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产品创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

篇1

可售回股票“售回”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并经历了以下的演变过程:

(1)现金。即持有者将可售回股票售回给发行公司,发行公司以预设的价格付给持有者现金,双方股权关系结束。这是最初的“售回”方式。很显然,以这种预设方式发行的可售回股票,对发行公司来说类似于“或有负债”,所筹集的资金不能列入发行公司的股本金,因而丧失了扩大股本再筹资的优势;另一方面,以现金买回可售回股票无疑会造成发行公司短期内的大笔现金流出,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投资银行家在实践中创造出了新的“售回”方式。

(2)普通股。即持有者将可售回股票售回给发行公司,发行公司不是以现金的方式结算,而是从发行公司获取相当于普通股市价和预设值之间差额的普通股。例如某投资者持有发行公司发行的两年后预设价格为每股20元的可售回股票1000股,两年后该公司普通股市价为每股15元,那么,持有者就可以从发行公司处免费获得500股普通股,原来的1000股可售回股票也将失去“售回”权,这样,此后投资者共拥有该公司1500股的普通股。这种方式对投资者来说,由于二级市场预期效应使股价的调整,“售回”前后其财富量并没有变化,利益不受影响;但对发行公司来说其意义就非同一般:以普通股方式售回的可售回股票就不再是“或有负债”,因而发行后列入股本金是顺理成章的;另一方面,“售回”无须支付现金,不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可见,普通股“售回”方式比现金“售回”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

(3)选择权。即允许发行公司在普通股、现金、优先股和债券四者中选择一种,在不影响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买回”可售回股票。显然,这种方式给发行公司以更大的选择权,使公司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财务状况灵活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买回”可售回股票,同时不影响持有者的利益。这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可售回股票的“售回”方式。可见,可售回股票是适应投融资双方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股票,并在实践中经历了不断创新的演变过程,是投资银行家智慧的结晶,是典型的金融工程产品

不过,可售回股票的“售回性”是相对的:只是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段才能实施,例如如果约定的时间是两年,那么两年之内不能行使,须等满两年后的一段时期内方可;实施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同一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的市价低于预设值时;一旦实施,不管是现金的方式,还是普通股的方式,或者是普通股、现金、优先股、债券等组合或任选一种的方式,“售回权”即告丧失。因此,可售回股票并不是对股票本质的否定,而是在对其功能进行改进和完善基础上的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股票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可售回股票诞生以来之所以能获得市场的认同并不断发展,是因为它满足了投融资双方的利益。从投资者角度看,可售回股票由于有预设值的规定,因而大大降低了股票投资的风险,使投资者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不了解的股票,有利于首发股票的顺利销售。从发行公司的角度来看,可售回股票能够保证公司股票以较高的价格发行出去,筹集到较多的资金。一般来说,采用这种方式发行的公司多是中小企业,知名度不大,投资者不大了解,而路演(Roadshow)推介的成本又较高,其普通股票较难推销。采用可售回股票就可以避免这些不足,通过预设价值使股票以不低于其真实价值的价格顺利发行出去。公司之所以愿意作出这种承诺,是了解自己公司的真实价值并坚信未来的成长潜力,是经理层信心的表现,从而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进一步讲,可售回股票的优点和市场效应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售回股票极大地增强了股权融资的灵活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外源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已经证明,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的成本要高。从比较利益的角度看,企业应该优先选择债权融资。但是由于债权融资所筹资金只是一种负债,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而股权融资所筹资金则是股本金,没有财务压力,因而一些公司乐于采用。股权融资与二级市场有直接关系,市场火爆时市盈率较高,股票可以溢价发行,会吸引众多公司发行股票。但在市场冷清时,发行溢价小,很可能折价发行,公司一般不愿意进行股权融资。可有时恰恰这时公司急需资金,需要进行股权融资,如果发行普通股,则价格较低,对公司老股东不公平,也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不能筹集到足额的资金。而采用可售回股票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有最低价值的设定,使公司的股票能在二级市场低迷时,以较高的价格发行出去,及时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可见,可售回股票比普通股具有同样的筹资功能,且发行不易受二级市场波动状况的影响,从而使股权融资的灵活性和吸引力大大增强。

篇2

金融创新指的是金融创新的主体创造出新的金融事物以适应金融环境变化的过程。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过程创新,其中的金融工具创新指的是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指的则是创造或者引进新的新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货币以及其他类型的结算和支付工具、基础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其中基础金融产品主要包括以商业银行为中介的证券类资产和保险产品等,金融衍生品则包括了资产证券化、金融期权、场外交易等。

金融稳定指的是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转,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不仅仅指传统的货币稳定,还包含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的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只有这三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的配置功能,才能够实现金融稳定。金融稳定的意义和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它是金融体系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标志,更加有利于金融功能的发挥。如果金融不稳定将会导致金融功能的降低或者缺失,最终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经验表明,金融产品的创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金融稳定。因此,处理好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

金融产品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过程中,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影响。由于新的金融产品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之前,金融体系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受到金融产品的影响之后必然会出现波动,丧失了原来的稳定性。第二,由于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会出现其他因素对金融市场进行调节。此时,在新的因素影响下新的稳定的金融结构重新形成,金融体系会重新趋于稳定,这些外界因素包括了政府的调控作用等各种方式。在金融产品创新的影响之下金融稳定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但是总体上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受到金融产品创新影响的金融体系必然会在市场力量和政府行政命令之下形成新的稳定的金融体系,总是处于一个由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循环过程。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有熨平效应、稳定效应和冲击效应等。

二、处理好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创新的管理平台,保证创新金融产品的质量

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个的流程和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涉及到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整合,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管理平台,以保证金融产品的质量。金融产品的创新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统一的协调、规划和部署,加强协作,制定统一的流程管理,保证金融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尤其是要在风险可控,责任共担的前提下,形成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多个金融监管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或利益链条,强化部门联动、协调配合的作用,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分析、预警制度,始终掌握金融稳定工作推进主动权。

(二)保证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空间,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金融法规制度的对金融行为做出了多种要求,明确指出了行为规范和准则,相关准则限制了产品的创新,现有机制下的产品创新严重不适应金融稳定的要求。进行金融制度的相关改革是我国的金融业全面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规则的必由之路,这些规则必将深刻的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改革的本质内容是金融制度的管制,因为这是金融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因素。另外,构建金融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也是相当重要的,稳妥调整金融产品创新的规则,使金融制度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促进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稳定的良性互动,增强金融稳定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待金融产品创新的态度一直是比较保守的。考虑到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存在一定威胁,一直对金融产品创新采取限制措施。但是,在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稳定保持良性互动的前提下,金融产品创新所带来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金融产品创新可以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升级,给实体经济和金融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动力。对金融产品创新的一味压制会降低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必然也会导致金融结构的失调。只有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稳定的互相适应,为新的金融产品的扩散和交易提供必要的基础,才能够寻找金融产品与金融稳定之间的相对平衡,才会保持金融稳定。一方面要防止管理过于严格,让金融机构失去开展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日益增长的多样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管理过于松散,产品存在严重缺陷,甚至先天不足,危及系统、金融,乃至社会稳定。

(四)金融产品的创新要适应市场规则

各种金融行为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发生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必须要符合市场规则,适应市场潮流才能够维持金融稳定。信用制度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和限制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必然会影响金融稳定。金融市场交易的规范必须和法律制度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只有在遵守市场规则和具有制度保证的前提下,金融产品创新才不会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实践和经验表明,没有好的市场制度,再成熟的金融产品也会成为淮北之枳。

结束语

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转,在必要、适度管理的前提下,处理好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必不可少,只有维持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会建立起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篇3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篇4

一、相关关系原因分析

(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从2000年开始,在我国农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撤出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供应机构以及资金供应出现严重缺口,与当时农村经济机制改革产生重大矛盾,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一是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四是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金融市场

在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有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显然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法律之外,可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四)存款保险体系不健全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防止挤兑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政策建议

(一)改革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外部支持环境

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因此应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农村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一是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需要相关准备金管理,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服务的改善;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地削弱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政府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一文中提到,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而导致经营管理难度较大,而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因此,应注意农村金融系统改革与城市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协调性。

(三)完善我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齐的农村信用环境,设置强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且强化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经营效益差的信用单位排出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农民的财产安全。

(四)注重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虽然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充斥了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但我们不能否认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同性质市场的存在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双方会不约而同地改善经营模式,加强管理,而最终获益者为广大农民,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例如,进行以利润为导向、成本收益平衡、运行效率高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率的方法从多个渠道减少对捐赠的依赖。

(五)区别化对待,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要求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耕作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出台政策应区别化对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区的等级划分,逐层削减规模,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农村,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民办理事务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六)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加快资金回流

有数据显示,农村建设常出现资金运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可规定对资金运用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求其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或者减少存款,或者自动退出农村存款市场。加快资金的回流,为农村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流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薛红,赖景生.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重庆市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关关系分析[J].管理学家.2009(04).

