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阅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阅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阅读论文

篇1

2.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3.论证的类型:立论和驳论。

4.论证方法: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5.议论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精当、概括、逻辑性强的特点

【考点梳理】

根据课标要求,笔者分析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的主要考点有:

1.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论证过程;

4.剖析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5.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6.理解议论文中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7.运用联想、想象补充论据,证明论点;

8.提供与选文相关的材料,探究问题;

9.根据文中作者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认识,作出评价。

中考议论文阅读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选择题的内容主要涉及文章论点、论据的选定,填写题的主要内容是填写论点、论据,简答题涉及对论点的理解和把握、议论类型及其与论点关系的分析、论证过程的理解、议论语言的鉴赏,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简答题中出现了一些开放性试题,主要是补充与论点相关的事实论据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在这三种题型中,简答题为主流。

解答议论文阅读试题,必须认真阅读文本,要从整体上感知选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相关论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选文结构特点,领会语言表达效果,依据题干要求答题。

【牛刀小试】

生命的品格

国 风

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②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甲】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就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不能以怨报德。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③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 [A] ,有一颗 [B] 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乙】

④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所谓“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⑤ _______________。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我们也只是过客。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在滚滚红尘中,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羽毛”。 【丙】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选自《读者》2008年第23期)

1.根据文章内容,从“感谢、感激、感怀、感恩”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第③段的横线处。

A处应填 B处应填

2.以下三句名言是从原文中提取出来的,如果要放回原处,正确的选项是( )

①王阳明说:“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

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③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A.甲③,乙①,丙② B.甲②,乙③,丙①

C.甲②,乙①,丙③ D.甲①,乙③,丙②

3.参照文中第②、③、④段中心句的句式特点,给第⑤段划线处补充一个中心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第②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要懂得珍惜”这一分论点的?

5.结合平时的积累,为文中第④段划线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6.读了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提高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参考答案:

1.A感激;B感恩

2.B

3.示例:要有无我的心境。或:要干干净净做人。

篇2

二、辨别论据。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据有两类: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事实和史实,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等。对论据,既要注意论据的类型,又要思考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从内容上说,论点要能统领论据;从结构上说,常常是先提论点,再用论据证明。

三、分析论证。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等。这几种论证方法往往在文章中是综合运用的。分析论证方法,一是看论证过程,分析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可从分析文章的结构人手;二是看论据的内容形式,要对各种论证方法的具体要求及表现形式有准确的了解。

四、了解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从文章的总体结构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常见的论证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其中总分式最为普遍,其表现形式有三种:“总论-分论-总论”式,“总论-分论”式和“分论-总论”式。

五、体会语言。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要特别注意对议论文中关键词语或句子的深层意思及作用的理解。阅读时,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把握用语的分寸、语气。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还要分析修辞手法在论述中的具体作用。

近几年来,考试中的议论文阅读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选文中,多侧重于哲理性的小品文,如周国平、张丽钧、马德、林清玄等人的作品;在内容上,多贴近时代,贴近心灵,以读书、理想、做人、美德等主题最常见。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多关注热点作家的作品,多阅读热点主题的时文。

【阅读训练一】

闲话做人

铁凝

在我所熟悉的一条著名的峡谷里,很有些吸引游客的景观:有溶洞,有天桥,有惊险的“老虎嘴”,有平坦的“情侣石”,有粉红的海棠花,有螫人的蝎子草,还有伴人照相的狗。狗脖子里拴着绸子、铃铛什么的,有颜色又有响声,被训练得善解人意且颇有涵养,可随游客的愿望而做出一些姿势。有游客怜惜道:“看把这些狗累的。”便另有游客道:“什么东西跟人在一块儿呆长了也累。”

如此说,最累的莫过于做人。做人累,这累甚至于牵连了不谙人事的狗。又有人说,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想想我们由小到大,谁不是在听着各式各样的舌头对我们各式各样的说法中一岁岁地长大起来?少年时你若经常沉默不语,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怕是有些呆傻;你若活泼好动,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打小就这么疯,长大还得了么?你若表示礼貌逢人便打招呼,说不定有人说你会来事儿;你若见人躲着走说不定就有人断言你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你赞美别人是天生爱奉承,你从不赞美别人是目空一切以我为中心。你笑多了是轻薄,你不笑八成有人就说整天像谁该着你二百吊钱。你尽可能宽容、友善地对待大家,不刻薄也不委琐,不轻浮也不深沉,不瞎施奉承也不目空一切,不表现自己也不城府太深,不和稀泥也不冒充明白人。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有一点儿委屈就自己兜着让时光冲淡委屈带给你的不悦的一瞬,你盼望人与人之间多些理解,健康、文明的气息应该在文明的时代充溢,豁达、明快的心地应该属于每一个崇尚现代文明的人。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如此旁人便挑不出毛病便没有舌头给你下定语,这时有舌头会说你“会做人”。

从字面上看,“会做人”三个字无褒意也无贬义,生活中它却是人们用多了用惯了用省事儿了的一个对人略带贬义的概括。甚至于有人特别害怕别人说他会做人,当自己被说成“真不会做人”时倒能生出几分自得,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细究起来这种说法至少有它不太科学的一面:若说“会做人”是指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这未免对“人”的本身存有太大偏见,人在人的眼中就是这样?那么“不会做人”做的又是什么呢?若是以“葡萄是酸的”之心态道一声“咱们可不如人家会做人”,以此来张扬自己的正直,也未免有那么点幼稚的自我欣赏,更何况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本身就含有对人的大不敬。

(选自《经典文汇》,有删节)

探究练习

1.作者认为“做人累”,累在哪里?请列举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证明。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中黑体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①这累甚至于牵连了不谙人事的狗。

②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

【阅读训练二】

培植善念

鲍尔吉・原野

过去,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每天打坐,在面前放黑白两堆小石子,来辨识善念恶念。善念出现时,拿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恶念出现时,取黑石子。

佛法中的善念是利益大众,恶念则不简单指杀人越货。在脑中转瞬即逝的享乐之念以及贪婪、嫉妒、嗔恼等都可称之恶念。而欺诈偷盗已是罪不容赦了。

以现今的角度阐述,善念即仁爱,而恶念不过是欲望。欲望是什么?“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卢梭)由于欲望的指引,人生克服种种困难走向满足。“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爱自己,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东西。”(卢梭)可见自私的本性已经深植人性之中,所谓欲望实为生存之道,不应有善恶之分。然而,爱自己需有一个限度,超过此限,就可以变成恶,甚至罪。而人的欲望恰恰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此,为了共同的利益,爱自己还应该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常常注意到别人也需要爱。不能推及他人与环境的爱,叫做冷酷,这就是恶的生成。

一个人把爱兼及他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佛法称此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里生出一点点同情心,则是另一种大善,这种情怀,即所谓“悲”。慈悲两字,听起来有些苍老。有人甚至会觉得它陈腐,实际它穿越时代,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今天流行的“关怀”以及“温馨”,不过是它的现代版,内涵如一。

善念其实是小小的火苗,倘若不精心护佑,它在心中也就旋生旋灭了。不是说,只有造福万代才叫善。譬如有人建议削平喜马拉雅山,让印度洋的暖流涌入,使干旱的西北大地变成热带雨林。此善大则大矣,却要等待很久。古人有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虽然琐细,读后感觉心中暖暖的,大过印度洋的暖流。

潘公杰大师在黑白石子中辨识善恶二念,到晚上检点。开始时黑石子多。他掴自己的耳光,甚至痛哭、自责,你在苦海里轮回,还不知悔过么?三十多年之后,他面前全变成白石子了,大师后来修成菩提道。

我们达不到高僧那种至纯之境。爱自己原本也没有错,我们是凡人。然而无论“利己心”走得多远,有善念相伴,你都会是一个好人。

(选自《甘肃日报》)

探究练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嗔恼( ) 譬如( ) 琐细( )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文中讲述潘公杰故事的作用是什么?

