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吸纳、修正与重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体系
4.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5.文化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红楼梦》中的酒意象翻译
7.《文化语言学》英译中翻译报告
8.穆斯林问候语“赛俩目”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隐喻翻译的意象图式研究
1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翻译
11.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精神——建筑文化语言学初探
1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邦索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本的诗歌意象翻译
1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探究
14.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红高粱家族》意象英译探析
1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词汇研究——以网络话语交际中的词汇为例
16.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新词语研究
1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与翻译研究
18.文化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文化语言学》(第六章)英译中翻译报告
20.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1.南阳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
22.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2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翻译研究
2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辛弃疾词意象翻译研究
2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民族语言研究
2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诗经》隐喻的英译研究
2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意象文化传递研究
28.近十年文化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2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煜诗词译本的意象翻译研究
3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
3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花卉意象再现研究
32.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情感意象翻译研究
3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李清照词许渊冲译本中意象移植
34.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
3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宋词中水意象的英译研究
36.语言研究的新视角——从结构主义到文化语言学
37.从文化语言学看接头词「お·ご的特殊规则
38.帕尔默(Palmer)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性
39.文化语言学论纲
4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古诗中酒的意象传达
41.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小清新”
4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济宁地名研究
43.第三届历史语言学国际会议
44.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数词
4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对联研究
46.文化语言学视域下金宇澄《繁花》的语言策略探究
47.许渊冲对苏轼词的意象再造——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视角
4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
4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意象再造滥觞
5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基础构建
51.英汉动物词汇文化语言学透视
5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清平乐·六盘山》英译的意象研究
53.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再认识
54.唐诗情感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55.文化语言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评邢福义教授主编的《文化语言学》
56.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
57.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许渊冲英译边塞诗意象翻译研究
5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中的庭院意象再现
59.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
60.民族博物馆馆藏物品翻译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6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62.文化定势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的诠释
63.对申小龙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64.文化语言学的方法
65.评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等“著”作
6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及其发展评述
6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惯用语对比研究
6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
6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意象差异浅析
7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西安地名研究
71.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语言学接口
72.浅谈对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7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酒文化的传承
74.汉语文化语言学刍议
75.从文化语言学语篇情节视角下宋词英译研究
76.文化语言学认知模式的哲学阐释
77.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后示
78.蒙汉语禁忌语的文化语言学对比研究
79.大学生微信问候语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0.蒙古族传统饮食名称文化语言学研究
81.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汉韩长句翻译研究
82.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
83.中国文化语言学范畴系统析论
84.从符号的角度看文化语言学
8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意象传递
86.对“年度汉语盘点”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7.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
88.藏语中“茶”的文化语言学意义辨析
89.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方言詈词研究
90.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91.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论语》成语
92.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
93.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庄子》成语研究
94.中国文化语言学的涵义和界说
95.关于文化语言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96.文化语言学初探
97.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意象翻译
篇2
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010年起,广西民族大学为2007级泰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根据学校本科培养计划,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属于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该课程语言与文化并重,要求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概念、泰语语言特征、文化特征、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当前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例的研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关系,学会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拓宽、更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整合四年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奠定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高文化素质。
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