篇5

一、新经济时代经济创新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经济四要素“知识”比重在上升。传统经济包括农业和工业经济,“三要素”论源远流长,数千年倡导繁衍、耳熟能详。而作为创新要素“知识”加入,形成‘.四要素”说,多闻于世纪之交,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列为四要素之首,尤显其特性:即知识要素的充裕性①。皆因前“三要素”盛行至今已受时空限制,国界、种族、观念隔离、亦难有’‘予取于求、随之取用“之便利而显逊色。唯独知识要素,完全无上述约束,只要愿意,可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仅如过去的一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技术、科研成果以成千上万计,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无穷财富。所以“知识要素”虽立论不久,或叫初具形态,且有转化受阻种种障碍;但其意境深远、力贯全球、活力无比,成为现代企业家,投资、生产、经营者发展战略首备之品—可示其经济创新论中位高而权重的发展趋势。

特征之二,新经济发展加快了“知识”渗透。“土地、劳力、资本“构成三要素说,②.是传统经济重要物质基础,因“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等弊端而风光难再。但.‘三要素“论完整性、严密性、系统性等经济作用亦难于被动摇。新经济发展,‘’三要素”作用在相对下降,但并非言可取代,因为知识创新威力,要通过传播渗透才能发挥出来。如知识渗透于’‘土地”要素,才会有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渗透于“劳力”,才会有劳动品质的提升,劳动效能的发挥;渗透于“资本”,才会有资本运作本质的变化或更新。同时在知识传播、渗透面前人人平等,取之容易;许多企业家,借助知识力量而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新经济的贡献。

特征之三、经济理论两大支柱面临新冲击。传统经济理论中有两大支柱说。第一支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消费者(家庭)收入受硬性约束,边际效用价值下降,产品价格下调,引发需求上升;反之则下降~一衍生出需求变动规律。第二支柱“生产费用主导”论:即资源性生产费用上升,产品有利可图,供给会增加;反之则减少.一形成供给变动规律。③冲击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信息发展,使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产品价格趋低,家庭实际购买力会上升;加之发达国“财富效应”—股市上涨增加家庭虚拟收人,均冲击了家庭预算“硬性约束”论。其二、新经济中知识作用上升,厂商受资源性约束的供给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又如网络经济普及后,免费提供网络和电子邮件服务的厂商会越来越多,从而使“有服务就要收费,’等老行规老惯例受到挑战。于此,用传统供求规律,来分析未来营销行为,已难有更多意义。

特征之四,“注意力”经济成主导世界潮流。象时装模特展销吸引观众注视力那样。企业发展“注意力”经济①,以招徕消费者已成新潮。新经济发展,企业.‘注意力”营销—通过网络宣传,树立企业产品形象;或经精心没计制作打扮,成为某一特定领域“霸主”;或营造购物“天堂”,成为顾客网_L之首选等,从此有了广阔天地。获得了“霸主、’地位,或有了“注意力”形象的厂商,当然能带来无限商机。而于无限商机中,孕育出主导世界潮流的许多新秀,显然又是新经济的贡献。

当然,新经济实践深人还会创造出;如能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带来收益递增;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实现价格永恒降低;“物以多为贵”;提供无限能力与机会等运作特征等。但其要求也是苛刻,甚至是残酷无情。有喻新经济如一个个竞争漩涡,稍不留神即被淹没。并非危言耸听。

二、新经济影响营销创新几个方面

影响之一,打破时空障碍全球范围可营销新经济出现,信息传播已无国别地域之分,从生产与销售理论上看已无逾越之障碍—厂商与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贸易伙伴。影响所及,应从狭窄的国内区域营销,转向国外或全球性营销。特别是暂处弱势者,已有可能“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立足全球营销观起步,营销创新由此而生而发。

理论依据是: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需求崛起,“靠资本、拼劳力”的规模化同质营销已难于凑效,国际市场异质化营销已成新亮点。其次,新经济时代双向沟通加快,物流。商流、信息流交换频率增加,借助网络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互动营销网,为全球性或异质化营销创造了物质基础。第三,国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一条龙服务的政策导向或成功实践,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为全球化营销创新大开了方便之门等。

影响之二,市场多变数引发营销新组合。新经济发展拉近了消费者距离,但也加剧了同类产品生产者的竟争,依据国际市场多种变数而可实现营销新组合。如产品创新,可抓住消费者心理、生理需求变化,把握住个性化需求规律.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功能用途,增加附加价值或文化内含等来满足。又如价格决策—网络化市场要求,一是产品类型的满足,二是价格成本的可接受性;而企业则可按成本要求提供柔性产品概念,再按概念组织生产或售货—弹性化成为可能。再如分销,已出现电子虚拟市场。无形商店、电子货币等多种数字化交易方式,中间商中介作用已大为降低。促销、信息网络使无纸化促销成为时尚,将有图文并茂的产品索检,价格动向一览无余;网络的定制化功能可将产品组合信息集中储存、自由存取,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购物空间。当然还有其他变数影响营销组合因素,构成新经济营销创新的更大空间;

影响之三,营销添智慧出现创新“蜂聚”期。新经济新技术风起云涌,创新的巨大动力已不局限于单项、局部性,且有成片成批的叠加效应。有专家称为创新“蜂聚““现象出现并非偶然。

从市场创新着—出现一种新技术产品后,将有一系列创新活动以招揽顾客,亦会有全新产业问世,或控制一种至几种新原材料基地;甚至出现一种崭新的经济组织,以巩固垄断地位,或创新垄断市场方式等。以计算机实践为例—已从单机、大型、单功能、低速度、专用机。向多机化、微型化、多功能、快速度、网络化发展。特别经营销专家或智慧营销的介人,将以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性,而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实现工商交通、金融、邮电等联网后,又将派生出大批信息产业或相关产业,甚至出现产业带,产业群体、产业链条—“蜂聚”接踵而来,新经济功不可没。

影响之四。优化“系统”论可把握营销主动权。新经济信息网络化,仅是解决了“速度、效率、安全、方便”等传统贸易老大难问题,而“胜算性如何”还要靠谋略智慧,或贸易成熟性。西方诸强已有高科技7096、市场分额80%以上的竟争优势②,于中国未来营销影响探远:优化“‘系统”论或可以“系统营销”论策应,新经济条件更有可能。

首先调整营销心态:承认科技营销落后;但不甘合落后科技营销。其次,坚持市场细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国情扬长避短,瞄准高科技目标。

再次,重视消化吸收,实现高新技术第二次创业。还有,创造宽松环境,着力改善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知识产权,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打击伪劣假冒侵权行为等。还要熟悉““人世’“后的世贸规则,防止高科技贸易’‘被诈、被罚、被假”的发生等。高科技贸易复杂性,以“系统营销”论把握营销主动权,或可以消除新经济运作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新经济营销创新应用的几点思考

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均要有个较长期的适应过程,如下几点可助‘“创新”思路,对初涉营销者更应慎密谨为。

思考之一,自我约束激励创造“.购物天堂”。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自强自律,不断消除低效率和浪费现象,减少不合理利润因素,自觉抵制伪劣假冒、欺行霸市等。激励全体员工拼搏进取,敬业、乐业、爱业,提升自我品质;大力弘扬团队意识,更新企业形象,千方百计留住顾客,营造真正的.‘购物天堂”。

利用多种外因营造“购物天堂,,.如通过网络传输商流、物流信息、创造时空效应,产生““购物方便”感;或以产品新概念引导潮流,成为消费者“、理想产品策源地信誉”感;适时开展’‘升质降价”促销活动,产生消费者‘.低支出,高品质享受,,感;还要加强公益宣传、树立绿色品牌,形成‘.热心公益、放心消费”的认同感,将“、方便、理想、享受、认同”的情感运用于营销的全过程。确立‘“购物天堂”的好环境。

思考之二,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不衰。新经济网络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新产品层出不穷,往往因一个小理念的转变而赚了大钱,又会因一个小小失误而血本无归。因此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有‘“瞻前顾后,观微知著、抓住本质、攻防有略,进退有序”等气魄与胆识。或者古商邦经商理念—““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而不衰”中,悟出营销创新的灵感:

所谓‘“天时”是指营销大气候—坚信新经济是人类社会新商贸的良好开端,将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而谓“‘地利”则指现有土地、劳力、矿产资源,以及替在需求等优势。所谓“人和”是我国经商者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建立、健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亦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宽松的市场准入机会等。坚持有理做赢人,和气营出三赢家。

思考之三,坚持辩证营销立于不败之地。组大联强,固然是.‘实力、信誉”的象证在国际贸易之中亦有按资本区分信誉度—“实力论英雄”的主张。但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点。而新经济是一种突破。如’‘小吃大”、“快胜慢”、“新吃旧”等,有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规则,①,亦有喻之为新营销辩证法。

篇6

新沪商:您一直关注创新领域,也参与到不少高新技术文化的决策中。最近您发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种追逐时髦、不求甚解、急功近利的风气,而忽略了它本来的面目?