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5.你认为佛家中的慈悲思想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有积极意义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议论文阅读鉴赏》

阅读训练一:

篇3

寻找观点的方法。文章的观点有的是文中句子,有的则需要提炼概括。有的文章观点在开头,在首段或前几段,如2006年北京课标卷阅读(二),首段是引子,其观点出现在第二段尾句;有的在结尾处,如2006年海南卷阅读(二),观点出现在文尾;而有些议论文题目就是观点,如2006年长沙中考阅读(三),题目“奋斗,是生活给予的最高报酬”即是中心论点。概括观点要抓住关键语句,分论点及体现观点的重要词语都可借来一用。同时,概括中心论点要关照全文,做到语句通顺,准确完整。

二、分析材料,发现作品内在结构

(一)分析材料

判别两种论据。议论文的论据通常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但要注意的是,名人名言并不一定就是道理论据,有时名人的话包含在事实材料之中,充当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观点的道理,不能算作道理论据。还有一些概括性较强的事实论据往往也容易被忽略。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两句所引领的句子就是事实论据。

明确论据作用。无论是事实还是道理,都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因此要分清论据所证明的是哪个观点。一般来说,某个论据都是证明本段或临近几段的一个分论点的,如果在一个段落内有多个小观点,其证明的往往是就近的那个小观点。支撑哪个观点,要根据论据内容来定。

简括具体事例。概括要做到准确,要依据论点抓住论据的本质特点,语言表述要顺畅。在理清思路时,一般采用什么人(物)做(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这样很快就能把事实论据的“”抽出来。如2006年南通中考语文阅读:结合语境,给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个论据,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标准答案是:贝多芬激情澎湃地谱写了令人震撼的《命运交响曲》。答案的要点是:人、事和所叙典型事实,符合语境要求。

补写论证材料。2006年济宁中考语文阅读题: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再举两个这样的例子。补写事例首先要有丰富的积累,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收集记忆,特别是对诸如理想、读书、磨难等方面的事例、名言进行系统的梳理。补写的道理论据要引用准确,与观点切合。补写的事实论据要叙写清楚,围绕观点展开,而且不要忘了叙述结果(取得的成就或造成的损失)。

(二)掌握结构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往往由作者直接提出观点或论题;分析问题则是作者证明观点的过程,回答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也可有多个小观点;解决问题则是联系实际,进一步总结强化观点。

文章主体部分又有如下两种结构:

横式。分别为并列式结构,即从几个平行角度,分头论证中心论点,这几个角度往往有分论点;对照式结构,即将几个分论点或论据进行对照,互为对比,强化观点;总分式结构,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3种形式。

纵式。即层层深入地向纵深角度论述。2006年北京课标卷第16题“选文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就涉及到层层深入的结构问题。

三、寻找方法,理顺文章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的判别。举例论证要注意不要忽略概括性事实,道理论证不要错把名言统归于事实名下,对比论证要比较正面与反面的观点和材料,比喻论证要分清本体和喻体。

论证方法的作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两点。一是论证方法所要证明的观点,一般是前面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二是论证方法本身的作用。如能举例论证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由于是经验的总结而具有科学性,使论证更有力;对比论证能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喻论证能使深奥抽象的道理通俗化、形象化。只有将两点综合起来说,才能全面回答论证的作用。

四、品味语句,鉴赏文段语言特色

挖掘深层意义。议论文语言往往比较抽象,关键性词句是解题的钥匙。阅读时应结合具体语境,深究其引申义、比喻义或暗示义,弄清作者的真实思想。

找寻结构线索。一些语句即是文章线索,如能了解这些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或承上启下,或前后照应,或标识思路等,则有助于理解全文。

品评生动语句。议论语言的生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语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描写性词句,运用幽默诙谐的手法,运用骈散结合句式等等。品析时除了要注意这些语句对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外,还应关注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如比喻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排比可增强文章的气势等等。

五、拓展思维,仔细对命题质疑探究

联系实际,独抒已见。这种命题的形式多为: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如2006年湖北黄冈中考阅读题: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此题开放性较强,同意与否皆可,但要结合原文和自身的生活实际来答,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即可。

链接材料,综合探究。这种命题的形式多为: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如2006年江苏徐州中考阅读题:请你对下面提供的几则材料作一番探究,围绕“宽容”这一话题,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至少两个)。然后是3个关于中日关系的链接材料。解答这类题,应把从原文中得到的观点启示与材料结合起来,比较分析链接材料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得出探究结果。

联想想象,换位思考。这种命题的形式多为:假如你是文中的×××,你会如何呢?这类题要靠想象,要研究“文中的×××”应有的表现和态度,应合于原文内容和常理。

篇4

【考点概说】

中考议论文阅读主要有以下考点:论点的辨析、提取和归纳;论据的类型、作用及补写;论证方法的辨识和理解;论证结构的分析和论证思路的理解;论证方式的运用及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及作用,鉴赏议论文的语言风格;联系自身实际对选文观点进行评价、感悟或拓展。

议论文阅读常涉及的文体知识有:

1. 论点,指作者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在形式上是一个肯定性陈述句,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主要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几个论据共同论证一个论点时,要注意其顺序:或时间,或空间,或主次,或数据的大小。

3.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论证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2)论证方法的类型: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阐明某个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某个论点,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道理论证,可分两种,一是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道理,揭示事情的本来面目,令人信服;二是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阐明某个道理,增强论点的权威性,使文章极具说服力。名言警句影响力大,格言谚语公理为大家公认,道理不言自明。对比论证,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对照,互为衬托,特别能突出某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4.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由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5.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严密。

【中考题例】(2012年娄底市中考题)

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

侯 磊

①记得小时候,老师说饭前要洗手,我们嫌麻烦,总是借口托词,甚至想出歪招来对付。后来,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饭前不洗把手,就感到心里别扭。读书那会,总爱睡懒觉。毕业到了部队,作息变得规律了,每天早晨一到6点,生物钟就条件反射似的准时敲响,偶尔赖在床上也难睡着。看来,凡事成了习惯也就变得自然了。

②习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曾有人问“当代雷锋”郭明义:“你自己家里也不富裕,为什么还拿出那么多钱帮助周围的人,而且能坚持这么长时间?”他的回答很简单:“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习惯成自然。”从典型身上,我们看到了习惯的力量。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高达90%的行为源自习惯的支配。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也说:“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如果学雷锋也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种习惯,“雷锋”岂不天天在身边?