外语教学中,语言课程总是作为主干内容来进行设置,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专业学生传统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写、译技能方面一直有较好的经验。但语言教学无法与文化背景相脱离,外语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总会自然地融入相关的文化教学,并形成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人才中一直非常注重对文化的导入,授课教师通常会根据上课内容涉及的主题进行补充介绍,灌输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经历见闻,但内容较为零散。在低年级阶段,针对泰语专业的学生在国内也开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如:泰国概况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课程侧重的是横向的文化知识铺垫,内容覆盖面广而泛。大学第三学年,在学生赴语言对象国学习期间,开设有泰国社会文化课程。虽然我校的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尚处于任选课的地位,但对于加深对语言对象国的认识又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在高年级专门开设语言与文化兼并的课程对外语学习者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包含了教授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师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提出语言现象结合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在社会语用背景下教学,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的认识。笔者通过关注2010年至今泰国语言与文化课开设的情况看,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其中有值得借鉴的可取经验,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2.1 教材问题
针对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这门新开设的课程目前没有适合的固定教材可供直接使用,暂时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泰国语言与文化课设定为专业任选课,但语言与文化涉及内容范围广,教师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特征囊括在36个课时内介绍完整。加上可搜集整合的教材资源有限,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学准备不足使教师没有完全吃透教学内容,对于语言文化知识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上好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保证授课质量,是任课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2.2.2 国内外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2010年笔者曾教授过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之后分别由另外两位泰籍外教继续担任授课教师。毋庸置疑的是,中泰教师由于文化差异,教学经验各具特点,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差异,这包括授课内容、手段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学成效也必然会有所差异。
笔者在正式上课前曾具体调查过学生对课程的期望,让学生写下希望从中收获到些什么,以便及时调整教案和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后,在第一堂课上会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及上课内容,让学生在没有课本和教材的情况下明确本学期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笔者从“泰语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主题分类的方式,利用每周3个课时教授一个相关主题的内容,如泰语语言等级、泰语中的外来词、泰语称谓词和泰国姓名文化等。笔者分主题制作课件,并打印分发课件讲义作为上课资料。授课过程中先铺垫基础理论导出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学习该主题中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理论,举例论证,尽可能地把本节中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关系分析清楚,然后进一步介绍目前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论文。最后,安排全班分组后在下一次课进行小组报告,开展自由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去查找更多其它的有关理论书籍阅读,搜集更多的实例来论证,增强理论基础。笔者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作业报告中所引用资料的可信度,严格要求参考文献、参考书目的书写规范。
从与泰国外教交流教学经验中得知,泰国学生一般是通过民俗学或文学类课程中习得语言文化知识,而授课老师如果是语言学家则会选用历史纪实、史记类书籍作为教材授课。泰国外教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内容,例如:泰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语言文化、泰国风俗中的语言文化和泰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以警示诗为例)。同样采取主题分类和课件的方式授课,重点讲解一些实用、优美的词汇,分析词汇的含义、词根、文化背景和现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后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如造句或写作等进行检查。
学生一致反馈泰国语言与文化课相比过去所接触的语言文化知识课难度更深,层次更高。学生对笔者采用先分析后报告的教学方法的评价是,授课内容有深度、有条理,与泰国教学方式相似,对提高泰语专业学生研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而外教身为对象国语言文化的“代言人”语言地道,是可靠的目的语文化信息来源,教学风格具有本土化特色,课堂文化气氛多元,在阐述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背景时更驾轻就熟。可以说,聘请外教授课本身就是一种加深学生对对象国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
虽然国内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具优势,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捉襟见肘。国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是力求一次讲全讲透、面面俱到,笔者在初次授课时一直忙碌于阅读和搜集大量而分散的资料信息制作课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但由于准备的材料多,往往会造成对教材不够熟悉,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聘请外教教学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大,部分泰国外教是非泰语专业出身,出现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外教通常对我们国内的教学大纲不熟悉,上课缺乏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不够规范,授课内容经常与学生在泰国留学期间已学习过的知识重叠。此外,由于缺乏系统教学和理论参与指导,课堂上容易出现跑题,讲述漫无边际,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病。外教也反映,因为泰语中不少词汇是来自巴利文、梵文并且涉及宗教的文化背景,词汇的含义较深,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一两个词汇的文化根源,有时需要加快语速或者借助图片教学,学生虽然最终能够掌握,但整个学期下来在专业上的收效甚微。
2.2.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一向都提倡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外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语言使用文化环境的理解。每个学生掌握语言的水平高低和进度不同,文化接受能力不同,自身对新事物新文化的理解和遇到的障碍也不同。是否能够准确地领会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取决于个人语言的能力、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现今社会中不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对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身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远远不够。如果只具备了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单面人”。另外,笔者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分组报告中还发现,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滞后,获取、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弱,这体现在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单一,范围窄。再则,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培养,理论基础薄弱使很多学生不善于分析和综合归纳问题,在报告的论证中往往缺乏可信的依据,并且出现抄袭的情况,小组报告的信息来源、内容及分析结果雷同,缺乏新意。若能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学会分析语言文化差异,对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篇3
语言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备运用语言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初步能力。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函授学员,普遍认为该课程比较抽象,素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课程伊始,感兴趣、愿意学的学生比较少;教师多局限于概念、术语的讲解和语言实例的分析,扣纲扣本,对教材的生发、拓展有限。尽管人们历来都承认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能否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引领学生去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这一点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摆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此为指导和出发点,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其他语言学科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演讲与口才课的教学亦如此),选取鲜活、有生命力的文化材料为佐证,充分发挥它们在语言学概论课堂上的潜能。
