵山片区人民的返贫率非常高,缺乏正确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实力不强。虽然近几年来,武陵山片区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项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区较有名气,在全国诸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中,并没能完全发挥出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品牌文化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园以外,并没有相应地开发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有一个长远性的发展前景,单纯依靠这两个特色产业项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区作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关于文化产业品牌实力不高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4.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机构不完整。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附近,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现出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也就是说,所有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都会慢慢向着文化园的发展结构靠拢,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朝向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倾斜,使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断裂式的文化产业结构,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区的整体特色文化实力,造成武陵山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4]。

(三)机遇分析

在对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时可以了解到,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变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做好地区间的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内容的发展创新,改革传统文化产品的制造工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武陵山优秀文化理念宣扬出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到了改善,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文化产品消费进入到了新阶段,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力发展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加快转变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有着生产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优势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将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威胁分析

1.缺乏科学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集群发展的现状来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挑战,区域间的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区的文化聚集区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企业来进行投资,那么对于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政府部门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对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武陵山片区的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结构较为单一,民间借贷的安全性较差,而且武陵山片区文化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变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学融资渠道,很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文化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宣布了破产倒闭[5]。2.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而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是指总体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一条特色的文化产业链,虽然基础文化产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相应配套的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服务却没能有效实施。武陵山地区文化企业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较浅,普遍存在文化感较低的现象,缺乏一个核心企业来领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而且科学技术较为薄弱,很多文化产品的加工还停留在传统制造工艺当中,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还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将武陵山片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贵资源科学转变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不能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创新型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后续发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当中,人才结构失衡,政策激励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实力开始逐渐下降[6]。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一)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将内部资源优势同外界的机会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创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确定适合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模式,树立人性化的文化经营理念,建立专门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士来负责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树立可集约式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进而提高地区村民的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忧患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二)弱势—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方式,则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机会来弥补了自身发展劣势,并将劣势逐渐发展为优势,在制定与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地方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区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孵化项目当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单纯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开各种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审批制度的完善,放宽市场经济下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出台一些鼓励文化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发人们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武陵山片区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时也能够打开文化市场,使地区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缓解或减轻外界的威胁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够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大对的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弘扬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理念,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产业链,形成“构建三园,发展多点”的文化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促进武陵山片区全境范围内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的积极推进,开展山清水秀“农家乐”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利用武陵山地区特色的山水资源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7]。

(四)弱势—威胁(WT)战略组合

而WT战略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减少自身的弱势,来免去遭受外界环境威胁的一种防御战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区文化产业特色的集群项目时,需要充分体现文化产业中的娱乐休闲价值,还应当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价值,不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遗失,进而进一步拓宽影视广播文化产业链,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向全国人民传播武陵山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特色,提高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作用,建立文化建设,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颖的文化产品,来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陈晓亮 赵立平 陈政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正贤,吴黎围.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3):45-55+142.

[2]徐丽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刘伟.恩施州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子龙.湘西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篇5

 

云南省127个县 (区)、市中,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2%,其中有5 1个是少数民族贫困县;66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并且绝大部分是少数民 族。云南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高聚居区,他们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 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云南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扶贫,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 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近年来,云南的旅游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贫困地区利用当 地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摆脱了贫困 落后的面貌。① 

应该指出的是,云南旅游扶贫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社区参与模式单一化,参与层次较 低,仍是一种被动参与;②由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资本稀缺,市场竞争力弱,他们在 参 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很难公平地享受到旅游开发的利益,因 而发展旅游业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 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本文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 贫的必要性和实践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 

 

 一、云南旅游扶贫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旅游扶贫中的社区参与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利益 分配等涉及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利益的决策、执行过程,既包括旅游社区的政府及非政府介 入社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方法和手段, 也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旅游发展计划、项目以及其 它各类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是居民对社区旅游业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旅游 业发展成果的分享。社区参与也是云南旅游扶贫实践的重要内容。 

1.社区参与有利于云南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能力,特别 是乘数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尤其在收入和就业方面,而如果有大量外地人进 入参与到云南旅游开发当中,他们占据了一定的就业比例,就会使当地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 或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出社区,出现漏损现象,削弱旅游乘数效应。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可 减少外地人进入的机会,从而相应减少旅游效益漏损量,提高旅游乘数效应,发展云南的经济 。 

2.社区参与有利于云南贫困社区可持续发展。居民作为利益主体之一,承担了旅游开发 过程中的各项隐性成本,如资源、环境、社会成本等。若不考虑社区居民的要求,使他们非但 不能从中受益还要忍受由于旅游开发而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便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抗 行为。在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让居民参与,把居民自身利益和旅游开发挂钩,让其意识到自 身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收益的多少。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维护社区形象,提高服务质量, 保持环境卫生,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 时,会对环境质量、游客容量等问题给予关注,并监督和指导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环保政策 和环保行为,有利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有利于云南贫困社区可持续发展。 

3.社区参与有利于提高云南旅游产品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旅游者才会获得 满意的旅游经历。对旅游者而言,游客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旅游产品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社区居民是与当地自然历史和社会文化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知道社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所 在以及哪些旅游资源值得开发,社区参与能使旅游开发规划符合当地社区的意愿和能力,从而 获得居民的支持。并且,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能体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向游客展 示的生产、生活、表演、服务等活动都能出于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游客能体验到纯正的民俗 文化,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③ 

 

 二、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实践情况 

 