张晖明:是的。现在人们一说到“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就夸夸其谈,而对于它们的真实内涵却少有人静下心来琢磨。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先进制造业就是造大飞机、造卫星、造太阳能光伏电池,这些没错。但我问你,瑞士手表是先进制造业吗?印象中好像不是吧。但是,瑞士手表有几百年的工艺传统,很时尚,很有收藏价值,还打上了一个国家的世界形象,在全球分工中占据了无可比敌的地位。它怎么不是先进制造业呢?

一说先进制造业,我们往往就将传统产业和先进产业对立起来。其实,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成长发展而来的。瑞士手表走了几百年,应该说它还是先进的。瑞士人在手表上镶嵌了一块钻石,就有了收藏价值,这就与当代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结合起来,说明它在与时俱进,一直保持着它的先进性。

又比如,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我们习惯上划分,一种是传统服务业。比如餐饮业,认为是传统服务业,档次较低。但哪个人哪天不吃饭?问题是,我不仅吃了饭填饱了肚子,我还在吃饭的场合享受了某种文化,而且去了以后还想去。当一个餐饮业要让人经常光顾时,不仅仅满足填充饥饿的功能,更多需要的是享受这种餐饮的文化。你说它先进不先进?我觉得它很先进。有人性化的服务,有人性化的环境,超越了物质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了对生活质量、对文化的体验,不是平面化、单纬度的生活享受,而是一个立体的享受,那就是先进的。

我们一般将金融划为现代服务业。其实,金融业是古老的行业,英国人从17世纪开始就有信托典当,这就是金融业。你能完全说金融业就是现代服务业?这样理解过于简单化了。诸如此类的简单化理解,容易造成我们对工作方案、对政策取向、对社会成员的误导。而这种简单化的背后,是功利主义盛行,现代经济素养和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并非“买来”才是“高新化”

新沪商:在您看来,又该如何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升级”这些热词?

张晖明:首先,什么是高新技术?它是相对我自己手中拥有的产业、技术、管理驾驭能力而言,比我高,比我新,就叫高新技术呢?还是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与国外其他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相比,装备技术水平高低之间的落差比呢?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如果我认为,我不如别人,就应该“买来”,那就忽略了自己手中原来的技术。一旦别人先进,我就买来,那必然造成“买来主义”的依赖性思维方式和简单的照抄照搬,培养不出内生的自信,难以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创新。反之,如果我在自己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针对适合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中国产业结构特点的创新元素,可能使得我手上掌控的物质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提高,那也是进步。这不也是“高新化”了吗?这样节约、低成本地实现了升级和发展。

但今天,我们很少去研究发展的成本,只说产出了多少GDP,但是从来没想过要拿到这个GDP我们投进了多少,买来了多少,不看发展的成本到底有多高,这与科学发展观是背离的。

技术进步是升级市场做透也是升级

新沪商:再说“产业升级”。我们一般认为技术装备进步了、产品更新换代了,就升级了。您是怎么理解“产业升级”?

张晖明:我们通常把升级理解为“硬升级”。比如手机,我们过去用大哥大,今天用3G,都不脱离具体形态,是使用价值的升级。这样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更多在比拼装备的技术含量,结果升级就变成了不断“买进”新的设备和技术。

但往往我们在没有把某个产品的市场做透的情况下,就“心无旁骛”地投入升级了。比如,把桑塔纳2000升级到桑塔纳3000,这叫做升级。但是,为什么今天“普桑”还很有市场呢?因为普桑的市场还没有做透。当然,不是说不要做新的产品,而是要处理好新和旧的关系,要处理好供给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是否能匹配。

上海的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在这个问题上要反思,就是有没有把产品的市场做透。本世纪初时,对上海产业发展阶段的判断认为,上海在全国是工业化比较早的城市,因此工业发展必然表现为在轻工业基础之上发展重工业。于是当时大家都冲着莺化工阶段去了,去做石化、汽车、钢铁,而没有把轻工业的市场做夫做透,结果原来的轻工业都做没了,老字号一度全军覆没。这给我的启发很大。升级是什么?技术更新是升级,而市场做透也是升级。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依赖度提高,这是永远的市场。所以对于升级的理解不要只在装备技术含量、规模上去思考,应该在市场做透,规模做大和消费者信任度提高这些方面思考,这样升级的内涵才完整。

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

新沪商:再说产业化?

张晖明:“产业化”,是市场化、规模化。当然规模化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是要市场化,科技创新要与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你的创新技术最后要为消费者接受,消费者无论从物质意义或者心灵意义上对这个产品有了享受。如果没有这些,怎么能说是产业化?换句话说,要把高新技术转化为设计,转化为产品,转化为营销方案,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这才是完整的对创新的理解,对产业化的理解。

我们现在说产业化,好像只是追求能不能做出一个产品,但是不管能不能用。企业说,我可以做出来,但做出来后这个新产品是否有市场?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又是否能完全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从而做到把市场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些涉及到商业模式能力,市场操控能力,特别对产业节奏的理解能力。所以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还包含着市场化,规模化,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匹配。而我们现在考核企业创新能力就是新产品产出

率,这脱离了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往往会对企业产生误导,结果产业化变成为时髦而时髦,为产品而产品。

“为”与“不为”政府角色如何扮演

新沪商:在前不久召开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经济学家吴敬琏无不忧虑地指出,眼下在科技创新领域,由政府出面分钱、分物、分人的做法仍然相当普遍政府将“为”与“不为”的概念混淆了。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晖明:说到政府和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关系,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不能直接帮助企业去做决策。但正如吴老所说的,现在政府在帮助选项目,甚至选技术路径。我们通常对政府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但是回到现实中,政府一定是某些具体的产业部门。到具体部门的时候,又涉及到具体当事人的利益。政府“不为”就是不要直接帮助企业选项目,选技术路径。项目来自哪里?来自市场。市场谁最先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定是企业。所以要尊重企业。

但现实是技术创新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碰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障碍。我们作为学者,开始理解并不深刻,但是接触了一些企业后,感触就很深了。有的企业说,你不要认为我这个技术好,我这个技术应用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一旦使用我的技术,就意味着把人家的技术颠覆了,就意味着把别人的前期投入全都泡汤了。这个时候就有某种力量出来阻碍创新技术的推广。政府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在标准的认定上,应该考虑全社会在什么时候把这个技术标准采用了,而不是直接参与选择项目。

企业创新要有变失败为财富的机制

新沪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现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企业为何陷入创新的两难境地?

张晖明:我们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处于不同市场的“位势”上。我们的企业处于劣势,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走在前面。第一,发达国家企业内再生产资金循环是围绕着成熟产品的投入产出,围绕着拓展市场的投入产出,围绕着研发的投入产出,西方企业在这几个循环之间已经产生了1+1大于2的效应。尤其研发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支持了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研发投入的现金流有高额的回报,不仅表现在产品上,还表现在一些具有专利技术标准的收费能力和受益能力,所以研发中现金流的投放之后回报是倍加的。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起步阶段,研发阶段的现金流是净投放,研发成果的回报至少在5年之后,而我们令天的企业忍受不了,但是国外的企业已经熬过了这一阶段,经受住了这个考验。它的研发已经是一个可以带来高回报的投入。

第二,研发项目选择的技术风险。技术选准了没有?当年日本人在模拟信号技术上做得不错,坚信这个产品有生命力。但美国人做数字信号技术,结果数字技术战胜了模拟信号技术,日本人全军覆没。这就涉及到研发着力点的选择、方向和路径问题。

第三,选了某个项目后执行中的干扰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也许选了这个科研项目但最后不成功,这就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全都白白流失了。从企业行为意义上说眼前的投入是白自流失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好的创新体制,这个白白流失恰恰是企业创新中不可回避的经历。因此需要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审慎性,敏感性,通过自觉意识来积累失败的教训。有一些企业是专门使用经历过失败的人,希望将这些人把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变为财富,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机制。

但是我们今天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机制。第一,团队不稳定,经常发生跳槽的问题,这与激励机制有关系。第二,心气浮躁,这是文化积淀的问题,企业创新需要持续跟踪所形成的信念、文化、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某些问题的经验性、敏锐性的累积能力。我们现在讨论核心竞争能力,它是一种“默会”知识,就是“不能言传的知识”。这是研发团队要形成一定的默契,甚至是领军人物使一个眼色,就能理解他的意图。

要做到这个境界,就要很热爱很投入事业,还要给员工合适的报酬,要有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而我们今天对研发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往往是谁权力大谁就能力强。

“不断改悔”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

新沪商:现在一些高校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认为做实际问题研究的是下里巴人,档次不够;而一些在SCI和NATURE上发表的高精尖论文,却又离现实问题太远 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张晖明:一度确实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做产学研结合是低端的,不是国际前沿的。如果你是关注现实问题比较多的人,那就会被认为是下里巴人。这是没有处理好社会总体分工。一个社会创新的体系,有最前沿的国家队,也有注重实际应用的地方队。即使在国家队里也可以分成理论型和应用型。社会要有分工,有一批人做学术研究,高精尖,但是有一批人集中精力做国民经济主战场需要的项目。

但是今天的学术界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为学术而学术,非常学究气。有报道说,中国的学者参与国际会议,有著名的“3S之说”:见了面“shake hands”(握手)和“have a smile”(微笑),然后坐下来就是“keep silence”(沉默),不说话了。我们的科研课题来自哪里?一定要来自实践,而不只是头脑里。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成果是文化的积累,是有学术意义的。但是一种学术如果不能对实践有解释力,有指导意义,那只是起到了对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延续的作用。

新沪商:对现实问题的关照是您的偏好,这与您个人经历有关吗?

