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论文

篇1

从作者搜集文献来看,目前对政府于农村科技服务供给中的责任研究尚未涉及,只是有少量关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研究。少有的研究,也没有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加以提炼。少数专家学者从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层面对政府的责任做了分析,较为具体地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问题,认为根本弊端是政府责任边界不清,他们提出在把握我国现有养老保障特性的基础之上,使政府责任的边界清晰和法制化。)在统筹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政府责任研究中,指出了农村公共服务由谁提供,关系到政府、市场及多元主体的选择,但是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负最主要的责任。他提出我国农村的科技服务供给不足症结,是政府的责任与范围不清,上至中央政府供给责任不到位;中间地方政府供给责任移位;下至乡镇政府供给责任缺失。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他提出要建立和营造各级政府间合理的合作格局:各级政府要合理分担农村的公共服务总成本;各级政府责任的划分与财政筹资能力相协调;明确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的具体责任。中国农大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当的不足,供给责任与供给主体划分不明确;乡镇公共产品供给依然主要依赖制度外的筹资;乡镇政府之财权难于保证其事权;政府,尤其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等。这些问题,既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不够重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体现,也是我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初期,功能不全的内在原因。同时,这也是本文选择这一命题,力争解决这一问题之意义所在。

篇2

(三)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审批办理手续明确财务公示制度,增强财务的透明度。对会计进行专项教育,明确各项制度,村里的各项收入和费用支出必须要由村委会主任审批签字。对大型的财务支出,要组织村委会开会研究或村名代表投票表态后,上报乡(镇)里请求批准。各类支出必须要有财务法规定的有效票据,在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都签字后到村里报账。要求会计必须要定时仔细整理各项文件,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完善费用公开制度。要求各村会计定期在村里公开村级费用支出情况,定期在乡(镇)里报告费用的支出情况,然后乡(镇)里定期公开各村的财务状况,要求两项支出情况必须相符,若有不符,要调查清楚在哪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严防官员出现监守自盗、欺上瞒下的情况。

(四)加强审计监督,杜绝违纪违规各村要从村人大代表、老干部同志、以及其他党员中选举出一些人组成村级财务检委会,由乡(镇)里财务部门直接领导,定期的对各村里的财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将结果上报乡(镇)里。乡(镇)里要有重点、有规划的对各村财务账目进行统计、审查,要确保每个季度重点审查一个村,每个村都会被审查,每年年底要对每个村的财务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清查。县、乡(镇)两级各级的对农村经销管理审查部门,要务实的把对农村村委所有财产的审查监督工作做好。审查的内容一般包括村委财务的管理使用、资金初决算、财务收入支出情况、生产营销和发展项目的管理、村委的债权债务、上级给予的资金援助或社会公益事业捐助的资金、物品的使用情况,以及大众希望审查的其余项目。目前得加强对村委集体征地、村里企业改革、“村改居”和合并小村落的进展中集体财务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上级分发到每个村庄的例如煤炭补贴、养老补贴等的各项财务等事宜的审查强度,并且把审查的结果及时向民众公布。村干部换届离任的时候必须审查。若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恶意将村委财务据为己有、虚报谎报收财敛物、铺张浪费的,要命令其如期全额退款;出现工作人员及村干部违反法纪,开会对其行为作出批评,并进行处分,交给纪检检查部门处理;形成违法犯罪的,交给司法部门依照法律对其作出惩罚。

(五)采取必要措施,将“村账乡管”工作进行到底目前农村资产管理的一般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各村管各自的账目,第二种是各村会计一起工作,第三种是各村招聘管理人员。现在提倡和实施的是“村账乡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村账乡管县监督”详细来说,就是在保持村委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在每个乡建立“村级资产管理中心”,对村级两种税务附属的资金、筹集物资劳动力的资金和分发到各村的各种政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中心需遵照相关制度,隔半年核对一次账目,对“一事一议”、筹集物资劳动力的项目需要依据现实状况随时公开,接受大众的检查,每年底有县级农经机关有责任对乡级的管理中心进行账目核对,会计档案按每村一柜,样式由管理中心同意进行整理。在详细业务的办理进程中,如果产生财务交易,村民财务管理小组首当其冲对事实进行调查,没有异议后,盖上村民财务小组专用章,通过村级干部领导审阅批准后,由村会计送到村级资产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进行法制审查并盖上账前审查章后,由专职会计进行账务处理。“村账乡管”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当地地方工作人员一步步探索研究出来的、对农村财产规范管理的有效体系,在其他某些地方也经历了由实际运用、改善、再运用的过程,具有很雄厚的人民基础,而农村施行水费改制,也为“村账乡管县监督”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村账乡管”全面施行的意义,第一在于从体系上避免了会计换了但没交在任是的账目、账目写的条理不清、意思模糊、村干部在会计离任后直接从会计手里接管财务、财务收支情况不及时公开等的问题的产生,是税费改革后对农村财务管理严格规范的现实要求,能更有效的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持农村生产力不受破坏,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当地农村工作人员的伟大举动。第二是推行“村账乡管”可以获得更好的财产利益,而且实施“村账乡管”还能够合理的化解农村存在的一些矛盾,是村领导与村民的关系更加深入,保持农村的生活稳定,维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强化农村会计依法理财思想

农村财务出现问题除上述解决方法外,多数是因为农村会计无法严格遵守《会计法》使得财务会计工作得不到改善,无法进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实际实施。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逐渐加速,村部财务人员却不能认清形势跟随社会发展改进会计工作,无法实际反映会计真实信息,农村的经济情况无法真实完整反映出来。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干群矛盾现象,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秩序。这时,就必须将《会计法》有效实施到农村会计工作中。