 从云南旅游扶贫的实践来看,目前社区参与在云南旅游扶贫中仍然不普遍,典型的例子 如曲靖罗平的多依河景区和丽江泸沽湖下落水村。 

多依河景区处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1999年以来,曲靖罗平县以油 菜花旅游节为突破口,对多依河进行了旅游开发并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业中,取得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多依河景区周边分布着的几个布依族村寨,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 参与内容上,政府按村寨进行划分使其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旅游业中:(1)对直接被占用到土 地的农户,除了给予一定的土地补偿费外,由政府配给每户一辆三轮车在景区游线上承载游 客游览观光以直接获取经济收入(景区内不允许任何机动车出入)。(2)对多依河景区沿河分 布 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其中一村寨主要靠划竹筏获取收入;另一村寨负责牵马和抬轿,政府在 景区内山体开辟两条专门的骑马游线,村民通过为游客牵马游玩而获得报酬;再另一村寨则 主要制作展示布依族生产生活特征的竹编竹制小手工艺品,如水车、织布机、竹桶、水枪等 在景区附近向游客出售。④ 

丽江泸沽湖下落水村共50户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村委会为保证社区居民的共同利 益,将划船、骑马、歌舞表演三项规定为集体经营,向游客收取统一价格,所获则平均分配 给参加经营活动的居民,其他服务项目则由居民自主经营。政府在扶贫资金支持下建设景区 公路等基础设施,通过设立公路收费站、门票等获取回报,同时,政府也将部分门票返还给 各村寨,以促进社区成员对维护、建设社区基础设施的支持。这种相互扶持的制度使得社区 旅游业的发展呈良好的态势,社区居民、集体、政府三者关系较融洽。 

从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实践情况来看,此方式拓宽了社区居民的经济来源,增加了 经济收入,不失为目前带动云南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相对可行的手段。但也存在若 干 问题,如社区居民的参与没有固定的和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居民在具备经济利益项目的参与 上积极性比较高,但是缺乏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经济组织,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居民的参 与比较分散,不能很好的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另外,就是居民对于眼前的经济利益看 得比较重,而对于长期的旅游扶贫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不关心,而实际上,后者对社区贫困人 口的脱贫效果影响更大。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实践中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保证;另 一方面,贫困居民素质的低下,对旅游业及其规划相关知识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 

 

 三、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 

 

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其核心目的是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 展系统,确保通过旅游扶贫,使社区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发挥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实 现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同时使社区在自身素质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最终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为此,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构建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经济方面,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扶持当地居民。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扶持 当地居民,包括制定保护居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从法律上承认其经营的合法性 ,规范其经营服务质量,这样既利于其健康发展,也会增加政府的税收。财政上的扶持包括 帮助居民筹措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小额贷款等。在旅游扶贫过程 中,要注意将分散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合作,提高贫困人口的市场参与 能力,从旅游市场体系中获得发展的利益,旅游社区的企业自创建之日就应遵循“谁收益谁 付费”的原则,给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并向社区居民开 放。在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尽可能雇用本地居民,为本地居民优先提供盈利机会,包括尽量 提供给本地居民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社区形式的经济组织可以考虑社区基金、社区居民参 股的合作股份公司等,这样能增强与外来资本对话的力量。 

2.政治方面,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三 个旅游利益主体中,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 , 他们在旅游资本、技术和市场竞争方面缺乏 竞争力。如果旅游开发完全依靠经济机制运作,扶贫所强调的对贫困人口的扶助和发展机会 的创造很难实现,社区居民往往被排除在利益主体之外,达不到旅游扶贫的目的。在云南旅 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为当地群众参与旅 游开发和旅游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同时,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具有共同需要和共同目标的生存空间,社区既是生活共同 体,又是利益共同体。随着社区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居民参与管理社区事务是必然的。居民 参与社区管理的方式最主要是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直接向社区管理机构反映,往意见箱里 投信,向新闻媒体反映。在许多旅游社区,社区建设还不完整、居民参与旅游社区管理的机 制还没有建立、群众自治组织还不完善,其功能还不能实现。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业 的发展,将社区参与与旅游开发、规划和实施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3.社会文化方面,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建设。如果社区居民光有参与旅游的热情 而缺乏参与旅游的能力,同样不能实现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加强社区居民 的参与能力建设,这需要加强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对其进行旅游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教 育培训的内容包括:普及旅游基础知识,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加强旅游法制教育 ,推广普通话和英语,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居民文明行为、热情服务的教育。另外社区还可 通过加大公益宣传力度,评选文明工作者、文明家庭等方式实现对居民的好客教育,加强对 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形象。对社区成员进行旅游专 业知识技能培训的内容包括旅馆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市场开拓、旅游产品生产等。这能使 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能在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 价值。 

4.环保方面,推行实施10个r行动。对游客而言,旅游地是暂时的居留地。而对旅游地 居民来说,旅游地是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因此, 旅游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具有更为 重要的意义。更进一步, 保护自己经济收入这一切身利益成为社区居民保护旅游资源的动力 。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即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推行实施10个r行动,即:认知(reco gnize)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拒绝(refuse)参与任何对环境有损的旅游活动;减 少(reduce)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寻找较少环境影响的替代(replace)产品来达到对环 境呵护的目的;为了节约资源提倡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生活消费品;重 新改造(reengineer)耗费水和能源的机器设备;对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retrain)使其在行 为方面影响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对参与环境保护的人给予某种形式的回报奖赏(reward);为 了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习惯行为,重新树立良好的环境观和行为准则,需要对人们再教育(re- educate)。运用10个r行动的教育使社区成员更新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注释: 