③习惯的养成要靠日常的点滴积累。纪念日要学雷锋,但纪念日仅是“加油站”。“善与美蕴藏在生活点滴中”,雷锋做好事就表现在每时每刻,落实在日常点滴。出差乘车,他帮乘务员扫地;战友归来,他帮助补补课;路遇困难,他帮忙搭把手。正是一件件小事,凝聚了雷锋精神的光辉。“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是“积善”。积少才能成多,积累本身就是一种养成。

④本职岗位是养成习惯的基本平台。雷锋是一个实干家,他总是把实现崇高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钉子精神”是雷锋爱岗敬业的生动写照。谁能说干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带动周围的人,不是学雷锋呢?如果你是一名学生, ,这是在学雷锋;如果你是一名农民,能种出让人民群众放心吃的粮食和蔬菜,这是在学雷锋;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能经常到基层走访,履职尽责反映群众心声,这也是学雷锋。导演陈国星在拍摄电影《郭明义》中体会到,善待周围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做有益的事,就是学雷锋的体现。作为一名军人,当雷锋精神扎根于内心,爱岗敬业成为我们学习、训练、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时,那岂不是天天都在学雷锋?

⑤“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崇高的道德观念,能不能产生现实的力量,关键在于能否长时期的坚持。“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执著50年做好事,除了因为崇高的道德追求,还在于他的毅力和坚持,在于他把学雷锋化为实实在在、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习惯带来的持续自觉,也许只是凡人小事、举手之劳,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能成就伟大。当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必将迎来更为精彩的人生!

中考原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选文第②段举郭明义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3.结合上下文,将选文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补充出来。(2分)

4.你如何理解第⑤段中“当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必将迎来更为精彩的人生”这句话的意思?(3分)

最新拟题

5.请你根据第②段所论述的观点,为其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6.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7.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讲求竞争与效率的时代,学雷锋早已过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

一、如何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进行准确提取或概括?

这类题考查方式有三种: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②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③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首先,通读全文,弄清文章对何事发表议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然后,看文章中是否有适合直接做中心论点的句子。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观点的完整陈述,是一个概括力很强的句子。它可能在文章的开头,也可能在文章的末尾或中间。许多时候,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上面娄底卷第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题目“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统率全文,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如果文章当中没有一个适合做中心论点的句子,那么,就要由自己来概括了。概括中心论点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要简洁,要顾及全文,表达要准确完整。

二、怎样辨别论据的类型并正确理解论据的作用?

这类题目的考查方式有:

1. 文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并指明其类型。

论据类型主要有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2.概括文中所用的事实论据。

解答这类题目时,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字数控制在50字左右。

3. 分析论据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论据的作用当然要和论点联系起来。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或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如娄底卷第2题,“选文第②段举郭明义的事例,有什么作用?”其答案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习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觉”。

4. 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补写的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补充事实论据,必须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其表述形式为: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补充理论论据,则多引用名言警句。如娄底卷最新拟题5,要求为第②段论述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可举“板凳妈妈”许月华,靠两条小板凳代替双腿走路,照顾福利院的孩子,坚持30年不放弃。

三、怎样辨别论证方法并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这类题目考查方式有:

1.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然后对照概念进行分析。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进行,一般不会出错。如娄底卷最新拟题6,“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第④段列举学生、农民、人大代表做好本职工作即是学雷锋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即事实论证。

2.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题时,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答题方式为: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应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如娄底卷最新拟题6,作用是雄辩地证明了本职岗位是养成习惯的基本平台这一观点。

四、怎样分析论证的层次,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结构。而按照思维形式,又可以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①由一般到特殊的“总论——分论”式;②由特殊到一般的“分论——总论”式;③“总论——分论——总论”式。答题形式为:“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或“在该段中,作者首先提出××观点,然后使用××论据,再次运用××论据,最后得出××结论”。

五、怎样感悟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把握字里行间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题目的形式有:(1)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析画线句的意义和作用;(3)简要分析某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

上述几种题型都围绕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来命题,解题时要联系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

阅读议论文,同样涉及语音、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这就要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考题上出现此类内容,要从文章内容上,尤其是从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

如娄底卷第4题,理解“当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必将迎来更为精彩的人生”一句话的意思时,一要分析该句在段中的含义,二要联系现实生活,特别是考生的生活体验。答案可以这样表述:“如果我们每个人自觉地把学雷锋做好事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生就更有价值,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六、怎样评价文章的观点,并能结合实际来认识和理解?

这是近年来出现频率很高的创新性试题。常见形式有:①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你谈谈对××现象的看法。②结合你的感悟,说说你对××观点的理解。③读了这篇文章后,请谈一谈你对××问题的思考或建议。解答时,应先摆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陈述理由(最好能运用相关的论据,以增强说服力),理由最好有二至三条,最后得出结论。陈述理由时建议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以理服人,增强说服力。如娄底卷的最新拟题7,这是一种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学雷锋是不会过时的。因为雷锋精神的内涵是无私奉献,是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付出,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也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从每年评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从千千万万的志愿者身上,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雷锋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的时代变得更诗意。所以,学雷锋永远不会过时。

名师提醒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必备考题,其内容贴近时代脉搏,因而具有时效性。由于中考命题考查立足于简单的议论文,阅读材料时一般遵循“通读材料,提取论点——再读材料,筛选论据——明晰论证,理清结构——品读语句,体会语言”的流程,只要在答题时循序渐进,一般都能准确应对议论文阅读题。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

1.分析论据的作用时,同学们最喜欢写的一句话是“证明中心论点”。这看似正确,其实大错。因为分析某一个论据的作用时,必须联系论据所在的段落,一般情况下,论据证明的观点常常在论据之前或之后,并不一定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2.分析论证的层次或论证思路。这类分析题考查对论证过程的理解,答题时一定要出现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这样表述,才能将论证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3.评价观点题,这类试题多为开放性试题。肯定、否定都可,关键在于观点必须明确,论据必须具体,阐述理由时一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再次重申论点。

不对生活发脾气

蒋忠平

①林语堂云:“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人生亦如草木,须经历春夏秋冬,这是大自然赋予的节奏和韵律。而人到底是万物的灵长,足以令万物仰视的人,能更加清楚地解读自己。这“解读”就是“感觉”,就是“品”。

②不论是圣贤还是草民,不论是英雄还是小丑,都是一列疾行的列车,遵循着同一轨迹,即从始发至终点。然而,究其细微,人与人竟是千差万别。正如面对黄叶有人会想到考察气象,有人会想到人的暮年,有人会想到扫起来生火。我们不便评头品足,一切都顺理成章,这是人对自身命运的品尝方式。

③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和平时期再难把人严格地区分为“好”与“坏”,许多界线都变得模糊不清。尤为严重的是,时代更加看重效率和改进,这导致人人都把自己忙成一团,失去了彼此照看和监视的机会。人生变作一杯酒,摆在每个黎明或黄昏,等他自斟自酌。其中的况味除了自己还有天知地知。品味人生,是另一种意义的自觉查考,简单地说便是:看你自己的了。

④人们似乎都有一个怪癖:易于铭记坏的遗忘好的,所以很轻易就做出了“世风日下”的结论。的确有一些人被花花绿绿的物欲击沉了,的确有时正义跌入血泊而邪恶站在一边狞笑,可是绝大多数的人仍在洁身自好。一些人会迎着凶险前行,另一些人留在原地一脸苦色、心中不安,还有一些人当了逃兵,为余生留下数不清的羞愧。人们终究找到了一面属于自己的镜子。淡品人生,“淡”,不仅是超然风度,而且是人们留给自己的冷静。所有人品味人生的结果都是一致的:我们欠世界太多,谁也没有理由沾沾自喜。

⑤人们不可避免地演着自己的戏,悲哀的或是欢乐的。明末清初大批评家金圣叹曾说过“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历史潮涨潮落,一切都留在昨日。人们在一种迥然不同的环境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约而同地寻觅着“不亦快哉”。有人找到了,有人没找到。这就是人生,这就是那段艰难的航程。

⑥人生还似一支针剂,在进入社会的脉管之后,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它,有的驱除了病变,有的带来毒副作用,有的什么也没带来。倘若我们的人生是后两者,那么,我们只有在那一张一次性消费的履历表上记上这样四个字:无效生命。还是那杯摆在晨昏的酒,我们以亢奋的抑或沉郁的眼光端详之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人生的滋味就在你的眼角眉梢了。

⑦最后让我们一道心平气和地淡品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并一道暗暗给自己一个决定:不再对生活和世界发脾气。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2年第22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引述林语堂的话有何目的?