(一)将《会计法》融入会计工作会计行为的不规范导致的会计工作紊乱必须用会计法来标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国家严格制定的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来保证会计资料真实的一项法律。有着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料完整的作用,达到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稳定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在农村会计工作中,应普及会计人员法律知识,让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依法核算,不得出现会计账簿设置不当、会计核算不真实的现象。对于会计凭证应当杜绝不合法凭证、杜绝凭着呢个随意篡改现象的发生。会计工作时不同会计资料使用者必须提供一致的编制依据,不得出现会计报告随意虚假现象。

(二)法律形式制约会计虚假行为。会计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自己所应当负责的法律性单位责任,合理维护自己作为农村会计工作者的权益,坚决不出现虚假会计资料的现象。根据会计法律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对所做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保证合法的真实完整性。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资料是否完整也取决于单位负责人是否依法执行,村负责人同样对会计工作人员负责监督责任。村部负责人员不得违法乱形,指使会计工作人员违法办理有关事项,跨级人员应遵循自己的法律原则,抛除长官意识,遵循法律规程进行会计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依法确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工作人员在农村进行会计工作时,必须出具专业的会计资格证明,保证会计职能的专业性。根据法律规定,会计应具备专业的会计资格证及专业工作经验。这样就可以使农村的财务避免出现人情或裙带现象,可以使会计人员自觉提升工作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水平,保障村会计人员自觉依法尽职尽责。

三、兰州某地农村会计工作的情况说明

在甘肃兰州某地当地农村的会计工作就存在很多问题,像上述的问题基本都存在,而且还存在其他很多的问题,例如:当地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村民对干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一些干部的一些行为敢怒而不敢言,导致村级干部不知收敛等等很多情况.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只顾低头搞生产、发展,却严重忽略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当地经济长年得不到很大的提升近些年,当地基层干部发现了这个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开始对会计工作加强审视,开始在当地实行会计改革。在会计改革工作的潮流中当地会计工作人员勇于担当重任,迎难而上,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在当地进行会计集体算账改革,但其中有些关于村委利益、个人利益的整合,改革的开头工作,非常困难。但该村村领导勇于钻研,不畏艰辛,使得改革进行的非常顺利。推行会计集体算账是在工资同一发放、政府统一购买物资之后财务工作上的又一次极大的突破。它是使财政检查更有效的措施,是在根源解决贪污问题的客观选择,是使会计信息化更高效的手段,是更高效的利用资金的途径。为了将这件事情办好办实,当地会计工作人员组成改革小组,在没有前人指导教育的情况下,进行了非常困难的探索发现。为了让会计工作进展顺利,做到既符合制度的要求,又方便个人或集体报账;既能有效的监察,又能高效的服务;既让政府放心,又让个人或集体满意,该小组在充分酝酿的前提下,着重实行了六项措施:一是从刚开始的环节着手结合实际建立制度章程。二是合理设置柜组,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工作效益。三是进行专业技术比赛和岗位练兵,各个柜组之间互相查看对方业务,提高核算质量。四是及时将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查看验证,使服务更加顺人意。五是对会计的整理档案进行整理查阅并作出评价,教育员工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工作整理档案。六是搞好为人民服务和人民群众监督之间的关系,为人民和政府的政策更改积极服务。“村账乡管”工作也于同月起在整个乡镇展开试点。

为了全面强化会计人员管理,改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被动局面,会计小组的负责人把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作为首要任务长抓不懈。在每年一度的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要求工作人员人情服务,动员鼓励广大会计人员踊跃报名,增强了则会人员学业务的积极性和爱岗敬业意识,为扭转全乡会计基础薄弱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了使《会计法》全面普及认真贯彻落实,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会计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展板数块,印发宣传资料万余份,接手教育近万人。通过对《会计法》宣传和执法检查,使全乡(镇)跨级秩序迅速好转,依法从事会计工作、依法管理会计工作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近些年的这些改革,现在当地农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焕然一新,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正展现了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该有的素质。

篇3

“不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家庭暴力都是一个严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1】。我国有关法律文献将“家庭暴力”定义为:“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它不利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

而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东部。由于其独特的经济、历史和文化环境,该地区的家庭暴力情况会呈现自己的特点。但是,综观各种文献,研究家庭暴力资料很多。但是,它们大都把研究的对象放在全国上,很少涉及地方。研究潮汕地区家庭暴力情况的资料基本没有。而此次研究便是研究潮汕地区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这既有利于丰富家庭暴力的相关研究理论,也有利于为人们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2.研究方法

2.1问卷

根据刑法、婚姻法关于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条文,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自编家庭暴力调查问卷。

在潮汕地区发放问卷,问卷在市区发放300张,在农村发放300张,一共600张。回收问卷570张,回收率为95%。

2.2统计分析

收集调查数据,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因素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3.结果

3.1家庭暴力最主要的形式是精神虐待。

根据各因子包含的信息,将因子1命名为“精神虐待”;将因子2命名为“躯体虐待”;将因子3命名为“经济侵犯”。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精神虐待”这个因子在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31.266%。可见,精神虐待是潮汕地区家庭暴力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3.2男女双方所承受暴力差异很大。

在表2中,精神虐待(P=0.000)、躯体虐待(P=0.001)和经济侵犯(P=0.018)这三个因子的P值均小于0.05。二者的差异性显著。可见,潮汕地区男女双方所承受的家庭暴力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3.3城市的家庭暴力现象与农村的差别不大。

在表3中,三个因子精神虐待(P=0.974)、躯体虐待(P=0.261)和经济侵犯(P=0.494)的P值都大于0.05。城市与农村二者的差异性不大。因此,城市与农村的家庭暴力现象的差别不大。

综述所述,潮汕地区的家庭暴力现状呈现一下几个特点:1.精神虐待为家庭暴力的最主要形式。2.男女双方所承受家庭暴力差异很大。3.城市的家庭暴力现象与农村的差别不大。

