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贬官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贬官文化论文

篇1

“第五代”是一个难以下定义的概念。有人把“第五代”理解成为一个类似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潮流,也有人认为“第五代”是一个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卓越的群体。一般而言,约定成俗的概念是这样的:他们是新时期出现和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的电影人,具体是指之后的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京电影学院招人的第一批学生,即1982届毕业生。他们是第五代的主体。[1]第五代的这批作品都有着相通的历史价值立场与精神追求,有着对电影语言的大胆探索。以此为表征。其背后还内涵着与中国社会现代化高度合拍的中国电影现代性的承续、转换的历程。因而,也就意味着中国“第五代”电影的现代性是在现代社会历史价值意义的构建和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形式的双重纬度上展开的。

一、现代性的承续:“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之根

中国电影的现代性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同步性。中国电影的现代化也是在遵从电影自身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以反映“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性”为其出发点的。“五四”从本质上说是一场思想启蒙的运动,反映了国人对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的渴求。随着20年代中国电影自身的发展,虽然没有脱去“鸳蝴派”、“文明戏”的色彩,但其反过来促进了大批电影观众群的形成与发展,应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存在。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进程紧密联系,自“左翼电影”以来,经过“国防电影”、“革命电影”、“进步电影”的口号,以“进步”、“民众”思想为核心的电影思潮构成了中国现代电影的主流。30—40年代,中国现代电影主流内部关于“社会派”与“人文派”的分野为现代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第四代导演,无疑更为执着地反思着社会进程的变迁,呼唤着人性的回归,迈出了走向“审美现代性”的坚实步伐。在《小花》(1979)为主要开始标志的情感表现影像中,第四代电影人展开了新时期的诗化的、还旧的情感艺术表现天地。一系列的散文化作品如《城南旧事》(1982)、《乡音》(1983)、《人生》(1984)等,翻出中国现代电影动人的局面。

承续前人对社会历史意义的探寻,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基本上是表现大人文背景下的文化反思和文化启蒙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对人本身的关注。如张艺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在一个极为简洁的故事中表达了多层次的内涵。故事的外表是一个社会性层面的问题:一个民告官的故事:其次是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一个受到伤害的弱者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之后,它折射出的则是中国农村人的蒙昧与觉醒相互交织的主题:秋菊坚定的告状既有农民的执着。也有对法律的逐渐认识,但最后的结局所体现出的法律的严肃性显然是她无法意识到的,也是无法用朴素的农民的道德力量所能解决的。从这样的视角来分析,《猎场扎撒》、《盗马贼》、《菊豆》、《边走边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讲述是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背景中展开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喋血黑谷》、《晚钟》、《红高梁》等影片是选择了的历史背景,《孩子王》、《霸王别姬》等影片则有的痕迹,《黑炮事件》、《大阅兵》、《秋菊打官司》、《四十不惑》等影片展示的是改革开放宏大叙事,但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指向了人,人的压迫、反抗、觉醒、困惑等等。

巴赫金认为,艺术形式并不是外在的装饰已经找到的内容,而是第一次发现内容。所谓现代艺术,从根本上看就是为一种新的思想找到其适合的新的形式。而一个时代文化价值意义的确立,都是以建立具有鲜明的语言体系为特征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的序言中的话:“电影是一项企业,又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语言。”

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中国电影语言就一直走着一条逐步摆脱戏剧语言的束缚找到自身特性的道路。对中国电影语言的探讨,也是与对电影本性的发掘与认识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1905年,电影在中国第一次放映就被冠着“影戏”的名称,从戏弄一些洋玩意逐步走到弄点中国自己的戏曲电影。它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工具的功能初步得到认可。1909到1922年间,电影在第一代电影人(如张石川、郑正秋)的多方面的尝试下,电影的影戏传统基本形成,并吸收了传统艺术与舞台戏剧的特点加以了合理化的改造。1920年代后期,新知识分子加入到中国电影工业中,西方的文艺理论和电影经验逐渐传播,为中国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重要的新动力。这批新知识分子和后来的左翼电影运动结合起来,诞生了中国第二代电影人,在1932年至1942年中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抗战期间的电影创作中,在电影语言探索中最具意味的是延安记录电影学派的诞生和费穆在孤岛中拍摄的戏曲集锦片《古中国之歌》。在1976—1978年的短暂“恢复时期”后,第三代导演开始将受压制的对电影的革新热情喷发出来,1950年代中后期的观看国外电影的经验和思考转入了他们对自己语言体系的改进,而在第三代电影人背后的第四代电影对电影的创新欲望更加在没有“传统”包袱下出现井喷现象,这种现象带来了对西方电影最外化技巧的大量堆砌式使用,在电影语言上表现为一种未经归置的野性。这种爆发在整个电影观念是一种促进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决心的产物。他们的影片有效的回避,抑或超越了中国电影“戏剧的拐杖”,走上了一条“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宽广的道路。

第五代导演无疑受到了这一美学风格的极大影响,其延续的痕迹也是相当明显的。第四代导演中的“一些写意性的段落,如《青春祭》中的‘出殡’,‘泥石流’等”,到“《黄土地》中的‘腰鼓’、‘祈雨’,到《红高梁》中的‘颠轿’、‘喝酒’等,都有着一以贯之的清晰的艺术轨迹。”[2]但是,总体而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语言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革新。他们在叙事上放弃了如何将电影和戏剧分拆开来的胶着。以一种“造型感”和“隐喻性”的镜头语言体系对整个中国电影格局发起了挑战,这种挑战使得电影的视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现代性的转换:“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之变

客观的社会环境,没有允许第五代导演在人性的价值启蒙与独特的造型语言的道路上持续太多的历程,很快被泛化并被后起的“第六代”所追赶,经历了转型与调整的痛苦。从本质上讲,文化艺术形态的转型是以社会经济的整体转型为背景的。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整体加速转型的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到现代文明的社会形态,从传统的政治伦理型文化到经济商品型文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深刻的调整。在新与旧的转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混杂、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传统审美构架的崩塌,商品经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潮流的冲击下的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困惑等等都充盈在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3]这种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体现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就是一种艺术形态的当代转换,一种电影社会文化价值与电影文化语言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双轮旋转”。[4]

不同于前五代电影人对电影社会历史价值的内在认同,电影的“后五代”群体从电影本体出发,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的价值认同观念不断凸现,并日益体现在他们的电影创作中。随着90年代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根本变迁,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生产制作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必须进行的最根本的战略抉择。观影人数的急剧减少、国产电影市场的大幅度萎缩把曾经还处于遮蔽状态下的中国电影孱弱的工业体系和营销能力彻底暴露在了世人的眼前。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研究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受众、票房、发行营销、目标市场、投资体制等都开始成为电影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向度。

从创作的实践来看,九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是如何把握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特质上,在这个进程中对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系统的学习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张艺谋1993年之后的作品及第五代导演群体特征的解体。都与此有关。叶大鹰的《红色恋人》和冯小宁的《红河谷》等影片的标志性作用也十分明显。然而在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人冯小刚的贺岁系列中,则更为发人深省的表现了中国大陆的现有强势文化消费习惯的重要作用。

中国电影进入90年代以后,新生代电影的出现促使真正讨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状况”,以及将50年代以后世界艺术电影创作领域全面的“现代化语言”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新生代导演中关于个人成长的讨论重心,给中国电影的创作获得了一次将电影创作和个人生命体的表达高度结合的契机,但是这些作品尴尬的境地仍然不可避免。他们生不逢时。在这个社会历史阶段,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性质重新回到对其存在的主要诉求上,再加上主流文化倾向和个人表达的呈现水平等多种原因,使得“第六代”或者“新生代”电影人中的个人言说和对电影语言的关心被放置在一个边缘化的地带,他们的生存比他们的前辈中国电影人更为艰难。但是,事实上,第六代导演所带来的艺术理想及表达方式,已经为中国电影输入了新的理念与语言。[5]可以说,其独特的语言体系是对第五代群体性语言的一种反驳,构成了对第五代群体的一种深刻的解构。分析其主要的语言构成,主要在于自我的叙述视角和纪实的语言风格。