张晖明:我在农村5年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1973年我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待了5年。人心好像天然具有向善和向上的天性,当时我在农村生产队带着一帮年轻人做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就开始琢磨为什么人家的地产量高我们的产量低,这也是一个初始的经济学的思考。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已经是农村基层的骨干,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了。

篇7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况

农村金融体系由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组合而成的一个为农村、农业发展通融资金的有机整体,分为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2],其中合作金融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因共同利益而自愿参股,在资金上互相帮助、互相融通的一种特殊资金融通方式;商业金融主要是指商业性质的银行对农业地区发放贷款,如地区商业银行等;政策金融是指在贯彻政府经济政策的前提下,不以商业性的标准为原则,而以国家的信用为根本,在农业的相关领域进行资金融通,保护、支持农业的生产,提升农村地区人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状况及发展态势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以改革开放为界限,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后,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彻底改造,形成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到1951年,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且第一次提出要“帮助农民、深入农村、发展生产、解决困难”的方针[3];二是1953年成立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供销合作、农业互助合作一起称之为农村合作化的3种形式[4]。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1979年—1993年,形成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地位;其次1994年—1996年,开始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新框架[5];最后1997年—至今,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和非正规两种金融机构组成,其中正规的金融机构有非银行类和银行类两种;非正规金融机构有农村合作基金会、民间私人借贷组织等,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该三大金融机构形成了现在农村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分工的农村金融格局。结合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但仍旧以政府金融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区域的发展前景仍然不乐观,必须加大对相关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繁荣农村地区金融机构。

(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的农村金融问题是需求得不到满足,存在金融抑制现象,且农村地区金融的市场特征需求群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金融需求群体广泛,有小微企业、农户、有农村个体户等最主要的金融服务是短期经营性贷款需求及少部分的资金结算需求[6]。但由于该群体满足贷款新要求的信用担保能力有限,对其投放的风险保障程度较低,形成了被金融机构边缘化的群体特征,如我国某农业大省,其全省的农村信用社存款数量仅仅占到全部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35%左右,但是其“支农贷款”却占到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90%以上,从数据可知,农村大部分资金支持都依靠单一的农村信用社,这很难满足该省农民、农村、农业对金融的需求;其次,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多元化。由于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即城乡差距、地域差距等,除了存贷款这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外,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还需要一些理财、信息、管理等相关服务的需求。因此这就体现了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工具太过单一[7],只能体现存贷款业务,金融创新工具基本无法进入到农村市场。

二、市场经济视阈下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的原因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所处客观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制约的因素及程度远远超过发达地区,以致出现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现象。但是,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保险行业、理财机构逐步向落后的农村地区靠拢的情况下,大大丰富了金融市场,因此,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视角,深入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协调国民经济发展[8]。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先应深入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经济原因,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相较于城市更低,其生活来源较少,部分落后地区完全依靠土地、山林,因此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无法融资或者融到优质资金,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等机构的基本功能;其次政策原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力度不一样[9],支持“三农”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三是农村地区的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部分非正规金融机构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但该类机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

(二)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因素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特殊性,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仅需要面临政策风险、市场变化风险,也要面对不定期的自然风险,因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在其生长过程中,任何形式的自然灾害,如病虫害、洪涝灾害、干旱等,都有可能让农业生产完全覆没。此外,农产品上市期间,同一种农产品会在同一时间大量涌入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价格的波动,即使有农产品的期货市场,但也只能规避某一时间段的风险,而且个体农户无法参与到规避过程。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还有土地产权,产权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通过经济所有制表现出归属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使用权、支配权、占有权、收益权和所有权[10],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只拥有土地的经营权,而没有处置权和所有权,无法对土地进行买卖,因此,农民需要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时,不能提供法定的相关抵押品,且集体也没有权利帮助农民进行抵押。

三、市场经济视阈下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的途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地区金融业务逐渐增多,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首先明确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及思路,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基于市场经济视角,建立公平的竞争平台,坚持从农民最基本利益出发,积极为农民谋福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一)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针对农村经济状况,应适当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首先,对农村现有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将流转权、用益权和担保权赋予承包土地,但也要处理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可以颁发土地使用权证、集体的土地证,对农民居住的房子赋予抵押权、担保权等金融功能,拓宽农民财产收入途径。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平台,用于土地流转和农村房地产交易,设置科学的交易双方准入门槛,防止土地流转的非农趋势,保障农村用地的合理性,并确保农村房屋建筑的资本属性;其次,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政府应积极宣传农村金融新体系,改变农民对金融的“狭隘”看法,使得农民深入了解金融产品,并主动获取金融机构的帮助。此外,金融机构也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立足于区域实际发展情况,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二)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做好相关惠农工作

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市场经济视角,必须增加财政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力度,做好相关惠农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第一方面,科学设置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完善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齐全的金融设备,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与农业其他建设相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大,且维护成本、投资成本较高,大部分商业性银行不愿意承担甚至无法承担这些领域的投资,因此,政府机构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的硬件环境;第二方面,增加农村地区的资本供给,政策金融应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加大对农村等落后地区资金的注入力度,结合地区农业发展优势,重点扶持综合农业,转变农村地区经济结构,促使农村地区经济往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保障农村地区资金的充足供给。

(三)立足农村金融市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农民群众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农村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等,应增加服务手法,结合农村客户意见,推出价格合理、种类丰富、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开办个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减少金融活动中的工作环节,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挖掘潜在优质客户,并准确定位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注重其社会责任,帮助低收入家庭和创业家庭,坚持服务于“三农”,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下,制定灵活的贷款制度,不仅满足农户对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也保障贷款的利息收益。此外,也应健全农村贷款制度,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政府可以设置专门的再担保制度,进一步保护农村金融机构,防止出现农民无家可归、无地等情况,采用财税手段,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投入农村金融建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引入现代化金融监管产品,动态监测农村金融市场的变化,做好相关风险的防范,确保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其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政府重视“三农”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建立健全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形成一个平等竞争、广泛覆盖、功能互补、定位合理的农村金融平台。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财政支持力度,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推出创新的农村金融产品,完善相关的农村贷款和存款制度,建立农村信用体系,辅之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监管,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将更多资金引入农村地区,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高保中,赵学增.经济学和中国新常态下的改革与发展——全国第九届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v.50;No.57912:173-177.

[2]张希平.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建立物流贸易通道问题研究——以喀什为枢纽中心的中巴物流贸易通道[J].金融发展评论,2015,No.7010:99-105.

[3]郑高强,尚晓,李扬俊.乌鲁木齐建设西北区域金融中心探讨——基于分阶段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J].金融发展评论,2015,No.7010:89-98.

[4]杨帆,宋鹏飞.低碳生物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法律激励机制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v.1404:17-23+31.

[5].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网点管理转型研究——以邮储银行管理模式研究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5,No.268351:52-54.

[6]李春肖,李芸,张弛.农业保险供给市场主体发展潜力研究——基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和投资业绩的比较[J].广东农业科学,2015,v.4223:194-199.

[7]李婧,朱承亮,郑世林.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农村信用社绩效——来自陕西省8市86个县(区)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5,No.37111:63-76.

[8]覃振锋.引领长线资本投资建设广西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对策——新常态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新突破研究系列论文之五[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5,No.16906:47-50.

