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和谐村创建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是正确把握形势,抓好思想基础。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村街道以开展“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年”和开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为契机,深入社区、深入楼幢开展宣传活动。同时,街道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部署工作,确保“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为上海世博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三升三降”的目标。二是建立领导考核制度,抓好责任基础。街道把“三无”社区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全年工作考核目标,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并对“三无”社区创建工作表现较好的社区进行定期检查,力争形成“全面发展,重点培育,横到边、纵到底”争相创建“三无”社区的目标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抓好队伍基础。各社区根据街道下发的工作计划,及时制定各社区创建工作计划,并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专职工作者、调委会成员、楼幢长等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召开党员干部、楼幢长会议,部署创建工作,确保“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按序时进度完成。
二、找准切点,抓好重点,畅通“三无”创建渠道
开展“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内容,也是广大居民提升创建和谐社会意识的根本方法。街道调委会和各社区调委会共同探讨,针对实际,不断完善“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措施,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及时化解纠纷,防止激化成效显。调委会担负着“促稳定、保平安”的重要职责,在调解工作中,我们按照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原则,高度重视对纠纷的防范处置工作,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街道和各社区主要负责人立即赶往现场制止,及时平息事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上(来源: )半年以来,××新村街道调委会和社区调委会受理调处纠纷180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都达到100%,同时防止民间纠纷激化8起,制止3起。
(三)组织业务培训,调解能力渐提高。上半年,街道借着重新调解街道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契机,对新调整的调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指导,着重讲解了人民调解工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为在“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规范台帐建设,强化工作常态化。从年初开始,司法所就组织召开了各社区分管司法工作人员的会议,用以会代训的形式讲解台帐的基本要求,各社区也及时对调解的纠纷进行登记,处理规范,并每日准时汇报排查情况,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三、防调结合,标本兼治,创新“三无”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街道调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防调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多管齐下,有效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是定期召开会议,做好纠纷预警工作。街道和社区调委会每周利用工作例会的机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分析,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化解矛盾纠纷,并对下周的矛盾纠纷进行预警分析,确保及时排查化解矛盾。
二是建立
篇2
结合所挂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县科技局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挂乡扶村联系综治、平安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工作重点,对全年的帮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明确工作重点
为了确实做好今年的挂乡扶村工作,我局确定了平安创建工作的七项重点任务。
1、督促指导金滩镇村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整合金滩镇镇综治办、办、派出所、司法所、土管所等方面力量,建立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构建党政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多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梳理,归口处理、限期办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督促指导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建立流通动人口协管队伍,落实出租房屋协作管理措施,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抓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对“武疯子”的管理,防止他们失控危害社会;依托社区加强以“社会人”的管理,防止出现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的“自由人”;推进综治工作进民营企业、进民办学校、进新型社会组织,拓展综治工作覆盖面。
3、督促指导金滩镇村严打整治斗争。保持对刑事犯罪高压态势,重点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黑恶势力犯罪、暴力犯罪和突发财犯罪,以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遏制刑事发案上升势头,增强公众安全感。深入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增强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治安复杂的娱乐场所、城乡结合部和重点行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限期改变面貌,实现由乱到治。
5、督促指导村深化基层和谐平安创建。在农村,把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加强法制道德教育,推进综治工作进村入户。在城镇,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促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居民家庭和谐平安建设。根据行业特点,大力开展平安交通线、平安街道、平安校园、平安商场等创建活动,保障行业安全。
6、督促指导村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大力开展法制道德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反警示教育,提高群众法律道德素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和正当渠道反映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篇3
结合所挂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县科技局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挂乡扶村联系点综治、平安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工作重点,对全年的帮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明确工作重点
为了确实做好今年的挂乡扶村工作,我局确定了平安创建工作的七项重点任务。