4.讨论

笔者认为潮汕地区的家庭暴力之所以呈现以上几个特点,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

4.1对精神虐待的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暴力只是表现为对躯体的伤害。因此,人们会比较注意家庭中的躯体伤害事件,而对精神伤害的关注会表较少。这是因为“由于精神暴力很难被外人直接发现,当事人自己也难以表达所遭受的精神伤害,所以这种形式的家庭暴力对家人的伤害更加隐蔽。”【2】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潮汕地区有很好的保存。传统文化中爱护身体的观念也深深影响了潮汕人,使他们在侵犯时更多选择了精神,而不是躯体。这些导致了精神虐待缺乏足够的制约机制,成为潮汕地区家庭暴力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4.2重男轻女的观念

“潮汕地区自古封闭,三面环山,一面向海。”【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或者闯荡海外谋生,便是潮汕人的出路。而出海、上山这些高危性劳作自然难以由女人胜任,而只有由男人来承担。因此,自古以来男人便成为了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他们深受传统观念,特别是三纲五常的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潮汕地区的男权主义极为严重。而女性在面对不公平时又选择了逆来顺受。所以,重男轻女的现在在潮汕地区较为普遍。这就造成了男女双方所承受家庭暴力差异很大。

4.3城乡联系紧密

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地理位置,一方面造成了潮汕人与粤北的客家人和珠三角地区广府人联系较少,另一方面使得潮汕人之间联系较多。在潮汕地区,城市与农村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他们在家庭观念上也极为相近,差异性不大。因此,城市的家庭暴力现象与农村的差别不大。

5.对策

5.1改变观念

为了保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利益,消除家庭暴力的现象,需要改变人们一些错误的观念。

一方面,我们需要改变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传统观念。在上文中,我们知道精神虐待之所以成为家庭暴力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一般只是关注躯体虐待,而忽视精神虐待。因此,人们应该全面认识家庭暴力,全面的保护自己的权利。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观点,提倡男女平等。不仅男性要认识到这一点,女性更要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面对家庭暴力,女性不应该选择逆来顺受,而是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权益。

5.2完善相关法律

《刑法》、《婚姻法》等法律都对家庭暴力进行了定义和限制。但是,其中的条文大多只是与躯体虐待相关,对精神虐待和经济侵犯的限制较少。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对公民的合法权利进行全面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亚林.论家庭暴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385

【2】何蕾.家庭暴力的状况[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39

【3】马发腾.潮地婚姻庭观念剖析[Z].

篇4

(二)邻里纠纷

近些年来,农村邻里纠纷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纠纷增加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农民自己的原因,一些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遇到事情时不能冷静处理,不懂得求助于法律,而是自行了断。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一些基层干部法治意识淡薄,有些负责民调的干部对农村中的邻里纠纷不管,纠纷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导致邻里双方怨恨加深。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竞争,农民之间的社会竞争意识也在逐渐强化,使邻里间的利益冲突加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伴随而来的贫富不均现状日益突出,但是传统的小农心理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的好,邻里之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相互间的偏见和误解增多。这也是导致农村邻里之间纠纷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农业问题引发的纠纷

(一)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引发的纠纷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随着各地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许多农村都对现有的石子路进行了改造,全部换成了水泥路,部分条件好的农村还安装了体育设施供农民在闲暇时锻炼身体,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对修路都有热情,愿意出钱出力,但是在道路修建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占用土地、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问题。当某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千方百计地阻挠工程正常施工。部分自认为利益受损的群众还有可能自发组织起来集体上访或阻挠施工,引发。

(二)农村社会治安引发的纠纷

随着这些年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令人堪忧。表现在:一是盗窃案件多发。有的地方偷盗成风,小到小偷小摸,大到盗窃农业生产设施。犯罪分子多以盗窃现金、家电、家禽、机动车辆、农用机械、电力通讯设备等物为主,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和损失。二是赌博活动盛行。部分农村中麻将盛行,许多留守妇女整天在家打麻将,更有甚者玩起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诈金花”赌博游戏。三是封建迷信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求神拜佛、看相算命等骗钱害人,部分群众因愚昧无知和法制观念淡薄而迷信天命、鬼神,四处烧香拜佛,花去不少“血汗钱”。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社会纠纷

(一)农业生产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纠纷

这些年来,农村中畜禽养殖业开始规模化的发展,许多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加之没有很好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畜禽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源。畜禽粪便的气味也已经严重污染了农村居民生活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化肥、农药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追求高产量,各种新型的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害。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农民没有认识到畜禽养殖、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导致人为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中的大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管理差、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以及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措施,乡镇企业治理污染的意识不强,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农村原有的强大的环境自净能力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为公害,导致农村空气质量恶化,河水被污染,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深受影响,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村民的生活用水和身心健康,乡镇企业与所在村及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严军兴.多元化农村纠纷处理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曲天立.当前农村邻里纠纷增加的社会原因.理论界.1995(8).

[3]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5).

篇5

(1)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廉政文化宣传。

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设立农村廉政文化专栏,适时宣传廉政文化的知识、信息,同时利用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前播放廉政格言警句或廉政漫画等幻灯片,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2)借助“农家书屋”平台推动廉政文化传播。

组织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为农家书屋配购书籍时,把有关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书籍配送到“农家书屋”,在实现“一村一农家书屋”的基础上,2014年重点对32家农家书屋进行规范提升,促进了城乡廉政文化建设。

(3)依托共享工程提升廉政文化宣传深度。

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增加道德廉政文化在资源库中的比重,推出了《廉政文化》专题资源库,设置了廉政漫画、廉政故事、惩腐案件、廉政文学、廉政作风教育影片、廉政作风教育戏剧等讲座。

(4)通过免费开放途径创新廉政文化形式。

以市图书馆和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在图书馆、博物馆组织举办廉政图片展览,有效发挥一线阵地廉政教育作用。

