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西方艺术赏析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口语化的语言艺术
毫无疑问,从语言的发展角度来看,先有口语,然后才出现了书面语,后经过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虽然书面语在行文上更加规范、规律,但正是由于其统一性和规范性,使得读者在读了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思想的僵化,失去兴趣。而口语由于更加贴近人们思维表达的方式,所以更能刺激大脑中的语言细胞,使人更易兴奋。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看一本学术著作比看电视更容易疲倦和困乏的现象。海明威的小说对美国口语进行了加工,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到类似一个学问家的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而是以清新、简洁、具有人物性格特点的口语来完成对故事的真实再现。这一则因为海明威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人物的真实生活;二则在海明威眼中,清晰、直接的口语比繁琐冗长的书面语更能贴近人们的思想。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一方面能够看到如上文所述的通过单词“and”所连接的长句,另一方面便是不受拘束地使用一些人们口语中常用的粗话。如在他的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当妻子回来后,麦康伯问妻子去哪里了,妻子欺骗他说去外面透透气时,麦康伯脱口而出“你干的好事,真该死”。一句简单的口语将男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在体会到男主人公的愤怒和暴躁之后能够发出会心的一笑,写得太贴近生活了,太亲切了。这就是口语的魅力。在表现人们说话的感情力量时,口语的优势是书面语无法企及的。类似这种口语化的表达在海明威的小说中随处可见,本文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可视化的语言艺术
正如前文所述,海明威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艺术家,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如同哲学家一样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看不到如同艺术家一样对生活的抽象表达,而是看到关于对生活最准确的表达和对事情最精细的刻画。正因为如此,海明威的小说才被人们推崇为是可视化的语言艺术。无可争议,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通过小说,作者向读者传达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对于如何传达这种思考和感悟,不同的文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尼采对生活入木三分的深刻剖析,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生活天马行空的描绘。但这些作品在带给读者启迪和教育的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思考和感悟。而海明威的小说却淡化了对读者的教育和指导,将他所要表达的思考和感悟化作一幅幅可视化的场景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读完之后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思考。人们对情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并经过思考而获得的。虽然有些经验和感觉可以通过别人的直接传递来获得,但其效果就弱很多。所以人们常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自尝一尝。海明威的小说最大限度地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描绘,而且语言精准,从而给读者真实、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于很多经典的片段都无法用电影手段完整、真实地再现到荧屏上。如在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上》中,一棵含羞树的树荫里面有一个男人正躺在一张帆布床上,他抬头投过树荫向阳光照耀的平原望去,看到了三只大鸟慵懒地蜷伏着,转过来看到另外一些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急速掠过时投下了疾速异动的影子。这样一段文字即使单独地拿出来看也是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而放在整个小说中,读者可以更加连贯地在脑海中闪过故事的画面。至于其中的感觉,海明威从来不会告诉读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就像一个高超的烹饪大师,他不需要夸耀自己所做菜肴的优点,而只需要用心做好,将菜端到消费者的面前。再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中写道:“由青铜器铸成的纪念碑,在雨中闪闪发光。天空下着雨。雨水打在棕榈树上滴了下来。石子铺的路面上积聚着一滩滩的积水。夹杂着雨水的海水汹涌地冲了过来,又顺着海滩滑了回去,稍过一会儿便再一次滚滚而来。”这段描写中的纪念碑、棕榈树、积水和雨水、海水动静结合组成了鲜明、丰富的景物色彩。而这段描写也从此被封为小说中经典的描写雨中海滨的文字之一。这些看似简单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高超语言驾驭能力的体现,海滨的雨景我们随处可见,但能形成文字并让人读过之后如同身临其境的并不多,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更是只有海明威级别的语言大师才能完成的壮举。
含蓄的语言艺术
篇2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作为高师音乐学学科的核心课程、基础必修课程,它在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几十年来,我国承袭原苏联的教学体制结构,一直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载体的被动教学形式。加上又存在该课程与其它音乐理论课、人文类课程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贫乏的状况,难以使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音乐新课程所要求的新型师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试图依据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总目标以及教学领域的整合与拓展,结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性质与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个人观点和看法,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照。
一、更新教学观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作为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在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以及音乐理论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笔者认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是发挥该课程教学效力的前提条件。
第一,确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有机联系”的观念。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普遍滞后于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尤其是缺乏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有机联系。这就导致很多课程的教学脱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大小与质量高低,音乐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的观念。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抹杀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和扩展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动思维、积极探讨的活跃状态。这样的师生互动局面必定能使西方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活起来,教学效果也相应得到提高。
第三,树立“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观念。以往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五分钟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今,教师们意识到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教学效果的衰落。为此,笔者建议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综合、灵活地运用聆听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欣赏法、阅读法、讨论法、发现法、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等。只要学生欢迎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的就该大胆采用。
二、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长期以来很多高师音乐系科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么仅仅局限于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介绍;要么囿于传统思维模式,把《西方音乐史》教学限定于西方音乐历史本身的领域与范畴之内,教学呈线性模式,割裂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显然,这种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也不能培养出胜任音乐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堂上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殊不知,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形态发展史,更是人类社会的情感史;既要研究音乐艺术的社会意义,也要研究音乐艺术审美价值的意义。因此,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就应在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审视音乐风格的演变,认识各个音乐流派,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也就是说,在讲授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自身形态的发展变化,而要把这种变化放在其生长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的大环境中来考察,把各种影响音乐发展的思潮、事件、观念等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全貌。
此外,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应跳出单纯以“史”论“史”的局限,做到多种相关学科的融合。如将美术、文学、哲学、风俗学以及社会学等内容适当引入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如聆听现场音乐会,参观各种艺术展览活动、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应以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院系音乐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师范性”,即重全面、厚基础而不求其精,重素质、厚创新而不求其深。因此,笔者作为一名教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师,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即既要符合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又要有利于他们将来能自如应对音乐新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音乐理论课,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赫赫有名的作曲家层出不穷,经久不衰的音乐名作浩如烟海,各时期、各流派的音乐风格精彩纷呈。可见,如此卷轶浩繁的西方音乐历史、浩瀚无际的音乐作品、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都为教师挑选出让学生做出审美观察和反映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在西方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某些作曲家或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时代久远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诸多音乐表现手段复杂多变等原因,很难让初次接触他们的学生立刻产生审美反映。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该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并借助相关的姊妹艺术(如美术、建筑、雕塑、诗歌等)帮助学生了解该时代的风格特征,进而使学生产生对该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审美体验。例如:当讲到巴赫的赋格曲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同时代建筑和美术的风格特征,以此加强他们对复调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产生对复调音乐的审美体验,领略巴赫作为复调音乐大师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古典音乐的录像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理解,提高审美体验能力。例如:迪斯尼制作的一张《幻想曲2000》,其中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配上色彩斑斓的线条,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复调音乐在流动的线条中变得异常形象、生动。此时的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音响的形态时,也逐步体验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并从音乐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高度统一中品味音乐,产生审美愉悦,获得全新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大部分教师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以时间线索为脉搏,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20世纪现代音乐。在此过程中会碰到大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内容、形式、体裁、题材都非常广泛,而且又具有高度专业化的作曲技巧,如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结构等。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为薄弱、音乐涵养不深以及音乐分析能力不强的缺陷,在接触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大型奏鸣曲、歌剧和交响曲时,必然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倡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先给学生讲解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短小抒情的钢琴小品、艺术歌曲,再到大型套曲、奏鸣曲、赋格曲、交响曲等,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之后再回溯到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甚至更久远的时期,最后进入到20世纪的音乐。这样由简到繁的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逐步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品味、艺术修养以及理论素养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这些正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大量西方音乐文化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在教学中只会运用“ 填鸭式” 的讲解方法向学生灌输音乐史的知识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采用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
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是将西方音乐史与相关的文化、艺术领域结合,例如音乐与文学、诗歌、舞蹈、宗教、美术、电影等,借助这些相关文化、艺术等领域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从多方位了解作曲家、作品,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让繁复艰深的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更为生动、鲜活,易于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使“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基本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至于将来能把它贯穿到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二)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法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内容和范围既庞大又复杂,包括数不胜数的作曲家、不胜枚举的音乐珍品、悠远漫长的历史跨度以及纷繁多变的风格流派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若能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围绕特定内容展示丰富的文献资料、图片信息、乐谱和音响等材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授“中世纪音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此时期代表性的教堂建筑图片,如巴黎圣母院、圣斯提凡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比萨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等建筑。这些壮观神圣、凝重深邃的建筑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与此同时,配合播放中世纪的奥尔加农、经文歌等。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对中世纪音乐的立体的风格印象,从而充分感受到中世纪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灿烂辉煌。
(三)尝试实践体验式方法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离不开音乐作品,在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听赏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作品。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早期复音音乐的认识,除了给学生聆听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及经文歌等多声部音乐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声部演唱。通过亲自参与演唱的方式加深对早期复音音乐的印象、认识与理解。在接触到各种音乐体裁时,如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唱的方式感受它们的风格特征、思想内涵等;像钢琴小品、小奏鸣曲这样的器乐体裁也是音乐专业大部分学生容易把握的,可以鼓励学生演奏作品获得对该作品及其创作者的深刻认识。这与音乐新课标提倡的“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
(四)多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
讲授法是音乐史课最常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单纯的讲授法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倍感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善于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谐和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后会自觉地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结语
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多个年头的今天,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史论课程,作为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培养人才的内在功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不仅体现了音乐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也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金亚文主编.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23―113.