篇8

融资租赁交易最早出现于美国。1952年美国人H·杰恩费尔德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裘国国际租赁公司,从而开创了融资租赁交易的先河。该种交易方式颇受当事人各方的青睐。[1]相比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美国融资租赁,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81年我国才成立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交易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融资租赁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和引进外资的重要途径。[2]它是一种集金融、贸易和租赁为一体的新型交易方式。我国1999年《合同法》的出台,将融资租赁合同作为专章予以规定,这对保障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历经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可以说无论是从经营规模、服务领域还是业务范围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提升。

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外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及国有大型设备制造厂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民营投资机构等争相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截止2011年1月底,中国已有超过200家融资租赁公司,其中金融租赁公司 7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53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140家,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特征

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成立,要有两个合同和三方当事人。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出租人和承租人和出卖人。两个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3]其中出租人是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而不能是自然人、一般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目前具有出租人主体资格的机构有二种:一是,依据2006年6月30日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二是,依据2005年2月17日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对于承租人的主体资格,我国《合同法》并没有特别规定,但我国曾签署的《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第一条规定:"融资租赁交易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规格要求及其所同意的条件同供货人缔结一项供货协议,据此,出租人取得工厂、资本货物或其他设备;并同承租人缔结一项租赁协议,授予承租人使用该设备的权利,以补偿其所付的租金。"公约明确了适用范围,排除不适用于个人或以家庭为目的的交易。

三、企业环保设备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企业如何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保设备的投入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大部分企业由于过去环保意识不强,对于环保设备资金投入少,环保技术相对落后。有企业没有资金投入环保设备或者是原有的环保设备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又没有后续资金进行设备升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不被淘汰,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环保设备的投入也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实力体现。

环保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为改变资金短缺的现状,企业又急需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企业在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的情况下,如果要改变这种资金短缺的情形,就不得不寻找资金的支持。再者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极其狭窄,也需要融资租赁投资人的支持。国际租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运用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企业增加环保设备的投入,运用融资租赁可以支持企业设备改造,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环保设备融资租赁模式社会化认识程度低。

很大一部分污染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投资购买建设环保设备自己运行管理,较少考虑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环保设施。由于对融资租赁模式认识程度低,环保设备投入后,没有后续资金维持设备的运转。而与此同时,我国环保服务业的发展又没有及时跟上。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不运转而影响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根据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的这一特征,不仅要体现融资的特点,同时也要发挥融物的功能,但是就我国目前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看,它更多的是发挥了融资的功能。

(二)由于现有的环保设备运营管理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

由于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工艺质量差,未达到环保设计的预期效率和效果,一些环保设备投入建成之后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一些环保项目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便仓促上马,致使治理技术不过关,运行成本高,使得环保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环保投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造成大量的浪费。投资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环保投资的缺口。

(三)环保投融资法律机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

我国目前针对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合同法中规定,针对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有银监会制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在我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融资租赁模式目前在医疗设备,大型工程机械等领域有较好的发展经验,但是在环保设备领域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现有的法律法规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限制约束了融资租赁在环保设备领域中的发展。

(四)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淡薄

公司环境责任是公司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谋求股东及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所负有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主要指的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而应履行行的作为与不作为义务,与公司环境义务含义相同。按外延式界定方法,则可将公司环境责任具体化为各种保护环境资源、对环境污染与破坏采取预防、治理措施的公司义务。如环境影响评价义务、环境信息披露义务、清洁生产义务、环境有害预防义务、达标排放义务等。[4]

四、环保设备领域引进融资租赁模式的对策

国外环境保护投融资立法及其发展经验,对我国在环保设备领域探索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发展着种模式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式,创新环境保护融资机制。

(一)在社会中加大宣传环保设备运用融资租赁的优势

面对融资困难,很多企业管理者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同时也缺乏专业知识指导,由于不了解融资租赁的相关法律规定,仍不愿主动接受新型的融资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在环保设备融资领域加大对融资租赁这一新型融资理念和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不断提高融资租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行业交流与国际合作,支持举办国内外研讨会等各类交流活动。

(二)进一步开放融资租赁市场,允许民间资本投入到融资租赁行业中,培育社会化投资环境。

在租赁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投资人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建立租赁公司来经营租赁业务,还可以通过投资于租赁基金、杠杆租赁等交易,只投资但不参与经营来进入租赁行业,并以此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融资租赁这种模式为社会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领域。政府应制定一些有利于环境改善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于环保设备领域。

(三) 完善法律法规发挥融资租赁模式在环保设备领域中的优势

我们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设专章规定了融资租赁合同,与之相关的还有银监会制定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但是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而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也不能使融资租赁的权属关系得到有效保障。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局面很热现状也严重影响了交易双方的权益和交易的稳定性,约束了社会投资主体办理融资租赁业务的积极性。由此我们认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租赁经验和立法,加强融资租赁相关法率法规的建设和完善至关重要,应积极解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问题。同时加强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研究出台各项促进其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

(四)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理念

运用法律强制机制使得企业强化环境保护理念,法律强制机制是目前最重要的强化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但强制不是万能的,强制是否成功,既取决企业是否接受环境保护的理念,在道德上认同环境保护,还取决于强制的力度和持续性。当企业不接受环境保护的理念,强制的成本就会很高。运用法律强制机制毕竟使得企业被动强化环境保护,我们认为应当同时采取市场引导和政府激励机制,创新融资租赁的功能,使得企业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获得利益,这时企业会主动强化环境保护的理念。

结语

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社会需求巨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转变认识观念、不断完善融资租赁服务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扶持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拓展新的租赁业务和租赁市场,大力发展环保设备融资租赁。

参考文献:

[1]郭明瑞、王轶.合同法新论·分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39

[2] 张稚萍.论融资租赁和我国融资租赁立法[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

篇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市教委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84-02

“国际结算”是高校国际经济及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金融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但是“国际结算”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课程,教学内容既包括结算工具、结算方式、结算单据及贸易融资等诸多理论知识,也涉及诸多国际惯例及规则条款,不讲这些条款教学内容不完整,而讲起条款又非常的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往往对国际结算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在实务工作中却无从着手。因此,探索“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

“国际结算”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具有较强的实务性。课程教学内容与国际结算实务工作有着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票据及单证的性质及作用,而且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国际惯例和规则条款规定解决实务问题。而国际结算方式、贸易融资等知识既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国际结算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因而体现出较强的实务性。第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国际结算的教学内容会随着国际贸易方式及国际金融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国际结算适用的规则和惯例也处于不断地修订和完善过程中,如UCP600与UCP500 相比进行了大量的修订,这就要求国际结算课程教学要紧跟结算产品及国际惯例的发展,体现出应有的时效性。[1]

二、“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结算”的课程特点是教学难度大,而目前高等学校国际结算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用人单位需要懂金融、懂贸易、熟悉国际惯例、外语水平高的应用型国际结算人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理论知识体系、轻实践技能,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知识积累、轻方法研讨。许多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2.教师缺乏实务教学经验

国际结算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教学和科研水平,也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现实中大多数教师缺乏在外贸企业或金融机构的实际工作经验,上课时也只能就书本谈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讲授的知识不能和实际情况相联系,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2]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缺少活力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输过程,教师上课往往是一张嘴、一言堂,即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能体现,学习自主性没有得到发挥,更谈不上创新和能力培养。

4.办学模式封闭,缺乏校企合作

用人单位从高校吸收学生,高校应当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才能在需求和供给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但现实中高校与用人单位往往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和经常的交流机制,造成高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了解并不充分。以校企合作为主导的联合办学模式尚未形成,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3]“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三种素质:第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第三,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4]

为此,“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确立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基础,培养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富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具备三种能力:首先,掌握国际结算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际结算的国际商法及国际惯例的知识储备能力;其次,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英语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能熟练地阅读英文文件并进行书面和口头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在国际规则框架下灵活而不失严谨、开放而不失原则地从事相关工作;最后,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国际商业信誉,能遵纪守法、诚信守约,具备敏捷的思维和应变能力。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际结算”课程改革措施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对传统教学做如下改革:

1.创新教育理念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结算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秉承“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思想,开放办学,根据社会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英语、国际贸易、金融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通过实务训练、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国际结算人才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需求。

2.整合知识模块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成四个模块,并分别突出教学重点:首先,结算工具模块应结合票据的特点适当补充票据法知识;其次,结算方式模块应在结算流程的基础上强调适用范围、国际惯例及风险防范;再次,结算单据模块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单证的缮制及审核;最后,贸易融资模块部分应结合当前形势分析保函、国际保理、福费廷等融资方式的应用。

3.改进教学方法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应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锻炼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快速反映能力,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前将资料分发给学生,课中应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其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再对其讨论意见给出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重点阐释。

(2)推行专题讨论法。专题讨论法是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专题,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对专题内容进行探究式、研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观点和见解,并做出研讨结论,再和其他小组同学分享。比如,对于UCP600新修订条款的解读,传统讲授形式非常枯燥且教学效果不好,可改为专题讨论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其自行解读并与UCP500进行比较,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小组专题研讨,可加深大家对条款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3)实施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通过模拟情景、设置场景、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仿真实务环境中亲身体验并计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托收及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相关单据的缮制与审核均可采用情景模拟法,由教师设计模拟情景,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进口商所在地银行、出口商所在地银行等不同角色,将讲解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对国际结算流程的理解与应用。

4.优化师资结构

国际结算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国际结算实务的经验,还要具备较好的英语能力。为培养应用型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动态问题,提升自身英语水平,增强双语授课能力,以改善处理英文文件的实务能力,采用业务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定期在校外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同时,通过向金融机构、外贸企业等实务部门聘请兼职教师到校授课或进行实务讲座,全面提升教师实务教学水平。

5.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国际结算课程应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资源投入,建好实验教学平台。国际结算课程要求学校应建立实验教学平台,增设实验实训环节。在校内实验室中由学生独立完成国际结算业务的相关实验,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帮助学生了解实务操作流程,并在动手过程中解决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加强校企联合,用好实践实训平台。推行开放式办学,本着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校企联合,搭建各类实践、实训和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学习设备和实习场地,将企业的实务现场变为教学场所;另一方面,企业也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企业。

(3)延伸课堂教学,完善科研训练平台。根据课程内容布置调研、论文写作等训练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以课题研究、社会调研、学科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围绕这一目标,“国际结算”课程应该从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结构、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锋,孟繁华.关于改进“国际结算”实验教学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4):116-117.

