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教育学院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篇1

目录

内容摘要I

引言1

1文本格式说明2

1.1基本要求2

1.2封面格式2

1.3内容摘要2

1.4目录2

1.5论文正文2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

1.7参考文献3

1.7.1标题:“参考文献”3

1.7.2参考文献说明3

1.7.3参考文献示例4

1.8其它5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5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5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6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6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6

参考文献7

附录8

引言

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第一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注意引言内容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

1文本格式说明

1.1基本要求11111

纸型:A4纸,单面打印;

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6cm,右2.6cm,左侧装订线0.8cm;

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行距:固定值22磅;

页码:宋体,五号,居中,底部

1.2封面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题目(三号,黑体)

学习中心(四号,黑体)

层次(四号,黑体)

专业(四号,黑体)

年级(四号,黑体)

学生(四号,黑体)

指导教师(四号,黑体)

完成日期(四号,黑体)

1.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之标题(小三,黑体,居中)

“内容摘要”之内容(小四,宋体;约200字符)

关键词(小三,黑体):3—5个主题词(小四,宋体)

1.4目录

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节标题(小四,宋体,居左)

页码(小四,宋体)

1.5论文正文

页眉:论文题目(小五,黑体,居中)

章标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三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居左)

正文(小四,宋体)

从“引言”开始标注页码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

(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中;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中,三号,22磅行距,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左,四号,22磅行距。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宋体,居左,小四,22磅行距。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所示。

图1.1标题编号的示例

1.7参考文献

1.7.1标题:“参考文献”

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三号,参考文献要求至少四篇以上。

1.7.2参考文献说明

参考文献中所列的论著,应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其序号通常用方括号括起,并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以方括号上标形式注明所引用的文献或资料的序号。例如:

“巴甫洛夫认为[1],条件反射……。”

“张山教授的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2],由此可得出……。”

1.7.3参考文献示例

参考文献字体要求:字体为五号,宋体。

期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例如:

[2]张万山,王小四.空气质量的研究.环境学报,2000,34(6):13-17.

图书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4]张完善.有色金属材料.第二版.大连:金属工业出版社,1998.89-90.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3]张完善,刘六,等.第五届科学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管理工程出版社,2001.18-19.

报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报刊名,出版年月日,版面

例如:

[6]张完善,刘六.校园环境与学风建设.城市日报,2002年3月5日,第2版.

网络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年月日

1.8其它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经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等)。

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如,不用6公斤,而用6kg;不用8分钟,而用8min。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

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图的编号、图名(小四,宋体)及图的说明置于图的下方并居中。

坐标图中的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μ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

表的编号、表名(小四,宋体)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并居中,表内的文字(五号,宋体)。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表的大小以一页为限,如果超限需要加续表。

公式要居中,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及公式的编号分别按从前至后的顺序编排。

例:由于一般的文献资料中所给出的载荷和抗力的统计参数主要为变异系数,为便于讨论,定义公式形式如下

其中,μR,μS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的均值,……。\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

毕业论文应独立装订成册,其内容一般包括:

1)封面(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内容摘要(约200字符)

3)论文目录

4)引言

5)正文(论文正文或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等,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符)

6)列出参考文献或资料

7)附录或后记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

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封面,应采用学院统一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规范样式。论文应选用与论文封面规格相同的纸张(A4)打印。

2.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它应是约含200个字符的中文摘要。超级秘书网

3.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等。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可根据需要下列几个分标题或小标题,一般在最后应有结论或结语。其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个字符。

5.参考文献或资料,在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被引用过的文献或资料才可作为参考文献或资料列出。如是图书,则按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次的顺序列出;如是论文,则按文献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年份、刊号、页次的顺序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资料,一般应为公开出版物,但考虑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也可引用正式的会议资料、论文等。

6.附录,方便他人阅读所需的辅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等。

参考文献

篇2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不同,写作的水平也有差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着宏观管理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进行课下的网络搜集工作,搜集相关素材。可以是直接供写作活动所需的素材,也可以是对写作有启发或借鉴意义的范文。其基本步骤是:①引导学生明确写作任务,在“审题”基础上明确写作方向,提取“关键词”;②通过“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选择适用信息;③下载有效信息,完成素材搜集工作。同时为提高学生上网查阅信息的效率,教师在课前应浏览相关网站,教师推荐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避免学生搜集无用信息。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采用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自己联系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建立QQ群等方式开展讨论交流,在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下,明确写作思路,完成写作任务。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成员撰写个体认识书,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组员共同的分工合作,形成小组对学习内容的群体认识书,及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学生将个体的认识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在班内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排除学习障碍,进一步明确写作思路。

3师生共评,修改作文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只关注对作文优劣的评价,缺少对学生作文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也只是教师评价这种单一方式,很少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忽视学生个体的纵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内化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都各不相同。对他们实施统一的客观性评价很难关照到全体,所以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反馈要建立在师生双方基础之上。首先是教师评价学生作文,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的点评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优点,同时对文章的不足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其次是学生间的作文互评。评价活动不仅是教师的单方行为,更需要不同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学生间的相互点评,不仅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同时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能够通过比较,取长补短。学生在作文课堂的互动参与度大大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并通过对学生写作的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4成果展示,小结奖励

在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各自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然后,教师推荐优秀习作进行班内交流。教师在协作交流中要重点指出写作亮点,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可以鼓励学生将作品展示到自己的博客、QQ空间等网络平台或投稿到杂志社发表,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增强自信心,提升写作兴趣。

篇3

跟传统英语读写教学课程相比,网络资源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可以利用的教学媒介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由教师一个人进行教学的方式。多媒体教学采用电脑和幻灯片的方式,教师通过PPT制作教学课件来进行教学,另外有些学校在英语教室配备了校园网络设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网络,现时查询英语信息,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视角。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与教师形成沟通,在学习任务的完成上得到老师的帮助,让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成为学生与老师之间信息交流的媒介。大量的网络资源也是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课件时可以充分利用的材料,教师通过从网上下载英语文章、图片等,制成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将教材中长篇英语阅读进行拆分,分段讲解。在教学中利用幻灯片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改变学生原来单一的课本阅读,降低学生阅读的疲劳感,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网络资源赋予了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丰富的课堂内容

网络与最新的社会动态相联系在一起,因此网络资源具有流行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等特点。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可以从网络资源中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料,如最新的资讯、图片、声像以及影视资料。英语读写教材一般都缺乏现代感和实际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偏离比较大,因此纯粹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网络资源则不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随着搜索引擎的发展,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获取也比较便利,网络资源中的英文报刊也很容易的被搜索到,并且在学生中迅速的传播。因此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课堂中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