在电影叙事中,叙述视角是一个重要的语意生成要素。出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尊重,第六代导演采用了自我的叙述视角,其作品带有一定程度的集体自传性。《阳光灿烂的日子》以成年的我——马小军回忆的方式展开自己曾经经历的往事。为了让观众确信我的叙述者身份,导演甚至不惜冒着故事流畅性被打破的危险,多次用话外音的方式怀疑叙述的可靠性。“我现在怀疑和米兰的第一次相识是伪造的,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在马路上遇见她。”在影片摄影中。也多次采用了仰角近景,使得“我”的形象渐显高大,反映了叙述人对自我的怀恋。其他如《苏州河》、《长大成人》、《月蚀》等一批作品都展现了自我的依恋和怀疑中的双重矛盾,成就了第六代导演自我的成长寓言和青春呓语。

第六代电影导演“自我”成长寓言是以一种纪实性的语言风格呈现的。出于对宏大主题的抗拒、反叛,以及他们自身没有进入中心的边缘拍摄、生活状态,他们普遍采用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同期录音等方式,强化影片的纪实性。法国《电影手册》杂志评价为贾樟柯带来国际声誉的影片《小武》,其“创作手法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表现了中国电影的复兴与活力”。排除意识形态的政治因素,这样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与公允的。在这里,“中国电影的常规”即是第五代导演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树立的乡土中国的影像。他们成为了第六代导演争相解构和划清界限的对象。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元曾说:“寓言故事是第五代的主体,他们能把历史写成寓言很不简单。而且那么精彩地去叙述。然而对我来说,我只有客观,客观对我太重要了,我每天都在注意身边的事,稍远一点我就看不到了。”[6]曾因以成长的主题和成熟的形态命名了第六代的路学长,在拍摄电影《长大成人》中曾说:它“表现了一个孩子长成青年的过程”,“有我自己的故事和我朋友的故事”,成为了60年代人群的精神自传。

三、现代性的视角:“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

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曾说过:“小说与电影是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诚如此言,自电影诞生以来,它和文学就处于这样交叉与分离的矛盾互动中。从美学形态上分析,文学(尤其是小说)和影视的叙事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恰是这种叙事的相似性,使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影视和文学的主要的叙事因素都包含着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手段三个关键元素,影视和文学都是借助于叙事的感性特质虚构或者再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存在是对于现实世界一种美学意义上的重现或者补偿。影视与文学都是通过感性的人物、冲突的事件和生动迷人的故事,围绕着一个预先为导演或者作家设定的主题展开想像的叙事,他们在接受层面上大多都设定了预期的读者或者观众期待视野。所以,作为同是叙事艺术的影视与文学,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一个相当鲜明的文化事实。

篇2

1.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传授双基知识和技能,着重发展智能素质。把加强“双基”教育与发展培养智能素质统一起来。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四种能力”(即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基础,实验能力是手段,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关键,创新是目的。

2.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教学程序的设计;②是否吃透“两头”,熟练地运用教法;③能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④能否体现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⑤能否适度把握化学与其他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切系和综合。

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目标是否明确;②求知欲是否强烈;③自学习惯品质是否优化;④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⑤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否增强。

3.从以授课为己任转变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及规律,结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史和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自然和高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品质的教育。

4.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识论,以本学科为主干,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探究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总之,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彻底克服传统的“重授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轻非智力”、“重应试,轻素质”、“重终端,轻过程”、“重单科,轻综合”等观念和做法。

二、在教育观念素质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实际仍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强化设疑,设问研究,抓好过程教学

要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必须强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分解、设疑、设问和联系的研究。因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任何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可用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在编拟自学思考题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讲评教学中的设疑、设问,可不断地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激活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之于科学认识探究的方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切实编拟设计好本学科、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包含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小综合。然后,立足本学科,跨入外学科(一门、两门或多门),以本课时知识的切入点、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及现象编拟设计综合性适度的问题。如果本课时教学内容并不存在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或者从某一层面或角度切入难度过大,就应放弃或暂时放弃这种跨学科综合设问、设疑的编拟设置,以免影响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强化本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同时,抓好整体教学

所谓整体教育,就是反映学科素质形成的教学或相关学科综合素质形成的教学。伴随着高考对综合能力素质测试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探讨也必须逐步深入。在学科增多、学时减少、学业减负、综合素质增强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素质化。

(1)要以素质、能力形成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改革的研究。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学科的双基和能力,力求每个环节做到少而精。搞好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学科本身独特性的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性知识网络化和学习、认识方法科学化。克服过去常规教学中重知识面、死记硬背,轻学能、搞题海和脱离实际的做法。

(2)强化各学科协同教学研究,抓好整体教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如出现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揭示,必然要涉及到学科内容部分的关系,涉及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组建精干的“综合科目”教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活动。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及其特征的。一方面可从知识结合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从综合能力试测题编制方面进行研究,还可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3)组织部分尖子生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关注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网络联系,而且可强化学生关注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还有利于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动全体学生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强化学科共性研究,抓好实验教学

各学科的结构、功能是不同的,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有其特殊性,有不能互代的一面,但还有相互渗透、切入、存异求同的一面。我们在立足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学科共性的研究,以便逐步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或不久的将来为“综合课程”的编辑工作起到铺路石子的作用。理、化、生理科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化研究。

(1)学科知识和表达形式的结合点的主要表现:

①物质的微粒结构。如分子运动论、原子及原子核结构等知识三科都有不同的形式的表达。

②概念与规律的结合。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三科也有一些普遍适用,只不过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表达形式的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

③问题处理的结合。三科对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借助模型、图表等,对规律用语言描述、表格、公式和图示的表达等等。

(2)物、化、生三科综合考试命题的三维构架,也为学科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和测试命题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形成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综合能力。

①可首先从相应学科知识或再次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出发,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一个问题立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去设问、设疑或取材作为自学思考和测试命题的知识背景。

②可以广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健康、环保、高新科技和自然生态的材料为背景,从认识角度和探究解决方法的层面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

(3)理、化、生三科都是实验科学,立足实验探究方法的结合,抓好实验教学。

“科学起源于实验”。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揭示事物存在、变化及创造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使学生“一通百通”,终身受益。

①开足教材全部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

②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思维的力度。

探索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确定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恰当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和正确的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作出明确的解释、结论或评价。

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篇3

“第五代”是一个难以下定义的概念。有人把“第五代”理解成为一个类似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潮流,也有人认为“第五代”是一个中国电影历史上一个卓越的群体。一般而言,约定成俗的概念是这样的:他们是新时期出现和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的电影人,具体是指之后的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京电影学院招人的第一批学生,即1982届毕业生。他们是第五代的主体。[1]第五代的这批作品都有着相通的历史价值立场与精神追求,有着对电影语言的大胆探索。以此为表征。其背后还内涵着与中国社会现代化高度合拍的中国电影现代性的承续、转换的历程。因而,也就意味着中国“第五代”电影的现代性是在现代社会历史价值意义的构建和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形式的双重纬度上展开的。

一、现代性的承续:“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之根

中国电影的现代性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同步性。中国电影的现代化也是在遵从电影自身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以反映“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性”为其出发点的。“五四”从本质上说是一场思想启蒙的运动,反映了国人对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的渴求。随着20年代中国电影自身的发展,虽然没有脱去“鸳蝴派”、“文明戏”的色彩,但其反过来促进了大批电影观众群的形成与发展,应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存在。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进程紧密联系,自“左翼电影”以来,经过“国防电影”、“革命电影”、“进步电影”的口号,以“进步”、“民众”思想为核心的电影思潮构成了中国现代电影的主流。30—40年代,中国现代电影主流内部关于“社会派”与“人文派”的分野为现代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第四代导演,无疑更为执着地反思着社会进程的变迁,呼唤着人性的回归,迈出了走向“审美现代性”的坚实步伐。在《小花》(1979)为主要开始标志的情感表现影像中,第四代电影人展开了新时期的诗化的、还旧的情感艺术表现天地。一系列的散文化作品如《城南旧事》(1982)、《乡音》(1983)、《人生》(1984)等,翻出中国现代电影动人的局面。

