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言研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4.焦虑。焦虑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恐惧不安、烦躁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他们放弃英语学习。有些学习者主要是因为对自己的口语能力缺乏自信而产生焦虑,有些则是因为担心失败,表现不佳以及负面评价而感到忧心忡忡。缺乏自信的学习者可能会低估自己的口语能力,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负面期望,从而在面对语言学习任务时有不安全感或产生焦虑。由于他们无法有效处理自己的焦虑心情,容易放弃那些会导致焦虑的学习任务,因此会影响到学习的进步而学习进步缓慢则进一步加剧自信的不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缺乏自信与焦虑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在课堂环境下营造一种没有威胁和支持气氛的重要性,因此这样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信。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气氛
1.教师课上的自身情感
要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和谐气氛,首先教师自身的情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认知和师生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面带微笑,学生会感到亲切、温暖,学习就会很有劲头。反之,当教师表情冷漠或怒气冲冲地面对学生时,学生会感到压抑、紧张,影响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利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使知识、信息带有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融洽、亲切、充满温暖的氛围。
2.师生情感交融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情感沟通自然、和谐,首先要对学生有一腔热情,要有无私的、广泛的爱,不但处处体现对他们的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自尊需要。对于落后的学生,感情联络会起更大的作用。课堂上要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搞“一言堂”,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和谐,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区别对待性格不同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对那些性格内向、消极、悲观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研究他们的个体学习方式,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适应他们的需求。不同的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和表现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如对内向型的学生,就要鼓励他们多开口读和说,在课堂上多给他们提供机会,并多给予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保持学习的热情。而对于那些外向型的学生,要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不断地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对他们的缺点可以直接批评。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培养学生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他们的微小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三、克服学生焦虑情绪的策略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尽管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也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会产生急躁情绪或焦虑感。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另外,还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或降低焦虑情绪。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大胆参与交际,积极与人合作。对待那些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感到焦虑的学生,教师要多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袋,以便于跟踪和分析他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对于每个单词、
每个句型,如果不花功夫记忆是很难掌握的。坚定的意志、持之以恒的毅力是英语学习的必备条件。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本文通过对影响中等职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分析(如年龄、性格、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能力等),指出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影响作用。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适当的解决途径和办法,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第二语言情感因素师生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指人们通过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Richards,platt&platt,2002:48)。提高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是个十分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只是涉及所学的语言系统本身,还受学习者的母语系统,认识心理个性差异(如年龄、性格、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能力等)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二语习得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考察这些因素和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及其对学习者外语能力的发展影响。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母语、年龄、个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因素与习得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这些变量都对第二语言学习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研究者们却对影响的类别和程度持不同的观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门新的学科,人类对任何新学科的认识总是呈现动态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以往的研究发现不要盲目接受,而应持审慎和批评的态度。一般而言,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性格;焦虑。
参考文献:
[1]刘君栓,夏晓翠.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01).
[2]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4.
[3]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贾冠杰著.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8.24.
[4]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8.
篇2
一、演员创造角色是自己的身体和声音
演员的身体和声音是我们创造的工具。每次表演都是创造,为了保持作品的准确性、生动性,就必须体验、感受、热情饱满。我们在这里强调身体、声音、表情都是创造角色的手段,动作和语言、表情牢牢地掌握在演员自己手中,创造好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身体松弛肌肉没有任何的紧张,整个形体器官完全服从于演员意志的支配,这对创作状态有很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训练,便能呈现组织良好的创作之作,演员便可以自由无碍地用自己的身体,把心灵所感觉到的东西表现出来……”
比如:曾有一部电影,一个炮手在打法西斯匪徒,阵地上中了敌人一炮,把炮手耳朵炸聋了,嗓子也沙哑了,于是这演员要从本来用悦耳的声音表演忽而转到用沙哑的声音说出对白。再如有一些特殊要求:一边哭。一边念台词:一边笑一边说话;或受重伤而嘱咐什么:一边喝着水或一边吃东西说话;最后观众能听到耳语或悄悄话;因悲痛或情急而高声喊叫嘶哑……等等。可见,没台词戏常常是最好的戏,演员通过动作、表情把它细致准确地表达出来,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它。
二、演员运用动作和语言手段来体现角色的行动
演员运用动作和语言来体现角色的舞台行动,行动的体现靠动作和语言,语言就是剧本台词,经过演员的精心处理,在表演时说的对白,在表演时做的动作和说话,都应让观众看懂角色的行动的目的,观众看懂了你是为了什么才做这个,为什么你不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这就是观众被吸引的时候,他们想知道你下面做什么?最后什么结局?所以演员为了让观众看到有目的的行动,自己首先就要弄清楚你所扮演的角色行动及其目的性,行动是一环套一环的,是不断的,演员必须反复分析台词和行动指示,从字里行间去寻找有些行动目的。剧作者剧本中作必要的行动指示,其中很多是动作提示,但并非每个剧本都有具体的行动提示,全凭演员来创造,我们叫组织动作。如电影《霓红灯下的哨兵》中:
童阿男悄悄出现在街头工事里,他回头,一声唿哨,林媛媛奔上,惴惴不安。
童阿男从工事中探出头来,这是一个动作,他向某个地方张望,这是第二个动作,在看到林媛媛后一声唿哨,这是第三个动作,让后他跳出掩体,这是第四个动作,他向上场的林媛媛走去,这是第五个动作,然后开始第一句台词,这些动作为了一个目的:等待林媛媛到来,在这个目的下组合五个动作,形成一个行动过程,等待,这是一个行动,但它有为着更大的目的:她摆脱家庭的羁绊,一起参加欢迎。三、演员的“感受”和“控制”
表演情感必须准确,有分寸,合乎人物和情境的需要和剧情发展变化的节奏。这一切,都必须由演员体验、感受、控制才行。影视中的哭与笑,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不能流行自然主义,要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一种艺术的享受,生活中人们的哭笑,不论是悦耳还是刺耳,都无关大局,但在银幕中则必须使人感到如同音乐一样动听感人,务使自己的表演能感动观众,不要给观众造成一种生理上的不良刺激。演员本人的感情与角色产生了共鸣,这是出现更为动人的“创作状态”,但演员仍然会进行控制,这控制的程度就在于不破坏“艺术的真实”而陷入真哭的境地。如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
篇3
一、儿歌语言体现的均衡
儿歌语言的均衡美主要表现在辞格的运用方面。根据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体现语言的均衡美的主要修辞手法有对偶、对照、排比、顶真、回环。这些修辞手法在儿歌语言中随处可见。
(一)对偶
修辞学家陈炯指出:“倘从文化语言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对偶,这种汉语中独有形态的辞格,汉文化中的珍品,最富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历来为汉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广泛运用。”[3]事实的确如此。而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辞格,其特点就是句子成队、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像“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都是对偶名句。当然,儿歌的对偶不像古诗对仗那么讲究“工对”,连词性、平仄、韵部都务求规整统一,而是多用更为自由灵活的“宽对”,彼此只求“大概对应”即可。从上下联意义上的联系来看,其对偶可分为三种:一是正对。这是儿歌对偶形式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上下联意义相近,内容互补,彼此往往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或抒发同一种感情。如(1)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们草原的羊儿多;天边漂浮的云彩白呀,云彩白,不如我们草原的羊绒白……——《草原赞歌》
(2)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做什么?”