1、督促指导村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整合镇综治办、办、派出所、司法所、土管所等方面力量,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构建党政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多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梳理,归口处理、限期办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督促指导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建立流通动人口协管队伍,落实出租房屋协作管理措施,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抓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对“武疯子”的管理,防止他们失控危害社会;依托社区加强以“社会人”的管理,防止出现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的“自由人”;推进综治工作进民营企业、进民办学校、进新型社会组织,拓展综治工作覆盖面。
3、督促指导村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保持对刑事犯罪高压态势,重点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黑恶势力犯罪、暴力犯罪和突发财犯罪,以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遏制刑事发案上升势头,增强公众安全感。深入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增强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治安复杂的娱乐场所、城乡结合部和重点行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限期改变面貌,实现由乱到治。
5、督促指导村深化基层和谐平安创建。把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加强法制道德教育,推进综治工作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促进住宅小区和居民家庭和谐平安建设。
6、督促指导村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大力开展法制道德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反警示教育,提高群众法律道德素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和正当渠道反映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篇4
二、工作目标
发挥街道在充分就业领域的应有作用,把充分就业作为街道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创建活动的深入,力争到年底达到下列目标:
1、街道劳动者就业率达到96%以上;
2、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3、失业人员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中;
4、22个社区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并巩固成果;
5、17个行政村创建为充分就业行政村。
三、工作步骤
1、实施阶段:一是进行思想宣传和发动。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从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创建充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创建活动与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创建工作,推动全街道各村、社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二是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通过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户籍在册劳动年龄段人员的就业状况,将入户调查表的内容逐一输入电子台帐,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就业状况等发生变动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更新,切实做到底子清楚,数据准确;三是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各村、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采取结对帮扶、分片包干等多种形式,加大岗位开发力度,为就业困难人员开辟岗位。开展各类就业培训,增强失业人员的择业能力,同时利用好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2、评估阶段:一是街道对照《市区创建充分就业街道考核评分标准》,认真进行自我检查评估,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整改;二是由街道创建充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社区的充分就业创建工作进行督查,通过对各村、社区查看台帐、核对数据、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评估,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整改到位后报上级主管部门考核验收。
四、工作要求
篇5
今年,省、市、县对“和谐家庭”创建工作都十分重视,县委、县府专门转发了《县妇联关于开展和谐家庭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县委办[2007]28号文件),这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各级妇联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发展的细胞组织,联结着个人和社会,扮演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社会是否和谐和发展,关键在于每个家庭是否和谐和发展。近年来,我县家庭建设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受到冲击,如家庭暴力现象的存在,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等等这些问题,都给家庭和谐造成障碍,也给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家庭文明了,社会才能文明;家庭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今年是我县从“拉开框架”到实现跨越的关键之年,更是和谐新××建设的起始之年。“和谐家庭”的创建是和谐××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障,所以做好“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责任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平安、文明、和谐”的家庭,积“小安”为“大安”,以家庭的和谐平安支持全县和谐平安建设。
二、突出重点、创新求实,进一步抓好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落实
各镇乡街道、部门结合当前实际,根据当地工作的要求和当地群众的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和资源,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宣传,注重引导,营造广泛参与的创建氛围。一要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谐家庭创建是一项涉及面广的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橱窗和手机短信、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形成人人讲和谐、家家创和谐、和谐进万家的良好局面。二要努力提高家庭成员法律素质。综观当前家庭不和谐音符存在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法律知识,各地要以“五五”普法开局年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开展“普法进社区,送法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有助于和谐家庭构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面,尽力减少家庭暴力等侵害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三要切实抓好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各地要以“双合格”、“美德在家庭”、开设“家教知识大讲堂”等活动为抓手,依托“母亲课堂”、社区墙报、村活动室等阵地,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努力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理解信任、关心爱护,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团结,营造人人明礼守法、家家文明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选准切入点,增强创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促“和谐家庭”创建。