承续前人对社会历史意义的探寻,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基本上是表现大人文背景下的文化反思和文化启蒙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对人本身的关注。如张艺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在一个极为简洁的故事中表达了多层次的内涵。故事的外表是一个社会性层面的问题:一个民告官的故事:其次是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一个受到伤害的弱者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之后,它折射出的则是中国农村人的蒙昧与觉醒相互交织的主题:秋菊坚定的告状既有农民的执着。也有对法律的逐渐认识,但最后的结局所体现出的法律的严肃性显然是她无法意识到的,也是无法用朴素的农民的道德力量所能解决的。从这样的视角来分析,《猎场扎撒》、《盗马贼》、《菊豆》、《边走边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讲述是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背景中展开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喋血黑谷》、《晚钟》、《红高梁》等影片是选择了的历史背景,《孩子王》、《霸王别姬》等影片则有的痕迹,《黑炮事件》、《大阅兵》、《秋菊打官司》、《四十不惑》等影片展示的是改革开放宏大叙事,但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指向了人,人的压迫、反抗、觉醒、困惑等等。

巴赫金认为,艺术形式并不是外在的装饰已经找到的内容,而是第一次发现内容。所谓现代艺术,从根本上看就是为一种新的思想找到其适合的新的形式。而一个时代文化价值意义的确立,都是以建立具有鲜明的语言体系为特征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的序言中的话:“电影是一项企业,又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语言。”

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中国电影语言就一直走着一条逐步摆脱戏剧语言的束缚找到自身特性的道路。对中国电影语言的探讨,也是与对电影本性的发掘与认识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1905年,电影在中国第一次放映就被冠着“影戏”的名称,从戏弄一些洋玩意逐步走到弄点中国自己的戏曲电影。它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工具的功能初步得到认可。1909到1922年间,电影在第一代电影人(如张石川、郑正秋)的多方面的尝试下,电影的影戏传统基本形成,并吸收了传统艺术与舞台戏剧的特点加以了合理化的改造。1920年代后期,新知识分子加入到中国电影工业中,西方的文艺理论和电影经验逐渐传播,为中国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重要的新动力。这批新知识分子和后来的左翼电影运动结合起来,诞生了中国第二代电影人,在1932年至1942年中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抗战期间的电影创作中,在电影语言探索中最具意味的是延安记录电影学派的诞生和费穆在孤岛中拍摄的戏曲集锦片《古中国之歌》。在1976—1978年的短暂“恢复时期”后,第三代导演开始将受压制的对电影的革新热情喷发出来,1950年代中后期的观看国外电影的经验和思考转入了他们对自己语言体系的改进,而在第三代电影人背后的第四代电影对电影的创新欲望更加在没有“传统”包袱下出现井喷现象,这种现象带来了对西方电影最外化技巧的大量堆砌式使用,在电影语言上表现为一种未经归置的野性。这种爆发在整个电影观念是一种促进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决心的产物。他们的影片有效的回避,抑或超越了中国电影“戏剧的拐杖”,走上了一条“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宽广的道路。

第五代导演无疑受到了这一美学风格的极大影响,其延续的痕迹也是相当明显的。第四代导演中的“一些写意性的段落,如《青春祭》中的‘出殡’,‘泥石流’等”,到“《黄土地》中的‘腰鼓’、‘祈雨’,到《红高梁》中的‘颠轿’、‘喝酒’等,都有着一以贯之的清晰的艺术轨迹。”[2]但是,总体而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语言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革新。他们在叙事上放弃了如何将电影和戏剧分拆开来的胶着。以一种“造型感”和“隐喻性”的镜头语言体系对整个中国电影格局发起了挑战,这种挑战使得电影的视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现代性的转换:“第五代”电影的文化之变

客观的社会环境,没有允许第五代导演在人性的价值启蒙与独特的造型语言的道路上持续太多的历程,很快被泛化并被后起的“第六代”所追赶,经历了转型与调整的痛苦。从本质上讲,文化艺术形态的转型是以社会经济的整体转型为背景的。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整体加速转型的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到现代文明的社会形态,从传统的政治伦理型文化到经济商品型文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深刻的调整。在新与旧的转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混杂、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传统审美构架的崩塌,商品经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潮流的冲击下的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困惑等等都充盈在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3]这种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体现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就是一种艺术形态的当代转换,一种电影社会文化价值与电影文化语言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双轮旋转”。[4]

不同于前五代电影人对电影社会历史价值的内在认同,电影的“后五代”群体从电影本体出发,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的价值认同观念不断凸现,并日益体现在他们的电影创作中。随着90年代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根本变迁,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生产制作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必须进行的最根本的战略抉择。观影人数的急剧减少、国产电影市场的大幅度萎缩把曾经还处于遮蔽状态下的中国电影孱弱的工业体系和营销能力彻底暴露在了世人的眼前。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研究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受众、票房、发行营销、目标市场、投资体制等都开始成为电影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向度。

从创作的实践来看,九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是如何把握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特质上,在这个进程中对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系统的学习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张艺谋1993年之后的作品及第五代导演群体特征的解体。都与此有关。叶大鹰的《红色恋人》和冯小宁的《红河谷》等影片的标志性作用也十分明显。然而在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人冯小刚的贺岁系列中,则更为发人深省的表现了中国大陆的现有强势文化消费习惯的重要作用。

中国电影进入90年代以后,新生代电影的出现促使真正讨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状况”,以及将50年代以后世界艺术电影创作领域全面的“现代化语言”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新生代导演中关于个人成长的讨论重心,给中国电影的创作获得了一次将电影创作和个人生命体的表达高度结合的契机,但是这些作品尴尬的境地仍然不可避免。他们生不逢时。在这个社会历史阶段,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性质重新回到对其存在的主要诉求上,再加上主流文化倾向和个人表达的呈现水平等多种原因,使得“第六代”或者“新生代”电影人中的个人言说和对电影语言的关心被放置在一个边缘化的地带,他们的生存比他们的前辈中国电影人更为艰难。但是,事实上,第六代导演所带来的艺术理想及表达方式,已经为中国电影输入了新的理念与语言。[5]可以说,其独特的语言体系是对第五代群体性语言的一种反驳,构成了对第五代群体的一种深刻的解构。分析其主要的语言构成,主要在于自我的叙述视角和纪实的语言风格。

在电影叙事中,叙述视角是一个重要的语意生成要素。出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尊重,第六代导演采用了自我的叙述视角,其作品带有一定程度的集体自传性。《阳光灿烂的日子》以成年的我——马小军回忆的方式展开自己曾经经历的往事。为了让观众确信我的叙述者身份,导演甚至不惜冒着故事流畅性被打破的危险,多次用话外音的方式怀疑叙述的可靠性。“我现在怀疑和米兰的第一次相识是伪造的,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在马路上遇见她。”在影片摄影中。也多次采用了仰角近景,使得“我”的形象渐显高大,反映了叙述人对自我的怀恋。其他如《苏州河》、《长大成人》、《月蚀》等一批作品都展现了自我的依恋和怀疑中的双重矛盾,成就了第六代导演自我的成长寓言和青春呓语。

第六代电影导演“自我”成长寓言是以一种纪实性的语言风格呈现的。出于对宏大主题的抗拒、反叛,以及他们自身没有进入中心的边缘拍摄、生活状态,他们普遍采用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同期录音等方式,强化影片的纪实性。法国《电影手册》杂志评价为贾樟柯带来国际声誉的影片《小武》,其“创作手法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表现了中国电影的复兴与活力”。排除意识形态的政治因素,这样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与公允的。在这里,“中国电影的常规”即是第五代导演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树立的乡土中国的影像。他们成为了第六代导演争相解构和划清界限的对象。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元曾说:“寓言故事是第五代的主体,他们能把历史写成寓言很不简单。而且那么精彩地去叙述。然而对我来说,我只有客观,客观对我太重要了,我每天都在注意身边的事,稍远一点我就看不到了。”[6]曾因以成长的主题和成熟的形态命名了第六代的路学长,在拍摄电影《长大成人》中曾说:它“表现了一个孩子长成青年的过程”,“有我自己的故事和我朋友的故事”,成为了60年代人群的精神自传。