“哎哎哎,我在学唱歌。”……——《打电话》
(1)句抒发了草原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无比赞美之情;(2)句凸现了小娃娃的快乐活泼。由于对偶辞格上下两句之间字数相等,意义关联,轻重得当,其均衡对称之美一目了然。
(二)对照
“对照”就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偶是形式方面的对称和均衡,对照是内容方面的对称和均衡。如(3)“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小槐树》
这类儿歌幽默诙谐,可使儿童轻松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
(三)顶真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起头,使邻近的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的辞格,就是“顶真”,也称“联珠”。如(4)“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野牵牛》
(5)“小调皮,做习题。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做习题》
在这里我们看到,大凡运用顶真手法的句子,不仅上下相连,语意贯通,而且彼此也都大体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因而也呈现出一种均衡对称之美。
(四)回环
回环就是重复前一句的结尾部分,作为后一句的开头部分,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开头部分作后一句结尾部分。其特点是前后词语、句式相同而语序不同,彼此意思也各异。当然,儿歌的回环,彼此之间只要“大体相同”即可,不必字词全同。如“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夸骆驼》)就是以回环形式,用以赞扬骆驼的吃苦耐劳精神。
(五)排比
就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什么好》)就是以排比问答的形式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二、儿歌语言均衡美的文化渊源
为什么儿歌创作者喜欢运用对偶、顶真、回环、排比等这些富有整饬均衡之美的辞格?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由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固有特征所衍生出来的文化心态及审美情趣使然。具体有三:
一是传统诗歌创作手法的秉承。如顶真修辞手法,在《诗经》中就有体现。如《大雅·既醉》第二章结尾是“介尔昭明”,第三章起头便说“昭明有融”;第四章结尾说“摄以威仪”,第五章开头就是“威仪孔时”,如此蝉联,直至八章。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前八句都是顶真。
二是与传统思维有关。江南曾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修辞》一文中认为,汉语修辞对偶等辞格的昌盛与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二元对待观有必然联系。事实的确如此。而所谓的二元对待观,即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兼容而非水火不容。《周易·大传》提出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阴阳说”,《老子》主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有无说”便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代表。具体到语言修辞,则强调“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4]所以,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以求彼此均衡对称。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便是。
三是与汉语特征有关。从书写来看,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汉字是表意为主的方块文字,可以不多不少地字字连写,规整排列,显出立体感,给人予均衡对称的视觉美感。从语音来看,一方面,汉语多是单音语,可以一音对一音,彼此弄得非常整齐;另一方面,汉语元音较多又有辅音相间,加上声调的抑扬顿挫,颇有音节整齐、音调铿锵、上口悦耳的听觉美感。那么,长期耳濡目染这种语言文字,势必生成一种追求均衡完整的心理趋向。朱光潜先生就深有体会地说:“用排偶既久,心中就无形养成一种求排偶的习惯,以至观察事物处处求对称,说到‘青山’,便不由你不想到‘绿水’……”。[5]由于上述因素的合力作用,人们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偏爱平衡对称、以均衡为美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大家都喜闻乐见,广泛运用,也就成为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集体无意识和心理定势,因而自古而今,长盛不
衰。王希杰在《略说汉语、汉语修辞和汉文化》一文中就指出:“在历史上,四六对偶曾被当作美的典范,虽然‘五四’时曾是新文化的打击对象,但是直到今天,单双音节的对称搭配,对双音节的偏爱,依然有
强大的势力,这反映了汉人的均衡美感,对称心理的强大优势和巨大生命力。”[6]而儿歌本身就是人们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的艺术载体,其作者和受众也以均衡为美当然不足为奇。
参考文献:
[1]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P45.
篇4
1.1环境方面(surroundings):
儿童习得语言是在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习得语言的世界。习得过程中具有接触语言的广泛性,儿童可以从父母那里,从所有可能接触的人那里接受全方位语言输入,周围的一切都是儿童习得母语的真实语境,语言的输入(languageimput)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儿童在多次重复的现实生活的真实语境中,逐渐习得了言语的能力,即与人交际的能力。所以母语习得的环境是整个社会,离开了这个社会环境就不存在习得的过程。
1.2认知方面(cognitive)
儿童学习母语是一个学会用母语来认识周围世界,判断事物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儿童的母语习得过程往往是一种潜意识(subconscious)的认知活动,无论是学习过程本身(process),还是语言知识的获得都是无意识的。例如,儿童在习得"milkbottle"的过程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肚子饿了,想吃牛奶。”他只知道瓶子或杯子里面装的东西可以给他吃。儿童在习得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
1.3目的方面(purpose):
语言习得是伴随着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进行的。在儿童母语习得之前,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很多的认知,由于儿童对客观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就成了习得母语直接而自然的能力。对每一客观事物的认知,都会对儿童带来满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既是出发点,又是目的所在。因此儿童习得母语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客观世界,并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儿童周围的人们与其说是在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还不如说是在纠正他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
1.4习得者主体的特征:
母语习得的主体是儿童,好奇心与模仿能力(imitation)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生理上(包括大脑与发育器官)都处于发育时期,儿童出生时在知识上是一片空白,不存在其它任何干扰。
2、外语学习的特征也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2.1外语学习的环境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课堂教学往往是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学习外语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又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学习者的工作环境是一个本族语(mothertongue)的世界。他们只能从外语教材中,在教室里接受非本族语的输入。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语境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拟的。学习外语过程,大多数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这是一个人为的受客观条件制约的语言环境,离开这一语境,又被淹没在本族语的大海中了。
2.2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过程,学习者往往需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认知手段,完成学习任务。其认知基础与母语习得的认知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前者是在认知了事物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而后者则是在语言习得中了解事物。
2.3学习外语的目的: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是都是有目的地进行着,即使是本能,也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儿童习得母语的目的是为了认知客观世界,而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诚然,外语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目的虽有不同,他们共同的一点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所以其学习认知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已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了语言本身。
2.4学习者本身的特征:外语学习的主体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外语学习一般都是在学习者母语习得已完成以后进行的。从生理方面来看,学习者掌握外语往往是在智力已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从心理功能来分析,学习者主体已经具备了感知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学习者在知识上已经具有了母语建构及表达习惯,从而对外语学习形成了一种语言的迁移(languagetransfer),已有的母语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对再掌握另一种语言会形成干扰。
语言习得对外语教学的启发
尽管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又有共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为学习掌握一种语言以达到交流与交际的目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点在于交际(communication),在这一层次上,二者是完全统一的。另外,二者在各自的过程中也有重合的现象,习得中含有学习因素,学习中也会有习得因素,学习的主体都是能习得语言能力的人。儿童之所以如此快,如此地道地习得母语,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与很强的求知欲望。客观环境与主体者内在的因素与母语的习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客观环境是可以不断改善和创造的,学习者内在的潜力也是可以不断调节和发挥的。因此,如果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努力创造有利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外语学习的语境尽量接近于语言习得的语境;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到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者对外语抱有好感,对该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法感到新奇,感到学习外语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过程,那么外语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语言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他对自己所处的语言环境,有些是难以改变的,学习者往往必须到课堂听课,接受指定教师的语言指导,学习规定的教材,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通过各种外语考试等。语言环境的改善就落到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学习管理部门肩上。