二、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美国社会学家G·R·Trucher和W·E·Lambet针对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认为:“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符号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这一观点虽是针对外语教学而提出,但它反映了语言教学的一种普遍性:语言课堂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一个语言教师同时也应是一个文化教师,应将文化因素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提高语言教学的文化含量;让学生亲身体味到语言的精妙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为突破点,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理解语言,最终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相反,“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应注意的是,文化教育必须适度,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为学生形象地、深刻的理解语言理论服务。
(一)引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1.结合方言区的生活习俗
每一个社会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靠语言的联系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因此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志性因素。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自动解体。“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是我国客家人之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是说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顽强地使用自己语言的情形。在四川客家方言区,他们的保守力是很大的,虽然都会说普通的四川话以为对外之用,可是一进入自己的范围,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非说自己的话不可。客家人历代相传的祖训就是“不要忘掉祖宗的话”,小孩如果在家里说句普通四川话,便会遭到大人的训斥。方言学家的调查表明,客家人在家里严格要求讲客家话。民国时期,客家人娶进门的非客家媳妇不会说客家话的,婆婆强制媳妇学,认为不说客家话是卖了祖宗。据四川青龙场苏文聪回忆,有一次放学回家不小心说了句四川话,被祖婆听见,当时就打了一耳光,说“你把祖宗都卖了”。嘲由此看来,“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不仅表现了客家人忠诚于母语的深厚语言情感,而且他们把自觉、顽强的维护母语看作是维护自己族群存在的强有力的武器。古语说,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史,先灭其言。母语的丧失或被剥夺,意味着一个民族将从此失去各成员之间赖以联结为一个整体的、最为致命的基因:失去了母语这个纽带,一个民族就会失去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就会自动解体。由此我们认为,语言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存在的最终意义上的标准,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听得见的民族魂。客家人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语言和民族之间的依存关系,鲜活新颖、贴近生活,学生理解得形象、深刻;不仅如此,还把单纯的语言理论提升到民族生存的层面,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达到语言教育和情感教育并举的效果。
2.引用方言区的语言实例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部分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就是在一个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如山东曲阜方言,语法系统与普通话语法系统大部分相同,而句法部分保存着古汉语特有的状语后置现象,此处我引用湖北民族学院语言文字网《方言随想》中的例证:一位著名的话剧艺术家在曲阜游览孔府时向路边一位老大娘打听路,先客气地打个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说:“食久矣。”艺术家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知老人说什么。后来经本地人点拨,才知道是“食久矣”,就是“早就吃过了”。这位话剧家感慨万分:“曲阜真不愧是圣人的故乡,连老太太说话都是先秦的古汉语,透着有学问哪!”其实,并不是圣人故乡的老太太有多深的学问,而是各地方言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些不同历史层次的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痕迹,这些古代语言的“活化石”,成为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强有力证据。它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原因。这个例证体现了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同时代语法系统内部的表现。这一事实证明在语言理论教学中辅以平白、有趣的语言实例.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语言的奇妙,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利用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1.汉民族文化重直觉、悟性的整体思维模式对语法的影响
汉语语法作为汉民族思维的成果和工具,必然反映了汉民族的深层文化特征。史前汉语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之后,一旦成形为一种较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便形成了独具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比如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客一体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思想.促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直觉、悟性的整体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从直觉的体验、瞬间的顿悟中把握认知对象。研这一深层文化特征反映在汉语语法上,便形成“人”支配规则的现象:不求有形(“形”指外在语言形式),但凭心意,注重联想,以达意为目的,也就是淡化语法形式,重视整体的意合。
(1)诗词中的超语法现象。这里所说的“超语法现象”,是指汉语古诗词中超越语法规则、不受常规语法规则支配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比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夔,尘遁,直堕亘堕。”陆游《书愤》:“蕉监雪,垂。”如下划线所示,每句诗都由三个名词并列组成,中间无其他词语(如动词、连词、助词)连接。然而这样超语法的表达方式非但没有影响读者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反而给读者极大的想象和审美的空间。这种散点跳跃式的形象思维,完美地实现了诗人想要的意中之境,“形”虽散,然“意”达矣。
(2)句法同义现象。如果说“整体意合性”体现的是汉语语法的内在特征,那么表达形式的灵活性则表现了汉语语法的外在气质。因为有意合的统摄.汉语语法在句子的结构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灵活性。比如句法同义现象(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就突出表现了句法位置的灵活性。
看下面一组句子:
a他打破了花瓶。b他把花瓶打破了。
C花瓶被他打破了。d他花瓶打破了。
e花瓶他打破了。
这五个句式之间变换时同一个词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占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如以上几句都是“花瓶”做受事,但在不同句子格式中承担的句法成分不同,构成不同的句式:在a句里作动词谓语句的宾语;在b句里作“把”字句中的“把”的宾语,和“把”一起充当状语;在C句里作“被”字句中的受事主语:在d句里作主谓谓语句中谓语部分的受事主语;在e句里作主谓谓语句中的受事主语。这五个句子的共同特征是:外在结构形式不同,但都表示“施事(我)——动作(打破)——受事(花瓶)”这样的结构意义。形虽异,然“意”(结构意义)同矣,句法同义现象也反映了汉语“淡化语法形式、重整体意合”的特征。
(三)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现象,进行文化渗透
不同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由于中国及亚洲“汉语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巨大市场及其经济发展前景,目前国外的“汉语热”不断升温。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官员估计,“目前全世界有3000万人正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希望到2010年这一数字能够达到1亿。创办孔子学院就是中国政府旨在推动汉语文化传播的重要项目之一”。
孔子学院不是开设孔子思想课程,而是把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全世界推广汉语。从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以来,截止2008年8月7日,全世界共“262所孔子学院,其中有二三十所是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在大学的,孔子课堂是在中学的)”,分布“在75个国家和地区”。这部分内容,学生既掌握了当代最新的汉语发展趋势,同时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同时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二者达到互为促进的作用——学习语言为获取文化知识服务,文化知识反过来促进对语言本身的领悟和掌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指给学生一条河,为学生未来职业和知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各种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使教学富有鲜明的时代感;教学内容中包涵的语言之外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心灵还能起到无形的浸润作用,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四)引用早期教育实例,进行文化渗透