三、现代性的视角:“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

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曾说过:“小说与电影是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诚如此言,自电影诞生以来,它和文学就处于这样交叉与分离的矛盾互动中。从美学形态上分析,文学(尤其是小说)和影视的叙事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恰是这种叙事的相似性,使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影视和文学的主要的叙事因素都包含着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手段三个关键元素,影视和文学都是借助于叙事的感性特质虚构或者再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存在是对于现实世界一种美学意义上的重现或者补偿。影视与文学都是通过感性的人物、冲突的事件和生动迷人的故事,围绕着一个预先为导演或者作家设定的主题展开想像的叙事,他们在接受层面上大多都设定了预期的读者或者观众期待视野。所以,作为同是叙事艺术的影视与文学,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一个相当鲜明的文化事实。

篇4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文化指某一民族所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的复合体,它是不同民族在其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而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著名的旅游人学家科恩教授将其定义为“(1)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2)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被贴上了旅游性标志。”将这一定义加以归纳可重述为“民族旅游是少数民族文化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吸引物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是现代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的商品化和资本化运作不可避免,而这种运作本身是对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一种改变,即所有经商品化、资本化运作的民族文化都成了区别与其原生形态的再生形态。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本身及其发展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1民族文化旅游能促进民族文化保护

1.1促进民族文化复兴

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这是学界公认的有利影响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历史、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风俗、传统手工艺甚至语言文字都处于几近消失的困境中。这主要是因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在其他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其意义和价值渐渐被消解,因而逐渐失去了其继续存在的理由。然而旅游业带着追求文化多样化的目的到来,使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因而他们不仅是成功的生产了下来,而且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民族传统服饰的复兴,传统手工艺的蓬勃发展以及一些处于遗失边缘的工艺的再挖掘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1.2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在这里我们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解释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相适应的过程,是任何一个民族与文化根据时代要求对自身的调整和创新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少数民族自身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综观我国改革开放30几年的时间,很多少数民族,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始终处于较慢的发展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资金、人才的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能让他们向主流社会发声的,恐怕就是他们的文化了。而事实已经证明将民族文化资本化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最佳形式非旅游莫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了现代化,民族文化才能现代化。其次,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事实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可能与世隔绝的存在了。无论愿不愿意,强势文化始终能使弱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冲击。而对于我国的很多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受到的更是来自西方文化与汉文化的双重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依托自身文化中精髓的部分区迎接和应对,而是无原则的全盘接受,那么自身的文化不仅不能实现现代化,反而会因为它价值的消解而走向消亡。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优秀文化为核心而开展的,在这一点上它就保护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抛弃自身价值的西化、汉化,而是在充分认识和保护自身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进行调适。

2民族文化保护能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2.1民族文化保护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

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来我国旅游的美国旅游者以欣赏文物古迹与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占80%,以自然风景为目的的不到20%,民族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两种重要趋势,对文化的保护从旅游开发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二者有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丽江过去只是一个边疆古镇,而如今已成为一个国际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东巴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大研镇世界文化遗产”和“东巴古籍世界极易遗产”的相继申报成功不仅使丽江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三大遗产的拥有地,更重要的是使文化在推动丽江旅游发展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丽江已成共的以文化走向世界,以文化连接世界,如今它更希望以文化拥有世界。

2.2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资源,而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资源本身的古老性、独特性、民族性及其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对文化资源品位保持与提升,是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举例说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就为丽江的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有关部门统计,丽江东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作为丽江旅游资源中的精品、极品,东巴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丽江旅游业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因素。丽江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28处遗产保护地的7处做出爱护不利的批评的前车之鉴下,丽江立即展开了一场“去商业化”活动,这一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相关部门将丽江古城内部部分商家迁出后,新建了传统文化传习场所。此举不仅反映了丽江对自身旅游价值的准确定位,也反映出它对自身文化旅游发展的作用的清醒认识。

3民族文化旅游可能造成民族文化的破坏、因而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无论如何,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一个既存的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也是近几十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归结起来,学者们将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影响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

3.1对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最大的不利影响就在于增加了环境的负荷,并且由于这种活动的持续不断而最终超过环境的自然承载力,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据有关部门报告,丽江玉龙雪山积雪每年以30米的速度后退,常年的雪线也以每年15―20米的速度上升,积雪量急剧减少。这当然与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有关,但也与近年来丽江蓬勃的旅游业不无关系。玉龙雪山积雪量的减少直接会对玉泉河的补给造成困难,而玉泉河是丽江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重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玉泉河干涸那么由水浸润着的东巴文化和古城人民的生活文虎也难保不会因此而枯竭。

3.2对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

(1)民族文化的同化。即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处理向外来文化靠拢、趋同的倾向。表F在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渐淡化及对外来文化的一味崇拜。

(2)民族文化的庸俗化。这主要是由于旅游开发中不对少数民族文化做深入的了解,不分清精华和糟粕,出现了很多宣扬封建迷信等低级趣味的旅游产品。再者就是制造伪民俗,干扰旅游者视听,第三方面是不顾及民族情感,造成对民族习俗的歪曲、丑化。

(3)民族文化的不良商品化。对民族文化的低级的商品化运作,使得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越发的匮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用于换钱的简单产品,而不是负载着文化精髓的主要用于文化交流的特殊商品。

(4)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随着民族文化商品化意味越来越浓,极其不正常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部分少数民族心目中发生了改变,拜金主义思潮有所抬头,且原先的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等良好的经营观念有所淡化。当地人的良好生活习俗和处世观念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改变。

分析上述几方面的不利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旅游发展的负产品,它们并不是旅游带给民族文化旅游地的全部。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其发展中走了弯路,进步缓慢应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改错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并且,我们对于这些不利影响的持久性及其程度都不确知,有时我们甚至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及其选择接纳与排斥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轻言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

事实是,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性是有限的,且是可以控制的,目前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一套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运行模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对立与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它要求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依循科学原则又要遵守文化法则,将旅游开发的破坏作用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应充分利用两者的矛盾运动,达到即是此案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又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的双赢的目的。

4正确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关系

4.1进行民族文化资源普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我们不对现存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数量、特点、赋存状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保护就无从谈起。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大档案,以使我们的开发工作有据可依,保护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开发利用的行为,将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工作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务必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4.2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监管机制

目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民族文化商品化特色不突出,质量普遍不高,质价不符等问题。对此,我们一方面应该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有效避免一些商家过分的、不恰当的商品化。打击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质价不符等问题。

4.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加大社区参与力度

社区参与一直被认为是开展旅游开发保护,尤其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充分考虑到了开发对象的切身利益。然而,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中很多人受教育水平较低,有的甚至还不懂汉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社区的参与力度就相当低了。因此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旅游人才培养更显其必要。一方面,旅游业已经成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重要的产业,少数民族群体参与到其中的机会很大;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选择什么,摒弃什么有不可辩驳的权利,他们作为这一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更清楚怎样的调节和适应更有利于自身文化的发展。

4.4生态博物馆――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模式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概念于1971年由两位法国的博物馆学家里维埃和戴瓦蓝提出,他们认为博物馆应由集中走向分散,由都市走向民间,并提出了“博物馆去中心化”的概念。具体说来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某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的‘活态’文化为展示内容,将自然环境和环境中的全部文化予以实时的展示,让来到生态博物馆的人民能‘真实的’、‘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感受和理解特定生态环境下的民族文化景观”。从中不难看出生态博物馆是以文化及其赖以存续的生态环境的一体化保护形势,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生态博物馆就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发展原则相一致了。近年来,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旅游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我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已于1998年在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嘎苗族彝族回族乡建成,迄今为止这里已经接待了来自挪威、日本、美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的参观游览者。生态博物馆的建成,不仅发挥了它作为博物馆的巨大社会功能,也对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生活水平及保护当地文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因而这一形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目前我国已在贵州、广西、内蒙古建成了七座生态博物馆,涉及保护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壮、瑶、蒙古族。相信随着不同文化类型的生态博物馆的建立,这种新型的博物馆形式能为建立一种新的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模式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总之,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是存在着既相互矛盾有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它提醒我们处理两者的关系“非此即彼”和“因噎废食”都是错误的。然而将两者加以辩证的统一,又不似一句口号那样简单,对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凌,阳宁东,王志章.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6669.