在“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要积极发挥广大妇女的作用,以和谐家庭建设为统领,积极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1+1结对帮扶”等活动,在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中建设文明和谐新农家,争当“懂技术、会经营、讲美德、知荣辱、爱整洁、重环保、顾大局”的新农民,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家庭的和谐进步,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二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促“和谐家庭”创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家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规范思想行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荣辱分明、正气昂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三要以示范典型为榜样,促“和谐家庭”创建。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抓重点、抓亮点、抓特色,精心培育一批“和谐家庭”创建示范户,使“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做到学有榜样,做有标准,赶有目标,用活生生的典型和身边的事例示范、教育、感召每一个家庭,通过带动示范作用,使“和谐家庭”走进千家万户。同时,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广泛开展“巾帼关爱”活动,为妇女就业再就业,农村女性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帮助和服务,尤其对特困家庭、下岗家庭要想方设法送温暖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此外,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增加受益人群,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远离伤害、远离犯罪。
三、加强领导,明确要求,确保和谐家庭创建有序开展
篇6
对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我院党组高度重视。院党组认为,这项工作不仅是关系农村全面发展大事,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能够通过审判工作推动创建进程,是我们法院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院党组结合实际,专门研究制定了我院《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院长杨景明为组长、副院长刘建国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创建工作,并建立了入村调查和定期调度两项工作制度,通过深入镇、村、户调查了解在创建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定期召集相关庭室人员共同研究形势、制定对策、部署工作,增强了创建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确保了工作实效。
二、深入发动,营造气氛
根据县〔〕号文件各单位的任务分工,我院在创建工作中负责各类相关案件的审判工作,广泛涉及到立案、刑事、民事、执行等各业务庭室。为充分调动相关庭室及人员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我院在创建工作中的作用,我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一是召开了相关庭室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会。月日,我院召开了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庭室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的动员会。会上,院党组组织各负责人认真学习了县创建工作文件精神,对创建任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会后,各庭也都分别以庭务会的形式,组织本单位干警进行了深入学习动员。二是及时下发了我院《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计划》。使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措施等有关事项,为各单位协调有序开展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学习。我院根据创建村镇的法制现状,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涉及农村的法律、法规,力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处理好各类法律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深入地学习发动,进一步提高了相关人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服务创建、服务农村的意识,为创建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篇7
根据县〔2006〕34号文件各单位的任务分工,我院在创建工作中负责各类相关案件的审判工作,广泛涉及到立案、刑事、民事、执行等各业务庭室。为充分调动相关庭室及人员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我院在创建工作中的作用,我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一是召开了相关庭室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会。4月29日,我院召开了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庭室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的动员会。会上,院党组组织各负责人认真学习了县创建工作文件精神,对创建任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会后,各庭也都分别以庭务会的形式,组织本单位干警进行了深入学习动员。二是及时下发了我院《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计划》。使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措施等有关事项,为各单位协调有序开展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学习。我院根据创建村镇的法制现状,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涉及农村的法律、法规,力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处理好各类法律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深入地学习发动,进一步提高了相关人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服务创建、服务农村的意识,为创建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篇8
创建和谐单位的基础是各职能股室,切实开展对所辖人员及办公环境的安全保卫监督与管理。我局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及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扩大干部职工对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适应信息时代的创建工作要求,加强了标语警示、广播宣传及办公室日常安全保卫。经常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安全防范宣传,以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团结意识。
2、个人、单位并举,全方位创建和谐单位。
(1)在个人上,进一步明确综治室的权利、义务、责任,领导干部及时对干部职工谈心,有效地对各类工作和生活上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化解工作,强化自我防范安全管理的意识。