[2].高师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途径[J].中国音乐,
2007(3):96―98.
[3]李晶.西方音乐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音
乐探索,2007(4):107―109.
[4]周炜娟.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史论课――《西方音
篇3
论叶梦得隐逸词
浅论《卖油郎独占花魁》的艺术特色
《金瓶梅》的艺术表现技巧
蒋士铨与清代的江西诗风
《醒世姻缘传》女性叛逆的原因略论
论《聊斋》公案中清官形象的群体特性
《醒世姻缘传》平民女性形象之分析
论《红楼梦》中丫鬟们的悲惨命运
以“史”为“传”——论《李鸿章传》史传特征
是个性解放,还是生命的诉求?——对《雷雨》中蘩漪形象的再认识
追求自然本色的天籁之美——浅析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色
“伪士”与革命精神之“诚”——鲁迅《阿Q正传》对共和危机的反思(三)
新世纪以来蒋光慈创作研究综述
独特的华丽——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试论巴金《家》的艺术特色
《小城三月》与萧红后期创作
废名小说的禅意之境——以《竹林的故事》为例
一个清醒而淡定的智者——《断魂枪》沙子龙形象赏析
唐晓芙原型与“围城”自我解构
浅论沈从文小说中女性描写的异同点
家族小说掠影
逃离与诗意——论王小波
一朵盛开在山野乡间的野玫瑰——论《檀香刑》的艺术特色
对“十七年”新编历史剧“热潮”的再解读
爱情与灵魂的自我救赎——史铁生作品中残疾人的爱情观透析
略论“80后”网络小说
用爱叩开生命之门——解读三毛的生命观
“80后”青春写作转型的价值
京族民歌的种类、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浅析童谣的文体特征——以山东童谣为例
余音缭绕的《雨巷》诗情
诗歌《蛇》赏析
在冲突中融合的多元爱情元素——读穆旦的《诗八首》
浅析《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瞬间唯美的心灵映射——施波短诗《淡忘》赏读
在战争英雄与谋杀罪犯之间——评卡尔维诺小说《良心》
透过罗拉看世界
《异域人》的多重主题解读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
欲说还休——从《》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
《红字》和谐思想探微
萨福诗歌的女性情怀
文学翻译批评本质的哲学思辨——一个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
生态角度下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
边缘女性的历史
一曲女性婚姻的悲歌——张爱玲《倾城之恋》简析
第八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征稿启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阅读欣赏
难状羁旅之苦,难达离情之情——柳永词《雨霖铃》之抒情赏析
另眼看李甲
“气韵”的内涵及源流
诗言说的意象化语言
审美批评的语言特征之一:主体地位的确立与私人话语的形成
将陌生人置于美学空间的方案
“纯文学理论”的学术神话——评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篇4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各高等音乐院校音乐史类的课程教学多局限在音乐本身的发展规律层面。特别是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往往呈现为是一门讲述作曲家生平与其代表音乐作品以及该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的课程,而与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横向联系甚少。但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上,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在各个阶段,音乐艺术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同时期其他艺术品种互相错综复杂地交织着、联系着,相互赖以生存地发展着。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帕勒斯特里那和拉索的无伴奏宗教合唱同该时期波提切利等人在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人和自然的赞美之情之间的紧密联系;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和文学诗歌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形成的引导;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歌德的《浮士德》在19世纪先后被不同作曲家的创作题材频繁运用;以及马奈、莫奈的印象主义绘画对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等等。
因此,笔者以为,音乐绝不仅仅是一串串孤立的音符,而是一种文化现象。要了解、把握某个时代和某个民族的音乐,就必须把它放在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背景中去有机地、多角度地立体考察。如果把整个西方文化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统一的大系统,那么,音乐、文学、绘画、哲学宗教和科学便是构成它的5个主要的子系统。如果想全面地把握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我们就有必要考察它同其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同它使用的教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多年以来,在西方音乐史教学领域,有两本教材因其作者在国内学术界的权威性而受到众多高校授课教师的青睐。这两本教材分别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编写的《欧洲音乐简史》(1991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2001年5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它们在10年中先后成为我国在西方音乐史学教材方面的经典代表作,二者各有千秋。钱仁康编著的《欧洲音乐简史》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的教材。这本书的特点是笔触生动、简约明快、思路清晰、深入浅出。书中除文字叙述以外,还附带一些谱例,且插入各时期作曲家的肖像图。全书行文流畅、图文并茂。但此书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受当时国人对西方音乐史占有资料的限制,对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20世纪音乐的讲述较少。于润洋的《西方音乐通史》是本世纪初在国内西方音乐史教学中较有影响的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不仅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西方音乐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且对巴洛克之前以及20世纪音乐较之前人在内容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由此看出国人在研究西方音乐史领域的长足进步,也体现了我国音乐理论家近些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上述两本教材可以看成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我国西方音乐史教材的缩影。在音乐自身的发展历史上,经过两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教材内容逐渐变得翔实、丰富起来。但西方音乐史教材内容的拓宽仅仅局限在音乐本身的历史范畴内。艺术是相通的,有时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也可以互相阐述对方的意旨,相互补充影响。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在柏辽兹的倡导下,欧洲出现了标题音乐。它的一个主要宗旨是强调音乐同其他姊妹艺术的联姻。在这个音乐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很多作曲家不约而同地从其他艺术领域的作品中寻找创作素材。如李斯特根据歌德的诗作写成了同名标题交响曲《浮士德》、理查・斯特劳斯根据尼采的哲学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创作了同名交响诗。根据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作品中所普遍存在的文化迁移现象,在欣赏这类作品时,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适当增加与音乐作品相关联的文学或哲学作品的介绍文字,让学生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上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领悟程度。因此,在以往的音乐史教材中,在横向拓展方面,尤其在介绍音乐文化和同时期其他门类艺术文化的横向联系上还做得不够,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较少,多局限在音乐本身的发展研究的层面上。这也许是西方音乐史教材内容方面所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缺陷,但这也是西方音乐史教材编写工作中下一个10年所努力的一个方向。
西方音乐史课程就其学科归属来讲应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在国外,多开设在综合性的文科大学当中。但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音乐史课最早出现在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后来在音乐学院其他系部推出“音乐史共同课”。到了七八十年代,在这个“音乐史共同课”的基础模式之上,这门课程又过渡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的课程设置中。
虽然这门课程最终由专业音乐院校衍生到高师综合类大学,但由于历史原因,此门课程的传授模式和音乐学院的教学体系一脉相承,重点集中在对音乐历史的本体学习上。这包括作曲家生平、音乐创作风格及作曲家的代表作品,而对作曲家所处时代的广阔社会文化背景缺乏进一步探究,往往以“音乐史上的作品”讲述为中心内容。且在音乐作品赏析的过程中,往往引导学生重视属于音乐形态学范畴的奏鸣曲式主题乐谱,以及对主题的节拍、调性、旋律及发展手法等方面的精准分析。长此以往,使学生的潜意识中形成对欣赏课中音乐本体过于依赖,因而在不知不觉中疏离了隐藏在音乐主题之后的音乐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
因此,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学中,应打破以往的那种音乐文化孤立现象。在具体讲到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音乐流派甚至是某一首音乐作品时,除了从音乐本身的形态、创作背景、情感和风格等方面讲述之外,还要观察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的文艺思潮对此音乐史阶段、流派以及作品的影响,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横向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同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对比的学术思辨能力。
当下的高等师范院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而且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在综合性大学里,通常设置有多个学科(学院)。文科类常见的有文学院、音乐美术学院、历史文学院、哲学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等,往往这些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综合性大学中从事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工作者应该利用这样一个有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邀请其他院系的专家学者来为音乐学专业学生讲授西方美学史、西方文学史、西方哲学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立体思维,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地认识、剖析和理解每一个时期的艺术风格。这样的教学,是一种资源共享、学科交融的教学。其信息量涵盖丰富,知识横向迁移宽广,可以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西方音乐文化底蕴,使学生从更加宽泛的选题视角来进行本科阶段的论文写作。这样的教学,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进他们的知识修养,使之形成立体知识构架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音乐学本科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主要培养能够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音乐教师,毕业生们出去之后是要走上讲台,而不是走向舞台。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有全方位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过去西方音乐史课程那种单一且专业性极强的课程教育模式,有重新反思和修改的必要。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总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应积极在该课程乃至所有高师音乐专业课中大力推广横向文化拓展教学理念,为培养以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知识能力为主导的21世纪创新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音乐文化基础。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 2011年高校教学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315-394)
参考文献:
[1]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8.