篇5

一、业务外包的产生及其背景

业务外包(Outsourcing)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策略。即企业把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其实质是企业重新定位,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业相对优势的领域,塑造和发挥企业自已独特的、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或替代的核心业务,构筑自已竟争优势,获得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业务外包因能促进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竟争优势,并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竟争中日益受到企业瞩目。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正是通过这种经营策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世界最大的运动品牌耐克的核心竟争力是运动鞋的设计、应用与研发气垫(NikeAir)技术,而所有的制造工业外包给世界各地。微软公司的核心竟争力是创造他的软件产品及其他公司发展策略性合作,提供顾客服务和支持,而其他的工作都是外包。据邓百氏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当年在业务外包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3250亿美元。

业务外包这一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在最近十年已被西方图书馆界吸收和采用,受到普遍的欢迎。图书馆将非核心功能通过合同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完成,以便集中自身的力量搞好改变基础结构,提高核心功能的工作。业务外包这一经营管理方法日益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是正在形成的一个趋势。

1977年日本东京都一份报告称,93所图书馆中有47所将分编工作部分外包。1981年5月15日日本《自治日报》报道,在被调查的542所公共图书馆中,警卫外包的占37.7%,清洁外包的占58.5%。1997年在被调查的全美授学士学位以上的117所高校图书馆中,33个正在进行或已进行编目外包,16所正在考虑。1998年秋美国美国图书馆学会(ALA)特别成立了一个“外包工作组”来研究业务外包相关的课题,并在ALA的冬季会议上设立了公开论坛来讨论业务外包对图书馆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在我国,从九十年代以来,业务外包逐渐为图书馆所重视和采用,但业务主要集中在事务性工作和编目工作方面。

二、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类型

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较成功和成效最好的外包业务有下面几种:

1、采访业务外包。采访业务外包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纲目订购,它实际上是一种图书馆与书商之间的采书合约,书商根据图书馆采访人员圈订的纲目控制范围(如:专业范围、主题控制、出版社控制、阅读水平控制等)和图书馆的经费预算,将选出的图书送到图书馆,图书馆采访人员通过验收将适合的书留下,不需要的图书退回给书商。这种方式可以节约采访人员选书的时间,也能保证所购图书具有针对性。另一种方法是由图书馆采访人员根据征订书目进行圈选,交由书商订购。近几年,地区采编中心和图书公司不断涌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供应商要能发展下去,就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竟争给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优惠和附加服务,其中包括书目数据的配送以及装防盗条、盖馆藏章、贴条形码和书标等手工处理过程,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人员,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目的。

2、编目外包。编目外包是国外图书馆业务外包中应用最广且最具成效的一种。早在七、八十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图书馆已开始将编目业务部分外包,1967年OCLC成立之后,由于它费用低,质量高,OCLC更是成了世界各地图书馆编目外包的服务商。在中国,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全国联合编目中心、CALLS、地区采编中心的建立,从九十年代开始,各图书馆普遍采用了编目外包方式。编目外包,一方面可以减少编目人员的负担,加快文献处理的速度,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开支,解决诸如待编积压图书、工作负荷不均、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编目,图书馆书目数据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3、书目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自动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进程中最繁重的一项业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它耗时耗力,很多图书馆都将此业务外包给建库承包商。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外包,包括依据卡片上的信息进行业务外包和到现场依据文献实体上的信息进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前一种方法简便、经济,但卡片信息不全,依此制作出来的书目数据不能达到准确、全面的效果。后一种方法是较为彻底的做法,双方通过签订合约,由承包方派员进驻图书馆,按馆藏文献建库,同时还按照现在的标准全面重新加工。

4、自动化业务外包。自动化业务外包是指在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或合同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移植或委托专业厂商设计和开发,服务提供商直接向图书馆提供整套的应用方案,包括咨询、软件系统、实施、运行中的维护、软件的升级、高质量的技术支持等。由于大多数图书馆缺乏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硬件和软件在不断升级,如果相关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由图书馆自行开发,则图书馆要投入大量的开发费用和人员培训费用,通过服务外包,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费用支出,还可以直接享受服务提供商提供强径的在线支持、网上维护和更新升级的优质服务。

5、后勤物业管理。大学图书馆的行政和后勤虽然没有公共图书馆复杂,但事务性工作很多。近几年来,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各地政府都投入巨资建设新图书馆,新建的图书馆面积都较大,如华南师范大学新馆面积为23500平方米,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为23000平方米,新馆的各种设施,包括公共卫生、消防、绿化、空调、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任务很重。通过后勤外包可以使管理层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精力用于业务建设中。后勤外包可以采用部分外包和全部外包两种,全部外包可以向社会邀请专业物业公司进行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公司对图书馆所有物业及设施、设备实施统一一体化管理,图书馆只设一名物业管理人员,负责物业的宏观管理及与管理处的联络,深圳南山图书馆即是采用此种形式。较为普遍的是采用部分外包的方式。部分外包主要用于:

清洁卫生:对于几万平方米馆舍来说,清洁卫生是一项较繁重又不可忽视的业务,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外包给保洁公司来完成,图书馆办公室可以建立明确的检查制度进行监督。

绿化保养:图书馆要营造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绿化是不可缺少的摆饰品,而图书馆没有专业的人员来对这些植物进行保养,因此可以委托给学校的绿委会进行托管,以保证图书馆的花木常青常开。

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是图书馆领导最为头痛的问题,图书馆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复杂,图书馆内书籍是易燃物品,同时还保留着大量的文物和古籍,因此图书馆消防安全在后勤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图书馆可以将此项业务交由消防公司来完成,消防公司派专人进驻图书馆,定期检查和更新消防器材,并可以和图书馆合作,开展消防演习,进行消防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消防意识。

设备维护:除计算机设备外,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还包括空调、电梯、影印设备、视听设备等,这些也可以通过合约形式进行委外服务。

三、图书馆业务外包评价

业务外包之所以能被图书馆所用并得以发展,是由于这种模式确实能给图书馆带来很大的利益,有着明显的优势:

1、图书馆实行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专业机构(团体)往往具有规模经济,有着专业程度高和高度效率化,经营成本较低的特点,通过他们来提供服务,可以取得较大的价格优惠,并能节省庞大的人事费用。以采编业务为例,将采编业务委托给地区采编中心完成,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采购取得价格优惠,另一方面,采编中心是一个以采、编、配送一条龙服务为特色的服务机构,在完成购书的同时,实现了随书配送书目数据,有些采编中心甚至帮助图书馆将所购图书贴条形码、书标、盖馆藏章等图书加工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完全免费的。在美国,图书馆成为OCLC成员馆后,套录一条书目记录费用是1.5美元(OCLC成立之前,美国国会图书馆一条书目记录成本是75美元,Ohio大学图书馆是30美元),委托编目,平均才2-12美元。我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据统计,图书馆单独编目,每种图书约10-15元,而套录每种图书是0.3元,委托地区采编中心或书商,编目是免费。

2、节约人力资源,克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的困难。图书馆实施业务外包,一方面,可以借助外部的人力资源,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的不足。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很难引进和留住高技术人员,因而也使图书馆难以进行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在业务外包的情况下,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保证自已的先进性。如选购成熟先进的图书馆管理软件,既可以降低开发软件的风险,也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又如南海学院图书馆,由于是新建图书馆,专业人员少,因此将采编业务全部交由广东高校信息服务中心完成,该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生产制作出标准的书目数据,使南海学院图书馆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员。以联合编目为例,美国Ohio大学图书馆1967年共有编目人员15名,每年处理约2.5万种图书,成为OCLC成员馆后,编目人员减至5人,每年可处理5万种书,以每名工作人员年薪5万美元计,每年节约工资约50万美元,而全部套录OCLC数据也只需花7.5万美元。

3、图书馆实施业务外包,可以专注于自已的核心业务,提高竟争优势。图书馆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机构完成,将使图书馆的管理层可以集中精力实现对业务流程,人员配置进行整合,加强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竟争优势,保持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

4、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回溯建库为例,如果要完成30多万种中文图书,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自已建库,估计要用1-2年时间,而委托建库商,可能只需要2个月时间。