(三)网络资源调动了学生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网络资源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在内容上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需要。另外,网络资源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主要有图像、声像、文本以及音频等形式,教师在网络资源的利用中,可以通过对网络资源形式的任意组合来实现英语读写教学。如在英语教材某一单元中课文的主旨内容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索关于中西方文化的电影,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电影进行剪切,在PPT设计中加入视频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总结文化差异。网络资源中的视频资料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较快吸收,并且在阅读上不会产生疲劳感。另外,视频资料一般都是故事性的,与现实相关,因此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还能拉近英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读写听说四个方面来实现。而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进行英语篇章大意理解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有效性,英语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传统读写教学的现状,以下是笔者总结的方法: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资源下,英语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粉笔黑板式教学,在课堂形式和课堂内容上有多样化的设计和选择。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读写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光盘、磁带等)和教室设施资源(如幻灯片、音响以及电脑等),将教材的阅读内容通过PPT展示处理,给学生创造一种信息化的环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是学习计划的设计者,也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因此,教师要在网络资源背景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搜索和查询,解决学生在读写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咨询者。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中流行的话题进行课程的切入,引导学生用英语语言积极地参与话题的讨论,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话题活动。

(二)通过交流讨论形式来营造互动氛围

大学英语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了解各国文化和扩展知识的素质教育课程。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大部分的阅读都体现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学生通过对阅读的理解和品读,可以感受到异国的情怀。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异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通过浏览英语网站或者英语国家的网站来了解和探究外国语言文化。因此,英语读写教学就不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讲解,教师还可以将课外知识拉到课堂上来,通过在学生中建立小组的形式,在某一单元主题下,通过对问题的设置,引发小组讨论,在课前鼓励学生搜寻网络资料,在课堂上则要求每组学生将搜寻的知识讨论汇总,然后派代表进行观点表述。教师的话题引入,不仅可以通过PPT展示,也可以通过一段相关视频的播放来引入。

(三)剖析阅读内容,提升阅读水平

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英语读写教学不能脱离英语教材来进行。在英语读写教学中需要对每一单元的课文进行语法的剖析,以及整个语篇的句子进行翻译,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理解文章的思想。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核心词汇释义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在语篇的讲解上,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分别承担某一语段的翻译讲解任务,将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加强生生之间的沟通。另外,这个方法也让学生体验角色替换,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体会。学生在完成翻译讲解任务过程中也能充分运用积累的英语知识,发挥搜索网络资源的自主性,获得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写作能力

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还要求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一定的提升,因此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在写作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如通过利用BBS网站和E-mail等网络服务和学生对网络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的措施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教师先安排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BBS网站进行写作,通过监测来观察学生的写作情况,了解写作速度,从而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并一一进行指导。另外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BBS网站互相浏览作文,通过发帖等形式对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分,促进学生之间的写作技巧交流。另一方面则是课后的写作任务,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纸质作文本收集的方式,转变为E-mail交作文。学生将写好的作文通过E-mail的方式传送到教师的邮箱地址中,方法既新颖,又能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篇4

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为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到生活当中,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生活能力,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为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条件。单纯的依靠课文中的内容很难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弥补课本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比如说在学习《恐龙》这篇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时,由于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学生对于什么是恐龙肯定是一知半解。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料,播放一些电影当中的恐龙视频资料,比如说《侏罗纪公园》、《金刚》等,让学生感受到恐龙这种动物的形象,了解恐龙的一些习性。根据课文学习和观看视频,教师再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比如说“恐龙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恐龙与人有什么关系”等,这样的问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赋予其更多的创造性。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允许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

三、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直观化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想象的空间和能力还是很有限,这是由于他们的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导致的。小学语文课本当中虽然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是与小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课本上的内容是静态的,课文中内容需要学生去想象,才能真正的学习知识,也就是需要由一个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过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单纯地运用课文上的内容,很难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静态的内容变得生动化、直观化。比如说网络资源上的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都能达到这样的结果,让小学语文内容变得动静结合、图文兼备、声情并茂,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说在学习《月光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引入音乐,通过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视频,伴随着音乐的展开,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从海面上海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升起,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顿时撒满了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的云丝;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出现了滔天巨浪,月光随着浪花一个个的洒向岸边。从而将课文的内容变得直观化,赋予了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播放完音乐之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问学生一些问题,如“这首曲子好听吗”、“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作者与本课要学习的课文有什么关系”等类似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月光曲》,把握课文的基本内涵。可见,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不但能够让课文内容动起来,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篇5

(一)创设生动鲜活的语言情境,激发听力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在情感目标描述中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英语教师应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和保持他们的最佳情感态度。借助网络资源可为学生创设一个集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于一体的语言情境,能适时呈现教学内容,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材料;链接教学环节;补充相关的背景语料,将听力内容所涉及的事物、场景等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体会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场面,从而激发听力学习兴趣。

牛津高中英语同步听力中的Unit30WildThings中所呈现的内容较单一,学生听起来有点枯燥,因此我就借助网络资源把收集到的图像等素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观摩中渗透教学内容,同时进行提问,给学生创造自然的语言情境;这样学生的求知兴趣被激发了,且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英语课程的趣味性。

又如在人教版中第三册Unit10AmericanLiterature这一课时,我先借助网络资源把收集到的关于美国的一些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人文风俗等知识,如土著人、奴隶制、内战、牛仔时期等等各种材料制成小电影片断,并配上纯正的课文录音,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学生就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着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这样多重的感官刺激:视觉—看电影、图片和文字材料,听觉—听纯正的自然读音,心理反应—接受知识做出反馈,从而使学生的听力兴趣高涨,促进其听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扩大语言输入,加深听觉理解深度

听力理解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听力其实就是信息输入—吸收—理解—判断的过程。而纯粹的听力训练与测试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反应冷漠,在这种训练当中学生为听力而听力,不去挖掘其内在的深度。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借助网络资源接收和吸收充分数量的语言材料,增加接触语言的机会,就能扩大语言输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首先是多听,借助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训练学生从听说中察觉出说话人在语音、语调上的变化特点,通过对方的口气、表情听出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如All↗right?(表示征求对方意见)而Allright(表示厌烦或无可奈何的情绪)又如Hedoesn’tspeakEnglish(用降调表示“他不说英语”)而Hedoesn’tspeak↗English(用升调意思是“他真的不会说英语吗?)这种训练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很容易找到。多多训练此类练习还可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动式的交替式的合作训练,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从而深入了理解了所听内容。

其次是多读。听力材料是多方面的,囊括了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甚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在英美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事不能被我们接受,而这些差异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和网络的链接,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窗口,推动了教育全球化的进程,而且如果听者对听力材料中所描述的事件十分了解,那么必然就容易听懂。如Almosteverycultureintheworldhasheldcelebrationsofthanksforaplentifulharvest……TheAmericanThanksgivingdaybegan……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补充听力材料上所涉及到的资料,向学生推荐优秀英语阅读书目和迅捷的网上信息;搜索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读相关文字,了解相关习俗,了解“感恩节”,学生在听懂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听懂这段话,否则很难听懂并记住关键信息。

(三)加强课后训练,提高自主听说的能力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应“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基本理念之一。