篇10

会议地址:俄罗斯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概况:世界各国著名的电力电子企业均普遍看好俄罗斯市场并云集该展会,参加该展是中国电力电子出口企业开拓此市场的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展览范围:电力产品;电子控制系统、电缆走线管、电缆接线盒、电气绝缘材料、漆包线、电磁线圈、变压器、电缆及附件、接口技术、布线系统、户外箱体、整体安全机房、电气工程管理设计软件、仪器仪表、建筑电器、墙壁开关、照明产品、太阳能及其它新能源产品;电气产品

6月18-20日

会议名称:2013第八届中国国际RFID、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展览会

会议地址:广州琶洲·广交会展览馆C区

主办单位:中国物联网产业推广中心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

亚太RFID技术协会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

展会概况:以RFID(无线射频识别)、传感网、自动识别、云计算技术和应用为主体展示内容;为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产业链一次最完整的展示;充分体现了传感网、RFID、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商务以及整个行业的特色和当前需求。

展览范围:RFID产品;自动识别产品;智能卡产品;其他物联网相关产品;云计算平台构建技术、芯片和软件平台开发、云服务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云计算通信网络设备和服务、数据存储、服务外包、数据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标准等方面

联系人:朱忆

电话:13539794711;020-23379151

邮件:

6月18-22日

会议名称:第二届海峡物联网产业博览会暨海峡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

会议地址: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展会概况:展会为论坛、技术交流、产品推介会。(一)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发展论坛:邀请政府部门、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运营商代表、企业用户及相关新闻媒体参与,就如何振兴海峡两岸电子信息联网产业等问题开展研讨。(二)技术交流对接:邀请电子信息物联网企业及相关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就领域内的若干热点问题及先进技术等进行深入探讨,展示电子信息物联网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同时征集相关领域内国内外论文,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选出优秀论文在技术论坛上宣讲。(三)企业产品推介:会议展览期间,将适时为企业安排产品推介专场,进一步推广企业技术与产品,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产品市场。

展览范围:消费电子(绿色家电、视听、3D电视、IT产品等)展区;平板显示、LED照明及显示技术产品,触摸技术展区;集成电路IC、电子元器件展区;智能通讯网络系统产品与技术,智慧装备行业,智慧家居生活产品与技术展区;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云计算,互联网展区;教育电子产品与教育信息化展区;汽车电子产品与汽车信息化展区;绿色环保产品与研发设计展区

会议组委会地址: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92号

电话:0591-63175563;13685001810

邮件:

联系人:曹先生

网站:

6月19-22日

会议名称:新加坡通讯展

会议地址:新加坡

主办单位:Singapore Exhibition Services Pte Ltd

展会概况:CommunicAsia展会已逐步发展为亚洲地区资讯通信科技产业规模最大的服务平台和顶级盛事。除与EnterpriseIT一道共同展示资讯通信科技创新成果以外,它还是云集买卖商家,促成双方交易和实现最佳投资回报的理想平台。同期举办的展会还有enterpriseit2011(第8届国际企业资讯科技展览及研讨会)、broadcast-asia2011(第15届国际广播科技与设备展览会及研讨会)、interactivedme2011(第5届国际互动、数码媒体与娱乐展览及研讨会)。

展览范围:3.5G/LTE/4G、宽带、超小型化移动基站、光纤到户、基础设施与网络技术、网络电视、移动上网、移动通讯与应用、定位服务、无线技术、卫星通讯,天线等。

联系人:wendy

电话:0755-25338299

邮件:

6月20-23日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及信息服务交易会

会议地址:大连世界博览广场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辽宁省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由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科技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贸促会、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目前国内最高规格、最具实效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IT行业年度盛会。

展览范围:软件部分: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集成电路(IC)设计;信息服务部分:服务载体、服务外包、评估认证咨询培训、数据处理、软件维护、软件测评、定制开发;新兴信息技术部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数字技术、互联网应用、 商业智能、新电子商务、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新媒体。

电话:021-62990137-811

6月26-28日

会议名称:2013亚洲移动通信大会暨2013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

会议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GSM协会

展会概况:向移动通信行业专业人士和热衷移动产品的消费者展示尖端技术、产品、设备和应用;云集资深移动通信业界专业人士,提供见解独到的主题演讲,特色专题讨论会和世界级的互动交流机会;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该活动学习和拓展当前移动应用程序市场的相关知识;针对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营销和广告规划之创新活动,连接市场营销专业人士及运营商。

电话:021-62990137-811

邮件:

6月28-30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广东国际智慧城市暨物联网技术应用博览会

会议地址:东莞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贸促会

东莞市人民政府

香港粤展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展会概况:同期活动:中国国际智慧城市暨物联网技术高峰产业论坛、数字电视内容服务创新论坛、光纤入户发展论坛、智能社区创新论坛、城市智能交通技术与实践论坛、智慧城市管理论坛、个人数码产品论坛。

联系人:王富进

电话:13342865079

邮件:

2013年7月展会一览

7月11-14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国际智能手机及苹果周边产品展览会

会议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电子商会

展会概况:由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消费电子专业国际性博览会,也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旗帜性展会。本届博览会期间将设置苹果周边及供应链产品展区,搭建资本与产业创新,工业生产与消费个性化需求的交流平台,利用展览展示、高峰论坛、网络互动、社会化传媒手段将消费电子企业终端消费需求进联系人:许可

电话:13544546065

邮件:

7月18-20日

会议名称:2013年中国西部国际指挥调度、卫星导航技术设备展览会

会议地址: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信息中心

成都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展会概况: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全程跟踪、支持。从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应急支持、辅助领导决策,即在短时间内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提供妥善的应对措施预案;借助网络、CALLCENTER、可视电话、无线接入、语音系统等各种高科技通讯手段,及时协调系统内的各个单位。本届展会将突出指挥调度及卫星导航高科技为特色、以推动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化发展为宗旨。

展览范围:指挥调度技术与设备;应急通信系统;卫星导航与安全系统

联系人:贺伶俐

电话:18081177538

邮件:

7月18-20日

会议名称:第23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暨上海国际微波理论、电磁兼容、射频及天线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

展会概况:主要包括电磁兼容、射频技术、微波技术、雷达技术和无限通讯技术等领域。近700家制造企业参展。

展览范围:材料、基板;防雷产品及应用技术、电磁兼容检测、电磁兼容认证、相关RF产品与技术等;元器件;测量装置及加工装置;软件及模拟器;工程技术及生产委托

联系人:高攸纲

电话:010-62282343;62283322

2013年8月展会一览

8月1-3日

会议名称:2013深圳国际便携产品创新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展会概况:从2G到3G再到4G,从功能到智能再到云终端,从T9到全键盘再到多点触控,从600M到1.5G再到四核,从30万到500万再到1200万像素,以及MEMS、3D、NFC、无线充电、防水&hellip&hellip移动终端市场可谓瞬息万变。数以万计移动终端企业的设计、制造、采购与决策人员每年汇聚于Mobile Win Show2013,寻找更多助其创新及控制成本的供应商

展览范围:盘点和展示最新技术与应用;应用处理器;无线技术;电源系统;移动显示专区;制造技术专区;无线充电专区;电子材料;整机与外设专区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第五届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

会议地址: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国际物联网贸易与应用促进会

展会概况:2013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是一个关于物联网完整产业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技术、短距离通讯技术、最新移动支付技术、电子标签生产解决方案、读写器开发最新技术、中间件的精确控制技术、及其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物流、防伪、人员、车辆、军事、资产管理、服饰、图书、家用智能化、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展示的高级别国际盛会。

展览范围:RFID产品线;智能卡产品线;智能卡读写设备提供商;生物识别;安防监控;传感器、传感网络节点;核心控制芯片及嵌入式芯片;通信技术与产品;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和软件;物联网示范应用

电话:021-62990137-812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广州4G通信展览暨应用大会

会议地址: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目前世界两大4G技术为TD-LTE和FDD-LTE。TD-LTE是中国主导的3G标准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它与另一大标准FDD-LTE采用基于LTE的同一套标准体系,两者共平台设计可以共享研发资源和成果,共芯片终端便于实现全球漫游,从而共享全球用户规模。

展览范围:4G网络和商业模式;无线宽带政策与标准;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最新手机装置与策略;固定和移动网络部署;光通信;IP核心和回输技术方案;互联网创新与移动新媒体;运营转型战略和战术;家庭基站;物联网;三网融合;4GWORLDCHINA目标市场;电信运营商;手机服务提供商;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产品提供商;系统制造商;移动终端制造商;通讯测试设备;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通讯接入产品制造商;信息通信研发;系统设计;科研机构;大学;金融和投资机构;政府和产业组织;互动娱乐产品开发商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广州国际信息与智能化应用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广州保利世贸展览馆