3.第②段画线句是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4.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5.联系语境,说说你对第③段中加点词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不对生活发脾气。

2. 引述林语堂的话是为了论述人类能更加清楚地解读自己、认识自己,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篇5

3.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给选文补充道理或事实论据,或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补写相关内容。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读书与思考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_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007年四川广安中考语文试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回答: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再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文章第③段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用名言警句论述了读书时思考的作用。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另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填充下面读书卡片(其中“内容摘要”一项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及参考答案]

第1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掌握,这是议论文阅读常考的一个考点。一般而言,作者的观点常出现在文章开头,但这篇短文的观点在文章的结尾。参考答案: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第2题考查对文章的论证方法的掌握,这也是议论文阅读中常考的一个考点。阅读第③段,不难看出,作者为了证明观点,举了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的事例;同时又引用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两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论证思考的重要性。参考答案:事例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例如:作者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青年人盲目追逐国外思想、学说作为事例,来论证思考的重要性。

第3题补写的句子要与前面的句子能构成排比句,内容上必须是说明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句式也必须与前文一致。参考答案:思考,才能启迪智慧。

第4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积累,切合了新课标的精神,把考查的视野投射到考场以外,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学生写出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问题就解决了。参考答案:①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5题考查的是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正确作答,必须读懂原文。参考答案:读书与思考钟敬文本文论述了读书方面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的观点。

[考点精练]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无心之善

中国语言的分寸感极强,譬如朋友的乔迁之喜,你送给他一件礼品,别人可以用“锦上添花”来形容,这时,若用“雪中送炭”,就不合时宜了。譬如你正渴求知识,苦读考研,有人正好给了你最急需的复习资料,这就是“雪中送炭”,这时要说“锦上添花”,就文不对题了。

作家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我也常常琢磨,同样意思的两句成语,难道就永远水火不容么?实际是不应当如此的,汉语言的伟大,就在于她的弹性,我一直在寻觅这两句成语的默契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说来你也许不信,能将这两句成语组合在一起的,就是现在街头常见的福利彩票。

彩票募捐来的资金,其中有一大部分,按其宗旨,是要直接送到那些处于困苦境地中的伤残孤寡、贫病老弱、下岗职工、辍学儿童手中,对他们而言,这点帮助,就是“雪中送炭”了。同样,那些以爱心和善心、关怀和同情购买彩票的人,如果幸运之神向他展开了笑脸,中了奖,我想,这时候,用“锦上添花”来形容,也许是最合适的了。一边是“雪中送炭”,一边是“锦上添花”,不大的彩票,却把汉语言中两个不能等同使用的成语,联结在一起。那些购买彩票的人,不大可能想到他其实是在做一件善事,所以,无心之善,真善。

匈牙利作家莫里兹的著名短篇小说《七个铜板》中,那位靠洗衣谋生养活小孩的妇女,穷到连买肥皂的七个铜板也掏不出来,孩子们帮着妈妈满屋子找寻,终于,一个、两个、三个地凑到了五个,还缺两个,幸好从抽屉缝里发现了一个。可是,差一个是买不来肥皂的,一家人为此愁肠百结,无以为计地坐等着。这时,一个过路人,知道他们为缺一个铜板而苦恼,这个与他们同样贫穷的善心人,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个铜板,塞进这家孩子的手里。于是,这间小屋里有了笑声。

我时常在想,买彩票的朋友,肯定不会知道他从口袋里掏出的钱,将会给那间小屋里带来了笑声。但是,无意中赋予那张彩票中的善心,才是可贵的。当无数善心汇集起来,那就给需要温暖的人,带来了阳光普照的春天。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将会给那间小屋里带来了笑声”,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所提到的福利彩票中奖的情况,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两个事例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这两个事例在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无心之善真善,无心之善可贵。

2.“将会给那间小屋里带来了笑声”的意思是,不求回报的无心之善将给那些处于困苦境地中的伤残孤寡、贫病老弱、下岗职工、辍学儿童等带来笑声,带来温暖,带来阳光。

篇6

阅读教学存在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学生、教师与编者等。阅读教学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阅读过程别重要。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

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文,没有学生的阅读,没有学生将课具体化,课文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学生对课文的接受过程就是阅读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这样,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

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已经被打破,文章意义解读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人是个体的人,不同家庭经历、情趣的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寻找合理的内核;要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在多元的碰撞中获得更多。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阅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

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文章解读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去理解文本信息的丰富内涵。教师的语文水准无法代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教师对特定课文的解读和理解,展示的仅仅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个班级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是色彩各异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会得到更新和发展。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瓜,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篇7

语言学习焦虑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自从Horwitz(1986)等人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FLCAS)面世以来,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结果表明: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普遍存在,呈中度负相关关系。研究进一步发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听力焦虑、阅读焦虑和写作焦虑的存在。

二、外语阅读焦虑的课题研究

1.外语阅读焦虑的界定。

资深学者Harwitz等(1986)对外语学习焦虑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把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外语阅读焦虑和一般的外语学习焦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被认为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特别技能学习即阅读情景中形成的焦虑,表现为学生对自己外语阅读交际能力的过低评价,是在外语阅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恐惧不安的紧张心理。

2.外语阅读焦虑相关理论:克拉申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InputHypothesis),“当外语学习者接触到比当前语言稍多一点的语言材料,他将沿着自然顺序完善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外语学习者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师的任务是提供这种输入,降低学生的焦虑,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语言就会自然习得”。输入渠道有两种:听和读。虽然只听也能够吸收语言营养,却远不如阅读那么有效与可靠,因为声音转瞬即逝的特征使听者难以在瞬间记住全部内容,而书面阅读材料的静止状态则有助于读者通过反复阅读来锁定需要的目标,并且在必要时还可从容地求助于词典。因此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

克拉申指出,“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阐释了情感因素和二语习得过程之间的关系”。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水平高低与情感过滤的能力和水平有关。也就是说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过滤”过强,就会在大脑中形成障碍。语言输出就会被过滤。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结果就不能产生语言习得;反之,如果降低“情感过滤”,且保证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它就可以顺畅地进入语言学习机制。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以一种新的方式阐释了语言教师。

3.外语阅读焦虑国外研究现状。

自从1986年Horwitz等人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面世以来,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得出了近乎一致的结论: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普遍存在,呈中度负相关关系。研究者注意到了外语学习焦虑在听、说、读、写不同技能中的不同表现。Horwitz(2001)把类似试图找出更加具体的焦虑源,以及焦虑与不同二语水平之间关系的努力称为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的新趋势。Saito,Horwitz和Garza(1999)首次提出了外语阅读焦虑的构想,阐明外语阅读焦虑与普通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因母语与目标语书写系统和文化而异的特定技能型焦虑,并编制了外语阅读焦虑量表进行测量。Saito等人利用自己研制的外语阅读焦虑量表调查显示,阅读外语也能产生焦虑,阅读焦虑因目的语不同而不同;阅读焦虑与学习成绩负相关;当学生感觉阅读材料很难时,阅读焦虑会升高。