语言习得是指以获取信息或以交流信息为目的的无意识地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其中“获取信息”是指语言信息输入的过程,即“听”。事实证明,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只要有适当的语言环境给孩子输入语言信息,他就无需要任何外在的力量和有意识地学习便可顺利地掌握母语。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我们认为,人类口语的学习从听开始,听力在婴幼儿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听力的顺利实现需要语言环境,因此必备某种语言环境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特征,儿童可以从父母那里,从所有可能接触的环境那里接受全方位的语言信息输入,这种输入无时无处不在。而通常人们认为口语学习从说开始,为了让学生接受这一与日常生活经验向悖的理论,笔者引用了下面的实例:1994年至今,台中师大王财贵教授正在全球的华人社会推广一项文化运动——“儿童读经运动”。一对台湾夫妻听了教授的讲座很用功,每天早上都读半小时《论语》。这位妻子怀孕后照常每天读,就这样读了十个月。孩子从出生到一岁,父母继续给他读《论语》,孩子无论醒着、睡着都在听。等这孩子到一岁、其他小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他就会背《论语》了。㈣这对父母并没有有意识的教孩子学习语言,只是单纯的给婴儿输入语言信息,孩子竟然自己掌握了语言。这一现象充分证明,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从听开始。听是个信息输人的过程,当语言信息的输入积累达到某种临界点的时候,就会量变成为质变,自然爆发成为口语。据此我们认为,人类只要从有听力开始就可以通过给他输入语言信号的方式学习口语了。有研究资料表明,“从胎龄6周听力即开始发育,24周左右耳蜗的形态和听神经的分化基本完成,15—20周开始有听觉,至25周几乎与成人相等。”In]因此从理论上讲,最迟在胎儿六个月时就可以进行语言教育了。美国“胎儿大学”的一个“小学生”在妈妈肚子望经过“胎儿大学”的语言学习后,出生仅仅9周居然能对录像机放映的节目说“哈罗”。㈣这一实例更说明胎儿已经具备了语言学习的能力。根据胎儿这种潜在的能力,只要母亲不失时机对胎儿进行耐心的语言训练,等胎儿出生后在听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将会大大超过未经语言训练的孩子。
篇4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只有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才能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让学生在差异中成为他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以及基本实验的操作练习,基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差异,我们将其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阶段,即4个“能级”:“入门”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使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确保“能级相应”。所谓“能级相应”,就是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实验时“做”的“能级”最大程度的匹配,从而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不给学生“贴标签”,学生应有的“能级”只是教师心中的“底牌”,而不在任何场合下公示,实验时也不绝对按“能级”的高低进行分组,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同质”或“异质”结合,合作完成实验内容。教学工作不仅是“来料加工”,有时还要善于因“料”而异、“选料加工”。“能级”匹配,才能获得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有“坡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例1:“金属的性质”教学中一个环节,将金属Cu丝、Fe丝和Al箔加热后,颜色有何变化?有哪些现象发生?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分组实验】学生1:Cu丝加热后变黑,被氧化,生成CuO。学生2:Fe丝加热后有点发黑,生成Fe3O4。(学生质疑:生成物不一定是Fe3O4,还可能是Fe2O3)学生3:Al箔加热后表面变暗,而且有种奇怪的现象发生,Al箔变软,在火焰中可以晃动而不掉落。【资料卡】酒精灯火焰的温度:700℃-800℃,Al2O3的熔点2050℃,Al的熔点660℃。(师生讨论Al箔加热变软,在火焰中晃动而不掉落的原因)Al箔加热后的实验现象,不同实验“能级”学生的解释可能各异,尤其是需要将物理、化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思考,对于“能级”较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问题以及安排“同质”、“异质”学生实验时,要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和问题的层次性。
3.实施绿色评价
运用“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经过2年多的实践,笔者在课题组主持人的引领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书考试成绩表中增设了“实验能力”栏目,化学学科的成绩由传统的单纯笔试成绩改为“笔试”+“实验”两部分的综合评判,“实验能力”的评价倾向于既记录效果(掌握了什么),也记录过程(怎样掌握的),突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与他人互评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即时性评价为主;过去与现在相结合,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个体需求与面向全体相结合,以个体差异性需要评价为主。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合作与交流7个方面,通过以下5个维度进行评价,即:技能值(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兴趣值(是否促进化学学习愿望的提升);方法值(是否从实验中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启示并实现知识迁移);容量值(是否带动更丰富的化学学习);意义值(是否促进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校园网“实验园地”栏目中还开辟“技能财富”子栏目,每个学生都设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可以随时登录进行“自我评价”,查看老师给予的评分及已“进账”的累计“财富”,以便自觉调整在实验过程中的活动表现和行为。多元化的绿色评价,突出了学生成长进步的变化,满足了不同学生差异性发展需要,促使学生内因的转变,改变教师仅凭学业考试成绩“印象看人”的片面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4.凸显人文关怀实验过程中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就是人
文关怀的最好体现,强化爱惜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使得化学实验教学有了人情味,不会出现“看到火焰就害怕,见到酸碱就抖擞,听到响声就惊慌”的场面,使得学生更喜爱化学的学习、喜爱做化学实验。实验的改进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人文性。如做气体爆炸实验时,用塑料瓶代替玻璃瓶或加安全防护罩;做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时,在导管内安放细铜丝用于防爆或在气路中装一简易防爆器等。例2: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的分组实验,设置了如下环节:[实验操作]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从而判断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操作要领]均匀用力吹气,边吹气、边停顿、边观察。停顿时嘴要离开吹气管。[组织讨论]为什么要“均匀用力吹气”?为什么要“边吹气、边停顿”?为什么“停顿时嘴要离开吹气管”?[教师讲解]若吹气不均匀或用力过猛,会使容器里面的液体喷在脸上;停顿时嘴若不离开吹气管,稍有吸气就会突然倒吸一口溶液。因为石灰水呈碱性,喷在脸上或吸进胃里,都会伤害身体,造成事故的发生。
篇5
2.要准确阐明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正确运用化学术语。
4.确切表达化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5.语言严谨,合乎逻辑。
因此,教师对教材要经过懂熟化的过程,认真思考教材中每一段、每一个基本概念、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关键的字和词。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细细推敲。
二、精炼——言简意赅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精炼,拖泥带水,废话连篇,学生是最厌恶的。语言精炼还可腾出时间作为课内读、议、练、实验之用。有的老师对一些难点喜欢多讲,唯恐学生不懂。其实有的难点特别的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讲得越多越糊涂。话不在多,关键是抓住要点,采用适当修辞,使用精辟语言,容易讲清问题。
三、精巧——言近旨远
启发式教学已被普遍采用,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其首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即言近旨远。
当然,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一致。上课时应随时接受学生情绪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灵活机动地酌情改变教学语言,力求使学生接受听讲的内容。
四、精彩——妙趣横生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教学时要注意做到:
1.自然美。正确综合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
篇6
一、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以文化为依托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一方面,研究尝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扩展认知教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丰富和完善依托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种新范式,将认知语言学和文化依托教学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大有裨益。另一方面,现代英语教学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把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依托教学,重在提倡语言教学的多元化,为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外语教学提供有价值参考。重要的是创新模式解决了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学生的语言能力将有显著提高,满足了21世纪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要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文化素养。