教师对于语言环境改善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教师的的教学用语是学习者最直观、最真实的语言输入。首先,教师的教学用语一定要贴近这门外语,善于模仿真实生活中不同环境,各种角色的语言语气特征,对语言的例示要贴近生活,形象生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把有限的课堂教学环境设计成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西方人“购物”时的语言及言语特征时,就可以把教室设计成一个真实的商场;讲授“打电话”时,就可把教室设计成为一个真实通电话的场所,让学习者在近似于习得的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其次,学习者手中的教材只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外语教师要将这套系统变为学生的言语能力,需要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活化语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课堂语言环境的改善同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也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不但应该掌握所教课程的内容,而且能较流利地、地道地用外语表达一切客观事物,用外语进行思想交流,如果达不到这一点,指望教师为学习者创造语言习得环境将是一句空话。所以,外语教师需要努力做到的是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又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教学能力。此外,学校里各级管理部门应当竭力为外语学习者营造一个外语的氛围:齐全的外语教学设备,英语电台的开播,丰富的音像教学资料。英语角及各种英文书刊报纸,都能给学习者提供和改善语言实践的客观环境。试图创造一种完全等同于母语习得的语言自然环境,似乎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教育者的努力与教育管理部门的不断重视,尽可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外语学习虽说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学习过程,但在充满外语的氛围和语境中,也可以有类似习得的收获。
2.2学习者兴趣的培养:
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如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及策略差异、不同的原有基础、不同的学习目的等。但最为重要的却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动力去投入到外语学习中去;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兴趣不同于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兴趣,而主要产生于自己目标的确定以及利用外语技能获取外来信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位外国语言学家曾经说过,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多了一双认识观察世界的眼睛。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学外语的目的和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其次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友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感到在学校里学习外语就如同在家里看电视小说一样愉快、兴奋。此外,改进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外语兴趣关键之一。学生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都会影响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学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该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失去了兴趣就失去了动力。无论在母语习得过程中,还是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结
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外语教学可以从儿童语言习得中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外语教学应从它们两者之间的共性着手,不断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习得环境,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外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S.Principle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NewburyHouse,1982.
〔2〕Pimsleur,P.ThePsychologyofSecondLanguageLearning,Cambridge,1971.
〔3〕Richards,J.ClassroomLanguage,WhatSort?G.Ailen,1978.
〔4〕Wuzongjie,ReadingsforAppliedLinguisticandLanguageTeaching,ZhejingTeachers''''University,1998.
篇5
探讨模因存在的内在理据就是探讨模因与模因之间是如何进行对话的。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模因与模因相互之间选择过程中的商讨与顺应,无论是模因生成还是模因理解,模因选择和顺应过程都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该过程中模因之间都需要努力顺应对方。可见,模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与其它模因在特定的环境下处于不断的对话之中。正如Blackmore所指出,模因可以被看作是和基因等价的复制因子,基因之间相互竞争,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下一代的身体之中,最终决定了生物世界的格局及其结构;与此类似,模因之间也相互竞争着,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这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心理结构(Blackmore,1999)。从这一角度来说,模因的对话过程就是融合或排斥过程,即一个有意义的模因融合或排斥过程,哪怕是人为的或是模因间自动的,都会有一个模因之间相互协商或竞争的过程。
协商或竞争的过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因的内涵一致,这种一致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具体的一致,而是说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因具有某种相似的实质,这个实质就是模因的重组与重构。也就是说,具有相似实质或结构的模因形成了程式性模因。另一种情况,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因的内涵或结构不一致,那么它们就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相关的模因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离开与之发生冲突的模因,寻求与之相互顺应的模因或说与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占支配地位的模因结合起来,最终模因之间相互排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模因寻求与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模因结合起来而形成程式性模因。模因与模因之间对话导致的两种情况必然会产生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和谐美”即程式性模因的形成。例如:
(1)Couldyoupassmethesalt?”
例1作为间接请求的语言模因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与特定的语境特定的话语如“Hereyouare.”等相关的模因结合成程式性模因,才能发挥其间接请求效果。否则它还是一个是否有能力递盐的询问模因,而非间接请求模因。
可见,模因与模因之间对话其实就是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博弈”(game),在“博弈”过程中模因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采取包括顺应策略、商讨策略、变异策略等不同的策略。同时,每一个模因自身所选择的策略都是依存于对方的策略,因此,模因之间的“博弈”总是存在着一个均衡性(equilibrium)即模因与模因之间的生存问题。这个生存问题必然导致程式性模因的产生,它的产生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控制个别模因的自由泛滥。归根结底,模因的复制与传播靠的是毕竟不是模因本身,最终还是依靠程式性模因的吸纳。
二、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对话或博弈的结果是程式性模因的形成。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模因之间的对话或博弈的结果产生了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一)概念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程式性模因与“程式性语言行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定的语言模因(或模因类型,如礼貌语言模因是一个的模因类型)与相关的语言模因配套,两者形成了稳定的配合。所谓语言模因与语言模因的稳定配合,指的是:只要某种语言模因或模因类型不变,就会出现:一是基本固定的一套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例如,间接言语经常是出于礼貌、面子、权势等原因受到模因宿主的复制与传播。二是基本固定的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的步骤。例如,间接言语的复制与传播是根据交际语境来进行的,如果脱离了特定的语境,间接言语模因也就没有产生。三是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和模因步骤的基本固定的配合。例如,间接言语模因所固化下来所产生的特定会话含义。这样,我们把具有以上三个基本固定形态的语言模因类型称为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二)类型
第一,同构异质的程式性模因。同构异质的程式性模因是指在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两个或多个结构程式性模因的一个特性,即程式性模因的组构成分在某一抽象层次上互相一一对应而构成结构相同但性质不同的程式性模因。例如,“以问答问”的交际是一种同构异质的程式性模因,其发话者的问与受话者的问是同构的。
第二,同质异构的程式性模因。同质异构的程式性模因是指在在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结构的但在抽象层面上其性质相同的模因所组构成的程式性模因。例如,在使用语言模因的过程中,合作中的“不合作”现象、礼貌中的“不礼貌”现象、关联中的“不关联”现象中的模因就组构成同质异构的程式性模因,表面上是它们不合作的、不礼貌的、不关联的,但其内在的性质是合作的、礼貌的、关联的。
人们在使用语言模因的过程中,不论是同构异质还是同质异构的程式性模因,它们都是经久重复,而且是最低限度的语言模因使用,同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其程式的,并把交际中的一些语用机制、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指导的言语交际的统括到同构异质与同质异构的程式性模因的框架内。
(三)使用特点
第一,有限性。在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模因是无限的,但语言的程式性模因却是有限的。由于语言模因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潜在的和不确定的,所以我们无法确定语言模因的使用率,而程式性模因的数量却是显现的与确定性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运用程式性模因来进行交际,更多的是依靠程式性模因来构建交际的连续性与可行性。程式性模因是人们使用语言的基础,是每一个人与他人沟通时遵循的基本范式,它决定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及行为特征;它也决定了模因复制与传播的方式及功能特征。可以说,程式性模因是人们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模因纽带,是模因复制与传播得以稳定生存的基础。