主办单位:保利地产

广州市保利国贸投资有限公司

展会概况:国内首个聚焦信息技术行业级应用的专业性展会。

展览范围:面向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信息与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工业信息与智能化;商业、零售信息与智能化;服务业信息化;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及服务;物联网技术的企业级应用;嵌入式软件及系统;企业级通信网络技术应用;企业级硬件及多媒体解决方案;ICTSmart city 智慧的城市;面向公共管理、居住生活的信息与智能化;数字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ICTSmart more 即见的未来;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app;3D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3S技术;绿色IT(计算机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新潮消费电子、多媒体娱乐、游戏、数码产品配件等;智能城市案例、智能园区案例;院校研究成果展示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

会议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在首届软博会里,展商数量为177家,同期举办的2012软件产业发展与融合创新高层论坛与2012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招商推介会,成效显著,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国内重点软件企业、高成长性软件企业,展示企业最新科研成果。

展览范围: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物联网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及智能设备制造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22-25日

会议名称:2013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

会议地址: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市投资促进局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展会概况:专门面向苹果系统平台的行业展会及会议,为参会人士提供娱乐、培训、通信及企业级应用的深度体验。

展览范围:个人电脑及周边产品,消费电子产品,最新最具创意的软件、硬件、配件、相关技术等

电话:021-62990137-812

邮件:

8月25-27日

会议名称:2013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

会议地址: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西安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通过展览展示、高峰论坛、技术研讨、产品推介、商务考察等方式为各省区市政府、高新区、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全力打造中西部最具代表力的科技成果展示窗口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展览范围:政府形象及成果展;全国开发区、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展;低碳环保与能源工业技术专题展;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专题展;半导体照明技术产品专题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阐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项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产业、航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和项目

电话:021-62990137-807

8月27-29日

会议名称:2013韩国国际IT技术融合博览会

会议地址:大邱国际会展中心

组织机构:大邱广域市

庆尚北道

韩国电子工业协会

展会概况:将进一步整合全球市场机会,举办一系列跨国采购、产业链对接、采购招标等贸易洽谈活动。同期还将举办全球瞩目的“2013第十二届国际情报显示学术大会(IMID)”“IT综合产业研讨会”“信息技术研讨会”“IT电子进出口洽谈会”等相关配套活动,特别是IMID国际情报显示学术大会是世界三大显示技术大会之一,大会每年都邀请世界显示技术领域里500强企业高层参与此次盛会。

展览范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移动设备;3D传感器液晶显示屏、冷光屏、FED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组件;生活类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消费类电子;智能工作

联系人:姜淑秀

电话:0532-88895116;18661656996

邮件:

8月28-30日

会议名称:2013年巴西国际消费电子展

会议地址:圣保罗市北方展览中心(Cidade Center Norte)

展会概况:该展览做为南美唯一的同业展览会,得到巴西及国际知名企业的广泛支持。

展览范围:家庭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个人数码电子产品、电脑及电脑周边产品、网络产品、消费类电子配件、电子零件、LED显示模块及光电产品、互连技术及产品、电源设备、车载电子产品、全球定位系统、通信及无线产品、移动电话、其它相关电子产品及技术等。

联系人:朱力

电话:020-82590932;15920144576

邮件:

8月31-9月5日

会议名称:201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

会议地址:德国柏林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德国娱乐与电子通讯工业协会

展会概况:是欧洲及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通讯及信息电子技术产品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性展览之一,为欧洲及全球的电子消费品销售商和采购商提供了聚集了解和展示新产品最佳机会和理想场地。

展览范围:在线电子消费品,卫星接收机、解码器,投影仪、数码相机、录音录像载体、家庭影院;移动媒体、通讯设备和远程通讯设备,汽车多媒体、导航系统;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硬件、配件及外设,软件、系统软件和有效程序、多媒体应用系统、在线软件、通讯软件;手机和在线服务、家庭网络、无线装置、遥控和遥感装置、家庭小型商场的报警装置、录像系统的记录装置、监视设备、家用电器的监视、时序安排和遥控设备、自动控制的数据系统;卫星服务装置、测量设备、IP网际协议、互联网解决方案等。

篇11

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给科技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粗放式的、扩大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社会资金、人才等稀缺资源的无视和浪费。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科技造成了强烈的需求,也会腾出更多的资源支持科技发展。能否适应两个战略转变的新形势,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和体制转变。科技活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发展十分迅速,科技领域的生产关系则往往滞后。科技领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这种不适应状况,使科技管理体系成为社会变革的前沿地带。这种改革或转变应是根本性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进入”、“放宽”、“放活”等现行政策上,如不从根本上改变科技领域的生产关系,要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是困难的。

与“两个转变”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系,有两个立足点,其一,通过市场对科技资源进行分配,它的活动遵循价值规律。市场依据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快速、灵敏而有效地把资源投入到经济效益好的领域或缓解,获得最大利润,借此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市场是它的归宿和主要出发点。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市场运作的机制,将应用和开发研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进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其二,由于自发的市场力量具有追求短期利润、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弊端,因此,那些关系国家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及重大工程攻关,必须通过国家意志进行宏观调控,并支持其健康发展。

2 科技与教育、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融产、学、研为一体的新体系

科技与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他们诞生之后,又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支柱力量,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依靠,交流协作,共同发展。教育为科研活动培育大批英才,为科学发展提供最总要的人力资源。科研活动从探索自然过程中获得的新认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成为教育进步的源泉。科研与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融合为一体的阶段。当时,科学研究知识少数科学家、发明家(其中许多本身就是大学教授)个人的活动,科学研究未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建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其后出现了专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使科学和教育都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特点,在工作方向上有所侧重和分工,形成了彼此优势互补又相得益彰的格局。

科技研究单位、高校和企业从经济工作的热点、难点中,选准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和中长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办几件大事,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一条惠及科技、教育、厂矿企业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科技与经济结合,如果是简单地将科研院所并入企业,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以什么样的机制和利益关系沟通科技与企业,真正做到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从这些问题着手,一个一个地解决。要从宏观策略上制定能够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积极性的政策,一步步深入解决科技与企业存在的结合难问题。现有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需要调整,建立一个能够协调科技、高校、企业关系的高层领导机构,制定战略目标,抓好宏观政策调控,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

3 新的科技管理体系要引导科研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设

中央要求,中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它揭示了再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制胜的基本要素,为大院大所指出了奋斗目标。作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就应当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有强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出大批高技术产品占领市场。生产力发展了,经济上去了,又会对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长期以来,科研院所关注的目标是出成果、出人才,毫无疑问,这仍是我们的目标,但仅此是不够的。当前还要特别注意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科研院所要从技术水平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既要出在科学前沿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成果,也要出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科技企业家和规模化、国家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

要引导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设,就要理顺管理体系,以解决谁来管、怎样管的问题。例如,对地方大院大所的管理,是否需要在国家科委设地方司院;政府职能部门、财税金融部门如何管好科技产业,以及怎样协调解决好地方院与地方科委、地方综合大院大所与行业研究机构的关系,等等。

4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是否注意市场导向,是新旧管理体系的本质差别

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丰厚的学科积累,是持续地产出高水平成果和接触科技人才的基础。因此,学科建设对当代科学、教育机构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方面:生产实践的需求驱动和学科前沿的学术带动。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科建设的应用任务导向。纯粹从学科、学术观点出发去选题,会形成这样的结局:国家、市场急需的工作,我们做不了,我们辛苦研究出来的应用性成果,市场、社会不感兴趣。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在学科建设中,要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和当代科技发展趋势的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战略。在基础与应用、长远与近期、大科学与小科学、自由选题与重大项目选择和安排上,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任何偏颇或失误,在不久就会自食其果,影响科技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新的科技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因势利导,加强组织,推动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顺应这一潮流。

5 既要跟踪、学习,更要创新、超越,新型科技管理体系才有生命力

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跟踪学习是完全必要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一切依靠自己从头摸索的方式,完全不适应当代开放社会的发展。但是,跟踪和学习决不是目的。学习、借鉴的目的,职能是不断创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在工业战线上,引进只是起步,引进之后的改造、创新,才是判断引进是否成功的关键。在科技工作中,创新更是生命线,是灵魂。科研的创新标准,要看是否获得发明、发现和知识产权。科研论文的数量是评判标准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因素。发表了大量论文,不一定说明科研有成就。长于模仿,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关键弱点,排除创新的障碍时当务之急。缺乏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循守旧、论资排辈、近亲繁殖是重要原因,而在观念上缺乏自信更是重要原因之一。新的科技管理体系是观念创新、条件创新、组织创新的产物,其最为宝贵的品质就是突出一个“新”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在一次次创新成功的实践中去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唐五湘.中国科技产业化环境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12