2.重特色抓亮点,着力在活动兴廉上下功夫。

积极探索区域特色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寻找区域特色与廉政文化的结合点,使区域特色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廉政文化,更加有效地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廉政文艺作品创作展览。

精心组织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大型展出活动,将书画艺术与廉政文化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配合市委政法委、市纪委举办以咏廉倡廉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以高雅的艺术形式陶冶干部群众的廉政情操。这些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从各种感官中感染着人们,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爱廉、敬廉、崇廉、尚廉”,使廉政文化进一步扎根社会、扎根群众,形成一种时代风尚。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文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惠民乐万家”文艺巡演等系列活动,对群众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基层文化基地示范建设,通过组织举办民间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形式,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廉政文化从机关的“深宅大院”迈向社会的“广阔天地”。

(3)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服务活动。

组织开展戏曲、说唱、相声、快板、小品以及对联、书画等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积极吸引基层群众参与,增强市民廉洁观念。

二、深入开展农村廉政文化的对策思考

坚持把倡导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工作放在文化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安排,寻找推动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持续有力地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人、廉政理念教育人、先进文化熏陶人、良好氛围感染人,在内容上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方法上要注重把握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在过程上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1.要积极作为。

充分发挥优势,引导、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廉政文艺作品,使群众在艺术中受到廉政文化教育。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宣传廉政文化思想,使人们真正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2.要完善机制。

建立责任机制,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机地融入业务工作,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坚持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建立投入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以文养文、市场化运作等途径获取资金,为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经费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及时总结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表彰和推广,从而激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篇6

农业生产如畜牧业,种植业等的发展都和自然密切相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户就会减产造成损失。同时“谷贱伤农”的市场规律也是小额信贷形成呆账、坏账的主要原因。

有些农户认为小额信用贷款的“支农、扶贫”性质决定其无市场硬约束,到期不用归还。因此他们不管自己有没有资金需要,就极力争取贷款,得到款项以后又怕还贷后难以再次贷出,即使有偿还能力也采取各种手段来逃避还贷;同时,有的农户获得贷款却没有生产技术,对于贷款的各种成本收益缺乏基本的权衡,往往盲目扩大生产投资以至投资失败昀终造成无法还贷;还有些贫困农户的生产资金和生活消费资金没有分开,得到贷款不是用于发展生产,而是挪作他用比如赌博、消费,没有形成还款能力造成无法还贷。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全国有2.4亿农户,其中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为1.2亿,而在农村信用社取得小额信贷的农户只有8000万户,覆盖面为33%左右,还不到一半。说明小额信贷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农户的资金需求也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是一项需要长期存在的金融服务方式。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既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又是扶贫的一种手段,既要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同时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全面推行农村小额信贷,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为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多渠道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问题。首先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功能。加大吸收组织农村闲散资金的工作力度,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增加支农资金实力。其次要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建立一个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农户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反映了农村金融单单靠农村信用社这种组织形式无法满足农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应充分重视贫困农村地区家庭大量向亲戚朋友和邻居处借款的现象,探索多种适合当地的金融组织形式,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以适应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从长期来看,要解决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信贷需求主体层次主要信贷需求特征资金供给的可选方式和手段贫困农户生存性和简单再生产信贷需求,如:生活开支、小规模种养业生产贷款需求民间小额贷款(亲属和邻居间的小额贷款)、政府扶贫资金、财政资金、政策金融等

种养殖业(一般)农户简单再生产与部分扩大再生产信贷需求,如小规模种养业生产贷款需求自有资金、民间小额贷款(亲属和邻居间的小额贷款)、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少量商业性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等

市场型(富裕)农户扩大再生产信贷需求,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者工商业信贷需求自有资金、民间借贷、商业性贷款、信用社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等金融市场上的垄断格局,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农村小额贷款利率。放开利率管制实现市场利率会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弥补了金融机构运行小额信贷的成本,使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贷这项业务得到可持续发展,农户能够一直得到信贷服务。二是低利率实际上是穷人获得贷款的障碍,低息贷款往往被有很好关系网的非贫困人口占用,所以市场利率是穷人获得可持续信贷的有力保证。市场利率上升,虽然会加重农民的利息负担,但在资金短缺的贫困地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是相当高的,贫困农民真正需要的是持续的小额信贷服务,并且宁愿支付较高的利率。

农业经济自身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决定其为投资低效率领域,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是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农村脱贫涉及国家、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但是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也不完善,许多的信用社贷款是用于农户的治病救人而不是生产发展上,贷款质量很低。政府应该在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上给予政策支持:

篇7

中国农村是个熟人社区,邻里之间有比较多的情感联系,人际关系比较融洽,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农民一向有聚族而居的习惯,农村互助式养老主要是依靠农村身体健康、有一定照顾他人能力的老年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一种养老模式。农村互助养老是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一种过渡,是家庭养老的延伸、是社会养老的初级形式,是符合中国现实的一种养老模式。家族是中国农村社会的重要组织之一,是农民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拥有的重要社会资本。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就是充分利用农村聚族而居,大多数邻里都是家族、亲属关系这样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把养老由“小家”扩大为“大家”的一种养老方式,通过互助养老能够使有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相互照顾。这种以家族和熟人为依托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符合我国乡土社会实际的合理一种养老模式。

二、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的社会价值

一是互助式养老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实现老有所乐。互助养老能够使老年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同时,老年人有着相同、相近的人生经历,对问题、社会有相近的看法和观点,有一些相似的人生感悟,他们在一起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这些都有助于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提高。互助式养老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老年合唱团、太极拳队、扑克比赛等诸多的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对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是互助式养老可以开发一些传统民间文化产业,实现老有所为。中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这些民间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农村互助养老可以把掌握、了解民间文化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开展文化产业创业活动,如开展剪纸、印染、纺织、手工制作的创作,民间歌曲、民间故事的挖掘和整理,这种创业活动不但可以使中国千百年的民间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而且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使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再次得到实现,实现老有所为。