二、文化依托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以文化为依托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借助内容依托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将语言教学基于多元文化内容展开,研究这种模式对大学生应用能力影响的有关问题,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它是根据人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研究知识如何被获取,储存和使用[1]。二语习得是一种认知技能,该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一般认知机制从输入中习得,把语言看成与各种不同认知能力及各种经验相联系的系统而不再是彼此封闭又分割的子系统[2]。语言理解分为感知处理、解析和使用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信息先进入人的认知系统,然后学生构建信息的意义,最后将新意义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结合应用,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相互切换。依托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CBI)主张将语言教学基于某种主题内容或某个学科,结合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旨在使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的同时习得语言。近几十年来,这一教学理念在国外外语教学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获得了广泛认同。文化依托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内容依托模式,但它又是这种模式的灵活应用。
三、文化依托教学模式课堂实践
这种教学模式的思路是:文化依托教学不是按照僵硬语言大纲或类似的大纲安排教学,而是围绕学生即将学习内容的相关文化背景信息组织教学[3]。因为以这种方法组织的课堂教学对知识内容和与之相关的背景文化给予了充分关注,有利于激发学生通过目的语言思考学习新知识和多元文化。这样做学生能更好地锻炼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各种语言技能,又可以帮助他们学到未来需要的专业和社会知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操作中,课前,学生和老师按要求准备教学单元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材料的真实性对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影响。结果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弥补教材内容枯燥、深度不够和不真实的缺点。课上,学生反馈背景信息,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考核:1.课上请学生展示相关背景或课前收集的信息。2.在课上充分展示及讨论之后,请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专题的作文。教师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们进行课前课后交流。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由于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如果缺乏语言技能输入,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监督,学生在语言输出阶段很可能因为表达障碍出现消极对待的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课前保证学生沟通、交流必需的语法知识和语言交际需要的相关技能,而互联网的应用使之成为可能。同时建立相应的形成性考核机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体现为教学重点不是探求语言本身,把语言学习作为封闭且分割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传授给学生。相反,英语习得是一个感知处理、解析和使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学生作为过程的主体,应该主动学习和应用语言,而不是老师强加灌输。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利用文化背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浸透式学习,完成语言认知过程。
尽管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比较关注依托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比如:常俊跃、刘晓渠、邓耀臣从对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做了调查分析[4]。袁平华、刘婷、王丽娟从依托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策略及英语水平角度作加以探究[5]。但是我们发现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以文化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至今还鲜有人尝试。虽然公共英语教学偶尔涉及英美文学知识,但是由于大学英语阶段各种考级测试的反拨作用,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体验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文化依托教学模式不但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方面填补空白,而且能解决跨文化交际的一些问题,对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全面推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O’Malley,J. M. and A.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W.H.Freeman,1995.
[3]Richards,J. c. &:Rogers,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篇7
一、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追述到费尔迪南·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构建。索绪尔立足于将语言学创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为两大支柱构筑了其理论体系。他对语言的阐释,坚实地把语言置于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抽象术语之中,他对语言(1angue)与言语(parole)的界分使语言摆脱实证主义和个体行为的纠缠,成为可以客观把握的自在自为的研究对象。而共时性(synchrony)与历时性(diachrony)的区分则使语言学逃脱了历史学家的监护,语言学家关注的不仅仅是处于历史链条上一系列在形式上变化着的语言现象而应该研究“同一集体意识所感知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共存要素间的关系”。索绪尔对语言与言语以及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区分引发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的转向,即由对语言外部的、实证的、历时的、个别的考察转向了对语言内部的、结构的、共时的、整体的考察。索绪尔方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将语言界定为符号体系,任何符号都由能指(signfi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索绪尔的符号只关心能指(声音意象)与所指(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把现实和指涉物置于研究领域之外。语言符号的价值取决于语言中其它符号的同时共存3,即语言符号的价值体现于差异与关系之中。因此无论从构成符号的概念方面看,还是从物质方面的声音看,或者从作为整体的符号看,语言中只存在差异。差异意味着价值,价值来源于语言系统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索绪尔驱逐了意义把自己的语言学封闭在有限的语符之中,语言被视为一种形式而非实体,这是对传统语言观的根本变革。这样一种形式化使其在描述语言时走向极端,以至于形式化不再是工具而成了目的。
索绪尔为语言学确立的系统观念以及高度形式化的方法为20世纪整个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范式,也为自此以来各种思想文化学术流派的相继问世提供了原初动力。文学研究也不例外。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孕育出与传统文学研究截然不同理论与方法。
二、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
首先把索绪尔的语言观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拒斥盛行于19世纪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反映论,俄国形式主义者将文学视为独立自足的体系。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关系上,他们看重后者,试图突显艺术的技巧性介入的能动性本质,这无疑暗合了索绪尔视语言为形式的观点。俄国形式主义者超越具体的文学作品,努力挖掘文学之为文学的一般通则,即所谓的“文学性”,而文学性来自文学的语言和结构,来自形式而非内容,文学批评应该从感觉形式开始,因此语言成为形式主义者研究的中心。
该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ViktorShklovskj)提出的“陌生化”原则具体体现了形式乃审美之目的。俄国形式主义者还直接将语言学的模式用于诗学研究。他们从语音学、语法学、音位学、语义学、节奏、格律、词汇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语言学方法分析文学,直接推动了语言学与文学的联姻。形式主义批评促进了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
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平行并独立发展起来的英美新批评同样把文学研究的重心立足于作品本身,重视对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与构成方式的细致研究。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韦勒克(Re Wellek)在其与沃伦(RobertPennWarren)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大类型。在依次否定了文学研究与传记、心理、社会、思想和其他艺术研究之间的关系之后,韦勒克把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确定为文学的“内部因素”,完成了文学由外在研究进入内在研究的转折。在研究方法上,新批评派重视对单一作品的语义学分析,强调语言的多义性与含混性,突出语言的修辞功能。新批评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给后起的结构主义文论以重要的启示,使结构主义文论家在对文学作言语与语言,所指与能指,叙事与话语等方面的研究有了继续拓展的基础。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的结构主义思潮使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在整个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得以最为广泛的贯彻。列维一斯特劳斯(ClandeLZwi—Strauss)将结构主义语言方法用于对亲属关系、图腾制度以及神话等非语言学材料的解释。就文学研究而言,其主要贡献在于神话学。列维一斯特劳斯将看似零乱的神话分割成一个个“神话素”,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而自足的结构系统。