英语作为一种人类交流的工具,它的掌握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它需要的是反复的使用,灵活的掌握。因此提高听力只靠每周几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后训练,但这种训练不应仅是课堂内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而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适当地组织,着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听说的能力。而丰富的网络资源可打破教育过程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解决了层次高低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熟知的SpecialEnglish和BBC广播网站,www.cncradio.com中的烟馆英语节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层次的不同,各取所需。这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再如英语直通车www.hongen.com其中幽默滑稽的动画可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同时也丰富了课后训练。又如通过访问网络中的轻松英语栏目和在线课堂,学生可以自学英语,还可欣赏英语歌曲与英语电影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学生还可利用相关英语网校的中高考试题进行自测。

总之,网络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可以在课后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听力训练时间,加强训练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自主浏览,自主听的能力。

(四)网络资源的劣势

当然,网络资源在丰富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和缺陷。

篇6

(一)创设生动鲜活的语言情境,激发听力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在情感目标描述中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英语教师应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和保持他们的最佳情感态度。借助网络资源可为学生创设一个集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于一体的语言情境,能适时呈现教学内容,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材料;链接教学环节;补充相关的背景语料,将听力内容所涉及的事物、场景等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体会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场面,从而激发听力学习兴趣。

牛津高中英语同步听力中的Unit30WildThings中所呈现的内容较单一,学生听起来有点枯燥,因此我就借助网络资源把收集到的图像等素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观摩中渗透教学内容,同时进行提问,给学生创造自然的语言情境;这样学生的求知兴趣被激发了,且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英语课程的趣味性。

又如在人教版中第三册Unit10AmericanLiterature这一课时,我先借助网络资源把收集到的关于美国的一些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人文风俗等知识,如土著人、奴隶制、内战、牛仔时期等等各种材料制成小电影片断,并配上纯正的课文录音,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学生就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着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这样多重的感官刺激:视觉—看电影、图片和文字材料,听觉—听纯正的自然读音,心理反应—接受知识做出反馈,从而使学生的听力兴趣高涨,促进其听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扩大语言输入,加深听觉理解深度

听力理解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听力其实就是信息输入—吸收—理解—判断的过程。而纯粹的听力训练与测试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反应冷漠,在这种训练当中学生为听力而听力,不去挖掘其内在的深度。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借助网络资源接收和吸收充分数量的语言材料,增加接触语言的机会,就能扩大语言输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首先是多听,借助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训练学生从听说中察觉出说话人在语音、语调上的变化特点,通过对方的口气、表情听出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如All↗right?(表示征求对方意见)而Allright(表示厌烦或无可奈何的情绪)又如Hedoesn’tspeakEnglish(用降调表示“他不说英语”)而Hedoesn’tspeak↗English(用升调意思是“他真的不会说英语吗?)这种训练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很容易找到。多多训练此类练习还可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动式的交替式的合作训练,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从而深入了理解了所听内容。

其次是多读。听力材料是多方面的,囊括了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甚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在英美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事不能被我们接受,而这些差异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和网络的链接,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窗口,推动了教育全球化的进程,而且如果听者对听力材料中所描述的事件十分了解,那么必然就容易听懂。如Almosteverycultureintheworldhasheldcelebrationsofthanksforaplentifulharvest……TheAmericanThanksgivingdaybegan……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补充听力材料上所涉及到的资料,向学生推荐优秀英语阅读书目和迅捷的网上信息;搜索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读相关文字,了解相关习俗,了解“感恩节”,学生在听懂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听懂这段话,否则很难听懂并记住关键信息。

(三)加强课后训练,提高自主听说的能力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应“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把“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基本理念之一。

英语作为一种人类交流的工具,它的掌握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它需要的是反复的使用,灵活的掌握。因此提高听力只靠每周几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后训练,但这种训练不应仅是课堂内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而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适当地组织,着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听说的能力。而丰富的网络资源可打破教育过程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解决了层次高低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熟知的SpecialEnglish和BBC广播网站,www.cncradio.com中的烟馆英语节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层次的不同,各取所需。这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再如英语直通车www.hongen.com其中幽默滑稽的动画可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同时也丰富了课后训练。又如通过访问网络中的轻松英语栏目和在线课堂,学生可以自学英语,还可欣赏英语歌曲与英语电影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学生还可利用相关英语网校的中高考试题进行自测。

总之,网络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可以在课后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听力训练时间,加强训练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自主浏览,自主听的能力。

(四)网络资源的劣势

当然,网络资源在丰富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和缺陷。

篇7

1.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其奠基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作为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罗杰斯主张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视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以及学习的自主性。根据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学生对外部知识的学习与接受能力与学生自身所处的环境、自我个性特征存在相关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个性以及能力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何种方式、在何时段进行何种学习其最终都是由“我”这个主体所决定的。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分享网络资源以及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其自身所需要的知识,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去测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由此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课后学习作业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现有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避免由于学生学习进度差异性而带来的教学质量的下降。

1.3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认为儿童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学生对外界知识的学习了解过程的反映,因此学生知识的形成也是他们对于外界认知的不断累积过程。对于现代商务英语基础教育而言,创设或提供的教学情景应该是恰好符合现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既不会感受到太过于乏味而逐步失去对商务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情景的创设,以现代网络资源的介入,使得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和立体化,并且应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实现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意识到商务英语本身在现代社会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对商务英语学习产生新的认知和理解,由此更好地理解与学习商务英语知识。

1.4操作主义理论

操作主义理论最初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斯金纳所提出的,并由其学生以及追随者不断更新、补充最终形成了操作主义学派。操作主义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学习,不断强化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强化。经过外部环境的反复强化与刺激之后,最终达到在不受外部环境的推动下也可以完成自主学习行为。在现代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仅仅将网络资源进行简单的应用,而是要求有准备、有顺序地采用。根据操作主义理论,现代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进行合理的多媒体技术与现代网络信息手段与资料的应用,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学,避免过于冗杂资料的堆砌而带来的学生理解以及学习效率的下降,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让其能够恰到好处地提升现有商务英语教学质量。

2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

人们在商务活动(Business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语就是商务英语,在西方国家通称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对于英语的掌握,特别是商务英语的学习必然具有更为重要的特殊性。我国在加入WTO之后,一方面国外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另一方面我国的人才输出也不断上升,由此就要求人才本身必须要具备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而这无疑决定了人才在贸易谈判以及商务交流中对交谈语言——英语掌握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在现代商务英语教学中,由于商务英语的特性,因而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理论层次、语法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通过良好的实践,利用课堂中的互动以及充分的引导教学,从而加强学生的课堂交流和互动,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可以将课堂英语的学习应用到实际的生活,特别是与国外企业以及商务人士的交流与应用中,而并非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与此同时,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现代商务交流和谈判语言,要求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把其作为一门语言,而是要深层次地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要充分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内涵,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商务英语的学习也显得相当重要。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表达方式往往存在差异性,而这些细节会直接造成不同人员对语言理解的偏差性,因此在商务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除了要加强词汇和语句组织的准确性、正确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注重语言背后的文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本身包含有大量的单词、短语、成语、习惯用语等,这些短语以及成语的运用无形之中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提升彼此之间的默契,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对后续的谈判以及交流起到良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相对于日常交流的英语学习以及教授而言,商务英语无疑其本身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对于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并且因为商务英语本身所涉及的词汇以及范围较广,需要学员涉猎更多方面的知识,而专业词汇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学习的难度大大提高。因而,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实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单一化、被动式、泛理论化的教学无疑无法满足现代商务英语的教学以及学习要求。未来的商务英语教学,必须要结合商务英语的特性,积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实现课堂交流以及学员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应用交流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商务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3网络资源对商务英语教学的优化作用