业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促进图书馆的重心转移,发挥图书馆的竟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直接购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最大缺馅是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对外部技术的严重依赖。一般情况下,技术外包可以产生良好的短期回报,但不知不觉中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只停留在使用上,而不对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包括人才),从而损害图书馆的技术能力,特别是某些技术决窍必须通过开发的过程中才能学会。采购业务外包方面,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招生人数增加和学校评估要求,广东高校这几年购书经费增加很快,常常一次拔数百万元,校方限期完成,图书馆将数百万的采购委托给供货商,有的馆甚至要求供货商每种书配5——10册,积压的旧书也配上,从而造成藏书质量的下降。

四、图书馆实施业务外包的策略

业务外包主要是透过与外包商合作及关系之调整,以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图书馆仍要承担规划、目标制定、监督标准制定及执行、评估及修正等工作,换言之,业务外包服务质量的好坏,图书馆应负责任,因此在制定外包策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决定业务外包考虑因素。实施业务外包之前,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任务、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评估成本效益,听取各方意见,明确自已的核心业务,从而确定哪些业务与核心业务关联性不大,或是本馆难以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或是自已完成成本高、效率低,这些因素都是图书馆考虑进行业务外包的原因。

2、选择合适的外包商,签定合作协议。外包商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外包业务成功与否。图书馆应全面考虑外包商的财务、人力资源、信誉、管理控制及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是否熟悉业务、价格水平等条件,在审慎外包商各方面因素后,认真签订外包合约,作为双方共同遵守及管理的依据。合约的内容应包含:工作目标及预期效益、合作范畴、运作方式、责任划分、所有权归属、合约修改与终止、付款方式、培偿问题等。

3、加强对外包商的控制和管理。图书馆把业务外包出去后并非万事大吉,相反,应密切注意并配合外包商进行各项活动。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图书馆还必须对外包商进行有效的监督,重视业务外包的过程管理,尤其是技术业务工作,同时应建立一套可以将服务对象的问题直接反馈给馆方的机制,如提供意见箱、电子公告栏、留言板等。

4、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无论是与本馆职工还是外包商。图书馆与外包商的关系是互相依靠,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双方在充分的沟通与相互理解基础上,加强合作与协调,使业务流程顺利进行。在图书馆内部,外包势必会影响到一些工作人员的利益,如编目外包,从前图书馆内部往往以编目人员为核心人物,知识层次最高的当是编目人员,由于编目外包,他们可能要转变角色,由台后服务走向台前服务。因此,要做好员工的沟通工作,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五、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前景

虽然图书馆业务外包模式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也存在一些顾虑。但是它体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过程中图书馆职能社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虚拟馆藏比例的上升及联机编目的普及,图书馆内从事信息贮藏与处理的人员将减少,从事读者信息服务人员,尤其参考咨询人员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人员,图书馆的整个组织机构、工作流程、人力资源应用等都应加以重视与重新分配。人力删减、经费紧缩、以及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迅速变化,业务外包在图书馆业务的应用层面日益扩展。委外服务不仅促进图书馆从节省成本及提升效率等方面进行创意思考,同时也是图书馆思考改造其组织作业流程、实施机构重组的一项良方。可以预料,随着图书馆管理的改进,业务外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雷永立,杨成杰.OCLC网络化发展道路的启示.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

56-59

[2]杨谦.美国图书馆采访业务外包模式与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2(5),

42-43

[3]王兵.业务外包-高科技时代集团经济发展的方向.科技管理研究,2002(4),18-20

篇6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日本Sysmex公司近年推出的一套尿沉渣定量分析系统。国内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主要利用流式细胞原理,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波幅度,荧光强度和荧光波幅技术识别和计数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等。但对于该仪器根据电导率测定提供渗透值参数的报告不多见。据报道尿电导率与尿渗透压有密切的相关性。而尿渗透压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理想指标。因此通过尿电导率可以间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本研究应用流式UF-5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肿瘤化疗病人和健康人分别进行尿液常规检验,测得尿液的电导率,通过比较来反应肿瘤化疗病人尿液电导率的变化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试剂

日本Svsmex公司生产的UF-5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2对象

来自我院化疗中心的肿瘤化疗病人122例;体检中心的健康人122例,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血、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肺、肝、肾疾病及高血压。对照采用了1:1配对,将性别、年龄相同或相近的患者和对照配为一对。

1.3方法

用一次性塑料尿杯收取上述人员的清洁中段尿,用UF-50检测,所有检验均在取样后2h内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将同性别,年龄相近的肿瘤化疗病人和健康人进行配对t检验,P<0.05。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肿瘤化疗病人和对照组健康人数各122人,其中各组分别为男性70人,女性52人;肿瘤化疗病人组年龄中位数为46岁,健康组年龄中位数为45岁。

2.2参考值范围结果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组和肿瘤化疗病人组电导率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0.9~4.8)ms/cm和(16.5~8.7)ms/cm。

2.3两组比较结果

由表2可知,对两组进行配对差值t检验,P<0.01(95%Ch:3.72~7.52),结果表明: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其中,健康组电导率中位数是肿瘤化疗病人组中位数的1.5倍。

3.讨论

篇7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正式学习化学前已形成大量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经正规化学学习后,一部分可以转变,还有一部分难以转化,并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发现并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相异构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探析初二学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成因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1相异构想形成特点及影响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

笔者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清晰度,日常生活经验丰富的程度,媒体信息的科学性等因素对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且由于思维方法不当,日常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在信息的接收与内化过程中,学生的化学相异构想表现出简单枚举,错误推理,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思维定势,缺少辨证思维等形成特点。这些特点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认识风格,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教学方式,班级学习氛围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主体相异构想的转变。

如元认知水平较高,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灵活,学习较扎实的学生,能主动将已有的知识与科学概念相比较,找出差异,正确定位科学概念,并有意寻找一些方法主动监控,调节自身认知过程;在已有观念不能解释新现象和解决新问题时,这些学生较易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为相异构想的转变提供更多机会与空间。而元认知水平较低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踏实的学生,虽然有时能很快接受新概念,但由于仅仅凭外部信息和类似“这是科学的,我应该记住此概念”的潜意识自我强化做出判定,缺少深入有效的证明,因此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记住的仍是自己的最初概念;这些学生发现自己认知错误的可能性较小,纠正相异构想的意识较低,相对前者相异构想较难转变。又如,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非科学观念,未采取适当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错误观点的不满,或未提供比学生原有的观点更为合适,包摄性更强的学习材料,也会影响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

相对来说,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并经抽象逻辑思维而形成的相异构想较难改变。如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确实多次观察到“纸张,木柴等物质燃烧需要点燃”,“物质燃烧时有火”的现象等,因而学习化学前有37.0%的学生认为“燃烧需要用火去点燃”“燃烧离不开火”,既使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后,仍有24.7%的学生持有这些观点;又如“金,银不会锈蚀”,“金属不能燃烧”等,均表现出较低的转化率。而学生因缺乏辨证思维形成的片面认识,或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形成的相异构想,较易随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转变,如“化学物质是有害的,有毒的”,“空气中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能变油”等相异构想,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

2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2.1引发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学习时学生是基于原有认知结构理解新知识的,当运用已有经验不能解释新情景时,便引发认知冲突。根据波斯纳等人提出的观念改变模型,让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是促进学生观念转变的重要有效条件。为此,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已有观念产生怀疑与不满,是转变相异构想的首要步骤。

(1)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他人(同学或老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合作,在讨论或合作中,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此时,学生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丹瑟里恩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独学习时多得多,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错误观念,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通过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丰富的了解。

(2)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

当学生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被老师宣布为“错误”时,易引起认识和情感的强烈反差,促使学生找出原有观点错误的原因。如针对学生“金属不能燃烧”的错误观点,教师可以在讲授金属有关特性或铁丝与镁条的燃烧时,呈现出错误观念,并给予纠正,再与学生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观念与解释。

教学中教师也可直接呈现出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观点的情景(绿色植物通过什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通过什么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有关的相异构想(如分不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等),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蒸腾现象的区别与联系。该方法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设置与学生相异构想产生冲突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观念,反思自身观点与科学观点之间的差异,激发探究求知的热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产生与学生原有观点相矛盾的化学实验暴露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发认知冲突。例如,可将“在透明玻璃装置中点燃一只蜡烛,并盖上玻盖”与“用聚光镜将阳光聚焦到一章纸上,确保一段时间以上”的实验对比,让学生分析2个实验的异同点,分析燃烧所需的条件,并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发现并转变“燃烧肯定要点燃”,“物质燃烧需要火”等的相异构想。又如教师可通过“水果电池使音乐卡片发出声音”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通过食物情景促进学生转变“电池中的电是通过外界充进去的”、“电池本身带电”等相异构想。