(2)在单位上,为保证办公室及体育中心的安全和融洽单位干部职工的关系,经常性实行安检和隐患排查。
3、单位风气良好。积极参与县各项创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单位风气良好,没有发生职工犯罪案件,职工对治安满意率达99%以上,并能积极参与社会面治安防控,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二、制定工作计划,全面落实责任
根据有关工作部署,为做好我局的创建工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2012年创建和谐平安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县体育局创建和谐平安的领导小组,组长由担任,副组长由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从而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健全了综治创建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了集中整治创建作风活动抓出成效,确保党的十召开期间的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篇9
二、总体目标
按照《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实施方案》创建工作安排及要求,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我乡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促进全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以整治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固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河沟池塘污染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全面改善我乡的生态环境,以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生态县的创建要求。
三、组织体系
根据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要求,成立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四、实施步骤
根据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创建工作分宣传发动、创建落实、迎检验收、总结提高四个阶段。
㈠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月-2011年3月)
1、成立舒桥乡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工作分管领导、联络员各1名,落实具体工作,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有关问题,负责每旬一次向县领导小组书面报告创建进度和创建动态信息。
2、根据《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实施方案》,结合我乡实际,制定舒桥乡创建省级生态县创建设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任务。
3、召开全乡创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对创建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
㈡创建落实阶段(2011年3月-9月)
1、全面展开创建工作任务。对照《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精心策划,制订或细化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2、加强督查落实。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创建工作进行督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
3、注重制度保障。建立创建工作小组例会制度,每旬一次定期听取各创建行政村的工作汇报,交流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梳理分析创建工作的难点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创建工作。
㈢整改提高阶段(2011年9月-10月)
由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工作的检查组对我乡创建工作进行预验收,认真听取检查组对我乡创建工作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检查组的验收意见和要求,制定落实下一步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总结、巩固、提升生态乡建设成果。
㈣迎检验收阶段(2011年11月)
按照要求完成生态乡和生态县申报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制定成册,完成创建工作后,按程序积极组织申报,迎接考核验收。
五、工作要求
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创建机制,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的良好创建局面,力求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省级生态县是建设和谐平安、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载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增强创建意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行动统一到位,宣传服务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生态创建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目标如期完成。
㈡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省级生态县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各行政村要从实际出发,村两委班子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定创建专职负责人员,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村两委积极配合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篇10
二、创建目标
2013年底,30%以上村达到“充分就业村”标准,全街道100%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到2014底全街道100%村、社区均达到“充分就业村(社区)”标准,街道达到“充分就业街道”标准,实现创建目标。
三、创建内容
制定和落实街道促进就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服务,提供就业援助;加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落实;落实好就业专项资金安排、使用;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做好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做好本街道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等。
四、工作要求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保证工作顺利开展,街道、村(社区)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充分就业街道、村(社区)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街道社救站和村(社区)劳动保障室要按照考核评估标准的要求,周密部署,明确责任人,尽快开展工作,明确完成时限,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创建充分就业街道、村(社区)的宣传工作,依托各类载体,广泛深入宣传创建的重大意义,形成创建充分就业街道、村(社区)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评审、奖励办法
篇11