4.外语阅读焦虑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有关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般的英语焦虑的研究,关于外语阅读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不过进展较快。郝玫和郝若平(200l)对阅读焦虑的研究发现焦虑会妨碍阅读理解的测试成绩。王才康(2003)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外语焦虑是一种不同于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特殊的焦虑现象。戴玥斌(2004)对外语学习中阅读焦虑感与阅读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对外语阅读有显著、重要影响。陈素红(2005)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较高的英语阅读焦虑;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对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性;阅读焦虑对女生英语成绩的预测力大于对男生。廖淑梅(2007)研究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英语阅读焦虑,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高阅读焦虑和低阅读焦虑的学生在英语成绩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焦虑的程度也受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三、外语阅读焦虑研究不足及其今后研究方向

国内外对外语阅读焦虑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很多已经得到的研究结论仍然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去证实和发展,比如说焦虑程度不同,焦虑与阅读表现关系是否不同?等等。Horwitz(2001)指出具体的焦虑源及焦虑与不同二语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为了21世纪外语焦虑研究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HorwitzEK,etal.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1986,(70):125-132.

[2]Krashen,S.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1987:31-32.

[3]SaitoY,etal.Foreignlanguagereadinganxiety[J].ModernLanguageJournal,1999,(83):202-218.

篇8

社会论文的论点能表明作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立场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为了形成他的论点,需要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文本的论点能帮助读者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而社会论文的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论点的概括性强。社会论文反映社会问题,揭示社会规律,关键是靠论点的确立。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篇首篇末或段首段尾的概括性强的句子,有时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观点。

2.论点准确度高。论点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现象,甚至还会给读者带来困惑。所以,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语意明确的、直截了当的总结性语句。

3.论点的角度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能关注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具有创新性。当然新颖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这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眼光,对社会现象作精辟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

二、注意论证方式

社会论文肯定要通过讲道理使人信服。而为了充实内容,作者决不会一味翻来覆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而一般在确立了论点之后,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1.运用令人信服的事实论证。社会论文中的事实都是确凿可信的,因为事实是为观点服务的,在事实论证的前面或后面肯定要有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可以让读者顺藤摸瓜,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

2.运用经典的或权威的理论论证。在社会论文类文本中,经典著作的原文或学科权威人士的原话可以作为理论论据,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理论论据,而某些经过时间检验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等也能作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一样,理论论据也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

3.运用区别鲜明的比较论证。比较论证包括类比和对比两种论证形式: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对比论证则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属性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要格外注意这种区别鲜明的论证方法,从而迅速切入对文本问题的解答。

4.运用形象风趣的比喻论证。为了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说得透彻,深刻,社会论文的作者往往采取比喻论证,深入浅出、形象风趣地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学生在遇到这种论证方法时,就要考虑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等。

三、注意语言风格

社会论文如果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进行深入剖析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大体为庄重的、严肃的;如果它讽刺一定的社会现象,批判某种不良风气,表达忧患意识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往往又会亦庄亦谐。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应先思考其主要内容,进而注意其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领会作者感情

作者在赞扬或批评某种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带着明显的感情倾向,而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了作者的态度观点后,对文章的解读便可势如破竹。

当然,表现手法的分析、构思特点的说明、句子含义的揭示等在其他文本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阅读社会论文时也应注意,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举一反三。

阅读训练一

理性看待中国发展

郑永年

中国的崛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外界的看法不外乎两种:一是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一种机会;二是将其看成一种威胁。表现在政策层面,前者主张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后者则鼓吹要拖延、遏制和围堵中国的发展。

国际社会怎么看中国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本身如何理性地看待自己。如果不能理性看待,不仅内部的持续发展会出现问题,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会产生影响。

中国的确正在崛起。但现实地说,中国的崛起只是经济上的崛起,而经济上的崛起也只是一种数字计算而已。中国向外国政界解释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时候喜欢用乘法和除法,告诫人们不要光从数字来看发展。高速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能源短缺、社会分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经济崛起并没有带来军事上的崛起。经济现代化尽管为军事现代化创造了良好基础,但是中国的军事发展不仅受国际环境的制约,而且更受中国本身的国际战略的制约。如果经济上的崛起造就直接的军事崛起,那么中国就可能会步一些老帝国主义国家的后尘。实际上,中国是否会把经济能力转化成为军事能力,也是国际社会所担心的主要问题。如果军事崛起必须避免,那么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呢?

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消失。经历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洗礼的中国越来越难以见到传统的痕迹。尽管有人提倡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但这和整体社会的变迁又是多么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文明国家。

政治上的崛起也尚未实现。这2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和容纳了社会与经济的变迁。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在政治上的崛起。如何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并且在平稳中取得成功,是个巨大无比的困难。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单方面的崛起不仅较之目前世界的诸多强国有很大的不足之处,而且较之中国本身的传统也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很多人把中国目前的崛起视为复兴,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包括在秦汉时代、隋唐时代、明清时代的崛起。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在当时,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文化艺术和政治上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今天的亚洲国家仍然处处可见。当代人们所说的儒家文化圈就是中国历史上全方位崛起的最好见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以往的崛起并非是军事上的崛起。近现代西方式国家的扩张主要依靠的是军事上的扩张。但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贸易是中国和各国交往的一种“双赢游戏”,而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的动机。

由此看来,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因为“赶超”而崛起。而且,因为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的难度更大,中国仍有待建立起强大的制度机制来支持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因此,只有到完成文化和政治崛起之后,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

(选自《参考消息》)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外界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请简要概括中国目前崛起的现状。

3.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内涵?

4.为什么“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作者认为“诵经教育”与社会的变迁不协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训练二

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

李扬

搬出“专家观点”似乎已成时尚。然而,专家意见的可信度似乎也在大幅度滑坡。

在调控政策之手逐渐引导房价理性归位时,不少专家在许多场合发表力挺房价的高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先后有两个楼盘恰在此时盛大开盘,房地产商竟盛情邀请专家作现场演讲,请他们“房价不会下跌”的观点。不管说得如何动人,其实都只不过是引你掏钱。试想,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

前不久,国内一家专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研究竟然得出一个“科学结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时立即遭到质疑。很快,有报道“揭开了盖子”――这个环境研究课题是由一家汽车公司赞助的!此外,在“苏丹红”“雀巢奶粉”的风波中,专家的表现忽左忽右,难怪新华社记者感言:专家“别卖了科学精神”!