在神话的叙述中,各“神话素”如同语言单位在横向组合与纵向聚合两条轴上同时活动,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故事。列维一斯特劳斯神话模式研究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范例,说明对于文学整体系统及作品结构的分析不仅可能而且是必要的。拉康(JacquesLaban)则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纳入精神分析的领域,提出了无意识在结构上与语言及其相似的论断。他把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概念运用于精神分析学说,指出主体的意识正像是能指,而无意识层面就像是所指;由于总是要用能指来解释所指,能指背后的所指是不能轻易达到的。拉康借用并修改索绪尔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将精神分析学现代化,使之更适合于文学批评。叙事学是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将自己理论运用得最有成效的一个领域。普罗普(VladimirPropp)对俄国民间故事的归纳直接启发了格雷马斯(AlgirdasGreimas)的《结构语义学》和托多洛夫(TzvetanTordorov)的《(十日谈)的语法》二者都试图从故事中发现叙事的“语法”,总结叙事结构的共同性,借助语言学模式来分析作品的结构模式。罗兰·巴特(RolandBanheS)的《符号学理论》则使索绪尔模式广泛地存在于形形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为文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他用一种符号学的方法去“阅读”大众文化,把各种活动和对象当作符号,当作意义得以传播的一种语言。巴特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索绪尔将一切人文科学统一在符号研究之中的雄心。在文学研究中,巴特强调了语言与文学的密切关系,认为语言是文学的生命,文学的全部内容都包括在书写活动之中,而不是在“思考”、“描写”、“叙述”、“感觉”之类的活动之中。其论著《写作的零度》进一步强调了由字词独立品质所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和无趋向性。而字词即语言形式独立性的发现致使创作主体不再拥有支配和调遣字词的权力,后者通过其非连续性的组合,生产不确定意义的机制,宣布“作者已死”和一个语言自足封闭的狂欢世界的到来。巴特所说的“零度写作”吻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状况。巴特前期的文论思想深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将语言学模式和由语言学演变而来的符号学作为文学研究的基础。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对20世纪的文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语言学理论的介入拓宽了文学批评的领域,推进了文学理论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语言形式,刻意追求语言学式的科学性,机械套用语言学模式来分析文学现象,从而切断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作家和读者的联系,这种视文学为封闭而孤立自足的现象必然是片面的。20世纪后半叶随着文化批评理论以及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历史与主体作为形式主义的对立面重新受到关注。在这种理论思潮下,语言不再是能以科学的法规的精确性加以研究的一个客体。语言必须被放到社会语境和社会活动中来理解。语言的社会实践性取代语言的形式成为文学与文化研究考察的对象。
三、从“语言"到“话语"
语言的社会实践性突出体现在它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语言不是对既存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能动地生产意义,建构社会现实。然而语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自身并不能直接说明意义生产机制的运作,因为在一种文化中,意义常有赖于各种较大的分析单位——各种叙事、陈述、所有通过各种文本起作用的话语等。“‘语言’这个抽象概念,事实证明不足以说明某些意义在历史、政治与文化上的‘定型过程’,以及这些意义经由种种既定的言说、表述及特殊的制度化情景而不断进行的再生与流通过程。正是在这一点上,话语这个概念开始取代当下通行的这种无力而含糊的‘语言’概念。”于是话语逐渐代替了“语言”成为现代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著名的后结构主义者福柯(MichelFou.cault)看来,话语不单纯是一个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政治性维度的历史文化概念,在话语即历史所标示的客观性背后,具有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都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传播。这其中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任何话语都是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福柯的话语理论考察了话语在主体与客体塑造中的作用。主体既不是先验的、超然的,也不是一种支配性的力量,相反,它是通过自由的或是受支配的实践而被构造出来的。在话语场中的客体总是被话语所支配,处于被主体征服的地位。福柯对话语与权力的论述改变了人们对文学创作、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的认识。文学是一种话语,而且是一种掩藏着社会文化政治权力的话语。文学创作是权力话语的生产,作家掌握着某种话语权力。而文学史对作品的筛选以及对经典的界分,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结构的投射,同时文学批评也参与了话语的再生产。因此“谁掌握话语生产的权力,谁掌握话语生产的技术,谁掌握话语生产督察系统”将是问题之关键。
福柯的话语理论将文本的概念扩大到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的全部领域,是对形式主义文论和结构主义的突破。而话语本身又与意识形态、性别、种族等问题密切相关,因此话语理论对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学批评流派有着极大的影响。
四、话语理论与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主张在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中研究文本,认为一切阅读都不仅是针对文学文本,而是包括了全部社会的、历史的、意识形态的内容。新历史主义考察文学如何诠释、介入被“历史化”的政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二者又如何在互动中被建构。历史和文学一样是人为构造的产物,历史文本中事件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不过是历史学家所进行的一种类似于文学家编造故事的虚构活动的结果。“历史的文本性”否定了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文学除了提供历史以某种叙述框架和编织技巧外,还参与着历史的建构。
女权主义批评通过话语分析,寻绎女性在文学中作为主体和客体是如何被呈现和塑造的以及男权社会的权力话语在文学中的运作踪迹。在男性中心文学中女性从来没有自己的主置,她们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玩物。男性不断在文学中塑造出符合自身利益与要求的女性形象。同时女权主义批评家也力图通过挖掘被男性文学史所压抑、遗忘、湮没的女性作家的作品,从而将女性被男性话语遮蔽和覆盖的真实声音传达出来。
篇8
2对策与建议
2.1明确医学检验内容: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学检验内容,正确选择节育措施及术后康复指标。秦玉明建议,在进行宫内节育器的放取、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前,需要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并在手术前做血常规检查,初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严重贫血、炎症等病症,若检验结果呈阳性,则需要结合受试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待其病情好转以后再进行手术[5]。在放置皮下埋植剂前,需要进行肝肾功能、宫颈刮片、血常规检查,排除严重贫血、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障碍者。男性结扎前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者,需要先治疗后手术。在妊娠引产、钳刮术、男性结扎术中,还需要进行乙肝、肝肾功能、凝血、血型等项目的检查。2.2提高医学检验质量:贾贤杰,邓睿等人指出,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借鉴全科医学理念和方法,切实提高县乡计划生育技术的服务质量[6]。一是将核对制度落实到底,在收集标本进行检验工作时,严格核对年龄、性别、姓名、项目、检验目的、化验单、项目等是否与标本相符。二是执行报告制度,一般在送检当天生成报告,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需要妥善保管;对于未达到要求的标本应重新采集;若检验结果可疑或与临床不符时需主动联系临床医师,必要时重新检查;对于检验项目以外出现的阳性结果需要主动报告。三是预防感染与清洁,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坚持每人一针一管,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检验室应定期消毒,保持整齐清洁,摆放好各种仪器,定期校对仪器、检查试剂,以保证灵敏度和质量。四是做好后续工作,检验结束后,妥善处理标本和污物,检验中所用的容器、器材等应及时清理,经清洗、杀菌、干燥后放回原处。2.3提高认识:提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明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重要地位,破除传统思想,接受新观念。医学检验作为实施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手术者身心健康、预防后遗症及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节育避孕措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相关文献提出,各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应充分认识到医学检验在国家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视,完善检验项目的建设和质量管理体系,充分体现和谐计生、人文计生、科技计生的现代化计划生育理念[7]。
篇9