三是互助式养老可以减轻子女的而负担和压力,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老人往往以孩童的心理希望得到子女的照顾和关怀,所以,中国民间有“老小孩”之说。在互助式养老中,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得到了低龄老人的服务,减少了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老年人这种独立意识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子女可以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外出打工、从事经营活动,而且老人可以从子女那里得到一定的经济支持,这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

四是互助养老有助于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推进了农村和谐社区建设。互助养老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有一定照顾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对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关怀,这种养老模式,突破了传统养老模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养老的局限,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具体体现。在互助养老中关怀照顾的老年人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长辈,而是社区中参加互助养老的所有老人,体现的是一种大爱、博爱,这种博爱必将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年人之间、邻里之间长期共同相处、共同活动、相互照顾,会产生深厚的感情,能够促使邻里之间更加和谐、友好,这些都有助于农村社区的和谐。

三、孝昌县农村互助式养老情况现状

据统计,孝昌县共有 60岁以上老年人8.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6%,80岁以上老人1.06万人,城乡“三无”老人4000多人,空巢老人5000余人。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全县养老服务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评估工作。14个乡镇(区)全部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招聘、管理、培训养老服务人员,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起县、乡镇、社区三级工作网络,形成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社会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全面部署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工作。我县对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在2013年,力争全县3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农村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并选择经济条件较好,老年人集中和重点区域的村先期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建立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成立老年人互助协会,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目前,丰山镇丰三、长春、井边、花园镇一致、小河镇四里、小河溪六个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性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设置有娱乐、阅览、休息、康复等功能室,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先后开展了6批次老年保健、护理、营养、心理咨询等养老服务急需的专业技能培训,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护理员队伍。

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加强农村互助养老是一项事关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解除千家万户后顾之忧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基本现代化完整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我县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才刚起步,还不是十分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政府投入力度不足。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政府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但是,总的投入与快速进入老年社会的现实要求仍不相适应,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存在明显差异。此外,一些扶持政策并未得到兑现落实,如土地供给、用水、配电、环卫、网络和有线电视等方面受行业制约,养老机构并没有享受到减免优惠政策。由于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90%以上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以子女为赡养主体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弱化,再加上国家长期以来,对城乡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比较重视,重点加强对城乡福利院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较大,但对农村公共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基本没有为农村老年人养老提供政策和设施支撑,农村养老一直被边缘化。

二是养老服务项目偏少。居家养老互助站目前还在探索阶段,老年人仍旧居住在自己家中,一般选择在家用餐后来互助站娱乐健身,而卧床不起生病在家时则无法照顾到。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养老相距甚远。

三是居家养老配套服务不到位。由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不足,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配餐、家庭维修、日间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很多深层次的养老服务尚未全面启动,对高龄困难空巢老人服务面小量少,享受政府补贴的失能老人只能依靠邻居或村干部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照料,且难以维持。在这方面,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还不够。

四是年轻人养老意识淡化。“孝道”作为中国传统美德,对实现家庭养老、调节代际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人们的家庭责任观、家庭义务观在不断更新、变化,传统的“孝道”也在不断受到冲击,传统的“孝道”对人们的约束作用逐渐减弱。农民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自主自立、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观念开始取代传统封闭保守的观念。年轻人的思想、意识越来越与市场经济的观念相一致、相挂钩,出现了重权利、轻义务,重利益、轻道义,重小家、轻大家的思想,有意逃避赡养义务、有意远离年迈父母的做法常常可见。维系家庭关系的“孝道”大大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孝”观念正在逐渐淡化。

五、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建议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随时听取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发挥县级老龄工作机构作用,明确职责任务,配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配备老龄工作专职干部,村、社区设老年协会,确保老龄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把农村老龄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解决老龄人口、贫困老龄人口问题时,应适当给予财力倾斜支持。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制定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老龄事业的资金投入,坚持“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大力建设农村养老服务机构,逐步实施老年服务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着力创造温馨和谐的养老环境。

篇8

目前在我市的农村,特别是山区,道路客运从车型结构、运力总量、运输能力方面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1.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受经济条件和地形的限制,建成的乡村公路等级偏低,基本上是四级路或是石碴路。加之老百姓爱路护路意识较差,在公路上和公路两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加水洗车、建房搭棚等现象屡禁不绝,车辆通行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站场建设由于公益性强,投资回报率低,人们对投资建站的积极性不高,因而目前存在着站场数量少、等级低、分布不均等问题。

2.从事农村客运班线车辆技术等级较低。目前在农村运营的班线客车部分比较老旧,影响了乘车质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出行更安全、更舒适的运输需求。

3.农村客运运力与运量配置不平衡。由于农村人口是自然居住,运量相对分散,且时限性较强,相比来说,过年、过节、农忙季节和集贸市场赶集日等客流量比较集中;其余时间客流量小,运力过剩,造成运力资源的浪费。

4.运输成本高,经营困难。在农村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客运线路分散、运距短,绝大部分农村客车以柴油和汽油为燃料,运输成本高。乘车费收高了老百姓不愿意坐,收低了企业利润小,经营积极性不高,市场出现萎缩。

5.客运经营主体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目前,农村的客运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有时为一时的经济效益,违规经营,特别是在客运淡季,客运经营者争抢客源、倒卖旅客,损害了旅客的合法权益。

6.运输秩序有待规范。由于农村客运受运行模式的限制,运输出现“真空”,部分机动三轮车、面包车等车主受非法利益的驱使乘虚而入,抢客拉客。而这部分车辆大多是“三无”(无驾驶证、无行驶证、无保险)车辆,车辆状况差,安全系数低,车主和农村乘客安全意识淡薄。运政执法部门虽然每年都严厉打击,但因取证困难,仍屡禁不止,不但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农村客运发展对策