 ①胡锡茹.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 经济问题探索,2003(5) 

 ②黎洁,赵西萍.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 旅游学刊,2004(4 ) 

篇6

在人文景观方面,该区域也极为丰富,且别具民族特色。有“悬崖苗寨”等特色苗寨、吊脚楼、矮寨公路奇观、湘川公路纪念碑、亚洲第一悬索斜拉桥、鼓文化博物馆、民俗园傩堂、大型苗家婚俗和服饰表演、大型农事表演、“山风鼓韵”大型跳歌篝火晚会、巴代祭祀、苗族民间特技表演、苗族民间体育活动、苗族手工艺。

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助于构建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特别是随着吉茶、张花高速公路的开通,制约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文化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渐被打破,武陵蚩尤大峡谷有望成为继张家界-凤凰之后湘西又一条新的乡村旅游生态长廊。

做好旅游规划,打造“武陵之魂”

构建以花垣金龙为核心的“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要确立金龙村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价值,以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重要方向,创新生态文化旅游长廊,提升世界苗族的“寻根之旅”,依靠张家界集散方向的客源市场,将“武陵之魂”作为该旅游环线今后的旅游主题。

要正视“市场之手”作用,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及其走向,既卖资源,更要卖品牌,推动资源和要素的高效优化配置,确立品牌优先原则,做好品牌营销,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主打“武陵牌”、“蚩尤牌”,围绕“蚩尤圣山・武陵之魂”,打造“悬崖苗寨・云上金龙”、“苗祖圣冠・魅力吕洞”和“鼓舞天下・神奇德夯”三个核心品牌,将更多旅游产品推向世界。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也不可小嘘,决定着旅游开发成败。另外,在做好旅游产品营销的同时,还要做好民族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让“武陵之魂”唱响天下。

争取政策扶持,确保“旅游扶贫”的制度保障

当地政府要充分利用武陵山区连片开发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旅游扶贫”将该区域打造成湘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扶贫”一旦成为“定心丸”,资源规划差、基础设施弱、旅游规划小等问题有望逐一解决。

当地政府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利益关系,着力培育、包装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促进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如在规范市场时,可引导农户建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武陵人家”,实行“规划布局、形象标识、品牌营销、经营规范、服务承诺”“五个统一”的运营模式,既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也解决村民担忧的客源问题。此外,政府主导形象宣传,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旅游,为吸引社会资金成为投资主力做明智之举;遇到项目融资难问题,可设立旅游股权投资基金。

在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同时,用好用细用活用足各种扶持政策,依托生态旅游,从经济扶持到政策帮扶上都要给予大幅度倾斜,解决好民族地区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省委驻村扶贫组和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要把脉民族企业发展现状,确立金融支持思路,扩大执行民族优惠利率政策的承贷银行,使更多的民族企业享受到优惠利率政策。

要加强民族宗教工作,让宗教工作与旅游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质量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依托较好的民族资源,传承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产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 “旅游富民”战略,改善区域基础设施

发展旅游可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给相关行业带来商机,给百姓带来就业岗位、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打造武陵蚩尤大峡谷文化旅游圈,要从“旅游扶贫”的高度看问题,实行“旅游富民”战略,改善当地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切实通过旅游带动当地百姓增收。

篇7

我国政府主导旅游产业与农业扶贫的有机结合,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开发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明显效果。农业旅游虽然已经帮助很多贫困群众脱贫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不断改进与优化,促进农业旅游更加规范、标准和安全。

一、农业旅游的概述

1.农业旅游的概念

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业资源为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风俗特色服务的旅游。我国旅游局2002年《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将农业旅游设定为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欧活动。

2.农业旅游的作用

农业旅游的作用主要从三个角度去诠释:一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回归大自然,给予其精神上的享受,切身体验农村的环境、生活以及文化。在旅游高峰期间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解决可人满为患的困扰,这类新型的旅游模式更受到城市人们的欢迎;二是从商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有利于扩充农业的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周围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商业,很大程度上开发农业的附加值;三是从农业的角度出发。农业生产采用农业旅游模式的经营模式,必然要对农业的生态环境进行改进与美化。

3.农业旅游的特点

农业旅游主要具有农业特性、生态特性和娱乐特性三个特点。农业特性是农业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的,农业生产也是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但是在建立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时,要注意把握分寸,农业旅游仅仅是将局部的农业生产进行改造,并不意味着破坏农业生产的主要结构;生态特性是农业旅游模式的主题,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调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农业旅游也是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的天然景观、淳朴的乡村生活以及当地文化为特色,因此在其旅游景观开发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系统;娱乐特性是旅游的一大特性,人们参与旅游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享受身体上、感官上或精神上的愉悦,而农业旅游则是以农村的生态环境、人文风俗、农业生产体验等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r业旅游的扶贫效应

农业旅游是农业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其是针对农业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为基础,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旅游项目基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带动周围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经济水平,从而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农业旅游带来的相关效应:

1.驱动效应

农业旅游的扶贫对策的驱动效应主要从体现在两个各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政府以及地方机构越来越重视,为其项目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贫困地区开发农业旅游项目,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农业旅游改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在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换,鼓励农民走向城市,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鼓励农民主动参与旅游活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量与价值,从带动农产品的第三产业以及加工产品的发展,形成农业与旅游服务业两者共赢的局面。