称呼用语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运用十分频繁的。在汉语中根据辈份和亲属关系等分得十分详细清楚,对于无直接亲属关系的年长者也称呼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爷和大妈等。而在日语中更是在这些称呼上加上大量的敬语,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之意。但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时是不可能教授小学生这么多称呼的英语说法,因为事实上英语中对长者的称呼并没有我们文化中那么复杂,而是简单称呼男的为“unele”和女的为“auntie”。但是我们要让小学生了解英语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说法没有汉语中他和她那么简单了。在英语中我们一般称呼他和她可以用“he”和“She”,但还常把男士尊称Mr,未婚女士尊称为MsiS,己婚的尊称为Msr或不明对方是否己婚的可称呼为MS。让小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日常称呼用语可以很好的让他们获得对方的好感。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樊湖[3]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谈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中应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1.适用性原则:指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要和学生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2.适度性原则:指所选的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应注意选择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兼顾趣味性。3.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我们认为分析的相当的恰当和合适,结合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参照以上原则的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外的情景教学中进行主动地英语文化的输入。
篇10
1.2通过写作提高文化内涵水平将写作教学与文化有效结合,主要是通过写作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同时写出思路清晰、架构合理的文章。当今很多教师都不太重视写作内容的要求。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将文化因素融入到写作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函件或是书信格式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练习写给一些个人或是商业性质的函件,内容可以包含各个地方的文化、旅游、教育、饮食等方面,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些关于中华民族文化或是外国文化等文章。
2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2.1在教材中获取文化知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课程内容搜索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地运用课本内容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的技能,还可以充分了解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地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教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材呈现的都是真实可靠的内容,且这些教材内容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更有助于学生通过课本学习来理解文化内涵以及培养文化意识。因此,老师应该彻底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并将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得以实现,通过最大限度发掘教材资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国内国外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语言文化能力。
2.2课内外阅读活动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充分了解各种文化,也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风土民情、饮食文化、旅游特点、教育现况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到丰富的语言内容,不断扩大词语的储备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和掌握本国或是国外的文化内涵。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阅读原则。又或是建议学生坚持每天阅读一些杂志刊物,获取最新且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的有关政治、教育、生活、文化、经济、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这种长期不间断的大量阅读,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积累大量的阅读信息,有效提高语言能力,从而不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篇11
观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事物和信息、吸收与获取相关知识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化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质,等等,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化学教育意义的体现,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因为化学实验正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很多化学反应和化学表象是在短时间内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反应或现象,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通过实验论证化学理论知识。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合理地穿插化学实验非常必要,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本质,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当然,化学实验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盲目观察实验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此次化学实验目的、步骤与结果。其次,在师生共同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从化学实验目的出发,对重要的现象予以观察,如仪器的正确运用、实验规范操作、化学现象等。最后,学生将所观察的内容准确记录下来,就可以有效地完成化学实验及化学理论的验证。
3.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很多化学物质或是食物中的一种组成成分、或是某种物质的组成成分、抑或是某种产品生产的原料。学生对化学物质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对化学物质及其使用进行的学习,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化学实验直观的展示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物质。所以说,化学实验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准确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措施,对于强化化学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产生浓重的化学学习兴趣,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将积累更多学习经验和学习知识,学生的化学成绩将有很大飞跃,这也间接促进化学教育水平提升。这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而这与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非常符合,促使中学化学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好地实施。总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12
一、文化差异主要来自下面几个方面:
(一)有关社会准则方面
社会准则指人们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
如:称呼、问候、询问、道谢、告别、打电话等。如中国人常常这样打招呼“Hi,Whereareyougoing?”,“Haveyouhadyourlunch?”这是中国人常用的客套话,没有任何用意。而在西方人看来是触及到隐私的行为或是“要邀请他吃饭”。再如,人们告别时,英语常用:Bye-bye或Solong。而汉语则除了“再见”外,还有譬如“慢走!”“走好!”或“当心点!”“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若直译成英语就变成了“P1easewalkslowly!”“Becareful!”“Takecareofyourself!”。外国人听了一定会感到困惑:“难道只有慢走才礼貌吗?”这些不符合语用规则的交际语可能被误认为很没修养的表现或者不友好的表现。
(二)有关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
要理解词汇的联想意义,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因为同样一个词尽管在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生发不同的联想意义。
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心理特征、地理环境等。例如:“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象征,是中国人的图腾。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的传人、中国龙、龙腾虎跃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龙的崇敬与喜爱。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经过文化转换后译为“FourtigersofAsia”而不是“FourdragonsofAsia”。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蕴含在语言体系中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语义是非常
重要的。这种语义与语言教学不可分割,对言语交际至关重要。如果不能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在使用中就会产生语用失误。
(三)有关历史文化背景方面
各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中,背景知识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交际。如,在英语中,常说“He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这常使中国人感到困惑,为什么“他不吃鱼经常玩游戏就可靠”呢?实际上,“toeatnofish”出自一个典故。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酥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此短语是表示“忠诚”的意思,而不是“不吃鱼”;而toplaythegame和toplayfair同义,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忠诚正直,很可靠。”可见,对文化不了解,很容易造成交际障碍。
(四)有关价值体系方面