结合“法律六进”和“法律进军营”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了全区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30余人深入到深溪镇开展了“走进村居、化解矛盾、落实‘三关’工程”主题宣传活动,在“3.15”、“五月综治宣传月”活动期间,组织了全区各镇街,各机关单位500余人分别在丁字口艺术长廊、火车站广场、老城纪念广场以及各镇街所在地的人员聚集处开展了以《宪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平安__”为主题内容的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三八”维权期间,组织了区妇联、计生、卫生、法律援助、基层法律工作者30余人参加了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在金鼎山镇举行的“三八”维权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万份。充分利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制讲座和法制报告100余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区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会同区工商分局、区经贸局联合下发了《__区企业经营者学法用法实施意见》,提高了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2、结合“四民社区、四在农家”工作的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按照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标准的要求,制定下发了《__区关于进一步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的方案》、全区十六个镇街全面开展了创建工作,其中海龙镇温泉村、镇沙坝村、新卜镇文武村、深溪镇深溪村已向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申报了遵义市第二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其余各村居在“四民主、两公开”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真正体现了基层民主法治精神。
3、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探索“法治__”建设项目启动工作
以“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契机,结合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工作要求,在村、社区加强村居干部的培训力度,针对村居流动暂住人口,闲散青少年,违法青少年,“两劳”释解回归人员高危群体适时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利用村(居)范围内离退休政法干部和现有法律工作者适时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使村(居)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举办两期法制讲座,聘请遵义市国家安全局三处、遵义市讲师团讲师对全区正股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平安__”建设、依法行政、“和谐__”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
以各镇街、各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逐步提高为契机,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法治
篇12
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新机制,开展全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镇、放心村(社区)”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维护良好的食品流通秩序,保障全镇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村委基层组织力量,提高广大群众防范和监督意识,解决目前我镇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多分布在农村或社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量广、规模小、散而乱,且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识假辨假能力弱,进货查验难落实,监管难度大的现状。使全镇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明显好转,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更加完善,食品经营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消费者的防范水平和监督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健康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执政为民、关爱民生,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办实事、办好事,从而密切干群关系,实现社会和谐。
具体创建目标为:
(一)辖区食品经营业户经营主体资格合法,证照齐全,营业执照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悬挂,做到名称相符;经营地址相符;经营范围相符。
(二)监督辖区食品经营业户自律制度落实到位。
1、建立健全食品进货台账,进货即记、集中存放;
2、执行进货食品索证索票制度,有索证索票台账,票据齐全、完整、装订规范。预包装食品名称、送货凭证和供货商主体资质对应一致,散装食品合格证明、送货凭证和公示标牌对应一致,自制加工熟食加工原料来源证明、加工制作记录和公示标牌对应一致。确保所售食品来源可查、流向可追、质量可控;
3、自律制度悬挂于经营场所醒目处;
4、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明示。
(三)食品经营业户经营行为规范。
(1)店面整洁,食品摆放有序;
(2)不经销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无“qs“标记食品及假冒伪劣等《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销售的质量不合格食品;
(3)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有不合格食品下柜下架、退市记录。
(四)农贸市场建立健全《熟食经营户现场登记台帐》。做到《熟食经营户现场登记台帐》、公示标牌、身份证中经营者姓名完全一致,《熟食经营户现场登记台帐》、《熟食加工记录台帐》中食品名称、数量、加工日期完全一致。
三、创建内容与标准
(一)政府主导,村所联动。政府主抓,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设立创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商所,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创建工作的部署、督导、考核验收工作;工作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及时部署,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工作,通报情况,部署任务;各村居委分别建立创建工作小组,组织村居委干部及热心群众代表成立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在辖区工商所的指导下,协助工商部门全面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
(二)明确职责,严格标准。辖区内明确工商、村居委、经营者三方各自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标准,即:工商监管工作标准(附件2),村居委协管工作标准(附件3),经营者自律标准(附件4)。工商所与村居委建立食品安全联合巡视制度(附件5),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定期对辖区内食品经营场所进行巡查。创建任务部署到村、落实到户,责任到人,通过层层考核确保监管履职到位。