2.乘数效应

乘数农业旅游的乘数效应是指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农业旅游项目而言,其本身就是综合性十分强的服务项目。在农村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发达城市的人们在当地进行旅游、消费,其包括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等多方面的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市场的发展,充分将农业与旅游业、生产与消费、工作与休闲有机结合,逐步带动当地产业的转移,实现当地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3.辐射效应

农业旅游项目的辐射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域辐射效应,即当地农业旅游项目的成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旅游行业的发展,开拓周边的旅游市场,树立成功范例,从而不断有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旅游的项目,逐渐成网状扩散,产生辐射效应;另一方面是功能辐射效应,农业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吸收农村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当地的就业压力。除此之外,旅游行业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产业,是农村向外宣传自己的有效途径,农村通过各种媒体招商引资,打开农村与市场的通道,也增加农村居民与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接触外界的新观念、新文化,改变贫困地区农民传统的观念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促进当地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三、农业旅游扶贫的优化

农业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产品,其本质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增加当地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从而丰富农业旅游休闲娱乐的内容,结合现代科学以及农业情趣给予游客全新的体验,即观赏品尝的趣味性、动手实践的体验性、当地文化风俗的知识型、农业产品的商品性等,总而言之,就是让来自城市的游客体验到其它旅游形式体验不到农业艺术,在为他们创造娱乐、休闲、健康、新奇的精神与物质的享受,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村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旅游对当地农业扶贫起到显著效果,主要对当地经济起到驱动效应、乘数效应和辐射效应,改变当地以及周围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肖建红,陈宇菲.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国外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4):184-188.

篇8

一、贫困的内涵

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缺少维持最低地生活水准的能力。贫困又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合法收入,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相对贫困是对一种特定参照群体而言,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由于人们主观认定的可维持生存水准的差别而产生的贫困。

二、中国农村牧区反贫困理论综述

(一)人力资本与农村牧区反贫困

人力资本通过对教育、卫生、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的投资形成,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东北财经大学闫天池博士认为:“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提出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留住、引进优秀的人才。张岩松认为:“在新时期,反贫困首先要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和素质,使贫困人口具有强烈的反贫困意识和持续稳定的发展的能力,即使在撤出外力援助以后,仍然具有自立发展和抗御自然、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而人力资本投资是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的关键,所以加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农村反贫困是非常重要的。”内蒙古农调队的徐蒙生和徐世友认为:“针对农村牧区教育条件差,农牧民文化水平低的情况,应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投资,解决农牧民子女上学困难的问题,同时应当鼓励科技人员对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使他们走上科技扶贫之路。”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和马顺福等人认为应当减少和消除农村地区的知识贫困,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西南财经大学赵曦认为应当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内蒙古财经学院的潘建伟也认为应当提高农村牧区的人力资本投资,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来仪认为农村贫困地区应该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

(二)转移农村牧区的剩余劳动力

闫天池博士认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加重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农村长期落后的根源,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突破口;再者,劳动力转移必然迫使农村劳动力提高技能,而转移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孙学力认为转移牧区的剩余劳动力,对于牧区反贫困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来仪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要劳务输出,就是要使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以提供劳务创造物质财富和增加收入而脱贫的方式,也就是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他认为这种方式最直接、明显。

(三)生态环境与反贫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博士,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博士后伞峰认为:“贫困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摆脱贫困,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然而人类在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却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加剧了这部分人的贫困,因此,应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实行生态移民工程,这样既减轻了生态脆弱地区环境的压力,又能提高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洁博士在对内蒙古草原牧区长期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牧区反贫困的关键是主要是治理草原生态环境。赵曦认为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应该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来仪认为:“第一要建立家庭生态农场模式,这一模式是同时能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种扶贫模式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群众很容易接受,具有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第二就是要“人草畜”配套建设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针对牧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实际出现的,这种模式主要就是人定居、畜有圈和草围栏的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在草原牧区上实现人草畜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牧民稳定脱贫。云南农业大学的段青松、吴伯志、字淑慧认为应当实行生态移民的扶贫方式。

(四)政府的反贫困职能―――开发式扶贫

张岩松认为:“目前政府的反贫困主要职责应该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主要就是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扶贫、信贷扶贫、法律手段),并第一次提出了政府反贫困绩效评价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徐蒙生和刘世友认为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针对贫困地区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找到符合本地区的扶贫开发路子,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拓宽收入渠道,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潘建伟也认为应当在农村牧区实行开发扶贫的路子。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也认为:“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扶贫开发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五)创新与扶贫

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和马顺福等人认为应当在贫困农村地区大力鼓励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例如“地膜技术”和“雨水集流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制度创新,创立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赵曦也认为在贫困农村地区应当实行制度创新,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六)大力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

闫天池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丰富,而我国的大多农村牧区处于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充分、有效的开发旅游资源对于带动贫困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再者,旅游业的关联性很强,其发展将会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和通讯等的长足发展。而且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非服务行业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就能给社会的其他行业提供5个就业机会,所以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华中农业大学的陈晓燕和段德君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促使国民收入再分配,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反贫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湖北大学商学院的郭清霞和姚立新认为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

(七)农村牧区的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际上通用的扶贫模式,是一种享有国际声誉的扶贫模式。来仪认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如果缺乏资金的投入和援助,脱贫是难以想像的,过去单纯的资金投入式的扶贫效果并不理想,而小额信贷扶贫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模式。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杨坚认为应当建立时常化运作的农村小额信贷的扶贫模式。

(八)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林毅夫认为应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内蒙古农调队徐蒙生和徐世友也认为应当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村牧区的稳定脱贫。

总之,贫困是我国农村牧区普遍存在的特征之一,研究农村牧区的反贫困理论,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何道峰 .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

[2]吴国宝.中国劳务输出扶贫研究.经济出版社,2001.13.