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加快道路客运发展步伐,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也是事关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要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抓好落实。

1.立足发展,科学规划。要结合农村公路修建改造情况,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立足现实、适当超前”的原则,构筑起县—镇—乡—村的四级农村客运网络,建立“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客运网络新机制,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实惠的乘车条件。

2.拓展资金渠道,加快站点建设。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要按照农村道路运输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根据旅客流量、流向和群众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条款结合,建立起与农村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站场网络,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补助、社会赞助、客运企业投资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站点建设。

3.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企业改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道路客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众多弱小分散的经营主体可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进行企业改制,走联合经营之路,组建运输集团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运输实力和服务质量。

4.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根据农村的地形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发展乡村客运线路,打破传统客运“三定”(定线路、定班次、定站点)原则,根据运量合理调配动力,可开通月班车、隔日车、赶集车、公布客运经营者电话进行电话预约订车等方式,方便群众,减少资源浪费。为缩小城乡客运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改革现有客运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大力推行农村短途客运公交化改造,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

5.结合实际,加快车辆更新。按照提高运输服务品质、适应市场需求和确保安全的原则,对农村客运班线车及时进行更新,严格农村客运车辆市场准入条件,严格限定营运车辆的使用年限,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6.出台优惠政策,减轻客运企业负担。针对农村客运市场存在的高风险、高成本等现象,由政府出台有利于客运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农村客运企业负担。

7.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公安、交通、城管等执法部门加强联合,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并形成长效机制,净化客运市场环境,切实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篇9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数农村地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治安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农村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农村矛盾是当前农村反映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权属纠纷。主要是城中村、城郊村、开发区、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区等村组,人多地少,成员复杂,因土地权属纠纷导致群众上访的事件仍持续不断。二是违规征地引发矛盾。少数用地单位违规操作,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或占地后长期闲置,导致撂荒,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三是群众对土地补偿标准不满。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远远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群众不接受,因征地补偿问题阻止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甚至阻断交通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失地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村债务问题存在严重隐患

农业部在1999年采取抽样的调查发现,全国村级约有3600亿的债务。而农业部2006年上半年的抽样调查,该数字已经达到4000亿。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务不能偿还,由此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干部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等多方面矛盾,由于债务问题引发的行凶动武事件在各地也经常发生。农村债务不解决,对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很大。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

一是村务公开未完全到位。现在农村很少召开村民大会开展村务公开,多数公开栏常年不公开,上面检查时往往是突击应付。即使公开了,内容也不具体,群众看不明白,甚至出现公开内容不真实的现象。久而久之,群众对村务公开失去了信任,对村级事务失去了监督。二是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内宗族或派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少数房头宗族势力干涉村务政务,操纵村民换届选举,导致村民之间矛盾冲突,影响正常的村民自治工作,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四)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爆炸、放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分别下降了25.2%、13.3%、14.8%和5.2%。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发生的刑事案件继续保持稳中有降。但是,有的农村地痞、村霸、市霸、水霸、菜霸等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为害一方;有的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危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发展水平严重失调。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是农村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一方面取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承包、土地租赁、土地征用、征地补偿等涉农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焦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对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面对失地失业,又无养老、医疗保障;面对因公致残,生活极度困难;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面对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等等,广大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激化社会矛盾。

(三)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干部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回避推诿,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导致各种矛盾由小变大,致使一些群众越级上访,甚至演变成。二是不依法行政。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引起群众不满,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三是以权代法。少数被“海选”出来的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在集体项目承包、征地补偿、救济款发放等群众敏感的问题上,不实行村务公开,搞暗箱操作,,侵犯了农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引起农民群众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

(四)预防调控机制不健全

完善健全的预防调控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证。有些地方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有的乡镇维稳专班仅一个人,村组干部配置过少,加上经费保障不力,维稳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工作又比较薄弱,机制很不健全,导致了一些应由部门处理的问题,直接集中到党委和政府,不仅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应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平安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基层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晋职晋级和奖惩使用直接挂钩。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帮助解决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各地要加大“五五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法制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农民群众自觉地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三)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加强乡(镇)、村(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点等工作网络建设,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等制度。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干群关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资产处置、村务公开、邻里纠纷和宗族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和推行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

(四)加强和改进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

要加强和改进工作,完善督察专员、领导包案处理大要案等制度,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回应、有人处理。要建立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实行实地调查处理制度。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或认为有必要进行督查督办的案件,省级党委、政府应授权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防止重访、重大的发生。

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基业,只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平安建设,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国务院摸底基层债务财政部酝酿相关方案》

②公安部《我国农村上半年治安形势保持稳定》,2007年08月23日05时27分,来源:新华网。

[参考文献]

[1]王智民,等.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4).

[2]师逸,蒋凌燕.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若干因素浅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苏建忠,陈允政.浅谈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篇10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1

要想课改有特色,农村小学必须抓好每一个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善于组织教师努力自学,刻苦钻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促进,共同提高。但教师的工作量大,对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有阶段性。既要兼顾全面,也要突出重点。使教师过硬的基本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三、要加强课改研讨工作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新课程理念的构建,到新教材的编写,到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再到对教学的评价等,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找到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创造,要创造就要研究。因此,课改为教研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实施新课程教学,应当以课堂为主渠道,以研讨为先导。要按年级、学科分别成立课改研讨组。由教务主任把关,研讨组织负责,研究课改方法。首先,就课改的焦点问题组织教师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新课程理念,认识课改的重要性及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接受课堂改革。其次,搜集课改的有关资料,教学实录及案例,组织教师研讨、分析,从中发现课改新思路,农村小学课改经验。另外,应组织教师就课改思路认真研讨教材,研究教法,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入到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中,提倡教师“跳出教材教教材”,即把教材作为活动知识技能、学习经验的载体,考虑知识生成的基础,形成的过程,结论的获得能解决哪些实践问题。各教研组要定期进行备课、作业展评、领导带头、鼓励先进,为研讨开辟新路,加强新老教师教学艺术的切磋,互相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师资课改素质。