第二,变异性。程式性模因并非是一个静态系统,也不断处于变异之中。Verschueren指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作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是语言模因的一种稳定的现象,因而也具有变异性、商讨性与顺应性。顺应性是语言模因发展的基础,语言模因顺应的结果是程式性模因的形成,而商讨性与变异性是顺应的前提,是程式性模因形成的推动力,没有商讨性与变异性,也就无所谓的顺应性与程式性模因的形成。归根结底,语言模因的商讨性与变异性都会趋向于顺应性,即趋向于程式性模因的形成。因此,程式性模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断从外界吸收更多具有类似性质或结构的模因的系统,而且呈现出向外扩张之势。总之,程式性模因总是处于远离绝对平衡,促使自己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不断产生新的程式性模因。
三、结语
模因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人们使用语言的语境变化而变化。模因在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从简单模因发展到模因复合体,又从模因复合体演化成模因域,模因域中的模因必然会演化成程式性模因。程式性模因正是模因类型的高度程式化,从理论上说有利于模因的生存,也有利于模因在人们使用语言过程中发挥其独得的作用。可以说,人类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其奥秘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人类能完全内居(indwelling)于积淀在我们大脑中的程式性模因之中。虽然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完全是运用程式性模因进行交际,但程式性模因却是人们使用模因的基本方式,也是模因得以存在的基本生存状态。换言之,只要是语言模因中的模因,它就必然地、毫无选择地依存于程式性模因之中,并在其中成其所为;只要人们使用语言模因进行交际,人们就必然地、毫无选择地运用并寄生于程式性模因之上,并在其中成其所为。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TheMemeMachin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2]Escandell-Vidal,V.Politeness:Arelevantissueforrelevancetheory[J].RevistaAlicantinadeEstudiosInglesses,1998(11):45-57.
[3]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4]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02).
[6]陈新仁.会话‘不合作’现象论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0,(02).
[7]侯国金.“以问答问”的语用机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
[8]侯国金.“非字词”的语用理据与语用条件[J].外语学刊,2006.
[9]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0]何自然.非关联和无关联对话中的关联问题[J].外国语,2002,(03).
[1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02).
[12]黄振定,李清娇.礼貌语言的层级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1).
篇6
2、形美以感目
篇7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对外汉语教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特殊语言,是教学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语言;二是个别教学语言。课堂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反应出课堂教学语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个别教学语言是在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之一,也包括了口语、书面语和体态语等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会将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融人到教学活动当中,以便于学生的更好理解和学习。
1.2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从使用目的来看,可分为两种类型:目的语教学语言和媒介语教学语言。目的语教学语言是最受推崇的教学语言,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汉语教学中都使用的是汉语教学,社会培训机构大多数也使用汉语教学,因此,目的语教学时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媒介语教学语言也是非常普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适应于大多数汉语的初学者,有利于汉语初学者对汉语的学习。
2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的意义
2.1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最直接的影响。教学语言不仅具有组织功能和负载功能,也承担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功能。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不但具备了以上教学语言的功能,而且还承担了学生可理解语言输入的重要功能。对外汉语的学了学生自身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外部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对外汉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它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教学计划,更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掌握汉语,实现教学目标。
2.2理论意义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近几年随着“汉语热”而出现的一个新语言,对其研究不但可以进一步加强汉语变体理论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强化我们对汉语本体的认识。
2.3现实意义
就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来看,仍存在了诸多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受,教学效果不佳。由于教学语言在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对对外汉语教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研究,可以增强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意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特点和功能类型
3.1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双重性、受限性和阶段性。
(1)双重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汉语,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把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不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也是师生的共同目标,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具有双重性。
(2)受限性
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汉语基础和接受能力,使用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对外汉语教师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又要高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才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由于汉语学习者大都是成年人,而且汉语基础较差,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编制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具有受限性特点。
(3)阶段性
对外汉语教学有明显的阶段性,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也具有阶段性。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学语言在语言形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对于零起点、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学生,教学语言有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师也在随之调整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阶段性特点。
3.2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功能类型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功能类型有:课堂语言、教学用语和交流语言。
(1)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是用的语言。课堂语言的主要组成有:导入语、指令语、说明语和结束语。
(2)教学用语
教学用语是是对外汉语教师在传授学生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的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其进行示范和解释。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示范主要是领读,解释则是对生字词的发音、语句、语法等进行剖析。
(3)交流语言
篇8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篇9
因此,高考对外语的考察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外语素质教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高考的外语考察实际上是对中小学外语素质教育的总体检测。这两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有的外语教师将考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进行外语素质教育就保证不了考试成绩。有些教师还进行着传统的应试教学,虽然学生考试成绩还可以,但学生没有语言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理解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
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素质教育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
一、何为语言的交际能力
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的充分的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要考虑四个方面:
(1)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这就是说,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以及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以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外语的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语、书面语)和非语言手段(体势语、面部表情等)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与表达两方面。