[3]张岩松.发展与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

篇9

(四)产权不明晰、责权不明确、 管理 体制 落后。

落后的 旅游 产业观、管理体制加上急功近利的利益驱动最终难免会促成难以扼制的破坏性的资源开发行为。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经营中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政企不分、责权不明。计划 经济 体制下,我国旅游景区普遍实行公益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低投入、低产出;低开发、低保护”。随着 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公益型管理普遍地为经营型管理所代替,资源开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政企不分的经营型管理并非一定能够达到“高收益、高保护”的目标,反而束缚了许多旅游景区的发展,也造成了许多因非理性决策而导致的资源滥用现象。旅游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可以解决旅游开发及保护过程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及资金不足问题,从而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条件

西部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是西部发展的优势所在。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经济和 社会 发展提供良好的 历史 机遇。

(一)政府导向功能进一步加强。

西部要发展,就必须培育出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而投入少、效益高、关联性强的旅游业显然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所以政府在战略上倡导“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多数地方政府将旅游业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二) 交通 状况明显改善。

西部开发公路建设总体计划目标是打通西部地区与中部、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通江达海连接周边国家的通道,完成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等项目的建设。“十五”期间,交通部投入西部交通建设的资金将不少于493亿元,占交通部用于公路建设 投资 总量的52%;加大对西部地区乡村通达工程的投入,投资比例将占到通达工程投资总量的70%;预计用于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科研开发资金达到10亿元。另外,国家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形式的资金,投入到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三)旅游设施更为齐全。

伴随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西部地区旅游设施较以往也大为改观,各地都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星级宾馆、饭店,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更为科学,管理更加规范。以新疆冬季旅游为例,它起步比东北晚,近年来,新疆用于冬季旅游设施的投资达3亿多元,是前50年的总和。目前全疆己有大大小小近百处滑雪场,其中天山国际滑雪场的一条天然滑雪道就长达6000米,这在国内首屈一指。

(四)旅游商品更加丰富。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开发具有以 民族 特色、地域特色、 文化 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为主旅游商品是现代旅游经营者为之奋斗目标之一。很多地区均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地方的独特的旅游商品,制造品牌效应,不断的推陈出新,观光节、香包节、文化庙会、旅游交易会等都是旅游商品展示自己魅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篇10

二、基本概念等理论问题

当前,学术界对于生态移民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主要集中于定义、分类、必要性等问题研究。但对生态移民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上述问题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一)生态移民的定义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定义说法存在很大差异。1.关注经济利益层面: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1]2.关注政府行政层面: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3.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包智明认为,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迁移人口。[3]4.关注的多目标性:方兵和彭志光认为,生态移民从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坏迁入地近期和长远生态环境,同时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是多目标移民。[4]的确,当前对生态移民的定义从不同的关注角度予以了各自的解读,但是,笔者认为就生态移民所应该关注的对象与性质来看,生态移民是“生态”+“移民”概念的结合,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态的变化或影响,其应具有的性质是生态性质的,移民应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条件的。所以,笔者认为生态移民首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其定义也需要从生态环境保护为起点,作为生态移民的主要内容构成。在此,笔者同意包智明给出的定义,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者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活动。

(二)生态移民的分类生态移民的分类方法很多,有关注移民的原因、移民的方式、自愿的程度、迁徙的规模、移民的社会融合情况等多种类型。1.从生态移民的迁徙原因来看:①生态环境破坏型,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或崩溃,人类在其中难以继续生存下去,并且在短时间内生态环境也难以恢复,人类需要从当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中迁徙出来。②生态环境改善型,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生态环境在逐渐地退化或难以正常维持下去,需要通过迁徙当地的人口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能够逐渐好转。2.从生态移民的方式来看:①自发性的生态移民,指人类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短时间内的崩溃,难以继续在当地生存下去,为了自身的利益与生存的需求,自发地从生态环境恶化区域迁徙出来,在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定居下来。②政府主导型,指生态移民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进行的,政府通过具体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有规划、有组织的移民活动,出于保护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等。当前,生态移民还是主要以政府主导型的生态移民为主,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生态移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促进当地生态移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但由此而生的各类问题也不断增加。3.从自愿的程度来看:①自愿性生态移民,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具有自愿选择的权利,能够自己决定迁徙或者不迁徙,一般来说,自愿性的生态移民主要还是在一些环境恶化程度不太严重或不是出于特定对象的保护的条件下进行。②非自愿性生态移民,出于保护特定的生态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功能区,在政府行政权力等条件的要求下,区域内的人口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迁徙出去,移民往往没有自己是否迁徙的决定权,需要遵从相关的规范要求从该区域内迁徙出去。4.从生态移民后的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角度来看:①文化融合型模式,即生态移民在迁入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与原先的相同或者一致,能够完全融合进去,不存在日常生产生活方面的障碍。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短距离的生态移民,或者某些特定的少数民族等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或宗教文化特征的群体中。②文化适应型模式,即生态移民在迁入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文化方面与原先的存在差异但不排斥,生态移民需要在新的地域内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来予以调整,最后能够较好地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中去。③文化排斥型模式,即生态移民作为一个外来的迁入者,往往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所信奉的宗教文化与价值观念具有极大的差异,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文化排斥或文化对立,容易造成群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种移民模式所造成的损失与代价是十分巨大的。除了以上的几种分类以外,有的学者根据迁移后的主导产业,把生态移民分为牧转农业型、舍饲养畜型、非农牧业型和产业无变化型等。[3]有的根据迁移距离,分为就地迁移(或近距离迁移)与异地迁移(或远距离迁移)。[5]关注不同的方面,提出不同移民类型。这也提醒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研究的关注角度来对生态移民进行分类,才能够建立一个分析的基础与平台,有助于形成一个研究框架与结构,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三)生态移民的必要性1.从扶贫与后续经济发展角度。生态移民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摆脱贫困,并在后续的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如阿布力孜•玉素甫指出新疆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人们在继续生存问题上遇到了危机,扶贫工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几倍地投人也难以实现稳定脱贫。要改变目前这种落后的状况,较好的办法只有通过生态移民,把贫困人口从不适宜居住的地区转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妥善安置,使其在新的环境中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以及快速地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6]正是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能够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能够在短期内脱贫致富。也有从后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移民的必要性:一方面,通过生态移民,可以帮助生态环境的恢复或保护,能够在当地形成较好的旅游观光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从生态移民本身来说,迁入到资源条件与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结合相应的政策条件,可以帮助生态移民从事相应的农业、畜牧业等其他后续产业,克服经济上的障碍,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2.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主张生态移民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人类进一步的破坏,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性与完整性。卿向阳认为,要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保护区设立终极目的,必须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7]闫喜凤指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移民能有效保护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资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大的生态空间。[8]生态移民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正是从这个基本的要求出发,通过移民的方式来保护生态与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是以生态环境作为中心,从生态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可以看作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上文的扶贫与经济发展的角度。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生态移民不仅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也能够促进人类健康地发展,以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更多的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朱儒顺,史俊宏从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认为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能够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对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选择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区域为移民点,移民过程中需要防止“政府悖论”,走开发型生态移民道路,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牧民转移,鼓励企业参与牧民转移,设立生态环境税和生态移民转移支付制度等。[9]李耀松等通过考察宁夏生态移民,指出宁夏生态移民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农民致富的空间,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民族团结。但依然需要完善宁夏移民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移民技能教育培训、把产业开发作为宁夏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疑成为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10]