中西两种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西方人强调个人即目的,强调个人的尊严、自、隐私权、自我设计、创造等。因此在课堂授课中,要对诸如金钱、个性、效率、守时、爱幼、尊老等概括了人类文化典型意义的内容进行价值观对比研究,避免负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如中国人经常在出门前提醒对方别忘记了带钥匙,这是对人的一种体贴;而对于主张“独立”的美国人看来这似乎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他甚至会想“AmIthatfoolish?”丝毫感觉不到中国人的关切和问候,反而会觉得反感。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发生的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造成的“文化负迁移”,即本国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外国文化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冲突时,人们往往倾向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并按母语文化的主体认识及思维方式或价值标准加以取舍,以符合本国文化的模式。或者说在交际时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标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遵循的交际规范而造成语用失误,形成跨文化交际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导入,强调交际习惯方面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了解交际双方的价值标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或失误的现象。文化导入方法应从效果出发。“导入”不是“灌输”、“填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会导致消化不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搞清他们的文化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教学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加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挑战和新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避免在语言交际行为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二、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要遵循下面的原则:
1.相关性。课上所讲的文化要点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更好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脱离课文讲文化,其结果只能是鱼和熊掌均不可得。
2.适度性。文化导入要把握尺度,分清主次,有针对性。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以语言为主,文化为辅,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因而,文化导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不可喧宾夺主、大讲文化,把文化导入变成了专门的文化课。否则将悖离教学的目的。
3.实用性。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极其复杂,因此,文化导入应针对教材内容,着重讲解课文中所出现的对于跨文化交际使用价值大的文化差异。譬如与日常生活交际密切相关的英汉文化差异。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
际。如果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与日常所需密切相关、与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那么,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
4.综合性。文化导入要避免主观随意,以偏概全,应尽可能作到准确、全面、客观。将所学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方式与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综合性的导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对目标语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准确的把握。文化的导入与语言教学结合要自然,不要机械呆板。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备课时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揣摩具体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
(1)比较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中西方文化的信息,要求他们进行比较,发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语言结构与文化内涵之间的不同,尤其是目的语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如称呼、问候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等。在交际法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扮演角色”的活动,模拟各种交际情景,使学生亲身体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对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并能更好地处理不同场合的语言行为,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
(2)专题介绍法。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但未出现的,而在英语国家中是很重要的文化知识,可由教师利用开场白的时间做专题介绍。譬如,在讲《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HolidaysandSpecialDays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圣诞节做个全面生动的介绍,包括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圣诞大餐、圣诞礼物等,并结合各种文字或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日气氛,体会异域文化风情,使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讨论法。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有所了解,然后利用讨论的方式探讨对它的看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思索、讨论、归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特征,从而更清楚地对其文化有全面的理解和感受。
(4)视听法。在课堂上,可以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学唱英文歌曲,观看情景录像或电影,使学生在歌声中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心声和文化风格;通过观看Video了解他们不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等,增强学生对受不同文化影响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意识和敏感性。使学生不仅了解不同的场合讲目的语的人的言语行为,即说些什么、怎么说,还能了解到如何利用衣着、表情手势、体态、姿势和眼神等非语言行为来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情感或体现各自的地位等。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上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使文化的导入融入到语言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本国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要想真正地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掌握足够的社会文化知识,以便在交际中能轻松自如,语言得体,避免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刘润清1论大学英语教学[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2〕陈仲利,杨同福1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M]1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
篇13
一般在实验的第一节课已经向学生说明实验前要预习,进实验室时要有预习报告。但是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不高,预习报告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才写的,这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教师进行原理、实验内容讲授时,少部分学生属于游离状态,教师在演示实验操作时,学生没有认真注意细节内容,真正到他们进行实验时,问题出现了,不懂得如何解决,而一味的在书本上找答案,还是没能最终解决问题。遇到此类情况,甚至有些学生干脆就不思考,任由错误的发生。由于需要分组进行实验,小组中有个别学生基本都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得很不积极。
3学生抱“应付”心理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物理化学实验中测定数据多,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这也是探究实验机理、剖析实验内容的必需步骤。有部分学生完全不理会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只是一味凭感觉简单处理;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真正明白原理,引起处理数据不完整;还有一部分学生查阅后采用软件进行处理,但是由于不知所云,所以很多也都只是给出了图形。比如在三液系组分相图的绘制中,很多采用了某些理论课提供的软件画图,只是纯粹的画图,当问到三角坐标中每个点具体代表什么,学生没法回答。基于以上的情况,主要的根源还是学生要完成实验报告的任务,只能这样的应付了事。这对培养学生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基于现状,有些事情无法完善。因此,某些时候,针对这些好学又不是很明白处理原理的学生,需要更加耐心指导,注重不同类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3]。
4简单的考核方式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一般都是考查课,通常采用平时实验报告及平时表现进行综合给分。但是实验报告都是组员之间相互讨论给出,甚至有些都是抄袭过来的,并且对于平时的表现也不好衡量,该课程考核结果不是很满意,所以应该思考下能否改变现有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