3.1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收集教学资源

商务英语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怎么去理解和使用相关的商务英语理论或是语法的正确使用,更多的是应该让学生去体会应用和使用商务英语,通过良好的英语学习,从而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因而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收集日常商务谈判和交流中商务英语的应用实例,避免对商务英语理解的片面性以及单一化所造成的无法充分应用其作为一种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工具。

3.2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社会提倡人性化教育,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对于学生课堂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要求与认知得到了显著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作为课堂中的主人。利用网络资源,无疑可以让教师充分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公开化、透明化,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中获得一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并最终在课堂中分享与交流。由此,无疑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在一个开诚布公的环境下实现教学成果以及知识的学习,真正让传统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式学习,在提高学习质量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学习的自主性。

3.3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其相对于传统英语知识的学习而言,强调的不仅仅是对词汇的认知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商务谈判以及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身的想象力,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络的模拟环境下进行商务英语的应用,以及在具体案例中学习如何应用相应词汇和知识,让他们真正在自己的世界中对英语语言的魅力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让他们可以在网络资源中获得想要的一切有关商务英语的各类信息,了解其背后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感受商务英语学习之美和文化之韵,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倡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设计,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4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宽了学习空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互联网教学资源之丰富是传统的商务英语教育无法比拟的,教师的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方式再也不用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而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式,并且网络的视频功能以及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给现代商务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将不同的事物从具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象,一系列的转换过程相比传统教学效率更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更大,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能够充分借助网络资源的便捷性、快速性以及丰富性,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并且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实现知识的获取与认知,避免了传统教育下教师的主导性以及指导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互联网的便捷性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随时随地互动,提升了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与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网络资源支持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

4.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观念、技术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当前社会,教学内容与方法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黑板、课本下的教学,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其已经逐步转向网络化、多元化、层次化,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为主的课堂教学。因此,未来的商务英语教育必然是采取网络资源与传统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背景下,学生与教师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并且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以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4.2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双创”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双创”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即:教法和学法的创新。“双创”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是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模式。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例,教师将网络资源,包括视频资源、书籍、文献等等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让课堂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自身的“独角戏”,而是一个丰富的教学空间,声像结合的同时将国外优秀的教学案例以及教学内容融入,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全模拟环境下,了解商务英语具体的应用方式与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4.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有效介入,让商务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空间与方式以及对资料的获取方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而进行针对性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与不同国家、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扩展了他们的眼界,提升了他们自身的想象空间与思维能力。网络资源的开放让基础商务英语教育能够被更多的人所共享,学生可以在多元化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去寻找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式以及方法,不再受到课堂教学的束缚,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与主动探究能力。

4.4创设情境、设问置疑

创设情境、设问置疑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的网络资源对教师以及学生而言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通过多媒体技术,更为有效地设置一个虚拟场景,去模拟现代商务谈判以及商务活动中的各类内容,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去培养商务英语应用以及表达能力,提升了其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为其后续的商务英语的掌握奠定了基础。利用虚拟场景的设计,其有别于传统的泛理论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声像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代入感,积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三维影像的方式呈现一个商务谈判的情景。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教师也应该适当提出相应的问题,问题难度不应该太大,同时也不要过于简单。在提问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场景模拟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并且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及自我探究等等方式,寻求正确的答案。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商务英语教师而言,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并解决学生的疑问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意识。让学生可以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下培养自身的探究精神,并且积极引导他们课下积极学习,从而实现课堂与课下的良性互动。

4.5营造良好的学习探究氛围

现代教育技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资源与信息的充分利用,也有助于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有效的引导和与学生的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其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更加放得开,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及能力。

篇8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这不仅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网络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无论是从容量上,还是从更新速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图书、电视等途径,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语文学习资源,从字词,到阅读,从学习方法,到学科动态,都是处于最前沿的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语文学习资料,丰富我们的知识库。不但是在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也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或者复习的时候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要教会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同时告诉学生如何去整理、使用资料。

同时要求学生都要准备一个资料本,把不懂需要查阅的资料在查阅后都记录在本子上,如文学常识、名人名言、课文疑难问题、诗词赏析等等,这些资料都可以记录在本子上,对其进行量化要求,每个月需要记录多少条资料或者是多少字的信息搜索,并且找时间进行整理、交流与共享。这样,资料会越来越多,学生知识储备越来越大,语文素养也越来越高。毕竟,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阅读、积累、交流、表达的过程,谁能占有丰富的资源,谁就能获取语文学习的优势,久而久之,尝到了信息的甜头,自然就会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从而将一本不厚的教材读厚、读深!

三、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学生个别辅导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全班同学在一起学习同一知识,自然会有学生水平高低的不同,有悖于个性化教学。课后的辅导更是缺乏针对性,因此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一点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补充。网络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基础、能力和认知结构来选取学习的难度、数量和信息来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途径和策略,这时的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

而且通过网络与教师沟通交流,可以将自己不懂的知识向老师进行请教,而教师则可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差异进行差别化辅导,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可以利用QQ、博客、微博等网络沟通渠道与学生实现无代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同时,班级内也可以创设QQ群,学科也可以创设学科群,这样,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会更加便捷。

篇9

一、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支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图像、动画、文字)语音(音乐等)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实现交互式教学需要时可指定学生机为教学实例。

(二)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方式,使有创造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为出色。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三)有利于大班教学。传统的大班教学的效果一般可能不如小班。但如何上好大班课,这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因素远程教育论文,学校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材的需求),大班教学成了事实。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班规模的增大,了解学生个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在这里都可做得更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教师再也不需要扩大自己的嗓音和加强手势及脸部表情,或者如何书写大字以使坐在后面的学生看得清,因为大屏幕的投影机及网络的广播功能,教师再不需忧虑传统的大班教学的烦脑,可专心一意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设计。

(四)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选择或编制CAI 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的多媒体素材。在提出某个课件的需求时,即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最后在计算机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CAI课件精品cssci期刊目录。这些MCAI的精品放在网络上,供师生们共享。