篇5
一、课程的重新定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更名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重新定位和思考。《西方音乐史》作为音乐学和人文学科中的一员,从范畴来看,它是个交叉性、多元化的学科。较之技术性课程,史论课程可以弥补审美体验、人文关怀的缺乏和不足,而音乐审美体验正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新的指导方案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因此,《西方音乐史》同《音乐欣赏》重新整合,更名为《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一结合正体现了审美体验在史论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具备了多元化、人文性、实践性、审美性等特点。
二、以音乐作品为链接的循环教学模式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曾说: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重音乐的审美体验,而不要沦为非音乐式的教育,使它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毋庸置疑,音乐作品正是这种审美体验的客体对象。因此,音乐作品的理解必然成为音乐史课程的中心环节。
但是,仅仅聆听和讲解音乐作品绝对不是一堂理想的西方音乐史课程。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作为纽带,它究竟怎样在完整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品审美体验的准备和目的是什么?这个循环模式中应包含哪些综合性课程呢?这些多元化信息的链接正是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音乐赏析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欣赏一首西方音乐作品却缺乏对音乐风格、语言特征和文化的理解,这种欣赏可谓是举步维艰,尚且做不到“赏”何来“析”而言呢。那么在这个链条中应该包涵哪些学科知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读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科综合理念
学科综合是针对传统的分科式课程设置提出的,后者的优势表现为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和技能的传授,而综合课程则更加关注多门艺术学科的整合,它更加体现了师范教育的特点,强调创造性、综合性、全面性、实践性音乐人才的培养。师范院校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明显差异,一个是“全”,一个是“专”,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学科综合正体现了师范专业对“全”的培养,更名后的课程直接体现了这种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享誉世界的师范教育和教育科学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就将原本25个系的设置压缩成9个,这种学科综合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学科综合在高师音乐教学中更彰显了它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挖掘培养,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知识面的拓宽与综合分析,美国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综合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音乐教学内容强调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
《外国音乐史及名作赏析》中则应包含不同学科的综合,形成一个多元化链接的循环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作品为中心,以史论为两翼,采用音乐学分析,避免枯燥的纯技术理论分析,使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史论课又别于作品分析课,力求它们的重新整合。
四、中西文化体验下的“多重文化”西方音乐史教学
蔡良玉先生曾在“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中西音乐比较视野的思考”(《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一文中提倡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开阔中西比较的思维和理念,同时采用了五个比较以实例来阐明观点。这一观点非常新颖且具有实用性价值,强调学科内部专业间的联系,着实体现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讨可谓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多数较泛没有落实到教学的细处。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和创作的专才培养并不是师范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音乐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不仅应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更应引导学生以一种“正”的思维来拓宽、融汇贯通专业间的联系,树立“多重文化”的教学理念,这对培养开放型、全面综合型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意义深远。
五、突出“师范性”特点,实践性、发展性教学探索
教与学是互动的,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改革同样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着手,如何将二者优化是改革的关键,对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西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在师范院校的开设不同与音乐学院,它的内容涵盖面广、课时相对较少。作品的赏析和音乐史的论述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留出了大量的空间给学生予以实践性学习。
同时,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到音乐史发展的审美现时性,效果历史(续后历史)等问题,引导学生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性思维探索。如对作曲家、作品的不同评述。教学中要以开放性的取代封闭性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性的概念,它们指的往往是可变性因素,发展性地、批判地认识历史,即现状有可能被改变或甚被抛弃――所有的现状均源自具体的历史条件,并不是一层不变。
篇6
山水画作为当今高等艺术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经历了从师徒言传到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代山水画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着。今天,山水画艺术的教学呈现出多元探索的状态:一部分教师重视古代山水画传统的教学,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画的符号化、抽象化的境界并付诸实践;一部分教师则重视师法造化,面对自然,走写生和创作相结合的道路,更加注重追求人生回归的艺术情怀;还有的山水画教师受西方现当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求助于特殊肌理和抽象语言的综合表现,在倾向于现代水墨的探索中通过现代人文意识去触摸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三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交揉形成了当代山水画坛新的教学格局。然而,作为高校美术学科中国画专业教学内容之一的山水画教学实践该何去何从,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如何更新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教育实践者,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理论修养和增设相关理论课程
山水画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关键,只了解山水画理论的基本方面是不够的,中国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其构图布势、风格意韵、人文关怀诸方面的认识才是根本,然而这类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愿触及,这使学生在宏观上失去坐标,迷失方位。教师作为先行者,应提前对相关理论材料进行梳理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需要分发下去供交流参考,使班级教学形成研究理论的良好氛围。
学生需要的理论课程是多方面的,其中应至少包括哲学、文化、历史和美学理论著作等,还应有与山水画艺术相关的理论文献的阅读。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学生应该阅读的有关山水画理论著作有郭熙的《林泉高致》,宗炳的《画山水序》,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潘运告的《唐五代画论》、《宣和画谱》、《宋人画论》、《元代书画论》、《明代画论》、《清代画论》,朱良志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杨大年的《中国历代画论采英》,张强的《中国山水画学》、《中国画论体系》、《国画现代形态》、《中国绘画美学》,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愈建华的《中国画论类编》,杨成寅的《视觉美》等诸多对学习山水画有帮助的理论书籍和绘画文献。
阅读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将有关理论著作和文献资料,细致分析,合理分解,找出规律,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另外,最好定期与学生谈阅读感受,或者经常组织主体鲜明的理论知识辩论和论坛。千万不可忽视学生的理论修养,当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带给学生。
二、要注意临摹的深度并加大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临摹的深度和广度。山水画的临摹教学是学习山水画艺术的重要一课和基础一课,历代山水画名家都非常重视学习传统技法。对于临摹来讲,其前提是会赏析,山水画赏析的必要性往往被我们在山水画教学初期忽视了,其实,只有读懂了作品的内涵,了解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构思立意、形式技巧、笔墨语言等等,实践起来才不致于盲从,才会有分寸,才能深入挖掘传统资源,达到学习、借鉴、转化、吸收、提升的最终目的。古人讲“师其意不师其技”,师其意者为上,要学好山水画就要临对范图,更要领悟古人用意所在。
传统山水画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了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的独特意义,赏析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和继承发展。对山水画传统中要求掌握的树石画法、皴擦技法和构图布局规律的知识要结合具体理论,逐一掌握。山水画临摹是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山水画景物繁多,层次丰富,绘制过程中要有耐心,临摹过程中还要做到胆大心细,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临习热情,变枯燥临摹成为主动的求知过程。临摹中应注重临摹广度和知识的全面性,一般先要侧重一个时代的一家之法学好吃透,然后再换另一家学习,山水画的临摹应该遵循从隋唐临本开始,先进行工笔山水画的学习,等学生有了一定笔墨造型基础后,再从宋代山水名家中选择几家作为学习对象来重点研究。