二、高考试卷考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对交际能力这个定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以广义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交际能力正是高考要考察的中心内容。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高考增加听力测试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高考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学习为主要背景,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interactivediscourse)。对于一个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馈信息(选出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学生认为听力测试题目比较简单(北京地区),总分30,平均可以达到21-25分,甚至更高。原因是学生已具备听力测试题目中要考察的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平时外语教学强调交际法──以听说为主进行外语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某些地区取消高考听力测试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另外,单项选择试题的考察重点是语境的理解或语境下的语法判断。这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语法考察。换句话说,单项选择实际上已变成测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考察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抓住主要信息(gettingmeaningthroughthecontext),理解语篇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加大了阅读的考察,文章内容新且篇幅长,所设选项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这无疑给所有考生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读不完文章,理解、判断、推理不准确就会造成大幅度丢分。在写作上,从语言的数量到语言的准确、地道以及从文章的某篇到遣词造句,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另外2003年北京地区高考考试说明中出现新作文题形──开放式作文。这无疑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身语言的能力和风采。
高考针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加重分值,其原因就是要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交际能力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所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考察。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张纸的两面,不可分割。而且语言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比表达能力更重要,因为:
(1)根据心理语言学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优先于表达能力;
(2)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3)语言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实,高考试卷的每个题形都是对交际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完成高考试卷是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表达即发出信息,还包括理解部分,即接受信息。
从整个高考试卷的分析来看,有些外语教师进行的外语教学走进了误区──过分强调语法的学习,忽视了语言的理解。高考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理解能力的考察上。对于一个书面语篇(writtentext)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这一过程常常不被认为是语言交际能力掌握的过程。人们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这便导致了交际能力培养的两个缺陷:
1.忽视对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2.忽视对理解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书面语交际能力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不仅因为高考要考察这一能力,而且现代化社会生活对书面语交际能力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另外,书面语交际在本质和方式上与口语交际还有着重要的差别,所以它应该引起我们外语教师的关注。
综上分析可知,高考外语测试就是要考察语言交际能力。这样,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如何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首先,要了解外语交际能力的特殊性,认清其特殊性才能把握语言教学的方法。
外语交际能力在其本质和内容上与母语交际能力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主要在其获得的方式、程度、要求等方面。如前所述,一个人母语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化过程,即一个母语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获得与其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与此相比,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则遵循一种完全不同的途径。
(1)从获得方式上讲,一般而言,外语学习者是在掌握了母语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已经谈过语言知识会发生迁移,同样,由于人类交际手段的相对一致性,交际能力的正迁移是必然会发生的。这就意味着具有良好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此外,如果母语与外语的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2)从程度和要求上讲,研究表明,成年外语学习者无论采取何种学习方法,其外语交际能力只能达到native-like,其语音、词汇、惯用法等总有某—方面与本族语的特征有差异。另外,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目前,高中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中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1)缺乏本国语交际规则的明确知识,因为一些教师并不知道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尊重对方的交际习惯,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
(2)缺乏对外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的明确认识,因为一些教师不知道外语的语法结构中有一定的程式。
前者过失在于学生的母语教学;后者过失则在于外语教学。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注重书面表达,忽视口语能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只能靠自我领悟或模仿。因此学生以学习汉语的方式来学习外语。另外,中国汉语界也缺乏对汉语交际模式的研究。这对外语教学很不利,外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辨析母语与外语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差异,强化其“跨文化意识”,从而获得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这一点,给我们所有中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这就迫使我们在日常点滴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渗透和比较。
其次,要把握高考成绩就要分析一下中国语境下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1)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中国影响很深,如: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这些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改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有一个过程。
(2)汉语的特殊性。汉语无论在语音、语法,还是文字系统、书写形式等方面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拼音文字的语言迥然不同。汉语深深地扎根在汉文化这块土地上,其文化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人情等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和欧美人如果学同一门西方语言,由于该外语一般都是与欧美人的母语有着同源关系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语言特征都十分相近,因此学习起来困难要少得多,母语对外语的正迁移要远远多于负迁移。中国人学的外语与母语相比,由于语系不同,差距甚远,学习外语困难要大得多,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也多得多。
(3)语言环境十分贫乏。教师和教材是外语语言的唯一输入源,“语言输入”极其有限。这不仅仅表现在农村,在发达城市也尤为突出。
(4)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我国绝大多数普通中学的班级过大,条件简陋;教育投入不足,基本的语言实验设备、图书音响资料得不到保证。这些都制约了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实施。
(5)师资力量不足。现有外语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己的外语交际能力尚不足以展开交际教法。有不少教师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目的,这可能是制约着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贯彻实施的瓶颈。
(6)学生学习方式不同。我国学生由于受传统文化、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与西方学生相比在个性表现上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的学生强调个性,课堂上无拘无束,敢于向教师提问题。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深受其他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习惯于小学、中学班级的课程教学方式,上课留心听,认真记笔记。对民主、平等讨论不习惯,对课本内容提出质疑更为少见。
以上这些问题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制约作用,影响到了语言学习的本身,自然在新形式的语言的测试中也要受到影响。
怎样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学习外语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外语教学应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其他有关的知识,包括语境知识,世界知识,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凭所谓的交际教学法恐怕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任何外语教学都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贯彻以上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使用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
四、结论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提高高考英语成绩,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到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年龄、动机、认识水平、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光是外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6;
2.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A].PrideJB,HomlesJ.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3.LittlewoodW.Foreig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
篇10
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
篇11
一、符号元素