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上这些专家的表现玷污了他们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

专家观点失却公信力的背后,是部分专家与某些利益没有了距离。少数专家与开发商等利益团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所谓学术研究的公正与科学也就蜕化变质了。诸如此类的“专家观点”,尽管有“专家”在场,但知识分子的理性与操守却缺席了。这些学者凭借耀眼的学术头衔,手中的鉴定权、签字权等去堂而皇之地攫取一笔可观的费用,玩“学钱交易”,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结果,受利益主宰的专家意见又主宰了不知就里的善良听众。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愤言提出封杀“社会活动院士”,剑指的正是这类“利益的俘虏”。

如果最信赖的专家把屁股坐到“利”字上去了,日后谁还听专家的话?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什么是专家的责任?一是尊重科学的求真而独立的品格,二是全心服务公众的义务。做到这两点,也就自然远离利益的诱惑。

当越来越多的专家走进百姓生活、进入公众视野时,我们不仅要强调道德的自律,而且更要善用制度性的他律来共同维护专家观点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只有剔除那些“利益专家”,实现专家观点的“去功利化”,才能聆听到坚守科学精神又为公众服务的“专家观点”,如此既有益于社会,又裨益于学术。

(选自《新华日报》)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观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第一段中的两个“似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2.“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请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5.人格是专家的脊梁,中国工程院也告诫新增选院士要“自律”,请你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专家学者应如何加强自律,保持操守?

本期参考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社会论文》

阅读训练一:

1.认同中国崛起的国家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而把中国崛起看成是威胁的国家则要阻挠中国的发展。

2.①中国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不会搞军事扩张。②中国人口多,把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很少了。③经济的崛起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现在盲目地追求浅薄的“现代化”,流行的是快餐文化,没有营养,没有底蕴,没有令人回味的价值,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感。

4.①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②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③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④现在中国的崛起只有经济上的崛起,没有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不赞同。

因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谱写了我们民族勤劳、勇敢、文明、礼仪的光辉篇章,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精粹,做到不保守但有创新。如果从小学起就进行“诵经教育”,这能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延续民族文明礼仪,做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德,做文明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精神品格和生活质量,使民族道德精神发扬光大,培养出道德高尚、学识丰富、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中华民族新一代。(说赞同也可,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皆可)

阅读训练二:

1.开门见山提出了观点。

两个“似乎”是用看似否定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现象的不屑和鄙夷,引出下文辛辣的嘲讽和严肃的批评。

2.这句话把专家与售楼小姐相提并论,他们的行为都为利益所驱使,讽刺专家的为人不齿的行为。

3.目的是批判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的学术腐败现象,倡导专家远离利益诱惑,坚守科学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论证方法是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如第二段与第三段列举了某些专家成为利益俘虏的所言所行,所举事例的性质越来越严重,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讽刺意味越来越浓。

4.①文章的语言犀利,如:“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一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专家如果不能坚持操守的话,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篇9

2 概括作者思路。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答题时应对各段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巧妙串联。语言表述为: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和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

3 掌握论据类型、分析论据作用、补充论据。

阅读议论文要把握论据。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分析论据在文中的作用时,应始终把握论据是用来论证观点的这一点。补充论据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求补写出能够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4 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辨析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语言表述为:

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读者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运用了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5 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分析作用时,首先要找出论点,确定本段在文中的地位,然后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如果考查的是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 理解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例如文章开头叙述的故事或神话或引用的谜语,这些记叙成分的作用是引出论点或引出论题,同时有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

7 议论文准确严密的语言风格。解题思路是:(1)这个词写出了什么;(2)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8 仿写。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的部分。

(2)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句子时一定要注意与例句所用的修辞相同。

(3)字数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

(4)语意连贯。所写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

9 拓展。例如就文章观点谈看法的题:答题时,首先应明确同意与否,然后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加以论证或阐述。要求语言上有文采,能用上成语、名句、排比句更好。

[范例探究]

多为别人喝彩

①当你原同事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或职务上得到了晋升,你不要忘了为他喝彩;____________喝彩不同于赞美,后者注重的是表扬和鼓励,而前者注重的是更具积极意义的叫好和钦佩。我们时常为人家取得成绩喝彩,不就是在逐渐养成向人家学习的习惯吗?如果我们经常为别人喝彩,离别人向我们喝彩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②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而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狭隘自私和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喝彩是一种美誉,把这种“美誉”送给别人胜过送任何一种礼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这种礼物,却很少能够慷慨地施与别人,特别是竞争对手或自己平时看不起的人。这显然是幼稚的,或是素质低的一种表现。世上能够出自于你自己嘴里且对别人唯一最有价值的东西便是赞誉之词,其成本近乎于零,而换来的报偿却价值无边。

1 联系实际,仿照画线句①,在文中横线处再补写一句话。

2 第二段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归纳本文的论点,并说说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论点的?

4 用原文句子回答为别人喝彩的意义和作用。

5 画线句②中的“常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思路解析]

第1小题是仿写,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考答案:示例1:当你的朋友、同学的子女考上了名牌大学,或者是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你也别忘了为他们喝彩。示例2:当你的同学在体育场上取得第一,或在学习中取得了进步,你也别忘了为他喝彩。

第2小题是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考查。参考答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作用:举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的例子有力地论述了经常为别人喝彩的人,离别人向他喝彩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同时也印证了为别人喝彩的意义和价值。

第3题在论点上设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参考答案:中心论点:多为别人喝彩。是针对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而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的现象提出的。

第4小题是信息筛选题,认真读文章仔细寻找即可。参考答案: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

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狭隘自私和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第5小题是对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特点的考查。先明确回答能不能删去,然后再分析。参考答案:不能删去。“常常”表示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但也没有排除为别人喝彩的偶然情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的特点。

[实战演习]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1)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4)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7)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8)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9)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10)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选文有改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6)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文章第(8)段来看,成功者和失败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说“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希望自己陷入绝境。可恰恰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为自己创设绝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创造了辉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参见[相关链接])

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1)背水一战: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战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

(2)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于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项羽本纪》)

篇10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而且,形式要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起学生阅读动机。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要求个人面对大量的信息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整理、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活用)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成为一个核心的课题。此外,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目前,小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的“营养”结构仍不够合理,卡通漫画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但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推荐图书要注重方式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A、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应用必要的指导和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的确,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

2、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3)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这学期,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了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选择课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4)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学大纲》要求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的分量,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从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各种阅读材料,特别是范围广泛的课外阅读,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没有边界的感受空间。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充分感受了祖国文字的奇妙与伟大。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对各种阅读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通过读报、看书去获取知识、信息,懂得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

(3)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之规律,如孔子主张“博学于文”;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近现代的学习理论研究揭示,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认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2)学会做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4、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的体现。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对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认为对文章鉴赏的多样性,应当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允许孩子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达,感悟得到真实地提高,思维得到真正地发散。

在学了《三顾茅庐》后,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章节,作个简单的人物评析。有的同学就提出:刘备的礼贤下士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计策,说明他狡猾,用多种表面工夫去感动诸葛亮。其实,他根本没什么本事,又列举许多事,来说明他出谋靠诸葛亮,开战靠张飞,关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脱开书本,结合当今社会讨论刘备到底算不算一个成功人士?