三、安置模式与政策问题

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涉及扶贫、反贫困,移民的补偿标准,移民后的产业发展问题,社会保障机制等问题。本文主要关注前三个问题。

(一)扶贫、反贫困问题当前,对于生态移民的扶贫与反贫困问题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主要的论述集中于生态移民的扶贫效果上,有的生态移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移民在迁徙之后却没有改善自身的贫困状况甚至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田朝晖等在论述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时,指出生态移民与反贫困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从制度设计上说,生态移民向来被视为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它可以通过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空间,突破制约生存发展的环境约束,从而达到改变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目的,所以生态移民对于摆脱因环境压力造成的基础性贫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状况并没有改变,因为三江源生态移民在移民之前就存在原生性的贫困。三江源生态移民在迁移前尚且可以从事畜牧业生产获得一定的收入,但是,他们在迁移之后,连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收入的机会都缺失了。所以,需要通过增加相应的生态移民救助机制来帮助移民克服贫困问题。[11]王永平等在考察了贵州的生态移民之后,指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推动新时期贵州扶贫攻坚行之有效的途径,又是保护和恢复脆弱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总结过去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实施150万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当然,对于扶贫与反贫困问题,仍然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资金还很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扶贫力度。西部地区的国债资金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全面实施的移民搬迁。需要不断争取多渠道来筹措资金,能够形成全社会扶贫开发的整体合力。[13]但不容否认,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部分原先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居民摆脱了贫困,在国家与政府相关的政策扶持下,找到了新的谋生方式,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在移民之后,也暴露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予以关注,能够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移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移民克服各种困难,逐渐消除移民的贫困问题。

(二)生态移民的经济补偿问题对于生态移民的经济补偿问题,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现,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补偿资金的数量不足,补偿的标准的确定随意性较大,移民实际享受到的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具体来看,首先,当前我国很多的生态补偿与扶贫项目结合在一起,对补偿资金数量不足往往也容易造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这可以与上文的扶贫与反贫困问题联系起来。对于资金不足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有的是政府的前期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移民最基本的生活成本。有的是由于生态移民的生存区域发生变化,对于其原居住地的生活成本难以满足其迁入地的成本要求等。其次,当前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确定的随意性较大。李媛媛在考察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过程中发现,相关部门不考虑移出地区和移入地区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生态移民补偿标准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相关的“移民补助金”标准缺乏依据。对于这种关系到移民能否“搬得出、稳得住”的问题,政策制定的随意性较大,不乏领导的拍脑门决定,致使生态移民行政补偿标准不足以弥补牧民的损失,能致富成为一句空话。[14]再次,当前很多生态移民所能享受的补偿并不到位。相关的经济补偿的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健全,生态移民不了解相关的补偿政策文件,对补偿数额也一无所知。同时,移民补偿资金在下拨过程中经常被层层截留,相关利益部门都利用自己的权力来获取自身利益,导致生态移民补偿资金难以全部到达移民手中。所以,提高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补偿金准确、及时到位,促进补偿金信息及时公开是当务之急。