在临摹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审美方向的辅导,要让学生从临摹教学的一开始就学着用个人审美眼光和个性化的观点审视传统山水文化,用自己之个性去感悟古人之个性;用自己之特殊去感悟古人之特殊;用自己之创造去感受古人之创造。在临摹课堂上,必须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把学习路子走正,还要保证学生的临摹时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花大力气临摹一批传统山水画经典名作。毕竟厚积才能薄发,传统山水画教学的最高要求就是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还要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和生活感受的整理。山水画写生是很好的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及能力的有效途径,自徐悲鸿引西方对景写生之法以来,无数画家得到益处。写生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写生中做到真正消化好从临摹中学到的笔墨规律,并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山水画写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提炼能力和综合表达的能力,是山水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的全日制教学有着优越的写生条件,应多组织学生下乡写生采风,把写生的重点放在观察方法的转变和笔墨语言的组织上。因为写生是创作的搜集素材阶段,所以还要有意识去探索地域特征,找到事物的典型性并尽量与自己的内在追求统一起来,从写生开始积累感受和表达冲动。写生环节就是到自然中具体研究客观事物,寻找规律,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深入研究消化传统知识和技法,去开掘自然之妙,打开自己的心灵,找到表现自然和内心情感的笔墨语言和审美图式,克服缺乏情绪调动和缺失个性化认识等通病,打开属于自己的精神状态。写生是直接面对自然的艺术行为,既要写景又要写情,不应只是关注自然物像的表面形态,还要研究其内在变化规律,找出共性,并渗透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期待。
山水画写生造境应是长时间关注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身示范,循序渐进。山水写生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不同时期记录的不同感受做定期辅导,把学生产生的不同心境作全面纪录和整理,还要引导学生多想像,与记忆中的某些场景发生联想并锻炼学生组合能力,正所谓“移花接木”、“迁想妙得”。写生中我们主张稳扎稳打,利用个体的独特感受去观察自然,表达自然,从情感深处贴近生活,练就学生的主观洞察力,学会将美的事物加工组合,践行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
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画创作
强化富有开拓精神的山水画创作教学是高校山水画教学的延伸环节。山水画创作的教学是最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全面继承吸收古典山水绘画资源后,学生应抛弃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情绪,走向生活,走人自然,走进内心,尝试展开属于自己的山水创作之路。教师的教学应通过给学生分析大量的创作实例,使之逐渐找到自己的切人点并深入挖掘,教师要做好解决突发事件的准备,对于当下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创作问题,学生要泰然处之,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西方艺术思潮的诸多影响,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坚定的民族文化立场。我们主张学生应在教师的辅导和鼓励下选定属于自己研究的绘画方向,并深入探索和用于实践,从而绘制出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在山水画创作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独特、创造为核心的教学思路,既要印证传统又要摆脱束缚走向自由,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四、山水画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首先,是教与学的关系。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心灵交流非常重要。教师要与学生经常谈作品、谈感觉、谈心情,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外出写生时,教师尽量与学生同吃同住,保持亲近,在指导写生时,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作品进度和学习规律,随时挽救一些转瞬即失的好想法与好感受,这样才真正起到教师的点拨作用并使学生可持续进步。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用自己良好的修养、熟练的技巧影响感召学生,并做到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进步,让学生明确知晓自己的探索道路是正确的。
其次,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命题时要有一定的量和深度,并且最好因人而异并有关联性。没有数量的要求难以提高质量,但盲目追求数量也会影响质量的提升,由于学生接触山水画时间有限,在绘画工具和艺术语言的训练中,要适当安排学生多练习写字和体会用笔。山水临摹课程期间要保证质量并很好的控制数量,山水写生与创作环节中需要多画稿子,反复修订,力求逐渐找到自己的语言符号。
篇7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和学习能力评价的意见;提出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难点,便是高校课程的考试改革问题。如何能够把握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关键点,就在于是否能够正确认识高校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地位与作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校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早已成为优化教学效果、增强课程魅力及促进课程建设的依托,考改路径已成为高校各学科各专业积极探索与高度关注的焦点,非艺术类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程也不例外。
与艺术类高校开设的音乐欣赏课、非艺术类高校开设的音乐类之外的通识课程不同的是,非艺术类高校音乐欣赏课具有教学对象的层次性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因而,非艺术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与考试方式不能照搬,必须革新。各级各类高校,特别是非艺术类高校,日益重视音乐欣赏课,正是由于课程潜移默化地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升修养、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其成为高校美育的重要抓手。
2 非艺术类高校音乐欣赏课考试现状
多年来,笔者担任南京林业大学通识类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教师,始终在教学一线,遵循育人规律,以所编写教学大纲为依据,尝试各种课程考试方式,力图教学相长,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随着考试方式综合性不断增加,虽然便捷度大大下降,即对任课教师与选课学生的要求相应提高以外,互动性、过程性、区分度及参与度等都相应增加,在考核评价客观性大大提高的同时,仅凭教师一人的主观影响为学生作出评价的情况得到改善。便捷度较高的,即教师与学生都觉得可以非常轻松应付的考试方式――期末命题论文写作与平时三次课外小作业的,已渐渐被淘汰,主要原因是此方式主观度过高,其他所有指标都难以达到,方式单一,内容相对机械,存在诸多弊端。
已尝试的最后一种考试方式,也是综合性相对较强的方式,主观评判的因素被降到最低,各项指标均得到较好的体现,只有便捷度一项有待提升。几年来的教学与考核实践中,笔者发现,随着考核要求与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完善,选课学生并没有因课程综合要求的提高而减少,反而出现每学期很多学生为没有成功选上音乐欣赏课而遗憾。基于教学与考核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实践,音乐欣赏课在南京林业大学逐渐成为最受学生欢迎公选课之一。同时,音乐欣赏课经过学生评教、专家听课、学校考核后,连续三次被学校评为本科优秀教学质量课程。
3 非艺术类高校音乐欣赏课考试改革探索
基于现状分析,鉴于各种既有课程考试方式各有优缺点,笔者尝试提出非艺术类高校音乐欣赏课考试改革基本思路。
3.1 融合定性定量考核
音乐欣赏课考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测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即课程平时成绩,主要由网上三次课后作业、至少一次校外赏析实践活动表现、课堂专题展示、课堂互动交流情况及限时才艺展示等组成。测试性评价,即课程期末成绩,主要由传统论文与笔试升级为上机考试、在线答题等。具体考核结果不仅由任课教师一人产生,逐步转变为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多元评价方式贯穿于所有过程性与测试性考核过程中,过程性与测试性评价的结果共同构成课程的课程总成绩:
课程总成绩=课程平时成绩+课程期末成绩
课程平时成绩=网上三次课后作业(规定完成)+一次校外赏析实践活动(有组织,规定完成)+课堂专题展示(自愿参与)+课堂互动交流(自愿参与)+限时才艺展示(自愿参与)
课程期末成绩=上机考试(80%)+在线答题(20%)
3.2 加大课外实践力度
在上文的最新课程考试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项 ―― 每学期提供一次有组织的课外实践探索交流的机会。依托学校已有校外音乐、影视类课外活动基地,为选课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在基地的赏析活动,同时把课堂搬到影城基地,增加更强烈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为音乐欣赏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做一次有益尝试。校外基地实践并非仅仅是看一场电影或听一场音乐会,而是在影城上课,同时为学生的视听赏析答疑解惑并形成见仁见智的交流讨论氛围。
3.3 期末考核方式升级
无论是上机考试,还是在线答题,都是对传统的笔试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改革。大致操作流程为:题库建设考试范围试卷生成组织考试评阅试卷试卷分析资料存档。机考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重点考察选课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试题中融入一定比例的视听材料判断与应用题型,增强趣味性与灵活度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在线答题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自由进行,学生通过答题闯关,闯关数越多,试题难度越大,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综合提升。
依据上述考改措施,音乐欣赏课的课程总成绩构成与各项权重分布建议如下:
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的五个项目中,实践环节与网上作业为规定完成项目,占到平时成绩的80%,余下的20%为另三个项目的加分空间,选课学生自愿参与。期末成绩的两个项目中,以上机考试为主,占到期末成绩的90%,为规定完成项目,在线闯关答题占到10%,为学生自愿参与。
笔者尝试着将本文的主要内容小结如下:
通识育人勤补拙,音乐欣赏细琢磨。众口难调求创新,考改融合寻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珊珊.浅析《西方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课程评价体系的回归[J].北方音乐,2015(1).