(五)提供科学的教学测量手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系统提供课堂教学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和评定,以提供确切的学生学习数据供教师教学决策作为依据。例如,学习过程的测试,包括课堂上实时反馈的学生信息,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反应和回答问题的用时等。以及使用网上标准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然而对学生建构性、创造性学习的测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网络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调研发现,在现有的网络发展水平之上远程教育论文,已经实现且初具规模的网络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展。由于它沿袭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方式,因而实际上是传统授课方式的新发展。目前,常见的基于网络的讲授式教学广域网的讲授式教学和基于局域网的讲授式教学,在大学网络教学模式中,主要研究建立在大学校园网基础上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基因据欲望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视频和音频广播、电子举手等功能实现的一种非常类似于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优势,教师可以很轻松地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紧密结合。除传统的教学活动外,用网络还能完成作业的批改、模拟练习、小组讨论、合作解答问题等任务。该种学习模式充分利用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特点,使二者有机结合,它可以作为向完全网络化教学过渡的一种模式。

(二)个别化教学模式

个别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为中心,自学加辅导。个别化教学模式主要是运用编制的基于网络的CAI课件或者利用嵌有VBScript、JavaScript、Java等编程语言的网页进行的个别化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设计出支持网络多用户使用的CAI课件,学生通过运行CAI课件完成个别化教学过程,利用软件进行自定步调的学习,同时课件根据学生不同的反馈和要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常用的CAI课件编辑软件有Macromedia的Authorware、Director、Flash等课件,这些课件基于一种叫做shockwave的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网络速度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实现CAI软件的流式传输,减少了网络占有量的问题。例如,Disney网站上众多使用Director和Flash等制作的CAI软件,学生可以运行这些软件或浏览嵌有这些软件的网页,同软件交互,学习有知识。另一类是使用嵌入web页面的编程语言如Vbscript、JavaScript和Java等,通过编写一些具有交互作用的教学页面实现个别化教学,大大增强教学材料的交互性和实时性。

(三)协作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的特点是:互教互学,合作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需要一个必要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同学共处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同学之间互相不服气的好胜性和互可以促进学习,竞争性环境则有益于学习和获取知识。协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在讲授式学习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重要的价值。同个别化教学模式相比较远程教育论文,由于协作学习更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道德品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是目前教育界比较看重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三种方式:竞赛、协同与互教互学。在竞赛方式下,教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展开竞赛。在求胜心理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学习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可以使得学习效率变得更高,更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设定特定的评价方法,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很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为完成任务,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使学习效果比较显著。在协同方式下,学生为完成某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而组成特定的小组,通过利用E-mail或者BBS的方式下不断进行针对学习任务的讨论,相互指点或者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不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协作学习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协商、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当人们在一个真实的活动中协作工作时,他们将共享各自的观点和认知结构。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观点中发现问题,能够与他人磋商,并产生新观点和想法。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cssci期刊目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集中式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材料得以灵活、形象、生动地展示,成为支持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有力工具。网络教学应用的好坏,教育观念与教学组织策略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教学组织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许多弊病。比如学生自制力差、在学习方法上比较迷茫等。这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发现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的理论,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通过利用教师或其他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学生用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分析与总结远程教育论文,得出一定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总结与概括能力。通过利用发现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与探索能力。在校园网较小的范围内,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基于网络的交互性CAI课件,学生通过使用课件,发现某些原理或抽象思想。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在发现式教学模式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将这四个要素组织与衔接好,便能够在简单的技术背景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有比较敏感的反馈系统,以便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三、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在网络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帮助者、促进者、启发者。采用传统模式培养的教师以及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都不再适应网络教学,而一切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离不开教师。离开了教师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不会真正发挥作用。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新技术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条件。但是面对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广大的教师还缺乏准备。任课教师缺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技能,对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深刻影响的认识和技术应用还很薄弱。实施网络教学,教师应该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应用及软件制作技能、网络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金升灿,韩英:《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篇10

一、合理利用网络,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

(一)合理利用网络,选择与课堂最恰当的结合点

网络资源的确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生动起来,但是不加选择,不分时间地在课堂中加入网络资源,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笔者对此也做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网络资源应用在需要加深理解、突出重点的地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文学积累以及人生阅历比较少,所以在理解一些侧重内涵和描述抽象的问题时,往往会困在其中,不能自拔。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利用网络资源的简便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把所要表达的东西以画面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时,“爸爸在讲述白杨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心”,很多同学对这一句理解不了,因为他们对塞外边疆了解得太少,对那里的人们了解得太少,不能理解那些边疆建设者的辛苦和默默无闻,这时候老师可以放一些边疆劳动者的图片和白杨相依托。

另外可以应用在课外扩展、实际应用处,学习不单单只是学习课堂上书本里的东西就够的,应该扩大学生的接触面,在课堂上引入一些跟本节课有关但又在课本之外的东西作为了解与加深训练。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多地获得学习信息,更好地掌握重点,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还有就是在培养情感、丰富历练处,小学生正处在培养正确人格和学习表达甄别感情的关键时期,老师可以通过在有感情表达的时候加入一些可以烘托感情的图片或者视频。例如在学习《母亲》一文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母亲的不容易以及对自己的爱,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展现母亲仁爱与操劳的图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敏感,对于动画、音乐、图片都有极强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也是小学课堂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图像和声音来创造情境,利用多媒体可以轻松地达到声情并茂、视听相结合的情境效果,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助于学生对于情感和中心思想的掌握。例如在学习《草原》这一课文时,为了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意境,教师可以下载一些关于陈巴尔虎草原的视频,那种碧水蓝天,遍地牛羊,放牧人拉着马头琴的场景一下就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也就直白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网络是新生的事物,学生大都对新生的事物产生好奇,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上了一堂课就像旅游一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可以收获到情感,开拓了胸怀。因为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就是通过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简单易懂的课堂,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的激情,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笔者将一段视频放给同学们看,再加上动听的音乐、唯美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朗读,这种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这篇文章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学生们也积极地参与进来,踊跃地回答问题。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素材,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的天职是什么?当然大家都会说是学习。不错,就是学习,但是只侧重学习的教育环境,导致学生每天只有学校和家两点一线,不能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但是通过多媒体资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网络资源可以提供课本里没有的新鲜事物,一堂生动的多媒体课可以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与胸怀,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给学生带来与写作有关的素材,积累学生的人生阅历。

另外,恰当的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其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自主探究。利用多媒体,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通过学生的整合与理解,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小学语文只有跟上信息网络的发展,不断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在顺应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篇11