篇12

(二)农村市场上,保险机构数量少导致服务缺位

目前,除国寿等个别公司在农村乡镇设有营业网点以外,其他多数保险机构仅靠营销员个人“走家串户”提供保险服务。受当下营销员队伍大进大出的高流动性影响,一旦营销员离司,农村客户由于交通和通讯不便,难以获得快捷的保险服务,甚至导致理赔难等问题,造成负面影响。

(三)农村网点处于保险公司的机构末梢,管理比较薄弱

农村保险营销员属农村网点管理,是保险企业管理链条的末梢,在管理上往往鞭长莫及,不能到位。加之保险公司销售业绩是头等大事,农村营销员接受的“管理”或“培训”又往往集中在“任务下达”、“展业话术”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诚信教育”和“专业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销售误导”现象,降低了管理质量。农村保险营销员“门槛低、管理弱、培训脱节”的状况,已经无法满足新阶段、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保险消费的要求,同时也损害了保险业形象,形成社会评价低、增员困难的恶性循环,农村保险业正在丧失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保险营销员体质改革势在必行。

二、农村营销员管理改革的长短期目标

(一)从长期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产销分离,走专业化、精细化分工之路

保监会提出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是努力构建一个法律关系清晰、管理责任明确、权利义务对等、效率与公平兼顾、收入与业绩挂钩,基本保障健全、合法规范、渠道多元、充满活力的保险销售新体系。造就一支职业品行良好、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险营销队伍。从国外保险市场看,保险公司最为关键的定位是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和资产管理,把销售和服务应交给专业保险中介去做。同时,保险营销员可以作为专业保险中介公司的劳动制员工享受养老、医疗待遇,解决长期以来营销员归属感低的问题,也有利于实施更为严格的专业化管理和提高诚信水平。

(二)从短期看,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机制是最实务的选择

首先,虽然近几年保监会多次从制度层面给予引导,但保险公司作为改革的主体显然动力不足。目前,保险公司关注的焦点还是在业务上,原因是:一方面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场好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人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扩大市场份额、调整产品结构是各保险公司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改革后运营成本、管理体制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将营销员按照劳动制管理会带来经营成本的大幅增加,不符合公司短期经营目标。其次,现有保险中介市场仍很弱小,发展和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尽管部分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显示出对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助地进行改革创新的探索,但受技术和资本的限制,总体而言,市场尚没有一个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型营销体系来承接现有的体制。保险营销体制改革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百万之众的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创新模式。以稳定为基础,鼓励探索创新模式,允许包括现有模式在内的多种管理模式长期并存。

三、农村保险营销员的管理创新

(一)在监管上加强分类管理和引导

近年来,各地保监局在加强营销员分类管理,特别是在农村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内容主要包括:1.推行考试和授予相结合的资格管理模式虽然农村地区保险营销员素质不高,但面对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如何引导现有营销人员尽快提升综合素质和诚信水平是当务之急。为切实解决持证难和隐形展业问题,可以适当降低考试门槛,如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并适当降低分数线:对特定群体(威信较高但年龄偏大,难以适应应试制度)采取直接授予的方式务实解决诚信经营问题。同时,为解决直接授予带来的风险,应明确相应控制要求。如对于采取直接授予制的保险公司应在乡镇层面设立健全的营业网点,在农村销售的保险产品应简单易懂,具备系统的农村保险营销员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等。对于受惠的营销员,应要求其不低于40岁,无违法违规投诉记录,参加过充分和系统的培训等。行业监管机构应严格对授予程序进行审核、把关,并严格控制授予人数和授予比例。2.实施分层级的产品分类管理模式农村地区人均收入低、社会保障薄弱,大多数人需要的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对高风险的产品承受能力不足。但是,保险公司出于市场份额、销售效率等因素的考虑,往往指定销售一两种产品或特定产品组合,未对销售群体进行有效细分。因此,行业监管者应从推动营销员队伍转型,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提高公众对保险业的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谋划和引导建立不同层级的产品销售管理模式。可以将营销员划分为高中初不同层级,对应不同层级明确允许销售的险种范围。如取得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并通过公司初级资格考评的初级销售人员,可以销售包括普通寿险、意外险、健康险和简单分红险在内的产品;通过保险公司业务考核、无销售误导行为、客户投诉和不良记录,并由行业集中组织的考评的中级销售人员,可以销售包括初级资格销售产品及万能险、投连险等新型产品;对于通过全面评估合格且从业时间较长、信誉良好的销售人员可销售寿险、财产险及其他综合金融保险产品。

(二)加强保险机构网点建设和培训管理

1.建立健全乡镇营业网点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在乡镇设立营销服务部,服务部应定位于为当地群众提供保险咨询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职能。同时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非现金收付模式,降低资金收付风险。2.加强风险教育和系统培训一是寿险公司应加强对农村保险营销员的长期和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对于新入司人员,确定1-2年的培训期,培训期内由相关人员进行辅导、陪访,培训期结束之后可独立从事销售工作。二是通过培训提升营销员人均产能,让其成为全职的、专注的专家型人才,这样既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也会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形成良性循环。3.逐步提高营销员利益保障,稳定营销员队伍一是建立“固定薪酬+准固定薪酬+绩效薪酬+福利保障”相结合的福利待遇体系。固定薪酬是公司根据营销员的级别保证支付的工资。可以与营销员学历、年龄、工作年限、专业资格综合决定,目的是保障营销员基本生活需求,稳定队伍。准固定薪酬是对不同层级的营销员保证支付的工资,目的是促进营销员提升产能和晋升。绩效薪酬即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奖励绩优人员。二是逐步理顺与营销员的法律关系,提高营销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虽然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目前在保险营销员队伍中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的条件尚不成熟。但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由行业协会以自律的方式明确营销员福利制度基本要求,在一定区域内统一福利标准,引导各公司公平竞争、逐步提高。这样既有利于维护销售队伍稳定,也能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篇13