1.符号元素与符号学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平面设计作品在日常生活中触目可及。而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文字表达被转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符号元素。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①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准确地表述了符号的概念,鸿雁在泥沼与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使人们得知曾有鸿雁经过这里的事实,并且可由此推断出鸿雁的大小多寡等信息。爪印,是记号X,而鸿雁是并不在的Y。符号学,正是研究符号规律的科学,它涉及交际的全部,任何表意的东西都在符号学研究范围之内。因其看似简单却深刻的影响作用逐渐被引申到平面设计领域。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传达得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2.平面设计与符号学的运用
在平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深刻地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图形本身就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语言传达给受众过程中直接准确的传达媒介,在沟通人类思维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视觉符号元素以其独特的创造性、想象力,是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
平面设计是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而人是通过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这是一个由设计者开始,进而延续到受众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视觉语言通过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为了把信息准确并有效地传达给受众,设计师设计需要的视觉语言,并将其转译成符号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以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从另一方面,受众也正是通过观看设计者的作品,把对在设计作品中出现的符号元素的理解与自身积累的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达到与设计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
二、从视觉语言到符号元素
1.视觉语言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在不断的创造中表达着自己的语言,被称为“视觉语言”,这是从信息传达的功能角度对图形的描述。视觉语言的表达,从人类诞生起就始终与人类的思维密不可分。美国符号学家萨姆瓦(LarryA.Samovar)等人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提出:“由于语言是一种代表客观实在的非精确的符号系统,因而词语的含义受各种各样不同解释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词语的意义在于人而不在词语本身。”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文化、地域、种族、信仰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使不同的人群对于相同语义的理解变得模糊和多样,面对同一词语也产生不同的感悟。但总的来说,由于人类的固有本质和先天性,同一物种的人类面对同一客观世界的原始的最初的感官体验则仍是相对普遍而稳定的。
在人类探索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过程中,主要依靠感觉。通过感官的体验,形成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断地结合自我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区别于不同个体的经验的积累。西方体验派美学指出知觉对象的三个特性,如下:
(1)客观对象的物理属性,如体积、数量等;
(2)对象依托人的感官而存在的性质,如色彩、声音、气味、质地等;
(3)对象的情感性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在事物和人的内在心理之间存在“同形同构”和“异质同构”两种结构,当二者在大脑的思维立场中达到碰撞和融合后,物质与精神的界限变得模糊,客观事物因此具有了人的情感特征。
这三个特性中的不同属性所指代的物质名词都是设计中应用的最基本的要素,视觉语言的表达是对图形、文字、色彩这三大视觉元素的应用以及对这三大元素相互之间的美学性构成的创新。所以,以研究人类生理感受和心理联想的类型和特点为基本指导,用视觉形态为主要语言描述人类的各种感官体验及思维意识,是平面设计中视觉传播与交流沟通的有效途径。对于设计者来说,视觉元素的创造与选择是表现自己设计作品的功能性与独特性的重点。
2.表现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符号元素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科研专家对广告语言创意、设计中所使用的符号学方法以及符号的类型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如“符号学与广告语言”(王少琳,1994年)、“论符号学方法在广告语言创意设计中的运用”(苟志效,1994年)、“从符号学原理谈广告的创意特征”(黄鹂,1997年)等。由此可见,符号元素在平面视觉语言的表现中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从符号本身与它所指涉对象(即其指向与涉及的事物或领域)的关联上,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得出的成果显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
图像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象征符号(SYMBOL)。
但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符号元素和一般的数字符号、单位符号是有所区别的。视觉语言符号元素具有一般性符号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和可塑性等特征。这正是由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所决定的,设计者必须把握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准确有效程度,以达到科学的视觉传达功能目的,同时给人以审美及视觉心理的满足。所以象征符号(SYMBOL)因其抽象性和联想性,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中最具发展潜力。
3.符号元素的运用探索
格式塔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将一些自然的图形在被试看过之后,过上几天再让他们根据记忆作画,结果发现所画的图形均比原来的图形要更加规则化、简单化。②由此可以认为,对艺术形式简洁性需求是人的视觉心理的天性。
古今中外的人类文化遗迹中,符号元素一直是表达图形语言的重点,图腾便是最早的一种表达。无数的艺术家和工匠将毕生精力投入其中,使其形式和内涵在数千年来的时间流逝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升华。从美洲的玛雅文化遗址中的那些断垣残壁上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及城里记事的石柱,令玛雅人为之顶礼膜拜的水晶头骨到亚洲的佛教美术洞窟壁画及本身故事,从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丰富多彩的纹样到今天的随着科技发展的计算机分形艺术,到处都闪现着图形符号元素的身影。
纵观这些历史存留下来的美妙图徽,我们不得不为前人的聪明智慧而叹服。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被人类自然地美化、神化,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与寄托,元素化为各种各样富有寓意,充满情趣的图徽。
(1)太极图是容量极大的意象图,它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合而成,俗称阴阳鱼,意象造型的美学法则深藏在这两鱼追逐之中,它完美地、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太极图的设计成功地运用了图底反转,对比强烈却又融汇合一。太极图纹(如图1)的简洁是对人们求简心理的完美阐释。
(2)“卐”字符,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出现在释迦牟尼胸前的瑞相,用作为“万德吉祥”的标志。关于其来源,上世纪60年代台湾重要作家冯冯居士认为:整个宇宙的黑暗无垠的空间,亦是在旋转移动之中,亦是「卍形的。在无穷无尽的更多的宇宙中,无边无垠的黑暗太虚中,还有无数的星云漩系,它们互相连接沟通,互相存在于当中。所谓银河系,不过是其中最小的一面而已。在宇宙中到处类似的星云漩系,不同的形状、位置、光华颜色,但都是像「卍形的(图2)。原来是银河系的旋转形状,象征着永恒、光明与莫测的高深伟大智慧。1920年,当时的德国纳粹党党魁希特勒将“卐”用作了纳粹党的党徽,“卐”遂成为了法西斯统治、暴力和血腥恐怖的象征。“卐”字符以其简单的外形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英文中曾含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它的前一种意思是因其发音类似于英文at,于是常被作为“在”的代名词来使用。而它又有each的含义,所以“@”也常常用来表示商品的单价符号。如今,由“@”(图3)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一代”,是德国汉堡某休闲生活研究所提出的,泛指年龄在14—29岁之间伴随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在现代科技进步中,它本身的含义渐渐被人们模糊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它已成为交流的标志,它的简洁精到,使其在运用中显得如此的便捷,并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这也使它同样反复地出现在相关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成为现代表达中一种新兴有力的元素。
综上所述,在思维过程或是符号表达式的平面设计中,所挑选、组合,加以运用的符号元素必需是具有明确指涉功能及内涵丰富的符号。艾柯甚至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平面图形设计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共鸣,符号元素,无疑是必然的设计语言。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准确地把握和归纳将要表达的视觉语言,并考虑组成符号元素的相关特性,保证这些符号的当前值正是设计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所需值。
三、视觉语言元素化对设计文化的意义
经由视觉语言形成的符号元素系统,是元素化的视觉语言。按照雅科布逊(Jakebson)所提出的关于语言功能的著名分类,信息可以拥有以下功能的一种或数种组合方式:指涉性;情感性;强制性;交流性;元语言性;诗性。所有这六种功能都可以并存于单个讯息之中,在更大规模的正常语言(以及审美讯息)之中,它们常常交织和重合着,尽管其中某种功能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决定讯息的特征。③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把视觉语言转化为符号元素,又应用不同的设计形式把元素化后的视觉语言展示给受众,在受众脑海中又重新反映出视觉语言,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受众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更需要准确地表现出信息的六种功能,而要让视觉语言元素的某种功能占据主导,则是由设计者想要表达的讯息的特征所决定的。视觉语言的元素化后将带来一个新的视觉系统,为设计行业中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视觉感受,它将让设计行业更富活力和魅力。
元素化的视觉语言与设计、符号、沟通紧密相连,也可以说它是三者的化身。我国台湾杨裕富博士认为:设计、符号、沟通是设计的文化基础。那么,视觉语言元素也就是设计文化的基础。我们该强调它的文化身份,它的作用该受到更大范围的重视,并加大力度地去挖掘让它在设计中发挥潜质,形成具有本土性和现代性的设计元素系统,使它成为真正的“设计文化基础”。具有自省精神的设计者们应该身体力行,使自己的作品去唤起人们对于产品体验的情感共鸣,使人们在认知、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延伸的设计含义和原创的本土艺术精神,满足人们对设计产品高情感、高技术平衡的需求,在追寻、探索、创造、形成视觉语言元素化系统的过程中,使设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力量。
注释:
①李幼燕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P2.
②王令中著.视觉艺术心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P58.
③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P300.