1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中,有的高校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能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把握网络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服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举办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网络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2.为了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使网络大学能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网络教育学院就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除了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标准化的管理服务流程外,关键是要有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因为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具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弱、学习内容与职业或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低等困难,并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探讨并建立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受到规范有效的约束,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为了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试点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或有实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学校,但在这些高校中,部分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优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没有把“名师”放到网络教学的第一线,这不但不能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同时也会影响名校的声誉和形象。只有真正建立了针时网络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鼓励和吸收大批的“名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中,从而为网络教育添光加彩。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的高校也大举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与中国的高校形成激烈竞争,中国的网络教育要在与外国的名校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东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调查,笔者认为网络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酬金偏低。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上课酬金偏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做完课件后就不上课了,把上课的任务转给其他教学经验较缺乏、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或者干脆叫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去上课,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名师上课的效果与其他教师上课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就是冲着名校名师才来报读该校网络学院的,如果名师不上网络学院的课了,生源肯定会少很多,名校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个别高校的网络学院招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本省其他高校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门课都应有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值机答疑,责任老师负责BBS回答问题及批改作业,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的酬金要分开计算,如果是主讲老师兼责任老师,那么主讲老师还应拿责任老师的酬金。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这样区分,所以酬金也没有分开计算,这样主讲教师没拿到这份酬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BBS中辅导和回答问题。此外,在各教学点辅导的酬金偏低,如有的网络学院不管到各教学点的距离是多少,到一个点上一次课2个半小时只给300元,如果是近距离的给300元还勉强过得去,但远距离的教学点,单程坐车就要6-7个小时,来回要十多个甚至20个小时,可课酬还是300元,这样低的酬金,导致不少主讲教师叫其他年轻老师去代课,而不管他是否做课件,也不管他是否是上这门课的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网络学院的声誉。

2.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激励。有的名教师或主讲教师自己做课件,自己上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的欢迎,上课也不随意调课和旷课,但网络学院却没有给这些上课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以恰当的奖励;而有的教师随意谕其他老师或研究生代课,随意调课或旷课,或教学效果差,但两者计算课酬的标准都一样这种既不奖优也不罚劣的做法,既挂伤了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不负责或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不去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随意旷课或调课,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3.缺乏心理激励。每个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要激励上网络课程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像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一样,上好网络教育的每一节课,认真布里和批改作业,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网上答提,从而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但有的网络学院不但缺乏行为激励,酬金偏低,而且还缺乏心理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领导者要设法满足被领导者的被尊敬的需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些网络学院由于实行公司化操作,把利益看得太重,不少教师评价这样的公司化操作缺乏人情味,这样又怎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有的网络学院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迟到半小时势至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到了课堂却不见老师来上课,让学生白跑一趟,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个老师身上,可却让学生无可奈何。还有的老师要调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只是到了上课前几小时甚至学生到了教室才说要调课,又让学生空跑了一越:这种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损害了网络学院的形象。 2.教学过程缺乏约束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的成年学生,他们相对于脱产的正规大专、本科生来说,年龄偏大,不容易死记硬背,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学院的学员来说,不但要注重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包括学员平时参与网上互动回答问题次数的记录,平时参加BBS讨论的记录,网上作业的提交,专题的讨论,网上实验以及校本部的学生上课的记录等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把叶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导致一些教师极少参加BBS网上讨论和值机答疑,使学生提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进程,有的布五作业也不规范。还有的教师对校本部的学生上课,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而网络学院只有时课件的评价机制,却没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也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3.毕业论文指导缺乏约束。毕业论文是检验网络学院学员几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但与学员的写作水平和实验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严把毕业论文质童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网络学院在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指导小组组长一人指导全组30人的论文,其他两位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或只是参加论文答辩。而指导论文的全过程只是一人在指导,一人拿指导论文的酬金。这样既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去提高论文指导质量,也没有体现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适当提高教师上课和辅导的报酬。

(1)在原来报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每门课的课酬。根据职称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系数,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确定不同的计算报酬的系数。这样既鼓励职称高的教授、副教授投身于网络教育事业,同时也鼓励每位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效果的系数不是根据职称而是根据教学质量,职称较低的人教学效果好,同样可以拿较高的系数。因此,把教学效果与职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能较客观地计算报酬。(2)科学确定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报酬计算标准。可以根据值机答疑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报酬标准,规定只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教师才能拿这份报酬没有进行网上值机答提的必须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才能随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过程,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3)科学合理地确定到各教学点考前辅导的报酬,可以鼓励做了课件并且职称较高的优秀教师亲自到各教学中心去授课,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各教学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各教学中心的学员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到教学中心去辅导,不欢迎不上这门课而只是去代课的教师像蜻蜓点水一样地讲一下就了事,也反叶学生只是自学而从不与任课教师见面的做法-

2.强化行为激励网络学院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教授等专家组成,随机抽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占40 %,学生评分占60 % ,综合起来就是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学生评分还应包括网上学生对课件质童、值机答疑的评分网络学院根据对每个教师的综合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奖一、二、三等奖,这样持续的激励,既可以激励获奖的教师把教学搞得更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鞭策教学质量较差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心理激励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来说,很看重从心理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少老师评价公司化操作的网络学院太缺乏人情味,上了几年的课还未见全体上课教师一起集中聚餐或交流。如果网络学院不是把利益看得特别重,拿出一点钱让全体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交流或搞些活动,并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对每个任课教师表示一点礼物,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事业中来,更认真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

篇12

自教育部1999年批准高校试办网络教育以来,已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67所试点高校有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权。这些高校及其网络教育学院一直重视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然而,这当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高校网络教育的目标和对象的定位不够清晰,网络教育性质模糊,尚未摆脱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发展不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调查和分析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范式,有助于网络教育学院自身的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相关的经验对其他教育活动也不无启发。

一、教育质量管理三种范式的理论特点

范式(paradigm)一词源于希腊文,一般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规范等意。根据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观点,范式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价值观,基本定律、基本理论,以及模式、方法或技术。从具体形态上看,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或三种范式的探索,这三种范式分别是质量控制、质量保障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三者的基本差异可以简单地从方法侧重、管理目标、责任主体三方面加以表述(见表1),而其中的共同要素正是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需要析出并加以改造或吸纳的。

(一)质量控制理论以事后检测为重点

最早的质量观念是质量控制,重视生产结束时检验和筛选有缺陷的产品,致力于去除产品中的问题。这种管理范式被称为“事后历程”(after-the-event-process)。质量控制的主体通常是质量控制员或稽查员等质量专业人员。质量控制采用的最普遍方法是检验或测试。这种方法在教育领域被广泛使用,以决定教育活动是否“达标”。因此,通过检测确定目标与表现之间的吻合程度成为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显然,这种质量管理范式可能带来废品和重复作业等相当多的浪费。

(二)质量保障理论以预防缺陷为重点

针对质量控制存在的浪费问题而提出的质量保障概念,重视从生产一开始就预防缺陷的出现。质量被事先设计到程序中,以保障产品按预定的规格生产。质量保障就是生产无缺点、无缺陷产品的方法,它被称为一种“事前及事中的历程”(before-and during-the-event-process)。这种系统规定了生产依照什么标准、生产如何进行等程序,是一种预防模式。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注重质量文化建设

全面质量管理吸收了质量保障的概念并加以延伸发展而成。它注重创造质量文化,持续改进质量。每个员工的目标都定位于让顾客欢欣(不只是满意,也不只是超乎顾客的期望)。在全面质量管理关于质量的定义中,顾客是最重要的。1982年,彼得斯与华特曼出版了《追求卓越》一书,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顾客有需要的时候,以顾客期望的方式提供顾客想要获得的东西。这自然包括了随着潮流的变化,满足顾客变化了的品位、需求与期望。