篇8
高校音乐鉴赏公选课开设对象为非音乐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音乐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法、课目设置多元化、加强课程改革对推动高校美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分析
1.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前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大学生的教育要求。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即使高精尖人才也需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一专多能成为选择的标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培养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软硬实力兼备,既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又可通过良好的人文素养彰显个人魅力的综合性人才则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点。因此,音乐鉴赏课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2.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代大学生求知的基本需要。
学生渴望成才,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渴望自我展示的机会,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亦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素养有主观愿望。这种愿望从追求个性张扬,正向积淀成熟魅力而迈进,这一发展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再满足本专业学科知识的默默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涉猎人文艺术、体育等学科培养自身多才多艺的综合能力。“高雅音乐”在社会发展中也正由少数人的纯粹的“艺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平台,成为人们证明自己个人修养的标尺之一;大学生愿意通过音乐鉴赏课提高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
3.目前音乐鉴赏课内容的基本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大多以名作赏析为主体,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按历史时期、地域特点、风格流派划分单元,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各单元的名作赏析均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并贯穿相关音乐常识、人文知识,将知识点融入具体作品并延伸到课外审美实践中。
存在问题:通过与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和专题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发现虽然课程内容的设置将音乐的发展重要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典型作品基本包括,符合“主流”及“传统”;学生对有关曲目都有耳闻,也能够认同这些名曲的欣赏意义;但缺少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拉美音乐、潮流人物等,与时代贴近不够,内容设置呆板,缺少“时尚”及“雅趣”。虽然学生喜爱的未必是高雅音乐的代表,但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贴近情感容易引起共鸣的特点,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理由,自然也就成为音乐美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明显反映出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想要了解音乐知识,但传统的内容专业性太强,不容易理解,而学生自身又对流行音乐缺少甄别能力,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4.目前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及存在问题。
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了上好音乐鉴赏课,任课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元化的视听展现,每一个专题都想办法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进行导入(如中国民歌赏析之前播放姜昆的相声《劳动号子》),力求课堂教学简洁直观。在赏析音乐作品过程中,浅音乐技法分析、重音乐人文交流,即尽可能地把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散文、抒情诗赏析,使学生通过情感共鸣认识到音乐的美,实现心灵的升华。
存在问题:音乐作品本身虽然有其主题,有其表现的思想内涵,但它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抽象艺术。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所以,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应该是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欣赏方法,从官能欣赏、情感欣赏到理性欣赏的不断升华,然后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对自我的心灵冲击与灵魂净化。据问卷调查统计(以西安在校大学生为例):在高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10%,在初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50%,大多数学生没有乐理知识基础、不识谱,听觉上没有音高概念等。因此教师仅凭借课堂讲授、知识点的灌输只能完成知识和方法的引导。实际的音乐鉴赏课堂不同于音乐会,不同于CD播放,一是课堂上只欣赏片段,二是学生以前未必听过,感官刺激不足、情感体验无法得到共鸣,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所以赏析课其实是无赏浅析。也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知识标准,在课堂上随意播放一些不经甄选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或通俗的音乐剧等,如此种种均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音乐美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二、对音乐鉴赏课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课程内容改进的设想。
首先,以往总是基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等思想,对所有曲目的赏析过程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不懂之处永远不懂。由于不懂之处太多教师讲授的部分也不易理解,最终收获甚微。其次,课程涉及曲目内容过多,仅一个学期就要学习古今中外各时期、各流派的代表曲目,内容庞杂,学生不易疏理。再次,为了吸引学生,引入过多逸闻趣事,影响学生对音乐本质的关注。故在以后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设想做以下改进:第一,在音乐作品赏析之前深入浅出,以实例对照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第二,曲目数量减缩,着重分析重点作品且分析透彻反复聆听,让学生在真正理解一首作品的基础上学会聆听音乐。第三,将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有机结合,并针对工科、理科、文科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方式改进的设想。
(1)加强课堂讨论环节。结合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及讨论。讨论学习是一种习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习惯就需要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也设置这样的环节,但由于学生不习惯讨论或对作品一无所知、言之无物而很少有人参与,没有气氛此环节形同虚设,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无法调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设置预听环节、让学生课前准备交流资料等以保证课堂讨论环节的顺利实施。
(2)搭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一是教师与学生网络教学沟通,二是学生专项课目的心得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学习可以使学生纵向延伸既有知识,横向拓宽未知领域;同时,教师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使学习更具实效性;再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更多地来自于同伴之间的获取,这一点教师望尘莫及。
(3)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在教学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即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讲授。有这样一节课:教师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堂课效果非常好,老师的导语一结束立即就有学生要求上讲台,上台的学生大多精心准备了PPT。有一位女生介绍的是巴赫的《G弦咏叹调》,她是在电影《七宗罪》中听到的这首旋律,非常喜欢,随后查找乐曲出处再截好视频,粘贴乐曲相关资料,最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很多学生口才很好、讲述条理清晰,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风采,不时赢得在座听讲同学的掌声及喝彩。这正体现出教与学互动的实效性,历来教学互长,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三、对音乐鉴赏课的多元化课目设置的探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得出:音乐鉴赏课是以“学生所熟悉的”为媒介实施“教师所要讲授的”,最终使学生经历“深入了解自身所喜爱的”这样一个艺术实践过程。因此音乐鉴赏课应拓展延伸设置多元化的课目。可开设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的“音乐入门”综合课,亦可开设针对学生兴趣的“欧美流行音乐”鉴赏课,还可开设时尚的“影视音乐赏析”课及崇尚传统的“戏曲音乐”鉴赏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音乐志”,也可将“中外名曲赏析”分成“中国音乐作品赏析”及“西方音乐鉴赏”两门课程,等等。
音乐的美好可以带给更多的人以欢乐。正如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所说:“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传给听众,使他们如醉如狂地欢欣鼓舞。”(《论崇高》)因此通过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听觉;以杰出音乐作品中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内心情感的表述引发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最终达到普通高校产出“专业素质过硬”、“人文素质优异”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篇9
我国自1957年将“美育”从教育方针中删除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育类课程才逐渐恢复。到了90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才逐渐开设音乐鉴赏等艺术教育课程,但国内高校大都是进行部分门类的艺术教育,缺少艺术门类全面的以鉴赏陶冶为主的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所实施的“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特点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专注应试教育、情感世界没有得到陶冶、想象力普遍偏低、意志力普遍较弱、审美潜力没有及时开发的实际,本工程重视艺术审美教育而淡化技能训练。一边授课,一边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异步教学、快乐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成果“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两门课程:(一)美学与艺术鉴赏。已在学校中文系各专业开设5年,所讲内容主要包括美学基本理论和各门艺术基本理论与名作鉴赏。(二)艺术鉴赏。2004年被确定为全校选修课,所讲内容为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建筑、园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戏曲、摄影、影视等艺术门类的中外艺术名作鉴赏。第二,两种教材:(一)《美育概论》,李长风、姚传志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由曾任全国高校美育学会会长的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教授作序,被泰山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山东电力学校等大中专学校作为美育课、艺术鉴赏课教材使用多年,获得广泛好评。(二)《美学与艺术鉴赏》,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主编,笔者也是主要编写者之一。教育部领导作序推荐。第三,两项教改实验:(一)学校1998年教改改革立项“实施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完成,得到省内专家评议组的好评。(二)200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完成,并有论文《论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获山东省高校艺术教育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第四,一种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我们没有固守某一种教学方式,而是从学生的收益出发,综合启发式教学、异步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第五,一套多媒体艺术鉴赏课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从网上下载各门类古今中外艺术名作,通过自拍艺术名作、反拍典籍中外名作,录音、剪辑等手段,制成多媒体课件,并配以简要讲解、鉴赏。实践证明,配合教学能够“图文并茂、情境真实、效果显著”(学生评价)。第六,创建了多处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施多样化的实地教学。笔者对泰山文化——特别是泰山的建筑、园林、书法、绘画、雕塑、碑刻、民俗、诗歌、散文等门类的艺术有较多的观察、体验和研究,发表过许多有较大影响的论文。得到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岱庙、普照寺等景区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岱庙、普照寺等景区作为泰山学院学生的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的实地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亲自带领整班同学,实地观赏,现场讲解;一种是教师带领“艺术教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之后由“艺术教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头带领班内同学实地游览、观赏、学习。这种“把读书与行路、做人与做事、游玩与学习、弘扬泰山地方文化与艺术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都十分显著。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创新点:在我国的审美教育课、艺术鉴赏课中断几十年后,一线的教师异常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几位教师在承担文学理论、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概论、西方美术史、西方音乐史等多门中文、美术、音乐课的同时,一边在科研中提升自己,一边为学生搞讲座、开课。新开设的“美学与艺术鉴赏”(中文系)、“艺术鉴赏”(公选课),使党的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真正落到实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创新。