(三)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马玉成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发展的研究,指出实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安置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后续产业的空间和条件差;牧民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限制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资源环境条件,限制了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低。[15]李聚才等分析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区肉牛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养殖户融资、贷款困难;环保意识淡,饲养环境差;产业链不健全,屠宰加工环节薄弱;农户饲养水平低,养殖效益不高。[16]赵宗利等对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分析当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着以下困境:安置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空间不足;安置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进程缓慢,移民就地转产乏力;教育滞后,商品经济意识淡薄,移民劳动力就地、异地转移狭窄;草原生态,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移民产业拓展。[17]张丽君、王菲分析了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后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迁入地的选择缺乏系统、缜密的实证研究,导致新的生态破坏;移民资金不足,移民的安置和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对牧民生产方式转变后的适应性学习培训滞后。[18]但是,总的来说,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需要遵从以下几条原则:1.产业发展应适合当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2.产业的推广应做好前期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3.产业发展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与保障机制;4.产业发展应具有市场空间与利润空间;5.产业发展需要与移民的民族、经济、文化等特点相符。

四、社会文化问题

生态移民迁入到一个新的环境,脱离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并没能很快地放弃传统生存模式和观念而融入新的环境中。因而,容易成为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新的社会群体。当前,生态移民所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主要包括三个。

(一)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的适应问题张娟对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的生态移民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三江源地区的高寒、高山草场决定了生存在这里的藏族牧民只能从事单一的,以游牧为主导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广袤的草原是其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环境。而搬迁后,牧民离开了草原,放弃了游牧,进入了城镇,实现了定居,并探索性的进行创业、立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缺乏积极性和相应的生产技术,生态移民面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环境,需要再社会化。[19]包智明、孟琳琳对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的生态移民生产方式进行分析之后,牧民从天然的放牧方式转换到了以奶牛的圈养方式,开始进行人工喂养。这种生产方式对奶牛的饲养技术要求比较高,对毫无经验的牧民来说,开始存在很多的不适应性。[20]生态移民过程中,由于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转移,移民所依赖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例,原是牧民身份的移民在迁入农耕区之后就难以从事种植业,缺乏耕地种植的技术,难以确保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样,从农耕区迁徙到草原地区的居民,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掌握游牧的谋生方式。所以,对于生态移民尤其是跨区域的移民,需要在移民前对相应的居民进行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能够确保其掌握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以便能够支持自身基本生存要求。

(二)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群体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反映。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一年四季在黄河源头的草山里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虽然对城市和城市生活有着种种“想法”和“猜测”,但对城镇定居生活却没有“实质性兴趣”。例如,搬迁前,牧民衣有毛皮,食有牛羊肉,住有毡房帐篷,行有牦牛、马,这些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家庭畜牧业经济而实现自给自足。搬迁后,他们变卖了牲畜,失去了畜牧业经济的载体,衣、食、住、行的需求只能从市场的交换中满足。调查中,牧民R说“:现在我们根本不敢吃肉,肉贵的很,也喝不上牛奶了,出去干啥都要花钱,要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吃肉,喝牛奶,政府给的钱根本不够花啊。”由自给自足变为市场交换,牧民稳定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变数。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差异成为影响牧民适应性差的主要因素。[19]通过田晓娟对同心县生态移民的生活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移民在生活支出、饮食结构、衣着消费、居住形式、交通通信等几个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之后,相应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能够很好地适应移民区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异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民族或区域传统文化的保留、继承和发扬,需要在生态移民社区管理、房屋规划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允许一些不愿意和不适合搬迁的人留在原居住地从事生产,为民族传统文化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22]所以说,对于生活方式的适应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生态移民在进行迁移之后,在短时间内往往会存在着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有的移民可以适应相应的环境,但有的可能还难以适应下去,给自身的生活上造成了极大地影响。遇到此类情况,需要利用相应的政策机制与条件,来帮助移民在生活方式上融入当地环境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思想文化的适应问题思想文化的适应问题,可以分为思想观念上变化与文化变迁等问题来予以分别论述。生态移民过程首先是一个思想观念变迁的过程,移民原有的思想观念由于地域环境等特征往往具有其地方性的特色,而在新的环境之下会存在着不适应的状况。张娟在调查中发现,传统思想观念对于移民适应性也有着很强烈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财富观念影响移民资本积累,牧民以牛羊数量为财富的标志,并不像农耕民族一样有银行存款,缺乏资本积累意识;二是从业就业观念存在偏见。调查中许多牧民认为像清洁工、街道下水管道修理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情”而不去做。这两个方面的直接负面影响是:使移民后续生产发展缺乏资金支撑,后续转产就业的选择渠道变窄,这种状况影响着移民对城镇生活的适应。[19]而文化变迁则是一个更复杂、更长久的过程。目前,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中道德和价值观的变迁基本上显现不出来。但是,由于他们现在直接面对着具有现代文化意义的城镇文化,一些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滋生和蔓延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冲击和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他们固守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与迁入地的道德价值观之间难免发生碰撞、摩擦、冲突,如果对其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出现道德失范、价值失缺的形象,进而影响一方的社会稳定和发展。[23]

篇11

一是聘请实际工作者和教学、科研工作者参与研究;

二是督促财政、涉农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

三是吸纳长期从事财政、经济工作的老同志帮助开展工作。

二、抓好基层财政干部培训工作

今年初,为提高对从事农研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基层技能需求,对全市调整、补充到农研会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结合财政农研会理事会议契机,开展以会代训培训。9月份,组织基层财政干部,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基层财政干部培训班。通过各类培训的机遇,组织财政部门、涉农单位对全市农村财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经验,集中研讨,提出观点、对策和建议,形成研究成果。

三、以课题调研为契机,积极做好项目资金工作

根据我市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要求,抓住中央和省强农扶农政策机遇,结合山区特点和自身优势,积极做好财政支农课题研究,精心推出农村财政课题调研工作。