20世纪5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欧美介绍到日本后,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代后,该理论被重新引入欧美,在工商业中被广泛应用,并被快速推广到教育等领域。当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又一次为人们所关注时,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新举措而被高等教育界的许多人士所倡导。虽然也有人提出过异议,但是,以强调质量、强调全员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高校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甚至掀起了世界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运动。

调查显示,上述教育质量管理的每个阶段或每种范式在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都时有体现。

二、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调查概况

课题组从2010年底开始,借用教育质量管理一分为三的范式分析框架,采用全部调查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基本方法是文献调查与个案分析相结合。课题组调查了全部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可获得的管理文件与相关报道,以教育质量管理三种范式的基本特点为据,从价值观、基本原理、方法或技术等方面,析出类别,结合个案情况,比较质量管理主要范式各自的特点,并就此对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选择或转换有所反思。

调查以网上资源为主,包括各网络教育学院官方网站、媒体报道、中国知网等,辅以图书馆收藏的纸质材料。对个别网络教育学院的情况开展了实地访谈或电话咨询。

(二)观测点

为分类方便,我们以教育质量管理各范式最为显著的理论特点为参照,将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观测点进行了简化处理,从质量管理时间与内容两个角度,以每个范式最为侧重的特点作为归类依据。

质量控制型:注重对教育质量的结果检验,即主要根据学生毕业时的学分与成绩等情况颁发相应证书,并检测出“不合格者”。

质量保障型:注重对教育质量的预防。重点放在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出现,探索生产无缺点、无缺陷产品的方法,追求教育质量的“零缺陷”。

全面质量管理型:整合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的优点,侧重质量文化建设,即教育质量管理渗透到教育全过程之中,并特别注重打造全员而不只是教师负责教育质量的质量文化。

(三)调查对象与内容

此次调查对象为我国教育部批准试办的64所网络教育学院,不包括广播电视大学以及因违规操作等原因被关闭或因自身原因没有连续开办的3所网络教育学院。尽管这4个机构的不少材料目前仍然能够在网上公开查到,但为分析简单起见,本研究不作统计。

调查共搜集各校网络教育学院对外公开的教育质量管理文件1500余份。各校的规定及分类标准五花八门,具体内容有重叠,涉及数十个方面,大致可归纳为以下20项:(1)学籍管理;(2)毕业及电子注册;(3)学分与学位管理;(4)课程管理;(5)教学环节管理;(6)学生学习过程管理;(7)学生奖惩及学生活动管理;(8)学分制与教学计划;(9)成绩考核管理;(10)学

生行为准则;(11)学制与学习年限;(12)申诉;(13)违纪处理;(14)专业设置管理;(15)教学实践工作、实习方式管理;(16)班主任工作细则;(17)课程教学辅导员管理办法;(18)学生证管理;(19)对教学站的基本要求;(20)招生及有关工作协议。每个方面都有大量不同的具体规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对网络教育学院的地区分布、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类型、学习质量评定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不同范式的典型规定等情况作了归纳和反思。

1、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的地区分布

64所网络教育学院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如表2所示。

2、我国网络教育学院质量管理范式的类型及其数量分布

在64所网络教育学院中,大致可归为质量控制型的有13所,质量保障型的有38所,全面质量管理型的有13所(见表3)。

3、我国网络教育学习质量评定的主要(技术)方式

此次调查发现,我国网络教育学院普遍重视学习质量的评定工作,评定成绩的主要方式是百分制(22所)以及百分制与分级制相结合的方式(30所)。当然,也有学院实行二级制、四级制、五级制、混合(综合)式、结构分数制等方式(详见表4)。

三、我国网络教育学院不同质量管理范式的典型个案

实际上,在64所网络教育学院中,已经不存在单纯地属于某一类型的质量管理范式。但我们通过查阅这些学院的具体规定,将其最为典型的价值观或管理技术作为归类的依据,还是为各类质量管理范式找到了较为典型的一些规定。

(一)我国网络教育质量控制范式的典型规定

个案一:

在校期间,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网院主管部门审核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予以退学处理,并注销学籍。在有效修业期内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x大学毕业证书。

在有效修业期内,学生未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但所获得的学分数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数90%(含)者,经本人书面申请,可获X大学(网络教育)结业证书。

在有效修业期内,学生所获得全部学分在30学分(含)以上,但未达到结业所需学分数,经本人书面申请,可获X大学(网络教育)肄业证书。

对修读未满一学年而退学或被开除学籍者,发给学习证明。

在此类型的网络教育学院官方网站上,有关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学习证明等规定,清楚地表明了这些机构重视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精神,其质量管理属于典型的事后筛选型――最终分出有无缺陷及缺陷的类型。

(二)我国网络教育质量保障范式的典型规定

个案二:

新生无故逾期一周(不入学注册),取消其入学资格。复查后,凡属弄虚作假、或者不符合招生条件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不退学费。

必须在有效学习期限内,修满学分。课程考核成绩合格者可取得该课程的学分,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课程成绩一般按照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勤成绩占15%,作业成绩占15%加权平均计算。课程成绩不及格或没有参加期末考试的课程,可以申请参加一次重考,重考成绩即为卷面成绩。

凡缺课时数达到授课学时的三分之一者,均不得参加课程考试,须申请重新学习该课程。

该类型网络教育学院对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环节管理、成绩考核、学生奖惩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实际上就是将学校视为教育管理责任主体,通过设计合理的预防方案,为学生提供适合学习的条件,从而确保零缺陷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种“事前及事中历程”。

个案三:

在规定日期内到学院(或校外学习中心)办理入学手续(报名登记、缴费、填写学籍卡)。

各科成绩根据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当学分累积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标准,即可毕业,学校发给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

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考试,完成所学学分,考试成绩记入成绩册,作为升级、重修、奖惩、毕业和授予学位的依据。课程考试分考勤(点击课件率)、作业分与期末试卷分,期末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面试等;平时考核可通过小论文、大型综合题、阶段测验等,以及考察学生完成作业、学习态度、到课率等情况综合评定;其比重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要求而定。课程成绩总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该课程的比重,考试课最多不超过20%。平时成绩占期终总评成绩的30%。考核成绩不及格,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重修课程的考核成绩按实际成绩记入,原不及格成绩不记入毕业成绩总表。

根据这样的规定,“合格”才能毕业,这显然是必须坚持的,是质量控制范式所蕴含的积极因素。这类规定强调了预防因素的介入,把不合格学生的问题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在毕业前解决,确保教育的零缺陷目标的实现。在时间上,也是典型的“事前及事中历程”。

(三)我国网络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范式的典型规定

这种范式以正式加入ISO系列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有关规定最为典型。

个案四:

学院依据成人学习特征和各种媒体特点,注重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了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讲授与辅导答疑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并用的教学模式。此外,通过实行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预约选课和预约考试等举措,允许学生自定步调,自选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学习。