笔者参编的《美学与艺术鉴赏》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21世纪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类教材,填补了我国美学教材建设方面的一项空白,编著的《美育概论》也属于“创新简明科学实用”、在全国范围有较大影响的美育教材。具体课堂教学中,本项目没有固守某一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还利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地观摩测量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学生学习艺术课的兴趣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录音剪辑合成、多媒体课件制作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而利用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所积淀的审美(艺术)资源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多层次开放式实地的审美(艺术)教育更具有创新意义。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社会效益:以《美学与艺术鉴赏》《美育概论》为教材的艺术鉴赏课,得到泰山学院、国家公务员泰安培训中心、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电力学校、山东新汶中学等多家院校、培训机构的应用。听课学生普遍反映,笔者所讲的艺术鉴赏课、美育课形象生动、思路开阔、逻辑性强,加上幻灯、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而又恰当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大增。通过开设艺术鉴赏,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迅速提高,审美能力大幅度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取得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程十几年来一直得到泰山学院等学校和山东省的大力支持,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且便于操作的成果。该成果2007年获泰山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总结教学效果的论文《论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005年获得山东省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在更大范围带来更大的育人效益。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美育十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3](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4]张志勇.情感教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篇10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2006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标志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实践改革时代。西方音乐史课程作为音乐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变革,且必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教育部的两个纲要以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目标、新的评价等强烈冲击着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对于纲要中提出学生应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高校教师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由此引发了高校教师对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西方音乐史课程作为高校音乐学科的基本理论课程,两个纲要提出的要求不仅使得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在实践中寻找重点并找到突破点,为其他音乐理论课程的发展提供依托。
一、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的目的
为了提高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实践性能,对于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要求,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实践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传统的史类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课堂上会经常出现睡觉、摆弄其他书籍、手机的现象;应该让课堂的主体成为学生,体现“自助超级市场”的感觉,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负责解答和协助,这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方式。
(二)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西方音乐史课程虽然为传统意义的史学课程,但是它与音乐这门时间艺术相结合,就要体现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应多从生活及社会实际出发,利用影视、媒体、网络平台等手段,引导学生喜欢西方音乐史课程,并让他们觉得西方音乐史课程有意义。
(三)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当前的授课现状,学生喜欢不理论课,特别是文字赘述较多、音乐家名字难记的西方音乐史课程,主要是接受性教育与死记硬背的直接后果。对于音乐专业大多数学生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相对匮乏的情况,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调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改变理论类课程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困难的突出特点,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理论类课程的逃课率较高,上课状态不积极,考试不及格率也比专业技术课程高,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状况,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提高理论素质,是摆在高校理论教师面前的课题。首先,教师思想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运行多年,大多参与教学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谁都不愿改变已有的教学方法。为了适应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针对音乐专业内的音乐理论课程进行改革的探索,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思想得到了解放,明确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应用能力。其次,让学生从高中形成的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中解放出来,要理清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理论知识不仅是为了考试得分数,更主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各门学科的学习打基础。教师头脑转型,行动转型、经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小组讨论,教师应做到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师生形成共识,共同参与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
二、西方音乐史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授课方式
1.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分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器材,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有合作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多种形式,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无论采用任何一种分组,它必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发挥分组的有效作用,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2.讲台与舞台表演相结合。利用学生的晨讲时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教授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从被动的听,变成了主动的学。
设置一些主题音乐会和音乐活动,让学生们在准备音乐活动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西方音乐史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
3.讨论式教学。传统的教学形式以讲授式为主,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而加入讨论式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教学中,这样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有利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参与讨论学生就必须先抽出时间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对西方音乐史课程中相对陌生的作曲家及音乐术语就有了相对熟悉的认识。
(二)考核类型
考核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形式,也是检验其授课效果及改革效果的重点。目前,高校的考核形式主要有考试和过程考核两种,考试的主要形式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过程考核形式较多,针对音乐专业的主要形式有课程论文、专业汇报等等。在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中,另一个主要的实施手段就是从考核入手,从而实现整个课程的完整性。
1.考核形式。大多数音乐理论类课程的考核一般情况下是课程论文或是试卷,西方音乐史课程在本科阶段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水平和学习深度的限制,课程论文的考核是不尽全面的,而且让本科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写出颇有见地的文章,较为困难。所以,在本科教学中,西方音乐史课程的考核还是建议通过试卷的形式,相对全面而具体地来测试学生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消化理解程度。
然而,对于延续了几十年的考卷类考试,如何创新和改革,又成为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试卷出题类型无外乎这几种形式:填空、选择、定义、简答、论述。这些基本来自于史类课程考试的通用试卷出题形式,能否适应音乐学科史学类考试的发展需求,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因为音乐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死记硬背的能力较差,更不能体现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那么如何既适应学生学习口味,又可以让知识轻松地融合到试卷中,这就成为西方音乐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如何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从试题内容上改革。加大主观题型,调动主观能动性。一是向其他姊妹学科学习借鉴,加入听辨题。传统的西方音乐史类试卷多为客观题,经过实践改革的西方音乐史试卷融入听力测试,给出作品,让学生写出作品的名称、作曲家、国籍、作品体裁、主要代表作品及音乐贡献等等。这样对所学习的音乐知识不仅可以学以致用,贮备大量的音乐作品,并且对音乐知识形成量的积累。通过考试可以连带对作曲家作品的相关知识量进行扩充;二是加入试图题型,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给出的图片属于哪个时代,有何特点,这类试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为细致。
3.考试形式多样性。基于前面对试卷内容改革的基础上,试卷考试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可以在第一学期闭卷考试,第二学期开闭卷结合考试,这样实施的好处是,让学生觉得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越来越轻松并且实用性更强。例如第一学期闭卷,这是学生们在高中时代传承下来的考试形式,他们很适应,并且能够习惯性地学习,如果在第一个学期就开闭卷结合考试,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西方音乐史课程没有什么需要记住和理解的东西,就会轻视考试,而到第二学期,采取开闭卷结合考试,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在第一学期打下理解性学习的基础,觉得西方音乐史课程似乎更有趣,有第一学期的经验,也不会认为西方音乐史课程开卷考试就是简单地在书上摘抄,而是理解性的运用。这类考试能使学生的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加以运用。改革和实践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让西方音乐史课程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近几年,通过对绥化学院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实践改革与实施,得到了相对理想的效果。课堂的认知度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加强,教师对课堂的驾驭程度大幅度提高。通过几个学期对试卷考核的改革和研究,试卷考核的效果趋于理想化值,优质高分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5-15%,良好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35-45%,及格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95-99%,不及格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1-5%,基本达到了教学与考试的出发点,考试不是考倒学生,而是让学生对西方音乐史课程乃至所有的音乐理论类课程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当然,在近几个学期的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和实施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问题和不足,如课堂授课中还会有个别学生的思想游弋在课堂教学内容之外,教师的很多教学思想不能付诸实践等等,这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但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的基础理论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基于这种情况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对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乃至音乐理论课程的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伟平.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黄淮音乐学院表演专业为例[J].艺术教育,2014(1).
[2]党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1(2).
[3]廖洪立.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于双慧.新课程下高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大舞台,2012(9).
[5]李晶.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施[M].音乐时空,2014(10).