南华大学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的衡阳医学院在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实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湖南省政府共建的管理体制,在“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目前,学校已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签署协议,由南华大学牵头共建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并与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签订了共建南华大学核能产业科技园的协议,将打造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本文结合“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探讨协同创新环境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形成、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机制建立和培养体系保障,提出了实施“多渠道、大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把握规律,树立协同创新培养理念

协同创新已成为多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教育协同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和国际竞争趋近白热化的新形势下,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协同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就是促进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沿用苏联模式,实行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忽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种培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6]。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对于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更需要采用系统化的创新思维。这种协同创新思维,是围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研究生健康快速成长成才这一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体系架构。通过倡导 “协同创新, 文化先行”的思想理念,搭建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宣讲平台,塑造现代科技文明下的大学精神,突破传统中庸思想、单一性思维对研究生思维的禁锢,激发研究生形成集发散辐射思维、收敛辐集思维、人机互补思维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思维。在加强研究生自身宽厚知识面和素质能力基础上,培养研究生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和自我认同等5种人格,提高研究生“创新、创意、创业”精神,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7]。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文化先行,创造适合其成长的人文环境,特别是对核专业的研究生,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牢牢把握“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这一主旨,形成协同创新培养理念。

二、突出特色,确定协同创新培养目标

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完整、培养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覆盖核产业链核学科专业的高校。学校汇聚国内核燃料循环系统的优质资源,牵头组建了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核能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核资源开发、先进核能技术、核燃料循环安全技术与装备”三个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目标定位:

一是充分发挥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汇聚地的优势,促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寓教于研,以“多渠道、大协同”的模式培养本领域专业扎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是面向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制造领域,发挥协同体的优秀科研教学资源和工程实践优势,通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及企业工程创新实践等多种培养方式,培养行业产业重大工程所需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三是要求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核科学与技术、核资源开发、核动力装备、核仪器仪表等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适应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创新性地解决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制造的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

三、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过去的强调不同主体参与性,转变为强调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性,同时把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各协同创新主体坚持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研究生培养创新要素整合,建立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唯如此,才能在“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现对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

1、实施“多渠道、大协同”培养模式

利用行业、地方的特点和优势,突破以往封闭式的培养,实施核专业研究生“多渠道、大协同”培养模式。一是通过与协同单位建立若干核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协同培养研究生提供师资条件、实验条件、技术开发和学术研究条件等,有效改变目前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研究生教育与技术开发、工程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二是整合协同创新体各组成单位的资源平台,通过协同组建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博士生进企业、研究生挂职锻炼等举措全方位、多渠道强化对研究生的培养。三是设立名师讲坛基金,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为研究生提供高起点、高水平的前沿知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与学术研究视野。四是设立博士生国际学术会议基金,资助博士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提高博士生捕捉最新研究成果、追踪学术前沿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拓展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建设科学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一,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充分利用各协同单位的优势资源,培养研究生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内实行学分互认,结合平台的科研特色,开设相应的先进工程技术集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生课程,突出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第二,结合重大工程需求探索急待解决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技术难题或理论问题,注重研究生工程设计、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第三,鼓励研究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上钻深吃透,关注热点,追踪前沿,多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

3、建立导师组联合指导制度

其一,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应针对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和地方产业集群及主导产业的技术、产品和市场需求,积极整合学校和各协同单位的人才培养资源,探索建立研究生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其二,研究生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后直接进入研究团队,实行导师组联合培养。导师组由研究团队内 3-5位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1名为责任导师,至少1名企业专家和1名跨学科导师。其三,导师组根据科研项目需要申报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方式包括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优秀应届毕业硕士生推荐攻读、优秀一年级硕士生转博士生等,创造条件招收国外留学研究生。

4、建立协同创新能力激励制度

一是建立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奖学金制度。研究生协同创新奖学金由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专项经费中支出。研究生奖学金按学年进行动态评定。二是设立研究生协同创新成果奖。对做出突出技术或学术成果的研究生给予物质奖励。三是设立研究生协同创新基金。资助研究生提出具有创新思想的研究课题,预期成果在技术上或理论上要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或者对行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经导师组同意可以作为学位论文课题。四是设立研究生协同创新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探讨学术热点问题,启迪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和表达能力,展示才华创造条件。

四、完善保障,构建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依托“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最大限度争取各方支持,建立健全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过程中“从头到尾”所涉及到的各类制度和措施保障,逐步构建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第一,协同创新体、各协同单位或由协同单位积极争取其他相关单位在核专业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导师分配、跨导师培养、课程、研究、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和竞争机制等方面实施有利于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改革创新,同时在人才、经费、场地、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健全和完善促进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撑体系及相关保障措施。

第二,围绕涵盖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指标,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计划。积极推行年度目标责任制,以指标引领工作、以指标落实工作、以指标检查工作、以指标促进工作,实现协同创新教育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融合,将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及相关保障措施。

第三,突出对核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重点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相关保障措施。

五、结语

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创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南华大学作为行业特色高校要在打造“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过程中加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实施“多渠道、大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形成相互支持良性互动局面,切实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制订体现硕士、博士不同层次要求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推进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6-11.

[2]Miles,R.E.,Snow,C.C.,Miles ,G..Collaborative entrepreneurship:how communities of networked firm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economic wealth[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Etzkowita H.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4]Auerswald P,Branscomb L ,Demos N,et a1.Understanding Private-sector Decision Making for Early-st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A “Between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Project”[EB/OL].2012-1-2, http://Atp.Nist.gov/eao.

[5].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02).

[6]冯飞芸,江国华.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15-16.

篇13

区域创新系统就是在一定区域.由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等创新要素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旨在通过创新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大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

区域创新系统强调的是把整个区域看作是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有机的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我们必须认清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确保政府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以维持区域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

1.国外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逐渐开始发挥着建立、维持并且发展一个稳定、开放、富有活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宏观经济体系的作用,并使之成为良好的创新环境,使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参与要素之间都能够紧密互动。因此,各地区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为本地的创新活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美国政府致力于修正和完善有关企业创新的相关事宜.力图通过法律的健全来严格规范创新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各大小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某些行业给予相应保护、将一些高新军事技术转向普通民用技术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硅谷的发展.另外还在法律、税收、政府采购方面进行了有利于高科技和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应调整。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研发投人和相关政策促进硅谷技术发展。硅谷所在的加州有明确的科技政策,如鼓励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的研究发展工作。设立科学技术办公室,鼓励发展教育尤其是技术教育,设立“四城市计划”等与地方政府机构间的联系机制以及直接的金钱资助等。为体现机会均等,扶持中小企业,美国联邦政府采购局内还专门设有小企业采购代表处。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向中小企业的采购。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措施使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企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与系统外的国际产业进行转移。技术、知识和信息流在这个创新网络中扩散、细化、专业化、再集聚,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与创新能力。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在2O世纪60年代就把“技术立国”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并于1995年公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成为日本科技政策的基本法律。日本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进和吸收,政府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地域振兴政策和对研究开发据点整治政策极大促进了日本的技术整体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此外。日本还十分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有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联系。大学、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联合创新项目人和资源培育.还衍生出不少创新企业参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企业为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产业化,两者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共享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流动,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生产力。欧盟的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的发展。各政府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促进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鼓励在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欧盟建立培训与创新论坛,以促进信息和经验交流.并继续落实教育与培训白皮书,促进欧洲各学校的联系。欧盟还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制度创新.并对区域创新系统内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都进行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通过实施“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计划,在青年一代中推广、普及知识并使其掌握传播知识的技术。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欧盟要求各国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人员、公共项目与各类基金的管理人员进行有关创新的培训,增强其创新意识:努力促进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创新方面的经验交流。

2.区域创新系统中我国各级政府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应发挥的作用:

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区域创新系统各行为主体自身利益不能达到一致时.最好的手段是用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予以规范、协调。法律、政策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规范性的特征.是政府规范和调节各行为主体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保护区域创新系统内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规范区域经济、市场活动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核心问题国家应开通“知识产权服务热线”.并要求各级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为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和咨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法》等政策法规,国家还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尤其缺少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各种中小企业的特别法。因此。应建立、健全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包括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等。为鼓励创办新企业提高创新项目的资助效率。减轻企业的负担。各级政府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分析现有法规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简化创办企业的企业申请资助手续.推广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信息与咨询综合服务:在立法上。组织专家研究和提出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现行法律法规的建议.以解决由于目前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和各种问题。

(2)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区域刨新系统的核心在于政府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区域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普遍的、持续的、富有效率的实现创新,从而推动本地区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区域竞争力在促进创新体系的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地方公共政策。配合并促进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影响或改变区域内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引导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重大创新性项目和课题,通过资金投入来引导智力资源之间的有机组合。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共同完成创新.以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地方政府出于区域建设、区域创新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大的项目和课题.并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共同承担、共同完成,促进区域特色的形成;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推动以区域创新中介组织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中介组织的建设,包括技术转化机构、工程中心、技术咨询和技术诊断组织等,就是使之成为连接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在现实生产力中发挥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