参考文献:
[1]李幼燕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篇12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与近年财政部先后的16项准则(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相比不仅增添了若干新的准则内容,而且对现行准则进行了重大的修改,现就新会计准则变革的八个方面进行探讨。这八个方面分别是: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变动;更注重公允价值的运用;存货计价方法变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债务重组收益确认的变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关联交易内容的细化。
一、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变动
与现行基本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基本准则中取消了对历史成本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明确规定,并且对于配比原则也未在“总则”中单独列项反映,而是在“费用”第35条中规定:“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这实际上就是现行准则中所谓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可比”,但新的说法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此外,该条中还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实际上已经反映了现行准则中关于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规定,但上述说法更能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现行准则的“权责发生制”不再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而是在新准则的基本准则第九条中将权责发生制列为一项基本假设,这是因为国际上现行会计核算框架结构体系中都假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得出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这比只依靠现金收付实现制说明的财务状况更为有用,然而,这一假定并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甚至还有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的反证。因此,新准则将其列为一项会计假设,这种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是与国际趋同的一项举措。
二、增加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基于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部分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对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的概念、含义、应用条件等做出原则性规定。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基础被逐步引入到会计准则中。而现行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做出一般性规范,仅在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作了原则性规定,显然无法满足要求。新准则在基本准则中单列一章(第九章)对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定,除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已有计量属性外,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公平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房地产性投资》、《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17个具体准则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新准则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替代,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力更是意义深远。
三、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4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现行准则中所允许的发出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规定,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相一致。新准则的这种变革主要是考虑经济社会中,成本流和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企业可以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算方法以及当其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真实的反映企业存货流转的情况,同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的规范,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协调的一项重要体现。
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冲回的新规定
我国现行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都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商誉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但是从我国实际运行情况看,该规定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操纵损益的主要手段,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此,针对我国目前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另外,我国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都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为此,本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本准则还对资产公允价值、处置费用以及现值的计算等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指南,以便于实务操作。五、债务重组收益的确定
新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准则中,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详细规定了可能产生损益(根据惯例主要为利润)的债务重组四大情况:第一,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二,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三,当债务转为资本,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有差额,也可产生损益;第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使得重组债务的前后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总之,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可能会因此获得较高的收益水平。
六、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
以前我国没有制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实践中主要参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采用企业合并来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企业越来越多。随着合并方式的创新尤其是换股合并方式的出现,现有的相关法规已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由于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的利润往往有很大的影响,缺乏相应的规范将使会计合并信息缺乏可比性,也不利于投资者了解合并所使用的会计方法。同时,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混乱,也使证券市场的投资理性受到削弱。新的企业合并准则立足中国的实际,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合理内容。新准则明确了企业合并的概念,划分了企业合并的类型,明确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并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为会计处理基础,而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以公允价值为会计处理基础。新的规定限制了上市公司通过合并或置换等手段制造利润的行为。
七、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
新的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以国际上现在通行的实体理论为基础,规定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合并的范围,明确在确定合并范围时不再强调重要性原则,即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内部交易的抵消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上;取消了1995年财政部并一直以来实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的“比例合并法”;新准则还规定了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作为非控制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者项目下单独列示;另外在新准则中还明确了合并现金流量表正表和补充资料的编制方法。新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其依据的理论已经由原来的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化为侧重实体理论,并更多地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要求对所有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严格的股权比例。这一规定将使上市公司利用母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八、关联交易内容的细化及关联交易披露的变革
新准则关于关联方的界定,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对现行准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和细化,例如:现行准则规定的关联方有“(1)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2)合营企业;(3)联营企业;(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5)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而新准则对上述规定进行了细化分类和补充之后变为九条,例如:将现行准则的第一条直接明确细分为3条:(1)该企业的母公司;(2)该企业的子公司;(3)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还增加了3条:“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对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以及“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另外,新准则还对“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和“与主要投资者或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等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除此之外,在不构成企业关联方的内容中增加了“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新准则在对关联方的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取消了现行准则中有关“个别财务报表中关联方的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豁免”,增加了有关信息披露的内容,这对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遏制关联方之间不公允的关联交易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篇13
人类的发音器官能够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就语音单位而言,几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或者起码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每一个民族用于社会交际的能够区别意义的音位却少得多,这是根据人类的交流需要而决定的。人类语言只需要不多的音位,就可以构成无数有意义的话语。
从历史发展来说,“能指”和“所指”在约定俗成的任意性这一表层现象的深处,有着相当深刻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受到各民族物质生产发展的一般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的双重制约。就人类语言的发源处来说,初民不可能也无须选择很多的音节来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但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有许多新的概念需要表达,原先的音节不能满足需要,他们必须寻觅新的途径。增加音节是一个最简单的有效途径,西方的一些语言就走了这一道路。英语中的音节就有一万多个。但也还有另外一个聪明的方法,即在原有的音节上标出不同的声调,以此代表不同的概念,这同样可以起到与增加音节相等的作用。汉语就走了这一条道路,它只选择了400多个基本音节就能够满足高度文明的汉民族的各种概念表达的需要。采取增加音节的线性展开的方式和运用声调向中心聚敛的三维方式来解决语音的发展问题具有同等的有效性。于是,汉语与西方拼音语言的根本性区别(即拼音语言是用二维——元音和辅音——来表达的,而汉语是用三维——声母、韵母和声调——来表达)就形成了。当然这两条道路也不是绝对的互不相涉,而是起着部分的互补作用。汉语在发展中,由单音节词为主到双音节词为主,且近代以来,由于文化交流的增多,外来语的翻译常用多音节词来表达,这使汉语的词汇中多音节词的比例也有所扩大。拼音语言也有不用增加音节而只是改变词的重读音节的方式来区别意义,这又与汉语所走的道路有若干类似之处。文化创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只要是能够逐渐精微地表达人类的思维,就具有同等价值,这里没有好坏高下之分。人为地将“屈折语”说成是最高级,将“孤立语”说成最低级,这要么是文化中心主义、种族偏见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要么就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自卑心理的表现,而不是科学的分析。
文字领域的情况与语音领域的情况相似。
在文字的起源阶段,用“象形”表达人类思想与语言中用“象声”表达人类思想类似,同样舍弃了许多东西,仅从客观事物中抽出一些主要的特征写画下来。“米”是一棵果树上结了许多果子的象形。但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有机生命体,一棵树是多么繁复的植物,结下的丰硕的果实也决不止三个。当我们用象形文字表达它的时候,失落了不计其数的果实了,而且用3个小圆圈代替了具有万千特征的甜美的果实,又不知失落了多少属性了。我们甚至不能说,我们所造的那个象形字就一定是抓住了果树的形象的主要特征,其实它仅是从客观物象中抽象出的极少一部分特征。这才是本色意义上的“抽象”。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上的所谓“抽象”,比如说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它字形固定,偏旁统一,这对于象形特点鲜明的甲骨文来说是一次抽象,而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使汉字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隶变”又是更进一步的抽象,这些“抽象”,与文字最初形成阶段的那次抽象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与语音的形成一样,象形文字是各个民族根据不同的要求抽象出事物的极少特征写画下来,这使各种文字产生差距。中西文字目前巨大的差距是由各自不同的文化创造方法造成的。当美索不达米亚的字母被发现后,西方文字突然掉转头去走了一条拼音化的道路,而汉字则没有走这条道路,依然按照原来的路径发展着。于是,中西文字便相去遥远了。“中国自殷商通用至今的表意方块字,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后来流行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拼音文字其渊源和特性都迥然相异,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独成一统的特例。”[③]
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在结构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也是“二维”与“三维”的区别。从汉语语音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吻合的。汉字的三维性使其具有立体性特点。但要证明汉字是三维的立体性结构,我们的面前有一道“定论”的铜墙铁壁,一般认为,拼音文字记录一个词是用一串字母作线性的排列,在汉字往往用一个平面型方块来表示,所以“汉字是平面型文字”[④]。诚然,汉字是写在纸上的,不是雕塑在空间的,何以认为汉字是三维的因而具有立体性特点呢?这是因为汉字是用二维去展示、象征三维空间的,我们是就其所表达、所象征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三维”的。“立体派”的绘画何以能称“立体”呢?难道就不是画在平面画布上的吗?