(三)注重规范,强化自律。通过规范化管理,引导食品业户规范经营,使辖区食品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辖区食品经营业户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知识,切实增强法律意识,熟知经营者自律“三条线”的内容和标准(附件4),严格按照经营者“三条线”自律标准从事经营活动;严格履行质量承诺,认真对待、诚恳接受、及时处理消费者申(投)诉和纠纷,督促食品经营者真正做到诚信经营。要在社区、村的显著位置设置消费者意见箱和12315申(投)诉举报电话宣传牌,及时收集、汇总、分析消费者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社区、村消费维权网络和群众监督员的作用,扩大监管基础,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四)摸清实情,分类指导。村居委要对本村区域内的食品经营业户做到户数清、底数明,要建立健全本辖区内食品经营业户台账。要根据辖区食品经营业户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帮扶措施,实施分类指导,对文化水平较高,完全可以履行进货查验要求的,以日常督查为主,当面指导为辅;对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进行进货查验并记录台帐的,村居委要安排文化水平较高的党员或干部一对一帮扶,协助其履行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等义务,增加巡查频次,全面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五)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今年,全镇选择辖区内村庄总数的40%做为创建示范点(镇驻地的村庄要首批纳入创建范围),于7月10日前将创建示范点及示范点流通领域的食品经营户名单、创建方案、创建活动组织机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报创建办公室,确保不低于40%村庄(社区)年内达标。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各管区根据市创建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通过进店入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与经营者、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广大食品经营者和人民群众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和创建氛围。
(二)创建试点阶段(8月至9月)。各管区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创建活动要求,对辖区社区、村庄情况集中进行摸底调查,选择40%的村居委按照创建活动方案要求,开展创建活动试点工作,并于8月初向创建办公室汇报创建试点情况,创建办公室汇总后,向政府汇报创建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 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提升创建活动效果。
(三)规范提高阶段(10月至11月)。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镇、放心村(社区)”的创建标准和规范制度,加强对创建活动的规范和指导,村居委、工商所有效联动,立足当地实际,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四)深入推进阶段(1月至20__年12月)。利用两年时间,全镇范围内所有社区、村庄全部达标。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创建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过程,是保障民生,密切基层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规范食品销售经营行为,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消费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把创建工作抓真、抓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村居委、消费者的共同参与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创建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目标、措施与责任,并将创建工作纳入村级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确保创建工作如期完成。
(三)注重舆论宣传。在创建工作中,各管区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采取在重点部位悬挂横幅、开办宣传栏、深入社区、村庄开展食品安全讲座等贴近于民的方式,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从而进一步树立食品经营主体的诚信意识,强化食品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消费意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放心镇、放心村(社区)”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引导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自觉抵制假劣食品,积极举报不安全食品线索。
(四)强化督查指导。创建办公室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查指导,采取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总结交流创建工作经验;要按照工作计划对各单位创建活动进行督导检查,对创建工作组织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管区进行通报,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部署到村,责任到人,落实到户,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工作,通报情况,部署任务;各单位要将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和重大事项及时上报创建办公室。
(五)强化制度建设。为了将创建工作抓真、抓实、抓出成效,建立如下创建工作制度,并定期不定期对全镇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1、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创建活动联席会议,内容包括通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息,调度创建活动进展情况,解决创建活动困难,协调创建活动监管力量,整合创建活动执法资源。
2、建立定期报告制度。每月定期向创建办公室报告,内容包括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概况,食品经营者自律情况,工商机关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创建活动宣传培训情况,创建活动存在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其他创建相关工作。
篇13
二、职责任务
(一)督促指导挂点村(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处理、限期办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督促指导帮扶村(社区)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治安防控向农村(社区)延伸,今年内,在铁路、国道沿线和治安复杂的村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与县城110指挥中心联网对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向内部单位延伸,在办公场所、住宅小区安装视频监控、红外报警等技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推进治安防控向城乡居民家庭延伸,推广经济实行的技防设施。
(三)督促指导帮扶村(社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建立流动人口协管队伍,落实出租协作管理措施,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抓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孩”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的安帮教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对“武疯子”的管理,防止这部分失控危害社会。依托社区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防止出现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的“自由人”。推动综治工作进民营企业、进民办高校、进新型社会组织,拓展综治工作覆盖面。
(四)督促指导帮扶村(社区)深化基层和谐平安创建。在农村,把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加强法制道德教育,推动综治工作进村入户。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促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居民家庭和谐平安。根据行业特点,大力开展平安铁路线、平安交通线、平安街道、平安景区、平安校园、平安商场等创建活动,保障行业安全。
(五)督促指导帮扶村(社区)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大力开展法制道德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反警示教育,提高群众法律道德素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和正当渠道反映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