历史上一些科学家或化学家用于打破传统束缚、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资料也可用与创设问题情景。如通过从古代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一种元素,到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再经伽里略通过实验测知空气的重量,至舍勒、拉瓦锡等发现空气中的氧和其他成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组成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将这些观点与自己的原有认识进行对比(如有些学生认为空气没有质量、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自己与科学家之间的认识差异,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2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是转变相异构想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促进学生认知顺应的策略。

(1)通过“对话”促进顺应

对话策略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时刻检验自己与他人观点的正误。例如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常见性质与“可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肥”等用途,也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危害,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完善和转变头脑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害无利”,“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后,空气质量会变好”等一些非科学认识。

(2)加强方法渗透促进顺应

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许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导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有助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如使学生知道简单枚举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所得结论并不一定可靠,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推理时,推理前提的正确性,是保证推理结果正确与否的必要条件之一;用类比方法解释新事物与新问题时,应确保两类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或特征上的真实相似,且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必须有本质的甚至必然的联系,才能使推论结果具有一定的真确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是获得更多信息的科学观察方法。

(3)引导主动调控加强顺应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关系。同样,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去反思已有认识、调整已有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监控,促进认知顺应地完成。

确立学习目标是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具体的学习目标,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并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目标要求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引发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教师可以通过正误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提问单,如“看到此概念我想到了什么?”、“我的想法与老师所讲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点?”等,使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状态进行总结和调整,在自我监控下使自己真正参与相异构想的转变;也可以通过化学日记等方法,将学生关于此知识的已有错误观点与科学观念联系起来,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篇8

有文化是一种气质。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直白一点说:“想帅得有深度,你肚子里得有货。”你的文化水平之高低决定了你是与鸿儒谈笑还是与白丁闲游,而你的气质也来自于文化积淀后形成的不凡谈吐与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有文化的人更懂得明辨是非,坚守正道的意义所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心中没挂一把尺,头上未悬一把剑,你又如何坦荡地过完这一生?

有修养是一种素质。当今社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低,但为何还是有在景区刻字?为何还有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的存在?

这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让我们多学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这对增强修养似乎作用不大。而要了解人性深处的美,却需要我们自身修养的到位。有修养的人很美,这种美在于他们的一举一动与这个世界,与我们追求的社会不相悖,而如马克思所言:“社会的进步,就是对美的追求。”追求这种有修养的美,是我们灵魂深处的渴望。

2 文化与修养的统一性解读

文化和修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孔子的这一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不似鱼与熊掌,文化和修养可以得兼的,而且必须得兼方可,但两者并不等同。而再往上走,做一个高文化高修养的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了,像国学大师王国维,弘一法师李叔同,他们不仅在学术方面硕果累累,在精神品格上更是让我们在品味他们的为人时必须保持尊敬与谦卑。微斯人,有谁还能被称为遗世而独立者呢?

篇9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篇10

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以服务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为中心。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为新的保护和控制技术采用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过去能解决的变电站监视、控制问题,促进各专业在技术上、管理上配合协调,为电网自动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水平。如,采集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的监视信息,断路器、变压器和避雷器等的绝缘和状态等;采集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等装置完成的各种故障前后瞬态电气量和状态量的记录数据,将这些信息传送给调度中心,以便为电气设备的监视和制定检修计划、事故分析提供原始数据。对新建变电站取消常规的保护、测量监视、控制屏,全面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少人值班逐步过渡到无人值班;对老变电站在控制、测量监视等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少人和无人值班的目的。

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以提高供电安全与供电质量,改进和提高用户服务水平为重点。侧重于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全面的改造,取消的保护、测量、监视和控制屏,全面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以提高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技术水平,改进管理,加强用户服务,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要实现:

(1)随时在线监视电网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态;自检、自诊断设备本身的异常运行,发现变电站设备异常变化或装置内部异常时,立即自动报警并闭锁相应的出口,以防止事态扩大。

(2)电网出现事故时,快速采样、判断、决策,迅速隔离和消除事故,将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

(3)完成变电站运行参数在线计算、存储、统计、分析报表和远传,保证自动和遥控调整电能质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应包括两个方面:

篇11

一、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然性

1、所谓传统的人事管理(PersonnelManagement)是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制度和方法,对人事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出、工资、晋升、职务升降、岗位变动以及奖惩等工作。它强调对人事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是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多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组织文体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等等。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由于这部分工作全部是一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不能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人事部门基本上没有对制度的制定调整权,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政策和制度进行及时调整。人事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不突出,趋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更多地关注于事务性的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并不关注个人的绩效,人在企业不被看作可待开发的资源。另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与经济基础由基本适应变成了基本不适应。尤其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历史前进到今天,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模式所展现出来的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所谓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是指组织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发现、投入力量“开采”和利用人力,它包括就业与录用、人力配置、激励、教育培训四个方面的内容。其内涵就是通过一定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把人力资源由潜能转变为财富。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人事管理范畴,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领域。近十年来,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了人事管理,这是因为前者能够给人,特别是各级行政领导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全新的视野,它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世界潮流,而且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因此人力资源理论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是必然的。它既有行政领导者的推动,又有专家学者们的协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满足众多企业家办好企业的强烈需求。社会需求为人力资源理论增添了无限的助力,顺应这浩荡的潮流,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在中国扎根、开花,进而结出丰硕的成果。

3、除此之外,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是建立在一种成本中心的前提上,将人事部门定为一个成本集中的消耗中心,主张通过一切可行的措施尽量减少人力资源以控制企业的人工成本,把减少人事管理费用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之一,这种观念比较集中的反映了企业重视短期利润,最为突出的口号就是“减人增效”,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减人未必能增效,因为企业绩效不仅仅受到企业职工这个因素的影响,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很多,如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就业渠道,减下来的职工没有脱离企业。尽管他们没有为企业创造利润,但企业还要为他们支付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消耗企业利润。然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不同,它是企业的“利润中心”,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对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其它形态投资的收益率。近几十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把人作为第一资源加以开发,既重视以事择人,也重视为人设事,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属“服务中心”,管理出发点是“着眼于人”,考虑人的个性、需求的差异,又考虑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用权变的观点开展工作,从而达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重视开发使用,强调人员的整体开发。结合组织目标和个人情况,进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岗位职务调整,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同时采取理性与感情化的管理。较多地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惩罚,多授权,少命令,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尽可能地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创新性,不断创新技,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术方法。多为主动开发型,根据组织现状和未来,被赋予了很多的组织变革职能,通过参与变革与创新,实施组织变革(并购与重组、组织裁员、业务流程再造等)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括提高员工对组织变革的适应能力,妥善处理组织变革过程中的各种人力资源问题,推动组织变革进程,并以企业变革推动者的身份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工作。

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体是市场运行的主体,行为受市场机制左右,而且须遵循市场通行规则和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特有的规律。

6、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上升为决策层,直接为企业的最主要的高层参与计划和决策。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提供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及系统解决方案,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的战略与经营管理活动中,使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从事生产和经济活动必须具有两方面要素,一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即人的因素;二是拥有一定的设备工具、原材料,即物的因素,使两者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因此,在现代管理活动中,也就相应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对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的管理,即人对物的管理,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管理,即人事管理。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物的因素是不可能缺少的,但它是死的因素,是被动因素;而人是活动的因素,是主动因素。所以现代管理的中心是对人的管理,缺乏对人的科学管理,不可能充分发挥物的作用,而且21世纪的现在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时代,因此管理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人事管理更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是现代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1、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人力资源职能涵盖了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与系统建设各个方面,通过企业文化整合战略、组织和系统,保证企业战略的执行和实现、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2、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以企业战略的高度,一方面充分考虑企业自身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外部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主动分析和诊断人力资源现状以及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等,为决策者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协助决策者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支持企业战略目标执行和实现。

3、人力资源管理,不论是对于工作目标、管理对象,管理方式方法,管理规律,工作方针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内容,都有科学规律可循。在当前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深入改革的时候,我们把人事管理等政治生活的健康,政治制度的巩固,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同步,力求从政权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从未来发展的需要,深入进行研究,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水平,保证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健康发展。