汉字主要起源于原始图画,而图画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示三维空前的,那么,汉字就其起源阶段的象形性而言,亦具有这样的特征。汉字起源阶段的这种象形的特性是汉字三维性发生学上的依据,图画的形象性的特点是使人们可以直观或感受到所画事物“体”的质感。例如,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陕西华县柳子镇出土的陶器上。
即使是最逼真的工笔也不能将客观事物的全部属性和特征描绘出来,它在描绘中已经遗漏了许多属性和特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画反映客观事物也是“抽象”的。而汉字又是对象形图画的再一次“抽象”,这就使文字成为一种纯粹的符号了。这种符号只要没有变成音响形象的附属物(如拼音文字那样),这种三维立体性特点便没有被打破,无论其抽象程度怎样地越来越高。
从现实生活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在其后来的发展变形过程中,并未改变其三维立体性特点,这是由于汉字后来无论怎样变形,皆未彻底打破原有的符号体系去另辟新路。先看小篆。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比起甲骨文和金文来,小篆字体固定,并将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小篆的线条不再是去描画客观事物,而是变成了规则匀称的带弧形的整齐线条,就此而言,对汉字的立体性的冲击是大的。但是,从根本上看,小篆并未改变汉字的结构特点,而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只是线条略略变化,使文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更加隐蔽了一些。这样的特征实在太多,无庸赘述。隶书的情况又怎样呢?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这是被称作“隶变”的汉文字史上的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线条的主要特点在于描摹客观事物,因而它是画出来的;而隶变后的五种基本笔画则是写出来的。由于隶变改变了笔画的形态,因而使汉字形体发生了大的变化,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基本摆脱了古汉字的图形意味。后来,魏晋至隋唐出现的楷书,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进一步发展,从此,汉字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但是,隶变以后的汉字并未改变汉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我们还是以“为”字后来变化为例来说明。
这些形式亦分别积淀了大象的鼻子、躯体以及四条腿的内容。由此看来,隶变中的汉字形体的改变仅是汉字结构内部进行自身调整时的一种较大的形态转移,而不是汉字整体结构的打破与重建,因而汉字立体性这一基本特点并未失落。
我们认为汉字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立体性特点一直保持着,但同时我们又认为隶变前后汉字立体性的特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适应于描摹客观事物的各种形态、方向、长短、曲直的甲金文和小篆的线条,一变为适应于书写的、长短大致统一、曲直有规则、形态方向一致的隶书、楷书和现代简体的线条,这说明隶变使汉字从图画意义上的立体性变成了几何意义的立体性。隶变前的汉字通过用极简约的线条描画事物达到立体性,这种立体性因与图画类似,较易为人们认识,隶变以后的汉字实在有类于“立体派”的绘画。它将对象世界引归到立体几何的方块形体中去,呈现出一种多视点把立体平铺到平面上的倾向。即“对一个物体作分解,同时从不同的方面,不只是从一个视点,提供了许多元素,把这些元素重新组合,相互叠置,相互渗入成为一个整体形象,这使得平面自身直接显现立体感,却又不是取消了平面,使它成为一个空间盛器,让各种东西在它里面装着”。[⑥]隶变后汉字不仅有“横”“竖”两种笔画(这可以在垂直状态下构成平面),而且斜线(撇、捺)和点,斜线其实就是线条的水平放置状态,它与“横”、“竖”垂直状态所构成的平面相交,便构成立体图形。“点”的意义亦如此,它其实在透视意义上是远处的一条线或一个面;本身已造成了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只要我们眼前出现了相交或平行直线构成的平面,那么远处的那个点就一定不可能与这个平面处在同一平面上,而只能是处在立体的空间中。汉字的三维立体性就这样通过五种笔划构成了。这里,“关键是在于保持着具体的平面,而同时在象征的意味里,使它成为体积的空间意味的。”[⑦]
关于汉字的三维立体性,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找到证明。卫夫人《笔阵图》对汉字的几种笔划有如下的说法:
这虽是一种比喻和象征,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书家的潜意味深处是将汉字的笔画当作某种客观事物来看待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观念的积淀,因为在原始人那里是没有比喻可言的。进一步讲,中国书法理论中所讲的关于笔画分布的结体理论更是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的。“中宫”和“重心”的理论,都是解决立体性字体结构稳定问题;“布白”理论则直接导源于文字的立体性:例如笔划的“疏密得宜”是解决立体性众多平面交叉的问题;“虚实相间”的说法是处理立体结构中视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关系问题;而所谓“争让得势”则又是回答立体结构中的主要平面与次要平面的表现关系等等。中国书法最忌平板,例如“馬”字下面的四点,楷书一般将第一、四两点写得较大,二、三两点写得较小,以示远近关系。这些,皆可说明汉字的立体性特点。
我们论定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这就为认识汉字的科学价值打下了基础;而汉字的生命力正建立在这种科学价值的前提之上的。
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了汉字具有容量大、信息多、内涵丰富的科学价值。我们仍然用数学的方法来说明。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横一竖和一条斜线(—|/),如果按拼音文字的线性排列,只有六种排列形式:—|/,—/|,|—/,|—/,/—|,/|—,但是,按立体性文字排列,其形式却极多。横竖构成平面,而斜线当它放到立体性图形中去的时候,位置可以相接、也可以相交,还可以相离。人们只需要从这极多的可能排列中选择出目视区别较为明晰的排列用于造字就足够表达人类各种各样的概念。这从科学角度证明了汉字的方块结构是完全胜任表达人类的千差万别的细微变化的概念。它也不见得就显得繁复,因为它不需要用向外扩展的方式去表达,而只需在这个立体结构框架的内部就可以表达。如果说一个方块汉字因笔画多而显得繁复,那么,一个英文词用一大串字母排成一条线同样也是繁复的。汉字的这个特点也是中国语言文字(尤其是文言)无形态变化,无时态变化,无冠词的最根本性的决定原因。进而使中国语言文字比印欧语言“更易于打破逻辑和语法的束缚,从而也就更易于张大语词的多义性、表达的隐喻性、意义的增生性,以及理解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⑧]这正是在二十世纪语言学革命以后重新认识语言生命力的一把金钥匙。一些有眼光的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汉字和汉语的生命力,而另一些西方学者例如伊斯特林,认为汉字终究是一种有缺陷的文字,是文字发展低级阶段上的文字,进而认为汉字是缺乏生命力的文字,这实在是一种对语言文字表达人类思维的特点缺乏全面认识所致。
注释:
①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1页。
②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③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④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⑤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