在此基础上,学院引入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标准,积极探索标准规范与自身远程教育实践的有效结合……

个案五:

管理规范:按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以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规范本院的教学服务质量管理。

资源优秀:充分利用X大学的教育资源,整合其他优秀资源,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

服务满意:以学生,医药卫生机构为关注焦点,提供顾客满意的远程教育服务。

质量方针:管理规范,资源优秀,服务满意,技术可靠,提供一流的医学远程教育。

技术可靠: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教学产品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障。

提供一流的医学远程教育: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走在行业的前列。

个案六:

“十二字”办学理念――资源(Resource)、服务(Service)、过程(Process)、监控(Monitor)、质量(Quality)、效益(Outcome)。

“全人教育”方针――提供“全人”教育(Whole-person Development),培养学生具备“十大素质”。

“三新”活动――以新技术(New Technology)、新理念(New Concept)、新角色(New Roles),提高教师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推行新的教与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角色,培养新世纪的新教师。

模块制双证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了多出口、多入口、多目标、多层次、多模式的“模块制双证教育体系”(Learner-constructed Modular Educational System),又称“彩虹塔”(Rainbow Tower)……

“五个任何”教育服务――任何人(Any One)、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 Place)、任何方式(Any Mode)、任何需求(Anv Need)。

这类网络教育学院从管理规范、质量方针、技术实施、资源利用等方面精心设计,创造教育服务的质量文化,从而追求顾客满意度。

上述表述虽然是用于宣传的,但也从目标上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教育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之中。只有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尽力而为,才不会让学生、企业界等“顾客”产生受骗的感觉。因此,这些宣传在客观上引导着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范式的转换。

四、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特点反思

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基本特点是教育质量管理正在向全面质量管理转型,但目前的显著特点是质量控制、质量保障和全面质量管理三种范式并行,甚至在同一所网络教育学院中也能看到三种范式并行的局面。

就调查材料而言,注重毕业生“零缺陷”而又实际存在“淘汰制”、重视学员作为“顾客”的需求、质量管理信息公开是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注重毕业生“零缺陷”,但实际存在“淘汰制”

此次调查没有找到关于淘汰制的明确规定,但几乎每所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都有关于“退学”的规定。这说明,在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管理的各种范式中,受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影响,正逐步重视生产“零缺陷”的产品,尽量避免培养“不合格”的学生。当然,不合格“产品”万一出现了,实际上还是要被“淘汰”的。只是,淘汰制与全面质量管理这种质量范式的精神是不一致的,也与教育学中乐观主义的学生观相悖。随着全面质量管理范式被广泛接受和真正确立,事实上存在的“淘汰制”也许会逐步被淘汰。

根据“掌握学习”等乐观主义的教育理论,在适当的学习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掌握”学校所教的知识,在学习成绩上几乎不存在所谓的优生、差生等“正态”分布,因而网络教育在理论上也不宜追求学习成绩上的淘汰,而应转向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促进人人成才、有效避免学习“缺陷”的质量管理范式。

(二)重视学员作为“顾客”的需求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颁布了ISO9000系列标准,这实际上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根据ISO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同时强调全员对质量负责,强调全程参与并持续改进质量。

在我国多数高校的网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核心要义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满足社会和学生的期望。在国内网络教育质量管理界,这种顾客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正越来越受重视。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单位,已正式加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行列,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等各方“顾客”的需求都非常重视。

(三)质量管理信息公开

在被调查的网络教育学院中,教育质量管理的文件几乎全部在网上公开,随时可供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和有关方面浏览。这从制度层面促进了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运转。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网络文化日益渗透到教育系统的每一个领域的今天,网络教育学院的这种做法尤其值得其他教育机构参考。

五、余论

(一)教育理论界宜重视和加强对网络教育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政府的教育政策历来比较重视,相比之下,对网络教育的有关政策及理论却重视不够。事实上,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网络教育的质量管理。教育部对每一所试点高校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批,还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制定了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其中包括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网络教育服务质量保证规范》(CELTS-24)和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网络教育课程质量认证基本标准》。我国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或通过了一些国际性的教育质量认证(如ISO系列),但网络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更缺乏从教育质量管理范式及其转换的角度所作的系统分析,致使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工作还缺乏本土化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对此,教育理论界不能袖手旁观。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成员,招生规模稳步快速发展。2008年招生147.22万人,在校生已达355.9万人,其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不断得到政府和社会广泛承认。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网络教育更为重视引进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理论界应主动研究相关问题,并为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寻找和提供新价值、新方向与新的理论支持。

篇13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十对全体国民提出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容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条件与载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成长意识的形成,也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挑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把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先进科技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师生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化,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化的交融与繁衍日益广泛,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特征隐性存在于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受西方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潜性教育作用和渗透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已是当务之急。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高度自主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建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创建、参与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又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参与、互动、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形态进行传导和散播。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高校网络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关涉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内容要深度挖掘、深入解读。在理论课课堂上围绕“热点”问题,选准时机,找准事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深入挖掘其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教育。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开放的社会性为大学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载体移动方便,信息来源高度开放,交流共时互动,传播跨越时空和身份界限”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它还“打破了校园疆界,破除了地狱鸿沟”。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架构了桥梁。此外,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但同时又易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内容的误解,对信息处理的错误观念,导致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

3 高校网络文化复杂的价值多元性挑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网络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世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对现实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新兴社会文化传播方式以更为自由的传播途径,无孔不入,使各种社会舆论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状况冲击并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少数学生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维护和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如此复杂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出的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分门别类,有效识别,唱响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阵地。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高校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合与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强烈。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从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满足。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但同时,网络中的污浊和混沌也在腐蚀着他们的意志和心灵,迷惑他们的行为选择。高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性情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同时,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师与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网络渠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此,依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鲜明的育人导向功能,探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如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准确概括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络文化的特殊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对高校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应以育人为主旋律,构建智育、德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1 智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能的锻炼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校园教育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科研、自专学术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

2 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将学生内在需求和时展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时展语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美育,是指以美育人,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和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实现心理更加健全、人格更趋完美、个性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大美育”观为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要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网络文化内容按照美的内涵分设“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专栏。“内在美”专栏可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的发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在美”专栏可设置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时尚、健康主流,在传递富于美感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以正确引导。

4 行育,主要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的行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网络建设要抓好网络舆情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关注校园网、博客群、网络社区、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真正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与交流,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网络舆情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主流舆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研发网络产品,如师生共创微电影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沟通平台,如博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5 教育,指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如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又要通过隐性教育,即大学的学风、教风、校风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途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在高校网络文化中营造和谐、唯美的校园文化,注重寓教于“境”。如将学校的校史、优良传统记载于网络文化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校园气派,自觉地融人到校园情境中。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应匹配相关课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相关人物的介绍、评论。通过榜样人物实例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更易呈现思想纷呈的局面。因此,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原则,以培养德育、智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开辟了高校校园网络并将其作为“第三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网络课堂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育人优势。因此,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