4、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灵活地按照国家及地方人事规定、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企业需求的各种人力资源政策,从而系统地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服务。同时也能协调劳动关系和加强职业保障,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促进员工发展,实现“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建立员工、企业利润共同体。

结束语

企业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整体素质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企业文化力的竞争,而这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未来的竞争中,企业欲通过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而获续发展的优势,欲在技术创新和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而人力资源的发挥就要求管理者应跳出传统人事管理的误区,树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家田.人力资源管理背后的人生感悟[J].中国研究生,2007,(01)

[2]胡日东.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研究的结晶——评廖泉文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05,(08)

[3]李欣.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中伦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8,(02)

[4]何颖.论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现状及其战略转变[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2)

[5]杨颖娟.将传统人事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J].太原铁道科技,2006,(01)

[6]朱建堂.浅析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06)

篇12

2.新的管理概念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应用。面对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组织必然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于是,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应运而生。例如,质量小组(QC)、全面质量管理(TQM)、经营过程重构(BPR)等。其中,经营过程重构是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的一部分,它意味着对经营过程、组织结构等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就好象它们是过去匆忙之中建立起来的一样,需要对它们进行重构和再造。与本世纪初科学管理和30年代行为科学的诞生相似,90年代新的管理概念与方法的出现,必然会给组织管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可能趋势

作为上述变化的回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可能发展趋势。

可能的趋势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及向直线管理部门的第二回归。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来自国内、国外的剧烈竞争。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已不再占有昔日的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规模小、技术含量却很高的小型企业,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小型企业里,管理部门,尤其是职能管理部门的浓缩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在这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有时甚至还有财务会计部门都可能合并为一个部门,统一为企业提供综合职能支持。另一方面,巨型跨国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发现其巨大规模不再是优势,出于激烈竞争的压力,也在集团内部实行所谓的的"内部企业家"式的管理方式,把全球几十万人的大公司整编成数百个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成本--利润中心。这些成本--利润中心享有巨大的自,在财务、人事、生产、销售等企业管理方面享有独立的管理权。这样的成本--利润中心与上面提到的单个的中小公司十分相似,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弱化同样不可避免。

可能的趋势之二:人力资源职能的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职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力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选拔、录用、调配、晋升、降职、轮换等),培训与开发(技能培训、潜能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学习等),工资与福利(报酬、激励等),制度建设(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员工关系、员工参与、人事行政等)四大类。如果说这四大类职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话,那么,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专项咨询服务业的发展,这些职能将再次分化,一部分向社会化的企业管理服务网络转移。企业的管理职能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手段,企业可能根据其业务需要对这些手段进行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最佳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类职能活动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独立的,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分化组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经常可以看到。

篇13

一、以前

这一时期,从对外公文的行文方向和文种来看,清朝一般使用平行文和下行文,以下行文为主。

清朝建国之初,人关之前,其对外公文文种比较单一,主要包括书信和盟约。

《公牍学史》载“有清一代外交,当自满蒙通好始”。满洲和蒙古最先的通问之辞就是书信。天命四年(1619年)十月,察哈尔林丹汗及喀尔喀五部众贝勒遣使带着书信到金,信中说:“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英明皇帝安宁无恙”,态度傲慢。清太祖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指出,明洪武攻打蒙古大都时,蒙古四十万众败亡殆尽,只逃窜出六万人,其中还有三万人不属于蒙古统辖范围,来信太过骄恃。同时,他还挑明了蒙古受侮于明朝的事实,强调了满洲对蒙古察哈尔部落的恩德。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促使满蒙并力,“与明修怨”。这是两国最先通问之辞。天命四年(1619年)十一月,清太祖派额克星格与喀尔喀来始到期会地点,“刑白马乌牛,设酒一器,肉一器,血骨及土各一器,告于天地”嘲,立下《满洲蒙古盟誓辞》。誓词中满洲与蒙古五个部落结下同盟,共同对抗明朝,如有反悔,“皇天后土,其降之罚”。

清初对外文种的单一反映了其对外关系的单一,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积极发展军事联盟,合并力量,打败明朝,入主中原。

入关之后,清朝的对外公文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主要包括谕、敕谕、咨、条约等。

谕,告之使晓谕也,原为以上告下的通称。《左传》中即有周天子谕告诸侯的记载。清制,由皇帝主动颁发的命令性文书称为“谕”、“谕旨”、“上谕”,由臣下奏请而批复的文书称为旨。用于晓谕中外及京官自侍郎以上、外官自知府总兵以上的黜陟调补,统称“谕旨”或“上谕”,是一种下行文。顺治六年,世祖为朝鲜朝贡的事情,遣大学士刚林传谕朝鲜国使臣曰:“朝鲜一年一朝,原定阁臣一员、尚书一员、书状官一员。共三员代觐……”。

敕谕,是清朝皇帝向地方重要文武官员授予职权,交代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范围,规定行政纪律,指导方法的文书。也是一种下行文。清朝经常使用敕谕这一文种来敕封或谕告外藩。清朝藩属国如朝鲜、琉球、越南、苏禄、南掌等国遇有国王嗣位时,清政府例须遣使敕封。外藩遣使入贡时,清政府则颁敕谕嘉奖及颁赏礼物。顺治即位时,对朝鲜“颁诏其国,并赍敕往谕”,朝鲜国王死后,顺治帝“遣礼臣启心郎渥赫等往谕祭,赐谥庄穆。又遣户部启心郎布丹、侍卫撤尔岱充正副使,赍诰敕往封世子溟为朝鲜国王,妻张氏为王妃”。康熙二十年夏四月,敕封琉球世子尚贞为琉球国王。这里的“敕谕”、“敕封”就是顺治帝用以处理朝鲜国王嗣位事件以及册封朝鲜王妃的文书文种。

上述谕和敕谕,从行文方向来看都是下行文,充分表现出宗主国与藩属国的上对下的等级关系。

1793年,英国政府正式派出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贡斯当为副使的使团访华进贡。这是乾隆皇帝在遣回来使时,写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一封敕谕。敕谕以“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这样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头。接着,乾隆说道“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口显然。乾隆帝并未意识到,英国人奉表进贡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满足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扩张的需要。他只是肤浅地认为英国人是来拜寿、朝贡的。

就英国政府提出的互派驻外使节、建立经常性外交关系的要求,乾隆皇帝以“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且“言语不通,服饰殊制,无地可以安置”为由加以拒绝。英国政府要求增开通商口岸,扩大贸易,乾隆皇帝道:“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下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言下之意就是我天朝要什么有什么,实在没有与你们国家交易的必要。

从乾隆皇帝这份敕谕可以看出,一方面清政府沉湎天朝帝国的迷梦中,以为自己仍然是世界的主宰;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清政府在提防西方国家。但是这种提防,不是建立在发展自我、强大自我的思想基础上的,而是走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鸵鸟路线,这就注定清王朝将一步步走向衰败。

清朝并不是对所有的国家都用下行文,还用过咨、条约等平行文种。

咨也写作“谘”,亦称作咨文,是地位相当的高级官署间相互行文时使用的平行公文文种。“康熙年问定例,中国行俄罗斯之公文,用理藩院的印信,咨行俄罗斯萨那特衙门(“萨那特”意思为理事);俄罗斯行中国之公文,用萨纳特衙门及托博勒城守尉印信,咨行中国理藩院衙门。”这里。理藩院与萨纳特衙门两个机构在职位、品级上都是对等的。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与对待藩属国不同,清政府对俄罗斯采取了平等的态度。这是因为蒙古察哈尔部落在清王朝建立之后很快归降,而喀尔喀则仍死守漠北数十年。俄罗斯虽然兵力东渐,常常侵犯外兴安岭,但它毕竟地域广阔,不可贸然长驱直入。出于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和军事实力的考量,清王朝不得不对俄罗斯“先示怀柔”。

两国交往凡事都必须通过理藩院辗转,有所不便,虽然如此,清王朝这么做也是有深意的。陈康琪《郎潜纪闻》云:“国初与俄罗斯行文于其么玉斯衙门,如有司咨牒状,盖恐后日梗化,必致有伤国体也。”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