1、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转换扶贫思路,实施整村推进的具体做法探讨;

3、财政如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4、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民服务组织;

6、开展对小农水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动物防疫、林业生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

7、如何规范农村低保管理及农村养老保障工作;

8、探索农民增收的新措施、新途经;

9、如何创新支农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等课题调研。市、县、区农研会分别成立课题调研组,积极组织力量,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题调研。

市农研会还聘请有关专家对选送的论文进行评选。在做好课题调研的同时,市农研会积极为涉农部门县、乡做好项目,争取部、省对我市农业项目资金的支持。年,先后向中央、省级财政申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农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农业三增工程、农村扶贫项目、生态林补偿、农业品牌工程、农民转岗培训、低温雪灾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与启动,有效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年度工作要点

年我市农村财政研究会要紧紧围绕中央“三农”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旋律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中央支农、惠农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抓好有针对性、实用性、紧迫性的涉农课题调研。

篇12

四川省内的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省内下辖着阿坝、甘孜、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省内从2009年开始按照国家民委、财政部的部署,对三州一市的民族文化村寨进行保护、恢复和发展建设。致力于挖掘民族文化村寨的文化内涵,因地适宜的提高各民族文化村寨的竞争能力,帮扶模式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进行转变,经过几年的发展,特色村寨的建设在民族地区起到了明显的模范作用。

二、牟托羌寨存在的问题

(一)形象定位不够清晰

羌族是个古老神秘的民族,其建筑多为石头所建,因而羌族也被称做“云朵上的民族”。而牟托羌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寨内至今仍保存着清朝道光年间土司的公德碑及村规民约,战国中后期古老的石棺葬文物220件,古老的羌族村寨遗址、土司官寨,500多年前的木香村,有天然溶洞,天然瀑布群多处。现今的寨子是在2008年后灾后重建的,总理曾为其题名“幸福牟托”。因寨子的地形与独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牟托羌寨的主要细分市场是追求新奇的中青年消费群体,注重异文化接触与旅行的体验感。但寨子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并没有强调突出寨子的特色既浓郁的羌族风情与“幸福”二字。寨子的整体旅游项目策划与其它民族村寨相差不多,多数游客在参观过类似的民族村寨后就对这一旅游景点的兴趣大幅下降。而牟托羌寨以“幸福”为主题的形象定位并没有在游客的脑海里树立起感性认识。

(二)旅游产品单一、资源要素整合不强

根据学者研究,旅游者选择某一点去游览与否决定于他感受的效用,即如果在某旅游地的游览时间大于到该地来回所需时间,则旅游者的心理会得到满足,会前往该地旅游,该地具有旅游价值。根据这一原则分析,牟托羌寨距离成都为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回大约要5个小时,而因为旅游开发问题,游客浏览整个牟托羌寨平均时间为5小时,可游玩性不是很强。而吃、住、行、游、购等要素整合度不好,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消费体系,游客多是在乘去九寨、黄龙等旅游胜地的路上临时下车观赏,而牟托羌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还是停留在参加欢迎仪式,参观寨容寨貌,欣赏歌舞等一些浅层次的初级产品上,而忽略了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

三、针对牟托羌寨开发的解决措施

(一)调动寨民的积极性,体现形象定位

牟托羌寨的旅游项目得到相关单位的支持,基本挂靠在九寨沟、黄龙旅游的线路上,既游客在游玩归来之时顺道来参观牟托羌寨。这一措施为寨子在短时间内增加名气与客流量提供了较好的帮助,但牟托羌寨如不能快速建立起自己富有个性的旅游体验,那就会面临游客反感拒绝消费、游客人数逐步下降等问题。而牟托羌寨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尤其是灾后羌寨人民珍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因而针对中青年消费市场,整个寨子围绕“幸福”为主题来整合规划,能起到较好的吸引效果。而体现出寨子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就该调动寨民投身村寨旅游的积极主动性,让更多的寨民在村寨开发中获益,而这种获益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更是在其精神生活上,鼓励寨民传承与保护本民族的风俗文化与传统手艺,并组织有特长的寨民进行一定的风俗展示。

(二)深度挖掘开发羌族文化

旅游活动本身正好追求的是“差异性”,即“反标准化”。所以在旅游规划上突出民族特色就很有必要。现阶段牟托羌寨的旅游多停留在参观与购物的层面上,同质性较高,但独特的羌族文化并未得到较好的体现,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它与旅游资源有着水融的关系。”建议在熟悉羌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多开发羌族美食,并将其做成特色,吸引游客的多次光临。而羌寨的宾馆建设也应该避开标准的套路,打造具有羌族文化符号特色的下榻之地。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

四、小结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因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不适合大力发展传统的工商业。但这些地区却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光,规划旅游业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较好的出路。其中民族村寨在西部民族地区占主置,提高民族村寨的旅游规划能力,不仅能给带来旅客不同的生活体验,使其理解、尊重多元文化,并拉动经济的增长,也给民族地区扶贫模式带来了从输血性转变成造血性的转变,并从另一个角度保护了传统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进而达到共赢的局面。以牟托羌寨为例,应做到深刻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并依据细分主体市场和自身特色做好形象定位,有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品与主题活动,让传统参观式浏览向体验、参与式旅游转变,以期更好的发展优势资源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昌儒.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05).

[2]陈慧一.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0,(04).

[3]杨振之.旅游项目策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3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20*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年)**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科技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