篇11

二、优化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中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课外阅读只是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子,真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自觉渗入精神世界润养自身,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需要投入力量的系统化工程,可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尝试探索。

(一)举办各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推广活动,烘托阅读背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网络独行其道的社会阅读环境下,孩子们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兴趣会减弱。通过举办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多种样式的优秀民俗推广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塑造当地名片形象,而且为孩子们的民俗文化阅读提供了现实版的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活“文本”,由于具有了丰富可感的现实情境,为阅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如在阅读《红楼梦》“宝黛初会”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对繁琐的服饰和建筑描写并不了解,也往往一带而过,通过课题组讲座的介绍,一些孩子们理解了其中的民俗文化意蕴,专门成立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了解得以提升。

(二)赋予民俗文化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提供阅读文本民俗文化有历时性的特征,有些逐渐形成、固化,有些逐渐散佚,在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过程中,应该协同各地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赋予民俗文化更多的传播载体和推广形式。如民俗专家现场讲座、民俗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征集当地民俗文化宣传口号等,营造出良好的民众参与的文化氛围。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既可以是摄影作品、画册、海报等宣传品,也可以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出版发行的专著等,还有报纸期刊上的民俗文化专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众多媒介的参与,最终不仅形成阅读文本,还要使好的作品能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进入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直观的体验,强化阅读成果。民俗展品陈列等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梳理与展示民俗文化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网格化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具现实感的体验,是我们强化民族记忆、弘扬民族传承的新课题。民俗旅游是其中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区等各种景区、景点的综合设计,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使记载优秀民俗的文字化为现实空间里的衣食住行,能够强化阅读成果。而这种体验应更为丰富,比如组织秋千、跳竹竿、踩高跷、赛龙舟等表演竞赛,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到舞龙、舞狮、划旱船等这类节庆嬉戏项目中来,以及日常生活中抽陀螺、跳方格、滚铁环等几近湮灭的这类体育活动等。

篇12

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发现智力活动的起点在发现和提出问题。英国科学家波普尔科学发现的模式就是:“问题(1)——假设(猜测)——验证——问题(2)”。因此,问题也是教师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开发智力的钥匙。布鲁纳的“发现法”,第一步设卡,即让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发现问题;第二步设法,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框架或认识结构,在教师点拔下试作解答;第三步验证,如果解答正确,也即动用旧框架同化了新信息,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的框架,如果错了则帮助学生调整或转换旧框架,形成新框架;第四步小结,即反馈、总结。认识心理学中的“SQ4R阅读方法”,首先是预习或概观,在此基础上即是“提问”,然后精读(阅读、思考),最后是复述和复习,以加深记忆;其主要特征就在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化的加工。

阅读理解有不同层次。章熊先生分为:(1)复述性理解(着眼于表层信息,侧重记忆);(2)解释性理解(通过信息加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转化为自己的认识);(3)评价性理解(对文章价值作用评价);(4)创造性理解(超越本文,探索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按章先生的意见,四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而中学阶段的阅读理解应以一、二两项为本(注:《特级教师——专家学者之选》。)。理解的层次不同,问题的层面和提问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低年级使用的谈话法适用于复述性理解,提出反常问题,克服学生思维定势使用于创造性理解。本人认为,狭义的理解应指“解释性理解”,是实现阅读目标的关键,也是阅读智力活动的核心,想象、欣赏、评价、记忆、创造、应用都以此为基础。

西方解释学是关于文本意义的解释和理解的一种理论与方法或哲学,有助于探讨“解释性理解”的本质。解释学认为,阅读是读者和本文的对话、交流。伽达默尔说:“使留传下来的本文成为解释的对象,就意味着它向解释者提出问题,……理解本文也就是理解这个问题”;而“问题的重建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提问,这种重建可以把本文意义理解为其回答”,“我们这些努力要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自己让本文讲话”(注:《哲学译丛》1986年第三期。)。作为接受者总是以提问者身份出现,而作为本文则以对答者身份出现,双方建立起问答的伙伴关系;而理解就是通过对话、问答而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所谓视界是一个从已有知识框架出发所能理解的可能范围,读者不断从自己已有视界出发,进入本文的视界,形成一个既非自己也非本文的新视界,具有新的可能性。达到理解的标准就是解释学家所说的“解释学循环”——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解释学循环”有两层意思:

(一)古典解释学认为,作品自身作为整体包括意义、风格、结构等,作品的各部分诸如章节、词句等,必须放在这个整体中才获得理解与意义;而作品相对于产生它的整个历史文化背景而言,又是这一文化背景的部分,作品必须放在这一历史文化背景的整体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对这一层次的“解释学循环”,钱钟书先生表述得最为清楚:“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然后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亦祗初桄耳。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至全书之指(“志”),庶得以定某句之意(“词”),解全句之意,庶得以定某字之诂(“文”),或并须晓会作者立言之宗尚,当时流行之文风,以及修词异宜之著述体裁,方概知全篇或全书之指归。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注:钱锺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出版。)

(二)当代解释学认为,更重要的是解释者的前理解(已有知识框架)形成的视野(整体)与作品(部分)的关系。读者已有的知识框架是向本文敞开的倾向性,在已有框架引导下进行理解活动,同时也在理解活动中受到检验、调整、修正,使本文的意义显现出来,因此理解决不是消极地复制本文,而是一种“生产性”、“构成性”的努力。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永远是由整体(读者的前理解)运动到部分(作品),又回到整体(读者所达到的新的理解)的理解。而所有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状态便是正确理解的标准。

根据当代认知科学研究成果,阅读理解同时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方式:资料驱策加工和概念驱策加工(注:J.R.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资料驱策加工”是对来自本文的信息加工,本文从低到高有如下分析平面:语音平面、书写平面、词汇语义平面、句法平面、语篇平面和语篇所指平面。对本文各平面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加工相当于“解释学循环”的第一层意思。可是读者的心智并不是一张“白纸”,本文仅仅是信息的一个来源,其它信息还来源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一个人对有关本文的知识越多,理解效果越好,就能以最短时间、最少努力,有选择地使用最有成效的线索探索文章语义和句法制约关系,从本文中构造出意义,这种加工方式称为“概念驱策加工”。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当于解释学家说的“前理解”,因此这种加工方式也相当于“解释学循环”的第二层意思。任何认识的发生、发展都是认识的外源因素和认识的内源因素双向作用的结果,阅读也是双向建构,阅读理解要达到两个平衡:作为客观的本文的整体和部分的协调,作为主体认知框架的平衡。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达到“解释性理解”,起导读作用。这就要遵循“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启发学生同时进行两种方式的信息加工,提高理解水平,培养迁移能力。

以上主要从解释学维度讨论了何以要提问,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问就有了根据。

课堂提问的组成是阶梯式的:最高层次是“课”,其次是“课段”,再次是“回合”(一次问和答),最低层次是“话步”(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

我们先讨论“回合”。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并没有信息沟,教师提问并不是要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而是要启发学生获得信息或检查学生是否已获得信息。一般会话结构是两话步:一种是A(问)——B(答),A(再问)——B(再答);一种是A(问)——B(答),B(问)——A(答)。而课堂会话结构是三话步:T(教师问)——S(学生答)——T(教师评价小结)。第三话步是信息的反馈,即使有学生能作出正确回答,但不等于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应重复学生的回答以面向全体学生。

由回合到课段,提问有一个开始到结束的框架,每次提问都有一个焦点,如何组织一个课段的提问呢?遵循“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大致有两种方式。

(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1、由表层到深层,由具体到抽象。于漪老师《七根火柴》第21节的提问设计是:(1)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2)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动作是什么?(这两个是表层问题。)(3)这些言行显示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4)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是什么?(这两个是深层问题。)《截肢和输血》第1节提问:(1)白求恩同志是在怎样的气候下赶路的?(冷)(2)作者怎样描写冷?(这两个是具体的问题)(3)作者着力描写气候寒冷的用意是什么?(这个问题较抽象。)