[6]李晶.高校《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实践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
篇11
一、 阳刚阴柔说理论发展概说
阳刚与阴柔,是中国传统文化两大基本审美类型。阳刚的审美特征是雄伟劲直,沉着痛快;阴柔的审美特征是温深徐婉,优游不迫。如雄浑、壮丽、劲健、豪放、峭拔、奇险、悲壮等艺术美形态,属于阳刚范畴;绮丽、冲淡、飘逸、婉约、含蓄、典雅、凄婉等艺术美形态,属于阴柔范畴。阳刚与阴柔最早是我国哲学里的范畴,可以追溯到《周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宇宙天地万物构成的原理即一阴一阳,《乾》刚《坤》柔。卦象中,乾卦六爻全阳,坤卦六爻全阴,其余都是非阴非阳,阴阳交错,刚柔相济。
哲学概念的“阳刚”与“阴柔”渐渐渗透到中国古代文论之中,最早以阴阳二气划分文学风格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所谓清气,即清刚之气,与阳刚相应;所谓浊气,即灼柔之气,与阴柔相应。他讲气首先是讲作者阴阳二气会渗透到作品中,从而影响作品的风格,可能是以清气或浊气为主,也可能是清浊兼有。曹丕在这里实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之先河,但是他并没有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对于刚柔无褒奖贬抑之说。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定势》篇里就曾运用“刚”、“柔”概念议论文章的体裁与风格,二者应该兼有,不能偏废:“然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似夏人争弓矢,执一不可以独射也。”
后方苞、刘大魁也有近似阳刚阴柔之说,只是他们都未将自己的观点系统化、完整化。较为明确而系统地提出“阳刚阴柔”兼美的风格论,是姚鼐之首创。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大贡献,就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关系的精湛论述。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和美学上风格论的总结和发展。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复鲁非书》和《海愚诗钞序》两篇文章中。其《复鲁非书》具体的谈到了阳刚美与阴柔美:“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皋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姚鼐首次明确的提到阳刚阴柔之美,把美分为这两种形态,除此之外,他还谈到了处于这两种极端之间的复杂形态,刚柔相济,或偏于阳刚,或偏于阴柔,刚柔相错的各种形态。他的文论思想来源于《周易》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姚鼐对于阳刚与阴柔不同于曹丕的无价值判断、无倾向性,姚更倾向于阳刚之美的文章,阴柔之美很多,现实中阳刚之美却甚为难得。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是不否定阴柔之美的。
实际上,“阳尊阴卑”的观念自古就有,董仲舒《春秋繁露》里“尊阳抑阴”、“男尊女卑”的思想甚是明显:“阴,刑气也;阳,德气也・・・・・・刑之不可任以成事也,犹阴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姚鼐论文时,显示出的阳刚之美的倾向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这种“阳尊阴卑”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桐城文统继承者对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明细概括:“文章之道,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曾谈论的更为具体,与姚鼐相同的是他也是侧重于阳刚之美,而不否定阴柔之美的。
二、 中西方文艺中的阳刚阴柔与宏壮优美比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至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宏壮与优美或者说崇高美与优美,这两个概念本身来源于西方美学思想,西方没学中首次对它们做了界定,规定了崇高美的两个基本条件:“力”和“大”。就质量而言,是“力”之美,如大力士、健壮等;就数量或形态而言,是“大”之美,如大的建筑物、高山、金字塔等,后来的西方美学基本是延续康德的看法。王国维受康德叔本华的影响说“无我之境”是优美,“有我之境”是壮美,其实并不科学,“无我之境”并非都是优美,而“有我之境”也并非都是壮美。如王维的“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是一种壮美,但是很明显它是“无我之境”。又如刘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显然是一种优美,但它却是“有我之境”。
王国维谈到的宏壮和优美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和优美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王国维在谈到“有我之境”的宏壮美时“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既没有“力之美”也没有“大之美”,他所产生的本体感受更多的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对于这个矛盾的问题西方美学家们也有过反思,如“石缝中的小草”既无“力”也无“大”,但是它的的确确给人以崇高美的感受。屠格涅夫笔下的小鸟雀,当它的幼鸟遇到危险时,它可以毫无畏惧的勇敢冲下来,小鸟雀的形象毫无本能的对峙,随后生出一种情感取代这种对峙与冲突,这种情感是人本身意志的崇高宏大。而优美则不会产生上述的心理冲突,如观赏一池荷花时,人并不存在与荷花的对峙冲突,这一点是与中国传统的阴柔之美是相通的。但是并不见得优美与宏壮就是截然分开的,不相同但是想通。品味陶渊明的诗,体验到人的心灵必须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去玄览、拥抱万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平淡,这种平淡的背后是崇高。这一点,西方美学很少谈到,他们把优美与崇高分的很开。
从康德到叔本华、尼采、歌德都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弘扬崇高美,甚至于贬抑、排斥优美,这又与中国传统文论是不同的。美学研究到壮美,境界乃大,眼界始宽。研究到悲剧美,思路始广,体验乃深。康德认为,许多自然物可以被称为是优美的,但它们不能是真正的壮美的。优美是软弱的,消弱人的意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价值取向相关。宏壮美激发的是意志力、坚强力,引起的是人们心灵的震撼,这就是西方所谓的悲剧的力量。
三、理论与实际创作的矛盾
姚鼐的理论主张刚柔相济更偏向阳刚美,但他的实际创作却更为倾向阴柔美。就王国维本身来说,他也是有矛盾的,一方面,他崇尚优美,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另一方面,他在赏析词的时候,更欣赏宏壮美,喜李煜尤其是其后期涌现宏大生命动像的词作。除此之外,他还推崇苏辛的词,推崇他们博大的胸襟。宗白华先生说传统优美的文艺作品能安顿人的心灵但是崇高力的美又能给心灵以震撼。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阳刚与阴柔之美都会存在,但是与西方文学作品相比较,更多的是阴柔。在一切民族里,崇高总先于优美。无论是中国的青铜饕餮、万里长城,还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崇高的心灵感受,它们的历史根源大概要追溯到最远古的巫术图腾崇拜形成的狂热的观念,只是这种审美的崇高感在中国走向了与西方文艺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一开头便排斥了那种鲜血淋漓的受苦受难,那尸横遍地的丑恶图景,那恐怖威吓的自然神秘……总是以大团圆的结局安抚、麻痹以致欺骗受伤的心灵,只剩下一团祥和。宗白华从另外的角度也说:“……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流动,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又往往被拒绝和闪躲……”所以中国古代文艺整体美学风貌偏重于阴柔之美,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阳刚之美。诗中有李杜,词中有苏辛,文中有韩愈,他们的作品风貌更多体现了阳刚之美,李白出尘入仙如天,杜甫厚德载物如地,同样地,苏词亦如天,辛词亦如地,极富阳刚美。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M],北京:三联书社出版,2008
[2]宗白华,西方美学名著译稿[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萧世杰,古诗文审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张绍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篇12
“启蒙”即开启、打开蒙昧。学生们在入学前的初中校为了应试教育,根本没开设音乐、美术课,他们对话剧、影视知识更是一无所知。通过上影视赏析课,对古今中外各个时代、各个区域、各种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有了广泛的了解,使他们大开眼界,启迪了他们对艺术的悟性和灵性,帮助他们展开艺术想象力,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模板。
1 影视赏析课首先使学生们了解了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古希腊悲剧,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结束于公元前160年;印度梵剧,来自于古印度梵语和佛教的梵宫,产生于公元前后,生存了大约1000年,如今也成为化石;只有中国戏曲,到12世纪才形成完整的形态,成熟虽晚,却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如今,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300多个剧种,古今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里,都占有独特的地位,如没有中国广东粤剧《黄袍》(又名《黄马褂》)二十年代在美国旧金山白老汇等地长达两年之久的巡回演出,美国歌剧就不一定会形成那么早,代表作《猫》也不一定发展成今天这样,没有中国京剧《打渔杀家》《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等五十年代梅兰芳在前苏联的巡回演出,苏联舞台戏剧会不会那么早从生活流似的现实主义风格中走出来,中国戏曲的“虚拟性”、“程式化”等对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是世人瞩目,也是布莱希特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可、吸收、并推广的。
2 影视赏析课使学生们认识了国内外当代影视创作的杰出代表作家、作品。
以张艺谋、陈凯歌、吴子牛、田壮壮等为代表的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取得了前无古人,讫今后无来者的骄人成绩,那些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浸透了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人文精神颂扬,对社会底层的同情和呼吁,对民族孽根性是否阻碍社会发展的忧患意识,对改革大潮中社会矛盾不断尖锐的拷问。音乐科的学生们在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观赏到了中国戏曲中的锣经“急急风”用于片中的点灯、灭灯、封灯,女音和声交替伴唱,以及休止符运用,还有《活着》一片中,皮影戏的展示和那高亢激昂的唱腔韵味,使学生们对赵季平的创作深为佩服和赞叹。
例:央视专题纪实片《大国崛起》系列,讲述了世界上八个强国的复兴之道、强国之本、惠民之略,每个章节都张弛有道,既有气势宏大的场面,也有细致精巧之处。每一个篇章都是音画结合的经典,很受学生欢迎。《大国之惑》画面中几个身着制服的科研人员站在一个庞大的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前,学生们知道了如今手机中小计算器,和他们深深迷恋的电脑,是这台大机器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意义的结果,明白了科技创新对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性。