(二)参数估计本文选取广东省1982-2011三十年的统计数据拟合生产函数,测算出各投入要素的参数。为避免多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则有α+β+γ=1,生产函数式(4)可变为。由表2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达到了0.941499,同时方程本身和各参数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另外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均能通过,模型的解释能力强,可用来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由上述结论可知,1982年至2012年间,广东省农业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α=0.3517,土地投入的弹性系数γ=0.25,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β=1-α-γ=0.3983。即资本投入、土地投入及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约0.35%、0.25%和0.40%。可以看到弹性系数最大的是劳动力投入,意味着目前广东省农业产出相对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增加,属于典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某些省份相比②,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相差不大,可粗略认为目前广东省农业发展处于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的过渡期。

(三)广东省农业技术水平测算结果及分析根据上文所得参数估计结果,结合(5)式,对广东省1982-2012年农业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测算。可以看到,30年间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甚至有些年份出现负值(图1)。这一方面与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总值波动较大不无关联;另一方面,所测算的农业技术进步为广义全要素生产率(TFP),不仅包括科技进步本身,还受资源配置效率和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如1992年,资本投入增长率达到153.51%,而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仅为12.57%,出现了投入多而有效产出少的情况。在剔除生产要素投入之后,农业技术进步水平不可避免地出现负值,但这并不能说明农业科技进步对广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没有发挥积极作用。1998年以后,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波动幅度开始趋缓,自2007年基本保持着向上趋势,说明资金配置效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观,但这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二、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经济财富的扩展。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考虑到目前广东省农村金融结构相对简单及数据的可得性,拟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进行考量。金融发展规模指标方面,鉴于广东省农村金融以存贷业务为主,结合一般做法,选择农村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GDP之比为金融发展规模的衡量指标。但因1990年前后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统计口径明显不同,而1995年后统计年鉴重新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进行了划分,导致城乡居民储蓄存贷款余额与研究所需数据口径相差太大,故而采用农业存款余额和农业贷款余额替代农村存贷款以反映农村金融状况。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方面,参考王志强、孙刚(2003)的做法,选用农业贷款与农业存款之比作为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14]。采用这一指标还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是服务农村实体经济,这一比值越大,越能反映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其次,该指标可以衡量农村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显示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农村资金外流状况。农业科技进步方面,直接选取上面测算出的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率为实证变量。以上三个变量分别用RGM、RXL和TFP表示。由于银行资金来源项目自2011年起使用新的分类,广东省统计年鉴不再提供农业存贷款余额等相关数据指标,故截取1983-2010年度样本数据,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及《广东省农村统计年鉴》。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变化趋势如表3和图2所示。在这里主要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进行分析,由表3和图2可看到:(1)农业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尽管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尤其在1992年之后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末,该比值达到0.67,相比1982年增长近1.5倍,说明广东农村金融资产比例不断提升,农村金融规模不断扩大。(2)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的变动趋势:1998年以前,农业贷款占农业存款的比值呈现较大波动,在1983年达最大值后,1994年降至最低点。这是因为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率先改革,众多资金流向农村;但随着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农业贷款占比急剧下降,且在1998-2000年间出现大幅度回落。大量资金流向城市,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3)2006年广东省开始逐步推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改革,但从图2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持续下降趋势并未因此明显改善,相反,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出现了近10年来少有的大幅度波动,这意味着目前新型金融机构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二)单位根检验由于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往往都是非平稳的,若直接将其引入模型进行经典线性估计,很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有必要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Eviews5.1进行ADF检验,各变量的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看出,原有时间序列数据的ADF检验值均大于5%的临界值,即三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对其取一阶差分后,序列D(TFP)、D(RGM)以及D(RXL)的ADF值都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现为平稳序列。换言之,原有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I(1)序列,故可进一步检验三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由于上述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I(1)序列,因此可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法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在检验之前需要确定VAR模型结构,而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滞后阶数的确定,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进行选择,同时基于数据生成过程特征,选择带有截距项并带有趋势项的VAR模型,具体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无论是AIC还是SC甚至其他如LR统计量等,均认为滞后阶数为1的VAR模型即VAR(1)模型较为合理。另外通过单位根检验对VAR(1)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全部根的倒数都位于单位圆曲线内(图3),即VAR(1)模型是稳定的。协整检验模型的滞后期等于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故确定为0。表6为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协整均衡向量进行标准化后,可写出三个变量的协整方程如下:TFP=0.421947RGM-0.188170RXL(9)方程(9)表明1982-2010年上述三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发现1982-2010年农村金融融发展规模与农业技术进步正相关,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业技术进步存在反向作用关系。亦可看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取值每增加1%,农业技术进步会同向变动0.4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取值增加1个单位,农业技术进步会下降0.19个百分点。另外进一步对TFP与RGM、TFP与RXL两两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同样发现它们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间确实保持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上面的分析给出了VAR(1)模型中的三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的结论,但这种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如何调整,需通过建立VEC模型进一步探讨。根据AIC、SC准则,确定VEC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所得VEC模型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以看到,VEC模型中TFP与RXL的误差修正项分别为-0.555930和0.962618,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说明系统内变量间如果在短期内出现正向非均衡状态,RXL会同向修正而TFP会出现反向修正,相比而言,RXL的修正幅度较大,即长期稳定关系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调节效应分别为55.59%和96.26%。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了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朗,因此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验证变量间的因果联系。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项对另一变量是否有预测作用,也即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项影响,就称这两个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以满足格兰杰因果检验所要求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的检验结果可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均不是农业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