2、层层深入。如钱梦龙老师《捕蛇者说》第1节的提问:(1)这种蛇特别,文中用了哪一个字?(“异”)(2)“异”在哪里?(归纳为:色、毒、用)(3)作者突出了哪一个?(“毒”)(4)为什么?(陪衬赋敛之毒)(5)为什么永州人民还“争奔走焉”?(将捕蛇和纳税联在一起)后一问句的焦点以上一问句提供的新信息为依托,层层递进。

(二)整体——部分——整体。

本人在教《白杨礼赞》第7节的提问设计是:(1)上一节从外形上写白杨树不平凡,本节从哪一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呢?(内在气质)(2)作者调动哪些手段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欲扬先抑)(3)“伟丈夫”和“好女子”对比,这个“好”是什么含义?(美丽)(4)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对比和隐喻?(突出其壮美,并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5)作者用什么手法进而揭示其象征意义?(反问排比句)(6)这几个排比句之间有什么联系?(由外到内,层层深入)(7)四个反问句句式上有什么变化,怎样逐步深化点出象征意义?(略)(8)这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赞美的所在,精华所在)。

在组织课段提问时,要防止孤立式的提问。一位新教师教读《挖荠菜》第2节提了三个问题:(1)“馋”是什么意思?(2)馋到什么程度?(3)饿到什么程度?关键要问:为什么要写馋(突出饿)和写“饿”反映了什么,才能由表及里。

在课堂上,提问的展示由“回合”到“课段”,再到“课”;可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是从“课”到“课段”再到“回合”的,当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就对本文的信息加工而言,审题、辨体、理思路等是“整体”,章节、词句是“部分”。理思路特别重要,思路是文章结构之本,作者思路依托纵向线索逐步组成句、段、章节、篇等横断组织,使文章既可切分,又可组合,给读者探求和理解作者思路提供了可能性。叶老说:“启发与指点,我意宜注意范文作者如何达到此思想认识又如何表达之。所谓篇章结构,皆由此而定。”(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话集》下册。)就学生已有知识框架和本文的关系而言,学生的前理解是整体,本文是部分。教师应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当不能同化时,便应启发学生通过自我调节变更旧框架或创立新框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整“课”的提问设计方式有:

(一)顺序式(从高层次到低层次,从上文到下文)。

于漪老师《春》的提问设计:(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哪几节写迎春?(2)作者用彩笔给我们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哪几节描绘春天?(3)作者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哪几节写了颂春?(以上三个问题理思路,是高层次的,从上文到下文)(4)作者描绘了哪几幅图画?……在讨论“春雨图”时,问(5)雨中的屋子是怎样的?(6)雨中的人是怎样的?(7)雨中的树是怎样的?(8)雨中的草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是低层次的,由上文到下文)。

(二)辐射式(从高层次到低层次,但由核心问题带动其它子问题)。

本人教《人类的语言》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具有说明文的知识框架,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框架的同化、顺应功能。提问设计如下:(1)本文说明对象是“人类的语言”,课文中什么地方表述了人类语言的特征?(第二节下半段)(2)这一部分的层次有什么特点?(先分后总:一方面……,一方面……,一句话……)(3)第一方面说了什么?(语言的音)(4)第二方面说了什么?(语言的义)(5)两方面合起来语言的特点是什么?(音义结合体,生成性、创造性。)(6)课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一特点?(比较)(7)跟什么比较?(鹦鹉学舌和猩猩的“手势语”)(8)分别比较什么?(鹦鹉有音无义,猩猩有义无音)(9)和人类语言相比,两者相同的是什么?(没有生成性)(10)第二节开头几句是什么表达手法?(不是说明而是叙述。)(11)起什么作用?(引出比较对象,娓娓道来,饶有趣味。)(12)第一节起什么作用?(通过比较,提出说明对象。)(13)突出了什么?(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再讨论第三节。(14)人类语言用声音做载体有什么优越性?(略)(15)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比较)(16)和什么比较?(听觉和视觉,声音和手势。)(17)这一节的比较和第一节的比较有什么不同?(对比和同类比较)(18)这种优越性绝对的吗?(启发学生明了口头语言受时空局限,进入文明社会后就产生了文字,又使用了视觉。)

当然这两种方式可以混合,在顺序式的某个课段中可以用辐射式,在辐射式中某个课段可以用顺序式。

问题本身没有真假,但有恰当、不恰当之分。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预设或称为背景蕴涵命题,即问答双方共有的已知信息。提问不恰当有如下表现:

1、预设虚假,问题无意义。有一位新教师上《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时,问学生“糖衣炮弹是什么东西?”文中的“糖衣炮弹”是比喻,却预设为一样东西,问题就没有意义。

2、预设过少。(1)大而无当。一位教师在讲完《枣核》后问:海外朋友是怎样的人?是他的外貌、职业还是他的性格……?其实教师要问的是通过枣核和家庭布置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怀?一般的提问应已知七、八十,未知二、三十为恰当。(2)提问新知识。新知识应温故而引入,教师讲解。

3、预设过多。《老哥哥》一文中对一位长工的称谓由“哥哥”改为“老李”,一位教师问:称呼的改变反映了等级社会中什么情况?问题本身已给了答案。

篇13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就是说在文段阅读中,只要中心句是明确的,就一定要充分使用好中心句,利用并逐一在文段中落实中心句的相关因子,这样,我们的理解就会比较踏实。因为一般的情况下,中心句与它所在的文段中的每一个句子,有一种融洽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心句既不应该大于文段里的支撑句,也不应该小于支撑句,更不会游离于支撑句。根据中心句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对文段进行阅读分析时,逐一落实了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也就全面准确把握了文段的真正含义。

如:1989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关于朱自清先生新诗现代化理论的文段,其后第五题: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把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并要求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回答第一问,要弄清楚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第一句提出论题,然后展开论述,这时如果注意寻找文中提示层次的关联词语,就会发现“……首先注意到的……”、“……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和“……他也着重于……”中的“首先”、“还”、“也”,它们所在的位置正是文段分为三层的语词标志。因此,第一问的答案为“三个方面”概括层意,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考查考生选取中心句的能力和摘取关键词语组成句子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心句的相关因子在这里就是本题目所要求作答的内容了。第一层首尾都有中心句在相互呼应,因此,把它们摘出来就是答案,即“①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有血肉联系”。第二句首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拿来就是所需的答案,即“②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第三层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需要我们摘取关键语句,把它们联缀成为一句话就是: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标准答案为“③新诗中的‘爱国诗’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

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

在考场阅读题中,常常会有根据某一文段进行解答的试题。解答这一类的试题,常常需要我们对整个文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进行解题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个文段有比较明确的中心句,就一定要认真分析中心句的内容要素,分析它与整个文段的逻辑关系,有了这一个文段分析的坚实基础,再来解答针对该文段所设计的题目,又有何难可言呢?

如:1993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创造思考教学”一文后面的第四题: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

再读文章的第二段可以看出,该段后半部分是要求打标点符号,而前半部分是引用以及引用的强调,后半部分是分析。文段的中心句在哪里?文段第一句“指出”,文段第二句“强调”,文段第三句“因此”而进行分析,根据这一逻辑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段的第二句为中心句:“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的双重力量是并存的”。它揭示了本文段论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一语,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一点“①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创造能力”。根据中心句后的“因此”的内容,即“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一句,就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二点,即“②当前存在着扼制创造力的因素”。

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度判断解题

有的题目,要求我们就某一文段的内容进行解答的题目,往往可以根据中心句所涉及到的以及相关的方面进行解答。

如: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红山文化”一文后面的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

第四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的结合。