《大国之谜》讲述的是英国女王为了给哥伦布筹集旅费,把自己王冠上的宝石卖了,人们感受到了女王的伟大,让学生懂得了有舍才有得,舍与得是大国崛起之谜的答案之一。《大国之路》画面中展示的是一系列体坛资讯,有跑步、游泳、方程式赛车等,这些都是和平年代的战场,也有运动员刘翔在比赛中的镜头,告诉世界每一个国人都拥有征服世界的勇气,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让世界叹服,中国的奥运会已向世人证明了这点。《大国崛起》中当孩子们看到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阅兵大仪式,那些二战时苏联老兵们和战车,震撼壮观的画面,解说与画面结合“人类要做的是:让历史照亮人类未来的行程”。同时也播放了1949年和国庆60周年我国天安门大型阅兵仪式以及汶川大地震,使孩子们在我国和8个强国中有了对比,自然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更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特色的理解,更加爱国了,同时也打开了心智。
三、新视听对艺术技能积累的作用
百年前,中国话剧的雏形――“春柳社”成立的初期,是初有阅历的大学生在排演话剧,他们理解分析人物容易,而中专文化水平的学生,影赏课只能补缺、积累艺术技能,了解古今中外各时代、区域、文化的习俗和风土人情,启迪他们对艺术的感悟性,帮助他们培养艺术想象力,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范例,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用当今的影视美育概念、方法去鉴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以吸其精华,充实自己。如潘金莲这一角色,自古以来都是被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予以唾弃、贬之的毒妇、,而魏明伦笔下的潘金莲和香港近年来电影拍摄中的潘金莲却是值得同情,其形象和行为较合乎情理。创作者是从妇女地位、人性解放的角度去塑造角色、肯定角色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低年级影视赏析课先以欣赏、模仿为主,分析、评论为辅。高年级则欣赏、分析、评论并行。教学中围绕两个原则来推课。同时配合形、台、声、表等专业技能课原则,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播放教学影像资料片。如毕业班排练《雷雨》《简・爱》,那就播放此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画面感受时代背景、节奏和气息,对照各自的角色,在视觉上更直接更形象化;语言课需要训练韵白和话剧独白、对白,就播放有特色的精典戏曲和影片如:《杜鹃山》《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子复仇记》《蝴蝶梦》《流浪者》等影片;舞蹈课需要排练“斗笠群舞”,就观看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断,学生反复观看,悉心模仿,细细体会,再回到课堂,由专业教师指导、点拨,经过理论――实践,从感性――理性――感性的多次往复,使十几岁的学生们在形、台、声、表专业技能上,对于高难度技巧的掌握有了镜子和坐标,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各课老师的相互交流有机结合,促进了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新视听文化与艺术教育的互动作用
文化知识的掌握与影视表演是密不可分的,通常艺术门类学生一直有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影赏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例一:结合低年级表演课上的“动物模仿”教学,一次在放《动物世界》时,画面上蓝天白云下一群羊在吃草,我告诉学生这是澳大利亚,学生们很惊奇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我说:“这羊叫‘美利奴羊’,只有澳洲才有,我们穿的澳毛就是这里来的。”学生们知道后纷纷表示要用心学地理课。例二:现在凡是风行世界各地的优秀影视片,几乎都是中、英文对照版,特别是水均益、杨澜、刘欢、章子怡等在影视片中英文水平的展示,赢得了学生们的赞叹和仰慕,激发了求知欲。
五、新视听艺术对品质培养的作用
影视赏析课对于我校学生来说,除了有以上几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广博、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生动活泼、轻松有序的教学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学生们的思想深处,使他们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品质得以培养,如:影片《中国匣》《安娜与国王》《贫民与富翁》《黄河绝恋》及卓别林、憨豆、赵本山系列作品等,使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
六、当今影视艺术新视听的走向
篇13
一、文学翻译与美学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这是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它说明美与人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联系当然也包括人所创作的文学。在文学的各种社会功能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本质的就是它的美学特性。文学作品,跟一般应用文(如经贸信函合同、法律文本、政府公文、新闻报道评论等)是不一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并且具有一种只有美学才有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艺术美,一种能将语言美、情感美、形式美、内容美等汇聚融合的艺术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审美的艺术,它所展示于人的美学效果正是它的独特性所在。让译作读者能有跟原作读者拥有相似的美感,让文学作品的审美得以再现,以及用其他国家语言把这种艺术美如实地展现给读者,这是文学翻译的目的和任务所在。文学翻译的独特性以及它的目的和任务都离不开译者的审美意识。文学翻译的过程,既是创造美和再现美的过程,也是译者对原作审美理解和审美再现的过程,它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相互交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一个译者与原作者的交流过程;另一方面,它还是一个译者与译作读者的交流过程。这两个方面既需要读者用美学的原则去赏析和评鉴,也需要译者在遵循美学规律的同时去进行一次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一般说来,译者对文艺学、修辞学以及语言学领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到文学翻译的好坏优劣,这一点人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文学翻译是不是会受到美学的影响,这一点则很容易受到忽视。美的理论性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属于哲学的一部分一艺术哲学,这就决定了评鉴文学作品及其翻译价值的一个方法可以是美学。文学翻译的一大趋势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对其展开分析和解释,美学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归人在文学翻译理论中,这一点已经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可。
二、翻译与美学研究现状
在西方,不管是哲学家、翻译家还是文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美学思想。“理念”是柏拉图最出名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之一;“模仿说”则是其弟子亚里士多德最看重的美学理念;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对美的看法是“美是和谐与比例”;古罗马著名的哲学家西塞罗,提出了一个极有影响力的主张,即“辞章之美”;早在17世纪,歌德就倡导通过文学翻译建立“世界文学”;英国的德莱顿则将“翻译是艺术”的论断明确写入《论翻译》(On Translation)。到了20世纪,托尔曼就在《翻译艺术》(Art of Translation)里提出了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可以根据翻译与绘画的比较去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过程和标准;译者的审美感知,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真值”的感知,可以用于确定译作翻译的好坏,这是法国译论家瓦勒利(Paul Valery)观点;费尔斯蒂纳在《翻译聂鲁达》(Translating Neruda)中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诗歌翻译是一种批判的艺术和行为,它既是一种艺术创造行为,也是一种批判,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双重性活动。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来看,译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随着翻译活动规模的扩大,翻译学家们从早期对文学翻译艺术本质的主观印象式经验之谈转入了另一个阶段,即开始正式地系统地去研究翻译与创作之间在艺术规律上的内在联系。在意大利,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一本《美学原理》,作者是克罗齐,它直接提出,“文学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而吉里・列维则在60年代提出文学翻译的目的:原作相应的艺术感染力要能够被读者感受得到,并且可以使读者在译作里体验到美的享受。由此可见,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视角去剖析与讨论文学翻译,这并非不正常现象,而让翻译问题进入美学的范围也是正常的。译作在译入语文化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倾向会受到读者、译者以及安德烈・勒费维尔(Andre Lefevere)“赞助人”的美学原则的影响,这种影响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正因如此,美学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已经被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把美学理论当做一项工具以便深入研究文学翻译的种种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如今,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探讨翻译理论和美学理论的著作多如牛毛,但是关于文学翻译或是翻译美学的专著或是文章却是凤毛麟角,人们所知道的国外较为著名的就是出版于1999年的Translating Life:Studies in Translational Aesthetics,而国内仅有《翻译美学》、《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翻译美学导论》以及《实用翻译美学》等几部把翻译和美学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的著作。
三、翻译美学的归属问题
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就其本质而言它属于翻译美学范畴内的问题。我国翻译美学研究在理论上觉醒的标志是傅仲选先生出版于1993年的《实用翻译美学》,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以独立形式出现的翻译美学专著。紧接着,翻译美学课在一些高等院校如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等大学正式开设,从此,翻译美学得以正名,并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可是,如果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和践行文学翻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其历史可以追溯一千年以前,古代很多大师级学者留下了许多经典而又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美学财富。如孔子的“尽善尽美”;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孟子的“充实是美”;荀子的“不全不瘁不足以为美”;支谦的“文质说”,等等。近现代严复的“信达雅”、朱光潜的“艺术论”、林语堂的“美学论”、许渊冲的“三美论”、傅雷的“神似说”等等理论都包含着许多美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